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流浪者英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丹尼斯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两个星期后,她成立了一个为流浪汉提供洗浴场所的机构:“Lava Mae(西班牙语,意为‘我洗’)!”她从移动餐车的设计上得到灵感,在大巴上建淋浴房!二手车市场有很多旧巴士,那是用来改装移动浴室的最佳选择。丹尼斯请来工匠拆了大巴里的椅子,然后安装了太阳能加热板,并科学设计了四个独立小浴间,水源则依靠街边的消火栓,这东西遍布城市的每条街道。
不久,第一辆淋浴巴士就大功告成,它以蓝色为基调,车身上印着硕大的英文标语:“Delivering Dignity(意为‘传递尊严’)!”这个浴室不仅完全免费,还无偿提供沐浴用品,不过它并不是任何想洗澡的人都可以进入的,因为它只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提供服务。
丹尼斯的移动浴室不大,但设施却一应俱全,为每一个进来的流浪者提供舒适放松的空间。志愿者们会为进入的流浪者详细介绍浴室功能,从进入淋浴巴士的那一刻起,这里就是一个完全私密的空间,他们能在这个完全独立的空间里洗热水浴、洗头、刷牙……当洗完澡走出巴士后,他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变得不一样了。“我其实并没有老年斑,那只是太久没洗澡的污渍!”有个六十多岁的流浪汉这样对着他的伙伴们大喊。“天哪,我感觉我和二十年前一样帅!”还有人这样说。他们从移动浴室出来后都面带笑容,那是从心底发出来的笑。很多流浪者不仅因此而感受到了美好,甚至还改变了人生。
篇2
关于夏威夷,马克・吐温曾说过:即使逝去,也不过是在天堂里睡着了。
夏威夷物价和房价都高,在美国排行榜上列第三,仅次于纽约州的曼哈顿和布鲁克林区;这里的物业账单是美国本土的3倍多。人们戏言,这是生活在“天堂”里的代价。
然而,在这个“天堂”里,随处可见无家可归者。你见或不见,他们总在那里。眼见难过,心中疑惑。
只要上街,就会大开眼界。十字路口的连帽衫青年,20岁左右,四肢健全,却举着牌子要饭:“我很饿,无家可归,求帮助”;散发着酸臭味的老汉在公交车站旁,被人拿喷水枪驱赶,他赖着不肯离去,骂骂咧咧;站在马路中央骂街的泼妇穿着内裤,在警车来后大义凛然地抬头背手,对警察撩起上衣后,做出举起双手准备戴手铐的惯性动作;从垃圾桶里找食吃的残疾老人,双腿失足处溃烂淤紫,令人不忍直视……流浪汉就算了,残障人也没人管吗? 人道和人权,在天堂里,似乎没有兑现。
中国城“被攻陷”
中国城就在檀香山市中心,如今却已被无家可归的人群“攻陷”,街道转角处酸臭入鼻,流浪汉集中。三五一群,七零八落,从中年到老年,男女都有。他们或坐或躺或摇摆,呓语的,交谈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不少人身旁都有一个超市购物车,里面装满了破衣破鞋等全部家当。
在“中国城”三字横匾下,本刊记者看到,一个上身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将横匾下方作为临时驻扎地。青瓦白屏上用红字写着中英文:“为了所有来中国城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好不讽刺。
成为无家可归者的家,是因为中国城里设有善堂,常有人做慈善,不时给他们派送些衣物和食品。本刊记者曾见过二三十个无家可归的人,在街道的转角处排长队、领食物。
夏威夷的无家可归率在全美“屈指可数”。尽管失业率低于5%,但昂贵的房价甚至让不少工薪阶层无家可归。檀香山市是美国房租最高的地区之一,两室商品房的房租每月1800多美元。
根据夏威夷大学2013年报告数据显示,夏威夷各岛流浪人数为13639人,州府檀香山所在的欧胡岛有9526人。其中,58%的流浪者在夏威夷生活了10年或更长,76%在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无家可归,那么就露宿街头吧。看看星空,吹吹海风,也算活在天堂。为什么“天堂”里流浪者多?
美国东西方中心负责慈善项目的王培培告诉《t望东方周刊》,夏威夷气候宜人,冻不死人,“有的流浪汉是从美国本土各州买单程机票来的,有的是政府空运他们过来的。加上游客多,施舍机会多,总归饿不死”。原来,度假“天堂”夏威夷,不只是你我心向往之,也是破产者攒钱买机票的终极目的地。
除了中国城外,还有不少无家可归者被集中安置在当年关押日本二战战犯的桑德岛所建的住房过渡中心。
旅游业不要面子吗
沙滩落日下,旅游区威基基海滨(waikiki beach)的人行道上,神志不清的长胡须老大爷在熙熙攘攘的路口手舞足蹈,这让一些初到此地的旅行者,顿时紧张起来。当地媒体报道称,不少来自亚洲国家的游客抱怨假期被脏兮兮的流浪者影响了心情,表示“不愿意再来”。
作为全球闻名的度假胜地,流浪者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城市管理者一直袖手旁观吗?专项政策和资金呢?
2014年12月2日,檀香山市长柯克・卡德维尔签署一项禁令,禁止无家可归者在早5点至晚22点在最繁华的街道逗留。违反规定者将被罚款1000美元和拘留30天。然而,露宿的禁令让无家可归者流动性更大,社会服务机构更难找到他们。本刊记者发现,还有不少无家可归者睡在机场。
自2013年以来,美国有将近13%的人失去了自己的房子。根据处理无家可归及贫困事务的国家法律中心的信息,有越来越多的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露营、以车为家、乞讨、游荡。
过去两年时间里,美国有20多个城市认定,在公共场所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为非法行为。国家流浪者联合会主管杰里・琼斯称,这样的法律只会产生反作用。
街边露宿非法,酒店业人士担心这会影响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吸引力。而出台法律禁止睡在路边,却是有违早期夏威夷王国的文化传统,卡美哈梅哈国王在任时曾鼓励岛民,“可随意躺在街边,不要怕受伤害”。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失业人数不断增加,无家可归的人数也急剧上升。美国全国终止无家可归联盟公布的报告指出,2011年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为63.6万人,其中纽约就有4.3万多名无家可归者,创下历史新高。
其实,在美国,蓬头垢面蜷缩在街头的典型流浪者仅占总流浪人数的20%,大多数无家可归者是属于买不起房,或者无法支付房租的人,其中还有几十万是拖家带口的。
檀香山市政厅会议上的引用数据是,“70%无家可归的人有工作”。
回不去的比基尼岛
美国记者凯斯告诉本刊记者,“其实,一半以上的流浪汉不是美国人。”
不是美国人?那是谁?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岛民。 2015年8月27日,夏威夷火奴鲁鲁,当地社会服务机构为无家可归的人准备的居住地
凯斯介绍,当年美国和密克罗尼西亚一些岛国签订协约(COFA),为促进这些岛国自治和经济发展以达到自给自足,给予他们在美国居住、工作和学习的权利。“但他们需要缴纳当地、所在州和联邦的税,且需要服兵役。”
这些岛民向夏威夷涌来。他们失去家园,又在异乡失魂落魄。碧海金沙上的美女比基尼,和他们无关。其实,两者曾鲜为人知地紧密相关。
比基尼,意为椰树之地。比基尼环礁位于马绍尔群岛北端,由23个小岛环绕着一个面积达594.1平方公里的湖组成。
美国从1946年到1958年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23次核试验。1954年3月1日在比基尼岛礁上的“城堡Bravo行动”,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氢弹核试验,产生的高达1500万吨爆炸当量,比当年投向广岛的原子弹威力大1000多倍。
比基尼泳装与那次核试有关吗?没错。与当年核爆同时,时装界发明了一款和女士内衣相差无几的泳衣,暴露程度完全突破了当时人们的传统思想底线。发明者认为其影响力无异于一次核爆,故跟随比基尼岛礁取名泳衣为比基尼。
从1946到1958年,美军在马绍尔群岛共试爆了67枚核弹和氢弹,6座岛屿“消失”,上百人受到辐射。40年后,许多岛至今仍荒芜人烟,核爆受害者流离失所。
“家园被用作军事基地,将我们置身于没有经济来源和住房的土地”、“(美)军队把我带到新泽西州,但我不会说英语,我的家人在这,所以我来夏威夷找他们”,“没工作,也回不了家”……密克罗尼西亚岛民流浪者说。
日本二战战败后,密克罗尼西亚被美国接管, 包括关岛、塞班、马歇尔岛等11地行政上属于美国的“太平洋托管地”,成为华盛顿加强太平洋地区实力和优势的棋子,和美国军事活动的重要领域。
篇3
[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
篇4
按照计划我第一天从静冈县出发到达名古屋并入住日本朋友家中,每天严格按照计划行事。第二天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做龟山的地方,可是由于梅雨的关系,我夜里才到达那里。在整天的梅雨天气中用尽所有的力气骑行100多公里爬上了龟山市内的一个山丘,找到一座儿童公园,里面有几处并不显眼、积水也不太厉害的空地,我已经筋疲力尽决定就在那里扎营。
帐篷是双层的,里面内层不防水,搭帐篷时要搭完内层再将外层的防水层盖上去,下雨的话就无法在室外搭建。我最终只能将帐篷包拿到厕所,那是公园唯一可以避雨的地方,而且还有灯。小小的厕所让我折腾了很长时间才把帐篷搭起来,让人心力交瘁!
把搭好的帐篷从厕所搬到公园的空地,顾不得上钉固定就往里面钻。我把全身的衣服都脱下来,心想赶快换上干的衣服钻进睡袋好好睡觉。而当我打开行李袋却发现里面的衣服都是湿的,原来我的旅行袋防雨罩并不防水!幸亏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电器用品都装在小防水袋中保住了,睡袋因为卷着的还有一半并未湿透。
我坐在帐篷里面,脑子一片空白,绝望到了极点!叹叹气又穿上所有未被弄湿的衣服,钻进湿了一半的睡袋,看看表,将近晚上10点,闭上眼睛,听着雨水打在帐篷上的声音。环岛的第二天,我已经斗志全无!
早晨起来后我发誓绝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骑行并非要驴气冲天般地穿越,更不是环法单车比赛,这纯粹是一个人独骑的旅途,丢失路上风景和心灵体验,旅途也就失去了趣味。
我于是放慢脚步,依照天时路况决定当天行程和扎营地点,从日本中部平原向关西进发。
神户之夜
经过了奈良,大阪和神户就近在眼前。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人骑车旅行的正常感觉,我从大阪的郊区骑到市中心的繁华地带,越是人潮汹涌的地方越是没有停留的欲望,直到大阪的郊区,后来竟然就这么一直继续着到了神户。
到达神户市中心已经是傍晚6点多。天开始暗下来,又开始下雨。这该死的梅雨总是挥之不去!
在神户市中心的一些公园转了转发现没有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我改而朝机场方向去。神户的机场设在南边港口的一个岛上,我曾经从神户坐船回上海时就在机场附近的酒店住过。那是一家比较高级的酒店,我依稀记得酒店附近有许多不错的绿地,心想那里估计是个扎营的好地方。最后我选择在酒店附近的高架电车轨道下扎营,没有什么比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更重要的了。
夜晚,外面还下着雨,我躺在帐篷里,透过纱网凝视着曾经住过的酒店灯火辉煌。上次来神户我是这家高级酒店的客人,这次我却成了一个在酒店外扎营的“流浪汉”,这种身份反差非但没有让我失落反而是感到欣慰。至少我觉得自己应该不是一个纯粹追求物质的享受狂,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上,我更乐意花些时间和精力在我的精神生活上。此时此刻,有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扎营过夜的幸福感,是住在酒店体会不到的吧。历尽艰辛骑车到达目的地,一个盒饭和一瓶啤酒给我的满足感,也是那些为拓展业务忙得焦头烂额的商务人士不能理解的吧。酒店里的人此刻未必比狼狈不堪的我幸福,这是我坚信的。
正这么清高地陶醉在自我满足中,突然一个“如果可以在酒店里面洗个澡那该多好啊!”的念头蹦出来,把所有的“高尚”情操一扫而光,我忍不住笑出口。我已经5天没洗澡了!
啤酒下肚,醉意袭来,与梅雨和神户道了晚安,我随即进入梦乡。
宫岛日落
第九天我到达了广岛市,与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受原子弹袭击而为世人知晓、如今已是一片繁荣景象的城市相比,旁边一个叫宫岛的地方更吸引我,那是一个以海中鸟居而知名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小岛。
和自行车一起搭渡轮,在船上吹着濑户内海的海风,才发现这是我的自行车第一次搭船,不禁笑了笑拍拍车的坐垫,似乎想跟它说“坐渡轮不错吧?跟我一起旅行不错吧?”我和这个不会说话的旅伴“聊天”的神经质越来越表露无遗了。
我发现宫岛是有扎营地的,按照我总结出来的“天黑不好找扎营地”的经验,决定先去看看再说。到了!发现周边出奇地安静,一个人影都见不着,有厕所、烧烤炉,也有小卖部模样的建筑,可是全部都关着门,只有几部饮料自动贩卖机的冷却器发着嗡嗡的声音。我看到不少梅花鹿在远处吃草,让我想起奈良。
在这里我搭起帐篷又把旅行包丢进里面,骑车开始游晃浪荡。在日本扎营,对于帐篷里面的东西实在不必担心被窃,这是在日本骑车旅行最让人安心的地方。
现在还是早上,而我却已经定下了扎营的地点,也终于可以安下心来看看沿途的景点了。我方才意识到定下了扎营地竟然可以令我变得如此轻松,因为今天我无需再寻找睡觉的地方,无需担心天黑,更不需要担心肚子疼要上厕所。我似乎感觉有了一个家,至少今天是如此。
宫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旅游胜地,从来到这里的游客比例来看,外国游客实在很多,台湾香港的旅行团也不少。虽然我不大喜欢热闹,不过在鸟居前看涨潮的这个下午,却是我日本环岛10天以来最放松心情欣赏风景的时光。
那天下午我看着鸟居的下部被海水淹没倒映在日落余晖中,特别的感动,我想那是我开始日本环岛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旅行”的气息。
义工经历
骑到山口县之后,为了与一个多年未见的日本朋友碰面,我乘船到达九州大分县。朋友叫栗林毅,将我和车子一同塞进他的大车里面接到他的住处。去公寓的路上,我们还在仁爱之家(一个国际知名的非政府组织)在日本九州的分支机构门口停了一下,这个机构是我和他在印度相遇的契机,我们曾经在那里一起共事,也在那里成为好朋友,似乎仁爱之家见证了我们两个人的友谊。
于是在别府,我和毅不但观光最有名的别府地狱温泉、品尝九州生马肉、自驾车前往熊本县的阿苏山泡九州温泉之外,最有意义的我想还是在别府的义工经历吧。
这里不像我们共事的印度分支机构,里面既没有无家可归的病人,也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这个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住在附近的精神病患者,男女老少都有,或因生活或因工作压力过大而患上精神病。据说一周也就一两天需要义工为他们在仁爱之家的聚会做做饭而已,于是我们的工作就是做饭。
毅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周都会来这里当义工,我们就在她的指挥下切菜、洗碗,和其他的日本义工、国外的修女忙成一片,有说有笑。一次用英文和修女聊天,感觉似乎又回到印度的义工时光。人的一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便会将其放在心底,永不忘却,在印度的间隔年对我来说可能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
午饭时间一到,义工和聚会的病人分开在不同的房间用餐。正常来说,一天的工作到此也就结束了。可是用完餐不久,修女就找我来,提议我给聚会的病人唱首中文歌,说我是来自中国的特别客人。
我参加了他们的午后聚会,有唱歌、跳舞、游戏,甚至还有病人自编自导的小品。最后我为大家唱《北国之春》,那其实是来自日本的歌曲,在中国也颇受欢迎。就这样,我用中文,病人用日文,一起把歌唱完。
发达的日本物质生活并不贫乏,但社会的高节奏和压力却令其自杀率居高不下。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物质享受,需要的只是心灵的平安。想起在仁爱之家德兰修女说过的话:上帝没有要求我成功但要求我真诚。
在九州最南边的火山下扎营
离开毅后我决定放弃环日本本州岛一圈的计划,一来懒得再回到本州,二来是毅的朋友竭力向我推荐九州最南端鹿儿岛边上的屋久岛,它和宫岛一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于是,我沿着九州的太平洋海岸线一直向南。
迎着梅雨天气,短短五天内居然爆了三次胎,我居然也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到达了鹿儿岛市。这里是鹿儿岛县的县厅所在地,等于我们的省府。与鹿儿岛市相隔一个海峡的火山半岛“樱岛”也被划在鹿儿岛市的行政区域内。到达鹿儿岛的那天天气出奇的好,似乎在祝贺我顺利的到达。
第一天到便看到樱岛的火山喷发,让我惊叹不已,而像这样的火山喷发据说犹如家常便饭,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却因此吸引来众多游客。不知道是不是被樱岛火山喷发的那一幕震住了,我竟然决定就在这座活火山下扎营过夜。从鹿儿岛眺望樱岛的风景很漂亮,从樱岛眺望鹿儿岛的风景应该也不错吧。
走进琉球海域的流浪者之家
从鹿儿岛到屋久岛距离不远,我和自行车搭上船在岛上住了一个星期。屋久岛虽好,我却由于和妻子的约定不得不离开,目的地是冲绳,那是我们碰面的地方。在我的旅途中,她利用假期飞到冲绳与我会合,那是我们一直都想一起前往的地方。
我们在冲绳那霸和一个叫阿嘉岛的小岛上度过了短短的一星期,然后又各自分开,她回到静冈的家,我继续我的骑行。沿着冲绳岛的主干道国道58一路向北,直到冲绳的最北端。冲绳本岛的横断仅仅只是我在琉球群岛的开始,我甚至和自行车乘船前往这片太平洋海域上的其它小岛。
我首先选择的是一个叫“德之岛”的岛屿,因为有一个日本朋友太郎常住那里。他从18岁开始在美国留学直到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在东京一家知名的电信公司工作了几年,半年前辞去工作一路搭便车往南旅行至此。我不知道东京白领突然间成了一个“流浪汉”的改变对他来说有过多少心灵的触动,也不知道这个好歹在东京也工作过多年的人怎么还可以如此地保持那份纯真和为人的坦诚,反正这个身材魁梧的家伙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太郎是三个月前到达这里的,现在已经有两份工作,一份是在岛上一个幼稚园里面教英文,另一份工作是在一个舞台设计公司的施工队里面当施工员。
我选择来德之岛的一个原因是鹿儿岛的纯子允许将她奶奶废弃的旧屋供我入住,而太郎正打算将其改造为一间旅馆。屋子很破旧,太郎将屋顶修补了几次下大雨时还是会有偶尔漏水。屋内地面铺着几块好像是搁了二十几年的榻榻米,那是太郎向别人免费要来的。这里有水有电,据说水还是免费的。屋内的厕所不能冲水,也没有浴室,屋子外面有很大的空地,村子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在空地上种起了地瓜,搭起了鸡笼养鸡。这样的地方对于我一个到处扎营露宿的“流浪汉”来说算是一个暂居的天堂了,我且就称其为“流浪者之家”。
我们在屋子的储藏室里面发现了许多东西,有纯子在年轻时从国外寄给她奶奶的明信片,一个外面生锈的冰箱,一套崭新的便携式煤气炉,《圣经》,不会摇头的电风扇,书柜……我清理出储藏室的空间,接上水管和水龙头,改造成浴室,又将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打包放在阁楼,清出了一个厨房的空间,借来CD播放琉球音乐,屋外锄草,终于看起来像个人住的地方。
能有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这样的莫名幸福,如果没有这次单车的旅途,我想永远也不会体会得到吧!这样,流浪者之家就成立了。
我在流浪者之家一待便是半个月,除了骑车环岛,还顺便加入太郎的施工队赚了些外快,参加当地居民反对冲绳美军打算驻扎此岛的游行……半个月后,我乘船离开了琉球群岛前往东京。
路过大海啸前的日本东北
到达东京港是早上。我望着林立的高楼大厦,想起德之岛的郁郁葱葱,感觉恍如隔世。
我并没有打算从东京直接往南回家,而是决定往北出发去仙台,那里有船到名古屋,到了名古屋便到了静冈滨松的家门口。我知道这是我此次旅途的最后一段路,原本的日本环岛没能实现,反而成了一次太平洋沿岸的骑行。既然如此,最后一段路从东京沿着太平洋海岸线骑到仙台也不错吧。
在这个世界经济大都会里我看到了无数的流浪汉,而在超市甚至可以摆上过期食物的德之岛却连一个无家可归的人都没遇到过。我在东京港区码头附近远离市中心的地方随便找了一块路边草地搭了帐篷,怀着纠结的心情躺下入睡。
我后来还是接受了东京一位朋友的一再邀请住到了室内,不过没待上几天便又出发,沿着太平洋海岸线,经过千叶、茨城、福岛、宫城县到达仙台港。沿途的太平洋沿海风光让我陶醉,当时的我并没有料到,我的这段最后的旅程沿途各地半年后因一场9级地震和由它引起的巨大海啸,加上核电站的核泄漏,成了日本战后最大灾难的重灾区,直至写下这些文字的此时,灾难的阴影仍未完全过去。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祷!
面向太平洋
站在仙台开往名古屋的太平洋邮轮甲板上,面向大海,我并没有十分感动。天有点灰,海水也没有冲绳的动人,漂荡在这片地球最大的海域,心想此次的旅途终于要结束了。旅途以这样的景色结束不免有些遗憾,可是没有什么旅途是完美的吧。我的旅途毕竟也不是小说也非电影,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曲折,少了些可以向人夸口的资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感动和回味。毕竟,日本地图上的太平洋沿岸用红线画出来的行走路线,都是靠自己双脚的力气踩出来的。短短的2000多公里的路,却又是我生命里头的另一次“壮举”!
我从日本本州中部出发南下到达九州直至冲绳,坐船来到东京又北上到仙台,一路都是沿着日本的太平洋海岸线进发的。自行车旅途就快结束之际,我还是不会修补爆胎,更提不上什么轮轴、车链变速器调节之类的维护,我依然深信自己不但业余,而且还是一个车子一坏便束手无策的骑行菜鸟。
篇5
一、引言
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国作家之一”[1]。她的处女作《管家》获得了海明威笔会最佳小说处女作奖,并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提名。2003年,该小说入选为Guardian Unlimited选出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小说”名单,并被《时代》杂志评选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在耶鲁大学英文系《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课程中,《管家》与纳博科夫、莫里森、品钦等人的作品一道被列为必读书目。无疑,《管家》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部“现代经典”[1]。
《管家》是一部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为主的小说。书中很多细节都体现了女性对传统和父权制压迫的反抗。正如凯维拉(Kaivola)指出的,“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被近来的女权主义批评家挖掘,挖掘得淋漓尽致,这些批评家对探究当代女作家如何颠覆和重塑压迫女性的现存文化观念、结构和意识形态充满兴趣”[2]。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提出了“女性书写”这一概念。女性书写理论批判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和消音,号召女性言说身体和欲望。然而,将《管家》仅限定为反对父权制压迫、争取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主义著作略显狭隘。当我们跳出这样的预设,细读作品便不难发现,《管家》虽不是宏大叙事,却包罗了很多一直被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罗宾逊在她散文诗般优美的文字中,呈现的不仅是她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探究,更有她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而她的这些思考主要通过“融合”这一核心主题来体现。现有的评论对该核心主题少有提及,相关研究成果更是少见,因此有必要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物质层面的融合
《管家》中罗宾逊对物质层面的描写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边界”或“界限”的消融。在她描述的世界里,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边界线都是模糊和动态的。罗宾逊巧妙地运用水和黑暗两种媒介,弱化和模糊各种边界。作为小说主要意象的芬格波恩湖,从一开始就和周遭的事物,如山脉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露西尔搬出去和家政老师居住之后,有一晚露丝和姨妈西尔维流浪归来,在芬格波恩湖上坐小船飘荡,露丝感觉到湖水与空气的融合。她说:“如果我跨一步出去,我的脚会落在哪里呢?毕竟,水几乎是虚无的。它除了有发洪水、倾覆和淹没的倾向之外,它和空气之间的差别让人怀疑,即便这样的差异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3]164这样的一种认识在之后露丝回忆起其外祖母的时候又出现了,“就好像淹没在空气中一样,她跃向苍穹”[3]164。露丝用了淹没(drown)这个形容水的特性的词来描述空气。同样的,在西尔维的认识里,物与物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她在水中行走就仿佛在陆地上行走一般,“她走到岸边,站着远眺的桥片刻,然后她小心地,一步一步,走向湖中”[3]81。“它(《管家》)描绘的自然物质都处在一种转换变化的状态中”[4],正是水的存在使自然界中的物体没有那么固定,而是具有水一般的流动性,没有固定边界。自然界中物物之间的融合使罗宾逊笔下的自然界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整体,物物之间不是对抗,而是和谐共存。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是与小说描绘的人类社会形成了反差,因为后者充满了对抗和排斥。
水不仅消融了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的界限,而且还消融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界限,使自然和人类社会完美融合。在《管家》中,罗宾逊不止一次地描绘了水涌入福斯特家各个角落的场景,屋里和屋外的界限消失,房子和外界融为一体。“《管家》采用了爱默生最强大的意象,水的流动和包容的特性”[5],使房屋的边缘伸入广阔的自然之中,并与自然相融合。除了水之外,罗宾逊还使用黑暗这一媒介来消除里与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界限。流浪者西尔维厌恶像电灯这样的一切人工的东西,因此她们的晚餐时光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我们面对着窗坐着,一边吃饭,一边听蟋蟀和夜猫子的叫声。”[3]86黑暗让屋子和旷野融为一体,还让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露丝和露西尔在野外度过的一晚,让他们经历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界限的消融。黑夜里各种动物来到离她们仅几英尺远的地方,跨越了人类意识中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界限。在罗宾逊的视野中,人和动物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而已,这也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人类中心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和认识。
事实上,小说中还有很多细节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融合状态。习惯流浪生活的西尔维不懂得传统概念里持家的真正涵义,也无法区分公共和私人空间。在代表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的会客厅和门廊处,西尔维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和废纸。因此,“在《管家》中,从房子的外观组织上我们看到公共和私人的汇合”[6]107。不仅如此,她还将房子和果园连接起来,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邀请进家里,房子已不仅仅是人类的避难所。西尔维的房间“充满了绿草、泥土、花朵和水果的味道,以及蜜蜂的嗡嗡声”[3]89。“食品间里有蟋蟀,屋檐下住着松鼠,阁楼里住着喜鹊”[3]99,燕子“开始在二楼定居”,“猫的数量达13、14只”[3]181。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里和外、自然和社会空间之间界限的混淆”[6]107。房子俨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和其他各种生物可以在同一屋檐下共存。罗宾逊对细节的描述细致入微。当描述房子角落里的落叶时,她提到树叶中夹杂着的一些小纸片,有些小纸片上还写着“我想你”等字词。代表人类文化的语言文字和大自然中的树叶融合在一起,“语言和树叶在屋子角落的相遇象征宇宙中的各种力量汇聚到了一起”此处引文来自耶鲁大学Amy Hungerford教授在其《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课堂上对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的评论(参见http://oyc.yale.edu/english/engl291/lecture15)。。
另一个自然与人类社会美妙融合的例子便是外祖父的字典。在每个字母类别下,他放着以该字母开头的植物的花瓣。比如,在字母P这一栏下,露丝找到了五片干了的三色紫罗兰(pansy),而在字母R这栏下,她发现了玫瑰(rose)花瓣。自然和人文就是这样被巧妙、优雅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罗宾逊的笔下,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与物之间,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处处体现着一种融合的状态。这样的融合可以作两方面的解读。一方面,罗宾逊通过展现自然界中万物不分彼此、和谐相融的状态,揭示了自然的宽容、和谐与美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社会的反思。罗宾逊的不少文章里都透露了她对自然和旷野的热爱。在《放弃旷野》一文中,她强烈谴责了美国建核实验室并将放射性垃圾丢弃于中西部的行为。她说:“事实上,我从东部的一所大学里开始写作,部分原因是我希望那儿的朋友能够明白那些令人生畏的、边缘的,没有人口和历史的,没有他们认可的文化的地方是那么丰富和充满力量。”[7]另一方面,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融合,尤其是作为人类文明和家庭生活象征的房子与自然的融合,使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得以延伸。罗宾逊“破坏了家庭的定义和规则,创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家”[8]。家不再是人类与外界隔离开来的保护罩,或是象征某种约束、压迫,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这样的家中可以和万物和谐共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希冀。
三、精神层面的融合
在《管家》中,除了物质层面上显现的融合之外,精神层面也显现出融合状态。这里的精神主要指人尤其是女性的主体性。在这部女性小说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女性角色,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女性主体性,即盖伊(Geyh)所谓的定居(settled)主体性和流浪(transient)主体性[6]105,而林迪克维斯特(Lindqvist)则将它们概括为固态(solid)的和流动(fluid)的两类[9]。无论是哪种命名,它们实际上指的就是传统的居家女性主体性(定居、固态的)和非传统的漂泊女性主体性(流浪、流动的)。在《管家》中,前者的代表是家政老师,后者的代表则为西尔维。事实上,除了露丝一直跟随姨妈西尔维获得了漂泊的女性主体性外,小说中出现的其他女性均属于前者。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非常直白地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理、心理或经济命运决定了女性在社会中展现出来的样子,而是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了这样的生物。”[10]或者说,是父权制社会根据男性的需求创造了传统的居家女性。美国一直以自由国家自诩,事实上,那里的很多地方依旧是保守和传统的。《管家》中出现的芬格波恩小镇便是这样的一个社区,它拒绝差异,“不能容忍任何程度的‘他者’”[11]。因此在这样一幅充满各种女性的画面中,除了非传统的西尔维和露丝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清晰的轮廓,是模糊的。邻居主妇们在露丝的叙述下都以“某人”代替,或者被称为“一个”、“另一个”,没有具体的名字。当然这有可能是叙述者露丝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也有可能是罗宾逊采用了“无名女人”“无名女人”是汤亭亭《女勇士》中第一章的标题。在该章节,一个违背中国传统道德的女性的名字被剥夺了,以示对其的批判和讨伐。这里,罗宾逊似乎也通过这样的手法进行批判。不同的是她批判的不是这些女性本身,而是造就这些女性背后的文化力量。这样一种叙事技巧,刻意没有区分她们,从而批判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就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失去了原本的独特个性。在学校教育和镇上其他妇女的影响下,露西尔开始涂指甲、做裙子,依据传统女性准则来生活。当露丝和西尔维再次见到已搬出去的露西尔时,“穿得和其他人一样,运动衫、运动裤和裤管卷起的牛仔裤,当她从背后看着我们的时候,她两手插在臀部的口袋里”[3]173。穿着上的趋同昭示着思想意识上的同化,露西尔已成为她们当中的一员,是又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合格女性。
传统势力对个性的扼杀在露西尔身上可见一斑。然而,罗宾逊批判传统女性主体性中个性的被磨灭最突出的例子要数她对姨奶奶莉莉和诺娜的描述了。莉莉和诺娜一辈子都严格按照传统的社会习俗生活,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莉莉和诺娜都有着淡蓝色的头发,穿着黑色的大衣,翻领精致的图案上有亮闪闪的黑色开口。她们厚重的身体从臀部往上前倾,胳膊和膝盖臃肿”[3]29。两人不仅外表一致,而且还有相同的爱好、疾病,甚至连声音都无法区分。这并不完全指她们音质一样,而更多的是指她们相同的思维。露丝在叙述她们的对话的时候又一次只能以“一个”、“另一个”指代。当露丝没有用“一个”和“另一个”记录她们对话的时候,读者是无法区分这是一场对话还是独白[3]36:
你看,我们不能出去找你们。
我们怎么找你们呢?
我们也许会迷路,或是摔倒在路上。
这儿的风太糟糕了,且路上也没有路灯。他们从来不在路上撒上沙子。
狗没有被拴住。
且天寒地冻。
我们两个会被冻死的。即便在家里都感觉要被冻死了。
尽管提到诺娜和莉莉的时候,罗宾逊用的都是复数代词“她们”,读者依然很难辨认出这是两个不同个体,因为人的个体性已被磨灭殆尽。
通过精神层面的两种融合,罗宾逊批判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保守、传统的小镇一方面极力维护传统的女性角色和地位,女性仿佛是既定模子铸造出来的,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小镇排斥非传统女性,各种力量的干涉使得过流浪者般生活的西尔维和露丝不得不弃家而逃,开始流浪、漂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罗宾逊在批判传统的女性主体性的时候,并没有支持后者,即流浪者主体性。实际上,这一点无论是从罗宾逊选择叙述者的名字还是从小说的结尾都可以看得出来。细心的读者看到小说叙述者的名字露丝(Ruth),就很容易联想起《圣经》中的《露丝之书》(The Book of Ruth)。在这个故事中,露丝面临的真正问题是跟随哪一位?而《管家》中的露丝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罗宾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写作之初她无意比拟《露丝之书》的创作,然而事后她本人也惊讶地发现《管家》确实为《露丝之书》的一个类比故事。 在她看来,圣经故事中的露丝所作的决定是很激进的,“你去哪儿,我也去哪儿;你的人民便是我的人民,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12]2。《管家》中露丝选择跟随姨妈西尔维也是一个激进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她接受了西尔维的生存模式,而非大众的生存模式。正如罗宾逊自己评论的那样:“当她跟随西尔维,那么她从一个文明走向了另一个文明。”[12]2
另一方面,在小说的结尾处,叙述者露丝想象了两种露西尔的生活场景:一种是在原来的那个家里,露西尔在厨房,逗着怀里可爱的女儿;一种是在大城市波士顿,衣着华丽的露西尔在餐馆等待朋友。这两个场景都透露着露丝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之情。罗宾逊以这样的想象结束小说,似乎在提醒读者,尽管我们反对传统的女性角色,但流浪者的女性角色并不是那些反对传统束缚、寻求女性解放的女性们的理想出路。罗宾逊无意于评价两种角色孰优孰劣,“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一般不制造对立。当冲突出现的时候,我尽量让双方平等”[12]4。似乎在她看来这两种角色只是现实的两种形式[12]1。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感觉到,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激进女权运动作了回应。生长、生活于爱荷华州的罗宾逊虽然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但还是较为传统和保守的。
罗宾逊钟爱19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如爱默生、梭罗、梅尔维尔、狄金森等,她的创作受到了这些作家的很大影响[13]。尽管风格不同,他们都提出了事关人类生存的严肃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探讨和争论,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他们甚至会提出一个理解模式然后又摧毁它”[12]3。然而在罗宾逊看来,19世纪的这些作家提出的问题在20世纪大家普遍热衷于流行文化的社会中被冷落和忘却了,“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写《管家》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努力参与他们曾经持续过的而我认为现在已经被抛下的对话”[12]1。即她要继续的对话内容之一就是女性的生存问题。那么,女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她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她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发展到现在,没有谁能给女性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四、结语
谢有顺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学现状时曾指出,现在的很多作家“普遍耽于幻想,热衷虚构,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头脑和阅读经验写作,也只记得自己有头脑,没想到自己有心肠,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14]。他将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私人的、自我的、内向的和琐碎的书写喻为密室写作;而将与之相对的书写比喻为旷野写作。当代美国作家罗宾逊的小说《管家》,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旷野写作”思想,且“融合”主题贯穿全书。书中呈现出来的物质层面的融合是积极的、褒义的,而精神层面的融合又是否定的、贬义的。两个层面的融合并不是一种冲突和矛盾,而是事物呈现的真实状态。正是融合这一主题使小说摆脱了关注身体、关注自我经验的狭隘女性书写桎梏,展现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物质层面的融合使家这一核心概念的意义得以延伸,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包容,更体现了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思想。从精神层面的融合可以看出,作者肯定对差异的尊重和对个性的追求,否定抹杀差异的成规陋习。通过融合这一主题,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作家对人与自然相处、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让读者看到作家感官视野和灵魂视野上的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管家》值得中国读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FAY S. Marilynne Robinson,The Art of Fiction[J/OL].The PARIS REVIEW, 2008(186)[20140405].http:///interviews/5863/theartoffictionno198marilynnerobinson.
[2]KAIVOLA K. The Pleasures and Perils of Merging: Female Subjectivity in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 [J].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93(4):670.
[3]ROBINSON M. Housekeeping[M].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1997.
[4]BOHANNAN H. Questtioning Tradition: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Images in Women’s Narratives and Housekeeping, by Marilynne Robinson[J]. Western Folklore,1992(1):73.
[5]HEDRICK T. The Perimeters of Our Wandering Are Nowhere: Breaching the Domestic in Housekeeping[J]. Critique, 1999(2):141.
[6]GEYH P E. Burning Down the House? Domestic Space and Feminine Subjectivity in Marylinne Robinson’s:“Housekeeping”[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93(1).
[7]ROBINSON M. Surrending Wilderness[J]. The Wilson Quarterly, 1998(4):60.
[8]WILSON C. Delinquent Housekeeping: Transforming the Regulations of Keeping House[J].Legacy, 2008(2):299.
[9]LINDQVIST K. Fluidity and Solidity in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M]. Diss: Karlstads Universitet, 2006:2.
[10]DE BEAUVOIR S. The Second Sex[M]. PARSHLEY H M,Trans. New York, London and Totonto: Alfred A. Knopf, Inc., 1993:281.
[11]RAVITS M. Extending the American Range: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J].American Literature, 1989(4):661.
篇6
为了熬过这流浪的状态,我逃避现实的方式是坠入梦幻。我闭上眼睛,回忆起一家人昔日聚在一起的时光:母亲栩栩如生地映入脑海,当她大笑时,双眸旁显露出细细的皱纹。我们一家四口,妈妈、爸爸、丽莎和我,又聚在一个屋檐下。
不过,我梦得最多的还是我的未来。我似乎看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参加课堂讨论,孜孜不倦地写着课堂笔记。当我傍晚回到自己的公寓时,背上的书包里塞满书籍。我似乎看到自己走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四周是高耸的教学大楼,秋季的落叶四处飘飞。我的注意力转向那些教室,这些充满平和、归属感和渴望的心情缓解着我的情绪,令我渐渐入睡……
(二)
如今,我的生活与昔日已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从1998年开始,我不但在两年的时间内读完了四年的中学课程,以各门功课都是A的成绩拿到了中学教育毕业证书,而且在1996年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学习。2008年12月,我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并在2009年8月开始上哈佛大学夏季研究生课程(译注:为了照顾父亲,丽兹2003年暂时离开哈佛,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学。2006年父亲死于艾滋病后,她又于2008年5月回到哈佛大学学习)。我已不再穿着破旧的衣服,也不再睡在楼道中,我每天夜晚在曼哈顿区自己的公寓安全度过。在过去的11年中,我以自己的激情在世界各地旅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改变他们的人生。简而言之,我已经完全脱离过去,焕然一新。
说来真是令人惊讶,尽管经历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切,但正是那些经历,让我觉得一段时间的流浪并非坏事。实际上,“免于贫乏的自由”从来不是我的生活目标,流浪状态并不是阻碍,而是我梦想的催化剂。
回忆往事,作为一名流浪者,我每天上午奔波于曼哈顿的一条又一条街道,寻找某一所能允许我上学的学校。我随身携带着一部陈旧的CD机,耳机中播放的是具有感召力的歌曲。我一边走,一边憧憬未来,并看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接近它。
在我一天又一天寻找生活的转机并被拒之门外的场景多次发生之后,终于有一天,一所名为“博爱预科学校”的同等中学资历教育机构接收了我。此时,我又遇到了一个对我这个流浪少女来说简直是天堂的非营利慈善组织――“开启之门”。它为我提供咨询服务、医疗资助、食物…… 由于有了这些帮助,我才能在别人的住宅大楼的门厅灯光下、火车站的大厅里、地铁站的座位上,认真地完成课外作业。
(三)
或许,最令我料想不到的帮助来自新闻媒体。在作为一名虽然上了学却仍然居无定所的流浪学生两年之后,《纽约时报》采访了我,登载了我的故事。此后的数个星期里,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从美国各地与我联系。在我就读的学校,我也收到了不少信件,鼓励我继续努力学习。一些从未谋面的人们带着衣服、书籍、巧克力蛋糕,赠送给我,甚至还有人以热情的拥抱表示对我的支持。一位妇女给我织了一条毛毯。她在邮寄毯子的盒子上贴了一张字条:“当睡在那些冰凉的地方时,你裹上这条毛毯就会知道,有不少人正在关心你、关注你。”
在伸出援手之前,他们中的一些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并没有意识到人的善良行为是怎样的,如今我深知了这一点。可以这样说,这些帮助我的人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他们让我作出了一个决定:加入“开启之门”组织的理事会,成为这个小小组织的一员,为无家可归的青少年开办一所中学,开学时间定在2011年9月。
篇7
活动现场,雀巢公司咖啡师现场手把手教授咖农和学生们如何品尝、制作美味的咖啡,让他们享受咖啡收获的乐趣。很多咖农虽然种植咖啡几十年,但还是第一次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这么美味的咖啡,心情分外激动。
“雀巢奖学金”金额为5000元/年/人,对优秀学生最长资助时间可持续4年。选拔对象为本科、专科和高职学校的在校生,综合学生的学术表现、社会实践经验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公开透明的选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普洱市妇女联合会、普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普洱咖啡产业办公室和雀巢公司代表出席了“雀巢奖学金”颁发仪式。
侯勇出演抗日神片《诱狼》
电影《诱狼》于3月30日在北京大觉寺正式开机。影片《诱狼》是2015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胜利70周年的重点项目。影片《诱狼》男主角将由曾在电视剧《产科医生》中饰演“赵新”的青年男演员巩诤担当。由著名演员侯勇扮演,程步青由著名演员高明扮演。影片预计将于今年8月份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捉妖记》来头不小:导演拍“史瑞克”
将于7月16日暑期档全国公映的奇幻爆笑巨制《捉妖记》日前举办会。除了有白百合、钟汉良、汤唯、姚晨等大咖加盟外,导演许诚毅此前在梦工厂参与过《怪物史瑞克》、《功夫熊猫》等多部知名动画片,除了广为人知的“怪物史瑞克之父”的称号外,香港出生、好莱坞发展的华裔导演许诚毅,还被评价为好莱坞动画界的李安,此次找到他合作,是希望能创造一部有东方特色的、能和好莱坞怪兽大片抗衡的东方“妖”巨制。
《鸟巢・吸引》来到水立方
篇8
克鲁亚克并不是西方第一个尝试俳句美学的美国诗人。在他之前,艾兹拉・庞德,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斯,艾米・洛威尔和沃莱斯・斯蒂文斯的诗歌都曾从俳句中获得灵感。但是直到“二战”以后,对于这种文体的严格意义上的正式关注才应运而生。布利斯的四卷本著作《俳句》的首卷于1949年出版。它将俳句的经典传统和禅带入了西方。
1953年到1956年是他的“在路上”时期,从那以后,克鲁亚克开始潜心研究佛学和修行。1953年,克鲁亚克基于他对阅读达温特・戈达德《佛教圣经》的笔记总结创作了挑战世俗的作品《达摩如是说》。这本书是他将其大量的精神素材、冥想、祷文以及俳句的整理汇编,是他对佛教教义钻研的结果。1955年,他搬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姐姐家住,在那里,他创作了两部和佛教有关的作品:《觉醒》(他自己写的佛陀传记)和《佛陀告诉我们》(翻译自兰保・威恩・弗兰斯曼在中国寺院的创作),在他的书信中曾提及,这是一部长篇佛教徒手册。
俳句是通过加里斯奈德传到西岸诗人们中来的。在铃木大拙博士1927年的论文《禅宗佛教徒》感召下,斯奈德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漫游日本,研究并修行禅宗佛学。通过他的影响,菲利普・沃伦,李・韦尔奇成为热心的俳句实践者。在1955年,克鲁亚克、金斯伯格、斯奈德和沃伦曾在伯克利汇集,共同探讨关于创作的话题,纵情豪饮,表达自己对布利斯的《俳句》翻译中的观点看法。通过布利斯对日文俳句的翻译和注解,克鲁亚克对其有了情感和美学上的共鸣。在斯奈德的暗示下,他甚至尝试通过冥想写出了一部宗教经文《金色永恒》。他将他的“杜洛斯传奇”看成是一部基于佛陀的“神曲”。佛教对于克鲁亚克更多的是文学上的关怀,而不是像斯奈德和沃伦一样将它作为一种冥想和精神体验。而后,在1968年的《巴黎评论》采访中,他告诉泰德伯瑞根,他是一名精神意义上的佛教徒,而不是一个禅宗佛教徒。其中的区别在于,他的兴趣不在于普遍意义上的学院式教义研读上,而更多地关注佛教的本质。但是,俳句的创作实践贯穿他的一生,成为表达美好的“beat”理念和继承梭罗的美国神秘主义传统的重要媒介。
在美国新一代的诗人中,克鲁亚克结束了美国俳句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单纯模仿,继而开创了整个西方俳句的新阶段。
坐在椅子上(In the chair)
我决定为俳句(I decided to call Haiku)
取个名字叫Pop(By the name of Pop)
在这首俳句中,克鲁亚克为他的俳句起了个美国化的名字“Pop”。该词意义众多,其根意为“流行的,通俗的”,还有“短小、清脆、有力”的意思。美国有Pop music,Pop arts等,是美国人喜闻乐见的词汇之一。我们暂可以将其音译为“爆破诗”,或根据其两个“P”字母将其意译为“片片诗”(体现其短小、清脆、有力)。克鲁亚克将“Pop”一词引入俳句,将这种东方艺术与美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对推动俳句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出版的《俳句年》(第二版)(The Haiku Year)前言的第一句就提到:“正如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的诗歌读者一样,我发现俳句这门艺术是通过一个回溯的过程,这要追溯到杰克・克鲁亚克和迈克尔・麦克卢尔在上世纪50年代对这门日本艺术的实验性创作,以及芭蕉、芜村、一茶等这些大师的诗歌艺术本身。”
克鲁亚克对于西方俳句的贡献并不仅仅限于概念上,同他的日本前辈正冈子规一样,他也钟情于将绘画中的写生(更准确地说是白描)技法应用到俳句的创作之中。不同的是,克鲁亚克的俳句更加美国本土化,更倾向于人化了的自然。
尔后这只安静的猫(And the quiet cat)
趴在邮箱上(sitting by the post)
感知着月亮(Perceives the moon)
这首俳句抛弃了许多技巧性的修饰,甚至没有明确表明季节变化的季语,但是它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整幅画面气氛平和甚至忧郁,“安静”的猫被拟人化了,她似乎若有所思,用心(而非其他感觉器官,比如:眼)去“感知”月亮。而从“感知”一词,我们甚至可以得知这一定不是一个晴朗的月夜,甚至画面上根本就没有月亮(否则,直接用眼去看就可以了)。在这里,“感知”一词运用得非常精彩,它既形象地将“猫”拟人化了,又为我们关闭了视觉之门,打开了心灵之窗。而整首俳句用“And”开头,使我们忍不住要问,在这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读者不同的解答正好为俳句提供了不同的理解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使这首短小俳句的读者获得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这样的俳句还有:
一脚没踢上(Missing a kick)
冰箱的门(at the icebox door)
它却自己关上了(It closed anyway)
篇9
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不断追求自由的经历,更坚定了她的选择,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者。就此一批流浪文学诞生。她以鬼马风趣的笔触,为国人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人们可以通过这扇门满足自己对神秘国外的想象,掀起一批流浪文学浪潮。
二、流浪美学
(一)异域风情之美
三毛游历过50多个国家,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有落后如初的撒哈拉,还有浪漫温馨的意大利等,这些地方的异域风情为三毛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向国人展示了独特的异域风情之美。
在《撒哈拉的故事》里这样写到:三毛在沙漠中的一个房子边看见挂着“泉”的牌子,当三毛想一探究竟时却被说成是偷看人洗澡,问清情况后三毛才知道原来这是澡堂。沙漠中的澡堂是怎样的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三毛也享受了一把“泉浴”的待遇。三毛裹着一条大浴巾走进一个小房间,光线昏暗,空气污浊,最令三毛惊奇的是真的有泉水,虽然只是一口类似深井的泉,还是让沙漠中的三毛从心底里激动。三毛发现这里的人很友好,有人帮三毛打了一桶水,接下来的事可以说是让三毛瞠目结舌了,打水的那人直接把水从三毛头上浇下来,接着三毛被送到类似现代的汗蒸房里,三毛发现每个洗澡的妇女的姿势都是她不曾见过的。每一个妇女都用石头蘸着水在身上刮,她们不用水,也不用肥皂,每刮一下,就有一条黑泥浆从身上流下来,就连周围的墙上也因常年受污泥熏染有了厚厚滑滑的东西。她们谈论的话题都是“几年没洗澡”之类的,三毛彻底被震撼了,一番思虑之后才认识到这是沙漠淡水资源奇缺的结果。沙漠里的审美观念是以胖为美,而且都把自己包裹得像个木乃伊。平时在衣服遮盖下的胖大和现在的胖大对比明显,真是触目惊心。自此,三毛对沙漠澡堂印象深刻。
三毛见过的最小的新娘只有10岁,这个小姑娘叫姑卡,最令三毛疑惑的是结婚的消息不是从父母那得知,而是从“我”这个相处还不深的朋友处告知。当三毛去询问姑卡的父母时,理由很费解,姑卡的父亲居然迂腐的认为这种事不好直说。这种习俗造就的婚姻,不用看结果也知道注定是一个悲剧。没有交流的家庭怎么能得到幸福。当三毛把结婚的消息告诉姑卡时,小姑娘平静且羞涩的低下了头,好似已经从心底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三毛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别扭。在繁忙的婚礼装扮下,小姑卡从一个少女变成了一个撒哈拉威女人。命运之轮又一次开启,不知是否会重复祖辈相同的演绎。“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这时,鼓声响了起来,它的声音响得很沉郁,很单调,传得很远,如果不事先知道是婚礼,这种神秘的节奏实在有些恐怖。”这种仪式似乎是少女时代的终结,撒哈拉威妇女时代的开始。迎亲时新郎暴力的抓着挣扎的姑卡往外拖,反抗激烈的姑卡也在新郎脸上抓出几道血痕。据说这是风俗,结婚拼命打才会幸福。说实话,三毛并不喜欢这种形式的幸福婚姻。婚后第七天,三毛再次见到姑卡时,她已经从过去的圆润可爱变得眼眶下陷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她会变成现在常见的、为生活发愁的撒哈拉威妇女。
在三毛的作品中,有关异域风情的描写有很多,但三毛展现的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表层观赏,而是独具意境的异国风情画。
(二)悲情之美
从三毛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很多悲情元素,这可能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三毛小时候离开大陆,漂泊台湾,学生时期又在学校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还有过一段自闭期,以及后来的几位爱人相继离世,造成了三毛的悲情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则透露着悲情结局。
在《爱的寻求》里写到,三毛在一家小杂货店里认识了沙仑,沙仑很老实。三毛一天要逛几次杂货店,于是就提议向沙仑记账,沙仑在询问哥哥之后最终答应了三毛的请求,但他不会写字,就让三毛自己记下所欠积的东西,而且沙仑从不核对三毛的帐。因为他的信任,三毛对他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三毛去买东西的时候,沙仑请三毛给他太太写一封信。经了解,三毛才知道沙仑是被骗婚了,而这个可悲的男人还痴痴的等着妻子归来,这仿佛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三毛不想让这个老实人希望破灭,就帮他写了这封信,因为回信地址是三毛丈夫的邮局信箱号码,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沙仑每次见到三毛都要询问是否有回信。几天后,还真出现了回信。由于是法文,沙仑请荷西读信,信中说让沙仑筹十万块西币送给她哥哥,这样她就能买飞机票回来。三毛一听,又是一个骗局,可是沙仑已经被太太要回来的消息迷昏了头。为了尽快筹到钱,沙仑一天要兼好几份工,三毛看到这样的沙仑心疼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三毛将真实的情况告诉了沙仑。沙仑听了三毛的控诉,像冻结了似的,唯一表明他活着的是眼泪像洪水一样泻下来,他什么话也没说,往黑暗的旷野里跑去。这一刻预示着沙仑希望的破灭。第二天,沙仑来到三毛家跟三毛道谢,只是三毛觉得有什么东西已然悄悄在改变。几天后,从警察那得知沙仑的消息,三毛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沙仑死了,而事实是沙仑偷了哥哥的钱逃走了。沙漠是撒哈拉威人的根,离开沙漠,沙仑就像个无根的人在做着飞蛾扑火的举动,结局一定是毁灭。
悲情意识在三毛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展现,在《沙巴军曹》中这样写到,三毛夫妇送一个喝醉的军人回家,后来才知道这个军人和撒哈拉威人的恩怨:曾经为了争夺水源,撒哈拉威人杀了所有的沙漠军团,只有这个军曹喝醉了跌倒在营外,活了下来,他醒来后像个疯子一样跌坐在兄弟的尸体上。从那以后,他就不再讲名字,他说兄弟们都死了,他不配有名字。一段时间后,西班牙政府要撤离沙漠,就把军团的尸体挖出来一并带走,三毛才想起他醉酒的那个夜晚也是在这坟场附近,这么多年依旧没使他的伤口冷淡下来。几天后,听说那个军曹死了。有一群撒哈拉威小孩在玩一个盒子,军曹觉得不太对,就跑过去赶走他们,盒子瞬间爆炸,军曹被炸成了碎片,孩子们却没有生命危险。他的兄弟们都被运走了,只有他被永久的留在沙漠里。为了最仇恨的人扑向死亡,静静的埋在这片相爱相杀的土地里,他似乎做了最好的示范。
通过这些作品,我感受到三毛无处不在的悲情美学,感受到三毛无比坚强又脆弱的内心。
(三)人性之美
三毛的作品不是简单的游记,还充斥着浓厚的人性关怀。她的作品里记录着各式各样的人,同样倾注了很多情感,她具有真善美的人格。
先谈谈三毛的真。她不分阶级,不分人种,带着单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她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敢于说真话,处处透露着真性情。在《芳邻》里写到,三毛常把东西借给邻居,水桶和拖把传到黄昏,还轮不到她来用。邻居看到三毛好说话,就隔三差五来借灯泡、洋葱、汽油等物品,三毛本是怀着与邻方便的心理做这些的,没想到她们要的这么理所当然。有一个在医院做助手的邻居,因为受到文明的洗礼,拒绝用手吃饭,所以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他的儿子就要来敲门。“我爸要吃饭了,我来拿刀叉”。三毛借给了他。从那以后,他的儿子天天来借。三毛不胜其烦,于是买了一套送给他。没过两天,他又来了,三毛问:“怎么又来了?上次送你的那一套呢?”“妈妈说那刀叉是新的,要收起,现在我爸爸要吃饭。”“你爸爸要吃饭关我什么事?”最终三毛爆发了。她认为对万物应有平等之心,但平等是建立在真正的理解和同情上,若得不到平等对待,她也会用真性情表达不满。
再说三毛的善。三毛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广博的爱,她会把自己的药片给一个年老的撒哈拉威女人治头痛,送她们漂亮衣服,给邻居姑卡用偏方治疖子,给母羊去衣胞,三毛乐在其中,她对自己有把握的小事当仁不让,当做是生活的调剂品,但她也有分寸,涉及到生命危险的生产大事就不会随自己儿戏了。三毛把这些有趣的事告诉荷西,荷西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文明人被吓得心惊肉跳,所以再有这样的救人事件三毛也不会告诉荷西了,怕荷西影响她的救人大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荷西才知道三毛又做了牙医,居然用指甲油给妇女补牙。三毛享受着这份简单而又有趣的医学事业。接下来相继开拓了搭便车的业务。她会送年老的撒哈拉威人回家,送水给沙漠上幼小的骑行者,送西班牙小兵去镇上看电影,这让她想起了同龄的弟弟,他乡是否有便车供弟弟搭乘。她说过“在这片狂风终年吹拂着的贫瘠的土地上,不要说是人,能看见一根草,一滴晨曦下的露水,它们都会触动我的心灵。”每一次相遇都是缘分,她怎能让这缘分从指尖溜走。
篇10
简介: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Bolano),智利著名作家,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积极推动"现实以下主义"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其他作品包括《护身符》、《遥远的星辰》、《打电话》、《智利之夜》、《2666》等。过世后他的作品仍陆续被西方国家发掘出版,赞誉随之而至,苏珊•桑塔格称他是"那一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值得钦佩的小说家",《明镜周刊》则评论他为"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胆大的作家"。《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主要讲述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的故事。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在圣特莱莎的惊险采访经历。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主要介绍了著名作家阿琴波尔迪的传奇人生经历。《2666》的最初版本波拉尼奥的好友波德莱尔在作者去世后于2004年出版的西班牙语版,本文的英文原文引自娜塔莎•维莫2008年英文版的《2666》,中文版本是赵德明于2012年翻译出版的版本。《2666》的误译现象可分为"词语"、"标点"和"句子"三部分,因篇幅关系,本文主要探讨"词语"和"句子"部分。据笔者调查,赵德明译本的词语误译共计两百余处,句子误译也有一百五十余处,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对其重要者加以探讨。本文主要分为"词语"、"句子"和"标点"三个部分,误译词例共计八个。
1.词语的误译
1.1The next day was much like the first. When they left, she drove the same way he'd taken to Hyde Park the day before. (Natasha Wimmer, 2008: 51)
第二天与第一天相似。车子开上大街后,他俩走上前一天前往海德公园的道路。(赵德明,2011:59)
"much like"翻译成"相似"可以,但是太书面语了,翻译成'差不多'更符合当时的语境。"she drove the same way he'd taken to Hyde Park the day before"可以改为'丽兹把车开上昨天莫里尼开来的那条通往海德公园的路'。因此整句话改成'第二天也差不多。他们开车离开时,丽兹把车开上昨天莫里尼开来的那条通往海德公园的路'。
1.2She wasn't just pretty but intelligent, too, thought Espinoza, though posibly too thin and delicate for his taste. (Natasha Wimmer, 2008: 125)
曼努埃尔觉得这姑娘不仅漂亮,而且聪明,也许对他的品味来讲过于纤细了一点。(赵德明,2011:131)
"not just …but…"虽然一般情况下翻译成"不但…而且…",但是在该句中显得过于工整了,如果翻译成"又…又…"就会通顺不少,'曼努埃尔想她又聪明又漂亮,尽管就个人品味而言或许优点过于纤瘦了点儿'。
2.标点的误译
2.1It's an old story, the relationship of Mexican intellectuals with power. I'm not saying they're all the same. There are some notable exceptions. Nor am I saying that those who surrender do so in bad faith. Or even that they surrender completely. (Natasha Wimmer, 2008: 120)
实际上,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墨西哥知识分子与权力的联系源远流长。我不是说人人如此。有非同寻常的例外。这不是说投靠权力的人们都是居心叵测的。甚至连这样的投靠也不是符合规矩的投靠。(赵德明,2011:127)
很多英语作家习惯上用各种从句组成很长的句子,但口语中用短句比较多,而汉语中习惯用长句表达。考虑到语序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该句改成'说起墨西哥知识分子跟权力的关系,那话就长了,我的意思不是说他们都一样,当然也有一些著名的人物例外;也不是说那些屈从于权力的知识分子信念不坚定,或者甚至完全屈从于权力。'2.2 Then they moved from the front seat into the back and did it. It was a quick fuck. But then she rested her head on his chest, without saying a word, and for a long time he stroked her hair. The smell of chemicals came in waves on the night air. Espinoza wondered whether there was a paper factory nearby. He asked Rebeca and she said there were only houses built by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em and empty field. (Natasha Wimmer, 2008: 151)
二人从轿车的前排作为转移到后排,。速战速决。但后,姑娘靠在他胸前,什么也没说。他长时间地抚摩着她的头发。夜风传来一阵阵化工制品的气味。曼努埃尔以为附近一定有造纸厂。他问了这个问题。可利百加说附近只有居民自己搭建的房屋和空地。(赵德明,2011:157)
翻译绝对不能字对字地翻译,那样的翻译跟机器翻译无异,而应根据目标语的句法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相应调整语序和标点符号。如果改成'为了方便行事,两人从车子前排挪到后座,开始,不过很快就完事了。完事后利百加把头靠在曼努埃尔胸前,一句话也没说,而他就一直抚摸着女孩的头发。夜风中传来阵阵化工制品的味道,他问女孩附近是不是有化工厂,女孩只是说这里只有居民自己建的房屋和大片空地。'
3.句子的误译
3.1 The young Pelletier didn't realize at the time that the novel was part of a trilogy (made up of the English-themed The garden and the Polish-themed The Leather Mask, together with the clearly French-themed D'Arsonval). (Natasha Wimmer, 2008: 3)
那时年轻的让-克劳德•贝耶迪还不知道《达松法尔》是三部曲之一(另外一部是英国题材的《花园》,还有波兰题材的《皮面具》,《达松法尔》则是法国题材)。(赵德明,2011:11)
英文句子和中文句子的词序安排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字对字地翻译,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语序,如果翻译成'当时年轻的贝耶迪并不了解《达松法尔》只是三部曲之一,《花园》(英国题材);《皮面具》(波兰题材);《达松法尔》(法国题材)',这样就通顺多了。
3.2All four were put up at the same hotel. Morini and Norton were on the third floor, in rooms 305 and 311, respectively Espinoza was on the fifth floor, in room 509. And Pelletier was on the sixth floor, in room 602. (Natasha Wimmer, 2008: 36)
会议组织者安排四人下榻在同一饭店,请莫里尼和丽兹住在三楼,分别是305和311房间。请曼努埃尔住五楼509房间,请让-克劳德住六楼602。(赵德明,2011:44)
这句话的翻译太过嗦,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够"言简意赅"。如果改成'四人被安置在同一个饭店,莫里尼住305房间,丽兹311,曼努埃尔509,让-克劳德602。'则显得简单明了,行文流畅许多。
3.3An undeclared war, with its ups and downs, moments of tension and moments of truce. (Natasha Wimmer, 2008: 109)
不宣而战,时高时低,有时高度紧张,有时暂时停火。(赵德明,2011:116)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对"ups and downs"的解释如下:(1) 一上一下,起伏地;(2) 来来回回,往返地;(3) 到处,四面八方;(4) 沿…来回,在…的各处;(5) 详尽地,透彻地;(6) 迅速地上下打量,扫视(2001:3852)。本句中的"ups and downs"应该理解为"起伏地",该句翻译成'不宣而战,战事时有起伏,有时紧张,有时偃旗息鼓'更好。
3.4This made them laugh even more, although then they were immediately sad, since the ridiculousness of "colleague" somehow erected bridg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tween Europe and this drifters retreat. (Natasha Wimmer, 2008: 112)
这越发让三人大笑起来,但随后三人就难过了,因为按照主任的方式,一个"同事"的称谓就在欧洲和那个游牧族群之间建立了混凝土大桥。(赵德明,2011:118)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对"drifter"的解释如下:(1)漂泊者,流浪汉,流动工,游民;(2)漂流物;(3)流网渔船,飘网渔船;(4)架式凿岩机,架式钻机(2001:960),"retreat": (1)退却,退避,退却信号;(2)降旗号;(3)回退,隐蔽,修养;(4)隐退处,休养所;(5)收容所;(6)飞机后斜度(2001:2900)。考虑到这两个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和汉语的语序,本句译为'这张字条让他们笑得更厉害,但紧接着就有点伤感,因为同事一次的滑稽运用一定程度上在欧洲和流浪者栖息地之间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沟通桥梁。'
4.结语
智利著名现代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2666》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跟娜塔莎•维莫2008年翻译的英文版相比,赵德明译本中的误译情况比较多。本文主要从词语误译、标点误译和句子误译方面解读赵德明译本,虽然因篇幅有限,只是选取了几个误译实例,但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误译大都不是因文化内涵深邃而令人难以把握的特殊词语和句子,而是因为译者没有把握好翻译的标准,只是字对字的直译。笔者认为,在翻译外语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译者要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甚至多种翻译方法并用,同时还要考虑汉语跟外语见的文化差异和中国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这样才能做到即准备表达原文的意思又不失美感。
参考文献
[1]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 赵德明.2666[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 骆海辉.《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解读[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 12): 65- 71.
[4] 闫茁.《我是猫》汉译本词语误译[ 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 ( 6): 117- 125.
[5] 赵杰丽.《哈姆莱特》的文学译本研究[ J]. 语文建设, 2013, ( 10): 39- 40.
[6] 原炜坷.《源氏物语》的丰子恺译本与林文月译本[ J]. 剑南文学, 2013, ( 4): 91- 92.
[7] 程婧.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 ( 6): 94- 97.
篇11
影片以旁白开始,匈牙利色彩的音乐、昏黄的画面基调,像是尘封多年的老照片,展现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世界。而后,镜头切换到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里的3个人,色调改变,随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以及车祸后年轻男子默然的表情,带着些惶恐无措的眼神。于是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色调中故事娓娓道来。
影片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闪回与现实重叠,剪辑流畅,情节紧凑,一条是积极的乐观的现实的线,逐渐延伸回乡之路,一条则是带点儿忧伤神秘的回忆的线,徐徐叙说故事。
祖孙两人,一辆协力车,一盒双陆棋,两颗色子,一段动人的回乡之旅,一趟寻找记忆的浪漫跋涉。唯美得令人心动,没有复杂纠缠的人物关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灿烂如同三月的阳光,拂去我们心房中冷漠的尘埃;温暖如海边的木屋,等待我们记忆空白之后的归途。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人生总有很多的转折,淡定从容地将“转角有爱”记在心上,这是一种信念。而每个遭遇,都会成就一段生活的历练、一段人生的记忆、一段命运的延伸。
二、百丹:救赎的力量
影片的灵魂人物百丹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怀着豁达的心怀面对着周遭的一切。那种处变不变的镇定,那种深谙世情的冷静,都在米基・马诺洛维克的演绎下神采飞扬。政治家的口吻述说了百丹的过去一那些没有被放出来的回忆。
百丹这个角色不仅仅充当萨西新生活的救赎者,并且代表了一种力量,一种可以突破重围的力量,它来自于生活的历练。影片中流露着着浓浓亲情之爱,同时洋溢着长者百丹对已经年长却又失去记忆的外孙萨西的救赎之爱,这种爱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百丹作为长者,“以其年龄优势带来经验与智慧的优势而扮演了指引、帮助、拯救年轻人的角色的认识,导演为老少关系铺设了这样一种模式:老人作为“智者”形象出场,拯救散发原始气息的“顽童”。失忆的萨西如同被时间和记忆遗弃的顽童,百丹牵着萨西的手走出生命废墟。百丹举重若轻地为我们端平在时间蹉跎中苦与乐、得与失已然失衡的生命天平。
对于百丹,当一切年轻都卸下了面具,当时间已经沉淀了太多的浮躁轻狂之后,在一遍遍地掷骰子中、一次次地棋王对决后,才悟透生命的寓言,“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一点点运气”,而掷骰子的时候,“想着一个数字,丢出去,就会赢”。于是,他可以在双陆棋中享受至上的愉悦,“我们不是为了赌,而是为了荣誉而战”,他会跟萨西说新闻上的东西都是在洗脑,他会大半夜地在医院同自己的外孙喝酒唱歌,他会把那些萨西随身带在身上的药品全部丢进火坑,他会选择用骑协力车的方式带领萨西回家,他是生活的掌舵者,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生活之外的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最真实的亲身体验和经历,才有资格被珍惜,才值得被拥有。
百丹用一种最游离的姿态在生命的刀刃上行走,却是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同样的,面对失去记忆的外孙,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他指明方向,给他力量,用一段充满美好风景而又艰辛跋涉的回乡路,告诉他人生有很多的点需要他去攻破,告诉他要用行动把握住自己的爱情,告诉他自己回家的路要自己去走。他像凌厉而又温暖的指向标,给予一种亲情美好的爱的指引。
无疑,百丹是复杂而深邃的,用一盒双陆棋和两颗骰子,掷出生命永远的至高点,却不动声色;同时他又是透明而纯粹的,用一辆双人协力车载满他对外孙的爱,铺满整段回乡路。百丹这个饱满的银幕形象,寄托着现代人身上所不具备的对自己生活的执着勇敢和淋漓尽致的哲思。人可以达观到将一切都看透,在他面前,我们就像小丑般,无地自容。
三、萨西:失忆与寻找
影片里的另一主角是萨西,一个失去记忆的对生活缺乏向往的年轻男子,整天把自己困在昏暗的房间里封闭着孤独着,等到我们通过他的记忆,才得知他过了15年的单亲生活,因为自从他们一家从意大利收容所偷渡到德国后,父母就分居,母亲以家庭失和为耻,整日以泪洗面。我们没法想象在这样的15年中他的生活遭遇是什么,影片并没有把这段记忆重演,但我们可以想象,面对这样一种生活环境,没有家庭温暖,没有朋友陪伴,没有梦想可言,他自卑,对于生活有太多的手足无措,阴霾填充了他的世界。当他恢复了记忆的时候,他的独白是这样的:“我又可以开始做梦了,再玩,再输,再赢,活在此时此刻,活出自己”。百丹这一抹生命迟来的阳光开始照亮了他的世界,于是在最后他找到了爱情,找到了自己。
相对于百丹,萨西代表的更是一种芸芸众生的状态,代表了现代生活的生存失意与故土家园的迷失。影片将这种生存失意夸张成失忆,当一个人忘记了所有,空白占据了生命的全部的时候,生存的力量何在?失意的生存是一种现代人的弊病,是“丧失家园的忧郁症”,冷漠的环境,失调的生活,隔阂的感情,失焦的未来,找不到生存的力量,大部分成为被生活流放的人,找不到可以依托的精神家园,颓废荒唐。
篇12
大众文化对舆论引导的消解
1、感官刺激的满足与思想深度的忘却
舆论引导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行为引导集束到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总目标上,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行为。然而,大众文化崇尚的是快乐与愉悦,重流行与浮华,轻充实与深度;重实用与形式,轻理论与内容;重物质利益的崇拜,轻价值观念的建构;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欲望的满足。大众在追求与满足的背后却忽略了思想深度的加强与价值体系的构建,忽略自身在社会和工作中的位置确认与功能发挥,更无暇关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推卸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感官刺激和欲望满足的思想就背离舆论引导的发展方向,消解了舆论引导的功能发挥。
2 、个性化的张扬与社会性的丧失
舆论引导是一种社会性取向与集体性活动,公众在为共同目的而努力,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也拥有更多的社会性,人们参与其中不感到孤独。然而,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孤独的流浪者,他们群居在一个社会,虽有着某种职业或技术上的关联,但彼此是疏离和零散的。追求个性而失却社会性的大众面对舆论引导则会产生排斥心理与拒绝行为,给舆论引导设置了障碍,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阻力,消解了舆论引导的功能。
3 、社会思想的消解与价值体系的建构
在大众文化中,大众以“个人”的身份进入到社会,以反中心、反逻各斯为取向,通过个性的张扬达到对社会的反叛和对中心的否定,用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表现自我。当人们对大众文化迷恋之时,其背后隐藏的消费主义的张扬、颓废主义的弥散和理想主义的消解,必然导致人们对人格、意义、价值追求的失落和命运、前途、事业的彷徨,从而人们在大众文化的巨流中竞相模仿、复制,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单向度化,造成人格、趣味的趋同,最终导致社会思想的单调、生活方式的庸俗、思想观念的世俗化,进而对社会思想和社会价值产生消解作用。
正确引导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夹杂的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的意识形态给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带来了一定的消解作用,如不及时对大众文化加以正确引导,匡正时弊,势必会造成人们社会价值的分裂和意识形态的崩溃。这样,对大众文化包含和体现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表现形式等方面加以引导、改善和提高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1、提升大众价值观念和审美修养
媒体要借助精英文化、主导文化等各种力量培养大众的价值观念、审美修养和自觉意识,使其在辩证地看清大众文化的利弊后,能够正确鉴别大众文化的思想内涵。大众媒体要逐渐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觉意识,提升其高尚的审美追求,使大众文化在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为大众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休闲方式提供文化导向和文化资源。
2 、注重社会主导文化的引导
主导文化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是政治话语的表述,反映的是国家的根本文化趋向、价值观念和国家意志,媒体要利用主导文化的权威性、教育性和引导性去调节和制约大众文化,纠正大众文化不良趋向,提高其文化品位,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媒体还可借鉴大众文化传播的成功模式,用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去传播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并非对立的关系,社会要给大众文化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健康的文化食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趣味、不同风格的文化需求。
3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与大众之间传输和表达的渠道,媒体从业人员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传播者,大众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对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消费乃至整个发展水平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大众文化的主创人员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素质的提高与增强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其认清时代形势与发展需求,把握时代精神,追寻民族灵魂,伸张媒体的主体意识,构建社会的主流话语,把握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和文化发展。
篇13
我到美国后即进入在纽约市内外国学生中颇具名气的非牟利机构“国际中心”补习英文。这家专门提供义工服务的组织,相信在纽约的中国留学生中,鲜有不知其名的。该中心的主要服务项目除了提供英文补习外,还有组织市内旅游、会员聚会等项目。中心内每年对每位学员的收费是150元左右,提供的英文教学是为每位会员提供一位一对一的美籍义务工作者与之交谈,每星期交谈一次,每次一小时,时间任选。会员和义工可在该中心的大型教室中对话,也可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交谈。
该中心的每一位义工都不收任何教学费用,义工们风里雨里地来到中心为学员上课全凭自己的兴趣,学员每年交纳的学费只是用来作为中心的简单维持费用。
算下来,国际中心对每位学员的收费每堂课仅两元多,几乎比市内任何一家有规模的大型英文补习中心收费都低。但即便如此,中心每隔一阵都还会因为学员匮乏而向现有学员发出告示,要大家为中心的发展贡献一份心力,请求学员们能为中心带来更多的新学员。如此求生若渴实在因为美国政府完全是视这类机构的服务人员数量而行拨款的,学员人数的减少无疑为中心请领经费带来不利。但对于义工教师的招募工作,中心则似乎从未有过不敷之虞。
我在国际中心断断续续将近3年的学习生活中,先后曾换过3位义工老师。第一位是一个在德克萨斯州出生的老人杰克。杰克已经快60了,他早年离异,孤身一人住在一条船里。他的船就停在曼哈顿上东城外的码头上。他在纽约一共生活了8年,在这8年期间,他靠自己当年的一些积蓄过活,生活相当节俭。他生性酷爱观剧,但又买不起售价高昂的大型百老汇戏票,就时常在剧院门口等戏演到中场休息时,收票人已不再验票之后进场。他靠这种办法看遍了曼哈顿百老汇剧院几年来的所有大小演出。在国际中心中有时会有十分廉价的次一级百老汇剧票出售,杰克有一天直白地告诉我,他就是想占这种“小便宜”才到国际中心做义工的。他从教我和美国人说话要尽量放松开始,和我共度了一年的时光。后来,他由于对纽约的寒冷忍无可忍,搬回南方去住了。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位在银行做机要秘书、40岁左右的美国中年妇女。我和她的师生之谊相当短暂,只维持了几周就因为她要去外州度长假而告结束。但在短暂的交往中,她还是告诉了我有关她那个阶层妇女的所思所想。比如我们一同翻阅妇女生活杂志,她并告诉我哪份杂志办得脱俗。当时正是克林顿夫妇尽全力向白宫冲刺的时刻,我的老师对克林顿的是非只字不提,只是一味地对克林顿夫人进行挑剔,或者告诉我一些有关未来第一夫人的小道消息。
我的第三位老师史蒂夫是位现年45岁的美国律师,专做商业法律方面的诉讼事务。他属于那种不具大背景的小律师,像成百上千的美国小律师那样,与别的律师合伙共用一个接听电话的秘书,自己动手处理各种繁杂的讼案准备工作,包括打字、编文件号码,常常忙得周末还要漏夜工作。每当这样的日子,他在给我上课时即会秽言不断,骂出在纽约黑人区也难听到的脏话。他性情随意,不喜欢受任何拘束,是典型的纽约人脾气。
史蒂夫住在曼哈顿的富人区上东城七十余街,养了两只10岁以上的猫。
我的这3个老师背景迥异,层次不同,但却作了同样的选择。最甚者是最忙的史蒂夫,他每周除了陪我共度在他来说一定无聊透顶的一个小时外,还要在星期天的晚上去市内的流浪者收容中心做整整一个晚上的义工,帮他们做一些文件的准备工作,夜里时常还得睡在那里。在课堂上,我时常会忍不住问史蒂夫何苦在这里干这些不拿钱又没有什么意思的工作,但每次他都是做着鬼脸说:“你不要管。”
后来我开始觉得美国人实际上是很孤独的,他们习惯于自成一体,以满足对独立生活和生活自由的需要,但也是这种独立生活连带出来的一种因果关系,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又要忍受同这种与自由俱来的空虚,他们于是渴望遇见新鲜刺激的事和人来调剂生活。
都说美国生活声色犬马,其实得看怎么说。
在国际中心学习的同时,我有时也去另一个免费的学习场所锤炼英文,这个去处是“法拉盛社区调解中心”。这本身就是一个由义工组成代为附近居民调解家庭纠纷的地方。每到星期三晚上,调解中心都会由义工来教授英文,教师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位只20出头、美国出生的漂亮女孩,中心的英文学生名额则向社区无定额开放。
这里的教学采取大家一同聊天的轻松方式,学生和教师围着一张大圆桌插间坐着,大家随意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调解中心的固定教师大约有四五人,全部是一分钱不拿,学生也是一分钱都不用交。但常常到了星期三晚上,教师是来齐了,学生却只有一两个人到场。
近年来在美国,不光是中年人及老年人,年轻一代做义工的事也已经越来越普及。“纽约市义工社团”就是美国最大的青年义务服务组织,其提供的义工服务包括照顾老人、修建花园乃至课后辅导等300多个不同的项目。该社团手笔不凡,平均每年都面向社会招收750名16到20岁的义工,许多华人新移民子弟也是这个社团中的骨干分子,为自己日后走上社会做出铺垫。
为了提倡青少年义务服务社会的风气,1993年下半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又签署了有关扶持青少年义工力量的条文“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鼓励青年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义务服务。法案中明确规定,对于做满1400个小时的青年义工,美国政府将每年奖励4725美元的奖学金,而且这笔钱既可以用来抵做大学学费,也可以做职业训练用或者偿还大学贷款之用。
发达的“义工现象”其实是出现在美国这种发达社会的一个异数,因为其与资本主义大色彩有太多的不协调之处。但无论如何我对美国的义工充满无限敬意,因为正是经由这些一文不取的人使我在寒冷的异国感受到了人间最大的温馨。
但自1994年开始,调查显示,由于美国的经济不景气,“义工”这一曾造福千万民众的义举也开始式微。美国由800个义务团体组成的组织“独立面”近日委托一家调查公司所作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在当今的美国社会中,愿做义工和慈善捐款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究竟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美国盖洛普今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盖洛普的这项调查是对全美1590名成人作的一项“你是否担心将来钱不够用”的问题的发问,对此回答“是”的人竟达到73%。而在1988年,盖洛普就同样的问题发问时,回答为“是”的人仅占57%。事实上,虽然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数都显示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回升,但大多数的美国人仍未感到有切身的好处,人们仍对自己的经济情况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