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质量工作要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确保两大安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
(三)实施三大工程:标准化工程、计量工程、名牌产品工程。
(四)推进四项建设:加强大质量建设、技术机构建设、行风作风建设、班子和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使质监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全县质监工作要继续按照“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四个深入,四个进一步”。
一、深入抓质量,进一步夯实发展至上的质量基础
1、推进质量兴县工作。继续深入宣贯《质量发展纲要》,制定贯彻落实《2014年质量兴县工作要点》和《县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努力构建政府负总责、企业负首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推动政府完善质量奖励与考核机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力争开展县县长质量奖评选工作。继续加大名牌培育创建力度,组织引导企业参与名牌价值评价和争创名牌产品。健全分类监管制度,扩大质量分类监管实施范围,依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企业诚信度,质量保证能力实施差别化监管。抓好行业质量振兴和“质量兴县”、“质量兴园”、“质量兴企”、“质量月”、“3·15质量咨询”等活动,推动全县质量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推进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意见》,建立以监督抽查为主,日常巡查、整改复查、专项检查相互衔接的监督检查体系。集中监管资源和力量,加强对关系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儿童用品、纺织服装、电子电器以及电子商务产品等重点产品的监管。加快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合理制定年度监督检点产品目录,加大涉及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重要生产资料、重要消费品以及反复出现问题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监督抽查力度,定期产品质量抽查报告和后处理结果,建立并落实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法人代表约谈制度,督促生产企业切实抓好整改工作。
3、推进认证认可和生产许可证监管。帮助全县申领证的企业完善条件,做好推荐申报工作,配合做好现场审查工作。指导企业实施认证认可工作,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保护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后续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无证产品、有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乱纪法行为。
二、深入保安全,进一步发挥在服务民生上的质量作用
1、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宣贯《特种设备安全法》,继续抓好特种设备监察检验机构规范化建设和使用单位标准化创建工作。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在全县逐步改革推行电梯安全监管模式,加大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推动力度。突出学校、医院、车站、商场、公园、餐饮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电梯等载人特种设备和气瓶、机动车“油改气”涉及特种设备为重点加强安全监察。继续做好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2、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开展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酒类、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食品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强化日常监管,对监督检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法责令企业整改、问题严重的停产整顿。继续落实食品企业巡查、回访、年审、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制度,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不留监管空当。积极应对食品监管职能调整,确保职能调整过渡期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
3、强化执法打假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涉及民生、问题突出的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继续开展专项打假行动,重点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黑心企业和黑窝点。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继续组织开展“双打”、“质监利剑”行动和汽车产品打假治劣行动,对农资、建材、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会、企业协作联动,积极挖掘案源,形成打假合力。
三、深入促发展,进一步提升质监技术的支撑能力
1、加强标准化工作。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大做强我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活动。加快我县主导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鼓励和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导和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国家或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大标准化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规范产品标准备案、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扎实做好条代码工作,完善标准化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加强与工商、地税、银行等部门的横向联系与支持,努力提高代码的覆盖面和验证率以及数据质量合格率。依托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严格执行《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和《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范代码工作。
2、加强计量工作。贯彻实施《计量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计量传溯体系、计量监管体系,加快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计量测试服务能力。继续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继续争取把医疗器具和集贸市场衡器强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组织开展加油机、汽车衡、电子秤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加油机、衡器、出租车计价器、机动车测速仪、医用计量器具、民用三表的强制检定工作。加大节能减排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加强能效标识监管,进一步推进能源计量,对全县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监察,提升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能力,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培育计量市场,为企业计量检定、校准提供优质服务。
3、加强技术机构建设。继续加大对检测所投入,促使其检测项目、技术装备、检测水平、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把拓展检验检定项目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现有人员和设备的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在完成法定检验任务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开展非强检计量器具的调试、校准、修理业务。利用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协作、配合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化技术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业绩突出的岗位倾斜,细化成本核算,实行收入分配与成本核算挂钩。
四、深入强质监,进一步塑造质监系统的良好形象
篇2
(一)、质量工作总体情况
1.加强地方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印发了《宁都县落实赣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宁府办字[2018]118号),并在质量兴县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宁都县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从2018年我县成立质量强县工作规划领导小组以来,每年年初我县都按计划召开了全县质量强县工作总结及布置会,积极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动帮助企业复产复工,度过难关。
2.落实各项经费保障。2020年政府下拨各类专项经费人民币171.5万元,包含质量兴县、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整治、质量监督管理、计量强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食品快速检测车辆运行等专项经费。有力的保障了质量强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年围绕保障质量工作开展了“8+6”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守护消费、危险化学品、有机认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工作20多次。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小组、食品安全专项等各类整治小组、通过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的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各类违法行为。
4.全力保障复工复产。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在这全面抗疫的时刻,我县发挥质量优势,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经济复苏。先后组织我县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企业(含小作坊),药店签订“三保”承诺书。组织安排我县辖区企业对接市“百名干部帮百企”暨2020年服务工业月活动,帮助企业在疫情过后快速完成复工复产。
5.圆满完成质量目标。全年消费品市级定检产品抽查合格率99.6%以上;
(二)、质量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1.开展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2020年1月20日宁质兴办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兴县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宁质兴办字〔2020〕2号)提出了坚持以质为先,以质取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意识。根据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及2020年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20年全省质量提升重点项目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实际出发申报了《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项目,并出台了我县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纺织服装质量提升行动,带动我县纺织服装进军高端市场,进一步扩大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
2.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质量培训。2020年4月份组织我县7家工业许可证企业、20多家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以及若干家食品小作坊企业和县局全股室各业务骨干共计90多人,参加了市局质量管理网络培训,10月-12月共组织我县4家企业及股室人员共28人参加省局组织的全省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班,为本年度实现质量强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3.积极推荐企业参加评优推先。根据县委、县政府对我县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要求,结合赣州市市长质量奖评选要求,我县本年度共推荐4家企业参与赣州市市长质量奖评选。组织推荐企业参与江西名牌评选,并成功获批。组织我县2家企业撰写了2篇“讲好质量故事”征文稿报送市局。
4.大力开展“质量月”现场活动。2020年,我县开展质量月活动4次,参与企业数量12家,参与一线员工数量220人次,参与群众数量700人次。活动现场共发放质量消费、有机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等宣传单800多份,发放宣传手册100多份,摆放宣传展板5块,现场签订“放心超市、放心餐厅”食品质量承诺书90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次。
二、2020年质量工作亮点
(一)产品质量方面。全县共开展各类产品质量抽检2000多批次,涉及3大类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99.6%以上。
(二)工程质量方面。根据市住建局《关于表彰2020年度赣州市优质建设工程奖的通报》[2020]375号文件,我县龙溪湾·壹号二期二部分、龙溪御景二期B地块工程和宁都高级技工学校一期-6#楼综合楼获得赣州市优质建设工程奖。东投状元府二期、赣商创业园D区、县中医院人防地下室3个项目申报了赣州市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地奖。
(三)服务质量方面。服务业质量水平得到大力提升。旅游服务:2020年成功创建1个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长木欢乐园)和1个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凤溪湾农庄),成功创建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宁都沃尔顿国际酒店、宁都县忆境江南花园酒店),1家达到银树叶级绿色饭店(宁都县忆境江南花园酒店),创建1家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忆境江南花园酒店),有美食街,特色一桌菜。商贸服务:以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大型商贸企业开展“弘扬诚信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切实加强我县商贸企业诚信信用体系建设,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诚信兴商”的良好氛围,有效增强市场经营者诚实守信意识,提升诚信兴商信用水平。医疗服务: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县人民医院DRG排名从2019年第20名上升至第15名,低风险死亡率为0 。
(四)环境质量方面。通过开展治水,治气重点工程建设,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空气优良率99%,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力推进。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100%。县级水源地水质监测报告显示,宁都县供水公司第一、二水厂(梅江)饮用水源地2处县级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省林业局下达我县2020年度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6万亩、退化林修复2.0万亩,完成了省林业局下达的国家重点防护林年度建设任务,完成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兴县工作推进缓慢,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质量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服务企业意识不强,主动服务企业力度不够,质量兴县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二)企业质量意识不强。我县标杆企业少,企业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意识不强,企业争先创优树品牌意识不强,参与品牌申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品牌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基层开展业务培训少。各基层落实人员工作繁琐,接触面广,需要掌握的知识多,由于缺少有效的培训导致基层工作开展困难,完成落实质量不容乐观。
(四)各部门各单位人员配置不足,往往一人对接多项业务,业务跨度大,业务量多,加上专业人员缺乏,经常出现工作无人会,无法推进执行的困境。
(五)财政紧张,资金支持不够。由于县财政资金紧张,加上现在新建项目多为地方财政配套落实,财政收入有限,资金缺口较为严重。
(六)媒体宣传及活动开展还有待提高,目前对质量强县工作的宣传报道形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活动宣传还有待进一步多元化组织实施。
四、2021年工作要点
为更好的完成质量目标,完善质量措施,我县将坚持质量强县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硬实力。通过人员培训、经验交流、改革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质量监管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宁都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头,立基础。
(一)加强学习,提质提效。通过邀请质量管理专家到场授课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组织优秀的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及政府质量监督人员到质量工作做的更加出色的地方学习交流。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县质量发展培养人才,储备力量。
(二)积极对接,争取支持。扎实开展好质量强市创建工作,认真学习上级关于质量强市创建相关文件精神。主动对接上级部门,详细向上级部门汇报我县质量强县各项工作,坚决执行和落实好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以优异的质量工作成绩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培训、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三)加强监督,严格执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针。严格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是保证这一方针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一环。质量发展工作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定要严守底线,强化监管。在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严格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培养优良的市场经济发展沃土添光加彩。
(四)是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强化产品质量抽检,围绕群众关切的儿童用品、老年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纺织服装、家居用品、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舆论关注的热点产品,开展定向抽检。加大以钢筋、保温材料、消防产品、成品油等为重点品种的抽检范围和频次。强化对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依照新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产品质量的监管责任和处置流程,实现产品质量从抽检到后续处理的闭环监管。强化产品质量专项治理,充分利用监督抽查检测结果,加强对我县重点工业产品的专项整治力度。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回头看”,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联合技术检验机构,指导企业加强质量把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篇3
1检测项目的选择和标准
在建材质量检测工作中,首要完成检测项目的选择和检测标准的选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的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来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并采用适宜的检测技术标准。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用途不同,这也决定了其检测项目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选取的技术标准自然也不会相同。在当前同一检测项目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会有不同的技术指标,因此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设计规范和项目实际来选择适宜的检测项目和技术标准。
2检测样本的数量和方法
建材质量检测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样本来进行检测,以此来对整个工程中建材的质量情况进行了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选择好检测样本。即对样本数量的样本监测方法进行合理确定,一旦样本数量过多,则其准确性也会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必然会影响到检测效率。而且采取的检测方法较为复杂时,检测结果也会更加精确,但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可能无法完成全部的检测任务。因此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检测样本的数量,并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达到较好的水平。
3检测设备的调试与校准
在具体建材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设备具有不可或缺性,其作为获得检测结果的唯一工具,在建材质量检测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检测设备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做好检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即在日常使用时做好检测设备的调试和校准,使每一台检测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确保得出最准确的结果,为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检测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在建材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一项要素,是在检测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由于检测人员作为检测要素的特殊性,其在工作中很难保证没有一点失误,一旦失语则会影响到具体的检测结果。因此需要检测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确保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质量。对于检测机构来讲,需要重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使检测人员能够利用一切机会来不断学习和钻研,掌握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并注重实际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检测技能和专业水平,确保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
5检测过程的控制和保障
在对建材质量检测时,需要控制好检测过程。在具体检测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会对检测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检测过程的控制和保障工作。在具体检测开始之前即要制定各种预案,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制定应急预案,一旦检测过程中发生事故及灾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在部分检测试验过程中,存在钢筋拉伸试验时不拉至断裂的情况,这样必然会造成试验结果误差。由于钢筋没有拉我能,这样所测得的伸长率缺乏准确性,违背了标准的规定要求,与检测要求不相符。因此要具体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要求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检测结果的比较和确定
建材能否投入最终使用,需要以检测结果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面明检测结果也是检测人员辛苦工作的成果,是对检测机构是否履职的唯一评判标准。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检测结果是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在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测时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详实性,准确对建材质量进行鉴定,实现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护。
7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投入力度也较大,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建材质量检测工作,不仅出台了一系列建材质量检测标准,而且检测设备也不断优化升级,检测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有效的推动了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建材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会存在各种影响因素会对检测结果带来不利影响,但随着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并严格进行把关,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水平必然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百姓打造一系列的民主工程和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方焱.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7(5).
篇4
一是进一步落实生鲜乳收购、运输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坚决禁止无证收奶和无证运奶;二是继续深化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标准化建设。按照农业部制定的《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现场检查内容和判断标准》和《生鲜乳运输车辆现场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继续深化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标准化建设;三是深入落实生鲜乳收购站“日志、巡查、监测”三结合监管制度。坚持每个生鲜乳收购站由所在县(市、区)畜牧食品局派驻1名驻站监督员,并建立工作日志,县(市、区)局每月至少对生鲜乳收购站巡查一次,监管部门和驻站监督员按照要求对生鲜乳收购站进行生鲜乳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m1快速监测;四是对生鲜乳收购站进行生鲜乳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m1快速监测。监测频率为县(区)畜牧部门每月至少抽检一次、驻站监督员每周至少抽检一次。
(三)开展硝基呋喃类违禁药物监测
篇5
1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在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样中,较为常用的是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有助于更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在抽样之前应编制好不同类别样品的随机抽样方案,这方案包括对产品批次和抽样方式的规定以及抽取样品量的大小等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特殊情况的要对运输和储存的要求做好规定,以免影响抽取样品的质量。编制抽样方案存在两种情况:a.在产品标准中抽样方案已有具体规定的,应按照产品标准规定执行。b.产品标准没有规定抽样方案的,应针对抽取样品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家有关的抽样标准研究确定可操作的具体方案。确定抽样方案时可参考国家质检总局制订的《××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和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相关规定要求。具体抽样方案的设定要能保证抽样人员所抽取的样品能够代表一部分样品的显著特征,所抽取的样品量也不仅仅是为了抽取而抽取,要能够满足需求并且反映真实的样品情况。若未制定抽样方案或抽样方案的制定不能很好地为抽样工作进行指导,那么不利于抽样人员进行产品抽样。
2抽查产品种类的确定
抽样人员在进入企业后,应首先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说明来意,进入现场查看,了解企业产品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监督抽查中,抽查产品种类必须按行政机关下达的工作任务或工作指令规定进行。到现场抽样时,首先必须确定企业有生产或销售规定中的产品种类才能进行抽样,所抽取的样品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在生产企业中,产品抽样地点通常在成品仓库,抽样时应明确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抽查产品必须为经企业出产检验合格后的产品,未经检验产品、不合格品或次品不能作为抽查产品的对象。在流通领域,产品抽样地点通常在企业仓库或营业场所,所经营产品未经特别标明都视为合格品,可作为被抽查产品。
3产品检验批量的确定
所谓产品检验批是指一批作为检验对象而聚集起来的即将提交检验的产品,批量即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同型号、同等级、同类型的,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才能组成同一个检验批。对此上级监管部门在下发要求时会做出详细的相关规定,,这就要求抽样人员在进行产品检验时按照监督文检的规定进行,产品批量和产品种类都要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产品属性所要求的限量值。
4实施产品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随机抽样是较为常用的的方式,但是实际上却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常用随机抽样方法有4种方法,简单随机抽取较为常用,但不能保证抽样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抽样结果存在一定的系统性,能说明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样品所反映的特征。整群抽样法的抽样结果呈现多样化特征。这四种不同的抽样方法适用于不同标准的抽样方案。抽样的随机性要求在选择的随机抽样方法时,应能使总体的每个产品都有相同的被抽机会。抽签、查随机数值表或掷随机数骰子等方法都是不错的随机抽样方法,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是相同的。不同产品种类和不同产品种类都存在抽样方法上的差异。因而抽样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执行抽样前仔细阅读抽样方案的相关规定和产品标准等,避免出现个人失误影响抽样结果,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抽样。
5抽样单信息填写
抽样单信息填写是对抽样工作的详细记录,作为是产品监督检验工作的原始凭证之一,是追溯产品情况的依据。因而填写抽样单时要将检验所需的信息填写完整,为了方便而简略填写很可能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开展。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行政处罚时,抽样单上产品标注的方式不一致或抽样日期等问题,往往直接引起执法部门与受处罚单位争议。因此,抽样单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和规范化,字迹清晰,有利于后期质量检验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监督抽取样品的单子须填写各类信息,包括任务来源和受检产品信息等信息,完善抽样单位所需信息,在填写过程中遵循真实有效的原则。
6样品运输和储存
抽取样品应封样,封条应双方签名、盖章,封样应牢固、有效。无论检验用样或备用样品,在抽取过程和封样后的运输储存都应按产品标准和产品说明的运输储存条件管理,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需低温保存的冷冻食品,抽样单位应配备符合温度要求的车用和储存用冰箱;有防潮要求的产品应采取符合要求的防潮措施处理;对于保质期短的样品,应使样品在保质期结束前完成产品检验规定程序;对于其它有特殊运输储存要求的产品,其样品都应按规定要求妥善管理。同时,要求防止运输储存人为损坏,做好样品流转过程每个环节的样品接收检查和管理记录。
7其他工作要点
除以上所谈及之外,考虑到抽样现场人员复杂,环境喧闹以及抽样人员外出时间较长等情况导致抽样人员易情绪化,易导致抽样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应查未查等过失,极易被产品质量差的企业主趁机利用逃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或逃避处罚。错误的抽样程序、错填抽样单等不经意间发生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监督抽查工作失去效用。因此,抽样人员在进行抽样工作时应保持高度的认知和敏捷的思绪,认真负责,按照标准程序和规范要求确保抽样工作的顺利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也应重视抽样工作,挖掘并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上岗进行抽样工作,提高抽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做好抽样工作,促进产品监督抽样工作的有效实施。
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样的实际工作中,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始始终是以抽样工作的开始为代表。抽样是产品监督抽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抽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谨以此文通过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样工作的重点和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抽样工作人员的借鉴,希望能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标准化实施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房泽辉 单位:甘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工程建设方对于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有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作为桥梁工程的监理人员不单单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革新和施工工序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展步伐,不断提升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 桥梁工程的监理现状
工程建设的重要监理组织机构属于独立于建设与施工单位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主体,但是又跟二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监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只有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安全监理职责,才可保证项目工程的投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也才能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所以监理单位在桥梁工程施工时一定严格监督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牢牢控制工程施工工序,尽可能的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所谓工程监理主要指监理单位根据业主委托与授权,按照相关法规与监理合同及其他有关的工程建设合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也即是对桥梁工程项目采取三控制、梁管理与一协调的手段。所谓三控制是指严格控制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投资;所谓桥梁管理是指管理好施工合同以及施工现场的各类有效信息;所谓一协调是指承担起对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桥梁工程建设监理主要借助监理人员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为工程投资业主提供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服务,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照施工方案计划的投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目标如期完成,他们不需要直接参与到生产活动中,而需尽最大努力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改善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目标如期实现。在此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时还要承担起自己的服务责任。
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监理
2.1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
完善安全巡查制度是为了创新桥梁工程的安全监理模式,把控好前移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关口,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尽可能的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掌握整个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主动权,从而从根本上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2安全监理巡查内容
因为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安全巡查制度的建立是就施工作业面后期的延伸以及变化而言的,施工期间随时会有新情况出现,为了及时转换危险源,巡查过程中就要及时发现潜存的安全隐患,进而以口头与书面形式告知承包人进行整改。其检点在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用电、高空施工作业等方面的安全。
2.3安全监理巡查措施
安全巡查分定期与不定期、定项与不定项、安全监理工程师检查和监理组检查以及安全巡查和隐患整改检查四方面,并且要将它们有效结合在一起使用。监理巡查期间要把重点放在承包人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整改情况上,一旦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就要及时进行整改和补救。
3 严格控制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质量监管属于路桥工程整改质量管理模式里非常重要的以部门,也是所有监理工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作为桥梁工程的监理人员只有科学严谨、认真的做好监理工作,督促施工方能够按照施工规范认真施工,才可打造出一流的工程质量,也才能为整个工程的后期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工程师主要工作分为三步,第一,要结合桥梁工程特点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监理规划,要清楚整个监理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以及什么时候去做等各种问题,进而引领整个工程的监理活动得以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道路;第二,要借助对整个工程全过程的监理,将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在系统全过程的正式实施过程中,还要对整个工程的人、机、物、财等诸多环节质量进行环全面控制;第三,要重点加强一些关键路段以及特殊部位施工流程的监理,并采用联合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以便可以及时的处理好关键路段以及特殊部位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面进展。
3.1认真审查设计图纸
监理部门需要认真学习以便设计图纸,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和施工单位在审图期间发现的有关问题汇总到一块,等到设计交底会时,在书面提出来,等到设计单位都作答并书面回复之后,在此之后才能给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
3.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承包人入如想开展施工作业就要拿到监理部门审批过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这也是确保承包人可以认真履行行为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一定要逐一认真、仔细的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审核要及时,把关要严格,如果发现违背金属规范要求与工期目标的则要返回给施工单位进行修改,直到修改合格后才可通过。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尽可能的降低工程的损失,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并且能够找出关键工作与关键线路。
3.3对桥梁工程进行准确定位
所谓桥梁工程定位控制的要点主要指:承包人必须具备合格的测量人员、优质的测量设备与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而确保工程定位得以准确。监理项目部门还要对从事测量工作的相关人员资质证书以及测量仪器具备的检测证书进行认真核对,所有测量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并且所有的仪器检测都需在有效期限内,这样才可从源头上确保测量精度。
1)基准点精度准确定位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基准点精度定位准确关系重大。一般需要由业主与管理单位组织以及测绘院、监理、施工单位三部门在施工现场开展基准点的交接桩工作。每个基准点都要由施工单位与监理测量工程师来反复测量闭合,并且要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采取加密措施,从而在根本上确保工程定位精度的准确性,并能满足使用所需。
2)严格控制施工放样质量
施工放样要从平面与立体空间位置作全面控制。当每个部位放样控制在由监理测量工程师反复测量后没有问题后才可对下一道工序开展施工作业。
4桥梁基础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注意事项
1)正式开工前,作为监理工程师,一定要认真审查承包商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如果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才可开工;
2)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准确放线,而监理工程师要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因为该工序与路线和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关系重大,所以一定要谨慎,所存在的误差也只能在施工规范规定范围内;
3)基础工程施工时,监理工程师一定要随时观察结构物的地质变化情况。因为勘察设计钻探工作毕竟不够详尽,或者由于一些其它自然条件所致很有可能促使施工现场实地情况和设计图纸给出的地质资料不一样,这时就要及时和设计代表进行协商,并且要提出相应的设计变更,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免留下工程隐患,造成严重安全事故而难以挽回;
4)因为桥梁的基础工程属于隐蔽性较强的工程,所以施工时一定要派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理。在埋置基础前还要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认可,如果发现地质突变或者施工过程中存在缺陷,就要针对该工程施工工序及时进行拍照并上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准备好资料,使得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凭据,以免惩罚不明;
5)扩大基础环节需要浇筑大量混凝土,并且还涉及到钢筋铺设工作,这时就要从基坑开挖、围堰和排水设施设置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而且对这一阶段施工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旁站监理工程师要做到施工现场实地层层验收,加强特殊部位的重视。
5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要求的逐日提高,作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监理水平,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也才能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浩.公路桥涵施工技术中的质量控制浅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8).
篇7
3. 加强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标准转化应用,指导、督促三品企业按标生产,并引导规模基地制定应用生产技术规程,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三品一标”申报认证,严格申报标准,规范申报程序,通过认证培育品牌,以品牌引领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4.推进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畜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查机制,明确各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以规模化养殖企业为主体、流向管理为核心、以追溯码为载体,产地证为基础,推行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建立畜产品上市可追溯制度,逐步实现产地畜产品来源可追溯、信息可查询。引导三品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应用畜产品产地证明等,规范产品准入、市场流向和市场管理体系。
5强化日常监管,提升监管水平。扎实推进基层网格化监管,加强监管队伍和监管员能力建设,加快健全基层专业化监管队伍,建立岗前培训、职责明晰、管理规范、快速高效的监管员队伍,加快形成“定对象、定人员、定目标、绩效考核”的“三定一考核”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提升目标意识,加大日常巡查和测抽查力度,严格落实一对一监管,强化源头治理,抓好日常监管工作。
6. 推进检打联动,惩防并举。加强对畜产品实施风险监测,全面监控安全状况,排查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对风险监测不合格样品,每一例均实施追溯调查及整改,对检出禁用物质的样品及时组织跟进监督抽查。建立畜牧、食药监、公安三部门信息互动,加强联合监管,及时通报交流监管信息及案件线索,对情节严重的突发事件或重大案件,可向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联合查证,对涉嫌犯罪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依据法定程序,加大立案查处力度。
7. 突出专项整治,确保节日安全。针对“三品”企业、规模养殖基地、定点畜禽屠宰场、奶牛场等重点场所,开展五一节前、中秋、国庆、元旦前等重点时段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畜产品养殖收储、运转、屠宰、销售环节,猪牛羊使用瘦肉精、畜禽滥用抗菌药、生鲜乳添加三聚氰胺等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屠宰、销售、市场准入行为。
8. 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依法监管。基层兽医站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原则,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一对一监管。市林牧系统内部将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层层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行政监察和问责,推行责任追究制。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样力度,加强联合执法,检打联动,加强普法宣传,保持严防、严控、严打、严治的高压态势,严防违法犯罪发生。
9. 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和组织协调机制,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年度乡工作目标考核,通过考核层层传递压力并强化条件保障,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考核,落实绩效管理,建立基层监管员考核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其监管、协查职能,形成考核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监管格局。
篇8
1.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切实加大力度,支持推动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行政监管科(室、办),依法承担和履行本地区、本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进一步协调编办,确保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合法化,使监管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乡(镇)、村。
1.3提升乡镇监管能力 落实监管服务职能,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改善工作条件,完善工作手段,推动乡镇监管机构尽快启动速测工作,开展监管工作。
2.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2.1深入开展蔬菜农残超标专项整治 重点加强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加强日常督导巡查,组织基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重点对 “三品一标”产地、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检查和巡查,每个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巡查不低于2次,并有详细记录的巡查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蔬菜生产和消费安全。通过检验检测、监督检查等多种途径,全面组织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问题隐患,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2.2加强部门协作 与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交、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有效形成监管合力。
3.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
3.1开展农业标准化制(修)定 在全省标准化战略统领下,积极协调农业部及省质监、卫生部门,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围绕主导产业,组织相关农业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及企业开展农业标准制(修)定工作,完善充实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实施和推广力度。
3.2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认真实施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整建制创建项目,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配合省质监局,抓好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探索推进标准化的模式。
3.3稳步发展“三品一标” 注重发展质量,全面强化证后监管,逐步完善退出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信誉。提高“三品一标”认证准入门槛,完善认证制度。力争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00个。
4.强化农产品监测
4.1制定总体监测方案 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各地工作实际,科学制定总体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4.2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 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产品和区域风险监测。全年开展蔬菜、水果省级例行监测4次,食用菌例行监测2次,做好棚膜蔬菜、露地蔬菜、秋菜等专项监测;做好人参、粮食和农产品包装物污染状况质量安全普查和风险排查,有针对性的开展监督抽查,省级定量检测农产品样本5000个以上,全省基层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5万个以上。
4.3实行检打联动 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发现高毒禁用农药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溯源核查,排查风险隐患,并向属地农业部门通报。依据监督抽查结果,依法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
5.推进质检体系建设
5.1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按照农业部要求,在省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下,抓紧实施“质检体系二期规划”,确保建设质量。组织已批复的项目单位开展项目建设,组织好新项目的申报工作。凡已投资的在建项目,要加快实施进度,必须按期竣工验收。督促质检机构尤其是县级质检站尽快实现职能、人员和运行经费“三到位”,全面强化运行管理。按照世行办部署,加快推进世行贷款市州级质检中心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5.2开展县级质检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试点工作 组织已建成并资质认定条件比较成熟的县级质检站,尽快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先行选择3~5家县级质检机构开展认定试点工作,取得资质后,尽快开展区域内检测工作,并承担上级下达的相应检测任务。
5.3抓好质检机构人员大比武活动 根据农业部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岗位练兵,参加国家组织的比武活动。
6.抓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6.1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配合我省2个农业部风险评估实验室,按照农业部的整体部署,开展相关产品的风险评估工作。积极争取省农产品包装材料监测中心纳入农业部第二批风险评估实验室。
6.2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报告制度,规范信息,加强舆情监控,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召开北方7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会议。
6.3规范风险隐患处置程序 制定《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风险隐患情况通报督办办法》,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及时处置风险隐患问题。
7.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
做好监管示范县创建试点工作。根据农业部要求,开展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按国家认定标准,选好试点县,并组织实施。
8.积极主动配合抓好世行项目
继续做好项目实施。全面加强对世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积极主动做好配合服务工作,组织省级项目实施单位、各市(州)及项目实施县开展相关世行项目实施工作,推进省级世行项目有序开展。
9.广泛开展宣传培训
篇9
(二)强化风险监测。配合县级监测机构作用,加大随机抽样力度,增加产地、“三前”环节、禁用药物的抽检比例,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覆盖面,切实增强风险预警能力。
(三)完善应急机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镇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针对问题多发区域和重点品种,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四)加强科普宣传。建立常态化科普宣传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线上模式及食品安全宣传周、农资打假宣传周等线下模式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生产消费知识。提升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引导放心消费。
二、强化执法监管
(一)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开展“利剑”行动,重点整治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参等中药材、畜禽、禽蛋、水产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管名录,将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参等中药材、畜禽和养殖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名录库。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本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上级部门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情况。
(二)加强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暗查暗访等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各村、社区作为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制度,镇相关部门要不定期地对各村、各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进行抽查,抽查范围覆盖大中小生产经营主体,抽查内容突出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针对重点地区和产品加大频次,扩大参数,实施精准打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职责,通过检打联动、行刑衔接、联合惩戒等方式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举报。
(三)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密切关注肺炎疫情对农资供应和产品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和信息调度,努力保障农资市场秩序稳定、产品质量可靠。春耕生产前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兽药、饲料中非法添加禁用药物、肥料有效成分不足、种子侵权假冒等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对违法主体依法从严处理。
三、完善监管制度
(一)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健全监管长效制度机制。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细化工作内容,聚焦重点品种、重点主体和重点问题,在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探索“合格证+追溯码+认证标识”的发展模式。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开展指导培训,推动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和自我承诺。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合格证制度的作用,压实主体责任,鼓励“菜篮子”产品随车附带合格证上市。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开证、冒用他人名义开证等行为,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
(二)加快质量追溯推广应用。继续加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湖平台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的宣传力度,根据上级要求逐步将各村、各社区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纳入平台管理并指导其产品带码上市,提高农产品可追溯比例。率先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配备专职技术指导人员,加大培训指导力度。联合市监局等相关部门,加快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切实守好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防线。
(三)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更新完善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诚信档案,加强信用管理。制定并落实“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建立生产主体信用情况与项目申报、补贴奖励、产品推介等激励措施挂钩机制,加大守信主体奖励力度和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将生产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列入“黑名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文化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责任,将生产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信用宣传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健全标准体系
(一)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依据县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的绿色种植经验,开展标准进村入户活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依托绿色标准化基地项目实施,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以基地引领、示范创建为目标,打造一批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等“菜篮子”产品以及特色优质粮食作物、人参等中草药材为示范典型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点。
(二)开展农产品提质行动。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宣传推广和产品推介。
篇10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的加快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强化管理施工质量,则可以采用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等多种措施,并同时明确施工过程中管理工程质量的基本原则。
一、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控原则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受到环境、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控制工程进度,进度被耽误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质量管控工作,再加上工程设计发生变更时,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建设技术标准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在管控工程质量时面临许多难题。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难度及优化质量管控工作,则在管理工程质量时应坚持节约原则、科技为先原则及遵守政策原则:
1、节约原则。在管理公路质量时,应注意有机结合长短期利益、国家与施工单位的利益,优化选择施工方案,在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2、科技为先原则
为了管理好施工质量,则不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新型施工工艺技术,同时还需要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保障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从而为质量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3、遵守政策原则。在管理工程质量时应依据国家或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充分发挥法律、法规、政策对于质量管控工作的指导作用,例如应贯彻保护农田、文物、环境及节约能源、土地及木材等政策。
二、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要点
1、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移,一批从事高速公路施工的人员脱颖而出,使施工队伍得到了有效锻炼,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与世界先进的隧道施工队伍有很大差距。高速公路的施工工艺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不断有新工艺、新工法产生。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才能处理好隧道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应付各种不同的围岩条件。经过经济安全的综合分析后,决定采取分层开挖、分层保护的处理方法,尽量使用机械开挖、装载机辅助装运和人工辅助修坡的方式;机械或人工不能直接开挖土石方,要采用爆破开挖的方法;避免隧道长时间暴露,以免造成坡面坍塌;混凝土要达到设计要求,隧道两侧要进行对称回填。
2、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强化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将存在的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保证各道工序的质量得到有效管理:
2.1应安排技术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盯岗,强调技术人员按时到现场办公,如不能及时在现场盯岗,则视为脱岗。在关键工序的施工工作开始前,技术处、经理部的负责人应及时到场,以便于深入现场对施工工作进行指挥协调,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及技术难题;
2.2在施工前工程师应向机械人员、施工人员及工长讲解技术标准、施工方案、具体施工工艺及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等,确保相关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后才开始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文明施工,以减轻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一道工序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避免因现场混乱而对下一道工序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标牌、标语等设置于重要场所,并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保证材料、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以便在顺利开展施工工作的同时有效管理工程质量;
2.3应严格控制公路底基层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精确放样等质量通病,有效管理标高质量,保证控制桩的设置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由此提高底基层横坡度及标高的合格率。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采用线绳对高程点进行加密控制。此外,在对底基层进行找平时可采用以下方法:第1次放样为粗平,第2次为精平,第3次为再精平,随后进行检机操作,检机操作完成后再次进行找平,从而使底基层平整度与标高得到有效控制。
3、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从设备、材料和工作人员等环节出发,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前,要根据施工中的具体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使专业的工作人员了解整个施工的质量标准和进度,并通过岗位责任制对这些机制进行合理划分;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施工的材料的使用上,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做到施工人员与设备的有效搭配,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按照程序对工程进行有效检验,尤其是要及时处理与工程质量要求不符的工序。
对于一些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要及时保修工程关键部位,从而为方便验收和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提供便利条件。工程建设资料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的参考文件,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状况的体现,还是工程后期维护的重要参考。因此,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整理是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认真搜集、整理资料,并根据相应的数据整合。当现场检验结束后,要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形成资料,并由监理单位审核;审核后,需要收集、记录和整理相关材料,最终形成纸质的资料,并由相关单位审核;审核后,需要合理保存资料。
4、加强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时进行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必要物质,要确保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管理工作是关键。施工单位必须严格管理设备和材料,从采购施工用料阶段开始,就抓住价格和质量间的平衡点,不仅确保设备与材料质量,还要降低采购成本。如果条件允许要建立施工实验室,实验室内配有相关试验设备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及工程半成品进行检验,确保试验科学性与准确性,利用有效数据实现工程质量管理。
5、加大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力度
进行高速公路施工时,要注意工程施工的气象灾害及环境污染因素,尽可能地避开寒潮、狂风、高温等天气,工程施工前,最后结合工程环境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另外,做好工程施工场地清洁工作,保证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具有良好环境。
结束语
我们要严格遵守“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的方针政策,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应坚持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并重,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广泛面向交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为企业与市场搭建交流平台,从而促进交通业的发展。更要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工序不完整、质量无法达标的公路,要坚决治理。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一些不科学的建筑方法进行合理改善,从而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最新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黄明玉.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
[2]何涛,谢莉.现代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实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篇11
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就是通过对工程建设者的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工程建设费用、进度、质量按计划实现,确保工程建设科学推进,并达到节约费用、保持质量、高效运作的目的。下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问题展开论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特点
1、复杂性
施工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每一个环节都潜伏着致病的基因,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即使同一性质的施工质量问题,其产生原因有时截然不同。
2、多发性
施工过程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漏水、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改进相应的施工工艺,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3、严重性
施工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会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4、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可预防事故进一步恶化。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内容
1、施工前期监理质量控制
(1)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
其控制章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可把施工项目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对工程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工程负责人应该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全面的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和分包单位人员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
(2)建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系统
一个过程是指从施工阶段的事前准备,经过事中各工序的施工以及检查验收,直到事后的工程总体验收及资料归档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四个阶段是指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各个分部分项的施工阶段、各个分部分项的检查验收阶段、发现并处理问题的阶段。八个步骤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各部布分项施工的监控;对各分部分项施工质量的检验;总结该阶段的有关数据、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整理整个施工阶段的有关数据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文件归档。
2、工程测量的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1)设置基准定位桩及复测高程点。
(2)督促施工方打定位桩,做好定位轴线。
(3)监理员现场监督施工单位的定位放线和基槽放线工作,做好轴线复测记录。
(4)基础完成后,监理单位复测±0.000标高位置。
(5)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定位轴线复测记录报审表签字,然后留底。
(6)监理单位要联系建设单位共同做好基础定位桩的复测工作。
(7)放线基准桩、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应设置于可靠且不易破坏的部位,而且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发生定位桩不符,应主动和规划部门联系。
(8)施工单位在提交定位轴线复测记录报审表时,必须有基槽验线记录并且签字完全,否则不予签字。
3、工序的质量控制的监理
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在工序质量控制中,监理工程师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明确每道工序的报验制度。
(1)建立《质量管理卡》,明确管理的内容及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测定时间、技术实施对策、检查人员、责任人员等。从而达到减少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2)建立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明确各工序责任人,使责任落实。“三检”就是进一步跟踪落实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状况,当工人每完成一道工序后,要求其进行自检,确认合格后,由班(组)长复检,再由项目质量检查员检查认定并记录在案。
(3)建立《工序检评质量控制表》,明确控制内容、完成时间、责任人、检查人,待整个工序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对一些特殊工艺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施工单位要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卡,要大力推广“样板”,增强全员质量意识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监理人员要熟悉图纸、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旁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应按规定到现场进行见证和监督。
4、钢筋、模板、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1)进场材料应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是钢筋型号,批次、炉批号等是否和设计文件相符。
(2)钢筋加工和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可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下料单核对钢筋量,做好成品保管工作。
(3)对进场的钢材进行复检,做好见证取样记录,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送双倍件,直到材料合格为止。
(4)检查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模板专项方案的要求,钢筋绑扎时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墙、梁、柱、板等节点是否符合设计及图集规范要求,检查钢筋尺寸及架立筋、分布筋型号是否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6)在施工单位自检、互检,平行检的基础上,监理人进行抽检,做好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7)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隐蔽工程验收(监理、设计、质监站要求到场)。
5、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控要点
(1)原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是质量的关键,要使其达到设计的强度,必须把握好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材料实际情况,随时测定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用水量,严格控制好水灰比。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
(2)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强度,监理工程师事先应周密考虑。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事先确定浇筑方案,分层、分段要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是否配备周全;振捣器的类型、规格和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器要求;施工时的天气有无大的变化影响;抽查坍落度及试块用的器具是否在施工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降温及控温准备;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的保温措施及养护覆盖材料的准备等。另外,在施工缝浇筑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还应特别注意检查施工缝处板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判断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是1.2N/ mm2以上,并对施工缝处的凿毛、清理、接浆等进行认真地检查。
结语
总之,工程的建设要以按期竣工、质量合格、造价合理、安全无事故、合同无纠纷、实现综合效益的监理管理为目标,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加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按合同办事。这就要求监理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监理科学知识,研究监理理论,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学习他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监理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监理工作能力,才能把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得更好,为业主监管好工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温志成.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理【J】.今日财富,2009(12)
【2】黄育建.浅谈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J】.广东建材,2010,7.
篇12
2、工程质量监督抽检常态化。推动全区在建水利工程进行第三方检测的基础上开展质量监督抽检,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开展监督抽检,主要抽检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实体质量。对监督抽检中发现质量不合格或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建立抽检台账,督促工程参建单位立即整改,确保工程完工后不留质量隐患。
3、工程质量监督差别化。对区重点水利工程成立质量监督组,实行经常性监督,随时对工程实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大对民生水利工程和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水库、电站、堤防工程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加大对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査,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项目反复开展检查,力求监督工作取得实效。突出对重点工程、质量管理薄弱工程以及质量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完善各参建主体质量终身责任制。建设主体质量行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根本要素,建立质量行为终身责任机制,实行工程建设质量书面承诺和竣工后永久性标牌制度。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法定代表人应签署授权书,明确本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承诺工程建设质量符合各项规范标准的要求,对因自身工作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在工程明显部位设立永久性标牌,标明参建单位名称和项目负责人姓名。
二、全力做好在建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5、做好新建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及时办理新开工项目的质量监督手续,对项目法人上报的项目划分和外观质量评定标准、质量检测方案进行确认和审核。对重大项目编制质量监督工作计划,明确重要隐蔽部位和关键环节,确定监督到位点,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交底例会,规范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实时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达书面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通知书,并督促整改。
6、做好重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区水利局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做好重点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根据工程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
三、切实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7、继续推进质量监督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按照“专业、精干、效能”的原则以及水利建设任务等情况,合理配置质量监督机构人员,抽调思想品德过硬、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质量监督队伍,切实加强工作力量。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8、建立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质量监督工作经费应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配备必要的工作仪器设备,改善质量监督机构工作条件,确保质量监督机构独立开展工作,履行工作职责。
篇13
(一)开展首批试点核查授牌。对2015年确立的107个创建试点单位,组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核查,核查后符合条件的由部里进行抽查。核查、抽查符合要求的,统一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并进行授牌。
(二)扩大创建试点规模。根据首批试点进展情况,修改完善质量安全县(市)创建活动方案、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在首批基础上,再新增200个县(市)作为创建单位,优先把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质量安全县以及政府重视、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菜篮子”大县或地市整建制推进纳入创建范围。鼓励和支持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三)提升创建水平。加强创建工作指导,开展宣传培训,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创建良好氛围。督促指导试点县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全程监管,创新制度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坚持率先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的目标,努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打造为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先行示范样板区。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力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力争用3-5年时间解决突出问题,消除重大风险隐患。禁限用农药整治,要针对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品种,集中解决克百威、氧乐果等限用农药违规使用问题。兽用抗菌药整治,重点解决违规使用抗生素问题,严格控制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不按要求执行休药期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抗生素滥用。“三鱼两药”整治,重点解决鳜鱼、大菱鲆和乌鳢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问题。巩固并深化“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工作成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强化执法监管,严防问题反弹。
(五)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协调配合,严格农资生产经营监管。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农机具等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适时向社会公布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及时督办查办各类涉假劣农资举报案件。组织开展乡村与城郊结合部、互联网以及果菜茶、中草药产区农资市场整治。深化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拓展优质农资销售主渠道。
(六)强化日常督导巡查。发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及相关防腐保鲜添加剂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坚持源头控制,加强产地环境管理,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推进减量化绿色生产。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开展经常性的生产规范性督导巡查,切实落实禁限用规定和休药间隔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
(七)全面加强监督抽查。做好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的相互衔接,充分利用监测抽检结果,实施精准打击。围绕风险监测发现问题,部省两级农业部门要跟进开展针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督抽查,加强检测机构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协作配合,强化“检打联动”,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及生产经营主体。
(八)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坚持严字当头,强化联打联动,集中力量查办一批违法违规大案要案。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要依法依规处罚,及时曝光。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凡达到司法移交标准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快推进追溯管理
(九)建设国家农产品追溯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省、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贯通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标准等全要素,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十)制定追溯管理规范。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设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编码规则和识别查询标识。
(十一)启动追溯试点工作。积极筹备和开展国家追溯信息平台试运行工作,优先选择“三品一标”和生鲜乳、蔬菜、猪肉等易于标识的农产品开展全国统一追溯试点。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积极争取追溯条件建设和奖补政策,支持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与追溯试点。
四、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十二)稳步开展例行监测。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明确各层级监测的重点和方式,及时分析会商和综合研判,加强监测结果信息通报和共享。建立省级监测信息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部省互联互通、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十三)深入实施风险评估。统筹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风险评估指南,制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5年规划。围绕重大问题隐患、标准制修订和科普解读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风险评估,跟进实施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出各类农产品全程管控的关键点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建议。
(十四)妥善处置突发问题。加大舆情监测和研判力度,健全舆情监测体系和应对机制。推动各地细化完善舆情监测和应急预案,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合作、跨区协作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科普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依法稳妥处置,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五、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十五)加快完善农兽药残留标准体系。深入实施《加快农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五年工作方案》,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步伐,制定国家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5年工作方案,新制定兽药残留标准100项。支持各地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尽可能将标准集成转化为简便好用的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和明白纸。
(十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不断扩大果菜茶标准园创建规模,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支持规模化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鼓励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有条件的“菜篮子”大县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推动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区)建设。
(十七)稳步发展“三品一标”。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强化品牌培育,推动形成一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地域品牌。强化证后监督和标志使用管理,加大获证产品抽检力度,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公信力和品牌形象。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用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引领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六、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十八)不断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健全地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菜篮子”大县年底前要基本建立。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管理规范,明确建设内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探索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持证上岗,开展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培训。
(十九)强化检测体系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和验收步伐,督促落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推进资质认证考核评审。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工作,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基层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强化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尽快提高基层检测人员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十)健全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畜禽屠宰条例修订工作。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突出问题整治、应急处置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合作联动,尽快构建贯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强农业系统各行业、各地方的协作配合和整体联动,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
(二十一)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编制,制定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2016-2020)》,强化监管体系能力建设和设施条件装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重点。
七、推进社会共治
(二十二)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发挥基层监管服务机构和农业、畜牧、水产等技术推广体系作用,全面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宣传培训,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意识,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生产记录、休药间隔期制度,从生产经营过程把好质量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