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循证护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循证护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循证护理论文

篇1

2.1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对儿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血管一般都比较细,再加上儿童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不配合护士人员的操作,使得治疗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进行循证护理后,通过了解儿童的心理和采取直刺法进针等有效的手段,同时加大进针的角度,减少进针给儿童带来的疼痛。还要保证一次性进针的成功率,护士人员应该掌握无痛进针的技术,了解进针所学的时间等,这些都是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有效体现。

2.2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家长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表现出焦虑等不好的表情,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治疗的过程。使用循证护理治疗法,首先在对儿童治疗前就尽量减轻家长的焦虑心情。例如,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并且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能有助于儿童早日康复。而在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法,以及将康复方案制定的明确到各个阶段,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3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现代的医学证明支气管哮喘完全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当然预防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这类儿科疾病进行预防和健康教育很有效果,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查找一次有关哮喘的教育管理的循证证据,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有关内容。最先进的技术是使用计算机对并且进行跟踪和管理,进而保证病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矫正,这种方法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儿科疾病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现在,使用系统的方法将同类疾病的共性进行以总结,进而进行一定的教育活动,从而有助于制度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还应该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或者增加,还要注意对计划进行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最后,根据家长对医学的认知能力,循证护理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因此,通过循证健康教育,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治疗的疗程,就能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痛苦。

三、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合循证护理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儿科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掌握还不够完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实际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严重缺少对病人的观察,因而对其可靠性值得怀疑。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的在职护理人员受的教育大多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专业素质还不够高。进一步导致他们理解和利用国内外优秀专业文献的能力不足,进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等也非常困难。第二,循证护理的资源还比较贫乏。主要表现在循证护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进而造成科研型论文的数量较少,并且论文的质量也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循证护理在我国的有效应用。

篇2

1.2方法

乙组采用基础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给与吸氧治疗,注意患儿的保暖;(2)给与必要的营养支持,检测脑颅压,给与规范治疗;甲组采用循证护理:(1)通过查阅相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资料,对其全面了解;(2)积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3)在患儿的病房内播放优美的曲子,病房配以鲜艳的色彩搭配,刺激患儿的听觉和视觉;(4)每天为患儿进行全身按摩,刺激周围神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对本文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所得计量、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标准

1.4.1护理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1.4.2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编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护理方法、态度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66~84分,不满意≤65分。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性对比研究

经过护理后,24例甲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7%(22/24),其中无效2例(8.3%),有效6例(25.0%),显效17例(70.8%);22例乙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7.3%(17/22),其中无效5例(22.7%),有效7例(31.8%),显效10例(45.5%);甲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

2.2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分析

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分析,24例甲组的满意度为95.8%,非常满意18例(75.0%),满意5例(20.8%),不满意1例(4.2%);22例乙组的满意度为86.4%,非常满意12例(54.5%),满意7例(31.8%),不满意3例(13.6%);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高于乙组86.4%,差异显著,P<0.05。

篇3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由大专以上学历并接受过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写作能力较强的护士组成。具体方法如下。

1.2.1提出问题

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利用评判思维的方法发现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临床问题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静脉留置针封管使用肝素效果好还是生理盐水效果好,对特殊人群的疼痛管理方法等;如何对并发压疮患者作出确切判断;腹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引流管护理等。

1.2.2循证支持

针对问题进行实证文献检索,得到与临床、经济、决策制定相关的证据。可作为实证的有:循证医疗中心和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系统评价、一般的系统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仪器制造商的建议、护理专家的意见等。然后制订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此节省护理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1.2.3循证应用

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三大主题。施行临床教育路径,根据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在患者床头,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保证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促进护理质量。同时,由于外科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利用证据支持制订高标准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2.4观察指标

对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价,最终通过时间促进临床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护理过程中,制订护理质量考核表,由监督指导小组成员就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书写、护理操作等内容进行检查,并提出高标准要求。同时,制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生活护理、护理操作技术、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待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表并认真填写进行统计。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书写、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97.6%,对照组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并蕴含在临床护理之中。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有较新护理观念的新型护理人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实证,对文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可信的、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即遵循证据的护理,也叫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步骤为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护理干预,其基于临床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个人技能,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模式或护理方法学,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为患者提供服务,为护理人员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循证护理的依据是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相对普通护理而言,循证护理是基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与经验,重在遵循科学、可靠的证据,将实证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选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科学性原则。因此,循证护理自推广以来,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青睐,也得到患者的认可。循证护理重在遵循科学、可靠的证据,主张将实证与护理人员的经验、患者具体病情相结合,通过循证以“安全、有效、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最终受益的是患者的护理服务得到明显提升。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比较,循证护理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证据,其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寻找最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决策。同时,在施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必须不断学习循证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循证护理的理论与方法,并付诸实践,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结果发现,循证护理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远远大于传统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不仅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篇4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在术前对该组患者进行全面常规检查,并对其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要求。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以及病历,并将手术所需的用品提前准备好,并核对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进入手术室后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麻醉前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术中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术后注意患者保暖、清洁皮肤,并将患者送回病房,协助摆放麻醉后等。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每例手术护理,具体方法:①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预定程序及细节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别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获得最佳循证支持后,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出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力求以最佳的护理细节和衔接处理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疏导,以利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则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以及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及时予以护理干预,尤其是麻醉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应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术中应避免身体过度暴露,防止体温过度降低和寒颤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清醒后应及时与其沟通,告知手术效果,并根据患者的不良感受予以护理干预处理。③术后护理宜了解患者的心理、饮食、大小便和伤口疼痛及感染的情况,并予以处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项目及评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使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恐惧、焦虑和抑郁3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是否有在此项不良情绪的分解分值,<2分说明患者无此不良情绪,>2分提示存在此不良情绪。护理质量的评估主要由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是否顺利、配合程度、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效果,评估结果以优秀、一般及较差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感染、出血及其他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CL-90量表评分比较

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抑郁SCL-9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而现代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是简单地配合手术医师,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度,减少心理刺激对患者的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强应激源,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其中以焦虑情绪为主要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及麻醉的正常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同时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缺乏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些反应,人们试图从加强手术室护理来缓解这些不良状态,但不同的护理模式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传统的护理方法多来自临床护理经验和逻辑推理,缺乏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而循证护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由于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且已取得良好效果。已有诸多报道循证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认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组将循证护理融合到手术室护理中,重点抓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优秀率达88.0%,患者满意度达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提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一致。通过本组病例的循证护理实践,认为以下几方面有利于提高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①加强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意识;②循证问题的提出要以现有最新、最可靠的医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提出护理决策和措施;③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手术患者个体情况,提出最佳护理方法,制订护理计划,并应用于循证护理中。

篇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循证问题

在以护士长为组长的EBN小组集体讨论下,确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作为本研究的循证问题。

1.2.2循证支持

在万方数据资源、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输入上述循证问题,查阅近5年内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PubMed、HighWirePress查阅外文资料,寻找文献支持。

1.2.3循证评价

小组成员仔细研读文献资料,外文资料请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帮助审阅,指导小组成员评价国外研究实证,总结国内外最佳研究资料,并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客观评价实证的可靠性、真实性、科学性,优选最佳护理实证。

1.2.4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和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①病情护理:术前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眼滤过泡和前房形成、瞳孔大小和位置、房水等情况,每天测量眼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高渗液脱水,促使前房形成。术后第4天起行眼球按摩(手指沿下睑表面向眼球间断施压,或在上睑交替按压眼球),加速房水排出。②心理护理:真诚、微笑、热情地接待入科患者,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等,告知手术、麻醉的简要过程,缓解围术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组织康复病友现身说法,打消患者心理顾虑,鼓励家属给予家庭情感和生活支持。③睡眠护理:强化基础护理,给患者睡眠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术前不喝咖啡、浓茶,保持心情平静、放松,听舒缓音乐,温热水泡脚,睡前饮杯热牛奶。夜晚护理巡视或治疗,避免声响过大,灯光尽量柔和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入科后1天)、后(出院前1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记录2组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总分10~50分,≥23分表示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评分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

SAS、SDS评分护理前2组均较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

2.2睡眠质量

SRSS评分观察组护理前为(26.56±1.87)分,护理后(19.12±2.32)分;对照组护理前为(26.04±1.77)分,护理后为(20.32±1.75)分。SRSS评分2组护理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

3讨论

篇6

西方主流思想家尤其是自由主义者主张:在多元文化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惟有以价值中立为基础、效率为导向才是公共行政的发展逻辑。他们辩护现代实证主义哲学的“事实与价值两分”之单纯自然科学主义思维模式是保证行政发展唯一可行的方向。换言之,只有以价值中立的形式超脱伦理道德甚至一切差异性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纠缠,才符合行政的发展逻辑,才能实践最有效的行政治理和赢取合法性。然而,这样的发展逻辑在价值问题上的缄默不语无法解决多元竞争的冲突,更是无法论证行政本身的合法性。行政与其说需要目的性价值,毋宁更是需要道德辩护。而我们所要探讨的主题与此关切:公共行政为何游离道德公共行政如何回归道德的目的性价值辩护?

一、溯源:公共行政的发展为何游离道德

公共行政对道德的诉求是在对官僚制甚至是传统行政发展逻辑的批判中获得肯定的。在公共行政的实践中,传统行政机械化的发展逻辑使政府效率急剧下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失灵”的原因之一。在此境遇下,无论是“新公共行政运动”还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皆以否定官僚制为政府重构的前提。换言之,是要通过这一批判性的否定为政府再造重塑地基。然而,对官僚制的否定,即使逻辑地符合公共行政对道德的诉求,却始终摆脱不了传统行政发展逻辑。在这一问题上,麦金太尔引领了我们的视线。他认为,现代行政发展的逻辑有一鲜明的脉络:始于启蒙时代的政治理想,中经社会改良者的抱负以及管理者的合理性证明,直至技术官僚的实践。麦金太尔所描绘的是行政发展的显性图景,然其背后却潜藏这样的论断:考据现代公共行政与道德的分离无可避免地让我们回归启蒙时代,思索先哲的政治理想,而这探究的立足点恰恰就在于政治领域。

行政实践并非与行政学的创立者们所想象的与政治全然无涉,而是扎根于政治与道德领域。即使是行政学的创立者们以“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一二分法作为行政学的方法论开端也难以否认:行政须以政治为先导,隐藏在行政背后的政治、道德是论证行政的目的性价值的必要条件。如此说来,从政治领域抽离出来讨论行政和道德的分离问题,作为现代探讨行政问题的普遍方式,尽管可以探讨得细致入微,却未必比近代的思维习惯更为高屋建瓴。由此,探寻“公共行政的发展为何游离道德”这一命题须回归源头,分析政治与道德分离这一行政游离道德的前提。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行政是政治作为实践性的学科在技术操作上的应有之义。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阐释,政治关乎城邦这一“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在传统意义上,行政本身也包含追求至善这一本性。然而随着政治与道德的分离,现代行政催生以来便消逝了这种本性,此时行政在名义上已摆脱了政治。著名的解释学家列奥·施特劳斯曾断言:政治与伦理的分离具有明晰的路线图,经过始于马基雅维利、中经卢梭、近到尼采的“现代性的三次浪潮”的连续冲击,西方政治哲学及其传统已在三次危机中难以挽回地衰落。古希腊所塑造的传统哲学认为人本身是向善的,政治或者是行政本身就在于实践这种至善,所追求的价值就在于城邦的道德,道德与政治并没有被严格区分,而且两者相互纠结、支撑与印证。然而,现代性的三次浪潮对这一传统进行了釜底抽薪:“当马基雅维利以政治权力取代政治美德、卢梭以自由(权利)作为政治原则、尼采用权力意志取代国家政治本身时,在古老雅典城邦的政治生活和古希腊哲贤的‘爱智’冒险中生长出来的政治哲学,便开始从‘权力政治学’向‘自由(权利)政治学’——经过霍布斯的‘自然权利政治学’和洛克的‘财产政治学’的预制——最后到‘权力意志政治学’的蜕变。”

按照施特劳斯的诊断,政治游离道德是一个“现代性事件”,主要由“三次现代性浪潮”的冲击所导致。然而,冲击后的行政还要有能够实行价值中立、提高效率的实践性或环境性契机。政党分肥制便为之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威尔逊的行政“价值中立”原则便是针对当时美国的“政党分肥制”,为了一劳永逸地摆脱其纠缠所做出的设置。他以完全超脱道德、政治甚至是法律领域的“事务性”来描述行政管理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在大多数问题上,它甚至与宪法研究方面那种争议甚多的场面也迥然不同。”恰是服从于解决“政党分肥制”这一具体问题的“价值中立”原则与韦伯的“官僚制”相结合,把道德价值从公共行政领域中彻底剔除。

由此,现代行政发展逻辑在历次的思潮碰撞中,在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理论抑或假象:行政与道德全然无涉。它试图逻辑周延地表明:效率是价值中立的必然结果,而要实现效率,惟有寻求事实与价值两分的价值中立。

二、问题:现代行政逻辑与道德之间

行政摆脱了道德、行政学脱离政治而产生毋宁是现代性事件,经过与道德的决裂以及机械论科层制的发展,公共行政尝试依据科学和技术路线寻求自身发展逻辑的理性化,逐渐构建起自己的逻辑体系。然而正当现代行政构造起自足的技术体系,准备摆脱道德飞跃发展的时候,道德的问题却又紧紧地纠缠着它,使之返回始发点。道德问题犹如现代行政背负的“原罪”,即使他们妄图遗弃,却又总是悄然复归。这一“原罪”,便成为新公共行政运动及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政府再造的突破点。尽管它们的努力无法超脱现代行政的发展逻辑,甚至恰恰表现了官僚制总体实现的结局,但阐明了行政逻辑的显性危机。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迫使我们回到现代行政发展逻辑链的始发点——价值中立的问题上回复这样的追问:行政能不能彻底脱离道德的范畴?易言之,超道德的行政是否可能?

显然,价值中立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并非没有价值立场,而是为了确保自身的价值及效率性,“超越于包括道德伦理、宗教和其他一切非政治文化价值之外的独立性,”l4追寻中立性的立场。从行政本身的建构来说,这样的立场始终是难以存在,因为行政本身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应用问题,而这正是由行政的意图和手段所决定的。行政的目的并非单纯机械性地分配资源,其作用本身潜涵着价值性的目的或关怀。尽管政府通过援引其之为社会变化的管理者的科学能力及纯粹的技术,来证明其自身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方式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公共行政所面临的是包括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所产生的难题,单纯依靠简单的技术能否解决价值冲突上的问题已是不言而喻。单纯追求效率和中立价值的技术操作始终无法越过难以精确衡量隐性价值这一鸿沟,功利主义的困境深刻地表明了这个难题。因此,针对这一难题,法默尔不无义愤地说:“人在这种形式的合理性(为效率追求技术)中当然可以获益,但要以抛弃实质的合理性为代价。”_5因此,他建议我们应该摆脱这种困境,从后现代性而非现代性的心灵模式思考公共行政。然而,这种现代普遍理性主义规范论的视角只注意到了行政作为一种非人格的组织化、效率化的治理方式的外在特征,却忽略行政作为社会组织化生活方式的内在价值特征和精神特性。

诚然,现代行政的发展逻辑的弊端不仅仅在于先天道德论证的缺失,其具体运作机制上也反映出超道德行政的谎言。行政的体制的建构以及行政机制效能的发挥都有赖于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公民对政府行政的参与和实践,也就不可能实现全体公民对政府行政的共同认同和实践承诺。每一个具有自由意志和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的人,不会在无强迫压力的情况下认同和承诺任何外在于他自己意志认同的制度约束或规范限制。在公民对约束自己自由意志的行政机制的认同过程中,个人的理性判断和价值筛选起着关键的作用,解决不了这个关键因素,行政效率也无从谈起。然而,问题在于个体存在着差异,而且道德上的差异甚于生理上的区别。作为公民的个体在政治参与的实际进程时,不可能完全摆脱不同家庭教育、和道德理想的影响。恰好相反,这些差异巨大的非政治的因素常常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意识和主张,乃至他们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在这样的矛盾中,单纯依靠技术显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会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毫无效率可言。

如果在现代行政的逻辑中,以价值中立为出发点,仅仅为了追求科学能力的优越感和效率的提升,以单纯的手段或技术来理解行政,而与正义与非正义、善或恶、美德、至善等道德问题全然无涉,那么行政本身也难以证明其合法性和基本的效率优越。

三、回归:公共行政的道德价值性辩护

若缺少道德的价值向度,或者过度强调现代民主政治的“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而追求行政的道德无涉,那么行政的正当合法性也就成为问题。

如果我们把行政界定为以行政机关为主体,运用公共权力所实践的具有强烈组织性能的治理活动,那么公共行政如何回归道德的目的性价值辩护这一追问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如何建构、论证行政权力及其运用方式的道德正当性及合理性基础,实践行政行为的道德准则,实现其价值层面上的意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纯粹的价值中立以及效率不可取的境域中应该遵循一种什么导向?由行政本身的内在逻辑和需求探寻,这导向毋宁是公共行政中的正义。转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开篇明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行政领域。作为一种制度,首要的便是在纷繁复杂的价值冲突中能有效地维护政治秩序,获得公众的认可及同意,赢得合法性基础。现代行政的发展逻辑在获得合法性方面暴露了自己的缺陷,因为合法性的奠定和维护除了依靠政府单纯的价值中立和效率之外,更多地基于政治制度本身内蕴的理性和人们对它的信念,“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因此,合法性基础实际上包含着对政治秩序有效维持这一合理性评价和道德性评价中的实质正义。而正义正是合法性的内在动因。以合法性的结构视之,管理者和公众是合法性的结构载体,两者不是纯粹的单维构建,而是具有回应性的,共同使合法性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并且随着公众价值的多元性、精神特性的差异化扩大,公民更多的是在现代民主法则的框架下,根据自己的道德判断和利益来评价政治及行政,因此对公众回应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能否赢得认可和支持的重要关键因素,而这种需求最根本的是对正义的诉求。

然而,正义要成为现代行政的新导向还必须满足这样的事实:行政虽然不能以单纯的效率为导向,但是却不能缺乏效率。以正义原则为导向是否会降低行政效率?换言之,正义导向是否排斥效率?恰恰相反,正义导向之中涵盖着最大的效率追求。“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的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通过对社会成员基本权利和基本尊严的保证,通过必要的社会调节和调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消除,至少可以缓解,进而可以减少社会潜在的动荡因素。”社会成员之间价值观等非政治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以统一的观念整合人们的思想难以达成,重要的是应付这些非政治因素的渗透所采取的方式。行政的正义导向能够为公众提供平等地表达社会诉求、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在行政体系自身中呼唤出有效率的行动,而且能够在它的管理对象那里,即在整个社会中激发出存在于社会成员之中的整合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潜能。”因此,正义的导向消弭了社会矛盾,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极大地激励他们的主动J眭和积极性,使政府在获得最佳的社会秩序的同时,政府从日常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极大地解放出来,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呼唤出高效率。

因此,现代公共行政应该抛弃以往的逻辑,以正义为导向。然而,以平等、正义为主张的新公共行政或新公共服务并不能真正实现正义,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对新公共行政追求正义的困境做出了很贴切的诊断:“仅仅进行机构改革是不够的。必须‘改变观点’,对当前治理模式的基础本身提出质疑,即使这些基础已经为长期的习惯所肯定。”ll。。这实际上是一个大胆的结论,意味着公共行政也和人类的治理一样处在根本的转型之中,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行政正义导向的内在需求。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这实质上潜藏着这样的论断:正义毋宁是制度的正义。以此推之,行政的正义毋宁是行政制度的正义,实现行政正义导向的关键在于行政制度本身。

篇7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实习教学模式,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教学模式。

1.2.2试验组的带教老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学生和老师针对具体患者提出内科护理中的主要问题。(2)查阅文献收集解决问题的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患者的护理。(5)经过临床实践后作出效果评价和总结。

1.2.3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试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教学模式间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评分结果两组学生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操作及病案分析的评分别为(79.4±6.9)分、(88.6±6.1)分和(89.3±5.7)分,对照组学生评分分别为(75.3±7.8)分、(74.1±7.2)分和(70.4±6.5)分,对比两组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和病案分析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自己在内科护理学实习期间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教学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肯定率分别为86.67%、76.67%、86.67%、100.00%和93.33%,均优于对照组的56.67%、46.67%、53.33%、40.00%和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某地级市三甲综合医院临床护士200人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该院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临床护士;工作时间1年以上。排除标准:从事非临床工作的护士;进修护士、实习生;因其他原因无法填写问卷的护士。

1.2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入科室发放问卷并讲解问卷的填写要求,之后统一回收问卷。调查工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第二部分问卷为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2],包括四个维度,该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79,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在0.7以上;第三部分问卷为循证护理实践知信行水平量表[3],共三个维度,25个条目,问卷的效度系数为0.940、信度系数为0.859。

1.2.2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 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用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对数据进行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用Pearson相关分析护士科研能力与循证护理实践水平的相关关系。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93.5%。56.7%的调查对象工作时间少于10年;最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0.5%;职称以初级为主,占70.4%。

2.2 科研能力 本研究中,187名护士的科研能力得分情况见表1,总体得分率较低,其中论文写作知识这一维度的得分率最高。可看出,被调查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较低。

表1 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n=187)

2.3循证护理实践水平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187名研究对象的问卷总分均分为4.10±0.53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3.65±0.83、5.12±0.90、4.32±0.71分,见表2。

表2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各维度及总体水平得分比较(x±s)

2.4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水平、循证护理实践知信行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科研能力和循证实践知信行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临床护士两个问卷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科研能力与循证实践知信行水平的相关性分析(r)

注:~~P

①循证护理实践行为维度;②循证护理实践态度维度;③循证护理实践知识维度;④循证护理实践知信行总水平;⑤软件操作能力维度;⑥论文写作知识维度;⑦科研基础知识维度;⑧统计学知识维度;⑨科研能力总体水平。

3讨论

3.1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水平 临床护理科研能力是评价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指标[4],要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需重视对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科研能力自评量表等级划分标准,本研究中,科研能力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占较大比例,分别占56.8%、39.5%,处于高等水平者仅占3.7%,这与其他研究[5]的调查结果相一致,说明护士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应引起临床护士自身和护理管理部门的重视,意识到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项科研能力中,得分指标最高的是论文写作知识,得分最低的是统计学知识。方玉桂等[6]研究发现临床护士的科研基础知识及统计学知识是护士进行护理科研活动的主要障碍。这说明护理人员的统计学知识和科研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比较薄弱,是最需加强的知识环节,应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培训或继续教育项目,提升科研能力的薄弱方面,促进临床护理科研的开展和护理实践水平的提升。

3.2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水平 循证护理是未来护理发展的新趋势,将在护理研究成果的推广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87名临床护士得分最高的是循证实践态度维度,这与国内外很多调查[7]结果相似,护士对循证护理实践持正性态度。得分最低的是循证实践行为维度,说明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循证护理实践行为现状不理想。我国循证护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需重视对护士循证实践思想的传播,并加大对国内外护理发展新动向的宣传力度,丰富循证护理实践的证据数据库。护理管理者需为开展循证实践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并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以推动循证护理实践的开展。

3.3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和循证护理实践知信行水平的相关性 一项护理研究的成果只有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会发挥最大的效能,才是研究的目的[8]。对于在临床和社区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护理科研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循证护理的作用[9]。本研究分析了护士科研能力和循证护理实践知信行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科研能力总水平和各维度水平与循证知信行总水平和各维度水平间呈正相关关系(p

掌握护理科研知识,是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的基础,培养护士查阅文献信息的能力,分析文献的能力、科研基础知识、统计学知识及论文写作知识等,利于培养护士查找证据、评价证据、运用证据、传播证据及分享证据的能力。临床护士具备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是开展护理研究活动的基础,而临床护理科研成果也将被作为新的证据不断地充实循证护理的证据库,一般而言,擅长进行护理科研的人,更擅长获取对护理工作而言真实、有用的信息。开展护理科研、进行循证护理实践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护理科研可充实循证护理数据库,循证护理也可推动护理科研成果的转换,是联系护理科研和实践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蔡文智.循证护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 刘瑞霜.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5):243-244.

[3] 杨如美.英文版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及循证实践影响因素问卷的初步修订与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0:1-117.

[4] 张美芬,尤黎明,刘可,等.我院护理本科生研究能力系统性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322-1324.

[5] 韩梅.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1-37.

[6] 方玉桂,吴艳妮,等.护理人员医学统计学知识需求调查及继续教育对策[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5):559-561.

篇9

1、循证护理的发展

循证护理直译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对各国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99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院成立了国内也是亚洲第一个循证医学中心。随后,我国护理界很多领域都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2、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必要性

2.1传统带教的不足

邱瑞娟等[3]将临床带教模式归为两大类,即经验型临床教学和运用教育学理论进行临床教学。虽然带教模式多种多样,但普遍存在一些硬伤:首先,教科书及个人经验仍是这些模式主要的知识基础,而教科书更新缓慢、个人经验的科学性有待商榷。其次,这些带教模式重视了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护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再次,它们没有突出决策依据的重要性[4]。

2.2应用循证护理的重要性

首先,循证护理的应用使广大师生不仅局限于教科书和传统经验。其次,通过引领护生运用循证护理找到最佳策略的证据,进而正确地解决问题,这对护生以及护理工作本身都是有益的。此外,将循证护理引入手术室临床带教,还可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决策依据开展临床护理的意识[5]。

3、循证护理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实践

3.1进行循证护理的基础教育

对刚刚进入手术室临床实习的护生开设循证护理相关课程,使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理念、原则、基本步骤等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后来的实习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的兴趣和能力。

3.2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所谓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指以全局的观念来观察手术室的环境,以快速思维来判别手术前、中、后的各种问题,形成决策[6]。

手术室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生,其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某一手术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此类问题的文献检索,包括期刊文献、科技期刊、各种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网络等,并引导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选用评判性思维寻求实证支持。 3.3培养护生循证护理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成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实践,从而能够独立地完成实验内容。而老师则只负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答疑。周丽萍等[7]进行的情景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手术室带教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她们提前一天对护生须参加的手术项目及工作内容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一方面,由老师集中示范讲解配合手术的目的、配合要领、注意事项等;另一方面,不同带教老师分别模拟术中的角色(包括病人、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巡回护士等),帮助护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准备器械台、配合铺巾、消毒及手术物品的传递配合等。直至熟练。其次,在模拟训练结束后,第二天,将护生“一对一”分给各班次带教老师参加手术,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快速进入手术室的工作状态。这种情景模拟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带教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4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发现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特定化、结构化的提问;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搜集研究证据;对已获得研究证据进行批判性评价,以判断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将自身所得实证与临床知识、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做出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并评价其效果。

4、小结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带教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循证护理正好为我国的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和理念[8]。它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护理学的必要成分及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可以预见,将临床研究证据融入临床实践,并依据此做出护理决策中是当今手术室护理带教的发展方向。作为21世纪的新型护理人员,必须学会驾驭信息、培养开拓创新的思维。因此,在学生进入手术室临床实习之初,就应当重视培养他们的循证护理能力,并进行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王超虹,苏淑梅.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07,28(4):124.

[2]周明芳,李巍,舒勤,等.开设循证护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5,19(7A):1210-1211.

[3]邱瑞娟,梁桂兴.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86-189.

[4]汤晶,杨红兰,翟秀丽.关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引入循证护理的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

[5]周玉霞.循证护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3):24-25.

篇10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1.2.1.1 护理名员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此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入循证证据、知信行理论模式自行设计,并邀请专家对问卷的结构、题项设计及题项答案进行内容效度的评定,形成初始问卷,经小样本预试验,修订相关条目而成。包括:(1)一般资料:科室、年龄、护龄、职称、起始学历、最高学历;(2)术前禁食禁饮知识问卷:该部分共2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3)禁食禁饮态度问卷:该部分共7题,采用5级评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有点不同意计2分,不确定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完全同意计5分;(4)禁食禁饮行为问卷:共7个条目,同样采用5级评分。

1.2.1.2 术前禁食禁饮问题循证护理培训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包括工作中不使用新理论证据的原因、上学期间和工作后是否学习过循证护理、认为循证护理在实践中困难、希望重点培训的内容、方式等。

1.2.2 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99.33%。

1.3 统计学处理 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状况

2.1.1 知信行状况 术前禁食禁饮识评分为35~90分,平均(52.95±11.59)分;关于术前何时禁食的问题中只有7名(4.7%)选择ASA指南规定的术前6 h,66名(44.3%)选择《外科护理学》规定时间12 h,其余术前禁食时间知识缺乏;而禁饮时间只有2名(1.3%)选择ASA禁食指南规定的术前2 h可饮清水,93名(62.4%)选择教科书规定时间4~6 h;态度均分为(30.92±4.46)分,标准分为(88.34±12.74)分;同意率前4位条目分别为:117名(78.5%)认为应根据病名具体手术时间提供个性化禁食方案;112名(75.2%)认为术前评估很重要;110名(73.8%)认为术前禁食是医生、护士、麻醉师合作性问题;48名(32.2%)认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有负面作用;行为均分为(27.53±3.8)分,标准分为(78.66±10.86)分;得分后4位条目为:72名(48.3%)在接台手术不能按时进行时重新做饮食指导或补液方面表现差,该项得分最低;49名(32.9%)在指导病名应对禁食禁饮过程中应对各种不适(如口渴)中表现较差;33名(22.1%)在指导病名术前饮食量和性质上表现不好;22名(14.8%)外科护士在对病名进行术前评估方面表现较差。

2.1.2 外科护士关于术前禁食禁饮循证护理培训状况 调查中,外科护士53.3%不了解循证护理,只有33.3%的人在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校期间及工作后参加过循证护理的课程或培训;63.3%认为针对某一临床问题应用最新科研成果(循证证据)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及病名需求为病名提供护理服务是最困难的部分。选择最多的培训方式是讲座和进修。

2.2 影响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别以术前禁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为应变量,各资料的各项内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现阶段学历、技术职称、工龄。其回归公式为y1=51.95+0.3445x1+0.792x2、y2=31.85-2.733x3、y3=26.93+5.438x4,结果见表1。

2.3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的知识和态度具有相关性(r=0.151,P<0.05),态度与行为呈显著性相关(r=0.387,P<0.05),知识和行为间也具有相关性(r=0.143,P<0.05)。

3 讨论

3.1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知识和技能仍需提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识评分(52.95±11.59)分,有一定的禁食禁饮知识储备,但该方面循证知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只有4.7%的名选择ASA指南规定的时间,调查对象均肯定护理名员掌握禁食禁饮循证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知识评分偏低与学校和医院循证护理教育的缺乏有关。因此,更新观念,普及临床常见问题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势在必行,采用多元化培训是提高能力的基础,管理层对护士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是关键。

3.2 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历 和职称越高,术前禁食知识评分越高(P<0.05),这与学校教育对外科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视有关,同时护士需要扩充专业知识来获得职称的晋升。但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年龄及护龄的增长,长期的实践可以弥补由初始学历造成的知识差异[9]。此外,工龄越长,态度得分越低(P<0.05),原因是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护士对于新证据的认可和接受力比年轻护士低。而最高学历越高,行为得分越高(P<0.05),在护理工作中多数名员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使自身学历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表现在行为的专业性和约束性上。

3.3 外科护士在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 “知信行”模式:知,即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即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即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等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10]。该模式将名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关键的步骤是健康信念或态度的确立[11]。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的知识偏低,但是其态度良好,这是提高循证护理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动力。

3.4 外科护士对开展临床问题循证护理培训需求迫切 调查显示,仅有5.0%的护理人员在入职以后接受过医院或科室举办的循证护理相关培训,90.7%的护理名员希望医院或科室层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希望重点培训的项目是文献检索技能、证据评价、应用技能。而Melnyk等[12]调查发现,对循证护理持积极态度的护理名员所占比例大,但是由于他们缺少循证护理的知识,阻碍了循证护理行为的实施。因此今后可举办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提高循证护理能力为主题的培训班、讲座、情景模拟等,逐步提高外科护士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循证证据在临床中应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的目的。

综上所述,外科护士有一定的术前禁食基本知识,但临床应用较弱,该方面循证知识储备差。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证据的应用态度积极,但行为得分较低,这与循证知识欠缺直接相关。护理名员期望得到更多的教育及支持来更好的将相关循证证据和方法应用到工作中,最终使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田昕玉,郑瑾.择期手术病名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1):167-168.

[2]邢凤梅.手术前后病名的护理[M].//王雪文.外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3.

[3]刘辉,王丽姿.术前禁食的现状及进[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8-310.

[4]龚春兰,唐玉平.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A):38-39.

.Anesthesiology,1999,90(3):896-905.

[6] Smith I,Kranke P,Murat I,et al.Perioperative fasting in adults and children: guidelines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J].Eur J Anaesthesiol,2011,28(8):556-569.

篇11

2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了3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护理学科才能进步。同时,专业护理人员的经验积累也是护理实践不可缺的财富。整体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同样也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如果只注重统一化的所谓最佳行为,就会忽视个体化的护理〔2〕。

英国里滋大学的Closs和Cheater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广泛倡导的循证护理概念进行澄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普遍只重视实证,忽略了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病人的个体条件,实证不等于随机对照试验,提醒护理人员应注意实证的本质〔8〕。

3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

美国高级护理实践中心(theCenterforAdvancedNursingPractice)于1995年建立,旨在促进护理人员的实践专业化水平。循证护理模式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Evidencetriggered)、循证支持(Evidencesupported)、循证观察(Evidenceobserved)、循证应用(Evidencebased)。从护理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循证护理模式比全面质量改进(Totalqualityimprovement)的模式意义更深远。EBN模式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再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如此循环,不断地上升,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第1阶段,循证问题。包括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指由护理实践提出的对护理行为模式的疑问。例如,静脉留置针的封管使用肝素好还是生理盐水好,对特殊人群的疼痛管理方法等。理论问题是指与实践有关的前瞻性的理论发展。通常这两方面的问题难以截然区分。

第2阶段,循证支持。针对问题进行实证文献检索,得到与临床、经济、决策制定相关的证据。可作为实证的有:循证医疗中心和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系统评价、一般的系统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仪器制造商的建议、护理专家的意见等。其中来自于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的可信度级别最高,而专家的经验意见级别最低。以英国为中心的Cochrane协作网,通过全面的收集资料、统一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规范的统计方法、及时的更新和修正、对医疗护理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向医务工作者提供最优的实证资料;通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文献检索系统(Medline),也可以迅速而全面地获得最新资料。我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亚洲唯一的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所在地,该院护理人员完成了国内中文护理期刊中,对所有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的手检工作,以帮助建立中文资料库〔2,3〕。

第3阶段,循证观察。设计合适的观察方法并在小范围实施试图改变的实践模式。如临床研究、特殊人群的试验性调查、模式改变后的影响和稳定性的调查、护理新产品的评估、成本效益分析、病人或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等。

第4阶段,应用实证。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对所要改变的护理干预或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如“是否是最佳的护理行为方式?它基于什么证据”。这一阶段,护理人员有责任将结果及时在医院内部或在国家和地区间交流,也可以出版相关文献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推广〔9〕。

4循证护理产生的深远影响

4.1对护理学科而言,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护理真正成为一门以研究为基础的专业,证明了护理对健康保健的独特贡献,并支持护理人员寻求进一步的专业权威和自治。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定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护理人员参与循证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3个方面:(1)鼓励护士参与医疗干预;(2)发现护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3)发展并使用标准语言来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通过将护理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的结合,可在医护合作问题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对疼痛、脱水、失禁、生活状况改变、移动障碍、知识缺乏、焦虑、皮肤完整性受损等问题的处理〔10〕。

同时,循证护理也使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面临挑战。英国利物浦大学的Caine和Kenrick在护理管理者促进循证护理的角色研究中,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在预算分配、目标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调查表明,临床护理管理者如果试图用职位和组织权威来促进循证护理的实践必将面临着失败〔11〕。护理教育者在教与学的决策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中应使学生转变观念,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实证,在将来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4.2对病人而言,即使在边远的山区或者护理发展落后的国家,循证护理也可为病人提供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以科学为依据的护理还可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3对医疗而言,目前循证医学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主流,循证护理使护士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治疗方案,加强了医护间的协调和护理的科学性。传统的医护关系是命令与服从,循证护理将丰富护理学独立的理论体系,一些医生们还不是十分理解,也会感到不习惯。

4.4对社会而言,循证护理的理念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为成本-效益核算提供依据,要求医护人员在制定医护方案与实施时,考虑医疗成本。这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5推行循证护理的对策与展望

5.1循证护理的概念有待于反思和公认,苏格兰波茨莫斯大学Rolfe对其持不同的观点,认为目前的循证护理缺乏广泛的、护理角度的定义,循证护理似乎将随机对照试验作为金标准有过于趋附之势,应当对实证的基础理念进行反思,所谓“实证”应当用于对事件发生后的理解和判定,而不应在事先计划时起决定性作用〔12〕。评价实证的最佳证据,还应包含价格成本因素。

篇1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David Sackett教授在1992年正式提出,由于它能为临床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合理的科学决策, 其基本思想和理论很快被全球医学界所接受和应用, 并成为当前国际临床医学的热点之一[1]。在现代社会当中,不论是医学概念、医学技术、还是医疗器材都是出于快速更新的过程当中,现在非常有效的护理理念在两年之后就会稍显落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是顺应潮流发展的一种表现。循证医学理念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循证医学引入护理领域当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鉴于循证医学的重要作用,将EBM引入到口腔护理专业当中不仅是实践的需要,更是推动口腔护理专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循证医学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具体应用

在口腔护理教学中,将循证医学融入到其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行。

1、设定模拟临床问题

老师依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临床护理当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来设置模拟临床问题。问题的具体内容应该围绕着口腔护理专业通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来展开,举例来说,儿童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护理等等。

2、.查询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这个过程当中,建议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常用的查询途径主要有网络查询、书记查询、杂志(期刊)查询等等。但是可以作为证据主要有(依照可靠程度由强到弱排列):循证医疗中心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 仪器制造商的相关建议、口腔医学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及学生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慎重地进行应用。

3、评价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相关证据,此时学生应该对这些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这些证据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评价。

通常来讲,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论文的可信程度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应用新知识、新技能,可以定期开展小型的相关研讨会议,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讨,老师可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转贴于 4、开展实践

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实证与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实施过程中重点对所要改变的护理干预或行为进行分析,积极改善护患交流,对导医分诊、专科护理以及宣教等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将显微根管治疗、激光治疗和种植牙等新技术的配套护理纳人培训后的考核范围,以检验循证医学(EBM)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5、评价实践效果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4个模块,理论知识考核评价试题为客观题,分别在教学前后使用难度系数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核,卷面采用百分制,整个考核过程中做到教考分离,统一出题、监考、评分、阅卷。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均采用5分制,在考核护生前,先对监考老师进行培训,按统一制定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进行评分。

二、几点体会

1、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EBM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打破原有的灌输式、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养成了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另外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和丰富,学生一直处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过程不觉枯燥,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2、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EBM指导下的学习是是非常强调护理实践的,因此,在护理实践当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检验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寻找相关证据来提供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宗道,石冰,郭春岚,陈娥.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现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06).

篇13

引言

循证护理是依据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来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用实证对患者进行最佳护理的方式。就常规护理而言,循证护理是其延伸与完善的一种。循证护理方式已经在临床护理中逐步得到推广与运用。糖尿病则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少或者胰岛素的分泌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糖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及自我护理的能力,研究观察发现循证护理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

1.资料与方法

94 例糖尿病病人, 男43 例, 女51 例; 年龄35~67岁,患者都是第一次入院。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 例, 对两组的年龄、血糖水平和病情等进行比较, 并设有统计学差异( P < 0. 05) , 因而,有可比性。

2.方法和步骤

2.1 循证问题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配合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进而缓解病情,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2.2 循证依据对糖尿病的护理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疗环境采取不同的医疗护理措施,而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血糖过高,因此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2.3 护理循证

2.3.1心理指导:与其他疾病类似,糖尿病也受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和心理因素。由于糖尿病易复发,治疗周期较长,容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初次入院的患者一般都经历过从否认病情到对病情表示愤怒,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从而会感到悲观失望,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导致血糖升高,并对抗胰岛素产生作用,影响病情的控制。而患者在情绪激动的状况下,制止力和接受能力都会降低。导致对其的治疗得不到积极地配合。因此,处于这种环境下的患者很难接受知识,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或许会引起病人的反感,使患者的状况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会更加恶劣。因此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对其进行密切护理,通过增进情感交流,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取得信任,进而对患者病情有一个理智清晰的认识,树立其治愈信心,从而说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3.2 引导病人对糖尿病进行充分的了解,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让患者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针对病因以及发病状况进行综合治疗,这种终身慢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2)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懂得其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以治疗糖尿病的成功病例作为依据,并进行现身说法,增强患者的治疗的信心。(3)引导病人认识到糖尿病复发的原因是由于并发症造成的,只要控制好(即达到国际糖尿病联盟要求的指标)血糖,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2.3.3掌握规律的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是其中的重要举措,离开饮食治疗,糖尿病的满意控制就成了一纸空话。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糖尿病,无论轻重都要求终身对饮食进行控制(对饮食中的热量进行控制,而不是控制主食),降低体重以及加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十分注意,要使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安排合理,使其保持平衡,饮食宜少食多餐,每日应不少于三餐,每餐应不少于100g。

2.3.4 掌握合理的运动治疗:缺少运动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制定长期规律的运动方案能够有效防止糖尿病的发生,而对血糖的控制和预防并发症得依靠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来实现。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加强其对运动疗法的了解,根据运动疗法的适应症、禁忌、风险以及运动处方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3.5 说教式教育:根据糖尿病治疗中的健康教育经验,对病因、患病类型以及发病状况等知识的教育,对加强饮食教育以及其目的和意义,运动疗法和实施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各种并发症的表现等内容,邀请权威专家进行审核,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3.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血糖和尿糖的检测开展注意事项培训,对诺和笔的使用也要进行教育,鼓励病友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分发胰岛素诺和灵30R笔芯等宣传资料并讲解使用方法:①注射示范并讲解;②二次注射协助病人;③再次注射现场进行指导并给与予鼓励;④在注射现场检查是否存在错误的环节。一般而言,患者三次便能够掌握。要谨记的是没有使用过的笔芯应该保存在冰箱内,防止冻结后无法复原,但是不能够太接近冰格。患者应严格遵守一种笔芯一支胰岛素笔,专人专笔的使用原则,以避免疾病的传播。通过发放问卷、自我反映以及同行评价的效果来掌握血糖自我检测和胰岛素、诺和笔的使用。并把确认过的资料转变为临床资料并逐步推广,通过对实践检验的反馈,形成完整的动态循环。

2.4计划实行, 证据评估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价,在总 结 成 功 经 验 时注意对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改进 措 施 , 以提高认识水平,丰富知识储备,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保证护理的质量。

3.结果

1 个月后, 循证护理组47例患者中,对血糖控制情况分别为:理想30 例, 良好13 例, 较差4 例。而常规护理组中,血糖的控制情况为: 理想15例, 良好26 例, 较差6例。经过统计学的处理, 循证护理组对血糖控制情况较常规组有着明显的优势。( P < 0. 05) 。

4.讨论

循证护理强调的重点是把临床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把通过调查研究的科研结果与临床试验中的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本文对9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了循证护理,其结果显示, 通过护理1个月后,在循证护理组中,对血糖控制的情况要优于常规组( P < 0. 05) 。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循证护理的三个要素来开展工作,并广泛地查询资料,保证使用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是最新最实用的,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方法,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知识层面的上升,并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和对临床经验的总结,进一步使工作能力和解决患者提出疑难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使护理人员的观点和主张得到肯定,具有说服力和实用性,使病人信服,并乐意接受护士传达的信息。保证护士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临床上,还应根据病人的需求,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将之实施,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5.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循证护理符合病人对现代护理的新要求;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在总结经验收集资料的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得到了转变;循证护理的实施,对护士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实施对控制血糖有着明显的疗效,不仅对防止并发症起着重大作用,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痛苦。采用循证护理方式来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在实践中辅以科学依据并将之实施,为临床护理开拓了新的模式。将此种科研结果作系统整理,使其为以后的治疗与护理提供方便,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综合应用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军.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02)

[2] 兰文霞. 循证护理在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中的实施[J]. 山西医药杂志,2009,(S1)

[3] 彭庆有. 关于新形势下临床学科建设的思考[A].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 2006 .

[4] 郑. 医疗设备的循证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A]. 第一届中国(长三角)国际医疗科技创新及应用论坛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