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图7.2p18)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的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23)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图7.17-18p26-27)
2、东南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的内陆国是老挝。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
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图7.22p29活动p30)
3、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上游流经山区,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形成重要的农业区。(图7.28p31)
第三节印度
1、印度是南亚面积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注:印度地形图7.34,找出印度所在经纬度、临海,地形的分布特点,主要邻国及方位,主要城市: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
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活动p37)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4、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图7.34、7.41、7.42,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5、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山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对照俄罗斯地形图7.45,找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周边国家、大洋及海,各地形区的位置及分界。
篇2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p71,4.11p72)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图4.13p75)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中东、非洲北部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p77)
第三节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p79)
篇3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形状
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大小
1、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2、赤道半径:6378千米
3、平均半径:6371千米
4、赤道周长:40000千米
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
2、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
3、赤道:从地球表面到南北极点的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二、纬线与维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
2、纬度的定义: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不同的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纬度
3、纬度的判读:
(1)
赤道是0°纬度,是划分纬度的起点。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
(2)
北纬,用符号“N”表示。越往北度数越大。
(3)
南纬,用符号“S”表示。越往南度数越大。
(4)
在没有标示纬度符号的经纬网图中,越往北度数越大的是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的是南纬。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以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2、经度的定义: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不同的经线标上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经度。
3、经度的判读:
(1)国际上规定,已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以0°经线为界,往东为东经度,用符号“E”表示,0°经线向东至180°E是东经度的范围
(3)以0°经线为界,往西为西经度,用符号“W”表示,0°经线向西至180°W是西经度的范围(注意:180°E和180°W是同一条经线,他们是重合的。)
(4)在没有标示经度符号的经纬网图中,越往东度数越大的是东经度,越往西度数越大的是西经度
四、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从20°W往东至160°E以西的范围为东半球,从20°W往西至160°E以东的范围为西半球
四、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低纬度:0°——30°
2、中纬度:30°——60°
3、高纬度:60°——90°
第三课
地球的自传
一、自传
1、自传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传。
2、方向和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
昼夜更替
(注意:昼夜交替产生的三个条件:
1、地球不停的自传
2、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3、太阳系中只有一颗恒星——太阳)
(二)
时间的差异——地方时
1、地方时的定义:
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2、时刻的判读
(1)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00;与其相对的经线其地方时为0:00(24:00)
(2)在赤道上,晨线与赤道相交的地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相交的地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如图1所示A处18:00,B处为6:00)
3、地方时计算的原则:
(1)东加西减
(2)东早西晚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一、公转
1、公转的定义:
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2、周期与方向:
周期:一年(约365日)
方向:自西向东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
四季的变化
(二)
五带的划分
(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带来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
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三、四季的产生
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公转时是倾斜的,且倾斜角度为66.5°,所以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季节对应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差异,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产生季节性移动。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前后的3、4、5这几个月是春季;夏至日时太阳直射23.5°N,在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为夏季;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在秋分日前后的9、10、11这几个月为秋季;冬至日时太阳直射23.5°S,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为冬季。
四、五带的划分
热带:23.5°N(北回归线)至23.5°S(南回归线)之间
北温带:23.5°N(北回归线)至66.5°N(北极圈)之间
北寒带:66.5°N(北极圈)至90°N(北极点)之间
南温带:23.5°S(南回归线)至66.5°S(南极圈)之间
南寒带:66.5°S(南极圈)至90°S(南极点)之间
五、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段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
昼夜长短状况
从春分到夏至
从赤道(0°)逐渐移向北回归线(23.5°N)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从夏至到秋分
从北回归线(23.5°N)逐渐移向赤道(0°)
北半球依然昼长夜短,只是昼渐短夜渐长
从秋分到冬至
从赤道(0°)逐渐移向南回归线(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从冬至到春分
从南回归线(23.5°S)逐渐移向赤道(0°)
北半球依然昼短夜长,只是昼渐长夜渐短
两分日
直射赤道(0°)
昼夜平分
两至日
夏至直射北回归线(23.5°N);冬至直射南回归线(23.5°S)
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指向标
图例和注记
二、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1、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确定方位
3、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位(经线指示正南正北方向,纬线指示正东正西方向)
三、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
(1)线段式:0_____50千米
(2)数字式:1:5000000或1∕5000000
(3)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4、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细程度的关系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域范围越小,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的表示的地域范围越大,所表示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如下图)
1:20万
1:500万
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垂直距离。
二、五种常见的地形类型
1、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特征
地表形态特征
平原
200m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
高原
500m以上
地面起伏和缓
山地
500m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
不超过500m
相对高度小、坡度和缓
盆地
\
四周高中间低
三、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在地形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3、六种常见地貌类型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部位
地形部位特征
等高线特征
图示
山峰(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由外向内递增。
鞍部
两个相邻山峰之间的凹地
山谷线的最高点就是鞍部
山谷
两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是低值凸向高值
山脊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位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是高值向低值凸起
陡崖
近似垂直的山坡或地形倒置
几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坡于缓坡
陡坡坡度较陡,缓坡坡度较缓
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一、海陆分布
海洋占地表总面积的71%,陆地占地表总面积的21%
二、七大洲
1、由小到大(按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三、四大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课
海陆的面貌
一、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大洲
地形特征
亚洲
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面积广,地形复杂。
非洲
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欧洲
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北美洲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南极洲
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第三课
海陆变迁
一、沧海桑田
1、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
(2)外力作用(人类的活动,流水、风力、海浪侵蚀)
二、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二)、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3、板块运动形成的不同地表形态:
(1)
张烈(生长边界)在张力作用的影响下形成裂谷和海洋
(2)
挤压(消亡边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高山、岛弧链和海沟
四、世界的主要火山地震带
1、火山活动和地震出现在地壳活跃的地带(板块交界地带)
2、世界最大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
五、陆地地形之最
①里海是最大的湖泊。②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极地区,属于北美洲,在美洲版块,是丹麦的属地。③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④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位于非洲。⑤七大洲中,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欧洲平均海拔最低,最热非洲,最冷南极洲。
第四单元
天气与气候
第一课
天气与生活
一、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1、概念: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状况。是多变的。
2、特征:
(1)、短时间的
(2)、具有多变性
3、描述方式:
(1)、阴晴
(2)、气温高低
(3)、风力大小
(二)、气候
1、概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特征
(1)长时间的(多年的)
(2)、相对稳定,有规律可循(平均状况)
二、看图识天气
(一)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
网络、电视、电话、报纸、短信
(二)、卫星云图的判读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为云区。白色的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为阴雨区。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3、腐蚀建筑物
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的年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3、气温曲线图
气温年变化图:
气温日变化图:
由气温年变化图判别半球
(1)
在气温年变化图中七八月份气温最高,图示所代表的地区一定是北半球
(2)
在气温年变化图中七八月份气温最低,图示所代表的地区一定是南半球
二、气温的分布
(一)、等温线
1、概念: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的平滑曲线
2、特征: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上的气温相等。
(2)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固定的。
(3)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等温线成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6)等温线成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陆分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C
第三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一)、降水的形成
1、陆地水蒸发形成水汽
2、空气中有凝结核
3、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凝结核冷凝
4、小水滴达到过饱和
(二)、降水的表现形式
雨、雪、冰雹等
(三)、降水的变化
1、不同地区年降水量不同(地域差异)
2、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时间差异)
3、一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降水量也存在差异
(四)降水量的表示方法——降水量柱状图
二、降水的分布
(一)
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二)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多雨,两极——少雨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雨,大陆西岸——少雨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雨
第四课
世界气候类型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二、各温度带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温度带
气候类型
特征
分布规律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温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冬长寒,夏短暖。
中纬度的大陆内部。
极圈附近
寒
带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边缘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
极地附近
其他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高,终年低温。
高大的山地和高原
三、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资料图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第一步,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判定南北半球。
最热月出现在七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则该地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一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则该地位于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值判断热量带。
最冷月均温>15°C为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为亚热带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气候;
最冷月气温
第三步,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及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月降水量>100mm。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1800mm,夏月降水量陡然超过400mm。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mm—1200mm左右,夏月降水量>100mm。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800mm,夏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冬月降水丰沛。
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mm,夏月降水量>100mm
温带海洋气候:年降水量>700mm,全年降水均匀。
(总的判定方法是一看气温,二看降水,三看季节变化。记住:“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五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纬度因素
(一)
对气温的影响
受地球形状的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之间的气温存在明显差异。(如图所示:三束直径一样的光线,照射在高、中、低三个不同的纬度地带,其所辐射的能量是相等的。但由于照射的角度不同,照射的面积不同,S3>S2>S1。所以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温度也就不一样了,T1>T2>T3。
(二)
对降水的影响
1、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充沛。
2、两极地区常年酷寒,蒸发弱,降水稀少。
二、海陆因素
(一)影响降水
受距海远近因素的影响,离海洋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的地区降水丰富;远离海洋的内陆,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二)影响气温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水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因此,同纬度地区,夏季陆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三、地形因素
(一)
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0.6°C∕100m)
(二)
山脉走向对气温的影响
迎风坡降水充沛,背风坡降水稀少。(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萨米恩托和艾森港为例)
第六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一)
有利影响
改善局地气候,促进农业生产。
(二)
不利影响
导致气候恶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臭氧层空洞
表现:
2、全球气候变暖
3、酸雨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
第一课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增长
(一)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1、决定性因素:
出生率与死亡率
3、其他影响因素:
(1)生活水平
(2)医疗条件
(3)人口文化素质
(二)人口增长的度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三)
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
1、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2、非洲、南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二、人口的分布:
(一)、人口分布的疏密
表示方法: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三)
人口的具体分布
总体状况:分布很不均匀
1、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2、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去、过于潮湿的雨林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环境恶劣的地区。
三、人口问题
(一)
总体上看: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
对策:
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三)
人口问题的差异: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导致的问题:(1)劳动力短缺(2)老年人口增多。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问题(1)劳动力过剩(2)就业困难(3)交通拥挤(4)环境污染(5)社会不稳定
第二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三大人种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白色、浅棕色
金黄、波状
鼻子高、嘴唇薄
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
黄或黄棕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东部、东南部
黑种人
黑色、黑棕色
卷曲
嘴唇厚
少
非洲、大洋洲、美国境内
二、多种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区
英语(最广)
欧洲西部、亚洲的南部和北美洲
汉语(最多)
中国及东南亚等地
俄语
欧洲东部、亚洲的西部及北部,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法国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三、宗教文化
宗教
产生地区
创始人
经典
分布区
基督教(信徒最多)
西亚
耶稣
《圣经》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穆罕穆德
《古兰经》
亚洲西部、东南亚、非洲北部、东部
佛教
古印度
释迦牟利
《金刚经》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第三课
人类居住地
一、聚落
1、概念: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
2、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二、聚落与环境
(一)
影响聚落的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形平坦
2、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当,气候适宜
3、资源:自然资源丰富
4、水文:水源充沛(河流及绿洲区)
(二)影响聚落的社会经济环境:
1、交通:交通便利
2、政治:政策的影响
3、科技:
4、旅游:
三、保护聚落文化
篇4
历史课程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课程,它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而,作为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历史课程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川教版七年级历史《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本章节的讲解向学生再现那个时代的繁华,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能够有效地强化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为何会出现开皇之治的局面,从而有效地诱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导入,有效诱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而,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富有趣味的历史课堂教学导入,使历史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样在《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唐太宗初期的太平盛世,而且是贞观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并采用了一些减轻赋税,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使得民间出现了百姓生活安定的局面,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所以称为贞观之治。这样的教学导入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历史学习。
三、运用课文内容,有效诱发学生兴趣
当然,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在教材内容上下工夫也是必要的,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亦有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内容,将各种资料与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去。譬如,川教版七年级历史《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武则天》中关于课文内容的片段,同时让学生根据贞观之治所学的内容分析《开元盛世》所出现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欣赏有效地掌握知识内容。如此,能够促进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理解知识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影响,同时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兴趣。
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同历史课本教材的结合,将学生的知识水平融入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亦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够强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辩解,让学生以分析总结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以此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掌握知识。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合作交流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
篇5
课堂导入是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充分说明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效关系学生能否进入良好学习状态。能创造性地设计导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求知欲,引领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和氛围中,对启迪学生思维,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作用。
二、历史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
导课设计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形式上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在现在的初中历史课堂,常用课堂导入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切入主题。这种导入方式的优点在于非常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大大节省时间,教师相对轻松,不需大量准备工作。缺点比较明显,过于直接和干瘪,往往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前后课本知识缺少联系,课堂内容难以展开。于是在教学内容较多、任务繁重时,为节省时间,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2.问题导入法。问题设置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复习旧知识提问方法,这种方法与上面等同。二就是结合新课教学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设计问题。设计的“悬念”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整节课中一直处于探索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师生互动频繁,听课效率比较好。如八年级,导入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是不肯动弹的。”回顾第一单元所学内容,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第一鞭子是什么?真正使中国开始进步“动弹”的事件是哪一件呢?以名言提升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对第一单元旧知进行回顾与新理解,既开始了新课,又兼顾了前后知识联系。
3.故事导入法。历史老师“讲故事”也算特长了。把历史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历史课本身隐含大量知识,通过讲故事导入课程,用生动的语言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更能激化学生学习兴趣。现在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加强视觉、听觉的效应。在八年级《劫难中的抗争》中,讲的是第二次,如何体现这个主题?可以介绍《》的故事,从参与的国家、抢劫过程等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本质,用马克思的话理解:“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4.历史情境导入。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带入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历史环境中,让学生体验当时历史时代背景,从而顺利展开历史教学。可以通过朗诵、音乐、视频、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导入课程。此法能营造良好历史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可以还原一部分历史情境下,更好地深入课堂、展开教学。
三、初中历史课堂导入随想
导课设计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创造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中。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历史课堂导入能否成功、是否有效,必须具备导课注意点:
1.利用好课本教材资源导入。因人而异,老师们的导入各有特色,方法多样,手段多多。但我们不要忘记其实教材本身提供了大量素材给我们设计导入。教材中有引言、图片、故事、“每课一得”,甚至课本底页的注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用问题法、情境法、复习法导入。例如:七年级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内容,可以通过课本内容中的成语导入:管鲍之交、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朝秦暮楚,通过这些成语不仅可以导入新课,还可贯穿整个历史史实介绍,既节约时间深化课本知识,并得到及时巩固。
2.主题导入法强调历史知识性特点。随着历史知识点的深化,导入设计本身要结合历史时代特点,从历史事件的主题上深化导入,目的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从历史知识角度讲解课文。如七年级下册唐朝史实,单元主题就是“繁荣与开放”,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多领域介绍唐朝历史,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从主题上设计。
3.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设计,整合课本知识点。历史教材是承载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学生“学”,教师“教”的重要工具。而历史教材的多样性提醒教师应该合理高效地整合教材,优化历史课堂。我们应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整合课本知识点,在课堂导入上进行创造性设计。这种导入既能带入课本又能解读、总结课本,前后呼应。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七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的发展,非常喜欢历史故事,在教学中把某些内容故事化很有利教学。比如在上《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时,将原始聚落先民的生活情况故事化,并且引导学生设想乘坐时间机器回到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聚落。让学生想象在原始先民的聚落里与先民一起劳动、做饭、生活等等的场景,这样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还让学生了解掌握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学生由于对人类学会使用火并促进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于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想象大猩猩如果要学会使用火其过程会是多么艰难,而地球上的大猩猩懂得使用火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再如用地方史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到山顶洞人时向学生介绍本县(阳高县)的许家窑人遗址,向学生讲述许家窑人是山顶洞人的后裔和他们当时的生活场景;( 阳高“许家窑人” 是“山顶洞人”的后裔,据考察,许家窑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靠狩猎过着艰辛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群族生活。)讲魏孝文帝时介绍大同(平城)的相关内容等等。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此要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激发其求知欲的问题。在学习《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内容时,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3.将抽象的历史内容尽量形象化
从思维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历史事件具有特定时间、空间、人物等内容特点,老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所需要的特定情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由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秦帝国的兴亡》的教学中,利用《英雄》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片中对英雄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趋势,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在教师适当引导下使学生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历史观、正确的情感态度。再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借助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渲染历史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即高涨起来,为教学成功开了个好头。
4.加强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由于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不对路,也容易产生学习的问题,教会其学习历史的方法很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7
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三、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
整个历史教学就是在讲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5000年经历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几千年文明的丰富事件。因此,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征。例如,川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从开皇之治说起,说的唐、宋、元、明、清,再从政治谈到文化、谈到科技的发展。整个七年级下册都是在述说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只有有时其中时间跨度加大很难实现我们真正讲故事的效果,也就是因为其中的时间跨度问题将整个历史教学变得抽象。因此,这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入历史故事的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由于时间跨度造成一些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川教版教材七年级课本中有一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可以讲解“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就是说在汉朝时代有一个小国家叫夜郎,这里的国王被自己的大臣们奉承后,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汉朝的使节出使该国,夜郎的国王就问,汉朝和他们夜郎哪个更大哈?当时来使感到十分震惊。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夜郎自大”成语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汉朝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汉朝,周边还有很多小的国家,进而进一步理解了汉武帝为什么要进一步收复边疆等。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但是可以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的一些重要的治国之道的历史背景,使得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更加的鲜明突出。
篇8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课堂上,每组轮流对本组成果进行汇总式阐述。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使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了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将学习权利归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历史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世迁的渠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教材中的事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时空差距,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还是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认识到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介绍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播放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在冲天光火中化为了残垣断壁……看着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学生不断发出了各种惋惜和叹息声,同时也表现出了愤怒和愤恨的神情。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到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从而使他们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纷繁复杂、不易说明的历史知识点,单纯的语言描述和传统教具的运用,根本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使那些抽象、复杂、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具体、简单、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教学重点,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将美国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组动态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了,同时也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篇9
比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提到的: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这部分地理知识牵涉到初二物理知识即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由于陆地表示固体,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是液体,升温降温都比较慢。所以才构成了冬夏海陆的热力不一样。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先准备一盆沙子和一盆水放在阳光下面,2个温度计分别插入沙子和水里,让学生观察结果,学生很容易将物理知识和本节所学知识理解、融合。
3体育与地理
七年级地理下《认识国家—美国》,我找出美国地图,然后播放同学们所熟悉的NBA球队视频,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球队所在地。同学574598们读图之后,观察各球队在哪些地方比较集中,哪些城市比较集中,从而引出美国的城市带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包括: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纽约(尼克斯队)、费城(76人队)、巴尔的摩、华盛顿(奇才队)、新泽西(网队)等;五大湖城市带,包括:蒙特利尔,底特律(活塞队)、芝加哥(公牛队)、多伦多(猛龙队)、克利夫兰(骑士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密尔沃基(雄鹿队)等等。通过这个活动,一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二也增长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4历史与地理
我们都知道政史地不分家,地理环境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渊源。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常常要贯穿历史知识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我们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特别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时,更和历史分不开。有些省份从古代就一直沿承下来的,比如山东的“鲁”山西的“晋”甘肃的“陇”或“甘”等等,学好了历史,就等于学好了地理。
5外语与地理
比如《世界的语言》一节,就“我”先让学生听不同语言的读法,这样课堂气氛活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6时事热点与地理
讲授《祖国的心脏—北京市》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回忆2008年8月我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大事——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课前学生查资料,尽可能多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有关情况。教师叙述“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祖国的心脏—北京市》。”这样不仅巩固了时事热点,还突出了教材重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篇10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书看报的时候,首先是看标题,然后再往下看正文。《说文》这样解释:题者“额”也,目者“人眼”也,既然是“额头”和“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领悟了文章的标题含义也就能粗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义,有助于文章的阅读。同样的,历史教材的课文标题也对本课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那么,我们学习历史时怎么才能用好历史教材的标题,读懂标题呢?
笔者在讲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第一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时有过这样的亲身体会:如果按照常用的教学思路用讲授法和导学法,按部就班的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老师教导吃力,学生接受新知识也很生涩,给人以囫囵吞枣之感。本学期我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课题《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变换成这样几个问题?①“人性的扼杀者”是谁?②谁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他们为什么要宣战?③用什么武器宣战的?④取得什么战果?
经此一变,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受好奇心,竞争心的驱使,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认真研讨,激烈辩论,原来诸如:天主教会、人文思想等生涩,抽象的概念知识都能轻松的理解掌握了。
受此启发,我开始仔细研究教材的课文标题,寻找其中的奥妙,发现它们之间是否有规律可循,并试图引导学生把这种规律运用课堂上,把它作为一把解开历史知识的“钥匙”。通过对初中历史六册教科书分析,我把这些课题大体归纳以下几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直接表述型
让我们先来浏览下表:
通过表格明白看出课文标题与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基本一致。这一类课文的题目文字不多,却高度浓缩了本课重要知识点,直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让人一看就清楚本课的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七年级教材中这样的标题较多,它符合了学生发展过程和认知规律,此阶段学生在知识层面、文学修养、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记标题,在看子目录,然后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层次分明,浅显易懂,而又有的放矢。
二、寓意深刻型
大家再来看这样几个课文题目:“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伟大的开端“昔日的辉煌”“引领时代的思考”……这类题目或是一个凝练精辟的句子,也可以是富有个性或意义特殊的行为,或者是一个事件。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你能知道本课要学习哪些内容吗?恐怕学生是无法从课题的字里行间看出来的。 转贴于
老师在对待这些题目时,就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思考,大胆怀疑,提出设问:题目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是不是用了修辞?题目在字面上传递什么信息?在这些文字背后还包含着什么?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认为学习重要的过程取决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参与程度,设计有趣的思考问题就成为教师课前的主要任务。营造出一种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去质询、去探索、去讨论,并且学生在尊重各自尊严的前提下进行辩论。
三、概括总结型
概括总结型的课题,是对一定历史阶段某一方面做专题总结。课文题目总领全文,主旨鲜明。比如下表中所列举的部分课题:
对待这些课题,我们在学习时就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学习:1.分析专题所处的时代背景,任何事件发生、成就的取得都是在一定背景下的,就像植物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环境。2.领悟时代特征,课题里的修饰语不是妄言虚加的,它就像描绘一个人的相貌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被描绘的人是张三而不是李四。历史阶段总结也是如此,如秦汉的“昌盛”,魏晋南北朝的“异彩纷呈”,隋唐的“璀璨”……三、列举本阶段典型的代表成就,这是客观实在的;四、感悟历史,学习历史的作用,不是在晒历史,而是从历史里发现、寻找有价值、可借鉴的、可启发东西。
如:七(上)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在课前预习时要学生题前完成基础知识:“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顾恺之的绘画珍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研讨艺术成就出现的时代背景、阶段特征等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大融合又一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人口迁移,打破原来民族地域界限,既有冲突撞击,又有和睦相处。在动荡与交融中,各民族一方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特色,又有借鉴和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最终形成魏晋南北朝独特的文化特征。
四、因果关系型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材的课题也随着变的深奥,文体用词也丰富多彩,九年级教材中更多使用了诸如“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探险者的梦想”、“避免革命的改革”、“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引领时代的思考”等课文标题,像这些课题都给学生给下了广阔的空间,需要多去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结果如何?”“带来什么?”。
因果关系的课文标题,有的是先因后果、有的是因果倒置、有的是一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
篇11
一、学习教材目录,建立历史的树形知识体系
清代王鸣盛曾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教材是历史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厚厚的一本书内容复杂,知识点千头万绪,而教材目录就像一根线,按照时间顺序、因果联系串起了千头万绪的知识点,让杂乱无章变成了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所以说如果历史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目录就是这棵树的筋骨,充分利用目录,建立树形历史知识体系,帮助我们减少历史学习中的负担,将知识浓缩精华,这样学习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历史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有五个单元,通过目录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这棵大树有五个大树枝,按时间的顺序分别为: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探索,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当我们学习了目录,通过目录建立起树形知识体系,理清相关知识点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建立起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结构,再去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内容,给这棵大树添枝加叶,就会感觉知识脉络清晰,学起来轻松有趣得多,也会感到历史的厚重和有血有肉。每学一个知识点,在正确的位置添一个枝或加一个叶,也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教材目录还有助于我们透彻的理解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初中历史教材分为若干单元,每一个单元一块,目录上清清楚楚的显示出来,每一模块就有其显著的特征和特点,每一单元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只要学习了教材目录的单元标题就明白了。
比如明清时期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翻开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三单元标题是“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这个标题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明清的繁荣与危机表现在哪里,产生了什么影响。联系教材分析明清时期繁荣表现:(1)封建统治进一步强化;(2)多次打败外国入侵,维护了国家统一;(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4)商品经济发达。这些表明了明清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另一方面危机表现:(1)皇权高度膨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统治;(3)出现外国入侵;(4)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5) 商品经济受到封建统治的阻碍,发展缓慢。这些危机成为我们由盛转衰的根源。
三、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内容
教材目录中的每课课题是对历史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课程标准在教材中的精准表达。在学习具体历史知识时,教材目录中的每课课题会告诉我们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性内容,比如名称、概念、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时间、重点、结果、影响等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课题的研读。
篇12
当今时代,课改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笔者的教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教育理念有了更新。我们以往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化,却不重视学习过程。而当学生结束初中学习后,历史知识忘光了,就等于白学了三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很少。因此,按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积极竞争,使历史课堂充满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新做法。
一、把表演活动引入课堂
以往的历史活动课都是教师在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下面却是听得无味、无趣,以至于厌学、懒学、不学。那么,如何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变得有趣味、学生爱听呢?笔者根据学生好动、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即兴表演。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找出四人,即兴表演“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们一下子兴趣大增。然后在上课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们分析得出诸葛亮未出隆中,己知三分天下,孔明辅佐刘各,连合孙权共抗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回北方,刘各占据西南,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这就比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好多了。再如学习《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时,笔者一上课,就先问学生:“读过的诗词《沁园春・雪》吗?”然后让学生表演最能体现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情绪高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争取每课都讲一个历史故事
每节课笔者都力求讲一个历史故事,或由教师讲或由学生讲。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让学生讲炎黄帝的故事,进而懂得皇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创始者;讲大禹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五课讲《封神榜》的相关故事,第八课讲相关的成语故事:一箭之仇、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而其他课也都力求有历史故事,学生们讲得津津有味,怎么还会不听不学历史,怎么还会不爱上历史呢?提起学生兴趣后,再分析讲解其他知识就容易多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多思、多疑、多问
1. 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做到积极思考是关系到学习质量和数量的关健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性。笔者在上课时,非常注意让学生积极思维。多出、常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在《宋金南北对峙》一课中,笔者出了十多道思考题;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课中,笔者出了一些学生结合周围生活积极思考的问题。这样做,激励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2. 疑,即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上课时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自学或上课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始自终保持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3. 问,即是解疑、解惑。思、疑、问是紧密相联、层层推进的。学生们经过思考、质疑后,就会发问、提问,寻找答案。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装做把问题摆出来,大家互相讨辩论。例如,学生们在学到: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子孙率领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建立了庞大的亚欧帝国。那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版图却那么小?蒙古族的对外战争对中国是好还是坏呢?……学生们一下子议论开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四、善用、巧用比较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做到善于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学习。它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由一个知识点展开去,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向知识领域的纵深探索,把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全都调动起来,使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并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隋炀帝时,笔者让学生们回忆:历史上有哪个帝皇与隋炀帝相似?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们比较隋炀帝、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异同点,归纳出秦亡隋灭惊人的相似:相似的人物;相似的残暴统治;相似的灭亡原因、过程、意义;相似的短暂。总结出王朝衰亡的规律,并提示学生思考下一课: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这样,一系列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出现,并串联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学习的能力,降低了单纯记忆知识的难度。
五、勤于动手,乐于动脑
篇13
“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性质的一种解读,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师对历史教材的一种解读。江苏省特级教师尤克光说:“历史教学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由此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重担,特殊的历史感凸显了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
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历史新课标在前言部分的开头着重指出的问题,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应引起重视的问题。青少年时代是思想意识形成期,如果学生在这个时期能够受到足够多的爱祖国的教育,那么,在他们的思想深处甚至是潜意识中都会存在热爱祖国的意识。只有爱祖国的人才是祖国建设真正的人才。在每堂历史教学活动中都能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我觉得是最难能可贵的。“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这是新课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越来越觉得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已经高于一切教学目标。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成果灿烂辉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
识祖国在历史上的伟大成就,进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
豪感。
重视热爱家乡的教育。一个不爱自己家乡的人,他会爱祖国吗?爱家乡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课堂结合乡土教材适时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纷争”一课时,可以拓展我市盱眙县有个管镇,鲍集与管鲍分金亭的故事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这个现象,又有几人深思?我认为,历史教师应该“以古为镜”,有责任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
二、指导学生总结学史方法
历史是一门博学的科目,学习方法常常因史而异、因人而异。所谓“有法但无定法,得法贵在自得其法。”学生的素质、潜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教师应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自得其法”,帮助学生多积累学习历史知识的各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常见的学史方法主要有:知识归纳法、提炼重点要点法、重组知识结构法、探究新角度法、制作图示表格法、编歌谣口诀法等等。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可尝试让学生归纳小结其历史作用;指导学生用绘制结构图、画漫画等形式记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绘制结构图或编歌谣的形式理解记忆秦巩固、维护统一的措施,让学生时刻沉浸在自得其法的成就感中。
三、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历史课有着先天的优势,教师只要精选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即可。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时,以古代英雄导入“学习小英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评出“学习小英雄”历史学家、“学习小英雄”政治家、“学习小英雄”经济学家等荣誉称号和英雄团队,并当场总结表彰,这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能力。
以穿越主题去了解:“秦王扫六合”进入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小品剧表演弄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通过故事弄清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修灵渠等措施及其作用;通过探讨“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你有不赞同的吗?”认识焚书坑儒、修长城等措施的负面影响。这些教学方式的设计方案都是学生喜欢的,能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此外,自由质疑解疑的方法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