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

篇1

当今时代,信息的海洋浩浩汤汤,概念的变换层出不穷,工具的更新日新月异,一直在变,人们也以变化为傲、以创新为傲,不是说创新不好,但有时却忘了从何出发、为何出发、所去何处,我们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个目的,怎样能够更简单却有效的实现这个目的,化繁为简,锚定目标,坚持、再坚持。简单、有效,把简单的事情好好做,长期做,进而从“要求”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坚持把一件件正确的小事、一个个正确的优点长处做成习惯,养成习惯就自然而然保持下去了。这也让我想到“自律”这个词,现在人们都在提“自律”,但网友们往往很难坚持自律,而我想说,不要自律,要“规律”,就是把一件件显而易见的正确的小事、优点、长处做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养成一种定时、定点、定量的“规律”,从而养成一种类似“生物钟”的东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人自然而然就按照规律走了。用“规律”代替“自律”,用“习惯”促进“规律”的养成!

二、找到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理论可能都知道,但从理论到实践,魏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用他的话说,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找到学生的实际起点,指导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说自己是能说的话,读自己能读的书,教师要“懒”一点,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教师只是在旁辅助,根据对学生的观察,给出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建议,比如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课后作业,自己给自己批改作文等。另外,魏老师还十分注意讲课“提问”的方式,要根据授课(学生、老人、犯人等)对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问题虽然,但有一个相同的原则:适合他们的能力。当任务(提问)特别清晰,但任务又不是特别重的时候,能够让人比较专注,当人做他能力范围内甚至擅长而又稍微有点难度的事,人的注意力能够被吸引。

篇2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北重镇之一”,素有“小汉口”之称,是“中华第一县”——权县所在地。xx县湿地资源丰富,汉江流经xx57公里。建国以来,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人工河流——江汉运河,全长67公里,xx境内34公里,湖北省第三xx泊——长湖70%面积在xx范围内,xx县湿地面积达40多万亩;县域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易结土球,树木适应范围广,花卉苗木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35万亩,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十里花木城,香樟成为了全国绿化苗木知名品牌;我县已成功创建了“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湖北省园林城市”等,2017年xx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我县已有3个镇荣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43个村荣获“省级绿色示范乡村”称号。xx林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二、工作进展

1、对标评价指标,着力抓好前期准备工作。为认真落实“湖北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我们已成立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副书记、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各镇镇长为成员。召开了创森动员大会,下发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将创森宣传经费50万元纳入了财政追加预算,开展了创森宣传,张贴了创森标语,在电视上进行了飞播,我县创森已形成了一定氛围。

2、对标绿美荆楚,着力抓好森林环城建设。2018年县财政投入500多万元,修建了xx城区东外环、工业十路等30多公里的生态廊道;县政府筹措资金700多万元,扩建了江汉运河xx绿化带950亩;县政府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对潘集湖中心岛进行了补栽补植,高标准绿化了4.7公里、折合面积380亩的潘集湖中心路旅游通道。西荆河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已开工建设,城郊太一湖湿地公园已启动建设,主要交通干线207国道两侧各30米、五洋线两侧各50米绿化带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篇3

二、回顾近期工作,认真总结分析

一是科技项目进展顺利。截止5月12日,全区共申报科技项目10项,其中《美海曲林萘二磺酸盐中间体产业化》项目立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获扶持资金70万元;《堆焊法兰》、《xylan涂层紧固件》两项目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耐腐蚀内壁覆焊特种管道》、《xylan涂层紧固件》、《利用天然落地松脂和松香残渣废液回收松香》三项目经专家组鉴定,确认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市级成果鉴定;《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项目经专家组鉴定,确认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市级成果鉴定。

二是响应全市科技蓬勃发展的态势,组建工作组五次下到新工业园、梅林工业园调查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性能;现已填写了13家企业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认定申报书,报市局审核通过。

三是紧抓科普统计不放松。5月上旬我局就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教体局等15家单位进行了科普统计。统计内容涵盖科普人员、科普场所、科普经费、科普传媒和科普活动五个方面。通过信息调查,我局对区内科普资源情况和运行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国家编制科普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创卫活动,使我县爱国卫生组织机构网络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县城整体卫生水平明显提高,把我县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宜商宜居的冀南名城。

三、主要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积极开展卫生单位创建活动。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开展无烟机关场所建设。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四、创卫步骤及阶段要求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4月)

召开单位创卫工作动员大会,制定下发《县招商服务中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创卫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卫工作氛围。

(二)全面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

1、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团结协作,落实责任,有序推进,积极完成各项创卫工作任务。

2、集中力量,抓紧解决与《省卫生县城标准》差距较大的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创卫申请阶段(2020年6月至2020年7月)

1、根据自查自评发现的问题和市爱卫会、专家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攻坚行动,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2、组织第二次自查自评,完成所有备检资料收集整理,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完成创卫资料整理和创卫工作报告。

3、按省卫生县城申报程序要求,完成《省卫生县城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内容。

4、认真做好创卫备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归档,修改,充实,备好创卫汇报材料和专题录像,全面做好迎接市爱卫会对我县创卫工作及项目达标情况复核准备。

(四)创卫申报阶段(2020年8月至2020年9月)

1、按照《省卫生县城标准》和本工作方案要求,根据市爱卫会复核指出的存在问题,认真做好整改和创卫资料查漏补缺工作,进一步做好创卫工作汇报材料和专题录像,加强检查督促,全面巩固创建成果。

2、进一步广泛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

3、通过市爱卫会的创卫复核,配合市爱卫会做好向省爱卫会对我县的创卫推荐工作。

(五)创卫评审阶段(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

各单位全面动员,按照创卫任务分工,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创建成果的巩固提高,不断完善各项设施设备的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扎实做好创卫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创卫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充实创卫汇报材料和专题录像。接受省爱卫会的评审(初审、受理、暗访、技术评估、综合评审和社会公示),根据省爱卫会的评审意见和市爱卫会的建议,全面、彻底地做好创卫各项整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爱卫会专家组的技术评估,实现创卫工作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副组长的招商服务中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广泛深入开展创卫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和全民动员力度,提升全县居民参与率、支持率、满意率、要逐级召开创卫工作会议,层层明确创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单位固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县居民创卫知晓率和支持率。

篇5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市长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分管线同志共同努力,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工作有新突破,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分六个方面汇报:

1.加强项目申报,培育科技型企业。一是申报科技项目。上半年,申报待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0项、星火项目4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省级农业成果转化项目2项;省级面上科研项目6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强专项4项;省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创新活动资助项目2项。已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项,省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二是申报新产品项目。上半年,申报待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1只;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2只;省级新产品26只。已批省级以上新产品9只,其中国家级2只。三是申报各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申报待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专利示范企业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市科技型企业35家。已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科技型企业35家。四是申报各级科技机构。上半年,申报待批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五是申请专利。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数734件,专利授权数124件。

2.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2月底,成立了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五所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下发了技术转移中心基本情况并征集技术需求难题,开展*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合作等活动,并与大学进行了科技合作洽谈。上半年,巴贝、川科等2个项目与高校签约,*等3个项目拟定合作协议,一批科技需求项目正在商谈中。

3.搭建“一库三平台”,强化工作载体。起草了《市科技项目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草案)》,讨论通过了《市科技局科技信息库系统管理试行办法》、《市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和《市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及奖励办法》等“一库三平台”实施方案。实施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和企业科技工作不定期会商制度,走访企业563家,发放联系卡563张,回收546张。目前,全市企业科技信息库正在调试,近期可正式运行。

4.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一是申报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起草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申报材料,联系争创有关事宜。二是组织科技产品展示。在调查和协商基础上,起草了《今年中国()国际电机及配套技术设备展览会的筹备工作方案》,现已发出中国电机博览会邀请函。科技产品展示厅已实施招投标,正在抓紧建设中。三是推动纺织服装科技创新。开展纺织服装科技创新合作活动,与香港理工大学就领带花型自动识别系统软件研发,绢丝混纺面料新产品开发,音膜蚕丝布、高强度化纤布的研制达成初步合作研发意向。四是调研硅藻土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走访企业,了解硅藻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组织有关企业、科研人员召开座谈会,讲对策意见,形成调研报告。

5.加强科普宣传和科技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今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共展出抗震救灾、科普知识宣传等展板450块次,发放科技资料2万多份,接受咨询5千多人次。二是联合新闻媒体开展科技宣传。借助市内新闻媒体和“科技网”、“网上技术市场”等网络,大力宣传、普及科技知识。三是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完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统计和省科技特派员团队结对项目调研的基础上,上报我市关于省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申请材料。四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发委和科技局干部职工进行科技业务培训2期。

6.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各级生态镇、生态村、绿色社区及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成立了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3个项目列入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今年实施计划,5个项目被列入今年度市循环经济“*”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并对有关项目进行了一次督查。“1511”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深入实施,推动了全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意见

总的思路:以“一库三平台”建设为载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月”活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做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迎检工作,抓实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市循环经济“*”工程项目年度执行工作任务。

1.继续抓好“一库三平台”建设。一是运行好科技创新信息库。及时掌握企业科技创新动态,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决策依据。二是继续搭建技术转移中介平台。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转移、流动到,满足企业技术需求,解决技术难题。力争新建校企联姻30家,完成签约项目8-10项,引进大院名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2-3家。三是继续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力争新批省级研发中心1家,市工程技术中心6家。四是以项目平台建设为载体,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争取新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0项,专利申请、授权量增加10%以上,新批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科技型企业。

2.重点实施“科技创新月”活动。一是组织好今年中国()国际电机及配套技术设备展览会,提升我市电机产业技术层次。二是建设好科技产品展示厅。组织我市科技产品集中展示,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三是争创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适时召开新闻会。四是召开科技合作恳谈会,实现高校和企业技术对接。科技创新月定在11月份。

3.攻克四个共性关键技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领带服饰产业上,争取与香港理工大学的领带真丝合作项目有实质性进展。二是装备制造业上,实施好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的战略合作,促进我市1千多家电机企业提档升级。三是机械制造产业上,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拓展新领域。四是硅藻土开发与研究上,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硅藻土资源附加值。

篇6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水利扶贫专项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目标任务

1、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9年着力解决16个乡49个村2184户13218人(其中贫困人口630户3254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总投资为3560.2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33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53万元,县级自筹3071.28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195万元。

2、设置“村内水利工程巡管员”公益性岗位:在全县行政村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遴选1名贫困人口,全县共计聘请146名贫困人员承担已建成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投入资金91.2万元,全部为省级资金。

3实施综合治理4.49公里。提升推进贫困地区防洪抗旱体系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总投资2079万元(中央资金1654万元,省级资金425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是如期开展安全饮水项目。已经完成所有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与4月初在县政务中心实施了对2019年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超百万标段的公招工作。4月22日完成非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超百万标段的公招工作。截止4月22日,全县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的49个村中已经开工建设26个村。完成麻日下依、大盖汤孔、绕鲁壮巴、绕鲁俄日、沙堆科查村等5个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并交付当地村“两委”会使用。实现331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2是强化对“公益性”岗位的监管,根据一个脱贫攻坚收支台账结算周期,水利局已经与2018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聘请146名贫困人口为“村级水利工程巡管员”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支付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

3是加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前期工作安排,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完成施工招标,待公示期结束,就可以进场施工。

4是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监管。通过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派一名副局长全程跟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指派技术人员一对一的对应每一项饮水工程,一方面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工程质量上起到监督。

三、存在问题

1、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变数大。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时,随意变更水源点,导致部分村组的水源点距离村庄太远,再加上所布设饮水管道的需要经过岩石层,开挖难度大,达不到标准,进度缓慢。

2、建成饮水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有的村民觉得饮水工程建设是水利局的事情,那么管护也是水利局的事情,因此放松了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管护,出现了冬季断水的现象。

3、部分村民缺乏大局观念。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过程中表现出不支持,不主动的态度,缺乏大局观念,只顾眼前利益,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如期施工。

4、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保卡收集缓慢,目前还有部分乡镇没有收齐社保卡,这个我们及时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篇7

联合检查验收工作采取国家和地方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先组织好本辖区相关项目实施单位对各自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检,并经省级环保局监督验收汇总,再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听取各省情况汇报,并对相关省、城市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抽查。联合检查小组再将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文件上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总局信息中心。

二、检查内容与标准

检查内容主要应包括项目实施单位人员、机构情况;配套资金落实使用情况;系统运行现状;项目基础准备工作落实情况;主要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几个方面。具体到各项目应为:

省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改造建设项目

1、省级环境信息中心的机构建设、人员配置情况

2、省级配套资金的申请落实情况

3、省级信息中心现有硬件、软件运行状况

4、卫星通讯网运行情况

5、存在问题与建议

日本无偿援助中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

对照《关于作好<中国环境信息网络建设项目>第二期建设任务地方配套工作的通知》与《关于对39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100城市的建设情况分为:

39个对象城市项目运行情况检查:

1、机构建设、人员队伍情况

2、系统运行与工作经费落实情况

3、系统设备(包括软件)运行状况

4、参加二期卫星通讯子站建设对象城市卫星基础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5、存在问题与建议

61个对象城市项目准备情况检查:

1、机构建设、人员保证落实情况

2、项目配套资金申请落实情况

3、机房建设、网络布线等配套建设工作落实情况

4、卫星基础建设准备情况

中日合作第二国(中国)研修项目

篇8

为了促进我校教学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我校于2004年6月制定了《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对于项目的申请与评审、项目经费的划拨、项目过程的管理、项目的结题验收、成果的使用与奖励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自2004年以来,我校每年开展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立项,截至今年,已获批立项省级教研项目77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69项。在近两届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6项,获奖数量在省属院校中居于前列。

我校在教学研究中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为了进一步地保证教学研究质量,提高教学质量,还应在抓好教学研究立项工作、强化过程管理、推动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努力。

一、抓好教学研究立项工作是保障研究质量的基础环节

高校教学工作涉及面广,既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又涵盖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既包括优化课程体系与改革课程内容的课程建设,又包括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的专业建设;既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又包括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在如此广泛的教学工作领域内,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索,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研究立项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遵循以下相关原则。

第一,要考虑研究的目的性。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围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目的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二,要考虑研究的创新性。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的问题,因此所进行的教学研究应属于创新性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前人研究的空白,或属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三,要考虑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有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合理、周详、具体的实施计划,突出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具备关键性的研究条件。如果仅仅是有好的立意,而缺乏有利的条件,就很难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第四,要考虑预期成果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最终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评审项目是否予以立项时应充分考虑其预期成果是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否在近期内能够推广应用,能否直接产生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教务处于每年上半年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当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立项工作的通知安排,按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以下发通知的形式向各教学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下发立项通知,然后组织评审专家按照评审指标对于提交的申请书进行评审。

二、强化教学研究过程管理是保障研究质量的中心工作

1.制订合理的教学研究计划是强化过程管理的前提

一方面,教学研究项目从予以立项、着手研究到结题验收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于教学实践,因此,一般可以将研究周期规定为2―3年。

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应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由负责人对项目的内容设计、研究计划、人员分工安排、中期汇报、结题验收、成果申报、经费使用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全面负责。

2.划拨充足的教学研究经费是强化过程管理的保证

为了保证教学研究顺利实施,应由学校设立教学研究项目专项经费,资助立项项目的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落到实处,应实行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

长江大学平均每年划拨万余元经费用于资助教学研究项目,每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资助10000元,每个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资助5000元。项目立项通知下发后,项目经费即由学校向项目所在单位划拨。项目经费由项目所在单位管理,经费开支实行项目负责人、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签字报销制度,教务处负责检查考核。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其支出严格按计划使用。经费分三次划拨,第一次在予以立项后划拨,第二次在中期检查后划拨,第三次在结题验收后划拨。经费的划拨将严格按照其检查验收的结果而定。

3.实施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是强化过程管理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项目管理,还必须实施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长江大学每年九月份以教务处下发通知的形式,要求研究期已满的教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和研究期未满的教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相应的结题材料和中期检查材料。参加结题验收者需提交结题报告和支撑其结题报告的附件材料。结题报告的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论述及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参加中期检查者需提交中期检查报告和支撑其中期检查报告的附件材料。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已取得的阶段研究成果、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研究期已满的教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欲延期结题,需提交《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延期结题申请表》,但必须参加项目研究中期检查。

每年十二月份由教务处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成立专门的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小组,对于申请结题验收的项目和参加中期检查的项目进行评审。

对于申请结题验收的项目,评审小组主要是在认真审阅项目结题报告的基础上,听取各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与答辩,综合评价其研究完成情况,经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形式给出相应的评审结果。评审结果分为三类,其一为通过验收鉴定,其二为予以结题,其三为不予结题。通过验收鉴定者除了划拨完其剩余经费外,还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其中省级教研项目给予200学时工作量,校级教研项目给予120学时工作量;予以结题者仅仅划拨完其剩余经费;不予结题者除了终止其剩余经费的划拨,两年内不再接受其负责人的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

自2004年以来,在对于申请结题验收的项目进行评审中,共有67项通过验收鉴定,79项予以结题,12项不予结题。

对于参加中期检查的项目,评审小组主要是在认真审阅项目中期检查报告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评审结果。评审结果分为两类,其一为通过中期检查,其二为不通过中期检查。通过者划拨其第二批经费,不通过者将顺延至下次检查,不予以划拨第二批经费。

三、做好教学研究成果奖励与应用工作是保障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教学成果申报与评奖工作的同时,努力完善校内的教学成果评奖制度。根据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学校每四年评选一次校级教学成果奖。凡是通过验收鉴定的教研成果,以及由本校教师任第一主编,公开出版且在教学中至少被两届学生使用过的教材,均可申报。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成果鉴定证书、总结报告和相应的背景材料。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委员会对申报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在成果主要完成人汇报、答辩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成果主要完成人的汇报采用PPT形式进行,着重介绍成果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应用情况。2004年我校评选出校级教学成果奖48项,其等奖5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项。2008年我校评选出校级教学成果奖57项,其等奖6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29项。

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了这一环节,教学研究才能真正起到推动教学质量上台阶的作用。我校校长张昌民教授主持完成的《多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探索出开展多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教育理念、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进入教学实践过程、进入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以建立“校企”、“校地”合作组织为纽带,以落实“四进入”为基础,以互惠双赢为杠杆,以基地建设为保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多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从思想观念、制度建设上保证合作教育顺利实施,达到了合作教育互惠双赢的目的,实现了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务处处长张光明教授主持完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构建了完善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形成了与政策和制度配套的激励机制、督导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毕业生质量调查与监测的跟踪机制。以该成果为指导,学校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

建立并完善高校教学研究质量保障体系,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证教学研究质量的重要举措。长江大学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将继续从抓立项、过程管理、成果推广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谨.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1996,(2).

篇9

(二)举办板材高层论坛。市委、市政府与市经贸委共同负责,邀请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等国内著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培训,帮助企业分析当前板材行业国内外形势,引导板材企业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

(三)实施“提档升级”计划。市委、市政府与市经贸委共同负责,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销售超亿元板材加工企业,引导板材企业加大资本运作,采取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企业采取靠大联强、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和运营经验,提高国际化水平。对板材企业在用地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二、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支持行业集群集聚发展

(四)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负责,市经贸委、外经贸局协助,帮助板材企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向上级汇报,将板材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由“资源类”调整为“速生杨加工多层胶合板单列类”,争取将出口退税比率恢复到13%。

(五)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市经贸委、科技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共同负责,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专项支持,并在市技改专项补助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对板材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六)其它相关优惠政策。市林牧渔业局牵头负责,实行定额征收育林基金政策,帮助龙头企业办理林业贴息贷款,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国家、省财政贴息支持。

三、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七)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市科技局牵头负责,在具备条件的板材企业设立市级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帮助申报省级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板材产业自主研发能力。

(八)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市科技局、林牧渔业局牵头负责,加大市级科技经费对板材企业支持力度,实施林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步伐,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研发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产品和功能产品。

(九)鼓励企业争创品牌产品。市经贸委、科技局、质监局负责,引导企业争创自主品牌,对申报成功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由受益财政给予奖励;板材企业申报国家专利的,对其申报费用给予补助。帮助板材企业制订企业技术标准,争取承担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修订任务,积极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支持建设国家级板材检验检测中心,并给予重点扶持。

四、加大生产要素协调,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篇10

(二)引进培育高新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上半年,区科技局以“企业服务月”活动为抓手,深入调研企业实际情况,重点开展辅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先后走访了多家企业,做好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申报辅导工作。开展20*年度*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涌现了大批创新型科技项目,截止5月底,已辅导推荐*汇捷食品化工有限公司、*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申报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已推荐国家星火计划等国家、省、市科技计划65项,已有*凯迪环卫机械设备厂的立式垃圾压缩机等7个项目列入*市成果转化项目。同时,组织*中亚机械有限公司、虎牌控股集团、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人人集团有限公司4家企业申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100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7家。组织企业参加*市科技创新五个“十佳”评选活动,*区科技创业中心获得*市“十佳”孵化器荣誉称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培育成为*区唯一首批列入“*市科技创新十佳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该公司20*年研发费投入达6950万元,获得多项国家技术专利,并被培育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25.61亿元,利润总额达3.12亿元。该公司共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火炬攻关项目2项,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8项,已集“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中国驰名商标”、和“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四大国家级荣誉称号于一身,成为*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

(三)培育发展创意产业,推进产学研联合。紧紧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围绕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建立由区统计局、科技局、镇(街道)、基地等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服务体系,在各镇(街道)建立了文化创意发展领导小组,加快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属地管理工作机制。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创意产业基地,启动了市级孵化器申请认定程序。开展以“擦亮运河天地品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完成“运河天地”品牌的商标注册工作。上半年,还积极配合区政府与城市学院成立创意产业项目小组,主题开展《*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地调研》,并与城市学院在“*区全民科学素养调研”、知识产权等方面合作开展软课题项目,促进了产学研联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积极推动辖区企业与院校合作申请*市产学研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服务平台,有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辖区所属的*市化工研究院被评为二*年度*市科技创新十佳高校院系科研院所。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水利扶贫专项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目标任务

1、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9年着力解决16个乡49个村2184户13218人(其中贫困人口630户3254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总投资为3560.2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33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53万元,县级自筹3071.28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195万元。

2、设置“村内水利工程巡管员”公益性岗位:在全县行政村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遴选1名贫困人口,全县共计聘请146名贫困人员承担已建成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投入资金91.2万元,全部为省级资金。

3实施综合治理4.49公里。提升推进贫困地区防洪抗旱体系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总投资2079万元(中央资金1654万元,省级资金425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是如期开展安全饮水项目。已经完成所有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与4月初在县政务中心实施了对2019年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超百万标段的公招工作。4月22日完成非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超百万标段的公招工作。截止4月22日,全县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的49个村中已经开工建设26个村。完成麻日下依、大盖汤孔、绕鲁壮巴、绕鲁俄日、沙堆科查村等5个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并交付当地村“两委”会使用。实现331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2是强化对“公益性”岗位的监管,根据一个脱贫攻坚收支台账结算周期,水利局已经与2018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聘请146名贫困人口为“村级水利工程巡管员”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支付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

3是加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前期工作安排,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完成施工招标,待公示期结束,就可以进场施工。

4是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监管。通过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派一名副局长全程跟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指派技术人员一对一的对应每一项饮水工程,一方面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工程质量上起到监督。

三、存在问题

1、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变数大。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时,随意变更水源点,导致部分村组的水源点距离村庄太远,再加上所布设饮水管道的需要经过岩石层,开挖难度大,达不到标准,进度缓慢。

2、建成饮水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有的村民觉得饮水工程建设是水利局的事情,那么管护也是水利局的事情,因此放松了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管护,出现了冬季断水的现象。

3、部分村民缺乏大局观念。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过程中表现出不支持,不主动的态度,缺乏大局观念,只顾眼前利益,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如期施工。

4、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保卡收集缓慢,目前还有部分乡镇没有收齐社保卡,这个我们及时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篇12

目前服务窗口先后受理科技项目申报、科技进步奖申请等业务工作事项近50项,接到热线电话咨询100余条,我局相关人员都能热情接待和耐心解释,深受服务对象好评。

二、鼓励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我局紧紧围绕全区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以区经济开发区南区三创产业园为核心的省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以及引小微企业进园聚焦发展,使之成为全区新兴产业微小企业孵化重要基地;同时我们利用以南蔡乡为核心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发展。

三、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我局在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方面,先后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基础建立了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设施园艺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并获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其中设施园艺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于今年向省科技厅申请省级科技计划支持。

我局在9月26日在全市率先举行了科技创新券发放仪式,全区共有70家中小企业领到了5万元的创新券,该券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向高校等科研单位购买技术、研发设备以及建设研发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另外我局今年以来还主动为、精科、腾宇、恒州等企业做好技术开发项目备案工作,先后减免企业所得税1500余万元。

四、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我局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德顺纺织、固丰管桩、毛纺、精科电气、腾宇机械等5家企业参加了首届中国品牌文化节系列活动,其中毛纺、精科电气获得市城市推动力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下一步我局还将组织区内中小企业参加“专利博览会”、“名特优农产品展洽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影响力,帮助企业抢占市场。

篇13

第二条 各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维护、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对外服务、考核评比、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条件保障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机构、岗位与人员

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应明确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运行,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指挥场所、仪器设备、数据资料的管理等。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可根据各自实际设立地震指挥中心的应急工作岗位,可按照日常运行维护和地震应急的不同情况进行设置,包括运行管理岗、技术保障岗、应急值班岗、后勤保障岗、应急协同岗等。

第五条 根据震时和平时工作需要, 确定各岗位人员数量,人员配置可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岗位责任应明确到人。

第六条 各岗位人员需定期接受中国地震局组织的专业培训。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应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到达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第三章 日常运维

第八条 建立地震应急指挥中心7×24小时专职值班制度,暂不具备7×24小时专职值班条件的,可采取带岗值班制度。各省级地震局应在当月25日前将应急指挥中心下月值班表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第九条 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1)设备检查:每天定时检查大屏幕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音视频信号输入输出、中央控制系统、服务器、磁盘阵列等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网络测试:每天定时检查内部网络各节点之间,以及与外部网络是否通畅。

(3)工作日志记录:记录指挥中心使用情况和设备工作状态。

(4)问题处理和过程记录:详细记录故障设备的处理过程,未解决问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建议处理方案。

(5)值班工作交接:值班完成后向下一位值班人员交接,应有交接记录。

第十条 定期对指挥场所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指挥场所包括指挥大厅、辅助工作厅、应急机房、信息控制室、物资仓库等;配套设施包括指挥席位、新风空调、门窗、灯光、消防、逃生通道、保安监控、环境监控等。

第十一条 定期对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按照使用手册进行定期检测、备份、充放电、病毒查杀、系统升级等。指挥中心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设备包括大屏幕及辅助显示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音响扩声系统、UPS电源、网络系统、各类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各类终端、存储系统、现场信息接收系统、VSAT卫星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各类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等。定期对所有需要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相机、摄像机、无线话筒、对讲机等。

第十二条 定期进行地震应急触发,全面检测系统工作流程和状态。

第十三条 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定期收集、整理、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第十四条 建立日常备份制度,发生故障时迅速恢复系统。

第十五条 建立灾难恢复措施方案。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及灾难恢复。

第十六条 建立故障处置、报告与记录制度。对上述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重大问题立即报告,对问题及所采取的处置措施进行记录。

第十七条 根据平震结合的原则,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既是地震应急指挥的场所,也是地震系统对外宣传窗口和重要会议场所。指挥中心应协助搞好对外形象宣传和重要会议保障。

第十八条 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保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传输、保存、使用、借阅涉密资料。

第十九条 在每年1月20日之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上一年度地震应急报告、年度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地震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编制指挥中心地震应急预案,并报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备案。

第二十一条 破坏性地震或对本区域影响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各岗位人员应根据应急预案或应急工作流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到岗。

第二十二条 在规定的时间内启动配套保障系统和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包括音响、数字会议、大屏幕、辅助屏幕、打印机、复印机等。配套保障包括指挥长席位、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席位、秘书席位、专家工作席位、灯光、空调、新风等。

第二十三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期次震情、灾情信息获取、震情灾情收集与汇总。相关岗位人员确保同地震应急涉及各个业务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地震三要素、地震烈度数据,地面运动速度、加速度峰值、人员伤亡及其他灾情信息。

第二十四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灾害快速评估与动态评估,形成报告,完成向指挥长汇报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十五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灾情、震情信息通告。

第二十六条 当灾区地面通讯中断时,能够启动无线通讯系统,及时接收地震现场指挥部和地震现场工作队传回的各类信息。

第二十七条 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次地震的资料归档,工作总结及报告编写。

第二十八条 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各区域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联动应急响应,对灾区地震应急提供技术、装备、人员的支持。

第五章 应急演练

第二十九条 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省局级内部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指挥中心内部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4次,定期参加区域联动协作区内的联合演练,参与中国地震局和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的各类联合演练。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演练应尽量选择复杂环境。

第三十条 中国地震局和省级地震局定期对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进行突击抽查,开展相应级别的应急演练,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中心不定期地与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第三十一条 应急演练的规模、级别设定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同时,要结合全国年度重点危险区和各省重点防御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三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应有必要的经费保障。经费包括设备维护费、软件升级费、配件损耗费、数据更新费、值班费、演练费、报告编写费、评比费、通讯费、交通费、培训费、差旅费等。

第三十三条 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维护经费专款专用。各省根据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严格按照预算与工作计划使用经费。

第七章 考评与奖惩

第三十四条 对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的考核,主要包括地震应急、应急演习,日常运行维护、年度危险区应急对策研究报告的编写、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

第三十五条 中国地震局每年组织一次年度评比,评比结果将纳入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评比。

第三十六条 根据年度评比结果,对工作突出、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问题突出,整改无效的单位进行批评。

第八章 附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