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院质量保证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院质量保证工作计划

篇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防技术的发展,国家启动了一系列国防重大专项任务,计算机软件在各项任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往往作为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任务中计算机软件一旦崩溃,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任务失败,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为提高我国军用软件质量,总装备部吸收国外CMM经验,组织国内专家对其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于2003年了GJB5000体系标准文件。中国科学院国际天文台在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探月工程中承担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任务,软件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其质量保证工作不可忽视。因此,在软件改进过程中遵循了总装备部的 GJB5000A-2008《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级实践。该模型严格定义了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PPQA)关键过程,站在软件的角度,就是软件质量保证(SQA)过程。在GJB5000A-2008二级实践中,SQA是一个关键过程域,它贯穿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在软件质量保证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最难实现的一个过程域。SQA通过有计划地实施SQA活动来控制软件过程的质量,并通过控制关键过程的质量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2 GJB5000A二级关键过程域SQA概述

GJB5000A-2008定义软件质量保证是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项目采用。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在项目开始时就参与建立计划、标准和过程。质量保证基本目标是:1.软件质量保证工作是有计划进行的;2.客观的验证软件项目产品和工作是否遵循恰当的标准、步骤和需求;3.将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及结果通知给项目相关组别和个人;4.高级管理者应接触到项目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

GJB5000A-2008二级实践中,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活动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SQA在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实践

在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软件改进过程改进中,开展的实践活动如下:

3.1 明确项目相关成员以及职责

项目相关成员包括:SQA人员、配置管理员、部门负责人,软件项目负责人,软件开发组,软件测试组;SQA人员负责项目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3.2 SQA人员参与制定项目计划、标准和规程

SQA人员帮助策划项目的规模、进度、成本和工作量的估计等,参与项目的开发计划、标准和规程的准备,使得验证计划、标准和规程在项目开始时已到位并可用于评审和审计软件项目。主要的标准和规程包括软件项目计划过程规程、质量保证过程规程、需求过程规程、软件跟踪与监督规程、软件配置管理规程、软件测试规程、软件编码标准和文档编写标准等。

3.3 制定和维护SQA工作计划

SQA人员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制定SQA工作计划,主要描述SQA的目的、范围及SQA计划与其他项目计划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组织和职责、资源需求、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评审工作过程和工作产品。SQA工作计划制定后,由部门负责人、软件项目负责人、SQA人员、项目组内其他受影响的小组和个人参加计划的评审。同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变化变更与维护质量保证计划。

3.4 软件过程活动评审

SQA人员根据工作计划进行工程过程评审,评审采用正式会议或者非正式会议形式,评审专家依据SQA人员事先制定的检查单进行评审,如果评审发现偏差,评审后SQA人员要对偏差进行跟踪直至问题关闭。从软件需求阶段开始到系统测试为止,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域软件开发过程是同步的,并在周期例会、评审会上适时地报告当前开发过程的状态,使得软件开发过程可视透明。图2为SQA过程审核活动与软件开发过程的对应关系:

3.5 软件工程产品审计

SQA人员根据工作计划进行工作产品评审,评审采用正式会议或者非正式会议形式,评审专家依据SQA人员事先制定的检查单进行评审,如果评审发现偏差,评审后SQA人员要对偏差进行跟踪直至问题关闭。在一个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中,SQA主要审计的工程产品有:软件任务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接口设计说明书、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程序源码、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说明、软件测试报告、软件使用说明以及各类管理报告等。

3.6 配置管理审计

SQA人员定期审计配置管理活动,对照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检查配置管理员的工作是否符合配置管理计划,软件配置项的变更是否遵循了配置项的变更控制流程。检查配置管理员是否定期报告基线状态,是否定期对配置库进行备份。

3.7 偏差记录与跟踪

在项目质量审核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偏差要记录到偏差报告中。发现偏差后要及时有效的与软件负责人沟通,由软件负责人落实偏差的处理负责人以及处理期限,由SQA人员负责进行跟踪,直至问题关闭。同时,SQA人员还应该分析是否存在共性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提早预防。如果发现的偏差软件负责人无法解决,或者软件负责人和SQA人员对偏差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SQA人员向部分负责人汇报,由部门负责人决策。

3.8 向部门负责人直接汇报

SQA人员直接对部门负责人负责,具有向部门负责人直接汇报的渠道,定期向部门负责人汇报SQA工作情况,帮助部门负责人了解项目进展以及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软件负责人和SQA人员对偏差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者项目组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SQA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寻求解决途径。

4 SQA活动实践经验总结

在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软件过程改进过程中,总结SQA活动的过程,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

4.1 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

首先,管理者决不能认为SQA可有可无,不能狭隘的认为设置SQA只是为了CMM或者GJB-5000A评估的需要;其次,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管理者与SQA相关的工作非常多,要积极参加SQA组织的评审、定期听取SQA工作汇报、解决项目组与SQA人员的分歧、对SQA人员工作进行评审与检查。因此,管理者要积极支持SQA人员的工作。

4.2 检查单与项目结合,避免空谈

SQA所有活动均依据检查单进行的,检查单是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需要经过评审,所以SQA人员要根据不同项目情况适当地裁剪过程和工作产品的检查单内容。只有使用适应于项目的检查单,才能做到检查的有效性,否则就是空谈。

4.3 SQA人员要求专业而且专职

SQA人员要求具有非常丰富的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与偏差,减少后期无用的返工,以利于项目组保证项目进度和产品质量。同时,必须要求SQA人员是由非项目组成员担任,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SQA人员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检查与评价产品与过程,要求SQA人员尽量做到专职,而不是身兼几个职位。

4.4 项目成员配合

在项目中,SQA人员与项目组人员的立场不同,往往是对项目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实行监督与检查,所以项目组的成员对SQA人员往往不理解、不支持,甚至部分成员会抵制SQA人员工作展开。项目组应该加强SQA活动知识的培训,使项目组成员认识到SQA审计的是过程和产品,而不是针对某个人审计。其中,软件负责人的支持与配合,对SQA工作的展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5 需要对SQA进行同行评审,确保SQA活动有效性

SQA人员本身也需要被监督,才能保证他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管理者、独立SQA专家、软件负责人定期评价SQA活动,并向SQA人员开放评审结果,对SQA活动的不符合问题同样进行跟踪直至关闭,确保SQA活动的有效性。

5 结束语

在软件工程中,SQA活动是保证软件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SQA活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软件项目质量。每一位项目管理者应高度重视SQA工作,并给予充足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只有SQA通过积极而客观的检查、评价、独立而有效的多向沟通,有效行使监督指导职责,积极贯彻软件工程化、过程改进理念,增加主动的预防手段,才能有效地促进项目成功。

参考文献

[1]马丽飞.浅谈SQA在GJB5000A二级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J].电子质量,2014.

[2]王杨玲等.航天型号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J].航天标准化,2011.

[3]石柱.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可重复级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刘彦涛,马闰娟.CMM二级SQA关键过程域与软件过程改进,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所[J].计算机工程,2007.

[5]王精明.浅谈在CMM2中如何实现SQA[J].滁州学院学报,2006.

[6]王勇等.CMM质量保证的理论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

篇2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对学生入学以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进而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已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影响文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凝练影响文科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走访相关专家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可能的因素有:学生考研与就业、学生专业水平、学生写作态度、教师指导水平、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奖惩机制、论文选题质量、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实验室条件、教师指导手段、文献收集难易度等几个方面。为了找出主要因素,笔者编制了调查表,对在淮高校的应届文科毕业生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得出每一可能因素的认可率如下:学生考研与就业:30%;学生专业水平:38%;学生写作态度:70%;教师指导水平:28%;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92%;奖惩机制:80%;论文选题质量78%;过程管理措施68%;监督机制:81%;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71%;实验室条件:41%;教师指导手段:28%;文献收集难易度:18%。假设以超过50%的认可率为主要因素(即大部分人认可),得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写作态度、论文选题质量、奖惩机制、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等几方面。学生考研与就业虽在很多文献中作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但这里调研的结论并不支撑,经进一步分析,可能的情况是学生的精力较充分,经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解决好就业、考研与论文写作之间的矛盾的;奖惩机制成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其他很多同类文献中尚少见,可能的原因是奖惩机制的存在,对老师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只要设计合理,是有利于督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文献收集难易度在不少文献中也作为主要因素,但这里的调研结论也不支持,可能是调研的对象相对集中,没有感受或很少感受到这方面的差别,抑或目前条件较好,以前是主要因素,但现在已不是了。

二、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前面所凝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后期调研对相关开放型问题答案的分析和处理,目前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毕业论文选题本身有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环节,题目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教师对毕业论文采题并不是很重视,有些选题没能起到综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以致先天不足,后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校、院、系管理职责不清。目前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学校层级出台的,对整个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而学院又没有出台更细的、更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仅依赖于学校的制度而又不能完全适用学校的制度,从而导致各层级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不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3.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够端正。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经过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不知道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另一方面,由于有不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尤其是没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工作,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拼凑现象,其结果就是毕业论文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4.指导教师指导缺乏动力。对很多指导教师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且监督缺乏,没有任何压力,怎么指导都一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学生放任不管,指导过程马虎,监管欠缺,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给分随意,甚至到最后学生还不认识指导教师!造成毕业论文质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有必要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即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明确论文选题的三个原则;构建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督体系。

1.科学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做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应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不同管理职级的工作职责。(1)学校职责。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明确由校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和生源条件,制订毕业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并根据上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当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当年度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及时开展检查与评比并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总结工作。(2)学院职责。在遵循学校毕业论文总体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学院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细则,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定院内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大纲;统一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要求,实现“人、事、时”的统一;结合学院特点统一制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并严格实施;组织毕业论文动员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要求,做好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制定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办法,明确监控主体和监控内容,并做好总结工作。(3)系职责。按照学院的统一布署,负责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订毕业论文专业教学大纲;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一起,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统一要求,安排落实指导教师;与专业负责人一起审定毕业论文选题,根据专业特点和校、院总体要求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论文进展情况,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与教研室主任一起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2.论文选题须遵循三个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论文选题“三度”要适中。论文选题“三度”指题目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毕业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基础上有适当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工具;要求学生写作工作量饱满,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论文写作任务。范围过专、过窄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2)论文选题要结合实际。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或其他实际任务,立足于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那些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课题,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作为文科专业,结合实际课题应达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3)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要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的训练,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撰写论文所用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与学生所学基本知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与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须就难度、深度、广度、结合实际程度、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经所在专业论证和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

3.构建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控体系。(1)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系主任、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复杂,涉及面广,从教师采题、组织论证、学生选题、开题答辩、实习安排、实验条件的保证等都有赖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判不一致时的协调与判断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仲裁机构”;对各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度的把握、中期检查的组织、后期答辩的组织与协调也需要领导小组的直接介入。(2)设立毕业论文质量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一般由学院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组成,对毕业论文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进行检查,以此来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3)前期检查。检查的重点之一是选题,重点之二是细化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具体来说就是论文选题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学院整体要求、可操作性如何、开题答辩情况如何等几方面。(4)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工作重点在于对毕业论文进度的监控、毕业实习质量的监控、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等。同时了解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并解决问题。(5)后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是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同一论文的认可度上的差异(评分)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指导与评阅教师的评语是否符合规范等。(6)提升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7)明确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相应专业背景和讲师以上职称并有一定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熟知毕业论文工作规范。经个人申请,专业负责人审核,并经院领导小组审查合格并批准后方可担任。(8)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采题、编制《毕业论文任务书》,并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质量;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论文质量等写出指导教师评语或评阅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组成答辩组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9)构建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奖惩机制。学院要明晰奖惩制度,根据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给予表彰或惩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所获得的酬劳,必须与其指导质量挂钩,具体可根据指导毕业论文质量积点分进行奖惩。积点分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一个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具体来说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二是评阅的论文评分与评分标准的契合度。积点分的计算模型如下:积点分=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其中,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计算方法为:优秀计为5分,良好计为4分,中等计为3分,及格计为2分,不及格计为1分,所指导学生论文平均分即为此得分;指导教师评分的准确性得分由学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外5~8名专家分别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所打分值平均或加权平均后与教师评分进行对比(包括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如果分差在5分以内(不含5分),计为5分,如果分差在5~10分(不含10分),计为4分,如果分差在10~15分(不含15分),计为3分,如果分差在15~20分(不含20分),计为2分,如果分差在20~25分(不含25分),计为1分,超过25分计为0分。将教师指导和评阅的所有论文打分准确度都计算完毕后的平均得分即为此得分。

根据积点分对某专业学生进行排名,据此作为奖惩的依据。譬如,对于排名在后10%的老师要扣掉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指导酬劳作为排名前10%的教师的奖励,从而给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个约束。同时,设计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如积点分排名必须在前一定比例,同时所指导学生论文得分和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不得低于相应的分值。毕业论文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须制定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的构建、选题原则的确立和完善过程监控,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篇3

建立一系列高水平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实施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进行校内外实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零距离”教学。围绕专业的教学与实训需要,建设有基础课程实训工作室与核心课程实训工作室。在建立校内系列专业实训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梯次布局、相互衔接的实训基地,构筑“校内校外相互补充”教学的合理体系。

(1)建设校内工作室的实训体系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实训教学环境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应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实施建设与专业配套的艺术设计工作室群。实训的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让企业参与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和实训课程开发。学校定期派教师或实训管理人员到企业了解最新技术信息和提供技术服务,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梯次布局,相互衔接的实训基地,构筑“校内校外相互补充”的合理教学体系,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2)走出校园入企业

学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企业提供适用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结合学习直接到社会企业进行实训,积极向企业学习与交流,使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完全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新科技方法首先是在社会企业中得到应用的,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企业生产前沿,能第一时间能学习到新的东西。

(3)邀请企业进入学校建立研发机构

院校邀请企业把其事务所或研发中心(机构)入驻院校能使教学课程结合企业产品开发项目进行,学生实训可直接受企业派出人员和教师的具体指导,实训条件以学校工作室为主。院校与行业、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可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实训教材开发,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形成科学的分配和管理,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这一系列专业配套校内、校外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保证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同时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结合,为全面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质量保证和走上社会后的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2、制定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1)实训目的、目标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培养社会、企业所需要的熟悉职业生产实践的应用人才。根据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和企业要求的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服务;实训目标是使学习知识技能与企业工作实际和要求的“零距离”。

实训目标:一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生产的技术、技能。

二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社会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知识。

三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规律。

四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为以后就业做好必要的准备。

(2)实训项目、科目

艺术设计专业种类繁多,实训项目各异,但总体而言应包括下列三种实训项目:

一专业基础技能实训(针对专业技能要求设定)

二是模拟企业产品研发程序、生产过程实训(选择典型或一般性产品开发设计程序)

三参与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实训(直接参与企业产品开发、生产过程)

实训项目模块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课程教学应以本专业总的培养目标为主线,以专业课程群为基础,以项目模块的方式开展。即以学生完成某个具体综合项目为目标,将完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划分成几大类,每一门专业课程必须解决相对应的某一类问题,具体以实际生产“课题”为规定。

实训项目的主题式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应以主题为中轴,围绕实训教学主题而展开,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引导下,以实训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围绕主题互动。

在实训科目上应有两个原则:一是实训科目内容必须涵盖专业关键技能点的应知、应会训练;二是实训科目随实际实训项目课题灵活调整设定。

(3)实训内容规定

一是掌握基本专业工作方式、方法;

二是掌握基本专业技能;

三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工作程序;

四是对本专业生产加工做到应知、应会。

(4)实训管理方式

为了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实训的管理方式上实行二级管理,总体由学院统一调控,但各学科实行系主任负责制,由系主任总体负责,各工作室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与实训管理指导人员。工作室人员队伍包括:从事工作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及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并配有工作室一整套的管理规章制度,各工作内容的工作室应分别根据实际情况,由具体负责人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共同制定严格、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定人、定时与随时检查执行情况,确保实训教学质量得以实施。

对工作室的仪器设备、材料、低值耐用品等技术物资按工作室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工作室评估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重点实验室评估标准,除按要求进行定期评估、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各实训工作室由实训教辅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任课教师参与和协助管理。

除此以外,在学生入企业实训管理上,学校与企业签订实训合同约定权力与义务。实训企业必须制定实训培养计划、安排企业导师、落实项目内容,项目内容主要根据学生的实践制定实训课题与内容,采用“项目制”与“主题制”,使学生能得到实质性训练。实训中采用项目管理和技术双导师制,日常管理由带队教师主要负责,企业人员协助的方式进行,确保学生在外的实习质量。

(5)管理人员职责

实训工作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工作室人员队伍包括:从事工作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及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工作室工作人员与教师、管理干部一样是学院教学、科研的基本力量。工作室工作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职责,遵守法规制度,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基本任务。负责实训课教学的教师和实训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工作室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功能,具备正确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维护方式,并具体负责对工具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每次课前应依据实验指导书,结合实情,认真备课。

为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根据工作室的岗位职责,定期对工作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室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予以表扬和奖励,按学院规定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不遵守安全规程造成损失和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员按学院规定给予处理,工作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盗、防爆、防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确保实训教学的安全与质量。

3、实训教学质量控制

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实训教学改革具体体现是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训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对实训教学质量的控制上采用三段制教学模式。首先是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安排,指导教师精心编制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认真制定实验、实训计划表。其次是在实训中间阶段做好实训的教学与辅导工作,用单独辅导与实训抽查等结合的办法来实施教学。最后,在实训结束后,提交学生实验、实训报告与成绩。不仅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也为今后的实训教学提供资料。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在教学大纲中要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明确实训教学课程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各门实训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大纲的内容必须清楚课程的定位和实训的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2)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为了科学进行实训活动秩序、步骤进程的规划,实训教学的计划必须根据《实训、实习的教学大纲》和实际实训科目,对具体的时间、空间进行合理的专业教学规划,使实训教学做到主题明确,有步骤的进行。

(3)教案

课前教师认真钻研本课程的要求、教材、教参与分析学生情况,在头脑里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和方法的表现形式,预先设计好教学方案,认真填写好教案。教案编写应体现根据实训内容、形式要求等进行科学的准备。教案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实训教学实际与突出主题性,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对教学质量控制与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切实防止实训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控制好教学质量。

(4)实训地点与时间确定

根据专业课程大纲的实训要求,认真确定具体的实训地点与实训时间。实训地点的选择应该本着切合实训目的,舍远求近,方便管理和合理节约为原则,同时要符合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训练教学大纲要求,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的实训,校外实训学生要充分考虑好交通的方便性与基本的住宿、生活条件,实训时间确定应按实训内容、形式、课程、目的等灵活科学的进行安排。

(5)实训地点场地要求:

地点场地安排应有符合实训技术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要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除在企业工厂车间进行实训外,建立一定数量的模拟企业实际环境的实训工作室或生产型实训车间,实行教室与实训工作室或车间的一体化,模拟企业生产、管理环境的实际进行课堂教学,使其课堂教学能与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实训教学场地的“全真化”。

(6)实训时间要求

实训时间根据专业课程与大纲的课程要求,合理安排学生实训的内容与时间比例,并制定详细的实习专业课题所需的时间计划进度表,确保实训时间的正常开展。

(7)阶段检查与跟踪

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质量保证和实训监控体系,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保证实训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规范实训教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学院对实训教学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训中,根据实训要求应做到实训初期、中期、后期个阶段检查与跟踪。

做好阶段检查与整个过程的跟踪。认真落实实训教学质量保证监控体系,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训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训教学质量的监控过程同时也是研究实训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的过程。在整个实训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过程中,应实行“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

①、根据《听课评课制度》,制定听评课计划。系领导及教研室主任、教师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含实验实训场地)听课,开展“教师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促进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②、在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建立分阶段检查制度,并做好相关的记录。通过检查与跟踪把握学生实训的主题方向,掌握学生实训的进展状况。细心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学生考核工作,确保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

4、实训教学服务与管理

为更好的保证实训教学的服务与管理,除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外,还应辅以表格法、观察法、询问法等来进一步完善实训的教学服务与管理。

其中,表格法具有在实训前规划的功能、在实训中的管理功能、实训后的档案功能。是指利用简明特点的表格方法来分析学生实训的时间与课程类型,确保学生得到全面的实训技能。指导教师在实训前,也利用表格法安排工作计划,使实习顺利进行。实习结束后,利用表格法可使各实训教学文件完整归档,为以后的实训教学总结做好循环性的质量保障。除此以外,还可利用表格法对工作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实训活动基本要求和规律制定各种常规表,如:质控进度、评估表以及根据实际实训项目要求制定相应的各种质控表等是实训教学管理中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篇4

生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生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有工作单位的,大都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水平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大多数从初中、高中或中专毕业,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一般都比较差。二是一些高中毕业生,由于近几年普通高校大量扩招,再加上各成人高校扩招,生源竟争日趋激烈,从而使成人高校的生源文化素质有所降低,学生进校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是专升本生源,他们已有专科文凭,从事相关工作已很久,需要提高知识层次,补充新的知识。还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大专、专科升本科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来源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专业基础好,理解能力强,好学上进;有的工作经验丰富,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有的则是只为获得一张文凭。教材及实践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临床医学成人教育专业的教材基本使用的是国家普通高校编写的教材,虽然出版了一些优秀的专用教材,但没有系统性和规范的成人专用教材,更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成人专用教材体系。特别是成人专升本教材,系统性和衔接性较差。有的专科知识的重复,有的程度偏深,与专科知识不能紧密衔接。由于教师所带的成教课程未列入本人的工作计划内,很少有人认真钻研备课,授课时往往不能根据教学大纲把握专升本教材的适度要求。另外,由于近年来普通高校扩招,使本来就薄弱的实践环节不堪重负,由于实验室及实习单位的偏见,对成人学生进入实践场所“设置障碍”,许多实验把大动物换成了小动物,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场所简单、试验材料和原件极少,把实践换成了看录像、参观等形式,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减少,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员的整体素质培养。

完善成教管理体制,保证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非义务性的临床医学成人教育,政府管理职能要转向对临床医学成人教育事业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调控。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临床医学成人教育必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普通高校的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应将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统一规化、统一管理,并在教学条件、政策制定等方面给予支持,把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真正看作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普通高校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要综合协作协调、宏观调控,制定出适合成教特点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协调、监督临床医学成人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落实以及发展规划的实施。成教学院要从内部完善管理体制,增强活力,努力促进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一个严格而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完善组织机构,分配和落实质量管理职能,为各层次的职能范围和各工作岗位上的质量责任和权限提供具体规定,使各级各类人员都能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确保每一过程满足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从教育培训活动的特点来说,质量保证包括学科专业、培训项目建设质量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习质量保证;管理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等。因此,在组织机构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上述特点,设置各种专门的机构,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中各层次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树立管理者代表和质量管理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权威,这样,才能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如计划的制定与评审办法,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信息规定,教学过程管理办法,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考试、考核和发证办法,任课教师聘任实施办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设计规范,班主任的聘任及工作规范及教室、教学设备使用办法,学生手册,学生考试成绩登记表,学生学籍卡,教学日历,课程教学情况总结表,教学质量评价表等。强化过程管理,规范过程流程,确保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应与培养目标相匹配。教学内容可以由若干模块或若干门课程组成,应确保模块与模块之间内容编排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每一个模块支持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编排由浅入深。教学方法应适用于目标群体,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规律;教学策略多样化,反映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习者有机会积极参与,与教师、学习材料及学习者之间充分交互。加强招生过程管理。招生过程包含招生信息,招生宣传与咨询,招生录取与报到入学流程。在招生信息和招生宣传与咨询过程中,首先应遵循的原则是如实宣传,其次是对学生尽事先告知义务。如实宣传、事先告知,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前对课程的质量、效果有一个正确的期望,有利于学习者对最终满意度的提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继续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继续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师队伍不应仅由专职教师构成,建设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的作法。办学机构应通过大量聘任质量合格、品质优秀的教师,组成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继续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充分了解培养对象的文化基础;其次,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再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和管理人员的督导把关,尤其是新计划、新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优化时,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更为重要,双方积极配合方可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量化评价教学效果非常必要,而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不能完全满足新的课程设置的要求,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另外,通过该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成人“专升本”是在专科的基础上接受本科再教育,他们有专科的教育基础,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新知识和新技能较差,人文知识欠缺。因此,在该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充分考虑成人学生的这些特点,立足体现“专升本”教育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先进性,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专升本”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刘洁 王昌利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篇5

目前,南京市软件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小型软件企业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相当多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希望以CMM2作为切入点,着力改进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培养“软件蓝领”的高职院校,就要顺应这一趋势,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让学生学习并了解CMM2模型。所以,一个基于CMM2模型的、并加以改进的“软件实训项目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2级(CMM2)详解

所谓CMM2(可重复级),就是在CMM2级企业中,已经建立了基本的软件项目级管理过程,可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相对稳定,已有的管理类似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被复用管理新项目,尽管新项目所实施的具体过程有可能不同。CMM2的核心就是重复利用。

CMM2包括六个关键过程域(KPA),囊括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个方面,其中项目管理又分为计划过程和跟踪与监控过程。

1.1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客户与实现客户需求的项目之间达成共识,需求管理活动就是为了建立并维护这种共识,这是软件项目计划和管理的基础。在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应该记载、跟踪和验证由于需求的变化而引起其它文档所作的修改。

1.2 软件项目计划

建立合理的开发计划的基础是对项目规模、资源要求和风险等要有一个合理的估算。软件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完成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包含估计待完成的工作,建立必要的约定和确定进行该工作的计划。

1.3 软件项目跟踪及监督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的目的是建立对实际进展的适当的可视性,使管理者能在软件项目性能明显偏离软件计划时采取有效措施。它包括对照已文档化的估计、约定、和计划评审和跟踪软件完成情况和结果,以保证当项目执行偏离项目计划时管理上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4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向管理者提供适当的对软件项目正使用的过程和正构造产品的可视性。它包括评审和审计软件产品和活动以验证它们符合适用的规程和标准,给项目和其它有关的经理提供这些评审和审计的结果。

1.5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在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它包括标识在给定时间点上软件的配置,系统地控制对配置的更改、并维护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1.6 软件子合同管理

软件子合同管理的目的是选择合格的软件子承包商并有效地管理他们。它包括选择软件子承包商、建立和子承包商的约定,及跟踪和评审子承包商的性能和结果。

2 软件实训项目管理与CMM2模型改进

2.1 软件实训项目管理

(1)软件实训项目管理概述。软件实训项目是参考中小型软件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同时又适合高职学生作为训练相应技能而改进的软件项目,它不是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软件产品。目前,正规的软件企业如果重视软件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一定会采取各种方法对软件项目进行管控,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常见的措施,采用该系统可以对软件项目的各个实施阶段进行有效的、实时的、科学的管控。所以,把针对软件实训项目管理的系统叫做软件实训项目管理系统。

(2)软件实训项目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软件实训项目管理系统是体现软件实训项目管理过程的一个信息化软件平台,针对学院对项目管理基本的功能需求调查发现,整个系统包括了班级管理、案例资料管理、项目管理、历史数据管理、实训成绩管理、课程管理六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项目管理,它重点体现了软件成熟度模型的思想,有效的规范和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质量保证、结束。

2.2 CMM2级模型改进与实施方案

(1)CMM2级模型改进。CMM2模型中的内容非常广泛,标准十分完备,如果完全照搬CMM2运用到该系统中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对CMM2中管理的内容和标准进行一定的优化和裁减,提出一个适合软件实训项目组规模的CMM软件项目管理模型,并给出在模型的各个阶段实际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CMM2六个关键过程域(KPA)的解释和软件项目管理的过程,这里我们可以初步提出一个基于CMM2的软件实训项目管理模型。该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软件实训项目管理模型的划分结合了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与控制、项目技术。各个阶段分别包含CMM2的关键过程域,其中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配置管理2个KPA贯穿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始终。图中只提到了CMM2的5个KPA,还有一个软件子合同管理KPA,考虑到根据软件实训项目的规模和实际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把项目转包出现的情况,在此进行了裁减。

(2)组织管理结构改进。对CMM2的模型改进后,接下来就要对CMM2所要求的组织管理结构进行适当的裁减。因为CMM中任务分工细,涉及到的角色关系多,这对于软件实训项目组这样的小型软件开发组织来说是难以实现的。经过裁减后,组织管理结构中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描述如下:1)高级经理:一名,负责所开展的所有软件实训项目。2)项目经理:一个项目一名,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3)软件工程师:根据软件项目的规模确定人数,负责软件的设计与开发。4)软件配置管理员:可安排由项目组中任意成员担任,可以是项目经理,可以是软件工程师,也可以由其他人员兼任,负责软件产品的配置整合工作。5)软件质量保证员:如果人员条件允许,此人员最好单独设立,如若条件所限,可由项目经理或软件测试人员兼任,负责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评审。6)软件测试员:可由软件工程师同时担任,在开展测试工作时,必须交叉测试。

3 实施方案

3.1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是软件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它对项目有序、正常的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项目启动包括有项目可行性分析,需求调研、编写需求文档和可行性分析报告。该阶段主要包含CMM2的软件项目计划KPA。

在此阶段需要重点处理的工作有:(1)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为了分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软件项目是否能够按要求完成以及完成的价值如何。一般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三个大方面来考虑,从而形成软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可行性即项目开发的技术储备,开发的风险等方面是否支持项目的开发;经济可行性即确定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值得开发;社会可行性即判断待开发的项目是否有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经过需求分析后的产出物。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确定系统具备哪些功能,即回答待开发项目做什么的问题。需求分析的过程是和客户打交道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后续项目开发的成功与否,必须通过多次的需求调研、分析才能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3.2 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的提出是为了给软件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提供一个合理的、可行的、可参考的工作计划,使项目参与人员能够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开展工作。该阶段主要包含CMM2的需求管理KPA和软件项目计划KPA。

在此阶段需要重点处理的工作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必须按照需求调研的结果来制定,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明确软件项目开发模型,可以利用的项目资源,项目经理还要根据项目需求文档从软件规模、人力、成本、进度等方面进行项目估算和风险评估,根据项目组成员的技术特点和能力进行工作分解和职责分配,从而形成软件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书一旦制定,项目实施的过程就要严格的以它为基准跟踪和控制。

3.3 项目实施与控制

虽然软件项目已经有了明确的需求分析和好的项目计划,但由于计划本身具有假设性和预测性,尽管也充分考虑了可能的风险因素,但是计划毕竟只能是对现实所作的预测和粗略的描述。因此在实施计划时,偏差不可避免。当软件项目的执行与项目计划出现明显偏差时,项目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该阶段包含CMM2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KPA和需求管理KPA。

在此阶段需要重点处理的工作有:(1)需求变更控制:由于需求不能在项目启动时就能完整的定义好,并且随着项目的实施,遇到客户临时更改需求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项目经理要组织项目组讨论变更带来的影响,从而决定是否进行需求文档和项目计划的修改。(2)版本控制:由于软件项目通常是团队合作方式进行,所以不管是需求的变更,还是实施过程中其他文件的更新,都必须及时通知到每一个项目组成员。(3)需求状态:需求状态是标识需求的一个重要属性。每当处理一个需求功能点时,都必须及时的把对该需求的处理方式记录下来,通常的需求状态有:已批准、已拒绝、已删除等等。(4)项目跟踪和监控:项目组必须指定专人在规定的时间记录项目定的跟踪项的进展状态,以提供计划与实际偏差的第一手数据,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处理偏差。

3.4 项目结束

项目结束阶段主要是针对项目本身进行的项目评审验收、归档总结等工作。此阶段包含CMM2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配置管理KPA。

在此阶段需要重点处理的工作有:(1)用户验收和项目评审。项目评审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始终,可以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来决定评审的形式,是走查还是正是评审,可以邀请同行和客户来对软件项目进行审查。在项目结束阶段的评审主要是对项目整体功能是否符合需求,项目过程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等方面来展开。(2)归档总结。项目结束后,要把项目涉及到的项目资料包括软件的需求文档、开发设计文档、产品文档、管理文档等资料汇总收集到相关资料库中,同时还要认真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供今后维护和开发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韩万江,姜立新.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Mark C.Paulk,Charles V.Weber,Suzanne M.Garcia,Mary Beth Chrissis,Marilyn Bush.Key Practices of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M,Version 1.1.1993.

[3]邓子云.论CMM2的过程改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

篇6

一、加强监控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体系

由校、院、系、社会(单位)构成四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1.教学质量监控决策系统的构建

教学质量监督决策系统:主要由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教务处组成。院领导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决策者,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也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核心。具体职责为: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方面的各种规范性制度、各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计划;组织教学检查和专项评估工作;组织实施和落实各级领导的听课制度;做好教学信息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工作,为领导决策、评优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档案管理工作;组织质量监控工作会议、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备案和总结等工作。

2.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系统的构建

教学质量保证实施系统:包括院、系教学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教学院、系作为教学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保证本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正常运行,按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具体职责为:制定本专业质量工作计划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规定;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检查、评估、督导等工作;加强本专业的教风、学风建设;坚持听课制度,并督促、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档案;组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议等,了解教学工作信息;做好统计分析、总结上报、信息反馈、调控落实等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如人事处,负责对教师培养进行监控与评价,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部、院团委负责对学生学风监控与评价。

3.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构建

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由教师、学生信息员、督导、社会(单位)等构成,并借助于校园网等信息平台,把各种信息反馈到决策系统。

教学督导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及教学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依法开展“督教、督学、督管”活动。主要职责包括:对本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配合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做好教学检查工作;交流、研讨教学工作状况,并对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听课和课后指导,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联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全体教师应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教学质量,并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收集有关的信息,及时向教务处或系进行书面或口头反映。全体学生应认真学习,保证学习效果,并对学校的教学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在学习中收集有关的信息,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教务处和系进行书面或口头反映。同时要吸收社会、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密切社会、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实施企业监控,实时搜集和反馈对接岗位需求,通过企业对学生满意度、留用度评价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信息等,实时搜集和反馈对接岗位需求和信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对教学内容和实操训练的监控。

二、完善质量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的质量标准是规范教学、保证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前提。本专业应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包括制定课堂教学规定、教案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实验课质量考核标准、实习教学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试卷审批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报告、考核归档材料检查评价表等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讲授和作业批改,学生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课程考核的命题、制卷、评分标准与阅卷、成绩评定、试卷归档等做具体的规定。此外应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做出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为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供科学的规范与依据。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结构完整、内容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制度建设与实施是保证教学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营造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质量的保障。一般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设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二教学督导制度;三教学检查制度;四教学状态数据公示制度;五实践教学制度;六考试管理制度;七教师任课制度;八听课制度;九主讲教师负责制度;十集体备课试讲制度;十一教案书写制度;十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十三本科生导师制度;十四同行专家评教评学制度;十五学生评教评学制度(含网上评课);十六试卷分析制度;十七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十八学风考核制度;十九社会信息反馈制度;二十教学奖惩制等度。此外还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制度,了解和掌握毕业生整体质量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本专业改革教学管理、调整课程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其中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期初、中、末教学检查制度、评教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新生素质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这六项制度是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基础和关键。

1.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一是实行教学例会制度,通过教学例会及时通报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协同作战。二是通过教学简报及时通报学院教学工作动态。三是坚持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通过教学日志、学生评教,反馈课程教学质量。四是通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评价结果由学院领导直接向教师本人反馈,学院不公开公布教师的评价分数。五是学院党政主要领导通过听课、座谈、巡考、院长信箱等途径及时了解教学第一线情况。六是通过学院开学教学检查、中期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学院领导及职能处室领导深入基层教学部门,开展教学工作调研,保证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2.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督导,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成立了教学督导组,通过听课、专题教学调研等方式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反馈教学工作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同时根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客观性评价,并指导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通过学生、督导、同行及领导的四级评教机制,考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定性的教学信息反馈与定量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质量形成过程。

3.学期初、中、末教学检查制度

学期初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检查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教师授课计划和教师三周备课等教学文件;查第一天教师、学生、教材的到课率;查各类教学设施完好率、修缮率等。中期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查课堂教学质量、查课程教学的基本文件执行、教研室活动的开展等情况。末期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考试(查)的考务管理、查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查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对教学质量进行阶段性评价。

4.评教听课制度

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原则,实施评教听课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听课制度。实施教师互相听课的制度,并要求各级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听课,以了解教学情况,实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二是学生评课制度。学院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测评、课堂教学日志,以及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三是行业专家评课制度。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课、实践课及专业前沿知识的评课活动,征求他们对上课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他们参加学生综合素质及及技能的考核和评定工作。

5.教师评学制度

教师通过教师评学座谈会和考试成绩分析等形式,评估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气、学习过程状况和学习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

6.新生素质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篇7

过程管理是相对于目标管理而言,目标管理更注重成果,使人们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一切活动都紧密围绕目标展开。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管理者急功近利,将管理重心全部放在目标的实现上,而缺乏对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而过程管理则弥补了目标管理的不足,它更强调过程的设计,将最终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注重对各个环节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基于过程管理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控制,包括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课程教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严格论文审查和答辩工作等,通过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来实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介绍过程管理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1 重视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应涵盖研究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包括所在学科的培养目标、培养年限、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等。对于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要求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专业,按照二级学科制定。在每个学科、专业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应适合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提倡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交叉。所设研究方向应属于本学科专业领域,且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并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的,既要符合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又要体现个人的培养特点。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还要结合研究生个人的特长和学术兴趣。培养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凡中途调整计划,要经研究生培养部门审核。

2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广度与深度、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学术性、探究性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除了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以外,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选修课程也应进入新的课程体系[1],鼓励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兴趣特长,跨学科,跨专业选课。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应考虑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课程体系上的连续性、系统性与层次性,体现研究生教育层次的特点。

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研究生院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包括公共课与基础理论课,以及各学院具有一定辐射性和影响力的专业课和反映学科前沿的选修课。鼓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求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前沿及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能较好适应和体现研究生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鼓励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色,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案例式、讲座式、研讨式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立体化”教学;鼓励任课教师出版高质量的精品研究生教材,将国内外最新科学前沿融入其中,使其在同类教学用书中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为了检查教师授课的效果和质量,建立研究生课程评价系统。研究生上完课后,可以对所学课程在校园网上进行无记名评议,评议结果可以及时地反馈给任课教师,所在院系和研究生院。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学校还可以将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惩和晋升的依据。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培养研究生学习中,导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导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创新渊源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具有关键的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研究学习成效,所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制度具有关键的作用。

首先,要严格导师遴选制度。要选拔优秀的导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二是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供研究生作为学位论文课题的科研、设计和科技开发的任务,能承担较重要的科研课题;三是应有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保证研究生进行课题任务,有必要的科研设备、科研环境和研究手段。其次,规范导师招生制度。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的招生制度,保证导师招生范畴应该与其研究相关课题相关,规范招生数量,不允许招生的数量超过相关制度的规定,并且严格审查导师的招生资格,对于没有相关课题研究的,要取消其招生资格;对于有利于学校、社会或者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学校要给与导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其招生培养更多的相关研究生[2]。再次,建立学术梯队。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由学科带头人带领中青年教师组成学术梯队,以指导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也可以优化导师结构和资源配置,解决由于研究生规模扩大造成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最后,建立新增导师培训和导师经验交流制度。对新增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使导师了解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并与资深导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出贡献。

4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一种体现,对于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丰富专业知识,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定期举办相应的学术活动,如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并制定一系列定量指标,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若干次学术活动,来保证研究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为加强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学校还应加大对研究生出国访学、短期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的支持力度。

5 严格论文审查和答辩,把好学位授予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评审、答辩到学位申请都应该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来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首先是选题环节。成立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内容进行评议审查,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以确定其选题是否先进,合理,以及可行性如何,最后决定其通过与否。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要求博士生在进行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在导师指导下,在教育部认定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进行论文选题查新工作。其次是论文中期检查环节。研究生须向中期检查考核小组提交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包括已完成的研究和实验以及所得的初步结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并由考核小组提出进一步的工作意见。再次是在论文评审环节。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盲审制度,导师不参与学位论文评阅以及论文评阅专家的提名。研究生论文送审时,由管理人员隐去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姓名以及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几方面内容,由研究生院统一送校外专家评审。博士论文送审前,须收取学位论文电子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并将结果返回院系和导师,决定其论文是否送审。最后是论文答辩环节。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答辩小组主席,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实行答辩委员论文质量保证责任制,答辩结束后,所有答辩委员必须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上签字,如果通过答辩的论文受到质疑,除了研究生和导师以外,答辩委员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3]。

6 结束语

过程管理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研究生培养过程细化为若干环节,通过规章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加强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才能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一、 审计前的质量控制

审计前期的质量控制,既能从开始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又可以大大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益。加强审计前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措施:

1.深入了解客户的情况,谨慎承接审计业务。深入了解客户情况可以充分评估审计风险,防止客户转移风险。要选派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了解客户的历史沿革、发展情况、社会声誉、委托目的等,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实施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和其他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要对客户的一些特殊事项进行关注,如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原因、审计委托的特殊要求以及客户的管理层所面临的压力等。通过上述工作使注册会计师对拟承接项目的审计风险有了初步的认识,经项目洽谈小组集体讨论后决定是否承接该项业务,这样可以避免企业经营风险转移给会计师事务所。签定业务约定书时,应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要求客户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2.制定审计计划。事务所与客户签定业务约定书后,要根据对客户的了解及所属行业的基本状况,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风险及项目的重要性作出合理评估,根据项目的性质、复杂繁重程度等派遣审计人员,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安排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进行督导。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制定业务承接规定、审计人员工作委派制度、签订业务约定书须知、审计计划编制规定、审计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审计取证注意事项、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及复核制度、审计报告撰写及复核制度、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服务守则、人员考核与晋升办法等规章制度。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依据有关标准,对所内各项审计业务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二、审计中的质量控制

审计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加强对审计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大作用。

1.明确审计程序和职责。在审计业务实施阶段,要按审计外勤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严格外勤审计工作程序,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实行项目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负责制,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和程序,使工作底稿能够反映出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过程和工作轨迹,把好审计证据的质量关,完善信息传递系统,建立畅通的审计信息渠道,保证外勤工作的协调高效。

2.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念,审计人员在选择了合适的审计方案并予以实施后,还要跟踪审计业务的全过程,进行审计风险分析,以便发现审计计划的不足之处和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审计质量体现在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上。因此,每一个业务项目都应按操作规程扎扎实实地做好。严格三级复核制,应明确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主任会计师具体的复核内容和承担的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个审计项目的每一环节自始至终都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4.完善督导机构,加强督导力度。在设立督导机构时,应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督导岗位上。要给予督导机构必要的经费投入,以提供工作上的便利条件。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任会计师应对质量控制承担全面责任。督导人员应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应当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协作,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5.严格履行审计报告的签发制度。在审计报告的起草、签发、打印、签章及分发使用等环节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来执行,保证审计报告按合法的程序、格式对外出具,避免出现纰漏。要完善主任会计师签字制度,完善事务所质量控制机制。除此以外,事务所应建立发起人之间的相互监督约束机制,对重大审计业务要实行发起人之间相互复核签发报告制度,以提高发起人的风险意识,有效防范风险。

三、审计后的质量控制

审计后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总结审计经验,检验当前使用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对今后业务的审计质量进行指导。

1.及时总结审计工作。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和部门经理都应对本次审计工作进行总结,简要阐述本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指明今后类似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审计总结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工作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2.加强审计档案的管理。审计档案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宝贵财富,应当妥善管理和保存。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为今后的审计业务服务,同时,对于降低审计风险,化解潜在的诉讼具有特殊作用。

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审计全过程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只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保证把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陈宜男.浅谈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控制[J].会计之友,2007,(09).

篇9

武汉工业学院校学生会发展至今,每界都努力建设一个战斗力强的团队,所以对于团队的建设工作仍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只有团队基本建设完善了才能确保我们战无不胜,才能确保任何一次换届不会导致学生会的衰落.严谨而有战斗力的团队才能确保我们武汉工业学院学生会勇往直前,在武汉个高校中,在各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我们校学生会现在已具备团队的具体框架,有其型而神不足,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的机会太少,虽各司其职但不能团结一致,齐头并进.

所以新的一年里,我们更应充分发挥秘书处的衔接作用,更好的让各部门联系起来,加大各部门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思考各部门的合作发展方式.在各例会上不仅要总结自身工作.更要来探讨如何与其他部门协作,如何使团队的力量全部发展起来.

普及团队知识教育,进行队伍建设的培训,在校学生会例会上进行团队理念的阐述,计划性的进行队伍建设的培训.真正让学生会的每个成员领略带队伍建设的重要和团队合作产生的巨大效应.秘书处可以策划,安排,总结每次培训的过程.

与此同时工作重点还要注意向内向外发展:

向内,真正让我们学校的学生们感觉到我们校学生会带来的改变

1:加强完善具有普遍性个实惠性的学生工作

A:扩大"英语角"的活动范围,进一步的完善英语角的内容.对于英语角每次活动的开展秘书处重点纪录有创新的英语活动,并负责策划一些英语活动.比如,挑战主持人什么的,现场互动

在这基础上加大英语角的宣传活动,渲染,规划英语学习区域,让学英语形成一种校风.

B:加强"十百千"文明寝室的建设,寝室管理和查勤力度

C:在各种民族传统节日中可将活动创意想出来然后承办给各个院系,让学生能感觉的到节日不断,学习不断.

2:创立学生调查工作,总结归纳学生意见进而完善学生会的工作.一个真正成功的团队会让他的服务对象赞不绝口.

类似市场调查,由每个部门提出要调查的问题,围绕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提出问题,设置选项,由秘书处统计规划印刷并调查总结,每个学期做两次,既一个季度一总结

向外,即扩大与武汉个高校的联系学习交流是必不可少但却不是唯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打开交流的窗口让外界先进发展的思想流进武汉工业学院,从思想上发展武汉工业学院的学生建设:

1:可从先进班集体中选不同院系的与其他院校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交流不同的求学过程.

2:建立院校学生会联盟,可建立网站或是论坛

也可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学生会的工作和大学生的发展

3:组织工艺活动和与企业间的交流,扩大社会影响力

对内发展亲和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内外兼修,必能腾飞,同时,加强纪律建设,严肃学生会考察制度,也是永远不能放松的工作。

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范文二

斗转星移,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新学期又悄然将至,在新学期中为加强学生会内部团结,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各部门完成各项活动,带领并协助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现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重点:

1、完成学生会内部管理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监督别人、公私分明。

2、完成各部门职责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所在。

3、加强部内、与其他各部以及其他学生会、社团的协同合作。

4、每周值班情况统计,汇总上周情况。

5、制定学生会纪律,监督各部门执勤。

6、定期与学生会成员及各位老师交流工作经验。

二、工作具体内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现计划完成以下的工作内容:

1、按照时间的计划,我们初期将与学生会的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他部门的计划,并把我们的工作向他们介绍,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缩短“磨合期”,提高工作效率。

2、协助主席团工作,组织落实主席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3、做好本职工作。包括:整理好每次的会议记录,去粗取精。作好每周的计划与总结。

4、负责学生会常务性监督工作,公平公正,协助学生会工作有效的开展。

5、负责各种会议的考勤与情况统计,定时向主席团汇报有关工作。

6、保证学生会内部设备的齐全,及时配备各部门所需文具及其他办公用品,为学生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

三、工作要求:

1、工作时要认真仔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2、要讲文明礼貌,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3、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熟练业务,提高水平。

4、提高各种素质,秘书处是一个繁琐的部门,这更能体现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急切性。

5、工作态度要诚恳,开展工作全面细致,对待工作不得推脱,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完成任务。

6、搞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便以后方便、顺利的开展工作。

7、树立良好形象,这是学生会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四、加强部门建设:

1、加强本部门团队精神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2、加强与学生科老师的合作与交流,合理安排工作。

3、抓好学习,力争做到“工作业务优秀,学习成绩优秀”的双优学生干部。

4、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与交流。

秘书处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此承诺我们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的工作中。在工作实施中我们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坚信我们会排除困难,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同时请系领导老师及各位同学给予监督和支持,在年终总结上我们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范文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踏入了2012年,在这一年的新学期当中,学生会秘书处扎根学生群体,服务广大师生,特此制定2012年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如下:

总体指导原则: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要在学校团委指导下,虚心听取教师、学生的发展建议,在各方面工作当中做出不懈努力,力求将秘书处做得更好。

2012年学生会秘书处工作细则:

1,每月开展秘书处定期工作讨论,总结每月的工作问题,及时开展交流经验,找出工作不足之处,使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提高。

2,注重工作效率,今年工作当中需要同时提供交流沟通,经验交流当中要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出部署。经验交流会议是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起到一个良好的工作作用,以便顺利开展工作。

3,工作要求。认真细致的工作,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工作。秘书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部门,时时刻刻需要联系其他部门开展合作,工作当中要强调密切性、组织性、纪律性、协调性。

4,建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学生会秘书处工作代表学校团委,时时刻刻工作需要维护自身良好的工作形象。新学期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日常活动当中注意个人行为礼节问题。

(2)掌握的专业素质,工作服务要公正、公开、公平。

(3)时刻保持与学生群体间的联系。

 

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范文相关文章:

1.大学秘书部工作计划范文

2.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

篇10

十年来,学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向社会输送软件人才2 600余名,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率100%。学院的教师队伍也由最初的11名教工发展到今天40余人,并先后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研工作者,包括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创新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高校优秀辅导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另外还有多名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和1名“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学院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核高基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工程等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科研成果居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首。

学院的学科发展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为导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系统科学、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等为依托,注重跨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联合。学院在深入研究和分析ACM/IEEE CC2005的基础上,开展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结合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要求,编写出版了《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组织研制了我国高等教育软件工程专业规范。2007年学院软件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软件系统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系统工程等5个专业方向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作为清华大学6个本科专业之一第一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软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实验平台建设”分别获2006年、2008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软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总结学院十年发展历程,科学规划、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是学院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1 长远思考,注重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是研究型大学管理体系中的一种能力资源,在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产生、整合、提升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软件学院在学院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学院的战略愿景,即“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精品意识,积极推行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将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学院”。表现为建设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的教学平台。为实现战略愿景,学院2005年6月制定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各软件学院的发展现状、清华软件学院的特长与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战略定位,即“精品教育、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国际一流”,提出了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及量化指标。

“十一五”规划中,教学工作目标是“以基础教学与能力教学为主线,在教学体系中实现案例教学,强调教学与科研成果结合,学生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课堂讲课内容与国内外文献相结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内容,突出软件与系统科学的教学特色”。量化指标是“力争申报成功1~3门精品课(包括申报研究生院精品课);每个研究所新开设课程2~3门;每年自编教材1~2门,力争体现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融合最新国外著名教材;同时注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出精品课教材,培养精品课教师等各项工作,确立我院教学的前沿地位”。五年来,学院教学工作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在完善已有教学计划与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设置(或置换课程)和教学策略,建设完成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2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7部“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不仅如此,学院的科研、服务与队伍建设工作也基本实现了规划目标。在队伍建设上,学院规划“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正常引进师资的同时,学院还将聘请国外客座教授和讲席教授组作为重要任务”。五年来,学院共引进教师13人,聘请客座教授2人,兼职教授1人,高访学者2人,专家顾问5人,充实提高了教师队伍,活跃了学术交流氛围。其中高访学者PAUL从2007年连续3年聘期,“形式化方法”专家顾问组成员5人2008年起几乎每天都在学院,与学院相关研究所进行了深入实质的合作交流,为学院的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学院又设立了“软件理论”讲席教授组,团组成员11人均由海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包括1名图灵奖获得者。

有志者事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院正是胸怀“一流”志向,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注重战略规划与管理,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格局。日前学院正以清华百年软院十年为契机,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开群言,集思广益,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总结学院十年的建设经验,制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 实行人才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梅贻琦校长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软件学院十分重视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坚持遵循激励与约束并重,注重实绩与量化考核并举原则,坚持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形成了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

为吸引一流教师加盟软件学院,同时为鼓励培养本院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学院设立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包括高端人才奖励办法、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海外人才启动经费与搬家补贴、优秀团队奖励办法等,通过经费、学生、办公场所等资源倾斜,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同时通过学校高访学者计划和教育部“春晖计划”,吸引了数名高水平的境外教授到学院进行长期交流或短期讲学,并聘请国内软件工程专家和国外知名软件企业专家多人作为学院的讲席专家,开设部分课程和系列讲座。建院来,学院先后从海内外引进中青年教师28人,其中海外引进8人,实行协议工资的高端人才1人,客座教授3人,兼职教授4人,高访学者2人。

为保证人才流动,学院还建立了教师工作成果计分标准,即考核指标。指标包括教学、科研和管理三部分。教学部分包括授课、学生指导和奖励,科研部分包括SCI文章、项目、专利及奖励,管理部分包括承担行政职务、学术职务、学生工作等内容。每部分内容又从规模、程度等细分,按权重赋予一定的分值。考核达标分数分别是中级50分,副高75分,正高100分;其中科研项目是必须计分项,要求中级职称教师每年必须有10万元研究经费支持,副高20万元,

正高30万元,否则一票否决,考核不达标。坚持科学研究对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支持是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突出特点。

考核采取过程考核方式,具体由人事部门负责,各职能部门配合,计算出教师在全年的工作得分,并由教师本人审核确认。学院严格执行末位分流,一年考核不达标亮黄牌,两年不达标亮红牌,三年不达标分流。几年来学院先后有7位教师离开学院,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考核是无情的,分流看似更加残酷。但学院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对所有分流或主动离开的教师都给予最大的关怀:学院坚持认为,离开不等于失败,只是不适应现有的岗位,同时学院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离开的老师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日趋突显,学院更加重视团队建设和分类管理,追求人尽其才。为此学院不断完善考核指标,健全考核体系。考核不仅强调单纯的数量,更强调质量,强调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效果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强调形成团队开展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强调教书育人,考核指标正在由侧重“刚性”向侧重“柔性”转变,考核类型正在由“同一考核”向“分类考核”过渡,考核对象也在由“个人考核”向“团队考核”转变,合格标准正在由单一标准向综合标准与单项标准兼容过渡,即教书育人、团队工作、社会影响三项指标都达到时为优秀,达到两项为良好,达到一项为合格。

3 实现制度创新,突出特色管理

大学的行政管理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支撑,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效率。软件学院行政工作坚持“管理建院”方针,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在遵照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前提下,强调制度创新,突出特色管理。

建院以来学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高端人才激励政策”、“海外引进教师启动经费与搬家补贴规定”、“教师工作量考核计分方案”、“优秀团队评比办法”、“SSRT支持计划”、“开题答辩制度”、“核心组集体备课制度”、“案例教学规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博士生例会制度”、“行政例会制度”、“公文运转与归档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办法”、“机房管理制度”、“机器配发与使用规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度”、“学生辅导员培训补贴制度”、“学院爱心助学金管理办法”等40余项制度规定,并定期补充修订,保证了制度的适时有效,各项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其中“开题答辩制度”、“核心组集体备课制度”、“SSRT计划”、“行政例会制度”等规定,更加体现了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第二课堂建设、行政协调管理上的特色。

1) 开题答辩制度。

开题答辩制度即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在出口环节设计的质量保证监督制度。根据高质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要求全体工程硕士必须通过程序语言考试方能申请开题,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开题报告必须通过“盲评”,论文必须通过“”,学生方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网络、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编程能力”是学院对学生四项能力要求之一。程序语言是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学院的工程硕士除少数本院推免外,多来自外校,各校在本科阶段对程序语言的训练参差不齐。为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编程能力,学院严格执行学生通过语言考试后才能申请开题的制度。为此学院每学年组织2次语言考试,分别在每学期末。考前学院组织教师为同学进行辅导。语言考试是一件工作量大、人员投入多的艰巨工作,因为考试形式是机考,教师要设计不同的考试题目,实验室要具备不同的上机环境。程序考试实行多年来,尽管每年都有个别学生因没通过而不能开题,有的学生因此不得不放弃已经联系好的就业单位,但师生们却从心底认可,因为确实把住了质量关。

为进一步保证开题申请通过的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督促教师对学生开题严格把关,学院设计了开题报告盲审环节,要求各研究所首先组织开题报告答辩,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对通过答辩的开题报告再统一组织盲评,未通过盲审的学生延迟半年重新答辩。几年来每年平均有10%左右的学生未能通过盲审。与此同时,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对完成毕业论文即将进入毕业答辩环节学生的论文先行网上,监督学生诚信为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

学院在毕业设计环节上层层把关,有效地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

2) 行政例会制度。

学院行政例会制是在实验室工作例会基础上发展而成。学院注重学生实践与工程化能力培养,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分别设立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机房与专用机房。机房设备的管理、学生上机学习状况的监控成了实验室最主要的工作,为此实验室从建院初即开始了每周一办公例会制,解决上周出现的问题,通报新一周工作计划。几年来学院机房运转通畅,学生上机学习效果突出。曾有学生毕业后给学院留言写到“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而对于我,忆清华,最忆是机房。因为清华西北角那片银杏林间的机房见证了我们一字班的学生如何成功地被磨练成了优秀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和科研人才。”

2004年,学院加强行政管理,设主管领导2人,分设A/B角,全面管理协调学院的教学、行政、人事、后勤与实验室工作。为此,每周一的实验室工作例会演变成全体行政人员例会,早8点准时召开,主管领导主持,全体行政人员参加。会上各部门相互通报本周工作计划,协调有关工作,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完整进行,杜绝了相互推诿、“漏球”、“遗球”现象产生,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

3) SSRT计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软件学院在学校SRT项目支持的基础之上,设立了与之相应的SSRT(Software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项目训练计划,旨在营造科学、工程、技术有机融合的软件人才培养与研究氛围,加强学生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系统分析、系统建模与系统设计能力。学院通过SSRT计划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结成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项目每年10月评选一次,只受理团队申请,鼓励各层次学生组合,院学术委员会成员为项目评定小组成员。支持经费来源于学院的科研经费和有关公司的赞助,每年支持额度为5~10万元人民币。

2005年以来,先后有116名本科生、85名硕士生、13名博士生申请参与SSRT计划,52个项目中37个项目获得资助,累计支持经费33万余元。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开发,激发了获取知识的热情,培育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品质,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2003级学生施侃乐负责开发的Kaleidia智能互动教学平台,从软件教学实际出发,经过两年的发展,融合了软件学院四个年级,先后几十名成员的共同努力,从2005年开始至今一直服务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专业必修课――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师生欢迎。

4) 核心组备课制度。

教学评估是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打分评价。学院对评估结果充分重视,每学期业务办统一汇总各任课教师的评估结果报院务会分析讨论,院务会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学生工作组及教学管理部门的调查反馈,科学分析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对确实需要提高教学水平、评价得分排在全校后5%的教师,核心组领导给予集体备课,同时深入课堂,现场指导。几年来核心组先后给1位讲师、1位副教授和1位教授进行了集体备课指导,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教学评估结果多年位居学校同等规模课堂前列,其中本科生教学评估先后四年位居第一。

4 夯实文化底蕴,加强团队建设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组织持续发展、快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组织文化还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动态文化,它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管理建设中沉淀出来的精神财富[3]。软件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通过一流的战略定位、动态的人才管理、系列的制度规范,积淀形成了团结、争优、务实、忧患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每年坚持的年终考核总结大会,教师们面对考核分数,面对同事的分流,更激发了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斗志,形成了学院脚踏实地、奋斗向上的文化基调。

团结、和谐、奋斗、成事是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为此学院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施行高福利高待遇,通过改善教师生活,解除教师后顾之忧,增强教师的单位归属感,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与服务工作中。学院通过设立院岗位工资,执行普遍高于其他院系标准的课酬,提供MSE指导经费、退休人员一次性工资补贴、骨干人才住房补贴、青年教师支持计划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收入,改善教师生活。对于离退休教工,学院通过生日祝福、节假日探望、享受与在岗教工相同的福利待遇等措施,给予教师们细微的关心和真诚的感谢。教师们充分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提高了学院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温暖和谐的文化氛围。

组织文化的形成常常与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人格特质、经营哲学、领导方等有着直接的关系[3]。学院的核心人物,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创办的发起者之一孙家广院士为全院教工树立了“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每年工作365天,持续20年不动摇”的行为楷模,树立了“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基本信念。

21世纪,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的主力是团队。软件学院为了更好发展,为了担当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特别强调团队文化建设。因为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做成有社会影响的事,才能培养出社会的栋梁之才。近两年来,学院通过舆论引导、表彰激励、考核约束、限时整改等手段有意识导引、加深教师的团队意识。2009年学院首次表彰了非结构化数据管理、软件可信性研究、三维设计核心系统研究三个科研团队,2010年学院开始研讨团队考核方案。在2011年初结束的“我为学院‘十二五’建言”活动中,学院教工广泛参与,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43名教工建言近4万字,为学院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情真意切,彰显了学院巨大的凝聚力。

5 结语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初见成效。在清华百年软件学院十年之际,梳理分析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发展战略、制度创新与文化建设,希望能对软件学院未来的发展、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Z]. 教高[2001]6号.

[2] 陈锡坚. 论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战略管理[J]. 福建:教育评论,2009(1):21-22.

[3] 谭昆智. 组织文化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8

Institutional Reformation and Culture Building under Strategic Leadership――Experiences Report from School of Software, Tsinghua University

LIU Limei, ZHANG Hui, PENG Ling, WANG Jianmin

篇11

1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典型问题诊断

通过分析当前各校毕业设计管理工作过程,发现学校在毕业设计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毕业设计质量标准缺失。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因开设专业太多,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工作组织方式、成果呈现形式及其评价标准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的毕业设计要求是学校和教师评价毕业设计质量的标准,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校毕业设计的要求和抽查标准较模糊,未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产业行业和专业大类的特异性出台较为具体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到底什么样的毕业设计符合要求,各省、各校一直存在争议,有着各自的认识。(2)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工作程序,学生实习地点、企业和岗位的较大差异及频繁变化给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并且缺乏激发指导教师主动关心学生毕业设计的政策以及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的有效机制,缺乏明确的院系二级职责分工和有效监督,导致学校在毕业设计管理上,缺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理念,在某些环节、某些细节的管理上缺位。(3)对毕业设计质量把关不严。主要表现在学校因毕业生就业率和招生指标的原因被迫放宽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指导教师放宽初审要求,答辩评委安排不合理,答辩过程流于形式,评委把关不严,答辩考核不全面、标准不统一,未严格依据省级抽查标准判定结果,缺乏淘汰机制等方面,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4)保障毕业设计实施的基础条件不足。在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要素中,学生素质及其主观能动性是关键,指导教师、实习场所和设施、实习企业和岗位、实习管理平台和毕业设计专项经费等硬件是基础,有效组织、管理与评价方式等软件是保障。保障毕业设计实施的基础条件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和企业符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素质要求的人员不足,校内用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实习实训场所、设施欠缺,符合完成毕业设计实施条件且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限,缺乏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进行有效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实习管理平台,缺乏足够的教学经费用于学生毕业设计实施和教师工作量补贴等,导致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2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方法改进策略

2.1转变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理念

毕业设计作为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项目,具有对接真实岗位、持续时间长、方式灵活多变、学生自学为主和独立完成、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等特点,影响其实施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学校在改进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方法时,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及结果评价上突出岗位性、职业性和实用性,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

2.2具体做法

2.2.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

毕业设计大多与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同步进行或融为一体,占高职人才培养周期的1/3,是集中开展岗位体验等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职业人的桥梁,其管理和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毕业设计不同于其他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其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是校内任何实践教学不可比拟的,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认真研读、领会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毕业设计要求的文件和政策,转变观念,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把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质量管理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把各二级院系的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和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抽查通过率纳入绩效考核,实施目标管理。作为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的二级院系,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研究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成果呈现形式等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制定本院系毕业设计管理实施方案、管理流程等质量管理细则和具体目标,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培训、考核,提高师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2.2.2完善标准,创新模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首先,提高毕业设计管理效能和质量,完善毕业设计作品质量标准。毕业设计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其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而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则是毕业设计改革的方向和核心。在毕业设计质量标准中,最为关键的是选题及作品呈现形式的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应尽可能与专业对口,结合岗位实际。以药学类专业为例,可结合专业和岗位撰写医药行业分析报告、药品生产企业实习岗位分析报告、某药品制剂工艺分析报告、某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优化设计、某药品市场分析报告或推广策略、药品仓库管理优化方案、某疾病的药学服务方案等。其次,创新校企联合指导模式。通过学徒制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力量,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现学生顶岗实训、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开辟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再次,创新毕业设计答辩方式。如改变毕业设计回校答辩的做法,尝试实行视频答辩或到企业现场进行答辩。若视频答辩,可灵活安排时间和地点,有效服务学生。若在企业答辩,可邀请企业专家参加并提问。若在校内答辩,可改革答辩仅有毕业生在场的做法,让低年级学生作为听众,现场观摩,提前了解毕业设计要求及答辩程序。

2.2.3强化培训,落实要求

毕业设计是评价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别于本科生毕业论文。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比较陌生,因此,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和组织工作的培训尤为重要。培训可分为以下5个层次,一是聘请省级毕业设计抽查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毕业设计的文件和要求;二是学校组织教务处、二级院系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走出去”,到毕业设计工作开展较好的同类院校交流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三是教务处和二级院系在结合本校各专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校和本专业毕业设计具体质量标准,并对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避免生搬硬套外校模式或校内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四是各二级院系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前,开展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培训,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就毕业设计一般流程、选题要求、格式规范、质量标准、答辩要求、时间节点等一些问题进行集中指导;五是在毕业设计答辩前,对所有评委进行培训,统一标准和程序,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2.2.4健全机制,强化监督

一是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规范、职责和程序,建立健全毕业设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明确学校、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及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权、责、利,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学校应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毕业设计校内外资源,明确毕业设计的年度质量目标及其责任主体。教务处负责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宏观政策研究、指导、培训、督察和结果审核,全面执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制度,督促各二级学院完成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各二级院系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订院系毕业设计工作方案和各专业毕业设计标准,进行学生毕业设计管理与考核,确保完成毕业设计年度质量管理目标,达到各级毕业设计抽查标准。二是强化过程监督,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学校将毕业设计省级抽查通过率列为单项工作考核内容,将教务处作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教务处则将各二级院系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纳入教学考核范围,对关键节点进行督导、监控和考核。各二级院系则对指导教师进行监督,检查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情况。指导教师则负责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进度把控和作品质量初审。从而实现对毕业设计的标准制定、选题、实施、成果展现、成果答辩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毕业设计答辩淘汰机制。对不按指导教师要求提交、严重抄袭、不按要求修改毕业设计的学生,取消其答辩资格或延迟答辩。对放松答辩初审标准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扣发其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补贴。对未能严格按照答辩程序和要求进行质量把关的各二级院系答辩专家组,追究其所在二级学院的责任,按教学事故处理。

2.2.5加强建设,创造条件

在毕业设计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实习实训场所及设施、实习企业及岗位、毕业设计管理平台等硬件是保障毕业设计得以实施及其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增加实验实训室设施、设备配置和工位数,让学生能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完成产品或工艺设计,或让部分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中,完成学术性毕业设计作品。(2)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学徒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也可通过增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规划找到合适的企业、岗位,在自己感兴趣的实习企业、岗位完成毕业设计并实现就业。(3)加强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管理平台建设,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顶岗实习中沟通交流、选题、成果整理和展示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预防和纠偏措施[5]。(4)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和作品数据库,确保一人一题,同时避免相互抄袭。

3结语

在毕业设计管理中,学校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诊断,充分发挥自身在政策导向、标准制定、过程管理、质量把关、条件保障等方面的作用,调动毕业设计相关各方的积极性,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勇,郑银霞.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29-38.

[2]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整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832):24-29.

[3]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41-44.

篇12

我们校学生会现在已具备团队的具体框架,有其型而神不足,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的机会太少,虽各司其职但不能团结一致,齐头并进.

所以新的一年里,我们更应充分发挥秘书处的衔接作用,更好的让各部门联系起来,加大各部门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思考各部门的合作发展方式.在各例会上不仅要总结自身工作.更要来探讨如何与其他部门协作,如何使团队的力量全部发展起来.

普及团队知识教育,进行队伍建设的培训,在校学生会例会上进行团队理念的阐述,计划性的进行队伍建设的培训.真正让学生会的每个成员领略带队伍建设的重要和团队合作产生的巨大效应.秘书处可以策划,安排,总结每次培训的过程.

与此同时工作重点还要注意向内向外发展:

向内,真正让我们学校的学生们感觉到我们校学生会带来的改变

1:加强完善具有普遍性个实惠性的学生工作

A:扩大"英语角"的活动范围,进一步的完善英语角的内容.对于英语角每次活动的开展秘书处重点纪录有创新的英语活动,并负责策划一些英语活动.比如,挑战主持人什么的,现场互动

在这基础上加大英语角的宣传活动,渲染,规划英语学习区域,让学英语形成一种校风.

B:加强"十百千"文明寝室的建设,寝室管理和查勤力度

C:在各种民族传统节日中可将活动创意想出来然后承办给各个院系,让学生能感觉的到节日不断,学习不断.

2:创立学生调查工作,总结归纳学生意见进而完善学生会的工作.一个真正成功的团队会让他的服务对象赞不绝口.

类似市场调查,由每个部门提出要调查的问题,围绕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提出问题,设置选项,由秘书处统计规划印刷并调查总结,每个学期做两次,既一个季度一总结

向外,即扩大与武汉个高校的联系学习交流是必不可少但却不是唯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打开交流的窗口让外界先进发展的思想流进武汉工业学院,从思想上发展武汉工业学院的学生建设:

1:可从先进班集体中选不同院系的与其他院校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交流不同的求学过程.

2:建立院校学生会联盟,可建立网站或是论坛

也可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学生会的工作和大学生的发展

3:组织工艺活动和与企业间的交流,扩大社会影响力

对内发展亲和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内外兼修,必能腾飞,同时,加强纪律建设,严肃学生会考察制度,也是永远不能放松的工作。

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范文二斗转星移,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新学期又悄然将至,在新学期中为加强学生会内部团结,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各部门完成各项活动,带领并协助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现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重点:

1、完成学生会内部管理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监督别人、公私分明。

2、完成各部门职责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所在。

3、加强部内、与其他各部以及其他学生会、社团的协同合作。

4、每周值班情况统计,汇总上周情况。

5、制定学生会纪律,监督各部门执勤。

6、定期与学生会成员及各位老师交流工作经验。

二、工作具体内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现计划完成以下的工作内容:

1、按照时间的计划,我们初期将与学生会的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他部门的计划,并把我们的工作向他们介绍,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缩短“磨合期”,提高工作效率。

2、协助主席团工作,组织落实主席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3、做好本职工作。包括:整理好每次的会议记录,去粗取精。作好每周的计划与总结。

4、负责学生会常务性监督工作,公平公正,协助学生会工作有效的开展。

5、负责各种会议的考勤与情况统计,定时向主席团汇报有关工作。

6、保证学生会内部设备的齐全,及时配备各部门所需文具及其他办公用品,为学生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

三、工作要求:

1、工作时要认真仔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2、要讲文明礼貌,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3、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熟练业务,提高水平。

4、提高各种素质,秘书处是一个繁琐的部门,这更能体现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急切性。

5、工作态度要诚恳,开展工作全面细致,对待工作不得推脱,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完成任务。

6、搞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便以后方便、顺利的开展工作。

7、树立良好形象,这是学生会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四、加强部门建设:

1、加强本部门团队精神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2、加强与学生科老师的合作与交流,合理安排工作。

3、抓好学习,力争做到“工作业务优秀,学习成绩优秀”的双优学生干部。

4、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与交流。

秘书处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此承诺我们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的工作中。在工作实施中我们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坚信我们会排除困难,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同时请系领导老师及各位同学给予监督和支持,在年终总结上我们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范文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踏入了20xx年,在这一年的新学期当中,学生会秘书处扎根学生群体,服务广大师生,特此制定20xx年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如下:

总体指导原则: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要在学校团委指导下,虚心听取教师、学生的发展建议,在各方面工作当中做出不懈努力,力求将秘书处做得更好。

20xx年学生会秘书处工作细则:

1,每月开展秘书处定期工作讨论,总结每月的工作问题,及时开展交流经验,找出工作不足之处,使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提高。

2,注重工作效率,今年工作当中需要同时提供交流沟通,经验交流当中要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出部署。经验交流会议是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起到一个良好的工作作用,以便顺利开展工作。

3,工作要求。认真细致的工作,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工作。秘书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部门,时时刻刻需要联系其他部门开展合作,工作当中要强调密切性、组织性、纪律性、协调性。

4,建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学生会秘书处工作代表学校团委,时时刻刻工作需要维护自身良好的工作形象。新学期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13

2006年5月1日,新民新桂水果合作社举行挂牌揭幕仪式。第一批入社的有50户,种植水果(主要是荔枝)3000多亩,大家推选李太祥担任社长。几年来,李太祥把所积累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社员。为了方便社员,每年李太祥都派出工人,购回石灰、硫磺烧制石硫合剂,发给社员用于果树病虫防治使用,只收回一些成本。不论多忙,也不管多远,社员邀请他去指导时,他都会及时赶去,帮助解决一些管理技术问题。

“合作社成立后,新民镇水果生产由过去分散型到集中型再向科技型转变发展,提高了果农专业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加了收入,同时及时使果农掌握和沟通水果的产、供、销信息。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新民镇水果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市场竞争力,为我市的水果生产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采访中,廉江市老促会全继春会长介绍说。

“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运作,无论是其荔枝基地还是农户荔枝生产,都是按照《绿色食品荔枝生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我们还与农户签订承诺书,实行‘三统一管理’。”李太祥向记者介绍说,一是统一技术措施。做到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格化,管理规范化,产品标准化。二是统一农药化肥供应。合作社采购的农药,都是经过互联网查询过的那些信誉好的大厂生产的,价钱合理,质量保证,供应及时。三是统一产品销售。产品将要上市前,合作社就与各大经销商联系,签订购销合同。“合作社以示范果园为样板,把标准化生产向全社推广。目前,有230户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三统一管理’承诺书,为合作社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推广标准化生产,开展统一品牌销售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为了提高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的能力,李太祥经常邀请专家技术组人员深入到示范园现场观摩指导和举办技术培训。组织果民参观示范果园,推广标准化生产。

“为开拓社员视野,我们还组织他们到广东省水果专业市高州学习取经。”李太祥介绍说。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在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宣传和落实技术措施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果园工作方案中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计划安排等有计划按步骤开展工作。二是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的觉悟和认识,把建设示范果园要求转化为农户自觉的行动。三是根据荔枝生长季节和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技术工作计划,针对当地制约荔枝增产的关键因素、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制订相应的栽培模式及病虫害综

据了解,近几年来,在李太祥的带领下,新桂合作社示范果园按照标准化生产示范果园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