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

篇1

(1)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我国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抗逆作物育种、品质改良育种和固氮育种等。例如在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和转基因棉花的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国每年植物因病毒、细菌及真菌、害虫、杂草、旱寒盐、高温等因素给粮食作物、园艺作物及经济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以上问题也正在一步步解决之中。目前我国已相续培育并成功推广种植了一些转基因抗病毒作物、转基因抗细菌及真菌作物、转基因抗虫作物、抗除草剂作物、抗盐碱作物、抗旱作物、抗寒作物、抗高温作物等。例如在抗盐碱作物方面,刘岩、玉慧中等将抗逆基因mtlD和gutD基因转入植物,获得了烟草、玉米、水稻等植物的耐盐碱转基因株系;在抗旱作物方面,我国科学家把美洲拟碟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得到转基因抗寒番茄。此外我国还成功培育了烟草、马铃薯、黄瓜、番茄等抗病毒作物和将Bt杀虫剂晶体蛋白基因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复合在一起的双价抗虫棉。在抗逆作物的培育和推广方面,可以说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基因工程在利用农作物生产食品中的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作用于农作物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三方面:改进食品原料的品质、改善果蔬采收后的贮藏保鲜性能和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对植物的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维生素等品质性状进行改良,也可延长果实储存期和改良食品风味。

2、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基础研究的直接性和可见性成果不是很显著,所以很多科研人员不愿意扎深根认真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础性和长远性,所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可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其重视程度还是资金投入和相关政策体制都存在很多问题。其次,应用研究还很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决定了基础应用研究的缓慢发展。同时基础应用研究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分离植物目的基因困难,导入外源基因的过程及其控制较为复杂。还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分子标记技术和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技术各分支领域的结合度不高。第三,某些前沿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我国在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水稻及家蚕基因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也参与了一些国际重大的基因组破译计划。但是我国所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领域还是比较少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研究较美欧等发达国家相对滞后。比如说在生物固氮领域研究得不够深入,影响转基因效率的各种因素、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尚未突破,特别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生物技术应用所导致的一些问题

首先,对生态的负面影响。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重大的环保问题,同时也研发出了不少的新型高效环保产品。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其技术本身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技术在大自然面前的卑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此外随着全球未来人口数量的继续增加,利用抗逆作物转基因品种扩大农业耕地面积的同时,氮素等农业资源的使用量也随之加大,造成氮素等矿质营养物质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可能具有潜在的促进效应,产生不利于人类和动植物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后果。可见,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可能引起降低生物多样性程度、改变土壤结构、污染环境等导致生态失衡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对食物安全的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是潜在性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转基因食品的毒性问题。在这方面,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试验报道,尚无人体的研究报告。研究者用转基因食物喂养大鼠,结果有的试验显示大鼠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有的试验显示对大鼠没有影响。二是转基因食品的过敏反应问题。假如供体基因的作物具有使某一部分人产生过敏的过敏源,那么将此作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作物,这种转基因作物便具有引发过敏的能力。三是转基因食品中的标记基因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问题。在这方面,相关研究显示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但是我们也不容忽视。

(3)人才紧缺

根据孟弘等人在《对我国生物技术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介绍据2012年统计,我国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三大专业的高校已从2011年的978所上升至1058所,招生人数在2011年就超过8万人。目前估计我国生物专业在校生总人数不低于45万,每年毕业的人数5—7万。估计到2020年,我国培养的生物专业大学毕业生总数不少于40万,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已经具有了很好的技术人才储备。可知我国生物技术方面人才的储备还是很充足。可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才的需求量;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的农业生物技术高端人才更是稀缺。还有我们国家派出到国外学习借鉴的人才也显得不足。同时在我国,培养既懂科研技术,也知道生产和市场动向的复合型人才体系尚未建立。此外食品安全评估体系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模式的构建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再者虽然我国生物技术人才的储备已经很充足了,但是这些从高校培养出来的生物技术人才其毕业后从事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工作的人占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比重比较小。

二、改进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

(1)加强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宽。所以,针对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薄弱,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生物学、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也要加强与生物技术紧密相关的化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2)注重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生物技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基础应用的研究。所以我们必须将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分子标记技术和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相结合,进行紧密而系统的研究。进而将这些基础理论与基础应用的研究同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等相结合而后应用于生物技术育种、生物饲料、基因工程疫苗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等农业生物技术重大领域的研发。从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转向基因功能探测和蛋白质功能探测的研究。例如,在生物固氮方面,在我国农区的布局上,氮含量高的区域实行豆、禾、经济作物间套轮作,可缓解和排除氨阻遏的障碍,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实现两种作物互惠和高产;在有条件的草地发展一定面积的豆、禾、牧草混播种植制度。

2、采取措施避免应用生物技术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1)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

除了加强生物技术本身的研究、完善相关体制与法规、加大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以解决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环境问题等,我们还应该把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生态学相结合,把生物技术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把生物技术作物种植、养殖与传统作物种植、养殖相结合。做到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术的同时,又顺应大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

(2)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

针对转基因食品对我们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潜在的和隐性的,我国应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为此,我们要确立科学客观的评价原则,既不能以偏概全,夸大威胁,也不能漠然视之,回避转基因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应投专款、定专人,将安全性问题设立为一项重要课题。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着手,实事求是地个案评估,作出科学的评价,尽快制订和完善国家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使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落到实处,使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一方面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应用生物技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加强转基因生物的进出口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扩大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意识。

篇2

“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国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Linsley和F.C.Bauer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m2,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篇3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即使在目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从事农业的人口依然有43%,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从农业生产效率来看,我国却比较低。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个农业劳动人口仅能供养3~4个人,而在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人口则可以供养百余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还需要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耕地数量逐年减少,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的前提下。做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一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最主要推动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的节省劳动力,为其它行业支援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的转型。因此,长期以来,每一次农业生产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无不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密切相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始终坚持“通过现代新型农机装备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对农机具、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开展补贴,为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打下了基础。

1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的主要问题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整个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是把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的纽带和桥梁[1]。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传统的思想在农业生产中一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因循守旧,过于注重经验等。很多农民都不愿采用新技术,怕带来风险。在这方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有限,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我们传统的科研机制不符合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应用的需要。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研制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后并没有进行宣传,也没有进行田间的实验、示范和培训,而是以论文和专利的形式结束了。全部当成了技术储备,很多技术和设备即使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了,依然没有被使用过。

2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的发展策略

2.1 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接受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需要的一方面是农民有接纳这种技术和器具的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素质。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强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因此,要想大规模的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离不开培训工作。具体来说,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发明白纸、做讲座、技术示范与指导、新项目的详细解读等工作来加强对农民培训、引导,让农民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并愿意配合新的推广项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出打工人员的吸引,通过小额贷款、定向资助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把青壮年劳力留在当地进行农业生产,而且要让这些青壮年劳力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实惠[2]。

2.2 结合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宣传,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

由于过去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缺乏认识和了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介绍新型农机具的好处,让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积极购置、使用新型农机具[3]。在这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让科研成果切实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动力。为此,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做好产品和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尤其要注意技术和设备的“傻瓜化”,让技术和设备使用起来简便易行,这对高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程度很重要。各高校也可以借助学生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走到各地方农业生产一线,对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使用进行指导,一方面促进了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自己的生产实践能力。

2.3 完善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打下基础

农机技术推广是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成果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传授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方式,由点到面地应用于生产的活动过程。基层农业推广单位是公益性单位,所承担的是面向基层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机构,对于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备的采用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很多人不愿到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工作,再有目前,很多基层农业推广单位的经费都不足,多种问题的共同制约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4]。因此,基层农业推广单位需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上级也要更多的在经费方面给于支持,保证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告别了农产品短缺,主要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过剩,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5]。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农产品的目标。这就需要进一步把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只有真正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武装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效率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农民生活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这就需要农业推广工作者、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转变观念,有效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真正融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中,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冠军.谈农机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6).

[2] 宋涛.浅谈基层林业站专业人才的合理配置[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6(1).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现代化;相关性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从政府职能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探究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是指将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运用现代工艺进行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生产工艺主要是指现代科学以及相关技术设施。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进行生产,并且用相关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肥和农药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其次,农业现代化在生产技术方面是通过良好的农业环境、高效的农业生产力对自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和改造进行的,农民的生产经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很多生产经验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就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最后,在农业生产规模方面来说,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专业性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十分明确,提升了相关的生产效率,提升土地利用率,直接、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农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成绩。

2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探究

农业经济管理是指通过社会上的资源和产品等的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统筹、调配、协调农业经济活动,促使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有机统一,确保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包括了农业管理、农业经济的各个相关部分以及相关的企业和经营活动管理等等,是包含整体农业生产的管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也应当随着发生改变,才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首先,农业经济管理要做好技术改进,要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其次,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规模经济,规范相应的经济管理活动和过程。总体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农业经济管理要从农业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农业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改变。

3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相关性提升和发展探究

3.1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形式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地延伸农业产业的链条,发展集生产、养殖、加工、销售、产业、商品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产业链条。首先,要积极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确定和调整农业结构,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逐渐建立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降低。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和增加企业的辐射面,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另外,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解放工作,降低社会就业压力,构建稳定的基础,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3.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化,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首先,要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农民是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就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其次,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重要保证,从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生产路修建和平整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另外,要在农业技术发展方面加大相关的科学技术投入,强化农业生产与相关科技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和新的技术,提高科技的转化速度,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随着社会上对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不仅仅是提高产量和质量,而是要尽量的降低农业生产的耗能,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和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并且将减量化和循环再利用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在沃土工程、新型农药研发等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3.4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和主要对象,要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强化农业的综合素质。政府应当对农民展开积极的培训,注重农民的转移就业和技术培训,鼓励农学院学生、相关人才和工商企业等参与到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活动中,积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程,不断引导农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备环节,要加强农民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从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J].福建农业,2015(,4):32.

[2]王丽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18.

[3]林海慧.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59.

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小论文范文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摘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均逐渐成为了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共同的发展趋势。然而,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而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理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一、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义

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中,传统农业已经逐渐开始向知识型农业转变,依靠各种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等)以及先进科技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就比较低。那么,要想从根本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化,就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劳动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供求信息出现滞后、闭塞的现象,导致农民长期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严重挫伤。基于此,广大农民理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劳作方式,学习现代先进的科技农业知识,依据市场需求来对生产经营方向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以此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然而,对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向以及农业产品的均衡发展来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按照国家的农业发展要求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明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并没有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互联网上的那些与农业信息相关的新闻都缺乏权威性,而真正具有权威性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及时进行更新与共享。显然,在这样的状况下,农业信息化服务就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二)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难以落到实处

要想让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完美的融合,俨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知识储备较深的农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同时还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以及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设备。但是,目前很多农民都认为使用网络的成本过高,且并不是必需的,这就直接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的现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十分广泛,虽然国家政府在农业的发展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明显还不足够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很多农业地区都严重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设备,加之信息化网络的覆盖率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实施必然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素质较低

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大多数都是编制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专业性,导致他们很难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对经济管理和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产生阻滞效应。另外,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较低,无法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要想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首先就应该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实现对农业信息的不断丰富,从而保证所农业发展信息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同时,应该充分结合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发展上的实际情况,撰写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发展信息,这既能够有效保证农业信息的及时性,更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与认识到农业发展状况。

(二)强化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专业素质人才,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经济管理主体中最欠缺也最需要的。上述说道,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聘用的人员基本都不是专业人士,多为编制人员,整体素质较差。那么,为了彻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首先就应该正确认识信息社会的竞争主体(即人才之间的竞争)。然而,为了让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保障,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就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针对于政府来说,要想实现对农业信息人才团队的完善,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就应该投资建设相关的培训机构,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与优秀信息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

(三)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

篇5

作者简介:陈诗波(1978-),男,湖北潜江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乡经济发展和科技资源管理研究;王亚静(1979-),女,河南泌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区域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1-0104-04 收稿日期:2008-10-24

一、引言

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大循环。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都对循环农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就农户层面,杨锦秀等(2007)通过对四川南充、绵阳、自贡等地农户的调查发现,参与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知主要来自外界刺激,政府与媒体起主导作用,依靠自身学习所占比重较低。王延安等(2006)研究指出,农户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够、意识淡薄,资金缺乏,缺少技术保证。杨明洪(2004)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牵涉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各方的利益关系的分析,认为要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政府应选择较高的补偿方式。就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层面,诸大建、黄晓芬(2005)研究认为,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三者之间互动形成的参与式治理结构是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保证。这里的三大参与主体体现在循环农业当中,即政府、企业和农户。农村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信息传递与反馈、组织带动和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是联结农户、企业、政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现有文献对于循环农业中农村中介组织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论文对循环农业中有关主体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是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四大主体。其中,企业主要是指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主要是指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经纪等各种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等;政府是循环经济政策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职责在于利用经济杠杆与行政手段等引导社会和个人自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作为循环农业最直接的生产主体,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为全面考察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效率,本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研究范围,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外生性因子,根据循环农业发展中生产投入指标及农户对其他参与主体的感知评价等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建立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测量各种外生性因素对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二、调查情况描述

我们在湖北省选定6个调查点,即宣恩县、仙桃市、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新洲区4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以及洪湖市、京山县2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并于2007年4月25日到8月5日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历时近3个月,共获得有效农户问卷515份。其中宣恩县117份,地形为山区,自然资源和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农户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为主;仙桃市97份,属于江汉平原,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当地农户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江夏区47份,属于平原和丘陵交错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当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新洲区116份,属平原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优越,当地农户以食用菌种植和传统种植业为主;洪湖市88份,为湖库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农户以水产养殖为主;京山县50份,丘陵地形,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各地区的循环农业模式依托当地资源各具特色。其中,新洲为食用菌种檀循环模式,洪湖为立体渔业循环养殖模式,京山县、宣恩县和江夏区为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殖业循环模式,仙桃市形成“鹅(鸭)稻共生”循环模式等。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中,有的有企业带动,有的没有企业参与,有的已经形成了以“农户+企业”、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6个调查地区受访农户户均农业收入最高为新洲区51855.93元,最低为宣恩县7944.74元,二者相差43911.19元。从农业收入上来看,新洲区和洪湖市两地的农业收入水平明显要高于其他4个地区,这说明在新洲区和洪湖市两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由于有企业带动,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因而农户的经济效益更好,而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正是得益于循环农业的充分发展。这说明发展循环农业,需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详见表1)。

三、研究模型与指标选择

(一)计量模型

为了解释生产技术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首先建立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然后将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对外生性变量回归,来度量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其中,第一步,本文通过515份农户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以农户的各项农业生产投入作为自变量,以农户的农业产出为因变量,建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分别测算出6个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第二步,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筛选出各主要观测变量,归并成家庭特征因子得分、户主特征因子得分、地理位置因子得分、设施及环境因子得分、政府影响因子得分、协会影响因子得分和企业影响因子得分等:第三步。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农户家庭特征因子、政府影响因子、企业影响因子和协会影响因子等为自变量,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OLS测算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家庭特征、地理位置、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及权重。

(二)指标选择

1、农户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指标选择。首先,在第一步的模型测算中,本文针对6个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差异性,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变量选择(详见表2)。

2、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指标选择。本文认为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特征、当地政府的政策、投入、当地农业企业的影响等几项指标。各外生性变量又包括几个二级变量,并主要通过二级变量来表示其特征。其解释和构成如下:(1)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总人口、家庭劳动力两个二级变量。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效率的高低。(2)户主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务农年限、户主是否关注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户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这些基本特征将对户主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影响。(3)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包括农户家庭离最近集市的距离、农户家庭离最近公路的距离。地理位置的远近,可能会导致农户信息接受的差异,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对农户技术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4)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农户对周边生产和生活环境状况的主观评价、农户对近5年来周边生产环境变化的认可度以及农户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等。(5)政府影响。通过农户问卷和调查者感知来获取有关政府所实施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投入等,具体包括政府对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方面的帮助、政府在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当地政府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改善交通和广播电视方面的工作等。主要测量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和效果。(6)协会影响。二级变量主要包括协会的会员规模、协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效果、协会组织会员进行生产资料和产品统购统销的效果、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和协会对带动当地农户生产规模的作用等几个变量。(7)企业影响。其指标包括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的生产规模的评价、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评价和农业企业对方便农户农产品销售的评价三个方面。

四、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检验

1、信度和效度检验。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除了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因子和基础设施及环境状况因子的Cronbach’sa系数略小以外,绝大多数外生性潜在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都大于0.5,有的还超过了0.8。这说明本文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在信度上可靠(表3)。分比均大于50%,就表示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较高。我们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查各外生性变量的会聚效度,测算显示每一个外生性因子所提取的可解释方差百分比均大于60%,这说明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高,测项和相关构念之间的关系显著。

2、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除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信度和效率检验以外,论文还对模型拟合优度(R2)检验和F检验。在本文研究中,重点讨论第二步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模型拟合优度检验R2为0.5179,调整后的R2为0.5063;F统计值为44258895,Prob(F-statistic)为0,表明模型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地区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的影响状况(表4),因而模型估计值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变量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的测算显示,户主特征因子的系数为0.000058,家庭特征因子系数为0.0035。这两个因子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都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在于,一是由于各地区之间受访农户家庭特征,如受教育年限、生产经营规模等基本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二是各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和种养殖技术没有太大差别,因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地理位置因子系数为0.0054,环境设施因子的系数为0.00033。这两个因子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一是由于问卷设计的指标不够精确,未能反映出地理位置和环境设施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二是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显著。

政府影响因子系数为0.0147,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这说明6个地区基层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由于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同,导致其对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性。实际调研中发现,在洪湖市的新旗村,由于政府加强了养殖基地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及电网建设,保证了养殖基地清洁水源和物质的供给,较之于洪湖市的湘口村和西湖村来说,其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也就更高。另外,在武汉市新洲区的徐古镇,由于镇政府加大了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整治,并积极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改良种植品种,扶持食用菌种植协会等,经过11年的发展,其食用菌种植从无到有,并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很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相比较而言,与徐古镇邻近的潘塘镇,由于起步较晚,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规模均远不如徐古镇。

协会影响因子系数为0.0918,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户对协会作用的评价差异较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正在突显。实际调研发现,凡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比如新洲区的许易村和胡畈村,前者建立了食用菌销售协会,后者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协会。协会通过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聘请专家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定期开展会员交流等,很好地促进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扩散及技术效率的提升。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扶持,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协会发展壮大。实事证明,通过扶持协会来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确实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企业影响因子系数为0.0491,说明农业企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实地调查显示,农业企业对农业生产的拉动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生产、便捷农产品销售以及通过企业指向农户的技术扩散等方面。如新洲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14家食用菌加工公司和7家贸易公司,建立了“企业+交易市场+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洪湖市德炎水产品公司建立了“企业+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宣恩县中农春雨公司与当地农户建立了“企业+农户+基地”等产业模式,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和带动农户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另外,本文在模型测算中将政府、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3个因子进行了交叉组合,并将各组合变量代入模型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回归。测算结果显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者的交互效应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1006,概率显著;政府和协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611,概率显著;政府、企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076,概率不显著;企业和协会二者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271,概率不显著。这说明,“政府+协会+农户”以及“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分析表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不单是生产投入的问题,还受到政府政策法规、产业规划和公共物品提供、企业的产业带动以及农村中介组织的技术扩散、组织化程度提升和市场信息选择等方面的影响。在三者中,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对农户技术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回归参数估计值最小,但间接影响最大,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

篇6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篇7

基地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可以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服务相结合。首先,基地中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当地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课程。课题开展过程是逐步培养优秀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员的过程。以“曲周夏玉米高产关键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研究”为例,玉米是曲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其产量多年未见提升,但从技术角度讲其具备增产的条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究生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土地质地分析,农户调研讨论等前期工作,初步确定影响产量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然后在导师和协作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试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导师深入农田示范基地考察调研,实地讲解,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深入田间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在田间向植保专家和栽培专家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向农民学习生产经验,向农机手学习耕地技术等,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把理论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学校和县政府双方根据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稀缺,农技知识过时及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把基地的研究生选聘为县农业技术员,1人负责1个村,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能向农户推广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方案。

3示范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

篇8

一、我省农资企业的现状

作为农资企业“底子薄、基础弱”的特点也就在两个方面体现得比较突出:其一,是由于我省的现代工业与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不足必然地影响到农资企业本身的生产技术,严重地影响到了农资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其二,是由于这种“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矛盾”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被错误地理解为仅仅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第一产业起到关键作用的农资企业。

我省农资企业在整个中原崛起战略中虽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问题。因而,总起来说,我省农资企业一方面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具有了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相对而言,由于农资企业本身发展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农资企业既不能够满足我省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一状况如果不能改变,那么,也势必影响到整个中原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正是因为我省农资企业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而也就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旦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取正确的方法,农资企业就会获得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省农资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我省农资企业发展的一般有利条件

在对于中原崛起战略的有利条件与可行性的分析方面, 刘仁庆《中原崛起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则着重强调了河南和一些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相当的省市和地区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河南在这种优势的前提下应该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达到2020年“中原崛起”的既定目标; 吴宏亮《中原崛起及其战略选择》则对于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都进行了相关的论述。这些条件无疑也是我省农资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这些又仅仅只是一般的条件。对于我省农资企业的发展而言,我们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到农资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的有利条件。

(二)我省农资企业发展的具体有利条件

1.农资企业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

适宜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河南省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的需要无疑为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河南省虽然土地总面积在全国仅仅居于第18位,但是,耕地面积却占第3位。早在2004年全省蔬菜栽培面积已经达到1591.1千公顷,总产量为5237.52万吨,总产值近400亿元,其中面积和产值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2位 ,从而成为河南省的重要经济作物。而纵观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论相邻的周边地区,还是一些较远省份,在农业大国的背景下也无不存在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不足问题。这就无疑为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

2.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为我省农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就国内的产业布局而言,我省显然在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其在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发展的是加工工业和一些所谓的现代化工业,因而其农资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在农资企业发展方面也显然缺乏技术优势。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沿海地区虽然不断强调了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但是,这种产业升级显然无关于农资企业,而产业转移一般也只是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以此而言,我省的农资企业显然具有比较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先发优势。这就为我省农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3.农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条件

我国中央政府与我省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程度已经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而这种对于农业本身的关注必然地形成了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无疑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农资企业,推动了农资企业的发展。远的不说,就我省最近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而言,这里的每一项要求,显然都会影响到我省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推动农资企业。

三、结论

随着中原崛起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河南省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业大省,相应的农业生产需求不仅已经推动了我省农资企业的发展,使得我省的农资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此,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我省农资企业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而也就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旦能够充分利用中原崛起战略及其相关因素形成的一系列有利条件、采取正确的方法,农资企业就会获得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也正是我省已经具备了农资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有利条件,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在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省农资企业发展的宏伟前景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种可喜的现实。

参考文献:

[1]张亚飞.中原崛起战略实施研究.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5.

[2]朱朝华.河南省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为例.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9

以色列是个干旱缺水的中东小国。位于地中海东岸,人口近600万,绝大多数是犹太人农业人口占4%左右。以色列自然生态条件很差,属于典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国土50%以上被丘陵和沙漠所覆盖森林覆盖率仅为5.7%,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量的33%约为我国的12.5%,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仅用50多年时间就建成了现代农业,解决了自身粮食需要,并有大量的蔬菜,水果,鲜花出口,被誉为[欧洲的菜蓝子]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农业奇迹。

以色列是如何在干旱缺水的恶劣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奇迹的呢?

一摸清国情家底,树立农业以治水为本的国策

以色列属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北部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中部为400-600毫米,南部仅为25-40毫米。全国每年可资利用的水资源仅为20亿立方米为了解决中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缺水的问题,以色列从1953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动工修建[国家输水工程]即把北部海拔208米的加利利湖的淡水向南一直输送到内格夫沙漠地区该工程历时14年农业论文,投资17亿美元于1967年完工这个[北水南调]的巨大工程为平衡用水发展农业奠定了初步基础。在输水管理方面由国家专门成立了MEKOROT国家输水公司来管理。该公司除了管理输水工程外还从事打井找水,淡化海水,,治理污水等有关工作论文提纲格式。

二以法治水管水

以色列议会于1955年制定了[水法]对全国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色列[水法,规定全国境内所有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并设立水利委员会为全国水资源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和供水份额。以及水土保护,防止污染,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有关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委员会内设有一个理事会,成员中的1/3位政府指派,2/3为各行业的水用户代表,每年水利委员会要把75%的用水份额分配给农业经营着,用于农业灌溉,然后由委员会的理事会根据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的不同用水量,制定不同的用水分额

三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节水农业

长期以来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色列在积极挖掘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开发出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并及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力争以少量的水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主要采取了以下农业节水技术;

1加大使用循环水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使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对海水谈化后的生活废水也同样如此如位于特拉维夫附近的沙夫丹污水净化厂最初由国家水公司于1987年投资建设的,主要用于处理特拉维夫市排出的工业和生活的污水,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中心,处理方式也由当初的大面积水池集水日晒分解污水中的化合物,发展到现在的的新型现代化处理净化方法,不仅大大减少污水处理装置的占的面积,,而且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1996年,采用现代化处理技术后,该场的处理设备和装置每天24小时运营,收集和处理各大城市产生的各种污水。日处理污水34万立方米生产过滤后的清水再注入地下宫农业灌溉时抽取用水。原来工厂是有国家水公司投资兴建,工厂只生产而不经营,现在规模扩大后工厂出资购买了股份产权农业论文,所以能够自主经营销售净化水,为鼓励农业经营者多使用二次净化水,净化水价格低廉现在以色列每年把2.3亿立方米的净化水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总量12亿立方米的19%2010年农业用水的1/3使用的是净化污水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避免了各种废水的大量排入对有限的土地地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侵蚀因而大大有利于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不断增建节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储存在雨季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

3灌溉时,农民不必守在田间,可以同时从事其他的施肥,剪枝,收割等工作。

4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节约了资金和劳力的投入,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的发明及其发展,是以色列最近几十年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以色列对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方法最大贡献。现在以色列全国灌溉土地都是用了这种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是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而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农业用水量大量减少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为34.7万hm2灌溉面积为18.7万hm2灌溉率为52%单位灌溉量390m3用水量很低。同时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在滴灌时使用水肥灌溉法,即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一次完成,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及设备,现在从滴灌技术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方式,以色列在农业灌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验,以此为基础还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灌溉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成功的走入国际市场。如位于南部内格夫地区的哈采里姆的‘基布兹’农场内的netafim滴灌技术公司有员工1400名,现已发展成为以色列和国际上著名的滴灌设备的大型企业,除了在以色列本土设有4家设备工厂外还在,美国,法国,澳洲,中国,南非,,巴西,印度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事处,拥有顾员4100多人,产品销售服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滴灌用滴头300多亿只,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占全球灌溉设备市场总销售额70%现在以色列的滴灌设备生产者NE,FIN公司和污水过滤装置生产者ARKAL公司每年都要推出多种新产品,所生产的灌溉设备80%用于出口农业论文,1995年以色列农用物资出口额为12.18亿美元其中灌溉设备出口额为2.2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8.4%,仅次于化肥(出口额5.56亿美元)居第二位,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和措施,建成了发达的农业,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州使以色列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要想解决本世纪中叶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只有转向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而灌溉则是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因为灌溉农田粮食产量要比非灌溉农田的产量高1-3倍论文提纲格式。例如我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但生产了70%的农产品,可是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水量2832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80%

和以色列相似,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81%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分别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状况。目前全国农田的灌溉供水不足,使灌区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年均受旱扩大到2667万公顷,比50年代增加了1.5倍以上,我国每年因干旱缺水少产粮食1000亿千克,水资源短缺已威胁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节水有重大意义。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3%,约为6000多亿立方米,为全国第一用水大户,但我国农业用水中浪费很大。

我国目前灌溉还存在以下问题;许多灌区只修了干,支渠道骨干工程。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灌溉技术落后,喷,微灌面积不足全国有效面积的5%,打水漫灌水利用效率很低,城市生活,工业生产污水排放无序,许多地方水资源受到污染,管理落后,法规不健全,缺乏鼓励农业合理农业论文,高效用水机制和调控手段,农民经济实力差,节水投入少例如1997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123.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54%这个比例与以色列相当,但节水灌溉面积只有150万公顷占灌溉面积30%而且标准比较低这与以色列有较大差距。全国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为40%还不到以色列的50%也就是说每年经过水利工程引灌得4000亿立方米的水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有60%的水浪费了。

例如我国80%以上的输水渠道没有防渗处理,从渠首到田间的引水有一半再输水过程中损失了,仅此一项每年损失高达1735亿元,难怪有‘先节水后调水’的呼声了。我国每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千克远低于以色列的2.32千克的水平,我国许多灌区的灌溉定额为10000-15000立方米/每公顷,高出农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我国东部每公顷灌溉用水9000立米,西北地区为13500立米,个别地区高达22500-30000立米而以色列仅为每公顷用水5500立米,可见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短缺现象不是资源型缺水而是工程型和管理型缺水,所以只要采取行之有效技术措施,农业灌溉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

篇10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人为因素

1.1乡镇企业污染蔓延,资源浪费惊人

为了搞活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各地不顾环境和经济效益,盲目地办起各式各样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耗能高、排放的污水不能处理,这样导致有些地方仅有的水源遭受严重的污染,发生人畜、农业用水危机,农业产量连年下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1.2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合治理措施不齐全,各种病虫害连年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保收,施用农药是当前防治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不科学地施用农药,致使农产品受到严重的污染,食用后,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同时,过量的施用农药,也造成环境污染。

1.3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是财富之母,但由于大办厂矿企业和农村打庄占地,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1.4土壤肥力下降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包括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农业系统产出的产品输送到各地消费加工,土壤的营养元素以产量的形式输送到农业系统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三料”不足,大部分秸秆作为燃料烧掉,从而使得秸秆不能还田,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由于对土地进行掠夺经营,有机循环中断,地力下降,只得靠人造肥料补充。但是由于投入有限,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生产水平下降,缺肥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突出问题。

1.5废弃的塑料制品污染严重

塑料工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和好处,但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界极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1.6施肥方法不合理、不科学

由于不科学的使用化肥,导致施肥量虽然增加,而产量却不增加,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同时造成肥料严重浪费。

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

2.1控制污染源

对于污染农业用水的污染源,要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厂矿企业的生产技术,改变工艺流程提高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液采用一定技术处理。对于经济效益不高,大面积造成污染农业,应采取措施停办。总之,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保证农业用水安全。

2.2推行有利于环镜保护的能源政策,解决燃料问题

我省大部分地区“三料”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制定可行的能源政策,把当前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推广节柴灶,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物能源。要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木,解决能源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2.3保持水土,科学施肥

在制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要把近期的和长远的利益兼顾起来,从长计议。改善农业生产单一结构,实现秸秆还田,改善耕作制度,用养结合,科学施肥,使农田生态系统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多渠道得到补充,提高农田生产力。要大力推广普及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测试结果及肥料的特性、有效利用率等进行施肥,作物缺什么营养就施什么肥,缺多少就施多少,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整土壤中氮、磷、钾和中量、微量元素的比例,改善土壤质地,使种地和养地有机结合。针对我国各地的土壤状况,目前大多数地区应采用加氮、加钾、稳磷、补微的施肥原则,使作物得到科学、合理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转贴于

2.4兴办农业技术教育

举办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把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减轻由于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污染。

2.5加强立法,强化教育

篇11

1我国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现状

2002年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使我国清洁生产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在这之前,我国在农业法律制度建设上没有直接提到“清洁生产”.也没有专门的农业清洁生产法规.农业清洁生产的思想只是分散在一些法律法规中。

1.1相关法律规定

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对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作了一般性的要求。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l1条规定:“……环境保护、农业、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有关行业或者地区的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指导实施清洁生产”:第22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用于造田。”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农业清洁生产作出明确规范。

1.2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规定

2000年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第l3条规定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肥料产品,登记申请不予受理。2001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第27条对安全使用农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作了规定,同时第38条对销售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副产品作了禁止性规定。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目的就是防止畜禽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002年农业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1993年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专门对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1.3相关地方性法规

2002年福建省颁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对农药、化肥、薄膜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均有所涉及,还涉及农产品质量建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此外,该条例第19条还规定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应当定点堆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利用生物和工程技术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2我国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有关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清洁生产立法上已有一定进展,但还难以真正将清洁生产的要求贯彻到农业生产之中,清洁生产还难以成为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制度。

2,1农业清洁生产理念未得到完整体现

农业清洁生产的一些要求只在部分农业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不够完整全面,清洁生产的思想理念也未能全面反映到立法当中.导致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及管理体制上存在不足。首先,农业清洁生产不是单纯的环保措施,而是融环境保护于生产建设之中,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生产模式,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对人类与环境危害最小化;其次.农业清洁生产不是仅仅指清洁的产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只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且还须解决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即清洁的投入和清洁的生产过程;最后,实践中对清洁生产的领导力度不够,由于立法方面存在不足,《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至今,全国还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包括农业、服务业在内的协调清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使清洁生产仍游离于主要经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改变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的局面[21。

2.2有关农业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农业清洁生产的要求,在现有立法中仅仅只是附带性的规定,多只根据需要,在立法中增加一些条文。同样的内容在相同或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中多次出现,创新的内容不多,可操作性的措施很少。而且,从整个农业立法内容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来看.清洁的投入、清洁的生产过程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现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却关注不多。实际上。许多地方尤其是工业不发达地区农产品受污染的罪魁祸首不是工业“三废”。而恰恰是生产中使用的农用化学品。不重视清洁的投入、清洁的生产过程,很难保证有清洁的产出,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其次.实行农业清洁生产会导致生产经营者成本增加,只有通过采取措施,将其转化为生产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清洁生产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从农业现行立法情况看.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强,主要以引导、鼓励和支持性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直接行政控制和制裁性规范条文很少。《清洁生产促进法》也是一部鼓励性特征极为明显的法律,强制性、处罚性规范的缺失,使得生产经营者很难自觉将清洁生产的技术措施主动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

2.3缺乏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经济激励机制

首先.现阶段我国对清洁生产的建设、改造项目的资金保证.以法规性的规定、政策性的鼓励和原则性的文件为多.清洁生产保证资金来源匮乏、渠道不畅、优惠不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难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资金支持的政策和法规。

其次,现行的自然资源、水电、农药、化肥等定价过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少化的动力。而且,由于受到现有的经济技术的限制,推行清洁生产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农业生产经营推行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加之很多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获取清洁生产信息的渠道不畅.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致使农业清洁生产推行不力。

2.4缺乏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社会合力机制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清洁生产的实行,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公众多层次、全方位的推动。这其中,既有政府部门的法律措施,也有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由于教育、宣传、环境意识、环保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限制了从社会角度推进清洁生产的能力建设,多阶层、多行业推动清洁生产的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环境教育培训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环境意识不高,有关环境的社会团体发展不足等。

3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建议

3-1切实落实农业清洁生产的理念

农业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品(如绿色化肥、绿色农药、绿色地膜等),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产生,减少农业生产和产品使用、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

3.1.1明晰理念农业清洁生产贯穿两个全过程控制:(1)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整地、播种、育苗、抚育、收获的全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污染的发生;(2)农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种子、幼苗、壮苗、果实、农产品的食用与加工各环节采取必要措施,实现污染预防和控制。

农业清洁生产包括三方面内容:(1)清洁的投入,指清洁的原料、农用设备和能源的投入,特别是清洁的能源(包括能源的清洁利用、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2)清洁的产出,主要指清洁的农产品,在食用和加工过程中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3)清洁的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的生产程序、技术与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用品,确保农产品具有科学的营养价值及无毒、无害。

农业清洁生产追求的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措施,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提高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

3.1.2落实理念首先.要丰富和提升农业清洁生产这种创新性思想,从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高度,将农业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从源头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其次,应将立法作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将农业清洁生产的理念切实落实到农业立法当中.使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同时也是一套反映清洁生产的法律体系,使农业清洁生产的实施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再者,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农业整体形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对待.从而把污染预防及治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嘲

3.2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首先,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着手制定农业清洁生产的专项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完善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相关的产业鼓励政策、风险分担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将政策法规作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并尽快建立相关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清浩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撑此外,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还应从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根据各自的职责,严格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积极主动地开展清洁生产推行计划和促进工作。通过各项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为清洁生产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更好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应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颁布有关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为加强清洁生产工作颁布有关实施办法和管理规定.以此增强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清洁生产立法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要求分为一般性要求、自愿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等3种类型。一般性要求是指导性的.不附带法律责任,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优先考虑采用清洁生产措施.主动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自愿性的规定主要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采取行动实施清洁生产强制性的要求规定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不得使刚对环境有害的高毒、高残留投入品,不得生产加对人畜有危害的农产品,不得焚烧农作物秸秆,必须及时对养殖场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等

3.3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经济激励机制

篇12

1发展现状

滁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其粮油、蔬菜、花生、茶叶、猪肉、淡水鱼类等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2004年,全市只有3家企业、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定产地3个,面积300hm2,实物总产量仅240t。经过4年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20家企业、47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定产地24个,面积2.46万公顷,实物总量9.96万吨,企业总数增长了5.7倍,产地增长了7.0倍,认定面积增长了80.9倍,产品数增长了14.7倍,总产增长了414.2倍。据安徽省农委“2007年度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情况通报”显示:近几年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这表明我市无公害农产品正走向快速发展时期。

2存在的问题

2.1产品少规模小

近年来,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较小,认定的产地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5%左右,认证产品数和产量也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我市龙头企业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是规模小、资金有限,缺少大型规模化、效益好的基地;在参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上存在着投入不足、产地面积小、产量少,产品不能精深加工,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达不到标准;机制落后,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远远不能带动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需要。

2.2发展不平衡

从地区上看,产品认证数超过10个的只有2个县,产地认定数在4个以上也仅有3个县,截至目前,我市仍有部分县(市、区)至今没有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淡水鱼类上,而粮油、肉蛋禽类和一些地方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少之又少。较为单一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适应不了大市场、跨地域、多元化大流通格局的需要,制约了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选择,不利于开拓滁州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

2.3重申报轻管理

一些企业和农民认为申报的生产基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也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所生产的的产品就是无公害农产品。其实不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着严格的生产技术操作要求,部分企业疏于管理,不对生产人员进行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先进栽培技术的培训;不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导致由于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不当和生产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产品污染,生产的产品达不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此外,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能力不够,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检测设施薄弱,单靠现有的管理、检测、监督体系远不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

2.4认知程度不足

无公害消费意识还未深入扎根于每个消费者头脑中,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只有要求而缺乏需求,无公害产品消费群体仍十分有限,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无公害农产品产量少,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且产品档次不高,包装差,难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欲望。这就造成在较严格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没有获得相应的较高收益回报,价格低于价值,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部分农民缺乏安全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在选用农业投入品上不按标准规范操作,主要追求效果和价格,只要价格低、效果好就用,而不管是不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也不管生产的农产品是否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2.5统分经营矛盾突出

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但是,目前农村实行的是以的经营体制,很难把千家万户的生产统一起来,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矛盾突出,单家独户的种养殖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实施、日常监管难度3对策和建议

3.1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各地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及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转变农民群众观念,提高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使农民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着力培育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带头人,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者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严格记录生产、加工、包装、生产资料使用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等情况。同时,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操作水平。

3.2做好试验示范,带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采取示范引路、逐步推进的办法,各级科研、推广部门要在突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采用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试验示范区,进一步推动我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还不大,严重制约了产品数量和市场有效供给量。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只有大力拓展生产规模,努力增加产品总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工作,从而使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3.3加强市场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及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和不定期抽检产品质量,确保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同时要督促生产企业及基地制定并实施自检制度,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二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上市的农产品要有自己的“身份证”,标明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联系地址、电话和检测合格证明等,实行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制度,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公布曝光。三是加强对生产基地的环境和投入品的管理。防止产地、产品受工业“三废”和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农业投入品污染,真正实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要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要通过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来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进、改造培育、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组织的带动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网络,积极培育营销队伍,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通过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基础组织、行业协会,重点培育个体私营大户等措施,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

3.5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大力推广“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以沼气池作为种植养殖业的纽带,将人畜粪便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技术变成了无公害蔬菜(粮油)生产中的优质有机肥,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化肥污染,从而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的下降,实现了生态农业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能够有力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6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为人民办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实事、好事。各级政府要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基地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要引导农业生产者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认证过程中的困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费用纳入财政支持范围。

篇13

1发展现状

滁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其粮油、蔬菜、花生、茶叶、猪肉、淡水鱼类等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2004年,全市只有3家企业、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定产地3个,面积300hm2,实物总产量仅240t。经过4年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20家企业、47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定产地24个,面积2.46万公顷,实物总量9.96万吨,企业总数增长了5.7倍,产地增长了7.0倍,认定面积增长了80.9倍,产品数增长了14.7倍,总产增长了414.2倍。据安徽省农委“2007年度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情况通报”显示:近几年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这表明我市无公害农产品正走向快速发展时期。

2存在的问题

2.1产品少规模小

近年来,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较小,认定的产地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5%左右,认证产品数和产量也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我市龙头企业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是规模小、资金有限,缺少大型规模化、效益好的基地;在参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上存在着投入不足、产地面积小、产量少,产品不能精深加工,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达不到标准;机制落后,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远远不能带动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需要。

2.2发展不平衡

从地区上看,产品认证数超过10个的只有2个县,产地认定数在4个以上也仅有3个县,截至目前,我市仍有部分县(市、区)至今没有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淡水鱼类上,而粮油、肉蛋禽类和一些地方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少之又少。较为单一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适应不了大市场、跨地域、多元化大流通格局的需要,制约了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选择,不利于开拓滁州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

2.3重申报轻管理

一些企业和农民认为申报的生产基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也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所生产的的产品就是无公害农产品。其实不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着严格的生产技术操作要求,部分企业疏于管理,不对生产人员进行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先进栽培技术的培训;不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导致由于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不当和生产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产品污染,生产的产品达不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此外,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能力不够,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检测设施薄弱,单靠现有的管理、检测、监督体系远不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

2.4认知程度不足

无公害消费意识还未深入扎根于每个消费者头脑中,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只有要求而缺乏需求,无公害产品消费群体仍十分有限,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无公害农产品产量少,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且产品档次不高,包装差,难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欲望。这就造成在较严格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没有获得相应的较高收益回报,价格低于价值,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部分农民缺乏安全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在选用农业投入品上不按标准规范操作,主要追求效果和价格,只要价格低、效果好就用,而不管是不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也不管生产的农产品是否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2.5统分经营矛盾突出

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但是,目前农村实行的是以的经营体制,很难把千家万户的生产统一起来,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矛盾突出,单家独户的种养殖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实施、日常监管难度3对策和建议

3.1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各地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及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转变农民群众观念,提高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使农民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着力培育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带头人,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者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严格记录生产、加工、包装、生产资料使用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等情况。同时,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操作水平。

3.2做好试验示范,带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采取示范引路、逐步推进的办法,各级科研、推广部门要在突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采用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试验示范区,进一步推动我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还不大,严重制约了产品数量和市场有效供给量。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只有大力拓展生产规模,努力增加产品总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工作,从而使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3.3加强市场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及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和不定期抽检产品质量,确保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同时要督促生产企业及基地制定并实施自检制度,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二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上市的农产品要有自己的“身份证”,标明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联系地址、电话和检测合格证明等,实行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制度,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公布曝光。三是加强对生产基地的环境和投入品的管理。防止产地、产品受工业“三废”和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农业投入品污染,真正实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要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要通过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来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进、改造培育、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组织的带动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网络,积极培育营销队伍,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通过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基础组织、行业协会,重点培育个体私营大户等措施,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

3.5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大力推广“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以沼气池作为种植养殖业的纽带,将人畜粪便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技术变成了无公害蔬菜(粮油)生产中的优质有机肥,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化肥污染,从而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的下降,实现了生态农业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能够有力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6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为人民办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实事、好事。各级政府要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基地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要引导农业生产者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认证过程中的困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费用纳入财政支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