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养殖业可行性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

篇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水平、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本项目的开展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延续与深化。近年来,江海学院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素质以职业技能为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和成果,是我们将教育教学系统改革聚焦于“因材施教”主题的深厚基础。

2、研究的主要内容。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才华与潜能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键是实施差异施教策略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教学;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2、现代人才观理论。传统教学过程都是同一标准,重视共性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律发展,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课题研究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逐渐实现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我院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经验总结法。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系统、综合实施因材施教的整体方案---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退进、普及推广”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并予以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进行师资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课题研究的最关键因素。我们首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为课题研究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二是观念的更新。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有关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启迪了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进行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课题分解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课题进行分解与细化,要求主要课题组成员每人抓住一个子课题,力求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定期向课题组进行汇报,做到有分有合,分层共进。具体分工为:

课题分解内容负责人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刘峻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奚日宁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刘峻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朱敏红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钱胜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

1、围绕课题,按照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分别开展了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交流、“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主题研讨活动。项目负责人刘峻老师撰写了《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在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理论》2007年第七期。

2、及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教学案例,研究“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总结。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在详细剖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知识层次结构”,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层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层适合于一般学生,提高层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2、教学分层

(1)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分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别只在于知识的深度、广度。在编写加强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基础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提高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2)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如对提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设“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不断沿着“有疑—无疑—有疑”的思维轨迹螺旋式上升。对于加强层的学生,应针对其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足等共性问题,采用对重点问题精讲多练,以启发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3、考核分层。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

在试卷命题定位上也应有所区别:加强层试卷应定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范围内,以基本题为主,难度系数为1;基础层试卷除覆盖加强层试卷外还应有提高题,难度系数为1.2;而提高层试卷除覆盖基础层试卷外还应有拓展题,其难度系数为1.4。

(三)结语。作为高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社会上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化形态,并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技术人才,教师要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把握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以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

四、成果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教育理论上深化了对“因材施教”的认识,提出了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探索了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方法。深刻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推广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内容上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教改实践。从形式上看,打破了传统的“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不同层次分流培养。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该项研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项目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渐进过程。作为立项课题的研究,虽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囿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本项目作为一个课题会有结题,会有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它不会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不会随着课题的完成而完结。因材施教的综合研究和系统实施是我校一项不会停歇、不会完结的事业。

围绕“因材施教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对因材施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因材施教的系统实施,努力做到教学研究成果三面向,即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教师,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下一步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作教改试点,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和全面展开。

初步设想是:

1、选择实验班级,划分学生层次群类。

2、对各类群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对策,进行分层次教学试点。

3、对实验班级精心研究,并与普通班级进行对比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将实验班级情况汇总,形成经验,进而在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层次教学。

5、初步构建高职分层次教学理论体系。

6、通过对各届学生毕业成绩及就业及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对分层次教学理论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峻.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2007.7

2.朱敏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理论,2007.9

篇2

1 建设水产气象观测和服务系统的重要意义

1.1 水面资源及水产生产现状 宿松县境内水域面积125万亩,占版图面积34.8%,可养水面面积84.2万亩,是全国第二大县、安徽第一大县,渔业生产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8.6万吨,实现产值17.0亿元,上交各项税费达到2000万元,宿松水产一直受到国家和省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被列为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重点渔业规划区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优势出口河蟹养殖区十二个重点市、县之一,农业部“实施养殖证”制度试点县和水产养殖HACCP实验区,2015年新增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黄湖牌系列水产品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2 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1.2.1 气候特点 宿松县地处北纬30°10'、东经116°08'。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宿松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受复杂地形、地理位置等影响,经常发生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每年都给水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2 具体影响 在气候条件、日常管理和灾害性天气三个方面影响渔业生产,其中尤以天气变化及气象灾害对渔业生产及产量影响最为明显,如鱼、蟹种苗繁殖、扣蟹投放、生长发育、日常管理、收获捕捞等都和天气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1.3 重要意义

为充分合理利用渔业气候资源,有效地趋利避害,科学制定宿松县渔业生产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生产计划,实行科学管理,保证、保障宿松县水产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建设现代化的水产气象观测服务系统显得尤其重要。

一方面,县内没有专业性的水产气象观测站点,而县城气象资料和湖区又有很大差别,缺乏同步平行观测对比资料,很多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建设该系统可以积累大量的具有湖区特征的气象探测资料,作为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探索大宗水产品养殖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摸索其规律性,对渔业规划、结构调整、科学管理意义重大,对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提供各类气象服务,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给水产养殖业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的作用,对促进本地区水产业长久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本着注重科学研究、开展针对服务、经济投入较少、建设安装方便、管理维护简单的原则对该系统的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

2.1系统组成及特点 水产气象观测服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六要素通用型自动气象站,具有自动采集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雨量、不同深度水温的特点,数据传输采用GSM无线传输方式,供电采用太阳能,可实现无人值守;二是水产气象服务和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根据需要可随时将气象资料、天气预报,特别是突发灾害天气预警公告直接传递给各养殖企业和用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探测到的气象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和预警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和管理。

2.2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沿湖乡镇、企业所在地及指挥船都可安装,具置可由水产生产主管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该系统可提供有线连接、无线电台数据传送等方案,供电采用太阳能,一般条件均适宜。

2.3项目投资估算 经测算,六要素小型自动气象站每套8万元;建设水产气象服务系统2万元;交通、技术支撑、安装调试、辅助设备费用等需1万元;每年用于维护维修及交通费等费用1万元左右。

2.4技术保障 该系统由省气象局装备中心或气象仪器厂负责安装,维护和使用由县气象局和水产局技术人员负责。

2.5资金筹措 该项目纯属服务项目,直接服务于养殖企业和水产科学研究,因此建议该项目建设资金采取政府补助、各养殖受益单位分担的方式筹措。待资金到位后,1个月内即可完成系统的建设和调试,并投入使用。

3 效益评估

篇3

1 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包括教材的选择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1.1 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基本参考和依据。免疫学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不同的专业有其合适的教材,如果教材不合适或者缺少教材,都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2]。免疫学方向的教材很多,与水生动物免疫学相关的教材有肖克宇主编的《水产动物免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杨汉春主编的《动物免疫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等等。肖克宇主编的《水产动物免疫学》是现在水产养殖学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优点是,该教材中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生物的免疫学方向的研究成果,详细的概述了水生生物的免疫学方向研究进展;缺点是,该教材中的免疫学理论体系介绍的过于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理论基础打的不够牢固,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有效的提升。杨汉春主编的《动物免疫学》是生物大类各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优点是,该教材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介绍的比较透彻,比较适合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掌握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这两方面内容的需要;缺点是缺乏常见的水产动物的免疫学理论知识。经教研组研究决定把杨汉春主编的《动物免疫学》制定为学生用教材,但是又根据《水产动物免疫学》一书,整理了常见的水产动物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补充教材。

1.2 提前了解学生

提前了解好学生,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可以通过课前谈话,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因而可以因材施教;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可以有的放矢。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需求出发,调整教学内容,防止知识点过多,过深;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出发,确定讲解尺度,防止学生跟不上教学思路与进程;从学生的学生习惯和学习方法出发,设计教学方法,防止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设计

篇4

舒茶一二三产综合服务项目(一期)

(二)建设单位

舒茶镇人民政府

(三)项目建设地址

舒茶一二三产综合服务项目(一期)选址位于舒茶镇茶园村,建筑场地东临茶园村北头村民组农田,西临陈家大院,北临原舒茶清泉自来水厂,南临舒茶交通服务站。地形平坦,地貌单元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G20国道在门前穿过,交通便利,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四)建设内容

该工程计划建筑面积约2904m2,5层建筑,负一层为配套用房、公共区、餐饮区共计573m2,一层在负一层的基础上添加了会议室和大堂建筑面积为726m2,二三四层均为住宿区和公共区,均为535m2,

一期工程主要用于建设餐饮、购物、住宿、休闲于一体舒茶一二三产综合服务楼主体框架工程。

(五)建设年限

本工程项目计划工期 个月。

(六)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380万元。

(七)效益分析

1、舒茶一二三产综合服务楼位于C20国道旁,南临舒茶交通服务站,交通便利,人、车流量大,有利于吸引来往人员消费,推动我镇经济发展。

2、完成集餐饮、购物、住宿、休闲于一体舒茶一二三产服务楼,建成后,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可以解决附近群众的就业,增加收入。

3、一二三产综合服务楼的建成将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二、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二)建设的必要性

以舒茶一二三产综合服务楼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有机整合、紧密相连,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三、建设规模

(一)建筑等级

建筑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二)建筑面积

2904m2

(三) 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四、项目选址

舒茶一二三产综合服务项目(一期)项目选址位于舒茶交通服务站北侧。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工程估算根据方案及有关说明,按现有基价及费率同时参照同类型建筑预结算情况进行估算。

(二)主要指标

1、总建筑面积:约2904㎡

2、造价指标:约3000元/㎡

3、项目总投资:约380万元

(三)资金来源

清理回收扶贫资金380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

一二三产综合服务楼建成后,将带动周围群众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为我镇农民增收。

(二)环境影响评价

1、工程施工期间,土方开挖及设施噪音、施工垃圾不可避免将会给周边居民带来一定影响。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对噪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当地水环境及周边植被不被破坏。

七、结论

篇5

公司从东南亚等地引进早熟、高产、矮化的优良椰子品种,经过一年多的培植育苗,这些优质椰苗投入了种植。海南省东方市是椰子种植的第一个试种基地,该地处海南岛西海岸,天气干旱,雨水较少,海岸线土质差、沙粒粗,给种植椰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尽管自然条件不佳,但本着科学管理精神及挖掘水井配合好水肥等等科学方法,椰子在东方市种植成功。那是因为椰子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正如我公司的信念相同。公司秉着排除万难的决心和决不轻言放弃的信念,从困境中摸索克服困难的方法。经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和试验,在不懈的努力中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当地干旱地区种植椰子的“以水养树,以树保水”的技术方案。在科学管理和精心培育下,公司在海南的第一片椰林茂盛起来了。几年来,在海南西部、北部和东部的东方市、儋州市、文昌市、万宁市等地种植椰林面积达3万多亩,长势良好,2004年己经开花结果目前规划种植的土地面积将达到10万亩。

从种下第一棵椰子树,到现在拥有数万亩椰园,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同时为生态文明发展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公司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把公司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公司把租来的土地种植椰子后雇佣当地农民进行管理,实施“谁的土地谁管理”,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并与农民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感情,形成了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共同为生态文明发展而努力。

“建基地、办工厂、拓市场、增效益”是公司坚定不移的发展方针“立体种植,多元化并进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公司的绿色战略“林农兼顾”是公司一贯的经营思路。目前,东泰公司已开展立体种植和多元化经营战略,椰子树下种植水果、花卉、瓜菜、牧草等作物,并开展多种养殖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公司还提倡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建设,大力开发各基地的园林绿化工程,从台湾、内陆引进大量的树苗、花卉、草皮、菜籽等绿化农作物做到美化绿化环境,为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而绿化农作物的开发同时又能丰富各基地员工的生活。

东泰公司种植的高效椰子在2004年开始开花结果,2005年起进入产果期。椰子全身都是宝,椰子本身除椰水可以做饮料、椰果、椰冻之外,椰肉可以加工成椰丝、椰干,椰皮可以加工成椰棕、椰糠,椰壳可以做成活性碳和工艺品等,用途多达360多种。而每颗椰子经过加工后出售的价值,比单纯出售椰子增值几倍以上。椰子的利用价值之高,市场潜力之大,产业化发展前景之大,无论是从资源保证还是从市场需求两方面来看,对椰子进行加工都具有长远发展的潜质与意义!

东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依托于东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万绿椰园年产出的几亿颗椰子的基础上,对椰子进行深加工,实现椰子产、供、销一条龙。东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现已完成规划和可行性报告编制、项目报建、设备和物资订货等前期工作。

几年来,中央及海南各级领导曾先后视察了公司的高效椰林基地,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支持,并一致认为,公司把椰林、椰子作为产业调整的切入口是切实可行的。大种椰子不但有利于改造、美化生态环境,还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加工椰子不仅仅提高椰子产品附加值,更能促进椰子产业的高速发展。造福于海南人民。

公司秉着“向上发展,向下扎根,风雨无惧”的椰树精神,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坚持不懈地努力,又以其宏大的包容空间与社会谋求共同发展。

让“香水椰”像股票在海南升值

――记台资企业海南东泰农业开发公司

位于海南西南部的东方市近年除因兴建中国最大的化肥基地闻名外,由台资企业海南东泰农业开发公司引种的“香水椰”也成了令外界好奇与关注的另一道奇特风景。

记者近日抵达这片“香水椰”林基地时,正是日落西海时分,只见橘红的夕阳下,延绵几十公里长的新椰树林排序井然,迎风而立,把海滩点缀得格外美丽。

刚从文昌椰林基地匆匆赶回来的东泰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吴东儒介绍起他的椰树事业,显得十分兴奋。这位来自中国台北的台商快人快语侃侃而谈,他说他是学电子专业的,来海南管理这椰子树事业是受母命来帮弟弟的忙而已。

吴东泰介绍,他的家族在台北从事房地产生意,上世纪90年代初,他母亲来海南投资养殖业,主要养殖鱼虾鳖苗,但不久发现用高位池养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较大,自己的腰包是鼓了,但那片干净的土地不再纯净,老百姓也不高兴。

经过多方面考察,他母亲发现海南虽然盛产椰子,但数量少,且品种不理想,生长周期长,椰果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年海南还要从东南亚一带进口大量椰子。看准市场潜力大的椰子项目后,东泰公司1999年11月从东南亚等地引进了最新优良椰子品种――香水椰,并开始育苗培植。

篇6

二、基地类型

1、企业安置型。依靠现有的各类企业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残联给予政策扶持。

2、辐射带动型。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合同价回收产品等形式,吸纳农村残疾人从业,达到脱贫致富。

三、基地标准

1、残疾人扶贫基地要安排残疾人就业不少于10人(福利企业不含应达减免税比例的残疾人)或安排残疾人从业不少于20户。

2、残疾人扶贫基地是以企业为基础,并在土地使用政策上给予支持,扶持残疾人通过有效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为宗旨的扶贫载体,是容纳残疾人集体劳动生产的场所。

3、残疾人扶贫基地是指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

4、残疾人扶贫基地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市场需求前景,基地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

5、残疾人扶贫基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年人均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

6、残疾人扶贫基地具有为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优良品种、生产工具、资金扶持的功能。

7、残疾人扶贫基地由市残联挂牌确认。

四、申报程序及时间安排

1、各镇、街道根据建设扶贫基地的标准及要求,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方案。

2、各镇、街道残联根据全市统一规划,调查论证后,认真填报《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审批表》、《扶持残疾人从业脱贫项目可行性报告》,《创建基地计划书和协议书》及《市就业扶贫基地扶持残疾人状况统计表》,计划书主要内容有:主要目标、保障措施、时间安排、执行计划负责人等(协议书样本附后),各镇、街道对基地初审核实后,于4月底前将以上报表报市残联审批。

3、市残联于7月下旬组织力量,对基地建设情况,会同市财政部门实地进行审核,审定达标后,将所需扶持资金直接划拨到扶贫基地,确保专款专用。

五、基地的经营和管理

1、基地接受残联的指导和检查,由基地自主经营,全权管理,残联不提供担保,不负经济、民事等法律责任。

2、基地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条件的可在基地内部单列帐户,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3、基地不搞终身制,对照基地标准,合格的继续挂牌,不合格的给予摘牌处理。对于已建立的基地,具有发展潜力,并能按照基地标准,每年多安置残疾人不少于10人,可以作为巩固基地继续扶持。

4、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如决定和调整帮扶残疾人从业项目,举办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班、帮扶协议样本、终止与残疾职工的用工合同等事项要及时报市残联认可备案,市残联将不定期的检查或抽查,以防止弄虚作假。

5、做好统计报表工作。每年11月10日前,镇、街道扶贫基地都要向市残联康复就业科如实填报《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扶持残疾人状况统计表》(附后)和当年扶贫基地工作总结及下年度扶贫工作计划、措施、扶持残疾人脱贫目标。

六、基地检查验收标准

1、基地安排残疾人就业不少于10人,要与残疾人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安排残疾人从业要与残疾人签订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等协议,从业残疾人户年人均收入不低于2000元。

2、基地必须当年见效,残疾人工资当月兑现。基地要明确一名领导负责基地的日常工作,基地管理与服务制度上墙。有年工作计划和总结、帐务清楚、劳动合同、帮扶协议、帮扶情况记录、残疾人就业、从业花名册及收入状况等资料齐全。

3、基地每年要组织一次对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培训计划按管理权限提前10天送市残联康复就业科。

七、扶持资金的标准及使用监督

篇7

第二章资金分配和使用

第三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分配应依据:

1、国家和省有关民族政策;

2、少数民族人口数;

3、农村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

4、农村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5、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情况;

6、其它。

第四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使用范围

1、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包括修建乡村人畜饮用水、电、路、便桥、农村能源等设施,以及改造特困群众的草危房;

2、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的推广;

3、发展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地区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业和民族特色旅游产业;

4、配套补助少数民族农村社会事业,包括改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

5、用于其它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扶持。

第五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1、机构和人员经费;

2、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3、修建楼、堂、馆、所及住宅;

4、小轿车、手机等交通工具或通讯设备;

5、大中型基建项目;

6、其它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三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各县(区)民族宗教局要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民族政策规定,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动员各方力量,建立科学、规范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

第七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申报程序

1、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应由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格式,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可行性报告,上报县(区)民族宗教局。

2、每年3月底前,由县(区)民族宗教局会同县(区)财政局,根据年度少数民族发展工作重点,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中选取年度实施的项目,编制年度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计划,联合行文对口上报市民委、市财政局。

第八条每年项目申报结束后,由市民委会同市财政局对各县(区)审报的项目进行汇总审核,择优选定项目进行扶持。

第九条每年7月底,将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批复,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民委联合下达到各县(区)财政和民族工作部门。项目资金按财政渠道下达县(区)。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条年度项目批复后,执行中不得随意调整。因不可抗力因素确需调整的项目,应按原项目资金申报程序报市民委、市财政局批准后实施。执行中调整的项目资金计划不得超过年度项目资金批复计划的5%。

第十一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进度核拨资金。

第十二条各县(区)财政局将下拨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全部纳入县(区)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专户管理,资金对外拨付须严格规定使用项目,分期分批拨款。

县(区)民族宗教局作为民族资金项目的主管部门,自始自终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监督审核项目资金使用,组织项目验收。项目费用的支出,每张发票要有经办人、施工单位负责人、扶持项目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县(区)民族宗教局认同后,才能到县(区)会计核算中心。县(区)民族工作部门要督促项目单位尽快按照项目批复组织实施项目,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确保专款专用。

凡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设备、物资、工程或服务的,应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当年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十四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其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要进行绩效考评。

第十五条县(区)民族工作部门每年要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进行总结。每年2月中旬,要会同财政局将上年度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以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形式报送市民委、市财政局。

第十六条市财政局和民委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要配合审计等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十七条对截留、挪用、骗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依法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有关管理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篇8

破解三农,金融先行。这是各界逐渐形成的共识。但农村金融更是全世界的难题。因此,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通过金融领域不断创新来解决资金上难题。我们说究竟什么是创新呢?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简单地说创新就是组合,就是组合起来从来没有,这就是创,组合起来谁也没见过,这就叫新。它的方法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因此,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要在金融领域解决好农民资金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其他问题才能更好地去解决。

一、农村融资制约因素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健全。许多专业合作社内部组织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利益分配缺乏制约,缺乏持续发展基础,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财务审计达不到要求,造成项目申报和贷款难。

(二)农民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这是造成当前农民借款难、银行难贷款的主要原因,是造成农村资金困局的关键因素。

(三)组织结构松散。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农民入社初衷仅为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等利益驱使,大多是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建立利益关系。据测算,有60%的专业合作社为“松散式”的农民联合组织,这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以社员身份获取贷款。

(四)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下,农村土地资产大都不能直接用于抵押贷款。农村房产和农业用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两大资产,但农民并不拥有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土地的完全物权。同时,农村土地兼有的生产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土地的资本功能。

(五)联保连带责任不清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获取贷款,或合作社为社员担保,或社员为合作社担保,主要表现在贷款承贷与使用主体不清,容易在贷款偿还时产生权利义务纠纷,极易出现违约。

二、以土地收益贷款的重大意义

以土地收益进行贷款,可以说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农民最重要的土地资产仍待盘活。如何让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转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赖金融创新。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的信用资源未被开发。城市发达的信用体系无法“下乡”。横亘在城乡间的金融二元结构直接阻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以土地收益进行贷款不有利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有利于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释放农民致富增收的潜能,特别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出了创新的新途径。

三、土地收益贷款的前提、关键及作用

(一)开展前提

借款人必须已经依法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并完成确权登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县级政府主导建立公益性的农业发展公司,在借款人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性的物权融资平台,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1)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借款用途进行严格把关;(2)对用于保证贷款的土地面积进行额度限制,借款人必须保留至少1/3的口粮田;(3)对用土地预期收益借款进行期限限制,借款人只能用三至五年的土地收益向银行借款。

以土地收益贷款的特点:(1)利率优惠:贷款利率全省按统一标准执行,即在人民银行同期限档次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上浮30%。目前,一年期7.8%,三年期7.995%,五年期8.32%.(2)期限适中: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期限原则上为1至3年,最多不超过5年,金融机构可以在此范围内合理确定。(3)方便快捷:借款人只需填写《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申请书》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即可申请,受理金融机构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符合条件即予放款。资金最快2个小时到账,最慢不超过2天。(4)用途广泛:贷款主要用于满足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性、经营性资金需求,也可以用于农民就医、消费及子女上学等用途。

(二)用好土地资产是解决农村融资难题的关键

土地是农村最大、最重要的资产,其资本功能仍待盘活。要在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变土地权益资产为资本,发挥土地的财产功能和融资功能,从而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并通过资金支持来推动农业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同时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进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有效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土地收益收益保证贷款是一种用土地预期收益作为还款根本保证的新型农村融资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在不改变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借款人(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将一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物权融资平台,并用该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预期收益作为还款保证,同时物权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出具愿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书面承诺,金融机构按照约定的贷款利率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如期偿还借款的,物权融资平台应及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回转给借款人;如果发生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的情形,物权融资平台则将土地转包给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并用该转包收益代为偿还银行借款,待转包期满且借款清偿后,物权融资平台再将该土地经营权回转给借款人。

(三)对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

根据测算,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每年可让农民融资200亿元—280亿元;如用三年的土地收益做保证,则可融资600亿—840亿元,可以大大缓解农民的融资压力。从200亿元新增投放的效果看,其中100亿元对冲民间融资,则可为农民节省利息约15亿元;另外100亿元中,按我们问卷调查的比例推算,如20亿元用于特色棚膜种植业,则可产生约22亿元的收入;75亿元用于养殖业可产生35亿元收入;其余5亿元用于其他副业增收项目,每年可产生约3亿元的收入。综上,200亿元的投放可为我省农民带来约75亿元的收入,农民户均年增收近2000元。

参考文献:

[1]王利军.转型背景下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篇9

2020年的项目档案考核来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加班加点保时保质独立完成本单位项目档案3本,帮助其他各乡镇完善报送的项目档案15本,邀请市审计处人员帮助审核固定投资及资产负债表40余份。最终在局领导及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圆满完成2020年自治区招商引资任务考核。

在外出招商方面,2020年经济技术合作外出招商共7次。

1.2020年4月23至24日政府区长带队赴山东省考察潍坊市和菏泽市银田农贸集团农贸市场投资项目。

2.2020年6月15至17日,区委书记带队赴重庆市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德业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悦达纺织集团进行考察,双方就综合农贸市场项目、变频空调制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顺利签约。

3.7月27日,政府区长带队赴河北唐山市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进行了回访考察,双方就新能源及铝制品深加工项目进行考察,并就年产15万吨铝制品项目尽快落地利通交换意见。

4.7月29日,政府区长带队赴江苏南京和富市场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回访考察,双方就农副产品零售市场改造提升项目进行了洽谈。在洽谈会上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利通区便利交通条件、现有农贸市场及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情况,并表示吴忠东郊农副产品零售市场符合企业方投资改造提升定位,考察结束利通区就该项目成工作专班从规划用地、合作模式、推进计划、遗留问题化解等细节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并促成项目落地。

5.10月11—12日,区委书记带队赴四川省成都市考察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并与公司就氢能源市场应用、光伏发电、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规划进行座谈。

6.11月5月,政府区长带队赴四川省成都市考察中环高科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并就企业电缆生产项目落户利通进行座谈。

7.12月3日,区委书记带队赴山东省济南市尊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考察,就打造康养示范点建设及运营方案进行沟通交流。

(二)简要分析2020年外出招商项目落地与未落地情况

1.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范围包括:农业技术研发、引进、推广及提供咨询服务,智慧农业项目需要承载方拥有成熟的市场,并在种产销一体化做到无缝衔接。银田农贸集团农贸市场投资项目需要建设用地的规模较大,项目方考虑到我区现有建设用地无法承载且普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流程繁杂、审批时间长导致了项目最后流产。

2.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 考察结束成立了工作专班下设“一办五个项目包抓组”从区级领导包抓养殖业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新能源总装备制造中心和集散物流中心项目、新能源电站运维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智能数字化光伏电站项目、制氢加氢综合能源示范站项目,五方面入手全力配合推进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落地利通区。

3.今年以来我区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规划光伏风电四个平价基地,先后有三峡、国电、中核等新能源项目落户,但配套产业存在短板,企业电缆制造项目是填补光伏风电新能源的产业链优质项目,同时符合入驻金银滩镇装备制造园规划发展要求。为促成该项目尽快落地我区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对接让企业在土地招拍挂、招商引资政策上体验“一站式服务”并于2021年一月份举行了签约仪式。

4.我区目前健康养老行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运营模式单一,日间照料服务水平、示范带动作用亟待提高,应与拥有产业发展优势的济南市尊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保持紧密联系洽谈落地事宜推动我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1、身在政府工业经济运行重要部门,在思想上要保持高度警觉,行为上要极度规范,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单位,没有做到很好的约束自己。

2、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不虚心、不谨慎、导致工作容易出错问题很多,未做到与领导、同事多沟通多请教,并及时更正工作上问题,没有把工作做好做全。

3、作为利通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的一员没有做到时刻以“工信人”自居,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提高思想高度,端正工作态度,考虑问题从单位大局出发多为我局做贡献。

三、2021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结合2020年期间的招商引资工作经验如何让我局在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中开好局迈好步,我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归结如下:

篇10

(一)百村示范工程

我县“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结合省、州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向,每个村小组安排约15万元的资金进行水窖、沼气、道路及村民活动室等设施建设。今年各乡镇上报需实施“百村示范工程”的村民小组197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省上安排10个村民小组、州上安排9个村民小组,共安排我县19个村民小组。下一步将对各乡镇上报情况逐村识别,前后敲定,待省、州批复整村推进规划后再组织实施“百村示范工程”。

(二)规模养牛

截止5月19日,全县规模养牛户(养牛50头以上)58户,牛存栏8454头,其中:饲养50头至100头的35户,101头至200头的14户,201头至300头的4户;301头至700头的5户。小规模养牛户迅速崛起,全县形成了一个以大户为点、小户为面的肉牛产业区。

(三)竹产业培植

竹纸浆一体化项目30.8万亩竹林基地已规划到山头地块。由天巍公司提供竹苗、化肥和劳务费(1.5元/丛,分三年支付给种竹农户),由农户在规划的土地上按技术要求种好竹苗,管好竹林,并按不低于保护价(210元/吨)的价格出售竹材给天巍公司,公司再根据农户交售量按8元/吨的标准支付土地使用费给土地所有者;除天巍公司核心区计划种植8—10万亩外,地方负责的辐射区计划种植3万亩已下达各乡镇,所需麻竹蔸苗100万丛已于2005年元月31日招标培育,共需投入竹苗款530.6万元。

(四)亚麻

2005年全县种植亚麻33540亩,其中有收面积31213亩,预计总产1061.9万公斤。截止5月17日,新建亚麻厂收购亚麻830万公斤,付款854.9万元,均价1.03元/公斤;润丰亚麻厂收购亚麻48万公斤,应付款47.04万元,已付款42.84万元,均价0.98元/公斤。

(五)蔬菜

2005年全县种植51410亩冬早蔬菜。目前已收37700亩(其中:蔗田套种蔬菜10000亩);中棚设施栽培完成1000亩,种类为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现已全部上市。批发价:辣椒0.7元/公斤,黄瓜0.6元/公斤,西红柿0.8元/公斤,西葫芦0.5元/公斤。

二、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一)竹浆纸一体化建设进展情况

由州、县国土资源部门评审通过的《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报告书》已上报到省国土资源厅,目前正在审查之中;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经送天巍公司进行最后的审核、校对和修改,力争在5月中旬获得批复;竹浆生产原料林基地建设已经省林业厅正式批复;委托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编制的《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于4月22日通过了评审;委托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技术咨询中心编制的《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案》于5月中旬交付,即可提请珠江水利委员会或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批复;目前开始着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物色竹浆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拟引进的国外设备厂家的技术专家展开了第一轮技术交流。

(二)乳业发展与乳品加工建设项目

目前,多喝奶公司在新哨镇夸竹村委会葫芦岛正进行生产基地的场房建设等前期工程;在弥阳镇中以则村委会徐家寨进行加工基地的水、电、路、场房等工程建设,可望年内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三)脚落沼煤矿建设

截止4月26日,三井累计进尺分别为:主井177米、副井193米、风井142米,累计完成投资950万元。目前,经多方协调,征地、修路以及采区内原有两口非法竖井的补偿,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兑现了补偿金,但当地部份村民仍无端制造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四)山心村煤矿资源整合项目

目前,各项初步测算、评估工作已完成。州政府同意云南石化集团公司以山心村煤矿资源为基础,在天城县注册组建山心村煤矿及相应的运输公司,组织实施山心村煤矿的建设,该项目今年动工,首期建设规模为50万吨/年。

(五)工业园区的规划审批与建设

一是“两会”期间,县政府请专家就天城工业园区建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天城产业实际,提出天城工业园区的总体构想。二是与省内外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接洽,联系编制《天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确定与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由昆工负责《天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费80万元。5月13日与昆明理工大学签定合作协议,预计9月30日前完成。三是资金保证,为落实好此项工作,县人民政府拨专款50万元作为前期工作经费,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5月12日至14日理工大学11位专题教授到我县就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报告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目前整个工作进展顺利。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于9月上旬完成,10月份有望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市政建设

1、重点规划

西区近期建设规划及专业规划: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天城作规划前的调研,由于西区近期建设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给排水规划等专业规划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才符合程序,所以,根据省建设厅规划处和规划专家的意见,原定于年初开始编制的“县城西区近期建设规划、县城给排水规划、县城道路交通体系规划”等三项专业规划目前尚未开展工作。

行政中心、会堂的规划:行政中心由云南天怡设计公司规划设计,规划用地为280亩,原规划布局中有市政大厦、会堂、博物馆、工会、幼儿园等建筑。其中市政大厦占地50亩,建筑物为五层22米高的弧形现代建筑,包括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办局共59个部门,1030人。室外包括疏散广场、停车场、绿化水体等,总建筑面积为16680㎡;会堂的设计为二层15米高现代建筑,占地15亩,包括会议中心大楼、疏散广场、停车场等。会议中心的功能为:802人(含主席台84人)大型会议厅一个;120人电视电话会议室一个;30—70人的中小会议室14个;贵宾休息室二个;接待室二个。底层面积4956.9㎡,总建筑面积7673.9㎡。

老城区改造规划:老城区的建筑风格以仿明清建筑为主,在改造中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面向未来”的规划指导思想和限制零星改建、推广连片开发的思路。髯翁路修建性详规确定髯翁路由现状26米整体向南扩建成53米的县城东西向主轴景观大道。按照这两个规划的原则,两年来,县政府严格控制了老城区的零星建设改造。

新建天城中学的规划:天城中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经过现场踏勘选址,新建的天城中学校址定点在西区租舍的小石舍,计划用地300亩。请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实地察看,认为可行。现已经委托云南省测绘工程院补测1:500的地形图,5月中旬可出图,目前,正在为规划作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消防规划:2004年底委托云南汇景规划设计公司对县城消防规划进行了编制,初步成果已完成,还未评审。

2、重点工程建设

文体中心工程:截止4月底,A(文体中心)、B(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标段主体框架、砖砌体、内墙抹灰、底层地面回填土、水电等己完工;门窗安装、室内外装饰尚未动工;C(广电新闻中心)标段土建部分完成部分基础之后,2004年10月份停工至现在一直未动工;D(体育馆)标段主体框架、篮球场地坪混凝土浇筑己完成,砖砌体完成90%,内墙抹灰完成85%,底层地面回填土完成95%,水电部分、预埋管件安装基本完成,看台抹灰、楼地面及门窗安装、室内外装修尚未动工。钢结构部分网架制作已经完成,安装完成30%,脚手架搭设已完成,钢彩板己运到工地仓库。外装修进入招标程序,原计划4月初开标,后来因情况复杂暂时停止;E(室外运动场看台)标段完成室外运动场及看台的设计图纸。AB段已付资金240万元,付款比例为65.38%;C段未支付工程款;D段土建部份已付款500万元,付款比例为62.3%;钢构部份未付款。

二水厂扩建工程:二水厂扩建规模按3万吨/日统一设计,分期建设。近期工程按1.5万吨/日规模实施,初步设计概算为2196.4万元,含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和供水管网扩建三部分。目前开工建设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土建施工中标合同价为521.18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中标合同价为665.64万元,共计1186.82万元,整个工程共争取到国债资金800万元。自2004年6月6日开工至2005年4月30日止,土建工程己完成工程总量的95%,净水厂外购设备己全部入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量完成约60%,计划于5月底安装完毕,6月底全面竣工验收。

庆来路的建设:庆来路原规划为两条车行道、一条步行街、四排商住房,共113米宽,规划为仿明清风格建筑。后由红烟企业进行开发建设,2004年动工,现路基已完工,正在进行路面建设。

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新的场址选在距县城东北郊7公里的黄土坡,规模为日处理220吨,库容为190万吨,使用年限为20年,概算投资3500万元。目前,环境保护评价资料已经送省环保局,可研已送省计委,待省环保局批复后由省计委组织可行性研究评审论证。

重点集镇的建设:竹园镇三那线改造续修工程总长750㎡,总投资170万元,沥青路面,于2004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30日已竣工验收,目前已投入使用;朋普集镇建设规划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新哨镇兴发村已完成了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

(二)道路交通建设

1、西三至巡检司连乡公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0万立方/109公里,涵洞1053米/133道,挡墙7384立方/54处,路基完工11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70000平方/20公里,完成投资2200万元,到位资金1510万元(其中州补资金110万元,县自筹资金1400万元)。现各标段正抓紧施工,预计2005年12月底完工通车。

2、巡检司至小龙潭三级公路建设

巡检司—开远小龙潭公路,全长38公里,设计为三级山岭重丘区公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为7.7米的沥青路,现设计资料已报州交通局审查,桥梁工程正由省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测设,总投资控制在1.2亿元内。工程预计在2005年9月开工建设。

3、农村道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全县共开工建设农村道路72条,124.104公里,其中已完工50条,83.99661公里。县上补水泥36035.4吨(折合人民币829万元)。2005年政府常务会决定:全县安排弹石路60公里、砂石路60公里、水泥路20公里的建设任务,具体补助标准为水泥路每公里补助水泥200—300吨,弹石路每公里补助资金3万元,砂石路每公里补助资金1—2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有关乡镇及村寨自筹。

(三)水利设施建设

1、“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截止5月12日,全县共建“五小”水利工程1517件,其中:坝塘11件、水池1506件,解决了16167人、321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2005年4月13日县政府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县政府从2005年起集中资金补助山区乡镇特困户建设家庭小水窖,目前无家庭水窖的特困户由县财政补助建设一口家庭水窖,补助标准为1000元/个。坝区乡镇的山区特困户由县财政每口家庭水窖补助500元,若要增加补助,由本乡镇自行解决。原定500元/个的水窖补助标准从2005年起暂不执行。

2、在建重点利工程建设

虹溪排洪隧洞工程:隧洞全长4084.21m,概算总投资2684.79万元,工程于200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截止2005年4月底,完成隧洞进尺2434.87m,完成隧洞总长的64.37%。累计完成投资1131.9万元,到位资金803万元,缺口资金1881.79万元。1—4月,完成隧洞进尺585m,完成投资178.2万元,到位资金223万元。

弥阳灌区大河边支渠工程:全长9.369km(其中渡槽5.476km,明渠3.893km),概算投资1836.07万元,工程于2004年5月28日开工建设,截止2005年4月底完成投资1181万元,资金到位437万元,缺口资金1399.07万元。1—4月,完成投资332.59万元,到位资金238万元,预计7月份完工。

竹朋坝东沟下段渠道防渗工程:竹朋坝东沟下段长18.05km,概算投资1320.96万元,今年1月底完工,2—3月份做扫尾工程,现正在做竣工资料,计划6月份完成。该工程到位资金383.5万元,缺口资金937.46万元。

小白寺沙沟排洪工程:全长1560m,于2004年11月5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25日完工,4月26日竣工验收。决算投资112.82万元,到位资金20万元,缺口资金92.82万元。

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经州水利局批复,总投资2508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70%,州县配套30%,州县配套比为4:6,要求县政府筹集451.44万元,于今年内开工建设。县政府于4月中旬向州人民政府承诺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岔河水库和租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于2004年8月14日通过专家评审,概算总投资1157.02万元,待批复。《租舍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已完成可研报告,投资估算4617.23万元。目前上报国家水利部立项,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实施。

4、葡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

该项目采用滴灌方式,设计灌溉面积755亩。省水利厅批复投资208.6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补助100万元(已到位),省配套50万元(未到位),州配套30万元(到位20万元),企业承诺筹措资金5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

四、围绕“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工作见成效

(一)积极动员并组织企业参加“2005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和“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等。3月30日,组织明星修理厂和竹园莲花农贸市场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为下一步在广东开展招商引资和寻求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4月1日至3日,“2005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又组织云南红酒厂、天城县农机推广中心两家企业参加,在会上产品因品质好被上海消费者抢购一空;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昆交会的工作,主要参展商品为云南红系列和食糖系列。

(二)在原来编制26个招商引资项目基础上,重新编制整理了招商项目17个。利用州政府组织到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和金华市学习考察招商引资先进经验等机会进行招商宣传。在联系招商和接待来访、来谈者等对外交往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引荐外商到我县创办企业。

(三)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和统计上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了解项目的运作状况,产值、利润、税收情况,认真跟踪,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四)积极为开远绿宝生物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到我县朋普镇洽谈薯蓣深加工项目做好土地协调等工作。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农村能源建设

2005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决定:每个乡镇建一至二个沼气生态示范村,示范村的沼气池建池率要达80%以上;同意《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工作方案。截止5月13日,全县共建沼气池787口(尚未经过检查验收),改建节柴灶30户,建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14平方米。

(二)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抓好安全监管工作创造条件。县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和有关企业等50家单位签订了200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设专职安全员175人,兼职安全员1565人,并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签订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11388份;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整治,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是及时调查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督促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年1—4月,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起,同比上升78.95%;死亡28人,同比上升154.55%;受伤32人,同比下降22%;直接经济损失862648元,同比上升58.44%。

(三)劳务输出

2005年1月至5月,经过广泛宣传、多方动员,全县实现组织性劳务输出33人。劳务输出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低下的原因:一是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宣传不到位,劳务输出局面没有全面打开。三与外地劳务用工单位联系不够,未能结合我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及时广泛开发出大批量的适应市场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劳动者。四是跟踪服务不到位,输出人员稳定就业率低。五是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脱节。六是一些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坑骗外出务工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给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带来思想障碍和心理负担。

(四)“十一五”规划

现已制定出《天城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全面展开,重大项目筛选论证工作正抓紧进行。根据省州的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及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库,目前项目储备80多个,2005年上报州计委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15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16个。竹浆纸一体化、糯租水电站、多喝乳业奶牛产业开发、新哨夸竹褐煤开发、葡萄饮料开发等5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将作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依据。目前正抓紧进行“十一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和重大课题研究。

六、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教育工作

1、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3月10日组织县属中学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人才交流会,县属各中学已同50名外地应届本科生签订了招聘合同;1—3月,全县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450人,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70人,选派2名教师参加省举办的普通高中校园网络技术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件制作培训班一期,培训教师54人。

2、教育综合改革

(1)全面推进以“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教师聘任制方案》和《校长公选方案》,拟定了《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的实施意见》、《德育工作设施方案》。目前,教职工绩效分配制运行平稳。

(2)分析研究教育发展情况,图谋高中教育发展。按照《天城县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为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广泛听取学校对发展高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新建天城中学的方案》。目前,新建天城中学进入了筹建阶段。

(3)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类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继续做好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调整撤并中小学校点250个,已有22个村委会实现了只办1所完全小学,不设教学点的目标;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中心申报省级示范性学校的工作正在紧张筹备,滇南文武职业学校计划投资2000万元,征用土地80亩,扩建校园、校舍,工程正在进行施工;三是稳定办好146所乡村成技校,积极利用乡村成技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学校危房改造

今年以来,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1223.09万元,其中,支付工程欠款895.69万元;投入上年在建工程247.4万元;投入新建工程80万元。4月份拟定了全县中小学排危方案。全县安排危改资金500万元。确定排危项目13校,排危面积达5960m2。

(二)切实加快旅游开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1、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2005年,把西三镇可邑村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旅游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溶入阿细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以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的制作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

2、加强旅游宣传开发工作。4月26日至5月1日,派出人员随省代表团赴越南老挝、沙巴、河内参加旅游推介会。在推介会上,我县的各种旅游宣传资料深受广大旅行商家的欢迎,共发放《天城民族文化》、《南滇福地游天城》、酒店、景区等旅游宣传册子300多份。

3、努力打造天城佛文化品牌。为进一步弘扬我县的佛文化,2005年2月14日至16日,在金鼎酒店召开了“佛学与云南文化研讨会”。通过这次活动,有力地宣扬了我县的佛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天城、了解天城,为更好地打造天城佛文化旅游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认真做好宾馆、酒店的星级评审前期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申请三星级的金鼎和锦绣两家酒店进行了星级评审的前期工作,迎接省星评委的考核评审。

2005年1—4月,全县共接待海外游客292人次,国内游客35.83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5.27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总收入5966.36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外汇收入10.6万美元。

(三)深化广电文化事业改革版权所有

篇11

威尔逊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为摆脱贫穷,经过百倍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员工拼搏成了美国最大的地图绘制公司的老板。威尔逊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贫苦出身,他希望能帮助更多穷人获得幸福。79岁那年他卖掉自己的公司,把全部收入捐献给了一个扶助基金会。后来魏可欣在北京初创“穷人银行”机构时,同样少不了父亲的慷慨捐助。“我在他身上学到了拥有爱心和回报社会两个最重要的美德。”

按照世界银行贫困标准测算,中国仍有不少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25美元,他们需要帮扶。同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吸引了她:“我觉得当我在这个国家工作、生活几年后,就会亲身了解和明白,为什么在西方世界放缓了发展脚步纷纷出现危机时,中国依然发展迅猛。”

初到东方世界的魏可欣,每天不知疲惫地踩着新买的自行车,穿梭于什刹海、北京胡同及郊外的乡野间,感觉新鲜极了。懂汉语的她与中国人沟通起来毫无障碍,这更让女孩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当年9月,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培训班上,她结识了另一个漂亮的美国女孩――日后的合作者孟康妮。这位学信贷专业的女孩来自芝加哥,当时已经在中国做了3年的小额信贷工作。

“没想到这里和美国完全不同,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两个女孩去了不少地方,被种种所见所闻触动,她们认为:要想真正帮助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民,最好的办法不是捐款捐物,而是“授人以渔”――为其提供起步资金,让他们自力更生去创业。

她们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创建“格莱珉银行”专门帮助穷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决定独创一个名为“我开”的小额贷款网站,吸引网上捐款,然后再用捐资为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中国人,提供贷款帮助。

“我开”银行问世

魏可欣说,她们给这个非盈利性机构命名为“我开”,是因为它代表着创造力,也代表着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可以大声说:“我要开始自己的事业、开始美好的生活了!”

2008年10月,一间位于北京东四街老胡同里的四合院正房,成了“我开”设在中国的办公室。在这里,魏可欣和孟康妮两位“穷人银行”创始人,带领着她们在北京唯一的员工――刚招聘来的办公室负责人张圣,开始没日没夜地忙碌于筹建网站,并在网上做募款宣传。

登录“我开”网站,首页上排列着许多农民的生活照,他们有的背着一捆草,有的赶着两头牛,还有的站在自己的小卖部里……这些都是贷款申请人。在他们的照片旁,是各自的求助信。比如,40岁的王桂莲丈夫早逝,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她想借2000元人民币买两头小猪仔来养;内蒙古的五云高娃48岁,她想借4000元钱买饲料草来种;韩小山想贷款5000元,投入到奶牛身上,赚了钱将来把喜欢摔跤和足球的儿子送到市体育学校……。每一位捐赠人都可以通过网站了解申请人的故事,并自行选择受助人及捐赠数额。

65岁的潘钦太是四川仪陇县周河镇方坝村的农民,家境十分贫困。为了改善生活,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副食品店,但因没有足够的资金,导致货源缺乏,经营一直很惨淡。虽然他多次找当地银行寻求贷款,却因手续繁杂而迟迟难以如愿。魏可欣和孟康妮了解这一情况后,于2009年6月贷给他4000元,老潘用这笔钱补充了货源,并简单装修了门面,使店里的生意大为好转,月收入比过去增加了七八百元。

潘钦太高兴地说:“‘我开’的手续很简单,能解资金周转燃眉之急。从借款开始,我每半月连本带息还款180元,现在已经全部还清了。如果以后需要资金,我还会从‘我开’贷款。”老潘从网上贷到款的消息立马在周河镇传开,很快,全镇就有80多户从魏可欣她们手里贷了款,用于做小生意和发展养殖业。

王安民已经50多岁,因为较严重的驼背,身高只有1.53米;与他相依为命的弟弟,身体虽健康挺拔,却是个聋哑人。他们除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干一点农活儿,剩余的时间里,会在村子里四处打短工。因为身体的缺陷,他们能干的事情并不多,回报通常是一顿饭或一些粮食。2008年11月,“我开”与当地的小额贷款机构合作,在他们村做起了宣传。兄弟俩思前想后,决定借300块钱去买一只小猪仔。卖掉这头猪后,王安民赚了1000多元,便又用这笔钱买了一头牛犊。牛犊比猪好,它的口粮是自然生长的草。等小牛长到半大的时候,还可以帮人耕地。每耕一亩地,王安民能赚几十元钱。2009年底,当下乡走访客户的魏可欣见到这对兄弟时,他们已经有了两头牛。

做大“穷人银行”

要想从“我开”获得一笔贷款,你就要事先规划好,要用这笔钱去做什么,怎么获得收益,相当于提供一份创业“可行性报告”。地方上的小额信贷机构工作人员,还会受“我开”委托到农户家里核实情况。如果你按期还了款,就会在“我开”网站上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不断地贷款,办理流程也变得更简捷。

虽然无须任何抵押,但“我开”小额贷款有着自己特殊的信用机制。与魏可欣合作的各地农村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本身也是农民,他们与客户的关系就是乡邻和朋友,几乎每周都见面。除了业务上的往来,信贷员们还会传授各种农业知识和技能。“不按时还钱,自己都不好意思。”这是农民们常说的话。

“我开”的捐款者80%是和中国有关系的人,比如华人,以及在中国留学或生活过的美国人,还有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此外,也有一部分来自加拿大、香港和大陆等地的捐赠。尽管只是每笔一两百美元,甚至10美元、20美元的捐款,但正如“我开”网站上所写的宣传口号――“您的举手之劳能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把几个人的捐赠提供给一个贫困农家,就能让他们摆脱困境,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

关于资金的募集,“我开”在旧金山、纽约、西雅图、北京、香港都设有志愿者的分支机构,一共拥有150多位热心公益的人,他们会在晚上或周末安排一些慈善派对之类的活动,并四处做演讲,为“穷人银行”做募捐宣传。此外,“我开”还与几家大公司达成了合作,比如与航空公司联手推出了“买一张机票就捐一块钱支持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收效。

受资金限制,目前“我开”只能先与四川、内蒙古两个省区的贫困农村合作。每隔三个月,魏可欣和两位同事,都要昼夜坐火车到这两个省区实地考察一次,每个地方为期一周。除了接受合作伙伴的近期工作汇报,查看小额信贷机构的相关账目,魏可欣还会抽样回访一些接受贷款的农户。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她甚至要翻山越岭走上三四个小时的泥泞小路,才能到达那些农民家里。看到一些农户用“我开”提供的资金改善了贫困生活,甚至走上了致富路,听着他们朴实的感谢,这位美国女孩觉得很幸福。

篇12

上半年,市扶贫办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机构,明确责任,严格按要求和程序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认真贯彻学习落实省、市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各种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把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领导、各个科室、各个岗位人员,并签订工作考核考评责任书。学习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以集中学、专题学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为辅,以学以致用、提高效率、促进工作和加快脱贫为目标,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发展。上半年,累计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工作6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29次,召开全市扶贫办主任、副主任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安排布置工作任务会议1次,组织县区扶贫办主任和市办项目管理领导骨干到红河州元阳县学习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1次。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工作任务、职能职责、措施办法、方法步骤,规范了管理制度,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为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抓好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1、抓紧审批下达省市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计划,加大项目工程建设检查督促力度。上半年,分三批下达了省市整村推进项目232个,其中省级132个、市级100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480万元,其中省级1980万元、市级1500万元,计划受益人口59688人。与2008年相比,项目个数增加19个,增长9%,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总量增加285万元,增长9%,受益人口增加4644人,增长8%。至6月底,完成整村推进项目建设76个、完成年度计划33%,有5267户、21253人提前分享了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成果;累计建成安居房35户、总建筑面积2768平方米;建成基本农田1831亩,其中坡改梯1454亩、中低产田改造462亩;新建和修缮沟渠18条、总长23公里,建成小水窖、水池、水坝、水塘204个、总容积2456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838亩、改善灌溉面积805亩;建成人畜饮水管道42条、长度达62公里,畜水池13个、总容积865立方米,解决了5091人、1319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建成进村公路2条、长4公里,完成村内道路硬化95条、总长达84公里,建成桥涵3座、长6米;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228口、栽种生态林480亩;扶持经济作物10086亩、发展大牲畜1120头;举办农村适用科技培训82期、参培人员6078人次;建成文化室76个、公厕67个。项目资金使用率为35.5%,其中:安居工程42.4%,水利工程39.8%,人畜饮水工程37.2%,通路工程36.7%,产业开发21%,科技培训88%,生态能源63%,其它建设33%。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使76个自然村、0.5万户、2.2万人实现脱贫目标。

2、加大在建易地搬迁工程监管力度,千方百计争取易地搬迁人口指标,完成2150人易地搬迁项目评审论证上报省办审查备案。易地搬迁扶贫是丧失基本生存条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一是着力加强项目监管,确保搬迁目标实现。2008年省级下达700人易地搬迁任务,安排在峨山县和江川县实施,重点集中在2009年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经各级有关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在建工程进展顺利。至6月底,已建成安居房76户、完成率44%;建成基本农田80亩、完成率63%;建成人畜饮水管道建设10.7公里、完成率62%,修建水池3口中、完成率60%,解决248人饮水困难,完成率35%;扶持种植业728亩,养牛80头、猪203头、羊200只,完成率均达80%以上;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1公里,完成率34%;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56口,完成率33%;建成文化室1所,完成率20%;建成电视接收台2个,完成率40%;举办科技培训22期,完成率100%;完成其它工程7件,完成率78%。工程项目资金实际拨付了202万元,拨付率58%。已有8户、29人迁入新居,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二是及时抓紧下达市级配套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009年市级共配套易地搬迁项目资金80万元已下达三个县,其中峨山县20万元、江川县18万元、元江县42万元。峨山县、江川县作为2008年省级项目配套资金,元江县用于实施坝洪村14户、84人的整体搬迁。三是完成2150人省级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评审论证上报省办审查备案。根据云财农〔2009〕105号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实际,及时研究安排指标,责成各县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和要求,科学选择项目点,精心组织规划,完整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切实做好项目评审论证工作,××市成立了2009年省级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评审论证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专家组,由市扶贫办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扶贫办有关领导和专家,于2009年6月25—26日召开项目评审论证会议,专题针对全市2150人(新平县640人、易门县926人、华宁县208人、通海县250人、澄江县126人)的省级易地搬迁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论证,与会领导和专家提前详细地审阅了各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会议上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和意见,并原则通过5个县的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方案。经市、县扶贫部门通力合作,认真修改完善,形成完整规范标准的文本上报省级审查备案。

3、全力抓好大龙潭乡整乡推进扶贫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省政府决定,今年全面开展实施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整乡推进扶贫项目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乡推进扶贫试点工作,通过市、县、乡、村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峨山县大龙潭乡整乡推进扶贫项目试点规划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经市人民政府批复。待市级组织评审论证,上报省级审查备案并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后,即可组织实施。项目规划总投资9768万元,其中林业部门191万元、农业部门456万元、畜牧部门330万元、水利部门1064万元、交通部门2877万元、建设部门141万元、卫生部门21万元、省市县扶贫办900万元、教育部门290万元、科技部门767万元、烟草公司2317万元、广电部门21万元、文化部门57万元、组织部146万元,大龙潭乡191万元。规划总目标是经过两年的努力,至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贫困标准,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贫困发生控制在5%以内,实现整乡脱贫。确立了整乡推进扶贫项目试点工作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农户“九有”、自然村“八有”、行政村“九有”的具体目标。

4、加强与市妇联、市信用社的通力协作,继续稳妥推进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贷款工作。小额信贷扶贫由市扶贫办、妇联、信用社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我办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争取省级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指标。目前已争取省级指标1500万元,预计全年可争取5000万元;二是做好2008年度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贷款3700万元的回收工作;三是协助市妇联做好新一轮到户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问效和统计上报”工作;四是采取措施,加紧催收第一轮到期的市级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贷款本金。上半年,累计回收贷款90余万元,已额赔市投资开发公司。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给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贫困地区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了资金支持,使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增强了战胜贫困的信心,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5、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高素质的有效措施。在认真总结2008年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向省办有关领导汇报和沟通,已争取省级指标800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4万元,市级配套10万元。因培训人数翻倍,省级劳动力培训基地峨山职中难以按时完成培训任务,需要调整400人由××工业财贸学校开展培训,已按程序向省级申报,并获准批复。现已充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将集中在7-8月份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开展培训。

6、抓好市直单位挂钩扶贫调查研究、分析统计工作。扶贫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任务艰巨,单靠政府难以完成,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调研。二是完成了2008年挂钩扶贫情况统计分析。全市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呈现出四个特点,即挂钩扶贫涵盖扶钱、扶技、扶智、扶项目等多个方面,其中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最大;从资金投入情况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投入资金5万元以上的挂钩单位都是大的部门、掌管一定项目资金的单位,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未投入资金的单位绝大多数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重视,也有少数单位是力不从心。三是通过走访等形式了解、收集、整理信息,掌握挂钩扶贫动态;四是认真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深化挂钩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各挂钩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扶贫点指导工作,从实际出发,帮助研究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广大职工向贫困群众捐款、捐物,帮助特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

7、继续抓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工作。贫困村互助是一种政府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到户新模式,是推动贫困地区农民提高自身脱贫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上半年多次深入新平县试点乡村组检查指导工作,重点检查机构运转、发放审查、回收贷款等情况,认真倾听群众建议和意见,了解掌握群众受益情况。省级互助基金试点项目,投入省级资金100万元,安排在新平县建兴乡、水塘镇7个小组搞试点,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通过选举产生了社长,会计,出纳和监督员,并对7个互助资金社社长、会计、出纳、监督员等管理人员进行了金融、经营、财务等综合知识培训。现在社员入社278户,占总户数335户的82%,平均每个小组社员入社39户,入社社员总共自愿入股17.3万元,平均每户社员入股624元,现已经累计发放贷款180户,金额100.6万元,其中:种植业借款34.6万元,养殖业借款48万元,商业借款18万元。统一贷款月利率为4.1‰,农户最高借款金额1万元,最低借款金额2000元,平均借款额为5588.8元,贷款期限全部为12个月,还款方式社员统一选择一次性还款,目前,已提前还款2户10000元。互助资金根据社员资产和信用登记表发放贷款,保证贷款金额不超过家庭财产总额的70%。

8、继续督促抓好省级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建设。省级投入50万元资金,主要在新平县建兴、平掌、漠沙、桂山4个乡镇,实施工程化稻田养鱼示范,计划面积1950亩。结合××实际,经新平县政府批准,委托新平县水利局组织实施,由县水产品服务中心具体操作管理,扶贫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该项目资金已全额就位,该项目正有序进行。

9、加大革命老区开发项目建设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革命老区、人口较少民族和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结合××实际,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玉发〔2009〕4号)和《关于加快我市人口较少民族和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玉发〔2009〕5号文件),两个扶持《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和部门责任、资金来源和办法措施等。今年,市政府投入2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具体由市老促会负责组织实施,市扶贫办负责参与调查研究、审批下达、督促检查指导。目前,市级2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已做好审批下达前期准备工作。省级革命老开发建设项目1个,投入20万元,项目建设工程已完成60%。

10、做好扶贫调研,摸清贫困情况,研究扶贫措施。上半年,主动参与市人大组织开展的《××市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调研》,组织完成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市农村贫困现状及提高新标准调研》、《关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纲要调研》、《××市特殊困难群体调查》等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分别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认真总结分析研究,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才能有效地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着力强化自身建设。

1、认真研究,修改完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能职责。

2、新制定了6项管理制度。一是《××市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制度》;二是《××市扶贫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制度(试行)》和《××市扶贫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考评方案(试行);三是《××市2009年度扶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四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单位内部费用报销审批制度》;五是《2009年度各科室目标责任考核方案》;六是《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相关方案、目录》以及《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各个制度均已执行,部分已签订了责任状。

3、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建设。一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信息、更新工作;二是加强电子政务资料收发管理,积极搞好“五星级”档案达标工作,经档案部门初验,提出了补充、完善意见,已完成整改,待档案部门组织验收;三是做好省市重点工作督促通报和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工作,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听96128政务查询电话,文明热情地做好答复工作;四是积极参加档案、保密、财务、电子政务网络和项目资金管理等学习培训,提高了业务工作能力。

二、主要做法

(一)抓项目争取,增加扶贫投入。搞好扶贫开发保民生,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就是多争取项目资金,为全市贫困地区项目建设增加资金投入。由于××没有国家和省级贫困县,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争取一直相当困难。今年,通过市县扶贫办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投入的资金和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至6月底,比去年多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1644万元,增长78%。即整村推进新增18个,增加270万元,增长16%;易地搬迁新增1450人,增加财政投资725万元,增长207%;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新增400人,增加44万元,增长220%;革命老区项目增加5万元,增长33%;新争取省级整乡推进项目试点1个,省级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

(二)抓好早下达、早开工,早日发挥效益。至6月底,累计下达财政补助资金364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项目232个、财政补助资金3480万元,市级配套易地搬迁项目3个、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省级革命老区项目1个,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目前,已完成76个省市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使76个自然村、0.5万户、2.2万人实现脱贫目标,真正实现了早计划、早开工、早完工、早见效、早受益。

(三)抓规范管理,提高扶贫成效。为了提高扶贫成效,狠抓规范管理,市县扶贫部门在工作中切实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八项制度”。即一是切实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廉政承诺和项目实施绩效责任制;二是切实落实扫除“贫困死角”制度;三是切实落实公示公告制;四是切实落实资金报账制;五是切实落实项目督查制度;六是切实落实督查定期通报制;七是切实落实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制;八是切实落实整村推进标志牌设立制度。

(四)抓资源整合,探索“大扶贫”新模式。各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扶贫资金为“粘合剂”,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整合资金,切实建立“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资金整合机制。要求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涉及部门签订“部门整合资金”、“落实扶贫任务”责任状,并将涉及部门落实扶贫责任情况,特别是部门整合资金情况定期在市县主流媒体公示宣传、实行市县区部门整合资金、落实扶贫责任检查通报制。通过扶贫系统上下努力,在加强领导、整合资金、瞄准对象,突出重点、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建设新农村的“大扶贫”上取得新突破。

(五)狠抓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扶贫办是政府统筹指导协调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协调办事机构,承担着推动全市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加强扶贫系统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地做好服务工作。着力提高“三种能力”:一是提高扶贫开发统筹兼顾、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能力;二是提高在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务实创新、科学决策、迎难而上、解决突出问题见实效的能力;三是提高团队精诚合作,化解矛盾,用心、用情、用力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能力。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虽然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单位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检查督促抓落实难度大。国家、省、市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和重视民生工作,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形势更加严峻,工作难度增大,工作量成倍增加。目前,单位仅有10个人员编制,人员配置是主任1名、副主任2名,副调研员3名,科长3名,驾驶员1名。首先是这样的人员配置必然导致1个科1个人的现象不得不存在,办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都很辛苦。特别是工作人员不得不超负荷地开展工作,放弃假期休息,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导致每个科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都太大,不同程度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2009年项目建设点达400余个,其中省市整村推进扶贫自然村232个、易地搬迁项目点21个,峨山县大龙潭整乡推进试点项目建设涉及61个自然村,还有产业扶贫、贫困村互助基金、挂钩扶贫、新农村建设、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贷款等工作都必须抓紧、抓好、抓实,由于人员太少,对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十分困难。

(二)扶贫形势依然严峻,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扶贫开发难度加大。按照国家的2008年1196元贫困新标准初步测算,到2008年底止,全市还有贫困人口26.18万人,而我们实施的贫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只有2000元左右,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4761元相比,还不达全市的一半,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繁重。新阶段全市纳入整村推进规划的村有1193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整村推进重点村822个,今年启动的232个,已完工76个。对照国务院扶贫办“三个确保”和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今明两年我市共需完成400个左右的整村推进任务,平均每年至少要实施200个,且这些村都处于较为偏远、路况极差的特困村,是剩下来最难啃的“硬骨头”。

(三)思想素质贫困仍然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群众思想素质贫困。贫困地区群众“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悲观失望、看山难、看水愁、建设致富依赖政府、不愿意投工投劳、缺乏艰苦致富等现象。存在这些思想问题,会出现项目前期工作难、推迟开工、实施进度慢、质量不高、数量不足、超时完工、后续工程无人管理早妖折等情况。二是少数干部素质贫困。个别干部学习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完成交差了事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政策规定扶贫资金是“粘合济”、“药引子”、“政府补助金”,项目建设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为主,不仅没认真去做群众思想工作,将工程项目一包了之,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09年,是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贯彻市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最高,任务最多,责任最大,工作最苦的一年。为把市委“五保”要求作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最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好,就是要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工程圆满完成,实现初年确定脱贫目标任务。

(一)狠抓学习,提高认识,转变作风,促进工作。借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重点抓好“三走进三破解”、“三学习三提高”、“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大力弘扬“五种作风”、“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等主题实践学习活动,以“三个一”的标准要求,积极地开展工作,为顺利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打好思想基础。

篇13

县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县紧紧依靠国家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在大力发展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大了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促使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适度调整、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西(甜)瓜、枸杞为主的特色种植区域格局;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通过建设羊绒工业园、太阳山()工业园区,培育民营骨干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可以说奠定了由前工业化向工业化转化的基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4亿元,同比增长41.2%;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15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00万元,同比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元,同比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2元,同比增长13.1%。

认真分析的县情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发展型态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此正在催生社会型态的三个大的转变。第一个转变,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阶段转变。按照发展阶段划分,工业化主要由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构成,这是由一系列经济指标确定的。一是以人均gdp判断,县人均gdp为5127.1元人民币,约合美元772元,低于工业化初期人均1200美元的最低标准。二是以产业结构判断,县三次产业比例为28.9:35.5:35.6,第一产业比重28.9%,高于工业化时期低水平标准。三是以城市化水平判断,县城镇人口9.9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6%,低于城市化率30%的最低水平。因此,目前还处在前工业化的阶段,农业仍然一统天下。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大工厂、大工业。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历届班子的不懈努力,现在正处在由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转变这样一个阶段,而这个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方式,如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就会成功实现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转变的重大历史性突破。第二个转变,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社会温饱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消费结构等方面均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生存型社会与发展型社会的结构特征

消费结构特征经济结构特征社会结构特征

生存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以温饱为特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是整个消费需求的主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比较高,工业、服务业的比例较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低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社会贫困发生率较高,社会分化不明显

发展型社会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基本物质需求比例明显降低农业比例较小,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较高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市场和分工的拓展,社会群体开始分化

按照以上理论分析县经济社会状况,目前,县整个扬黄灌区经过近二十多年到三十年的扬黄灌溉,群众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山区群众的生存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人均gdp仅为770美元,农业比重很大,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基本属于生存型社会发展阶段。但是,经过“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时期发展,在国家开发西部政策、资金的支撑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工业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城镇化率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下大力气解决山区群众的生存问题,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推进,8万多群众已经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生活的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过去的保稳定、保吃粮、保饮水到现在的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特色产业。因此可以判断,县正在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而这个转变关键也在于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个转变,由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变。随着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必将会由单一的传统型社会管理向现代型社会管理转变。县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总体上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状态没有根本改变。考察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要看到这一基本事实,更要注意潜在的已经出现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集中体现在工业经济蓄势待发,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基础设施正在大力推进等方面。特别是从目前生态移民工程所建的惠安新村、韦州新村来看,卫生室、治安室、小超市、网络通讯等等都具备了,这是几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由此有理由判断县社会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管理模式开始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靠传统的发展方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跟不上人民群众建设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促进这一转变,也必须靠转变发展方式。第四个转变,由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向跨越式发展转变。跨越式发展是自治区关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也 县委、政府目前工作的主轴。综合以上分析判断,县正在由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向跨越式发展转变。

综上所述,县已经站在了这个新的起点上,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而支撑这四大转变的根本,或者说,这些转变的程度如何、综合效应如何,关键在于大的资金投入,关键在于大的建设项目的带动,关键在于工业、商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上就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说,这些转变既是县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道坎”,冲得上、拿得下、撑得住,后面就顺利。否则,将错失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后发展的困难将更大,的事业可能功亏一篑。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县穷民贫”问题的选择。近几年县的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但县穷民贫依然是最大的县情。全县除羊绒产业外,工业几乎是空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业层次不高,自身发展能力十分有限。截止底,全县人口约39万,占宁夏全区的6.3%、吴忠市的29.81%;国土面积466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7.02%、全市的23.1%,而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

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对比情况

指标单位全区占全区

比重(%)全市占全市

比重(%)

人口万人39.34625.26.3130.829.81

面积平方

公里4662.16664007.02203.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71334.561.5185.8910.85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亿元0.62111.50.612.35.04

农民人均

纯收入元2914.364048724390.766.4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9792.0__02569.81264977.4

在全区常规考核的山区八县区()中,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县处于中间状态。,gdp增速排名第二,财政收入增速排名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六,增速排名第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八,增速排名第一。

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其他县(区)比较(单位:亿元、%)

地区地区生

产总值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

(亿元)增速绝对数

(亿元)增速绝对数(元)增速绝对数(元)增速

全区1334.5611.6111.5017.44048.0010.014025.008.5

盐池县19.6912.41.5323.33288.009.511366.0013.1

县20.1715.00.6226.12914.3611.99792.0013.1

原州区35.3614.70.6618.13005.0014.912900.009.1

西吉县20.9914.40.3318.42943.7013.610693.6410.0

隆德县9.4214.50.2420.12959.0013.610117.0010.8

泾源县6.0711.60.2213.42725.7012.410389.009.7

彭阳县16.0917.20.6064.23046.0014.410372.009.5

海原县17.0414.60.5288.62640.0012.310335.007.6

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原因,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建制县范围内不仅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与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明显。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农民人均收入占56.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57%。

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比较(单位:元)

指标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平均水平全市平均水平

人均gdp5127.1251252134614212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1.916845.718008.06125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3651534048439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2.01171751402512649

如前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期的发展,县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资源的原因,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可以说是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常规式发展很难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消除这些巨大的差距,不拖全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后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需求,都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是完成扩权县任务的选择。底,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将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意见》明确提出,试点县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主要指标高于全区同类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要比翻一番以上,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自治区要求,最近,我们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初步测算和规划了县到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是:

——实现经济实力新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年累计180.1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6.5:30.5,科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40%,优势特色农业、新型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比重大幅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文化体育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5000元,年均增长均达到10%以上,城镇失业率不断下降,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实现应保尽保。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率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既要依托传统优势,更要注重挖掘和发挥后发优势。而后发优势一般有五种类型,资源型后发优势、机遇型后发优势、科技型后发优势、传导型后发优势、干预型后发优势。县发展优势既有资源后发优势,又有机遇后发优势,但是最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干预型后发优势”。县脱贫和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和 发挥政府“干预”的后发优势,只有这样,县本身具备的“资源型后发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型后发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治区把县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在政策使用、行政权力、项目报批、资金支持等方面赋予县充分的权力。这一举措从理论上讲,正是属于政府干预型的后发优势。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完成区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考虑

综上所述,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我们初步确定,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把握扩权强县试点的战略机遇,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总书记来宁夏视察要求,将“发展产业、增强财力、恢复生态”作为第一要务,以强化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态体系;以西部特色城镇化为导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以统筹协调和多元化投入为手段,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以“苦练内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构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当前,主要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农业增效为根本,重点加强对现有产业潜力的挖掘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绿色生态化生产和捆绑营销模式,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旱作农牧业。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清真牛羊肉产业和马铃薯、红葱等。

二是从地方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主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为地方企业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同时加强对外部龙头企业的引进,采取联合经营的合作方式,如羊(牛)绒、皮革、圆枣、清真食品用品制造等。通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外部企业建立订单式的采购合同,鼓励县域内企业联合,成立联合体,采取捆绑营销的发展模式。

三是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着力围绕红色革命圣地,浓郁回乡民族风情,从宁夏旅游的大框架内寻求突破口,重点加强红色景区建设、民族生态恢复、民族产品生产等几方面进行切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俗旅游、西北生态体验旅游。结合回族风情和红色旅游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中国回乡”正宗回族(清真)饮食品牌。同时,推动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发挥阿语人才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阿语翻译服务产业。

四是从农业大县向新能源产业大县转变。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产业。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能源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是从城乡区别建设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在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同时,着力抓好河西、丁塘、王团、韦镇、下马关、预旺等中心集镇建设。特别是结合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启动下马关新区建设,切实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配合太阳山工业园区开发,大力推进韦州城镇建设,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态转移和产业转移,使县城镇化水平从现在的25.4%,到2014年达到50%以上。

三、抓好“两大任务”,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市委、政府做出招商引资和上争项目资金“两大任务”的战略部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目前,对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抓好上争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两大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紧扣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发展方向,紧紧依托太阳山()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风能和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不断延长以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为主的风能产业链条,争取使这一产业成为工业经济求突破和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引擎。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并与中广核集团签约了总投资5.8亿元的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与浙江天洁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签约了总投资达147.5亿元17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中广核、天洁、大唐等公司已启动科研。

二是着力推动羊绒产业升级增效,使这一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山羊绒集散城”这一品牌优势,在羊绒工业园区和羊绒企业扩规模、提层次、深加工上下功夫,为做大做强羊绒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下大力气抓好羊绒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工作,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综合效益。

三是突出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紧紧抓住自治区建设“三大示范区”、实施“三个百万亩”高效农业工程的机遇,着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春秋覆膜、节水补灌、枣薯间作、枣瓜间作等旱作节水农业模式,抓好全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工作,建成万亩全膜起垄玉米沟播种植及万亩枣薯枣瓜间作示范基地。引进宁夏伊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设伊品玉米筒仓中心。扩大灌区复种面积,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含量,突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方点,不断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

四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争创全区养牛大县。充分发挥清真品牌和群众肉牛养殖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鼓励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突出发展黄牛 养殖业。大力推广农作物机播机收、适时收获和玉米秸杆青贮氨化处理,改进饲喂方式。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土地产权担保、农户联保等方式,构筑银行、政府、农户、合作社“四位一体”的农村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加大对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年内实现农村人均1头牛,牛饲养总量达到30万头,争创全区养牛大县。年初,研究出台了《关于创建全区肉牛产业大县的意见》。近期,又制定完成了《宁夏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准备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