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现代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师现代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师现代教育

篇1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篇2

一、“有效教师”的内涵界定

当“有效”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词汇时,“有效学校”、“有效教学”等随之出现,“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

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所用的概念术语也存在差异,对有效教师的理解也是多样的。美国教师专家加里・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中对“有效教师”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有效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常规,这些常规与学习者身上的良性效果相关,研究的焦点由原来专门指向教师,转向现在的还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在内,但始终没有给“有效教师”一个完整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效教师”一词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者;三是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是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四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

二、“有效教师”的核心专业素质要求

教师之所以为师就是因为教师有“道”。在当今日新月异知识激增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年龄已不是优势,谁掌握新知识快,谁了解新信息多,理所当然是这个领域的老师;谁通晓教育原理,谁能将道理有效地指导实践,谁就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激励着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于发展的过程。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叫做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有效教师的发展。

结合实际,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对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笔者认为,构成有效教师核心专业素质的整体的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自主意识。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等认为,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2](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因为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掌握一定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全面和坚实的知识,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本学科和专业早已就成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干部分。(2)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3)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奇偶暗示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具体体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教与学的知识两大方面。(4)教师的文化性知识。教师必须懂得教育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道理,同事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这是适应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特点的需要。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师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教师设计能力包括了诸多技能的组合,其基础内容由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制定恰当教学目标的技能和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几方面组成。(2)教师的言语技能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教育性和启迪性的导向、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必须掌握多种口头语言技巧,并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之进行有机组合的技能、必须具有说好普通话的能力、必须具有合理使用身体语言的能力和必须具有良好的课堂板书技能。(3)组织和调控课堂技能。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教学过程终究要落实和通过课堂来进行有效地组织和调控,这是保证教学能否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所以,组织和调控课堂不能不成为有效教师的基本技能。(4)研究技能。教师把教研结合,把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形成能力和学校理论研究思考掌握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展开教研科研,是教师提高能力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

(三)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专业自主意识是教师的核心素质之一。教师具有了专业的自主意识,才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专业自主能力和专业自主习惯。教师的业自主意识,是教师职业专门化的重要指标。教师作为课程主体之一,参与课程的研制、决策、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课程活动。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依赖教师对自身作用的认识和“教师课程参与”。

此外,维护好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爱护学生,“视徒如己”。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所起的作用很大。教师要爱护学生,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 宪问》)。另外,师生如友,“教学相长”。要维持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的批评持欢迎态度。总之,师生相互切磋,共同论辩,教学相长。驾驶虚心对待学生的指正,同样,鼓励学生勇敢超过教师,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有效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教师素质仍不断在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有效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唐宋家之一的韩愈用简短的一句话全面概况了教师的作用和任务,这句话自此流传,并被后世广为认同。自古以来,人们对学问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教诲。回顾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地位已根深蒂固。人类社会不断进化,教育活动日益丰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师教育。师资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师资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离开了师资发展,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 [4]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数千年发展史,教师职业经历了一个分化发展以致独立专门化的过程。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现代化需要具有新理念和高素质的教师,对教师的学科前沿性、知识的综合性、现代教育适应性等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四、结语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由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代教学体系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等方面形成有机整体,教育现代化离不开这个有机整体的协调发展。然而“有效教师”是教育现代化这个有机整体各构成要素的剂,有效协调各因素高效运转,给教育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英.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篇3

一、培训教师节约增效

教师培训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培训方式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效性和高效性显得十分重要。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师培训可以节约资金并获得高效。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和“人网、天网、地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资源,使用不同的优质培训资源对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文化知识培训、实际教学能力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多内容、多层次的培训组合进行,能够快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位于伊通长春交汇处的偏僻农村山区,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进行教师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含村小共有教师近百名,如果采取传统面授培训,每人每年按两次计算,每次培训加往返时间约三天,每人交通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合计需三百元,全校一年将花费三万元,而且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师培训,既能节约资金,又能提高效率。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的现状

要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纠正一个错误认识,承认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两个现实。如:中小学教材实行“一纲多本”政策,即在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指导下,统一规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根据不同省份、地区编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供中小学选用,殊不知,教材仅仅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自身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代表学生共享相同资源。城乡基础教育启蒙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整个教育的不均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城市与农村在学前教育阶段有着明显的差距,也就是说,县城的学生在小学之前就拉开了与农村学生的距离,这是教育不均衡的现实之一。笔者作为农村教师,了解到县城和乡村学前教育的差别。县城内的两所公办幼儿园都能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班级,包括:小小班(18个月龄至2周岁)、小班(2至3周岁)、中班(3至4周岁)、大班(4至5周岁)和学前班(5至6周岁),每个班级配备三名以上教师,其中两名教学教师和一名生活教师,各自分工明确,教学教师主要负责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学习、组织活动和游戏等;生活教师主要负责生活管理,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饮食,自己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等。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选配教师,挑选具备儿童教育心理学背景的幼师担当教学教师,挑选具备卫生营养学知识背景的体贴细心教师担任生活教师。在此基础上,严格按全省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园,开展教学、辅导、活动与生活工作。非入学适龄儿童在学前便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开发智力,养成文明礼貌习惯。教学不单纯教知识,还让儿童在游玩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开发智力,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然而,乡镇及村屯幼儿园(班)没有专任教师,只安排不能教课、体弱多病的老教师教幼儿班,没有符合孩子玩耍的场所,不按幼儿园的规范标准办学。绝大多数幼儿园(班)的教师只负责“看孩子”、“哄孩子”,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行。个别幼儿园直接教授小学一年级课本知识,使学前教育“一年级化”,为小学一年级教育学习做“夹生饭”,严重违背幼儿园办学方向和方式。由此可知,县城和乡镇学前教育差距之大,不利于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不均衡的现实之二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远不能与城市学校相比,资源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面对现实,加快远程教育的建设速度,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设备资源,才能真正扫除障碍,解决资源不足问题。获取与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形式一般有:根据国家教育电视报预报的时间、学科、主讲人与单位即时接收教育教学资源;把有关教学或片段刻成光盘随时播放;挑选优秀的资源,加工改造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课件用于课堂教学;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师生收看优秀课例和专家点评等。还可以在村小学建立光盘播放点,使中小学部分师生享用优秀的教育资源。采取上述方式、方法,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农村和城市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篇4

一、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有效语音教学

随着人们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交际教学法的日益盛行,语音教学备受关注。语音的准确程度将会影响着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水平。学好英语语音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然而,影响语音学习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语音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有效语音教学成为可能。

1.有效运用视频,实现有效音标教学

音标教学是英语语音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需要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网络上有相当多的网站提供供学生学习用的视频,让学生不仅能听到标准的英语发音,同时能看到口型变化全过程。同时,教授者的富有动感的脸部表情,对学习者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从爱思英语学习网中可以找到很多英语发音完整视频,发音标准,注重口型,字幕显示音标,结合单词教授,长短元音区分。如教授前元音/i/时,口型扁平,再结合单词minute/minit/等教学。然后教授/i/与/i:/;will/wi:l/与wheel/wi:l/之间的区别等。

2.有效运用绘声绘影软件,实现有效模音

母语习得的过程证明,言语吸收总是先于言语表达。模音是“以超音位音段为中心的语音教学” 模式(Suprasegmental-Oriented Instruction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的步骤之一,是学生模仿语音的有效方法。运用绘声绘影软件剪辑模音文本,使每个句子独立开来,让学生听得清楚,模音自然生成。先播放声音,后出现文本,实现模音有效性。文本上标注升降调和重读单词,渗透语调和重读技巧及策略。

二、有效运用交互性电子白板,实现有效英语作文讲评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永远的话题。作文讲评能帮助学生从人称到时态、用词到句式、内容到结构实现有效英语写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打造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英语作文讲评课中,电子白板可以调用多种资源依据各自的需要进行调整、修改或增添;使作文教学互议、互学、互评,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电子白板教学,集中快速,易变易调,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英语作文讲评课教学,给英语作文教学增色添彩。有效运用交互性电子白板,用足、用好、用巧白板的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

1.运用重点强调功能,突出重点内容

如讲评作文框架时,运用“拉幕”功能,先演示有针对性的信息,暂时遮蔽其他内容。而且使用“聚光灯”“放大镜”重点强调功能,让学生明白:内容是作文重点。随着幕布的展开,逐步显露其他细节内容。

2.运用感应笔进行修改批注

学生习作成文之后,修改是非常关键的步骤。使用感应笔可以直接在白板上书写、修改、擦除、标注、添加、调整,极大地方便了写作课教学。

3.过程回放,放出写作提升脉络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回放功能,可以重新展现学习过程,重温思维的脉络,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写法,提炼方法,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和抓住关键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成功写作。

三、有效运用ppt多媒体教学,实现课堂大容量

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繁杂,内容众多,又是外语,考点零碎,分布散乱。为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智力活动的质量,学生需要大容量、高密度的英语信息输入。运用ppt辅助教学,教师给学生提供源于书本但又要多于书本的语言材料,并要加快课堂操练的速度和加大操练量。

1.提供图片,充分操练目标语言

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操练be+do-ing形式,用ppt给出大量图片,并问What is / are he/she/ they doing?要求学生用时态He/She is ...-ing..., They are ...-ing... 回答。

2.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知识,进而举一反三,形成系统的知识库,实现大容量的英语课。

现代教育技术为有效英语教学开拓了更为宽广的环境,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拉近了学生与世界的距离,成就了学生缤纷的未来。

篇5

(二)U-S双方缺乏沟通,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互动互利长效机制

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是一名教师,又是一个艺术家,既具备弹、唱、跳、画等艺术特长又擅长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师,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文性、先进性及实践性的和谐统一。U是指大学(University),S指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School),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U-S双方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互动互利的长效机制,培训前、中、后缺乏与一线参训教师的深度交流研讨,不能有效解决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技能水平、自我发展意识和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处于比较低的起点上,培训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大而全并且统一的培训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很难完成教师教育本身所应该承担的任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幼儿教师相对于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教师具有艺术优势,但是存在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的不足之处,更应该通过教学反思与研修这一重要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幼儿教师自觉的教学反思研修,教学实践行为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研修小组成员既可以独立观摩、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多元化评价中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使教师专业技能知识得以升华。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提供了各种数字化和布鲁姆信息化工具,为我们开展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开展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如下图1所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研修能力,加快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拓宽知识领域

幼儿教师要善于使用无觅网(人工智能根据您的个性化喜好进行文章推荐)、百度、谷歌、360浏览器等信息化工具搜索文字、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扩展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通过利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www.icourses.edu.cn)、囊括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1200余课时公开课程录像课程的频道(v.163.com/open)以及优酷、土豆、56网等优秀视频分享网站观摩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名师以最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一定会给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树立专业成长的典范。利用鲜果网(xianguo.com/hot)将自己经常关注的多个网站聚合在一起,第一时间展示给你这些网站的最新内容,这种个性化服务将节省大量的搜索资源的时间。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又拍网、QQ空间、博客相册等图片分享类网站构建专业知识、制作幼儿游戏及课堂展示用的图片素材。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深化专业成长

交互是网络的一大优势,网络技术为继续教育中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多种通讯机制与交流手段。为高校———幼儿园实践共同体之间创设一个沟通对话的网络环境。幼儿教师通过利用QQ和网易邮箱以及QQ语音(视频)通话、长话宝等网络沟通工具进行研修小组内成员的信息交流与探讨,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利用新浪博客、QQ空间等信息工具对所学教学知识记录、整理、、评价、讨论等活动来组合教师专业成长知识,有助于显性知识的存储、积累、传播和分享。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就是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幼儿教师要能够处理计算机多媒体素材文件,如利用Faststonecapture进行屏幕抓图、录屏、编辑图片、屏幕取色及放大屏幕等工作,能利用格式工厂进行各种多媒体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利用微盘与微博账号绑定,将本地文件方便地分享到微博。会利用笔记管理网站如麦库,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用电脑手机随时随地在麦库中保存笔记、备忘、写文档、存资料,方便整理和分享。

(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教师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幼儿教师能利用在线的思维导图工具(bubbl.us)进行思维训练,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在线网络会议,研修小组成员在线协作进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提高幼儿教师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能力。

(五)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评课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评课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评价自己的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将自己和他人讲课的录像通过优酷、土豆、56网等上传到网络上并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研修小组成员要利用豆瓣网、贴吧、土豆网、人人网、ThinkSNS,打破小组的界限,把对话的群体扩展到所有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师范生以及教学专家等任何可以上网的人。通过教学评价的综合化、社会化和外化,每一位研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其他幼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隐性知识最终“内化”到个人的隐性知识系统中,并产生更具创意性的联结,从而显著提高幼儿教师的评课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培训策略

(一)以网络技术为纽带,构建幼儿园和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

面对目前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高师院校幼儿教育见习、实习工作质量不高的两难困境,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批高校和幼儿园的发展共同体学校,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形成互动互利,互助双赢,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共享性、时空的准分离性、数据收集管理的便捷性,一方面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资源和工具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是扩展了幼儿教师和高校教研人员实践共同体的广度和范围,使幼儿教师得到更广泛的学习支持。高校互动中心负责提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案例库和点评课系统。教学案例库中包括专家教师、一般幼儿教师和新手教师的不同教学案例,案例都附有分析介绍、说明、专家点评、适用对象以及参考资料等,幼儿教师可以看到每项教学技能的视频示范片段,包括优秀教学范例、问题教学范例、基本技能的示范等。发展共同体学校的幼儿园远程点每学期进行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展示课,利用远程网络互动平台将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展示课连接到高校的互动中心进行现场直播和录像,高校参与培训的教研老师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点评课,还可以和其他远程专家深度互动,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园实际教学问题,这种个性化的深度互动和问题诊断可以显著提高参训教师的专业技能。展示课、互动点评都会被互动平台自动录制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中,作为优质教育资源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提供可视化的教学案例。这种高效、具体的网络化教研活动促使幼儿园教师团队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推动一线教师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能够有力地加快远程互动点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同时也可显著提高高校教师指导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针对性和基础教育研究能力和水平。这种模式形成了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和高校师范生观摩反思研修三者共赢的局面,一方面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沃土,另一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还可以地区教研室为纽带,以点带面,以示范点幼儿园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示范区幼儿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以研修小组为主体,践行自主学习加协助学习模式

幼儿教师教育必须立足于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高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授之以知识和技能”或使其获得某种证书上。应将幼儿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技能与研究儿童、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地鼓励教师自我成长,促进其主动提高与发展。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幼儿教师教育是一个“合理边缘参与”的过程,从幼儿园新教师变成一个专家型教师,从一个实践共同体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需要进行更多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幼儿教师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保留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动态互动结构,以幼儿园为基本单元,以幼儿园—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为基础平台,建立具有5—7人的研修小组,加上一名高校的指导教师专家,从而建立真实的实践共同体。要强调以研修小组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研修训练,强调基于真实的幼儿园情况,通过研修小组间以及高校指导教师的交互和协作,并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来支持学习和交流,从边缘性参与者逐步过渡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完成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被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修小组的实践活动中,既需要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设计教案,观摩范例,也需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展协作学习,共享资源、共同研修、互相借鉴。在幼儿园校内可以灵活采用“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式、“专家指导”式、“双线交叉”式等多种有效的幼教培训模式,加速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程。

篇6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其思想和观念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处于深化期,校长的课程意识、文化内涵、教育情怀、价值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着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学校的办学条件可以暂时落后,但办学思想不能落后。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外化为教职员工的工作方式、内化为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是当今校长面临的冲击与挑战。纵观国内外一些成功学校,它们的共同点是:校长有思想,教师有智慧,学校有文化。为此,校长必须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拥有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前不久,山东省五莲县举办了“教育现代化专题论坛”,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近50名校长和来自台湾的教育专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三天的活动令笔者感受颇深。台北教育大学张世宗教授对当代教育的深刻剖析,林士真教授对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与会校长们的危机意识和鲜活的办学思想让笔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这里,笔者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样的行动才能迈向教育现代化。同时,也令笔者坚信这样一句话:校长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命运,校长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教师的专业化是必要条件

校长所具有的现代化意识,为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要把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依靠这些教育现代化主体的生力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才能在基层学校得以实现。

如何把学校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为,使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学校要不断为教师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师德水准、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和研究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要增强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又一重要任务。它不仅影响、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与方法。所以,加强教师全员培训、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当务之急,必须抓实、抓紧、抓好。要让教师培训的系列活动成为学校的一种常态,成为学校为教职工创造的一种福利待遇,成为每位教师内在的精神需求。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努力实现办学的自觉性、自律性、民主性和开放性,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障。

学校制度靠人建设和施行,也靠人去发展、完善和创新。为此,学校要坚持走依靠教师发展学校的办学道路,以教师为本,增加教师民主管理权,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素质提高的评价机制,充分地发挥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导向功能,积极营造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特色多样化的目标,保证教育教学过程健康、有序、高效,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办学条件是物质基础

篇7

1.画面展示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用投影展示了一幅大写意的国画: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2.音乐渲染美  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中我选用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矗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的情景。

3.配音穿插美  课堂上教师穿插动情的配音解说,必定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如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前,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动情地说:“西湖的美,美在一日四时,一年四季。在晨曦里,艳阳下,落日中,夜幕里,她皆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她各具美态;她的美,在晴中见潋滟,在雨中显空蒙;她婀娜多姿,妩媚迷人;她流光溢彩,亮丽照人;她朴素淡雅,清丽动人;她温文尔雅,俏丽醉人;她羞花闭月,倾国倾城……这,正如苏轼所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段话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美丽的西湖畔,激起了学生对西湖,乃至今天要学的古诗无限的向往之情。

4.资料补充美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作者创作时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

二、利用多媒体,唤醒古诗词审美的意会

1.品味语言美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

2.欣赏内容美  古诗题材广泛、内涵丰富。运用信息技术,可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欣赏古诗的内容美。我让学生每人建立古诗文档,坚持收集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引导学生将古诗归类,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既欣赏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风景,又感受到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

3.体会韵律美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如杜牧的《山行》,教师指导学生朗诵时,深沉凝重的古筝曲由远及近悠悠传来,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以深秋山林图为背景的古诗全文,并随着范读的开始,诗中相应出现停顿符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在范读的熏陶下,会饶有兴趣地跟着朗读起来,融入诗歌内在的真情实感,读出了韵味,读出了意趣。

4.领悟情感美  诗人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有热爱、向往美好生活的;有蕴涵深刻哲理、激励后人努力向上的;也有胸怀豪情、对祖国满腔热忱的……让学生领悟这些情感,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能陶冶心灵、丰富情感,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利用多媒体,表达古诗词审美的性情

诗歌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用朗读、想象等多种形式来表达美。

1.想象表达美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篇8

在教学第八册古诗《赠汪伦》时,我先播放自己录制的配乐故事《李白受骗桃花潭》。舒缓的音乐、教师娓娓动听的声音将学生带入了汪伦的家乡桃花潭。故事使学生了解了《赠汪伦》一诗的写作背景。故事结束,教师紧接着说,李白被汪伦“骗”到到桃花潭,他非但不责怪汪伦,还在临别时作诗一首送给汪伦。此时教师板书诗题“赠汪伦”,学生不仅明白诗题意思,还急切地想往下读,为学习古诗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期待。

2. 化抽象为具体,理解诗句 “释诗句,明诗意”是古诗学习的第二步,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很多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且这些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电教媒体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的景物和动作,通过其模拟功能,使诗意具体化、形象化,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能让学生融入诗的美妙意境之中,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诗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从而理解整首诗。

比如,我在教三年级学生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时,学生提出诗的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中“出没”是什么意思,“出没”这个词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诗的重点。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出没”,学生就无法体会“渔者”捕鱼的危险,更体会不到诗人对渔民的同情。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屏幕上出现;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只小渔船一会儿被大浪掀出水面,一会儿又被卷入波谷,小船露出水面时,画面停止,让学生说说小船怎样了,理解“出”;小船被波涛淹没时,画面再次静止,让学生说说小船又怎样了。理解“没”。当屏幕反复出现小船在风浪中“出没”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多危险”的感叹。

3. 创设情境,入境悟情 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体会古诗的景美、情美。把高度浓缩的诗的语言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电教媒体能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的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七册课本中编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中描写了“野旷天低,月近人”的意境,流露出诗人身在民异乡孤独、寂寞、思念家乡,挂念亲人的感情。在学生理解这首诗的诗意后,教师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最后以多媒体出现这样的画面,夜色笼罩,在江中小洲边,孤舟停泊,诗人立于船头,遥望天空,原只有水中的月影相伴,同时配上凄婉的古典乐曲和低沉的古诗朗诵。学生借助媒体的帮助自然入情入境,与诗人同忧同愁。

篇9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享专业信息

1.利用现代教育通讯平台,分享专业信息

幼儿园教师善于学习,他们经常在网络浏览专业书籍、DIY网站、幼儿教育网站等,这些信息稍纵即逝,教师留心观察还要及时分享。我们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照相机,将这些资源及时拍摄记录下来。通过建立幼儿园内部的QQ群、微信群等交流群体,将信息在群内,教师间互相分享,将个体的知识经验变成集体的智慧。除了交流群内分享,我们还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教师用视频展示仪、电视、计算机等展示各自收获的新鲜信息,使教师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持久性。

2.利用内部局域网,分享专业经验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适合各年龄班教育的经验,但是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很快就会遗忘和流失。我们利用幼儿园设置的局域网,在其中设置“问答对对碰”的共享文件夹。园部在其中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或幼儿园研究的课题,发起讨论话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最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提问。教师在备课及空闲时间随时进入,结合实践经验采用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它打破了班级、年级之间的界限,解决了时间和空间无法及时统一的问题,给予教师交流应用的平台,使有效经验及时得到传承、扩展并发扬光大,让各层面的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加主动地探究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能力

1.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教学设计能力

我们对教师展开培训,引导教师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设计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教学课件和操作平台。为幼儿提供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中形成新的问题,让幼儿在愉快的探究中得到持续发展。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空间思维拼板》的活动中,教师用现代媒体技术在幻灯片中等比例制作了拼板,幼儿在一体机的屏幕上拖动拼块到相应位置上,拼出图案。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担心错误而畏惧或逃避,他们可以不断尝试并修正错误。同时幼儿的操作及时与反馈结合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评价找到错误的位置,或通过软件呈现夸张语调的语言――“你真棒!”“加油,再试一次。”或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动画,鼓励幼儿做出正确的调整,给幼儿带来积极的自我体验。

设计教学课件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允许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在不断的“错误”中循序渐进地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互助学习团体,增强教科研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对教师个体的学习和研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帮助教师相互借鉴,澄清教育认识,探寻最佳教育行动方案。我园将教师构建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不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例如:我们按照教师专业化程度分别组建“青年教师组”和“骨干教师组”,并在两组之间建立结对联系。录制骨干教师的典型课例视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分析和研讨,分析课例中成功应用的教育原则、方法和措施,将年轻教师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互相融合,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教学现场的智慧。又如:请年青教师结合课例介绍新颖、简便易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现场演示、指导骨干教师操作,新老教师之间通过分工、交流、互助等各种合作方式,研究讨论,共同提高。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专业修养

1.整合文案工作,减少职业倦怠感

当前,幼儿教师有很多的文案工作,例如各种观察日记、效果分析、教育叙事等等。在无法改变现状的前提下,幼儿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将其进行整合。例如围绕平时拍摄的电子照片(幼儿搭建的积木作品),教师可以对孩子的现场表现进行教育反思和分析;可以上传至幼儿电子档案,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可以在教育反思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某个教育观点进行案例分析,并参加各类征文的评比;还可以围绕自己的个人课题,及时整理自己关于研究课题的思考,也为课题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便于课题结题工作的完成。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教师的一份文档,能够多次反复使用,使得文案工作的整合处理更加快捷和合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认识,提高研究的深度,避免了浅尝辄止的研究和应付式的文章,另一方面,又减轻了教师案头工作的负担,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于教学和儿童发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建立教师资料库,增强职业幸福感

备课和准备各种教学材料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它们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然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资料库,及时收集教师的优秀案例、教学幻灯片、电子图画、歌曲音频、网站链接等,并分门别类地建立资料包。当本班幼儿进行类似活动时,教师可以以这些教案或资料为参照,根据本班情况进行改编,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将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对儿童的观察、指导和与儿童的互动。真正做到时时留心、物为我用、今为明用。

3.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教师文化

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在教师文化建设中,以一种主动的、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引领教师,裹挟教师们的文化走势,打造主动发展的共同体。将我园的办园理念,学校精神,园风和教风等等,公布在幼儿园网站上,让新教师一入职就了解本园的文化,尽快融入其中。开展“夸夸身边人”的网络宣传活动,发现每位教师的敬业乐业的闪光点,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通过微信群,开展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如:专题研讨、谈心聊吧、读书漂流等学习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在网络学习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从而形成主动发展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篇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翻看低年级的新课程实验教材,大都图文并茂,插图色彩鲜艳,生动逼真。多媒体课件能按照教学内容创设逼真的、再现图文声并茂的教学环境,有研究表明,在下列10种学习方式中,即“背诵、试验、考试、参观、听讲、看电视、作业练习、读课外书、运用电脑、与朋友聊天”中,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试验(25.9%)、用电脑(21.2%)、读课外书(12.3%)。为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充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象、声音、色彩、文本、动画等资料,把枯燥、乏味、重复的简单机械记忆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识字,热爱识字教学。

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识字5》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来到大海边,让小朋友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来到沙滩上,学习词语“沙滩、贝壳、脚丫”,播放惊涛拍岸的声音,让学生认识词语“海风、海鸥、浪花”,接着又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类图片,便于识字。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始了这节课的识字活动。通过这种现代化手段来进行识字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乐在其中,由被动到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实践中一步一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识字学习。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识字教学重难点

1.变抽象为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汉字教学中,用颜色、大小等变化来突出新学的字和难学易混的笔画,更是大家公认的良好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还使学生很快领悟到字词的意思。

在一年级的生字中教学中,有很多的象形字,如“日、火、山、川”等,这些字看似简单,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记却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演示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字的变化过程,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2.揭示识字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汉字中除了比例不是很高的独体字外,基本上都是合体字。他们虽然形态各异、千姿百态,但也是有“家族”可循的,如形声字就是合体字成员中最为庞大的一个家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容量大这一优势,遵循同音归类、突出字形规律的原则,设计好相应的课件,进行集中识字,帮助学生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

如语文第二册识字6中出现了“请、清、晴、蜻、情”等一系列形声字,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动画大转盘,首先出示基本字“青”,让学生识字,再请同学们以做游戏的方式分别转出偏旁:言字旁(讠),三点水(氵)等,同时重复闪烁字的偏旁,加深印象,再一一引导学生发现偏旁表示的含义,然后出示课件集中练习识字,接着进行全班交流,学生若说对了,通过多媒体声响予以掌声鼓励。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发现了形声字的规律,还能举一反三呢!

3.错别字比较,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小学生写字经常出现错别字,主要表现在写字的时候丢笔缺笔、添笔多笔、部件移位,对形近字、同音字容易混淆等等,这是一个常常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如小学生时常把“今天”写成“令天”“清彻”写成“清沏”以及写“武”字时容易多一笔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种情景,使它呈现在幻灯片上,形成动画,突出易错的那个笔画,让它不断闪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区别,再加上老师进行点拨,学生就容易记住了。

篇11

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新特点,运用诸如音像资源、动画、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从而来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运用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深实验指导

小学阶段对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要求不是很高,而更多关注的是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是否正确。我们实验的要求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但由于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又不太注意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这也往往成为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实验的问题所在,如果我在实验前把操作的要求、步骤、注意点,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投影、动画等)放大强调,往往会大大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成功率。如在做“有试管给水加热“的实验时,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实验重点,通过借助课件对学生进行操作前的梳理。第一步用在讲解酒精灯的结构时,利用计算“闪烁”加深学生对洒精灯的认识。第二步,在讲解点燃酒精灯时,利用动画帮助学生感知,先移动灯帽再点燃酒精灯,教师还可以配合讲解。第三步,观察火焰的颜色并区分,内焰是浅蓝色,外焰是淡黄色,同时介绍内外焰温度是最高的,所以要用外焰加热。第四步,动画演示熄灭酒精灯的过程,强调用灯帽来熄灭火焰,当然还可以展示一些错误的操作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如用口吹来灭酒精灯、点燃火焰由上而下等违规操作,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体会到酒精灯正确使用的重要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实验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实验现象往往稍纵即逝,学生没有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有些实验分析讨论时,还需要重新观察实验现象等,时空、宏观、微观的限制使得实验教学往往不能顺利展开或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弥补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它可以让实验重现过程,我们可以让实验放慢节奏、放大画面、重复收看、定格实验环节等。如在进行卵石的形成教学时,由于这个实验对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卵石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了解对学生撑握卵石的形成又是非常关键的,在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现、定格等特点,模拟大自然的形成过程,并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用观察、分析、假设、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第一步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下游、中游、上游的石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第二步对这些卵石进行思考、分析、假设。第三步进行实验验证。第三步可以让学生讨论说说卵石的未来。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实验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静态现象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微观现象宏观化,给传统实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强有力的补充。如在学习日食、月食成因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即便用三球仪来讲解也是很难完全讲清楚,因为三球仪是很难把太阳光及球体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子展示出来,但我们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制作动画就可以形象地展示其中的过程,能够有效突破这个难点。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位置放好,然后让三个天体按实际情况运动起来,当月球转到阳光与地球中间,并在一条直线上时,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并且月球的影子有一部分是在地球上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是看不到太阳的,这便是“日食”,反之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并在一直线上时,就是“月食”。这样的显示直观、明了、形象、具体,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掌握起来自然也就又牢又好。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注意

在科学实验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是相当普遍,各种各样的媒体的不断出现,声音过后是视频,视频过后是动画,一会儿提问,一会儿讨论非常热闹。但课后让学生说说这个实验,却什么都不懂。那么在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1.现代教育技术的辅

新课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要滥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目的,它是一种工具,是辅助教师上课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不变的规律。只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视听、放大等功能,将复杂实验简单化、模拟实验形象化、动态过程可视化,使学生易于、乐于学习的。

2.实验的不可替代性

新课准同时也指出,“科学探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术代替一切。”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下,能制作出生动的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但实验作为探究活动主要形式,有着其不可替代性,学生只在实验活动中,才能获得真实数据、体验真实环境,也只有在实验中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创新能力,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下是无法得到有效培养的。

篇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可见,识字教学任务的重要和艰巨!要使学生学得扎实,需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的教学效应,可以使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点燃求知欲的火花。

1活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识字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教师可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绚丽的色彩,丰富逼真的画面,使他们对识字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形成急切的探究心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例如:教学“网”字时,先播蜘蛛织网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地反应出看到蜘蛛织网。然后鼠标点击蜘蛛织的网,使用动画让“网”逐渐转变成网字。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在看到这奇妙的变化,识字兴趣被激发了,“网”字就会被牢牢记住了。

2活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识字效率

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建立音、义、形的联系,使三者相互沟通,即见形而知音义,闻音知义形,想义知音形,达到准确完整地感知,牢固记忆的目的。从而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及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1运用多媒体范字音

由于汉字的构造特殊,不能直接表示读音,低年级小学生单看字形是读不出字音的,所以识字教学首先要解决读音的问题。

(1)读音示范: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只有教师读音准,学生才能通过模仿读准字音。但是由于个人、地域等原因,使得教师的发音不能做到完全准确,或多或少的带点方言特色,使得示范讲读效果不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带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发音的要领,牢固地记住了正确的发音。

(2)读音比较:利用多媒体的录音功能,对学生的读音进行录制,与朗读带的示范读音一起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比较、辨认、鉴别。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

2.2运用多媒体演字形

中国汉字起源于“象形”,而“象形”与“绘画”分不开。低年级学生识字,有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由于汉字的图形化特点,儿童识字、写字可以从图入手。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将这些看来十分抽象、呆板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使这些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汉字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从而培养他们辨析字形的能力。

如教学“人、门、牛、云、雨、伞” 等字,看似简单,但对低级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统一,识记仍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演示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字的变化过程,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画面结合起来,让低年级学生一目了然。

2.3运用多媒体表字义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 对学生正确掌握字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理解、表达、思维能力的起点。学生只有掌握了字义,才能准确地运用它。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通过图画、动画等形式直观演示,再现情境,让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

如一年级下册《识字5》一课中,教学蜻蜓半空展翅飞的“展”字时,学生很难理解“展”的含义,可以在屏幕上再现蜻蜓展开翅膀的画面,让学生在具体的画面中直观感受“展”字含义,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活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书写质量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不仅能直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底蕴,还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人品、气节的标志。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写字,教师的示范和评价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写字教学中,教师的讲、写不能同步,无法全方位地面对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往在黑板上的示范指导转移到了投影仪上,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既能看清老师的握笔姿势,又能看清楚教师范写的每一笔的起笔、运笔和收笔全过程,使写字教学的指导具体化、明朗化。同时师生面对面教学,便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写字姿势。

由此可见,形象、生动、直观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给原本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加深了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做到扎扎实实地识字。

篇13

发展,产生的失误也会是最根本的失误。江苏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特殊优势,最可依赖的资源是 人才资源,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是教育和科技优势,“两个率先”首先要求教育要率先发展。江苏 的未来靠教育,江苏人的未来也靠教育。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省,扩大教育规模,提 高教育质量,为两千多万江苏青少年提供充足的、优质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机会,应当成为江 苏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方针,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任务。从今年起,我们要把教 育普及率作为各地全面实现小康的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江 苏教育的发展要超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努力使江苏现代化的建设者们是接受过现代化教育培养 的人。全省上下要努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争取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 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全国领先于其他省市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在省内领先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进度。

坚定不移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解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旧

体制、旧机制的束缚。不仅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公益功能,也要重视教育的生产力特征和社会 生产功能;不仅要将教育发展视作政府的责任,也要重视社会、家庭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不仅要重视公有制教育的骨干作用,也要重视非公有制教育的巨大能量;不仅要重视教育培养杰 出人才的特殊机制,更要高度重视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帮助广大劳动者增长劳动技能的普遍 意义。全省上下要继续高举教育改革的旗帜,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 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

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满足人民。只要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加教育投 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都可以大胆试验、积极 探索,都应当给予保护和支持。

举省一致落实教育 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 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教育率先发展的基础。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各级党委、政府首当其冲、

责无旁贷。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保住保好义务教育的底线,制定和完善 扩大教育资源的政策,用存量保公平,以增量换资源。要依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投入 的优先增长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各地每年预算执行结果要实现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幅 高于财政性开支增幅。要进一步调整政府教育投入的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特 别是苏北地区义务教育的需要,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免费义务教育试点,建立贫困学生教育 救助机制,逐步降低低收入家庭教育开支占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步减轻普通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 的教育负担。增加教育经费,还要向新体制、新机制要钱,在政府增资的基础上,走吸引民资、 利用外资、家庭出资的路子,群策群力共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