在线客服

劳动保障团支部工作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劳动保障团支部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劳动保障团支部工作

篇1

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思想浮动大的特点,__地区外来务工联合成立了团支部,让务工青年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自己在第二故乡的大家庭。在日常团组织工作中,团支部定期组织召开外来务工团员青年座谈会,谈思想和工作,谈感想和需求。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借鉴,进一步增强了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团支部还邀请社区的老干部向年轻人传经送宝,帮助务工青年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疏导心理上的难题,提振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在__

为了真正使外来务工团员青年成为__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积极力量,团支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各种学习帮助。

( )1、在各社区成立外来务工青年读书角。街道、社区及各界人士纷纷捐赠各类健康书籍。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一个稳定的文化学习场所。青年们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既丰富业余生活,又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真正融入__地区的整体文化氛围中。

2、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通过市民学校、社区知识讲座,向广大外来务工青年传授有关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消防安全、卫生健康、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在活动中,无论市民学校的老师,还是社区聘请的客座讲师,都积极主动配合,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进一步弥补自身存在的“短板”,全面提升知识内涵。

3、注重加强团员青年之间的交流学习。在日常团的活动中,团支部通过“共建团组织”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团员青年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激发团员青年的学习热情。在街团工委和团支部的共同精心策划安排下,成立了__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通过这一途径,社区外来务工青年有机会与同龄的大学生团员青年共同交流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也坚定了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决心。

篇2

抓载体,活跃农村团的工作。我们紧紧围绕我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了以大学生村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为主的青少年小红帽服务队,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开展了以卫生清扫、扶老助残、农技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号召中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保护环境做起,在抓好学习的同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家里搞好家庭卫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维护校园和街道的卫生清洁。

抓资源,强服务,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我们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围绕农村青年需求,采取多种形式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在我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以帮助大中专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也为企业用人、选人搭建了平台,以此延伸了团组织的工作手臂。

二、立足于服务大局,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为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四青年节乡党委政府,隆重举办“青春助力新民居,城乡统筹谋发展”活动启动仪式,我乡团委有幸作为典型代表发言,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活动后我们加强组织动员,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篇3

抓载体,活跃农村团的工作。我们紧紧围绕我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了以大学生村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为主的青少年小红帽服务队,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开展了以卫生清扫、扶老助残、农技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号召中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保护环境做起,在抓好学习的同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家里搞好家庭卫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维护校园和街道的卫生清洁。

抓资源,强服务,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我们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围绕农村青年需求,采取多种形式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在我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以帮助大中专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也为企业用人、选人搭建了平台,以此延伸了团组织的工作手臂。

二、立足于服务大局,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为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四青年节杰勒阿尕什乡党委政府,隆重举办“青春助力新民居,城乡统筹谋发展”活动启动仪式,我乡团委有幸作为典型代表发言,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活动后我们加强组织动员,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村内大喇叭、板报、发放宣传材料、“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新民居建设的重要意义,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激发青少年参与“青春助力新民居,城乡统筹谋发展”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浓厚氛围。

二是深化服务内容,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中勇当先锋。结合我乡实际,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和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发扬志愿服务和勇于奉献精神,围绕打造靓丽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积极开展“每周奉献两小时”等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与应用,争做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与带动者。教育引导农村青少年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努力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贡献力量。

总之,通过我乡团组织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各级领导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服务、务实、创新”的基本工作要求,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服务基层、实干兴团”的理念,始终紧贴党政大局,服务党政大局,使团的工作融入到党政工作当中,为党政中心工作撑劲使力;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狠抓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为各项事业建功立业、争做贡献!

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做好团员发展、青年、团员意识教育等工作外,杰勒阿尕什乡团委将紧抓节日契机创新式地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好青年技术培训工作。

七、八月份组织开展好青年岗位技术培训和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

篇4

镇始终坚持以培训促就业,靠技能找岗位,提高农民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水平的工作原则,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截至目前,该镇先后6次对537名本镇劳动力及760名外地农民工进行了叉车、物业、电工、计算机、服装裁剪、餐饮等技能培训。今年的就业技能培训还将以家政、物业、电工、绿化为主,力求与用工市场紧密结合,并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增强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

今年20岁的方磊是一名普通的中专毕业生,提起就业找工作,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我找工作最艰辛的日子里,是镇社保所和村里的劳动保障协管员为我点亮了明灯,给我不断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帮我报名参加培训班,使我学到了就业技能,并给予我很多帮助”。方磊毕业后在家待业期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全家为之奔波、忙碌、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方磊从村里的广播中听说村团支部帮助本村未就业青年找工作,于是试着填写了**镇发放的未就业青年调查表,他填报的个人信息很快就得到了回馈,社保所经常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并让他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就业培训班,掌握多项技能,最终在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熟食车间成为了一名仓库管理员。现如今,方磊通过不断的努力,月薪已经从刚入职时的700元涨到了1700元,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就业舞台。这样的例子在**镇数不胜数,**镇将工作做到实处,努力为就业者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周到的服务,帮助就业者实现就业。

据了解,**镇目前已安置就业1221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904人,农村劳动力317人,“4050”人员112人。就业率达到93.6%。为重点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该镇改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完善了调查登记制度,建立了基本信息台账,要求劳动协管员定期上门调查走访,准确掌握零就业家庭的总量、具体情况和就业愿望等,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及时登记,做到零就业家庭产生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并建立了由光大纸制品厂、友联针织厂、北汽光华杰通三家企业组成的零就业家庭见习基地,对零就业家庭劳动力给予就业指导,帮扶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努力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100%。

篇5

全面了解盐边县团组织的基本情况,深入不同乡镇(街道)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两新”组织、青年自组织,分析目前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调研对象

盐边县乡镇的基层团组织工作人员及青少年

(三)调研形式

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及座谈等形式

(四)调研任务

全面推广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和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大力推动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广泛开展,着力增强中小学团队组织的活力,努力推动农村团建载体创新。

(五)调研内容安排

1.总体情况

全面了解盐边县团组织的基本情况,深入不同乡镇(街道)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两新”组织、青年自组织。

2.和基层团干及团员青年访谈

二、盐边县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基本情况

(一)盐边县基本情况

盐边县地处四川西南角,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二滩电站库区主淹没县,也是全省首批确定的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市)中唯一享受少数民族待遇的县。全县幅员面积334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4.9%。县辖4个镇(桐子林、渔门、永兴、红格)12个乡(国胜、新九、共和、惠民、益民,温泉彝族、和爱彝族、格萨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红宝苗族、鱼彝族、红果彝族),164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1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8804人,约占全市贫困人口的51%。全县有彝、傈僳、苗、回、纳西、傣等24个少数民族,人口5.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6%。

(二)盐边县团委基本情况

共青团攀枝花市盐边县委员会共有正式编制3人,其中行政编制2名,实有1名;工勤编制1名,实有1名。2011年实际在岗人数4人,副书记1人,工勤人员1人,西部计划志愿者2人。截至2011年12月,盐边县团委共有直属团(工)委16个,团总支2个,团支部191个,其中,新增“两新”基层团委23个,驻外团工委13个。

(三)盐边县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

1.基层团组织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各乡(镇)团支部组织设置健全,都明确了领导专门分管团工作,并结合乡(镇)换届的契机,对团组织进行换届,选好配齐团组织带头人,调整充实基层团组织骨干力量。大部分乡(镇)能按照上级团委的要求,认真配合完成各项中心工作。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团组织存在弱化、战斗力不强的现象。不少乡(镇)反映,目前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共青团组织的职能正逐步萎缩。个别地方团组织形同虚设,仅仅停留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上,实际工作难以开展,这种情况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村居表现尤为突出。

2.团干队伍情况

2011年1月,盐边县开展了村团组织换届工作,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工作,全县171个村团组织换届工作现已全面完成,为盐边县基层共青团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换届,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青年选进村(社)团组织,从制度安排、干部配备、工作指导上切实提高了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团干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得到了优化,全面充实了村(社)团组织工作。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团干部在配备时一般都选择了本单位工作能力较强,自身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干部担任。由于他们能够独当一面、责任心强,所以在本单位都要身兼数个重要职位。这样就造成了团干部兼职多任务重,身为团干部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开展团的工作的局面。

3.全县青年基本情况

全县青年总数55027人,其中农村青年45363人,外出务工15472 人,返乡4206人。工作对象的频繁流动、团员管理难度变大成为当前共青团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共青团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县、乡镇机关由于机构改革,近年来年轻干部进的少,团员缺少来源,但超龄退团人数却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各乡镇回乡学生甚至连团组织关系也不转就选择了外出打工、经商,团组织对他们缺乏制约措施,流动性大,不好管理和掌握,从而造成了各乡镇和县直属机关团员数量急剧减少。

三、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建设亟需加强

全县各乡镇都只有1名团委书记在具体负责和处理团的相关工作,且都是兼职,这就造成了各乡镇团的组织、制度、活动阵地等相关环节均不健全。而县直机关团支部也仅仅是确定了一名团支部工作的负责人,况且年龄普遍偏大,其职能作用发挥也不是很明显。这样就造成了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的工作落实难,执行能力差,更不必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从而直接影响了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乡镇特别是县直机关团的工作弱化趋势明显。另外,在上管部门当中团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更难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指导。

(二)团干部队伍亟需培训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贯彻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是否能将团的工作做好,是否能够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认识,是否能够发挥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在调查中发现团干部虽然自身比较优秀,但是团的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服务青年成长需求的本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县直机关团支部负责人由于从事团的工作时间较少,而且均为兼职,有的甚至不了解退团年龄和要走的程序,还不知道自己应当行使的权利。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团的工作的开展,必须尽快完善团的培训机制,加大团干部的培训力度。

(三)团员管理亟需规范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流动团员数量增加,团员管理难度增大,如果各乡镇团委对此没有足够认识,对团员的进出管理不严,操作规程不严格规范,势必造成团员人为流失。调查中了解到惠民乡团委已经认识到这一情况的严重性,但是由于过去历史遗留问题及转接团组织关系整体混乱和不规范的大环境下,对这一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

(四)经费来源亟需拓宽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的活动经费主要靠团费和争取党委支持划拨经费这两个途径,乡镇团委由于还有一定数量的团员,团费收缴虽比较困难,但大多数还是能够收到一定数额的团费;县直机关由于团员数量绝大多数只是个位数,团费收缴基本空白。经费不足就不能满足正常的活动要求,影响工作开展,团的活动经费问题成为制约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的工作活跃的瓶颈。为此,应把如何有效解决工作经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开动脑筋,发挥优势,敢闯敢干,积极寻找新的经费来源,切实解决经费难题。

四、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工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党政中心工作都是经济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党政重在抓经济、抓税收,部分领导对团组织等群团组织在促进经济建设的潜在作用和协助政府管理好青年事务的长期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忽视了团的工作,从而使团组织的建立健全、活动开展、经费筹措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经济效益和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成为当代青年从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组织本应把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和促进经济发展贯穿团的工作和一切活动的始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来扭转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不足,影响力较弱的局面,却由于多方面因素,没有适应了工作环境的变化。

(二)工作机制难以适应

调查中发现,目前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组织过分强调团组织自身的特殊性,而忽视了与其他工作的相协调,不注重从大局思考共青团工作,工作方向不明确,工作思路不清晰。另外,就团论团,难以融入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大局当中,固守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单一陈旧的活动模式及狭隘、脆弱的经费来源都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工作定位把握不准

团组织的职能定位,是其作用发挥的导向。形势的发展客观要求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提高经济建设的参与能力。调查中发现,团的这种职能作用的调整和转换在乡镇和县直机关没有完全到位,致使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组织服务于党委(支部)中心工作之外,偏离于青年的实际需求,极大的影响了团的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对策和思考

(一)切实加强团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力争使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组织达到“五有”,即有班子,有制度,有阵地,有活动,有作用。今年,按照团中央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力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共青团组织领导,激发乡镇团组织活力,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努力推进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激发乡镇团组织活力,切实发挥乡镇团组织的“桥头堡”作用。

其次,根据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同志的讲话指示,要思考“人为什么要加入组织”、思考团组织存在的价值出发,去直面当前基层团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去研究如何做好乡镇的共青团工作。基层团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吸引和凝聚青年,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成立专业协会或各种志愿服务队,团结、凝聚各类青年人才,延伸团的手臂,扩大团的影响,促使团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三是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团干部的管理、培训,帮助他们落实相关的政治、经济待遇。尤其是落实乡镇、县直机关团干部的政治待遇对提高团的地位,加强团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当前团的工作存在问题的关键。一方面,积极参加由团市委、团省委组织的各类团干培训,另一方面,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加强对乡镇团干的培训和关心。

(二)创新开展团的活动

一是要创新活动内容,贴近青年需求,突出经济效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设计开展活动,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之成为团的工作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二是创新活动方式,注意将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文体娱乐相结合。针对乡镇和县直机关的具体情况,多开展一些符合青年特点的活动。

目前,我县广泛宣传手机团委活动,各级团组织继续推进“手机建团”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促进共青团工作创新,更好的联系、服务、凝聚我县青年,吸纳团员青年加入手机团委,宣传推介团购和打折信息,组织团员青年完成团购,为本地团员青年提供咨询、团购等服务。

团委还以飞信群为载体,通过手机团委接待室组织各乡镇团委书记交流工作经验,拓宽团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到服务青年。

(三)灵活筹措团的经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团组织应从各自实际出发,通过“收、拨、创”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收,即收缴团费;拨,即通过争取领导支持,从单位经费划拨部分经费;创,即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和广告宣传活动,自创活动经费。

(四)加强流动团员的管理

篇6

一是加大再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失业人员素质作为工作着力点,根据市场需求,配合区劳动局,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多层次、多门类的职业技能和再就业创业培训,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培训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注重把实用技能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相结合,对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妇女开展创业能力培训,系统培训企业营销及管理知识,并进行工商登记等各方面服务,大大激发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能,探索出一条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途径。

二是开展就业信息指导和岗位援助服务。重点宣读并讲解了市、区关于劳动保障方面的有关政策文件,并利用板报、宣传拦及时将这些政策文件张贴出去,使失业女工及时了解政府有关再就业政策。就女性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心理、技能、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极大地缓解了这些下岗失业妇女的压力。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的宣传栏里,我们每周张贴一次招工再就业服务信息,并专门开辟了针对女同胞的招工专栏,至今已张贴了各类就业信息90余条,并通过金保工程系统就业信息,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个窗口。为了使的失业人员得到再就业的机会,我们千方百计与社区周边的单位取得联系,只要得到招工信息,立即就把招工名额揽到社区,让招工单位亲自到社区来招工面试、考核,同时还坚持了女工和低保户优先的原则。

三是培养树立创业和再就业典型。通过广泛宣传、典型激励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并宣传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妇女再就业先进典型。在增强了下岗姐妹创业和再就业的信心,并为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注重鼓励下岗失业女工多学习、多参加实践,掌握一门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有一定能力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帮助他们搞好再就业经营,扩大规模,成为创业带头人,激励和带动周围的下岗失业女工。我社区有一名下岗失业人员xx,女,xx岁,2006年9月下岗。她曾经卖过大碴粥、蔬菜等小买卖,2008年在社区后面开了一家饭店,因经营不善将饭店出兑,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2009年2月在社区的大力扶持下,帮其贷款2万元,开办了铁艺加工厂,在社区的积极引导下,失业后不忘发挥自己的才智,把爱送向社区,送给其它下岗失业的姐妹,共聘员工x名,其中x名都是下岗、失业人员,今年扩大了规模,在还清2万元贷款的情况下又帮其贷款5万元,使其铁艺加工厂生意红火。

四是让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尤其是灵活就业补贴工作,今年,市劳动局开发了一个新的软件,为灵活就业人员办理补贴,在办理过程中因失业人员都已灵活就业,需要他们提供申报材料时,打电话通知他们,有的电话号已换号或空号,我只好去他们家中通知,有的人已将房子卖出或租出,找不到人,就想方设法去通知他们,以免耽误他们办理就业补贴。

篇7

二、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态度及政府部门的相应管理办法、措施。

(一)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态度。目前,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外来青年为的经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应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文化教育体系,多渠道为外来青年人员提供服务,使他们早日融入这个大家庭;有的认为外来人员多了,造成社会环境的更大压力,尤其是就业、卫生、治安等方面,他们觉得当前一些治安问题,都是外来人员引起的,因而对他们存在着一种排斥心里;还有的则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反正外来青年多不多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正因为有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在的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也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一些企业老板对外来青年重视的,会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提供便利,如企业成立工会、团支部等,经常性的开展一些活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还有部分企业专门为外来青年提供集体宿舍,设立了阅览室、体育活动场所等,不断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相反的,另一些对外来人员不重视的企业,他们就没有相关的措施去服务外来青年,造成最后外来青年生活枯燥,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二)政府部门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相关管理措施。镇党委、政府本着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员合法权益的原则,立足实际,把外来人员管理列入重点工作内容来抓,积极探索外来人员管理服务新举措。

一是提高认识,健全网络抓管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力量,积极推进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镇政府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领导小组,抽调综治办、派出所、计生办、劳动保障站、司法所干部为成员,下设外来流动人员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全镇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的参谋、指导、协调、督查工作。各社区(村)、有关企事业单位成立外来流动人员管理领导小组,分别设一名暂住人员专管员,从上到下构成了严密的三级组织网络体系。同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的实施办法》、《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若干规定》、《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考评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的主要职责。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把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镇党委、政府专题会议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研究部署,各部门不定时到外来人员聚居地检查,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评比,营造了一个全体参与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的大环境。

二是突出重点,构建载体促管理。近年来,随着大陆连岛工程、甬舟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岛内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青年,镇党委政府与大桥建设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构建各种活动载体,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⑴开展“综治进大桥建设”活动。结合大桥建设施工单位特点,提出了将“调处化解、治安防控、法律服务、预防犯罪、平安创建”等活动引进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大桥建设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大桥建设周边治安环境稳定,同时也为外来人员之间相互交流提供了有效载体。如二航局充分利用“党心连民心”活动这一有效载体,组织建设者与当地居民开展各类活动,建立连心桥,加深了青年建设者与社区人民的感情。中铁四局二公司大桥IV-E合同项目经理部制定了卫生“五四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保证了职工日常生活、饮食等;⑵在大桥建设各施工单位实行暂口“公寓式”管理模式。制定详细的管理运行规定、管理制度、管理职责,以“单位为主抓,民警重点抓,暂口管理员专门抓”的工作原则,通过“管、控、治”等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构筑起“以登记发证为基础、以落实责任为核心、以科学创新为动力”的新的管理格局,不断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外来务工青年管理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如二航局大桥项目部对新进工人统一登记和办理暂住证,在生活上为员工以统一标准建造民工宿舍、厨房、卫生间、浴室;统一配置室内设施和用品;统一生活规范;统一着装;统一膳食、学习、娱乐活动场所和方式。⑶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由于工程建设者来自全国各地,彼此之间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存在很大的差距,镇政府和大桥建设指挥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宣传标语、标牌、橱窗、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强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明确有关操作规程,掌握建筑业务知识、建筑行业及项目部各种规章制度、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⑷加强对外来员工的组织关爱。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外来员工的组织意识、权利意识,在工程项目部建立了工会、党支部、团支部等群体组织,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同时组织开展争创文明岗位、安全岗位、技术能手等活动,打造一支组织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工作敬业的员工队伍。如二航局大桥项目部组织员工参加工会,让他们在项目部的各种组织形式里生产、生活;把员工党员纳入项目部党总支统一管理,同时在员工党员中开展“创岗建区”等活动,充分发挥员工党员在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以人为本,创新模式重服务。外来务工青年管理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镇结合当前经济建设的实际,深刻认识到外来人员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想方设法为外来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促使他们更安心的工作。⑴生活本地化。以“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把外来人员视为新居民,努力打造“来者有其尊”的社会氛围,不排斥,不歧视,追求外来流动人员与本地居民的和谐共处,使他们能真正融入本地生活。依托工会、团委、劳动保障站等部门,发动和组织全镇的私营业主、企业老总,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⑵教育法制化。针对外来人员法制意识薄弱的情况,镇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邀请派出所、法院、交警等部门人员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培训,提供法律咨询。如沥港边防派出所制作法律汇编,分发给大桥建设者,方便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查阅。几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法制宣传、培训5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5000余人次接受了教育培训。同时开展以“春风行动”为主题的流动人口维权活动,成立维权服务站积极受理劳务纠纷,切实解决乱收费、拖欠克扣工资和违反劳动法等侵权问题,切实维护了外来务工青年的权利,提高了他们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⑶活动多样化。针对大桥建设生活枯燥的实际,为丰富建设者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先后举办了外来人员卡拉OK大赛、拔河比赛、“连心杯”篮球赛、全球通青年联谊会、迎春联欢晚会等各类文体活动。

三、当前外来务工青年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在进入的外来务工青年管理上,派出所及相关单位只对他们进行登记和办证,而忽视了相关的管理,特别是对单身居住、多人混居的外来青年不能深入调查了解,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违法犯罪活动,及时预防。

二是对外来务工青年频繁流动情况不能及时掌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部分外来青年无法适应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不久就离开,造成了频繁流动现象,而派出所、社区民警等没有及时进行信息注销,管理上出现漏洞,对于一些来工作的也往往疏于登记。

三是对外来务工青年身份检查不到位。部分社区民警由于工作繁多,对外来青年身份检查没有深入,只做简单的登记管理以完成登记率,而没有深入核实调查。

四是派出所与社区、用人单位配合不密切。各用人单位、社区没有及时向派出所汇报外来务工青年流动去向,而派出所也没有经常性的去核对,难以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五是部分社区、企业责任人员对外来务工青年管理不重视。部分单位只是在表面上进行管理,没有经常性上门为外来人员服务,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使外来人员中普遍法律意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的现状不能及时改变。

四、当前经济发展中外来务工青年管理的有效方法

外来务工青年管理并不同于本地人口管理,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相配合,根据当前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外来人口流动方向、就业范围等,在外来务工青年管理上,可以从制度上去落实。

一是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制度。建立外来务工人员信息档案,详细了解登记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从事行业、经营状况,随时掌握动态,进行全面管理,并与派出所每月进行核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建立治安联防的责任制度。明确社区(村)、社区民警、出租房主、外来租客四方的责任,签订四方责任合同,互相监督、共同遵守。不定期邀请政法干警为他们宣讲法制课,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

三是建立“暂住证”制度。对辖区内暂住的外来务工人员,督促他们到派出所或由社区(村)统一办理“暂住证”,以此作为居住的合法证件,实行“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工作原则,确保档案卡册齐全。

篇8

(二)举办"农民知识化宣传日"活动。为更好地给农民朋友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2月10日,在县人民广场,县农民知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农业局、经贸局、科技局、司法局等22个县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农民知识化宣传日"活动。共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法律知识、大众健康常识等宣传资料40余种,70000余份,接受咨询3000多人次。

(三)利用各级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浙江科技报》、《浙江农村信息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专题文章,让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来了解和关注我县农民知识化工作。

二、优化全县农民知识化教育资源。

在充分调查我县农民知识化教育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县农民知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如何优化我县培训资源这一课题进行研讨,并于5月22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县县农民知识化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意见〉的通知》(泰农知[2008]14号)文件,全面启动我县农民知识化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力求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实行"政府团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培训品牌等措施,来实现"培训资源合理化、教育管理人性化、办学条件规范化、专业工种多样化"的目标。

三、发挥各部门单位优势,实施系列培训项目。

(一)针对"专业农民",发挥各乡镇培训学校作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各乡镇根据本地的发展优势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如大棚蔬菜栽培、优质茶叶生产、食草性动物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等技术培训,受训人员达22299人次。

(二)与县教育局联合开展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查工作。"2+1"、"3+1"和"另类"教育是今年农民知识化推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前瞻性,旨在促使初高中毕业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拥有一技之长,提高即将步入社会的预备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更为培养"技术蓝领"奠定基础。开展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跟踪服务工作是在实施该项举措之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求全县各中学通过召开初高中毕业生座谈会、走访学生家长、填报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跟踪服务登记表等方式,了解学生毕业后对继续学习和职业培训的需求,对毕业后要求进行职业培训的学生,按照专业需求意向进行分类统计,作为制订开展2+1"、"3+1"和"另类"教育实施方案的依据。

(三)与县茶叶特产局共同举办茶叶特产技术培训。下达了《2008年度农民知识化培训(茶叶特产)计划》,进行茶叶制作技能、杨梅与梨等果树高接换种技术、果树栽培技术、茶树良种扦插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知识、茶叶加工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完成培训1005人次。

(四)与县农机管理总站联合举办中拖(农用车)驾驶技术培训班。共招收50名学员,于6月9日下达了各乡镇招收学员名额指标。参加培训人员按照市收费标准,需要交纳培训费1350元/人,通过农机部门减免500元/人和农民知识化补助200元/人,实际收费只需650/元,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五)与团县委联合实施农村青年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于6月10日完成部署,决定对农村从业青年和待业青年、外出务工青年、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和基层团支部负责人,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培训,不断提高农村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已于6月底前完成培训工程项目申报工作。

(六)委托县技工学校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共开设计算机应用、水电运行工、维修电工、服装车工、服装打版工、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建筑施工、美发、车工、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拌灰工、机械操作工、保健按摩师等16个专业,现已完成培训359人。

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程度,促进有序输出。

农民知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开渠道收集用工信息,争取用工定单,并通过已经建立的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和。。县电视台、农民知识化工作网站等媒介向全县招工信息。到目前为止,共招工信息23则。同时,积极争取国外用工合同,实现跨国劳务合作。截止至目前,有79人输出到俄罗斯,6人输出到日本。

五、组建劳务派遣组织机构。

为了最大限度的净化了用工的管理职能,减轻企业的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理顺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使用人单位和劳务人员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拟组建劳务派遣组织。农民知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订了《。。县县劳务派遣组织管理办法(试行)》讨论稿提交县政府。

六、开展外出"能人"宣传系列活动。

为实现从"。。县人经济"到"。。县经济"的转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县在外创业"能人"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人际关系优势和精神优势,宣传在外"。。县能人"敢为天下先,重家乡感情,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既能享受最好的,又能承受最差的;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四千精神);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四自精神)的创业精神和他们的创业意识、独立自主意识与群体意识,使之转化为。。县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进一步促进农民知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县组织了一支采访队伍,通过采用座谈、实地拍摄、人物访谈、制作短片、编写能人"小传"的方式,深入。。县"能人"创业地,到他们创办的企业挖掘一些创业方面的亮点和闯天下、闯市场、回报家乡等方面的典型及发展趋势,了解。。县人在外创业概况,总结。。县人创业规律。并在各级媒介进行宣传。

七、指导各乡(镇)成立劳务输出服务站。

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壮大组织网络,指导各乡镇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基本数据库和人才信息库,成立培训服务分中心和劳务输出服务站,负责为劳务输出人员做好有关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职称评审、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

近段时间的工作,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农民知识化工程的成果,进一步发展了农民知识化的内涵,工作上实现了一些突破。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农民知识化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创新的工程,当前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使农民知识化工程持续健康高效运行更是困难重重,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年度实现劳动技能培训0.8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预备劳动力培训2000人,增加输出劳务4000人的任务,进一步总结经验,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以《农民知识化工作简报》和农民知识化工作网站为主要载体,及时培训与用工信息,推广介绍各单位的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反映县部门和各乡镇农民知识化工作开展情况,跟踪报道农民知识化工作动态信息,努力扩大农民知识化工作宣传覆盖面,真正让农民知识化家喻户晓,积极营造工作氛围。并大力营造"外出经商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对外出"能人"进行系列宣传,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二、丰富形式,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各种培训设施、培训师资等资源的利用率,发挥技校、职业学校、农广校、农函大等县内现有培训基地作用,并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培训。借助县外各类培训基地,实行委托培训,鼓励农民工在外地参加培训。扩大培训范围,抓紧初高中学生职业培训调查,积极开展"2+1"或"3+1"教育,使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技之长。同时,立足当前,高瞻远瞩,制定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规划,努力创建我县的培训品牌。

三、健全网络,加快劳动力转移。认真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了解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市场就业信息和社会用工情况;加强与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各类劳务中介组织、职业介绍所的联系,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供需交流平台;以山海协作对口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为重点,积极牵线搭桥,主动与有关企业进行对接;充分借助县政府各驻外办事处、省市结对挂钩单位作用,适时开展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交流活动,努力争取培训"订单"和"协议";加快组建劳务派遣公司,规范和促进有序输出。

篇9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happiness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来自社会、事业、家庭、婚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也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在新形势下,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成为企业各级领导关心、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结合在广西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能科技公司”)工作的实践和电力企业的实际,对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

一、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作用

员工心理健康是企业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减少人才流失。实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企业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由此降低重大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

(二)提高工作满意度。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使员工的忠诚、责任、敬业、奉献等意识有所增强,减少自私心态,降低抗拒心理指数,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经历更充沛,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预防危机事件发生。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对员工的压力水平进行即时性监控,并对推荐适当的指导建议,促进员工随时调整身心状态,预防员工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员工的幸福指数和员工的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要降低员工的流失率或者潜在流动率和减少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就必须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而员工的幸福指数的提高,依赖于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改善和实施心理健康管理带来的益处。

二、 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目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现状和处境,导致他们极易产生心理波动、造成心理偏差。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环境封闭,青年员工找对象难。广大员工每天工作时只能在厂区或相对固定、封闭的工作地点内打转,与冰凉的设备为友,与嘈杂的噪音为伍,工作内容繁重,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另外,企业青年员工占很大比例,大多青年到了谈婚论嫁阶段,由于与外界的沟通少,很多难找到适婚对象。

(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工作压力大。电力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对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压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因此员工工作时常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

(三)作息时间不规律,业余生活枯燥。电力企业生产岗位易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情绪失调,长此以往会造成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心理疾病也会逐渐增多。同时,异地工作的员工在往返途中要耗掉大量时间,休息时间相对短缺,而且很多员工每天过着厂房、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日子,加之特殊的工作性质,员工分布较分散,活动很困难,导致业余生活单调乏味。

(四)长期出差在异地,两地分居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员工来源的多地化或工作服务地点的不确定性,很多员工常年两地分居,一方面经常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另一方面因为对家庭、对子女照顾不周会产生愧疚感和自责感,都对员工保持平稳心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上述种种,加之现实生活中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住房、医疗、养老、人际、职位变迁、福利、薪酬的差异、家庭的和谐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企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员工的幸福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重视和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改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对员工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进一步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扩大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程度

沟通是企业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过程中,有效地沟通能打通人们的才智与心灵之门,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促使企业管理层与各级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更能激励人,挖掘人的潜能,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各级主管应与下属积极沟通,倾听员工对自己能力、需要、价值观的述说,对员工的工作状态、绩效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比,对业务差错较多、心理波动较大的员工给予关注,全方位了解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尽可能的安慰、帮助。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平行沟通,通过团队学习、对话等形式加强交流,协助员工学会改进人际关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他人,增进员工的理解与合作,减少矛盾与冲突。还要建立员工与直接主管、员工与人力资源部的沟通制度与渠道,为员工提供精神上支持与关怀。除正式沟通方式外,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餐桌交流等非正式的方式,从而有效释放员工的压力,使紧张工作和生活着的人们找到一个适合的借口彼此交换信息,彼此释放幽怨,彼此汲取理解和温暖,从而获得一种热情洋溢的生命情调。建立员工申述制度,设置意见箱或网上论坛等让员工公开谈论工作问题,给员工一个心情释放的空间。

扩大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程度。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包括企业决策的参与、企业制度制订的参与,特别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一些决策,建立于管理者对话的制度。通过各种手段使员工充分获得各种信息。包括市场、政策、企业决策、领导意图、职业信息,角色职责以及相关的社会信息,减少企业制度、政策的含糊性和工作角色的模糊与冲突,从而减少员工由于不可控、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全感。

(二)拓宽员工的学习渠道,提高一线员工的待遇

作为企业员工,劳动技能的提升可以直接带来薪酬、社会地位的提升,进而提升幸福指数。而拓宽员工学习渠道,则是提升员工劳动技能、提高待遇最重要的途径。

增加员工的培训机会。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自信,增强对社会的适应,降低知识更新带来的压力。据某人才市场在招聘会上,对5500为应聘者中的1000人所作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63.7%的人表达了对于知识更新过快的担忧。这说明自我的工作压力不是竞争对手所致,而是专业知识更新快,知识结构不完整。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桂能科技公司每年主动了解员工的知识需要、掌握技术状况,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不同的培训计划,逐年加大培训力度和经费的投入。通过系统培训,不仅是员工学到了新知识、新技能,更提高员工工作的适应能力,极大地促进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此外,公司还努力为员工开拓学习渠道。如:到各兄弟单位开展业务交流学习活动;组织员工参加安全规程考试及培训;参加同业学习、交流活动;到对标企业进行学习考察等。

提高一线员工的待遇。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收入,有助于提高员工对其职业的认同感,使员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员工在社会上的地位。近年来,桂能科技公司通过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提拔业绩较为突出的一线员工到管理岗位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还结合公司实际,修订、出台《差旅费管理办法》、《员工资格考试取证管理办法》等与一线员工待遇密切相关的制度,实行“差旅标准”与“职称级别”挂钩,“资格证书”与“奖励金”挂钩,不仅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也促进员工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公司内部营造了一种促学习促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青年联谊桥梁

良好的工作软、硬环境,能满足员工体面劳动的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生产、生活的舒适度,让员工工作起来无后顾之忧,身心愉悦,幸福指数提升,是企业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

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企业需努力减轻或消除恶劣工作条件给员工带来的不适,可根据市场物价指数来适当提高差旅费、高温补贴标准,改善生产一线员工食宿交通等条件;关注空气、噪音、光线、整洁、绿化、装饰、拥挤度等方面,给员工提供一个悦目、爽心、舒适的工作空间,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工作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舒缓、优美地背景音乐,可以达到减压目的。

努力搭建青年联谊桥梁。高度重视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并将其作为稳定员工队伍,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桂能科技公司工会、团支部发挥各自优势,多渠道搭建联谊桥梁,积极开展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在Q群上创建青年交友联谊群组,帮助解决单身青年交友难、婚恋难的问题,受到公司广大青年员工的好评。

(四)实施本地化招聘制度,建立亲情“互联网”

稳定的员工队伍能对企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对部分岗位可适当考虑本地化招聘,减少员工的流动率,以促进队伍的稳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发挥网络优势,建立亲情“互联网”,给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实行本地化招工制。桂能科技公司在每年的员工扩充计划中重点考虑本地籍或者是愿意在本地安家落户的应聘者,通过采取本地化招工方式,公司新进员工很多来自本地或者附近地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员工在本地购房。这样一来可以节省较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二来可以从长期解决分居问题。

开设企业通信网和增设网络设施。为方便与相隔两地的家人联系,桂能科技公司帮助员工及其家人办理基于免费通话的企业通讯网。尽管有些工作环境艰苦,只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调试项目部在员工宿舍区安装网络硬件设施,供一些员工在下班后与家里视频联系使用。这无疑可以缓解两地分居的压力,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以人为本的企业关怀。

(五)发挥思政工作作用,做好员工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创新载体。企业各级管理者与员工敞开心扉、平等交流,了解员工诉求、所思、所想,帮助员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可促进心灵融合,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大力发挥思政工作在调节员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大多数的员工并不把自己的心理疾病表现出来,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工作积极,但内心的心理隐患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近年来,桂能科技公司通过采取思政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员工身心关怀行动:一是加强“员工之家”建设。为帮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强化“娘家人”的特殊角色;为员工提供如休息室、活动室等可以舒缓紧张情绪的场所;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使员工容易找回往日的激情和活力;组织员工健康体检、开展访贫寒等活动,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和重视,从而得到自我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二是贯彻劳动保障制度。合理安排员工休息,让大家有必要和充分的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鼓励员工利用年休外出休假等,这些作用都有效缓解员工精神压力,促进其健康心理的成长。

篇10

一是积极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品种结构。紧密结合当地政府农业发展规划,通过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种养业大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有效促进了地方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沂源联社依托地理优势,指导林果重点乡镇信用社将贷款投向苹果业,在果树换头、嫁接改造、建沼气池、增设生物肥、种植三叶草、铺设反光膜、果实套袋等环节给予资金扶持,为沂源苹果产供销链条提供一条龙服务,有力推动了当地苹果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沂源县的果品面积达到70万亩,年产果品总量达7亿公斤,高档果品面积46万亩,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无公害果品示范基地,“沂蒙山”牌果品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沂蒙山”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沂源苹果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 进军北京奥运果品市场;2009年,沂源苹果成功入选全运会专用果品,入选建国60周年成就展,并在第七届全国“农交会”上拿到金奖。高青县赵店镇在当地有“渔米之乡”之称,“高青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性标志产品注册商标,省万亩有机水稻田就位于此。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因素,这里非常适宜种植水稻,水稻种植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高清联社围绕“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积极与当地政府做好对接,通过信用评定,瞄准种植户进行集中办贷。目前,该社通过大联保体贷款、“农户+基地+信用”等贷款投放模式,为60余户种植户投放贷款100余万元,支持水稻种植面积300多亩,平均每户农民年均收入多增千余元。

二是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在满足农户、个体工商户金融需求的同时,淄博市农村信用社对经营状况好、诚信度高、有市场发展前景、对农民增收有拉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积极营销,大胆投入,加快了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格局的形成。淄博梦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位于被誉为“山东红木家具之乡”的西河镇。该公司依靠丰富的经营经验,形成了以中、高档红木产品为主的产销局面,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并逐步建立了全国销售网络。特别是2009年以来红木产业不断走俏,行业风险相对较低,该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了解到该情况后,淄川联社主动联系到该客户,帮助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并向该公司推荐了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业务,双方一拍即合。该公司以海南黄花梨原木、海南黄花梨板材、老挝红酸枝等高档木材作为抵押物,由山东蓬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负责监管,并签定了《动产质押监管协议》。目前,该联社已经成功为该公司办理了全区首笔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业务,金额1000万元,解决了其资金难题。在信用社的支持下,该公司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产品销路逐步扩大,已发展成为省内红木家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三是积极助推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扶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推崇。对此,淄博市农村信用社积极调整信贷投向,大力扶持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博山区池上镇地处鲁山风景区,因海拔高、温差大加之无污染,其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以食用桔梗为主的农产品产量高、质量好,在国内外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民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桔梗产量也逐年增加。博山联社积极调整和优化对当地农民的信贷投向,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00余万元,扶持当地农民进行桔梗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提高桔梗的经营效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今,池上镇桔梗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并通过了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审核验收,建成新品种培育示范区3个,鲜桔梗、脱水桔梗、脱皮桔梗三大加工企业发展到10余家,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年创汇3000余万元。池上桔梗还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双认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A级绿色食品,桔梗示范区也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二、扎实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注入农村繁荣“催化剂”

农村是“三农”的载体。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淄博市农村信用社依托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工作的开展,加快产品创新,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开展“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建设,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完善“三信”评定模式,积极与市委、市政府联合开展文明信用工程集中创建活动,及时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创建活动中,凡是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民,一律核发贷款证,建立信用农户经济档案,一户一档,信用农户只要凭本人身份证、贷款证和个人印章,可随时到信贷专柜办理贷款,使农民工办理贷款就像支取存款一样方便。根据全市农村经济资金需求状况,及时调整农户信用等级和贷款授信额度,并根据农作物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户,贷款利率实行下调,给予农民实实在在的优惠。

二是紧紧抓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这一历史机遇,以开展优质服务为突破口,全力开辟农民步入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绿色通道”。组织信贷人员走村入舍,对全市专业合作社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同时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并广泛收集信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商机。通过政策宣传和引导,激发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的创业感情,让农民跳出“自我经营小圈子”,步入“携手合作共同致富的大市场”。不定期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召开“合作双赢,共谋发展”座谈会,了解合作社之需,解决合作社之难,共同探讨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坚持金融服务到家门,做到定期不定期的上门服务。特别是在每个专业合作社都设立了联络员,及时告知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情况,有资金周转困难及时上门了解服务。截止到2010年8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与26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信贷关系,向专业合作社贷款累计342万元,共支持专业合作社成员467名,累计发放贷款4857万元。

三是全力支持“一村一品”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密切跟踪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紧扣地方特色抓项目筛选,围绕项目抓措施落实,对市场前景好、有品牌、见效快的项目建立支农经济档案,健全帮扶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人,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富民工程建设,有效扶持了大量专业村、示范村的发展。刘瓦村位于磁村镇东,主要以机械加工业、冲床生产、耐火材料业为主,该村农户从家庭小作坊起步,现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冲床专业村。淄川联社客户经理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由于该村农户起步和资金实力不同,产业规模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大户已发展成为年产近千万元大集团,但还有很多既有加工制造技术又有销售网络的村民,由于缺少资金,想办企业办不起来,生产发展受到制约。根据这种情况,该社及时与村两委取得联系,通过村委向村民宣传信用社的支农政策,先后对95户农民给予了贷款支持,授信金额达到1200万元,为专业村农民的发展解决了资金难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临淄区皇城镇南卧石村有多年发展西红柿大棚种植的历史,但各农户之间只是小面积种植,量少只能在本地销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为尽快扶持这一优势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临淄联社将该村定为信贷扶持基地,将种植大户,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育扶持,并实行包联责任制,从信用社主任到客户经理分别确定扶持对象,落实包联责任,贷款后,客户经理积极深入西红柿大棚,随时了解农户贷款后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向他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相关服务。截至目前,该社对皇城镇南卧石村共发放贷款680万元,支持重点种殖户156户。在重点户的带动下,目前全村西红柿种植户已发展到600多户,西红柿大棚700多个,年产西红柿800多万公斤,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该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西红柿第一村”。

三、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构建三农发展“直通车”

服务是连接“三农”的纽带。面对农民的多元金融需求,淄博市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加大开拓创新力度,积极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全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融服务“直通车”,真正让农民体会到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零距离、农信农民一家亲”的情意。

一是完善服务手段。全市农信社已开办保险、代收话费、工资等中间业务达6大类30余种,开发汽车、住房消费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出国劳务贷款、社团贷款、村大联保体贷款等新业务近20余种,为在更广泛领域助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现代电子化建设的逐步升级,全市农信社结算、清算渠道基本畅通,通存通兑、信通卡、自助银行、金融超市等一批科技性业务和功能相继开发和推广,为农服务手段开始向现代化发展。原先农民进城交电话费、办保险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开小车、住高楼,刷卡消费也正成为农民消费的新时尚。

二是送金融知识下乡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为推动全市农村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金融风险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迫切需要,贴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根据农民对金融知识了解程度,做到人民群众对金融知识需要什么就宣传什么,开展一些有地方特色、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把与农民朋友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送到他们身边,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宣传材料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做到形式服从于效果。通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及时掌握农民朋友需要什么、期盼什么,以便于各社调整经营理念,改变经营策略,促进信用社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城乡金融协调发展,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普及信通卡知识,改善用卡环境。利用宣传栏、公交设施、集市现场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信通卡的功能特点,对信通卡交易进行详细的讲解。利用农民工返乡,大力做好齐鲁乡情卡的宣传营销,广泛宣传齐鲁乡情卡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低费用,增强农民对于银行卡的认识,提高用卡水平。做好农村地区自助设备安装升级工作,经常对所有网点ATM自助设备进行升级检修确保正常运转,同时加大对特约商户攻关力度。截至2010年8月末,全市共安装ATM自动取款机171台,pos机530台,发展特约客户467户,扩大了信通卡在农村地区的使用范围。

四、坚定市场发展定位,铺就农民致富“小康路”

农民是“三农”的主体。在信贷支农过程中,淄博市农村信用社不仅满足于农民贷款贷得到,而是通过编织联农网,在更广泛的领域里为农民致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