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文学常识掌握的多少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直接表现之一,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常识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相应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云南省每一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文学常识的考察,分值都在六分以上,题型有选择和填空两种。于是,文学常识复习与测试成了高考语文总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老师为学生设计了文学常识的复习题,以期让学生在这些复习题的帮助下不断强化各种文学常识。然而复习题的题型多种多样,究竟哪一种题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各类文学常识的记忆力呢?文学常识的复习题该采取选择题还是填空题,这就是本教育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教育实验选取了云南省楚雄市东兴中学语文成绩水平相对接近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笔者设计了三份文学常识习题卷,三份试卷内容完全一样,题型各不相同,试卷A采用的是单一填空的题型,五十道题均为填空,每题两分,共一百分;试卷B采用的是单一选择的题型,五十道选择题,也是每题两分,共一百分;试卷C的前二十五题是选择,后二十五题是填空,每题两分,共一百分。
本次试验中一个班记为实验1组,另一个班记做实验2组。首先,向实验1组的同学发放试卷A,向实验2组的学生发放试卷B,两组的答题时间均为一个小时,闭卷考试。考试结束后收回试卷进行批改和登记,然后发放批改过的试卷和参考答案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将做错的题在试卷上改正过来后再次上交试卷。接下来,向两组学生同时发放试卷C,考试时间一小时,闭卷考试,考试完成后收回试卷进行批改和登分。
实验1小组做试卷A的成绩统计(表1)
通过以上一组表格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语文水平较为接近的两个班的学生来说,题型不同会影响测试的成绩,具体来说,选择题的得分要比填空题的得分更高,首先从最高分和最低分来说,实验2组的最高分比试验1组高3.4分,最低分比试验2组高13分;在平均分和及格率上,实验2组也明显高于实验1组,平均分高出4.17分,及格率高出1.2个百分比;此外,实验2组的优生率比试验1组高7.6个百分点,差生率则低于实验1组7.2个百分比。这些数据都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常识的复习题题型对学生的成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样的内容,选择题比填空题更容易做对。换句话说,填空题更能够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首先,选择题有四个选项,每个选项被选中的几率都是百分之二十五,即每一题答对的几率都是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一来,有的只是即便学生并不知道,也可能凭借运气答对;但填空题却不存在任何答对的几率,更不可能靠运气来把答案猜对。其次,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对于被测试者来说具有提示作用,低于那些知道但并未完全掌握的知识来说,这些选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然而填空题却没有任何的提示,甚至有的时候本来是掌握了的知识也会因为写错别字而不能得分。基于以上两点重要原因,以致于两个实验小组出现了上述的成绩差异。
综上,在设计高考文学常识复习题时,采用单一填空题的方式会有更好的复习效果。填空题能够更彻底、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的盲点,当学生在正式考试中遇到相同的题目时,即便题型换了,也不会对学生答题的正确率造成太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同时,观看视频的过程也是学生放松的过程,学生能够在写完很多复杂的作业之后,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轻松,从而劳逸结合,让学习更加有效率。在视频中,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更直观细腻,也能够让学生提前读懂人物内心的波动,从而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也能让学生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的《雷雨》是现代话剧经典,很早以前就有人拍过电影,所以教师很容易在网上找到视频资料。教师让学生课下看视频,能够缩短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人物内心的波动和文章的主旨。而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看过视频之后,写下对剧本的理解,字数也不必很多,只要将自己看视频的感想表达出来就可以,然后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上交,由教师先大体浏览一遍,大致知道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认识。在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并且针对学生的想法去进行有方向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避免在课堂上做无用功。
二、设置悬念,理解人物性格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具备跌宕起伏的情节,才能让学生的内心产生更多的波动,从而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更加用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思考故事会朝着什么样的剧情发展,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探索文章的实质,思维更贴近作者的感情。在学生对悬念的思考中,戏剧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也能够自己扮演一个作者,去设计自己认为可能发生的剧情和桥段,当学生在脑海中设计完成之后,再与作者的思维进行对比,去思考自己与作者的设计有何不同,然后去深入思考不同的原因。
在学习《雷雨》这篇戏剧时,教师可以对戏剧的视频进行剪接,对于一些结局性的内容进行剪切,这样学生虽然看到了视频,并且也能够大体了解戏剧的人物关系和心理,却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学生能够与作者进行灵魂上的碰触,从而使思想高度获得提升。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有所提高,让学生更加用心地学习语文,从而让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提升整个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扮演角色,了解情感冲突
身临其境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的内涵,所以,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角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作为剧中的人物进行思考,从而深入理解戏剧的主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演出人物内心深刻的心理波动,只有将剧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理解透彻,才能够熟练地表现出所要扮演者的心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台词完全弄懂,所以,进行角色扮演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而且,角色扮演,能够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让课堂更加活跃,从侧面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这种充满乐趣和活跃的语文课,能够更用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而且更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整个班级的学生能够在和谐的基调下共同进步。
篇3
一、新课改后高中语文阅读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后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氛围,成为高中教师教学的研究重点。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置等方面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才能让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
就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们通过经过仔细研读和分析,新课改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三个新要求:
第一,网络、多媒体等外界新科技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语文阅读的相对枯燥性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的整体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多媒体的立体、形象、多彩性让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黯然失色,面临着严重的压迫。
第二,建立在新课改的基础之上,更多更新的要求导致了传统的、以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过程的精彩性要求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面临新课改对课程的目标、设置等全方位的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第三,新课改后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可见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传统“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要改革发展。面对学生们不可估量的求知欲,高中老师要提升知识储备,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抓住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乐在其中,自主学习,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二、新课改下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为了提升学生的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经过不断探索和钻研,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新课改下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建议。
第一,教师们要大胆地采用高新科技,借助于多媒体的网络音频、视频等各种资料,渲染课堂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对新兴事物有很大的兴趣,教师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满足其接触新鲜事物的欲望,借助于新的科技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和重点。
第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预习、自主阅读,提升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结合集体讨论,相互探讨,最后老师抛砖引玉、画龙点睛,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领悟和分析能力,而且让整个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专场”,充分地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对学习的热情。
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入生活,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尤其是把研究性的学习纳入课堂教学中来。只有深入研究才能领阅读的真谛,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体现新课改后“以学生为本”的要求。把语文阅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可以有效迅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充分利用图书馆里丰富的图书资源,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任意驰骋,提升孩子的阅读量,提升其阅读的能力。俗语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充分利用D书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加强文学积累,自然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灵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不断进行创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有变通才会有发展”,高中语文老师要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运用多媒体、图书馆或者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爱上语文阅读,同时,不断吸取先进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让语文阅读成为学生们的习惯,这样才能促进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倩.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尝试[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3,(9):104.
篇4
近几年,尽管异步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教师仍凌驾于学生及课堂之上,尤其是高三时期,为了应对高考,不少教师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对于课本教材只是粗略处理,并未真正对学生进行熏陶以及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在高三复习时,学生并没有充足阅读空间与时间,老师追求命题把握,单一地教授解题技巧,展开严格化机械练习。然而,在语文新课改下,提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使语文教学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是课堂主体,教学重点应是充分发掘学生放潜能,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在异步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不是一成不变,固守单一化、僵化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可通过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让学生粗读课文,同时并让几位学生来复述故事梗概,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双双殉情中可看出两人各有何性格;文章主旨是什么?等。在教学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进行分角色扮演,以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人物特点,人物情感。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过程。若想构建有效语文课堂,那么则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方面。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指导、调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因此,在高中语文异步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优化教法,使其多元化。如讨论式教学、问答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在实际异步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简单地设置这些教学方式,而应将课堂教学向生活进行延伸与拓展,如语言迁移、情景迁移、情感教学、激趣教学、实地考察与感知等等,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个性,同时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使学生更愿意进行语文学习,进而提升整体素质。例如:教学完《中国建筑的特征》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后对当地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实践体验,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又如学习《雷雨》一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小话剧表演,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三、注重学法指导与作业设置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基础,也是优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课标下,提倡多元化学习方法,这也应是异步教学的教学理念。对于高中生而言,其生活阅历、经验、视野等方还略显不足。而通过查阅资料,共同收集信息,互相讨论,才可碰撞思维火花。因此,在异步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而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性,使其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知。同时还应突出语文实践性,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
其次,在异步教学中,不管是教师引导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非常重视作业设置与检查。作业是课堂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巩固,可以检验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一般而言,有效作业具有如下特征:围绕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精到典型、题型有趣、多样化,可独立完成等。在异步教学中,是以学生学情为基础的,这要求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科学设置作业,注意分层化作业,注意作业的与时俱进,展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试卷形式的作业,而应添设更多的开放性作业,比如日记、随笔等,让学生持之以恒,则能积累语言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彰显个性。
四、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篇5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要想学生在高中阶段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大学,学好语文是必须做到的。同时,语文的学习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体现语文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如何改善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经验,主要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没有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从表面上看,就是对汉语的系统化学习,基本上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一种语文学习很容易的错觉,从而在日常学习中掉以轻心。在高中所有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下太多功夫,主要把学习重心放在数理化上,有些语文老师还会主动把课匀出来让给其他科目。虽然老师的初衷是为学生成绩着想的,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学生对本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生字知之甚少的尴尬局面。我们常说,态度决定命运,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不纠正过来,语文学习的成效就无法得到明显提高。
2.2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现阶段很多的教师都没有重视这一点,都只是在盲目地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只是大量地、不断地进行授课,这样的话学生可能根本跟不上多媒体变换的速度,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够高,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产生厌倦学习的思想。除此之外,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现阶段教师没有区别对待语文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语文学习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3 没有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还在延用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按照备课从头说到尾,完全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告诉他们哪里是重要内容要划重点,不大会注意学生听课的反应。对于学生而言,这样古板的教学方式普遍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基本上他们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将老师布置的任务背一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没有创新精神,无法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4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氛围差
课堂学习氛围差是高中语文教学常出现的问题,这种问题将导致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欲望。这里的学习氛围包括了课堂的活跃程度、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目前语文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往往只有教师以及少部分的同学在认真听讲,其他的学生都不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语文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记笔记,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或者说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学习。
3 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3.1 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注重度
学生对语文的注重度不够,最基本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所有课程中,需要加强语文学习的认识,并充分意识到语文学习在我们生常生活中的作用性,从而把学习重心放在语文上。与此同时,要纠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避免出现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生字知之甚少的尴尬局面。
3.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语文教学方法
在选择语文教学方法之前,需要做好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工作,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计划。这一点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调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平时成绩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再来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比如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要求就应该更严格,完成同一项学习计划的时间应该更短;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放宽要求,完成学习计划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地延长,这种方法不仅仅是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状况,顺应发展规律,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3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转换成“学生讲,教师听”,这种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改变身份,学生自由地选择授课的内容,自己备课寻找上课时需要的资料,然后进行授课,而教师则在台下认真听讲的模式。这样的话学生在寻找各类资料的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获得知识,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再比如积极利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不同的研究课题给不同的小组,小组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各个小组进行比赛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性以及思维性。
3.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现阶段高中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看成由于学生缺少语文学习兴趣而造成的,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讲一些关于语文的小故事,比如说讲曹雪芹平生的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比如在学习《雷雨》的时候,可以分角色来进行表演,有人表演周萍,有人表演四凤,有人表演老爷,来真实地讲述发生的故事,这样趣味的学习必定受到欢迎,必定有很好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高中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参与教学改革,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高中语文课堂是求知者的天堂,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篇6
开始上课时教师用文字的形式出示当堂课的自学目标,自学目标的语言力求简洁凝练,让学生读完即能清晰明白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美读课文
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运用默读、朗读、比赛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学生动手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生词。把不懂的句子,或者有疑难的问题,用笔在书中标明,为后面自学做好准备。
三、出示自学题, 教师学前指导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内容和要求,用多长时间来完成,达到什么程度,加上激励性的语言等,都要用文字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竞赛似的紧迫感。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给予思路的引导,哪个问题从哪方面或哪个角度去思考,都要给学生讲明白,另外以何种形式去学,也要明确要求,如围绕思考题是独立看书完成,还是小组讨论完成等。
四、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防止假学,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提问、让学生板演、与学生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的问题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识的回生还是新知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教师后教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2.教会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学之后,既进入“后教”的环节。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教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3)教的方式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5分钟,但是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后教”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
六、当堂训练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严格地完成当堂训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
1.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篇7
一、高中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缺乏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
在现代高中教学中,教师还是无法脱离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在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板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在45分钟的课堂里占用很多时间,而且有些教学内容在板书上是无法直观化体现的,建筑设计课堂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立体化图像,而板书的时候就无法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慢慢的,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久而久之,课程教学质量自然会下降。
(二)教师教学内容空泛,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
新课标课程的改革实施,使得很多老师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还是跟以前一样,课堂变得死板,没有一点活力,教学内容空泛,从老师角度讲,大部分老师在授课时都只是机械传授一些教科书上的东西,没有意识到要对学生做一些关于思维能力的训练,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学生只是单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并不能熟练运用,在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中,会感觉到非常吃力。
(三)没有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中。
新形势下,一些教师没有理解“以人为本”的根本概念,导致课堂模式表面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无底线地服从,对学生进行一味鼓励,以为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其实不然,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感到反感,对提高课堂效率没有实际性帮助。
(四)学生本身缺乏主动性,学习过程被动苦闷。
在学环境下,许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较以前有很大退步,主要是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习自然而然变成了一种对抗考试的无奈之举,而没有清楚意识到学习本身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从教师角度讲,教学也变成了一种目的,越来越单纯地为了学生的高分而教学,没有从学生本身特点全方位培养学生兴趣。而这两方面的作用结果就是学生在建筑设计教学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被动,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自然就没有学习动力。
二、提高当下高中建筑设计教学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丰富课堂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教学内容也比较无味,老师要想改变这样的教学课堂氛围,就要想办法通过不同手段丰富课堂,比如可以多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讨论,组织学生一起做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共同分享讨论结果,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课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教学“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评价赏罚有度,对学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认识,一切要以学生能最终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为目标,而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批评教育,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指出,一切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
(三)教学中多使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加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和擦黑板的时间,教学的节奏会加快,同样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知识,教学效率因此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尤其是建筑设计这样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明了地理解老师所讲内容,同时,高中生本身就对这些新鲜的科技产品比较有兴趣,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学生从心里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课堂质量要想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是主体,学生本身要从心里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对自身发展能力的积极作用,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把学习这种学生的基本行为提到更高高度,只有课堂的主人愿意接受与学习,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高中建筑设计教学是当下新课程教学的重点,而对于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丽芳,都军花.浅谈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9).
[2]张磊.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4).
篇8
受高考影响,多数学校在高一年级就作了明确的分班或者方向性的分流,对于理科生而言,物理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而对于文科班,尽管有学业水平考试的保护,但实际教学中又有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文科班的教学应充分认识到其对象的特殊性。如果不改严密的思维和枯燥的数字、理论,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产生厌学情绪,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能力了。如何既不生搬硬套初中的教学方法,又不失物理的趣味性生活性,这就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材料的选取、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下一番功夫了。
下面,我就文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情况的调查做一分析,并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高中文科班物理学习原因分析
(一)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的原因
有27.4%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他们中有的认为文科班对物理的要求较低,没有太多的作业,平时也只注重基础,课外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即使考试不及格也无所谓。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在以前学习中由于物理成绩还不错,同时物理课上的实验比较多,也可以把物理学习作为一种消遣。这些都说明他们还没有对物理真正有兴趣,没有正确的领会物理学习的含义。
(二)不愿意选修物理的或者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原因
(1)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心理学告诉我,人的各种活动意愿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进行学是为着一定的信息动机所支配,这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目前物理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少,许多学生认为选修物理不适合当今及未来形势的发展,更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绝大多数家长、学生都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实用的就学、高考考的就学。这种现象在当今学生中较为普遍。
(2)从历年的考试及物理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有些学生对物理有兴趣,是由于认为物理中的实验较多,与生活联系密切,趣味性强。而现在作为一门课程来要求,就是一种负担。而且物理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要求有实验演示,有些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强,难度大,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发挥。最重要的是最近高考实行文理科统一分数线,文科的学习相对简单,一些平时理科很好的学生由于受这种利好影响,纷纷弃理从文,以期有个好结果。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物理的难度系数确实大,同其他学科均分相比较低,每年也备受指责。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迫使教师平时的教学起点提高,难度加大,而这又造成了学生在物理上多下工夫,却最终题目更难,得分更低的恶性循环。因而在很多地方文理倒挂也再正常不过了。
可喜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全省重新制订了文理科单独划线,且物理作为水平测试科目、必须达到一定级别才能参加高考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只要高考难度降不下来,这一措施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3)从教师本身看。有些教师立场也不稳定,同样犯了实用性、功利性的错误。出于对教学效果的考虑,他们也反对理科平平的学生选修物理,仅想掐尖,有的甚至现身说教,对自己的专业前途不满、理科枯燥无味、难等,这无形之中更加剧了学生对物理的恐惧。同时有的老师还认为文科的教学,仅仅掌握课本上的应付考试即可。备课上也不认真了,教学组织也松懈了,更有的教师仅照课本读读就行了。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对物理课不感兴趣,”没有听说的有趣”,也是其中一大原因。有的甚至还庆幸自己有没有选修物理 。因此,笔者认为,文科班的物理虽然不是高考学科,但仍希望教师们认真对待,尽量讲的生动、有趣一些。
二、针对文科班物理教学方式的一些革新
经过长期的思索、实践,不断的调整。我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整合教材内容,理清课本线索,构建知识体系,补充文化、经济、科技人物专题知识。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从多角度理解物理。高中生思维活跃,求新立异,仅仅接受课本的定论是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 。在介绍一些物理规律、公式是,应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探索从多种方法来分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总结推导方法。这样的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认识和能力,同时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要充分利用物理科来源于生活、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物理规律的建立来源于生活实际,物理课堂的活力也离不开实验。多做一些演示和分组实验,既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再感觉物理枯燥乏味,还能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巩固教学效果、综合课后练习,我在课堂上组织了“手握落尺|测反应时间”的实验。刻度尺每人都有,取材方便。每两个同学为一组,让学生测出下落的长度,再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下落时间,就是握尺人的反应时间。这类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巩固了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篇9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学习单元理论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读深化
篇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性,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告诉我们要把为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笔者从以上得到启示,应该把上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还权于生”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在阅读教学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原则。
基于这种思想,笔者在阅读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阐明意义,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我先向学生讲深讲透,讲活讲美,激发学生从内心产生对书籍的渴望和喜爱,理所当然的把阅读作为人生的第一大事,而不仅仅是把阅读当成获取高分的工具。
二、创设平台,培养习惯
高中学习任务紧张,除了课堂教学接触教材,课下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我便尝试每周抽出两节课作为阅读课,根据班级人数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应数目的图书发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每人把自己爱读的书拿来与学生分享,学期结束时还归还本人。每次上课之前由学生自己收发书籍,进行管理。无论任务怎么紧张,阅读课都雷打不动的进行,目的是多给学生时间让其体味书中感悟,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我还鼓励学生不仅课堂读,还要课后读、假期读、茶余饭后读。对于开辟阅读课,同学都非常激动,一上课便很快进入了阅读状态。
三、积极指导,传授学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每次课前用简短的语言向学生引导一个读书方法(默读、朗读、速读、精读、略读;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向学生强调思考,明确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相反,如果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强调学会吸收,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一目十行,不求读有所得,只是盲目的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读书的质量,那些暂时掌握的东西,往往很快就忘掉,帮助学生树立“读书须动笔,无笔不读书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阅读变成知识的发酵剂,把书籍变成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想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
四、交流分享,深化认识
每两周举行一次美文分享会,用抓阄和自愿报名的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这两周看到的好文章分享给大家,并说出推荐这篇美文值得分享的理由,最后由全班同学举手投票选出名副其实的好文章。开始的时候好多学生放不开,最后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终于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的,又是多么可喜的一步呀,在长时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话”,忽然有一天老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他们时,却有点无所适从了,现在这种模式终于终结了,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最后将这些美文进行印刷,分发给全班同学精读,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使阅读进一步深化认识
我时不时的选出其中一两篇进行研读总结。这样做,同学们不但训练了思维,锻炼了口才,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阅读教学是我实践新课标的一次尝试,自认为既减轻了老师详解课文的压力,同时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使他们在阅读教学中体会到”当家做主“的快乐。我想不仅仅是阅读课,其他的课型也可完全上成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标并不断进行有利的尝试。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是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意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吧!
参考文献:
[1]卜庆宝,创新阅读模式探究,语文学习报,2007年第35期1版
篇11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我国就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在人才培养中强调专业性和技术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学生开展其他各项学习的基础,其中应用文写作作为语文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性较强,因此要求更加严格。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高职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优化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逐渐转向实用化,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当前高校应用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日常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和根本;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首位;身体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业务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技能[1]。在对学生基础知识提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用文写作教学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能够从整体上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能够对应用文写作知识和训练进行融会贯通,这对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从事工作具有很大帮助。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受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日常应用文写作存在的缺失
(一)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教育机构,其教学成果主要是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很多学校为了能够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较突出。比如,有一些高职学校将应用文写作看做是专业课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在教学设计中对其进行随意删减;有一些学校根本就不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甚至取消了这门课程,即使开了,也只是作为点缀每周只开设一两个课时,学习分配的时间非常有限。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与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相符。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反映在大学里没学到一些实际有用的东西,导致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岗位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这就使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给素质教育带来了诸多弊端。
(二)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意识薄弱
课程的性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安排中,应用文属于公共必修基础课,因此很多学生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上都表现为意识薄弱,他们从自己的职业生涯出发,将其看成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在这种主观意识的作用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对应用文写作课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重视,导致学习效果差,甚至有的学生在上完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后,还不知道课程都讲述了什么内容,没有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更不用说有效应用在实际学习和生活当中。由此可见,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在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学生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学习和掌握,因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非常重要。
(三)教材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用于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教材,一些学校选择借用本科院校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工作,由于本科院校对知识的学习比较深刻,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理论太深、学生学得很吃力,学习效果差,操作甚少的弊端。虽然有一些学校在教材的完善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因此,改革教学内容成为高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必由之路。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日常应用文写作的弥补措施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应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
应用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其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促进其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育,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2]。改变语文教学观念主要可以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师应重视对应用文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在讲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础上,增加应用文写作的错误做法的纠正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
首先,教师应在授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突破,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先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强调它对未来踏入社会后对工作的帮助,进而形成好好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识。其次,有些学生认为应用文非常容易,根本就不需要教师来教,他们就能够完成,对于这批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改变这种错误思想。然后,教师要摒弃之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否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可以采取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对一些设定的角色进行模拟,这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别能力,并且让学生有效掌握重点[3]。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写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或者通过搜集一些学生以前写过的请假条等对其进行点评,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使学生提高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只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是今后在工作中能用得上的知识和课程比较感兴趣,而对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的课程则缺乏兴致[4]。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将应用文写作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划分,以及教学先后顺序的安排。
(四)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从事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们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任职,缺乏专门的教学培训,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单一而乏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多从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重视对应用文写作相关知识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5]。
结语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文体,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应该对其教学给予充分重视,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踏入社会从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
参考文献
[1]冉启蒙.高效语文课堂学习的三个维度[J].现代交际,2013(02) :73-74.
[2]阚丁丁.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应重视思维能力的课堂训练[J].文教资料,2011(21):105-106.
[3]董淑红.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J].职业,2009(06) :98-99.
篇12
Zhang Hui-ling
【Abstract】Literature text origin the reading have been one of the topic that the examinee feel very headache, the writer combine a student trained reading article, appear a student error of the type induce for:Review to prohibit indeed, thinking not thorough, not well organized, answer not norm, text is original meaning to know not strong, and make concrete analysis.
【Key words】Text origin reading;Analysis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考生感到很头疼的题目之一,也是在高考总得分很低的题目,笔者结合学生训练过的阅读文章,将学生出现失误的类型归纳为:审题不准确、思考不深入、层次不清晰、答题不规范、文本意识不强。下面就具体文章分析如下。
1.审题不准确
例一:《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苏、锡、常、镇四市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二)】
【问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情感。
【学生答案】①母亲在故乡劳作供我上学给予我关爱。②母亲因故乡而憔悴。③母亲过世后又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失误分析】这个题目重在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而这个答案重在分析母亲的经历,没有准确审清题目。
【参考答案】①热爱母亲。②敬佩母亲。③对母亲的养育充满感激之情。④有一颗报答母亲的心。⑤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之情。⑥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⑦母亲去世,充满悲伤。⑧怀念母亲。(5分,每点1分,答出五点就给满分。
2.思考不深入
例一:《江南无雪》【2009南京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问题】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
【学生答案】①通过大量篇幅写雪,表现出雪的美好和雪景的美丽。②借有雪时的欢乐记忆,反衬出江南无雪的遗憾。③表现出作者对江南雪景的热爱和怀念。
【失误分析】作者写“江南无雪”表达出的遗憾之情,仅为表层情感,深层次为对环境的担忧;写童年雪景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不仅表达出对雪景的热爱,更为主要的是希望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文章最后写想象中的夜饮赏雪,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原来的答案仅仅停留在对雪的本身的思考,未作深层次的探究。
【参考答案】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例二:《晶莹的泪滴》【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问题】文章结尾写道:“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我”为什么“虔诚祈祷”?试加以探究。
【学生答案】①祈祷女老师能够幸福。②祈祷女老师能够永远保持这种美好的心灵。③祈祷所有的老师能够像这位女老师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
【失误分析】作者写女教师不仅仅是为了对她的歌颂与赞美,更为主要是为了引发人们对人间真情挚爱的思考,希望我们所有人包括我们的民族能够像这位女老师一样。文章在结尾处含蓄地传达出此意。而这个答案简单地停留在对女老师本身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女老师的泪珠体现了人间真情挚爱,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成为我人生的前进动力。②我也希望像女老师一样,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③在这样一个物欲膨胀的社会,我非常希望我们的民族也受到这种精神的滋养。 (本题6分,每点2分)
3.层次不清晰
例一:《草丛》【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问题】文章两次描写了割草的老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答案】①突出草丛不被忽略。②承接上文对草的践踏。③引起下文对冬天草丛的描写。
【失误分析】题目明确要求分析两次描写的作用,而这个答案没有按层次答题,笼统回答,答题的思路不清晰。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以老人割草,将草丛所遭遇的艰难具体化;②第二次写老人忘却了自己对草丛的伤害,既表现了草丛的卑微,又为引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③前后照应,突出了草丛执着坚定的形象。(评分建议:三个要点,每点2分。)
4.答题不规范
例一:《江南无雪》2009南京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问题】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篇13
在“交流展示”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把他们分成合作小组。在讨论展示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活动的反馈情况重新选拔新的小组长和小组核心成员。在具体的课堂展示过程中,除了学生自发的交流展示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临时指定展示人员。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小组核心成员以外的学生,防止他们走神,而且也可以督促没有展示任务的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正误。
在分配合作小组成员时,教师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形成学;二是自愿原则。使小组成员关系融洽,有内聚力;三是互补原则。在学习成绩、男女性别、兴趣爱好等方面相互搭配,取长补短。
二、做什么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质疑,学生能够质疑,就表示他们在积极地思考,在主动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开展相互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1.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趣
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中,交流展示的形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开始上课时,学生出于新奇,会对交流展示的课堂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可是时间一长,新鲜感没了,热情也会随之减退。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此时,需要教师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
2.教师巡视督促,关注交流中的劣势群体
在课堂巡视时,不少教师只注重表现好的学生,而很少去关注需要教师扶一把的学困生。其实,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困生,这些安静的学困生成了被遗忘的部分,成了热闹课堂的陪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将逐渐消退。因此,在巡视时,教师不妨多走近学困生,“或几句轻声细语的鼓励,或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或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轻轻的简短交流。”做练习时,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或复述主要内容时给予适当提示,当学生回答出问题的关键后给予适时的表扬,辅导学生走出困境,攻破难关,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在学生课堂展示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表达不出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出来,千万不能着急,“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等待等待再等待!”要知道,倾听就表示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民主,不尊重学生,很容易造成“满堂灌”。对于学生没有展示出来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进行延伸训练,把它们一一展现出来,从而开启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谁来做
课堂交流展示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在课堂展示中,教师都有类似的体会:在每一次展示时,各个小组都有固定的“发言人”,而这些“发言人”多是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大多数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他们小组的“发言人”,好像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都是“发言人”的事。这样一来,就使后进生备受冷落,长此以往,好学生越来越好,差学生越来越差,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