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训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实训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实训调查报告

篇1

此次对会计实操班进行市场调查是为了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会计实操环境,能够学习到一套完善的会计实操流程,提升学生在各行业中对会计业务的认知,最终能够在短时期内进入公司开展会计事务。

二、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信息,明确我们所要调查的会计培训机构的地址、电话及概况;其次,整理所问问题,以便准确获取信息;最后,将所得信息及培训机构材料进行整合,得出结论。

三、调查过程

初期,我们在网站和报纸上找到10余家会计培训机构,并逐一上官网了解机构概况及记录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去往这些会计培训机构之前列出所要提的问题,并得到机构的一一解答。

1.会计实操涉及行业领域。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50%的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会计实操为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和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另外的50%的机构涉及的行业更加全面,除了有工业和商业真账还有广告业真账、施工企业真账、房地产企业真账、物流企业真账、餐饮企业真账、小额贷款企业真账、中介服务企业真账等。

2.即将毕业的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的会计实操课程。针对有会计专业基础的学生,培训机构建议直接选择较为复杂的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选择较为简单的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

3.会计实操的具体流程。对多家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具体流程大都是差不多的,以下是其中一家机构的具体流程:

(1)数字实训、会计书写规范;(2)了解企业、写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3)了解税务局、写出税务的机构及职能;(4)抄税、报税、零申报;(5)计算机的使用:软盘、U盘 Word/Excel/增值税票开具;(6)网络知识:申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QQ、网上下载;(7)虚拟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8)真实账务处理(编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税系列申报表);(9)按顺序背写小企业一级科目(60个)、学会建新的总账;(10)登记明细账,结余额与总账核对(账账相符);(1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帐表相符);(12)独立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和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的申报。

4.教材及工具。通过调查,会计实操的教材主要用在税法这门课程上,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所用教材,有个别机构自己编书形成商业真账和工业真账。实操的工具则是提供各类账本、帐表等。

5.课时及费用。

实操学期一般都是3—6个月,学期结束可以免费继续教育并咨询有关会计业务。学费在800—1500之间,若所学的行业真账实操多,则费用就高。

6.师资力量。

所调查的培训机构中,其中一家的培训师都是中级会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并有多年从事公司会计工作经验。而其他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相应职称,甚至没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

四、调查结论分析及建议

1.会计培训机构繁多,无固定规格,管理杂乱。

此次所搜集到的信息中,呼和浩特市的培训机构有20余家。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机构未在相关政府部门备案。目前,由于很多培训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原培训机构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人,就开始自己经办培训机构,但由于培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形成很多培训和管理上的漏洞。随着培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机构之间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现象,导致培训的价格高低不均,误导了学生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会计培训机构的监督审查力度,最终形成高质、高效的培训形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高素质人才。

2.多数会计培训内容繁杂不精

对于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行业实操真账多而不精,还有一部分机构用的是高校会计实训教材。在繁杂的账务中,学生会轻易的将各行业账务处理搞混,不易形成完整体系。培训班需设立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真账,在学生进入培训机构时,机构须详细解释各行业账务特点,结合学生在会计实训上的学习程度建议实训方向。

3.多数培训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综合能力较低。

通过对会计培训机构的走访调查,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还是很少的,更有年轻且没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给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师有职称证明,但从业经验却很少,这样就对学员们造成了不好的学习效果,严重影响上岗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会计培训机构需要提升入门门槛,不仅是在职称证书上要严格把关,还要在从业经历上多加注意,必要时在进入机构任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从而加强师资力量,有利于学员高效高质的学习到实操业务。

篇2

一、关于写作要求的变化

<一>本科:所有论文和实践报告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为三稿(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实践报告为二稿,电子版见山东电大在线或滨州电大在线。

1.法学专业:内容包括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为百分制。

2.汉语言文学(师范):

内容包括教学实习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教学实习又包括实习方案、教案和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教学实习的方案、教案和实习报告均可一次打印成型,具体要求见“实施方案”,教学实习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实习报告的打印参考实践报告的相关内容要求;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3.教育管理: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教育管理实践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实践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制。毕业论文不再要开题报告,成绩为百分制。注意不要把教育管理实践报告写成调查报告,另外,论文选题不能选学科教学,要紧扣教育管理内容。

4.小学教育: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5.行政管理: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6.英语教育专业:内容为教学实践设计。整个教学实践设计研究项目必须经过简短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撰写4000字以上的鉴定报告几个阶段。

具体过程包括:项目启动、问题分析及方案设计、学生实施方案阶段、数据分析讨论、研究报告撰写过程。 要求:①每一步骤都要有书面材料;②要有4次教学研究记录或教学日记;③要有原始问卷或座谈的录音等。

研究报告一律打印,格式统一。详见省电大的《教学实施方案》。作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7.工商管理:内容为模拟实验和7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模拟实验要求附500字的模拟实验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论文的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8.会计学:内容为模拟实验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模拟实验要求详见省电大《教学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9.经济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0.金融学: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容为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有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书写规范、文字流畅、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论文正文前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附参考文献;论文要求打印,统一格式,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详细要求见省电大新《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2.数学与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育实习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对于正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要求:①提交所在学校对其教学工作情况的考核意见(有获奖证书者附上复印件,加盖印章)②提交两学时的中学教学教案,可以打印。③提交一份个人从教经历和体会(不少于3000字的打印稿)④由电大分校根据以上材料评定其实习成绩。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 1

及格、不及格四级。

13.土木工程本科: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部分。

课程设计要求从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筑监理5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时间为3周,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生产实习时间3周,要求写出实习日记,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二级。毕业实习2周以上,要求写出毕业实习报告,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二级。毕业设计不少于8周,要求写出5000字以上的毕业设计报告,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二>专科:所有论文和实践报告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和实践报告均为二稿,电子版见山东电大在线或滨州电大在线。

1.汉语言: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2.法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3.教育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4.行政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5.小学教育: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6.工商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7.会计学: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8.金融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9.护理学:内容为毕业实习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实习内容主要有护理学原理、内科护理、重症监护、外科护理、手术室护理、急诊护理等六项,成绩为百分制,毕业论文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详细要求见省电大新《教学实施方案》。

10.旅游酒店管理:内容包括模拟训练和毕业论文两部分。

模拟训练要求有活动资料和照片,并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要求5000-7000字,具体要求见省电大新《教学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11.计算机信息管理:内容包括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企业资源规划(ERP)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三项。前两项内容成绩均为百分制,第三项内容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2.建筑施工: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实训、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测量实习和毕业实践四部分。建筑实训2周,主要根据5次习题作业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可根据平时学习态度、实习进度等情况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测量实习不少于2周,成绩可按及格、不及格二级评定;毕业实践活动结束,要求提交:实习单位鉴定、实践日记、实践报告(技术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

以上专业的社会实践,除护理学和计算机为百分制外,调查报告等成绩均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论文成绩除护理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计算机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外,其他成绩均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

二、打印装订要求

篇3

 

透过这两周的实训,我们学会了手持编程器的编程方法,编入、写出、删除及修改都会了。在以后学习过程中期望大家多多提点.我和倪泽旭主要负责程序设计和调试。第一个项目比较简单,只有一点小问题,和快我们就解决了。第二个项目相对于第一个来说复杂了很多也难了很多,也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并使用三相交流发电机。在梯形图的修改上出现了很多问题问题,导致第一次调试的失败。在一次完整运行成与重新启动运行之间的循环出现一点问题,经过我们对梯形图的监控检查,发现循环与上面编程有点冲突,之后我们调整了一下,调试最后成功了。接线方面,在星三角转换的上遇到了困难,经过我们不懈努力最终成功了。

 

透过这次的实训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要学的更多。从程序的设计到编写、画图、调试、修改、完善、到最后的实训报告,每个人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自己的任务帮忙队友,所以团队的合作和队友之间的相互协助十分重要。透过实训让我们更深一步的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潜力,对自己所学的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实训台上的接线我们比较乱,这也是我们接线检查困难的主要原因,才导致出现了一些接线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还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个人动手潜力还是团队协作潜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实训过程中老师也交给我们很多简单实用的技巧。我们也学到了,做好做对一个项目固然重要,同时美观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从参观者的角度还是自己看的角度都很重要。

 

关于实训的心得感想

 

两周的实训在这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实训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我们以**公司为实训资料,透过用友软件建立一套系统管理,对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子系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前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都是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会与不会连自己都评判不了,而这次实训则截然不同。打开《会计电算化实训教程》,目录的上篇就是用友软件的的实训部分,也就是我们要求实训的资料。总观目录,其资料分为十六个部分,如管理系统、基础设置、总账初始化、凭证处理等。凭着这些文字及其解释,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不做不明白,一做吓一跳。首先,是会计科目。开始时根据资料增加和修改会计科目,等到填制凭证时才发现要新增会计科目,更换操作员再进入“基础数据”,然后更改。增加的明细科目,会把总账科目的金额过渡到明细科目中。第二,在录入凭证时,有的关系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会计科目的使用,则会出现该“科目系统受控不能应用”。这时我们就应调出会计科目然后找到该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统去掉,这时就能使用了。出纳签字时没有贴合条件的凭证,凭证审核后,进行出纳签字时出现了“没有贴合条件的凭证”,原先是因为在定义凭证时没有设置该项资料。第三,输入银行对账单时,日期不是超出范围就不贴合要求,经过老师指点才发现,进入时没有选对日期,所以银行对账单总是出问题。最后,在生成报表时遇到的问题更多,很多数都不平,我们只好逐笔查找错误并对正明细账,发现确实错了后不得不进行反记账、取消审核取、消出纳签字进行修改。然后再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再查看报表中的数据是否正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透过自身实践,重新过滤了一遍所学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不会体验到的知识。并且,经过自己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后,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颇丰。同时对于一向都比较粗心的我来说,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严谨。

 

总之,此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跟紧科技步伐的重要性。作为新一代会计人员,不仅仅要求手工记账,还要求掌握会计电算化,并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训培养了我们分析经济业务,并根据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制单、记账、成本核算、报账的潜力;提高了我们电算化会计实务处理潜力;加强了我们的分析经济业务并进行正确核算、成本计算等实际会计操作潜力。使我们真正具备会计岗位所应具备的分析、决定和操作潜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实训的心得感想

 

篇4

财务会计专业是以培养企事业会计专业人才为目标,重点是培养本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当前新的经济形势,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教材改革。

1.围绕培养目标,增设新课程。

1.1 “实训”课程。会计实训教学是指通过会计模拟实训或到单位实习等手段,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就学校而言,早期的实务操作通常是与某些企业单位联系,在完成了基础课程学习后,作为生产实践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了解和观摩财会实际操作流程。显然,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学生从课堂到实践不连贯,使实习的作用大打折扣:从效果来看,因企业不可能提供一个仿真场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分析,也不可能顺序地、真实地再现财务整个账套的制作过程,只能简单地介绍几大流程的动作;而作为学生,因未能置身于其中参与操作往往也只是“雾里看花”,难于达到期望的效果,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见习”活动。为此,应该建立一个实习场地,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既产生感性的认识,又便于配合课本内容讲解,这样可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计算机已渗进各门学科,学校应该创建一个多功能的、适合于现代化教学需要的手工、电算一体化的财会实验室。

通过在财会实验室的学习实际操作与训练,能够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真正掌握填写原始凭证的方法、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掌握各种业务的处理及填写记账凭证的方法、掌握账簿的处理及账簿登记的方法、掌握各种报表编制的方法等,为学生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

流程式的实习使学生各司其职,又互有紧密的联系,象征性地代表了一个财务科组,学生实习时可轮流地模仿每个角色,产生一种置身于实境的感觉,在实习中既学到业务知识,又训练了相互协作的能力,更培养了每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理财”课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对于财务人员的需求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财务人员不仅单纯是记帐、算帐、报帐,更要明确如何进行投资理财与资本运作。而在以往的各类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培养上,只是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记帐、算帐和报帐,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只是零星的分布在各相关的课程中,基本上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因而造成了目前会计记帐人员的过剩,而懂理财、会经营的人才奇缺的局面。这样的结果直接体现在职教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无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要求在财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增加理财类课程的设置,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更好的体现职业教育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特点。理财类课程可考虑设置《理财概论》、《公司财务》、《证券投资》、《资产评估》、《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

1.3 “职业道德”课程。该类课程的设置旨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防范职务犯罪,提高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活,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新途径和方法,这是时代需要、职业需要,更是实践需要。

通过该类课程学习,向学生宣传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宣传职业价值在于造福社会、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人民的思想,将时代的要求融入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正确对待该职业,热爱该职业,了解社会,了解新形势下从职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通过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职业道德意识,陶冶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锤炼职业道德意志,做到未成才、先成人。

2.对原有课程进行配套改革。现行职业技术学校教材脱离实际现象十分严重,专业教学急需的内容没有,即使有,分量也不够。如财务会计专业中的《语文》课程。语文课是最基础的学科,它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基础,但会计专业所应用的语文知识主要是写作,如学生在阶段性实习或毕业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写作论文,或是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写调查报告等,所以对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语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而现在所采用的语文教材,主要是注重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而忽视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已不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所以在今后财务会计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在不忽视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多介绍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如工作研究、论证报告、调查报告,使学生掌握有关论文、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以便顺利地完成毕业作业的写作,并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英语课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学科。现有的英语教材主要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培养初步阅读能力,都是基础英语知识,缺少专业性知识,即使有,也只是机械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没有财经专业的英语。所以建议今后的财务会计专业的英语课教学,应由基础英语改为专业性英语,由培养阅读听写能力改为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因为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会计工作,需要了解国际最新动态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极有可能也有必要接触一些外文资料,而以现有的英语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词汇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在职业教育的财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增加专业的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扩展能力。

3.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实践环节。财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企事业会计人才,它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这一特点,该专业的教材改革应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实践环节,来带动其它方面的改革。这些渠道主要有:

篇5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氛围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一种气氛和情境。

应用写作是一门基础技能课,主要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运用及写作。但它也是一门人文课,不仅是信息载体,而且是思想载体、情感载体。因此,应用写作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能够冲击学生心灵,能够刺激学生情感,就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开放、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来完成整个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二、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的因素

教师都希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却受着这样那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能如愿。而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课时安排与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而应用写作课程体系又比较复杂,在实践中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也就凸现出来。

(二)传统意义“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与现代关注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的矛盾。

传统的意识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缺乏对生命发展的关注,相对忽视了人文修养的培养。而现代教育理念是在教学上要做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

(三)对教学主体认识的偏差。

传统师生关系往往出现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的教,而缺乏学生学的过程、师生互动的体现。教学过程成为单一的、呆板的模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四)与专业教学的脱节。

应用写作作为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服务的,但由于其教师基本都是从中文专业毕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大多没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工作经验,所以在讲授的时候容易与专业脱节,与实践脱节。

这些矛盾、偏差和脱节,使应用写作教学课堂较为沉闷,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三、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特点及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写作常用应用文体的方法,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研中的写作需要。但它还是技能课和人文课,除了教授学生文种知识,还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写作技能,在文种的选择上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并且在技能中体现出学生的文化、文采、才能。根据应用写作教学本身的特点,对课堂教学可以提出以下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职业人”。

2.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当是课堂的设计者、主持人、合作者。

3.需要学生的体验参与:学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主体的参与活动。

4.依赖情境的设计指导:为师生的互创活动提供良好的情境。

四、如何营造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氛围

理想的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物质氛围和心理情感氛围的有机统一。在现有的环境的制约下,营造一种情绪,营造一种心境,使智慧生成,使情境生成。那么如何营造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紧密围绕“职业人”的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作为基础课的应用写作的人才培养方向。作为职业人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写作应该为专业建设服务。

1.通过例文的选择来营造学生的课堂氛围。不同专业在选择例文的时候可根据本专业或尽量与专业相近的材料,这样使得课堂气氛更活跃,通常情况下,学生了解专业信息的兴趣也更大。例如,行政文书中《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总会计师”是行政职务或是技术职称的请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这些题目的范文,可以在不同的专业使用。运用和学生专业接近的例文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认真阅读例文,并在潜移默化中收集了更多的信息,培养他们的职业观念。

2.紧密结合专业展开文种的运用。在讲授调查报告时,可以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调查报告中调查的对象、内容等都可以联系专业,如经贸系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商品类的市场调查;农学系和畜牧系学生可以深入农村基层进行一些农畜产品的销售、牲畜喂养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的调查;电子、机电、土建系学生同样可以做相关的调查。既锻炼他们的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多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市场情况,丰富知识,积累实践经验。

(二)构建师生平等关系,凸显学生话语权。

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设计者、组织者,与学生有着共同体验的合作者,教师更似主持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而主体只能是学生,没有学生主体,教学活动既无存在的意义,也不可能显示存在的目的。所以,师生关系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但是师生之间还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例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重爱戴教师的人伦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个往和审美关照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前提。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使关系更融洽。

对话的关键过程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的导入新课环节,可以注意启发学生兴趣,也可以通过课前轻松愉快的谈话,融洽二者关系。在教学中应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带动学生思考,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这种对话,可以以多种方式:提问式、讨论式或者演讲式进行。这样,整个教学氛围就很轻松很融洽,看似很自由的谈话,但很多问题和重点也在彼此的对话中更加明了。

(三)创设情境,倾情营造写作的实践氛围。

应用写作多安排在大学低年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实践经验,对应用文的使用环境相当陌生。因此,在进行写作程式教学之前,讲授必要的背景知识,在假想的场景中展开教学活动,成为必要的一步。

1.介绍写作运用的背景。如行政文书,对于行文规则的学习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要将机关单位中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讲述清楚,比如政府机关与党委、人大等机关系统的关系,机关系统与事业、企业系统的关系及各自的内部结构关系等,教师应结合身边的实际,让学生对机关中隶属关系及非隶属关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有关的行文规则有实质性的理解,否则学生听起来会比较空洞。

2.假定写作场景。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凸现教师“引导者”的身份。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假定的写作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场景氛围中。例如:合同书的教学,可以假设买卖合同的场景,让学生处于买卖双方的模拟情景来一步步解决合同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如合同内容应当考虑的因素,双方协议的内容如何考虑周到,合同形式上各要素顺序的安排,语言的准确表达等。又如:会议通知的写作则可以从受文者的角度去模拟。假设自己是受文方,需要获知关于会议的什么情况,来反推自己该如何向与会者通知具体事项。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上就如同一个主持人,贯穿在整个活动中,成为组织者;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又似不可或缺的引导者。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在授课中将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牵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则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写作训练中能够根据题材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体来渲染气氛,活跃思维,题材在创设的情景下会更直观、生动,学生在美妙的写作景象中,文章自然写得顺畅。

教师围绕学生关心的话题,结合实际,通过多媒体设置一种情境,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多个文种的写作。如,一副招聘过程的图景,有用人单位、有求职者。选择一组学生代表画面上的用人单位写出招聘广告,其他同学作为求职者拿着求职信前来应聘,同时用人单位选中一些同学要求他们写一份工作计划书或者市场调查报告等。通过这样一个逼真的情境,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对广告文、求职信、工作计划和调查报告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合同书、招投标书等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置相关的场景。这样,原本枯燥呆板的应用文写作变得新颖有趣了。

(五)构建师生网络平台,倾心营造教学实训氛围。

除了课堂氛围的倾情营造,应用写作作为技能课,还需要营造课外实训氛围。如前面所提到的,调查报告的讲授,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亲身实践、调查,在这过程中认真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形成调查报告,这就是课外实训氛围。它将学生直接置于完全真实的场景,模拟与真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使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经过初步探索,学生的课后训练与批改、讲评等内容,可以构建一个师生网络平台促进交流。即学生在网上交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作业,双方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媒介进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虽然这种网络平台的构建也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但是,对于这样的方式,还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

以上是对高职高专普遍开设的应用写作课堂氛围建设的简单思考和初步探索。作为逐步走向大众化,走向专业化的应用写作课程,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课程氛围的营造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李伯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6

1绪论

1.1调查背景

展望“十三五”,回应新期盼。河南高职院校将全力实现四大转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1.2调查意义

该调研报告分别从开设专业情况和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学院今后在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就专业人才需求提供了可参考和可借鉴的依据。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其办学定位是培养多技能、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宗旨,全力培养和输送目前社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1.3调查的目的

此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力图探讨以下方面问题:(1)专业建设现状;(2)应用型人才能力体系重要性评价;(3)师资队伍建设;(4)专业课程设置;(5)教学资源;(6)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7)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项研究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理论学习,确定调查背景;第二阶段:专业人才培养与认知的分析研究;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的建设;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认知差异比较分析;第三阶段:总结验证,主要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理论总结。

1.4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1.5步骤

调查分析,选定专业、班级进行调查验证。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包括: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②《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③《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④《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的若干意见》;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⑦《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1-2015)》;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⑨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⑩(教高[2009]3号);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件);Z《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2)调查了解情况,摸清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自主性较强,办学机制较为灵活,但受其办学时间、所处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底蕴缺乏、社会的认可度不高。

2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对象,选定专业(会计、装潢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与运营、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班级发放《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的调查问卷》,本调查共收回问卷472份,其中有效问卷465分,有效率98.5%。

根据问卷结果反馈出以下问题:

2.1人才培养观念亟需转变

学院近年来,注重理论教育和专业数目的增多,目前学院的人才培养观念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共识,并将这种观念植根于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务之急。

2.2课程开发缺乏特色

学院虽多次召开专业设置研讨会,但个别专业往往没有配套的专业教师和相关教学设施,这样使得专业设置失去了特点,这些因素成为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2.3师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学院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结构也不太合理。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含金量不高,这也己经制约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2.4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当前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大多是同行互评以及教育界相关人士的检查评估,没有社会其它行业、部门人员参与。

3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进建议

3.1运行机制

学院要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思想指导原则,掌握由其变化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根据劳务、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对原有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2硬件设施

在学院现有的硬件设施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中心、数控机床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汽车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环境艺术实训室、舞蹈排练厅、钢琴室、表演室、会计模拟室、画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客房实训室旅游仿真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导游实训室、语音室等。

3.3师资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

3.4模式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的突出学院“职业性”特色。在课程内容上,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在具体操作中,学校可实行“二一分段”的教学方式,即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实行弹性化教学。后一年根据人才市场对专业需求的预测,在科类内调整,确定专业方向。

4结论

篇7

严格依照某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把项目实训、岗位实训以及综合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使它们共同形成一种具有模拟性质的阶段性实训过程。它具有两个特性,即:1)从简单化逐渐向复杂化推进;2)从单一化逐渐演变成为全面化。也正是因为它具有这样的两个特性,所以,它还具备了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高效掌握的作用。

其二,双轨。

把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业务当作是学生实训的主要依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实现账务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具备三个优势,即:1)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水平;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掌握的能力;3)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从业资质。

其三,递进式。

把前期在校的实训过程与后期校外的实习过程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编写各类报告,如,实习报告等,进而让学生能够从一名实训生,有效的转变成为一名岗位实习者,以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

二、探究三段双轨递进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段式实训

1、项目实训。

把会计专业各个科目(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税收等)的课程设置作为主要依据,让学生进行单一式的项目实训。

譬如,表1。

科目名称 所含项目实训类型

会计电算化 总账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等。

基础会计 账薄设计;凭证填报;报表编纂;凭证审核等。

表1 项目实训举例表

2、职位实训。

它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传授之时,把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依照本专业课程以及技能的特征,有效地把与会计相关的职位信息传递给学生。它是建立在成本会计以及财务会计这两个科目之上的,因此,它所形成的职位实训是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包括:资金实训,往来结算实训,财务成果实训,存货实训,总账报表实训,出纳实训,工资核算实训。

3、综合实训。

该阶段的实训,又被划分成为了两大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科目综合实训,而另一个部分则为专业综合实训。

3.1 科目综合实训。

它属于是一种较为系统性的实训过程,是基于会计专业的几个核心科目之上的,比如:审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其开设的时间大多都设定在相关科目的基础教学之后。通常,诸如会记软件以及基础会计等类型的实训,它们的开设时间均只有七天;而财务会计实训的开设时间,则长达半个月。

举例说明,基础会计实训。

其通常选取的是账务处理程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到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还能够让学生熟知会计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基本规范,以在最大限度之内,提高学生对会计核算知识进行理解的能力。

3.2 专业综合实训。

待本专业所有科目的教学内容都完成后,就可对学生开展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实训。它的开设时间,为:学生参加校外实习的前一阶段。由于它是一种综合性质的实训过程,所以,它囊括了本专业的方方面面,如: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其次,该阶段的实训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会计业务以及ERP沙盘模型等实训,来达到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的程度。因此,在这一阶段当中,教学的主体就从教学者转变成为了学生,而教学者则主要负责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管理、引导以及考核。

(二)双轨实训

它的实现原理是:把一套准确的、完善的模拟数据作为实训的主要依据,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手工操作,完成会计循环的这一整个流程;此后,再让学生借助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在特定的计算机软件上准确的输入相应的记账凭证,并以此来达到让系统自动生成账薄以及报表的这一目的。类似于这样的一种实训过程,它大多都只会出现在会计和财务的综合性实训当中,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如下:

1、让学生通过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实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进行科学对比分析,来提高其实训结果的准确性;

2、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认识并熟练掌握不同种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彼此间的转换过程。

另一方面,这种类型的实训也具有较多的优势,如:1)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2)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各种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方法;3)为学生今后踏上本专业的从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递进式实训

一般来说,学校若是想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以此来达到培养更多优秀专业型人才的这一目的,还需把其自身所开设的模拟实训扩展到学校外面去。因此,针对校外拓展实习,我们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如下:

1、社会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比较充裕,因此,可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深入到社会中,做一些与会计知识相关的专题调查;待调查结束后,再要求學生依照本次调查的内容、目标以及实际情况,同时再集合其自身的想法与建议,编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表达、协调以及对专业技能进行应用的能力等。

2、毕业实习。

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毕业的前一阶段,到指定的企业中去从事相关的职务,以让他们能够在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当中,巩固已学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强其自身对本专业技能进行掌握的力度。除此之外,学生也可通过自己找实习单位的方式,来完成本次的校外实习任务。

篇8

1.实践课程比例较小,和普通高等院校的相比职业性特色不鲜明

重视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一般高等院校的主要区别。从几所目前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这一特点并不明显。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重约为10%,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财务会计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略高,但一般不超过15%,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等。可以说和一般高等院校相比较,实践环节学分比例稍高,内容较多一些,但总体来看,差别并不明显,特色并不鲜明。

2.缺乏创新性实验,未能和一般高职高专的会计实验课程相区别

除强调动手能力外,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高职高专学校的重要区别。目前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会计实践侧重于技能训练,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创新性实验少,未能体现和一般高职高专学校的会计实验课程的区别。

3.实践课程内容单一,未能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实验课程的衔接

职业中学希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能迅速上岗,但一些职中开设的技能型基础实训,如:出纳岗位实训、点钞技能、珠算技术等并未包含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学生缺乏相关技能训练,因而在实习时或毕业后无法胜任职中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构建适应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面向职教、服务职教,是主要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既不能按一般师范院校来要求,也不能单纯采用普通大学院校的课程然后加上教育学课程;同时,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其教育不是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必须探索不同的模式,才能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合格的教师。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职业技术性+师范性”的特性,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职业技术性”体现为突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师范性”体现在重视师范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体现本科教育的属性特征,强调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这是与一般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应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巩固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内容,既具有一定涵盖面,又有一定深度;不仅有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还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既有培养操作技能的实验项目,又有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验项目。最终建立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衔接紧密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实施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合理地整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形成多层次的、各层次目标明确的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项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分别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课程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单项实验是针对某一专业课程的单一知识点或单一方法、技能所设置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认识或进行单一方法、技能的训练;综合实验是针对若干个知识点或多项方法、技能所设置的实验,可分为课程性综合实验(综合的是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专业性综合实验(综合的是同一专业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组织学生进行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创新实践,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内容涉及较广,包括跨专业的综合实验、进入社会的专业实习、参加科研项目、撰写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等。

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内各相关课程的定位、分工与协作,避免重复或疏漏,避免在每门课程中安排大量的实训,事倍而功半。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会计学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启蒙课程,实验更多是认知性的。学生刚接触专业课程,对于某些理论知识,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但是通过会计实验,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很多知识就变得很直观,便于理解。会计学基础的实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日常的会计核算流程,理解会计报表数据来源,增强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中级财务会计》实训则主要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再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有交叉的内容,但每门课程的实训侧重点应该不同。《成本会计》侧重的是核算,实训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的整个体系、流程。《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侧重的预测、决策、计划(预算),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管理会计》侧重于点,即某一方面的决策,而《财务管理》则是进行全面分析,涉及事前预决策和事后分析。

2.课内与课外结合,在第二课堂中增加基础的实训环节,与职中的教学计划相衔接

一些职中开设的技能型基础实训,如:出纳岗位实训、点钞技能、珠算技术等这一类实训课程不太适合开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训练或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得到相关技能训练,以便在实习时或毕业后能马上上岗,胜任职中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3.充实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专业与专业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和高职高专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侧重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根本区别。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要充实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专业与专业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与专业结合是指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实验(综合的是主修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如企业行为模拟――ERP沙盘训练,需要综合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税收、企业管理、统计和公共关系等相关知识。实验时可以打破自然班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学生按专业背景进行角色分工,组成模拟公司或市场组织进行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

篇9

高职教学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因而对实训教学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常常通过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方式单一。虽然近些年有些学校也将操作技能作为考核内容,但总体上还是以分数或等级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标准。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就是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向上、求知好学的因素,使学生丧失了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下面将从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评价所涉及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与调查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

(一)片面地进行知识的考评

在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是一方面的度量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比如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而现在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只片面地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其他方面的考量,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有很大欠缺。

(二)教师担任着评价的指挥官

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在大部分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评价中教师充当着指挥官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指挥和监督,教师掌握着评价的主动权,却很少考虑过这种评价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极大地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评价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的萌发。

(三)缺少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高职会计实训评价模式一般都是在会计实训结束后,由教师给出最终的定论,以分数反映学生实训操作的好与坏,基本上在实训的过程中不考虑到评价的问题,是一种静态的、事后的、不可逆转的模式,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锻炼、积累而形成的,这种事后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这个客观存在的过程。

(四)评价方式单一、不灵活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试卷的办法,最后由学生答题的成绩和操作技能的成绩作为考核的结果,方式方法非常单一,缺乏灵活性。

二、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评价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提出与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理念、教育环境的滞后性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当前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评价的理论依据没有考虑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结构具有多元性,即不单单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更重要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就是忽视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存在与应用,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评价的一元化、单一化。

(二)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成为评价的唯一主导者,成绩成为衡量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丧失,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评价的积极性。其次,目前的评价模式中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成长。

(三)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评价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加速器”,而不是“制动器”。然而在目前多数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出评价应该具备的激励作用,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新型评价”视角下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评价设计

所谓新型评价是指有别于传统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采用新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新型评价方式下强调评价对象(学生)的主动性、评价目的的发展性以及评价过程的真实性。下面基于新型评价的视角对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评价进行初步设计。

(一)定位评价内容

在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评价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要看其掌握的专业技能还要审视其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二)确立评价主体

在确立评价主体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主导可以对全班评价,也可以对小组评价。

(三)选择评价方法

基于新型评价的视角,要进行动态的事中评价,而不是单独的事后评价,把评价与会计实训教学的全程进行捆绑,这样就实现了评价的时时反映功能,通过评价时时调整学生的实训行为。评价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习进步程度、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等各项内容。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调查表、工作日志、调查报告、工作样本测试、面谈、口试、学生口头报告、照片、视频音频记录、轶事记录、演示等。

四、新型评价对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评价构建的启发

应用新型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更好地实现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新型评价的模式基于多元化的思想,为我国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基础。更加注意个体的差异性,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单纯的学习知识转变成知识、素养、技能、人文各个方面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应用新型评价突破了传统评价方式的瓶颈,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教学执行能力与教学质量提供了较大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1) .

篇10

财务会计课程是各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更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据《中华财会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应具备能力的调查中,“实际操作能力”为65%排在第一位;能容忍会计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最长时间依次为:3个月40%,6个月以内34%,1年以内24%。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研究其实践教学对加强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实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模拟资料缺乏必要的“仿真性”。目前我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会计核算实验来进行。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束缚,与课程配套的实训资料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会计仿真情境;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静态,这与企业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动态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让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调整过程,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专业性强,更新内容比较快。而教师仍难以改变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原因是由于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工作的阶段性和时间性、工作环境的限制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校外实训大部分只是走过场,应付实习任务,无法接触真正实际业务,也无法全面掌握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流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局限于校内实训,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服务于实践。

(三)考评上缺少对实训环节的关注度。现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仍倾向于闭卷考评,或者实践考核最终无法实现质变、无法转化为卷面形式,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且课程考核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较少,大纲要求校内实训占20%,校外假期实训占10%,而且基本以平时分形式出现。这与社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相符,严重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鉴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会计专业,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就业形势明显供大于求。因此,对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解决财务会计实训过程在存在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按照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优化实训内容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1.布置学生调查任务,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首先得让学生通过发调查表的形式向企业调查对各会计岗位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归纳汇总调查结果,明确企业对会计主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现金出纳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让学生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实训起来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起到更好的实训效果。

2.细分财务会计岗位层次,确定相应岗位层次的岗位能力要求。根据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本人认为财务会计岗位可细分为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岗位层次确定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如出纳岗位要能完成支票等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以及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成本会计岗位要求具备综合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并能协助参与成本控制。

3.建立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进行的实训模式。通过上述细分会计的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建立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构建并优化财务会计实训内容体系,使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强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建议将财会会计的实训内容将划分为出纳岗位实训、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实训、材料会计岗位实训、资产核算岗位实训、工资核算岗位实训、负债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成果核算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模块来进行实训操作。此外,通过细分财务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财务会计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即岗位的能力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

(二)开展情境实训、小组合作实训模式,让学生分岗、轮岗进行实训,突出岗位意识培养

1.模拟企业的职业环境

(1)模拟企业的职业环境和实训工具准备。“将企业搬进课堂”,在课堂中营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到“真实的企业”工作,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组建实训小组

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482,课题主持人:史新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24-02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1.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大一新生在专业认知、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认知模糊、过分依赖、择业偏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入口教育教学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有的学校对专业认知教育主要是以集中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或者一次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完成。有的学校的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教育要么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要么开设时间滞后。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致使学生头脑里缺乏对企业和会计工作的整体认知,无从感知专业学习与日后工作的紧密联系。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不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2.校内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不理想。笔者对国家示范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课时比例不到30%,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0%,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课时为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环节的课时。校内实践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另一方面,校内实践训练多采取先理论课程学习后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在联系。其明显弊端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对业务处理掌握不扎实,面对实训业务单据时茫然无措;负责任的教师会分析讲解经济业务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账务处理,不负责任的教师会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由学生根据答案完成账务处理。

3.专业顶岗实习难以实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和会计岗位的敏感性,使得企业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普遍持谨慎或拒绝态度,学生成批量顶岗实习更不现实。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利用亲朋好友的关系找到实习单位并得以在会计岗位实习。有的企业利用学校举办招聘会的时机选聘学生实习,以便将来留用,但企业数量和岗位数量极其有限。笔者所在学校2012届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聘会计人员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18.36%,招聘学生数量占比就更低了。如何落实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成为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

4.毕业论文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了与本科院校相同的论文形式,即让学生撰写纯理论性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单一,内容类同,抄袭严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极不适应的。高职院校应敢于打破常规,从不同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训练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

“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三、“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

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

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

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四、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实践教学体系中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对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与等级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档案。

1.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档案。为每名学生建立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档案,档案中详细记载三年期间每一实践模块中每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

2.确定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根据学生出勤、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实训作品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确定考核成绩,其中,专业入口教育模块:出勤成绩(10%)+专业认知体会(20%)+企业认知体会(30%)+职业认知体会(20%)+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20%);“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出勤成绩(10%)+实训性任务评定成绩(40%)+学习性任务考试成绩(50%);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和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出勤成绩(10%)+学生相互自评(30%)+指导教师评定(60%);顶岗实习模块:出勤成绩(10%)+真实性会计作品(60%)+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30%);毕业论文模块:专业相关性(20%)+有的放矢、言之有物(40%)+所思所想、所感所悟(40%)。依据考核成绩确定评价等级,考核成绩(90—100)为优秀,(70—90)为良好,(60—70)为合格,(0—60)为不合格。

篇12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1.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

2.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

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

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的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社会调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3.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开展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实验室,应安装先进的ERP 软件,分别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日常运转流程,从单纯的财务教学应用拓展到多层次的ERP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解决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重视岗前培训,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电算化实践教学,高校可联合组织编写实训指导教材。

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训操作也是按教师固化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已远不能适应。近些年,许多高职院校(包括我们学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最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篇13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1.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

2.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

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

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的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社会调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3.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开展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实验室,应安装先进的ERP 软件,分别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日常运转流程,从单纯的财务教学应用拓展到多层次的ERP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解决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重视岗前培训,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电算化实践教学,高校可联合组织编写实训指导教材。

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训操作也是按教师固化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已远不能适应。近些年,许多高职院校(包括我们学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最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