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活动简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3月5日9:0014:00
二、活动地点
天河区棠德南社区
三、活动主题
接力志愿服务,心系社会,运动传情你我他
四、活动人员
文学院大学生志愿者
五、活动服务对象
棠德社区居民
六、主要工作安排
本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如策划、购买物品、申请物资等,而活动时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主要设置四个小组,第一组负责知识问答,宣传亚运亚残的相关知识;第二组体现我院的特色,现场写书法艺术,包括软笔和硬币;第三组是负责手工品制作,以最经济实用环保的材料现场教授如何制作手工艺品,展现大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第四组负责趣味游戏,积极鼓动居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亚运亚残加油。
活动成效
(一)预期目的
加强和巩固我院与其他二级学院的交流,展示我院阳光中文,梦想启航的学生风采,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理念,为亚运亚残运会的宣传做贡献。
(二)实际效果
我院志愿者真诚阳光向上的服务态度感染了社区居民,居民纷纷参与到其中来,感受了书法艺术的美妙,询问了很多亚运亚残的知识,并学习了手工制作,在参加趣味游戏中体会了运动带来的和激情。他们向我们举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志愿者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接近了社区居民,并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艺展现给社区居民,精神很充实,在与居民交流过程觉得仍需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志愿者很好地宣传了我院的文化特色以及代表了我院志愿者的风采。
(三)特色之处
我院志愿者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结合志愿者自身的才艺,现场给居民挥洒写书法艺术,除了写软笔又以书签的形式写硬笔,并赠送给居民。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要多练字,掌握好规范写书法的技巧,以便更好地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活动感想
(一)活动的成功之处
1、活动前准备较充分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活动时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领队就已经将工具、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3、活动项目有特色
在继承和发扬前届的优秀特色的活动项目之外,随着实际变化,活动项目增多了两个,并且丰富有意义,受大众的欢迎,有效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
4、社区军民和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宣传了我院志愿者的风采,我院学生反映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精神价值。
(二)活动的不足之处
1、活动物资,如桌椅提供不够,而活动前购买的物品和材料有剩,
设想与实际不太符合。
2、活动服务时间相对不长,时间有点仓促。
3、安排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支部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三)活动意义
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争取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有效动员和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以志愿服务方式参与公益活动,发挥大学生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机会。通过这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策划和组织能力,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到实践当中,进一步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2】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总结 1.活动主题: 响应红十字博爱周的号召,为贫困小学生举办募捐活动.
2.活动时间: (1)招募实践:20xx年3月7日3月15日
(2)捐赠仪式:20xx年3月16日
3.活动内容:举办一次为贫困小学生募捐的活动, 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呼吁全院学生以募捐的形式奉献爱心,为贫困小学生捐款、捐赠文具用品和衣服,以及赠写爱心贺卡。本次捐赠仪式邀请了我校团委丰华老师和贫困小学的孙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并由各班班长代表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的心声和祝福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班级的捐赠情况,并发表爱心讲话。本次募捐活动共收到捐款1911.70元,捐赠的衣物254件,以及各班同学赠写的爱心贺卡和爱心留言
4.活动主办方: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5.活动地点: 招募实践:经济管理学院
募捐仪式:经贸楼304教室
6.活动对象: 海拉尔区胜利小学的贫困学生
7.活动意义总结:通过此次募捐活动,我们以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需要帮的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意识,我们不仅对小朋友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对他们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播撒爱心、收获爱心,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社会使命感。
我们会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爱心行动中,为解决贫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而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为贫困小学生捐款,捐物和赠写爱心留言,各班班长也都积极上台介绍了本班的捐赠情况和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使本次红十字博爱周的活动主题和教育意义得以升华。
【3】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总结 乐山一中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有机载体。
一、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凝聚力。
乐山一中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具体工作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生会外联部策划、组织和实施。建成以校团委为总站,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74个班级为分队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组成了一支不断壮大发展的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目前有我校共有青年志愿者4053人,在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活动环境。其中有四支常年服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爱校护校志愿服务队102人,一助一青年志愿服务队3876人,3月文明月青年志愿服务队3900人,保护市政设施青年志愿服务队280人。
二、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志愿者活动的专业性、创造性。
由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必须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认识程度等,才能有助于服务开展,服务水平的提高。
1.根据我校实际,从**年开始,建立了一种志愿者服务培训的新模式: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培训中心,聘请刚分到学校的、曾经在大学里有青年志愿者服务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语言艺术、管理艺术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让志愿者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2.将志愿者以班为单位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学习、探讨志愿者活动方向以及自身的感受;以活动为基础,以志愿者的交流为纽带,创立专题讨论学习制度,充分鼓励并大力支持志愿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校在进行青年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一直把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培养青年志愿者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点。
三、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志愿者活动的参与性、基层性。
我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教育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现实,磨练了意志,展现了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敢于实践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提高了与人交流、懂得妥协、善于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对于青年志愿者的内涵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
1.立足校园,当好一中人。
(1)乐山一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了校园文明公约,并组织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对校园内部某些不文明现象如随地丢垃圾、教室内吃零食、践踏草坪等进行纠正、实行摄像并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师生和家长,如同学生病送医院、学习困难感到很苦恼想找人帮助介绍学习方法,心理压力很大想找人倾诉;上传和清理张贴栏信息等。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校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喊响了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服务口号。
(2)开展青年绿色文明校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号召全校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植绿护绿、清扫垃圾、美化环境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青年志愿者班级服务队都将轮流到学校各部门进行义务劳动。协助老师打扫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每次活动后,各部门老师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的书面意见反馈均为优。
2.走向社会,做好社会人。
(1)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建立活动基地,打出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服务项目。
自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经常性地深入到乐山市社会福利院、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乐山市博爱医院、乐山市武警支队以及车站、码头、广场等单位和场所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
(2)开展社区活动,拓展社会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工作。
我校青年志愿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联系各社区,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定点服务,并由一个班为一个困难家庭提供经常。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在物质层面给予受助对象直接服务,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服务,他们深入社区居委会宣传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禁毒宣传等;打扫街道、清扫垃圾、修剪花草、搜集废旧电池、发放宣传单、辅导小学生等。
(3)开展敬老尊师志愿服务活动。
每年9月以重阳节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看望慰问退休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部分班级与退休教师进行一助一结对,定期到退休教师家打扫卫生,看望老教师。
(4)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民族地区教育做贡献。
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帮助民族地区学生的行动中来。近年来,在青年志愿者的倡议下,全校同学纷纷向马边彝族自治县石梁中学、峨边彝族自治县西河中学等农村中学捐款捐物,捐款额达5400余元,衣物2700余件,书籍若干。
篇2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机制不全、宣传不到位、主动性差、服务形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因此必须认清问题,及时寻找到解决办法。
一、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志愿者组织的认识、评价态度、参与度及参与目的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志愿者组织及其队伍的考察,推进志愿者服务事业,我们对各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青年志愿者服务主动性不强,持续性差;青年志愿者宣传力度不够,参加志愿者服务时存在因时间问题,经济问题,志愿者权益保障引起的阻碍因素。另外,青年志愿者服务形式、内容单一。无法让学生的能力真正展示出来,学生的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也是志愿者活动出现的问题。青年志愿者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不能很好的激发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也是导致青年志愿者服务持续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年志愿者途径、方法、策略探索
1、加强制度管理,明确激励机制
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制度建设,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的建设,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规范志愿者活动、增强志愿者服务队内部的纪律性、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使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76K“红色蒲公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制定了详细的《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并严格实施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中包括活动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及奖惩机制。活动管理制度中包括活动效果评估制度,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综合评定;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服务时间、服务次数及定期考核。奖惩机制中制定了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机制及对不良现象出现的惩罚措施。形成科学、规范的奖惩机制。教育与管理,
2、联合社会力量,丰富志愿活动形式
(1)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进行与民生热点问题相关的志愿活动,并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进行志愿者活动,拓宽志愿者活动的平台,能够发挥志愿者长处,更好服务的同时,给志愿者提供多锻炼提高的机会。我们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环保局,中华基金会之百盛集团绿色宣讲团,农民工小学定点志愿者基地都有得到志愿者的广泛响应,并且取得了很好效果。
(2)与社会志愿者服务团体合作。独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体,由于人数的限制及实力的限制,导致能够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有限,若与社会志愿者服务团体进行合作,能够为志愿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开展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青年志愿者还可以发挥自身充满活力和激情,拥有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优势,为志愿者服务更添精彩。我们与沈阳市青春志愿者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到社会大型公益活动,将我们的志愿者精神传播到社会更多的角落。
(3)社会名人效应。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时,邀请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加入,能够加大志愿者的宣传力度,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加强志愿者服务的服务效果,扩大社会影响。我们“绿色行动”环保宣讲团志愿者活动邀请原沈阳市艺术学校校长王伟强老先生,他是沈阳市有名的环保志愿者,并有很好的从业背景。为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和演讲技巧的培训和指导,并一同开展志愿者服务。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与自信心,提高了志愿者服务质量,也扩大了社会影响。
3、思想意识提升,服务形式创新
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注入新的力量,才能让青年志愿者服务更好、更顺利的发展下去。
通过此项活动,树立学生持之以恒的思想,坚持不懈的毅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加持久有效,社会影响力更加集中,更富有生命力。
4、拓宽服务领域,注重提高服务层次
青年志愿服务的领域很广阔,如:提供法律、心理、科技、文化方面的志愿服务。在校大学生更应该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使青年志愿者服务能够更加生动丰富、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5、重点扶持,树立典型
青年志愿者服务存在持久性差的要的问题,针对此项问题,需要将全面发动,轰轰烈烈、遍地开花的志愿者服务模式,逐渐转变为目标明确,重点扶持,树立典型的服务模式,开展稳定持久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建立各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建立起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持续性较差的问题。同时,按时开展志愿者服务对学生的责任感也是一种有效的加强。
篇3
1.2 服务创新性不足。在校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服务、助老助残、环境保护等领域,活动也主要以送温暖、献爱心、维持交通秩序、校园义务活动等形式开展,形式单一,内容重复。且大部分仅仅停留在宣传和号召的层面,而无进一步地有实质性的活动内容。
1.3 志愿者自身素养不够。一是心理认识偏差,在服务范围窄、活动形式单一等各种因素下,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往往是扫扫地、聊聊天等零活、杂活,没有与专业相结合,久而久之志愿者就自我定位为“免费劳动力”,其最初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内心就会产生消极、焦躁的不良情绪,也会质疑自己志愿活动的意义;二是专业知识不足,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多数缺乏基本的专业培训,对一些领域基本的服务知识掌握度不够甚至为零,如服务残障学校时,不懂得和自闭儿童沟通,导致的后果必然是走过场、凑热闹。
1.4 服务长效机制缺失。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久性,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出现在每年3月(3月5日为“学习雷锋日”)和5月(5月4日为“五四青年节),其他时间段志愿者服务活动就偃旗息鼓了,如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活动,也仅仅是“一阵风”临时性开展,没有建立长久的有效的跟踪机制。
2 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建议
2.1 改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管理方式,组建高校志愿者统一管理机构。各高校应该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建立独立于高校学生会、社团管理委员会以外的高校志愿者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打造数字化的志愿服务网络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志愿者服务需求和服务基地等的数字化管理。首先应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档案管理系统,将高校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基本信息档案化、信息化,实行动态管理;其次,建立时效性的信息分享平台,及时收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地方团委等组织机构官网、社区、校园内服务需求信息整理,公布高校通过签定协议、命名挂牌等形式创建的志愿服务基地;最后,建立高效性的宣传平台,在传统的海报、展板等纸质宣传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网络形式开展活动宣传。
2.2 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国家和社会应对志愿者自身合法权益在立法和司法上给予志愿者全力的肯定和支持,政府与高校志愿者组织应避免出现将高校志愿者成为免费劳动力,并针对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遭到人身安全、财产损失等意外伤害,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司法规范[1],提供免费的全面的法律援助服务。二是各级团委、志愿者管理协会和高校建立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各级团委、志愿者管理协会严格落实星级认证制度和奖章授予制度,对已认定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满足要求的根据累计服务时间授予不同级别的志愿服务奖章,高校应专门设立志愿者服务奖项,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高校在评奖评优时优先考虑等;三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资金来源应当采取“政府补贴+学校支持+社会赞助”的模式,院校还可以优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企业赞助、社会募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以保证志愿者队伍管理有充足的经费来源[2]。
篇4
国内外对志愿者的界定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志愿者的内涵应包含三个方面: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无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以及其参与的活动具有组织性。如今,高校青年志愿者已成长为中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的生力军,不断推动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据中国青年志愿者网数据统计,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启动后,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报名人数占报名总数的63.1%,这其中还包括20名博士生。高校青年志愿者已成为了志愿者的主体,加强高校青年志愿者研究,分析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存在的问题,对推动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乃至全社会志愿者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青年志愿服务地方法规零乱,缺乏全国统一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22个省份和城市制定了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尚未出现。所以,我国现有的志愿者服务法律大多停留在"地方"层面,各自一体,并且每个省的条文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标准,显得非常零乱。另外,青年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在服务中存在不明确、界定模糊的地方。众所周知,志愿者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大学生中西部志愿者,他们将在全国最艰苦的地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而地方性法规存在地域性差异,并不能全面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普通的志愿者则更加缺乏法律保障,例如发生劳动事故、经费短缺或者其他问题时志愿者则相应的变成了弱势群体,因为是"自愿",所以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有的志愿者在服务中发生意外后,面临其救治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2.2青年志愿服务管理方式松散,形式化、功利化的现象多
一些高校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在招收志愿者时比较随意,只要有人报名就能录取,这样招收的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每个人的特长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还有一些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就直接参加志愿活动,致使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应对一些突发的意义重大的志愿活动时反映迟钝。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另外,高校志愿活动中存在许多重复作业的情况。例如,某高校会细分若干个志愿服务组织,这些服务组织会选择同一种志愿服务方式。如此重复的志愿服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还增加了服务对象的负担,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具有偶然性,没有形成规模化、制度化、日常化。
2.3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有限,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经费来源于学校的拨款、校友基金、爱心义卖以及商家赞助。因为活动经费有限,所以限制了部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机会,使得一些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就失去了机会。甚至有些活动需要志愿者自己承担费用,这样使得家庭困难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另外,志愿者服务现面临另一种尴尬境地:刚开始志愿者参加活动热情高,服务质量好。但到后面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就减少了,服务质量也降低了。有时甚至出现了志愿者脱离自己的服务岗位,几天之后"消失"的情况。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青年志愿服务后续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4青年志愿服务不断扩展,专业要求和劳动强度受到考验
近年来,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已经遍及扶老、助残、救助、扶贫、环保、抢险救灾等领域。对于志愿者的专业要求和劳动强度也在不断加大,许多志愿者身心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以及大冬会等都为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项目的服务时间周期都较长而且工作强度大,这对广大志愿者不仅是精神品质的考验,也是体力的考验。
3.实现高校青年志愿者更好服务社会的途径
3.1尽快制定和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权利和义务
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角度来看,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立法是十分必要。要改变地方法律零乱,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得不到保障的局面,关键在于立法,有法可依是前提,通过立法、政策的制度保障,获得各地政府的有力扶助和中央职能部门的密切协调。青年是我国志愿服务最广大的群体,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保障其权利。一旦有纠纷或者在服务中发生意外时,应该按照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明确责任,切实保障志愿者的权利与安全。志愿者服务立法是为了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伤的现象,使青年志愿者服务更有组织、有秩序、有效率。
3.2完善志愿者招募,加强志愿者技能培训
首先,规范完善志愿者招募工作。大学生参加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动机复杂,工作能力也有强弱之分。所以,在招募志愿者时必须坚持"自愿"原则。通过招募对志愿者进行考核,遴选,再按照引入程序进行选拔。让引入志愿者的条件与志愿者工作要求相匹配,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其次,构建合理的志愿者培训机制。培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岗前培训,只需进行岗前培训就能参与服务。另一种是专业的技能培训,此培训较于前者更加专业。他们除了需要服务、奉献意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服务能力。最后,完善队伍的管理机制。由于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 ",所以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会出现"加入自由,退出自由"的现象,破坏了组织工作的稳定性,给志愿者服务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施弹性化的岗位轮换制,让志愿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来安排自己的活动。
3.3拓宽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渠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除了争取更多的志愿者服务专项经费外,应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建立长期合作项目;联合民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获得民间组织的资金支持;说服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青年志愿者事业出一份力。虽然开源很重要,但节流也不容忽视。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对志愿活动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让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与补贴。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后劲不足现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必要的。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物质与精神。在物质方面,现在社会上出现了津贴志愿者。他与传统的志愿者不同,是国家对志愿者进行的一种补贴。精神方面包括建立合理的表彰制度,志愿活动结束后对其进行评估,对其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将物质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能更有效、更长久地激发志愿者工作的热情和提高服务积极性。
3.4专业学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
如今,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领域愈加宽泛,服务的质量和要求也愈加严格。定期对志愿者进行服务理念和内涵、基本要求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建立突发紧急事件预案,安排志愿者参与应急演练,让志愿者学习基本的救助知识,为抢救节约时间。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充分体现高校的特点,鼓励学生将专业学习的内容与拓展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专业学习和思想阅历的"双盈"。另外,志愿组织要建立服务品牌,定期进行志愿服务。最后,建立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组织者之间的反馈机制,激发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钟慧.略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J].琼州学院学报,2009,08.
篇5
一、趋势之一:实现方式向实践方向进行转向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更侧重于理论教育,通过“两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指导,但是这种德育教育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无法使德育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进行调整,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更多的联系,进而获取学生更多的认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方向上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这些方面的要求为原则,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好的结合,进而使大学生道德行为及认识相互统一。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为了使学生形成更好的道德认知,需要对实践到精神的这种认知形式产生更多重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是如此,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学生的道德信念、修养以及理想可以正确的树立,下面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其进行分析。例如:某医专院校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学生走入工厂、农村卫生所以及社会大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观摩和体验式学习,大学生能够借由情感体验对道德价值产生更多认知,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与坚定的信念,这对日后从事医学救助工作而言也是十分宝贵的。在实际教学中体验与生命过程不可拆分,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应使学生感悟到更多生命的内蕴,对大学生的生命深度及层次进行提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便是道德实践的重要途径,在真实情境中,教师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体验和感悟,进而树立自身的道德信念,大学生普遍反映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能够接触更多的真实,进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价值取向及判断标准,这便是实践出真知的重要体现。
二、趋势之二:主体向主动方向进行转向
传统大学生德育工作与如今的时代形势并不相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通过一种亲和、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便可以实现这一点。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德育教育主体向主动方向进行转向的趋势进行分析:某医专院校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该校学生可以自愿参与这些服务活动,这便是“志愿”方面的原则及魅力所在。该校的教职人员赋予学生一定的拒绝权力,大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活动中的自和主动权,因此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并主动完成老年人血压测量一类的工作,自身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尊重,按照自我取向以及自主选择意识方面的指引行动。
三、趋势之三:内容向生活德育的方向进行转向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更加侧重于知性德育,即包括知化、思维以及知识方面的德育教育,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优点,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知性德育对行德、知德以及情感、认知之间进行了分离,将道德与生活实际进行分离,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同样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进行分析:某医专院校组织开展扶助弱势群体活动,对校区附近的社区中孤寡老人、失意群体进行帮扶,对其进行简单的体检。同时在基层中向民众传播一些新的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救助和帮扶;在进行社区建设时,组织开展环保主题的活动对相关的思想进行普及和宣传等。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便是“生活即教育”的一种重要体现,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基层,便可以与真实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这也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趋势所在,最终可以对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等方面进行培养。
四、趋势之四:运作方式向组织方向进行转向
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进行分析:志愿者服务活动往往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组织化行动模式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充分体现集体的美德,具有充足的道德资源基础,同时在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的信任及认同关系,进而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更多积极影响,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也可以取得预期效果。
五、结束语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种实现手段,上文已经结合这方面实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几方面的转向进行说明,希望我国各大高校可以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及新趋势进行了解,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作用和价值产生更多认识,进而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陈铁良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觅美.论志愿服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现实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5):140-140,141.
篇6
三、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积极性。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及我院内宣传工具,加大我院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年终开展各项评比活动,表扬先进、鼓励后进。最大程度地调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热情。
四、具体活动步骤:
(一)在党委指导下,召开群团组织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我院20__年党员义工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
(二)3月份,为纪念3.5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举行大型系列活动“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1、3月5日,参加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组织的全市性学雷锋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义诊、健康咨询;
2、3月中旬,组织团员青年至我院爱心基地——市聋哑语训中心,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3、在3月10日前,完成全院各支部青年志愿者的注册活动。
4、三月份,各团总支组织本系青年志愿者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慰问敬老院老人等。
5、各团支部对3.5学雷锋系列活动谈心得,作总结,进行相互交流。
篇7
为了切实加强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管理,我们进一步完善、健全了管理机制。我们建立了全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名册,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各服务队的活动情况,并要求各团支部将各自服务队活动的开展情况、效果记入《团支部工作手册》相关栏目,在年底的综合评比中作为评定先进团支部的重要依据。
二、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只有不断拓展服务领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有效载体,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我公司团委结合电信行业特点,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抓住青年特点,适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既培养了青年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电信作为高科技信息产业的代表,同时又是密切关系百姓大众生活、工作的服务性行业,我们把青年志愿者活动定位在结合行业特点,加强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每年,我们都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参加全市性的青年志愿者统一行动。近两年,我们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参加了“3.5学雷锋义务奉献日”活动,参加人数、服务范围、服务场面、活动效果均名列前茅,特别在去年的“奉献新世纪,争当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中,我们结合电信服务特点,打出了标有全市统一活动主题的大型拱门,推出了ADSL宽带业务演示的服务新项目。在活动前两天就开始拉线、布线、调测,活动当天吸引了众多群众。市委宣传部张心骥部长在视察活动现场时,在我局的演示摊位前驻足了近20分钟,仔细观看了服务人员的演示,当即表示市委宣传部要尽快上一套宽带设备,并把任务交给了我们团委,通过我们的协调和努力,今年下半年市委宣传部办公全部用上了宽带网。我公司青年志愿者活动宽带演示的照片也被刊登在《人民邮电》头版上。我们还积极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营建**青年林”活动、APEC国际博览会和果蔬会的上街宣传活动、反对“”等全市性宣传活动等。另外,我们还自行组织了义务清洗公话亭、散发电信新业务宣传品、市区上门受理电信业务、设立老弱病残孕特服台为特殊客户提供特殊服务、对装修移机实行“四个一”服务(即装机人员上用户家必须佩戴工作牌,进门带鞋套,装机完毕清理现场,向用户发放名片和征求意见函)、到县市区农村大集市开展送信息下乡等义务服务活动;与海信公司联合组织了“面向新世纪,青少年免费网上行”活动,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一周的免费上网机会;与市教委联合启动了“明天工程”,举办了一期“青少年网上夏令营”活动,免费培训中小学生互联网知识50余人次;积极参与了团市委组织的卫生青年志愿者赴菏泽扶贫活动,捐献了价值2000元的电话卡用于扶贫人员与家乡的工作联络。其中,我们义务清洗公话厅的宣传照片被刊登在《中国共青团》2000年第6期上;设立特服台、实行“四个一”服务的照片作为“全国青工创新创效推进会议”的宣传刊板展出。
篇8
他们把每年3月5日定为“学雷锋活动日”,开展青年志愿者“为您服务”活动,服务集市、企业、敬老院等需要他们的地方,连续7年来服务队组织内科、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耳鼻咽喉科和骨科等青年医师技术骨干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义医义诊、免费测血压、健康咨询答疑并赠送部分医疗保健药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的好评。
服务农村和孤老幼特困户。这是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在团委的组织安排下,他们多次深入农村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扶贫帮困活动,有时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为排队的患者做B超,做得眼睛也直了,脚也麻了,但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怨言。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在福利光荣院里,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更是这里的“熟客”,这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经常为孤老特困老人打扫卫生、洗头剪发,并且组织各科青年医师为老人们义医义诊并赠送医疗、保健药品一大批,逢年过节还带去自己编排的节目,为老人们送去欢乐与祝愿。
服务人民子弟兵又是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另一主要形式。在团委组织领导下,这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各科青年医师志愿者为驻地战士和武警官兵进行健康体检,免费义医义诊并送医送药,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和感谢,同时还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和战士开展军民文艺联欢等共建活动,通过这种军民心连心和拥军活动来增进军民的鱼水情。
篇9
塔城公路管理局倡导推行“有困难、找道班,应急救援、找‘雪莲花’”的服务承诺制,对陷入风区的被困司乘人员实施无偿施救,并采取多项措施做好相关志愿服务工作。每当风雪来临,总能看到一个个责任心强的青年志愿者们驻守在防风雪抢险基地,奉献在防风雪保交通工作的一线。不论是防风雪一线值班室24小时守住一部求助热线,接收各方的求援信息;还是顶住肆虐的风雪,在茫茫雪海中救援被困车辆、遇险人员,他们都无怨无悔。每逢大雪封路,交通被迫中断的危急时刻,志愿者们总是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向受阻的司乘人员解释封路情况,主动为其提供道路通阻、绕行信息,实施紧急救援,免费提供饮食和饮水,未发生一起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司乘人员伤亡的事件。
“春风”绽放香满园
塔城公路管理局团委以弘扬“胡曼精神”为文化引领,凝炼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公众形象。以塔城分局组建成立“春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基础,提炼出具有分局特色的“以‘礼’待人,用‘心’服务”的志愿服务精神,并以此为内涵,设计制作志愿服务队徽标、胸章和袖标。通过配发带有志愿服务精神理念的胸章、袖标,极大地调动了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志愿服务的公众形象。
在每月为单位空巢老人整理房间、衣物,陪老人聊天谈心,教老人学习如何上网等走访“空巢老人”活动中。在清理小区卫生死角,开垦养护站荒地播种职工菜园等义务劳动中;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服务,走近道班职工开展“送文化、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的演出等活动中,单位职工们都能看到带有袖标、胸章富有朝气的“春风”志愿者们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身影。在一次次“春风”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感染并感动着周围的每位职工。
并蒂花开,情谊深深暖心田
与此同时,塔城公路管理局团委还积极协调,号召广大青年志愿者走进辖区社区共建单位,与社区志愿者们一同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形成志愿服务活动齐抓、服务阵地齐建的良好局面。
在2013年12月5日一大早,塔城公路管理局志愿者们与新华社区的同志们走进社区困难家庭,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对社区辖区3户特困家庭和空巢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大米、清油、牛奶等慰问品,让他们能够安心度过一个欢乐温暖的冬季。上午11时,志愿者们来到9月新签落户社区的杨世德老人家中。杨世德和老伴年老多病。与此同时,儿媳因无法忍受家庭贫困离家出走,唯一的儿子,出门寻妻7年音讯全无,家中只有因病卧床的老伴和被儿子、儿媳抛弃的孙女相依为命,平日老人仅靠拾荒度日,生活特别困难。在老人租住的空间狭窄、阴暗的十几平方的住房里,73岁的杨世德激动地几度哽咽,“谢谢你们大冷天来看我们,有你们的关心,我们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杨世德拉着年轻志愿者的手说道。
篇10
关键词 :高校;志愿者服务站;志愿活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225-03
近年来,在中央文明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年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成为当代青年运动的一个光辉典范。
一、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模式的现状
总体来看,90后的大学生虽然个性独立,但是思想积极向上,有奉献精神,这些都非常符合志愿服务精神。作为高校政治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管理和指导,将正能量汇聚成志愿服务的力量,服务于社会。现在青年志愿者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依附于团委、社团管理模式和小团体管理模式,统称为“放羊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的体现,但是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缺少直接和必要的指导,在出现问题以后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对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较大的弊病。
由此可以看出现今以“放羊式”为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模式,很难让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达到高效率、高影响、高覆盖的目标,甚至出现了高校青年志愿者“流失率”高、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这就对高校志愿服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行的管理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运行机制不完善
高校志愿者组织一般是以社团的形式存在,缺少应具备的运行机制,导致约束性差。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时候“挑肥拣瘦”,遇到有兴趣的志愿活动如小学支教、博物馆义务讲解等活动时,报名人数较多甚至出现岗不应求的现象,但是在遇到有一定困难的活动时却出现退缩现象,比如冬天义务清冰雪活动。另外,志愿服务项目一般都是召集志愿者“一窝蜂”参与服务活动,缺乏连续性。许多原来成果较为突出的志愿服务项目随着人员变化而中断,特别是关爱孤寡老人和农民工子女,这一类活动是需要志愿者长期跟进的助老扶弱项目。以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活动为例,这是近些年高校青年志愿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许多志愿者也在加入初期表现得积极热情,及时备课、认真授课。但是随着学业的加重及面临结业考试、毕业等问题,许多志愿者也就逐渐退出了服务活动,导致志愿服务不连贯,也使对接单位对青年志愿服务有诸多不满,渐渐解除了合作关系。
这就要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必须要在人员交接方面规范工作条例,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志愿服务活动能可持续地发展。
(二)沟通机制不全面
1.社会需求与志愿服务错位。由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载体都是在校大学生,虽有着高昂的服务热情却缺乏专业的服务技能知识。每逢重大纪念日和节庆日的时候,各高校青年志愿者都会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但由于服务内容单一、受益面狭窄,活动开展的形式只是不停地重复之前的活动或是模仿其他志愿组织开展的活动,缺乏创新性。一方面,社会上很多领域需要高校青年志愿者给予相应的志愿服务,但是缺乏与高校志愿组织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志愿者自己寻找可以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从社会互动角度来看,如果高校和社会需求领域都不作深入的沟通和协调,便会加剧需求与服务错位的现状。
2.学生需求与志愿服务错位。由于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方法,使其成为一个“盲区”,组织形式单一、沟通不畅,很多志愿参与到服务活动中的高校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志愿服务信息,也没有规范的平台可以学习、交流志愿服务经验,导致志愿者的组织者策划一个非常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却乏人问津,或者是招募到的志愿者素质不符合要求。高校青年志愿者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怀揣着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然而,这种学生需求与志愿服务的错位主要责任归结于高校对志愿者资源管理的欠缺,无法为志愿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高校青年志愿者作为大学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然而,现有的管理制度不能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提供统一、正规的交流平台,不能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能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提供安全技能方面的培训,在没有安全保障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一旦遇到危险,轻则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重则产生人身危害。另外,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有限的学生活动经费,这些经费对开展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巨大需求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青年志愿活动也缺少赞助的平台和渠道,一般的企业与高校学生会、社团合作较多,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多数认为其影响力不够,导致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比较紧张。
二、探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是未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现状以及现有模式的分析,以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为例,提出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的管理模式解决上述各种问题。
(一)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管理模式概述
为深入贯彻团中央关于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精神,落实校团委的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整合学院内志愿服务活动资源,建立健全各项运行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于2008年9月成立了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现有注册志愿者830人,人均服务时间89小时以上。
1.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学院志愿服务基础。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切实把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列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章程》《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青年志愿者动员、注册、培训、干部选拔、活动保障、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做到责权明晰、规划合理。给予资金的支持,努力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从策划宣传、组织发动到实施运作的高效运转。每年表彰奖励优秀青年志愿者,并纳入学生综合质量测评。
2.以艺术学生为中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志愿者服务站把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锻炼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紧扣时代主题,结合艺术学院学生实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秉持“我志愿,我快乐”的行动口号,以志愿服务和“送文化下乡”社会实践为核心,以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以六大服务支队(义务支教服务队、交通协管服务队、志愿敬老服务队、斯大林公园环保服务队、博物馆义务讲解服务队和烈士陵园义务讲解服务队)为主线开展校内外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可行性分析
1.外部环境支持。东北农业大学在总结前期优秀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每一个学院形成了独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学校对青年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主要参照学生会管理模式,对各类志愿者组织进行统一指导,学院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工作,将以往以社团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和小团体为单位的管理模式相融合,进一步整合、优化配置志愿者资源。
2.内部环境支持。高校青年志愿者以其青春靓丽的形象、全面周到的服务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展现当代大学生优秀潜质、巨大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校园品牌文化建设,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新的平台。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①可以被提升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流行的风尚、奉献的平台、浓郁的文化,对于加速推动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三、模式发展理念构思
当代高校青年志愿者都是在校的学生,有着90后独有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模式,以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为例,他们年轻富有朝气,积极向上,但是推崇个性张扬,思维不够成熟,欠缺自律意识。因此,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应当推行管理主体多元化,积极鼓励志愿者普遍参与,在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第二课堂的效果。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不能凌驾于志愿者之上,实行单一的他律型管理模式。这种单纯的他律型管理模式会扼杀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开拓创新意识,甚至导致志愿者流失。但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阅历不足,经验尚浅,欠缺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缺少足够的自律能力,很难构建起一种完全独立的自律型管理模式。因此,一方面辅导教师要适度、合理地引导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又要积极鼓励高校青年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尊重他们的志愿服务意志,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使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②
在社会大发展和转型之际,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政工队伍结合多年志愿服务管理经验,分析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实际,扬长避短,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这对于实现高校青年志愿者个人追求以及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注 释:
①北京中医药大学团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查报告.2006.
②汪娜娜.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篇11
我国志愿者活动最大的组织者是共青团,其在行政上直属于共青团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志愿者往往自发成立各种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它们是处于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从事的是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的事。
2、培训专业性差
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业余性质的,大多数缺乏所从事服务工作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志愿者表现的热心有余但专业知识不足。西方的志愿者活动,则比较注重志愿者本身的学习和发展,它涵盖了长期的志愿者素质培训和短期加强式的技能培训。
3、活动资金医乏
我国的志愿者组织对政府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尽管志愿者组织的建立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但自身缺乏社会公信度,没有得到社会泛的认可和支持,公众对志愿者组织缺乏足够的信任,不愿意捐助。资金缺乏的另一个原因是志愿者组织筹集资金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有限。
4、服务领域狭窄
目前我国志愿者活动服务项目少,而且大多内容单一。如针对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大多是在单位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的,如开展一助一活动,结对子、献爱心、送温暖等。同时开展一些助残活动,且形式较为单一,服务领域较为狭窄。
二、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办法
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志愿者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激励问题。因此,对青年志愿者的激励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法规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具体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分别在文件和法规中对开展志愿者活动作了一些要求。1994年4月,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推向一个新阶段。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开展国际老人年活动意见的通知》中对于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又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组织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大、中、小学的学生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献爱心、送温暖、扶老助困活动,以体现党和政府及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我国最早制定的志愿者服务条例是广东省于1999年通过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1年8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规定》,2005年6月6日成都市也正式实施《成都市志愿服务条例》。于2006年11月7日颁布《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其明确规定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应落实和保障注册志愿者的权益。探索和完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2、共青团倡导奖励
近年来,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如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了暑期大中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暑期都动员大中学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开展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等志愿服务。
全国注册志愿者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由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负责。《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依据己认定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实行星级认证制度和奖章授予制度结合注册志愿者服务业绩,推荐其参加评选表彰活动。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研究达到30小时的,认定为“一星志愿者”达到60小时的,认定为“二星志愿者”达到100小时的,认定为“三星志愿者”达到200小时的,认定为“四星志愿者”达到300小时的,认定为“五星志愿者”。
3、志愿服务技能培训
篇12
第二,青年志愿者制度欠完善、机构不健全,缺乏有关部门的良好协调,缺乏重视,活动经费和必要设施无法得到保证,活动不能很好地展开。在一般高校中,青年志愿者组织一般隶属于学校共青团管理,属学生会机构之一,很多志愿者活动依附于学校团学活动和团学工作而展开,没有独立的机构设置、制度保障和经费预算,志愿者服务阵地建设缺少规范化、科学化和有序化的管理,很多学校经志愿者服务和团学活动合并开展,志愿服务的开展主要由负责团学工作的老师和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志愿者管理缺乏规范运行,无法独立开展活动,不能有效组织有新意、有意义的志愿服务。
第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单调,很多学校将志愿服务与常规学生管理结合,如打扫卫生、维持交通等,形式过于简单,缺乏内涵和新意,出现了没有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僵化的现象。现在高校对志愿者工作的开展要求普遍进行量化,以服务时间、服务次数、服务受众人群、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的数量等对志愿者工作进行管理,这就从某种程度上促使基层志愿服务最求数量的积累,乐于开展时间短、见效快、好组织的服务,而忽略了有真正有意义、需要一定的志愿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做好做完整的服务。
第四,社会上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理解存在误区,在志愿者开展服务过程中,从接洽单位的联系,到场地和服务对象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单位和个人对志愿者的工作不理解,面对学生提供的服务,担心麻烦,担心负责任,不愿为高校志愿者提供服务机会,而有些以前接待过志愿者的单位和个人,由于以前的服务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不愿再次接受服务。
第五,志愿者个人的素质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青年志愿者主要来自于每年大一新入校的学生,进过简单的申请,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任何手续即吸纳进入青年志愿者行列。进入对的志愿者缺少服务技能的培训和服务意识的教育,不清楚青年志愿者的真正意义和服务要求,参加服务单纯只是因为学校要求或者积累志愿者时间,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粹,志愿者们往往乐于参与那些有影响力,开展成熟的活动,而不愿意自己深入考察,发觉新的需要提供服务的项目,抱着“你组织,我参与”的心态,而缺少青年志愿者应有的积极、主动、公益、奉献的良好心态。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情况,就如何推动高校志愿者工作进一步开展提出一下一些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的领导。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团组织对外的窗口,团组织工作对外延伸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对青年志愿者活动作用的认识,把志愿者的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年志愿者的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组织大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同时,要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自觉推进、自主管理的有效实践,从而使大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大胆放手与正确指导相结合原则,[1]及时有效地给予正确引导,要帮助把好政治关,在思想认识、组织管理、专业与技术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将青年志愿者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强化服务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把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德育范围,并对其成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规定服务时数,计入综合测评,与评优评先挂钩,使青年志愿者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档案资料库,有条件者可按志愿者的年龄、专业、兴趣、特长、服务次数和服务效果为基础的志愿者电子资料库,并将其分门别类,建立包括环境保护、社区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服务、权益维护、对外交流等不同项目的专业服务分队。通过建立健全资料库,增强了对志愿者管理服务的透明度,有效地激励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实现了对志愿活动的专业化管理。
在基地建设方面,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以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为基地,选择若干个志愿者服务项目长期稳定合作,树立特色品牌项目,最终实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项目格局。以基地化的方式运作志愿者活动,既能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又可以激发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相关才能,可以容易找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显示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三,建立健全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培训制度,从志愿精神和技能两方面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志愿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而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2]通过讲座、视频学习、座谈会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志愿者进行科学培训,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对在实践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志愿者,采取举办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班的方式来,为志愿者提供全面学习理论和组织管理常识的平台,打造一支理论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志愿者队伍。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志愿者服务的数量、质量、策划、内容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们予以精神和物质表彰,对于不合格的志愿者予以淘汰,从而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对青年志愿者的奖励,可以通过精神奖励,少量经济补偿和政策性奖励等多种形式灵活体现,如把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效果以量化的形式计入综合测评,与推优、评优、入党相联系,在学生毕业时,学校出具学生在校期间志愿者服务认证表等。
第四,结合自身专业,创新工作内容。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要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时期,明确不同的服务内容,使青年大学生在了解国情民情、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也能发挥专业特长,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可以开展法律咨询、义务治疗、义务支教、科技惠农等活动,都能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在社会的锤炼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同时,每个志愿者还要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设法建立固定的服务基地,规范服务内容,保证有长期的服务对象,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如,可以通过支教扶贫、项目开发、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扩大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
第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加大志愿服务工作投入。志愿服务资金投入是目前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运行机制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划拨,而这些经费则远远不能达到志愿服务开展的需求。“青年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要面临着一些费用支出,如交通、饮食、通讯各方面开销,在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以及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购买保险等方面也会产生各种管理费用。这一系列的支出无论对志愿者个人和志愿者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志愿者活动资金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志愿工作开展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因此,在新形势下,争取社会力量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保障成为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的新途径。高校可多渠道面向社会广募志愿服务基金,如通过校外联部门对外争取资金支持,在学校网站设置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专版、设置捐助热线,面向校内外发行纪念品、信用卡等,积极寻求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达成与相关基金会的合作。建立起以学校投入为引导、社会募集为主要来源的志愿服务投入机制。
参考文献:
篇13
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使活动开展的异彩纷呈
我局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始终坚持志愿服务的原则,积极开展绿化、美化环境等社会公益活动;带头参加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倡导和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同时,各服务队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服务活动。
(一)积极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开展“3·5”学雷锋日和“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每年的三月和“公民道德建设日”由局团委组织青年党员、青年团员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参加了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以“学雷锋、树新风”及“学雷锋,实践先进性,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宣传咨询服务日活动。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普遍关心的商品质量、羊毛真假识别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咨询,并散发了相关资料共约百余份。就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普遍关心的部分商品质量,如黑心棉、珠宝等鉴别问题;标识不符服装、商品条码、机构代码、信息工程质检和家用三表、眼镜质量、x光机、血压计等计量器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宣传咨询,并发放了相关宣传资料。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宣传咨询服务日活动,我局青年党员与青年团员以实际行动弘扬了雷锋精神,增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日促月,以月促年,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我局注重把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同为社会及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是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无论是巴楚、伽师发生地震、印度洋海啸灾区募捐,还是挽救我区各族白血疾病及相关疾病患者的生命,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新疆分库募捐,全体志愿者都能积极带头捐款,慷慨解囊,无私相助,充分表达了我局志愿者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关怀之情和国际人道主义思想;二是积极为贫困学习和困难职工捐款。如:为八一中学“宏志班”品学兼优的特困少数民族学生、单位困难职工、社区孤寡老人、畜牧厅种牛场子校特困生等进行捐款,使受捐助的困难学生、弱势群体及困难职工深受感动。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共计捐款万余元。充分体现了我局各族团员青年和干部职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尚,同时也增强了青年人的社会责任。
(三)积极配合党支部参加科技下乡义务服务活动。计量所青年志愿者每逢民族团结教育月、八一建军节,都到乌鲁木齐县附近的乡、村为农牧民免费修理电视机、vcd、录音机、洗衣机、电烤箱、电饭煲等家电,免费为农民群众测量血压,并赠送种植养殖科普书籍,此做法深受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的好评。“八一建军节”前夕,积极参加所组织的军民共建活动,为官兵义务修理家电,洗衣服,并带去自编自演的节目,受到广大官兵的好评。
(四)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每年春秋两季植树和爱国卫生打扫除时节,无论是在上级统一组织的植树的活动,还是局爱委会安排的打扫除中,无不活跃着我们团员青年的身影,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为质监队伍注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