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关于月亮的诗歌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关于月亮的诗歌

篇1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篇2

海子在他的诗歌文论《诗学:一份提纲》中写下:“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 [2]1038“丧失土地”亦可看做是“丧失精神家园”,从此人们的灵魂漂泊无依,这是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事情,技术把人从大地分离开来,将人驱逐出灵魂之乡。海子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将这种回归精神之乡的愿望用诗歌表达出来。他在组诗《诗人叶赛宁》之七中,表达了深切的还乡之念:

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返乡之于海子,并非仅仅是回到现实中的家乡安庆,更是回到精神之乡,回到以耕躬为基础的农业乌托邦之中。海子返乡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并在《莫扎特在中说》继续写下:

当我没有希望

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

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他

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海子的抒情诗写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农耕式庆典’的文化意味,体现了海子深深眷恋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情怀”。[3]那么,在海子的诗歌中,那个由村庄、麦子、月亮、少女、野花等所构筑的代表了传统农业文明的乡村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他的诗歌文本中寻找踪迹,予以探讨。

一、村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千百年来,子民们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农耕文明时代,村庄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和居住集散地,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和文化符号。海子生于清贫的农家,自小在农村长大,对村庄怀有极其深厚而敏锐的诗意情感。在城市里,人们不断扩张的物质欲望,与之对应着的是繁华背后暗涌的浮躁。而村庄虽然贫瘠、荒凉,诗人却从中看到了至高无上的美丽,充满了宁静的诗意。

“星日郎朗/野花的村庄/湖水荡漾/野花/生下诗人”(《诗人叶赛宁》),于是,犹如写下一个童话般,诗人诞生了。这是诗人写给叶赛宁的献诗,也是对自己的描写。“你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很美”(《给母亲》),“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新娘》),面对家乡破旧的门,家徒四壁的清贫,诗人有吃有喝,分别以筷子和一缸清水来点出,而这已经足够。这份美丽,这种诗意关照,也只有像诗人这样在乡村中长大的孩子才能体会得出来。“五谷丰盛的村庄/废弃果园的村庄”(《北斗七星,七座村庄》),“芦花层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村庄》)。这是丰盈的、饱满的、诗意的村庄;“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重建家园》),这是村庄的宁静、祥和与灵性所带给诗人的激情狂想,村庄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村庄》

村庄是如此美丽,但并非真的如诗中所写是“五谷丰盛”,现实中的村庄更多了一些贫瘠、荒凉,“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而这个所谓的“五谷丰盛”其实是诗人对农耕社会里自给自足状态的一种诗意想象和满足。当诗人失去爱情、心情悲伤的时候,村庄在诗人眼中就变成了“高地的村庄/又小又贫穷”(《雨》),这种骨子里流淌着爱、表面上说恨的孩子气的表达,似乎是在跟“村庄母亲”撒娇,诉说自己心中的委屈,一种童真童趣渗透在深深的悲伤中。

二、麦子

“民以食为天”,人们为了维系基本的生存,除了有一个栖身之所,最重要的就是吃了。在工业化进程的反观下,海子找到了农耕民族那潜意识深处留痕最深的性命攸关的“粮食”,麦子无疑是粮食里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之一。苇岸说:“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4]那能够维持生命的存在,保证人类代代繁衍昌盛,促进生命茁壮成长的麦子,在海子诗意心灵的投射下,似乎具有了神性光彩。看这一首极有神性意味、温情脉脉的《麦地》: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存在的澄明”所蕴藉的诗意由“端着大碗”这一动作直接呈现出来。“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是诗人以诗意笔法虚写了劳动场面;诗歌末尾,一句“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则是从内心蓦然发出的呼喊,是诗人激越情感的不能自已。在《春天,十个海子》里,诗人写道:“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其中,“谷物高高堆起”是诗人对饥饿想象所做的强烈回应。嘴巴和胃、躬耕劳作、繁衍后代,都与粮食、与五谷密切相关,没有粮食,就没有一切。而粮食的事情,正是大地上的事情,是生命存在的事情,也是人类繁衍的事情。

除了上面的《麦地》,还有《熟了麦子》、《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等等。诗人要在麦地里,与志同道合的兄弟们一起狂欢,“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诗人写下麦地的辉煌、壮观,“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并由此反观到自身的渺小,“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谊”,并将麦地的辉煌、壮观进一步指向终极存在:太阳!其无法偿还的深情厚谊,来自麦地,更来自太阳,“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在这辉煌与终极面前,海子的心有着圣教徒般的虔诚。但是,诗人毕竟不是庸庸碌碌之辈,在终极面前,表达完虔诚后,接着据理力争,告诉麦地“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是诗人据以自己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对自己所向往的诗歌事业所做的努力的一种自信与肯定。这些诗歌中的麦子或粮食的意象,是海子对中国当代诗坛的独特贡献,是他敏锐眼光的独到发现,从此以后,开启了中国诗人们书写麦子的篇章。

三、月亮

如果说麦子意象是海子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那么月亮在中国文学中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传统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月亮的意象被诗人们反复书写着。诗人们不仅描写了月色之美,更多的则是寄托了他们各自微妙的情思、情怀。

“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麦地》),海子笔下的月亮,一扫中国古典诗人的忧郁。他以入世的心态、诗意的笔触写下了月亮的美丽。如《月光》:“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好!/照着月光/饮水和盐的马/和声音//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美丽/羊群中 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这是一只大地和水的歌谣,月光!” 诗人在反复的吟唱中,仿佛融化在这美丽月色中了。美丽月光下,是生命静静地生长,静静地安享与静静地死亡,而诗人则静静地倾听着、观察着、体味着。在《诗人叶赛宁》中,“故乡的夜晚醉倒在地/在蓝色的月光下/飞翔的是我/感觉到心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辰”, 月亮成了诗人醉倒故乡的时间维度上的背景,它同故乡的野花、云、少女、玉米、麦苗和白杨等共同打造了一个乡村诗人情真意切的乡土情思。而《麦地》,则直接书写了月亮下的劳动场景,“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 月光下劳动的父亲和在麦地中休息的我,都呈现了一种神圣的意味和氛围,而这种意味的获得和氛围的营造,是以月光为背景的。“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 诗人将故乡的月亮和麦地扩大、上升到整个人类的月亮和麦地,勤劳的人类同在一个月亮的普照之下。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美好的心愿。月亮在诗人笔下熠熠生辉,重新焕发光彩。它普照着家乡的大地,沐浴着生活于其间的人,是家乡的美景,也是背景性的存在。它是乡村乌托邦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

篇3

西方生态批评试图为“自然”本身恢复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旨在通过理论的探讨,促进当代意义上的“自然写作”,进而起到唤醒人们生态意识和建设人与自然新和谐 关系的目的。在以往的文艺批评中,“自然”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文化的术语而存在,也就是说“自然”只是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符号。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并没有自觉把自然作为“自我”的对象。而在当代的生态批评语境中,“自然”被提升到具有多样的不能被忽视的性质。

在《海子诗歌:双重悲剧下的双重绝望》一文中,宗匠认为海子诗歌中存在两类相对抗的意象:一类是麦子、麦地,一类是太阳(阳光)、月亮(月亮),“这两类意象的相互碰撞、物质与精神的永恒对抗,构成了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也即生命痛苦的主题”。

一、对太阳的礼赞

太阳是生命之源,它普照大地,给人类带来光明,孕育万物生长。它有毁灭的力量,有着最原始的生命强力;它又是秩序的中心,东升西落,亘古不变。它是所有个体生命的集合,是王者的化身。

纵观海子诗歌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从1986年开始,父性意象――“太阳”成其诗歌的主要意象:《河流》(1984)、《太阳 土地篇》(1986)、《太阳 大札撒》(1987)、《太阳 弑》(1988)、《太阳 诗剧》(1985-1988)、《太阳 弥赛亚》(1988)。“海子是死于不可能的伟大梦想”海子的梦想就是从“太阳王子”上升到“太阳王”的渴望。捍卫诗歌的王位,成为太阳的永生,这种执著的宗教般的夙愿,使“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海子自认为是诗歌王国里的一个天才(在海子的诗作中他多次以“王子”自称)。海子曾说:“我通过太阳王子进入生命,因为天才是生命最辉煌的现象之一”《王子 太阳神之子》)。这说明海子带着造化之神似的智慧光芒,是一个追求诗性天才的诗歌王子。海子说:“我所敬佩的王子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雪莱、叶赛宁、荷尔德林、坡、马洛、韩波、克兰、狄兰……席勒甚至普希金。马洛、韩波从才华上,雪莱从纯洁的气质上堪称他们的代表。他们的疯狂才华、力气、纯洁气质和悲剧性的命运完全是一致的。他们是同一个王子的不同化身、不同肉体、不同文字的呈现,不同的面目而已。他们是同一个王子,诗歌王子。太阳王子。”(《王子 太阳神之子》)海子将他们统称作“王子 太阳神之子”。这些王子都是短命天才,虽然拥有疯狂的才华,但他们抗争的结果却都是悲剧性的,海子认为带着宿命的色彩,“他们美好的毁灭就是人类的象征。我想了好久,这个诗歌王子的存在,是继人类集体宗教创作时代之后,更为辉煌的天才存在。我坚信,这就是人类的命运,是个体生命和才华的命运。它不同于人类早期的第一种命运,集体祭司的命运”(《王子 太阳神之子》)。王子们不可避免地走入宿命般的结局,成为咏叹,可王子们泣鬼神、惊天地的挑战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却激励海子去勇登王位,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海子期望着从抒情出发,经过叙事,到达史诗,他殷切渴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诗歌帝国:东起尼罗河,西达太平洋,北至蒙古高原,南抵印度次大陆”把诗歌带入人类集体宗教式创作之中。

考量海子的诗歌文本和诗论会发现,都是太阳的自我象征,无论是他的诗歌理想,还是诗歌观念,甚至死亡礼仪。海子的诗人之旅就是从“太阳王子”上升到“太阳王”的心路历程。以此基点进行探究,就会还原出一个人品与诗品、行动与思想统一的为艺术而死、为艺术而生的诗人的本真形象。

二、对大地的崇敬

“海子可以说是大地的赤子,他疯狂地迷恋麦地和丰收后荒凉的大地,在他短短的生涯中留下了大量关于麦地、土地的诗。关于土地的诗有《亚洲铜》、长诗《土地》等。《亚洲铜》展现了古老土地的忧郁和个人对土地的认同,以及人根自土地的本质;而长诗《土地》所直接表达的就是:土地是生命的家园,是生命的依恋。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一文里谈到对大地和长诗《土地》的认识:‘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漂泊无依的灵魂必得寻找一种替代品――那就是欲望’, ‘大地本身的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诗人歌唱大地,正是由于失去了土地,而漂泊的灵魂必得有所归依。由此可知,海子的‘欲望’是生命的肯定形式,是爱,是生命的欲望。他在短文《朝霞》里也谈到‘欲望的田园、欲望之国:土地’。这里欲望就是生命,就是土地。”

大地酒馆中酒徒们捧在手心的脆弱星辰

漠视酒馆中打碎的其它器皿

明日在大地中完整

这才是我打碎一切的真情

大地魔法的阴影深入我疯狂的内心

大地啊,何日方在?

故乡和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病

――《土地》

这疯狂的欲望、疯狂的内心是生命,于是“大地绵绵无期”,“我们玉米身体的扩张绵绵无期”(《土地》)。这生命既是大地上的农作物,也是诗人本身。虽然海子采取自杀的方式,早早的结束了生命,但他的确是生命的挚爱者。正是因为他迷醉生命,关注生命,他对大地才会有赤子般的如此深情,因为大地是生命之源,是孕育生命的母体:

果实牵着你的手大地摇晃

麦穗的纹路在你脊背上延伸如刀刃如火光

大地在深处放射光芒

――《土地》

“大地,酒馆中酒徒们捧在手心的脆弱星辰”是《土地》中反复歌咏的一句。对大地的依恋之情绵绵无期,它是现代不羁的魂灵不断找寻的精神慰藉,有着深深的归依之感和回归母亲子宫般的情感依恋。对大地的依恋深情来自于对土地神圣力量的膜拜。自古以来,土地滋养生命,大地不息的勃勃之力,使得生物世代繁衍,亘古绵长。

三、对月亮的讴歌

与太阳相比,月亮是个阴冷的意象,是阳光的反叛者。当我们自我解剖时,往往不知道生命的方向,独守夜里,我们举头遥望, 生命遥远,月光遥远,惟有死亡,在仇恨中,也在爱中,在温暖与冷漠中,向我们迫近。月作为一种富有意蕴和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视觉自然景物,能够为塑造丰富的意象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实现、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是美的烟波,月的意象是生命的飞逝,是悲欢离合的人生演绎,是爱情的沐浴和寄寓。正因为月具有这些丰富鲜明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当诗人舍弃所有的外在而向内压缩,月亮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事物。

这是一支大地和水的歌谣 月光!

不要说 你是灯中之灯 月光!

不要说心中有一个地方

那是我一直不敢梦见的地方

不要问 桃子对桃花的珍藏

不要问 打麦大地 处女 桂花和村镇

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好!

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

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月光照着月光 月光普照

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月光》)

对太阳、大地的关注,自然上升到对夜空的关注,上升到对空灵的事物的注视,这说明海子的灵魂开始发生转逆。这个一生都在流浪和游走的诗人,寻找到“月夜”这一空间,收敛光芒,容纳自我。一个吉祥和幸福的诗人,赶走昼的喧嚣和暗夜,让月光从灵魂深处慢慢地升起, 擦尽过去流过的泪水。 “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和“羊群中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这里将“死亡”和“生命”并置,显示了海子独特的诗学观:“死亡” 就在“生命”之中,与“生命”相互亲吻和拥抱,并非独立于“生命”以外的另一种物质,正如日光与月光本为一体。

中国社会的特点是,由于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传统的生态文化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发达而又原始的文化心理,这就是人们总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农耕社会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是一种亲和关系。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万物更是移情悦性的对象,人在对万物的观照中可以获得身心的愉悦。特别提出在审美活动中,个体投身到自然文化中去,实现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融合。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去寻求美。

太阳、月亮、大地是“大自然”的基本构成元素。在海子的诗歌中对太阳的礼赞、对大地的崇敬、对月亮的讴歌正体现了海子对自然的倾心,从某种意义上暗合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崔卫平:《不死的海子》〔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 [4]陈东东:诗歌烈士,世界华文现代诗提纲〔M〕.周瑟瑟、罗悠主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

篇4

1.凡已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城镇临时工,自1991年5月4日起,每人每月发放6元的粮油统销价格补偿。其费用,从城镇临时工养老统筹基金中列支。

2.各街道、镇劳动科对现在本街道、镇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城镇临时工,应在原《北京市临时工享受养老保险审批表》“养老生活补助费”栏中注明“自1991年5月1日起增发6元粮油统销价格补偿”,并在“合计”栏中注明同样内容。上述栏目所作注明,均应加盖街道、镇劳动部门印章。

篇5

意象是汉语言文本传情达意的重要形式,是创作主体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被读者所感知的具象,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月亮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并被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沿用、发展、创新,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它们超越时空,成为凝聚汉民族精神意味、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符号、载体。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通过课文和古诗词这两种途径呈现。课文中出现月亮意象较典型的有《嫦娥奔月》《望月》《月光启蒙》《二泉映月》等,课文中借对月亮的描写、对月亮意象的运用,或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的美好向往和无限想象(《望月》),或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流逝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月光启蒙》),或衬托渲染人们的愁绪与孤独(《二泉映月》)。

古诗词中有10首直接借月抒怀的诗词,这些作品中关于月亮的意象内涵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蕴涵时空的永恒,抒发人生短暂、人生无常的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其中以明月抒发对故乡、亲人、有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比较多。

由于意象的独特特点,注定不能像定理、公式的教学那样用概念化的方式去说明、印证,不能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讲解、传授。应当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艺术的妙悟,领略母语学习的真谛,感受民族生命的律动。

二、月亮意象的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感受月情

运用形象思维,发挥联想和想象,去把握月亮意象,这既符合文学欣赏的规律,又切合小学生的实际。由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的限制,小学生一般不是从理性上去审视作品,而是从感性、经验的角度去阅读欣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作者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美丽画面,从而得到美的感受。

如《静夜思》教学,教师一连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李白的话,对着月亮,你在想什么?”、“对看着明月的李白,你想问他些什么?”“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光照到地上为什么称霜呢?”学生由己推人,想到冰冷的月光洒在地上像白霜一样寒冷,体会到李白孤身在外,月光如霜,心比霜还冷。学生不仅对月亮的意象理解得更深刻,而且透过李白对月的描绘,感悟诗人的孤独情怀。由此可见,激发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可以激活情感.感受月亮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深入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

2.情境体验,品悟月意

如何引领学生畅游“意象的河流”,将文本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形象,特级教师施建平执教《泊船瓜洲》运用的是创设情境、学生体验的方法。施老师先范读课文,用简笔画勾勒出诗人、船头、江水以及一轮明月的形象,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在栩栩如生的简笔画的引领下,在意蕴深远的古典名曲的启发下,在施老师娓娓动听的话语的帮助下,学生迅速进入诗歌写作的情境,充分体验到在诗人肩负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已经离家很久,现在虽近家门,却又无法归家的感慨;体验到作者发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来自灵魂深层的呼喊;感悟作者通过月亮所表达的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复杂的人生况味。

诗歌如此,课文也如此。《望月》中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银色的海面,留给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舅舅和小外甥的对话给学生带来了经验的比照和心灵的碰撞。教师首先和学生共同欣赏文本,让文本的审美意蕴感动大家,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你有没有看过月景?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月景?”“在小外甥眼里,月亮是什么啊?”“长大的舅舅借着月亮想说什么呢?”通过一系列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到小外甥眼里的月亮、舅舅眼里的月亮、引用古诗中的月亮和作者笔下的月亮,都是一个月亮,在不同的人看来却是多样的,寄托着不同的情思。正所谓披文显象,显象得意,月亮的意象也逐渐明晰。

篇6

篇7

在第一辑里,大多是以月亮为载体,融入感情的河流,表达心灵的声音,吟唱爱情的甜蜜,有赞美也有无奈,有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充满不尽的忧伤。是谁把月光斟满心杯/让我在梦中与你同醉/(《月园的时候》)。月亮啊月亮/你永远自知之明/就去做那枚光盘吧/刻录下亲经身历/留给明天播放/(《中秋月》)。意与象的链接,景与物的独思,语句精练。表达深刻,诗歌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在表达亲情方面,更是刻骨铭心。穿一件灵魂的内衣/接近了你/那时彼此很年轻/从“我”/一直到“我们”/走了很远/ 苹果终于熬了/正是采摘的时节/你托举起我/攀缘上一株翠绿的树/共同收获甜蜜/年年月月/月月 年年/在一条弯曲的路上/一起拣拾风雨/不经意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继续走》――写在结婚25周年之际)。对于爱情,诗人走过了25年的里程,短短的几行,催人泪下。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得自然丰富,以歌颂为主,兼及诗人自己的感叹与思考,语言运用也明白晓畅。,读着这些诗作,仿佛也随诗人一起到达了他心灵停放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在写太阳的时候,更多是以群体人物或事件的出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并通过太阳这一物象,生动形象地赞美了党和劳动人民,高度赞扬了他们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因为 如果/把伟大的日子做为一个支点/它支起的/只能是伟岸和崇高/(《伟大的日子》)。去西部/要揣上一颗虔诚的心/要舍得使用攀登的气力/……西部的话题比黄河宽/西部的话题比长江长/西部还有一座高高的雪山/任何发热发烧的头脑/到那里都能够冷静下来/(《西部话题》)。写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更多的是他在思考,并通过思考给人们以启迪。他仿佛在提示人们,西部的魅力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去西部你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诗人笔下的落日更是富有生气。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蹲在山头/欣然把自己画成了句号/(《落日四题》),这诗句上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落日、人民、山梁,应用电影画面的透视和表现手法,把落日的神韵描绘得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富有了朝气和活力。

诗的意象,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就能够完全体现的,她是通过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入而后发出的回音,并运用诗歌的语言传递她的内涵与神韵。诗歌的意象之美及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否则就失去了诗的意义,也就不成为诗歌。关于意象在诗歌中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是诗人和评论家们共有的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火热涌现,诗歌的意象也就更加直白,更加被诗人和读者所关注,因为,朦胧诗更加注重意象的表现。如果说古体诗的意象之美是“含而不露”,那么,现代诗的意象则是“潺潺流水”或是“轻声燕语”。但是,他们都注重诗歌的“氛围”。后来,关于意象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歇。再后来,这几乎成了评定诗歌和诗歌写作遵循和考虑的必要因素。意象就是诗的语言的“质感”流露。关于这些,在张庆和的诗集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一条路/走了多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都盼望/黄昏退潮之后/星星成为亲密的邻居/这是奢望但我等待/《路上》我敬一炷清香/你还一轮佛经/此番离去/不知道/尘缘还有多长/因果尚有几重(《缘》)。

篇8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篇9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阚,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一个传统的母题。在对月亮的天体性质没有科学认识的时代,月亮和太阳一样很容易触发诗人的想象和意象。太阳,最初在诗人们心目中,比较自由,不但有赞美的,而且也有咒骂的(“时日曷丧,于及汝偕亡”)。在那农业社会,太阳对于农作物,毕竟是太重要了,这就决定了歌颂性的意象在太阳上凝聚起来了。扶桑、若木的神话典故,驾苍龙、驰赤羽的意象,最后竞成了至尊所独享,日为君象的性质就固定下来。而诗人与太阳的关系,除了葵藿倾心的忠贞以外,竟没有任何想象余地。赞美太阳,就得贬低自己。自己跪下来,君王才显得伟大。但是,月亮却不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比较平民化,比较人性化,和人的亲情和爱情、骨肉之间的悲欢离合紧密相连。赞美月亮不但不意味着一定要贬低自己,恰恰相反,往往是展示自我,美化自我。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美化月亮开始:“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但这不过是诗人为展示自己的内心的乐章提供前奏。接下去,就是抒情主人公情感上的自我美化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在那远距离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月亮的意象和游子思乡、和闺怨结合为一体,似乎已经成了想象的定式。但是,李白在这首古诗中,却对月亮的固定母题进行了一次突围。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

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有两点值得分析:一,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的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月夜”“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或者“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以“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的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但是,到了李白这里,则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令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问。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届原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范。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的程度。故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的、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故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这里提出了一个矛盾,“人攀明月不可得”说得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得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矛盾。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的问题。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天真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韵脚,同时也换了想象的角度。前面一句的关键词是“皎”,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宫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引申为帝王的。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而是说“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的,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的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被月光照耀,就灭尽了,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有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全联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机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很大。从空间上说,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挑战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诳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他在《古朗月行》中也曾经发

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的疑问。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完,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试分析其中的诗意的内涵。

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短暂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

“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之短暂就显现出来了。第二,

“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好像真有古月和今月之分似的。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由于寿限)。第三,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这两句似乎是暗用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不过是反其意而用之。)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短暂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在于,李白对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作结:

篇10

该是为梦中最真的一次苏醒和守候而写诗的吧,该是为心中最痛的一次告别和领悟而写诗的吧?生长在那样一个情歌之城,哪个女子不渴望一场盛大的相遇,一份恒久的拥有?然而,所有的爱情都有料峭的身影,太多的女人都适合在幻灭中眺望,“往返的路上你孑然一身你将隐忍命运所赐的悲欢”。于是,到最后的最后,始才懂得,唯有脚下的土地才是最坚实的支撑,唯有身后的跑马山,眼前的雅拉河,才是最忠诚的依傍。懂得“一位河岸的歌者需要恒久的修炼才能让喑哑或高亢的声音承受命运的悲悯一个康巴女人需要深重的欢乐和痛苦才能将自己的一生满怀大爱大情”。诗人桑丹,在无言的岁月经历了一个女人“一生最完满的悲伤”后,终于于身心深处唱出她创作的最高音:“没有比康定更深的爱了,没有比达折多更浓的情了。”

是的,桑丹与康定密不可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康定山水,这“雪地上唯一的故乡”,便成了她诗歌创作不竭的主题。她肯定没有预料到,文学表达与地域维度的关系会越来越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的马贡多,大江健三郎的北方四国森林,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杜拉斯的湄公河岸,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以及眼下正在千宠万爱中的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因了这一切,荣格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扎根于大地的人永世长存”,成为卷土重来的新时髦。在所谓“接地气”的热潮中,作家们一哄而上,在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飘忽的“故乡感”中掘地三尺地寻找着故乡。而桑丹,她从来用不着刻意地过分地开采“故乡”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她写或不写,故乡都在那儿,故乡就是她日日经历着的人和事,就是夜夜落在她窗前的月亮弯弯。所以,所有的孤独与悲怆都深植于现实的土地,错杂着生生不息的根系,死亡与痛苦带着民族文化最深刻的烙印,盘旋往复在她的诗笔下。她的创作是有根的,是带着地气的温热的,她从未停留于外在的追求与表现上,而是尽力让诗歌直达内在的诗意,这种诗意是桑丹独创的属于康定山水的,属于更辽阔广大的康巴文化的,同时,它也是属于整个藏民族的深层诗意。这样的诗意,使桑丹的创作毋庸置疑地拥有了和她的故乡相匹配的海拨高标。

这是个喜欢将复杂的文学做简单归类的时代,尤其在30年来的当代诗歌进程中,命名运动风起云涌,什么先锋写作常态写作,什么西部诗歌女性诗歌,什么下半身又什么新红颜。我不知道在遥远的康定小城,在诗歌之外做着一份平凡工作的桑丹,是否会关注这些喧哗与骚动,但我相信,即便关注,她也不会为其所动,为自己的创作如何被命名而苦恼,因为无论是作为“女性诗歌”,还是“西部诗歌”,她知道自己诗歌的内在艺术品质是始终如一的。无论诗经历着怎样与时俱进的浪潮,对桑丹来说,写诗只是让她“优美地绚烂”或转瞬即逝的“花朵,荆棘,还是滴落的水珠”,是“活着的理由之一”。她唯有自甘边缘,潜行修远,以写诗的方式唱出对故乡对民族文化的挚爱,她才能拥有自己生命的本真。诗是她生命的另一个宗教,她通过诗去触摸那慈悲无边的神的呼吸,她依靠着诗才能“翻越高处的风雪,还终点一个神圣而悲壮的洁净”。

就是这样,桑丹的诗集中描绘了她对康巴故土至情至性的热爱和守望,她深情地赞誉着她的民族和这片雪域净土所赐予她的命运之旅,就是在这样的心灵的跋涉和求索中,她找到了生活与德行之美,也找到了由神圣信仰与民族文化回归共同建构的属于她自己的诗歌风骨。她不喜空泛的抒情,和抽象的议论,摒弃邀宠炫美式的“西部写作”,也没有那种长期以来屡见不鲜的因为写高地写边缘写少数民族而生出的“天然”的先发的崇高。桑丹情深谊长歌颂故乡的诗章,字字行行都带着康定小城特有的热辣和皎洁,赤诚和谦卑。她擅长诗歌的“写实”,注重情感的在场,她以身为康巴女性中的一员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生存体验,原发性的生命体验,塑造了众多的女子形象:康巴女子,木雅女子,锅庄阿佳,掂香姐妹,卓玛,以及在整整28首《扎西旺姆》中爱恨长存的外婆扎西旺姆。在这些诗中,桑丹以她细腻的理解,深切的体贴,以灵慧的诗笔,使身边的生活中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女性,成为“世间至上的母亲”“世间至上的女人”“世间至上的情人”,她们绝尘而来,在她的诗中光芒熠熠。桑丹有源自骨子里的理想情怀与浪漫色彩,但一旦落实于具体的人和事,却能具备明锐洞穿的超乎单狭女性立场的视界,去表现男女共同的生与死、苦与乐的人性世界,所以她不撒娇,不煽情,懂得付出和领受,所以她细密而又广阔,尖锐而又温润,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穿透力。她说,“一场宿命漂泊不定在我手中青铜的杯子早已碎裂在我心头一朵灵验的花瓣正在凋落”,但“即使神灵预示了所有的苦难和忧伤引领你向前的始终是悲悯和爱”,“如果那是你命中注定的一切我将在各种临风摇曳的容器里喝尽这枚时间的伤”。

写诗二十余年,桑丹至今偏居康定小城,安守着那里的美丽和清廖,这使她在中国当代诗坛甚至在藏族诗坛中都没有获得所谓应有的名气和地位,但这并不影响她是藏族诗人中富有艺术精纯性的成功诗人。许多诗评家(包括汉地评论家)都激赏她的《田园中的音响》和《河水把我照耀》等诗,认为是转型期中国汉语诗歌的优秀之作。确实如此,在这些作品中,桑丹诗歌最令人赞叹的细腻与大气,精致与洒脱相结合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词语意象组合出人意表又具体切肤,既有深切的现代意识,又蕴含藏语古歌的韵致,境界舒放,格高思逸,像“我的翅膀在你高远无际里展开”的那种感觉。这样的散发着“一种从容不迫的幸福”的诗歌,必将不会被时代花样更迭的潮流时势所左右,它更适合“像清洁的酒深埋在我的心中被轮回的光阴慢慢地痛饮”。

篇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学《望月》,要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月夜江景之美,回忆描写月色的古诗,体会小外甥的独特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过,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细细体会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也非容易的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文本材料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欣赏、朗读、想象、吟诵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与月色融为一体,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体验散文视角下美好的月夜意境,创生出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郾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2自然段。

2?郾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郾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描写月亮的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诗韵,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郾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诵一诵,一人一句。

2?郾揭题,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领会词义

1?郾明确自学要求。

(1)完成“三读”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理解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弄懂关键词语。

2?郾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理解部分词义:

清辉(qīnɡ huī):多指月亮发出的淡雅清纯的光辉。

剪影(jiǎn yǐnɡ):本义是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也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凝望(nínɡ wànɡ):注目远望。

清幽旷远(qīnɡ yōu kuànɡ yuǎn):四个字表达清亮、僻静、宽阔、久远四层意思,十分凝练,概括地写出诗句所表现的气氛。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绘声绘色(huì shēnɡ huì sè):绘,指描绘。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

云絮(yún xù):一条一条的云朵,像絮片一样。形容云很轻、很淡,像轻轻的面纱。

封锁(fēnɡ suǒ):(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

3?郾存疑,随堂待解。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1?郾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不是仅仅写了月亮?除了写月亮外,还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郾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逻辑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亮美景。

第二段(第3~20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共同赏月时的愉快交谈。

第三段(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

(其中第2逻辑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第3~13自然段与第14~20自然段两个部分,这样全文也可以分为4个逻辑段。)

四、描字、临字、抄词

镀 喻 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走进“江中月”

1?郾在“我”的眼中,月夜的江上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江中月”)

2?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夜江上美景,在乐声中,范读第1段。

3?郾指名朗读。

4?郾领会第2自然段四句话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月亮出来——江面和江两岸的景色——概括)

5?郾再次读文,联系下列词语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面:

(1)月亮 吐洒 清浑

(2)月亮 洒落 长江

(江面 晶莹闪烁 光斑跳动)

(两岸 黑色剪影 伸展起伏)

(3)月光 镀 银色花边

6?郾再次读文,按照上述顺序,练习口头描述月夜江上景色并听写。

三、吟诵“诗中月”

过渡:正当“我”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我”和小外甥在共同赏月的过程中谈了些什么?

1?郾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比赛背诗?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

2?郾分一分,他们“我一句你一句”对背了几次?同桌分角色朗读。

3?郾想一想,从“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中,你们体会到小外甥有什么特点?(机灵、聪明,平日里好学才会有积累。)

4?郾多媒体投示情境,师生合作对背。

5?郾引导:是呀,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诗中月。只有这些诗词里有月亮吗?省略号表示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板书“诗中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扩大阅读积累。)

6?郾学生交流课前的诗词准备,分组对背。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还问“我”月亮像什么。

7?郾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为什么?请画出相关语句并细细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外甥爱幻想,想象力丰富。)

8?郾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畅想“心中月”

过渡: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板书“心中月”。欣赏投示配乐月色图,激起美好回忆。)

1?郾你可以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动笔写一写,画一画。

2?郾学生交流。

3?郾小外甥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4?郾“我”在甲板上会展开怎样的幻想呢?

五、激情总结

篇12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样的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就有两点值得分析:一是,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月夜、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后来就有了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命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而到了李白这里,则又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问。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天问》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 次于蒙。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屈原在这里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等等。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了。所以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因此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境界,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攀明月不可得,说的是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的是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矛盾。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韵脚,同时也是换了想象的角度。前面一句的关键词是“皎”,是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宫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丹又引申为有关帝王的事物,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等等,都不一定是红的。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因为云雾是黑白的,而这里却说是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的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做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灭尽了,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有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肌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从空间上来说,是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从夜晚到清晨。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挑战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经发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之问。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完,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关键是句子中的那个“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呢?从生命的感觉中来。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暂短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同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之暂短就显现出来了。第二,“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同一个月亮,因为古人和今人看了,就有了古月和今月之分。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点。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生命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暂短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是,李白对于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做结:

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对酒当歌,其中的“当”,是“门当户对”的“当”,“对”也就是“当”,并不是“应当”的“当”。这是用了曹操诗歌中的典故(《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是直接抒发“人生几何”的苦闷,而李白则是用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月光,一个是金樽。本来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样,就没有意味了。只让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他空间的月光全部省略,让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暂短,二者统一为一个意象。暂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变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问题被诗人置之脑后,诗人就显得更加潇洒了。

这几句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千古绝唱一类。除了因为表现出当时士人对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因为其思绪非常特殊。在自然现象的漫长与生命的暂短、人世多变与自然相对稳定不变的对比中,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刻。

李白没有辜负老朋友贾淳命意的期望,这首诗成为神品,对后世许多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如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轮秋引转金波)、《木兰花慢》(可怜今夜月)等等。王夫之在《唐诗评选》卷一中说这首诗:“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体制。”①此话,在今天的读者来看,可能有点隔膜。关键词是“歌行”,说的是,这首诗是歌行体,是李白时代的“古诗”。这种古诗与律诗、绝句不同,不讲究平仄对仗,句法比较自由,句间连贯性比较强,古人、今人,古月、今月,相互联绵地生发,明明是抒情诗,却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诗的对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绪显得尤为自由、自如。

李白的这首杰作,并不是李面对月亮、施展才华的唯一选择,下面这首则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李白的心灵肖像。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这一首,又是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是不相同的。上面一首中,把酒问月的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虽然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上面一首,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撺掇他问月;而这一首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在唐诗中,以独坐、独立、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李白有许多以孤独为主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很有体悟,光是以“独酌”为题的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其实其他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这就显示出孤独之饮,并不是痛苦的,而是高傲的;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自由的,是不为世俗所拘束,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境界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借用这个意象,反其意而用之,又没有绝对反其意,而是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就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享受生命的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就不是悲观的理由了。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无奈。

这首诗完全是在想象中展开,其想象之奇特、精致,令人惊叹。我在《文学性演讲录》中对之有过分析:

文学想象来自感知的变异,感情冲击了感觉,作家的观察掺进了情感,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月光照在大地上,有一个人在喝酒,月光把人的影子留在大地上,这是两个东西,不成其为文学想象,要成为文学想象就要发生变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在当时的传统诗文中,“形影相吊”早在晋李密的《陈情表》中就是孤独到极点、凄凉到极点的表现。而李白把这个意思写成诗歌却使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化。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诗的艺术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对象了,成了“我”的朋友。但艺术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只有一个人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但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的衬托,越发使诗人形单影只。文学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

人、月、影子,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互相安慰了,但人更加显得孤独,而且这孤独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这是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传统理论中“如实反映生活”一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的介入,客观和主体特征结合起来,肯定有所变异,不是性质的变异,就是形态的变异,或者功能上的变异。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传统的理论忽略了。过去西方的理论家强调艺术的两种精神,如尼采在论悲剧起源时说,艺术有两种精神:一种是“醉”的精神,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一种是“梦”的精神,阿波罗的精神。“醉”的是不清醒的,无理性的,“梦”的也是不清醒的,朦胧的。有了这两种精神,就是想象的精神,才能变异。①

当然,并不是说,诗的想象一定要导致对象的变异,也有对象并不变异一样能够抒发深厚的感情的。我们来看杜甫的《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读诗,可以不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直接从文本体悟欣赏,这是美国新批评学派的主张。这有道理,因为,一般读者根本就没有可能先弄清作家生平,再进行欣赏,就是根本不了解时代背景,也不妨碍读者对文本深入感悟。但是,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绝对化。有时,有些作家十分经典,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难得,参照了时代和生平,对于理解文本,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又何乐不为呢?

读杜甫,联系其生平,就十分必要而且可行。因为杜甫诗号称“诗史”,他的个人生活,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掌握时代和生平的资源,对于分析杜甫的诗,有很大的好处。例如这首《月夜》的写作时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到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一个月后,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八月,杜甫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意在前往灵武,投奔中央王朝。但不久就被叛军俘虏,送到沦陷中的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名作。

杜甫一生漂泊,常常有思念亲人的诗作,思念的痛苦大都是对全家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具体到人,堂而皇之的,则往往是兄弟,如“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怀舍弟》)。对月怀友,理直气壮,差不多每一个诗人都有大量的作品。当然,涉及到闺情的,戍客、游子思乡,闺中怀远,早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是很集中的母题。后来这方面的作品,大都是乐府古题,是很普及的。但是,那样的诗作中所怀念的女士,往往是没有人称的,是概括的,所表现的是普遍的人情,而不是个人的。有一个相当奇异的现象是,直接诉说思念太太,是很少的。检索《全唐诗》,公开以“寄内”为题的,也就是完全是为自己的妻子而抒情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而这三首统统是在李白身陷牢笼之时所。在杜甫的千余首诗作中,赠给朋友的诗作蔚为大观,光是题目上冠有李白的名字,为李白而作的就有十首之多。而写到自己妻子、正面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这首可能是惟一的,恰恰也是身陷囹圄之时。这也许是巧合。李白《南流夜郎寄内》中这样说: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里也写到了明月,而且是高楼上的明月,苦盼妻子的音信,看得大雁都飞尽了,还是得不到。像李白这样异数的诗人,写到想念自己妻子的时候,居然离不开普遍运用的“大雁”这样的意象,所表达这样一点感情,其实也比较一般,没有多少自己遭逢苦难的复杂情绪。

同样是身陷囹圄,杜甫以俘虏的身份,想念自己的妻子,则是比较别致的,唐诗研究专家霍松林先生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说: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做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①

因为对杜甫的生平有细致的了解,所以说得细致入微。当然,霍氏此说,并非完全独创,而是有文献根据的。《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话说:“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又引许印芳曰:“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②杜甫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和自己一样望月;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独看”两个字暗示。独看,就是孤单,对月之时,不是两人共看。独看,一为自身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远方之夫,三为暗示内心深处的回忆。回忆什么呢?杜甫不说回忆共看,而说,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在“忆长安”。这里的“忆长安”有点蹊跷。小孩子不懂得回忆家在长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怜”的?其实小儿女所不懂的是母亲在回忆。回忆是无形的,无声的,看不出来的,小孩子一点不懂得母亲在那里想爸爸,这才显得天真烂漫,可爱。杜甫在这里,拐了三个弯:一个弯,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太太,却写太太在望月,思念自己;第二个弯,不说是太太在回忆夫妻二人共看情景,却说小孩子家不懂得母亲在回忆的内涵。第三个弯,这种回忆应该是比较甜蜜的,正是往日的甜蜜,才衬托出此时的忧愁,这种忧愁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这种忧愁当然是苦的,但也是甜蜜的。

杜甫在这里,曲曲折折地表现出了对妻子的隐秘的温情。这种温情,不但在杜甫的诗中,即使是在李白的诗中,都是很少见的。如果这里还不是很明显的话,接下去就更清楚了。

香雾云鬟湿,

这当然是写妻子的美,但这种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女性的躯体之美。香雾,是写对妻子头发的嗅觉,这是极其亲近的人才会有的。“云鬟湿”,一方面是写妻子对月的时间很久,以至于头发都被雾打湿了。另一方面,湿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写对妻子的头发有触摸,才有感觉,这就更为亲近了,不但是情感的亲近,也是躯体上的亲近。杜甫越把妻子的美深化,同时也是向自己的男性的潜在感觉深入,在香和湿的嗅觉和触觉中,写出了男性的潜在意识。下面这一句,就更为大胆了:

清辉玉臂寒。

近一步写触觉。写女性的美,一般写头发,通常是视觉,因为看可以是远距离的,故为诗歌美化女性的共同法门。但写到头发以外,写到躯体,写到手臂,写到手臂上的温度,这就到了诗与非诗的临界点了。如果写的这种温度是由一个男性感觉出来的,那就有点危险了。然而,杜甫是有分寸的,对于玉臂的温度,及其感觉主体,他含糊其辞。“清辉玉臂寒”,是月光照射的结果;但是“寒”是人的感觉啊,月光怎么会有寒冷的感觉呢?也许是妻子自己的感觉吧,也许是杜甫的感觉吧,这就不必细究了,留给读者去想象罢。可以说,这两句,是杜甫对女性之美,从纯精神的思念到躯体的触觉的一次勇敢的突围。

最后两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说今天如何思念,而是说异日相逢时回忆,在帏帐之前,让月光照耀着两个人的眼泪。其实,这里暗示的是二人共看明月。既然今日不能共看,那就异日共看。明月的光华本来是照着两个人的全部身躯的,但是,杜甫却说,仅仅照着两个人的泪痕。月亮的光是没有热度的,居然把泪痕照干了。可见共看的时间很长,否则不足以把泪痕照干。为什么会有眼泪呢?为什么不替妻子把眼泪擦干呢?这就是说,让它默默地流,让它慢慢地干。为什么呢?因为回忆,回忆今日的独看。今日独看之苦,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什么话也不用说,只要无言地相对,就能深深地体悟。可见今日之苦,何其深也。

拿这一首怀念妻子的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内》相比,是很意思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篇13

新批评派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并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衰落。新批评是一种微观实践的语义学批评,关注点不在作者,不在读者,而在于诗歌本身。它认为,在剥离了外界因素的遮蔽之后,诗歌就只剩文本本身了。因此新批评主义者对诗歌的分析实际上就成了对诗歌文本的分析。针对文本的分析,新批评主义提出了细读法,张力说由此产生。“张力”说最早由美国学者艾伦・退特在1937年《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我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不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①在退特的“张力“理论中,诗歌是由“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外延”是指词语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语的比喻意义、感彩或联想意义等。他的“张力论”有三层涵义:一是诗歌的“张力”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二是诗歌外延和内涵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三是诗歌每一层的比喻意义都不与字面意义发生冲突。退特“张力”说主要针对古典主义过分强调外延而忽视诗歌内涵,浪漫主义过分注重内涵而忽视诗歌外延这两种不同错误倾向而提出,要求诗歌既要倚重内涵,又要倚重外延,诗应该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而这也是退特对好诗的评价标准。

一、《亚洲铜》蕴含的“张力”分析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漠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

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10

《亚洲铜》是海子在1984年创作的第一首诗,诗歌的“张力”在“亚洲铜”这一中心意象上得到实现。笔者将从诗歌的每一节入手,围绕“亚洲铜”一词的外延意义以及其蕴含的多重内涵意义,对本诗的内在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诗的第一节通过追溯一代代家族成员的埋葬之地,来传达“亚洲铜”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亚洲铜”传达着空间意义上对亚洲(东方)黄土地的指涉。“铜”的外延意义是人类最早冶炼并用于铸造工具的金属,其颜色和质地与土地相类似,此外诗的第一句又提到“亚洲”这个与西方相对的空间概念,因此“亚洲铜”从空间概念上,传达着对属于东方的中国黄土地的指涉;第二,“亚洲铜”传达着时间意义上对家族一代代深埋于土地的指涉。铜作为矿藏深埋于地下,诗的第二句从时间概念出发写从祖父到父亲到我这一家族都要“死在这里”,乡土是家族成员埋葬之地,暗含着“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和人的根在土地的本质,因此“亚洲铜”深埋地下对家族深埋地下的指涉。

诗的第二节将视野从家族转向大自然,呈现了“鸟”、“海水”、“青草”等一系列意象,来传达“亚洲铜”的主人是“青草”这一意义。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两层内涵意义。第一,“亚洲铜”传达着对中国黄土地生机勃勃的指涉。在这里“鸟”指涉自由;“海水”指涉宽阔包容;“青草”指涉渺小但坚韧自足的生命。从总体看,鸟在飞翔,海水在涌樱青草、野花遍地生长,暗示着自然界生命的涌动。但亚洲铜的内涵并不在此。诗的最后一句的 “却”字表达了只有青草是“亚洲铜”(黄土地)的主人的含意,因此这一方面暗指了“青草”作为黄土地的主人区别于“鸟”和“海水”的特征,另一方面视“青草”为黄土地的主人,用拟人的手法,也暗示了黄土地顽强的生命力;第二,“亚洲铜”传达着空间意义上农耕文明区别于海洋文明的指涉。在诗中,“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与“你的主人却是青草”正显示了这种区别与对立,意在说明亚洲铜所代表的农耕文明是位于东方的中国所特有。

诗的第三节将视野从大自然转换到中国诗传统之父“屈原”,号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屈原遗落的“白鞋子”。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对时间意义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指涉。“屈原”是中国诗传统之父,是中国传统中被放逐的先知,被误解的诗人原型,“白鸽子”象征着纯洁,诗中用“白鸽子”比拟屈原的白鞋子,除二者形状上的相似外,更为重要的是“白鸽子”纯洁的外表就像屈原圣洁的内心。此外,该诗借穿上“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这一表层意义,暗指的是继承屈原留下的文化遗产,拥有圣洁的内心和桀骜不屈的精神。

诗的第四节将视野从白昼转换着黑夜,在描绘“击鼓”、“跳舞”、“月亮”等一系列意象之后,又回归到“亚洲铜”这一中心意象上,传达一切“由你构成”的意义。在这一节中,“亚洲铜”的外延意义下呈现出对空间意义上传承古老民族情感与精神遗产的指涉。“击鼓” 让我们想到“晨钟暮鼓”,它暗示着黑夜的来临,月亮的出现;“跳舞”是古老民族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与跳舞相同,“月亮”也是传达人们内心情感的媒介,因此,这三个意象在空间意义上传达着作为古老民族表达感情的媒介,诗的最后一句说“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从情感层面上来讲,月亮是属于“亚洲铜”的,是属于中国人的。因此,“击鼓”、“跳舞”、“月亮”最终又回到了“亚洲铜”这一黄土地上,因此“亚洲铜”作为人们击鼓庆祝的主角,传达着在空间意义上对古老民族情感与精神遗产的传承。

从整首诗来看,“亚洲铜”是全诗的中心意象。作为诗歌的外延部分,在阐述其作为金属与矿藏与亚洲黄土地相类似的第一层内涵之后,诗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意义上对“亚洲铜”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深化。而正是通过对“亚洲铜”外延下内涵意义的无穷无尽的表达,传达着对“亚洲铜”深沉热爱的诗歌主题。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蕴含的“张力”分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抒情短诗,全诗仅147个字,已成为海子流传最广的诗歌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必读作品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成为大众流行语,传达一种明丽、温暖的感彩。在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解读中,该诗俨然已经成了语言朴素、意象清新、节奏明快,关注尘世幸福,表达博爱情怀的诗歌文本。然而,在笔者看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诗歌文本所蕴含的深意并非如此。在该诗中,“幸福”一词可以称得上是文本的中心~,全诗的意蕴主要由它传达,因此笔者将运用退特的“张力”说来对“幸福”一词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进行探究,以期纠正之前一些研究的误读,展现该诗无穷无尽的内涵意义。

诗的第一节用“从明天起”作为开头,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等事情来定义“明天要做的“幸福”事情,而在诗的最后一句却有一种突转,表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诗的第一节传达出两层关于“幸福”的内涵意义。第一是表达不曾拥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的幸福,对这样的幸福有向往之情。“明天”指的是今天的下一天或不远的将来、未来,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暗指今天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是“一个幸福的人”要做的事情,同时也在暗指今天并没有做到这些事情,传达着对不曾拥有这样的幸福的内涵;第二是表达对隐逸的真正幸福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说“我”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暗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而诗的第二、三句暗指的是一种平凡自由的尘世生活,很显然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内涵与前二、三句所表达的内涵有一种生活取向上的内在冲突,由此诗的内涵意义再一次得到升华,即相比平凡自由的尘世生活,“我”更向往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逸生活带来的幸福。

诗的第二节由表达自己想要的幸福转向与“亲人”分享幸福。在这一节中,诗歌同样通过语言内在的冲突,表达其内在深刻含意。在“幸福”的外延之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在“幸福”的外延下传达着不曾拥有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以及向往这样的幸福的意义。 诗的表面意义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而内涵意义却是到今天为止,“我”并没有那样做,由此,在幸福的外延下,诗的第二节传达着对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的向往这一内涵意义;第二,在“幸福”的外延下意在表达幸福于“我”是短暂的,宁可不要拥有的含意。“闪电”的外延意义是“云内、云际或云地间的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电光”。而诗中将“闪电”与“幸福”搭配,内涵意义是在表达幸福虽然像闪电一样夺目美丽,但也却会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由此外延“幸福”的内涵意义再次得到深化,即虽然有对与“每一个亲人通信”的幸福的向往,但暗含由于它是短暂的,“我”宁可不要拥有的内涵。

诗的第三节由与亲人分享幸福,发展为祝愿陌生人幸福。这一节在语言上同样蕴含着语言内在的矛盾与统一。在“幸福”这一外延之下,蕴含着两层内涵意义。第一,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传达着祝福陌生人所拥有的幸福,但采取俯视态度,并与其保持距离这一意义。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俯视的距离感,“陌生人”的 “尘世”“幸福”只属于“陌生人”,不属于“我”,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在“幸福”的外延意义下表达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逸幸福这一意义。诗中“愿”的外延意义是一种希望、愿望。诗的第三、四、五句都在表达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 , “在尘世获得幸福”,而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只愿”一词又将自己与陌生人分开,“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外延意义上是在为陌生人祝福,内涵意义却是在表达自己的不妥协与坚持,同时与诗第一节最后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呼应,表面上是在表达自己对陌生人尘世生活的祝福,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对拥有隐逸幸福的不妥协。

从整首诗来看,看似在表达对尘世平凡幸福的向往与追寻,感情温暖、积极,实际上字里行间展现的却是潜意识中对尘世幸福的抗拒以及对隐逸的幸福的坚持与追寻,感情是矛盾且痛苦的。本诗的“张力”,正是在“幸福”外延下无穷无尽的内涵之中得到体现。

总的来说,艾伦・退特的诗歌语言“张力”说更多的是语义学上的外延与内涵的统一,他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强调的是外展与内包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下对诗的意义所起的巨大作用。在以上两首诗的讨论中,笔者分别选取两首诗的中心词――“亚洲铜”与“幸福”,在对这两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分析中,笔者一方面更加明确了艾伦・退特“张力说”的主要旨趣,即诗歌的“张力”是外延与内涵的统一,在一个外延下,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内涵,而每一层的内涵即比喻意义都不与字面意义即外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笔者也体悟到了新批评以文本为批评中心的优势――即在不考虑作者、读者的情况下,新批评理论仍旧能够显示出诗歌表达的主旨,而且正是在这样的分析中,诗歌本身的魅力才得以彰显。

注释:

①[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姚奔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30.

参考文献:

[1][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姚奔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奚密.海子《亚洲铜》探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