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志愿者工作经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农村金融教育新模式。依托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基金会“金惠工程”,建立金融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推广三级志愿者教育方法。
2.建立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依托全市已建立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对金融服务工作站赋予金融知识宣传站职能,实施农村金融知识定点宣传。在金融服务工作站摆放宣传资料,专人(农村金融教育三级志愿者)辅导讲解,便于农民急需急用。同时,不断扩充金融知识宣传站点,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全市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自然村全覆盖。
3.建立农村金融宣讲联动机制。将金融知识宣传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合联动,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4.建立综合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珍爱信用记录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金融知识的综合宣传活动,向群众介绍金融基础知识、储蓄理财、农户信贷、银行卡使用、ATM机操作、网上支付、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防金融诈骗等金融业务常识。
5.建立立体宣传体系。组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村学校、农户家中、个体户门店、企业产品推介会、专业合作社等上门宣传。依托政府部门“大课堂”,增设金融知识课程,为不同层次人员(如返乡创业、劳务输出等)进行专题培训。向农村图书室、金融服务工作站捐赠金融知识书籍,宣讲金融业务,营造农村金融文化氛围。
6.建立信息报送机制。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特别要运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典型,扩大工作影响力。
二、方法步骤
(一)培训阶段
1.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在召开“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试点扩大会议”,讨论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现场观摩试点村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集中宣讲,交流试点工作体会,讨论市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全市各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
2.组建志愿者队伍。各县(区)金融办、县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域各金融机构中招募金融教育一级志愿者,志愿者招募以“本土化”为原则。由一级志愿者对二级、三级志愿者进行农村金融教育体制现状和改革方向、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知识及有关政策规定的培训,并进行农村金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承担各项培训任务。各县(区)首期选择5人左右,以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骨干为主,形成一级培训师资队伍,一级志愿者负责对以乡村干部、农村能人和金融业务推展员为主体的二级志愿者的培训。二级志愿者负责对三级志愿者及农户的培训。
3.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各县(区)围绕农村金融基础知识,并结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以及农户金融知识需求,自主确定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信社、邮储银行和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为重点进行培训。在规划期内计划培训20人。主要培训小额信贷知识、信贷市场营销、贷款操作流程和管理技术、风险控制以及农户征信管理等内容。二是培训村官。重点培训大学生村官和担任信贷联络员(协管员)的村干部,充分利用资源,把对村官的培训,融入到政府组织的县、乡、村干部的培训班中,在规划期内计划培训100人。主要内容是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农户资信评估、家庭预算、家庭债务管理、农村金融服务、诚信教育与防范金融诈骗等。三是培训农户。把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培训镶嵌到扶贫办、社保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中去。充分利用扶贫办、社保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各县(区)在规划期内培训人数应占农户数的50%以上。培训内容主要有和农民紧密联系的小额信贷、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金穗惠农卡、富秦家乐卡、邮政绿卡、ATM和POS机使用、人民币反假、诚信教育、防范金融诈骗、农村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等知识的培训。四是培训中小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各县(区)在规划期内培训企业数应达到总数的60%以上。培训内容主要有企业财务预算与管理、金融服务、诚信教育、贷款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农村保险知识等。
4.培训方式。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编写教材,制作音像资料,提供机顶盒。一是对村干部、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主的培训。对该类人员的培训本着“不离村”的原则,利用安装在村委会或村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资源,采用“远程教育+志愿者辅导答疑”的方式就地培训。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的培训。培训一般在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开展。采用“放映录像资料+讨论练习+老师现场辅导”的形式。三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在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县举办。采用“面授专题讲座+研讨+考察”的方式开展。
(二)实施阶段
1.确立试点村镇,示范带动。各县(区)围绕全市农村金融教育工程,参照“先期试点、探索途径、整村复制”的方法,先期在信用乡(镇)确定3个村,依托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站开展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辐射号召的作用,最终实现整村推进,逐步推广,实现预定目标。
2.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各县(区)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农村金融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大力加强阵地宣传。在金融机构门前设置宣传点、街道悬挂横幅、在各县(区)中心广场集中宣传,利用电视等媒体在县城和广大农村广泛宣传。二是深入开展流动宣传。发挥志愿者作用,结合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向农户讲解相关知识。利用农村古会和农历节日,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编撰通俗易懂的宣传口号,在寓教于乐中使教育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重奖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村镇,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教育工作氛围。
3.部门联动,各尽其责。农村金融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复杂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尤其需要得到县、乡、村各级党政部门的积极支持协作。各县(区)政府、人民银行要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要经常性地检查指导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努力形成既各尽其责,又密切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总结验收阶段
1.量化评价,验收成果。各县(区)要按照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目标体系,细化指标,逐条量化。教育培训协调领导小组对两年的教育、普及和培训成果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2.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先进个人和创新成果评选奖励活动。对在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农村金融教育创新成果,由各县(区)自行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并向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民银行)推荐,由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评后向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基金会推荐。
3.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研究,总结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先进经验和做法。各县(区)要围绕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村金融教育专题研究,运用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教育培训工作实践。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机制,保障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区)成立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统筹指导各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职责是负责贯彻实施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负责本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和管理本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队伍;实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拟定实施方案、志愿者管理和考核评估激励办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办法,为活动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整合宣教资源,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面。各县(区)要将人民币反假、征信、支付结算、银行卡、理财、保险、小额信贷、金融惠农惠民政策等知识宣传整合为以“金惠工程”为载体的统一宣传培训平台,通过举办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农民工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金融知识宣传月等启动仪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乡村公交车、政府大讲堂、村组会议、当地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会、进村入户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和镇、村组干部及金融机构信贷员金融知识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三)实施进村入户集中宣教,探索可复制模式。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在村镇集中办班培训组织难度较大的实际,各县(区)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由志愿者、包片信贷员、村负责人分级包抓,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以及村组会、集市、庙会等场合,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组织农民讲授金融知识、现场答疑解惑、受理银行卡申请业务、进村入户讲解,进行点对面、点对点的培训,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可复制模式。
篇2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原意是指古代战争中的义勇军、志愿军。《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志愿者的定义则是: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①据新华网报道我国目前已有3.82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截止到2008年12月5日第23个国际志愿者日止,中国注册志愿者人数更是达到2946万名。②
随着志愿者规模的扩大,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激励更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因为志愿者的特点之一即自愿性,他们选择参加志愿活动的自由度,相对来说是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就需要依靠各种激励措施。本文从有关的激励过程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经验,对完善志愿者激励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
1激励的过程
在管理心理学中,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的意思。③激励的作用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主动、自觉地完成工作,取得理想的绩效。关于激励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以下的行为周期模型是一种从激励过程的角度来研究的激励模式。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需要是激励的起点,激励形成动机,动机进一步激发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具有目标导向性的。当目标实现后,人会产生满足的感受,并产生新的需要;若目标没有实现,则产生不满足的感受,在外界刺激下,这种需要可能再次形成动机。为了能够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首先要了解他们需要和动机,其次将志愿者的需要和志愿服务的目标结合,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促使他们做出导向目标的行为,再通过适当的奖惩,使志愿者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活动的总体目标也得到实现。
2国外志愿者激励的成功经验
志愿者的激励是志愿者保持高度工作热情的必要条件,也是吸引各阶层人士广泛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志愿者激励管理,可以参考一下志愿服务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的成功做法。这些国家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组织共同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形成一套全社会共同执行的完整的志愿者激励措施。
2.1美国:从小开始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1831年,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美国民主》一书中所说的:“美国,一个充满义工的国家”。④在美国,当志愿者已成为普遍现象。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都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年轻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从小培养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如1993年当时的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鼓励青年学生进入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法案规定,服务满1400个小时的青年,政府将提供4725美元的奖学金。另外,许多学校规定高中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当义工,为社会服务满一定时间,才能获得义工学分,这也是得到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报考大学时,义工活动情况也成为大学考察申请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得力的措施使美国人从小就了解和重视志愿服务,也使年轻人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2.2新加坡:完善的激励配套措施
新加坡的志愿服务有完善的配套管理措施,在志愿者激励上也是如此。每年新加坡的国庆日,得到最高的等级奖励的志愿者将由总统亲自颁发公共服务勋章(PBM)和公共服务星条勋章(BBM,BBML)。这是一荣誉是全体新加坡公民都十分想往的。除了精神上的奖励外,新加坡还为这些杰出的志愿者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奖励。如这些志愿者在其所服务的选区内享有免费停车的权力,其子女可获得进入最好学校的优先选择权,其在政府部门或机构中的职务还可得到提升。这些措施覆盖面广、方式丰富,对志愿者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2.3英国:引导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英国的志愿服务开展十分活跃,据统计,英国约半数国民参与过志愿服务,尤以50岁以上人士和16至24岁青少年为最大志愿者服务群体。⑤英国的志愿者管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在志愿者的激励上,英国为确立志愿服务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公司的利益等方面挂起钩来,如规定企业的公益捐款部分可免税等等。这些措施使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公众的全面响应。甚至许多企业也鼓励员工定期当志愿者,因为这样既可以加强员工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其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
3完善我国志愿者激励的措施
依照激励的过程理论可知,要有效进行志愿者激励应找到志愿者的动机和需要,再采取针对性的方式来满足志愿者的需要,促使其行为符合志愿服务的目标。因此完善志愿者激励,在吸收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了解志愿者多样化的动机
在采取激励措施前,必须了解志愿者们的动机。志愿者是不计报酬、为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在无报酬的前提下参加公益活动呢?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参与志愿活动的是否都只是为了“学雷锋”呢?可以参考以下这份调查的数据。
根据四川大学所做的《“西部志愿者生存状况”研究报告——基于对200名西部志愿者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对志愿的动机调查中发现,64.4%的志愿者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锻炼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有59.4%的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自我发展和实现;47.5%的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38.6%的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丰富阅历;有23.8%的志愿者认为选择西部计划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志愿者是为了以后能享受到公务员加到分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而参加西部计划。⑥
这组调查数据表明,志愿者的动机是多样化的。虽然志愿者们不在意物质上的回报,但他们也不仅只是为了“学雷锋”。每个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环境,其个体所受教育、所具有的经历不同,他们的需求不可能是单一的。要实现有效的激励,就要正视志愿者们的多样化的需要和动机。否则志愿者在组织中不能感受到需要得到满足,可能会渐渐失去工作热情,甚至终止进行志愿活动。
3.2建立规范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在了解志愿者的需要和动机后,在正式施行激励措施之前,应该建立完善的机制,从制度上来规范激励过程的运作。包括对激励的对象、激励的标准、激励的内容、不同激励方式的搭配、执行的时间等等进行详细的安排与规定。
3.3丰富激励的方式
按照激励的媒介物的不同,可以将激励的方式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在志愿者激励中较常使用。如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给予志愿者的各种荣誉和表扬。这些荣誉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除了对受表彰的志愿者是一种鼓舞外,也起到宣传志愿精神、吸引公众参与志愿活动的作用。
其次,对志愿者的激励还可包括为志愿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不要因为志愿活动的公益性,对志愿者的激励就仅限于精神奖励。志愿者是不以物质利益为目的的。但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包括志愿活动中的组织宣传费用、志愿者的路费、餐费等基本生活费用、志愿者放弃工作和休息的机会成本等等,甚至志愿者在活动中可能遭受的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若能为志愿者提供这些方面的保障,使志愿者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能够降低,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将会更好地促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另外,志愿者激励还可从志愿服务本身入手。1959年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使员工真正感到满意的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称为“激励因素”,而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关的因素是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保健因素。⑦由此可见,要有效地激励一个人应该注重激励因素,也就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对志愿者来说,让他们感到志愿服务所带来的成就感、个人的自我成长、工作能力的提高都能够满足他们参加活动的需要,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3.4完善的法律保障也是激励
从法律上确定志愿者的地位,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利益和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也是倡导和激励公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相关法律,只有部分省市出台了地区性法规。为了我国公益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加快志愿者的相关立法的进度,通过相关立法来保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
另外,在相关立法未颁布的情况下,若有条件,活动组织者可考虑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以确保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发生意外,导致财物损失及人身伤害时,可获一定的赔偿。
3.5注意奖励与惩罚的运用
篇3
**市**镇共有22个行政村,3个社区,有25个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者共900多人,其中注册700多人。队伍以基层妇联干部牵头,组成人员以镇村女干部、村致富能手,个体单位职工、教师、村妇女代表等。主要有巾帼保洁队、护绿队、文艺队、普法队、维权服务队,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队等,巾帼志愿服务以服务妇女,奉献社会为宗旨,服务内容涉及家庭教育、环保绿化、扶贫帮困、法律援助、卫生保健、文体指导等各个方面,更好地发挥妇女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主要做法
1、做好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前期宣传。巾帼志愿工作初进基层,很多百姓不明白不了解,为什么要搞志愿服务?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完哪有时间帮别人的这种利己主义思想的人大有人在,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了解、接纳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乡镇妇联带头组织起一支巾帼妇女模范队伍,深入基层,维护村民妇女合法权益,提供相应法律咨询,走访慰问鳏寡老人,通过自身行动和广泛宣传各地巾帼服务先进模范,先进事例,大力弘扬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优良性。激励更多的妇女加入巾帼志愿者的行列,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千方百计扩大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承诺签名仪式。新组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都要举行承诺签名仪式,积极参加关爱流动儿童、空巢老人、学雷锋、无偿献血等系列活动,努力践行自己的承诺。
三、存在问题
乡镇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位于最基层,支持少,过问少,存在诸多需要各级部门正视的问题。
1、志愿队伍人才匮乏,年龄大,知识程度低。虽然对巾帼志愿活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但是巾帼队伍的建设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队伍成员多为村内35以上的妇女担任,学历以初中为主,虽然长期在农村生活,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无法跟上现代信息化的更新步伐,也就无法满足广大村民对家庭维权、家教教育、就业培训、卫生保健等多方面志愿服务的多方需求。
2、志愿组织活动缺乏连贯性。既然是志愿服务工作,本质上就带有一定的人员不统一性和自愿性,巾帼志愿服务要得到社会认可,保持生命力,就必须紧密结合广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的实际需求,确定明确的目标,然而在组织各项活动中,因为计划不完善、缺乏统一部署,经费来源无保障等问题,导致巾帼志愿服务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志愿者行动常常不能持之以恒,活动也常出现一阵风现象。
3、巾帼志愿者缺乏专业培训。巾帼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业余性质的,大多数缺乏所从事服务工作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因此需要吸纳一部分有专业素养的志愿者,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从而发挥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作用。同时乡镇财政压力大,资金不足也导致无法自行举办相关培训。导致巾帼志愿者表现的热心有余而专业不足。使得志愿活动的效果被打了很大的折扣。
四、几点思考
1、广泛宣传,加大招募力度。吸纳年轻知识女性到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利用年轻成员实现新老互补。吸收大学生村官,年轻公务员进入巾帼队伍,提高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
篇4
一直以来,**共青团非常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积极加大助学救助力度,推动公共教育均等化建设。一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通过举办第四届"南粤会亲"活动筹资11.6万帮助116名失学儿童和开展"捐赠爱心压岁钱"活动筹集爱心压岁钱701034.30元,号召和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失学儿童,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学习。二是开展"爱在希望家园"辅学行动,为帮助留守儿童学习推出"希望家园"、为关爱在校学生饮食推出"幸福厨房"、为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开展"七彩梦·飞起来"夏令营活动,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少年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从精神和物质上弥补他们内心的空缺,还给他们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三是举办"**快乐营"活动,组织各农民工子弟学校50名品学兼优的外来工子女作为首批营员参与活动。引导爱心企业及志愿者与**快乐营营员填写"**行动"结对表,进行结对帮扶,并现场赠送慰问金1000元和**徽章、**围巾等慰问品。
二、"青春惠民"志愿服务行动
**共青团注重结合共青团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各项惠民志愿服务。一是开展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春运期间,联合**铁路火车站组织了5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市火车南站开展以"青春送暖"为主题的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针对进站口、检票口、安检口、候车大厅、咨询台等人流集中的场所为广大旅客提供以引导、疏导、安检、验票、站务、乘务、售票、导购和咨询等志愿服务。二是开展共青团创卫行动。结合我市创卫主题,举行创卫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省级青年文明号勇担创卫时代先锋论坛"、组建青年志愿者创卫单车宣传队和青年志愿者卫生整治队、创建"亲子义工林"、开展"小手牵大手,共走文明路"保洁护绿行动等活动。三是开展家居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社会热心人士成立"最美夕阳红"社区扶老志愿服务队,通过深入社区、基层开展扶老、助残、帮困志愿服务,如开展关爱老党员、"文化直通车"、"健康直通车"、慰问福利院老人、"亲子义工"扶老、爱心助残服务一条街"等活动。
三、"青春护航"志愿服务行动
**共青团善于引导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专业技术特长的青年人踊跃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继而组织他们激情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是通过举办"12355志愿者"招募活动,不断壮大12355维权热线志愿者专业服务队,力求为我市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提供更贴心、更全面、更科学的志愿服务。二是加强青少年及社区群众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开展了"轻松备考--考前减压讲座"、"幸福**·青春护航"、12355心灵驿站、"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三是注重边缘群体帮教志愿服务,如组织志愿者前往看守所和失足青少年共同开展"牵手希望--帮扶困境青少年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通过青少年戒除网瘾工作室和问题学生加强沟通联系,并建立问题学生帮扶档案,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共青团对参与社会管理倍增信心、倍感压力。为了完善志愿者管理、增强志愿服务实效,**共青团下一阶段将朝以下4个方向创新发展:
1、建立"**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网站),并制定推广《**市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力求将全市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的青年志愿者统一注册管理。
篇5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2年,江西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建第一届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研究生支教团,并成为江西省第一所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2007年江西师范大学荣获教育部、团中央表彰的研究生支教团“全国优秀组织奖”,是全国获得该项荣誉的16所大学中唯一的一所地方高校。十余年来,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向服务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派出的大学生志愿者,立足于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望谟县的实际需求,不断总结支教团的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完善支教计划,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历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无私奉献,锻炼成长,“用行动实践理想,用奉献创造价值,”为西部少数名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海洋大学于2001年首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工作,2002年开始向支教地输送支教志愿者。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的服务地有德江县和遵义市。历届支教队员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下乡调研,用筹集来的部分资助金,援建资助山里的小学点,仅在德江县煎茶镇就资助并援建了望海小学、百川小学、行远小学、山海小学和海情小学5所小学。此外,志愿者们还筹资修建了“海大路”、“海大桥”,不仅保障了全校师生进出校园的安全,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2005年,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被、确定为全国纪念86周年先进集体典型,并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贡献奖。2009年,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获得贵州团省委志愿者服务中心颁发的“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的荣誉称号。支教团成员在服务期内克服气候、饮食、语言等方面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将“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海大精神带到了大山,带进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心里,将海大学子的朝气与火红的热情永远留在了黔东北的大山深处!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浙江大学从1999年开始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贵州湄潭和四川昭觉两地进行支教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牢牢抓住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交流和培训,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鼓励教育创新。在湄潭,支教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训教师,突破传统支教理念,选派当地骨干老师赴杭州学习培训,搭建东西部教师交流平台,全力打造具有浙江、贵州、浙大、湄潭特色的“求是强师工程”。而由支教团主办的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各类教师培训班已开办近百场,受益教师达千余人,其中的骨干分子还经支教团的推荐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班”等。支教团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还积极创新举措,通过搭建东西部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宣传作用和引导作用,依靠外部刺激挖掘内在潜力,有效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领导下的全国64个研究生支教团之一。从1999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组织了多批志愿者分别前往山西、河南、贵州、甘肃、江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贵州晴隆,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志愿者们不仅承担了教学任务,同时还在县政府、人事劳动局、电视台等单位工作。在完成教育部、团中央交与的支教任务的同时,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工作,为实践志愿者精神、发挥志愿者优势、解决当地现实问题,发展当地文化、经济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受援地区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们的实践也充实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内容,为支教志愿者行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6年9月,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首次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实施招募选拔工作,对口支教地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省龙里县服务期间,在团中央、湖北、贵州团省委领导及服务地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化了武汉理工大学与龙里县的合作交流,以“扶贫支教,教书育人,坚持自我学习”为工作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培育了如“武汉理工大学助学金”、“武汉理工大学支教希望班”等品牌活动,效果显著。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均会以接力的方式在龙里县开展扶贫支教工作,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华中师范大学从2012年至今共选派了8名支教团志愿者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开展支教服务、扶贫助学等工作,在促进余庆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青年优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十四届赴贵州研究生支教团在余庆的近一年时间里,关注民生,结合服务地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开展了支教助学、走访调研、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过生日、看望农村小学学生、参加县文艺晚会和教师汇演等活动,展示了华师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受到了当地领导、教师、学生的好评。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0年前,华农志愿者徐本禹,为兑现对山区孩子的承诺,放弃读研,离开熙攘的城市,来到贵州穷山僻壤,开始两年的支教生活。2005年,徐本禹结束支教,学校决定,每年招募研究生志愿者,延续支教行动。时光飞逝,10年过去。在徐本禹支教的地方,34名华农研究生志愿者先后接力,默默在大山深处践行最初的誓言,让那里的孩子接受教育,走出大山,走出贫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多年来,与校红杜鹃爱心社、山东聊城高速公路管理处、美国童心社、华芬基金会等爱心机构建立长久爱心合作关系,成功得到上海大众、腾讯网等知名企业的资助。通过“安利彩虹计划”实施“暖心三个一”工程,签约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公司,使资助工作逐步项目化。引入总价值近五十余万元资金、物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近500余人,为众多孩子们继续学业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篇6
一、确立目标与健全组织
(一)确立目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团委十几年来如一日是,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确立的基本目标是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设为基础,以完善青年志愿者工作管理体系为架构,并以开展具有二院特色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手段,以创新青年志愿者工作思路和管理实践探索为动力,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青年志愿者人才为契机目标。目前,在青年志愿者行动相关活动建设的基础上、院团委已初步形成了医院党委齐抓共管和团委分管的一支带有专业的管理队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紧紧围绕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工作规划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传递爱心,实现志愿服务的理念、个人价值和时代精神三者完美地融合。
(二)建立与健全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工作组织。①构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专门工作机构的作用。构建组织体系是对加大医院青年志愿者先锋队建设力度,逐步构建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各类具有医院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经常化、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保持工作和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需要。②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是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基础与保障。由我院团委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全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建立一个“医院党政支持、团委牵头、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格局,由团委负责全院志愿服务工作操作运行等整个工作。
二、领导重视抓落实
(一)医院党政领导重视,把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工作推向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医院党政领导和分管领导非常重视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把它抓好抓落实、是一项提高青年队伍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打造医院品牌,增强医院发展后劲的一项能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和医院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对志愿者活动组织做到思想上支持,经费上保证。
(二)确保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度保障的常态化。为规范我院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发展,制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青年志愿者行动管理办法》,内容涵盖我院志愿者服务工作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支持等各个方面。在志愿者权利、义务、形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初步建立起一套志愿者招募、注册、使用、培训、管理、评价、表彰激励等方面较为规范的机制,为我院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三)创新形式、分类指导,服务培训专业化、正规化。针对新加入的志愿者,将以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向志愿者传达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内容、意义等,使新加入的志愿者了解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价值,了解了作为志愿者应有的态度与责任,领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要领。使大家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溶入到了一个新的团体中,感受到了在活动开展中体现了组织性的作用与效果。
(四)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形成特色项目体系。加强了青年志愿者工作服务的组织建设中,建立一支思想端正、服务能力强、敢于担当,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除围绕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社区服务、扶贫助困等社会关注的主题,深化 “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暑期“三下乡”等重点项目外,大量开展围绕我院专业特点、便于志愿者参与的一般性社会公益的短期及一次项目,且不断开辟新的工作领域,努力形成具有公立医院特色的服务体系。
三、活动开展突出了三结合,特色着力树品牌
篇7
《教育与职业》:入选大学生在西部地区的服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赵勇: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首次签约期为1年或3年。签约1年的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可以于下一年度3月向服务县项目办提出延期服务申请。
根据《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42号)和《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2号)等文件精神,参加西部计划到基层服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计算基层工作经验,服务满两年且考核合格的可享受参加相关公务员定向考录等相关优惠政策。各地要根据公务员考试需具备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新规定,在保持“服务期1到3年”选择空间的基础上,推动更多的志愿者选择两年以上服务期。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2009年开始,对毕业于中央部属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并到西部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履行3年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首次签约1年而后延长至3年服务期的,不享受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具体由今年符合条件的新入选志愿者向本人毕业高校学生管理资助中心等相关机构申请办理。
《教育与职业》:志愿者入选后,其奔赴的服务地按照什么原则确定?
赵勇:西部计划实行按需招募,对口支援服务。在服务地的确定上,东、中部省份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集中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份服务,西部省份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将在本省服务。在外省就读的高校毕业生可回原籍所在省参与服务。另外,今年服务新疆专项面向全国招募,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都可报名赴新疆或兵团服务。
《教育与职业》:请你介绍一下志愿者招募方式,省内招募和跨省招募有什么区别?
赵勇:各地可按照惯例,以一人一岗原则按需招募;有条件的还可组织有关高校与对口受援县直接进行岗位对接;也可依据服务省提出的对志愿者专业总体需求招募,由服务省项目办在志愿者集中培训报到时或到达服务地后进行岗位对接。
志愿者报名期间,在服务岗位的选择上,只需依次确定服务省、服务县和服务专项类型的意向即可,具体服务岗位由各地项目办在志愿者到达服务地后根据志愿者所报意向并结合志愿者专业特长统一协调分配。
服务省直接接收在外省就读的本省生源毕业生报名,服务新疆专项接收非对口招募省的高校毕业生报名,都计入本省招募指标和派遣指标。跨省回原籍和非对口招募省参加服务新疆专项的志愿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跨省回原籍服务的志愿者和非对口招募省参加服务新疆专项的志愿者在被高校审核合格后,须通过电话及时联系原籍所在省级项目办或新疆项目办,确定是否接收。
2.志愿者原籍所在省级项目办和新疆、兵团项目办负责定期汇总外省回原籍服务的志愿者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志愿者就读高校所在的省级项目办,协调落实相关工作。一是通过审核、面试、体检、录取等过程选拔志愿者;二是回原籍服务的志愿者同样享受就读高校所在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相关政策;三是及时准确地进行岗位对接操作。
3.体检由志愿者高校所在省级项目办负责,体检费用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中青联发〔2011〕12号)由全国项目办在志愿者到岗后按照各省实际到岗人数110%一次性拨付给志愿者所在高校招募省项目办。
4.志愿者在被录取、收到确认通知书后,须及时与原籍所在服务省项目办或新疆、兵团项目办联系。
5.服务省项目办在确认接收外省回本省服务的志愿者后,须与入选志愿者建立联系,做好报到、培训等工作。
《教育与职业》:各部委在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方面都有哪些规定?
赵勇: 1.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志愿者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一定生活补贴。从2012年8月起,生活补贴为每人每月1000元。同时,志愿者所在地列入国家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的,执行所在地科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按月发放。交通补贴按志愿者家庭所在地和服务地之间的实际里程发放,每年分两次发放。
同时,根据人社部发〔2009〕42号文件规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已列入相关待遇规定范围。各省(区、市)项目办要根据《通知》第三条和第八条的规定,商地方政府财政等部门协调解决西部计划志愿者达到本地乡镇机关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保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志愿者所在服务县、服务单位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条件的可给予志愿者适当补助。
2.志愿者人身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费用。相关保险由全国项目办统一投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综合保障险。保费每人350元人民币。人身意外伤害、身故(含疾病身故)保险责任,保额30万元,住院医疗保险责任,保额30万元,疾病门诊责任,保额1万元。
篇8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及需求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本研究在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中发放200张问卷,回收2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90份。并且跟其中部分志愿者进行了访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及需求分析如下:
(一)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与增长才干、挖掘潜力的统一
在问及“您为什么要参加志愿者活动”问题时,有81%的学生选择“可以获得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72%的学生选择“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责任与义务”;认为“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让我觉得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的占62%;而选择“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和学识,令自己有成功感”的学生占40%。而可以结交更多朋友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选择原因中占36%。而在进行志愿者选拔面试的过程中,当问及同样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既能帮助他人,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又能增加自己的社会体验,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促进自己的进步”。
从以上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到,实现“增长自身才干”和“帮助服务他人”的统一目标,是大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动机。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在肯定奉献价值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利他行为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中“增长自身才干”是属于务实的理想需求,而“帮助服务他人”则是志愿者精神的核心,两者结合是志愿者行动得以持续的重要动因。
(二)期待获得精神激励,并兼顾物质激励
对于“如果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政府、所在单位、服务对象或者社会将给予奖励,你期待获得什么奖励?”的问题,选择“荣誉证书和荣誉称号”和“主办方的中肯评价(包括意见和建议)”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2%和66%;有61%的学生选择“主办方提供的适量奖金或物品,表示对你的尊重和奖励”,选择“政府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的相应权利”的学生占47%。
由上可知,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奖励,更偏重于精神奖励,如一张荣誉证书和一种荣誉称号,希望得到主办方的肯定、认同及改进的建议、意见,也希望赋予他们符合这个角色的相应权利。同时,他们也愿意获得适量的奖金。在访谈中,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说,“大学生绝大部分还是纯粹的消费者,特别是对于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很有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热情,但是持续的志愿服务会涉及到一笔不少的费用,比如交通费等等”,这些话道出了大学生志愿者希望获得适量经济补偿的愿望。
(三)应有尊重的缺失、耗时间以至影响学习成为阻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两大因素
据参与问卷的大学生对于“阻止您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回答可知,54%的学生认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将成为他们不再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因为“耗时间以至影响学习”而不再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占47%。另外,由于“志愿者培训、支持系统不完善,不能从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而不再参加志愿活动的比例为41%。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缺乏对志愿者的专项法律、法规保障,权利义务关系不明”是阻碍他们继续参加志愿服务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大学生期待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肯定和尊重,在服务中累积成就感和热情,并且他们希望能兼顾学业,而不想让志愿者活动影响专业学习,从而实现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更好地结合。同时,他们也希望能给志愿者进行完善的培训和法律支持,使得志愿者更好地服务于他人与社会,这一点在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
(四)大型赛事、活动和教育环保类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大学生青睐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72%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参加大型赛事和活动,而选择参与环保类和教育类的志愿者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2%、59%。而选择农村生产扶贫、医疗卫生、维护治安仅占9%、14.7%和15.3%,选择比例是相对最低的;而选择“助老”和“助残”分别占26%和17%。从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志愿者更愿意参加科技含量比较高,更能让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充分发挥的大型项目,说明他们的社会角色定位层次较高,自我期待较高。而农村生产扶贫项目所占比例最少,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扶贫扶弱项目的疏离感,这恰恰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的培养任重道远,志愿者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局面还未形成。
(五)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性质的认识较深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7%认为“志愿者服务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参与,锻炼自我与服务他人的统一”的有165人,占87%;选择“志愿者服务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公益活动”占66%左右。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志愿者服务的性质认识较深刻。但同时,我们发现,也有少数同学认为志愿者服务是形式主义活动,没有什么重要意义。或者认为是单向地纯粹给予他人,是“学雷锋做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性质的有较深刻的认识,但这一理念和认识并非与其志愿者行动一致,这从他们热衷于参加大型赛事、活动的志愿者活动,而对扶贫、助老助残的项目的兴趣较小可以窥见一斑。
二、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的必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仅为20%―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将通过其自身努力使能力发挥出80%―90%。1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的服务。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不仅是社会持续进步、志愿者精神培育的需要,也是青年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激发大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需要。由此可见,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三、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构想
(一)外在环境培养与保障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在环境与保障主要是通过国家法律、政府政策和社会支持,培育志愿者精神与文化氛围,引导更多的资源流向志愿者服务,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环境。
1.完善志愿者服务法规
在中国公民社会尚未发展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扶植与支持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至关重要。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蓬勃发展,为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现实依据,政府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展和完善志愿者工作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法规,使得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法可依。特别强调的是,政府需要和高校共同努力,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的后续保障,并为之提供法律依据。对于某些特殊的志愿服务计划,要联合相关组织单位,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例如,在西部计划实施之初,有关部门承诺在考研、报考公务员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政策,但有些部门或者地方政府并没有制定出相应优惠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使得优惠政策最终无法真正落实。
2.培育志愿者精神文化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会工作的精神,它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性的、可持续的服务社会与成就自我相统一的精神。2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志愿者文化氛围,对志愿者服务是否能持续更好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社会媒体资源,加大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倡导,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宣传实效,在全社会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3.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多渠道筹措志愿者活动资金。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资金欠缺。因此,建立大学生志愿活动专项基金十分必要。这一基金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学校支持、社会或个人赞助等多种途径,这不仅有利于提供志愿者活动的充足活动资金,更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和单位来参与公益事业。
积极拓展品牌服务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很高,但他们能组织的精品和品牌项目有限,因此,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依托于高校资源,与校外的志愿服务组织或者相关组织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搭建更为丰富的平台,并引导他们在品牌项目的实践中得到锻炼。
完善高校志愿者协调机制。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和课业之间常常会出现时间、精力的冲突,因此,志愿者服务组织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实现服务项目的常规化,如可以通过校园主要信息媒体信息,明确告知同学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名称、活动时间、服务地点、工作内容等信息,确保志愿者在报名之前能够全面了解服务项目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学习与实践活动。3同时,可以把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校园生活并制度化。例如可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干部的遴选、奖学金的评定、升学就业推荐以及奖、贷、助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相挂钩。
4.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
虽然是否参加志愿者服务是自愿的,但是一旦成为其中的成员,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就将发挥重大作用,如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志愿者精神的领悟和内化、岗位服务职责、服务项目所需技巧的培训;如强化志愿者的责任意识,在活动中推行责任管理制度,使得志愿活动不仅仅是自我锻炼的契机,而是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真正把自己融入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中;又如建立适当的评估制度。在评估中,不仅要看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更要从服务对象处获得更真实的服务效果反馈;不仅要注重正面的激励,也要加大负激励的执行力度,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偷懒、虚夸等现象进行有力的约束。
(二)内在需求激发与引导
培训激励。科学丰富的培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为志愿者服务的高效运转提供基本保障,也让大学生在其中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深化认识,是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重要平台。因此,要严格培训制度,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来设计培训内容,并采用灵活生动的培训方式,把知识培训与实践培训结合起来。4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志愿者更深刻领悟志愿者精神,并为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好充分的精神及技能准备。
团队激励。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所在团队认同的价值、气氛、行为方式的影响。因此,志愿者组织要重视团队建设,使得团队更具战斗力与向心力,生活在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归属感与愉悦感,形成和谐奉献、关爱互助的氛围。只有这样,每个人才会围绕团队核心目标,公开坦诚进行沟通和协调,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在团队生活中获得珍贵的体验。
工作丰富化激励。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志愿者组织需要精心设计,为大学生提供能够丰富他们个人经历以及发展机会的工作。如:更多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机会、参与决策、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多样化的活动等。这不仅使志愿者的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也传达出管理者的信赖。
荣誉激励。给予志愿者荣誉感与尊重,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特别是来自服务对象的认同和赞赏,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或肯定的肢体语言,都会让大学生志愿者倍感欣慰和成就。在设置灵活多变又富有人性的荣誉奖项的同时,要注重对这些优秀志愿者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榜样,也引导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关心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我国志愿者及其激励问题研究[J].青年科学,2009(5).
[2]王冰.浅谈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持续性的意义[J].网络财富,2009(12).
篇9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the library of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library volunteer management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是一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共有10个系部,18个专业,分属于4个学科门类,现有在校学生8300人。该学院面积暂为3150平方米,是过渡到新馆的一座临时性图书馆。内设读者服务部、资源建设部、信息技术部等,现有员工18人。总藏书量约30余万册,阅览座位734个。周开放时间达到94小时。学院董事会、院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近两年都按十万册图书年购进计划给予资金预算,同时正在规划建设约1.6万平方米的新馆,由于目前馆舍面积小、工作人员少、原有基础薄弱等,在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图书馆需要克服现有的困难和谋求更合理的管理方式。本文仅就志愿者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同行指正。
一、创建志愿者的原因及管理思路
图书馆志愿者是一群有着爱心、具有志愿者精神、自愿为图书馆事业奉献出自己私人时间和聪明才智,并不收取任何报酬的人。但在外国,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已久,早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与成熟的机制。如瑞士的“多远文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义务工作者。早在1987年,日本的一次全国调查显示,70%的市立图书馆39.7%的都道府县町图书馆都已开展了志愿者服务。[1]我国图书馆志愿者初名义务馆员始于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后期湖南、福建率先建立了志愿者组织。此后,北京、河北、广州、上海、辽宁等十几个省市公共图书馆也相继发展了志愿者队伍。[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图书馆志愿者的前身是2006年始有的图书馆义务馆员,近年得到加强。2010年图书馆义务馆员正式更名为图书馆志愿者,成为学院志愿者协会的一共组成部分,由读者服务部统一管理,部长专负其责,旨在使志愿者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
二、 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
1.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
加入图书馆志愿者的条件是A在校学生、B 热爱图书馆事业、C 遵纪守法、品德高尚、有爱心、具有志愿者精神、D学习优秀,能够安排课余时间到馆服务,共四个方面。
招募时,学生可以根据工作环境和自己的学习自由选择到馆服务时间以及感兴趣的服务内容。
2. 图书馆志愿者的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大学生志愿者既有学科知识又有较好的信息素养,他们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同时可以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为图书馆提供文献采购信息,提出业务创新思路,开拓新服务模式。[2]南国商学院图书馆需要志愿者是上述三个部门,志愿者的来源可以是各系各专业。目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一线服务部门――读者服务部。主要从事书架整洁,图书上架,图书整理,报刊上架,整理,期刊加工等工作。根据志愿者的自愿选择服务内容再结合部门的实际需求,按照比例给资源建设部和技术部分配志愿者。主要从事:小语种专业图书翻译,分编书目,加工图书,上传光盘等工作。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为图书馆服务和根据志愿者兴趣爱好选择服务内容,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3. 志愿者的培训
志愿者培训首先要选择好培训老师。培训老师应选择业务能力较强,与志愿者年龄相接近的,具有亲和力,善于沟通的,有耐心,有爱心,并有一线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具体流程是:
A、由主管图书馆志愿者的读者服务部长召集全体新加入的志愿者宣读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志愿者管理细则,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讲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要求工作时要佩戴图书馆志愿者胸卡,树立鲜明的图书馆志愿者形象。
B、由培训老师介绍图书馆馆藏布局,教导图书分类知识,书库管理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献信息检索,了解图书的索书号,图书条码,图书分类号;了解馆藏图书中著者号图书和种次号图书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排列方法。
C、根据志愿者所选择的服务内容分配到各自岗位,由岗位主管老师进行实地实习。主要学习的内容有:图书上架,整架,倒架,书架整洁等书库图书管理工作;图书贴标,书目翻译,图书分编等图书加工工作;图书光盘上传,整理,电子图书挑选等数字图书网络管理工作。
D、根据图书馆志愿者的到馆时间,由负责岗位管理的队长进行排班和具体工作安排。为了能够形成工作竞争,再由每个小队细分每5人一小组,由组长负责管理。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培训一般组织一次集体讲解,一次一集体实习完。部分志愿者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参加培训,由岗位主管老师再次组织培训。
4. 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制度
图书馆的志愿者由最初的服务对象―读者转变成服务读者的志愿者。除了要进行思想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该馆《管理细则》共有8条,其中5、6、7条规定了志愿者与图书馆的互惠和要求:
“五、获得志愿者合格证书的志愿者可借书十册,借阅期限与普通学生读者一样。凡按要求完成工作的志愿者,如果表现优秀,图书馆及时给予公开表扬并报学生处,可作为学生学期评优、综合素质测评的依据。
“六、每个志愿者每周至少到馆工作2小时,连续工作满一个学期且工作时间累计达32小时,可获得图书馆加盖公章的志愿者工作证明。所有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学期末可参与图书馆志愿者评优,评优结果报学生处备案,并可获得学生处给予的综合素质测评加分。其中,合格志愿者加0.5学分,优秀志愿者加1学分,十佳志愿者加2学分。
“七、志愿者学生有责任成为图书馆的义务宣传员,敢于制止一切不文明的阅读行为,并将图书馆的管理规章制度告知周围的同学,共同维护图书馆的文明阅读环境。
5. 图书馆与志愿者的沟通渠道
图书馆岗位指导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交流途径,与志愿者相互间保持多种渠道联系。如,每位图书馆志愿者报名时,都要加岗位指导老师为飞信好友。同时每位志愿者队长也会建立各队的QQ群与志愿者交流。图书馆同时开通了图书馆志愿者博客发表志愿者活动博文与照片,并在图书馆微博上发表图书馆最新动态,让图书馆与志愿者之间拉近距离,形成紧密的团体。增加志愿者的归属感与工作热情。
6. 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是无偿和自愿的,因此采取一些激励机制能够让志愿者更好地完成自我价值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招募和委任一些优秀的志愿者。具体如下:
6.1每学期有计划的举行志愿者活动。如外出参观省内优秀图书馆,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模式、了解优秀图书馆志愿者的服务范畴。同时,也组织部分优秀志愿者参加图书馆员工活动,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一员。如2009年10月,组织志愿者到广州市图书馆参观学习,并进行义务工作;2010年10月,在图书馆志愿者中选拔出图书馆读书工程月表彰大会的主持和礼仪,由志愿者主持会议;2011年4月份读书月活动中,发动捐书给农村小学,志愿者作为读书月宣传大使与图书馆员工一起到农村小学宣传读书活动,这些活动都同样让图书馆志愿者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对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肯定与支持。用社会的认同感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倡导图书馆志愿者文化。
6.2学期末进行表彰。每学期末对十佳图书馆志愿者、优秀图书馆志愿者进行隆重表彰,由院领导颁发证书,并上报学生处,按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手册》中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给予十佳志愿者加2分,优秀志愿者加1分,合格志愿者加0.5分。以此使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得到全院师生肯定和理解,受到读者的尊重,使自我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还特意增加借阅图书5本的权限,读者类型改为图书馆志愿者,让志愿者也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的一份关爱与肯定。
6.3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了充分的个人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在图书馆志愿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经过老师的提名,可以竞选组长和队长,参与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部分达到条件的志愿者直接转到图书馆勤工助学部做勤工。优秀的图书馆志愿者毕业生有机会留在图书馆实习并最终成为图书馆的正式员工。2010年度,由于管理完善起来,报名参加志愿者人数达528人,总到馆时间达8575.7小时,平均到馆时间为35.7小时。其中个人到馆时数最多者达98.1小时。
三、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足,不能够进行长期系统的专业性培训,使大部分志愿者服务只停留在书库管理,图书简单加工,光盘上传等工作上,不能够进行信息服务,参考咨询等深层次的读者服务。二是图书馆缺乏志愿者活动专项基金,由于没有很好的奖励办法,也就无法形成更完善的考核和管理机制。三是现阶段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缺乏与其他院校图书馆志愿者的合作与交流。当进一步加强管理。[4]
参考文献:
[1] 邓彦. 图书馆发展志愿精神略论[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4).
[2] 许美荣.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改进[J]. 图书馆杂志, 2007(6).
[3] 翁淳光, 肖廷超, 戴 月, 等.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模式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1):253-254.
篇10
(一)坚持自愿、量力和组织引导相结合。要把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与深化创先争优及加强老干部“两项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的原则,强化分类指导,注重点面结合,有组织地开展。
(二)坚持实现个人意愿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注意结合老干部的个人爱好、专业特长、能力特点,着重自愿参与、自由组合、自选项目、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既充分尊重老干部的服务意愿和个性需求,又能帮助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
(三)坚持突出重点与广泛倡导相结合。要通过重点组织和引导本单位的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和带动包括“五老”人员在内的老同志积极参与,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三、服务内容
充分发挥广大老干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积累的党性强、作风好,政治威望高、群众基础好,人生阅历丰厚、工作经验丰富等独特优势,结合新时期的社会管理需求、群众工作需求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等需求,坚持自愿量力,因人制宜,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老干部参与社会管理的主渠道,让老干部既是社会服务的享受者,同时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1.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重点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2.发挥老干部的品德优势,重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3.发挥老干部的经验优势,重点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上建言献策,积极支持党政工作,对年轻干部进行传帮带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4.发挥老干部人生阅历优势,重点在鼓励老干部著书立说、撰写回忆录,提供史料,开展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5.发挥老干部的威望优势,重点在积极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开展传统文化宣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开展青少年帮教、关爱留守儿童、网吧义务监督、服刑人员子女帮教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6.发挥老干部群众工作优势,重点在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创建文明社区(村组)、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7.发挥老干部的社会影响优势,为加强社会建设拾遗补缺,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村组),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8.发挥老干部的个人专长优势,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指导技术改造、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四、活动方式
(一)开展一轮组织发动。镇关工委办公室建立三凤镇老年志愿者总队办公室,指派专职人员管理,做好氛围营造、完善制度、阵地队伍管理等工作。
(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各单位、各部门要把组织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有力抓手,广泛发动、引导老同志在所居住场镇、社区、村集中连片推进“四线一片”老干部工作亮点工程,探索老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新路子,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
1.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以打造黄桷街社区、村、村、村示范点为抓手,推荐退休(离职)的老干部到村(社区)担任村级组织带头人,建立社区“老干部收发室”、“爱心超市”、“文明社区监督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帮扶队”等组织,鼓励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小区内主动担任社工、物业委员、楼院长,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2.大力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主题实践活动。以打造三凤小学示范点为抓手,成立老年志愿者校外辅导员队伍,定期在结对学校、班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民族文化熏陶等活动。
3.广泛开展建言献策和实用技术培训推广。以打造村示范点为抓手,对一些涉及民生问题、重大项目实施、重要政策推行的事项广泛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开展“银发先锋”活动等引导老干部多形式、多层面发挥作用。
4.扎实开展“美丽晚霞公益行”实践活动。以各老干部为重点,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老同志从身边事做起,随时亮出志愿者身份,让志愿者行动融入社会日常生活,变有组织的志愿活动为志愿者的自觉行动,让老干部成为推动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倡导员、助推者。
(三)形成一套长效机制。镇党委将定期对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要建立健全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优先纳入各种优秀评选,引导更多有专长、懂技术、有优势的老同志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积极探索总结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点、面推进情况,着力构建富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的服务群众有效机制,形成推进全镇发展新跨越的系统化措施和制度化成果,大力弘扬老干部群体的“正能量”。
五、组织实施
篇11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volunteer serv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national unity, promoting national culture blend, and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the student volunteers of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ed,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care of minority students, build the social practice motivation mechanism, and adhere to the multiple subject on volunteer service advanc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volunteer service; countermeasures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成为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维护国家统一的中坚力量。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具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许多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但其运行面临项目开发、社会支持、资金政策保障、组织激励、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选择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问卷调查,调查人数150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86人。本研究将以86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表为研究材料,分析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其解决的对策。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问卷调查
1.1 问卷调查方法
我们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用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QQ邮箱和公众微信号的基础上调查等方式进行,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研究问题相同。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78.67%。少数民族大学生86人(72.88%)。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的内容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在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志愿服务的招募情况、服务经费的来源、服务的类型、家人的支持情况、参与志愿服务的感受等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基本信息:被调查大学生平均年龄22.5岁;从性别分布上看,男生20人,占16.95%,女生98人,占83.05%,女多于男,比例失衡。少数民族大学生86人,占72.88%;从民族比例看,被调查8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排名在前五位的是土家族(22.20%)、苗族(16.90%)、壮族(14.94%)、蒙古族(12.33%)、维吾尔族(9.98%),其他25.66%,即土家族、苗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最多,而藏族、维族学生比较少。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结果
(1)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名(95.35%)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首要原因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增长知识和能力;79名(91.86%)帮助所需要的人;74(86.05%)认为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51名(59.30%)认为是自己的社会责任;35名(40.70%)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或个人目标。(2)参加志愿服务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与认可。34名(39.53%)参加志愿服务得到家人的支持与认可;27名(31.40%)家人未表态,而有16名(18.60%)家人坚Q反对参加。(3)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1名(24.42%)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不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理解;17名(19.77%)认为缺乏有效的管理。12名(13.95%)认为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11名(12.79%)认为志愿组织太少;7名(8.14%)认为政府重视不够;5名(5.81%)认为对志愿者的表彰机制不够。(4)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14名(16.28%)认为资金有点,但不足;35名(40.70%)认为资金太少,起不到作用;83名(96.51%)认为应呼吁企业及个人捐赠。(5)志愿者的招募情况。在问及加入志愿者组织的要求时,56人(65.12%)选择只要报名就行;25人(29.07%)选择报名加面试;仅3人(3.49%)选择报名、面试,再加培训。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积极性
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不高。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较艰苦的农村和较偏僻的山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堂学习,且自己孩子的专业知识基础本来就与其他同学有差距,有合格的学习成绩能够顺利毕业才是最重要的事,没有必要参加其他的活动。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专业化的培训
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者无法培训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受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本次调查中94.19%的志愿者只要报名就行,没有接受志愿服务理念的教育,更没用工作方法技巧的培训,不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与知识,凭着满腔热情和爱心从事志愿服务,他们在从事志愿服务时缺乏生活和工作经验,很容易暴露出自身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影响了服务的效果与质量。
2.3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领域狭窄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存在着服务领域狭窄,有79.15%的志愿者选择帮助敬老院、福利院,27%选择其他志愿服务。受传统观念影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志愿活动上面,而不能将服务视野扩大到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其实,志愿服务的基地可选择的不只有敬老院、福利院,还有医院、博物馆、展览馆、交通要道、旅游景点等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场所使服务的服务领域更广泛。只有扩大服务的领域,才不会出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状况。
2.4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社会的认同
由于我国志愿者组织活动起步较晚,只是简单地认为志愿者服务是学雷锋做好事,低估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意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每年的招聘会,大学生能力的象征就是党员、学生干部,而忽略从事志愿活动的经历。本次调查显示23.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寄希望于将志愿服务工作经历作为个人今后就业过程的一项竞争资本。如果志愿者组织得不到企业界的认同,这23.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可能会随时退出志愿者队伍。
3 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近几年西南大学采取丰富多样的沟通手法取得彼此信任,例如“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论坛”既为少数民族同学搭建了学习、成长的平台,又在交流中见贤思齐,找准了自己奋斗的方向;“少数民族艺术节”既通过动态的才艺大比拼、游园小游戏,又通过静态的民族文化风情展全方位介绍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呈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景象;“运动会开设板鞋、蹴球等项目”既挽救这些濒危的民族活动,又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全校7个学生园区都有自己独立的食堂,可以吃到各个地方的风味美食,特别“民族餐厅”,专门为少数民族同学或者是清真的同学准备的民族食堂。“自觉自愿”的原则是志愿者行动区别于其他教育或管理活动的一个最突出特点。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阳光健康心态“自觉自愿”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3.2 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必须构建起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完善的奖惩体系。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少数民族学生应给予精神奖励等内在激励,使其具有因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产生一种满足感,为能够展示自我而高兴。还可加强外在激励,例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奖学金等其他考评的重要依据,为志愿者提供纪念品、奖章、证书等鼓励其参加社会实际活动。而对于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不合格的少数民族学生,设计力度合理的惩罚机制,做到奖罚制度相适应,共同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健康运行。通过开展“优秀少数民族志愿者”评选活动、社会实践先进少数民族个人宣讲会等活动,利用优秀的学生事迹来激发和感染其他少数民族学生。
3.3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
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目前,在我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缺乏协调统一,服务效果欠佳。各志愿活动各自进行,每年学雷峰的时候,到处是雷峰叔叔,而某个特殊志愿活动日或者服务对象要电视、报刊报道后,才能得到集中式、临时性赞助和支持。所以说,高校志愿服务的实施必须有,学校与地方党政机关、校内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应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服湛梢允巧缜内开办“市民学校”、山区支教,也可以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当前,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志愿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院经费,社会捐赠基本上是空白,使我们的志愿服务资金的匮乏。所以,争取基金会、企业捐赠以及个人捐赠等资金资源支持志愿服务,使效率和效用最大化,对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大有裨益。因此,针对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志愿服务的现状,建立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和指导规划,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规范、有效而快速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靠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融于具体的实践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去亲自接触社会、体验社会,传递更多的爱和温暖,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的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大脑,并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指南。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扮演自己平常在校园里无法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丰富了大学生的经历,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之后将会收获和体现自我价值,为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承廷,徐建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0.
篇12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因此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他们也被冠上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现状
二、项目意义
因此,面对这些需要关爱的幼小留守身影,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能漠视,而应该以实际行动去呼吁社会各界帮助他们,在“让你不再孤单——一对一帮助计划” 中,我们选择xx市留守问题突出的几个地点:满城县、顺平县、清苑县进行定点开展一对一帮助计划。
今天的留守儿童问题就是明天的农村社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让你不再孤单——一对一帮助计划”呼吁大学生群体和社会各界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留守孩子,让这些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还给他们一个幸福阳光的童年。
团队相关经历
2012年曾以学院为单位去养老院进行爱老关怀。
2012年合作机构xx市妇联开展“河北省百场留守流动儿童公益讲座”活动。
2012年5月30日,团队成员组织策划“一帮一”阳光助学活动。活动通过发动各院班级捐助资金,以一个班帮助一名留守儿童儿童的形式开展,这次活动得到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xx年合作机构xx市妇联举行了善美天使工程•中国xx留守儿童素质拓展学校启动仪式。
相关经历的总结与经验
一、经验与教训
(1)项目实施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并制定详细周全的执行计划。
(2)项目在创新中应与实际结合,紧扣主题,以便更好地开展项目。
(3)稳妥地落实好每一步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4)支教过程中要注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团队的管理、与当地村民沟通等。
二、大赛项目的创新
(1)项目形式创新:本项目以一种新颖有效的方式实施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这样将更加有效而且可推广性强。
(2)团队组成创新:本项目召集了更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成员及志愿者,还邀请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同时与校内外影响力大的媒体机构合作,提高了开展项目的可行性。
三、大赛资金将会带来的附加值
(1)在大赛提供的资金帮助下可以解决之前因资金不足等原因的制约,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2)使项目影响范围和受益人群更广,扩大社会影响。
公益目标
1、受益群体:留守儿童方面
预期成果:使留守儿童体验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去欢乐
2、受益群体: 团队成员方面
预期成果:通过前期的组织安排及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家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3、受益群体:大学生方面
预期成果:通过招募志愿者,安排他们下乡深入当地群众,帮助留守儿童,增强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更多的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4、受益群体:非留守儿童方面及当地人民
预期成果:引起当地学生的积极响应,使他们踊跃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提高当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为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5、受益群体:城乡教育方面
预期成果:对农村的一些落后思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带给他们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创新精神
6、受益群体:社会方面
预期成果:通过博客、网站、下乡实践等活动形式,有效宣传益暖中华的公益理念,使更多的人参加到爱心公益行列中来,增强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更多的关注
项目活动实施地区
河北省x市
项目活动具体实施地点:河北省xx市下属x县、x县、x县。
活动实施地点概况:
(1)以上三县地处太行xx麓,属于半山区县,受经济条件影响,百姓生活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照顾。
(2)以上三县离xx市区都很近,最远仅有45分钟车程,且交通便利,便于实施时具体调控以及设备租借和物资运输。
(3)我们团队已经对上述三县进行了相关调研,充分了解了当地常年在外务工的家庭和留守儿童的的具体情况。
(4)在项目后期,我们会根据项目进行中的实际情况,以上述三县为典型,将活动的经验和成果推广到xx全市范围。
项目团队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4人:帮助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
队长1人:团队总负责人,统筹团队工作,协调全队之间的关系并与指导老师紧密联系
策划组2人:拟定实施及应急方案,完善方案,编写并协助宣传项目公益理念
技术组2人:设计logo、宣传资料,管理博客,摄影、制作影片等
财务组2人:制定团队财务计划,负责预算,分配资金及记录
外联组2人:负责与合作机构的联系与沟通
后勤组2人:负责项目所需物资的筹备及补给采购,把握全队的工作动态和身心状况
团队所有成员,都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
团队优势
1、4名指导老师,经常指导并参与实践,他们可以在实践中给予我们更多更专业的指导。
2、成员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且均在学校及院系担任部长、班长等职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保证项目的实施。 富有协作精神且团队成员多次参与公益活动。
3、团队成员大部分居住在xx周边地区,对xx市的基本情况熟悉,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志愿者招募计划
本次活动志愿者招募在河北大学展开,河北大学有着良好的志愿传统,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我校学生的志愿工作。 2012年春节期间我校志愿者受到总书记的接见,因此我校有着很好的志愿氛围。
本次活动计划招募志愿者一百二十人。招募方案如下:
1.五月份开始做前期宣传。包括制作海报、展板、公开演讲。
2.五月中旬在校园设报名现场进行报名,报名者填写个人资料。
3.志愿者要求:身体健康;性格乐观、开朗;有爱心,有责任心;
4.选拔方式:初试+复试(均为面试)
5.5月20日进行初试。需要报名者进行演讲(内容为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参加此次活动自身的优势、以往志愿经历、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建议等)
6.5月25日进行复试。向参加复试者提问活动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法案。
7. 对通过选拔的志愿者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培训(详见补充信息)和安排任务。
前期调研和准备 (已完成工作)
前期调研:
1、网上数据调查(xx市满城、顺平、清苑三个县的小学情况)
根据xx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满城、顺平、清苑三个县的小学约有580所,我们已经通过随机抽样抽取了75所小学,每一个县15所,并且和所抽取的学校取得联系,目前基本已经沟通完毕。
2、2012年1月4日至7日,团队志愿者赴xx市满城、顺平、清苑三个县的小学开展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
3、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家庭情况及心理状态,能够做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为暑期活动的开展一对一帮助留守儿童奠定了基础。
目前已完成的准备工作:
1、邀请辅导员,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赛程指导并帮助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辅导员为学院领导级别的教授,实践能力强,已经对参赛团队每3—5天进行一次培训和指导。
篇13
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步伐日渐加快,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应对国内深层次的改革需求,国际格局巨大调整。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建设与改革道路上的核心力量,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为此,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整体质量,更好地展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促使大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更好步入社会,展现自身各方面价值。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来说,是指高校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奉献个人力量,不为任何物质报酬,只为改善和服务社会,促进起进步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奉献、友爱、团结、互助”是其关键所在。实际上,大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是他们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学习、教育实践经历。就志愿服务而言,它是一种公益行为,一种特殊的育人形式,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可以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社会,助人的同时逐渐提升自己,强化他们现代化公民意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而这正是志愿服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重要内涵、价值。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逐渐增强,志愿服务项目更加品牌华。大学生志愿服务类型较多,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各具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价值
1.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它又具备教育意义,特别实在实践育人方面,通过一系列校园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呈现。大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他们奉献自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品质。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拥有更多接触新鲜事物,了解各方面新讯息的机会,逐渐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更好地将所学的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成长。在“专业本位”教育背景下,借助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其他知识面、实践方面的不足,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在实践过程不断传递着全新的服务理念,即“助人自助、提升自我”,更好地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更好地展现自身多方面价值。
2.展现志愿服务的功能导向作用
在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呈现志愿服务的信仰与道德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将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客观标准作用到大学生身上,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向大学生灌输志愿服务准则,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心中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有效抵制不良诱惑,正视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实践途径
1.健全志愿服务内容,加强志愿队伍建设
从某种角度来说,志愿服务质量、意义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密切相关。志愿服务团体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服务参与者成长空间、兴趣爱好等,要结合服务主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志愿活动,尤其是系统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多开展一些“科学化、组织化、管理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广度、深度等,更好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志愿队伍建设,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同途径提高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多鼓励他们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甚至开创志愿服务项目,有效转变社会服务活动理念,形成自觉行为观念,充分展现他们的志愿行为,壮大志愿队伍。
2.积极倡导大学生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
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志愿服务教育,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其中,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领悟奉献精神,去诠释社会人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致力于志愿服务。此外,政府部门要适当增加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完善已有的激励机制,多鼓励高校中那些获得资助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对其进行感恩教育,而这也是获得资助学生践行感恩的重要形式,使他们学会感恩母校、感恩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完善服务组织机构,加强志愿服务管理
随着志愿者队伍日渐扩大,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得到法律保障。还要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促使新时期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品牌化、项目化”特点。具体来说,就高校而言,需要构建合理的志愿服务领导组织机构,确保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必须全方位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个性特征等,能够充分展现实践育人的价值,比如,海南地区开展的“爱心支教活动”。还要完善志愿者考核制度、志愿者优秀评选制度,客观地评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
4.构建“专业化、系统化”培训体系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在“学雷锋”方面,一味地讲奉献精神,实践育人价值将很难更好地践行。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他们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都能得以提高,这样志愿服务活动也会具有鲜明的专业化特点,但这必须对志愿者进行全面、客观地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培训课程,即基础培训课程、专项培训课程。在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志愿者必须认真学习基础培训课程,比如,心理学、志愿服务方面的法规。还要结合服务领域特点,服务岗位的具体要求等,开设专项培训课程,尤其是一些大型服务活动,比如,帮扶残疾人士。所开设的课程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过分重视理论。高校可以开展志愿服务讲座,邀请一些专家、优秀志愿者向学生探讨志愿服务,使他们正确认识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培训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讨论式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志愿服务技能。在培训结束之后,还要对志愿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客观地评价学生各方面技能,必须合格之后才能参与到对应的志愿服务中,提高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5.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来说,高校才是核心组织部门,但社会各界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最大化。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好志愿者权益,促使志愿活动更加规范,降低志愿者伤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型,有效防止大量志愿者流失,确保志愿者队伍更加稳固。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其中,并对优秀志愿者进行必要的评优、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比如,给予交通补贴。此外,高校还要借助政府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甚至可以寻求企业资助、捐助等,确保各项志愿活动顺利开展。以此,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能更好地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四、海南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实践途径
200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了相关条例,《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充分显现了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性,还健全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海南省积极响应该号召,其“美在心灵”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协会(简称美团)始终坚持“团结友爱、奉献社会”的理念。至今,海南13个县市组织多次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参与人数已超过两千,受益学生超过1万。就美团而言,“爱心支教”始终是核心活动项目,主要实在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的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农村地区的孩子开打开心灵的窗户,去播种“希望、梦想、求知”的种子,也会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和这些地区的孩子共同成长,更是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就该地区“爱心支教”来说,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
1.合理设计支教课程
在设计支教课程的时候,要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传统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还要适当增加一些和素质教育紧密相连的课程,比如,体育、美术、生活常识、心理,促使农村地区意识到素质教育、常识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开展农村教育。在此过程之中,要充分展现该地区美团已有的支教理念,可以借助“开课三分钟”,帮助农村地区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可以借助“主题班会”,比如,“家庭”、“梦想”,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支教志愿者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成长。
2.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部署
高校要结合美团支教项目宣传材料,比如,视频、图文,合理安排该项志愿者工作,促使在校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团支教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和美团合作,为这些志愿者提供培训平台,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培训,完善志愿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他们在教学、生活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好地致力于农村地区支教志愿活动中。在支教过程中,要明确每位志愿者自身职责,根据分配的任务,对其进行系统化地考核,促使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有所进步。在选择志愿者的时候,必须进行严格地筛选,为提高支教志愿者整体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这方面,每位报名者都必须进行三轮筛选,笔试作答:考察报名者已有的文笔功底,具有的思维逻辑能力;网络面试作答:主要是考察报名者即兴发挥能力、主观表现,比如,自我认识、工作经验。此外,还要系统地考核报名者教案编写、试讲能力等,进一步提高支教志愿服务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实践育人道路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其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手段,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在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过程中,海南省必须客观地分析当地各方面实际情况,全方位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特点,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整体质量,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黎雨苗.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价值的实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