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培养实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和指南。为贯彻落实好的讲话精神,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现状和标准
仔细研究教育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不难发现,国家突出以坚持问题导向、反映基层创新、加强分类指导、把握国际趋势为主原则。明确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强化宣传组织、督导检查和社会监督,确保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长效和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遴选,教育部已经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覆盖62所高校。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展开,就必然涉及标准,现实中国内外各方解读不同,基本上归于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大方面。而研读讲话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不难发现,其中进一步明确,卓越教师必须具备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扎实的学识和优秀的教书育人的技能,评判的最终依据就是让党和人民满意。具体说,就是必须具备师心、师德、师能、师技,才有资格成为卓越教师。
二、顶岗实习的作用和实践效果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独当一面,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锻炼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专业技能,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一定基础。
三、强化完善顶岗实习,全面助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教育部要求,在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方面,明确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全方位协同的具体内容,提出要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在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方面,提出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要求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提出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提出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在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提出高校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根据教育部的这些具化的要求,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权责明晰,通过招生就业的强化,通过多方培养,确保德先才俱,惩励结合,打造教育强军,高其师德。时刻注意在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人际交往、学习态度、创新精神、生活风格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用无声无息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合理安排课程和实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顶岗实习,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和教学技能,全面提高师范生的自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强其师能。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个体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推动教师职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的教育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参与中小学教育实践调查研究等方法为师范生提供教育研究的机会和平台。重视对师范生进行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各项教育研究活动,为其职后更好地从事教育研究活动夯实基础。
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最终评价是党和人民的满意,而达成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就是教学技能,是学生受教后的成就变化。而教学技能,则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技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它要求老师善用心理学,熟练掌握教学技巧,能移情、善熏陶,善于沟通,把握学生心理,主动靠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紧跟时代,及时革新,适应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变化,因材施教,合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规律,不断的尝试与实践、积极的反思创新,强化自我评价与审视,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提高教学技法,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具体工作中,首先,应该借用“三位一体”,为顶岗实习提供科学的环境,优秀的指导老师拿得出去、引得进来,让真正的卓越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传帮带的,让师范生能接受高水平的指导;其次,合理安排实习班级,既不影响正常教学效果,又能让师范生真正的顶起来、练起来,能独当一面。再次,理顺沟通反馈机制,家长、孩子、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和师范生能及时反馈,多方多层次交流,畅所欲言,课堂教、时间用,帮助其强化自我评价与审视,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提高教学技法。最后,扩大交流实习范围,让教育的薄弱地区和优势地区互动起来,名师名校发挥指导作用,薄弱地区提供实践环境,创新教技教法,贯穿职前职后,不仅着眼于师范生的实习提高,兼顾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的卓越教师,全面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
四、结语
卓越教师的培养在于具备卓越的师技,师心、师德、师能是基础。师技对实践性的要求极强,百人百性,百人百法,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法产生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而卓越的获得只能来自于实践,顶岗实习据其中极为重要,必将对卓越教师计划提供强大的助推,为国家民族的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篇2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转贴于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篇3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它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纵观20多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更是亟待解决。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这一基本要求,必然导致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的改革。
1 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
1.1 会计知识应用能力
财会人员作为会计信息录入的指导者和监督者,需要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作支撑。一方面,专业知识可为财会人员提供实务操作时推理、分析和制订具体会计流程的依据;另一方面,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有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释,找出其中的原因,确定对策。
1.2 财务预测分析能力
财务预测分析是根据单位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单位现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单位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判断、预计和估计的行为,其核心是对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做好财务预测分析,能为单位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为单位进行价值评估奠定基础。Burns发现,在英国的企业中,虽然财务预算还是会计的工作,但是一线经理需要自己来做滚动预测和年终预测,而且,随着管理者成为企业经营运作信息的真正使用者和提供者,越来越强调会计信息的预测功能。Cooper提出,财会人员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环境下,不再只是提供历史报表,而是积极提供即时的成本信息,根据动态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做各种预算。
1.3 沟通能力
财会人员作为财会信息的指导者和监督者,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辅助决策者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指导者,其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会计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前一工序的业务对后一工序的业务虽然可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但是相互依赖性非常高,打破了传统的职能部门边界,单个部门的个人必须去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显得非常必要。
1.4 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的应用过程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不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将企业的战略意图延伸到各个部门、员工,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资源的潜在价值,具体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经营计划统筹能力、经济资本调控能力、财务预算达成能力、绩效考评引导能力、财务资源支撑能力、财务核算管理能力等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强调资源的不断优化,会计处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高低决定着基层乃至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资源的了解程度,决定着优化企业资源的走向。
1.5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一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财会人员必须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才能满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预测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输出的快速反应。比如,可把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专用信息,设计相关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只需根据不同情况,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就能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
2 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目标
会计信息化人才是指既懂会计审计专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应确定为“适应国内经济技术环境与管理要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会计审计业务,了解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3 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
基于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 “公共基础课+专业课 +实践课程” 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设置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Office基本应用、网络基础应用等;专业课设置中需要设置新的信息化课程,包括XBRL的应用、会计软件应用、电子数据获取与应用等;实践课要在传统实践内容基础上,融入信息化的内容,实践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处理模式已经到来,会计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处理、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为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进程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下会计专业各主要课程整合的、贯通的综合实训平台,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这个实训平台上针对典型企业的一套典型业务案例实践各门课程涉及的业务处理内容,以感知和体会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高度融合与协同的全新的处理模式。该平台首先要具备微机局域网硬环境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环境,然后基于某成功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活动、数据文档提炼、整理一套业务实验数据,这些业务活动和业务数据应能反映企业业务流程,应能体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应能解决各主要课程实习内容的整合与贯通。
3.2 实践教学
3.2.1 支撑平台
校园网建设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了支撑平台和应用要求。首先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这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方便的物质基础。学校的校园网将校园网络中心和各院、系实验室综合考虑进去,将光纤布线到院、系实验室,形成校园网中心与院、系实验室正常的节点关系,提供模拟实验室到网管中心的宽带传输通道,这样,不需要投入就具有了基本的硬件基础设施;其次结合校园网建设,对现有的机房进行扩容和改造,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升级和更换,使其符合网上实验教学的需求,同时,将校园网布线到教师家庭、学生宿舍和上课的教室,扩大实验教学的覆盖范围。
3.2.2 教学软件
多媒体与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奠定了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及一些基于Web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已经成熟,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既简洁又方便地开发财务教学软件,这样就可以实现在网络财务环境下,抛弃传统财务系统所采用的小型数据库,而使用网络财务所采用的MYSQL、Oracle、SQL Server等,为运用用友V8.X和金蝶等企业级网络财务软件提供数据库环境。利用网络版会计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应选择那些功能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有代表性、功能全的网络版的会计软件。
3.2.3 实验课的组织
实验课的组织要考虑两方面的要求,①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知识点全面掌握;②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以特定的角色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具体做法:将用友V8.X 、For SQL Server或金蝶等企业级网络财务软件、模拟企业的会计资料文件安装在服务器上,将诸如总账系统、报表系统、薪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实验教师按照会计实务和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多个实验角色,比如系统管理员、财务主管、出纳、会计等,采用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每组模拟建立各自企业的账套,通过上网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诸如薪资、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的同学完成审核和记账。期末处理时,可由总账系统完成结账,报表系统完成报表的编制。在每次模拟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进行角色互换,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财务软件的所有的操作,从而掌握此软件的所有功能。利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模拟集团公司跨地区、跨公司的管理,学生通过模拟使用合并报表系统可通过网络直接调用若干个自己建立的企业账套数据,再进行汇总计算,完成汇总报表的编制,进行财务分析。
3.2.4 模拟实习
课程模拟是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岗位模拟是按网络化会计的岗位进行模块划分,分组进行实习。课程模拟与岗位模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1)基础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系统设计、账务处理系统、其他业务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2)行业模拟。会计信息化行业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属于岗位模拟,是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完成手工和计算机2套账务处理) 。此模块可划分为3个二级模块,即网络化会计岗位实习模块、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行政事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网络化会计岗位实习模块,主要按会计信息化的岗位分别提供相关的经济业务。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可按几个主要行业分别设置模拟实习内容,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以工业企业为主,其他企业为辅,提供一个小型企业一个月的常见经济业务。行政事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可按不同单位设置模拟实习内容,如行政单位、学校等,提供不同单位一个月的常见业务,由学生完成全过程的操作,此模块可作为选修内容。
(3)财务管理模拟。财务管理模拟内容可在上述会计核算基础上,补充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由学生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
3.2.5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有社会调查、基地实践、顶岗实习3种类型。
(1)社会调查。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社会调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查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社会调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由于目前网络版会计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中使用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学生做这样的社会调查是完全可行的。
(2)基地实践。实践基地应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3)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可离校顶岗实习。
3.3 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的教学方法应包括演示与实践法、情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等。比如,在《会计软件应用》课程中,介绍用友软件的操作员权限时,教师可以先讲授该功能的基本含义,并演示一下其操作及操作结果,然后,由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掌握该功能的基本含义及操作后,提出新问题,由学生思考、解决并动手操作。
3.4 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
(1)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审计的教师少,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除了传统的自学、本专业的进修等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培养等。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计算机教师与会计审计教师的交流、项目合作、课题合作等。
(2)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教学管理人员不懂计算机或是不配合,而使得教师放弃好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去选择次优的或并不适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因此,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其素质,应将教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及与教学的配合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3)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的考核除了传统的期末笔试考核之外,需要将学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处理会计审计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对教师的考核除了传统的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之外,应将教师教学过程信息化内容的讲解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也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深入发展,制约我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日显突出,在多层次、高标准、国际化的市场需求下,我国现行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也暴露出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不够完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进入“卓越计划”建设,作为一项全新的专业教育改革,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研究探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理念。国家实施“卓越计划”的初衷是要着力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人才创新性和实践性不足的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工程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具有丰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开发和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我国在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实现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的基础和保障。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工程实践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尤其是到生产车间或工程一线学习和现场实践,才能对工程实际问题具有深入、系统、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才具备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条件。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体,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制造技术,企业拥有真实的工程环境,企业所需要解决的生产、技术、研发、市场、管理方面的问题,是训练和培养工程人才能力的最好题材,企业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企业所拥有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场地和机构等地。这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了解,对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最为清楚,企业参与使它们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适销对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科阶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在培养从事生产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组织管理、生产或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其培养模式为“3+1”的四年制模式:3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在企业累计1年时间的学习实训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学校资源、教师队伍、企业条件等因素来设计实现,企业学习阶段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模块、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重点强调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训练和形成。
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内涵与特点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传统地学类优势专业之一,其前身是原武汉地质学院钻探工程专业,自1954年专业成立以来已有近60年历史,是我国首批确定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基本内涵是以现代岩土钻凿技术为工程手段,以钻取各类地质体为研究对象,以直接获取地下真实地质信息(包括液态和固态资源及其蕴藏体与覆盖体的实物样品、地质构造与产状等物态参数)和构建地下与地上联系通道为工程目标,广泛服务于固体矿产与油气资源及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球深部科学探测、岩土工程勘察与处治等领域,专业内涵涉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是保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勘查技术与工程人才的需求量猛增,200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其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对勘查技术与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知识体系
1.专业基础与应用技术知识体系。专业基础知识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创造能力。勘查技术与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专业,从专业内涵来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即涉及到诸如岩石破碎、孔壁稳定、钻孔弯曲等理论与机理的探究,同时也涉及到大量的诸如钻探设备与机具、取心方法与工具、泥浆护壁与堵漏、钻孔弯曲测量与防治等应用技术,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因此,专业理论与技术应用必须注重学生在地质学、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知识不仅包括高等数学,同时,还应包括工程数学如线性代数、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等,化学知识除大学化学外,还应包括有机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力学知识应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从应用角度出发,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应重点加强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电工技术、液压传动、金属材料加工及处理、信号检测与控制、计算机技术及通用软件如机械设计、数值计算与分析等专业应用技术基础类课程。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专业课程设置以设备、工艺、工程应用技术为主干展开,设备和工艺课程主要侧重于全面性和基础性内容,工程应用技术类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内容的拓展,主要侧重于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实际应用,包括钻孔冲洗介质及工作浆液、岩土切削材料及工具、钻孔弯曲防治与定向钻探技术、钻井与完井、采油工程、测井技术、工程钻探技术、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非开挖工程技术等。为加强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各课程应突出实践环节,增加实验教学,特别是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设置。为使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沿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应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增设专业技术及应用前沿类课程或专题,前沿性专业技术可结合工程应用技术课程讲授,专业技术应用前沿如地热资源钻探、深部探测岩心钻探、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钻采等可设置为专题讲座的方式,
2.综合素质培养知识体系。由于工程是面向现实环境的,现代工程的复杂性与综合性除了有科学技术要素之外,还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要素,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仅要全面深入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而且还要理解工程伦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管理协作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设置中还应加入人文环境与伦理道德、工程经济、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组织与职业安全、行业标准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完善和提高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另外,为了应对未来国际化的挑战,必须树立课程国际化的教育观念,改革现行大学外语教学,采用IELTS或TOEFLD等国际公认英语运用能力测试评价体系,同时,在专业课程内容中加入国际化的知识点,加强原版教材的引进,引进国外相近专业成熟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及课程教学软件,借鉴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的最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对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四、校企合作实践性培养体系
在企业累计1年的学习以强化工程实践为重点,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可以安排到企业完成的教学环节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鉴于目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特点及其效果,建议保留现行的专业认识实习模式与学时,仍然安排在大学二年级期末,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并为企业1年工程师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该阶段学习可将生产实习、毕业实纲和专业所涉及的关键知识面、节、点相结合,一般而言,学生在工程项目现场可以得到的实训环节有:针对工程目标与地质条件的工程设计、项目的组织管理、设备和管材的选型配套、钻场的布局与建设、钻进方法与岩石切削工具、钻进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优化控制、套管的下入与换径、泥浆的配置与维护、岩矿心的采取与工具、钻孔弯曲度测量与钻孔弯曲的防治和岩心编录、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校正、班报表纪录、测井、封孔等,这些工程现场的环节虽然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对于深层次的创新仍然有所缺失,如设备、机具的设计与加工、各类钻头的设计制造与性能调整、泥浆配方设计与性能的配伍等等。这些环节独立于现场工程项目的实施,一般是由专业的厂家、公司或研发机构完成,而这些知识面节点对学生针对工程项目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累计1年的学习可以分阶段地先将学生安排到设备机具生产厂家和泥浆公司,实训内容包括钻机、钻塔、泥浆泵、各类钻探机具和钻头的设计、选材、制造、装配与性能调试,泥浆公司的实训内容包括针对工程实际的泥浆配方设计、处理剂的选型与购置、性能测试与调整等,工程设计与定向钻探技术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实施机制,在地矿行业,工程设计与定向钻探技术一般是由工程项目实施单位自行完成,而在石油行业则由专业化公司或研究机构完成,学生是否安排该项目的实训可由具体情况而定。为了加强卓越工程师面向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学生到国外相关企业、公司或科研院所实训,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锻炼和培养国际语言交流能力、认识和了解国外工程管理与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实训阶段完成后,针对工程现场的项目实训可安排在最后一个阶段。为了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各阶段的实训一般不少于3个月,同时要优选实训单位和配套的管理保障评价制度。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针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实训进行选题,但必须结合实际问题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做,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师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也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开拓者。面对我国资源与能源的严重紧缺和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突破复杂地质条件限制,大力推动勘探开发技术进步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题,急需大量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深化改革专业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高等学校的评价体系与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与配套政策、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和注册工程师的评价体系、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与价值取向等等,需要建立起政府、行业、高校、教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家庭及社会等多元利益共同体协同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华彦,毛筱媛,项斌,肖春,艾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途径探究[J].理论纵横,2012,11(1):70-73.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3]冯启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高教研究,2007,84(3):47-49.
[4]顾嘉,张航,唐永升.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保障体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2):59-63.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21-29.
[6]李合琴,陈小丽.卓越计划与创新型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1-3.
[7]张广智,宋建国,李振春,印兴耀.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些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2):5-9.
[8]郭炜煜,包万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师资专业化问题研究[J].理论前沿大学(学术版),2012,(5):27-33.
[9]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1(1):41-45.
[10]孙颖,陈士俊,杨艺.推进卓越工程师孵化的现实阻力及对策性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40-45.
[11]李曼丽,胡欣.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及其影响因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3):80-89.
篇5
2010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竞争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1,2]。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2014年12月获批成为安徽省“卓越计划”试点。我们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以“卓越计划”为导向,开展了以培养后备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以便探索出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过大,内容过于抽象,不明确,不具体。为了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培养目标为:(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和身体心理素质;(2)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3)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我们修改了培养规格和要求,增加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并强调学生毕业后不但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要遵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三)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明确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的构成。知识要求:掌握人文、自然、专业、工具性知识及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能力。学会通过不同途径,运用不同方法主动获取各种知识,以适应学科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2)应用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能够在多种环境、场合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学会书写各种文书和报告,熟练掌握各类应用文体,能用一门外语进行阅读、翻译;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活动中,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计算机信息使用能力:要具有计算机办公、文字处理等操作能力、并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有关科学研究、工程技术领域最新信息;认识事物的能力:要有正确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较深刻的认识;综合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和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设计或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调试,使用实验仪器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工程应用能力:在材料工艺设计中,能根据提供的资料、数据,进行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计算,掌握设备选型、设备结构、工艺流程的设计,并能熟练使用CAD工程制图。(3)创新能力。观察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透明表象看本质,发现不同于寻常的细微特征;想象力: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从已知的现象中推想象出新事物;思维力:对已知的事物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成果。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为以后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打下基础。通过在校期间的锻炼和实践,让他们具备一些科研基本潜质,对科研工作的基本要素有所了解,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四)培养方式改革。企业实践学习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核心,我们采用“三加一”的培养方式,其中前三年在校集中学习,主要学习基础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工程基础三方面的知识,培养工程技g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一年学生到企业实习,在此期间,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突出和强化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从传统课程教学“以知识输入为导向”教学模式转向“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突出能力培养和工程教育[3,4]。
(一)模块构建。在实施工程教育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提升能力、强化实训、完善素质”的要求,将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大模块,每部分依照能力和素质导向和要求进行整合,构建出若干个课程教学模块,模块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和一定的区分度。这三大模块的内容:(1)理论知识(模块I)。自然科学知识:数理化、生物、信息科学等;应用和工程技术知识:工具类知识(语言、计算机、工程数学、制图等)、学科类知识(化学、化工、材料学、矿物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史、哲学、政治、经济、管理等。(2)应用能力(模块II)。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逻辑学、辩证法、创造学、工程哲学等;工程实践能力:设计、制造、操作、调试,金工、土木、管道等;交流与合作能力;适应与竞争能力等。(3)综合素质(模块III)。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心理等。对于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大模块,又可从不同的方面,根据实际的需要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细分,又可分为若干子模块。
(二)模块化教学团队建设。各模块构建后相对稳定,相应教学的任课教师即组成为该模块的教学团队,团队中的教师加强协调互动,开展团队教学研究,使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在模块构建后,确定各模块负责人,要求各模块负责人之间加强沟通,定期召集负责人讨论教学问题。同时加强模块教学团队和社会的联系,深入开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作为重要指标来指导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另外,还要加强与校内相关专业的合作,一些教学模块中的课程可请外系教师担任。不定期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或企业专家来校给教师作报告,择机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锻炼。
(三)对模块化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采用模块化教学的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1)教学内容整合。传统的课程讲究完整性、系统性,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大,教学的目的性不强。经过模块化改革以后,确定了模块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每个模块对应某种能力),学生在学习完这个模块以后,必然能够达到这个模块对应的某种能力。这种能力对应的模块知识点,可能涉及到两门或三门课程,这样势必打破传统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线,要求授课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对符合能力培养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对于不符合的则要弱化或删除。(2)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培养还是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根据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就业统计发现,近几年本专业的学生到混凝土、玻璃加工、新型建筑材料企业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可适当补充或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模块。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纳入到教学模块之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建设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培养目标,在基础实验及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校企联合工程实训平台建设,如建立“嵌入式”实验室,让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来指导实验;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和巩固专业认知实习与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建立开放式实验室[5]。
四、建设符合卓越工程需要的教学团队
积极探索和建立“教师-工程师”新机制,加大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培育优势学科和创新团队。加强校内“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我们要求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不小于7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小于50%。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应有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从事主干模块教学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中必须有其中之一毕业于材料类专业。整合企业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企业的工程化特点,让青年教师定期进企业进行培训。
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增强教师的企业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并建立从企业聘请工程师作指导师的机制,让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此外,我们通过定期召开校企座谈会、聘请企业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等方式,以评价“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改革培养方案。
六、构建“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方案(三加一)
企业生产实践是“卓越计划”不可缺少核心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好学习方法。学生在企业中可以运用、巩固所学的知识,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企业实习活动,我们制定了企业培养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掌握材料的制备原理、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相关的工程基本理论,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技发展动态;具有对材料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对设备进行改造的初步能力;具有对新产品、新技术能够进行初步研发的能力;具备所必需的信息分析、设计筹划、数据处理、实验测试、检验表征、评价控制等技术的能力;了解国家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
(二)实施过程。了解、认识企业:为了让学生对企业有个全面的了解,让企业工程师在学生入驻到车间一线之前,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策略、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入驻一线实习:企业工程师结合学生及本企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先安排合适的岗位进行体验式实习,让学生了解本部门的生产职能和运行机制,熟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然后选择与专业更为密切的固定岗位,如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岗位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并在此岗位上,完成后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此期间,加强校企交流与探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
(三)考核方式。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网络考核与u估平台,考核学生在企业各环节、各时期的表现,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进行考核。
(四)师资配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企业工程师和本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小组。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聘请用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到学校开设课程,有针对性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七、考核和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在执行学校提出的N+2考核模式基础上[6],将重点放在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上。如学生在实习的综合表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第二课堂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等,都可成为考核评介的重要内容,均要在毕业成绩单上反映出来。
作为地方型应用本科高校,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试点的契机,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我校的国家首批“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建设为依托,先后在多个专业开展了“卓越计划”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安徽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优化等,都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注重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改进教学方法。当然,新的教学体系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今后需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卓越人才,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林键.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5):1-9.
篇6
1.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点,要求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形成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即学校、用人单位(企业)和学员三方互签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做到相互约束、责任明确。例如:用人单位(企业)可约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重大的违规违纪或学习成绩不能有两科以上补考或不及格等。
2.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
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应正确定位,共同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目标确定得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的。用人单位(企业)与学校需共同研究,认真分析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实践知识,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符合用人单位(企业)岗位所需,才能使学校针对培养目标顺利实施教学。
3.高度重视“订单式”办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
“订单式”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制度,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它不是订数量,而是订特色、订质量。学校要在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订单式”办学的需要。还要认真分析研究用人单位(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学校要针对“订单”,加大学员管理,无论是学员技能掌握的教学管理还是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都应当高标准、严要求。
4.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学员管理
“订单”学员不仅是学校的学员,其实选录后便已成为用人单位(企业)未进厂的员工。学校与用人单位(企业)共同管理学员是“订单”办学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共同要求。在对学员的管理过程中,用人单位(企业)可将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文化等贯穿其中,学员熟知企业规章制度、深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无疑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订单”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买单与享用”,实现校企“双赢”
“订单式”教育实则为借用商品交易中的订单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和现代经济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客观要求。借用了新的营销理论,它是人才市场上的“定制营销”。由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异质复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的定制化。既然“订单式”教育是市场需求的产物,那么,这种教育所增加的额外投入,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律来操作。也就是说,学校常规教育投入之外的费用和开销应该由用人单位——企业来“买单”。
当然,这种“买单”实际上是企业人才角色转换培养费用的“提前投入”,它由于能够极大地缩短企业人才的试用期、减少岗前培训费用开支、免除专门的招聘而更具有经济效益,是一项惠而不费的投入(提前“享用”)。企业做的是一种前景非常看好的“期货”。同时,企业在与高校签订“订单合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根据我们与有关企业合作的经验看,我们本着“订单教育,深度参与,适应需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在多方面进行合作。
这些合作的项目主要包括:(1)员工培训;(2)联合促销;(3)咨询服务;(4)学生实习;(5)教师挂职锻炼;(6)实践讲座。以上的合作,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益无害的,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很好地实现了“双赢”。这就是订单教育带来的连带效益(超值“:享用”),企业为订单教育而“买单”是值得的。
四、营造企业文化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氛围
企业文化教育渗透“订单式”人才培养全过程,即为了把企业文化完全融入“订单式”人才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致力于在教学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学院为此印制了订单班学习手册,建立了严明的“订单式”培养学生管理条例、行为准则和奖励条例,努力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相结合。以企业制度文化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学院对“订单式”专业授牌固定教室,将体现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的格言警句悬挂墙壁,引进其企业文化的诸多元素,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学院还在《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中,融人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不断强化“订单”学生的专业应用、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企业也为“订单式”人才的素质培养提供了密切的配合与实践的机会。和学院共同组织了顶岗实习前的再军训,进一步坚定学生的上岗信念,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敬业心,实现理想,描绘人生。我校订单班已创办多届,多个专业招收学生共计数千人,实现了98%的就业率。订单班的毕业生已在企业的各个对应专业岗位上岗就业,大部分已走上助理主管、主管的管理岗位,实现了学院、企业、学生的“共赢”。
五、加强“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工作举措
篇7
Based on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6×4 Teacher Student Matrix Training System//Luo Long, Wang ZuLin, Meng Li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teaching mode 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reform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6×4 teacher student matrix training system, and discussed the mode of teaching method of advantages,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project and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matrix training system; excellent plan
Author’s address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China 341000
1 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年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而提出的教育计划。但是,我国现阶段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现阶段的工科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体系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学校与企业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导致现在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上世纪末高校扩招开始,高校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学生规模迅速扩大,而教师资源有限,使得各个高校普遍使用大班教育,每个教师负责的学生大幅增加,导致了教师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严峻的考验。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出矩阵式教师学生团队培养模式。
2 6×4教师学生矩阵培养模式透析
2.1 6×4教师学生矩阵团队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愿加入到教学,并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提出组建6×4教师学生矩阵团队。
1)6表示有6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按照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进行分类,使得相关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减轻每位教师的压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4表示有4个年级。各个教学团队都需要至少一位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带领多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团队。学生团队的建设,是将4个年级的学生按照教师的人数进行分块,保证一个教师对应的学生4个年级都有。
团队的每位教师分别带领一个小组的学生,团队每位教师带领的学生组合成为一个大的教学团队,最后所有的教师以及学生组合成为6×4教师学生矩阵团队,如图1所示。
2.2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
随着学生的数量暴涨,教师上课大班化,这就使得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得一些学生情不自禁地去做一些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情,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式。
篇8
一、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以及主要特征剖析
会计信息化作为一个专业词汇,其产生于1994年的一次信息研讨会之上。这里所讲的会计信息化,实际就是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型资源,综合运用以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等为主要代表的先进技术对其实行全面处理,比如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应用等等,以便为企业在经济运行、决策控制及管理方面提供出科学而适时的时效信息。事实上,“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是计算机运用到会计领域当中的一种简称,是会计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之间产生的一种融汇与结合,对于其特点,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处理相关的会计信息,在这里,会计信息充当的实际是一种信息资源的形式被社会及广大企业在信息系统当中的一种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在会计信息的加工及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会计信息领域当中,有效拓展了其自身空间范围。首先,在会计信息领域当中,无论是信息获取还是数据输出其范围也处于扩大当中,比如,获取会计信息已不再是由传统单一会计部门独立进行,而是延伸至相关企业个个机构及部门当中,甚至包括企业外部信息。而其数据传输范围则拓展更为明显,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还可实现在不同的利益主体间相互实现信息共享,促使信息共享由企业内部直接延伸至外部,提高了信息系统本身的开放度。其次,信息化的会计不仅要求其可以对传统会计领域当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反映,同时也要求会计信息领域的拓展可以延伸至共它相关体系当中,比如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领域当中。第三,会计信息化加强了会计功能。我们知道,会计信息化体系是一种由数据系统、网络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运用系统,除了传统的核算功能之外,更兼具管理及控制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了会计整体功用。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特征之外,会计信息化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增加了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等,这些特征需要广大会计从业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进行一定的摸索,唯有如此,才能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至工作当中。
二、优化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培育模式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广大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引入时间并不长久,那么如何提高这一学科的信息化程度,笔者根据以往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提高社会支持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力度。第一,由于我国东西部在各个层面的发展差异,东部信息化程度较高,对此,教育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不断缩小这种地域性差异的存在,也就是说,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硬件设施的层面上来讲,都要极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性,倡导高校可以运用一切可供服务的资源来为现代化会计进行教学服务。第二,可加快对于信息技术师资及高层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培育工作。在培育之时,必须坚持高起点性、层次性及方向性原则,确保人尽其才。第三,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宣传,以提高其影响范围及力度,加强社会认同感,在适当之时还可引入社会资金,对高校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解决高校在会计信息化过程当中所遇到的资金紧张等问题。
其次,优化高校会计息化过程当中的教育方案。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校理应拓宽信息化教育范畴,除了达到教育基本要求之外,还可将信息化教学引用到其它科目的教育过程当中,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可以享有充分的时间对软件进行运用,而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加强会计文化氛围的营造。基于传统会计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独具特色的新型信息化会计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兴趣。第三,根据本地学生实际现状制订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奖励及绩效考核制度,方便对学生学习实效进行监督及检查,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对于其表现好的层面进行适当嘉奖,提高学生积极性。
再次,改革传统会计信息化教育方式。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具有极强时代性的学科,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步,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修正,除此具备良好的会计知识以外,还必须对计算机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的掌握与了解,满足现代化的信息教育要求,努力为培育出兼具素质水平及知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从学生层面来讲,要改变传统会计学习方式。 由于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学习的不同,因此,从学生心理层面来讲,其可以自行采取一些特殊的模式进行训练,比如同龄辅导或是跨年龄辅导,有效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与效果。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根据相关调查表明,与同龄辅导相比,跨年龄辅导有着更好的效果。除此灾害外,会计信息化学生除了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之下,在课堂上努力学习之外,课堂之外也是巩固会计信息化知识的有效环境,只有坚持课堂内与课堂外并重在方针,做到课堂掌握课外巩固,才能将会计信息化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为今后在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打下坚实根基。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就当前我国高校环境当中的会计信息化培养模式来讲,由于其起步较晚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截止到目前,其还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在信息化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及教育的真正目的性,充分了解与应用会计信息化培养同社会各方面存在的内在联系,动援社会各界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会计信息化在培养过程当中的效率与速度,促使会计信息化朝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工程承包范围:东至宿新路,南至F路,西至A路、三台山大道,北至青桐路,占地面积约312公顷。
时花概况:衲田区设计景观为梯田花海,总计花海面积约62.2万m2,其中黄色23万m2,826万株;红色20.7万m2,745万株;紫色18.5万m2,666万株;总计2237万株。
2 栽培种植的时花作用和意义
(1)在景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种类不同的时花都有不同的生物特性和习性,在对进行时花栽培种植的同时,应该做好对时花的了解工作,针对不同的时花植物生活习性,进行不同的栽培技术,才能针对性的对园林时花进行合适的养护与管理技术,提高时花在园林的景观作用。(2)在生活文化中的作用。公园景观、装饰公共场所、城市主要风景线路、探亲访友开业庆典、婚丧礼节、外事活动等都会用花。(3)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时花栽培生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园艺生产,可以出口创汇,有许多花卉是香料植物、药用植物或其它经济植物。
3 时花施工种植栽培技术
(1)时花培育技术。本项目时花材料为F1代的容器栽植的成株时花。供货商应有相关图谱及文字来说明所提供的盆花产品的编号、品种、系列、花色及习性等。本项目所采购时花品种均采用籽播方式,基质是30%以上草炭土加上原土进行配比,并经过穴盘育苗、上袋、转盆、摘心、炼苗等一系列程序。为了促进植株多分枝和多孕花蕾,要及时摘心。花蕾长出后,为了控制花期,要将过早长出的花蕾摘除。(2)时花出圃。a.出圃的时花要求长势健壮、无病虫害、叶片茂盛,枝条均匀、根系丰满,且与有关图谱相符。b.出圃时花应当大小统一、高矮接近,规格范围为冠幅和株高一般在20cm左右,冠幅应大于盆口。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排出时花种植计划,出圃前5-7天必须断根、通风、练苗,使成苗能适应长途运输和新的生长环境。炼苗时应加强光照和通风,调节好水肥。d.移栽的最佳时期是花朵开放1-3成,忌用完全盛开的时花。根据更换周期表,盛花期应控制在移栽后10-45天内为宜。e.出圃盆花基质轻松、透气、滤水性好。f.出圃时全株应尽量控制农药残毒(如呋喃丹等),以免造成移栽时工人中毒。g.基质要求最好pH(酸碱度)一般6-7内,EC值(盐碱度)一般1.0内。
4 土壤改良施工工艺
土壤改良:因为时令花卉,它对土壤要求比较高,故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检测,对不适合生长的土壤进行改良。在改良土壤之前使用挖土机先对场地进行粗平,计划每台机械配备3人负责清除种植地内的垃圾,并人工搬运至园路边集中堆放、统一采用农用运输至业主指定位置,确保地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区域土均为回填土,土质含矿物质单一、土壤生硬,不能满足种植要求,为此业主委托专业检测部门对土壤进行现场取样检测,并组织专家现场察看,现场土壤多为饱浆土,透水透气性和肥力较差,需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疏松度,提高土壤肥力,经过讨论研究形成会审意见如下:增施商品有机肥及育苗基质,改良方法采用均施商品有机肥及育苗基质,有机肥每亩用量2-3吨/亩,育苗基质9-10吨/亩,均匀旋耕深度》30公分。
栽植草花地被区域采用地表均施增施商品有机肥、育苗基质,旋耕拌合方式改良土壤,旋耕厚度≥30cm。在已旋耕拌合后,再摊铺10cm基质5cm厚的基肥,用宝马耙地机再次旋耕,次数5至8遍。确保种植土壤符合《土壤改良专项方案》的要求。
(1)测量放线。为了确保布料均匀,现场对改良部位进行方
5m*5m方格网法放线分割,确保进场有机肥、基质按顺序堆放,保证改良比例,符合改良方案要求。依照方案及种植地块面积进行测算,衲田时花区每个方格网内的基质0.5m3;基肥0.25m3;复合肥约1.9KG。(2)人工摊平。方格网内材料布置完后,采用人工均匀摊平。
旋耕:采用IGQN~230H旋耕机先进行深耕。旋耕深度不小于30cm,采用横纵结合的方式,横纵翻耕均不低于三遍,翻耕期间人工配合拣出石块、杂草、垃圾等有害物质。(3)细平。人工除去种植地内的杂草、垃圾、石块等并对场地较大的土粒捣碎,人工平整土地。二次布料:为了确保布料均匀,现场对改良部位进行方5m*5m方格网法放线分割,确保进场有机肥、基质按顺序堆放,每个方格网内的基质2.5m3;基肥1.25m3。(4)土壤杀菌。用百菌清、多菌灵、代锌锰森等药物(单种)与沙土混合按0.5:1配合成比例,人工均匀播撒,对土壤整体杀菌。再次旋耕:采用用宝马耙地机再次旋耕,横纵翻耕次数5至8遍。(5)水电调试。种植前必须调试完成喷灌系统,确保喷灌系统正常运转。由于时花全部采用人工种植,必须保证时花能够运输到每一块衲田区域,并分送到各个种植位置,才能保证栽植目标的实现。由种植小组的人在园路边或便道边上至种植地块,按U形方式摆放5cm厚木板形成1.2m临时路,利用手推车或人工将时花从卸货点运输至各种植衲田地块。
5 时花养护管理
花卉的一级管护的标准是生长旺盛,花繁叶茂,时花的造型美观,修剪工艺精细,甚至具有艺术感和创意。
篇10
1 审计主要对象的新变化
(1)审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审计对象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的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传统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它以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如账簿记录审计、会计报表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等,目的是评价、确认经营管理者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自20世纪下半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审计的范围扩大,出现了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以及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的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对象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范围,审计业务向鉴证业务扩展。
(2)审计对象的形成方式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会计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从技术方面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以会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开发工具技术、集成技术等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扩散。从过程方面来看,会计信息化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是会计信息资源的过程。
(3)审计对象的形式日益无纸化。信息化环境中,人员之间的联系部分地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操作员身份的识别及授权控制等都有别于手工信息系统。手工环境下,记录在凭证、账簿、报表等纸介质上的会计记录勾稽关系较为明确;而在电算化环境下,由于会计记录被存储在磁盘、软盘等磁性介质上,不宜实施签字、盖章等手段,而且很容易被改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审计对象从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制账、表、证转变为无纸化的电子数据、文件。
(4)审计线索隐蔽性大大增强。在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从原始凭证到报表的编制,每一步业务处理痕迹明显,审计线索比较清晰。而在信息化环境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和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只要将凭证保存成功,各类明细账、总账以及报表都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生成,修改或篡改不留痕迹。特别是存在“反记账”和“反结账”功能的情况下,修改后的账是不留下任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系统时间的可调整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做不同时间的账,而且审计人员很难发现是何时做的账。另外,如果使用信息系统的单位与系统开发商携手更改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审计人员是很难发现漏洞的,这进一步加大了审计线索的隐蔽性。
2 信息化环境对内部控制技术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政策及程序。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包括:①控制环境;②会计系统; ③控制程序。进行授权、信息处理和职责分离是控制的重要措施,目的是防止由未经授权的人处办理务、处理信息,以及防范同一部门或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职责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或舞弊。当信息技术运用于信息系统时,职责分离可以通过设置控制来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多数单位出于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和编制财务报告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传统的手工控制越来越多地被自动控制所替代。
(1)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降低控制被规避的风险等许多方面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对自动控制的依赖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报告重大错报风险,比如:所依赖的系统或程序不能正确处理数据;某些员工可能获得超越其职责范围的权限;未经授权访问数据或未经授权修改数据;未能对系统或程序进行做及时、必要的修改等。
(2)财务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审计重要方面。由于集成化系统从报表、账簿结果追查到原始业务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审计人员要想了解系统提供的数据的可信赖程度,必须对系统本身进行审计,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查成为审计人员必须履行的程序。
(3)信息化环境下内部稽核机制削弱。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稽核功能。实行电算化后,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某些分工不存在了,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4)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工作质量有赖于计算系统自身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赖于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但同时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制定各种严密的风险防范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包括网络管理规定、系统运行中安全保密有关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运行管理细则、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管理规定等,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维护性,从而降低审计的风险。
篇1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加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毕业生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高职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
一、“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就是评价学校的毕业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二是社会的评价,主要是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依据,即评价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需求。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院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敏锐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2.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改制为高职院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使学院具备了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好基础。学院面向先进制造业,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并形成了一批特色专业群。在课程开发设计上形成了“以行业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帮助学生胜任职业任务为目标”的方法;职业能力培养上构筑了“职业基础技能训练—职业专项技能实训—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实习的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九大板块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和品行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共建了34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了22个在自治区同类院校中装备最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校内实训基地,设立了21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达到100%;学院依托行业背景优势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兼职型能工巧匠”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贯彻gb/t 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早在2005年就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通过两个标准的认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二、“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师资队伍组成、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主要途径,并在企业或行业的积极参与下,综合作用于培养对象,形成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职业化三级递进”的内涵,是指学院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三者并重,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对学生实施三级的职业化教育和训练。
1.第一级为职业认知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校园认同教育、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育培养等。各专业根据定位不同,组织学生到相应行业的典型合作企业进行职业体验,把课堂设在企业现场,把企业作为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通过专兼职教师的言传身教完成部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职业基本知识,了解行业、企业和职业的行为规范、职业责任和职业技能要求等。通过职业认知阶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明确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懂得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明确努力方向,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级为职业认同阶段。以职业意识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教育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施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育,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职业行为规范训导、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规划职业生涯。通过职业认同阶段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从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3.第三级为职业熟练阶段。就是对学生开展至少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教育,主要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各专业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设计顶岗实习课程包,供学生选择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应行业企业的顶岗实习岗位,并按照相应的顶岗实习课程包的要求完成顶岗实习。实施校企双主体的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通过职业熟练阶段教育,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学生的职业化程度得到质的提高。
三、“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
1.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院确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要求,深化与地方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各行业企业合作,加大工学结合力度,依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联合广西焊接学会、南宁市焊接协会等,学校、企业、协会学会三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指导,创建了“三方联动、全程合作”的职业化逐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培养电子企业的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维修、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为目标,结合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创建了“任务驱动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加强与“自动化产品供应商”“自动化工程商”“自动化设备应用企业”等三类与本专业建设密切相关企业的合作,创建“1+3合作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与物流服务公司等企业密切联系,创建“订单导向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典型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创建“项目驱动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由专业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建设小组,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各专业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社会需求调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根据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选取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序化课程结构,注重从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职业通用能力,根据企业对职业化人才的要求,打破过去侧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而职业意识教育缺失、职业道德教育乏力的学科课程体系,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或渗透到课程中去。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将基础课的内容通过课程重组,渗透或分解到新的课程,同时按照职业化要求改革授课方式。在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时,以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或项目)的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3.建设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通过分析高职教师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建立高职教师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标准,构建教师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师教育培训工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和人才互换交流、引进、聘用等途径,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形成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机制。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中,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5%以上。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重点专业专兼教师比例基本达1∶1,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各级技术能手讲授的机制。
4.校企共建具有浓厚职业和企业文化氛围的多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按照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科研五合一的功能定位和先进性、适用性、系统性的要求,突出“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以学校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共享的运行机制,营造实训基地职业文化氛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摇篮,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打下基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和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契机,按照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思路进行校企共建,同时抓住顶岗实习这个核心环节,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
5.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意识教育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职业价值观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的培养,改革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相结合的职业意识教育途径与方法,认真分析各专业职业意识教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围绕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和职业意识教育公共平台。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意识教育团队,通过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
四、“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院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
1.工学结合得到有效推进。“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就业市场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的,校企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校企双赢目的。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设备、项目等各种资源解决了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质,全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接纳学生参与实训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企业技术力量,也储备了一批企业适用的高素质人才。
篇12
汽车行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柔性化的飞速发展对汽车行业人才各个方而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人才而临的压力与挑战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行业人才的大量流失经常导致企业在攻克技术难关和新课题方而捉襟见肘;国有大型企业急需注入新鲜血液来提升企业自身在汽车行业中的技术竞争力量,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导致应届毕业生必须在企业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达到当前汽车行业对于一个合格的汽车工程师人才的要求!湖北省教育厅根据湖北省的现状提出了“产业计划”人才培养的课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1年申请并获批了湖北省教育厅的“产业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并将C D IO的教学理念引入进来。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为主的高等院校,对培养汽车产业生产管理一线创新型产业人才的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在运行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实践教学环节,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奖惩不到位、实践过程难以监控、教学效果不突出等问题反复出现。如何建立健全实践育人机制解决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效果,全而提高汽车产业人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当前汽车产业人才的需求显得至关重要。
2.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主要针对汽车产业人才实践教学机制进行创新,将CD IO理念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校企双向导师制度”为保障,以“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方法”为核心,全而提高汽车产业人才实践教学质量。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明确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日,以汽车产业对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坚持“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围绕“突出工程,强化应用,着力创新,服务行业”的指导思想,立足湖北,而向汽车行业,以实际汽车产业和工程为背景,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依托,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在校内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的训练,使毕业生不仅能够在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探索和科研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为今后能够从事汽车产品的设计、研发等高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托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a: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升级实践教学模块,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优化的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逻辑和相互促进并重的实验课程模块。
b:贯彻以实际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理念,设置深入浅出的CDIO项目计划,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以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生产全过程为载体,构建综合性设计型CDIO实践项目。
c:将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纳入实践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四年期间至少有一次参加创新性实践计划的体验,并获得学分。
d:毕业设计环节结合生产实际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来源于企业,真题真做,鼓励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按照“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和“培养、引进、聘任”三结合的途径,建立专任教师与非专任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以活跃在工程现场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教师为主;非专任教师实施聘任制,而向社会、而向行业、而向国内外聘任高水平专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或讲座。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建立健全企业培养实践课程体系的质量保障体系,产业人才培养的企业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a:从学生入校就从感性上了解汽车产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b: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实践的培养。
c:加重企业在培养中的作用。
d:以生产实践为课堂进行培养。因此,企业培养课程体系主要由产业认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项目设计与综合实践、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组成。
三、效果及反思
篇13
1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2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3 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2 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24-25,39.
[2] 宋金玲,蔡颖,王瑞芬,等.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73-274.
[3] 易清风,申少华,肖秋国,等.教学研究型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1,38(10):174-175.
[4] 郭琳琳.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