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政治学概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篇2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在教学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感受,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一味跟着教师的思路前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是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考虑,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应充分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适时给予帮助,发挥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与探究,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加以点拨,促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新课改对当前的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传统的政治教学偏重于学生的升学率,看重学生的书面理论能力,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这也造成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新课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改进,要求学校与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政治由于其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关注社会的发展、将政治理论与相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多是为了迎接中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时政的关注。教师要看到初中生在此方面的不足,培养其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如,可以组织学生订阅时事报刊或者杂志,并定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将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心系天下的情怀。
四、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寻求新型的、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和视频等优势,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对相关的政治概念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堂等,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实物的参观,培养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政治科目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养,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篇3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课程和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成为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的课程也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在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着无味,教师讲课好像是教材解读,课堂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新和认真研摩的课,优化了教学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这类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情景或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交流中生成课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广泛交流,呈现出生动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生活画面。这种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有参与、有点拨、有鼓励,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也能其乐无穷。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课教师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些都启发我们今后教改教研要进课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贯彻新课程要求,建设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整合好课程资源,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同一节课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师局限于运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师补充了课程资源,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也有区别,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我们研究认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从学习需要出发,不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要利用好和处理好教材资源,还应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师生信息交流的资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呈现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在情景创设、案例教学和新课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的课程资源越是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力,而且它们能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注意力,这比单纯的文本资源的效果要好,特别是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学选举这一课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组织选举活动,选择恰当选举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汇报成果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
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热衷于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实际上大打折扣。我们反思,学习者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学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们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能学,我会学的转变。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点风趣或幽默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更真实、更值得信任,课堂生活也会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因为这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质的则是民主、尊重和爱,这也正是我们寻找的课堂生命的支撑点。总之,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任课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相辉映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生活魅力无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刚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和比较,得到一些共性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探索,任课教师既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教研方式“,同课”要加强集体备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切实把它建设为集体教研的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
作者:王学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篇4
(二)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比较老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普及,以前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现象在有些课堂上仍然会出现。有些教师在享受多媒体带来的便利同时,却不能合理进行利用。如果他们将大量的信息全部倒给学生的话,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彼此之间不存在交流和互动。有的教师甚至在使用课件时,还会采用全部动画的播放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课堂的秩序和学生的注意力都不利。长期下去,学生的兴趣点就会转移,不能恰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多媒体起不到有利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一)通过时事政治的介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以前的思想政治课相对,学生更加喜欢新闻事件的发生。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能给学生加入一些时政新闻,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就会提高。在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时候,可以把话题再转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将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总之,如果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无济于事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生就接受不到学习的知识。当然,如果能给学生组织以新闻会的形式学习,学生通过演讲让其他人对其做出评论,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二)通过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通常可以通过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和分组,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实现。合作学习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依托,使学生能在彼此的活动和总结中,学到知识,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合作性学习中,只要是参与其中的学生都能受益,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求知欲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让小组内的成员通过搜集相关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组内的成员肯定是要交流和讨论的,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还使每一个学生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三)合理地安排思想政治的复习进度
复习对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来说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复习的进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的运用。如果教学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能按照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法来进行,学生的在正确的复习方法下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并将其记牢。另外,思想政治课的考核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可以说,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要能培养学生的完整课程知识掌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注意,政治的学习应该比较注重社会的实践,复习不能只关注课本的学习,要能从课堂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在关注热点的同时,将课本的知识和热点相结合,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另外,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其能在长期的学习中,将知识结合起来,理解透彻。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从而完成知识的体系归纳。
篇5
1、概念整合对英语单词和短语的解读
英语单词和短语的习得这一认知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概念输入和整合而完成的。例如:Iexpectatreaty,afull-fledgedtreatyonmedium-rangemissiles.句中“full-fledged”一词本来是指“(ofabird)havingreachedfulldevelopmentwithfullygrownadultplumage;readytofly”(出自OALD7双解),也就是这个词本身的输入空间。在这个短语“afull-fledgedtreaty”(完整的公约)中,“full-fledged”使人联想到另一个具体的场景,这个场景也就提供另一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经过整合后,与“羽翼丰满的”有关的背景知识被激活,从而产生了新的意义,生成复合空间。于是这里的“full-fledged”就突破了原来的词义,但仍然有“充分发展的”的一般意义。这些含义就构成了整合后的空间意义“成熟的或完备的”。这样,整合后的“full-fledged”概念上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画面我期望签署一项协议,一项有关中程导弹的完整的协议。
2、概念整合对英语多义词的解读
Fauconnier&Turner指出,构建概念整合过程的副产品就是产生大量的但通常没有被注意到的多义词。例如形容词dangerous的语义。Dangerous与名词连用时,通常是给名词指派一个特征,但在下面两个例子中,dangerous的意思各不相同。(1)Thesquareisdangerous.(2)Themanisdangerous.句(1)表示广场是危险的,dangerous赋予海滩“不安全”的属性。但句(2)中,可能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表示男子对他人有潜在的危害性,另一种表示男子可能受到伤害。dangerous并没有给名词指派一个特征,而是激活一个抽象的危险框架,该框架中有各种语义角色,如受害者、地点、工具等。这个危险框架为输入空间1,男子呆在广场上的特定情景为输入空间2,人们把这个两个输入空间整合为一个人受害的虚拟场景。dangerous不管是square还是man,都是“实施概念整合操作”,找到与自己相关的联系,考虑表达中的其他词语,然后基于危险场景构建一个合适的虚拟空间。
3、概念整合理论对习语和谚语的阐释
下面我们以“Finefeathersmakefinebirds”为例,来分析概念正和理论对习语和谚语的阐释力。这个习语中的输入空间1是鸟类世界,输入空间2是人类世界。在输入空间1中,有关于鸟的各种元素,在输入空间2中有关于人的各种元素,但两个空间有某些共同的元素。鸟通过羽毛来装饰自己,人需要衣裳来打扮自己。类属空间呈现以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为例,输入空间1是鸟类世界,输入空间2是人类世界。在输入空间1中,有关于鸟的各种元素,在输入空间2中有关于人的各种元素,但两个空间有某些共同的元素。这个习语字面意思是指鸟是通过羽毛的异同来分类的。在上例习语的概念整合过程中,各个空间共享相同的的组织框架,即“同类的物种聚集在一起”。在第一个输入空间里,同一种鸟聚集在一起;在第二个输入空间里,同一类人聚集在一起,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在合成空间中一一对应,形成新的组合,“同类的鸟”和“同一类人”等。因此合成空间的结构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进而构建出了习语“birdsandmen”的心理空间表征图式。
三、概念整合机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在对英语词汇习得中概念整合机制的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它的运作机制应用到整个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概念空间,培养他们的概念整合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解析词汇语义拓展背后的深层概念整合机制,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我探索,寻找规律,从而加深对词语的掌握和记忆。第二,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文化隐喻性,教师可以利用词汇教学来拓展学生在文化概念方面的知识面,把原语文化有的知识和本族语文化进行整合、构建,实现知识文化的扩展和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的习得。第三,教师应扩大学生的经验常识的概念图式,即人类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常识。譬如mouse,desktop,virus等,它们是各具特征的计算机领域的词语。这些类比性的词语隐喻激活了储存在读者记忆中的概念图式。
篇6
二、翻译的概念整合观
福柯尼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成因机理的探索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对语言、符号学、形式和意义、概念的映射与整合、新创机构和新创意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理据性的阐释。概念整合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觉去认识世界、认识心智空间、概念空间、意义生成、表现与内涵、外部世界与人的心智世界;概念整合理论跨越了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此理论对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也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和研究意义,其根本原因源于目前我国翻译界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以及概念整合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研究的极大解释力。传统的翻译隐喻观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的过程,即从原文到译文。翻译就是将源语言中的意义和信息投射到译入语中去。传统的翻译观过于局限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客观意义的单向投射上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概念整合网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运作系统,其同类空间相当于源语言和译入语共享的文化心里图示,因为有了它源语言向译入语的投射才有可能。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就是因为交织空间中有层创结构存在。翻译的概念整合观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看法,动态交织运作很可能会比较容易地解释传统翻译观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矛盾,诸如意译和直译、等值与可译性等。翻译过程超越了传统的“编码、传达、解码”,而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中间涉及了广泛的认知运作。原文作者和译者构成一对交际的双方,译者和译文读者又构成了另一对交际者。翻译是译者通过原文文本与原作者及潜在的译文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即时进行在线空间合成和概念整合。译文正是经过多次合成、整合后的层创结构,与原文和译者空间都不同的新显形式。整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的原因。
三、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运作
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将源语空间与译者空间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过程,译文是源语文本的思想内容与目标语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时译者通过投射链动态地将源语和目标语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这种认知运作机制正是翻译整合观的体现。文学作品的概念整合翻译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整合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源语言的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New-mark)最早关注了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问题。他在Ap-proachestoTranslation(《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辟专节讨论文学翻译大环境下的隐喻翻译方法[6]。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认知运作是个复杂的动态创造过程:1.源语文本空间:译者对源语言文本的解读,分析原作者的创造心理空间及与原文相关的信息。源语文本空间主要由源语文本结构及相关的文化心理图式构成。2.译者空间:译者创造过程中将与解读文本相关的百科知识、生活阅历、审美倾向、文化底蕴、社会历史知识等输入此空间。译者空间主要由译者文化心理图式及其语言表现形式构成。3.类属空间:译者和原作者共享的意义和心理图式构成了类属空间。4.整合空间:经过源语文本空间与译者空间之间的相互映射,融合,有选择地投射到最后的整合空间,并产生译文的层创结构,最终创造出翻译作品。以上步骤只是翻译中概念整合的大致构成,具体的翻译操作时译者还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投射链动态地将源语言和目的语空间连接起来,进行多次整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译文[7]。下面以红楼梦的不用译文实例来探析概念整合在翻译过程中的运作。例一:(凤姐)又向平儿笑道:“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红楼梦》55回)。译文1:She(Xifeng)changedthesubjectthen,contin-uing,I’mridingonatiger’sback…”.(杨宪益译)译文2:XifengpausedforamomentandsmiledatPatienceconfidingly:“Butit’slikeridingatiger…”.(霍克斯译)“骑上老虎”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简短的谚语,表达灵活,却常常蕴含丰富的寓意和哲理。显然,这里“骑上老虎”不是描述现实发生的状况,所以必须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将源语言中的文化情境投射到整合空间才能探明隐藏在源语中的深层含义。而上面的两种译文都是忠于语言形式,追求字面意义的一致。按照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骑”激活其内在槽孔(Slots)的默认值(DefaultValues)形成潜在的输入空间,即“骑马”空间。另外一个输入空间是显性的“(骑)虎”空间。“(骑)马”空间中包含了马的普通属性,例如:温顺、迅捷、倔强、食草等,而“(骑)虎”空间包含了虎的普通属性,如:凶猛、飞奔、不驯服、食肉等。
篇7
1.2单一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变得乏味而无趣
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使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显得单调而无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就很难将自己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社会细胞之一的教育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力求与社会的发展脚步共进退。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已逐渐退隐历史舞台,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在崭新的舞台上找到一席之地。
2.1新课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2.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与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相比,老师不再只是将学生看做是获取知识的容器,而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参与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2.1.2构建开放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式的课堂教学几乎完全是封闭式的教学,学生在死板的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则全然不同。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以开放式教学形式存在,营造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都全面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灵活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逐渐将知识的构建融会贯通。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从某种角度看,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完成从“灌输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成功转型。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更主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老师基于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分析指导、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渐将所接触的知识构建融会贯通。
2.2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文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与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相比,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对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觑。那么怎样才能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发挥到极致,迎合现代教学目标的需求,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施行方法。
2.2.1推行差异化教学。
传统意义下的课堂教学被冠以“填鸭式”、“灌输式”的特点,这种形式的教学完全忽视学生参差不齐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毫无作为,一度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陷入单调、乏味状态。在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式地获取知识,无论是否真正理解透彻,只要能在脑海中形成记忆即可。无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创新思维、探索求知等能力的培养,与新时期下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不受束缚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不相匹配。针对传统教学形式存在的这些弊端,新课改课堂教学作了一系列改进,其中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是改进进程中的成果之一。差异化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因材施教的基础理论的指导,对学生经行分类式教学。所谓“分类”,实质上是指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主观因素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区域中轻松而自由地感知知识魅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的浓厚兴趣,从而真正融入学习中。
2.2.2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身心素养。中学生有不可预估的未来,他们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人生的定位上几乎相当于一张白纸,具有无限可能。所以,初中阶段教育对初中生的整个未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指导初中生成长教育中价值取向和精神素养形成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政治教学发挥所长,引导学生形成符合人性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精神素养呢?对此,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提出让课堂回归生活,将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何谓将课堂回归生活,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呢?简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叩开学生的理解闸门。从根本上讲,所有的政治观点都来源于生活,从一个个生活小故事中总结归纳而来。单纯讲理论,仅从知识的字面理解上展开教学会让教学变得抽象而难以理解。如果将政治理论还原到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生活故事带入课堂,那么所讲授的政治观点将变得鲜活而真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会变得更透彻,具有故事情节的学习会让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整个课堂氛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2.2.3注重知识的迁移扩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政治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思想支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顺应政治的这一基本特点开发出知识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旨在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帮助学生全面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基础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逐渐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与拓展。然后,从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发展模式出发,运用关联式发散思维方式编排出新的教学内容。这样,找到政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点,不仅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让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有突破性认识。
篇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这些“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政治理论课听不进甚至很反感,提起政治理论课就“头疼”。相对专业课程而言,大多数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没有热情,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政治理论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政治理论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好专业教育,人为地使得“专业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单独招生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政治理论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程”的地位,甚至提出“政治理论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啼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3、教学评价问题使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情况相对就比较好。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政治理论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宪法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政治理论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政治理论课究竟如何设置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单招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单招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面貌一新在多数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空洞无用。如休按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定位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1、科学定位政治理论课,促使学生加强对政协委员治理论课学科价值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政治理论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缺宪法升学压力,加之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政治理论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革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政治理论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提高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不得性的认识,将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政治理论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篇9
党的十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学作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一、文学作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般来讲,文化是指某一种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财富,主要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式。本文所提到的“文学作品”,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书面文字形式记载的、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文学作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提供符合大学生群体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载体。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但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据笔者调查,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政课表示不解,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这一现象表明: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促使大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认识上的转变,高校思政课教学可通过寻求合适的现实载体,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中,让大学生感悟并领会理论的魅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将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选择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载体。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近十二年的小学、中学、高中教育后,他们的知识结构已初步形成,其中,贯穿始终的语文教育,是他们的知识结构中较稳定、最基础的内容。而语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人学教育,主要以学习著名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主。高校思政课教学通过运用文学作品这个教学载体,既有利于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文学对话;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自身知识的知识储备来学习新知识,遵循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
2.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现代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是“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两方面的有机结合。高校思想课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高度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换言之,情感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文学作品,作为记录人们人生阅历、生活体验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人们各类丰富的情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学作品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思政课的内涵,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从心灵深处唤起学生的共鸣,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选用文学作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所提到的“文学作品”,既包括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也包括今人著述的文学作品,按篇幅长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篇幅较长、内容完整的著作类作品;二是短小精悍的谚语、格言等。
1.教育性。选用文学作品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文学作品体裁多样、数量众多、优劣不一,教师在选用文学作品时,应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思想内涵丰富,能够实现思想教育目的的作品。反之,对于那些评价不一、看法各异、有待时间检验的作品,教师要慎重选择。
2.时代性。思想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决定高校思政课选用文学作品时,也要体现时代性。当前,高校在校生多是年龄在18-22周岁的90后青年,他们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于市场经济、成长于网络环境,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热衷新潮和时尚,偏爱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流行文化。高校思政课选用文学作品,除了选用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外,也要注重选择那些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时代特征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由于是诞生在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期,与那些年代久远的作品相比,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得到他们情感上的认同。
3.先进性。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它的先进文化和文学作品。高校思政课要实现在思想上对大学生群体起到引领作用,还必须注重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我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学作品。具体来讲,文学作品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当代国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集中体现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三、文学作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例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基础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 ,理想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阶段。高中阶段的理想已经实现,大学阶段的理想还没有形成,他们普遍对理想感到迷茫、缺乏坚定的信念、价值取向功利化明显。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考虑,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一章理想信念专题教学中,探索将文学作品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具体来讲,就是结合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的尽头》开展专题教学,重点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精心设计,实现从知识灌输到问题导向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理想诉求的重要特点是更趋向务实,缺乏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和为理想献身的热情,艰苦奋斗精神被淡化,理想信念呈现短期化,不同程度存在信仰危机。基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单纯依靠理论讲授、知识灌输是很难唤起大学生内在的认同和觉醒,真正引领他们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笔者以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的尽头》为载体,将相关理论知识点转化为具体而实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如:少年林丹的理想是什么;有哪些现实的基础使他的理想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林丹在成长的路上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挫折;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成为世界首位羽坛全满贯,林丹付出了哪些努力;在林丹身上,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个人夺冠与为国争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在林丹身上如何统一起来等。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问题时,需要强化各个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按照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进行设计。另外,要着重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转化成相应的问题,如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顺境与逆境的相互转化、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等。
2.学生阅读自传,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是让学生课外阅读林丹的自传,并围绕上述教师提出的问题撰写读后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认真阅读了自传,并在问题的框架内对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理想实现的途径等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学生在读后感中纷纷表示,林丹的经历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导航作用,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服输的韧性等。他们进一步反思自身,发现自己迄今没有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主要就在于理想信念的缺失,尤其是缺乏实现理想所需要的坚定信念。在读后感的末尾,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要以林丹为榜样,勇敢地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见,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名人自传,撰写读后感,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答案,在自主的学习和思考中形成对理想信念相关知识的具体而形象的认识。
3.课堂交流对话,实现从理论阐述到关照现实的转变。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是举行名人自传读书交流会,让师生进行交流对话。先由教师对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深化,让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更加正确和科学。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围绕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交流,并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做汇报。在这一环节,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立足林丹的成长实际,用理论关照现实,从理论的高度看待林丹的成长经历,用理论的知识解释林丹的成功之路,全面深刻地掌握理想信念的表现特征、实现途径等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师设计的问题有:1)个人夺冠与为国争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在林丹身上如何统一起来?2)“爱拼才会赢”、“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结合林丹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等。林丹作为一个叱咤国际羽坛、为国家赢得无数荣誉的80后,其成长的经历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阅历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引起大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实践证明,通过借助林丹自传这部作品,有利于把原本的“大道理”转化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小道理”,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坚定信念,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结语
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篇10
1.1 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社会形式存在一定的变化,对教育体制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情况产生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更加注重整体发展趋势,以世界和未来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保证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通过对理论进行分析,进行一定的扩展,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实现新课程整改的一定目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1.2 思想状况与思维变化
学生在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推动,逐渐开始变得宽阔,具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融合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具备一定的新时代气息。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得到一定的扩展,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便捷的获取更多的信息,及时了解各种思想政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为了适应新变化,就应适当的结合网络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政策,对思政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保证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1.3 教师整体素质的变化
教师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引导者,在进行教学时,除了对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掌握外,也应对现今的社会现象进行一定的研究,保证思政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方面,也在不断的提高,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教学基础,进而保证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
2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比较与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比较与衔接,主要是体现在不同年级的思政课程内在体系以及教学教法之间的联系。
2.1 认识程度较低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存在一定的欠缺,并不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普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基础课程而非专业主干课程,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相对于老一代大学生的政治关注与热情,新一代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体的命运与前途发展,对于个人利益诉求的追求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成长,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较为懈怠,存在一定的消极思想,无法对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提高。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能力,对相关的素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得到一定的认识。
2.2 教师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
虽然各高校已经采取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但在实际实行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综合素质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时,教师的素质和知识储备情况参差不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老师教学较为呆板上课一味照本宣科,另外一部分老师则在教学中将知识“碎片化”,仅以话题来吸引学生的片刻注意力,还有的教师完全抛开书本用个人的语言讲行组织教学,随意性过强。据调研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并不能灵活运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和实际进行结合,在教学模式上缺乏一定的创新,对于新的教学形式也不能及时掌握使用,使得教学质量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教学内容准备不足课堂组织安排过于平淡,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实现预期的计划。
2.3 教学方法和模式存在一定欠缺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按照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也应进行一定的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相关的设备和设施不能很好的利用,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将理论引入实际生活,很多教师在实践方面存在欠缺,依旧按照教材进行死板的教学,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的有效策略
3.1 优化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改革
知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社会的进步会对相应的理论进行一定的创新,相关的政策体制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适当的进行删改,使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理论结合实际,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观点,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
3.2 ??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使得高校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变化,互联网教学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相关信息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思想素质的重要性,提高个人素养。
3.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篇11
一、概念的解析—什么是有效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想学到乐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并不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而是看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看学生能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当前,在人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内涵丰富的教学,教师们对于有效教学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维度:
首先,从两个不同角度看:一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在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观等教育教学理论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二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给课堂教学提供一系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测性。
其次,从有效教学的要求看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们课堂教学永恒的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第二个层次应该是课堂教学更高的追求—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第三,从教与学的过程看,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教师“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学生有效的学习指通过学习学生获得了进步与发展。
二、时代的呼唤—为什么提出有效教学
(一)学校教育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学领域、企业注重的是经济的效益。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一样,学校也追求教学效益。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专利,从有学校教育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益就应该是学校教育必须注重的。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则可能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提倡有效教学,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形式化”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现状的迫切要求
目前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为了追求成绩、升学率,那种“片面的、短视的”传统的教学效益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三)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按照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教学,其核心是反对低效的教学,追求最大教学收获的教学。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状态下追求最大的教学收获的教学,是综合利用各种策略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
三、策略的探讨—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课堂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的素质,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位思想政治教师都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课前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政治学科独有的与时俱进的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我们的备课要素相比于其他学科也更加丰富。备课也应该讲求效益,实现“有效备课”。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钻研教材、筛选时政,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精选、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认真钻研教材是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学科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对教材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②合理整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对“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社区资源”等所有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按照新课程理念,备好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又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仁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
(3)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一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首先,有效“讲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讲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如果内容过多或过长,就极容易使那些注意品质不佳、记忆力差的学生少有获益。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总是源于某种过度的、不恰当“讲授”。但是,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是并不完全排斥教师的“讲授”,而是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一直以来,好教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教师,好的“讲授”也总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其次,有效“提问”与“倾听”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和“倾听”。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问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有效性。只有那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那些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只有那些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问题”的有效性还在于提问方式的选择,思维的深刻、问题的语境等等,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会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思考和研究。
有效教学还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其实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中生成的亮点,就是教师在有效倾听的时候发现并运用个人的教学机智实现的。
最后,师生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是主战场,因为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摒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当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及时和不断的反思。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又如何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思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反思的策略就是写本课教后小结,就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方面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写总体的成绩与收获,力求新颖有意义;写局部的做法与经验,力求独到而实用;写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力求解决而提高;写过程设计的缺陷与教训,力求深刻而警醒;写学生的创造智慧与评价,力求激励而发扬。要体现“以小见大”,从细微处人手,点滴细节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笼统反思,抽象而不着边际。通过这一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好形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加强教学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四)建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新课程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的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标准以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程度,影响着课程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有效教学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可以说,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工作的效应,取决于评价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落实情况。因此,重视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不断激励教师和学生,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明确重过程、重情感、重个性、重发展的评价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确匕发挥课程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人。所以,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人浅出,左右逢源。
篇12
《政治学概论》作为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往往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学术思维的训练,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往往相差甚远,普遍存在学习困难。
一、《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著作。但政治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政治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两会精神我解读”、“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概论》精品课程等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通过题目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政治学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政治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等的不同,依据课程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使政治学概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抽象难懂。
参考文献:
[1]唐睿.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J].世纪桥,2012,9(248).
篇13
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上的教学体系,涵盖了课程体系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等内容,突出了专业建设的整体性特点。它强调的是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将专业教学体系与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社会生活系统、新媒体技术、以及学生个人融合、贯通起来,是一个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首先,这是由政治学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
“政治学(Politics)”一词的词根是“城邦(polis)”,而城邦是古希腊特殊的国家形式。所谓政治学,从出现伊始就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本身就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今天,我们可以从狭义角度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也可以从广义角度,认为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政治学都是将人类的政治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抽象,升华为理论结晶。因此,政治学不是空洞的书斋理论,它必须与政治实践密切结合。而政治学专业的发展也绝不能闭门造车,而要使学生所学的理论能够回答现实的问题,要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支持自身发展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二)其次,这是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学生经过学习,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政务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构建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此外,最大程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切实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任。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都将成为其一生的财富和资本。
(三)再次,这是由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学现状决定的
1.专业定位不明确。我国高校中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建制归属五花八门、杂乱无序。有的隶属于人文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有的与社会学、法律等专业并列,有的甚至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起划归学院。不同的学院有自己不同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政治学专业也只能“入乡随俗”,变成了“四不像”专业,失去了自身的专业定位。2.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模糊的专业定位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许多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差异性不强,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新型政治人才的需求。有的学校甚至将政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简化成“考公务员”,提出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这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显然是不现实的。过度泛化或过于狭隘的人才培养目标,都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也容易使专业发展迷失方向。3.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很多高校对专业认识滞后,仍将政治学看作是理论堆砌的“空中楼阁”,这就造成了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比重较大,实践课程较少甚至形同虚设。为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求,课程体系必须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一任务尤其需要开放型教学体系来完成。4.教学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讲授。当前政治学专业教学主要采取课堂理论传授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无法充分展现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观点:“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出作为整体现象的教学过程本身。割裂开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联系,就使这一过程失去完整性。”[2]这就对政治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打造一个开放型课堂,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这是由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当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互联网+”,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互动渠道、多样化的创新途径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趋势,树立开放理念,利用新媒体技术与所处环境展开积极互动。一方面,要不断吸收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及精神养料,实现专业成熟和学科成熟之目标;另一方面,应发挥政治学的建构性和实践指向,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思考和设计。如果不能回应现实,做出改变,政治学就只能成为死气沉沉、被人漠视的枯燥学问。
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开放型教学体系构建途径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开放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摒弃对政治的狭隘认知,以更宽广的视野理解政治学。我国社会公众长期受意识形态思维的限制,缺乏现代科学的政治概念和思维,政治泛化、政治狭隘化现象比比皆是。反映到政治学专业建设上,就容易出现将政治学与交叉学科人为割裂开来,缺乏理论创新,无法用政治学理论解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新现象。从而也造成人才培养方面视野狭窄、思维单一。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手段、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反映出这些局限性。因此,要构建政治学专业开放型教学体系,首先要实现观念的深刻转变。要从更宽广的社会视角理解政治,用政治学的科学理论解释政治。同时对政治学进行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的认知,在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理论创新。只有政治学学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多出路的专业人才。第二,人才培养以职业化为导向,注重人才输出的宽口径。所谓职业化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中获取职业、保障职业顺畅发展的能力和素质。[3]我们通常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讨论职业化教育有损于本科教育的价值和地位。但事实上,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总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关注社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以职业化为导向,不断更新、丰富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开放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就业方向也不宜做过多限定,而应宽口径、多方向输出人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愈加多样化,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学生们不得不放宽择业标准。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在保持专业特色基础上,尽量开放,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培养,累积足够的就业竞争资本。第三,顺应时代趋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同时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已成为当前开放时代对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国际视野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能力为基础,如外语能力、掌握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定,并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予以实现。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1.塑造开放型、多学科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结合社会环境和学生就业方向特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需要构建融合多个学科的、开放型课程体系。尤其要注重政治学、行政学与法学、经济学的融合。(1)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如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行政学、法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社会学原理等。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2)学科专业课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如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概论、国际政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考试教程等。学科专业课主要强调专业特点,突出对学生在行政管理、政务处理、政策分析、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3)专业选修课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加大选修课所占比重,并按学科方向进行分类。包括政治学方向、行政管理方向、法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等。此外还包括实务操作性课程,如社交礼仪、秘书实务、行政公文写作等。通过不同模块的课程设置,最大限度的调动校内外教学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使每个人拥有整体一致化、细节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利用各方资源,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1)围绕理论教学,优化课内实践。对一些侧重技能培养的课程,如电子政务、公务员考试教程等,进一步提高课内实践、实训比重,同时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务员考试系统等基础实践设施。对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也要适当加入实践学时,可以以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堂展示等形式进行。(2)整合校内资源,丰富专业实践活动。将校园文化活动,如专家讲座、各类竞赛、第二课堂等,融入课程教学或者列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中,不需要专业本身有过多的人力和物质投入,就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此外,校内各级行政部门,都可以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政务实践基地,各级行政领导也都可以成为专业实践导师。通过对校内资源的整合,能够使专业实践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走出校园,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对学生个人成长而言,社会终究是最好的老师。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对学生成长的催化作用尤其明显。社会实践可以通过教师设计题目,学生深入社会调研,完成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尤其是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最佳方式还是要建设实践基地,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社会实践。这一过程中仍要注意有效发掘自身资源。如笔者所在学校就利用共青团系统优势,组织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到省内各地基层团委实习实践,学生收获很大,反响良好。
(三)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实现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目标的重要手段。所谓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传统的偏重系统知识传授而忽视全面发展、偏重认知能力而忽视心理素质、偏重机械重复而忽视创新意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的课堂教学体系。[4]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放”与“收”之间的度。开放型教学方法的革新,意味着将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教学的实际决策者。这种放手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随意性和对学生的放任。“放”与“收”同等重要,“放”是目的,但也必须以“收”为基础。二是“破旧”与“立新”之间的度。构建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一定要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但这并不代表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所有手段、方法和理念,而是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取其精华、创新发展。在把握以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的核心手段是采用研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制或小班教学制,由教师制定专题并指定阅读资料,学生在课下围绕专题,阅读分析指定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课上进行小组间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辩论,最终形成研究报告。这种方式是日本、美国等高校政治学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做出相应改变。由结果性考核转向过程性考核,用经过多次讨论修正的论文代替期末考卷,从而形成完整的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张荆红.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