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弘扬红色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带一路”;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
随着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一带一路”旅游业的持续升温,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成为旅游产业热议话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规划中许多内容极大的推动沿线国家及城市旅游业长足发展,提出“要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赣南红色文化特色,针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进行相关研究分析,设计符合市场的旅游产品。把富有地域特色的设计得以传播,提高赣南红色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既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也是赣南旅游发展的必然。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现状及研究意义
生产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缺乏创意,地域特征不明显是当前赣南红色旅游纪念品行业的现状,旅游者不仅对当地文化底蕴得不到了解,同时也失去购买的欲望。所以富有地域特色、文化个性和艺术品位的旅游纪念品已受到广大游客和业界的关注。赣南有着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市场与“一带一路”旅游产品相结合是赣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一带一路”走出去,产品就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品质的体现,因此旅游产品的国际形象亟待提高。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需体现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将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与“一带一路”市场资源相结合,有效整合赣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一带一路”战略被视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向世界推广美丽中国、激活“一带一路”旅游经济带来大好契机,拓宽了赣南红色文化的视域,,使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得以创新与发展,有了更广阔的设计理论、设计思路和设计价值。利用设计的力量,向全世界传递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带一路”红色旅游纪念品,对于弘扬和保护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旅游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具有积极意义的。
1.推进赣南红色文化发展。通过“一带一路”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挖掘红色文化艺术丰富资源,利用产品的魅力与成功扩大社会影响力,把苏区红色文化推广与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展现赣南苏区红色文化风采,在“一带一路”视角下,旅游产品有助于推进赣南红色文化发展,赣南红色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设计。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使得民族精髓的内在实质得以挖掘,对于红色文化深厚的底蕴在国内和国际的树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升赣南旅游新形象。将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思路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旅游纪念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赣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得到国内民众的认知与认同,更是国际上民众认知与认同的延伸,提升赣南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推进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赣南旅游新形象。“一带一路”走出去,产品就是软实力,是地区文化的体现,品质的体现,通过旅游产品树立赣南“一带一路”旅游的形象,实现赣南“一带一路”旅游健康和持续发展。
3.促进赣南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始终是地区发展的主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赣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机遇,赣南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有助于赣南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推出一批具有红色文化韵味旅游商品对生产、就业、消费等经济环节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打造以“一带一路”为品牌核心,以“红色元素”为设计的方向,以“红色精神”为设计的目的,把赣南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做精做亮,把苏区独特的红色文化元素通过提炼植入作品中去,将典型的红色文化元素重组、再设计、再利用。使美学价值和纪念价值完美融汇,体现独特的纪念价值和发挥良好的宣传功能。使赣南红色旅游产品符合“一带一路”理念的发展需要,结合国内外游客的审美需求,设计具有赣南红色特色、符合地域化、特色化、大众化的旅游产品。实现本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最大效益,让中华文化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喜爱。
1.以红色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设计。赣南有众多苏区博物馆、展览馆,其中有很多时期的各类藏品,如用过的生活器具、行军打仗时的枪支大炮、办公用具、书和报纸等,将这些藏品设计成纪念品让游客能在纪念品商店买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藏品设计,将游客脑中抽象或者概念化的东西具象化、情感化,更容易打动游客的心扉,让人民通过赣南红色旅游纪念品就能了解到赣南苏区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
2.将赣南红色文化元素重组再利用。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赣南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取精华,归纳现有赣南红色元素,从中提取一些典型文化元素并进行元素加工,如对的生活用品、服饰、枪炮等具有代表性元素,结合国际视野,将元素图案化,获得具备元素本身特质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图案元素,再通过艺术加工,建立一个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赣南红色文化所特有的图案、形式元素库,利用红色文化元素库设计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3.从造型、色彩、材料的角度进行设计。以红色博物馆里的红色藏品为造型依据,在造型不变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色彩和材料进行设计创新,融入些国际时尚颜色进行红色旅游产品的色彩搭配,设计中紧跟时代的步伐,打破传统的约束,利用新的技术与材料赋予产品新的艺术效果。同时注重外观设计,色彩丰富,整体协调,把赣南人民的热情好客,跃然于产品上,抓住游客的眼球。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1.真实性。赣南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不能凭设计者空想而出,应与会现实紧密联系,作品能够反映赣南红色文化现实发展状况或历史底蕴。一个产品即是一个故事,通过旅游产品设计来讲述赣南红色故事,从产品中体现坚韧、正直的品质。通过红色历史文化、先进事迹与设计美感和谐交融,清晰传递丰富的情感体验,生活与艺术和谐相融的产品理念。
2.实用性。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要满足国际需求的同时,还要具备实用功能,才可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及符合“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市场需要。因此,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要从大众需要的角度出发,如以红色文化为元素设计的家居实用品、办公用品等,既便于携带,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3.创新性。在传承赣南红色文化的同时进行现代设计的再创造,挖掘本土元素,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赣南红色产品设计中,把苏区独特的红色元素通过提炼植入作品中去;有效的将美学价值和纪念价值完美融汇,充分体现独特的纪念价值和良好的宣传功能。
四、结语
“一带一路”赣南红色文化主题纪念品不是单纯的商品,它浓缩着地方的民俗风情,沉淀着旅行的记忆,充分展现江西的地方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绮丽风光、历史人物故事等,将赣南浓厚的红色文化以旅游纪念品这一载体,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成为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利用江西丝绸之路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向全世界传递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带一路”红色旅游纪念品,从满足国际视野需求的角度出发,使其既具有国际传播价值。
作者:周子炜 单位:赣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8-544.
[2]蔡虹.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篇2
随着时代变迁,“红色美术”的创作活动显现出不同特点和风貌。文化部艺术司曾强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红色美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一部分以回忆录和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它们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写延安艺术的基本情况。如:《延安文艺回忆录》、《延安鲁艺风云录》、《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鲁艺史话》,以及古元的《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蔡若虹的《宏观世界的开辟――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忆及观感》、胡一川日记选》,等等。部分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在文集中,如《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这些回忆录或文集为了解和研究“红色美术”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文献资料,还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从而凝练出明确的观点准备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除上述回忆录和资料文集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一些。黄可的《中国美术活动史话》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其中对延安鲁艺和陕甘宁边及五个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视域宏阔,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整体上看略显简单,资料也不够全面系统。陈瑞林的《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一书在第六章第二节认为《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美术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方向的确立。另外,还对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演变状况进行了介绍,把鲁艺的组织状况概括为“延安模式”,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包括美术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模式,这对我们了解陕甘宁边区的美术教育有所帮助。曲士培的《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部分涉及了艺术教育,尤其是第五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遗憾的是没有涉及延安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李夏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周爱民的《延安木刻艺术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延安的木刻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周爱民的《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一文分析了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且立足当时的木刻艺术论述了鲁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但论文因篇幅所限资料不够翔实,论述难免笼统。郭露妍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立足版画的视角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木刻教育。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用了很小的篇幅涉及了陕甘宁边区鲁艺美术教育的大致情况,不够深入和系统。杨德忠的硕士论文《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在全面收集鲁艺美术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备与师资、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术争论与创作思想四个方面对鲁艺美术教育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参考,但文章关于鲁艺美术教育观念的论述不够充分,对鲁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论述。
总体来说,前贤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这些论文对构建“红色美术”的整体轮廓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本土美术创作要想“走出去”,必须具备“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点”,展示“中国符号”,包含“中国精神”。“红色美术”蕴含深厚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切实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提高,“红色美术”更闪现出价值与光芒,对“红色美术”的研究和弘扬依然成为一种热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美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红色美术”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红色美术”有与物质文明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的规律,以及在指导下发展的规律。从它的发展看,有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规律,有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规律,还有有指导实践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规律。
其次,对“红色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理念及国际趋势,发掘“从传统入手、呈文化底蕴、展时代精神”的当代“红色美术”创作题材发展方向,有利于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
再次,“红色美术”的开展有益于从“研究领域”向“应用科学”转化。将对“红色美术”作品展开“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方面的研探,使其对当代美术创作产生良好借鉴。同时,还将探求其自身的传承性、可塑性与应用性。
最后,承传“红色美术”,有益于产、学、研结合。尝试将传统文艺理论与当代创作结合,使科研理论与实践交融,有利于传统与现代相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色美术”承担并完成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首先具备繁荣文化的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研究“红色美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识及把握,探索其变化规律、把握其内涵精髓、坚定其传承信念,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也涵盖人民性、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价值建构及道德崇尚。“红色美术”切实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时代精神的构筑。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美术领域,要推广能够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例如:表现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展现国家新面貌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国家形象。这就鼓励艺术家要多创作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展现“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天.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国家”意识.中国美术馆,2006(9).
[2]黄可.中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焦垣生,胡友笋.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人文杂志,2005(2).
篇3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篇4
一、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件行为,是文化产品再生过程中的各有关社会行业,包括教育、文化芝术、新版和广播电视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报告示,在全世界范尾内,文化产、在经济领域的份额每年正以11.3%的速度增长。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大多数占GDP的10%以,意大利甚至达到25%。文化产业在发达同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上述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巾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中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国际文化产业发聪不仅势头迅猛,而且呈以下特点:一是文化产业带米巨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能创造新就业机会的一个行业。二是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日益紧密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进一步主导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文化产业集约化、集团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优势日益显现。四是国际文化产业垄断倾向加重,以美国为首的强势文化如好莱坞大片、迪斯尼公司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等风靡世界,成为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经典。五是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剧了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文化产业是世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对世界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新的国际文化格局的重组和文化秩序的建立,正沿着文化产业这个中轴展开,这为我国调整文化发展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将文化部门当作事业单位看待,认为文化是只有资金投入而没有经济效益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因而片面强调社会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人们的观念才逐步改变过来。
2002年10月,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2005年,省委在关于制定全省“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丁要推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并加以发展。
二、韶关文化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建设义化大省的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快义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在韶关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壮大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韶关文化产业近年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文化经营单位不断增加。据市文化局统计,钊2004年底,关文化经营单位共有1300多个,就业人数6.3万余人;全年文化产、包产值约6亿元,占全市GDP的1.8%。但发达同家文化产业大多数达到了GDP的1O%以上相比,总体而言,发展空间很大。
韶关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观念陈旧,体制僵化,文化产业意识淡薄。体制性障碍是影响文化产业走向市场的根本性问题。目前,不少人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文化是事业这个惯性思维中,管理模式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体制那一套。由于观念陈旧和体制僵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以文养文”等旧观念还比较浓厚,没有将其作为朝阳产业来加以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乏力,生产与消费脱节。
二是发展规划不到位,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出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纳入了韶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但是,从文化系统本身来看,不少人对文化产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迄今为止,文化体制改革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实质上的措施和行动,只停留在提出概念的阶段,支持韶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还没有制定出来。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韶关文化产业还没有合理的投融资政策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处在小本经营、小打小闹阶段,短期行为较为普遍。
四是对粤北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粤北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与韶关特色文化的“散”和“粗”的问题并存,有关部门还没有对韶关有独特优势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创新,更谈不上将其培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强势文化。目前,除了旅游文化中的丹霞文化、佛教禅宗文化和古人类文化以外,多数特色文化资源仍处于闲置状态。
五是文化市场粗放,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韶关文化产业单位经营分散,市场总量不夫,发展后劲不足。文化单位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六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目前,韶关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牡人的瓶颈。
三、发展韶关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第一、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要克服体制性障碍,以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建设文化强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和财政政策;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工商管理、资产管理和价格政策;体制改革成本支付、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
第二、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培育韶关的文化产业和市场主体,进一一步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和发行集团这三大集团;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经管手段,组建和培育文化产业集团,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国企和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文化市场。
第三、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文化产业资金多元投入机制。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政府是文化投资主体的局面,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文化企业,实现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第四、打造粤北特色文化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工程。韶关丰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是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昕在。建设文化强市,发展文化产业,要以政府手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韶关的文化比较优势,在弘扬民族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艾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有韶关特色的地域优秀文化,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工程,打造出粤北特色文化品牌,以特色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今后我们要着力打造和利用好下列文化品牌:古人类文化品粹和石峡文化品悼、韶乐品牌、佛教禅宗文化品牌与哲学文化品牌、风度文化品牌与名人文化品牌、古道文化品睥、民国文化品牌与革命文化品睥、旅游文化品啤与生态文化品牌。
篇5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本自身特点的文化。校园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如何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学生,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扎兰屯市民族小学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有效提升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双赢”。
一、立足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多元集成科学发展
扎兰屯市民族小学始建于1943年11月,原名“扎兰屯葛根国民优级学校”。1987年,学校更名为“扎兰屯市民族学校”,学制改为九年一贯制,内设小学部和中学部。2007年10月,与沿河小学整合,迁入现址,并恢复民族小学的校名。民族学校的学生有25.8%是少数民族,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少少民族”。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校领导班子深入挖掘自身教育内涵,激活民族教育潜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1.准确定位学校功能
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文化”的内涵,着力在“求大同”与“求大不同”中寻求平衡点,建立以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以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氛围。
2.树立文化多元理念
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民族教育校园文化多元、课程文化多元、课堂教学文化多元”的科学理念,并把德育作为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切入点,切实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强化“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意识,形成了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校园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并进、互动相长的生动局面。
3.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以培养少数民族后代为己任,学校着力在积淀丰厚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人才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民族基础教育龙头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诚信、乐学、全面发展、热爱生活的好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获呼伦贝尔市、自治区和国家级表彰奖励,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千余人次获国家、区、盟级奖项。
二、着力在“求大同”上下功夫,强化共性特征
民族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作为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民族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当前,改革开放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因此,必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时刻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
1.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坚持以“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和“为学生发展服务,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指导,提出了“团结、务实、创新、发展、和谐”的校风和“立德树人、志存高远”的校训,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组室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厚德、博学、合作、和谐”的学校人文精神。通过设计征集校徽、校歌,开展班花、班训的评选活动,激发了师生进取向上的信心和热爱生活的情趣。学校坚持倡导教师入校“四进”,即,把责任带进校园,把微笑带进教室,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倡导学生入校“四声”,即,课上课下有朗朗的书声、甜美的笑声、健康的歌声、文明的谈话声,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
2.营造学校文化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校园文化环境改造工程,增设游乐场所,建立植物园,形成了“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园式环境,起到了景中生情、情中养性,环境育人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应该是一幅立体多彩的画,一本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还重点抓了“三项文化建设”。一是建文化墙。在楼廊布置了名人画像、名言、人文警示语以及学生自创书画作品,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贴近了学生的心灵,更具教育示范作用。二是设文化角。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每班确立一个主题,建立图书角、文化角、绿化角,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学生、陶冶学生。三是开文化室。规划设计出卫生室、心理辅导室、音乐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十个活动室,全天候向广大师生开放,倡导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
3.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学校教育有章、有序、有效的重要载体。为了达到“用制度强化,用文化内化”的效果,学校完成了《民族小学规章制度建设汇编》,并经过党支部、教代会和教职工大会讨论、修订、完善后全面实施。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做到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同时,由校党支部牵头,注意加强平时学习,从思想上形成共识,使制度的执行成为“抓过程强管理、抓内化重自律”的过程,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内生动力。从而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了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校园氛围。
三、着力在“求大不同”上下功夫,突出民族特色
作为民族学校,在承担着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任务。围绕发挥民族学校的潜在功能,传承和推动民族文化,学校做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以“四色校园”创建为载体,强化民族学校特征,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思路,校园文化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
1.建设墨色校园
为了让学校充满墨色、书香,学校在走廊设立了学生“涂鸦墙”,在教室、图书室等悬挂学生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等;定期组织开展民族书画大赛,民族诗歌朗诵会,民族语言演讲等活动,为各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活动”,让“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来到了学生身边,使弘扬国学奠基人——孔子的文化精神在校园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构建读书互动平台,通过“读书笔记”、“好书推荐”等形式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等,提升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学校、家庭共建活动,广泛开展“亲子共读共记”活动,通过家长帮助孩子、孩子带动家长,建立沟通机制,使校园文化得到有效延伸。
2.建设红色校园
扎兰屯是进入大兴安岭的军事重地,抗联时期,许多英雄儿女抗击外力侵略的事迹在雅鲁河两岸广为流传。为了深入挖掘抗联文化,找到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民族小学深入开展了“红色校园”创建活动。精心建设了学校德育活动室,把革命历史、抗联历史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学习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弘扬民族精神;开展“唱红歌”、“颂红诗”活动,加大的增进了全校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同时,充分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邀请少数民族老模范、老党员等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假期开展“红色游”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到中扎兰屯博物馆、东铁路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学习,寻找英烈足迹、了解英雄事迹,祭奠先烈,缅怀革命先辈,教育学生珍惜现代美好的生活。
3.建设绿色校园
草原民族是崇尚自然的民族,是注重生态和谐的民族,草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承载着数万草原儿女的关注和呵护。为了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意识,学校以“建设绿色校园、爱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开展了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草原森林生态摄影作品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深远、宁静和厚重;通过开展远足、郊游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阳光下,感受大自然的温馨、和谐。同时,在校内开展“我为校园添抹绿”活动,教学生植树、种草、养花,并鼓励学生在校、在家开辟自己的“试验田”,种植绿色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写观察日记,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生态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4.建设彩色校园
篇6
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衡阳经济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GDP总量连创新高,城市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与日俱争,湘南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也待发出熠熠光辉。然而,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GDP数据和发展速度等物质或显性层面的景象,也包括城市精神、文化等隐性层面的东西。城市的发展需要外在的机遇和内在的发展动力的契合点。外在的机遇也许可遇不可求,但内在的发展动力即城市文化内涵应该是这个城市精神的核心,应该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一个城市发展之本,也是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所在。历史浅薄、文化底蕴不深的城市是缺乏魅力、没有特色的城市。近年来,许多城市非常重视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大力倡导软实力建设,而雁城衡阳要想真正成为湖湘名城、中国名城乃至世界名城,文化这张名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当前衡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等城市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因此,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准确的定位,走一条符合自己市情的发展之路。就衡阳来讲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进而文化兴市,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而衡阳文化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最能代表衡阳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那就是衡岳文化。
二、衡岳文化
什么是衡岳文化?衡岳文化指的是衡阳建城以来以衡阳市为中心区域以及所覆盖的周边地区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和。衡岳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是古楚文化的余绪,近代湖湘文化的源头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衡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文传承。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起衡阳深厚的人文底蕴。祝融狩猎,舜帝南巡,大禹治水,这里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最初火种;炎帝家耕,蔡伦造纸,演绎着人类文明一页又一页绚丽华章;石鼓书院,张、朱熹在此讲学论道,桃李满天下;湘西草堂,思想家王船山著书立说,开六经生面,为世人瞩目。另一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独特的群体个性,地理环境对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雁城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四周高山环绕,地势周高中低,南岳衡山为五岳独秀,湘江、蒸水和耒水汇聚于此,是一方天成的“风水宝地”。远离省府、深居湘南内陆的闭塞养成了衡阳古朴不管保守的民风;便利的水陆交通,受中心文化约束又使衡阳人能自辟径,保有“独立自由之思想”。衡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山岳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具体途径
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种文化要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它首先应该是彰显地域特色,符合当地民众心理期待,展现当地民风民情,能凝聚民心增强民众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一种人文精神。衡岳文化是衡阳人的精神寄托的前进动力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既有的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打造衡岳文化,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1.打造“雁文化”,积极营造城市精神
建设“文化衡阳”,应当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衡阳,“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名雁城。然而,“雁城”这个别称却影响式微。这跟衡阳人自身的忽略和漠视,缺乏建设和宣传不无关系,而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雁文化”的塑造不可或缺。在国人心中,雁其实很受推崇,一群迁徙的大雁,在飞翔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狂风、雨雪、天敌等一系列的困难,但雁阵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用变换的队形减小阻力,用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一个成员的安全。队伍中纵使有老弱病残,纵使路途遥远,整支队伍总能有序地到达目的地。大雁这种无惧困难、团结协作、不离不弃、勇往直前的精神正与衡阳千百年来传承的精神风貌相契合。因此,应大力兴建大雁主题公园,在人口聚集和人口出入流量比较大的广场建大雁雕塑,大力打造并宣讲雁文化,塑造当代城市精神。同时以大雁作为城市的吉祥物,可以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营造“客来雁城不思归”的文化氛围。
2.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人物
衡阳人在历史近现代的革命史、抗战史和解放史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之士,他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担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匡时济世的无私情怀为后人所敬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展现出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将军带领第10军英勇抗击日军47昼夜,歼敌数倍于己,是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场孤城保卫战。给抗战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都是衡阳史上壮烈悲情不可抹灭的一页,要加强对英雄革命人物及其事迹宣讲,对革命行为进行讴歌,应加大对夏明翰故居、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故居等遗址及场馆的修缮和维护制作专题片进行宣讲,让更多的后辈明白懂得衡阳的历史以及眼下幸福得来之不易。
3.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建设旅游文化
寿岳衡山一直是使衡阳享誉中外的旅游品牌,曾有人言“张家界是一幅画,南岳是一本书”, 南岳是一座有着四千年文化历史的名山,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尤其是寿文化蔚为壮观,自古享有“寿岳”之誉。因此,应加强寿岳文化建设,拓展其内涵、挖掘其,把寿文化与养生文化、保健文化等联系起来。同时,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打响“寿岳”品牌,全面提升了名山的旅游品位。同时,创建并完善“寿岳文化走廊”项目,以传承、弘扬、发掘南岳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强化点缀、突出特色、创造精品为原则,以亭台楼阁、花卉图案和雕塑石刻为主要内容。定期举办(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0页)“寿文化节”,邀请国内外名家登山讲学,畅谈寿岳文化,增加衡山及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
4.开讲设坛,延续衡阳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品位
衡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古以来文人汇聚、才贤倍出,衡阳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它是我们文化之脉、艺术之根。这些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如珠晖塔、来雁塔、湘南学联、申公馆、彭公馆、石鼓书院、古樟公园等。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应予妥善的维修和保护。
对这些历史文化和古迹遗址加强宣讲,让广大市民熟稔这些文化,如衡阳电视举办的《湘水明珠大讲坛》、《石鼓书院大讲坛》就是两档定位于大型历史文化类栏目,它遍请衡阳的精英知识分子,也邀请国内名家,如余秋雨及他的讲座《城市与文化》,该栏目选的题材也多是跟衡阳的历史文化政治有关的经典故事,这些讲解对于市民了解衡阳历史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有大的帮助。
5.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江六岸风光带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加强文化基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民众审美能力、培养民众审美情趣,提高民众的文化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具体做法包括兴建图书馆、文化站,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会展中心等,兴建大型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
衡阳市为湘水、蒸水、耒水三水环绕,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沿江风光带正在有条不紊加紧建设中,风光带的建设大大的改变衡阳的面貌,也给广大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6.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抓好三项工作:深入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进农村的活动;扩大城镇社区公共图书网点分布,努力推进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文化领域。扶持文化支柱产业。重点加大对新闻出版业、动漫产业、文化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建设好印刷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
篇7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市品牌建设研究――关于保定城市品牌建设的新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的作用将日益突出,而且国家的竞争力将通过其城市竞争力表现出来,这同时意味着我国城市将与国内甚至国外的其他城市就争夺各种资源展开竞争。一座城市如果不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保持自己在城市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像企业经营产品品牌一样,经营城市品牌,将城市像产品一样进行包装和品牌化之后拿到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推广以吸引人才、吸引外资、吸引游客等更多的发展资源以建设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品牌竞争将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保定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市,冀中地区中心城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地位。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优势,必须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品牌建设,对外展现保定城市独特的个性,增强城市吸引力;对内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城市居民的内聚力和荣誉感,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社会稳定性,促进城市的整体和谐发展。所以,加强保定城市品牌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然而,当前一些城市管理者对于什么是城市品牌、如何建设城市品牌等一些城市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模糊不清,致使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出现种种偏差和问题。
一、城市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一)误将城市品牌建设理解为城市形象建设。近年来,不少城市管理者把城市的品牌建设理解为城市的形象建设。随着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强力推进和不断深化,保定市内大搞市政、星级宾馆、广场的兴建、交通道路的改善和街角绿化等众多形象工程的建设,甚至旅游部门向全国公开有奖征集城市的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设计,可见其中地方政府对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视程度。然而,从专业角度审视其仍未得章法,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城市品牌不只是标志和口号以及美观的形象而已,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其他城市无法替代和模仿的品牌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优势,也可以是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构成了城市品牌更深层次的内涵,真正能够传递出该城市差异化的个性。一个城市最吸引消费者的不只是形象,所以仅仅城市形象的建设只能形成空中楼阁。我们需要从城市文化、精神和价值更为深刻或独特的层面上对城市进行挖掘,科学定位,才能够创造出不可替代的城市个性。
(二)城市品牌定位模糊。城市品牌定位在于能够制造城市差异,制造城市特色和个性,并被城市消费者(包括当地居民、投资者、旅游者和商务人士)所认同,且在他们心目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形成对这个城市鲜明的印象,从而使该城市在众多城市竞争中凸显出来。例如,巴黎让人立刻联想起“时装之都”、“浪漫之都”,威尼斯被誉为“水上之城”,中国有昆明的“春城”、广州的“羊城”、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城”。以上城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品牌定位。
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历史记载中保定曾被赋予“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1986年,国务院命名保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保定市委、市政府提出过要将保定建为“京南近海强市名城”。另外,媒体通过信息传播平台传播的定位信息有“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华北轻型汽车城”、“华北纺织服装制造基地”、“低碳城市”、“太阳能之城”、“保定・中国电谷”,等等。这说明了一方面保定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品牌资源,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该城市的品牌定位思路比较混乱,在推介城市形象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稳定的方向,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价值核心,使得这座城市没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不能在城市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影响了外界对于保定城市的整体认知。如何对丰富的品牌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和优化,准确定位,使得品牌内涵更深刻、更具有鲜明个性和更好的传播效果是当前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思路与建议
针对目前保定市城市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误区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城市品牌需重新定位。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基础,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独特个性的灵魂,是对城市核心价值的挖掘。
1、定位宽窄要适中。依据城市规模大小、资源条件,定位要适中,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定位过窄指的是单纯寻找一个侧面特征或优势定位去强调该城市的个性差异。这种定位虽然鲜明且容易使消费者识别和记忆,但由于缩小了目标受众可选择的其他机会,势必减损该城市品牌的价值。
定位过宽意味着过多地传播城市的各种特色或优势,面面俱到。而特色过多等同于没有特色,反而不易提炼出城市的核心价值对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包装和宣传,容易造成受众在品牌认同方面的模糊性。保定市目前的品牌定位属于过宽,在传播“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多个定位因素的过程中模糊了城市的个性,使消费者不易识别和记忆。创建有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就需要在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的前提下,集中经营,凸显优势,收缩焦点,展现个性。因此,保定城市品牌定位需要宽窄适中,建议整合城市的2~3个最突出的特色,在不同的时节有重点地进行推介。
2、遵循消费者心理需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体现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所以,城市品牌定位还要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让定位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其认同和接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强烈,一个只能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城市是缺乏凝聚力的,一个文化平庸的城市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的心理是无法认同的。保定是一座拥有2300年历史的城市,多年来在城市消费者心目中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文化古城”定位,这个定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评价,决不能放弃和改变,今后应继续传播这个具有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要传承和弘扬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历史风貌以及人文风情,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深化城市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城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文化古城”定位不仅张扬了城市独特个性,而且同时赋予了城市品牌最为深刻的内容。历史赐予保定一份厚重的文化资源使其名副其实地享有“文化古城”。
3、符合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品牌定位要符合城市发展目标,才具有前瞻性并始终保持竞争力,引领城市的长远发展。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保定市与上海市共同入选为首批试点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研究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保定在助力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保定正式出台《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成为首个公开以政府文件形式宣布减排目标的城市。至此,“低碳保定”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大力倡导低碳型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建设低碳城市拉开帷幕。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发展低碳城市是全球化时展的潮流。保定城市品牌定位必须体现这个不仅保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对绿色、宜居环境的追求。以“低碳保定”定位非常恰当地代表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未来,并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该定位体现了保定独特的优势和个性,成为新时期保定一个崭新的“卖点”,是今后一段时期保定城市品牌传播的重点。
“文化古城”、“低碳保定”两个优势的定位将保定城市品牌资源最突出的两项,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产业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城市的过去又展望了城市的未来,不仅蕴涵着文化、历史,还体现了前瞻性、发展观。保定作为中小城市,两个因素定位宽窄适中,个性鲜明。
城市品牌定位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意义,重新定位,要做到与时俱进。
(二)城市形象建设体现城市品牌定位。随着保定城市品牌定位的变化,城市形象也应相应发生转变。形象工程的建设不应只是美化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城市包装。城市的外感形象,包括市容市貌、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城市建筑、旅游景观、城市规划等都要体现城市的定位,彰显城市的独特个性。
保定城市形象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是一种必然,不可能永远保持某一种历史风格,而是要继承和发展其特色,使城市历史文脉不断向前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品牌的传播效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就保定而言,需要寻找传统城市形象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契合以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这样不仅降低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品牌传播的成本,还能够实现品牌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东坡文化是以坡一生的成就而形成的融哲学、历史学、军事学、文学、艺术学、养生学、烹饪学、农田水利学、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黄冈的东坡文化则是以坡被谪居黄州4年2个月,以东坡的游踪为基,历代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的文化现象。由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继而,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发展热潮,近年来,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黄冈东坡文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简要论述下东坡文化发展的现状、意义与设想。
一、东坡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东坡文化国际论坛,成为黄冈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
2010年10月26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湖北黄冈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世界各地118位专家、学者为论坛提交了106篇论文。与会苏学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从“东坡文化”内涵及发源地、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均做了深入研究,这对于今后的苏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从这次论坛来看,东坡文化研究首次进入了中国在职领导干部队伍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东坡文化研究已进入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当地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种岗位、不同年龄层次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苏轼研究队伍新的格局和架构基本形成。此次论坛成功实现了地方文化与国际文化有效的对轨。
东坡文化研究遍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并逐步发展到了欧美国家。这次东坡文化国际论坛的举办,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20位专家学者踊跃参会,说明东坡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二)围绕东坡文化及其旅游的会议、讲学等活动日益活跃
2001年,黄冈市在国庆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此后历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成为黄冈的重要文化节日,成为黄冈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名片。
古城黄州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力度不够,为开发东坡文化,促进黄冈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本市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讲学等活动。首先是“走近东坡赤壁”摄影文学研讨会的召开。2006年11月19日,来自北京、广东、山东、武汉、黄石、黄冈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作家、摄影家,齐聚黄州参加了“走近东坡赤壁”摄影文学研讨会。会议期间,摄影家开展了游园创作活动,苏轼研究专家王琳祥作了《苏轼与东坡赤壁》专题讲座。其次是著名文化、学者的讲学活动频繁。2009年9月17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在黄冈宾馆,谈到增加黄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涵养时说,应做好坡这篇大文章。在《坡突围》中写道:“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坡。”为了弘扬东坡文化,陶冶学员情操,2011年11月3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涂普生宣讲《坡与黄州》。12月15日,涂普生教授又为黄冈电子信息学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次东坡文化传统教育。再次是学术讲座活动较多。黄冈师范学院则常年开设名为“东坡大讲堂”的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已有数名专家、教授、学者以东坡文化为主线展开了讲座,校图书馆还建立了坡黄州诗词数据库。
(三)政府的果断决策,学术社团的兴起,充分反映黄冈东坡文化旅游潜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12月14日,在黄冈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刘善桥提出,全力打造中国名人之都,借“东坡文化”的东风,将黄州打造成坡的瞻仰地、赤壁文化的缅怀地。
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领导下,一条围绕着黄州东坡遗址的城区一日游公交线路已开赴使用;2011年7月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内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倾情演出了大型黄梅戏《东坡》,再现了坡被贬黄州的生活历程,为首都观众奉献了精美的文化大餐。
关于东坡文化的研究,较早的有1980年9月在眉山成立的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该会自成立以来召开全国性苏轼学术研讨会议16届,举行全国性纪念活动或学术研讨会议7次,学术研究成果丰硕,30余年来在东坡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冈的东坡文化研究起步则稍晚,经湖北省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黄冈地区第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黄冈东坡研究所”于1985年1月12日在我校成立。该研究所为东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贡献。与后黄冈的专家、学者们对东坡文化与旅游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在努力,尤其是近几年著作、文论颇丰。
2009年12月1日,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成立,大力开展市内东坡文化研讨和传播活动,成绩斐然。该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坡来黄930周年纪念大会”,“全市首届苏学研讨会”,还组织专家学者编辑了《东坡黄州五年间》,填补了我国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研究会还编辑了《东坡说东坡》一书,这是我市第一次集中反映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东坡文化研究成果的著作。依托《东坡赤壁诗词》杂志刊号,创办了《东坡文化研究》,促进了对外交流。
(四)关于黄冈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专著、文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近年来,本市关于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
2001年饶晓明“自然与人文辉映、文化与经贸联姻――从黄冈首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说开去”一文发表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该文以黄冈首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为楔子,从东坡文化与黄冈多元文化的关系切入,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黄冈自然资源、人文思想,有力地证实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非常深厚的黄冈旅游业开发和经济繁荣前景十分可观。
2010年,由张龙飞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坡赤壁文化丛书》共5部,210万字。次年举办了《东坡赤壁文化丛书》出版暨学术座谈会,来自中国苏轼研究会和我省、市有关专家、学者聚集古城,纵论东坡文化,为黄冈东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言献策。
此外,郭杏芳、饶学刚、刘亚锋等专家学者近年来也发表了黄冈东坡文化方面的论文,为实现东坡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二、挖掘东坡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东坡文化精神价值
名人文化是激起人们旅游欲的重要动力,崇拜追忆名人及进行文化审美是旅游者的高层次文化需求。黄冈东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品位较高,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目前虽处于开发之中,但开发、整合程度偏低,本选题有利于挖掘东坡文化精神价值,再现东坡文化风采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深度开发东坡文化旅游价值,促进本地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在目前分布于黄冈各地坡文化旅游景点中,有选择地对若干精品景区进行建设和升级。如对遗爱湖风景区、东坡赤壁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重点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可拉长产业链,促进东坡名人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三)有利于优化、整合资源,带动地方就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黄冈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1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旅游正逐步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开发中的黄冈东坡旅游有望成为这一经济增长点中的重点,建设好东坡赤壁风景区和遗爱湖风景区对拉动黄冈旅游业意义重大。现今的东坡文化旅游开发较晚,价值利用较低、有巨大潜力可挖。
东坡文化发展的几点构想如下。
1.追寻坡当年游踪,选择性地开发旅游景点,丰富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其投资效益好、容纳就业宽、关联面广,带动作用大,而我市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初步形成的东坡赤壁风景区由于地域所限,发展缓慢,正在建设的遗爱湖公园之“遗爱”也是来源于坡的作品中安国寺中的“遗爱亭”。然而定慧院、竹楼、临皋亭、朝天门等苏轼笔下古城黄州的亭台楼阁早已失去了踪影,积极筹集资金,修复若干有历史文化依据的东坡在黄州时期的个人生活场所、署衙、寺观等,对传播东坡文化,扩大黄州的影响,丰富旅游资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9
一、巩固办学成果,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1、为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均衡发展以来的办学成果,一年来,我校按照20条办学底线的要求,趁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东风,加大了校园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例如在合格小学新建了自动校门、保安亭、防盗门、新增图书;更丰小学新建了围墙、操场、校道、更新校园文化、维护好学校监控系统等;仁教小学加固了学校办学用房、新建操场、校道、排水沟等;群星小学新建了围墙、铺设校道方砖等。
2、西昌中心小学本部也投入大量基金改造校园办学条件,如学校围墙、教室、功能室、教学楼楼梯走廊、学生宿舍正面外墙、校园树木等等,都重新粉刷一遍,校园焕然一新;学校为了师生的出行方便,安装一台自动伸缩校门;新建学校周转房后边宽3.5米,长50米硬化校道、铺设校道彩砖110平方米;努力打造各个功能室,图书室新增图书两千余册,让师生能阅读到大量的崭新图书,增强师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更新心理咨询室,为问题学生营造温暖的港湾,让他们回归正确人生观道路中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把我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依据学校环境实际,本着“布局合理、优雅大方、小而精美、展示理念”的建设思路,坚持高标准、高品位原则,搞好校园的绿化、净化、班级的美化、教师办公的集体化,楼道的布置彰显特色文化创建氛围,教室的布置体现班级特色。旧教学楼主打红色文化,新教学楼六根大柱打造儒家思想文化,新教楼打造经典古诗词文化,更新宣传栏,悬挂学生作品,张贴文明标语和礼仪标语,营造高尚的校园特色文化,起到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
3、完善均衡材料归档
根据国家义务均衡检查的标准,我校全体教师加班加点全面整理60项和附加项的材料归档工作,做到材料齐全,真实、整齐统一,做到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巩固学校的办学成果。
二、以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强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提高办学水平提供有力保证。学校通过认真学习政策文件,深入检讨思想,切实增强了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学校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得到增强。
(二)加强民主建设,促进和谐发展。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利益出发,热点问题广集群智,重点问题反复征求意见。学校管理民主,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和谐校园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强化依法治校,规范依法治教。学校利用政治学习、行政会议、民主生活会、升旗仪式、班团活动等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经常性的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领导依法治校,教师依法育人,学生懂法守纪,这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规范管理,促学校内涵发展
1、 以人为本,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一年来,各校结合本校实际,每月对校园内外安全进行排查隐患,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整治力度。把安全职责分解落实,学校通过校会、,班会、上门家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对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等教育指导,开展安全演练,进一步加强安全及法律教育。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2、坚持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务会、教师例会等渠道将教育的新动态和学校的办学情况及时公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规范办学。
3、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县委提升教学质量文件,结合文件精神,学校班子集思广益,制定了西昌中心小学各学科教学目标,做到了目标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与教师的绩效挂钩。
4、修改完善学校章程,利用例会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普法学习读本》,规范教师请假与坐班制度,制定校内教师交流支教制度,加强对教学点的管理与帮扶力度,例如:本年度,罗昌新、李朝瑞两位年轻教师到更丰小学交流支教,有效的落实对教学点的帮扶工作。
四、搭建平台,有效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1、学校班子以“管理就是服务,为全体师生、家长们服务”为工作出发点,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合理分工,积极合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学校工会还通过举行室外徒步、排球赛,“七一党日参观活动”等,力争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培训学习,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融入教育活动之中。例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我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建立教师帮扶关爱体系,一年来,全校教师下村入户上门家访,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登门辅导等共计900多人次,即使工作任务很重,我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深受上级领导及家长们的好评。
3、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本学年,中心校为了使教师们不断成长与进步,努力为大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一年来,全体教师通过国培培训、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上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推门听课、集体备课,坚持练粉笔字基本功等方式,从很大层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帮扶的做法,扎实有效,我校青年教师吴思萦、陈海银、王小梦老师参加屯昌县特岗教师语文、数学学科的调教比赛喜获二、三等奖。
五、以素质教育为主抓手,提升学校含金量。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中心校通过制定学科目标,举行各类教学评比活动,把教学成绩与绩效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篇10
一、团结协作,筑牢和谐的人际基础
和谐兴平是团结协作、人际和睦的兴平。团结是构建和谐兴平的前提。唯有团结,才有稳定,才有发展。几年来,我们从班子团结入手,把和谐的要求渗透到各项工作中,构筑班子成员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
二、加快发展,夯实和谐兴平的物质基础
和谐兴平是持续发展、教育优质的兴平。把加快学校发展,作为构建和谐兴平最重要的基础。我们一心一意地谋发展,聚精会神地抓质量,努力实现办学思想、办学层次、办学模式的和谐统一,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共处,学校各个方面利益的和谐融洽,为构建和谐兴平奠定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作为白银市平川区“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我校是随着平川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平川区委区政府为了合理调整城区小学大班额教学问题,以及解决平川南路几个住宅小区住户子女上学远和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而新建的一所区属六年制完全小学,被列为平川区政府2010年“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学校于2009年12月进行招标,2010年3月动工建设,8月20日教学楼竣工,8月23日正式招生报名,是一所区属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总占地面积33440平方米,生均25.86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5424平方米,生均4.19平方米,操场面积12000平方米,生均9.28平方米,学校有标准教室24间,办公室40间,配套齐全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14个专用功能教室。学校现有图书18000多册生均13.92册、每个教室可流动阅览图书200多册,配备齐全音乐、美术、科学、体育、数学等教学仪器。绿化面积达4200平方米,生均3.24平方米,学校育人环境优美、舒适。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1293人。教职工64人,教师平均年龄35.2岁。本科学历50人,大专学历14人。
几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学校各种软硬件创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管理机制、德育工作、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毕业生合格率为100%,事实证明,我校近年办学连创佳绩,源于我们领导班子的团结进取,源于兴平人的团队精神,源于教师的敬业精神,更源于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和谐!
三、规范管理,完善和谐兴平的制度基础
和谐兴平是依法治校、管理规范的兴平。依法治校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我们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政策法规,以白银市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为载体,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从教学、研训、卫生、安全、收费等8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管理品质,提升教学质量。
完善制度建设。我校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编制并落实了《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小学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依法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稳定有序,依法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我们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主渠道作用,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教职工座谈会等,学校的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福利待遇等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大事及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都经过了教代会审议并表决通过,并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我们设立校长信箱和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依法健全和规范举报和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监督,保障师生员工的法定权利。
提高队伍素质。人是一切组织中最宝贵的因素。我们把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作为加强规范管理的首要问题来落实。我们建立起激励机制,通过学习研讨、专题讲座、外出培训、岗位锻炼、考核奖励等形式,不断加强对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管理水平教育,对每位干部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化过程管理。依据《白银市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们以常规检查、现场办公、定期反馈分析、问责制、督促评估等形式,严格对学校教学、研训、卫生、安全、收费等8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使各方面资源得到合理使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在过程管理中,我们强调及时地发现和修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失误,有效地落实管理目标。
四、文化立校,充实和谐兴平的文化基础
和谐兴平是内涵丰富、文化浓郁的兴平。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历史、育人环境、特色等的综合体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确立师生认同的文化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即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特质和人文精神。为此,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旗的征集活动,培养师生的认同感和母校意识,多维渗透学校精神。以文化底蕴为基础,我们实施“让校园成为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和成长乐园”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
塑造学校文化的品牌亮点。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坚持文化育人,已举办了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打造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学校文化节内容分五大板块30项:①红色文化:我们坚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听革命老前辈讲传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革命传统教育。②绿色文化:包括文化长廓建设,教室文化设计,绿化校区建设,绿化小区建设,新校区绿化设计展示,花草树林种养等。③学术文化:包括学校文化建设、名家讲座,教学论坛、教学开放周,师生书库建设等。④科技与网络文化:包括科普知识比赛,科技论文、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师生网络才艺展示等。⑤艺术与体育文化:包括合唱比赛,配乐诗朗诵,英语口语比赛,辩论赛,校训征集和校徽、校服设计大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比赛,电影配音比赛,校园歌手赛,教工精神风貌展示、师生球赛等。我们通过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气息,培养品质高尚、人格健全、内涵丰富的现代文化人。
篇11
川酒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的物质与精神瑰宝的积淀。源远流长的川酒发展历史中,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文化为传播形式,既丰富了巴蜀文化资源,也对巴蜀文化实现了传承和发展。川酒在众多白酒品牌中,独树一帜,名扬海内外。四川独具特色又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和涵养了川酒独树一帜的酿造技术和其它酒文化形态[5]。而从古至今,酒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饮品,它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历史悠久的川酒更是如此,它蕴含着巴蜀文化的独有的地域特色,不论是其酿酒的技术、历史,还是饮酒的文化、礼仪,亦或是盛酒的器皿、包装,无一不是具有巴蜀文化烙印的宝贵财富。如果说,川酒是巴蜀文化的载体,那么川酒的包装则是巴蜀文化最直接的视觉传播形式。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而言,包装设计就是设计师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视觉符号传递给消费者的传达过程,因此,川酒的包装设计就是将巴蜀文化符号视觉化后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川酒的包装是川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最直接感受川酒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基础。融入了巴蜀文化视觉符号的川酒包装,为消费者营造了巴蜀文化语境,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在建立川酒文化品牌特色的同时对巴蜀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扬。
3巴蜀文化符号在川酒包装中的使用原则
在川酒包装设计中融入巴蜀文化符号,不仅要考虑与酒的品牌定位契合,还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信息传达是否到位,能否将巴蜀文化与川酒包装融为一体,成为商品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媒介,能否通过这些巴蜀文化符号传递给消费者完整、真实的巴蜀文化信息。因此在巴蜀文化符号的提取和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巴蜀文化符号内涵的可理解性
将巴蜀文化符号运用在川酒包装上,要考虑到这些符号信息内涵的传达效果,不仅要让本地消费者见到符号后,能理解其传递的历史、精神等内涵,还要考虑到其他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度,因此,一是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最能获得广泛认同的巴蜀文化符号,以此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同时吸引和引导一些不了解巴蜀文化的消费者认识和熟悉巴蜀文化;二是巴蜀文化符号的提炼和设计要使其符号特征鲜明,能形象的传达巴蜀文化,易于消费者辨识和理解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
3.2巴蜀文化符号地域的可识别性
巴蜀文化符号要突出其地域性,才能使消费者在众多同质化的酒类商品中,准确快速识别出商品的地域特征,加深对商品的地域属性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巴蜀文化符号的使用上,要用巴蜀文化特有的、与众不同的那些符号来传递其地域性。例如,一些巴蜀的历史古迹、人物传说等,都是巴蜀文化资源的独有的符号。
3.3巴蜀文化符号情感的可体验性
现代包装设计,不仅是物质化的设计,更是精神化的设计,要为消费者创造情感体验。在川酒包装中,通过使用巴蜀文化符号,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巴蜀文化的语境,使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过程中,自然感受到巴蜀文化的魅力,融入到巴蜀文化的意蕴中,使消费者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带来情感的共鸣。
3.4巴蜀文化符号视觉的可审美性
很多巴蜀文化符号本身就是具有地域风格的艺术符号,具有视觉审美的功能,富有艺术的价值。将其自然而协调的形式美感,质朴而纯真的民族美感,融入到川酒的包装设计中,都能使包装更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对于巴蜀文化符号的利用,不是对已有造型、纹样、色彩等元素的简单“移植”,而是应该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这些符号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美感。
4巴蜀文化符号的提炼及在川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是一种符号传达性的设计。要将巴蜀文化运用到川酒包装设计中去,首先需要将巴蜀文化提炼成典型的视觉符号,然后将这些符号与包装设计要素相结合,构成包装的功能与形式,使消费者通过解读这些符号能理解包装中传递出的巴蜀文化内涵。
4.1巴蜀文化视觉符号的提炼
巴蜀文化资源丰富,既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有无形的精神资源,例如各种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艺术文化等等。而并非所有的巴蜀文化元素都能适用于川酒包装设计上,所以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而言,在视觉符号的选取上,应根据巴蜀文化的内容,与川酒的包装特色相结合,一是选取巴蜀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二是选取其中能与川酒包装相契合的符号。如三星堆遗址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等等历史文化类的巴蜀符号,丰富多元而又带有神秘色彩,将这些充分展现了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符号提炼,并应用到川酒包装中,可以增加川酒的历史文化厚度,激发消费者对巴蜀文化和川酒的探秘感。如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很多青铜器、金器、玉器,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酒器的造型、纹样、材质都可以运用到川酒的包装中,让消费者感知古蜀文明的绚丽多姿、内涵宏大的历史文化。再如建筑古迹类的巴蜀文化符号。巴蜀之地,山峦叠嶂,河流纵横,道路险阻,因此自古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喟叹。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克服各种自然条件的困难,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巴蜀建筑景观。如民居建筑、都江堰、峨眉山等一些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提炼成的造型、图案符号,运用到川酒包装上,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巴蜀的文化特色,突显川酒的地域特色。巴蜀文化中,民间文化形式多样,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极具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文化精髓。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的技艺和手工艺品等濒临失传,因此亟需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如将川剧的脸谱、四川皮影戏等一些巴蜀民间文化元素符号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到川酒包装设计中,赋予川酒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也是对这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4.2巴蜀文化符号在川酒包装中的运用
将巴蜀文化提炼成符号后,需结合川酒的品牌诉求,再从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入手,即将包装的形态、纹样、材质、色彩元素中融入巴蜀文化符号进行川酒的包装设计。4.2.1巴蜀文化造型符号的运用酒包装的造型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是包装设计实现形式与功能统一的基础。在川酒包装设计中,通过借鉴巴蜀文化中丰富的造型符号,为川酒包装提供了更多样的造型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包装造型更多的文化信息。例如图1所示,五粮液的酿神系列上品的酒瓶造型采用了三星堆青铜人像的造型元素,通过对青铜人面像的眉、眼、鼻、耳的夸张变异特点的描摹,用拟人化的设计手法将酒瓶设计出了青铜人像的庄重、威严的神态,好似千年的巴蜀酿酒故事也被生动呈现了出来。4.2.2巴蜀文化图案纹样符号的运用巴蜀的图案纹样符号广泛而丰富,有神秘的青铜器纹样,有极具生活气息的建筑纹样,有传统的皮影、年画图案等等,这些图案纹样的装饰性强,地域色彩浓厚,极具情感寓意和审美价值。在川酒包装中,这些图案纹样符号既可以作为装饰主体,也能作为点缀,在起到视觉装饰效果的同时,也能超越文字、语言的障碍,充分传递出巴蜀文化的内涵。例如图2所示的泸州老窖之泸州醇系列酒,其外盒和酒瓶包装采用镂空的窗格纹样符号,表现川西居民的特点,同时在酒盒上展示了酿酒和卖酒的场景画面,记叙了泸州老窖起源传说中创始人王氏师傅开“前店后坊”小作坊的故事,通过这些纹样和画面将悠久的川酒文化娓娓道来,形象而生动。4.2.3巴蜀文化材质符号的运用材质是包装设计的物质载体,借助恰当的材质表现,能更好地烘托造型、色彩和图案纹样元素。川酒的包装设计,同样需要通过材质符号元素来体现巴蜀文化的意境,如传统的青铜、土陶材质表现三星堆、金沙文化,民间的竹编、藤编材质肌理表现巴蜀手工艺文化等等。例如图3中的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水井坊的陶瓷酒器装的设计就模仿了三星堆出土的陶盉的造型和材质,表现了巴蜀悠久的饮酒、酿酒历史。4.2.4巴蜀文化色彩符号的运用包装的色彩符号是最具有视觉刺激和最富有情绪感染力的符号。中国白酒最多见的就是红色和金色,主要表现出喜庆、吉祥、尊贵等寓意。在川酒的包装中,可以尝试运用更为丰富和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色彩,同时结合造型、图案和材质符号,更准确的表现和传递巴蜀文化信息。例如图4,水井坊的菁翠酒因为利用了竹炭淬取的酿酒工艺,为表现其蜀南竹海的选材和竹文化背景,包装外壳和酒瓶底内凹处采用了翠竹的绿色,在表现酒品柔和、净爽的特质的同时,也利用色彩和竹叶的纹样,表现了特有的巴蜀竹文化。
篇12
彭银祥:我们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优势一:建立了政府强力推进的运作机制。2013年肇庆市工作会议和2014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了要在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由市委市政府倡导这项工作,在全国应该是首例。
优势二:准备充分,试验先行。我市的课程决策至少经历了四年多的试验和准备。在多方听取意见,多次进行调研、咨询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优势三:教学内容更具导向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我市目前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既较好地体现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儒家经典“四书”和《礼记》为重点,兼及《道德经》和《周易》,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如此明显的优势,想必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一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彭银祥:是的,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日渐凸显。
首先是形成了立德树人“知行结合”的课程运作模式,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教”的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覆盖―扩面提质的基础上,制定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行合一”行动方案,推荐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通过“学典立德”内化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知行合一外化学生的行为,达到“修身育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规范“学典立德”教学模式,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落地”问题。课堂教学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规范化要求,一方面突出经典教学对于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注,总结出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拓展延伸(领悟和实践经典)―背诵经典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孔子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端砚文化”“竹文化”“玉文化”“花文化”“红色文化”等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扩展了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个抓手,其中课程是最基本的保证,肇庆是如何整合这方面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教材的?
彭银祥:我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问题。一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融入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中去。三是教育环节全覆盖,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首先来说教育人群的全覆盖。我市目前从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这“四有”上保障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落实。从幼儿园到高三,每班每周一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安排专任教师上课,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使用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使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九年级至高二着重传统文化经典选读――《道德经》《礼记》,高三主要是“中华文化之源”――《易经》。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出每部(篇)经典的独立精神,又能兼顾系列经典的整体关联,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地遵循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再说说学科课程的全覆盖。我市各学校结合思品、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利用课前五分钟、早午读、大课间和升旗礼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樱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和传世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全方位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来谈一谈教学环节的全覆盖。根据《方案》要求,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进校园到进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社团活动作延伸,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为拓展,县(市、区)主题活动为窗口,各中小学通过周末大讲堂、研究性学习、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初步理解和理性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辐射社区和家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更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肇庆做了哪些工作?
彭银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的原则,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指导引领。我们成立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中心,制订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计划、方案,组织指导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定期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有力推进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
强化教师培训。市教育局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组织各类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参加中华书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培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三千余人次。各县(市、区)和学校也纷纷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为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研提升。教育局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一批骨干教师,锤炼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也通过举办教学比赛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以传经、教研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
搭建展示平台。我们还开展了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教案共享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展演、演讲比赛、教师素养比赛等活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引导教师创新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肯定和专业成长。
健全激励机制。市教育局每两年评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多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真正打造出一支热爱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校合作。请您谈一谈,肇庆是如何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彭银祥:一方面强化家校互动。要求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肇庆市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行为指引》和低年级教材印发到学生手中,开展亲子诵读活动、传统美德“五个一”实践活动;通过评选“经典诵读家庭”“美德之家”等途径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家长会、校讯通等平台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另一方面创设交流平台。市教育局编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简讯》,开设肇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和新浪、网易博客平台,及时全市各地各校教育动态,报道各地各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心得,开辟“锦言录”专栏,反馈分享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肇庆教育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银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根据我们的访校记录和家长、学校反馈,课程实施以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的学生,都已经能熟读或背诵相关经典选段,学生通过诵读和吟诵,熟悉经典、领悟经典,培养了学习兴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尊师行孝等行为有明显的改善,日常行为更趋规范,涌现出一批“美德少年”和“美德之星”。在公布的2015年“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测评中,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分以高于第二名15分的压倒性优势取得了广东省五个城市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测评组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市教师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面向全市教师进行了“示范教案推荐”和“优秀课程规划与教案征集”,评选出25部优秀课程规划和203份优秀教案,并向全市推广使用。此外,在由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录像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我市教师获得三个项目的特等奖,有2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获奖总人数达51人,获奖档次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人瞩目。
全市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学校教育辐射整个社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市教育局还接到家长表示赞扬和支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电话,一对耄耋之年的退休大学教授,听说学校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还专程到学校听课。如今,传统文化经典亲子阅读、创建“书香家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在肇庆蔚然成风。
:正所谓努力耕耘结硕果。四年播种,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和变化,但实施的过程中必定有苦有甜,请您谈谈这中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彭银祥:确实如此,我想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认识是先导。同样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甚至校内班级之间,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不均衡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管理层以及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差异。帮助全体教育工作者觉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导性问题。
篇13
目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教育部并于2008年2月22日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是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独立学院的重要举措,对引导和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独立学院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实施符合办学定位的发展规划,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体空间,它和每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得以提高休戚相关,同时其建设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发展。
1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社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行为与精神上的体现。它反映了独立学院整体的精神面貌、办学方针、教育和管理水平,反映了师生员工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普遍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也反映了学校对每一位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具体化了的文化氛围,是独立学院对外传递办学信息,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公众形象,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主要手段;对内是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产生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自己的办学和管理特色,促进学生早日成才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为:
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向社会公众传递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其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等都还没有完全形成,有的即使形成了,也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不利的。借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能够很好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学院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②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吸引社会投资者对学院进行投资的重要方法。独立学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与民间资本的双重优势,这样借助于这一时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学院的优势和吸引力,从而不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者向学院注入资本,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完整、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能不断激发起学生投身于学院建设的巨大热情,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2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独立学院经过数年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问题。简略地看,独立学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困难在于:
(1)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缺乏积淀。独立学院作为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兴办学实体,很多学院是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改建的,有的学院甚至是完全新建的,缺乏厚重的文化底子。同时,由于在对学校发展的定位、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这也是造成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长久性规划和积淀的主要因素。
(2)重硬件建设,轻软环境建设,认识上存在误区。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一方面,能够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步到位,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这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载体。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在不惜巨资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此外,有些独立学院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把校园文化仅等同于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人为地缩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片面追求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功利主义倾向。
(3)过度依赖母体学校文化,缺乏自身特色。作为新建院校,独立学院往往套用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将母体学校作为校园文化源头。这往往使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拘泥于母体学校的文化传承,只注重弘扬母体文化传统,而缺乏自身特色,即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缺乏具有品牌特色的内容影响力和辐射力。
(4)办学模式制约着校园文化内容的形成。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仍存在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现实差距,这造成了独立学院不少学生出现丧失信心、心理压力较大、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不强等许多问题,影响到了学风建设。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即离退休返聘的老教师较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较多、能够肩负重担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较少、专兼职比例不当等现实问题,导致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度不大,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3 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里仁学院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3.1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一种“物质文化”,它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工作的外部条件,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里仁学院在美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以青春的活力与美的享受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刻苦求学、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如:1020亩的校园,漂亮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清洁的道路,优美的雕塑,美丽的花坛,建筑风格独特、设施先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等一流的校园环境,
3.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里仁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风格、特点对各项制度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整个校园内的活动有序化。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第一,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其次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和管理干部工作作风建设。
3.3 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更是一种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层次。
(1)确定学校的目标与奋斗理想。一所学校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所承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的认识和态度,体现了学校对办学方向的选择,是师生员工价值观念与取向的集中表现。里仁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构建了“2+1+1”的教学平台,体现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特点。
(2)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风、学风建设是衡量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优良的校风、学风一旦形成,便会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广泛的影响,起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作用。
①切实有效地抓好校风建设。学院要求各班根据校风建设的整体规划,制订出本班的实施办法,如:考核早晚自习出勤率、个人成绩提升情况、考研率等方面的量化办法,使全班同学明确班风建设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使每个班级都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从而促进了全院校风的建设。
②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学风体现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精神面貌。里仁学院加强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并作为校园文明和学风、校风建设的切入点。并且在半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倡导诚信考试,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求实进取的学风。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把这几方面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做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外,还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切实加强文化活动的建设。
①举办高层次讲座,开展学术性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层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在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的学习和研究精神,使他们尽早接受学术的熏陶。因此,里仁学院积极开展学术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如: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性的社团活动,开展学生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及每年一次的车模设计制作大赛,并制定了《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层次。
②组织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里仁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内涵的校园文化品牌,如:“青春旋律圆弧大厅周末音乐会”、“里仁文化广场”、月刊《华年》、“里仁学院大学生合唱团”等品牌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里仁学院以节假日为契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志愿者服务队、各类社会调查、开展红色之旅等,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与社会主导文化相融合,吸收其健康的、积极的因素。
我相信,在今后独立学院的发展中,校园文化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独立学院需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从多方面入手,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文化,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