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装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铺装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铺装设计

篇1

1、铺装原则

(1)统一协调的原则,在某种特定区段的材料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主导地位。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视觉上的混乱。铺地材料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如邻近的铺地材料、建筑物、种植池、照明设施、树墙和坐椅等。

(2)不同的绿地空间应选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以产生不同的视觉特征。有些铺装较庄重,多适合于公共场所,另一些则具轻松自然之感,更适宜于无定型的空间中运用。

2、铺装类型

2.1花街铺地

以砖瓦为骨,以石填心。用规整的砖和不规则的石板、卵石以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等废料相结合,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各种地纹。如人字纹、间方式、冰裂纹等路面。适合用于自然式园林和传统园林中,一些富有野趣的场地中也有应用[2]。

2.2卵石路面

采用卵石铺成各种图案。这种路面耐磨性好,防滑,富有江南园路的特点,比较坚实雅致,且具有朴素、多变的风格。应用在不常走的路上,同时用大小卵石间隔铺成为宜。

2.3雕砖卵石路面

被誉为“石字画”,选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凑成的路面,图案内容丰富、琳琅满目,有较好的装饰作用。

2.4嵌草路面

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状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他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5厘米的缝隙,填入培养土后种草。常见的有冰裂纹嵌草路、人字纹嵌草路等。适合于庭院前和自然游步道中使用。以路面减弱地面的辐射,降低反光强度,改善局部小气候,并且能够使沉静的环境活跃起来。

2.5块料路面

以大方砖、石块和制成各种花纹图案的预制水泥混凝土砖等筑成的路面,适于在园林主干道中使用。这类路面简朴大方、防滑、减弱路面反光强度、花样繁多、美观舒适。

3、园林铺装设计的技巧

3.1节奏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韵律是节奏的深化。笔直的道路让人感觉迅速交通是它的主要目的,而弯曲的道路则让人感觉休闲和舒缓。笔直道路和弯曲道路,狭窄的道路总是让人感觉直接和紧迫,适当放宽道路则使人感到随意和放松。同时不同的铺装图案也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感,或精致、或粗犷、或安宁、或热烈、或自然、或人工,对景观产生强烈影响。铺装材料的变化也会让人领略到一种节奏和韵律,不同铺装材料的肌理和质地,给环境带来轻松、温馨、开阔、舒适等不同感受。利用质感不同的同种材料铺装,很容易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达到和谐一致的铺装效果。

3.2质感

另一个影响铺装效果的因素就是铺装的质感,质感可以影响空间比例的效果,例如水泥砌块和大面的石料适合用在较宽的道路和广场,尺寸较小的地砖铺地和卵石铺地比较适合铺在尺度较小的路和空地上。有时,铺地质感的变化可以增加铺地的层次感,比如在尺度较大的空地上采用单调的水泥铺地在其中或者道路旁采用局部卵石铺地或者砖铺地,可以使层次丰富许多。除此之外,铺装的质感可以暗示人所处的位置,很多广场上采取放射性的弧形地砖,让人一进入这一区域就知道自己处于广场中心范围内了。设计者要充分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利用它们形成空间的特色:大面的石材让人感觉到庄严肃穆,砖铺地使人感到温馨亲切,石板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水泥则纯净冷漠,卵石铺地富于情趣。

同时质感的对比是提高质感效果的最佳方法之一。质感的对比能使各种素材的优点相得益彰。例如,在庭园中点缀的石头和踏步石,有的布置在藓苔中,有的布置在草坪中,还有布置在水中的,都是根据庭园的环境、规模,表现意图等设计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草坪和石头的配合不如藓苔同石头配合更为优美,这是由于石的坚硬强壮的质感与苔藓的柔软光滑的质感的对比,从不同素材中看到了美。

3.3色彩

色彩是环境主要的造景要素,硬质铺地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铺地夏季光线柔和,不反光刺眼。冬季又较普通混凝土路面感觉温暖。铺地的色彩如过于鲜艳、富丽,则喧宾夺主,甚至会造成混乱的气氛。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冷色调表现幽雅、宁静、开朗、明快,给人以清新愉快之感;灰暗色调表现忧郁、沉闷。因此在铺地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清洁、安定,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野趣、自然。色彩是环境主要的造景要素,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风景强烈地诉诸情感,从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在同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色彩的调和,这时就容易达到沉静的个性和气氛。如果环境色调令人感到单调乏味,那么地面铺装可以变化。比如,公园的铺装,有混凝土铺装、块石铺装碎石和卵石铺装等,此时各式各样的东西同时存在,如果忽视色调的调和,将会大大破坏园林的统一感。

4、结论

美在于和谐,园林地面铺装规划建设中的优美、空间的充裕应给与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那些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风貌的主要街道和历史古街的规划建设,在强调其个性、亲切、愉悦的环境特征的同时,注意地面铺装方面的上述几项关键点,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提高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

篇2

1.前言:

人们满足了自己的温饱之后,会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就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能够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变的更加富足,能够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身体与精神同时富足,能够促进人们的发展,促进人们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2.解读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从古至今,人们就对好的景色具有强烈的向往,好的景色能够使得人们变得心旷神怡,能够使得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加舒畅,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加快社会的发展。在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之后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精神需求,还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沟通交流的场所,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利弊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是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很关注的一点,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能够给人们建设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多意义,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为人们提供场所

在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高,这样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限制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频繁的沟通交流,园林景观在生活中能够为人们在生活中提供一个娱乐休息,沟通交流的场所,这样也就使得人们在茶余饭后能够有一个走出家门沟通交流的场所,能够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发展。

(2)美化城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越来越发达,但是这样也就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会对城市的绿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能够使得城市之中的绿化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能够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3)提高人们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生活中每天剧本都处于两点一线,每天劳碌工作的状态下,这个时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很疲倦,变得身心疲惫,进行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就会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导致人们无法再进行顺利工作,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也就会使得工业生产出现问题,好的环境能够使得人们变得心旷神怡,能够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使得人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减少荒漠化

现如今世界各地的荒漠化严重,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能够改善生活环境,能够改善荒漠化的家中,园林景观是指利用自然或者人工材料形成的地表形式,这样能够使得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地表荒漠化减少,能够使得绿化面积增多,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在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具有一点的缺点,大概如下:

(1)工程浩大,程序繁琐

一个城市的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不是一件小事情,它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也就需要准备很多东西,也需要进行很全面的设计,这样的话,也就使得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过程变得很复杂,相应的程序也就变得很繁琐,也就使得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出现很多困难,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2)后续工作繁琐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除了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工程浩大等缺点之外,后续保养工作也是一项很繁琐的事情,园林景观是利用植物或者石头来进行装饰的,植物会有自然生长,并且还会因为天气等原因发生变故,这个时候也就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后续保养,也就给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之后的后续工作变得繁琐。

4.现阶段铺装设计的方式方法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色彩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颜色的感知能力是极强的,这样也就使得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对于色彩方面具有很强的的要求,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代表热情,代表动力,就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自身的工作速度;绿色代表植物,代表生机,就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舒畅,变得安定;紫色代表神秘,代表优雅;蓝色代表天空,代表海洋;白色代表和平,代表纯净。不用的色彩给人们的感受不同,也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变化,在进行铺装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色彩方面的不同,选用合适的颜色,保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2)尺寸方面

尺寸是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另外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事项,生活中能够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的用地面积不同,对于大的用地就应该设计一个大的图案,小得用地就应该设计一个小的图案,但是不管是大的图案还是小的图案,都应该符合一定的比例,满足一定的要求,设计的图案也不应该过密或者过散,太密会显得很凌乱,太散会显得很空,没什么实际的东西,这个时候,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实际用地的情况,进行实际的设计,使得设计出来的图案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

(3)形式方面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应该事先考虑好相应的形式,是以点型,线型还是面型进行铺装设计,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对称设计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这样能够使得图案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能够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秩序凛然的感觉。

(4)应用方面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文化,当地风土风情,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具有强烈代表性的园林景观,能够在人们见到园林景观的时候能够了解当地文化,明白当地习俗,并且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之前,也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温气象条件,地质土质情况,只有严格按照所调查到的信息来进行铺装建设,才能保证最后建成的园林景观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满足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发展需要。

5.结束语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体现当地的文化,能够保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能够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对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在这个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应该精益求精,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相关措施,完善方式方法,保证园林铺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微,肖池明.对园林景观铺装设计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198-00198.

篇3

在规划布局中应多考虑早晚间游园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多配置夜香植物,基础设施要满足节假日社区游园活动的功能要求,如注意配套晚间亮化、彩化照明配电。

2、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分为:

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3、园路的线形设计和布局

3.1园路的线形设计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他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把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造。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并切忌互相平等,但曲线不能象直线那样易于运用,适当的曲线能使人们从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安适的美感。

3.2园路布局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

转贴于

4、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4.1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4.2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4.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4.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5、园路的铺装设计

5.1园路铺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篇4

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功能性,特别是公园等一些公共场合,人流量大,更加需要体现人本主义的色彩学特点。给人印象深刻的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最突出的便是功能性特点,功能性特点是一种集合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完美表现。

1.1空间的分割和变化

园林铺装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变化或者样式变化,以表达不同的空间界限,以至于对人们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实现空间分割和功能变化表现效果。 不一样的功能活动空间,选择的铺装材料也是不一样的,这样所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就是使用同样一种材料,也会在铺装方式上做适当的改变,这种表现情况出现在公园中的概率很高。

1.2加强视觉引导

园林铺装所表达的视觉效果,能够牵引游客的表达视线。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用线条铺装指导游客行进。 而一些要求游客驻足停留的地方,则会使用一些方向性不明确的或者较为稳定的铺装方式设计。另外一些要求游客重点关注的地方,一般是聚向型的景点方向走向做铺装设计。另外,改变不同的铺装线条,能够有效强化空间感,比如使用与视线保持平行的线条可以达到加深铺装面深度的效果,但是使用与视平线垂直的铺装线条则能够达到扩大宽度的效果。将这些特点合理利用,可以有效的调整空间大小,让小空间呈现大空间的视觉特点。

1.3表现主题和意境

合理的景观铺装可以更好的表现空间作用,能够实现空间特点色彩鲜明的效果。 借助各种有设计的铺装图案,可以强化其中的表现意境,这也是我国园林设计艺术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这种表现方式就像文字和图形,能够传递出深刻的空间表现,意境性意义突出,在一些有纪念性、学习性、指导性的空间出现的概率较高。

2色彩表达在地面设计中的运用

2.1 色彩表达的情感变现作用和表现特点

环境造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色彩,也是表现心灵的主要方式。其能够将风景的各种特点表现在情感诉求上,进而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所以在园林造景过程中,色彩的使用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地面铺装色彩的使用,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将各种山水、植物、建筑等集合统一,实现彼此之间的有序设计。如果地面色彩过于单一,就要选择线条和形状的丰富多样,组成全新的空间表现特点。

在进行地面铺装设计过程中,一般会将风景当成背景依托,或者地面铺装是色彩调和盘中的底色,人和具体风景是画的主体,除了一些特殊性因素外,在地面铺装的使用过程中,选择的色彩尽量低调一些,这样和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相符合。但是沉稳的色彩不能过于死板,要有亮色点缀,不可选择艳俗的色彩。人们在对色彩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暖色调代表兴奋和情感、冷色调代表安静、愉悦、灰暗色调代表忧郁沉闷。因此在铺地设计中,要对这些色调的情感表现有所了解,有变化的突出色彩特点,丰富色彩空间的表达内容。

2.2色彩调和使用在地面设计中的效果

进行色调调和的过程中,同色调、近似色调和对比色调的组成要重点注意,例如公园的铺装设计,可以同时选择混凝土、块石与碎石等进行铺装,在铺装的过程中,各种形式不一的材料同时存在,如果对色调调和作用不够重视,给人的视觉感必然是混乱的。假如环境色调给人一种无聊沉闷的感觉,就可以适当改变地面铺装的组成方式。在整个配色过程中,要重视近似色调中的主色调,彼此要实现差异化对待。

如果色调种类有所增加,就要适时减少一些造型组成要素。对比色调配色组成属于补色范畴,彼此排斥或者互相吸引都会有对比感存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谨慎使用对比色调的配合。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虽然要尽量的提供一些理想化的私密性空间,可是假设其四周有高墙围栏,便会因为光线照射不足而略显昏暗,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利用光线反射,铺设大量的地砖可以实现光线强化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用彩色地砖,彩色地砖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褪色。

3园林铺路的材料装饰

3.1软铺装

园林地面铺装使用的软材料类别不多,各种低矮植物不但能够强化地面空间组成,而且能够切实有效的优化因为地面过热而出现的小气候环境。在庭院与花园中的园林铺路设计中,树皮的使用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这样设计的林中小道给人一种宁谧的感觉,树皮和自然环境的互相融合有一种和谐感,同时也可以选择枕木铺地,厚重修长的枕木能够给人一种力量感,长叶植物和浅色调沙砾地面的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视觉表达效果。

3.2硬铺装

园林铺路过程中,不同的硬材料在经过人工精心的雕琢后,也能够表现不一样的形象,其所表现的环境景观特点也是丰富多彩的,对空间表现质量的提升十分突出。一般使用较多的天然材料有石板、卵石、乱石等。人工合成材料有混凝土砖、水磨石、斩假石和沥青混凝土等。在小范围内,可以用花岗石作为装饰性材料。这是因为其自身体积较小,放在庭院、广场、公园的铺装中,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表现效果。但是花岗石铺出的路面高低不平,因此座椅下或者餐区等不适用这种材料。 铺地材料最理想的材料之一便是鹅卵石,其随意铺散在地面上,或者镶嵌在砂浆中都能够获得自然和谐的审美情趣。但是使用鹅卵石铺地不能将泥土和砂浆露在外面。虽然鹅卵石的表面也是高低错落不一,可正是因为这种突出的质感,在很多的公园小径中都有铺装使用。地面铺装使用最多的材料便是地砖,使用地砖可以将一些风格相近的庭院圈在一起。也可以使用在露台或者其他固定的装置之上,确保整个庭院风格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

4 园林铺路和其他要素的联系

4.1 园林铺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园林景观建设内容多种多样,园林铺路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其色彩、形状和花纹等都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4.2地面铺装与文化主题的统一性

篇5

新时期,建筑用户对于建筑的内部环境以及外在环境的审美感官需求皆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建筑设计人员不得不全力推动设计工作的综合优化,以保证建筑建设能够达到其预定的效益预期。而从外在环境方面来讲,目前建筑设计者主要是加强了对于景观铺装设计工作的重视,力图通过这方面的有效设计来满足居住区人们对建筑应用的满意。景观铺装设计工作是较为复杂的,且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有效配合,其在建筑设计工作中长期被忽视的状态,直接地影响了其目前在我国建筑建设中的顺利开展。而本文便是出于推动景观铺装设计工作在我国的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的进一步完善的目的,着重从相关方面谈论了其设计工作的具体开展。

一、居住区的景观铺装设计工作理论分析

景观铺装设计工作主要就是指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人员对建筑的外部环境所实施的一种设计,即利用存在于外部环境中的硬质地面材料进行交通道路铺设规划,确保这种外部环境中的交通道路能够达到对于人们交通需求的有效满足,并从某种程度上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为人们提供一种审美的感受。而居住区的景观铺装设计则是这种设计工作应用于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表现,它作为建筑外部环境中的关键成分,直接影响着整个居住区的外部感官效果。

在较为古代的社会,我国在开展景观铺装设计工作时,传统上主要以鹅卵石以及红色的角砾岩为其设计材料,并且以建筑业主的具体喜好为依据,铺设出八卦图案、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花鸟虫鱼等固定的形态。还有某些设计者直接采用意向这一概念辅助设计工作的开展,使建筑的外部景观铺装呈现出某种必要的韵意。比如借助于“丁”字形来预示生男孩,“人”字形来预示人丁兴旺等,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及地域风格。总之,景观铺装设计工作受到了人们非常高的重视,且具有极其完善的设计理念以及独具特色的设计成果。

而就现代化的景观铺装设计工作来讲,它受到设计人员自身设计理念的限制以及当前社会价值观的趋势,开始逐步沦为一种简单的绿化设计,主要功能即是为人们提供通行道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审美缺陷。而且,还有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铺装设计工作时,不能够达到对于建筑使用功能、建筑所处地域及文化环境、建筑用户整体追求等的有效结合,而是胡乱地将一些西方的设计模式搬到了我国的设计工作中,既不能结合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进行设计,使其实现对于建筑用户心理取向的满足,又无法真正地展现出设计的美感。因此,对铺装设计工作进行必要的完善,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迫在眉睫的一件工作。

二、居住区的景观铺装设计工作所要应用的要素

我国当前的居住区的景观铺装设计工作已经严重地落后于国际设计水平,也无法达到对于人们居住需求的有效满足,呈现出严重地缺陷,因此,建筑设计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大对于此项设计工作的研究及优化实施。本文下面就从材质与色彩以及方向感与尺度四个要素对设计工作进行一下具体探讨:

1、景观铺装对于材质要素的应用

铺装工作对于材质的不同应用直接影响着所铺装场地的具体应用功能,并使外部环境表现出休息、停留或者运动、集会等场地的差别,因此,工作人员进行铺装设计工作一定要注意对于材质要素的有效应用。首先必须注重的就是,设计人员要为具有相同功能的空间设置同一类型的材质铺装。以居住区的人行道铺设工作为例,一方面,其具体的铺设应该遵循平坦、整洁、光滑的材质选用原则进行铺装,以保证人们能够在行走时感到轻松、愉快、舒畅。在这方面,混凝土材料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冰冷、无情的感受,而方砖则能够给与人一种温润贴近的感觉,石板则会让人感受到平整安全。另一方面,设计人员要注意为行道上设置必要的安全提示,以使老人、孩童、残疾人等得到有效的导向,能够安全的行走。如对于小孩活动区的设计应该采用平整无障碍的材质进行铺装,且使其铺装方式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化性,而对老人活动区的设计则要注意采用具有鲜明色彩的图形进行铺砖提示,避免老人因为出现错误的判断而陷入危险。

2、景观铺装对于色彩要素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事物,不同的色彩给与人最为直观的不同感受,使人心中产生第一印象的不同视觉刺激,比如嫩绿色能够给人阳光、明媚且充满生机的感受,而浓重深厚的青绿色则容易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感觉,蓝色则能够让人感受到清洁、宁静。因此,设计人员再进行景观铺装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对于色彩这一要素的应用。一方面,工作人员要借助于色彩使其对于外部景观的铺装展现出一种整体的精神风貌,比如,设计人员使用洁白的鹅卵石拼出圆润的小石径,必定能够使居民产生安静祥和的感受。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对于色彩的应用则体现在对于特别提示的展现,借助于不同的色调来提醒不同的人群要注意危险。如设计人员利用相应的颜色来铺设道路转弯、交叉口或者是人行道等,使使用者能够在看到这些色彩时,立刻出现体会到明确的警示意义。

3、景观铺装对于方向感要素的应用

方向感这一要素在景观铺装设计中主要发挥着一种功能性暗示的作用,比如设计人员将地面设计成为具有没有明确的方向感且空间较大的场所时,就预示着这各场所是一种静态停留的应用功能;而铺设成捷径线形式的道路,则预示着这条道路能够方便人们便捷使用。总之,方向感这一要素在建筑中的应用也是极其必要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达到对于这一要素的全方位关注,以及有意识的应用。

4、景观铺装对于尺度要素的应用

居住区的景观铺装设计工作除了能够发挥提升人们注意节奏速度以及具体的安全事项之外,较为重要的就是给与人们的心情以及感受以直观的刺激,而此种刺激在借助色彩实现之外,还着重地借助于尺度来体现出来。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关注对于尺度的应用,尤其是要处理好空间比例,以为铺装人员确定材料大小及具体的空间分布提供指导。比如,设计人员借助于具有较大尺度的材料进行铺装设计,就会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宗宽敞、畅通的感觉,而采用紧凑、较小的材料,则会使用户萌发出一种亲密贴近的感受。

结语:

景观铺装设计工作具有其自身所不可替代的设计作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使用者对于建筑的满意程度,而我国当前的景观铺装设计水平还存在于一种不甚先进的状态,直接影响了这种设计功能的发挥。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努力地采取措施推动此设计工作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华,郭志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铺装设计的继承与发展[J]. 中华民居, 2012(03)

[2] 贺春辉. 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研究[D]. 河北大学, 2009

篇6

我们国家景观设计学科发展比较晚,所以景观设计中的铺装设计在美观和丰富程度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很多设计仅仅是满足了人们功能上和生理上的需要,对于人们视觉和心理等精神需求还没有很好的设计。例如很多路缘石、河堤、集散广场等等区域在设计上,设计师考虑的可能仅仅是是否防滑,排水能力达不达标等功能上的原因,但是往往忽略了地面铺装的构成形式,颜色的搭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和反应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等要素。或者一些设计往往陷入政府化、模式化。

二 寒地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要求

铺装有很多种解释,在专业的景观设计原理中所谓的铺装是被作为景观的一个构件部分,根据设计师的意愿利用铺装材料包括人工合成或者自然形成的等等来对地面进行修饰和美化。原本铺装在环境设计中并不受人所重视,大多数人认为铺装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就可以,但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高要求和对环境美化的重视,铺装设计在城市规划中也慢慢受人所重视起来,如何让好的铺装设计改变我们脚下的生活慢慢走近了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寒地的居住区铺装如何能更好的为人们所用更是给设计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首先要做好设计就要了解其设计的原则,寒地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大体如下:

2.1 人对铺装防滑性的要求

由于寒地区域的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冰雪交加,这就要求室外地面铺装必须要满足防滑性。在选择铺装材料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室外景观铺装与室内地面铺装的不同,抛光的石材往往是不能满足防滑要求的的,只能做小面积的铺装或者作为其他材料的点状或局部条形装饰出现。一些材料在雨雪天气里比平时更加容易打滑,选择时应当慎重。铺装防滑处理的形式主要有:表面带有凸纹的材料,譬如石材的表面进行凿毛或者烧毛处理,或者是在普通的材料上喷涂薄层铺装防滑涂料等等。

2.2 居住区铺装需具备透水透气性

铺装的材料还应当具有透水透气性。在目前的居住区景观中地面铺装大量采用沥青、混凝土、砖石。随着全世界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人们发现生态环境变得原来越差,水土流失越发的严重起来,究其根本是因为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的地面铺装材料多数都是不透水性的材料,这就阻断了地表的水分向地下渗透,所以各种降水的水分最后都变成地表径流流失了,而不是更好的渗透到了地下含水层。这就使得城市形成了人造城市沙漠,造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加快。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铺装的材料上予以改善。第一种就是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第二种就是采用新型的透水砖铺砌路面。第三种就是采用嵌草式铺装。

2.3 铺装的舒适性是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

对于车行道来说,存在一个形式的舒适性的问题。就是车行路要求平稳、没有颠簸。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居住空间中行人步行在人体工程学上也要具备一定的舒适性。通过对道路两边的人行路的宽度、人行路的人性化和无障碍设计等等,保证人们在步行的过程中能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同时感觉最大程度的舒适性。

三 铺装的结构设计如何适应寒地气候

景观中的道路是由基层和面层两部分组成的,基层一般是素土夯实、混凝土砂浆、碎石等等。由于园路所放置的区域不同,功能不同,它自身的用途和结构也不相同。比如说如果场地内部本身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松软的土地,或者是回填的土地或者是河滩淤泥等等,那就要对其基层进行夯实,使得其基层底部变得强硬,而随之而来的随时或者是混凝土层也要相应的厚一些,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考虑在混凝土砂浆中用钢筋支撑提高其承载能力。

景观设计中的道路铺装园路的面层一般都这样几种:混凝土路面、石材路面、木质铺装、透水砖、青砖、室外砖铺装等。其中 石材中又有青石板、鹅卵石、碎石、花岗石等等。其中石材颜色种类繁多,材质表层的施工做法也比较丰富。例如颜色有黑色、黄色、灰色、秀色石等常用色。其表面因为用途同也会相应进行锻造面、拉丝面、火烧面等处理。所以设计师通过把不同颜色和材质的地面铺装相结合组成不同面层效果和功能的景观道路铺装,以达到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视觉艺术效果。

四 铺装的色彩对于寒地景观的影响

篇7

Keywords: long-span bridge; Bridge deck pavement; Asphalt money pack layer; 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4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桥面铺装设计的内容

1.1综合分析桥梁建设当地的气候环境,把温度变化考虑到设计中去,同时还要分析当地的交通条件,车流量和重载情况,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1.2对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层常见的早期破坏类型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最容易出现的破坏形式选择相应的铺装材料和结构参数,并提出钢桥面铺装设计指标。

1.3通过对选择的材料进行试验,分析材料的强度等参数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桥面铺装体系的拉拔试验、层间剪切试验等确定防水粘结层材料参数。

1.4通过对设计桥梁的有限分析,得出理论上的力学参数,并与设计指标比对,用以验证铺装结构现场试验的数据是否达到材料性能参数。

1.5通过铺装混合材料的车辙试验和疲劳试验,作出力学分析,并对铺装层材料的选取和铺装结构的设计做出完善。

1.6根据上述材料与结构参数,分析出钢桥上的力学分析结果,划分行车道分布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2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受力特性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受力特性有:较高的铺装层强度及合理的厚度;优良的层间钻结性能;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优良的适应钢桥面板非周期性变形,即变形稳定性;较好的耐久性,即较好的抗老化性、水稳定性和杭疲劳特性;优良的平整性、抗滑性及耐磨性;良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可靠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3钢桥面铺装的主要结构形式

钢桥面铺装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热拌沥青混凝土或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高温拌和浇注式沥青混凝,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沥青玛蹄脂混凝土;德国和日本等国采用的改性沥青;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环氧树脂沥青混凝土。

按照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可分为三类,即同质单层、同质双层与异质双层结构,具体的结构组合形式:单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上层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以日本使用的最多;上层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层改性沥青SMA,德国和日本均有使用;上层改性沥青SMA+下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以德国使用的较多;上下层分别采用不同粒径规格的改性沥青SMA;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下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是中国新创铺装形式;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

4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步骤及流程

根据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的受力特点和使用要求结合桥面铺装的研究成果,其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两个方面。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步骤流程图

5钢桥面铺装层材料设计分析

5.1铺装混合料的设计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材料、矿料级配、沥青等级和沥青用量。设计的总目标是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以满足路用性能的要求。目前国内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主要以马歇尔试验为主,并通过车辙试验对坑车辙能力进行辅检验。但是鉴于马歇尔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国内外道路研究都在致力于探索、研究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有:沥青混合料综合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和美国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设计法等。根据桥面铺装的特牲以及混合料体系的差异,形成了与铺装沥青混合料类型相对应的设计方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设计、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其中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采用常规的马歇尔方法。

5.2性能试验

原材料、混合料设计以及铺装层路用性能的检验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性能试验完成。在混合料设计过程中铺装材料的性能包括原材料性能、混合料性能以及复合结构性能共大类,性能试验则与之相对应。常用的铺装材料有热拌沥青混凝土或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环氧树脂沥青混凝土,每一种铺装类型的原材料和混合料的性能指标都各成体系,其作用是为该铺装体系的合理设计提供保证。

5.3新型钢桥面铺装材料研发

由于钢桥面铺装苛刻的使用条件,对其组成材料的要求很高,因此目前大跨径桥面铺装混合料均采用进口沥青作为结合料组分,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桥面铺装的建设和养护费用。由于我国在建桥梁包括很多跨径大、铺装面积大的桥梁,因此加大了现场铺装的困难,而美国较多地采用工厂施工现场装配的方案完成大跨径桥梁的铺装工程,如金门大桥在更换钢桥面板时,就采用工厂施工铺装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铺装工程的施工连续性,从而实现更严格的工程质量控制。

6桥面铺装的设计指标

6.1环境参数的影响

环境参数中最能影响到我们铺装层性能的当属温度参数,在公路设计中通常可以根据设计规范找到沥青路线的气候分区来确定当地工作温度的范围和材料的选取及用量等信息,但是钢桥面铺装设计受到温度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同地区的公路。这是因为在钢桥面铺装休系中,钢箱梁的特殊结构导致内部不通风,温度要比路面高10℃左右,导致桥面铺装层的工作温度要高于普通沥青路面,同样在低温的情况下,钢箱梁的温度也会更低,这对铺装层的工作温度范围要求就更广了,这也对铺装层材料的选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2交通参数的影响

铺装设计中的交通参数是需要根据当地的交通情况来确定车辆的大小比例,超载车辆的比例等,通过这些实际情况来决定设计荷载用的车辆轴重,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等,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荷载作用面积为单矩形200mm× 600mm,轮胎压力0. 7MPa,并且考虑冲击作用。由于桥面铺装体系的力学特殊性,在荷载作用下局部效应比较明显,而单矩形荷载不够准确,因此利用双矩形荷载在桥面铺装设计中更为适应,而且当轴载较大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接近矩形。

6.3铺装结构破坏控制指标

根据前面对钢桥面铺装破坏类型的分析以及各种材料特性可知,在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钢桥面铺装会有不同的破坏方式;对于使用双层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以及双层改性沥青SMA等热塑性沥青混凝土铺装材料而言,行车荷载作用会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开裂、超载作用会产生一次性断裂破坏。而且高温车辙、拥包、推移和低温开裂等破坏也经常发生;对于环氧沥青混凝土等热固性材料铺装而言,主要破坏形式是疲劳开裂和一次性断裂破坏。

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南方高温多雨和北方低温干燥的气候特点,合理针对不同地区常见的不同破坏形式,对于铺装层的疲劳开裂、一次性断裂和铺装层钢板之间的剪切破坏为主的破坏形式时,要把铺装层上下表面的最大拉应力(应变),铺装层与钢板之间的最大剪应力和铺装层表面挠度等作为设计控制指标;而针对疲劳开裂、挠曲破坏、局部冲压破坏和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为主要破坏形式时,应该把最不利荷载位置下铺装层表面的横向拉应力(应变),纵向拉应力(应变),最不利荷载位置下加劲肋上铺装层的相对变形、最不利荷载位置时铺装层内的剪应力作为力学控制指标。

6.4铺装材料设计指标

通常桥面铺装材料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和环氧沥青混凝土三种,相比较而言,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材料的指标要求最高,不仅具有更高的温度使用范围,而且温度敏感性小,强度也很好,在高低温性能比较均衡,因此,环氧沥青混凝土是最适合用作桥面铺装材料的。

7结语

通过钢桥面铺装的损坏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桥面铺装的设计指标,综合考虑环境环境因素、交通因素、材料因素以及针对经常出现的破坏形式作出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结构设计,并列出常用的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的设计流程。

参考文献:

[1]张晓春.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理论与设计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2]黄卫.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2007(9).

篇8

前言

桥面铺装是大跨径钢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不仅应具备高速行车所必须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同时也应为钢桥面板提供可靠的保护。实践表明, 桥面铺装是一项与环境气候、交通状况、桥梁结构与桥面板构造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桥面铺装的使用功能, 需对其使用条件、铺装用原材料与混合料、铺装结构体系、施工工艺进行系统研究, 制定合适的桥面铺装技术标准, 并设计出合理的铺装结构体系及可行的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案, 以切实解决不同气候、不同桥型及不同交通条件下桥面铺装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问题。

一、桥面铺装设计的内容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首先要选择铺装材料,要综合考虑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剪切强度和变形协调性,然后通过前面计算得出的相关材料参数,对铺装设计研究进行分析,获得最为合理的选择;在控制铺装层表面最不利荷载的情况下,确定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及桥面铺装体系的结构参数,包括钢面板厚度、横向肋的间距、纵向肋的各种尺寸等,并回避车辙最容易产生的位置(即最不利荷载作用位置),设置车行道的时候要考虑在内。因此,铺装材料的设计和铺装结构的设计共同决定了桥面铺装体系的设计内容。

二、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受力特性

正交异性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不同于一般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它直接铺设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如图1所示)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直接决定了钢桥面铺装的性能,由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柔度大,以及在行车荷载与温度变化、风载、地震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特别是还受到桥梁结构变形的影响,其受力和变形较公路路面或机场道面复杂得多,尤其在重型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桥面板局部变形更大、更复杂,位于各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与桥面板焊接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这导致铺装层受力更复杂,更不利。同时钢桥面板的夏季温度高、防水防锈及层间结合等问题都使钢桥面铺装具有一般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所没有的特点 :

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没有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的路基与基层结构,它直接铺筑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因此,桥面铺装处于变形大而复杂的钢板之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本身的变形、位移、振动等都直接影响铺装层的工作状态。

除铺装层自身正常的温度变化之外,钢桥结构的每日和季节性温度变化都显著影响铺装层的变形。钢桥面板的导热系数要比其他土工材料大得多,所以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在全年极端高温与低温环境下较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更易受大气温度的影响。并且,桥面的极端高温值要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高得多,而极端低温值亦比路面低。

大跨径钢桥一般都建在大江、大河或横跨海峡之上,强风、台风及其他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振动作用,在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是遭遇不到的。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的受力模式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受力模式不同。由于加劲肋的加劲支撑作用,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加劲肋、横肋(或横隔板)、纵隔板顶部的铺装层表面出现负弯矩,铺装层最大拉应力或拉应变均出现在铺装层表面。因此,对于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疲劳裂缝从铺装层表面向底面扩展,而对于一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最大拉应力或拉应变均出现在铺装层底面,疲劳裂缝是从铺装层的底面向顶面扩展。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普遍采用钢箱梁形式,横隔板贯穿整个主梁截面,刚度很大,并且其间距超过3 m,而钢桁架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直接支承在空间桁架形成的网格上,网格的问距比钢箱梁横隔板小,并且桁架支撑构件的刚度比横隔板小得多。因此钢箱梁正交异性顶板的挠跨比较桁架梁顶板大,由于横隔板附近的刚度突然增大容易导致钢箱梁铺装应力集中,桁架梁铺装则由于桁架刚度分布比较均匀而相对均匀。

大跨径钢桥一般都是重要交通网路的枢纽,或者是某一地区过江跨海的主要通道,它的畅通直接影响到整个路网交通的正常运行。桥面铺装一旦发生破坏,对交通的影响要远大于公路路面损坏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而且维修更加困难。

钢桥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遇水会生锈,因此,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致密性好,不能让雨水腐蚀钢桥面板。

目前钢桥面铺装从结构组合来分主要有单层铺装体系与双层铺装体系两种类型。由于双层铺装体系能够对铺装上下层材料分别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特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同种材料矛盾的双向性能(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要求,越来越多的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趋向于使用双层铺装体系。

三、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步骤及流程

根据上述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的受力特性和铺装混合料设计新的指标体系,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其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两个方面。

图2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流程图

四、铺装结构组合

虽然目前大跨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的材料多种多样,但铺装方案只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单层铺装体系与双层铺装体系,并且以双层铺装为主导。

1.单层铺装体系

以英国的玛蹄脂混合料(Mastic Asphalt)为代表,在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应用较广,国内的江阴长江大桥与香港青马大桥也采用了这种方案。这种单层体系通常为4~5cm厚,对于高低温交替变化不十分明显的欧洲国家来说是适宜的。

2.双层铺装体系

以德国的双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美国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以及日本的本四系列联络桥方案为典型结构,国内新建的几座大桥则以双层改性SMA为主,同时对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成功地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中实施。目前国内外对下层浇注上层SMA及其它组合方案的研究较少。双层体系的优点是可以对不同的铺装层材料分别设计,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同种材料矛盾的双向性能(高温与低温)要求,较好地反映铺装在高温与低温下的性能要求。在大跨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中应用更为广泛,各国在铺装结构厚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英国钢桥面多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1952年英国道路研究试验室试验后得出结论,为了减轻自重,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最佳厚度为38mm,英国于1964年建造福斯桥时,即将38mm列入规范。1981年建成的恒文伯桥(Humber),桥面铺装也采用38mm厚。法国、瑞典、丹麦等国的大跨径钢桥也以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居多,其厚度一般不超过50mm。美国的钢桥面铺装中应用环氧沥青混凝土最多,其铺装多为双层体系,厚度在50mm左右。日本的钢桥面铺装是以“下层浇注式+上层改性密级配”为主的双层体系,早期铺装厚度为80mm,近年来修建的铺装则比较薄,为65~70mm,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为35mm左右。国内大跨径钢桥中双层SMA铺装结构多采用了65~75mm的厚度,而其它类型铺装则多为50mm铺装厚度受铺装材料性能、铺装材料最大粒径等因素影响,并且直接受铺装的受力模式与设计交通量、摊铺的最小厚度要求控制。不管采用何种材料与结构形式,薄层、轻质、高强、耐久的铺装材料与结构形式都是铺装研究的最终目标。

结论

我国大跨径桥梁普遍采用钢箱梁结构,钢箱梁桥面铺装比国外普遍采用的桁架梁桥面受力更加复杂,高温季节桥面温度更高,钢箱梁桥面铺装的工作条件更加不利。加之我国交通组成中超重车比例大,我国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的难度更大,在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桥面使用的实际情况。

篇9

在规划布局中应多考虑早晚间游园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多配置夜香植物,基础设施要满足节假日社区游园活动的功能要求,如注意配套晚间亮化、彩化照明配电。

2、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分为: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3、园路的线形设计和布局

3.1园路的线形设计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他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把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造。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并切忌互相平等,但曲线不能象直线那样易于运用,适当的曲线能使人们从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安适的美感。

3.2园路布局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4、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4.1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4.2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4.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4.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5、园路的铺装设计

5.1园路铺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篇10

1.1 踏步

设置踏步时候,踏步每上升12~20级,需要稍加休息。在这里应留出1~3m长的平台,或加放一条石凳。这正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一样。在设计上必须处理好踏步——平台——踏步这一重复的规律。踏级无论是一步踏的或是多步踏的,踏面间隔(举步高)的配合,均以制成的踏步步幅舒适为宜。一般踏面宽为28~38㎝,举步高为10~16.5m。如举步高小于10cm,在室外空间,行人容易被忽视,而将行人绊倒,因此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当举步高达16.5cm时,对于老年游人行走起来则较吃力。而在专门的儿童游乐场,踏步的举步高应为10~12cm为好。

1.2 步石和汀步

①步石是置于地上的石块,躲在草坪、林间、岸边或庭院等较小的空间使用。它可由天然的大小石块或塑形的人工石块布置而成,具有轻松、活泼、自然的风貌和较强的韵律,因此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造型美的表现中,韵律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韵律能赋予作品活跃感,使之具有生气,因此能吸引观赏者的注意,从而达到丰富和充实的空间目的。其次,游客能看到步石序列的全貌,而易于理解,第三,能表现出情趣和速度感,也就是说,它具有动势。第四,韵律如使用重复、累进、节奏可以得到调和,因此在园林中适用步石时,要特别注意韵律美的创造。②汀步的设置。汀步是设在水中的步石。几块石块,平落水中,使人蹑步而行。这可能是石桥的前身,因此也有人把汀步叫做踏步或者跳桥。汀步(含步石)的形式可以是自由式的,也可以是规则的;可以是天然石材,也可以是混凝土预制成各种形状。通常汀步可自由地横跨在浅间小溪之上,或点缀在潜水摊地上,每当人们踏石凌水而过,别有一番风趣。在宽深的水面上,不宜设置汀步。汀步的基础一定要稳固,绝不能有松动。一般需用水泥固定,务求安全。当汀步较长,还应考虑当两人相对而行的情况,在水面中间可有2个相互错开的地方。

2 地面铺装的功能

①引导和强化作用。园林铺装就像导游一样,会使人按照设计者的意愿、路线和角度来观赏园林的景物。尤其是当地面铺装成带状或某种线性图案时,便能给游人指明游览方向,并且是当地面线型的改变会影响游人的游览感受及游人行走的速度和节奏,地面铺装的变化可延长浏览的路线,增加游览程序。②空间分隔和变化。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者样式的变化体现空间界限,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暗示,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2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往往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或者即使用同一种材料,也采用不同的铺装样式。③意境和主题体现。良好的铺装景观对空间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者诠释主题的增彩作用;利用铺装图案强化意境。铺装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创造出优美的地面景观。这类铺装以其本身的曲线、质感、色彩、尺度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视觉趣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地面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3.1 色彩中的作用和情感

色彩是环境主要造景要素,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风景强烈地诉诸于情感,从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因此在园林造景中,对色彩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地面铺装的色彩更应该和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联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如果场地的地面色彩简单,可通过线与形的变化来丰富空间的特征。地面铺装的色彩一般是衬托风景的背景或者说是底色,人和风景才是主体,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地面铺装的色彩须沉着,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冷色调表现幽雅、宁静、清新、愉快之感;灰暗色调表现忧郁、沉闷之感。因此在铺地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3.2 地面设计中的色彩调和

色彩的调和要注意统一色调、近似色调和对比色调的配色、配合。在统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色彩的调和,这时就容易达到沉静和个性的氛围。 近似色调的配合,在配色时要注意在近似色调之间决定主色调和丛属色调,两者不能等同对待。如果使用色调增加了,则应减少造型要素的数量。对比色调是要互补色组成的。

4 结语

篇11

Keywords: highways; and Bridge deck pavement; design

1桥面铺装设计现状

现行设计规范规定当水泥混凝土桥上设置沥青混合料的桥面铺装时, 高速公路的沥青桥面铺装层厚度应为6 ~8 cm, 特殊情况可增至10 cm, 应采用双层式结构。目前河北省高速公路设计中实际采用

的桥面铺装结构型式有:双层式沥青砼铺装, 沥青层总厚度9 ~10 cm,采取4 +5 cm 或4 +6 cm 沥青混凝土。近来多采用4 +6 cm 的改性沥青混凝土。目前河北省高速公路的桥梁主要采取这种铺装型式。

单层式沥青砼面层:沥青层厚度4 ~6 cm。如:京石高速公路滹沱河大桥西半幅采用4~5 cm 沥青层铺装, 使用效果较好。宣大高速公路曾采用4~6 cm SMA 单层桥面铺装, 沥青层发生了早期破坏。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由于加铺沥青层的桥面铺装,沥青层常发生早期破坏。有的桥梁直接采用水泥砼桥面铺装, 一般厚度采用15 cm,有的采用两层式铺筑7+8 cm。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加微表处:近年来, 有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采取加铺1 ~1.6 cm 沥青微表处, 以克服水泥砼桥面铺装的不足。

2常见病害

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 河北省桥面铺装层损坏较为严重, 主要病害分为三类:

(1) 裂缝类:因温度变化并伴随桥面板或梁结构的刚度不够产生较大挠度而造成的柔性桥面铺装层开裂, 所产生的裂缝, 降雨后在车辆荷载及渗入水的作用下铺装层表面出现唧浆, 混合料剥落形成坑槽等病害, 破坏了桥面结构的完整性。

(2) 变形类:由于沥青类材料的稳定性不足,铺装层内部产生较大的剪应力,使桥面形状发生了变化,引起不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或者由于铺装层与桥面板层间结合面粘结力差,抗水平剪切能力较弱,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发生剪切破坏,产生推移、拥包等病害。

(3) 耗损类:由于轮胎与桥面的作用,使桥面表层材料部分或全部丧失, 出现了开裂、碎裂、露骨、脱落等现象。

3 设计原因造成的病害分析

3.1 桥梁承载力低

设计计算中侧重于主梁纵向的计算分析, 对桥梁横向刚度重视不足, 横向构造措施不利使桥面铺装分担了过多的次内力。通过对河北省20 世纪80年代所建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桥进行的调查可知, 这些整体钢筋混凝土板桥, 其分布钢筋的面积与主筋的面积之比小于15% 。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 按纵、横向弯矩综合确定( 因为宽跨比越来越大) ,单列行驶时加重车的单轴限重166.81 KN,双列行驶时加重车的单轴限重127.6 KN;若只考虑纵向弯矩, 单列行驶时加重车的单轴限重166.81 KN,双列行驶时加重车的单轴限重140.80 KN。由此得出:对于宽跨比大于1 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桥,仅考虑横向分布钢筋取纵向主筋的15% 是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 应对横向内力进行详细计算,以确定横向筋的数量。通过交通量调查发现:荷载为20t 以下的车辆数占33.9% , 超载车辆占66.1% 。桥面板承载能力严重不足, 导致桥面铺装严重损坏。

3.2 桥梁刚度不够

为了减轻恒载, 人们试图用增加钢筋用量或采用高强度钢筋来减薄桥面板的厚度。这种桥面板由于刚度不够, 桥梁静挠度偏值大。当汽车荷载通过时, 上部结构下挠较大, 桥面铺装混凝土受力情况与复合材料组合梁类似, 在不同材料的结合面上承受较大剪切力。由于结合界面的剪切力较大, 对桥面铺装与主结构的层间粘合产生不利影响。在超重车辆长期反复作用下, 桥面铺装会出现局部开裂、坑槽、唧浆现象。

3.3 桥梁结构型式

桥梁结构对桥面影响很大, 桥梁结构的受力模式影响应力的分布, 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 桥面铺装层只作为桥梁工程的附属结构, 通常不考虑桥面铺装层承载能力的影响, 即假设铺装层不参与承受荷载。虽然这种设计方法增大了梁体和桥面板设计的安全度, 但对于外悬桥面板、连续梁、拱桥及悬臂梁桥等结构的负弯矩处, 以及桥面分缝处各板块角部等位置, 由于荷载的作用使桥面铺装层受到了弯曲拉力的作用, 桥面板铺装层在拉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

3.4 铺装层的厚度

桥梁的结构理论中对桥面铺装层的计算分析几近于零, 现行规范中只给定了厚度的推荐值。近几年来, 随着交通量及重型车辆的日益增加, 过薄的桥面铺装层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伸缩缝及桥头附近的桥面铺装层受到荷载冲击较大, 混凝土施工缝处是个薄弱环节, 这些地方更需保证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 必要时还需配置加强钢筋。桥面铺装层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 桥面铺装部分或全部参与了主梁结构的变形, 因此桥面铺装是一个受力复杂的动力体系, 各种形式的主梁及铺装本身的构造均影响其应力的分布。

3.5 防水层

在桥梁设计规范中规定: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与铺装层之间是否要设置防水层, 应视当地的气温、雨量、桥梁结构和桥面铺装的型式等具体情况而定。防水性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下可不设防水层, 但在主梁受负弯矩作用处应设置防水层。

防水层的作用是保护桥面板与主梁的混凝土及钢筋防止其腐蚀, 而主要是防止钢筋的锈蚀。钢材锈蚀的最主要原因是盐害, 因此在沿海地区及冬季洒化冰盐地区的桥梁均应设置防水层。事实上沥青混凝土还是透水的, 目前达不到防水的作用, 因此对于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其下还是应设置防水层。桥面防水应做到防、排结合, 达到桥面不积水、不渗漏。防水层的强度与主板和铺装层的强度有差异,中间柔性夹层会增大桥面板中部的板底拉应力, 处于防水层上的铺装层一经开裂, 在车轮的动力荷载作用下, 彼此间的缝隙越来越大, 直到松散脱落。

4 桥面铺装结构的选型探讨

目前桥面铺装选型的思路是:为克服沥青桥面铺装层的早期破坏问题, 而改用水泥砼桥面铺装;对于水泥砼桥面铺装的不足, 转而采用沥青微表处技术。但沥青微表处几乎没有减震效果,同时具有明显较大的噪声, 预期的使用寿命仅为3 ~5 年,远非理想的铺装材料。

建议尝试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加铺单层5 ~6 cm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厚度建议采用10 ~12 cm,最薄处不能小于8 cm, 横向钢筋采用直径 16 mm或 12mm , 间距15 ~20 cm。这样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避免由于施工层较薄造成振捣时的离析现象。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变异系数较大,施工层越薄则混凝土质量越不均匀。由于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加厚, 可使车辆荷载分布面积加大, 分散了轮压的作用, 也可加强铰缝处传递剪力的能力。考虑到铺装层混凝土与梁板的共同作用效果, 也加强了梁板的抗扭能力, 加大了桥梁上部结构的横向抗扭刚度, 增强了横向分布的能力, 使各梁板受力更加均匀。

加铺单层5 ~6 cm 沥青混凝土目的是减震、减噪、防水。桥面上加铺的沥青混凝土并不是越厚越好, 因为桥面上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路面上的不同,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挠曲变形较大, 车辆驶离后

又弹起,除了这种颤动还有车辆荷载的冲击振动,使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结合面产生交变剪应力, 使其抗剪疲劳强度降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越厚剪力越大。对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从材料性能、防排水等方面精心设计,精细施工,使沥青面层具有与混凝土桥面板粘结牢固、防水渗入、抗滑耐磨、低温抗开裂、高温抗车辙、抗剥离的良好性能。

参考文献

篇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89-06

1总部基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总部基地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总部基地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办公园区。相应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具有其独特性。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环境是由顶界面、侧界面与底界面同时构成的。底界面作为贯穿整个景观空间的基本元素,同时是最直接与使用者接触的景观元素,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而铺装设计则是体现景观空间底界面设计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图结合正在实施建设的实践项目,探讨适应于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特征的铺装设计策略。

1.1总部基地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总部经济是总部基地产生的动因。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和国外公司的入驻,使中心城市的总部聚集区趋于饱和化和高密度化。中央商务区CBD高昂的租金及有限的空间不能完全满足总部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一种能适应经济模式发展的新型空间的产生――总部基地[1]。自2003年“中国总部经济第一实践区北京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建设以来,全国各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优越的地区纷纷建设总部基地并引导其发展,总部办公蔚然成风。

1.2总部基地规划建设的特征

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以生产制造为单一的核心功能,总部基地以研发办公、企业传播为核心功能。并且总部经济的集聚融合效应使得总部基地必须具备强大的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相应的商务会展、商旅接待、企业交流、文化体验、生活配套等多种业态,使得总部基地功能业态呈现多元融合的特征。

整体规划、一体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使总部基地具备整体统一的空间布局结构。基于多元融合的功能业态,总部基地开发多样复合空间以满足其需求。建筑布局则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围合式空间与西方开放街区相融合的规划布局[2],围合出私密、半开放、开放的外部公共空间。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确保园区交通便捷安全,人行优先的道路设计体现人性化需求。入口景观展示、景观节点打造、具有韵律感的景观序列综合塑造出多层次的景观体系。园区规划将建筑、道路、景观空间统一布局于一个有秩序而又富于变化的整体结构中。

2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特征

2.1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从功能上可分为以下五类:休闲娱乐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观赏空间、复合使用空间,其景观空间功能多样复合。园区外部景观空间类型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展示空间(公共空间)、复合使用空间(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的过渡区域)、社交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过渡区域)。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只有当户外空间具有高质量时,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才有可能发生[3]。为促进园区内不同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尤其需要提高外部景观空间的质量,激发更多社会性活动。

2.2视觉形象的统一性

简洁具有特色的景观更能够给审美主体留下深刻的审美印象[4]。总部基地作为总部经济的载体,展示着企业文化形象,其建筑及景观视觉形象都需体现简洁、大气之美,杜绝繁琐花哨的设计,实现视觉形象的完整统一。园区高端办公人群对总部办公景观形象具有现代简约的视觉审美要求,简约、纯净的视觉形象益于创造轻松、自由、宜人的景观环境。

2.3空间秩序的连续性

程大锦在《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一书中指出:有秩序而无变化,结果是单调和令人厌倦:有变化而无秩序,结果则是杂乱无章。有机整理多种空间组合方式,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秩序连续而富于节奏与韵律,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2.4场所氛围的独特性

高效、智能、环保的总部办公氛围决定了人性化的场所、智能化的设施、和谐的生活氛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的重要目标。反映总部办公文化的“精致、“简约是总部基地外部景观体现的独特氛围。

2.5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高效能、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是总部基地发展的趋势,最重要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总部基地在规划建设之初,保护环境敏感区域,提高建设区域生态系统的异质性,提高景观环境的生态性。总部基地大都通过采用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透水地面系统、智能喷灌系统进一步促进内部生态循环。

3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原则

3.1适应于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可分为以下形式:广场空间、街区空间、庭院空间、道路空间。此处的广场空间主要承担展示片区形象、文化精神以及商务会展活动等功能;街区空间承载主题商业、文化体验功能;庭院空间体现企业办公气质,并提供工作人员休闲娱乐空间;道路空间以人行优先,体现人性化设计。

3.1.1利用铺装强调空间的区分

利用铺装在视觉上造成的差异可以强调空间的区分。当在空间中出现较为完整的不同形式的铺装时,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变更。这种形式上得不同可以通过材质、颜色、铺装样式等多个方式进行改变,比如简单的、灰色调的铺装往往暗示着穿行、集散的道路空间,而铺装形式丰富、色彩鲜明的铺装空间意味着休闲娱乐空间及街区空间。

3.1.2利用铺装控制空间的尺度

铺装材料本身的尺寸影响着所铺设场所的空间比例感受,可通过不同尺度的铺装创造适宜的空间尺度感受。大尺度铺装材料给人以宽阔、宏大的感受,小尺度铺装材料则给人以亲切的、宜人的空间感受。广场空间一般开阔,可选择尺度较大的石材铺装。街区空间以及庭院空间尺度较小,则可选择尺度较小的铺装材料。

3.2适应于视觉形象统一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总部基地铺装设计应致力于塑造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空间中见到的所有事物都是这个空间的一种视觉功能要素[6]。一是可从色彩、质感上选择与周边建筑物相呼应,协调一致。二是铺装形式配合周边建筑,形成完整的构图,选择尽量简单的形式,避免出现杂乱无序的空间感受。三是铺装材质种类选择不可过多,确定主体铺装材质,局部搭配其他材质。

3.3适应于空间秩序连续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空间秩序的连续性可通过视觉的连续性来体现。作为空间的底界面,铺装设计确保色彩、质感以及铺装形式具有完整统一性,贯穿整个空间秩序。同一种铺装材料的反复使用,以及不同铺装材料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布,打造连续且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空间秩序。

3.4适应于场所氛围独特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独到的景观铺装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景观主题的增彩作用,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氛围[7]。对比于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砖瓦、碎石、卵石等铺装材质,采用福纹等特殊字符和图形表达独特的意境,针对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精致、简约的独特氛围,主体铺装材质则可选择凸显现代简约的花岗岩等石材为主体材质,铺装样式也尽量简洁。

3.5适应于景观环境生态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总部基地铺装设计应注重生态性设计,尤其在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的地方,透水性铺装是道路铺装生态性设计的重要体现。因此,针对总部基地景观环境的生态性原则,一是尽量多使用透水材料及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二是可在边界空间,即广场与绿地、人行道与绿地、花坛、树池等边界区域采用鹅卵石覆盖明沟模式达到生态透水的目的[8]。

4.2景观规划设计

龙兴总部基地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以塑造高贵的氛围和雅致的人文气质、体现高端办公精美的内在生活品味、打造简洁洗练的纯净景观空间感受为理念,整体营造“尊贵、“精致、“简约氛围。规划结构为:五段分明,两轴相生,七点交映,一脉贯通(图1、2)。从整体结构上来看,龙兴总部基地是由一个复合功能的带状景观空间联系起来的。

“五段是指总部基地外部景观进行分段设计,每段设围绕各具特色的主题,打造高品质的景观空间。包括以下内容:“绿荫水院,位于北入口,展示园区形象,促进社交活动;“泉涌彩溢,园区主题型商业,通过水的不同形式彰显商业活力;“飞流沉庭,位于园区视线通廊,

是园区最主要公共活动空间,承载园区复合型活动,并结合地形造势显山,打造飞瀑形成视觉焦点,成为富有重庆“山水文化特色、具有场所感的展示空间;“崖畔疏林位于场地山体上,展现园区良好生态环境;“澹水留影,突显园区高端宁静的办公环境。

“两轴一是南北向贯穿总部基地的中心活力轴,另一轴即由园区中部通廊形成的东西向景观轴。

“七点是指园区内重要景观节点, 承载多样活动并展示园区形象。

“一脉是指由水作为景观元素串联整个场地的脉络,并结合雨水花园的设计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3铺装设计策略

4.3.1体现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利用铺装限定不同的功能空间。根据景观功能属性的不同将龙兴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景观节点、街道空间、支路及边界空间。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采用不同的铺装材质与铺装形式。铺装材质、色彩、尺度及形式与相应区段的景观氛围相融合。

重要的景观节点包括北入口广场,是总基地主要的形象展示面;中心广场,位于配套商业综合体的核心,除了具有景观展示的功能外还是活力聚集的中心;位于下沉广场处的开敞性空间,是主要的视觉通廊,以东南部的山头为背景,是基地内重要的景观展示面,同样也具有商务展示和户外活动的功能,是一个复合型空间。

北入口广场铺装色调以灰色为主,与周边建筑颜色形成对比,突出入口广场空间。铺装基地大面积采用600×300烧面芝麻灰,间隔以100×200光面浅色啡网纹提亮分隔带。分隔带中间采用600×400光面拉丝芝麻黑,整体铺装形成浅灰色底,黑色分隔带的效果。(图3)建筑主要入口空间统一使用暖色限定,与旁边浅灰色人行道空间区分开来(图4)。

中心广场呈圆形向外扩散,广场主体采用100×100×100水晶黑蘑菇面以适应车行通过的需求。广场边界以芝麻黑蘑菇面浅灰色带界定边界(图)。延续中心广场环形向外扩散与建筑相接,在建筑外部的休闲平台以黄色为基调强调空间属性,同时保留浅灰色分隔带界定边界空间(图6)。

“飞流沉庭下沉广场铺装统一采用暖色强调复合使用空间,与浅灰色道路空间区分。下沉广场空间通过铺装再次细化分,主体采用西域红火烧面,广场与建筑相接的步行空间采用黄金麻荔枝面。统一使用黑色分隔带强调空间划分(图7)。

街道空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贯穿基地南北的景观

图中心广场铺装

大道,属于“人行优先通道,二是基地北部的商业步行内街,尺度亲切宜人。景观大道主轴道路铺装统一采用块状石材限定人行优先道路空间,两侧人行道铺装以浅灰色为基调,采用花岗岩为主体铺装材料限定空间(图8、9)。

支路及边界空间包括基地内部所有的剩余道路和剩余外部空间。支路及边界空间铺装采用灰色和浅黑透水砖为主体材质划分空间(图10)。

4.3.2体现视觉形象统一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整体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立面线条简洁,去除了装饰性的壁柱,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大气。建筑外立面主要使用米白色石材(图11)。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延续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铺装材质选用新古典主义常用的花岗岩石材。色彩上选用浅灰色、米黄色为主调,达到对比统一的效果。景观铺装材质、色彩、尺度也和周边树池、花坛相协调统一。

铺装形式整体采用简洁的色带分隔,简洁大气的线条感,与周边建筑环境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图12)。

4.3.3体现空间秩序连续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为南北向带状景观,景观大道主轴道路及两侧步行道铺装材质反复使用,形成色调一致、质感统一的空间秩序,增强南北导向性,保持空间秩序的连续。两侧步行道铺装按规律排布分隔带,增强空间秩序的节奏与韵律感。在景观节点处即空间秩序转折处,延续铺装材质质感及铺装分隔带,在铺装色彩上变化,或者延续铺装色彩,在铺装材质质感上变化,保证空间秩序的连续性(图13)。

4.3.4体现场所氛围独特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质感是基于触觉和视觉双重感受的材质给人特有的感觉。自然面的石材表现出原始粗犷感,而光面的石材则透射出精致质感。为营造独特的“尊贵、“精致、“简约的整体氛围,总部基地的铺装主体材质选择机械精细化切割打磨的花岗岩。整体铺装样式选择规律变化的带状划分,简洁大气。在局部商业氛围浓厚的步行街区,在暖色调花岗岩的基础上,再搭配竹木等材料增加质感的变化,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氛围(图14)。

4.3.5体现景观环境生态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除景观大道及重要景观节点空间外的剩余空间,均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设计,尽可能增加整个基地的透水率,实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生态性的提高。同时选用颜色深浅对比的透水砖,以规律变化的铺装形式创造整体简洁又不单调的景观空间(图1)。另外,可再生竹木材料的使用及鹅卵石覆盖明沟模式的铺装都体现了生态化的铺装设计。

5结语

铺装是使用者可以直接接触和感知的景观元素,在营造外部景观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总部基地建设的蔚然兴起,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铺装作为重要表现元素,需要精心设计。从体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功能、视觉形象、空间秩序、场所氛围、环境生态个方面对铺装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营造更高品质的景观环境,为更多类似的景观铺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石琴,许国新.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06(8):76~78.

[2]魏闽红,李宏新,刘吉臣.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0~.

[3](美)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朱晓宁,宋力.总部基地景观视觉偏好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2):104~106.

[5]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

篇13

梵高的经历,我问过不少的同学,“假如让你们是梵高,经历他的一生,愿意么?”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愿意。是啊,他一生贫寒,一直依靠弟弟提奥的经济资助,一直到死也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现在的人,任谁都不愿意经历梵高的苦难,遭受饥饿带来的难受,遭受各种拒绝,遭受卖不出画作的挫败,遭受神经的错乱崩溃,好多好多,即使他死后功成名就,名字家喻户晓。

仔细欣赏梵高的画作,可以总结出两点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第一,梵高的画作大部分都是从大自然中选取元素。

在《向日葵》中,他选取了向日葵作为其创作元素,因为向日葵本身的温暖色彩,结合其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向日葵》这幅画作很好地借鉴了自然元素,带有很强烈的个性色彩,整个画面充斥的黄色向日葵,让人精神振奋。

在现今的环境设计中,尤其在室外景观设计中,公共家具的造型设计、花坛的造型设计、道路的铺装设计以及整个园林的规划设计都可以从自然界中提取元素,比如在道路的铺装中,有的提取了树的年轮作为元素,将其很好地运用到设计中(图1);有的提取了花的造型(图2),使得整个道路铺装有了生机,一改往日呆板生硬的石板路。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大自然中提取出元素,自然界存在的形态是最美的,比如线形、非线形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可以从不同的自然物中找出不同的自然形态。

第二,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