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语言文字训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言文字训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言文字训练

篇1

笔者并不认同把语言文字训练当做一种纯技能的、知识灌输式的训练。显然如果这样理解和操作语言文字训练,那么就会重新走入传统教育模式。很多教师即使意识到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处处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即使在跳出的传统教育模式限制的同时还不由自主地回到其中,比如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关注的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于教师层面的问题。而对于学生层面,学生怎么来学和学什么则考虑不多。这种完全由教师的教决定学生学的理念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实对于教师而言,教什么并不是一件难题,因为教学大纲都已经做了详尽的限定。教师往往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转换,教师教学阶段彼此间的联系以及程度都呈现被动状态,而学生学什么完全由教师所决定,学生因为没有自主性,只好被动地去接受,这种状态并不利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不得不说的是,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环节。由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教学自主性没有被激发或者不能实现,导致创造性教育无法实现。笔者曾经观察过一些特级教师的授课过程,他们并没有恒定的教学模式。虽然曾经有教育专家试图对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当我们在找寻一种适合绝大多数情况的授课模式时,恰恰说明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实质所在,甚至是为了满足教师的偷懒心理。试想如果真的有固定的教学模式,那么直接放视频录像就可以了,还用教师做什么呢?所以笔者认为做好语言文字训练需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既能体现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只有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才可能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语文教育并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如果过于强调语言文字训练则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储存知识和语言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可以很好使用语言的具有成熟标志的人。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字之美、体验之美、感情之美。笔者认为以下几种误区是教师容易在语言文字教学中产生的:

1.教师因为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书面语言的训练,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2.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忽视学生的练习。教学中依然存在满堂灌的问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不停地去灌输,讲得太多,管得太多,而学生除了听得太多,就是说得太少、练得太少。

3.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不对等,使教师较为重视学生的反复性学习,而忽视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尤其是因为反复性学习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此。对于学生的揣摩和创新,教师认为和考试无关,内心也认为是学生天赋使然,并不注重培养。

4.教师容易在教学中将语文教学当做一种既定的展开模式。在这种框架内,教师展开教学,如果学生具有自主性意识,则会认为学生打扰了自己的教学进展,强行打断学生。这种状况说明教师希望自己上课过程永远按设计所走,不期望被打破,学生则在此影响下成为框架的牺牲品。

篇2

张志公先生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指出:“真见语文功底的是语言文字训练。”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训导和辅导,表面上看是凭借教师生动精练的语言,但实际上体现的是专业知识功底。张老的话可以使我们得到两点启示——其一,语言文字训练“需要认真讨论”,其二,语言文字训练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进行指导。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他所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不仅要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还要用来指导他的教学实践——训练点,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发现;训练时机,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捕捉;训练进程,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调控;学生读、说、写的正误优劣,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判断。

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语言文字训练,并非直接讲述语言知识,而是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理解和处理教材,发现教材中那些足以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律的实例,引导学生凭借这些实例,在领悟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语言能力。语文教师对于语言文字知识,不一定要经常挂在嘴上,但必须经常装在心里。语言知识,不管你是否意识得到,都时时制约着每个人的言语实践。学生头脑中也积淀着许多语言经验和语言知识,当教师运用语言知识引导他们理解和赏析教材中的语言现象时,他们的语言经验和语言知识就被激活,参与建构新的知识并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二、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语文训练的策略

1. 运用语音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音韵美。

现代汉语语音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音节结构以元音为核心,噪音少乐音多。汉语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许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巧妙运用语音修辞手段,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好的作品,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段话,作者恰当地运用了短促的句式和“宽、窄、缓、急”四个单音节词,使音节匀称整齐,读着这样富于节奏的句子,似乎可以感受到小溪哗哗流淌,一路欢歌。再如“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朱自清《春》)这段话,作者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使语言抑扬顿挫,悦耳动听。音韵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散文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这两个句子,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表达了万众哀思的心声。老师必须具备比较丰富、深厚的语音知识,才能体会出上述文本的语言特点,然后,引领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体会其音韵美。

2. 运用语汇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用词精当。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用词确切的语言范例,教师应当运用语汇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深入体会课文用词的贴切和精当,领悟用词需要精心选择、反复锤炼的道理。这类训练常用以下方法:

(1)词语添减法:如,“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灰雀》)“自言自语”,表现了列宁说话时的情态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他可能知道灰雀的去处,又不想挑明而使孩子难堪,虽然是自己对自己说,却又想让男孩听到;“可惜”表达出列宁的惋惜之情。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效果就差了。

(2)词法替换法: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抽出”可否换成“长出”“生出”?对比一下就可明白“抽出”用得贴切,既写出枝条长得快,又能使人产生直观形象的感觉。

(3)词法互换法: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有“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调换一下位置就能看出,虽然三个词词义相近,但适用的语境还是有差异,不能调换。

篇3

1996年,我省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改方面最突出的成绩,就是“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观念已成为全省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尤为难得的是,广大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创造了许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好经验。但是,在每一堂课的40分钟里,如果要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还需要在时间、精力、群体研究上付出更大的代价。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表明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继续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动脑筋,想办法,出经验,真正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操作,有模式,落实处,见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科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阵地。首先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摸式。我们认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思考、交流、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里,读书是基础,思考是关键;交流能让学生在童心童语的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发挥班级授课的忧势;练习则使知识得到巩固和积累,并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开始初步的运用。很明显,这些环节都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因此,如果教师的指导基本得法,就能大致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步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而不致陷入“发胖式分析”的歧途或重蹈“满堂灌”的覆辙。当然,“教师指导”是至关重要且需精心设计的,否则,训练的效果就会不佳。这里,首要解决的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问题。从我省许多老师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先扫除障碍(生字、难词、有关背景、知识等),重点抓好识字写字;接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结构;继而精读课文(或片断),侧重语言训练;之后勤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最后迁移练习,促进语言运用,应该是我们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当然,模式的把握和运用也有高下智愚之分。但只要牢牢把握这一摸式中的后三个重要程序,做到语言训练(包括分析比较)有重点,勘读背诵(全文或片断)有积累,迁移练习有运用,那么,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不难达到。

其次,要真正落实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具体操作上应提出一些根本要求和硬性规定。比如,40分钟的课时目标要明确单一,除了思想感情教育方面的教学目标外,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非常具体且数量不能过多,最多也不应超过三项。因此像作文训练课“教会学生按人物动作的先后顺序说。写,语句通顺连贯”的课时目标是订得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时目标却订得高而空洞、大而抽象。再如,“以读为本”、多读课文是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所不可缺少的。在小语课堂的40分钟内,如果听不到琅琅的书声,那就很不好了。因此,每一节课,学生至少应该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用来读书,包括朗读和默读。这样,到课文教完时,我们期盼“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能背诵”的要求,不仅可以达到,而且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如课堂练习,包括书面练习,每节课也都应有具体安排。现在有一种把书面练习都放在课外的不良习惯,这实际上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小学课外的语文学习应是阅读课外读物和自由练笔,所以我们认为书面练习,包括作文一般都应在课内完成。还有,指导学习方法,这既是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最后能做到“自能读书”广自能作文”的目标所必需,也是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效丞所不可缺少的。最理想的学法指导应该是全盘考虑、分项设计,做到有序、有机的渗透。即使眼下一时达不到,我想也应该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做到对单元、课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学法指导,力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指导学法的随机渗透和专课讲授两种方法中,我们更加提倡前者,它更便于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在参与领悟、体会、总结中,更加深刻、更加具体地把握祝。

篇4

误区之二:中听说训练,轻读写训练

篇5

C.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

D.藏三代甲骨魂宝,萃千秋金石精华

2.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字),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解读这则广告词的内涵。

广告词:《南方周末》,

内涵:

3.钱钟书对翻译有如下形象的表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请你将钱钟书的话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30字)

答: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是一首白居易于邯郸驿舍中思家的诗,但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清代学者浦起龙评价这种诗歌手法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表达你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文字。要求:(1)有描写和抒情;(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生动;(3)不少于150字。

答: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有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德军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在怒放。”请发挥想象,刻画“雏菊怒放”的场景。

要求:(1)侧重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2)要有一两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3)运用对比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5)不少于200字。

答:

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然后写出三个关键词。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答:

7.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60字。

篇6

一、目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中的问题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阅读内容的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重视。大量的时间,过多的精力,花费在情节、内容的讲解上,结构层次的分析上,没有严格控制多余的分析,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和熏陶都是通过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作为前提来进行的。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好阅读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课本内容,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出更多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语言的学习。

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内容分析过于琐碎和零散,教师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琐碎语言材料学习上,没有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1.从语言训练点入手,落实每课教学目标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落实到具体。首先,要在每节课之前明确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明确对学生情感教育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之外,还要明确语言文字的目标。例如,训练学生读,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而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落实到写,学生语句连贯是必须的要求,不能定“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空而且大的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步骤中。最后,教学目标还要包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学生课外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包括,阅读的指导、书面的练习以及写作等。要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目标和任务中落实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颐和园》一课,学习目标就有:“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思考.练习”要求学生学习中自己画出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开头的第一个句子,再读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画出句子很简单,教学重点应在读中领会表达的方法上,教学要求也就是语言训练的点,“点”有了,关键是落实好以“点”为例,让学生习学习表达方式。那么,就必须把这个“点”贯穿在阅读文本的全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按“思考.练习”的提示,自主学习探究,再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抓住游览点的变化,揣摩出作者是按空间变化顺序记叙的。然后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在读句中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明地点的变化的呢?,一定要使学生做到潜心读文,去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这些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来领悟作者写文章是用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可以给学生几段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用过渡句来组织材料,学会表达。

2.段落入手,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

加强段的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提高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段的理解与表达训练,为向篇的过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夏天的一段,先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四句。)每句各讲了夏天的什么景象?(树、雾、太阳、花。)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高处的树、雾、阳光,最后写地上的花,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写的。)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作者什么?作者抓住了这些景物各自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在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上回到语言文字“挡住”、“遮住”、“浸”等动词使用的准确性,比较这些动词的异同,把“抽出”换成“长出”,把“封”换成“盖”,品尝、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晨雾升起时,森林浸在雾的情景,帮助学生确切的理解“浸”的意思。使学生体会到文中的优美的语言,从而想象出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象。在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体会作者对祖国大自然赞美之情,同时也培B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3.多种练习,学会语言的表达运用

语言运用的训练是较高层次的训练,是学习课文中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的“迁移”训练,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精心选择典型性的句式或构段方式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第二自然段,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写法。在学生理解了本段的内容后,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段的训练。先出示填空练习:这儿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 )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 )绿绒大伞,树叶( )可以( )太阳,( )风雨。树下( )石凳,每逢休息的日了,石凳上( )坐满了人。再让学生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我们的校园真美。这样有步骤地从理解到运用,有效的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对学生语言文字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做到课外和课内两方面双管齐下,教学目标还要有长期性和具体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课做到逐步的积累,最后实现跨越。

参考文献:

篇7

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须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面临的任务就是: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背诵铭记后化为己有,需要时能灵活运用。

经过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通过激情诵读,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叶老曾誉之为"美读"。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读,反复读,以此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以如诗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一副桂林山水的秀丽画卷,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陶醉大自然之情。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接着引领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也可让有幸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甚至流利诵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水到渠成地将自己与优美文字联系起来,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2.通过熟练背诵,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好一定的铺垫,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要求学生会背的课文,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先会背,与生同背,与之同乐。同时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下列活动:(1)每日背一句。低段学生可由老师选择一句简单优美的课内外语句、诗句。每天早上利用5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背诵。(2)每周背一诗。教师每周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古诗,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诵而且能理解其意,感悟其情。背诵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且形式多样,可检查性地抽背,巩固性地小组背、齐背,可游戏性地同桌或两组对背,也可在课间背、课前背、放学背等。

3.通过课外阅读,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文字,充实语言仓库。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 都非多读不可。"因此可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每一学期制定出达标的要求。具体规定各年级每一学期达标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如:一年级的学生每月至少跟一本好书交朋友,每周背一首古诗,每天背出一句话。每月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达标考核,达到者颁发"积累语言文字小能手"证书。

4.通过生活积累,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多彩的语言文字积累资源,就要靠老师去慧眼识得。作为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将其各种生活体验充实到他们的脑海中,视线里,引导、启发他们的积累。如:小朋友们都爱看动画片,老师不防允许他们在晚上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看10分钟的动画片,让他们在动画片里找人物的名字。另外学生还可以把动画片里的故事记在脑子里,和小伙伴们分享,真是其乐融融,语言文字积累的兴趣马上激发起来了。电视广播媒介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而积累这些语言文字,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们都爱吃东西,玩玩具,很多商家都通过做广告的形式,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推销,很多好的广告词,其实都是诗词般精练简洁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优美语句。平时让小朋友们多关注这些语句的话,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5.通过摘记法,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记是对读过的、背过的语言材料进一步地加深巩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做好不同形式的摘记工作,这样既积累了语言文字,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还较少,而且遗忘性强,因此低年纪学生可摘录一些常用的词语或成语,便于理解记忆,最好采用书画结合的方法,直观形象。

6.通过勤思勤记法, 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6.1 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写日记,既能积累语言文字写作素材,又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可以是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是看过的有意义的画片、糖果纸、小照片等剪贴而成的剪贴式日记,在日记本上,根据自己贴、画的内容用上自己的语言文字写几句或一段话。

6.2 在揭示课文中心思想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课文中心思想是说明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问题,它一般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由读者通过思考自己去认识。从思维角度来看,总结课文中心思想的过程,往往是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作出新的判断与推理的过程。所以,揭示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也能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7.阅读教学要与作文指导相结合,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篇8

一、活化词语分析,强化语感训练

语感的训练和培养是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让学生切实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和意,学生的语感训练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思维和理解中的训练语感。如《草原》一文第二段“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的“飞”。作为训练语感的重点,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飞”的本义,即鸟虫等在空中拍翅来往的活动。再启发学生理解“飞”的文体意义。学生通过读句子不难发现“飞”在这里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飞”形象地再现蒙古族人民扬鞭策马奔驰在草原上的情景。接着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飞”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学生透过一个“飞”字仿佛看到了蒙古族人民盼望见到汉族客人的急切心情;透过“飞”字体会到了蒙汉两民族情同手足的深情;透过“飞”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骠悍、豪爽、热情的性格。一个“飞”字不单单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再如《我的战友》一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②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才”在两个句子中的意思,及其对表现人物精神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认为第一个句子中的“才”是表示时间长的意思。烈火在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熄灭,一动都不动,突出了他惊人的毅力和勇于牺牲的坚定决心。第二个句子中的“才”是表示时间短的意思。像毒牙一样的“391”高地20分钟就攻下来了,突出了的伟大精神给了战友们以巨大的鼓舞。两个“才”虽然表达的意思迥然不同,但都突出表现了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精神,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二、深化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学生理解课文,加强语感训练的基本方式。课堂上读的内容与形式在课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读好与文章中心有密切关系的字、词、句,段。通过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如《草原》一课,教师可以抓装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个句子让学生重点读。读前先让学生分析在这句中应重点读好哪个词,为什么。学生在认真看书、联系上下文之后,认为应读好“一碧千里”这个词。因为“一碧千里”正是草原特点,读好了这个词,草原的景色特点便突出出来了。怎么读好这个词呢?老师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一”是全,所有的;“碧”是碧绿;“千里”泛指面积广阔。根据字义学生认为“一”应该读得慢一些,声调略抑。“碧”读得短而重,“千”读得扬而慢,“里”读得短而重。通过读出词的重音、语调、节奏也就把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感情表现出来了。再如《我的“自白”书》一文有这样的一句话:“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可以抓住这句中的“人”字用加逗号和不加逗号两种方法读这个句子。第一个句子:“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第二个句子:“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学生读第一个句子感到语调平淡,不能很好地体现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第二个句子,“人”后面有了逗号,就起了强调的作用,诗句中所说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革命者,革命者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便呈现于眼前。再读这个句子便更加铿锵有力。

篇9

B. 病症/不治之症 强横/横行霸道

下载/三年五载

夹袄/汗流浃背

D. 恸哭/亲痛仇快 谙习/万马齐喑

挣扎/疲于挣命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应该对整个事件中的利益链条查个山穷水尽才罢手,对建筑的所有权方、租赁方、活动组织方,以及监督机构人员,包括地方和中央官员,要搞清楚谁与此事有关。

B. 《春天在哪里》的演唱者女高音歌唱家芦秀梅去世,她对人际关系无所用心,淡泊名利,她的歌声曾影响了一代人。

C. 梁思城故居里,曾经每到周末就有的各种文化沙龙对后世意义重大,特别是在那个时期的中国,这些文化沙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有多少伟大的思想和作品,就诞生在类似的聚会交谈之间。

D. 全国“两会”期间,这位代表所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更应该得到我们的赞赏。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理解“构造心理学”理论的三个关键词。

构造心理学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也就是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猎熊食熊古代就有!”对于这种狡辩,作家冯骥才认为,“活熊取胆”无论是先前铁马甲式的虐熊,还是后来的引流,都是对熊人为和强加地制造终生不愈的创伤。不能因为有某些药用价值和有较大的利益可图,就给动物制造终生的创伤与痛苦,更不能将国家保护动物作为单纯的赚钱工具。

(1)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语出《____》。

(2) 你认为“活熊取胆”有哪些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

B. 挑剔/武装挑衅 慰藉/声名狼藉

扎染/安营扎寨

C. 提挈/锲而不舍 花圃/魂惊甫定

祛除/胆怯畏缩

D. 机杼/毁家纾难 胼胝/民脂民膏

绯闻/成绩斐然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从“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B. 主流媒体面对才使用就垮塌的“豆腐渣”工程,耳闻一批批受害者天崩地裂的痛苦,大声呼喊:我们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

C. 由于购房者对楼市政策有多种揣测,观望心态较重,2012年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跌,全国楼市哀鸿遍野。

D. 他们俩巧扮夫妻,面对敌人的盘问,一唱一和,应对自如,骗过了敌人。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部队的技术装备以及担负任务的特殊性要求,都渗透着高科技的含量,都要求兵源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兵是部队未来发展的希望。

B. 事实上,在确立了全球减排总目标的前提下,只要将发达国家这些排放量一减,马上就会发现,它们留给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非常小,根本无法满足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C. 随着省级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2001年的成立,2007年又晋升为国家级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丹江湿地的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一场丹江湿地保卫战在丹江口和邻省的淅川打响。

D. 根据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强介绍,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日本光伏企业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日本光伏产品1/3的市场在日本国内。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变形虫面临困境时的主要反应。(不超过30字)

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单细胞的变形虫,面临困境时也会选择自家“亲戚”互助,而不会错帮“外人”。

研究人员默迪亚巴迪和同事们研究了一种来自土壤、以细菌为食的常见变形虫。在自然界中,当食物短缺时,成千上万的变形虫就会聚在一起,最后变成像头发丝一般的子实体,看上去像是某种缩微蘑菇。这种缩微蘑菇有一根茎,茎顶端粘满了孢子――当别的生物经过时就会将孢子带到别处,变形虫在那里又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充当缩微蘑菇茎的变形虫,等于牺牲自己成全别的做孢子的变形虫。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了两个世系的变形虫,然后让它们混在一起挨饿,结果形成数十个缩微蘑菇。在每一个缩微蘑菇中,变形虫都来自一个世系,没有混杂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文字,为“经典诵读”活动写一则公益广告。字数在10~20之间。

篇11

[作者]  江苏南通市实验小学 汪如凤

[内容]

一 凭借画面,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低年级看图学文所采用的图一般都很形象具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尽管“图”是静止的画面,但美丽的图画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所以教师要因势利导,从图入手,指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客观事物。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用恰当的词句和具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图意。如《秋天》的插图,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秋景图,可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在学生弄清图上景物后,要求学生具体观察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颜色、样子及小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意,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而《温暖》一课的插图,可让学生带着“敬爱的为什么紧紧握住一位清洁工人的手”这一问题,从画面人物入手,观察他们的衣着、动作、神态,再观察近处的树枝、落叶、清洁车,远处的人民大会堂及门前前停放的小轿车,最后引导学生把人物与景物联系起来,展开合理想象,这对发展学生语言是大有裨益的。

二、通过朗读,理解语言文字看图学文图文结合,情景交融,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朗读的优势组织教学。例如,《秋天》,通过朗读,学生从感情上理解了文字,了解了秋天的特点,而要使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指导感情朗读是至关重要的。如感受“秋风扫落叶”的景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将“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仍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常与文中“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在水里,有的落在岸边”进行比较,学生懂得了,作者把树叶比作伞,比作运动场,就能突出小动物在秋风扫落叶的时节里,还显得那样有生气、有趣味。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学生很自然地用欢快、喜悦的语气,把小鱼、蚂蚁的欢乐心情朗读出来了。

三、设计练习,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一二年级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在教学时,须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我在教学《秋天》时就有意识地进行了句式练习。一是问学生:把“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下落下来”与“飘下来”中的“一片一片”换成“一片片”行不行?“落下来”与“飘下来”一样不一样”并要求学生仿造句子。二是让学生读一读:“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常”并说说树叶落在什么地方?小动物怎么样?学生很快说出了:“树叶落在稻田边,小动物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有的学生还联系下文找出:“有的还落在池塘边,燕子飞来看见了,把它当作催自己到南方去过冬的电报。”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篇12

B. 媲美/纰漏 觊觎/凯旋 摩挲/袈裟 绸缪/稠人广众

C. 古刹/刹车 宝藏/矿藏 裨将/裨益 吭气/引吭高歌

D. 露脸/露营 熨斗/熨帖 靡费/糜烂 行话/行伍出身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钥匙/锁钥 着陆/寻觅无着 冠军/怒发冲冠 蛮横/横行霸道

B. 削弱/削面 遂愿/半身不遂 隽秀/隽语箴言 角色/崭露头角

C. 丝绦/洗涤 对峙/有恃无恐 侘傺/姹紫嫣红 睥睨/奴颜婢膝

D. 绥靖/气馁 疏浚/怙恶不悛 机杼/毁家纾难 伛偻/衣衫褴褛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靓丽/靓妆 咯血/咯吱 锦纶/纶巾 折价/满脸折皱

B. 趑趄/趔趄 果脯/胸脯 教书/管教 山脉/脉脉含情

C. 训诂/怙恃 睦邻/睽异 馈赠/溃乱 痼癖/涸辙之鲋

D. 窖藏/砖窑 妊娠/晨炊 诋毁/牴牾 及笄/百花争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呼和浩特站马站长兴奋又自豪地说:“我们车站至今已圆满完成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八号”等飞船返回舱的输送、装载工作,今天依然会确保专列始发正点、安全运行。”

B. 也许只有史铁生知道,一个多么英俊,多么自尊,充满希望的青年,突然双腿废了,不得不靠轮椅在世间游移,我们可以感受到是怎样一种苦难。

C. 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要素,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D. 欧洲杯决赛中,西班牙4比0完胜意大利,追平了德国3次夺冠的纪录,也成为首支蝉联欧洲杯和4年内连夺3届大赛冠军的球队。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务院总理赶赴青海玉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无所不至,深入受灾严重的学校、孤儿院等地,亲切慰问受地震创伤的当地百姓。

B. 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C. 在汽车无处不在的今天,安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离开了安全,一切都将变得举重若轻。

D. 需要指出的是,《陈情表》作者愿意“尽节”于皇帝,是出于感恩图报的心情,不能跟报效国家同日而语。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象,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有别。

B. 这三方面的内容常常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不可能从某一点直接了当地得出结论。

C. 走近古城,我忘不了扑面而来的一股震撼力,那是古城墙伟岸躯体里透出来的守护力量。

D. 以复古形式为更新手段,用生涩艰深来骄正平滑浅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的惯用套数。

7. 阅读下面文字,提取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我国现行小学、初中的重点班背后,反映的是等级化教育体制问题。教育本身的等级化是催生班级设置“重点”“非重点”的体制性土壤,前者不除,后者必然难止。具体而言,这种教育等级化有以下几个方面——学校体制的等级化,教育评价体制的等级化,教育投入保障体制的等级化,总之,除非上述这些等级化的教育体制弊端得到根本解决;否则,依附其上的包括重点班在内的不合理教育现象就很难遏止。

关键词:

8. 下面是著名寓言作家严文井对寓言的比喻,请你用平易朴实的语言简要转述这些比喻所要表达的内容。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9. 以“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到温暖”为开头,改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语言通顺,语意不变,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当它们不能找到泥土时,它们便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一的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找。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到温暖

10. 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在江苏南京举行,下面呈现的是本届青奥会会徽,请根据会徽图标所示,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介绍一下青奥会会徽的内容和含意。(图形下方奥林匹克标志与2014下方外文部分可忽略)

1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每条不超过30字。

(1) 走廊上,小李飞起一脚,雪白的墙壁上便多了一个醒目的脚印,你批评他这种不文明行为,他强词夺理:“学校不是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吗?我想告诉同学一句格言,‘留下你的脚印,让别人去说吧’。”你巧妙地说:“ ”

(2) 宿舍里,熄灯后小强还在用手机播发音乐,你劝他:“小强,不要听音乐啦,快点睡吧!”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正在听催眠曲啊!”你委婉地说:“ ”

篇13

B. 繁文缛节 哀声叹气 开诚布公

膨涨 汗涔涔

C. 战战兢兢 起承转合 归根结蒂

寥落 醉醺醺

D. 锋芒必露 责无旁贷 感恩带德

炒作 峭楞楞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夏日里的七月流火,最让人闹心,天天汗流浃背,逼不得已,每天冰棍不断,结果常常闹肚子。

B. 作为文学大家,周老师是一棵大树,一面旗帜,他的文学成就让人高山仰止,他挺身而出甘当靶子,表现了他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

C. 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目标可以有,梦想也可以有,所以,我也就开始天南海北地想象我的别墅生活啦。

D. 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学大师们所铸造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代代人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精神源泉。

B. “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体现的和谐这一中国式的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无时无处都在实践着。

C. 本着保证校车安全为原则,公安机关将会同教育行政等部门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逐一审查,坚决清退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校车驾驶人。

D. 语文学课堂之外,我们还需要在课外通过看报刊、看课外书、看电视以及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

4.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画外音在电影中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亦借指文艺作品中外加于人物或事件的议论。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镜头设置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镜头】 妈妈拉着儿子正在公园中散步,这时孩子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 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 马路上一辆绿色出租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