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白雪公主改编剧本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

篇1

虽然白雪公主的经典故事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并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然而大多数学者多以其故事原型来解读文学作品,却很少人关注其故事情节在电影剧本中的续写与改编。本文通过探究白雪公主的故事原型在《魔法奇缘》这部成功的电影剧本中的续写与改编,引发人们穿越影片本身思考当下的生存困境。

一、安达拉西亚王国:对经典童话原型的续写

白雪公主的故事原型深得人们喜爱,这与近年来迪斯尼经典影片不断地走进人们生活深得观众喜爱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满足了人们集体无意识下的未泯童心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这正是白雪公主的故事原型在《魔法奇缘》中得以续写并赢得无数好评的关键。

在安达拉西亚王国,美丽可爱的吉塞尔拥有一个完美公主应该具备的一切:美丽的容貌、纯洁的心灵、动听的嗓音以及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有朝一日能和真爱分享最甜蜜的初吻的期待。同时,爱德华王子也喜欢用歌声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并希望寻找一个能够和他对唱的女性。所以当爱德华王子听到吉塞尔的歌声时,急不可耐地一路找来。不幸的是,巨怪先他一步抵达。导演便借用传统童话中的“英雄救美”故事——爱德华经过了一场恶斗,并在与吉塞尔的四目相接之时,赢得了公主的芳心……虽然只相识了一天的时间,吉塞尔已经和爱德华定下终身的誓约,相邀第二天举行婚礼。“一见钟情”承接了传统童话故事中的美好。然而,在去婚礼的路上,吉塞尔公主却遇到了邪恶的娜丽莎女王,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巫,她不能容忍威胁到了其王位的吉塞尔,化身为一个老乞丐婆婆,将吉塞尔推进了无底的“许愿井”……

“许愿井”的设置,正是因为传统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中公主和王子的爱火引起了王子的母亲——邪恶皇后的极大不满而致。因为妄图控制一切的女王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被别的女人所占有,变态的欲望加上强大的力量的结果就是无可拂逆的征服。于是,导演便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让邪恶的化身为老乞丐婆婆的女王轻挥手指,公主便被驱逐出了这个梦幻的童话世界而来到了现代的都市——纽约。而这一挥手,也拉开了导演对传统童话故事中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加以改编的序幕。

二、现代都市纽约:对经典童话故事的改编

现代社会的世故与童话世界的纯真是完全相悖的,这也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不得不加以改编传统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导演认为,“将那些天真到无可救药的人物放到市侩的现实世界中,而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就是在这两个天差地别的世界之间,找到一个介入的平衡点”。这正好与《魔法奇缘》的编剧比尔·凯利(Bill Kelly)的初衷相契合。在比尔·凯利(Bill Kelly)看来,要想让只存在于想象虚构的童话世界纯真无邪的人们在世故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必定会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而要解决其中的障碍,必定需要童话向现实的过渡,因此,主人公也就需要首先生活于童话的“假设”之中。而这一创意,正好被迪斯尼的制片人巴里·约瑟夫森(Barry Josephson)看重并购买。因为在制片人约瑟夫森看来,将传统动画中的公主原型带进现代生活,是最令其着迷的。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才使得影片中吉塞尔公主以一种婴儿般的天真无邪透过“井盖”来到了纽约的现实世界里,改编成为剧情得以继续的关键。

(一)改编之一:环境——从单纯到复杂

现实的物欲、虚伪、浮华一拥而上取代了童话世界的纯真。童话中,幕布拉开的刹那,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单纯美丽的童话世界:在安达拉西亚王国,小动物们正在帮美丽的公主寻找她心目中“白马王子”完美的五官,小白兔、母鸡、松鼠、青蛙、刺猬、梅花鹿都来帮忙,终于找到了一双象征真爱的完美嘴唇……

除此之外,王子骑着白马,放声高歌,风度翩翩,在危急时刻接住从高空坠落的吉赛尔,实现了“英雄救美”,并因此私订终身,许下明天就要结婚的诺言。在影片中,导演借助纽约市中心的“井盖”巧妙改编了白雪公主的童话原型,现实世界中,公主在陌生的环境中不断遭遇着迷茫和无助。寻找“城堡”的路上引发的交通堵塞遭遇大多数人的冷眼旁观,貌似善良的老人却抢走了小动物们为她的婚礼准备好的王冠发卡……除此之外,影片也改编了童话中公主至死不渝的专情。例如,公主在与律师相处中不禁对他芳心暗许;王子在看到公主变心之后也迅速寻找到了“另一半”并将其带回安达拉西亚王国……童话与真实,背叛与坚持,理想与现实,真爱与浮欢交织出一段别具一格的魔法奇缘……

(二)改编之二:王子——从风度翩翩到洋相百出

传统的白雪公主经典故事中的王子,被称为“白马王子”,可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和地位。而在《魔法奇缘》中,导演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再是风度翩翩帅气洒脱骑着白马的王子,倒是洋相百出的爱德华王子。王子为寻找公主的踪迹穿越“井盖”来到现实的纽约世界,一副乡巴佬进城的架势。用剑指着修路工人,将其称为“my present”(我的臣民);站在前进的公交车上,将公交车视为怪物,用剑穿透公交车顶,差点伤害到一个无辜的老婆婆;将电视误认为魔镜,希望以此找到公主的下落;把吉赛尔公主的好朋友花栗鼠对有人即将陷害公主的描述想当然地认为是在夸奖他帅气;在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己的爱人却和情敌罗伯特在一起时,又要拔剑决斗……在王子背后,导演给了观众无数嘲笑王子古怪行为的细节。在改编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编剧比尔·凯利(Bill Kelly)的预言,即要想让只存在于想象虚构的童话世界纯真无邪的人们在世故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必然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王子在现实的纽约遇到的种种障碍,正是导演对传统经典白雪公主故事的改编,或者说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对传统的颠覆。

(三)改编之三:公主——从人见人爱到滑稽怪异

传统的白雪公主经典故事中,白雪公主是人见人爱的,除了恶毒的后母。在《魔法奇缘》中,公主吉塞尔,身上有着毫无原因的快乐和纯真,相信“真爱之吻”就在不远处等着,相信爱情会让人自由快乐的歌唱。在被恶毒的王子的后母推进万丈深渊之后,开始了自身的改变,导演也开始了对传统经典故事的改编。

公主吉赛尔一来到了现实世界,便造成了市区的一片混乱状态。她惊恐地想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却造成了交通堵塞;她撞到了街边的摊位被冠以疯子的罪名;她在混乱中遇到了Grumpy(童话故事中七个小矮人之一),却遭遇了“小矮人”质疑地却从她的裙子下钻出的讽刺;做着美梦的吉赛尔在凄冷的雨中继续寻找城堡,却误把城堡广告牌当做城堡,并爬了上去,现实中的罗伯特将其看成“人体模特”……

在导演凯文·利玛看来,罗伯特对于童话故事中的“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真爱”是一个字都不相信,他是一个父亲,他的妻子在几年前就离开了他,他竭尽所能地抚养着女儿,却在现实生活的残酷中越来越妄自尊大。所以,他的性格一直都是非常实际的。导演让公主在现实中与如此现实主义的罗伯特遭遇也是对传统加以改编的重要推动因素。

对“水从哪里来”感到好奇,用窗帘做裙子,见到别人离婚时会哭得很伤心……在现实主义者看来,都显得迂腐而滑稽。在罗伯特的老板看来,她面对专门办理离婚案件的一对夫妇要离婚时,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分开?”“永远?”她的哭泣被认为是作秀,如同欧普拉秀而已。

当然,对经典的改编,还在于观众最为熟知的公主吃了“毒苹果”之后,只有王子在午夜12点之前的深情一吻才能解救公主的情节。华丽的舞会上,爱德华王子陪同吉赛尔参加返回安达拉西亚王国之前的最后一次舞会,结果公主却因为“移情别恋”的痛苦在恶毒王后装扮的老婆婆的诱惑下吃了“毒苹果”,在众人面前,经典的王子吻醒公主的场面却被情人才能吻醒公主所替代;经典的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童话国度的场面也被王子顺手牵走了罗伯特前女友南茜返回童话国度举行婚礼的场景所取代……

除此之外,没有了王子的英雄救美,而成为公主勇斗恶龙去救心目中王子的场景。这些改编与颠覆传统的情节设置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至此本剧实现了对经典童话故事的彻底改编与颠覆。

三、对现代社会生存困境的思考

2012年4月,联合国首次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内地人民的幸福指数在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之中排112位。是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也许《西方现代悲剧论稿》中的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人的生存困境的张力是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的两种基本的生的愿望的冲突,一种是实现人自我完善的自由生存的愿望,另一种是达到一个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的愿望。前一种是人的自由,后一种是人的幸福”。(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将幸福指数的高低归咎于环境,但透过《魔法奇缘》我们却看到了生活在适者生存大环境下的现代人,为了实现人自我完善的自由,往往忽略了达到一个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就像影片中吉赛尔公主对现实生活中的罗伯特质疑,“不?这是你惟一知道的一个字吗?不?”……

导演借用《魔法奇缘》对《白雪公主》经典童话故事的续写展示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而对经典的改编与颠覆则是为了让“身在其中”的现代人在追求自我完善的自由中寻找所失去的那些宝贵的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东西。透过《魔法奇缘》,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是否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呢?

[参考文献]

[1] http:///wiki/Kevin_Lima.

[2] http:///v1282594.htm?pid=baike.box.

篇2

随着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一大亮点。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文化产品除了本身的精神价值外,更被赋予了经济价值,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成为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思索的问题。儿童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根据辽宁省文化厅官网演出数据考察,儿童剧演出在2011年-2014年间占到了全省演出信息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看来,儿童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深入到具体的情况之中会发现儿童剧存在着创新力不足、缺少童真童趣、脱离现实儿童生活、偏离现代儿童审美、产业链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辽宁省是儿童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对辽宁省儿童剧的深度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对儿童的教育发展有实际意义。

一、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儿童剧剧团现状。辽宁省儿童剧创作剧团有辽宁省儿童艺术剧院、大连话剧团、鞍山艺术剧院、大连七色画儿童艺术剧院等。最有代表性的为辽宁省儿童艺术剧院,是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之后建立的我国第三个专业儿童艺术剧院,贡献了《小铁脑壳遇队记》、《雪女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报童》、《人参娃娃》等经典剧目,有多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辽宁省儿童剧院2014年上半年巡演剧目有《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安徒生》、《丑小鸭》、《西游后记》等,以改编经典童话故事居多,其中《西游后记》为原创作品。大连话剧团上演了梦幻儿童剧《小王子》等作品。大连七色画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的剧目有《兔子和枪》、《猫和老鼠》、大型卡通动漫音乐剧《白雪公主》等。鞍山艺术剧院与北京儿艺成立了儿童剧联盟,将北京儿艺的经典剧目引入鞍山市场,复排了儿艺的红色经典剧目《红孩子》、大型恐龙童话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以及亲子互动系列剧《身体的秘密》等。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辽宁省的儿童剧创作团队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创作团队缺少整体风格,不利于打造带有整体辽宁风格的儿童剧团,距产业化发展尚有距离。

(二)辽宁省儿童剧演出市场现状。辽宁省内一二线城市形成了以固定剧场为核心,向常态化演出发展的良性趋势。以沈阳为例,老北市剧场和辽宁大剧院小剧场作为常态化演出剧场,每个周末都有《新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小兔乖乖》、《白雪公主》等剧的循环演出,中华剧场、鑫荷剧场、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鞍山文化艺术大厦小剧场等也定期上演经典儿童剧目。从票房来看,儿童剧演出的票价定位多元化,既有高价位门票,亦出售大量平价票,儿童剧由高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使儿童剧被更多家长、儿童认可。大量国内外儿童剧目进入辽宁演出市场,丰富了儿童剧的演出形式,以辽宁大剧院为例,2014年上演了深圳小橙堡艺术剧团的《铠甲勇士》、《熊出没》、韩国亲子音乐剧《猫》、《YooHoo带你环游世界》、上海樟树艺术剧院、东莞儿童艺术剧团的《小鬼当家》等剧目,儿童剧样式丰富,外省演出团体不断涌入辽宁市场,辽宁儿童剧很有市场消费潜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辽宁省多数城市在儿童剧方面仍处于空白阶段,专业儿童剧团数量稀少,全省不到10所专业演出单位,在辽宁省的县市地区,儿童剧演出极少。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辽宁省儿童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剧创作人员紧缺。儿童剧创作比成人戏剧难度大,儿童剧创作者需要深入儿童生活,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和儿童建立平等的关系。辽宁省的儿童剧创作团队创作人员数量少,缺少新生力量,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佟春光曾说:“剧本创作是现阶段儿童剧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在好的儿童剧编剧非常少,大部分好的编剧都改行写电视剧了。”儿童剧回收成本慢,市场回报不如成人剧目高,很多剧作家不愿意将精力放到儿童剧的创作上面。虽然有一些新兴剧团,如新创办的民办剧团在以儿童为本位努力创作作品,但剧团成立时间较短,作品的成熟性需要时间的检验,投入到儿童剧创作仍需要漫长的过程。儿童剧创作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媒体对传统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一方面则是儿童创作自身发展的瓶颈,进行儿童剧创作需要扎实的戏剧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还要跟上儿童的审美需求。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当代儿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能够了解他们所需的、创作儿童喜欢的剧作的人员稀少。儿童剧创作还要考虑市场效益,市场化运作节奏快,剧团短时间内要实现经济效益,很难打造出精品儿童剧。

(二)儿童剧题材匮乏,缺少童真童趣。儿童剧创作者在进行儿童剧创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儿童的美育教育,跟上当代儿童的思想,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当前儿童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说教气息浓,儿童天真童趣不足的问题。儿童剧缺少好的题材,现实题材少、优秀原创少、幻想力不足。2014年全国原创剧目在上演全部剧目中只占到了11.6%,辽宁省内上演的儿童剧以改编童话剧居多,如《白雪公主》、《小红帽》、《三只小猪》等剧目被各个剧团多次采用。经典童话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采用经典剧目是很多儿童剧团的保守发展策略。但名著改编如果永远都是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形式趋同,是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的,“低龄化”、“童话化”成为当前儿童剧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倾向。现代原创剧本涉及版权问题,改编成本高,很多儿童剧团不愿意涉猎现代畅销的童书题材,如何拓宽儿童剧的选材是当前儿童剧发展中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儿童剧演出团体有限。辽宁省儿童剧演出团体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专业的儿童演出剧团。第二类是省外的演出团体。省内儿童剧团多分布于省内一二线城市,这些剧团演出任务重,到辽宁城镇、乡村演出的机会极少。省外剧团的演出地点多选择在大连、沈阳等市场号召力强的城市。如何壮大儿童演出团体力量,普及儿童剧演出是当前儿童剧发展的一大问题。

(四)儿童剧衍生产品缺少整合。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1.95亿人,所带来的教育、影视、动漫、演出、图书、日用品、医疗等产业规模约为1万亿元,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收入约为2.7亿元,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产业链发展是儿童剧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儿童剧在发展过程中,需增加和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动漫等的结合。国内发展延伸产品较成功的如《熊出没》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结合了儿童剧、大电影、玩具开发、主题公园等。辽宁省的儿童剧发展缺少总体统筹,儿童剧只是作为单独的戏剧推广,需要寻求共同发展的空间。

三、文化产业背景下辽宁省儿童剧深入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剧本创作,体现作品的原创性。儿童剧创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的质量,在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中,可结合辽宁省的儿童文学资源,多选取原创性作品进行改编,进一步促进辽宁省的对外宣传。辽宁省是儿童文学高产省份,既有被称为辽宁作家群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新少年杂志等多家儿童文学作品出版机构,儿童文学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儿童剧团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结合,有利于儿童文学的推广,拓宽儿童剧的题材。

应结合当前时代热点,推出有辽宁特色的儿童剧,打造辽宁省的文化宣传名片。辽宁省有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为题材进行儿童剧创作会让当前城市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民族色彩。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鼓励不同类型的创作者进行儿童剧创作,可利用当前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多种交流工具,举行儿童剧本创作大赛及研讨,让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到儿童剧创作中。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会采取记录的方式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可借用网络征集成长故事,互联网中的博客、社区、微信朋友圈等均可作为儿童剧创作的写作平台。

(二)让儿童剧回归儿童本位,鼓励多种儿童剧形式。让儿童写儿童,让儿童自己参演,真正展现儿童剧的意义。儿童剧对儿童有教育意义,让儿童表演儿童剧可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心理素质。辽宁省有多家儿童表演培训机构,如各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中小学等均有儿童剧表演的相关活动,这些机构的儿童剧演出规模较小,更多是让儿童通过表演得到锻炼,缺少经典剧目及品牌效应,未来的儿童剧发展需要将这些机构进行整合,形成儿童表演的规模化,建设儿童剧表演基地,打造有各个机构自身特色的演出团队,推出儿童演出的经典儿童剧,辽宁省需制定大的儿童剧发展规划,只有在整合资源后寻求整体发展,才能迅速提升儿童剧的质量。

(三)加大儿童剧投入,打造精品剧目。儿童剧的发展,除了要紧随市场机制,还需要把握戏剧自身的创作和生产规律,按艺术创作和生产规律去操作和运行,不要一味地迎合市场而改变儿童剧的本来面目。儿童剧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深耕细磨,并要体现自身特色。譬如在儿童亲子音乐剧制作过程中,核心是其中的音乐创作,欢快的节奏、和情节相匹配的音乐十分重要。童话剧制作要求故事美好,要反映儿童本真,要给孩子幻想和超脱现实生活的美好。如果是现实题材的儿童剧,需要和当前儿童的生活结合,世界一体化、电子化等元素都可以体现。儿童剧形式多样,音乐光影剧、人偶童话剧、游戏互动剧、魔幻音乐剧等国外流行的儿童剧形式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式。

(四)提升舞美艺术,丰富传播形式。儿童剧舞台美术需要深入开发。辽宁省可以依托鲁迅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进行校企联合,让艺术院校的学生有实习的空间,又提升了儿童剧的舞台呈现力。儿童剧演出形式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动漫等多种艺术元素,实现多元化推广。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和多所小学建立了戏剧表演基地,将戏剧引入课堂,辽宁省在戏剧推广的过程中,可借鉴北京的成功经验,依靠我省多所艺术机构和艺术院校,普及儿童剧知识,缩小各个城市间的儿童剧差距。

儿童剧经典剧目的打造,需要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营销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合,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良性循环,才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好的儿童剧是照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明灯,引导儿童认识到人生的真善美。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省内儿童剧同仁的协同合作,在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背景下,提高儿童剧创作质量,规范儿童剧演出市场,拉近城乡儿童剧发展的差距,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看到辽宁省的儿童剧在全国及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管宁.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台湾经验[J].艺术百家,2011(5).

[2]成萌.要么蹲下,要么上树[J].新世纪剧坛,2013(8).

[3]张露.从《天线宝宝》看我国未来儿童剧的成功[J].新闻世界,2013(8).

[4]陈晴.浅析当代中国儿童剧发展及其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朱丹.儿童剧原创乏力探析[J].湖南教育,2013(8).

[6]陈迎宪.播种春天,放飞理想[J].艺术评论,2013(8).

[7]周予援.儿童剧莫要完全市场化[J].音乐生活,2006(6).

篇3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篇4

动漫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需要借助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虚拟的时空现象。因而,它具备假想性、幻想性等诸多特点。与文学、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动漫的历史非常短暂,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便决定了动漫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动漫要想迅速走向成熟,必须千方百计地吸纳和截取其他艺术形式的诸多元素为自己所用,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而其中,民间文学是其重要的文化来源。

众所周知,民间文学历史悠久,融汇和浓缩了数千年的民间百姓的智慧等精神文化,这正弥补了动漫艺术先天的文化性缺失。而民间文学自身所具备的幻想性、假想性又与动漫有不谋而合的共通性,这先天地造就了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从20世纪初到现在,动漫艺术源源不断地对民间文学题材进行着吸收和借鉴。可以说,对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叙事形态的截取或改编一直是世界动漫剧本创作的主流形态。从客观上来讲,民间文学题材不仅是动漫剧本创作重要的来源,也是众多动漫编剧灵感来源的重要凭借。它一方面促成了大量知名动漫艺术家的诞生,同时也在大量重量级的优秀动漫作品的催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间文学题材是动漫产业在世界上迅速走向繁荣的巨大推动力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孕育而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它在结构、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都日臻完善,这为动漫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来源,它犹如一眼活泉,为动漫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营养。纵观中外各国的动漫历史,从动漫的早期制作到最后的成功成熟,期间离不开民间文学养料对其的滋润和滋养,应该说,动漫产业从最初的低迷期逐渐走向繁荣,民间文学题材是其巨大的推动力。我们从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可以发现这个规律。

美国堪称是动漫王国的龙头老大,这种世界级的地位主要是由沃尔特·迪斯尼奠定的。把沃尔特迪斯尼推向世界级动画电影地位的动漫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他在1937年推出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标志着迪斯尼在动画制作中的最顶峰,它在整个电影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影《白雪公主》的素材来源于民间文学,它是根据19世纪德国格林兄弟搜集的民间传说故事《白雪公主》改编而成的,故事情节完美、神奇、浪漫,人物形象优美动人,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这些民间文学因素恰恰契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为《白雪公主》的一炮打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对民间文学元素的融入,动漫电影《白雪公主》一改往日动漫以形象的逗趣来吸引观众的短篇动漫格局,使动漫人物形象的深入挖掘、情节故事的浪漫神奇成为动漫制作的重中之重,因而,可以说,成熟的民间文学题材的截取极大地扩大了动漫的表现空间和表现领域,为美国动漫开辟了崭新的创作之路。其后,迪斯尼公司及其他动漫制作者纷纷从中寻找经验,为更多更优秀的动漫作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日本是世界动漫大国之一,它在世界动漫界的地位在近几年大有赶超美国动漫龙头老大的趋势。然而,它的动漫历史何其短暂!因何日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能在动漫界有这样的地位?其关键仍然离不开民间文学题材的影响。可以说,日本动漫产业的起步是从借鉴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开始的。这种借鉴是与日本的民族特点相关,它非常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为自己所用。正是这种吸纳他国文化传统的习惯使日本动漫在起步阶段就有了重大起色。“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与战争相关的题材是当时动画创作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暴力与低级充斥整个日本动画创作领域。”①日本动漫在起步阶段是极为低迷的。而其后,50年代创建的日本东映动画公司迅速改变了这种落后的局面,其途径正是对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素材的运用。1958年他们以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为素材制作了彩色动画长篇《白蛇传》,这部动画的问世,在当时的日本本土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得到了观众的众多好评。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这是“东映动画”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内容极为曲折动人,想象丰富新奇,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其中的许仙、白素贞、小青等众多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之后东映动画推出的动漫《少年猿飞佐助》则改编自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的素材则源于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等民间文学,因此,可以说这部动画依然与民间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片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部取材于中国的动漫作品无疑在日本动漫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扭转了日本动漫在起步阶段不景气的局面,为日本动漫题材选取上开创了新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动漫产业的催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学,正如高有鹏老师所说,“在文学品格发生裂变、文学格局发生转折时,民间文化常常成为文学自信自救的灵药”②在文学中体现的这个规律,同样在动漫产业中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在动漫剧本题材的选取方面更是如此,成熟的民间文学题材的开拓使动漫产业克服了起步阶段的彷徨和迷离,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最终促使其迅速走向成熟和繁荣。

二、从民间文学素材在传统题材动漫作品中所占的比重看它的资源优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世界经济的交融迅速带动了世界不同文化的汇合,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现象日益严重,怎样在这种文化危机中树立自身独立的文化品格显得尤为重要。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势在必行。动漫产业的发展必然走民族化的道路。这种规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行之有效的。

美国在世界文化霸权中起主导性的地位,美国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界的支配性地位,是其文化霸权的重要体现之一。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青少年就对《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美国动漫有了强烈的认同感。但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暂的国家,这导致他们自身的文化资源极为贫乏,然而,善于吸纳他国民族文化资源,并注入美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创作出“美国化”的动漫产品,又使他永远在动漫界立于不败之地。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花木兰的重新加工创作出迪斯尼版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部影片在全球放映后,创下了极大的收益,成为迪斯尼公司生产的利润最高的影片之一。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掠夺暂且不论,但这足以让我们看到民间文学作为动漫资源的重要价值。

我国与美国恰好相反,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以民间故事为主体的民间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就给我国的动漫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生产环境。其实,我国动漫产业从起步阶段到现在,历代动漫制作人都没有放弃过这种先天条件。正因为如此,在世界动画界有了“中国学派”这一动画流派。“中国学派”的诞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动漫为了摆脱外来影响,开始向我们自己的民族化道路进行探索,尤其是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走中国民族之路,敲戏剧风格之门”的创作理念,终于《骄傲的将军》《神笔马良》两部动画片应运而生,成了“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而这两部动漫电影的素材都是取自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它们的成功不仅使我国的动漫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增强了独立性,更给后来的动漫制作人提供了一种范式。随之,到60年代、80年代直到21世纪,中国动漫在题材上不断对各民族民间文学进行挖掘和开拓,制作了众多优秀的动漫佳作。高薇华、靑语潇曾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③一文中统计了我国从1926~2008年近一个世纪传统文化题材(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动画片的数量。指出这期间我国大约生产了520部动画片,其中在制作完成的146部传统题材的动画片中,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动画片的数量占据前三甲之位。其中,取材于民间文学类的动漫作品占传统题材动漫数量的一半以上。

三、对民间文学素材的截取间接影响了世界级动漫作家的创作之路 对民间素材的截取不仅促使动漫制作更加成熟,而且也由此导致更多优秀的作家被激发起了动漫创作的兴趣和灵感,从而为动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创作出了更多更优秀的动漫作品。

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便是其鲜明的代表。毋庸置疑,宫崎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曾因他的《风之谷》《千与千寻》等作品而风靡全球,成为全世界不仅是儿童还包括更多成年人所热衷的动漫大家,他在全球动漫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动漫大师是怎样走上了动漫之路的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三年级15岁的宫崎骏正是因为看到了东映动画的日本动漫《白蛇传》,才猛然间对动漫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因而他放弃了在大学所学的专业进入了动漫公司工作。而《白蛇传》是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并公映的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它是世界上惟一一部以“白蛇传”为题材的动画电影,这个故事正是以我国家喻户晓的流传了上千年的“白素贞和许仙”的传说为蓝本的。

除此之外,被称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日本动漫第一人——手冢治虫正是在看了中国动画片《铁扇公主》之后毅然放弃自己在大学时候所学的医学专业投入到了动漫制作之中。而《铁扇公主》正是取自于中国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而明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的素材源于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等民间文学。所以,归根结底,《铁扇公主》故事也是起源于民间。由此可见,手冢治虫走上动漫制作之路与宫崎骏极为相似,都是受到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动画片的影响。这些成熟的动漫电影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使他们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有了极大的创作热情,这对动漫制作是极为重要的。

注释:

①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 高有鹏:《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③ 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 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二、颠覆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好莱坞有着自身的体系和模式,因而在各种颠覆性的表现之下,观众能接受的依然是一个秉承着

传统价值取向

因而,颠覆不过是一种手段,颠覆的是角色的身份、样貌和经历,秉承的是角色本质上的善良、正直、勇敢、勤劳、有理想,因为这是和人类最基本的传统价值观相吻合的,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凌驾于最基本的传统价值取向之上。

1.影片的主题向传统致敬

《怪物史莱克》中各种颠覆的桥段下极力演绎的依然是一段传统的美好爱情,对于我们的英雄史莱克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他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虽然史莱克有着外表内心的缺陷,但他拥有善良、勇敢和正直这些最传统的品质,它们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永恒的闪光点,即便到了一个以颠覆为主导的影片中,在众多缺点元素的包裹下,依然闪现着光芒,比如救出公主后还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救罗嗦得让人崩溃的驴子。而这些可爱的特质无疑打动了公主的芳心,并让公主值得拥有史莱克。

《公主与青蛙》中看似颠覆的伪公主同样承载着好莱坞永远的爱情,她在最后一分钟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WhatIneedandwhatIwantisdifferent,WhatIneedismoreimportantthanwhatlwant,”除此之外,蒂亚娜还传递最传统的价值观念:独立、勤劳、有梦想。片中的颠覆明显赋予了影片浓厚的时代感,人们在虚幻的场景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感,主人公贫穷却不仇富,没有喋喋不休的抱怨,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当受众突然看到这位真正勤劳朴实的女主角时才会觉得她即使不是公主依然光彩照人。

好的东西总会对周遭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浮又骄傲的青蛙王子开始改变,开始体恤别人,开始学会为了爱人而“舍”。有了这些成长代价的沥炼,伟大的爱情终于战胜了虚无的繁华,王子做出了选择,成就了自己的境界和成长,也让整个影片回归到了最传统的价值体系上。美好的爱情和生活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又一次重复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的主题:善良正直的主人公总会得到幸福和快乐,易于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孩子也看得明白”。

2.剧情走向的传统性

篇6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二、颠覆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好莱坞有着自身的体系和模式,因而在各种颠覆性的表现之下,观众能接受的依然是一个秉承着

传统价值取向的观念和角色。因而,颠覆不过是一种手段,颠覆的是角色的身份、样貌和经历,秉承的是角色本质上的善良、正直、勇敢、勤劳、有理想,因为这是和人类最基本的传统价值观相吻合的,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凌驾于最基本的传统价值取向之上。

1.影片的主题向传统致敬

《怪物史莱克》中各种颠覆的桥段下极力演绎的依然是一段传统的美好爱情,对于我们的英雄史莱克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他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虽然史莱克有着外表内心的缺陷,但他拥有善良、勇敢和正直这些最传统的品质,它们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永恒的闪光点,即便到了一个以颠覆为主导的影片中,在众多缺点元素的包裹下,依然闪现着光芒,比如救出公主后还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救罗嗦得让人崩溃的驴子。而这些可爱的特质无疑打动了公主的芳心,并让公主值得拥有史莱克。

《公主与青蛙》中看似颠覆的伪公主同样承载着好莱坞永远的爱情,她在最后一分钟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WhatIneedandwhatIwantisdifferent,WhatIneedismoreimportantthanwhatlwant,”除此之外,蒂亚娜还传递最传统的价值观念:独立、勤劳、有梦想。片中的颠覆明显赋予了影片浓厚的时代感,人们在虚幻的场景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感,主人公贫穷却不仇富,没有喋喋不休的抱怨,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当受众突然看到这位真正勤劳朴实的女主角时才会觉得她即使不是公主依然光彩照人。

好的东西总会对周遭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浮又骄傲的青蛙王子开始改变,开始体恤别人,开始学会为了爱人而“舍”。有了这些成长代价的沥炼,伟大的爱情终于战胜了虚无的繁华,王子做出了选择,成就了自己的境界和成长,也让整个影片回归到了最传统的价值体系上。美好的爱情和生活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又一次重复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的主题:善良正直的主人公总会得到幸福和快乐,易于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孩子也看得明白”。

2.剧情走向的传统性

篇7

看《归来》哭了两个小时的编辑: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擅长把握镜头和画面语言,而李安则是编剧出身,对于文本和剧作方面颇有研究。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基本都改编自小说,而李安自编自导的“父亲三部曲”能看出他对剧本的驾驭能力。但是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我们对李安的画面掌控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现在我们只能期待一部由老谋子亲自操刀剧本的电影了……

3.@我是史密斯夫妇里的史密斯:看到安吉丽娜・朱莉在新片《沉睡魔咒》中的造型实在接受无能,性感女神这是要改变戏路的节奏吗?

名字叫李大嘴的编辑:这次安吉丽娜・朱莉是继《白雪公主与猎人》里的查理兹・塞隆以及《魔镜魔镜》中的朱莉娅・罗伯茨两人饰演“邪恶皇后”之后,银幕上的第三位“坏女人”。影片中作为反面角色的主人公玛琳菲森头上长角,皮肤绿色,能变身成黑紫色的巨龙。谈及角色造型时,朱莉称这对牛角是不可缺少的,“牛角装很适合自己,我也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朱莉的女儿薇薇安也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而让女儿亲自出马完全是“形势所趋”,因为其他三、四岁的小演员都被朱莉头上的角和尖尖的指甲吓坏了。但是又需要一个孩子演对手戏,只能找薇薇安。不过朱莉在谈及这个经典角色时称,玛琳菲森实际上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但愿不靠性感拼演技的朱莉能真正“走心”超越自己。

4.@身在魔都心在的小胖:近期有很多好莱坞明星来中国做宣传,很想知道他们在电影宣传之余在都做了什么?

爱吃北京烤鸭的编辑:在《超凡蜘蛛侠2》北京会的前一天,安德鲁・加菲尔德与艾玛・斯通两人就骑着二八车在故宫里浪漫约会起来,小编不由感叹这约会方式也太高大上了!不仅如此,“蜘蛛侠”还在北京东单体育馆大练乒乓球艺,难道蜘蛛侠也听说过“乒乓外交”的故事?而女神斯嘉丽・约翰逊刚到北京就逛起了天安门、王府井及秀水街,并对王府井夜市食物赞不绝口,怀着孕的女神说最喜欢吃火锅。“海盗大叔”约翰尼・德普在“798艺术园区”学做了中国菜,德普觉得北京的食物太辣了,看来川菜吃了不少啊。

5.@两个宝贝的妈妈:虽然李敏镐和金秀贤火了,但作为八零后还是更喜欢带给我们青春回忆的裴勇俊,但为什么男神老是带眼镜呢?

篇8

动画电影题材分为艺术动画和科教动画,动画电影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将文化与创意融合在一起,将有创意的文化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壮大,迪斯尼动画电影类型非常丰富,对于两种看似相对的题材能够运用得炉火纯青,主要的题材类型有改编,如《花木兰》就是改编题材的景点,另一题材是原创类型,如《冰河世纪》,题材选择具有丰富性和广泛性,包容的文化环境为迪斯尼电影题材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无限的创新塑造了迪斯尼独特的品牌价值链,让迪斯尼的动画深入人心。这些形象被广泛运用到出版业、传媒业、玩具业等,迪斯尼拥有最终的版权,于是形成了一系列的品牌产业价值。迪斯尼公司创造的独特品牌价值链促进了动画片发展区域扩散。创新需要创意作为基础,题材的创新是动画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顶端,题材的多样化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题材的创新能反映出作品的风格特点,最终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二、迪斯尼动画题材创意设计的原则

(一)娱乐性

动画电影中可爱的卡通形象,充满童趣的情感表现空间收到了世界的欢迎。动画片深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不断制造欢乐的气氛,通常在动画片里面娱乐喜剧元素众多,能够带来简单纯粹的欢笑。在动画世界里,成人不仅能够享受到动画的美学韵味,还能让心情保持愉快,得到放松。

美国文化核心追求的是快乐,娱乐性是动画创意最基础的原则。动画的诞生就是为了让人更加快乐,迪斯尼的动画受众不仅是孩子,还有成人。对于孩子来说,欢乐和欢笑有助于健康成长,对于成人而言,动画片轻松娱乐的氛围能够缓解压力,调整情绪。观众在看动画片时,情绪随着欢快的情节也不断放松,在轻松梦幻的世界里,寻找到快乐的源泉。

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里,无处不透露着美式的诙谐幽默,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如《花木兰》,这部动画电影只是借助了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的外壳,而实际上具体的情节是作者开展想象力,填充丰富故事发展而来的,就连配角木须和蟋蟀都广为人知,惹人捧腹大笑。

随着数字科学的不断进步,电影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动画电影市场也逐渐扩大。近年来,动画电影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白雪公主》《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根据经典通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些电影取材源自本土,但都经过了精心的艺术加工。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力求满足受众的物质精神双重消费的欲望,成为创作的原动力。

(二)教育性

动画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教育性。通过故事和语言,来阐述具有深刻一会的道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做到寓教于乐,具有教育和感化作用。

电影通过夸张的情节营造出惊险刺激的体验,在一系列的探险过程中,受众跟随者动画片里的任务和情节心情也跌宕起伏,主角动作的夸张,正面角色的善良憨厚可爱与反面角诈成鲜明的对比。夸张的场景设置渲染紧张的气氛。这些细节铺陈,为表达电影传递的宗旨发挥了不少作用。

《狮子王》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其传达的坚强勇敢的精神,至今被人们奉为动画经典之作。其台词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被许多文学作品引用。

1941年作品《小飞象》,通过一个马戏团的小象对自己一无是处的自卑中到无意中发现自己的耳朵能够让自己飞起来成为观众喜爱的小象的故事,传递了用途不放弃的信念。《海底总动员》通过讲述海底动物的故事,传递了保护动物的理念。讲述的是一个妻子丧命鲨鱼之口的单身鱼父亲带着小丑鱼儿子的故事。爸爸马林是一条胆小的小丑鱼,儿子尼莫是一条非常顽皮的鱼。这部秉承着环保爱护动物的电影,无处不在传递着深深的教育意义。爸爸马林经历了艰苦的寻子历程,历经各种困难,大鲨鱼的攻击,水母的群攻、海鸥的追逐和人类的危险,经历重重危险,最终马林在父爱的神奇作用下,爆发出强烈的勇气和定力,最终父子团聚。动画片的创作者巧妙地将爸爸前后的性格对比通过一次次的困难展现开来。告诉受众,挫折让人成长,困难能够让人更加成熟。

(三)情感性

迪斯尼电影题材的选择还非常注重情感性。动画电影当中,情感是重要的故事线索。动画作者通过内心情感表达,让观众体会感受到感情。迪斯尼动画中多以情感为主线,表现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海底总动员》,整部电影充满了爱的关怀,波比和父亲的故事,如同生活中的我们,一直被父亲保护着,虽然淘气贪玩,但父亲的责罚永远不会让孩子受到真正的伤害。就算孩子和父亲闹别扭,但孩子终究还是爱父亲的。蓝色帝王鱼的故事传递了友谊的爱,即便是被吞进了鲨鱼肚子里依然搞怪,而我们的生命中,多一个这样的好朋友能够让生活增添许多精彩。此外还穿插了尼莫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情感创意是好的动画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迪斯尼电影题材的创新策略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点的概念化的过程。对于动画片题材选择来说,创新表示题材改革的结果,表示与已经生产出动画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与以往的动画片雨中不同的主题意义。迪斯尼动画电影题材最大的优势就是创新,即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迪斯尼的作者都能创作出非常有创意的情节。其思维方式很值得学习,笔者经过对大量动画片的研究后发现,迪斯尼的电影题材创新策略为:联想法、比较法、模仿法等。

(一)联想法

联想法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联想到其他事物特点,将其特点移植到文学作品中的方式。如《花木兰》电影中,蛐蛐在木须的授意下,将身体摆弄成打字机的姿势,两只小脚丫活蹦乱跳的,噼里啪啦地很快就打出了战书。花木兰在洗澡,战友们也成群结队地过来,在一旁望风的木须非常着急,说出“她连个三点式都没有穿”的台词。将古代服装用现代词语表现出来。为了保护花木兰,木须咬了骚扰花木兰的战友的屁股,下一个场景就是可爱的木须在握着牙刷刷牙。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融入原本是古代人不会有的行为当中,这些将人物生活与动物习性结合起来的情节,在惹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在创新活动中揭示意食物的各种联系。从结构上来说,是食物组成方式的比较法,从内容上来看是整体比较、功能比较过程比较和结果比较。本文中讨论的是题材比较。中国也有一部以民间故事为蓝本的动画电影,就是2003年上海美食电影制片厂与台湾中影公司合作的《蝴蝶梦――梁山伯月祝英台》,在这不电影中,剧情没有做改动,主要人物也是和原著一样包括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但仅仅有30万的票房。而《花木兰》创造了一千万的票房。后者的编剧增加了两个虚幻的角色,这两个角色从台词、动作、事件等方面使得电影增加了许多欢乐的气氛,而《蝴蝶梦》完全是照搬原创,人物的角色、性格、剧情都完全与原著一样。制作成动画片并没有动画片应该有的轻松愉悦,反而和电影电视剧一样沉重爱上。没有变化和创新,在《花木兰》中,几百字的文章被拍成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其人物性格也更加的丰满,剧中还让木兰具备现代女性拥有的时尚感,不仅表现出了替父参军的勇敢女性形象,还体现了用于突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理念。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我国并不缺乏故事题材,缺少的是运用的思维。迪斯尼就是充分地比较了受众的喜好度,有针对性地对剧情进行了充实,使得内容具有现代化的演绎,一些典故也有了新的解释,对于美国人来说,传统的中华文化题材颇为新鲜,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敢说敢笑的木兰,会打字的蛐蛐也非常有趣。

四、迪斯尼电影题材的创意分析

(一)题材多样性、全球化

迪斯尼公司的题材来自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经典动画电影都是在经典故事改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作品的。如《小美人鱼》改编自安徒生童话,《花木兰》改编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阿拉丁》改编自阿拉丁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迪斯尼在选材中,大多选择都是具有激情和零星的人物。这些人物的精神是故事的核心,在迪斯尼电影中,最深入人心的形象就是公主,迪斯尼的动画片中,有白雪公主、贝尔公主、仙蒂公主等,他们或善良或勇敢的性格通过夸张和放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公主的取材,又来自于世界各地。他们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经过改变后,又适当地融入了美国人特有的性格。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它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融入了许多国家的优点,迪斯尼一直致力整合。

迪斯尼的创意取材趋于全球化,这既能使得动画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又能满足全世界各种人群的需求,从而推动了迪斯尼全球化的进程。

(二)主角与配角之间的任务分工

在迪斯尼电影中,配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充当良师益友,在主角身边保护着主角,守护着主角,迪斯尼动画创意者常在主角旁边精心安置各类与其嘻哈打闹的伙伴,成为逗趣的对象。这些配角在整部电影当中充当着调节气氛和推动股市发展的作用。他们可能没有主角英俊聪明帅气美丽,但是他们夸张的言辞和行动总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主人公化险为夷,比如《花木兰》当中的木须,《海底总动员》当中的尼莫和马林的朋友。他们夸张的特点将普通的主人公衬托地沉稳冷静,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有些创意理念是符合现实的,而有些创意理念是反常规的,如《怪物史莱克》,每一个儿童都有黑暗恐惧症,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幻想黑暗中的玩具都变得会动了,总是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迪斯尼的这部动画片并未从成年人的角度来教育孩子不用害怕,而是通过僵尸有趣的怪物世界里的故事,告诉孩子不用害怕,既不让孩子失去童真,又帮助他们从自己建设的恐惧世界中走出来。

创意是动画电影的灵魂,要抓住关注的眼球,就必须让动画片充满创意的灵动。迪斯尼的动画片在选题上都把握了原著的精华,又能从原著中找到独特的视角,并在创新策略的基础上,给予故事丰富的剧情,用一个个令人捧腹的桥段,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来演绎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参考文献]

[1] 王乃华,李铁.动画编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旭.外国优秀动画电影100部[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3] 李常庆,等.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 徐晓迪,张余梅.绘声绘色――台湾动漫[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篇9

动画电影中的主要角色虽然可以成为动画明星,但它们都是由艺术家设计加工而成的造型形象,它们往往借助于“逐格拍摄”或电脑技术运动起来,完全颠覆了真人电影的“复制性”原则。因此,每一部动画电影不仅在剧本创作开始时就要重视角色的性格塑造和外形刻画,更要在造型设计阶段出其不意,推陈出新,努力塑造让观众过目不忘的动画角色并使之成为动画电影最耀眼的“商标”。

一、处理好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的关系

动画电影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无论什么类型的作品都能承载一个主题或故事,叙事性的特征决定了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在动画电影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在观赏动画的过程中,人们在感受紧张有趣的情节时往往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角色形象。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故事情节逐渐淡忘,但角色形象却能长久甚至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937年,迪斯尼推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如今,70多年过去了,当年观看《白雪公主》初映的小女孩早已是耄耋老人,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形象还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有关《白雪公主》的各种音像制品和书籍仍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热销。在中外动画艺术宝库中,人们轻易就能列出一长串的角色,如聪明的一休、孙悟空、黑猫警长、蓝猫淘气、米老鼠、唐老鸭、哪吒、葫芦兄弟、变形金刚、名侦探柯南等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角色甚至比情节更重要,处理好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把握好角色塑造与情节的互动关系。

传统的文学叙事理论认为“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性作品的三要素。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了情节与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情节是行动的模仿,是事件的安排,而“性格”和“思想”是行动的造因,所有的人物的成败取决于他们的行动,而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又构成事件,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现代叙事理论继续细化了这个观点。认为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有的事件的作用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有的事件的作用则是为了塑造生动的角色形象。以叙事性为主要特色的动画电影也不例外,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往往就是为角色的塑造服务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也是角色成长的过程。取材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迪斯尼动画长片《狮子王》便是这样的一部典范之作,剧中天真无邪的小狮子辛巴,还没来得及在父王的教导训练下长大,便因阴险狡诈的叔父的陷害与引诱而失去了父亲,小辛巴死里逃生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逐渐长大,却在“快乐”哲学中几乎失去了自我,不愿再回首往事。后来在智者及其父王亡灵的启迪下逐渐找回了信心,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最终重返故里。击败心狠手辣的叔父刀疤,荣登王位,带领王国走向复兴。在战胜自我与击败恶势力的过程中,小辛巴也在种种磨难中成长,最终成为坚强、成熟、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甚至能够主宰一个王国的英雄。

《大闹天宫》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作为中国动画的一面旗帜,它的艺术魅力至今犹存,影响着几代人。该片主要表现孙悟空被唐僧收服前的桀骜不驯与自由天性,导演万籁鸣将孙悟空的人物性格定为:勇敢机智,有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性格淳朴天真,在与天庭的斗争中成长起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叛逆英雄形象。_]H’剧中作者依据原著神韵和导演要求,在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塑造上进行了空前的再造性想象,将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定为“人――神――猴”的融合统一,包括源于猴性的无法无天、源于人性的思维方式和享乐需求,甚至是乐于听别人奉承的脾气,和源于神性的神通广大、刀枪不入的本领。而这样复杂的性格特征必须在情节的转折和发展中逐渐塑造和丰满起来。于是编剧在情节的设置安排上注重和角色塑造的互动,让孙悟空在和诸多天神(龙王、李天王、哪吒、巨灵神、二郎神、太上老君等)的斗争中逐渐锤炼和显露出神通广大、火眼金睛、刀枪不入的神性,用“强讨金箍棒、吃仙桃、喝仙酒、偷仙丹”等情节来表现他无法无天的猴性,同时还设置一些细节来表现他“好听奉承话、,爱玩爱闹但又不畏、勇于保护自己的臣民”的人性。在情节的结尾,动画编剧抛开了原著中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悲剧”结局,改为“孙悟空踢翻八卦炉。拿起金箍棒,打上凌霄殿,几乎使玉皇大帝坐不成宝座,这样就使孙悟空的形象格外地丰满和完整”。《大闹天宫》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层层推进,角色性格也逐渐鲜明和丰满,两者相辅相成,可称为角色塑造和情节互动的典范。

二、确定好角色的类型

动画角色一般分为人形角色和拟人化角色。人形角色是以人的身份及形象出现的角色,他从外形到内心情感和人物性格上往往最接近现实中的人,但又可以将他的外形和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进行夸张,使之既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又在性格特征及其外形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美国动画长片《辛普森一家》《超人总动员》、中国动画片《不高兴和没头脑》《大闹天宫》《哪吒传奇》等剧中的人形角色在形象塑造和性格刻画中都部分地使用了变形。

《辛普森一家》自1989年12月在美国荧屏亮相以来,至今已为观众奉献了400多个幽默故事。影片主创团队自称“我们敢于采用丑到家的造型设计”,一方面将美国人轻松幽默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的怪异集中在辛普森一家人的身上,另一方面又在辛普森一家的外形设计上采用局部夸张的方式,特别是他们一家人的头部:头顶大,脖子细,一双白圆圈加两个小黑点的眼睛造型。嘴巴和鼻子连成一片,上嘴唇夸张地支撑起整个头部,观众就在他们嘴巴的一张一合和黑眼珠的转动中体会着美国文化的幽默和韵味。

而中国动画《大闹天宫》在塑造孙悟空这一角色时,不仅在性格特征上采用夸张综合,形成“人――神――猴”的融合统一,更在角色造型上积极配合其性格表达的需要。 充分运用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且广泛地吸收了多种民间艺术元素。设计者基本保持了孙悟空的猴子脸型,将京剧脸谱、民间玩具和年画中的造型熔于一炉,采用单纯的原色――红、黄、蓝、绿、白等,用墨、色、线进行统一,这样就诞生了猴脸型、绿眉毛、黄眼睛、红脸蛋,身穿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腿上是一条大红的灯笼裤,足下一双黑靴的经典的“美猴王”形象。

当然,人形化角色可以在造型上极尽夸张之能事,让经典的造型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更可以在性格特征上接近观众的接受心理,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2008年迪斯尼动画电影新作《奇妙仙子》不在角色形象的奇特上下工夫。而是倾力打造性格鲜明的人形化角色,并赋予角色极具人缘的亲和力,形成了动画电影在塑造人形化角色上的又一特点。为了更贴近于人们对于仙子世界的想象和传统思维中精灵娇小的惯例,编剧借鉴了修辞上的缩小夸张,利用制图的尺寸比例变化,在技术上充分综合二维和三维动画效果,营造出奇幻的仙子世界。同时把剧中的主角TinkerBell设计成一个形象可爱、性格鲜明的人形化角色,她的身高仅设计为15厘米。因此电影中奇妙仙子身材娇小玲珑,一头金发,穿着性感可爱,她极富创造力,一件肥硕的修补匠服在她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一件漂亮、时尚的裙装;她向往人间,乐于学习,敢于冒险,但脾气有点倔,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天赋。看不起自己所从事的修补匠工作。影片立体化地展示了她性格中的优缺点,并动态地展现出其思想、性格的变化与成熟,她仿佛就是我们邻家可爱又调皮的小妹妹,让观众尤其是儿童从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小鲤鱼历险记》编剧欧阳逸冰先生曾说:“动画思维的核心是奇思妙想,奇思妙想的核心是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在动画艺术中,奇思妙想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也往往体现在角色塑造上。由于动画电影的角色均为假定性形象,所以创作者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想象形式去进行创造,让一切动物、植物、妖魔鬼怪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甚至生活中任何一件器物都可以作为角色进行塑造,都可以赋予它们人的生命灵感和思想性格,这就是拟人化角色。

《狮子王》一剧中的主角辛巴就是一头在复仇中不断成长的狮子,而第7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快乐的大脚》中的主角是一只擅长跳街舞却不会唱歌的小企鹅,圆滚滚毛茸茸的小企鹅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它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愿望与追求深深地打动了银幕前的男女老幼。还有《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片中的角色都是以动物为原型的拟人化角色。而《蔬果村的故事》则是以植物拟人为主的动画,故事中,小洋葱、小花生、小核桃等生活在祥和舒适的乡村,他们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故事,整部片子体现出浓郁的田园风格。《幻想曲》中跳中国舞的蘑菇们、《宝葫芦的秘密》中那个有鼻子有眼睛的小葫芦……这些动植物角色外形丰富多彩,性格特征生动鲜明,让观众“爱不释眼”,观众在它们生动形象的表演和可爱的形象中放松了心情,在轻松活泼中领会人类世界的哲理。

当然在一些以人形角色为主的动画片中也可以设置个别动植物角色,如美国动画《花木兰》中忠诚而又勇敢的木须龙,《奇妙仙子》中可爱的小老鼠芝士、不停跳跃排队的洋葱头、还有最麻烦的旋风蓟草。在诸多的人形角色中穿插个别拟人化角色,可以起到丰富人物形象、加强动画效果的作用。

相比于活生生的动植物,生活中的各种器物往往是静止的,缺乏生机的,然而在动画编剧的奇思妙想下它们同样也可以活力四射。在《玩具总动员》里,一群玩具一改“任人摆布”的命运,顺应人类“万物有灵”的宗教心理,极富人性地上演了一场你争我夺的闹剧,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鲜明,让人过目不忘,牛仔胡迪自高自大,心胸狭隘;巴斯光年热情勇敢,坚韧执著。在《汽车总动员》里,汽车在挡风玻璃上长出了眼睛,在引擎盖上长出了嘴巴。形象十分生动。锅碗瓢盆、衣帽鞋袜、笔墨纸砚,还有人很有创意地以高跟鞋为原型设计了拟人角色……动画(Ani-marion)的词根“animate”本意就是“赋予某事物以生命”,只要动画编创人员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我们就可以给一切事物赋予新的外形和生命活力。

三、重视二线角色的塑造

红花尚需绿叶配,一部动画片不可能只有一个角色,也不可能只有主角。一般的动画往往有一个或几个主要角色,同时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也为了使主要角色形象更加丰满,必须设置一个或几个二线角色。二线角色一方面是主要角色的陪衬和性格反差,另一方面也是剧情发展的第二条线索,迪斯尼动画在这一点上特色鲜明:《奇妙仙子》中设置的修补仙子波波和“胖子”,他们都是二线角色。波波带着一副厚实笨重的眼镜,而“胖子”名副其实,身材臃肿,一点儿也没有我们想象中仙子的曼妙身材。他们虽然很贪玩,甚至调皮捣蛋,但他们热心于自己的修补工作,这一点上与主角Tinker Bell形成了对比,也正是他们这样优缺点共存、极富人性化的角色性格,使得他们同样也光芒四射,深入人心。此外影片中还设置了一个相对的反派角色――薇蒂亚。她骄傲自负,善用心计,利用奇妙仙子想改变自己才能的迫切心理,处处捉弄奇妙仙子,使得事情越来越糟,最终咎由自取,被惩罚去侍弄最棘手的“旋风蓟草”。这个角色不仅从性格上反衬了奇妙仙子的善良、可爱与单纯,也让整个仙子世界更贴近观众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味。

二线角色在对主要角色进行性格反衬、丰富画面形象的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第二条叙事线索。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虽然相对简单,但是一部电影如果仅有一条叙事线索未免会使情节显得过于单薄,因此许多动画片往往设置一些二线人物来帮助表现主题和完成他的二线使命。《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在花木兰身边的时候一直安分守己,认真履行自己照顾木兰的职责和义务:按时叫醒花木兰、给花木兰煎荷包蛋、给洗澡的木兰遮挡走光等等。然而这个木须龙一个人的时候却总是遭遇惊险,不是差点被烧死就是差点被淹死,最后木须龙成了花家的保护神。《狮子王》中的叔父“刀疤”心狠手辣、阴险狡诈、迷恋权力,他与新老两代狮子王的角斗将情节冲突推向了,将主题演绎得很有深度。还有该剧中的丁满和蓬蓬,虽然出场机会有限,但是作为配角,它们或用逗乐的语言,或用搞怪的动作,营造风趣幽默的氛围,让观众在紧张的剧情中松弛片刻。

四、从生活出发去设置和塑造角色

要想让动画片中的假定性形象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就要从生活出发,角色的性格特征越贴近生活,越具备现代性元素就越可能吸引观众。

中国民间故事《木兰辞》中的木兰是一个“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本分姑娘,因为可汗点兵,阿爷无儿而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此成为勇敢善良和忠君孝道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历年来,以《木兰辞》为题材改编的各类艺术形式层出不穷,1996年迪斯尼公司选定这一题材, 决定运用好莱坞电影模式制作动画电影《花木兰》,编创人员对原著在主题、人物、情节、语言与厕面等方面进行想象与重构,将主题定位在“自我与成长”和“爱与情感”这两个现代主流范畴上,使得该片更能贴近普通大众,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也具有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在角色性格塑造上,该片大胆地颠覆传统的形象,把一个传统孝顺的中国姑娘塑造成了一个内心和外表都“美化”了的华裔,她仿佛就是我们现实社会的一位邻家女孩:善良活泼、个性鲜明、自觉而勇敢地追寻自我,追求女性自身价值。这样的主题定位和角色塑造极大地弱化了原著的封建主义色彩,更多地体现出人本主义思想,着眼于人性与情感,使影片更具现实感和时代性。

同样,本片中的二线角色“木须龙”也是极富现代气息的一个人性化角色,剧作者设置了现代气息浓郁的台词来帮助表现它的性格。如木须龙出场时就以一系列的幽默台词初显了自己幽默搞怪的角色特征:“我复活啦!告诉我,谁需要我的保护?老祖宗,只要你开口,我立刻搞定它。”“行,我这就去!(敲响锣鼓)快起来!都醒醒!起床!要办正经事了!别睡美容觉了!”木须龙把幸运蟋蟀做成闹钟叫醒木兰,说道:“好,起来吧!太阳照屁股啦!睡美人……来,喝粥,它在对你笑呢。”这样的台词设置不仅凸显了木须龙的身份地位,也极富现代气息,使角色的人气指数直线上升,诚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在这个时代,重要的不是它相对观众说些什么,而是观众喜欢听它说什么。”再如《怪物史莱克》中那头总爱多话唠叨的毛驴,作为二线角色,剧作者在塑造它的形象性格时突出的就是一个“闹”字:热闹――嘴巴快,说话的速度快,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极尽搞笑之能事;会闹腾――总爱自夸自大,充当“救世主”却又常常闯祸遇险,无法自救。但正是随着毛驴的闹腾,才逐渐打开了主要角色史莱克封闭的内心世界,并顺利地引导着菲奥娜公主与史莱克的爱情进程。

篇10

三是专业化的分工,流水线生产。美国好莱坞动漫电影创意机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着细致的专业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又融合互动。如美国剧本撰写要经过从原创故事—电影剧本—台词—台词语气润色的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故事经过如流水线般有条不紊地打造出来后,编剧还会自己表演一番,自己检验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革新,动画制作人员的专业性也不断提高。如在工业化运作较为成熟的迪斯尼公司,“动画师”这样一个职业已经细化为包括动画脚本师、动画造型师、动画摄影师以及将前三者的工作加以综合的动画师等在内的多个职业。通过深入的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一方面保证了动画电影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降低电影制作的成本和加快了电影制作,使得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领先地位得以保持。

二、丰富的营销推广经验

电影的市场营销就是从市场调查入手了解观众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定位与创新,再进行加工制作,确定价格、选择分销渠道和选择促销方式。好莱坞电影生产经历了以导演为中心,进而过渡到以制影人为中心,当前已发展到以营销策划为中心的格局。好莱坞电影在营销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整合营销和国际化营销与运作经验。

一是强调市场导向,重视市场调研。电影业是娱乐工业,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强调市场导向,就是注重娱乐性和艺术性以迎合大众的口味,否则观众不去影院,制片人就会赔钱、破产。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争取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大的利益,好莱坞非常重视前期市场调研。好莱坞打造一个经典的动漫形象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详实的市场调研,根据目标群体对动漫形象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而后再进行市场策划、成本核算以及形象市场开拓。动画电影的前期投入,包括市场调研、故事创意和剧本策划,占到动画电影总投入的10%。在电影上映前,好莱坞电影人还会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群人,组织试映,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调研。好莱坞电影经常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对剧情进行改变,以便使影片更好地适应市场。

二是重视多种媒体整合营销。如《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之前,《功夫熊猫》的片花、短片、flash之类借助多种通讯传播手段和渠道深入到市场的边缘,形成广泛的期待心理,继而形成观影热潮。

三是运用国际化策略成功应对文化折扣。动画电影是文化产品,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受众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其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大打折扣,这就产生了“文化折扣”。文化折扣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文化的相似性是双边文化贸易的决定性因素,两国间的文化距离越大越不利于开展文化产品贸易。好莱坞通过对华人导演、演员和其他艺术创作人员的吸收以及东方题材和东方文化的融合来拍摄适应中国和东方观众观赏情趣和文化认同的影片。如以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功夫”和“熊猫’为基础,融合美国励志故事内容拍摄的《功夫熊猫》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亲同性,聘请成龙做《功夫熊猫2》的武术指导,利用成龙在华人圈的地位、影响、名声来获得华人文化圈的认同,拉动电影在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的票房。在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利用外国题材、外国演员、外国导演和外国人物来征服外国观众,一直卓有成效。好莱坞利用世界各国的文化素材一方面为主流的美国电影带来异域情调和注入文化营养,另一方面也获得与这些素材的读者群的文化亲同性。好莱坞的这些成熟的国际化策略成功应对了文化折扣,是好莱坞电影能够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保证。

三、动画制作理念的不断创新

好莱坞动画电影制作公司深知,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观众消费的是文化,必须不断提升其艺术性和娱乐性,融合流行娱乐元素,来不断地迎合大众不断更新的消费偏好,这就需要创作者和制作者不断创新。纵观在好莱坞八十多年的动画电影发展史上,可以发现票房最高的动画作品,在其各自的时期都是非常创新的。

一是题材选择不断翻新。好莱坞善于从全球范围内寻求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其动画电影素材来自不同文化,种类多样,包括童话、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漫画故事、经典戏剧、圣经故事、魔幻小说以及原创科幻英雄故事等。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鱼》源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灰姑娘》、《美女与野兽》取自德国格林童话,《匹诺曹》改编自小说,《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改编自漫画小说,《狮子王》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剧《王子复仇记》,《阿拉丁》改编自阿拉伯神话故事《天方夜谭》,《埃及王子》源自圣经旧约里的《出埃及记》,《风中奇缘》源自真实历史人物原型,还有源自中国传统故事的《花木兰》、日本题材的《艺伎回忆录》等。

二是制作技术不断创新。好莱坞动画制作技术不断创新,开创了动画制作史上的多个第一。如《幻想曲》是迪斯尼第一部立体音乐动画电影,将古典音乐融入到了动画中,《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第一个采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凭借真人卡通相结合的全新动画形式以及精彩的故事成为当年的票房大热。1993年的《圣诞夜惊魂》独树一帜,全由陶土模型拍摄而成,是第一部全长度的模型动画。《美女与野兽》以震撼的动画细节描绘以及出色的配乐和舞蹈代表了创作艺术和电影配乐的高水准。《狮子王》气势磅礴的非洲景象代表了手工绘画动画电影的顶峰,1995年《玩具总动员》是影史上第一部全3D动画。

三是很好的把握了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动画电视剧、漫画图书的差异化定位。莱坞动画电影带给观众只有在影院才能感受到的特有的宏大场面、特殊的音效效果,区别于电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播放的效果,使观众选择进电影院而不是看免费的电视。即使是同一文本的素材,都会结合动画电影技术的灵动的表现形式对素材进行重新加工,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动作设计、剧情结构设计、图像配音配乐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使即使是熟悉原来素材的观众,观影时也会有新的惊喜。

篇11

动画艺术是用虚拟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角色形象有最根本特性――假定性。假定性一般是指其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是一种非自然、非现实性的形态。假定性是动画角色设计师的同盟者,优秀的动画角色形象往往能把动画艺术的这一假定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角色造型塑造的假定性

任何一个动画角色的形象塑造都不是凭空想象的。有的是根据文学剧本里人物形象进行改编塑造而来,本身文学创作就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就如我们现在正在创作的动画片《特康射日》,他是一个民族传说,考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没有什么必要,我们就根据剧本内容并对壮族人民形象特征,日常生活习惯,民族审美理念,民族服饰纹样做深一步的实地考究和归纳,对特康这一形象进行了塑造;有的角色创意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比如米老鼠这一经典动画角色,它是美国著名导演、制片人、编剧、配音演员和卡通设计者华特・迪士尼的创作。创作过程非常偶然:华特居住的房子里有耗子,每当夜深人静,夜间出没的小老鼠就来骚扰他。于是他反复画了些老鼠的速写,为创作“米老鼠”形象打下了基础;还有的是动画师对没有生命力的物体进行的再创造,比如海绵宝宝,它的创意来源是一个方块形的没有生命力的黄色海绵,本身并不具有什么魅力,通过动画师对角色设计假定性的发挥再创作,使其拟人化,让它穿上方形裤子,露出两颗龅牙等等。如今却成为广为人知的优秀角色形象。

二、角色性格特征塑造的假定性

画纸上的角色设计图本身是没有任何性格倾向的,大多角色性格塑造都是根据剧情安排的需要,赋予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善良纯洁的白雪公主,温柔美丽的黛丝,野蛮可爱的凤霞公主,喜欢无理取闹的猫(TOM)和老鼠(JERRY),还有无比邪恶的杀生丸・・・・・・更有甚的是有的动画师为了使角色设计更具有亲和力赋予其多重性格,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是不存在的,但观众却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并且相当喜欢。可见假定性在角色性格塑造上是多么有必要。

在一些三维的动画作品中,动画师对角色性格特征塑造的假定性发挥空间更大,他们可以利用影片中的光与色优势,让它们成为动画视觉语言的元素和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手段。更有力的塑造形象的典高贵与粗俗、纯洁与邪恶,刻画人物心理情绪的兴奋与低沉、疯狂与黑暗,抒感世界的张扬与压抑、平淡与强烈等。

另外,在进行角色性格塑造时也可以搭配上口头禅的设计,它在影视动画中也可以突出人物个性,折射出人物的心理,反映人物身份,塑造人物性格,调节观众情绪,给生活带来乐趣。“我还会回来的!”是《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灰太狼每次被揍到天上时常说的一句话,它不仅代表着羊族的胜利还交代了一个小故事的完结。“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是美国动画片《神奇的公主―希瑞》中的经典台词,动画片一播出,希瑞便很快成为了很多少年儿童的动画偶像。“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这是法国动画片《巴巴爸爸》中的台词,一时间也成为孩子们的口头禅。这些经典的语言设计让动画角色深入人心,更成功的刻画了角色形象。

三、角色动态设计的假定性

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主要依靠人物的造型、夸张的表演、剧烈的肢体动作等来制造笑料传达情感。当今的动画片创作也具有这一优势。由于动画片的拍摄对象本身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创作出来的假定性形象,即“以画在平面上的图画或者立体的‘偶’以及物品作为拍摄对象的电影”。因此在动作、表情等方面,都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任意的夸张和变形,使动画片更具广阔的变化空间和丰富多彩的变幻画面。《猫和老鼠》是其典型代表,它们把动态设计的假定性表现的一览无余,如下图:

同时角色的动态设计也可以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例如“樱木花道见到他喜欢的晴子时脸会变圆,眼睛会变得像黄豆一样大。这种个性化的动作反应了角色性格特点。另外一种就是角色的习惯性的动作设计。例如:《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哥,每当思考问题时,.总是盘腿而坐、用两只手的食指在头上画圈;日本动画片《奥特曼》双手在胸前变身时的动作等等。并且其动作反反复复的出现,使角色形象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公众人物”。

四、角色生活环境及经历的假定性

动画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样式,它能使时间倒流、使空间变形。设计师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使得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动画视觉艺术的独特魅力。虚拟的动画形象不受时空的限制为人类提供出某种率真的童趣、视觉表现的幻觉、幽默的轻松以及简洁的单纯等几种人类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享受和体验。

同时动画角色形象也适合于去表现童话、寓言、科幻、神话、民间传说等题材。人们总是对虚幻、充满神秘感、传奇色彩的事物感兴趣,艺术家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让角色把观众带入神奇的虚拟环境中,满足了好奇心,实现了观众深层的心理愿望,当角色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的时候,角色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如《五娃大森林历险记》改编于大兴安岭林区本土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尹树义创作的长篇童话小说《福娃五人行》,讲述的是金娃、木娃、水娃、火娃、土娃在大森林中历险的有趣故事。主旨反映生态和谐,是一部丰富有趣的百科全书。还有老生常谈的《爱丽丝梦游记》,在爱丽丝的梦境里,她见到的是有如动物园般丰富多彩的各色人物,从一只喜欢恃强凌弱、虚张声势的睡鼠到精神错乱的“疯帽子先生”;从一只“常露齿嬉笑的猫到一只喜欢抽水烟袋、名叫阿布索伦的毛毛虫;还有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地下生活”真正主宰者的“白色皇后”等等。在经历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意外事故之后,爱丽丝在这片有如童话般虚幻的奇妙世界里找到了那个迷失的自我……

在角色生活环境的塑造上还可以通过对色彩及灯光的运用,发挥其假定性。无论在影片整体风格和节奏上,还是局部空间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光与色都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描绘出动画空间的独特完美世界。

由于角色设计的假定性是其根本特性不容忽视,所以对动画设计师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一个好的动画设计师不仅要学会感悟生活,在不同生活体验中抓住感人的点滴,而且还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丰富的经历,更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动画和提高表演,不断学习成长,具备创新意识,才有希望创作出优秀的角色形象。

理论探讨的目的是为了在新的高度上更能准确的把握住动画艺术的特性,发掘动画艺术新的魅力,以在实际的动画创作实践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这里要着重提出的是,要想掌握好动画创作的假定性的艺术规律,改变盲目守旧、传统老套的艺术创作手法,就应该在角色设计过程中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实践创新、大胆夸张变形,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12

班主任一转身,我就憋不住了。“把你捧在手上,虔诚地焚香,剪下一段烛光,将经纶点亮……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

这不,歌还没唱完,就被卷卷的透明胶打断了。她提醒得对,是该低调点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眼下最要紧的有两件事,一是选定课文准备剧本,二是寻找演出搭档。

既然我是铁定的主角,那要看我最想演谁啦……我把语文书翻得“哗哗”响,翻到92页,心情莫名地激动起来。

《背影》?好极了,我就演文中那个爬上月台买橘子的父亲吧。朱自清是我的偶像,能够演他的父亲,实在太有面子了。而且火车站送别这个片段演起来容易,台词不多,道具很简单。好极了。剧目已经确定,接下来就得物色搭档。谁演朱自清呢?这个睿智、善良、敏感、内心世界复杂的年轻人,可不是一般的同学可以演好的。我悄悄站起身,踱到教室的最后面,把全班男生的背影一一扫过,居然挑不到合适的。

悻悻然回到座位,前座的鲁鲁转过脸朝我笑:“胡木,课本剧的事情你心里有想法了吗?咱是哥们,我给你打打下手,做个配角,行吗?”

我嘴巴一歪,仔细打量他。脸短、手短、脚也短,跟剧本里的角色相差十万八千里,横竖不合适。但这家伙平时跟我关系不错,我不忍伤害他,于是酝酿一下情绪,拍拍他的肩膀,委婉地说:“兄弟,这回要演的是《背影》,我在物色朱自清这个角色。下回如果有机会演《水浒传》,我一定把武大郎的角色留给你。”

鲁鲁不开心了:“我不适合演朱自清,可以演朱爸爸嘛,我的身材跟他的有几分相似哦。”

“不不不,”我一本正经告诉他,“朱爸爸这个角色,已经内定了。”

“不会是你演吧?”鲁鲁夸张地笑,“朱爸爸的背影是肥胖的,你体积不够庞大。”

我不跟他理论,从桌肚里摸出巧克力,放到他手心里。

他耸耸肩膀说:“其实演不演无所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刚把鲁鲁打发完,张非来了,关宇来了,赵匀也来了,他们轮番讨好我,企图索要角色,以达到上舞台、出风头的目的。他们都长得比我帅,我当然不能给他们机会。真要是上了台,那到时候谁还看我?

打发完他们,自习课结束了。我嘘了口气,到教室外面的走廊里继续寻思搭档的事情。

思考未果,忽见卷卷从教室门口冲出来――小个子,小脑袋,超可爱的男生西瓜头,走路风风火火,完全假小子一个。不过别看她的模样像个男生,其实心比谁都柔软,念一首诗会哽咽,读一本书要流泪。这么多愁善感,初步具备青年朱自清的基本素质。

“站住,”我拦住她,像个星探似的说,“毛卷卷同学,我请你担任课本剧的女主角。”

卷卷又惊又喜:“喂,你是在跟我说话吗?我是卷卷耶。”

“我知道你是卷卷。”我抬起下巴,“怎么样?要你做女主角,被吓坏了吧?”

卷卷拼命呼气吸气:“太突然了!太意外了!我没有长头发,也不喜欢穿裙子,更没有漂亮的流苏靴,你确定你选的是我吗?”

“别这么不自信,”我说,“我是要你演朱自清,又不是请你演白雪公主。”

“什么?我演男生?”卷卷的眉头拧起来,“你的意思是你想排练《背影》?”

“对呀,朱爸爸那个经典的背影打动了那么多人,我把他演出来,绝对能引起共鸣。”

卷卷的眼珠子骨碌碌转,说:“胡木,谢谢你啦,你还是请别人吧。”说完朝厕所方向猛跑。

我站在那儿很没面子、很受伤。别的同学求之不得的美差,她居然当场拒绝了。

待卷卷回到教室,我便冲过去问她原因,她翻翻语文书,指着66页那些文字对我说:“参加课本剧比赛呢,首先得找到合适的课文,你看,这篇《晏子使楚》最合适,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突出,台词也可以设计得很丰富。”

“文言文?”我不屑道,“文言文怎么行?”

卷卷瞪大眼睛:“文言文可以改编呀,比你的《背影》生动活泼多了,起码不会冷场。”

“可《晏子使楚》讲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背景、道具、服装什么的,准备起来太复杂。”

“越是复杂越容易得高分嘛。”

“我觉得《背影》的情绪好。”我坚持道。

“《晏子使楚》的故事好。”卷卷不让步。

说不下去了,我拍屁股走人。嘁,没了她我就不信找不到人了!我马上写公告,在全班海选女主角,要求只有一条:女生。

一下午的时间,就有13个女生报名。放学后在教室面试。鲁鲁握着一叠报名表请示我:“胡木,她们的身高体重、脸型发型、脾气性格、爱好特长、语数外成绩、家庭成员、崇拜的偶像什么的,这上面都有,你要不要看看?”

“不用这么麻烦。”我说,“又不是选皇后。”

“哦。”鲁鲁把报名表扔在一边,“女生们都在问面试是不是要进行才艺表演。”

“不用,”我拉只凳子在黑板前坐下,“让她们都进来,每人背诵一段朱自清的《匆匆》。”

鲁鲁的脑子不够用了:“你不是说参赛剧目是《背影》吗?怎么改成《匆匆》了?”

我启发他:“要是能把朱自清的《匆匆》朗诵得情绪饱满、动人心弦、意味深长,那就一定能演好《背影》。”

“哦――明白。”鲁鲁作恍然大悟状。

13个女生按次序每人背诵了一小段《匆匆》。唉,失望,不是太紧张像唐僧喊救命,就是太随意像唐僧念经,要不就断断续续像唐僧唱歌,只有林依然表现得稍微正常一些。于是,我对林依然说:“就你了。”她欣喜若狂。

角色选定了,接下来就紧锣密鼓写剧本、对台词,准备道具、音乐、服装等等,虽然只有5分钟的表演,要做的事情却千头万绪。我们忙得团团转。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排练。我们把放学后的一小段时间利用起来。没有场地,我们就在教室里排练,每次排练前都要把课桌椅挪到角落里,排练完又要把课桌椅搬回原处,很麻烦。

一天放学后,卷卷看我们忙着搬课桌椅,她递过来一把钥匙:“去后面三楼团委活动室吧,那儿宽敞。”

我有些小小的惊喜。自从上次她拒绝了我给的角色,我就很少再跟她说话,有意无意地冷落她,没想到她还是这么关心我。

“太好了,谢谢你,卷卷。”没等我表态,林依然愉快地接过钥匙。

“卷卷你真好,真不愧是校团委新提拔的好干事。”鲁鲁激动得直夸她。

我从林依然手上拿了钥匙,丢到卷卷手上:“跑来跑去多麻烦,还是教室里方便。”

“胡木?”林依然和鲁鲁傻傻地望着我。

“接着搬。”我抱起一张课桌往后走。

等我把课桌放好回转身,卷卷已经不见了。

比赛的日子说来就来。12月30日,在学校宽敞的阶梯教室里,课本剧比赛隆重举行。上场之前,班主任亲自给我和林依然鼓劲儿,班委一伙人也过来为我们加油,卷卷也来了。她在后台走来走去,好像挺忙的样子。

“胡木,等会儿好好演,你一定行的。”她望着我,神情专注地为我打气。

我自信地说:“那当然,你就等着祝贺我吧。”

卷卷俏皮地笑笑,跑开了。

我和林依然的《背影》演出次序是12号,这个顺序是中间偏后一点点,可以说是比赛的黄金顺序。上场之前,林依然突然抓住我的胳膊:“胡木,我要上厕所。”她看上去很紧张。

我着急地说:“马上就轮到我们了,等等吧,上台几分钟就下来。”

“我还是去吧。”她说完提着长衫狂奔……

阿弥陀佛,幸好她动作麻利,不然就赶不上了。我们按照排练的情景,认认真真表演了一番,结果台下的老师和同学比我想象的肤浅,非但没有被我的背影和我们的父子深情感动得流泪,反而时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气死我了!

更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我刚卸了妆坐到观众席里,一个名叫《晏子使楚》的节目赢得了铺天盖地的掌声。演楚王的是校团委书记――年轻的帅哥倪老师,晏子的扮演者居然是……毛卷卷!

最后的结果是,卷卷的《晏子使楚》获得了特别奖,而我和林依然的《背影》是区区三等奖。

这个结果使我非常受挫,极度受伤。我跑去找卷卷:“你怎么也参加课本剧比赛?一个班只能有一个节目,你这不是故意跟我PK吗?”

她装得很无辜:“我们的节目是校团委临时要求编排的,并不是参赛节目,绝对没有和你PK的意思。再说,我一开始就说《晏子使楚》的演出效果比《背影》好,你就是不听。”

还在否定我选剧本的能力!这个毛卷卷分明是有意跟我作对。不就是看不惯我最后选了林依然没选她,而且拒绝采用她推荐的《晏子使楚》吗?既然她对我不客气,那我也不是吃素的。

体育课上男生女生分别练习跳长绳,有人提议每个人轮流跳,我跑过去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轮,毛卷卷不用轮,她就负责甩,不用跳。”

卷卷就一直甩一直甩,甩得额头上直冒汗。

班会课上,班主任要大家推荐一位同学负责照顾教室里的十几盆盆景,我头一个站起来推荐卷卷,鲁鲁跟着附和。卷卷马上被安上了“盆景管理员”的头衔。我可不让她闲着,今天把孔雀松搬走,明天把君子兰藏起来,后天又说绿萝不见了,卷卷急得直掉眼泪,还得自己掏钱买新的盆景。

我以为她会生气,没想到她简直就是打不死的猫,不嚷嚷,也不向我讨饶。这样的逆来顺受使我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过分。

然而,鲁鲁却把我告上去了。他说,他忍不下去了,男生怎么可以这样欺负女生?班主任把我喊到办公室,同时喊去的,还有卷卷。

“胡木,你为什么接二连三把教室里的盆景往别的教室搬?”班主任语气犀利,“你收人家钱了?”

我垂下头不吭声,心想这下糟了,文体委员保不住不说,可能还得在班会课上作检讨。

“不是的,”卷卷的声音那么悦耳动听,“是我……是我把那几盆盆景偷偷送到别的教室的。”

“为什么?”班主任极为惊讶,“怎么是你?”

“那些盆景从初一开始就伴着我们,都一年多了,同学们也都看得审美疲劳了。所以呢,我就想着换几盆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她说得那么牵强,班主任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相信?再说我是男生,她是女生,凭什么让她替我挨批?我挺了挺胸膛,鼓起勇气对班主任说:“这跟卷卷没关系,是我做事情欠考虑。我会把那些盆景要回来,再写一份书面检讨给您。”

“胡木!”卷卷轻轻却很有力地叫我。

我正视她:“别说了。”

“胡木,”班主任倒也好说话,“既然你承认了错误,那就算了。给别班的盆景就别去要回来了,卷卷不是为班里新添了几盆吊兰吗?你把钱给她就行了。以后做事情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我点点头。走出办公室后,我忽然觉得那个捉弄卷卷的胡木好可恶。卷卷那么善良,善良到谁要是捉弄她一点点都是犯罪。

“卷卷,”我喊住她,“对不起。”

卷卷停下脚步,侧过脸看我。

“吊兰的钱,明天给你。”我抓抓头发。

卷卷不以为然地笑。

“课本剧的事,我错怪了你,如果下次有机会参加活动,我一定和你一起演。”我认真地承诺。

篇13

艺术的育人功能是独特的,教育需要艺术的手段。校园剧做为特殊的舞台艺术门类,其独特的亲和力、超强的艺术实践性契合了青春期初中生成长的身心和审美需求。现从青春期初中生群体概况,校园剧的教育内涵和在社团实践辅导中的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使迷茫的初中生能在校园剧舞台上勇敢、快乐、自信地对白自己的青春。

一、青春期初中生群体概况

1.心理敏感而脆弱,情绪隐忍而暴躁

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让现在的初中生成为了矛盾共同体。他们敏感、脆弱,不愿将心事、烦恼告诉别人,害怕与人交往,不愿意把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他们大多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情感;但内心急躁,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渴望能有现成的表达、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故外显形象大多叛逆、自我。

2.艺术追求狂热而直接,认知盲目乏审美

对艺术的感知和追求,初中生是表现得最灵敏、最直接,态度最狂热的群体之一。当下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艺术的格调良莠不齐。学生盲目追捧、胡乱模仿,对健康的、积极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缺乏正确的审美认知,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乏理性的认识。

3.有艺术创新意识但乏实践,扬个性却缺合作

在强调和张扬个性的初中生中,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新意识,但艺术创新实践能力却稍显不足,在团队活动中,合作精神严重欠缺。

二、校园剧的教育内涵

校园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艺术活动,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群体中开展此活动有着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1.感染性:无声却沁人心脾

校园剧的外在特征是“校园人创作表演”。校园剧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演员、观众都来自于自己的学校,自己编自己的故事、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自己看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活动具有特殊的亲和力。编者、演者能通过剧本的艺术创作和舞台的艺术实践合理宣泄、表达内心情感;观者能直接从剧中获得自己情感的共鸣和情感的依托。校园剧无声无息、艺术性地传递着情感信息,为处在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宣泄真情实感的合适平台。

2.综合性:形象而综合培养

校园剧属于戏剧门类,是一种综合艺术,其对学生有着全方位、多角度的审美教育功能。参与者通过参加戏剧创作,排练过程的角色体验、情感融合,到最后登台表演的戏剧实践,可以获得直接而积极的审美愉悦,有助于增强情感体悟能力,提高审美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鉴赏力。校园剧也可以使观众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接受多角度、全方位的感性体悟,获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教育。

3.创新性:源于又高于生活

校园剧还原了校园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冲突,每位参与者必须对相关素材的看法和态度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在合作和碰撞中激发灵感,从而达成新的艺术高度的共识,校园剧的编、排、演特定的环节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增强学生创新艺术实践能力。

4.协作性:分工但不分你我

另外,校园剧是群体艺术,在群体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戏剧在编创、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中,只有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效、灯光和剧务等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演出的成功。

三、校园剧的辅导策略

1.丰富形式,强调校本特色

校园剧是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戏剧活动,而校本化的校园剧编排思路则可以使剧目更具亲切性与真实感,与本校学生的情感世界直接链接。为了使学生增进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接受热爱水乡的教育,我们改编课本剧《孔乙己》创编情景剧《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为了展示我校外语特色教学成果,我们编排了系列英语童话剧《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等。

2.注重观察,强调视角独特

在创编阶段,指导社团成员们细微地观察生活,多角度看待同一事物。以独特的的思维去深入分析典型事例所潜藏的情理美丑,透过现象看本质,相信特殊的事件一定有特殊的背景,特殊的个体一定有特殊的缘由。

09年新学期,学校来了个“奇怪”的小女孩,她各科成绩优秀,但她性格内向,独来独往,除了活动外她身上总背着一个鼓鼓的小包,而且经常抱着小包发呆。同学觉得她是一个怪人,都不愿与她交往。后来发动社团团员们观察她,主动接近她,费了很多周折打开她的心结。原来她的包里装的是她妈妈的衣服,妈妈在外地打工,把妈妈衣服背在身上就觉得妈妈陪在身边,特想妈妈时就闻闻衣服,因为那上面有妈妈的味道。这一特殊事例及其背后的故事对社团团员们触动很大,后来大家根据这一事例创编了校园情景剧《亲爱的小孩》,当年获得了省艺术节二等奖。

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既遵从了初中生新奇思维发展,又培养了初中生对生活、事件的观察和思辨能力,让生活成为艺术的源泉。

3.重视交流,关注合作互动

孙惠柱教授曾说过“戏剧是最不个人的艺术”。在群体活动中,以平常的、真诚的姿态与他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尤显重要。首先,社团成员要注重与非社团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在校园中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了解校园人的思想动态;在校外要与家长及社会成员们积极沟通,通过他们反映社会对校园的印象。这样广泛的互动交流,能使自己的艺术创作视野更开阔,创作思维更活跃;作品才能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其次,社团成员与成员间更要交流。要求成员对自己的素材、经验等要乐于分享,在合作中进行交流和辩驳,取长补短,勇于表达、分享真实自我,在“碰撞”中最终达成艺术高度的共识。

比如对于“青春期萌动”这一敏感题材,成员们放下戒备,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发表见解和主张,在团体交流中不断经历肯定――质疑――新主张――再否定――立观点的辩驳互动过程。为了最大限度,更深入了解“局外人”的看法和态度,社团成员在校园内外积极地做问卷调查,课外与家长、老师、同学不断互动探讨,历经一学期创编了属于自己的校园情景剧《生长的树》,并最终获得省艺术节一等奖。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社团成员们更开朗、更自信了,与同学、家长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注重合作交流的校园剧创编,能培养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从艺术的途径满足了青春期中学生渴求接纳,寻求友情温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