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专业评估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讯)立思辰:线上教育开始发力,未来有望占到教育市场近半壁江山,从目前来看K12、外语和职业教育是线下教育的主要细分领域。从去年教育领域风投活跃、从业机构激增、巨头纷纷布局在线教育等若干重大事件判断在线教育进入集中爆发元年。
在线教育领域共有内容/应用提供商、平台商、资源&平台结合型、工具&技术提供商四类主要角色,公司定位为互联网教育的技术服务商。目前公司教育业务开展主要通过云架构下的教育信息化抢占优质的市场资源和稀缺的内容资源,中期能实现云平台上的互联网教学服务,远期着眼于教育大数据挖掘。
华平股份:公司三大新业务方向中远程医疗、在线教育都涉及公司教育产品。目前公司共有三款教育类产品:1)远程医疗多媒体教育平台,2)K12远程教育平台,3)在线钢琴。远程医疗多媒体平台主要是涉及手术室远程教育,这是数字化手术室升级必备需求,预估整个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以上,从业公司少,目前归属于医疗在线教育一块,后续可能发展为远程会诊。
在线教育已在部分省市开始做试点,通过高清摄像头和后台系统配合将教学信息汇总到云端;试点反馈非常正面,两会时其它委员也提出类似提案,若能在试点区域取得成功则后续在其它地区推广复制可能性大。在线钢琴能实现教师、学生低成本、便捷化实时互动教学,同时支持自动判分、“晒成绩”等丰富功能,未来公司希望将在线钢琴业务发展成游戏化、娱乐化的社区,目前公司也在大力扩充钢琴乐谱资源库,预计不久之后在公司内部在线钢琴业务将慢慢成型。(来源:招商证券)
篇2
2
、二级手术的术前讨论在医疗组内进行,由医疗组长主持,参加人员为医疗组成员,必要时通知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3
、三级以上手术、新开展手术、重大手术、疑难手术、外请专家进行的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的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全科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主持人根据需要确定其他应参加讨论的人员如麻醉医师、相关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等。
4
、讨论前,主管医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病历、影像学资料、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具等,同时将病情提前通知参加讨论的人员,疑难病例应提前一天请相关专业会诊。
5
、术前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情况、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及拟施麻醉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中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是否需分次完成手术、手术后观察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手术后治疗措施、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参加手术和麻醉的人员等。
6
、主管医师在术前讨论会上,应首先就上述内容筒明扼要地提出初步意见,然后逐一讨论研究。参加讨论人员应认真检查患者,详细分析病情及辅诊资料,提出各自意见。
7
、主持人应在最后就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决定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者和参加手术人员以及其他事项,指定相关人员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为重大手术,应安排专人提前填写《特殊手术报告审批表》报医务科审查批准。
8
、术前讨论结束后,主管医师应根据《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认真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9
、非急诊手术的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三天内完成。术前讨论结束后天内实施手术的,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病情进行重新评估,将评估结果报科主任,由科主任确定是否重新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结束五天后仍未实施手术者,在实施手术前必须重新进行术前讨论。
10
、二级手术的术前讨论意见应由主管医师归纳记录到术前小结中,手术者负责审签。三级以上手术、新开展手术、重大手术、疑难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的术前讨论应由专人记录在病例讨论记录本中,讨论结束时记录人签字、主持人审签。主管医师根据讨论内容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经主持人审签后列入病历之中。新入院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意见应由主管医师归纳记录到术前小结中。
11
、术前讨论程序
(
一
)
患者主管医师(实习医师或住院医师)汇报病历内容。
(
二
)
患者主管住院医师提出手术指征,汇报术前准备情况。
(
三
)
医疗组主治医师或组长报告医疗组意见,包括术式选择、麻醉选择,简要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
四
)
全科讨论
(
五
)
主持人总结。
(
篇3
系统化的团队建设是区域营销负责人首要关注的工作内容,简要地描述就是:组建队伍、搭建班子、制定规则、建立共识等。
由于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喜欢拉帮结派,交亲结友,在企业应该坚决杜绝,这个用人观不但作为区域营销负责人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对于下属也要严格要求,发现一个就要调离一个。一些企业经常发生一个主管辞职,带走一批人员,造成岗位人员的真空,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这样严重的后果。在理性、规范的现代管理中,大范围的空降兵是不允许的,区域营销负责人必须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空缺管理岗位,尽可能从内部人员提拔任命,竭力避免引用空降兵。人员选聘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正常的工作氛围,才可能使得新进的人员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新进人员系统化的上岗培训也是非常重要,包括企业文化宣讲、产品或服务介绍、相关工作技能要求等内容。充分利用事先编制的企业内训手册实施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培训内容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区域营销负责人并不是很重视这一点,新进人员经常在没有正规上岗培训的情况下就匆匆就职,这不利于营销团队的健康成长。一个好的团队一定是通过持续性的、严谨的训练得到的,在足球场上那些显要的足球团队经常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无不与幕后大量训练息息相关。新进人员上岗培训以及后续的递进式培训不仅可以作为一项福利,也是营造学习型团队的一种方式。
在人员分工配置方面要做到知人善任,力求把最合适的人才分配到最合适的区域或岗位里,让其发挥所长,展现自我。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人员的性格特点,进行互补搭配,形成凝合力。一个创业阶段的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有游击习气,在一开始的时候专业化分工不是那么明确,但是随着企业慢慢壮大以后,就需要有专业化的分工。而当专业化分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内部专业化的协作就显得很重要了。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明晰是营销工作稳定有序开展的前提,区域营销负责人要避免事必躬亲,过多干预团队内部细致具体的工作中。
一个营销团队内部如果没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并且明示告知出来,只是凭感觉凭人情凭个人发挥,随意无序突发的事件就会层出不起,这样一个团队就是乌合之众,根本没有高效的组织执行力。区域营销负责人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设制精简的规章制度以及高效的工作流程,尤其关注销售目标、市场费用、销售报表等等关键制度流程。营销团队不只讲求彼此默契合作,更讲求这个团队工作成效,制度流程的建立出台并不是局限营销人员开展工作,而是规定营销团队每个成员分工工作的方法,彼此合作的方式,引导团队成员彼此协作,更高效地做好营销各个环节工作,只有这样区域营销负责人才不会把有限的精力过多投入到细小琐碎的环节当中。
除了人员选聘培养、分工协作、制度流程这些基本的功能以外,一个营销团队的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信念、精神和目标,这是营销团队的魂魄。区域营销负责人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营销团队里建立这样一种共识,即我们为什么做、我们为谁做、我们怎么做、我们做到什么境地等,来激发营销团队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营销团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把自己带领的营销团队逐渐培养成为一支充满激情、斗志昂扬、作风硬朗的战斗团队。
授权要受控 相马要赛马
系统化的团队管理是区域营销负责人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包括内部日常管理、评估与考核、奖励与惩处。
区域营销负责人要懂得授权,也就是授予营销团队内各岗位人员各负专责,享有命令与执行的权力;但是所被赋予的专责,区域营销负责人必须要进行统驭,否则团队成员缺乏统筹擅自决断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需要严谨的团队日常管理,包括目标管理、信息管理、例会管理、汇报管理、费用管理等等。
目标管理就是结果导向管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确定营销团队努力的方向;激励员工自动自发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区域营销负责人评核自己或下属的绩效。区域营销团队的目标管理,是指在配合公司整体策略设定整体营销目标计划(PLAN),安排工作进度,将目标额分解到各岗位人员切实执行(DO),并使其有效达成,对其结果加以严格稽核(CHECK),然后据此进行合理化调整(ADJUST)。
信息管理是业务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区域营销负责人可以通过信息报表来对区域市场状况进行了解,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对营销运作效率进行分析,对营销工作进行指导。对于营销团队人员,信息报表决不是敷衍了事的工作,而是可以作为自我管理的工具;缺乏信息质量的报表,即使花费很多时间去填写, 也没有什么价值。区域营销负责人要诚恳、由衷地重视部属上报的各类信息报表,并及时加以处理或指示,这是信息管理的成功重点,否则团队成员失去填报的积极性。
为实现区域营销目标,提升营销团队绩效,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例会管理,即定期召开营销例会,包括周例会、月例会、季度例会以及年度例会等。区域营销负责人通过例会管理来传达公司的经营信息与经营指示、交流各地区市场表现信息、研讨区域营销工作回顾与规划、商讨营销薄弱环节改进措施、评析营销团队工作成效、交流区域营销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例会管理成效好坏在于区域营销负责人要注意不要只让一部分人发言,不能搞一言堂;会议时间不宜太长;会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好在3个以下,拟制会议备忘录,并及时跟进。
汇报管理是为了区域营销负责人及时把控营销运作实施过程,及时对临时、突发、特殊事件作出工作指示和销售指导。汇报按形式可分为书面汇报、口头汇报。书面汇报主要通过指呈签、传真、E-mail等来汇报,填报人一定要明确提出结果;分清主次陈述;以数字和客观词语来表达;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意见。口头汇报是指通过手机、电话、及时讯息等汇报,汇报人要抓住重点;先讲结果;简单过程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区域营销负责人可以要求部属每天固定时间段进行汇报。
区域营销负责人对团队的费用管理就是严密监控区域营销团队在费用预算、申请、审核、报销等的全过程。费用预算、规划必须细致明晰,一定在公司要求的费用率或费用额度之内。费用的使用必须经过申请审批,要禁绝部属先斩后奏,擅自决断,否则引来的费用遗留问题越来越多。区域营销负责人在费用审核时要特别关注费用真实性以及费用使用的效果。在费用报销时一定在公司规定费用率或额度范围之内,超过的部分将自行承担;一旦发现存在虚报、假报、多报行为严惩不怠;此外,报销费用时应要求营销人员提供规定的票据和资料。
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46-03
Seminar发轫于18世纪德国,起源于大学的哲学和语言类教学,随后被美、英、法等国借鉴,并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欧美高等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Seminar模式不拘泥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它强调对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方式的创新以及促进课程知识的有效生成等。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Seminar模式将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Seminar起源与内涵
Seminar(先生音译为“席明纳”),德语词汇,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原意为培育幼苗的“苗床”,后演化为“与教师共同研讨问题的学生班级”。Seminar最早见于18世纪虔敬派教育家A. H. 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并由德国著名学者J. M. 格斯纳于1737年率先引入哥廷根大学。而后,德国著名教育家W. 洪堡将Seminar学习研究理念带进柏林大学,造就了一所与传统大学风格炯异的研究性大学。[2]近代德国大学的Seminar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希腊、荷兰、比利时等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3]
Seminar在英文中有“研究班讨论会”、“研讨班课程”、“专家讨论会”等含义,简称作研究班、研讨会或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的使用在科研领域更为普遍。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教师安排的也有学生自己组织的(此种形式的Seminar多见于国外高校)。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在开展类似的学术活动,但多数是教师提议创建并有教师参加的;同时,seminar课也开始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尝试应用。
二、Seminar结构与分类
1.Seminar结构
Seminar通常由主持人介绍、主题报告宣讲、讨论与交流、教师总结与点评等四部分组成,[4]一堂典型的Seminar模式课程的基本形式和程序如下:
(1)主持人介绍(1~2分钟)。主持人一般由任课教师担任,对报告人的学习和研究背景作简要介绍,并宣布本次课的讨论主题,概要介绍主题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不作任何学术方面的界定和评价,以避免为接下来的讨论定基调和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
(2)主题报告宣讲(15~20分钟)。报告人利用多媒体对自己的专题进行论述。由于一般有1~2周的准备时间,报告人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进行较深入了解,并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发言中。该部分是对学生的学术素质以及作风、礼仪、形象、多媒体制作、现场驾驭能力等总体水平的检阅,并要求学生衣着整洁、礼貌谦虚、语言流畅。
(3)讨论与交流(15分钟)。这一阶段主要是围绕主题进行交流。针对报告内容,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等)均可以向报告人提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报告中或多媒体演示中的错误,或要求报告人对某些内容进行解释或表达看法。这是Seminar模式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学术积累和思维才智,有利于推动学术争锋和思想交流。
(4)教师总结与点评(3~5分钟)。这一阶段主要由主持人进行专题评点,简短地对讨论进行总结,对课堂中出现的有关学术问题的争论一般不作“是”或“否”的绝对性评价,以避免对以后的专题讨论定基调,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进行学术思维和交流。
2.Seminar分类
就目前国内教学现状而言,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然后学生提问和讨论,对有一定难度、广度与深度的专题,教师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并提供参考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和网上查到的资料),让学生自行学习、准备,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其二,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穿针引线,启发引导,使课堂成为知识探讨的舞台。这种模式的主要功能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以往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由学生主动培养兴趣、寻找问题、探索创新。
三、Seminar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Seminar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理工大学自2004年向教育部申报成立全国第一个公共安全管理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招收第一届学生以来,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一直是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的重点。“公共安全演习设计”作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本科必修课程(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课程所涵盖的内容除去基础知识部分适宜教师讲授外,演习设计方法和组织实施等核心内容更适合通过专题讨论、课堂实践和仿真模拟开展教学,引入seminar模式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给公共安全管理专业2005~2010级本科生讲授“公共安全演习设计”课程时,基于对国外高校开设演习设计课程情况的掌握,选取全部十章内容中的第二章“演习方案与演习准备”、第四章“演习设计步骤”、第五章“桌面演习”、第六章“功能演习”、第八章“演习评价”等章节,[5]采用seminar模式类型一组织教学。
在课程实践中则以学生为主体,采用seminar模式类型二,即以“演习全过程”为背景,布置开展了“演习通报”、“演习启动”、“演习管理”、“演习评估”和“演习终止”等专题讨论。按专题内容将全部学生分为6组,每组8~10人,提前2周布置给学生去准备,针对该部分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和思考题(见表1),并介绍有关参考书及期刊资料。各小组推选1~2名发言人,在“演习全过程”seminar课堂上,各发言人就专题内容作介绍,限时15分钟,小组成员可以对报告人的发言进行补充;发言人讲完后,同学们就报告内容提出疑问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言人就所提问题作出答复(认同或反驳),讨论十分热烈。为保持教学进度,有时不得不中止课堂讨论,进行小结,鼓励课后继续讨论。
表1 “演习全过程”seminar课堂讨论要点
序号 演习全过程 讨论要点
1 演习通报 演习概况,包括演习类型、演习范围、演习目标及主要参演者
通报方式及注意事项
2 演习启动 演习开始的一般模式,包括报警方式及报警信息传递
3 演习管理 演习场景和情节的更新及其与演习目标的关系
演习信息流与参演者行为的监控
演习的中止与恢复
4 演习评估 评估与演习目标的关系
评估的相关准备,包括评估员遴选与培训、评估标准与评估细则制订
演习评估的启动
5 演习终止 演习终止的时机
终止演习的条件
六届学生的总体反映是:“公共安全演习设计”课程采用Seminar模式能够让他们较真实地参与“演习”,掌握实际动手设计一场演习的知识,懂得演习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具备了独立设计演习的能力。通过小型课程研讨——Seminar教学模式的尝试,结合学生的反映,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视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度增加Seminar课教学内容。
2.Seminar模式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2009年上半年,采用Seminar模式首次指导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第一届(2005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论文范围包括社区应急救援能力评价、建筑物地震疏散撤离方案研究和应急管理志愿者服务等几个方面。
论文选题环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见,对不能主动选题或选题重复者,结合其掌握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情况,帮助确定论文题目。本小组9名学生的论文选题情况是:7人自主选题,2人协助选题,且全部为新题研究。确定论文题目后,向学生推荐几部应急管理方面的重要著作和期刊,鼓励学生试着寻找论文的切入点,主动构思论文框架。两周后,进行第一次Seminar,小组中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扼要介绍自己论文的基本构思和文献查阅情况。针对发言人的报告,其他同学提出不少问题和建议,开拓了发言人的思路。在汇报和互动讨论中,同学们都得到一些启发,并学着审查自己的研究思路。最后,结合各报告人的汇报和讨论情况逐一确定学生各自所开展论文研究的思路和进度安排。本小组基本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Seminar,学生汇报研究进度和论文写作情况。其中,在论文开题汇报和中期检查环节,学生大都汇报了论文的阶段性成果,在自查基础上进行互查,对共性问题作统一要求和界定,既避免重复劳动又可以有效保证论文的质量和进度。在论文定稿阶段,安排了最后一次Seminar,每位学生都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论文,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实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并列出难以深入分析和把握的问题。参照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给出确切的修改意见,着重强调了论文格式和引注等问题,并简要说明了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此后,运用Seminar模式继续指导本专业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16名,取得较好效果(其中2人获校级、6人获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实践显示,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引入Seminar模式具有如下优势:能够较好掌握学生论文工作进度,保证其研究的持续性和研究方向正确;学生在论文研究中所遇到问题的交流,对本小组其他成员是经验和启示;及时发现并解决共性的问题,避免其他同学走同一弯路;学生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有较明显提高,回答问题简洁正确、要点突出;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可以让即将读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熟悉Seminar这种学习模式,对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当然,Seminar模式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虽然具有这些优势,但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主题发言的学生准备不充分、小组讨论组织不起来、难以形成观点交锋等。这些可能与本科生的研究基础(能力)薄弱、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不全面有较大关系。但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在本科教学和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引入Seminar模式(或其他更好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品质。
3.Seminar模式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作为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Seminar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团队培养的重要方法。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和核心是知识创新,需要创新人才。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课外教学中引入Seminar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发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前已述及,研究组开展的Seminar模式的学术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个人课题进展汇报和文献报告。其形式和功效简介如下:
第一种Seminar(个人课题进展汇报)中,报告人将实验(试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或遇到的挫折告诉大家,这样同组其他研究生不必做此实验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经验积累,并杜绝重复劳动和资材浪费。一般而言,与小的研究组相比,大组除了科研设施完备、研究经费充足、高水平专家富集以外,实验室的经验积累也是一个重要优势。同一研究组里的工作多数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个人课题进展汇报为内容的Seminar,在评述研究成果和检查研究进度之余可以为本课题组新老成员提供更实用的实验经验和技巧。
第二种Seminar(文献报告)将给研究组成员提供一个快速获取文献信息的机会。课题研究中,每个人所承担的任务是有限的,人的精力同样有限,从他人精心准备的文献报告中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及研究意义是一条捷径。相对于个人课题进展汇报,文献报告短期内似乎实用性不大(但有例外,比如介绍与所从事研究方向或课题相近的文献报告等),但这对于以后的发展以及对整个大学科的理解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从中汲取养分。
Seminar的规模和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研究生较多的团队,一般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Seminar为宜;研究生较少的团队则可以考虑以系、院、甚至学校为单位开展Seminar。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开展Seminar,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一起进行研讨,这样可能收效更大。
现阶段,本科为其他专业出身的研究生比例不小,如何能够让这些研究生更好、更快地弥补研究生阶段所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除课堂教学外,课外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渠道。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坚持每周开展一次Seminar模式的研究生课外教学活动,目前以教师(所内教师和外请专家)作学术讲座和课题组作研究进展汇报为主。笔者所在瓦斯地质研究所“构造煤”研究团队主要开展构造煤结构及其物性特征研究,实验研究较多,适宜开展Seminar,本小组基本坚持每2周一次研究生个人课题进展汇报和(或)文献报告,视具体情况确定报告人数和报告内容。结合笔者研究生学习阶段和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经历,认为Seminar模式对培养研究生益处良多:能做到对学生的检查和督促,了解课题研究进度;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每一阶段的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是形成论文的基础;能促进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人关于课题的研究方法、实验步骤和研究思路,有利于合作研究。Seminar是目前多数研究组采用的培养模式,研究生要适应这种模式。
四、结语
Seminar是指通过教师指导小型课程研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于教学和(或)研究中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直接交流的讨论会,目的在于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和创新。Seminar模式在西方国家高校已广泛使用,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实践显示,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Seminar模式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8-20,38.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8-163.
篇5
基于SternMDCA理论研制的“大学英语专业结合单元设计LCCL模型”指导下的每个单元教学过程及其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围绕教学内容的四维要素制定教学目标,即语言技能目标(Language)、专业拓展目标(Content)、交际活动目标(Commutationactivities)和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es)目标。四维教学目标指导下组建的教学步骤结合学生个体独立查阅网络及图书馆文献资料,课外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撰写小组合作学习报告,课堂小组集体演讲汇报学习结果、并接受教师和同伴对演讲的评估等教学方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有与单元教学过程中四维教学目标(Unitobjectives)相应的教学目标(Lessonobjectives),并在教学程序上进行系统设计,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教学材料、教学手段、作业布置、教学评估等环节②。
1.教材编制
为了编制《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除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外,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图书资料等各种渠道收集专业英语教材,查找与本课程相关的章节,通读各种版本的参考教材之后,整理教学材料,并编制讲义。每个单元上课之前,教师通过“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将单元讲义与相应的课外自主学习任务提前发给学生,供学生下载学习。
2.与专业教师共同备课
《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既要涉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要符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要求两个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于是课程组与专业课程教师开展合作备课。由专业课程教师来指导计算机专业知识,英语教师负责语言操练与应用设计。大家共同协商、探讨,编制恰当的教学大纲,然后根据教学大纲进一步制定符合“卓网工”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教学计划,并且反复讨论相应的教学材料,进而设计课程的六个单元(章)及其每一课(节)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3.课堂教学方式
①《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大班课堂上采用圆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讨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沟通与理解能力;②小班课堂上,学生就课外自主学习任务的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培养学生PPT制作能力、英语演讲能力等;③课堂教学主题、课外作业与评估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反思、自主学习、搜集文献、阅读、概括汇报等能力。(本文来自于《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篇6
任务型教学法指教学者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设计出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已较为常见,但是,对于在高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不多。而专业英语课程的要求,也将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英语读、译能力的培养上。
二、实施过程
1.实施步骤。对任务型教学法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了课堂实践。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参考了前人提出的任务型学习三阶段模式,即任务前阶段、任务环阶段和任务后阶段,并结合综合英语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实施步骤。
第一个步骤,主题介绍。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并结合学生英语水平情况,帮助学生熟悉与任务相关的专业词汇和表达。与此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任务相关的重难点。然后,结合小组活动,教师对学生小组进行相关任务的分配。
第二个步骤,任务执行。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一步骤中的作用是监督和观察。教师应首先确保每小组的学生对所领任务充分理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但不能过分干预学生的任务活动。
第三个步骤,报告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之前分配到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准备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汇报。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指导者,对学生汇报用词和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和严谨性进行指导。
第四个步骤,任务汇报。在此阶段,每组负责汇报的的同学,应通过使用正确、严谨的语言报告本组内任务完成的情况。同时,教师应指引学生完成汇报,并做好记录,同时对各组报告结果进行评价。
第五个步骤,语言聚焦。该阶段的重点则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复杂句子、专业词汇进行操练,熟悉。教师应对任务中,出现的复杂语法结构、词组搭配、专业词汇等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任务加深理解。
2.教学实例。以《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Lesson 9:Color Television这篇课文为例。
(1)主题介绍。在这一阶段,教师可通过topics的方式引入本课主题,并将相关的一些信息和词汇用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
(2)任务执行。在该阶段,将全班以6-8人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分别负责一部分课文内容,对内容进行翻译、分析长句结构等活动。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需查看各组的任务执行情况,确保小组成员都能参加到任务之中。
(3)报告准备环节。教师提示学生即将进行任务汇报,各组选定发表汇报的学生代表。小组应再次对所要汇报的内容进行整理,确定汇报框架和内容。
(4)任务汇报。各小组可按照课文内容的先后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应包括:所负责任务的翻译、解释或段落大意,以及对于内容中出现的长句分析。
小组汇报完成后,教师可随机找几名同学对各组进行点评,评出表现良好的团队。教师也应在这一过程中,汇总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需要纠正的问题。
(5)语言聚焦。在这一阶段,教师可通过串讲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阐述,对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公开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1)班级规模的限制。如果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班级人数过多,那么就会有很多小组,从而导致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都进行课堂呈现。这样,没有进行呈现的学生小组就会有很强的失落感,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积极性;如果控制小组数量,那么每个小组的人数就会太多,就会出现小组中有部分成员出现“偷懒”的情况。
(2)评价方式单一。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评价的问题。任务型教学评价重在考查学生在任务中运用知识完成任务的情况;不重在考查学生是否能区分零碎的语言用法。而当前多数院校均采用传统的测试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测试的题型中客观题比重较大,因而难以全面评估和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三、建议
1.完善任务型教学所需的环境。高职院校的英语课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课,人数一般在70-120不等,这使得教师很难把这么多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任务的分配。小组越多,任务的分配就越复杂,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轮流展示其小组的完成情况;而如果控制小组的数量而增加小组的人数的话,过多的人共同来完成一个任务,每个人锻炼的机会就相对减少,这同样也达不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压缩上课人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任务型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篇7
加拿大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一般较为精简。一般设置2~4名全职工作人员,如西安大略大学(2名)、女皇大学(2名)、瑞尔森大学(2名)、基辅大学(3名)、曼尼托巴大学(3名)、麦克玛斯特大学(3名)、卡尔加里大学(4名)、萨斯喀彻温大学(4名)、渥太华大学(4名);少数大学设置的内审人员多一些,如罗瑞尔大学(5名)、麦吉尔大学(6名);也有的大学的审计部门仅设1名全职工作人员,如莱斯布里奇大学、温莎大学、卡尔顿大学。审计部门人员设置最多的多伦多大学共有10名全职工作人员:1名主管、1名行政助理、2名审计经理、5名高级审计师和1名高级投资审计师。
审计部门的工作通常向主管副校长办公室及审计委员会汇报,如西安大略大学、莱斯布里奇大学、曼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麦克玛斯特大学、女皇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瑞尔森大学等,也有的大学是直接向校长和审计委员会汇报,如渥太华大学、基辅大学。卡尔顿大学则视审计内容分别向校长、副校长和审计委员会主席汇报,罗瑞尔大学向大学秘书(UniversitySecretary)汇报。多伦多大学行政上向治理委员会秘书(SecretaryoftheGoverningCouncil)汇报,组织上向校长汇报。另外,主管向审计委员会提供定期的报告和咨询意见,向副校长办公室及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
二、大学审计委员会职责
(一)审计委员会的性质与组成
以西安大略大学为例。该校的审计委员会系校董事会的常设委员会,由董事会任命的8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副主席、财产委员会主席。所有的成员必须来自于学校外部,不能是学校教师、雇员及学生,委员会中至少6人必须是董事会的成员。审计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必须是董事会成员,并且每年由董事会进行任命。董事会的秘书同时担任(或指定为)审计委员会的秘书。为了确保委员会成员有必需的专业知识履行职责,董事会可以委任至多2名非董事会的人员。
因此,作为一个专业组织,被任命的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具有财务会计、法律、商业行政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对审计方面的浓厚兴趣。在委员会中,至少有1名是财务专家,其它成员可以由专业会计或审计、高级财务职员、审计员、公司的主要会计职员、或担任过高级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
在审计委员会的会议上,委员会可以要求至少1名具有以下职务的人员出席会议,包括:主席、执行副主席、副主席(人力资源方面)、副主席(财务服务方面)、内审经理、审计员(controller)、总法律顾问、外审人员、董事会秘书。
审计委员会成员每年至少会晤2次。
(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该委员会最为重要的责任是保证学校的财务报告流程的合理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良好运行,并且制订合理的流程对大学内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报告及控制。该委员会同时在外部审计者、管理层、内部审计及董事会之间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
1.关于财务披露事项,财务管理及报告。
(1)评估学校年度的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事项,并建议这些披露事项获得董事会的批准;
(2)评估由外部审计人员发现的重要信息及审计人员提供的建议;
(3)评估管理层所提交的分析报告、外部审计人员阐明的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问题及与披露事项有关的重要判断,还应包括对披露事项中说明的所选择的会计方法造成影响做出的分析;
(4)确定是否应用了适当的会计原理及审计标准。
2.关于外部审计人员。
(1)每年任命外部审计人员,接受他们的直接报告,评估及正式接受外部审计人员的聘书,每年评估外部审计人员的计划及预期和实际的审计费用的合理性与恰当性;
(2)引导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职责的独立性,并且为批准前的服务工作制订手续,这类服务由外部审计人员提供,并且不包含在年度审计报告中,委员会需要保证此类服务不会影响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3)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会晤,了解他们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中的约束,在履行职责时,校方有关部门的合作情况及他们审计发现(的内容)。评估审计人员的致顾客书(managementletter)及针对致顾客书的行政回应(administrativeresponse),并且确保(审计)建议得到适当的处理。如果(审计)建议没有被处理时,确保这种行为是合理可接受的;
(4)当行政管理层与审计人员出现分歧时,不管这种分歧是否得到解决,确保分歧将被及时告知委员会;当行政部门就某一具体的财务问题向某一财务公司寻求建议,而此财务公司并非由外部审计人员指定,确保这种情况被告知委员会。
3.关于内部审计人员。
(1)评估和批准内部审计人员的年度工作计划,评估内审人员的长期计划;
(2)评估内审人员的报告、重要发现及有关学校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议,确保行政部门对提出的合理建议做出处理;
(3)确保审计委员会的主席每年都与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会晤,讨论内审人员的来年工作计划及在执行当年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调查评估经证实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人员任命的否决、替换、重新任命及解聘是否合理;
(5)确保内审人员与审计委员会可以进行直接沟通。
4.关于风险管理。
(1)确保设有合理的流程(制度)来识别、报告、控制有形风险,包括对财务系统内部进行的控制;
(2)接受管理层有关学校重大风险的定期报告,内容包括法律索赔、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及其他一些规章事项等等;
(3)确定管理层就保险责任范围的报告。
5.关于其他内容。
(1)对大学退休收入基金项目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书进行评估,并将报告提交至董事会;
(2)有时需要完成由董事会指定的工作,包括特殊的检查;
(3)对审计委员会认为有助于贯彻其主要职责的事件进行指导和评估;
(4)在委员会主席同意且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由学校花钱雇佣独立的专业顾问来协助委员会履行职责;
(5)当外审人员、内审人员及管理层认为有必要与委员会进行私下交流时,安排独立的会面;
(6)每两年重新评估委员会工作条例,并且向董事会提出必要的修改建议。
三、内部审计的工作任务与性质
1.运营评估(OperationalReviews)。
(1)确定风险是否像所预计的一样,能减轻至可接受的程度以及在可控的范围内,并确定审核程序可以有效且低成本运作。
(2)监督一个部门内的诸多流程(如书店中的财务流程)或者一个流程能够同时对诸多部门同时进行管理(如管理诸多部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
2.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s)评估。
(1)参与系统开发及方案制订,尤其关注流程的改进、数据传递、系统的执行计划及测试计划。
(2)对应用系统执行前及执行后的状况进行评估。
(3)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评估。
3.遵从条件(Compliance)评估。
通过评估并纠正程序,确保大学遵守国家法律及政策。
4.特殊要求(SpecialRequest)评估。
(1)应管理层要求对某一事件进行调查或评估。
(2)对怀疑存在欺诈情况的事件的调查。
5.风险管理流程(RiskManagementProcesses)评估。
(1)为达成学校目标,评估现行流程,保证其对可能事件与可能情况能进行有效识别、评估、管理和控制。
(2)协助风险管理机构落实有关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是为了帮助大学的领导者实现他们的目标。未来是重点,内部审计机构要充分利用今天或者过去的信息,努力改善明天的工作。内部审计通过提供独立的、有附加价值的风险评估和解决方案,支持学校的工作。因此,西安大略大学认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对变化有预知的集中于管理风险的机构。
四、内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仍以西安大略大学为例,加拿大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一般要承担以下责任。
1.内部审计的首要职责是依照学校行政领导和审计委员会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审核,以完成他们赋予的责任。具体而言,有以下十个方面的职任:
(1)识别并评估重大的风险事件,并确保风险被减轻到学校能承担的水平。
(2)识别并评估学校中所有的风险管理过程的改进。
(3)对日常工作与程序进行评估,确保它们被正常地追踪以及它们能顺利支持学校完成目标。内审人员需要了解在怎样的条件下,这些目标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以此来评价它们是否能正常完成。
(4)评估学校的财产和资产状况,以及学校防范损失的能力(包括防止盗窃、欺诈和浪费)程度。
(5)检查日常运作发生的改变、信息系统的变换和信息安全的措施,对所有新的、有重大改进的管理系统运行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6)检查使用新的系统和进行较大的升级后的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测试与已经建立的时间表、目标和目的是否一致。
(7)评估重大的立法或者规章的调整对学校的影响,确保这些规章被恰当地认识并提上议事日程。
(8)评估学校是否遵守相关计划、政策、手续、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及它们对学校的运作的影响程度,确保这些事项在有必要的时候被提上议事日程。
(9)调查所有对政策和手续的违反、错误、欺诈或者滥用学校资产的情况,以及包含调查和准予的规章制度,包括在适当的情况下联系执法机构。
(10)如果教职员工个人不确定在特定的情况下哪些是合适的行为,内审人员有职任向其提供建议。
2.内部审计部门的第二种职责是提供建议与帮助。
(1)提供咨询的渠道:①对新的和进行重大修改过的运作系统进行程序控制;②帮助学校的行政部门评估和发展新的经营活动和信息系统;③在管理上运用最好的经验,与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加强知识与技能。
(2)当对外部审计评估学校的管理和行政过程、程序和控制是否可信有疑虑时,为其提供一种渠道。确保内部审计的工作并没有复制外部审计师的。
(3)为以下的学校委员会提供服务:①信息安全工作组;②电子商务政策委员会;③校长的顾问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记录与档案);④信息与隐私顾问委员会的自由。
为保证内部审计人员有效履行职责,内审人员有权使用所有与学校财产和职员相关的记录。校内职员在必要时要对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内审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内审事件不持个人偏见。
二是为便于控制事态的发展,对将要审计的各项工作,从开始时就介入。
三是努力与学校各级领导建立开放的非敌对的关系。与部门负责人紧密联系,以伙伴的姿态协助部门主管认识风险,同时提供相关建议,寻找改善的机会,帮助其实现学校的目标。
四是履行职责时应做到:
(1)熟练掌握内审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足够的知识能识别欺骗的迹象,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2)认真做好尽职调查。要充分考虑到审计事件的复杂性,现有工作程序的有效性及不遵守规则的可能性,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当有的审计工作缺乏专业人员时,可以聘请校内外咨询专家;此外,要持续地改进学校的风险管理过程,努力改善其质量。
(3)改善绩效评估的实施。
(4)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对风险和控制全面的关注。
(5)通过持续的工作加强审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六、年度审核评估与咨询计划方案
1.计划。内部审计的工作基于一种风险评估,这个评估包括任何在管理中被识别的风险和控制。运作部门、重要过程和学校主要存在的风险都是该项工作流程的一个部分。咨询计划必须有帮助改善风险管理、增加价值和改善学校运作的潜力。
2.交流与批准。内部审计人员要与高级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并向审计委员会寻求批准。
3.协调。内部审计工作要与其他内部和外部相关的审核工作协调进行,以确保适当地覆盖工作并且减少工作的重复。
篇8
业务流程?
1.新产品开发(样品收集)。?
2.客户开发。?
3.客户询价(电报、信件、电报处理)。?
4.报价。?
5.订单确认。?
6.开立境内订单。?
7.生产督促及l/c催开。?
8.出货。?
9.押汇(出货通知)。?
10.付款。
业务处理细则?
1.新产品开发(样品收集)?
(1)业务科取得新样品后,应填写产品卡(附表18.2.2),写明以下资料:?
①临时编号。?
②品名、规格、包装。?
③制造厂商名称、地址、电话、负责人、联络人、工厂产量规模。?
④开发成本。?
⑤预估生产成本。?
⑥制造商报价。?
⑦可能销售对象及地区。?
⑧预估售价。?
⑨预估毛利。?
(2)业务科于每周业务汇报时,就前项新产品提出讨论,经逐项评估,按开发价值分为a、b、c三类,a类为极具开发价值,b类为有开发价值,c类为无开发价值。?
(3)经评估列为a、b类之产品,赋予正式产品编号,列入产品档。样品拍照存档,样品存放样品室,并于产品卡上写明存放位置。经评估列为c类之产品,产品卡列入次品档,样品存放次品室。?
(4)业务科每月就现有产品,选择过时产品,于每月第一周业务汇报时,提出检查,经评定已无开发价值者,产品卡列入次品档,样品移入次品室。?
(5)新产品临时编号共六位数字,分别代表填写产品卡时的年、月、日。即1995年6月10日开发的产品,临时编号为950610。若同一日开发数种新产品,则于第七位数,按英文字母顺序编号。旧产品淘汰列入次品档,其淘汰编号原则与新产品之临时编号相同。?
(6)①产品档正式编号共七位数字,第一位数代表……,第二位数代表……,第三、四、五、六位数代表序号,第七位数填a、b分别代表a类产品或b类产品。?
②第一位数填1代表 第一位数填6代表?
〃 2 〃 〃 7 〃?
〃 3 〃 〃 8 〃?
〃 4 〃 〃 9 〃?
〃 5 〃 ?
③第二位数填1代表?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2?客户开发:?
(1)业务科于每月最后一周业务汇报时,提报下个月的客户开发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①制作公司简介,产品目录(注明交货期限及付款条件)。?
②产品市场研究、分析、及客户资料之收集。?
③介绍新产品(邮寄新产品目录)。?
④刊登广告、邮寄开发信。?
⑤其他。?
(2)客户开发应选择a类产品,并配合季节性需求。?
(3)经研讨定案之客户开发计划,应由业务科列入下个月的营业计划(附表18.2.3),并按职责列入个人工作计划(附表18.2.4)。?
3.客户询价(电报、信件、电话处理)?
(1)业务科收到客户询价的电报及信件,应即加盖收文戳记,填上收文日期,并依来电或来信内容,于文件空栏填具处理意见后,将来文大意及处理情况,登记于收文簿(附件4),将原文呈经理核阅后,依经理批示内容,回函或回电,并将回函或回电大意填入收文簿。回函或回电副本存客户档(附表18.2.6)。
(2)处理中的电报或信件,存于待办卷,随时查阅催办,已经处理的电报或信件,依客户别归入客户档。来文无适当空栏时可另以签办单(附表18.2.7),粘附处理。?
〖1〗
(3)客户电报限当日回电,客户信件,除按经理指示期限外,限三日内回函。?
(4)接到客户电话,应将通话内容记入电话记录上(附表18.2.8),呈经理批阅,并依指示处理。电话记录一式两联,处理程序同电报、信件。处理完成后,第一联依顺序归入电话记录档,第二联按客户别归入客户档。?
4.报价:?
(1)业务科接到客户询价之电报或信件,应立即按客户需求指派人员洽询厂商后,挑选产品item,呈经理核可后,打报价单(附表18.2.9),必要时修剪样品照片,贴于报价单上。?
(2)报价单一式两联,第一联寄客户,第二联存客户档。?
5.订单确认:?
(1)业务科接到客户订单,即依订单内容,填成交卡(附表18.2.10)交专业人员,让厂商确认买价及交货期后,打sales confirmation(s/c)(附表18.2.11),s/c一式五联,第一、二、三联寄客户,第四联存业务科待办卷,第五联存客户档,并将订购品名、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期、生产厂商填入客户档。?
6.开立境内订单:?
(1) 业务科依据s/c及成交卡开立境内订货单(附表18.2.12)。?
(2) 订货单一式四联,第一联交售方存查,第二联存业务科待办卷,第三联交专专业
人员,据以协调厂商填写生产及验货进度表,第四联交售方签认后存厂商档,并将订购品名、数量厂价、交货期等,记入厂商档。?
(3)业务科依据s/c及订货单填写产品表。?
7.生产督促及催开l/c:?
(1)业务科专业人员依据生产及验货进度表进行督促,填写实际生产进度,于每周业务会报时提出报告,必要时现场取样携回核验。?
(2)业务科依每笔s/c所订l/c开立日期,催开l/c。?
(3)收到客户开来之l/c,应立即核对交易内容是否相符,若与原来的s/c内容不符,应即要求客户修改l/c,或协调厂商修改订货单内容,修改订货单处理程序与开立境内订单相同。?
8.出货:?
(1)出货前,业务科联络船公司确定船期,填写装船预计表,同时联络专业人员,确定装柜日期及地点,通知拖车公司将货柜拖到指定地点,以备装柜。?
(2)装船预计表一式三联,第一联交报关行签shipping order(s/o),第二联业务科存查,第三联交专业人员据以验货。?
(3)装柜完成后,专业人员立即回报每一种货品实际出货数量、箱号、净重、毛重、材数、及退税方式,由业务科通知报关行修改,并通知报关行该笔出口押汇银行。工厂退税清表最晚须于结关前一日寄达本公司,汇送报关行。退税清表上须用中文誊写。?
9.押汇(出货通知):?
(1)结关后三日内,业务科自报关行取得提单及押汇文件,经与l/c条款核对相符,呈经理签名后送银行办理押汇,并随时追踪押汇程序,确定银行已经拨款后,通知银行取回结汇证实书。海关签放的输出许可证(cbc)第六联交会计,影本存待办卷。?
(2)每笔货品出口后,业务科依出口内容,套打出货通知单(shipping advice letter),一式三联,第一联(正本)及一份完整出口文件副本寄客户,第二联(副本)及一份完整出口文件副本(包括l/c,cbc第六联,装船预计表第二联)存入出货文件档,第三联(副本)存入客户档。?
(3)业务科依据实际出口内容,分别填入客户档、产品档及厂商档。?
1.?付款:?
篇9
即“实施”“评估”和“监督评估”三个步骤,现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1.知识考查与测试在语文课开课前,教师通过简单的知识考查、测试,检查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从而选择演员并分配角色。教师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表演技巧。
2.教学表演活动在教学表演过程中,每个演员都有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都有责任和义务合作完成表演任务。在讲授《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本地的城市文物、文化,启发学生在比较教学中深入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课文诵读角色、课前演讲角色、小组讨论角色、讨论问题汇报者角色、板书者角色等都应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呈现;在《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课中,学生分别饰演“教授”“我”“台湾同学”“旁白”等角色;在“演讲比赛”中可以分配主持人、评委、计时员、监督员、颁奖者角色。角色扮演者中的观察者,应将角色的表演特色、演员技巧进行记录,对表演过程的优缺点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向教师汇报他们的记录情况和评估结果。观察者和表演者可以互换角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教师担任领导者或主持人的角色,对活动进行监控,解答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退出领导者舞台,作为观察者观察整个表演过程。
3.评估与角色扮演评估所谓评估,即教学活动完成后,作为观察者角色的学生,首先根据各自记录的材料进行讨论、交流,对游戏过程是否合理、学生的表演能力、角色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汇报。反馈角色扮演过程中遇到的不寻常事件、冷场、障碍等,评价表演者和表演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组织问题。角色扮演评估,是针对教师而言的。在演员脱离了被分配的角色后,教师的要解除演员间的冲突情境,将预期的意外结果、游戏流程是否合理等问题同演员进行讨论、交流。并与观察者一起,对表演者进行中期评估和最终评价。
篇10
1.概述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管理就是预防为主,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存在的危险及时处置,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专业化管理是将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将安全管理分为几项专业,让专业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不仅使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得到落实,而且专业人员的加入,使安全管理更加实效化,能够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
危险源管理包括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的分级和确认、危险源风险控制、危险源总结评价、危险源事故应急管理等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危险源的各个方面,不仅能使危险源管理的的各个程序与实际工作结合更紧密,而且安全专业化的落实会使危险源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危险源(点)寓于生产过程,其辨识工作必须全体职工参加,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对危险源的危害和控制有着更深的认识,因此组织各岗位、场所实际工作的人员进行辨识,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结合工艺、设备进行审核、整理、汇总,积极参加危险源的辨识。并参与对危险源点的分析、评价、划分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可以使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更加合理、有效。
3.危险源(点)的等级划分与确认
3.1危险源(点)的等级划分
根据发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程度,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危险源(A级):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的地方。
二级危险源(B级):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较大,并较难控制,容易发生伤亡或多人伤害的地方。
三级危险源(C级):虽然导致重大事故风险较小,但事故经常发生或潜伏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
四级危险源(D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地方。
3.2危险源(点)的确认
一级危险源(A级):根据危险源(点)辨识划分的等级,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由公司责成有关专业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讨论,审核,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确认,由公司安全部建档立案。
二级危险源(B级):各厂、车间、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由厂、车间的领导小组讨论审核,经厂安全生产委员会确认,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三级危险源(C级):车间、工段的领导小组讨论审核,厂安全生产委员会确认,厂安全科(组)备案。
四级危险源(D级):由班组操作人员报班组长审核,由车间、工段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认,由厂安全科(组)备案。
通过分级和确认办法,确定转炉、高压配电系统、煤气系统、液体天车、高温液体容器、烟道式余热锅炉系统为我厂的重点控制危险源。
4.风险控制:
4.1危险源监控管理
4.1.1监控管理人员:
按照危险源涉及的专业特点,将厂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车间级管理人员负责的日常业务和人员专业特点结合起来,组建相应的危险源监控小组,合理分配危险源小组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
4.1.2危险源监控落实
危险源监控管理包括重点监控项目和危险源的定期检查。按照一般危险源分级管理方法,分厂、车间对危险源的检查周期分别为一个月,一个周。根据我厂重点危险源数量特点,将厂级、车间级检查频次进行统一,提高检查频次,每周进行一次,统一由专业检查小组组织进行,根据重要危险源管理数量,将六项重要危险源分别分布到每月的周一至周六。具体的检查时间、检查监控管理项目和专业小组成员分布见下表:
2.钢铁水包耳轴使用和探伤
3.中间包吊耳和包底
4.渣盆使用情况
安全管理人员(中间包修筑)
检查当日由专业检查小组组长组织,安排负责的危险源检查事项。检查结果及时汇报安环科,由安环科在当日下午调度会进行汇报、
4.2危险源参数监控管理
.危险源过程控制参数作为危险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重要危险源进行量化的管理。对参数的监控和控制,可以及时了解危险源的状态,及早预防由于危险源未受控导致事故的发生。
4.3危险源管理的专业技术措施
危险源监控小组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对问题的危害性进行分析,按照三定原则对问题进行落实整改,如有需设备停机进行检修情况,由检查小组组长及时向厂长进行汇报。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措施,岗位加强监控管理。
危险源监控小组积极探索通过设备、设施的技改,消除或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监控小组对监控管理的项目按照检查周期对车间、班组监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实现危险源管理的闭环管理。同时将继续发挥专业技能特长,积极将安全技术加以应用,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
5.危险源应急管理
危险源应急管理是为了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应急管理,将可能发生事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危险源应急预案是危险源管理中的最后的保障措施。
危险源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修订,专业人员纳入相应的危险源预案修订小组,专业人员参与到预案的演练,定期对预案和应急队员的应急能力进行检验,通过专业的角度对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以使预案应急处置措施合理化,起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作用。
6.安全评估报告
按照专业化分组,要求每月底由专业监控小组共同对所负责的危险源出具评估报告。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概括,本月检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对危险源的状态,是否受控进行总结。
按照公司管理办法,结合我厂实际工作,每半年对重要危险源进行一次评估报告,半年性安全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是否发生变化),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合理性,评估结论等
7.制度保障
篇11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实践未能适应行业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管理改革的节奏与速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诸多环节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企业对教育培训工作观念转变不到位,重视不够;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模式未建立、人员配备不到位、制度体系不健全;培训需求分析机制不完善、针对性较差;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从北京建工四建公司的教育培训制度来看,本着在制度建设方面细致深入的精神,在抓好执行落实的前提下,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所需的制度保障作用是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并发挥较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的。为了促进《培训管理办法》的实施,我们于2013年年底了《培训工作计分评比管理实施细则》。下面笔者就培训计分评比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分享一下。
1 确立培训计分评比的工作目标
计分评比应用的目的就是加强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打造素质优秀、能力卓越的人才队伍,在公司范围内分层分级地建立起以业务系统和各基层单位为培训责任主体,快速改变培训数量过少的现状,逐步形成“比培训数量、赛培训质量、竞培训效果”的良好氛围。
2 确定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为归口管理部门,除做好本业务系统及公司重大培训工作外,负责统计汇总各业务系统、各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档案管理工作,对各业务系统、各基层单位培训工作开展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统计确认。
3 培训工作统计确认的分类
根据公司是两级分布,公司总部和基层项目部、分公司,两层分布的特点,将培训工作的统计确认分为两个序列:业务系统和基层单位。业务系统包括公司总部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序列包括基层各个工程项目经理部、京外各区域分公司、各专业分公司(水电、装饰、金属等)。
4 培训资料的报送要求
在该项工作的责任人上,业务系统由部门负责人(部长)直接负责,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员负责。在报送资料要求上改变了以往只要求提交培训签到表和审批表资料。增加了对审批、计划、培训通知、实施过程、效果评估、总结及台账资料的要求,并且报送时间在培训结束后两周以内。
5 培训计分规则
每半年组织一次计分评比工作,分上半年及下半年两次。上半年、下半年两次计分评比排名工作完成时间分别不得晚于7月底、第二年1月底。按“业务系统”、“基层单位”两个序列,分别制作《公司业务系统培训工作计分排名表》和《公司基层单位培训工作计分排名表》进行计分排名。
6 奖罚规则
篇12
庭院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庭院的基本概念,庭院的作用与建筑的关系,传统与现代庭院的形成原因,建筑庭院空间的设计手法与技巧以及庭院设计的表达等方面内容。本课程通过类型设计的主题项目,以真实项目工作流程为教学主线,由浅入深,使学生了解庭院景观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掌握庭院景观专题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技能。通过独立或团队协作完成专题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掌握专心设计方法,学会收集、分析各种资料和信息。
2 课程内容分析
庭院空间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延续,也是一个四周封闭而中心开敞的、较为私密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着强烈的场所感,所以人们乐于去聚集和交往。传统的庭院空间承载着人们很多的日常和休闲活动,而现代建筑的庭院空间所承载的人们的活动内容及范围更加广泛,尤其是可以通过视、听、嗅等感官使紧张工作的人们从庭院空间中获得更多的被动式活动。《庭院设计》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承担景观类型设计的概念、思维和设计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3 学生分析
专业:景观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期:第三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先修课程:传统园林设计概论、外部空间论、环境建筑构造、制图基础、造型基础、色彩基础、综合基础、制图基础、电脑软件设计(1)。后续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题(1)、景观设计专题(1)、电脑软件设计(2)、版面设计(1)。
(1)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状况。学生处于二年级第一学期,基本掌握设计基础,有一定的基础设计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制图能力,有一定的规范。对景观设计专业有基本的了解,能设计简单的景观小品。掌握CAD、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功能,熟练使用PPT等办公软件。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1)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很少,缺乏有效的学习途径;2)学生对软件的掌握程度不够,还达不到绘图的要求;3)学生的专业手绘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大量的专业训练;4)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对教师的课堂讲课有较大的依赖性;5)阅读量极少,文字组织能力较差;6)语言组织能力不足,表达欠缺。
(3)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庭院设计》课程主要通过课程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学生通过现场测绘、快题、设计方案的训练,开拓设计思维,掌握类型景观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专题项目导入。介绍课程整体安排,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相关特点。确定专题项目的名称,介绍专题的相关背景信息和知识点。布置专题项目实施的步骤和流程,让学生能初步了解专题项目导入的目的和课程目标。根据专题目标,明确项目要求,进行班级分组,团队组合,任务分解,制定计划。作业要求:解析课程,了解项目内容,结合先修课程做好项目知识准备。准备好绘图材料和工具。结合项目导入的内容和课程目标,相互了解,组成设计团队,分解项目任务,制定学习计划。
(2)第二单元:专题项目研究。学生根据专题项目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提炼。在项目研究阶段,指导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结合收集分析的资料,根据专题项目探索不同的设计方向。作业要求:收集一定数量和容量的资料,分类整理,结合项目要求分组汇报,汇报时需提交PPT文件。结合项目提出3-5个相关主题,小组讨论选择最佳方案主题。
(3)第三单元:专题项目实施。根据主题项目研究情况,择优选择最佳路径,初步确定研究方向。依据选定的主题方向,通过绘制草图体现设计思维,表现方案的完整设计过程。在草图绘制过程中,指导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途径的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作业要求:每个设计小组提交至少3-5个设计方案,配合相应方案绘制不同表现形式的草图。可通过剪贴等方式制作前期方案文本或版面,进行初步方案遴选。
(4)第四单元:专题项目应用。用图像手段表达设计想法,显示出判断力水平和思考严密性,进行一些可能的修改和调整。学生掌握文本设计方法,掌握文字编排、页面设计等技能。作业要求:深化经过遴选的设计方案,注重主题在方案中的可识性、绘制图纸,包括平面图、分析图、剖立面图和效果图。制作设计模型,编排学业报告书。
(5)第五单元:专题项目总结。完成设计方案的最终展示内容,包括展示版面、学业报告书、展示模型和课程总结。指导教师在项目总结时,应组成审核小组对学生作业进行公开评审,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专题课程展览。作业要求:课程终端展示汇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专题项目展览汇报。展览内容包括学业报告书、展示版面、草图、设计模型和所有与专题项目关的课程过程资料。
5 教学建议
《庭院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中相对简单易操作的专业课程,是衔接一年级基础课程和二年级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主要承担景观设计类型和风格种类的教学内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题和景观设计专题的课程开展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在二年级上学期,即第三学期。项目来源可以是直接承接的企业项目、主题竞赛项目、或者专题设计项目。其中专题项目的性质可以是实际项目,也可以是虚拟项目,课程名称可根据课程性质,有指导教师拟定,或由学生自主选择。专题项目应由课程教学团队与教研室及相关企业商讨拟定,上报系学术委员会论证。第三学期:庭院专题项目设计教学,4周/64课时。该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将原有分散课程“单体”整体“打包”,通过一个真实或虚拟项目串联所有课程,由课程负责人带领教学团队教学实施。教学以主题教学为载体,启发学生思维的源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并将课堂讲授、情境教学、技能训练、调研考察、展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形式多样、各有侧重、共同作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6 评估建议
篇13
1 设计项目主题
就是要为项目制定一个主题,项目的发起可以来自学生或者是教师,也可以来自学校的外部环境。重要的是,要设置一个与生活环境相关的题目或专业问题,要围绕培养学生能力来策划项目的主题,如组织营销专业的学生开展一次校园促销活动等,同时要能够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兴趣。教师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介绍项目的目标与背景。和学生一起商讨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能涉及到的学校相关部门及校外相关单位,设计出大致草图或粗略方案。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收集各种想法和主意。
2 设定目标和计划
这一步完全可以由学生独立进行,教师进行监督和必要的指导。通过制定目标,明确不同的兴趣,确定子题目和任务,确定预期成果。必须注意现实的条件限制(例如资金投入,学校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认可,专业教师设置以及该项目的某些环节是否会触犯有关的制度或法规)。
3 项目实施
在这一步,主要是进行具体的工作。学生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个体工作,小组工作等)实施有计划的工作,老师作为咨询员和矛盾协调员的身份参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论、实践和社会学习融合成为一体。
4 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为了检验项目的成果,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项目反思阶段,要对参与者的经验和进展过程进行讨论,项目反思是评估必不可少的要素,它由参与者自主进行,教师可以辅地指导。
5 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