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条码技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条码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条码技术论文

篇1

(2)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跟踪管理,不能及时反映资产信息的变化情况。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条码管理有效的进行了规避与解决,实现轻松管理固定资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资产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

1.一物一卡一码管理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条码扫描设备将采集的实物资产信息录入系统,形成资产卡片,根据规则设置生成实物资产的唯一条码标识,作为实物资产的唯一身份证,同时将资产的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地点、品牌、规格型号、生产厂商等基本必要信息写入条码进行存储,便于后期直观、快捷的读取固定资产信息,方便查看及管理。资产管理系统生成资产条码后,可以使用专用的条码打印机单独或批量打印出条码标签,然后将带有条码信息的标签粘贴在固定资产上,进而可以使用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固定资产现场管理。专业的条码打印机可以打印PET、PVC等薄膜类特殊介质标签,此类标签可以防水、防油污、防撕裂,保证固定资产标签长期保存和清晰。

2.自动盘点

资产管理系统通过资产盘点功能,将待盘点的资产数据传送至条码扫描设备中,然后借助条码扫描设备并结合资产一物一码的条码管理机制,扫描实物资产上粘贴的条码标签,进而准确完成盘点工作,避免了错盘、漏盘、重复盘点等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盘点工作的效率。

3.一码制管理

一码制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中新的发展需要,通过条码扫描设备,扫描实物资产的唯一条码后可读取资产信息,进而可以通过条码扫描设备轻松的完成资产信息采集、资产信息变动、资产使用及资产处置等业务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与资产管理系统实时同步,进而通过一码制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变得轻松、简单,极大的简化了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条码技术引入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久其公司将条码技术成功的嵌入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一步加快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资产管理系统结合条码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将实现:

(1)降低资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投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随时对资产信息进行查看、管理,促进资产信息的及时更新,实现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信息对称。

(3)降低闲置资产的存量,提高资产使用率,极大降低了资产重复购买及资产流失的概率。

(4)将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精简、易操作,使资产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轻松。

篇2

2004年9月16日,期待已久的空调能耗新标准终于公布,并于2005年3月1日实施。未来的空调产品能否达标,新标准为其划出一条底线——最佳能耗比2.6,即能耗比低于2.6的空调产品将不再允许在市面销售。空调系统的节能已经刻不容缓,而变容量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空调节能的热点。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变容量技术—数码涡旋技术及其应用。

自2002年数码涡旋压缩机开始供应中国市场以来,数码涡旋技术目前已经在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商用多联机系统、风管机系统、冷水机组、机房空调系统及北方地区热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优点相当明显。

1数码涡旋压缩机变容量控制原理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事业部研发生产的数码涡旋压缩机利用“轴向柔性”技术,“轴向柔性”允许涡旋盘在轴向可以移动非常小的距离,确保涡旋盘始终以最佳的力进行工作。使得两个涡旋盘在任何运行环境下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涡旋压缩机有很高的能效比。数码涡旋的控制循环周期包括一段“负载期”和一段“卸载期”。负载期间,涡旋盘如图1(a)所示,压缩机像常规涡旋压缩机一样工作,传递全部容量,压缩机输出为100%。卸载期间,由于压缩机的柔性设计,使两个涡旋盘在轴向有一个微量分离(如图1(b)所示),因此不再有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压缩机输出为0。这样,由负载期和卸载期的时间平均便确定了压缩机的总输出平均容量。

数码涡旋压缩机一个工作“周期时间”包括“负载状态”时间和“卸载状态”时间,这两个时间的不同组合决定压缩机的容量调节。通过改变这两个时间,就可调节压缩机的输出容量(10%~100%)。

所谓“周期时间”包括“负载状态”时间和“卸载状态”时间。这两个时间阶段的组合决定压缩机的容量调节。例如:在20s周期时间内,若负载状态时间为10s,卸载状态时间为10s,压缩机调节量为(10s×100%+10s×0%)/20=50%。若在相同的周期时间内负载状态时间为15s而卸载状态时间为5s,则压缩机调实量为75%,容量为负载状态和卸载状态时间平均的总和。通过改变负载状态时间和卸载状态时间,压缩机就可以实现任意大小的容量(10%~100%)。周期时间的概念如图2所示。

图2周期时间的概念

2数码涡旋技术的优点

2.1容量范围广、温控精确、调温快

数码涡旋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可以从10%到100%,并且在这一范围内的输出是连续的和无级的,与变频技术的分级输出容量相比是一大改进。提供无级的容量输出的同时保证了房问温度的控制精度可以大大提高(±0.5℃)。由于数码涡旋系统可通过改变负载和卸载周期时间迅速将容量从100%降到10%(反之亦然0,所以它能比别的系统快得多地对系统需求地变化作出反应。

2.2优良的季节能效比

数码涡旋压缩机的性能经过JIS和ARI的标准的评价,证明具有非常出色的SEER。大范围的容量调节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季节能效比。

2.3良好的回油控制

数码涡旋是唯一不需要油分离器或回油循环的系统。有两个因素使回油容易。第一,油只在负载周期内离开压缩机。所以,在低容量情况下,离开压缩机的油极少。第二,由于压缩机在负载周期内满负荷运行,负载周期内的气体速度足以使油回至压缩机。试验显示压缩机在最差的条件下,即100m配管长度,30m垂直落差且室内机、室外机位置可互换(有正常的回油弯),负荷最低时都可以使油回到压缩机。

2.4卓越的除湿性能

除湿性的好坏也是保证用户舒适性的一个关键,尤其是在低负荷运行时。数码涡旋压缩机提供了非常好的除湿性,因为它与变频系统相比具有较低的吸气压力。在任一百分比容量调节,负载状态时压缩机全负荷运行,全负荷运行将导致较低的平均吸气压力,得到较低的显热比。

2.5电磁干扰非常小,无电磁污染问题

数码涡旋系统产生非常小的电磁干扰,因为涡旋盘的负载和卸载只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操作。这一独特的性能不仅使数码涡旋系统不需要昂贵的电磁抑制电子装置,也增加其可靠性和简易性。

2.6无需制冷剂旁通

大多数现行技术选用热气旁通和液体旁通装置。因压缩机不能达到极低的容量。所以需要这些旁通管保护装置。数码涡旋系统能使容量低至10%,所以无需这些旁通管,因而节省了开支并使系统简化。

3数码涡旋技术在多联机中的应用及节能措施

据一项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调查分析,多联机、风管机、冷热水机组、单元式机组分别占到此类市场的70%、13%、12%、5%。2004年上海市场多联机市场容量在10亿元左右。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多联机已经明显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国际上单冷媒多联系统主要有变频多联系统和变容多联系统。变频多联系统起步较早,而变容多联系统是最新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容量调节等问题,成为了单冷媒多联系统的发展方向。

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外形方面,数码变容多联机和变频多联机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在容量调节方面,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变频多联机通过改变压缩机的频率来调节,而数码变容多联机则通过数码变容压缩机容量的改变来调节。数码变容多联机能够满足人们对空调任意调节、精确控制的要求,具有节能、舒适、噪声低、使用灵活等一系列优点。

数码多联中央空调集一拖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重健康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在节能技术方面主要采用的数码变容涡旋压缩机技术、双压缩机技术、制冷剂直接输送技术、制冷剂的智能分配技术、风机调速技术等。

3.1数码涡旋压缩机技术

数码涡旋压缩机实现容量调节的内部结构及过程前面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说明。数码涡旋压缩机可以在10%和100%的范围内,输出任意大小的容量(无级输出)。

3.2双压缩机技术

对容量稍大的机组采用两个压缩机(一个数码变容涡旋压缩机,一个定容涡旋压缩机)。采用两台压缩机并联,有以下优点:(1)有效的容量控制,小于数码涡旋压缩机的容量时,只需启动数码涡旋压缩机,大于数码涡旋压缩机的容量时,启动定容涡旋压缩机和数码涡旋压缩机;(2)提高可靠性,较单台大压缩机停开次数减少;(3)启动负荷降低,单台压缩机的启动时间可以分别用时间延迟方法分开;(4)备用性,如果一台压缩机损坏,还有部分容量;(5)置换费用减少,如果一台压缩机损坏,可花较少的费用去更换压缩机。

直接输送制冷剂技术

系统直接以制冷剂作为传热介质。传送的热量几乎是水的10倍、空气的20倍,而且不需庞大的风管和水管系统,减少了输送耗能及冷媒输送中能量损失。表1是几种传热介质性能比较表。

种类利用热输送冷量kJ/kg输送100kW冷量时耗能

水显热20.1(t=5℃)4.05

空气显热10.1(t=10℃)6.38

制冷剂潜热2062.16

表1是几种传热介质性能比较表

由表1可知,同样输送100kW的冷量。以制冷剂作为输送介质,所需的输送系统耗能仅为室内风机所耗的2.16kW分别是以水和空气作为传热介质所需能耗的52.7%和33%由于采用制冷剂直接蒸发制冷,没有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先把冷量传递结水,

再由冷水传给室内空气这一中间过程,减少了一个能量传递环节,从热量传递的网络图上看就是减少了一项传热热阻,当然也就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3.4制冷剂的智能分配技术

数码变容量压缩机加电子膨胀阀组成的制冷系统,可实现大范围内流量的调节,以适应整体负荷的变化。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量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1)蒸发器进口和出口的温差;(2)室内温度和空调设定温度的温差。室内电子膨胀阀是一个反馈元件。在使用电子膨胀阀进行流量调节时,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控制蒸发器出口的真实过热度,用一只压力传感器和一只温度传感器置于出口处,分别检测蒸发器出口处的压力p2和温度t2,p2为蒸发压力pe,换算pe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即蒸发温度te,再计算温差t=t2-te,将其作为控制参数,见图4(a);另一种情况是用两只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制冷剂在蒸发器进口和出口的温度t1和t2,计算温差t=t1-t2,并以其为控制参数,见图4(b)。t的数值决定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即控制过热度,通过电子膨胀阀的调节使蒸发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图4电子膨胀阀控制过热

电子膨胀阀按理想方式分配各个房间的制冷剂流速,由模糊控制将舒适度调整至最佳,通过图5空调系统得到蒸发器进口和出口温差,再加上室温和设定温度的温差,计算出过热量和室温状态,然后启动阀门来控制制冷剂流量。通过对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制冷剂在各室内机蒸发器的智能分配。

图5电子膨胀阀对制冷剂流量的控制

3.5风机调速技术

数码多联机组可以实现能量10%~100%范围内的无级变换,随着室内负荷的降低,室外冷凝器的能力变得很大,为实现节能和系统的合理匹配,室外换热器的风机采用调速技术。

4节能效果分析

4.1能效比

数码多联机组由于采用了数码涡旋压缩机等新技术措施,系统具有很高的部分负荷能效比.三星某数码多联机组能效比的测试结果见图6,从图不同机组的能效比比较可以看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三星DVM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都要高于传统的整体空调系统。

4.2运行费用

数码多联机组具有高能效比和高季节能效比,系统运行时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和运行能源费用。从表2可以看出,与冷水机组相比,数码多联机组可以节约费用21%,与整体系统相比,数码多联机组可以节约费用48%。表2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数码多联机组具有优良的节能潜力。

项目三星DVM系统冷水机组整体系统

能耗,kW44.2×0.8数码涡旋压缩机43×1.052.5×1.0

月能耗,kWh129061569519162

年能耗(一年运行6个月),kWh7743694170114972

一年费用,US¥557567808277

三年费用,US¥107262034024833

五年费用,US¥278773390041389

费用比较100%121%148%

表2运行费用比较

*热负荷:104.67kW

*总面积:750㎡

*运行时间:夏季和冬季各运行三个月

5结论

(1)数码多联机具有节能、舒适等一系列优点,是中央空调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2)容量调节系统在市场上的需求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数码涡旋是这一领域内一个很好的选择。数码涡旋系统提供了独特的优点,低负荷时更好的除湿性能,宽容量调节范围,长连管也能保证正常回油,使用简单,系统元件少,没有电磁干扰问题,因此,谷轮数码涡旋技术能设计出可靠、节能、简单的空调系统。

(3)数码多联机采用了数码变容涡旋压缩机技术、双压缩机技术、制冷剂直接输送技术、制冷剂的智能分配技术、风机调速技术等多项节能技术,具有高能效比、节能的特点。与水系统比较,可节约运行费用20%与传统整体系统比较,可节约运行费用48%。

参考文献:

【1】吴业正,韩宝琦.制冷原理与设备[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2】廖全平,李红旗.涡旋变频压缩机.流体机械,2002,30(2):35一37.

篇3

条码是将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形成黑、白像素不同分布的图形符号,用来代表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等组成的信息。在对条码进行辨识时,使用条码扫描器扫描条码,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后变为一组与该条码相对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后还原为相应的字符、数字等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来介绍一维条码,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包装上的条码就是一维条码。图1是将数字组合“0123456789”进行编码后形成的一维条码。

一维条码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条”和“空”排列组成的,条码依靠“条”和“空”的不同宽度和相对位置来表达条码存储的信息。一维条码只是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则不表达任何信息,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条码扫描器的对准。一维条码的信息量的大小是由条码的宽度和印刷的精度来决定的,条码越宽,容纳的“条”和“空”越多,信息量越大;条码印刷的精度越高,单位长度内可以容纳的“条”和“空”越多,信息量也就越大。这种条码技术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过“条”与“空”的排列组合来存储信息,所以叫它“一维条码”。

一维条码所能表示的字符集不过是数字、英文字符及一些特殊字符,而且一维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仅能容纳几十位字符的信息。这就决定了一维条码只能用来标识物品,而描述物品的信息只能依赖于预先建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必须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才能获得物品的相关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事先建立以条码所表示的代码为索引字段的数据库。例如,某单位的各个部门在工作中需要生成和处理大量文件,在每份文件上都印制一维条码,该条码是由特定的英文字符和数字组合作为该文件的代码进行编码生成的。当文件在不同的部门间流转时,工作人员使用条码扫描器识读文件的条码,进行译码得到该文件的代码,通过计算机从数据库中对该代码进行检索,即可获得该文件的文种、标题、密级、紧急程度、制文单位、成文日期等相关信息。

随着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传统的一维条码逐渐表现出了它的局限:首先,使用一维条码,必须通过连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数据检索才能明确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含义,因此在没有数据库或者不便联网的地方,一维条码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其次,一维条码表达的只能为英文字符和数字,而不能表达汉字和图像,在一些需要应用汉字的场合,一维条码便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另外,在某些场合下,大信息容量的一维条码通常受到尺寸的限制,给印刷带来了不便。二维条码的诞生解决了一维条码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维条码技术简介

二维条码将一维条码存储信息的方式在二维空间上扩展,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不仅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表达汉字和存储图像。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物品的相关信息全部存储在一个二维条码中,要查看物品信息,只要使用条码扫描器识读二维条码即可,因此不需要事先建立数据库来保存物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用条码对物品的描述。

图2是将一份文件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形成的二维条码,包含了文件标题《关于“十一”长假期间安全用电的几点要求》:文种“通知”、密级“普通”、紧急程度“特急”、成文时间“2005-09-21”等登记文件时需要录入的著录项内容。将该二维条码印制在文件上,无论文件流转到任何地方,只要使用条码扫描器识读文件的二维条码,不需要连接数据库,就可以得到该文件的相关信息。

二维条码具有许多不同的编码方法,美国Symbol公司发明的PDF417条码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二维条码。下面,以PDF417条码为例来介绍二维条码的特点。

1.信息容量大,应用范围广。

在国际标准的证卡有效面积上(相当于信用卡面积的2/3,约为76mmx25mm),PDF417条码可以容纳大约1K字节的信息,约500个汉字。可以将数字、英文字符、汉字、照片、指纹、掌纹、签字、声音等可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2.修正错误能力强。

二维条码的纠错功能是通过将部分信息重复表示(即冗余)来实现的。比如在PDF417条码中,某一行除了包含本行的信息外,还有一些反映其他位置上的字符(错误纠正码)的信息。这样,即使当条码的某部分遭到损坏,也可以通过存在于其他位置的错误纠正码将其信息还原出来。PDF417条码的纠错能力依错误纠正字码数的不同分为9级,纠正等级从0到8,级别越高,错误纠正字码数越多,纠正能力越强,条码也越大。当纠正等级为8时,只要条码破损面积不超过整个条码面积的50%,仍然可以读出整个条码的信息。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条码包含的全部信息仍然可以得到正确的识读。

3.输入速度快,可靠性极高。

与键盘输入相比,条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键盘输入数据的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而二维条码技术误码率低于千万分之一。

4.具有多重防伪特性,保密性能好。

PDF417条码可以采用密码格式编码,可以利用所包含的信息如指纹、照片等进行防伪,可以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密,因此PDF417条码具有极强的保密性、防伪性。另外,还可以采用隐形条码进行防伪。

5.成本低,易操作;使用方便,持久耐用。

二维条码易于制作,对设备和载体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利用现有的点阵;激光、喷墨等打印技术,即可在纸张、卡片、光盘等各种载体上印制二维条码。条码识别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二维条码可以通过传真方式进行传送。条码识别不需要物理接触,不受读取次数限制。

6.形状和大小可变。

PDF417条码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载体面积、业务需要和美工设计等实际需要而进行调整。

7.码制公开。

PDF417条码的码制公开,我国已经颁布了国家标准《四一七条码》。

二维条码技术在文档管理中的应用

正是因为二维条码具备了上述的特点,二维条码技术才能够广泛的应用于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机关之间每年都有大量的文件进行流转,传统的方式是发文单位将文件送交收文单位,收文单位进行手工登记,将文件的标题、文号、制文单位、成文日期、紧急程度、密级等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假如一份文件送发100个单位,各个收文单位需要进行文件登记,一份文件的信息就要进行100次的重复录入工作,既浪费了人力,加大了工作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又可能出现著录项登记错误的情况。

篇4

1、l条形码的定义

条形码是一种最适合机读的信息语言。它是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组成的。可利特制的条形码阅读装置可转换成与汁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快速准确地识读并输入计算机中,它具有保密性强、差错率低、收集及处理数据省时省力等特点。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2现代条形码的发展形势

1.2.1条形码的诞生

条形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2O世纪2O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志,设计方案非常简单(注:这种方法称为模块比较法),后来,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以及使用测定结果的设备,即译码器。

直到1949年的美国的MT.Woodland提出了利用Kermode和YOung的垂直的“条”和“空”,这样扫描器通过扫描图形的中心,能够对条码符号解码,不管条码符号方向的朝向,并对此专利第一次有了文献记录。之后的3O年条形码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2.2条形码的发展历史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2O世纪7O年代左右。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条形码技术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由于条形码技术在实践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像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条形码技术普遍应用于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比如,图书的采购、编目、典藏、借书、还书等过程都利用了条形码技术,由此可见,条形码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实际应用中,条码一般可以分成一维条码、二维条码两种。一维条码(线形条码),这种条码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条”和“空”排列组成的,这种条码技术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过“条”与“空”的排列组合来存储信息,所以叫它“一维条码”。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大多数还是采用一维条码技术,但人们需要一种具有更大信息量且可以完成描述意义的条码来适应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于是出现了二维条码。二维条码继承了一维条码成本低、方便容易生成的特点,且是一种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能表示信息的高密度、高信息量的数据文件,是各种大容量、高可靠性信息实现存储、携带并自动识别的技术手段。在现代条形码技术使用过程中,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及混合条码(一维、二维混合使用)常混合使用。

J.3条形码技术发展的意义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识别而设计的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真正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证。由于条码技术具有输人速度快、信息量大、准确率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特点,因而发展十分迅速,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2我馆使用条形码技术的过程和作用

2.1我馆使用条形码技术的发展过程

2.1.1最初制作的条形码

我馆最早使用条形码技术是在1998年,统一对全馆实行汁算机化管理.并对所有馆藏图书进行了一次回溯建库。那时,所使用的条形码分类编码是根据有关专家定义:“条码分类是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别分类对象,将其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集合在一起的过程”。因此,制定条形码的类型,就是要根据图书的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进行分类。我馆藏书按照中文、外文、期刊大致分为大类:

巾文图书:2········(共9位数字)

外文图书:3”······(共9位数字)

期刊:4一···(共9位数字)

由于条件受限,所贴的条形码都是用激光打印机在一种特制的不干胶纸(已裁好暗格)上打印.这种方法打印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加之各种外在因素的存在,如打印机墨粉的好坏、预热不够等都直接影响到条形码质量的好坏。这种打印方法不仅打印效果不好,而且还经常损坏打印机。

2.1.2使用专业条码打印机打印条形码

摈弃以往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条形码的方法,现已改用专业条形码打印机斑马(zEBRA)来打印图书条码,打印效果较以前更耐用、更持久,更为突出的是不管工作多长时间打印机不会发热,原因就在于斑马(ZEBRA)采用了热转印原理打印图书条码.内部结构均采用齿轮传动.这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出所需条形码.大大节省人力和财力;但有一点不足,由于打印时齿轮之间转动有误差,条形码不能按指定位置打印到卷纸上,出现错位现象,故打印时需人为地在下面拽住卷纸,使其条码能准确的打印到规定位置上。为此曾试图在打印机下方加一转动轴,让打印好的条形码自动卷成简状,但苦于没有工具无法实现,希望厂家日后能加以改进。

2.2条形码技术在我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2.1图书采购管理

过去选购书没有使用电脑化管理.凭借书商提供的书目目录,根据全校师生的需求和馆里实际情况而定;而现在采用联欣图书采购系统(图书采集器)提供了一套非常经济实惠且方便快捷的方法。通过与现有图书数据库同步,图书采购人员使用手持终端可以快速方便地在采购、入库过程中通过扫描ISBN条形码辨别和录书籍信息,包括书名、ISBN号、库存情况等一目了然,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减少了重复购书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图书开支。条形码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购图书的速度和精确率。

2.2.2图书加工(编目和典藏)

我馆馆藏图书分为原馆藏图书和新到图书。

2.2l2.1碌馆藏图书

原馆藏图书在回溯建库之前,需将全部外借书刊催还、整理、上架、排序,再逐本贴上条形码,加盖登录号,按照机读目录(MARC)的简单格式录人图书管理系统。我馆在1998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溯建库,当时采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是“大连博菲特图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采用VF数据库作支持.在进行图书编目过程巾,一般丁作人员稍加培训就可上岗。我馆利用半年的时间将原馆藏图书28万册左右进行了回溯建库,这项工作是一次性完成的,即一次性将全部原收藏的图书粘贴条形码,然后整理图书数据并形成数据库,实现图书馆图书的统一计算机化管理。

2.2.2.2新到图书

从2004年开始,我馆采用了E邮电信罔书管理系统》,此系统采州PB数据库作支持,新到图书在采访子系统下按照批次分配其登录号,条形码号的分配方法采用与其人主书目库的登录号对应,例如:将每本巾文同书的登录号6位数字前加“2,最后一位加图书馆类的校验位,条形码共9位。

网书分类、编目阶段,除了对图书按照机读目录(MARC)格式进行编日,并将编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在流通子系统下.图书进行典藏分配,系统会自动赋予每一本书与之登录号相对应且唯一的条形码。条形码粘贴到网书上,为确保条形码有适当的使用寿命,将其贴在图书的书名页上。流程图见图l。

2.3图书流通管理

2.3.1图书条码化

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图书,前面已详细叙述了其过程.图书实行条码化的同时读者借阕证也进行了条码化,一改以往手工借阅的繁琐环节。从根本上改进了罔书流通的方式,实现了图书在流通、清点和剔旧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为方便更多读者、更快借阅到图书,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

2.3,2读者借阅证条码化

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我馆图书实行条码化的过程,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读者借阅证实行条码化的详细过程。

2,3.2.1手工借阅

1998年我馆对所有馆藏图书实行电脑化管理的同时,借阅证就随之进行了改进。以往的读者借阅证由几个可以注册的书袋卡组成,每张书袋卡可以借一本罔书。读者凭借在流通大厅中放置的图书卡片目录,按照自己的需求找到所要借阅图书的索书号,将其记录下来交给借书处工作人员,等候通知取书。

2.3.2.2计算机借阋

我馆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后,先后经历了两种汁算机管理系统。一种是早些开发的大连博菲特图书管理系统,另一种是2004年到现在一直采用的北邮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北邮电信图书管理系统,两者均在流通子系统中来完成读者借阅证信息的录入。博菲特系统是由vF数据库做后备支持的,有专做借阅证的模块,录人读者信息后直接点击“转存数据库”即可将读者信息导人数据库中的读者信息表。北邮系统财采用PB数据库来进行管理,在流通子系统中“证件管理”功能下的“办理新证”模块,可以为每一位读者建立借阅信息档案,包括读者证号、姓名、读者类型、单位、办证日期、证件状态等详细内容(见图2)。批量读者信息可使用外来数据导入,这样可以减少繁琐的录入工作。

借阅证的制作可利用专业借阅证打印软件,打印带有条形码的图案及汜录读者基本信息的卡片,为保护加封塑封膜,这样制作出的借阅证经。读者借还书时,工作人员只需川条形码阅读器(扫描枪)扫描借阅证上的条形码便可示读者借阅信息,紧接着在该读者借阅信息下再扫描罔书上的条形码便可借{JI此书,还书较之借书略简单,只需扫描一下图书上的条码便可归还。

篇5

目前国内外条码技术的发展,各种成熟的二维条码技术等用于药品防伪,其中PDF417条码应用最为广泛。虽然PDF417条码有这么多年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但PDF417条码需要占据商品包装上一块专门的区域,且其视觉效果不太理想,影响包装装潢。同时其容易伪造,防伪效果不太乐观。而隐形条码技术是直接将条码以不可见的形式,藏于图片(可以是商标)或照片上,既不破坏包装装潢整体效果,也不影响条码特性的目的,同样隐形条码由于其不可见性,一般制假者难以仿制,其伪装效果很好。[1]

1.隐形红外油墨的配制

1.1 油墨的构成要素[2]

①颜料(色料)

无机颜料具有遮盖力大、比重大、吸油墨量小、着色力低、价格便宜的优点,但其色彩的鲜艳度、耐光、耐酸碱性都不如有机颜料,所以仅在非彩色油墨中使用。

②连接料

连接料是油墨中的流体组成部分,颜料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连接料中成为浆状胶体,印刷后在承印物表面干燥并固定下来,形成油墨,并使印刷制品有一定的光泽度。

③充填料

充填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粉状物质,是油墨中的固体组成部分。它的使用是为了降低一些颜色的饱和度,减少颜色的用量,降低油墨的成本。同时,调节油墨的性质,如流动性、粘度等。常用的填充料有:氢氧化铝、硫酸钡、碳酸镁、碳酸钙、铝钡白等。

④辅加剂

辅加剂的种类很多,加入辅加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常用的辅加剂有干燥剂、调油墨、冲淡剂、撤粘剂、提色剂等。隐形油墨的核心技术是油墨中的染料(或颜料)。本论文采用化学燃烧法制备的稀土离子 Er3+/Yb3+ 共掺杂 ZnO 粉末作为隐形油墨的染料(或颜料)。

1.2 制作工艺

首先将选好的比重为10-15% 红外上转换材料比重为10-20% 白色蜂蜡、比重为5-10% 乙基纤维素、比重为1-3% 抗氧化剂按所述重量比备好,置于球磨机中球磨至纳米级,再将比重为40-60% 透明植物油、比重为1-3% 抗氧化剂与上述纳米级粉末混合研磨,将其密封包装即为成品油墨。

2.条码的隐形

隐形条形码有以下特点:

①隐形条形码是用一种特殊的油墨印制的条形码,它的印迹无色、透明,覆盖在印刷品上不影响原件的外观效果;

②由于人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条形码,所以不易被仿冒,也不可复印或复制。其高保密性实现了自我保护的防伪功能;

③隐形条形码识读系统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半导体激光技术和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条形码智能化识读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

3.防伪条码在防伪包装盒中的应用

首先,可以将隐形条码印刷于包装盒外,以防止产品在流通时出现窜货的现象,保证条码与产品唯一对应。其次,还可以在摇盖与包装盒开启处用印有隐形商标的标签封连,这样的设计就可以达到开启需破坏标签的作用,从而既可以可防止产品在运输、销售时,被倒货的现象,又可以杜绝条码被再次使用。第三,为了保证条形码与商标在运输,销售时受污损,可在印刷好的条码与商标上涂覆一层塑料透明薄膜以保证条形码与商标在运输,销售时不致污。[3]

如图1所示的防伪防窜货包装盒。首先,包括盒体1,包装盒体1至少一侧设置有隐形防伪条码2。该条码可以是一维条码,或二维条码。其次,这种防伪防窜货包装盒,盒盖开启处设有连接摇盖与盒体的防伪标签3,防伪标签上印刷有厂家商标。第三,为保证查伪的准确性与灵敏度,整个商标4均在摇盖或盒体那一面的标签上。

如图2所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隐形防伪条码和厂家商标均由隐形油墨a直接印刷于基材b上。隐形油墨可以选择隐形红外油墨,隐形紫外油墨等。其中隐形红外油墨为最优选,原因是隐形红外油墨才在研究的起步阶段,用隐形油墨印刷的图文目前不易被仿制,并且用隐形红外油墨印刷的条码识读主要依靠红外识读设备,而这类设备目前已经很成熟了,易于制造。此外,红外线比紫外线安全性更高。为进一步保护条码在运输、销售时不致污损,防伪标签与盒体上的条码均覆有透明塑料薄膜c。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与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粘合在一起。[4]

该设计在传统的包装盒生产结构上增加了防伪标签设计,在包装盒生产工艺上增加了防伪印刷,实现了条码隐形,商标隐形等技术。首先,每一包装盒都有自己唯一编码,其次,装入其中的产品与包装盒之间形成了一种开启包装必须破坏防伪标签的关系,从而,产品与包装盒唯一对应,保证产品与编码唯一对应,既有防伪作用又有防窜货作用。既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保证商家利益,保持市场稳定。

这种防伪包装盒可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烟、酒以及各类化妆品等包装并实现其在物流运输、销售中防伪防窜货的功能。

结语

本文提出采用市场上还很少使用的红外上转换材料作为颜料。原因有三。第一,红外上转换材料发光特性好。第二,红外上转换材料有好的理化特性。第三,红外激发光光源、发光材料以及检测器(人眼)能够达到良好的匹配。使用合适的配方来配制隐形红外油墨,用这种油墨可印刷条码、商标,就可做到使所印制的图案一般情况不可见,在红外激发光照射下方可显现出来,用这种技术设计的防伪防窜货包装盒就能很好的解决上述三点不足。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国外药品包装情况.食品包装技术.2007,6:54.

[2] 朱崇恩.隐形红外油墨的配制和应用.化工进展.2002,21(11):851.

篇6

  

1 引言  

低温冷冻品绝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保鲜期,由于对物流及时性、恒温性和多样性的高质量要求,在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冷链的各个环节损耗严重。在物流中,这种食品资源的巨大损耗又是非增产技术所能弥补的。加之,食品行业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多品种,少数量”的消费模式的要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尤其是追溯技术的兴起,为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无论是在储存、搬运、销售或是配送阶段,实现实时物流跟踪,建立信息追溯和信息共享机制,成为当前食品冷链有效解决物流追溯问题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golan e等(2002)通过对美国生鲜农产品、谷类和油菜以及牛肉制品的调查研究发现,三者经食品供应链跟踪后,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在美国,大多数要求召回的食品和农产品都被公布在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服务的官方网站上,以便消费者根据食品包装的标识信息来判定有问题的食品和农产品。有些企业则通过使用先进的rss条码系统和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更为具体地揭示食品供应链的标识信息,如每种产品的种子、施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生产时间、生产线、生产地、生产所使用的技术和生产次序,等等。一旦某种产品出现问题,这些标识信息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欧洲,欧盟已经采用ean/ucc系统,成功地开展了对牛肉、蔬菜等食品追踪的研究。通过采用条码、gln可以对食品冷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和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以实现食品跟踪与追溯。  

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于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及发展对策,如曹锋杰(2003)、刘宏伟(2004)等。在物流信息方面,张建华等(2005)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rfid技术,给出了基于rfid的现代食品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总体结构、子系统设计方法,并结合gis和gps等无线通讯技术,给出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型。  

3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  

3.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的物流信息技术,为冷链物流追溯提供了可行性。一维条码系统一般包括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码印刷技术和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一维条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能够准确地将信息识别、编译、最终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其特点是识别速度快,准确率大大提高,制作相对简单,与之配套使用的阅读器、打印和印刷设备也相对成熟。在冷链各环节中,针对不同食品,可采用不干胶、pvc条码绑带标签或防盗扣等标签,实现流通阶段个体识别,仓储时采用手持条码读取设备辅助作业;在超市pos则进一步发挥了条码标签的作用,特殊条码标签在售出后可回收,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一维条码技术是开发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中最为经济实用的技术。但是,一维技术的信息容量较小,码制占据的面积较大,低温、潮湿、多霜等复杂环境对标签要求较高,追溯信息标识到追溯单元上的自动化成本较高,同时受识别设备的影响,其实时性也不是很强。  

二维条码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来源广泛、加密程度高等特点,随着成本的降低,将更好的弥补一维技术的不足。近年来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内置的解码软件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使用基于二维码所提供的服务。消费者通过手机实时读取冷藏食品二维标签的信息,获取各环节追溯信息,在预置二维条码软件的手机普及的不久将来,将会非常有效的解决条码识读设备携带不便、信息量小、时效性差等冷链物流追溯问题。  

3.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发射机(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以读取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使用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效率,对食品有效地进行标识,把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从而达到追溯的要求。以商品猪肉供应链为例,为了实现全程的跟踪和监控,追溯体系需要在商品猪肉供应链的各关键节点——生猪养殖场、市境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设置控制点,使用rfid标签记录追溯所需的信息。  

3.3 数据库技术  

良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库,物流追溯实现的基础是物流信息数字化,要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必须借助信息数据库。要实现食品冷链质量的可追溯,从食品的源头信息获取到最终交付顾客手中的信息存储,建立数据库是重要的支撑。在食品冷链物流追  

溯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建立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即建立e2r模型,来实现对物流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加工和处理。结合标签技术,与厂家数据中心相连的pc端上的小标签初始化装置读取小标签的uid号,从厂家中心数据库获取相关产品信息及pid号并写入,绑定信息传入厂家中心数据库,每一环节信息写入后,终端消费者就可以根据标签信息进行冷链物流全过程跟踪了。 

4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设计 

4.1 系统模型 

针对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食品的可追溯总体技术路线遵循着“供应——生产——销售——消费者”这样一条完整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过程需要实现低温环境。以肉制品为例,在原材料采购的源头,通过装有电子标签的耳标,建立每一头牲畜的养殖档案,通过标签阅读器将数据汇总至中心数据库;在屠宰场通过称重平台和为生肉佩戴钩型标签记录整个屠宰过程并将各种数据传送至中央服务器;在加工分割肉工作中,通过标签打印机打印便携式条码标签标识分割肉制品,建立相关的信息追溯系统,以此详细记录分割肉的生产过程以及各种数据并汇总到中央服务器;最后在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标签或者序列号对肉产品进行查询,以此建立牲畜养殖及肉制品生产、销售全套管理系统。 

 

4.2 功能及流程设计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是对各类食品物流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更新和维护,最终方便各节点、消费者、监管部门进行追溯查询。主要功能模块应包括:数据库系统、电子商务查询系统、标签管理、车辆定位、安全检测等。这些功能实现的基础是:食品冷链中各节点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格式详细记录食品的进货和出货以及中间加工过程的信息,并严格实行食品的批号管理,追溯系统必须记录食品从生产基地(或农户)发货直到消费者收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产品批号,以此保证整个物流过程可追溯的连续性。 

具体的物流和信息流程可以设计为:利用rfid数据采集技术,将食品产地信息、车辆信息、食品信息等信息写入rfid标签,获取初始信息,然后rfid阅读器部署在生产、加工食品仓库、配送中心、运输食品的车辆、收费站、港口、码头、仓库、货场等不同站点,阅读器以一定的频率自动无线扫描途经的rfid电子标签,将扫描后的信息通过信息通道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启用gis,一方面将各类信息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显示食品的种类、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管理。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可以通过gps/gsm远程控制执行指令到载有gps/gsm接收器的车辆,通知司机调整行动计划,同时改变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号量值,监控中心通过机站检测到该增量信号时发出警报,在电子地图上突出运输车辆的方位以及运输物品信息。在终端消费者层面,为了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保鲜食品的生产模式,以及保鲜食品的质量,可以开发集成免费电话、短信、互联网网络、手机二维条码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这个平台能确保保鲜食品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提高消费者对厂家的信赖。 

4.3 开发建议 

4.3.1 系统中标签形式的选择 

在生产阶段,电子标签上主要记录生产养殖的相关信息,如养殖场编号、运出时间、运送批次等,而且这些信息要和生产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相联系,以便查询生产过程的细节信息。在各个生产企业都设置rfid读写设备,可以实现食品信息的写入。在加工环节,采用的电子标签内含有食品在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和加工环节中添加的信息,如加工企业编号、加工日期、加工批次等。这些信息和企业当地数据库相关联,便于食品管理中心查询。加工企业和食品进口企业都配备rfid读写设备。在运输环节,集装箱运输采用的电子标签数据内容包括集装箱内食品信息、食品温度信息、车辆置信息、运送车辆信息和运送时间等。这些信息和物流企业本地数据库相关联。在仓储环节,可以主要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条码标签,结合关联数据库,标签内关联原来食品信息,并且记录安装时间和批次。仓库内部在叉车或者工作人员身上佩带rfid电子标签,内有员工或叉车的id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得仓储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在食品配送和销售环节,配送车辆实现gps定位,相关食品的标签亦可以条码标签为主,在一些重要食品上加贴电子标签,而在一些廉价的食品上则采用条码,两者信息相互关联,以方便销售人员和消费者的及时识读。 

4.3.2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 

篇7

2本标准引用的国家标准和法规

BG/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位: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GB9999-88中国标准刊号

GB/T16828-1997中国标准刊号(ISSN条码)部分

GB788-87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GB325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GB11668-89图书和其它出版物的书脊规则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T13417-92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3100~3102-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

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5835-1998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国务院(1997)第210号令.出版管理条例.1997-01-02

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第12号令.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06-05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发信字(1994)148号文,关于颁布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通知.1994-08-02

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

新闻出版署新出技(1993)1070号.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1993-08-09

3质量要求

3.1政治标准要求

3.1.1路线方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以及科技发展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

3.1.2政策法规遵守宪法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新闻、出版、保密、版权、专利、广告、医药卫生、中医、人口、环保以及国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

3.1.3思想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反对各种伪科学、歪理邪说、江湖骗术等。

3.1.4道德规范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医学道德和编辑道德。

3.2内容质量要求

3.2.1综合类期刊

3.2.1.1创新性论文具有新观点、新认识、新思维、新措施,或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趋势、新策略,或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篇8

中图分类号:TL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a)-0113-04

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力企业也增大了电力设施的建设,通过提高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水平,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维码技术在变电站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是二维码技术通过结合计算机软件研发、无线通信技术等共同作用下,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信息智能提示、查询;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智能化检查;建立可同步查阅的分部工程电子档案,包含了质量检查、工程验收信息;实现分部工程档案信息的准确、快速查询。

在变电站施工现场管理中应用二维码技术,保证了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信息辅助查询、工程质量检查、分部工程验收档案管理等工作在控,实现了现场施工作业质量检查效率、工程信息溯源效率的提升,大幅度地提升了施工现场作业质量,保证了作业人员施工工艺100%达标、变电站现场工程施工质量100%达标,最终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1 二维码技术

1.1 概述

二维码(QR(Quick Response)code),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信息传递、名片交流、wifi共享等。

二维码应用根据业务形态不同可分为被读类和主读类两大类,该成果全部采用二维码的主读类业务。

第一,被读类业务。

平台将二维码通过彩信发到用户手机上,用户持手机到现场,通过二维码机具扫描手机进行内容识别。应用方将业务信息加密、编制成二维码图像后,通过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将二维码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上,用户使用时通过设在服务网点的专用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图像进行识读认证,作为交易或身份识别的凭证来支撑各种应用。

第二,主读类业务。

用户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客户端,使用手机拍摄并识别媒体、报纸等上面印刷的二维码图片,获取二维码所存储内容并触发相关应用。用户利用手机拍摄包含特定信息的二维码图像,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进行解码后触发手机上网、名片识读、拨打电话等多种关联操作,以此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1.2 技术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 850个大写字母或2 710个数字或1 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8)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1.3 技术原理

根据变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求,为分部工程、关键施工区域、质量检查对象制作二维码标识,并显示在相应位置。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PAD或智能手机)扫描相应二维码,可进入到基于二维码技术研发应用程序界面进行施工区域施工明细、标准化工艺信息、质量检查记录、分部工程验收档案界面进行对应信息的查看(见图1)。

2 应用研究

2.1 方案功能图

方案功能图见图2所示。

2.2 标准化作业管理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分部工程作业要求,预置工艺作业标准、工艺流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工艺参照图等内容信息页面,在施工伊始为拟定范围内的项目制作二维码标识,并制作标牌,作为界面入口。记录现场作业人员不需要在花时间准备相应的纸质资料,只需要到现场使用带有扫描二维码功能应用客户端移动终端(PAD或手机),通过二维码扫描查看对应工程的相关作业信息资料,通过工艺参照和图片,使施工人员掌握工作要点,确保标准工艺和典型工法的100%执行到位,提升作业质量。并且不在需要带着纸质资料,节省了信息资料准备时间,推进了绿化办公应用(见图3)。

2.3 质量检查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要求,预置质量检查内容信息页面,在施工伊始为拟定质量检查范围内的项目制作二维码标识,作为质量检查界面入口。记录检验人员配置带有扫描二维码功能及应用客户端的移动终端(PAD),在进行质量检查时使用手持移动终端扫描项目二维码,终端上显示该项目的检验内容,检验人员在手持移动终端上完成项目的质量检查,并将检验记录上传服务器,生成项目质量档案。

完成质量检查后(见图4)进行现场数码照片的采集,数码照片采用国网公司关于《输变电工程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工作要求》中规定的规格设定,采集完成后与质量检查记录信息对应,上传至服务器。

质量检查操作流程见图5所示。

2.4 分部工程验收档案管理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分部工程验收要求,预置验收内容信息页面,在施工伊始为拟定质量检查范围内的项目制作二维码标识,并制作标牌,作为质量检查界面入口。记录检验人员配置带有扫描二维码功能及应用客户端的移动终端(PAD),在进行质量检查时使用手持移动终端扫描项目二维码,终端上显示该项目的过程验收相关文字及数码照片信息。包含:验收内容、检验人、检验人所属单位、检验时间、佐证图片信息、记录人等(见图6)。

2.5 工程现场设备管理

为变电工程施工现场物资及工器具制作二维码,并预置变电工程现场物资管理界面,现场人员可通过二维码扫描了解物资的基本信息和检验调试记录,并作为身份标识与运行单位进行交接,运行阶段为运行人员提供运行维护信息查询(见图7)。

2.6 二维码信息维护

用于施工现场工程项目信息对应二维码的信息制作、修改。

3 应用成效

二维码技术通过在天津南1 000 kV变电站建设施工现场的应用,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取得了更大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变电站建设现场信息化管理水平。

3.1 促进作业质量标准化和规范化

现场施工人员可通过查询工艺标准、工艺流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通过工艺参照、图片,使施工人员掌握工作要点,确保标准工艺和典型工法的100%执行到位,提升作业质量;

项目管理人员浏览工程过程质量检查记录及图片对作业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提出阶段性意见,保障施工质量优质率达到百分之百,保证了施工质量验收和工程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提升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智能客户端完成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并同步完成质量检查信息的更新,现场所有人员均可通过二维码查询质量记录和佐证照片,实现人人可监督、实时可监督,切实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3.3 提高了工程信息溯源能力

通过在质量检查、分部工程验收等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检查记录、验收记录以及现场佐证数码图片,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查看工程的施工人员、检验人员、验收人员、时间、检验项目类型、验收类型等工程信息内容,实现工程信息的快速溯源。

3.4 推进变电工程施工现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二维码技术当前被普遍使用,且简单易懂、操作简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研发的功能合理、实用,不仅可以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办公耗材使用率,进一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3.5 促进施工现场作业相关图文信息的完善

通过二维码技术及其衍生功能的应用,将图文信息收集工作完美地嵌入质量检查、分部工程验收等工作环节中,使办公人员更容易完成图文信息收集的工作,杜绝事后集中整理信息的做法,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图文信息不完善、不准确、不真实等情况的出现。

4 结语

二维码技术之所以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就在于它能够高效、智能地对相关信息的储存以及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通过在变电站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在效益上获取了重要收获,也大大减少了人员操作时间,随着二维码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二维码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一定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杨.二维码传播信息的应用与分析[D].山西大学,2013.

[2] 苏巍.二维码的应用及标准化研究[C]//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4.

[3] 淘金,闫宁.二维码在档案信息化中的应用[C]//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2014.

篇9

 摘  要  将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引入条码分析中,实现了一维条码的快速识别。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条码扫描仪的光电设备采集信号,通过计算机并口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对条码的数字图象进行处理,包括滤波降噪、边界检测、阀值分割等方法,最后通过逻辑值匹配的算法完成译码工作,实现了软件译码。     关键词  数字图象;条码;并口   0  引言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应用新技术。与其它自动识别输入技术相比,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和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工业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许多领域。条码作为信息的载体,自始自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现在企业中信息越来越多,信息的快速采集和高效处理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文中通过计算机并口进行数据通信,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实现一维条码的识别,实现了软件解码,可以快速采集和处理工业现场的条码数据。 1  系统设计     根据图象处理的一般要求[1],本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信号采集、数据传输、数字图象处理(滤波降噪、边界检测、阀值分割)、译码输出。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 2  信号采集     信号采集由条码扫描器的光电设备完成,本文采用美国symbol公司的微型激光条码扫描器,型号为ls2208ap。该扫描器的光源为650nm可见激光二极管,扫描速度100次/秒,扫描精度5mil,采样时序图如图2所示: 图2 采样时序图     开关信号一次接通的持续时间为5s;一个扫描周期内,正反相各占16ms;一次采样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为1.4μs。 3  数据传输     由于pc机运行速度远高于单片机,我们将扫描器采集到的电信号通过计算机接口送给计算机处理。这种方法不存在通信协议方面的问题,数据输入简单、方便,如果采用高效的译码程序,将很大程度地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pc机一般都配有一个标准的centronics并行打印机接口,它也可以作为通用并行i/o口来使用。图3为常用的pc机并行口引脚图,内部包括三个并行i/o端口,地址分别为:0x378、0x37a、0x379,通过对这三个端口的控制,可以实现数据和控制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0x378口包含8位数据输入输出线(d0~d7),通过读写0x378h端口可以对数据线上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进行一次写操作,就将一个8位数据写到寄存器锁存并输出;进行一次读操作,读入锁存在寄存器中的值。     0x37a口包含4根控制信号输出线,可以通过该端口把控制信号输出到外部数据线上。 0x379口包含5根状态输入线,通过该端口可以把扫描器上的状态信号输入到pc机,文中采用379口的引脚10、12、13分别与扫描器内部芯片的开关信号、扫描方向信号、检测输出信号端相连(图4),实现数据传输。 图3 常用的pc并口引脚         

p1—检测输出信号   p2—扫描方向信号   p3—开关信号 图4  pc并口与扫描器芯片连接图

4  数字图象处理     数字图象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图象经a/d转换器数字化后,图象转换为由一定数量级的数字所表示的数学矩阵,然后用计算机根据一定的算法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2]。     本文采用borland c++ builder为开发环境,利用该软件强大的图形图象处理功能,结合mil所带的一系列函数[3],完成图象的实时处理和图象后处理。     当数据传输的任务完成后,单片机传输到pc机的是a/d转换后的数字量,表现为:当激光扫到条码的白色区域,检测到高电平;当激光扫到条码的黑色区域,检测到低电平,分别用数字1、0表示,用数字图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图5所示。 图5 条码数字图象 4.1  滤波消噪     数字化后的条码图象存在一定的噪声干扰,本文采用滤波的方法进行消噪处理,从而改善图象质量,便于特征提取。通过分析可知,图中的噪声主要包括孤点噪声和边缘毛刺噪声两部分。   

  对于孤点噪声,本文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进行消噪处理。中值滤波技术对干扰脉冲和点状噪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图象边缘能保持良好的非线性,起到既消除噪声又保持图像细节的作用。中值滤波是将一个含有奇数个像素的滑动窗口内的像素点按灰度值排序,如:        ⑴     其中,, l为窗口的长度, fj即为窗口的中值滤波输出。表示为: [4]  ⑵     表示取数列的中间值     由于表面图象是二维的,将一维中值滤波推广到二维。这时选取某种形式的二维窗口,将窗口内像素点的灰度值按先行后列的顺序排列,生成单调二维数组序列fij,二维中值滤波输出表示为:                        ⑶     由公式⑴、⑵、⑶可以看出,中值滤波是将中心像素与周围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比较,将灰度值较大的像素点与周围像素点接近,从而消除孤立的噪声点。     本文采用3×3形式的二维中值滤波方法对图5做消噪处理,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中值滤波后的条码图象     对于边缘毛刺,采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处理。由于图象各行在同一位置的条空宽度不等,就会出现边缘毛刺现象。因此,本文将每个位置上逐行扫描到的条空宽度求平均值,得到该位置的条空宽度并输出(图7),求解过程如下:                        ⑷                                  ⑸                                       ⑹                                       ⑺     式中:lr —第 r个条(空)的宽度; lir—第r个条(空)第i扫描行的宽度; m—条码长度;    n —扫描总行数 图7 均值滤波后的条码图象 4.2 边界检测     由于光源扫描的范围不仅包括条码区,还包括非条码区,所以得到的数字图象也包括条码区和两侧静区(如图8所示),需对其进行边界检测,将条码部分提取出来,以便进行译码处理。本文采用相邻条空宽度比较的方法[5]判别条码的起止位置:当所测条的宽度的10倍小于上一空的宽度时,此条即为条码的开始位置;当所测空的宽度大于上一条的宽度的10倍时,条码部分截止。 图8 条码图象组成 4.3 阀值分割     受信号采集精度的影响,计算机输出的条码元素的宽度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如果直接译码,难免要出现误读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阀值分割的方法,选定一个宽度阀值m,通过公式⑻将所有条码元素的宽度f(x)划分为宽条、窄条、窄空、宽空四类,逻辑值分别为-2、-1、1、2,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硬件带来的误差,保证了输出信息的正确性。      (8) 5  译码输出     不同码制的条码,编码规则一般不同,解码方法也不同。本文采用逻辑值匹配的方法对目前常用的upc/ean码做译码分析,这两种码制的每个字符都由两条两空组成,以字符“5”为例,当它表示一位右手偶字符时,编码结构为:窄条—宽空—宽条—窄空,逻辑值表示为:-1  2  -2  1。译码时,从条码的起始位开始,每四个元素为一个单位,用公式⑻求出其逻辑值,对照字符逻辑表得到相应的字符并输出,直到检测到条码的终止位结束,采用这种译码方法对文中图7所示的条码做译码分析,输出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译码结果 6  结束语     由于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远高于单片机,使用软件译码不仅可以提高译码的效率,而且能适应码制灵活多变的特点,克服了硬件解码的不足。本文采用滤波降噪、阀值分割等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对条码图象进行处理,不仅能较好地识别标准条码,而且对残码的识别也有一定的意义。计算机并口通信和逻辑值匹配的译码方法对提高译码效率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克龙,姜雷,程伟.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的构成及常用方法[j]. 信息技术,2000,⑷:32-33. [2] rafael c.conzalez,richard e.woods.“digital image processing”[m]. publish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beijing,2004. [3] 席卫文,张春晓,李光明.c++ builder 6程序设计与实例[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4] avlidis t.algorithms for graphics and image pressessing [m]. computer science press,1982. [5] 王雅静.ean-13条码图像辩识方法研究[a].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篇10

0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我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结合西部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了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为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将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当前物流业的行业地位在广西区域经济中越来越显突出,物流发展面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的开发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四大机遇,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面向物流领域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我校“立足广西,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物流信息技术”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课程以物流信息技术的功能即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传输、存储与处理、定位与追踪为主线,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为核心,系统介绍条码技术、RFID技术、EDI技术、GPS、GIS技术等理论基础知识、实现原理、功能构成、解决方案及其应用,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应用型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物流信息管理素质,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具备规划、设计、开发和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1 信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通常包括和物流业务活动相关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课程教学具有一定挑战性,常见的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重复,更新较慢。课程部分章节内容与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重复编排的现象,致使教学内容重复讲授,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不便于掌握较新的知识。此外,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现有的教材理论知识体系已经落后于物流企业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差,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

(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基本上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物流技术类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动手实践环节的培养。教师虽然在部分章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受困于缺乏物流企业第一线的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导致大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课程教学方式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考核方式片面。考核方式主要是依靠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少考虑考核方式如何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体,大都附和重复、疲惫应付、无创意地接受。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导致学生的动手技能缺乏,不知如何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4)实践教学设备匮乏。由于实验室经费有限,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室设备采购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需要。实践教学设备的匮乏是导致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动手能力差、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信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2.1 改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突出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技术的应用性,演示合理运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方法,加大多媒体光盘内容的比例,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专业数据库等多种途径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最新技术文章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趋势的相关文章。

2.2 改进教学方式与手段

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主,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的讨论与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每个小组须形成一个统一意见,这就培养了学生有理有据地以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2.3 改进考核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新的考核方式,比如小论文写作方式等。小论文写作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图书馆数据库等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使专业知识进一步 “内在化”,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理论转换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应尽量建设经济实用的实验室,提高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另外还可以租赁物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第一线倾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结语

本文基于信息管理类课程教学任务与要求,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通过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这不但是社会、企业对人才最真实的要求,而且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无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A081)“面向广西区域经济的信息管理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篇11

(一)金融银行凭证防伪安全研究目的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是一款由浙江建林电子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面向各金融机构的自助式打印服务产品。浙江建林电子电气有限公司拥有该系统多项专利成果。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突破传统回单业务处理方式,将被动的单据索取转变成主动的自助式服务,有效提高了回单业务的处理效率,并减少了柜面回单业务的处理压力。该系统采用一次成像打印技术,将单据信息、防伪二维条码与印鉴加密信息整合为整体打印任务,无需外接设备即可完成印鉴加盖工序,所打印印鉴中隐藏有相应的防伪信息,可有效防止印鉴被复印仿制。

(二)防伪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设备研究内容和结果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与业务处理软件构成。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机柜,计算机,激光彩色或黑白打印机,读卡器,二维码读取器以及金属键盘。该系统机柜内配备计算机并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读卡器、金属键盘、打印机。计算机网卡与银行内部网络连接。其中,计算机设备用于加载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软件,并处理各外接设备输入输出数据;打印机设备用于打印输出相应单据;读卡器设备用于读取客户相关磁卡中的数据信息并传递给计算机内的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软件;二维码读取设备用于识别打印在单据上的二位条码信息;所配备的金属键盘用于用户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业务处理软件模块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数据打印模块,数据更新模块与硬件监控模块。其中,数据传输模块主要负责账户相关信息与单据相关信息的传输;数据存储模块主要负责存储相应的单据数据;数据查询模块负责查询过滤指定单据数据;数据加密模块负责压缩加密防伪信息;硬件监控模块负责实时检测打印机当前的运行状态。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主要采用C/S模式进行软件架构,该系统与柜台业务处理终端同属于银行前置终端,由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前置服务器则通过中间件与后台业务数据连接,完成业务数据交换。利用套接字技术完成远程服务器连接访问并负责完成客户端各项回单业务处理需求。

三、创新点与创新重点要求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三项:

1、单据防伪打印:通过采用双重光学防伪手段对单据进行加密,隐藏验证码信息,防止单据被复印仿制。

2、前台电子表单技术:电子表单用于账单格式设计及数据转换,动态调整相应表单信息。

3、硬件实时监控技术:实时监控该系统关键设备-打印机的工作状态,并向计算机反馈监控信息,将打印机相关的错误信息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

4、二维码物理隔离信息交互式外部入录。

篇12

1流程优化背景

我院为全国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日缓高门诊量由去年的6000多人次,猛增到8000多人次,我院的门诊楼建造时间较早,门诊楼场地较小,门诊分布在11层楼的各个楼层,病人看病比较拥挤,很多病人看到等候的排队很长,为了能尽快让自己能给高级医师看病,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找熟人,让他们进行安排插队,我们称之为“提篮子”。大家相互进行插队,插队者越来越多,这样就造成门诊秩序混乱、病人投诉不断,有些病人一早过来排队,明明今天可以轮到看病的,但“提篮子”的人一多,就可能看不上病了。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对普通病人来说是很大的不公平。

我院目前采用自主开发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服务器采用IBM/尸550,工作站接近,000台,使用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9i,系统已稳定运行多年,具有较好的数字化平台基础。

门诊收费和门诊药房系统早在1993年就投入使用,门诊医师站系统为2002年投入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设施较为完备,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场地小。看病秩序乱和看病难的问题就成了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改造流程,重新设计计算机门诊软件系统,实现流程合理话。

2流程的实现

图1所示,原来门诊流程是病人挂过号可以直接进入医师诊室就诊,而改进后流程是利用计算机工作流技术,病人必须经过分诊护士站刷卡排队,并由计算机自动呼叫病人到几号诊室就诊,只有被计算机呼叫到的病人才可以进入医师诊室刷卡就诊,否则刷卡无效不能就诊,并且计算机自动控制诊室呼叫的病人数,将病人数控制在一定数量。

采用改进的流程和计算机程序以后,病人必须经过分诊站护士刷卡排队,病人取得排队号后,坐在等候区的椅子上等候就诊,等到电视屏幕呼叫其姓名和诊室号,病人进入诊室就诊。这样,原来直接进入并拥挤在诊室里的病人也自觉出来排队,使诊室拥挤围观现象不再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就诊环境和质量。同时,因为我们开发计算机软件限制只有计算机自动呼叫系统叫到的病人才能进入诊室就诊,这样有些熟人或通过关系的“篮子”想插队也不行,这样就解决了病人门诊看病不公平现象。

但由于医疗行业属于特殊行业,不同于电信和银行等部门。病人有时有特殊原因,需要开设绿色通道,这就要对该病人的排队序号进行提前,插入到前面位置。由于开设绿色通道,有些普通病人可能通过关系,找本院的工作人员假借该名义进行插队。为解决该矛盾,我们设计了一个确认核对软件模块,即通过要求输入要求开通绿色通道的本院工作人员“胸卡”的条形码,计算机自动记录关系人信息,并选择简要的原因,方可开通绿色通道,同时调出该工作人员数字照片供核对,同时统计插队人员黑名单供门诊部监管,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少无故插队现象,杜绝医托等扰乱就医正常秩序的现象。

监管绿色通道状态:图2显示2007年4月3日的要求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3目前运行情况

本系统经过半个多月的实施,杜绝了病人原先找关系插队现象,分诊站的秩序明显好转,对叫入诊室病人进行控制后,基本解决了医师站大量病人的围观现象,为病人和医师创造了良好的就医和问诊环境,提高医师工作效率.体现了病人看病的公平性。

篇13

    2.研究现状

    (1)物流信息的研究现状。物流信息管理的发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在线地对车辆和货物进行信息的追踪和查找,但是这种方式对网站的信息和其他的链接都没有可靠的保障。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智能的交通管理系统来对运输货物的车辆进行位置的追踪,从而掌握货物的运输情况,以这种动态的管理方式使得车辆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2)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条形码技术可以说最早是由沃尔玛公司开始应用的,从此成为了各个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识别技术。而现在沃尔玛公司否定了条码技术开始使用电子标签,这充分地说明了RFID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条码技术。也预示着RFID技术在商业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会得到普及,最终取代条码技术。RFID技术在中国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非接触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还不是很久,所以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RFID技术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的。

    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把RFID技术应用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从而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调度优化和控制的动态性。

    二、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1.物流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1)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信息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涉及到我们社会经济的任何一个方面,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从大的材料供应商、批发商到零售商和消费者,几乎都有物流信息系统的身影。现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方面:商品的流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流;信息的流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流;资金的流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英文名称是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为LIS。LIS的主要组成: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网络的主要设备和人组成的智能人际交互界面系统。(2)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概述。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向运营商和客户提供相应的共享数据,并且可以加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更加优越和完善的供应链网络。

    2.物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结构及类型

    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首先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然后对有用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传输和利用。与此同时也涉及到了活动中的每个要素。

    3.物流信息管理识别中主要的采集技术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将各个环节的物流信息联合到一起,表现出了物流管理系统强大的整合能力。(1)条码技术简介。这种识别技术主要是被应用在计算机的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具有很多的优点:可靠性高、成本低并且采集和输入输出的速度非常快。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条码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的物流行业中。条形码识别技术由于具有非常优越的优点,准确可靠快速的传输,使得它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其中条形码的设备主要分为条形码的印刷设备和条形码的扫描设备。(2)RFID识别。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的技术。一个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但是由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这种RFID系统好使需要软硬件之间的良好配合才能完成它的功能。

    三、RFID技术简介

    由于射频的数据保密性非常好,所以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防伪行业中。RFID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唯一的UID号码。

    1.RFID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一个最基本的RFID系统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标签、阅读器、天线和数据的读写系统。

    图1 RFID系统组成

    标签的作用:RFID的电子标签是由耦合元件组成的。上述每个电子标签都具有唯一的UID编码。是标签唯一识别的标识。读写器:读写器是电子标签的读写设备。主要控制数据的读写。天线:主要完成读写器和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递。

    如图1所示,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还包括一个中心处理的电脑和应用软件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将读写器上的信息和数据传递到电脑上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应用。这也是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

    2.RFID组成部分简介

    (1)电子标签。RFID系统中的电子标签是整个系统的数据的载体。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电子标签主要是由标签元件和天线组成。电子标签与条形码不同的是电子标签可以自动地把自身存储的信息发送出去,它是可编程的,可以适当地改写编程的程序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电子标签的需求。(2)读写器。在RFID系统中,负责数据的读写的设备主要是读写器设备。读写器的功能非常强大,通常在系统中它都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读写器可以单独地对数据进行读写、处理并且显示等。(3)数据的管理系统。完整的RFID系统除了包括最基本的标签、天线、阅读器外,还应该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共享。

    3.RFID技术的优点

    RFID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认为RFID技术是条形码的高级形式,但是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理论依据的。RFID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在很多方面都优于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的优点很明显,它不需要光源,并且更加安全。

    4.RFID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

    RFI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识别技术,它与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所以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发展的问题。

    四、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RFID技术的主要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被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最主要的应用范围包括:零售、仓储、生产和运输行业。

    2.目前物流公司的现状

    经济需求的不断增长,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来满足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但是很多物流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小,存在着一些缺点。

    3.需求问题的解决

    目前的物流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标准和网络化都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物流公司有了新的需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每个公司都可以发挥它的长处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赢取共同的利益。这种集中管理和共享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物流公司来提高他们的运输速度,而且还大大地降低了物流中货物运输的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有助于管理者的经营。

    4.RFID系统结构的选择

    本文主要用到的数据库是SQL。采用的主要构架是B/S模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1)SQL简介。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它的意思是结构化查询的语言。SQL这种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它可以很好地与各个数据库建立相应的联系并且可以进行很好的沟通。(2)浏览器/服务器(B/S)构架。目前来说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构架类型主要包括:主机/终端型、客户机/服务器即所谓的C/S模式、文件/服务型、三层的B/S和多层分布的形式。

    这种技术是www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结果,是未来数据库发展的主要方向。

    B/S模式的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B/S模式结构示意图

    5.系统成本的分析

    我们知道RFID系统主要是由标签、天线和阅读器构成的,所以它的主要硬件成本也是由这三部分构成,这主要是从RFID系统的市场需求来看的。对于物流管理行业来说,这三部分也是主要的硬件投资方式。虽然目前RFID系统的成本略高,但是它带给我们的优点远远胜过了糨的这个不足。

    五、系统的总体设计研究

    1.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

    物流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1)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2)库存适量化(压缩库存并防止脱销);(3)提高搬运作业效率;(4)提高运输效率;(5)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6)提高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精度;(7)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8)调整需求和供给回答信息咨询等。一个好的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会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并且降低物流运输的总成本。

    2.系统硬件产品介绍

    本系统设计的是一个基于RFID硬件产品已有的物流管理系统,所以首先对RFID不同用途的读写设备和它们的应用场合作了一下简单的介绍,例如,下面这款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