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2.常看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
③ ca(oh)2 +na2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篇2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有许多突出于其他教材的亮点,但也有一部分文字、图表等内容有待推敲、商榷、修改和完善。笔者愿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对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部分内容的见解写出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1 关于催化剂概念的表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37页关于催化剂的概念,第五行“这种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中的“增大”我认为表述为“改变”更为妥当。因为催化剂包括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同样称为催化剂。湘教版教材上册114页和人教版教材上册38页对催化剂的表述均较严谨。
2 关于二氧化碳状态变化的叙述
固体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冰”,在常压下。温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体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显然,这种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上称为“升华”。而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41页二氧化碳状态变化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一句中的“气化”应改为“升华”更为妥当。因为“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物理现象。原句的表述虽然使用了“气化”而非“汽化”,但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湘教版教材上册39页和人教版教材上册115页对此内容的表述均无疑义。
3 关于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记述
20℃时。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如出一辙地转载、复制和沿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下册第258页附录四也毫无例外。笔者认为对碳酸的挥发性有待推敲、商榷。据调查和分析,挥发性酸是指逸出溶液后还保留酸分子形式的酸。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碳酸逸出溶液的气体是CO2而不是H2CO3,它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严格说来,H2CO3是不稳定性酸并不是挥发性酸。
4 关于氯化钠的形成的微观图示的描述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但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9页图3 16对此过程的微观描述显示: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明显比钠原子小。这是对的,因为电子层数越多,粒子的半径越大。而构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应大于氯原子,这是因为当粒子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的半径就越大。因为在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数越多。电子与电子问的斥力逐渐增大。结果导致粒子半径增大。因此,氯离子应大于氯原子。但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9页图3-16对此过程的微观描述显示:氯原子与氯离子大小相等。这一点运用化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笔者建议将此微观图示做以修正。
5 关于原子的客观存在的描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6页图3-12,据本教材介绍,这是国际上借助扫描隧道技术在铜的表面上镶嵌48个铁原子。并将其排列成一个圆形图像。教材中取用该图像是借以说明原子的客观存在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笔者所不解的是,为什么要在铜的表面上镶嵌48个铁原子而不是铜原子呢?而湘教版教材上册61页图3-11恰恰取用了同样的这个图像。却注释为“STM观察到的48个铜原子的图像”,这个注释与本人的想法一致。但这究竟是两幅图还是一幅图?该图像到底是铁原子还是铜原子?这些似乎与运用该图像的用意无关紧要,但基于科学的求真、求实的严谨性。归属于一个确凿的注释显得很有必要。
6 关于元素周期表示例的阐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149页附录四和下册259页附录五出现了两次元素周期表。表中以氧为例,说明了每小格代表的元素、元素符号及相关数字的含义。但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出现了差错。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与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所在的表格背景不一致。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所标识的是金属元素的颜色,而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因此。应将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由深蓝色改为淡蓝色为宜。
7 关于中和反应中的“中和”的表述
篇3
将该表首先提前亮相于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式、化合价与离子符号新课学习后。为让学生巩固对常见元素符号、化合价和离子符号、化学式名称的记忆和利用交叉法正确书写化学式方法的掌握,在“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右侧增设“O2-”一列,然后指导学生完成该表的化学式填写,形成“物质化学式表”。
阴离子阳离子
氢氧化某硝酸某氯化某硫酸某碳酸某氧化物
OH-NO-3Cl-SO2-4CO2-3O2-
H+H2OHNO3HClH2SO4H2CO3H2O
K+KOHKNO3KClK2SO4K2CO3K2O
……………………………………
二、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清楚的展示酸碱盐的组成和盐的分类
将该表再次亮相于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新课学习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酸碱盐组成的梳理和盐类物质的分类,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形成“物质组成和盐的分类表”。
阴离子阳离子
碱类硝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
OH-NO-3Cl-SO2-4CO2-3
酸类H+H2O酸H+ +酸根离子
铵盐NH+4
钠盐Na+
…………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初中阶段,只需要记住常见的酸碱盐并会区分酸碱盐就可以了。表中第一横行的物质为酸,第一纵行的物质为碱,剩余部分为盐类化合物。如表,按酸根阴离子将盐分类:第三列与每一横行(第二行外)交叉处形成的盐全是硝酸盐,以此类推第四列形成盐酸盐,第五列形成硫酸盐;若按阳离子分类:则第三行与第三列起每一列交叉处形成铵盐,以此类推第四行形成钾盐,第五行形成钠盐,等等。
三、结合“酸碱盐溶解性表”巧记物质溶解性和准确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笔者认为酸碱盐溶解性的全面口诀应该在高一再学,初中教学中只需强调“七子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即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CaCO3、BaCO3、BaSO4、AgCl。对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应归纳为 “一水、两气、七字沉淀”。针对不同的反应,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判断AgNO3和NaCl溶液间能否发生反应,可采用复分解反应书写规则“双交换、价不变”的方法,假想可以生成,那么就会有生成物AgCl沉淀和NaNO3溶液,发现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可以发生。
四、妙用“三表合一”,并完善多功能备注,形成“化学术语小字典”
将“常见物质化学式表”和“物质组成和盐类分类表” 及“酸碱盐溶解性表”三表合一, 使同学们就像查字典一样能准确读写化学式,熟记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理清物质组成及溶解性。同时优化多功能备注,极大地降低口诀繁杂性和教学难度,突出知识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牢固“双基”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酸碱盐溶解性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笔者通过多角度透析“酸碱盐溶解性表”,从表中伸长知识的触角,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作用的角度理解物质的溶解性,进而达到熟练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组成等四大基本化学用语,同时真正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中考习题。
附:笔者涉及的《酸碱盐溶解性表》――“初中化学术语小字典”多功能表
多功能备注1.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铁三亚铁二,金正非负单质零,正负总价和为零。
2.原子团化合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要素:“一排、二标、三交叉、四约简、多个原子团带括号”。
4.“氧化铝”也读“三氧化二铝”,“氧化铁”也读“三氧化二铁”。
5.溶液颜色巧记:“铜蓝、亚铁绿、铁黄、高锰酸钾紫”。
6.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两内项、两外项、价不变”。
7.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
8.酸碱盐溶解性口诀:“七字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
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Mg(OH)2、BaCO3、CaCO3、AgCl、BaSO4。其中AgCl、BaSO4既难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初中重点记忆)。
9.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一水两气七字沉淀”(初中重点记忆)
①生成水:H++OH-/ O2-H2O;
②生成气体:H++CO2-3CO2+H2O;NH+4+OH-NH3+H2O;
③生成沉淀:“七字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Cu2++OH-Cu(OH)2、
Fe3++OH-Fe(OH)3、Mg2++OH-Mg(OH)2、
Ba2++CO2-3BaCO3、CO2-3+Ca2+CaCO3、
Ag++Cl-AgCl、Ba2++SO2-4BaSO4。
篇4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化学学科吸引处于九年级紧张学习气氛中的学生注意力,“兴趣”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如果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自主的学习化学,那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最有利的前提。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而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所以对于一些化学实验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成功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又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并不是直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直接讲解,而是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因为学生刚刚上九年级,所以一个个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不停的发出“哇……”的惊叹声,然后我才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好得多。又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找一位同学到前面操作,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注意指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印象。
二、有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虽然九年级的学生学习很紧张,但越是这样的时候,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整天埋头苦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讲,越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 “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讲座”、“化学元素符号记忆竞赛”、“化学家故事集锦”、“家庭实验展览会”等等,在“化学知识于生活的讲座”中,我就让学生着重讲了“空气和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化学与食品”、“当代军事与化学”等,当然,在学生讲解之前,先要指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巩固拓展了化学知识,又了解了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在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时,使学生树立了自己的理想,端正了学习态度。
篇5
溶液的酸碱性是沪教版第7章第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酸碱盐的开始,也是酸碱盐的基础,对后面酸碱盐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011版新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进行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验。
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介绍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液,但教学中我们发现,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酸性溶液中显示的红色与中性溶液中显示的紫色通过对照可以区分,而碱性溶液中的蓝色与中性溶液中的紫色即使在白纸的映衬下也很难区分,因此向同学们介绍不同颜色时,很没有说服力,也显得底气不足;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显示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无色、红色,因此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区分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或酸性物质时,现象非常明显,有时甚至能让同学们惊呼,但是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却无法区分,因此这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实际在使用时,都有着美中不足。
我们生活中是否能有着某些物质既能区分出溶液的酸碱性,又能避开上面两种物质的不足之处呢?
实验前,我们配制出不同的物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并编号试管①-⑩,分别是:
一、玫瑰花瓣
实验用品:新鲜的红玫瑰花瓣、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新鲜的红玫瑰花瓣在研钵中研碎后,加入酒精,静置一会儿,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编号①-⑩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这种液体。
红玫瑰花瓣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酸性强时为玫红色,而酸性弱时显示为淡红色;在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分别显示黄色、绿色;而在中性溶液中显示为红色。红玫瑰花的汁液仅从颜色的差别上可以作为家中的简易酸碱指示剂,但是这种试剂放置于空气中大约20分钟后,试剂本身的颜色会变淡,加入不同酸碱性溶液后显示的颜色也会变化,没有那么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红玫瑰花瓣汁不稳定,不合适作为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的替代品来使用。
二、紫罗卜皮
实验用品:紫罗卜皮、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将紫罗卜皮用剪刀剪碎后,加入酒精,静置一会儿,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滴加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萝卜皮的酒精溶液在酸性较强、酸性较弱、中性、碱性较弱、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分别显示出橙红色、浅红色、浅红色、浅绿色、黄绿色,该物质在空气中放置后的颜色比较稳定,因此我们觉得可以作为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三、紫甘蓝
实验用品:紫甘蓝叶片、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将紫甘蓝叶片用剪刀剪碎,加入酒精,静置几分钟,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紫甘蓝水的成分与实验室用的紫色石蕊试液相似。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绿,中性显紫色。因而紫甘蓝能起到鉴别酸碱性物质的作用,所以它可以代替紫色石蕊试液作为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四、黑米水
实验用品:黑米水、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向黑米中加入水浸泡大约两个小时后,取浸泡出的水,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滴加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黑米水是在我们生活中偶然发现的,看到这种紫黑色液体时,我们思考,他也显紫色是不是也会像其它几种紫色液体一样呢?实验后我们发现它的颜色变化最明显,也最易区分,并且变化中我们还发现它比较稳定,所以我觉得它倒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只是它的价格肯定要比其它几种高很多。
在进行这样的实验探究时,我们思考,国外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是不是也介绍酸碱指示剂呢?如果学习酸碱指示剂,会用哪种呢?于是我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国外的教材中使用得较多的是一种叫溴化麝香草酚蓝指示剂,也叫溴百里酚蓝(Bromthymol Blue Indicator,简称为BTB),我们打听了许多商店后,找到了这种物质,并且进行了同样的实验。
实验反思:
BTB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各不相同,并且很灵敏,放置几天后,重新来实验,现象相同,说明它比较稳定。用水和酒精溶液配制后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在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中的显示颜色不同,因此我觉得它完全可以代替紫色石蕊来作为酸碱指示剂,那样的话,碱性和中性的区别则会简单得多。
生活中还有没有更多的物质可以替代紫色石蕊呢?我期待有更多的同行能与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也期待我们能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篇6
“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四个环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学习小组内讨论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本节课内容或讲解小组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否高质量的完成前置作业是实施“生本教育”课堂的前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关键。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1.巧衔接,降低初高中知识台阶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作为教师要努力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在教材方面,我认真阅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化学教材的上、下册课本。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应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展和深化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高一的化学内容,我整理出了以下几点:
1.1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对“氧化”“还原”的描述少之又少,学生所知道的常见氧化剂、还原剂仅仅局限在O2、活泼金属等物质,并未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到这些,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了相应的调整。既然学生在九年级未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则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按照现有的高一教材去分析这方面的情况,而是直接从化合价的升降引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1.2 物质结构部分。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只是举例介绍了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却没有涉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这些对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理论不利,并且在高一教材中要用到共价化合物和共用电子对以及化合价等概念,若不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对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会造成较大影响。
1.3 酸碱盐部分。现在广西所用的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离子方程式等知识。而九年级教材中对于“离子”的概念强调不多,并没有从结构上去说明溶液酸性是由“H+”决定、溶液碱性是由“OHˉ”决定的,使学生不能很好的辨别酸和酸性物质、碱和碱性物质。同时在九年级并未学过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在高中教学中,要及时对酸、碱、盐等几种类别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加以巩固并及时补充相应的概念。
1.4 化学计算部分。高一新生对化学反应的计算还停留在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常规模式,守恒思想在学生大脑中尚未形成,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思维局限性,直接频繁地运用“十字交叉法”“守恒法”“差量法”,他们一定会觉得很迷惑,所以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初高中的衔接,改变学生单一的解题思路,详细介绍这些高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练习也必不可少。
除了对教材进行认真的研究外,作为一名教师,还得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能力素质情况。
2.巧激发,让学生学习趣味盎然
“生本教育”课堂中的前置作业一般是在正式学习教材中某一节内容前由教师布置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前置作业的题目。前置作业中的题目要有梯度,尽可能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思维,能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问题不能太多太杂;问题要少,用填空的方式呈现,尽量用“你认为怎样?你判断的依据?你发现了什么?”等来激活学生思维。
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之前,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七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醋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硫酸铝溶液、硝酸钾溶液,用pH试纸测定这7种盐溶液的pH,结果发现这些盐溶液有的pH小于7,有的pH等于7,有的pH大于7。学生议论纷纷,不知何故,于是他们学习的欲望被充分激活。我布置了以下的前置作业:
(1)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你是怎样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复习、回忆、巩固)
(2)怎样才能实现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什么微粒可以结合水中的H+ 或OHˉ?
(3)为什么有的盐溶液显中性,有的却显酸性或碱性?
(4)这些盐溶液显示不同酸碱性的实质是什么?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理解?
(5)从这些盐溶液显示不同酸碱性的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们带着疑惑、带着好奇、带着浓厚的兴趣津津有味地学习了起来。
3.巧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指出了一些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虚化,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师主导性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片面的追求形式而无实质:有情境却没有问题,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有温度却没有深度,有问答却没有对话,有小组却没有合作。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知教了什么,学生不知学了什么,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010年秋季期,我校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误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要全面依靠学生吗?那就让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就行了。有的教师甚至连教室都不去了。
案例:某教师在学生学习“离子晶体”这一节内容时,布置了这样一道前置作业:如何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证明氯化钠晶体结构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学生用了一节课的时间都未能完成这道前置作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而来?若教师能及时点拨,因为氯化钠显电中性,Na+ 、Clˉ各带一个单位电荷,所以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这样可以让学生省时高效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余文森教授指出:“改革的底线是不降低教育质量”。牺牲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改革从来都没有否认教师的“教”,只是要考虑什么时候教,教什么,教多少的问题。如果一节课的时间学生都讨论不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当一个问题学生自学时间较长又没有结果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的点拨和引导,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无用的自学和小组讨论上。例如,化学平衡中等效平衡这一块内容,教师不点拨讲解,单靠学生的自学是很难理解的,这时,教师就应该主动掌握课堂的话语权,分析讲解,让学生能顺利地突破这一难点内容。
“生本教育”课堂上教师该教什么呢?我觉得一位特级教师的“三不教”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这“三不教”是:凡学生自己看书能懂的,不教;凡看书不懂的但自己想一想能懂的,不教;想想也不懂,但经过学生之间讨论能懂的,不教。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由,才能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4.巧引导,让学生学之有法
高中化学的学习不同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因此在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要学”,而且“会学”,这也是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多年来高中化学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的相对独立阶段。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学就可以事半而功倍。我个人认为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反思。
化学常被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常有学生认为“化学就是靠记”,因而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化学。这种认识危害很大,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说理和事实来纠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化学学习内容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如《化学平衡》等章节的特点是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理论性强,这就要求学生理解概念,理解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理解规律,并逐步能运用。而《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公式多,计算量大。在了解了本单元化学学习内容的特点后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与反思。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每一节课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用于反思学习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我们是如何学习这节课的知识的”“学了什么”“这节课还有什么不清楚的”等等。在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再让学生归纳与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反思:
一是知识反思。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归纳、梳理,形成网络,便于理解和灵活运用。同时还要反思,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本节课所学高年与以前所学的概念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二是目标反思。对照自己设立的学习目标,反思自己还存在的问题,特别要分析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掌握充分。
三是能力反思。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能力、解题能力有没有提高,今后要怎样改进。
学生自己总结出的知识网络更容易理解、消化和掌握;自己总结的方法更加实用和有效。
我在尝试“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兴地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在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自己也有一些困惑需要化解。最大的困惑在于“课时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不管学生掌握得怎么样每一节课一定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得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节课无法完成,有时甚至需要两节课来完成,这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寻求解决的捷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实践、继续完善下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 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大出版社,2005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79-01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化学也不例外,认真研究化学学科的内涵,尊重化学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必然会充满“化学味”。第七章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灵魂,知识点较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品到“化学味”,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在前概念认知中初尝“化学味”
前概念是指没有经过专门教学,在与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个人经验积累中掌握的概念。化学的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与环境作用,自我建构而形成的对化学现象与化学规律的认知。前概念也有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正确的前概念对化学学习有正迁移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使之成为化学概念学习的资源与新的增长点。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前,学生已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食醋有酸味,胃酸过多的人容易反胃;使用肥皂洗手或洗衣粉洗衣服,能洗得干净。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但对于为什么有的有酸味有的有涩味、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这两类物质,可能一时还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应该把教学定位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酸碱性质进行深入探究。
当错误概念与即将学习的化学概念发生混淆时,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对化学学习产生阻碍,影响新知识的接受,歪曲新知识。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科学知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例如,在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时,学生已经了解到纯碱溶液呈碱性,但在具体认识碱之后,部分学生经常错误地将纯碱归为碱类。那么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可以视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别从以下三个梯度解决学生学习的障碍:第一梯度,分别解释碱和盐的组成;第二梯度,可以分析纯碱溶液为什么呈碱性;第三梯度,介绍其他可能呈碱性或者呈酸性的盐溶液。
二、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化学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整理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内容。P32活动与探究: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P33活动与探究: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P33活动与探究: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P36活动与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P40活动与探究: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P41活动与探究: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P43观察与思考: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腐蚀性;P44观察与思考:浓硫酸的稀释;P44~45活动与探究:烧碱、熟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P45观察与思考: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煮熟鸡蛋;P46活动与探究:烧碱溶液、石灰水与硫酸铜的反应;P48活动与探究:中和反应;P55观察与思考:小苏打的颜色状态,与盐酸反应;P56观察与思考:石灰石、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P58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熟石灰分别与铵态氮肥反应。
新课标在“科学探究”――“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中,规定了义务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至少需要完成八项基础实验。第七章包含其中的两项:书本P61~62基础实验7“溶液的酸碱性”、P63~64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还有课外家庭实验P34“自制酸碱指示剂”,P50制作“叶脉书签”,P67“鸡蛋在水与盐酸中的沉浮”等。“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师讲学生听只能记住10%~20%的内容;如果既听老师讲解又看老师演示就能记住70%左右的内容;而学生自己动手做,则能记住90%左右的内容。化学老师要像魔术师一样,巧用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化学课充满期待。
三、利用生活情境感悟“化学味”
化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化学学习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酸碱盐知识与生活有更为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例如,学习盐酸时,可联系到家庭用品“洁厕净”,它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除去厕所中的水垢,主要原理是盐酸和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可以引出对盐酸化学性质的学习。学习常见的碱时,可联系园林工人在树上涂的石灰浆,它就是一种碱,可用于防冻和杀虫。在时,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来销毁鸦片。由此,可以引入熟石灰的制取。
四、结束语
总之,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应用好化学学科特色武器――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帮助学生攻克一个个难关,增强酸碱盐教学的“化学味”,引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风景,品尝化学大餐。
篇8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1],所以,自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现行各种版本的九年级化学教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无论是人教版、鲁教版还是沪教版,教材的难度都有所下降,特别是“酸碱盐”这一章节,难度下降的程度最明显。但出于对学生应考能力的担忧,教师在“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常擅自对教材内容加以拓展,加深了教学的难度,特别是在章节复习的时候,多数教师仍将对酸、碱、盐的通性的总结作为复习和巩固的主要手段,满足于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将学生置身于题海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殊不知,这样的复习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寻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对知识的掌握首尾不能呼应,知识网络无法形成。所以,即使做很多的题目,复习效果也不明显,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仍将大打折扣。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寻找“酸碱盐”这一章的有效复习策略,寻求章节复习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正是初中化学教师急需突破的难点。为此,笔者采用了以点带面的复习方法,以“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核心内容,进行了“酸碱盐”复习课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情境设置精细化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很多,但要集中体现酸碱盐的核心内容,所选择的反应要具有代表性,并且易于拓展和延伸,能够实现以点带面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作为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苏州目前使用的沪教版教材,和鲁教版、人教版等教材相比,难度更低,灵活性更大,显然不能从酸碱盐的通性入手。笔者选择的切入点是氯化钠,选择的课题是“溶液中生成氯化钠的反应”。这是因为氯化钠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而且在酸碱盐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氯化钠也是“活跃分子”。创设溶液中生成氯化钠的反应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体现化学源于生活的观念,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复习课充满活力。
在课堂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写出两种溶液相混合,且生成物中包含氯化钠的反应。当然,这样的反应很多,学生在书写这些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地选择一些在书写中有错误的学生,特别是以“溶液中”、“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两个方面作为重点,用实物投影让“生生对话”,然后选择三个典型反应作为本节课的“点”:NaOH+ 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 CO2,Na2CO3+CaCl2=2NaCl+CaCO3。上述三个反应,涉及了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三大类别,且产物中分别有水、气体、沉淀[2]。这样的点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精细分析,而且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反应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对酸碱盐内容的覆盖,也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外延伸的走向。
2 过程推进有序化
上述推M过程既紧密联系,又层层递进,以三个核心反应为中心,将酸碱盐的内容有效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激活”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体验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形成了知识网络。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层面拓展多元化
在上述有序推进的过程中,从点出发,涉及每个面时,我们可力求在同一层面上,对知识的多元化拓展。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虽然现行的沪教版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要求较低,但作为一节复习课,可以从能反应和不能反应两个层面将相关反应进行展示,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后面的推进奠定基础。再如离子共存的问题,虽然三个层面(生成水、气体、沉淀)有的出现重复,但就面的多元化拓展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透过对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宏观的现象就是由无数多个微观的反应积累而成的,离子能否共存与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实质上是一致的,就是由微观的离子种类的变化而引发的物质种类的变化,这也就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像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相混合,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样的多元化拓展方式,对于学生形成和理解微粒观(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物质种类的变化过渡到离子种类的变化,再过渡到酸碱度或酸碱性的变化,也自然能够引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溶液从酸性到中性、从碱性到中性、从酸性到碱性等的转化过程如何实现?在实现这些转化过程时,曲线应该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对质量变化问题的讨论,我们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命题的模式,这在苏州市的中考命题中也曾经出现。用自主命题的模式,可突破教师集中命题时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扩大问题的思维容量,而且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命题进行分析时,本身也要求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具有讨论的价值。组内学生通过同组之间的评判与交流,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主命题的深层次认识,相互补充,发现自己在命题过程中的优缺点,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实现多元化拓展的目的。
4 结果呈现真实化
九年级化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生活化的知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体现真实性的理念。本节课从生成氯化钠的反应切入,本身就体现了真实性,拉近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涉及离子共存的问题通过flas进行沉淀产生、水生成、气体生成的演示;涉及pH变化问题,用数字化实验进行测量,使学生真切感受现代科技之神奇的同时,也通过真实的数据体会化学反应的真实存在[3]。特别是对曲线的描述,学生将想象中的“S”型曲线变成了真实的“Z”型曲线,深入理解“恰好完全反应”(或pH=7)只是一个完美的瞬间(这与教材中恰好完全反应时的颜色突变相吻合),所以表现在曲线的变化上,不论是从酸性变为碱性,还是从碱性变为酸性,越过中性(pH=7)实质上是一条接近竖直的线段,并不是学生想象中的弧线(现在很多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仍然是“S”型曲线,学生想象中的曲线模型大多来自于不规范的教辅用书中)。在对质量变化的讨论中,我们突出“可计量的化学反应”理念,通过锥形瓶、分液漏斗、干燥管、蓝色硅胶(作为干燥剂)、电子天平组成一套质量测量的装置,选择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两种溶液的浓度都配制得偏小,以避免热量的迅速产生)混合的反应,并且引导学生从锥形瓶中气体种类的变化,思考如何让测得的质量更为真实:通过测量数据的有效处理(即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应该等于从锥形瓶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瓶内气体和空气的质量差),得到真实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能得到的质量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以促进学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化学反应。这样的可计量过程虽然不一定测得非常准确的结果,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以及真实化学理念的确立,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总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复习课上设计相关的实验,更能引导学生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实现思维与实验的融合[4],在体现化学的真实性的同时,也使教学的有序推进变得更加自然。
当然,这样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呈现与串联方式只是一种尝试,从学生对课的关注程度来看,这样的尝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是有效的。我们并不是否认传统教学,我们只是试图在传统基础上传承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思想不仅可以表现在复习课上,我们也将会在新授课、实验课等课型上进行挖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想和科学思维的,都是我们应该突破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
篇9
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复习课的深度、广度和容量是新授课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它不仅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现有的化学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检测,一般采用口头回答、书面测试等形式。这些测试形式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和全面考虑问题,但趣味性不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根据初中生求新、求趣且乐于竞争的特点,对酸碱盐的复习课进行了有效整合和创新,以“游戏”实验为背景,开设了一节生态课堂教学的展示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设计思想
通过设计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表现及成功的欲望。打破了枯燥单一的练习,通过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找出一些规律,同时由个别学生或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来引导全体学生,探究、创新、思考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知识的学、质、疑,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而且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再次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认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规律,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和实验设计,学会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并能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讨论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游戏”中的化学思想,从而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内在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初中化学研究的物质当中,酸碱盐在中招考试中占的分量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对酸碱盐进行专题复习,我们将一起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知识的结构。
(2)创设情境、参与游戏(见表1)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设计上的最大亮点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课堂,超越课堂,超越教材,打破传统的以习题为主的枯燥的复习课教学方式,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将酸、碱、盐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成游戏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体验游戏教学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中构建酸、碱、盐之间知识体系,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助,促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篇10
一、持续维稳,稳中求变
从题量上来看,试卷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由8道选择题和6道大题构成。考查的知识点也与去年元调相同,即考查第一到八章内容。但从题型上来看,发生了一点小改变,试卷的29题,今天直接恢复成前年考试的形式,分小题考察学生对元素及方程式识记的掌握情况。而去年是以小材料阅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表达的掌握程度。此项变化,更加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力度。
二、难度适当,有效区分
试卷整体难度适当,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基础分或满分又在某些题上适当拔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选择题第7题难度系数较高,考察了酸的通性、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化学实验装置等知识点,但是命题人将知识点掩藏很深,其实这题的原型是验证型实验,而验证型实验最重要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故而要先通二氧化碳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色,氮气的性质也是此题的迷惑点,主要是用来排尽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此题也考察了排空气法的相关知识点。32题是以框图推断的形式考查了碳及其氧化物、金属的相关性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中考的变式题,难度系数较高,有一定的区分度。推断题最主要的是找到突破口,如第(1)问可由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且C是氧化物、D为单质”此可作为推断题的突破口,容易想到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由CO2O2的转化,即C为CO2、D为O2。得到这些信息后便可顺利的解决第一问。而第二问属于开放题型。集中体现在D物质的推断上,给了学生去思考的空间,当然此题主要考察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数学,既要求学生思维严谨,又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数学相关式子。综合性强,区分度大,体现了能力立意,选拔功能。
三、2014中考预测
化学在理化试卷中主要起着保分的作用,所以将还是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试卷结构和考点分布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实验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当然在学习完下学期的酸碱盐以后,也会加大对框图题的考察。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以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四、复习备考建议
1.注重基础。通观历年来各调考及中考,化学的特点始终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常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分类及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点展开考察,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是确保在中考中考得好成绩的第一步。
篇11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17
一、课题式教学的内涵
课题式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课题式教学的特征是借助于一系列的课题项目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学习、研究、讨论和设计,将教、学、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二、课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课题式教学是研究式教学的一种,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探索、大力提倡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中等教育中探索运用得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等教育更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中等学校学习普遍面临升学压力,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也侧重理论的教学更甚于实践,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动手体验生活的机会较少。
(2)中等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践者,虽然新课程改革呼唤更多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但教师每天要应对各种考核压力,教学任务繁重,创新意识淡薄,缺乏自我觉察的能力,不注重自我的发展。
(3) 课题式教学实践周期长见效慢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人才学上的“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地释放能量。那种一次性“充电”即可受用终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因此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的人,这不应仅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应是中等教育努力践行的育人理念。
课题式教学尽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理念,但教学实践周期长且见效慢,难以适应中等学校紧凑的教学进度和追求升学率的教学目标。
三、课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困惑
学生在九年级才开始学习化学,学习周期短不说,一年之后还要面临升学考试。借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得不面临两难的抉择。
1. 传统的课题式教学模式与现实教学的冲突
传统的课题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包括确立课题、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总结五个环节。实践证明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搜集资料也往往受家长不允许上网的限制而不能实现。
2. 自我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其将来投身社会实践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也在此。学习不再只为应付一时的升学考试,更是学生觉察自我,反思自我,最终发展成为自我主动学习的过程。
四、 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践课题式教学
由于上述的两难抉择,笔者尝试探索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课题式教学的新模式――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课题式教学。
微课,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或围绕一个主题或为解决一个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而开展的,主要以视频为呈现形式的教学活动,时间多为3~5分钟,短小精悍,主题性强烈,可循环播放。
1. 基于课堂知识点延伸的课题式学习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沪教版《化学》上、下册都有配套的视频学习库,教师在课堂教学外挑选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定期在QQ平台或微信公众账号上,供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随堂提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基于物质性质辨析的课题式学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中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鉴于这两种盐的生活化色彩较浓,在习题中出现的几率较高。教师将这两种盐的性质实验探究化为课题式教学的形式制作成微课,既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图1)。并针对学生的微课学习笔者设计了配套练习。
3. 基于学科观念养成的课题式学习
初中化学课程对知识点的挖掘度不深,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片面化的现象屡屡发生。譬如学生通过认识大气污染物和酸雨才了解了二氧化硫,学生在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硫气味难闻,有毒,于是二氧化硫的负面性逐渐作为一种模式被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地看待物质及其性质。为了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学科观念,笔者利用Prezi设计并制作了微课《二氧化硫的自白书》。
为使学生的学习延伸拓展到更多的物质,笔者设计了课题反馈《我来品评物质》。
开放性的课题反馈设计旨在提升学生对物质的认识,防止绝对化和片面化。客观地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的重要途径。
4. 基于关注现实生活的课题式学习
化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若能运用于实践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保护好学生可贵的求知欲望,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知识有关的现实生活题材,如选取合适的新闻素材引出课题。譬如笔者在向学生讲解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时选取了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设计并制作成微课。
微课学习之后,学生通过完成下列习题进一步认识灭火弹的灭火原理。
试一试:2006年3月底,邻近昆明市郊的安宁突发森林大火,在灭火中消防官兵们使用了各种灭火措施,其中在山高坡陡的火场使用了灭火弹。灭火弹是一种无雷管、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以超导材料引燃,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使超导热感应材料外露,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灭火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受热即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有碳酸钠和水生成。
(4)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常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浇水能降温”的道理是 。
5. 基于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课题式学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有些实验被安排在拓展视野和练习与实践中,如“自制酸碱指示剂”和“自制叶脉书签”。教师通过开展学生兴趣实验微视频大赛活动搜集微课素材,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课题的设计、申报、动手操作、拍摄和展示交流过程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至课外,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6. 基于试题评讲的课题式学习
很多学生在初三总复习阶段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复习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成效,可以为学生私人定制专属于不同程度学生的复习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iebook软件设计并制作一本《×××的难题册》,教师在综合考虑知识点难度分布的基础上,将平时收集的学生错题整理成错题集,以每日一题的形式制作成微课在微信公共平台或QQ群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和需求选取合适的复习课题进行再学习。
实践证明课题式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借助微课形式开展初中化学课题式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度,为学生度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乔虹、陈丫丫.代数研究中课题式教学探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128-129
[2] 杭艳.课题式教学在高职精细化工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12,(7):27-28
[3] 苏青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题式教学的探索[J]. 教育论坛,2009,(2):107-108
[4] 胡振林等.课题式教学在基因工程药物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29-31
[5] 姜明.关于课题式教学的探讨,交通高教研究[J]. 2004,(4):69-70
[6] 陈广余.微课,让化学教学更具个性化[J]. 化学教学,2014,(5):25-28
[7] 张鸿雁.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7):31
[8] 严晓玲.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2015,(9):43
篇12
“溶液”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由于大量的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溶液也是化学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溶液用化学思维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认识,为后面的酸碱盐以及高中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做铺垫。鉴于溶液概念对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研究学生溶液的学习过程[1],对中学化学溶液教学优化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化学科学思维方法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溶液是一个常见的概念。虽然它不只是化学科学独有的概念,但在化学科学中对溶液的认识就具有化学科学的特征。由于溶液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因此,九年级学生对溶液并不陌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实验室都见过很多溶液,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调查显示,学生能自然地凭生活经验从表观层面认识溶液,但不会从科学层面对溶液的组成、性质等知识进行主动认知。
溶液概念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溶液的组成及性质。认识溶液的组成主要是分清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理解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性质学习内容主要有稳定性和均一性,这种认识要从分子原子的层次才能达到深刻的理解,最终要达到无意识状态。溶液组成认识的基础是从分子原子层次认识物质,这是化学科学学习溶液的特点。要求学生能从化学式上明确物质组成,才能对物质种类进行正确区分。如果物质种类不清楚则溶液的组成就不清楚,溶液的概念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
学习溶液概念,要求学生首先能够从分子原子层次认识物质,看到某一物质的名称或是其化学式就能够联想到该物质的组成,这是学好溶液的前提。如果对物质的组成不清楚,学生就会凭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溶液,而不会从化学科学的角度理解溶液的组成,对形成溶质、溶剂的概念也会产生很大的困难。笔者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有5.4%的学生认为CuSO4溶液中的溶质为Cu。他们认为CuSO4溶液是Cu溶于H2SO4形成的,Cu是固体,H2SO4是液体,所以在CuSO4溶液中,Cu是溶质,H2SO4是溶剂。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对物质的组成不了解,不知道CuSO4是一种物质,而仅凭字面意思,认为CuSO4是Cu溶于H2SO4形成的溶液。在课后对这些学生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能写出CuSO4的化学式,但是他们不知道CuSO4是一种物质,即使写出了化学式,也会认为CuSO4是Cu溶于H2SO4形成的,这就是学生在前面学习化学式时,对化学式的意义没有理解。
篇13
新课程本身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去亲历实验过程,感知实验探究的魅力。在实验中要学会观察、质疑,培养他们分析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探究活动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九年级化学教材一开始就从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开始,带领学生探究蜡烛的燃烧、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等实验。学生兴趣高昂积极参与其中,而探究实验中的“意外”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人人都想当个小小科学家去探究物质的奥秘,揭示各种变化的真象。
例如在中考试验考核前的学生分组实验练习中,学生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有的小组发现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这个意外现象让学生很困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是什么在干扰实验现象呢?学生思考着、讨论着形成了以下两点意见:一是可能石灰水变质了,二是可能盐酸浓度过大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很快他们制订了检验这两种可能的方法:一个同学用试管另取适量澄清石灰水,然后用一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同学们得出结论:石灰水没有变质,排除了第一种可能。另一个同学用试管取适量的硝酸银溶液,然后将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发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生成,且向试管内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通过他们小组之间的合作、对比进行探究活动,终于找到了“意外”现象的答案。
二、合理猜想:有效探究的前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一是发现问题,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想。二是设计方案并通过化学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三是评价交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得出合理的结论和问题的答案。直正的科学探究应是建立在思维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上的有效探究,而符合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合理猜想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例如学生在硫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时发现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出现这一“意外”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知:酚酞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酒精,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使用。有2/3的学生猜测硫酸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出现的白色沉淀可能是酚酞固体,也有少数学生猜测可能是硫酸和酚酞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对于后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是由于所使用的酚酞试剂浓度太大,而其中的溶剂酒精极易溶于水,使试剂中难溶于水的酚酞析出而出现了浑浊现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1)用试管取2 ml水加入2滴上述所用的酚酞试剂;(2)向稀硫酸中滴加两滴0.1%酚酞乙醇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实验探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这种“意外”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