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毕业实习工作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工作毕业实习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工作毕业实习工作

篇1

1.市场局财务科只有两个人,一个科长,一个出纳,而教导我的是科长刘阿姨,刚到财务科,科长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做的会计凭证,还教我记账。虽说记账看上去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而已,这是关系到一个单位的账务,是每一个单位以后制定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账记好了,接下来就是结账,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日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器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器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科长刘阿姨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将账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联系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的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操作能力。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以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淌若将这些理论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可以,正如象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会计人员,应该总没事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他一切都为零。

其次,就是会计的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凭证,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越错越烦,越烦越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去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市场管理部是市场部的一个重要部门,它有正式职工15名,市场协管人员20名,我跟着市场管理部的方经理了解熟悉整个市场服务、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过程。并对市场周围非法摊位进行撤消。但是往往情况却不尽人意,比如说经营者的物品摆放情况,有些经营者东西往往乱摆乱放,多次劝说也没什么效果,其中有2点原因:(1)经营者往往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重视市场管理整体的需要,有一种只顾自己,不顾全局的思想。(2)我们市场部能够提供的摊位数量不能满足经营户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局实习期间,经常能看到我们管理部门与经营户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一方面说明经营户有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应该多动动脑筋。

三、几点体会

1.通过实习,我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财务科实习的时候,是刘阿姨带着我做报表算账的,让我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如此的少,所懂得的知识往往都是一知半解。在市场管理部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说跟我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但是在里面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如何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应该说是大有学问,大有文章可做。

篇2

一、研究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目前,我国有一千多所全日制高职院校,设置会计类专业的学校就有近九百所,也就是说,所有的高职学生中每十名就有一名在学会计或者是相关财会类专业。然而,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传统的会计职业教育,主要在于会计核算,毕业生走向社会,仅仅对于会计核算工作“得心应手”。但用人单位需要的会计人员是除了懂会计核算工作,还要能进行纳税申报、抄税报税、支票支付以及销售货物等等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即“复合型会计人才”。然而,一个人要想获得很强的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就必须要明白自己要解决什么样工作问题,以及解决工作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找到解决工作问题的途径,最后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这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综合工作能力。

二、财会类专业学生进行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社会上每年都会有大量经验不足、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的普通高校财会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然而,很多的企业和单位却招聘不到所学的财会类专业人才,职业会计人才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结构性失衡的总体特点。

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这就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再是只懂会计业务的人才,而是综合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的复合型人才。许多的用人单位也表示,刚走出校门会计类专业大学生,他们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够达到要求,但是,他们实际的工作能力大多较弱。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受到招聘单位的重视。因此,职业类院校对在校的财会类专业学生进行会计工作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建立会计工作能力训练平台的优势

会计工作能力训练模式和传统的将学生安排到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的旧模式不同,它以科学工作原理为指导,通过应用工作标准训练器、工作标准训练软件和工作标准系列教材三大工具,在校内建立工作能力训练中心,按照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指导学生将带有磁铁的工作标准训练器吸附在训练平台上,然后取下反复训练,这样的训练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财经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通过采用工作标准平台的训练,学生们亲身体验每项工作的流程和思路,然后用应用软件再去验证自己所学的该项工作标准,印象更加深刻。这种创新的训练模式 ,为我国当前财会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毕业实习的被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四、目前高职院校进行会计工作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工作能力训练和相关理论课程结合不紧密

现在我国高职院校通常选用的会计实训教材大多数文字表述多、内容和实际脱节,案例中选用的原始凭证格式老化,不能与时俱进。这类实训教材不能客观的还原企业真实业务和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建立会计工作能力训练平台,将抽象的工作能力训练变得直观,具有可操作性,使工作经验的传承简单简易,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工作流程本身加深理解、加深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平时的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有任何的提及,有的学生甚至以为会计工作能力训练就是去“摆模块”,去做“填空题”,把工作标准的训练器模块贴到模板上就可以了,没有真正明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训练课程“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考核评价形式非常单一,结果是学生认为“会计难学”、老师认为“学生难教”,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差的局面。

(二)会计工作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目前缺乏进一步研发和更新

工作标准专家们根据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编制出的工作标准能够科学的表现和规范工作过程。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标准,能够完整地表现实际工作中各种所需的制度要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生只要掌握一项工作标准,就等于掌握一项工作经验,最终能够有条不紊处理各项工作。会计工作标准则来源于企业会计岗位上经常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工作标准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中具体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改革和修订,那么,在此基础上所研发的“会计工作标准”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进一步的更新和研发。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会计工作标准训练指南》和模块器都没有及时的进行改版和更新,从而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三)师资队伍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

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要求会计类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然而实际上,很多教师都是表面化的“双师型”教师。要么是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欠缺;要么只是取得了中级职称证书,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同时,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会计的实践教学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教师主讲的 “独角戏”。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照本宣科,使得整个会计工作能力训练过程受书本的限定,只要书本中的某个工作标准出现偏离或者没有与时俱进,学生也就无法对实际的工作标准有一个总体认识。这样的训练方法,完全偏离了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初衷,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四)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质量不高

会计工作能力训练是在专门的实训室进行,但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场所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数量要求,而且教室与实训室通常不在一起,理论教室与实训教室分离,非常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当然,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最好方式,也是检验学生会计工作能力训练效果和质量的最好平台。但现实的情况是:第一、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学生实习的需要;第二、实习基地的标准不够高、规模不够大,无法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要求。更有甚者某些高职院校只是形式上和实习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实际上是“一纸空文”,这些所谓的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变成了文件和摆设,根本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五、完善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对策

(一)把理论课程的讲授与会计工作标准及工作能力训练平台有机的结合

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就要给学生灌输关于会计工作标准的相关知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和工作能力训练的次数,让学生反复的去训练,不断的去学习,去感受,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再结合实际的训练,查缺补漏。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同时,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会计工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在“关起门”来模拟和仿真的状态下完成,学生应当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验证和体验。所以产学结台,工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二)根据实际的会计工作,与时俱进的对会计工作标准进行研发和更新

未来企业是“创新、高效、绿色”且全面信息化的云端企业。在云时代下,各种知识快速折旧、经营环境快速变化、信息平台快速升级、管理机制加速转型、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实际的会计工作必然要顺应这种时代的变化。

与此同时,源于企业会计岗位上经常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而制定的会计工作标准以及工作流程,也必然要与时俱进的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更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一线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亲身体验企业运作的原理和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全方位、多维度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对一些变化较大的行业和岗位的会计工作标准和流程进行更新或者重新研发。

(三)教师到企业一线去顶岗和实习,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必须将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尤其是进行会计工作能力训练时,实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案例和学生共同讨论某一个会计工作标准的流程,最后达成共识,甚至可以向教材提出质疑,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授课的工作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训兴趣,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其次,会计专业课教师一定要“走出去”, 结合自己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到企业一线和单位去顶岗和实习,去验证和研究平时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给学生讲解的知识是否准确,是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四)努力提高学生进行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质量

要实现学校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更新与完善,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实训教学设施,这是必要的基础保障。高职院校要想提高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质量,就必须转变现有的训练方式。在训练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验室,开发或引进最先进、最实用有效的训练软件,这些新的软硬件教学设施能够紧密结合专业技能的时代脉络,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工作标准和流程,达到“出校就能上岗”的目标。

六、结论与展望

高职类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本文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如何把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的会计工作能力训练进行完善,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总之,只有提高了学生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的质量,才能把高职院校的财会类专业做大、做强,才能把岗位与课堂有机结合、实训与理论相融并进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为用人单位培养出工作能力较强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王民权,刘晓玉.圆通会计工作标准训练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卢德湖,赵巧.VBSE企业综合运营全景演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5.3

[4]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教育部,2015

[5]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998-2014

[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2014

[7]孙淑娟.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改革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4

篇3

一、会计模拟实习的意义和作用

1、会计模拟实习的意义。

会计模拟实习在会计教学中,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在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习室,把工业企业财会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中,学生运用会计凭证、表格、账薄和运算工具,通过写、算、做三项基本功的独立操作,以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实习,可以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缩短“适应期”,胜任工作任务奠定基础。在会计模拟实习中,经济业务虽然是假的,但是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学生的模拟操作与实际财务人员操作一样的。

2、会计模拟实习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会计专业是培养具备“四有”“三热爱”的品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能较熟练的掌握会计核算技能及有一定分析能力的会计人员。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技能是会计重要部分。由于平时教学只在课堂内进行,毕业实习处于教学过程的终级阶段,学生是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因而不利于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及掌握。有了会计模拟实习,从学习《基础会计》课起,就可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薄、对账和结账等项目的技能训练,就可以配合专业会计课的教学,进行各种专业会计核算的模拟实习。通过长时期、系统的模拟实习,可以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技能过硬的会计人员。

(2)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会计模拟实习是运用直观性的原则,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模拟实习教材展示大量的直观材料,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以作为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以往课堂教学只讲理论知识,由于语言文字唤起学生表象的完整性的鲜明性远远不如刺激作用感官所产生的知识那样鲜明具体,所以在会计模拟实习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独立完成,这就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思维活跃的气氛和环境。学生置身于实际经济处理过程工作,使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检验,从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于是学生在模拟实习中就会有成就感,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

(3)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缩短“适应期”,早日适应工作

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过去主要是下厂实习,而且是在毕业前夕到工业企业去实习,一般称为“毕业实习”。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走出校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救灾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毕业实习存在难以克服的实际困难:工厂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分工很细,各种会计业务交错进行,学生三五人一组分散到各个实习单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主要经营活动的会计核算是难以实现的,学生基本处于“见习”状态。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与实习脱节的做法效果不好,延缓了会计人才的培养进程。而会计模拟实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大胆的操作,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分步和系统的得到验证,可以在统一的模拟实习资料下“同步进行”,学生获得知识的机会是均等的。通过学生在校期间,长时间、多次地进行模拟实习,毕业时,已基本掌握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这就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期”。

(4)有利于学生了解会计工作与银行、企业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联系。

在会计模拟实习室。相应设立了模拟工商银行分理处,把银行部分职能,如结算,出纳引进教学中,将银行正常工作与企业会计工作联系起来。同时,在模拟实习室里还设置了与会计工作相联系的有关职能部门,学生在模拟实习室中还可以充当模拟业务员,模拟实习业务员涉及的经济业务为。这样把有关职能部门的正常业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有机地结和起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丰富广泛。

二、会计模拟实习基本内容

1、模拟实习室的岗位设置

会计工作内容多样,工作繁重。在会计机构里,大量而又复杂的工作是若干个会计人员在进行科学的分工、分岗、协调配和情况下才能圆满完成的。会计岗位是按照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及工作性质来划分的。

2、准备实习资料

(1)准备各种空白会计凭证、账薄的报表。

(2)准备各种印章及办公用具。

(3)按模拟实习内容准备模拟实习资料。

3、模拟实习阶段

会计模拟实习,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和操作模拟实习资料,第二阶段,在模拟实习室,按模拟实习操作步骤、凭证传递程序等进行模拟实习。

篇4

在市场扩展与社会需求的刺激下,我国的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大约占到了全国企业数量总数的70%以上,可见小企业是我国的市场主体,它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推动力巨大。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之前,我国的小企业在会计工作方面仅有《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参考、遵守,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限制较多,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对这个问题,我国再次制定和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为我国的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完善的会计标准体系,能够提高小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但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的会计工作与实施之前相比,肯定会发生一些调整与变化,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改变。所以必须要通过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提高学生会计知识技能与小企业会计工作需求的对接程度,满足社会与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确保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保障小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继续稳步提升。

(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中专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操作性、实践性人才,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保障学生就业,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社会生存问题,所以如何使学生的职业发展更加光明、良好,就成为了中专学校应当主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如今社会与国家越来越重视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各种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资格、职称考试会越来越多,所以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就全面、深入的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知识,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

二、如何在会计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加强教师自身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执行,至今为止时间依然不算很久,其中有很多新的会计专业知识、专业理论。要在会计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就要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背景、适用范围有深入明确的了解,还要熟练的掌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等相关内容。所以,学校方面应当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加强教师自身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通过听取讲座、参与相关学习培训等途径,来加深教师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了解,为教学奠定基础。

(二)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中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虽然主要集中在小企业,但是学生在校所学习的会计教材基本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而编写的,不仅会计理论难度偏高,且达不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中专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考虑开设专门的《小企业会计实务》课程,并安排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之前讲授。另外,再开设《小企业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专业课的难度,体现教学难度的递进原则,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小企业的实训课程,尽快与就业岗位深度对接[2]。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上,应当采用一些专门针对小企业而开发的会计软件,同时要确保软件能够支持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例如“用友畅捷通T3教育专版10.8软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今的小企业会计工作都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作为需要上岗就业的会计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知识,更要能够在上岗后立即采用电算化技术,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实践应用,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以更好的实现学生与岗位的衔接。

(三)开展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会计竞赛

为了提升学生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热情,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教师应当组织开展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会计知识、技能竞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使学生在相互比拼的竞赛中,得到职业能力方面的锻炼与提升。会计竞赛的举办必须要有规划,要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有实际的引导作用。应当将竞赛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会计电算化,竞赛的方式是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设计出竞答题,然后让学生使用福斯特软件在电脑上完成,最后由计算机进行打分,评出最终成绩;第二类是手工会计,这个竞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验和提高学生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技能比拼”的设计上,应当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采用小企业会计相关的试题,选用来自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票据,单证样式,按实际工作要求规范指导,同样使用福斯特软件来进行比赛,看谁能够又快速、又准确的完成[3]。不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会计”中的优胜者,学校或教师都应当给与其一定的奖励,以鼓励获胜者继续努力学习,并对其他未获胜的学生起到刺激作用,使他们也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在下次竞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四)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

小企业的数量多、分布广,学校比较容易与他们结成合作关系,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也只有通过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才能使学生在正式上岗就业前,形成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直观认识,在实际的会计工作当中进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践,这有利于学生在上岗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会计工作。同时,在校企合作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学校方面可以让会计实习生进入会计师事务实习,合格的实习生由事务所推介学生进企业工作。利用这种方式,企业不但不会有所损失,同时还获得了很多具有实习经验的优秀毕业生。而且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之后也已经对工作较为熟悉,一旦上岗便可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会计工作。

篇5

    一、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及其原因

    时常会碰到自己已毕业的学生在商场里当导购员或其他无关本专业的工作,其中不乏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令作为会计老师的我非常困惑和不解。

    1、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

    一方面,学校教学结构和开设的科目不合理,“重理论,轻操作”。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的学习和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方面,认为学生在毕业前只要考出会计证就万事大吉了,导致学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而缺乏实践训练。校内的模拟实习和顶岗实习只是走走过场,不能让学生了解到今后从事的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实战性。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会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还要对管理、审计和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了解。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解决。用人单位对职校出来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放心,也不称心。

    2、造成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现状的原因

    (1)教师队伍不专业。

篇6

(一)传统的目标和模式的冲突

传统的目标和模式只注重课堂上的传授和学生专业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我国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比较专门化的教学模式,各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划分很细,课程结构专业性比较突出。

(二)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层次为:一是操作性人才需求,它要求会计人才必须熟知系统的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税法知识;二是分析性人才需求,它要求会计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知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知识等;三是决策性人才需求,它要求会计人才应当精通两门以上专业知识,如“会计+外贸”、“会计+金融”等等;四是全能性人才需求,它要求会计人才除了精通必要的经济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公共关系。在就业市场上已被充分证明,一方面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不少用人单位因寻觅不到满意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而犯愁。

(三)现有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缺少竞争力

现在,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机构改革,减员定编。会计部门内部一人一岗或一岗多人的情况已被一人多岗所替代,会计满负荷工作已成为普遍需求,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须独挡一面处理会计实务。然而,很多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理论和实践脱节,毕业前,缺乏全面、系统、综合的会计实务强化训练,对整个账务处理程序不甚了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低是在情理之中。由于经费匮乏,实习单位指导力量薄弱,未能放手让学生上岗实际 操作等原因,校外实习不少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更有甚者,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已为双向选择所代替,特别是近年来会计专业人才供过于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许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疲于联系工作单位,忙于应付面试,根本无暇顾及毕业前的实习,会计实践环节相当薄弱。对此,实习指导教师只能表示理解和同情,毕业前的实习起不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业前强化训练的作用。

二、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设想

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设想是毕业实习阶段,应采用前半年校内强化训练和后半年顶岗锻炼的方式,会有效提高实习的效果,并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的实力,从而也会增强学校的声誉。

(一)校外实习

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了解并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二,分析研究各类经济管理制度,并指出各类制度的利弊所在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与方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目前能进行校外实习的相对较好的都是“传、帮、带”的师傅示范。但现在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主要体现在:

1.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制约着积极性的发挥。(1)财务人员人数虽多,但骨干甚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些企业不断改革,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增加。这就难免出现财务人员数量多、质量差的现象,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2)多数财务人员岗位技能单一,不能全面、综合地开展业务。财务人员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只精于一岗业务,知识面窄,技能单一。而真正实践经验丰富,精通全面业务,具有综合判断能力的人却很少。(3)不坚持原则,放弃监督。一些财务人员私心较重,同时由于业务素质差,制度不熟悉,政策理解不透,发现违纪现象只能视而不见,放弃了监督。(4)有法不依,管理不严。有些财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能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放松管理,导致财务工作无序,经济管理混乱。

2.会计工作不被领导重视,积极性难以发挥。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多方利益的重要岗位。在现行体制下,财务工作既要为企业精打细算,也要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障投资者权益。但有些企业领导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监督是削弱领导权力,因此,一些本应财务参加的经济业务不让会计知道,甚至搞“小金库”。财务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怕遭打击报复,即使身在岗位也心有余悸。

3.孤立无援的工作环境,抑制着从业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一些领导对财务工作监督放松,对财务人员支持不力;而企业内少数职工对会计严格制度不理解,形成了偏见,使财务人员感到上下左右关系紧张,费力不讨好,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参加管理的职能不落实,积极性不易发挥。一些企业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仅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会计形象被曲解,财务人员被看成“守财奴”、“吝啬鬼”。因此,企业在制定重大生产经营计划和重大决策时,并不通知财务人员参加,在执行中不接受财务监督。财务人员不了解企业重大决策,一些经济合同又不给财务部门备案,这样,使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感到自己无用武之地,因此,不仅发挥不了积极性,而且也导致了一些财务人员的流失。

5.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较差,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生产、技术等人员。在工作上,由于财务人员接触的人多面广,得罪人也多,在评先、晋升、定职时,群众意见比较多,直接受到影响。在经济上,财务人员似乎与生产技术无直接关系,不仅工资晋级慢,而且奖金系数低,因此,财务人员从业积极性不高。

6.社会不良影响困扰着财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企业受外部影响较多,如分配不公,送礼吃喝等不正之风;还有现行政策及其执行上的偏差,造成攀比心理,使得一些财务人员对工作消极应付。

同时由于实习经费的普遍不足,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尤其是为提高实习效率,校外实习宜在阶段实习采用,选择会计工作作得出色的若干单位,以示范性教学的方式,明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二)校内模拟实验

1.会计模拟实验

(1)会计模拟实验的定义

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事项以及与产生和形成这些经济事项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验对象,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从而,使学生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获得直观、系统全面认识的一种室内实践方法。

(2)优越性

会计模拟实验,既不同于传统的会计理论教学,又不同于校外专业实习,它是理论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复合体,故与二者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越性。会计模拟实验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行会计模拟实验的优点在于,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强,实习成本低,仿真模拟的效果非常接近现实。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室内会计模拟实验中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会计模拟实验就是将模拟对象模型化,通过模拟其生产经营过程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会计活动,从而掌握会计理论和熟悉会计操作技能。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这就使他们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这种实践效果,校外实习是无法与之比拟的。会计模拟实验,按实验内容的综合程度分为综合实验和专项实验两种类型,专项实验又细分为单项实验和专题实验两类。

2.校内模拟实验

这是我们目前创新的着重点。

(1)校内模拟实验,可以加强专业综合业务的训练。在校内会计模拟实验,是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更全面地设计该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仿真模拟实验,由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努力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真知的好作风,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2)校内模拟实验,可以适应不同行业会计的需求。理论上会计工作具有直观、明确、具体的业务范围,其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及其运动过程。而资金的具体运动过程总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为了分门别类地正确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通常是运用填制会计凭证、设置账户、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专门方法为载体,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实行各行业会计模拟,使学生毕业后的上岗更具有可适用性。

(3)校内模拟实验,可以有效实施新形式下网络会计的教学。网络会计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网络会计在我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各自为政到政府调控与引导,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校内模拟实验,更好地促进知识综合运用的的审计案例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学媒体现代化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二是可以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事半功倍;三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四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提高教学效率,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时间,以确保案例教学效果的实现。

篇7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整个的实习工程中,我总共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毕业顶岗实结

2.实习方式。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3. 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三、实结及体会:

篇8

我们的会计实验相对比较简单,对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等涉及较少,缺乏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复杂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内容,缺乏深度,无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也只把实践教学看成是完成一次大作业,感觉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教学实践和在普通教室进行的教学基本没有区别,学习主动性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还存在迟到、早退、缺勤、抄袭的现象,尤其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都是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而学生把实习时间大多花在联系工作单位、参加面试上,根本无心实习,所要求的实习报告也是想办法编出来的。而毕业论文也大多是照抄网上的论文,或东拼西凑,这就使得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两种重要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1.2实践教学与实际有脱节

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往往被设计成“个人全能项目”,发给学生一套练习题,以及凭证、账簿,让学生一个人包揽全部业务,自己操作整个过程,学生自己既是出纳、又是会计;既管记账、又管复核;既是会计员、又是会计主管。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各自岗位的工作流程、任务职能等并不十分清楚,无法形成鲜明的岗位意识。另外,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较多的业务,比如说银行结算和纳税申报,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都是在实训教材中以文字性材料来说明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内容和结果,实验也只是要求学生根据事先填好的结算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和填制某些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学生根本不知道银行结算和纳税申报业务的实际发生过程,这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知道怎样与银行和税务部门打交道,缺乏进行银行结算和税务处理的能力。

1.3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有些教师自己未从事过实际财务工作,也少有机会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有时仅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来指导实习,造成与会计制度、会计规范或实际会计工作的冲突,从而使实践教学的质量没有根本保证。

2构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增强实践,强化应用,体现特色,突出创新,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下图所示:

2.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三大平台

2.1.1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地点主要是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创业实验,基础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后开设的,包括计算技术、点钞技术、会计书法、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等,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业务内容、会计处理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专业及岗位实验是在学生学习完专业课程后开设的,包括税收实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岗位实训、会计核算岗位实训、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审计实务模拟实训、ERP实训等,一般安排在大三,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系统的、综合的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创新创业实验,一般是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或创建模拟公司,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使学生熟悉创业真实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实验教学平台中,在现有的高职高专实验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创造真实的经济环境,培养学生办理银行结算、进行纳税申报的能力,可以考虑将学生分成若干大组,每个大组包括企业小组、银行小组、税务小组,每个小组中,“一人一岗,各司其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不同小组之间有业务往来,不同大组之间也发生业务往来,比如说不同大组的企业之间有采购、销售等日常业务,同时与其他小组之间还会发生银行结算和税务处理业务等。

2.1.2实习教学平台

大学四年每年安排一次会计实习,第一次是认知实习,让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了解,对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次、第三次是岗位实习,在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到校外实训基地或其它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熟悉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具体工作内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大二、大三各安排一次。第四次是毕业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上去,一般时间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要加强实习平台的建设,首先要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企事业单位对与高校建立会计实习基地的意愿很淡薄,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难题。作为高校来说,一方面要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多多沟通联系,实行校企共建,互惠互利,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以投资、担保、管理、财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一大批中介机构为突破点,加强会计中介机构实训基地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一大批会计中介机构已经开始壮大起来,他们把会计工作当做是一种对外提供的技术服务,不再排斥实习学生的参与,而且在业务旺季对于实习生助理有很大的需求。这样,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担保、咨询、审计、评估等项目,在实践中加深对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3实践教学平台

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社会调查一般安排在大三的假期进行,可以针对会计教学或会计改革的热点问题定出要调查的内容,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制度建设等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等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提供写作素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都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双重性质,学年论文是学生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在专业实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总结,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毕业论文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在各类实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总结,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来说,要强调从实践中选题,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那些通篇理论论述,缺乏实践内容支持的论文,可以考虑要求重新选题和定位。

2.2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现在的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缺乏实际会计工作经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校外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的联系和交流机制,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定期到这些单位挂职,从事具体的财务工作,积累会计实践经验,提高实务处理能力,更好地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多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多参加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组织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建立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财务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档案,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促进产学研结合,还可以定期将这些专家学者请进校园作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甚至直接授课。同时支持会计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并要求取得资格证书,达到会计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2.3建立实训技能和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评价,建立实训质量和技能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另一部分是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制定评价体系的详细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评可以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手工模拟、上机模拟等多样化的形式;对教学质量可以建立学校、教务处、系部、学生和校外财务专家五级监控和评价体系,采取学校抽查、系部检查、教师自评、校外专家评学、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尤其对实验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分阶段进行考核,从而对整个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

篇9

二、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关系会计人才质量的会计职业能力,从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不同侧面来看,有不同组成内容。探讨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顶班上岗”的会计职业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复式记账科学方法,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等手段,连续、系统、全面反映核算单位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工作。因此,会计核算能力具体表现为按一定会计核算程序,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将核算单位经济业务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进行登记,进而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最终向有关方面提供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能力。

2•价值管理能力。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活动从价值方面看,表现为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分配活动。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管理就是对企业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分配进行管理,以实现以收抵支,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因此,价值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营运期前的财务分析能力,财务预算编制能力,长期和短期投资决策能力,筹资决策能力;营运期中的销售收入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营运期末的利润分配能力;以及对伴随整个财务活动同时产生的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的财务关系和企业内部委托关系下的财务关系进行协调的能力。

3•审计工作能力。市场经济中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资源所有者并不直接管理资源,而是将资源委托给人进行管理。这样,受托人必须在一定期间后向委托者证明自己管理责任的完成情况。应运而生的审计就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并能独立于委托和受托责任双方的第三者,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审计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受托者可计量信息证据的收集能力;信息符合既定标准程度的确认、鉴证能力;以及将审计结果向利害关系人的报告能力。

(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会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能力”的复合性特征所决定的。尽管高校会计教育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而社会实践是复杂丰富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难免会与未来就业的工作实际发生差异。因此,为了提高就业适应性,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应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社会应变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行业差异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可能到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对外贸易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种企事业单位工作,而这些具体的企事业单位都有着鲜明的行业特征。只有不仅精通会计核算和价值管理的共同特征,而且熟习会计核算和价值管理的各种行业特征的学生,才能尽快“顶班上岗”,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行业应变能力就是一种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特征,以提高适应性的能力。

2•关联职业沟通能力。会计只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中不仅会与企业内部“人、财、物、产、供、销”各种职能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打交道”,而且会与企业外部金融、税务、法律、供销等各种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生频繁业务往来。只有不仅精通会计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熟悉各种与会计本职工作相关联职业(无论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与之沟通的能力,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因此,关联职业沟通能力就是一种让学生熟悉关联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练就“知己知彼”的协调沟通能力,以提高学生未来就业适应性的能力。

3•会计现代化能力。会计现代化是会计方法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其中会计方法的现代化是会计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手段的现代化是会计工具的自动化、网络化。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将有更多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运用到会计工作中。21世纪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未来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会计作为最基本的“商业语言”,在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存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会计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进程还将进一步加速。只有不仅掌握现有会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洞察我国会计现代化脉搏,跟上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人,才能胜任未来会计工作。因此,会计现代化能力就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化会计方法和手段,紧跟我国会计现代化趋势,以提高未来就业适应性的能力。

(三)会计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工作的一些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那种只知道“照葫芦画瓢”的学生是不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的。只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能担当起在新世纪实现会计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为了未来学生发展需要,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外,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开拓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会计职业观察思考能力。这是一种能够在习以为常的会计实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产生改善现有会计工作既定模式的冲动和“灵感”,进而思考提高会计工作科学性,更好完成会计任务新模式的能力。

2•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能力。这是一种针对发现问题,寻找和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获得启迪,进而丰富补充自己,开拓研究视野的能力。3•探索发现能力。这是一种针对发现问题,敢于冲破前人思维定势,以会计职业判断,科学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措施,以创造和发展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三、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系会计人才质量的各种会计职业能力,只有通过有效的培养途径,才能实现。探讨高校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途径。

1•课程教学阶段运用练习。课程教学阶段运用练习是学生运用教学阶段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审计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各阶段,应对重点内容,不仅进行知识测评,更要以运用练习的形式,培养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让学生面对企业典型经济业务和财务、成本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未来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模拟训练的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应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后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以扩大教学效果,并为后续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应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后,进行手工和电算两种模拟实训,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并为未来手工、电算两种情况下的就业提高适应性。最后,应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审计学”等课程教学后,进行以“财务预算编制”、“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营运管理”、“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以“成本计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为内容的成本管理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经营活动价值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以“审计学”为内容的审计工作模拟实训。

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真实企业验证所学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尽可能参加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承担着让学生了解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状况,锻炼工作能力,培养未来工作适应性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高校普遍存在“实习单位难找,实习效果难保”的问题,为此,应努力做到:①加强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对一些难以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给予必要帮助。②做好实习动员,帮助学生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掌握融入实习单位,扩大实习效果的方法。③以折合工作量的方法安排专业教师承担毕业实习的检查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4•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国家职业技能考试不单是检验、认定考试者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方式,而且,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的过程本身,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实践活动。学校应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参加诸如“会计电算化”、“会计资格”、“理财师”、“内部审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证书考试,让学生从中锻炼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并通过获取证书,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途径。

1•多行业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对制造业外其他行业会计特点的学习。学校应在一般以制造业为例的财务会计学习后,开设“行业比较会计”、“预算会计”、“银行会计”等课程和进行必要技能实训,以帮助学生了解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增强毕业后到制造业以外其他行业就业时的适应性。

2•关联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对与会计相关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和与企业会计相关的外部管理部门或单位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校应在开设各会计专业技术课程的同时,开设“管理学”、“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税制”等关联职业课程和进行必要实训。让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为了将来他们从事这些职业工作,而是为了增强学生就业后与这些关联职业打交道时协调、沟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

3•会计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针对会计现代化对会计方法“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要求和会计手段“自动化、网络化”的要求,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计方法的“规范化”是指会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一致性”要求,而这种规范化,又必然与体现“客观性、有效性、先进性”要求的“科学化”和体现有关法律要求的“法制化”,以及体现国际间“相应性、可比性、适应性”的“国际化”相结合。因此,学校应在开设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开设“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会计”、“会计理论专题”、“国际比较会计”等课程和进行必要实训,以增强学生在我国会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潜力,提高就业适应性。

(三)会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篇10

    (二)会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尽管有些学校已开始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数会计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落实。

    (三)会计实践教学硬件投入不足,力度不够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等设备还不理想,会计软件的开发还不能满足会计实验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实验项目缺乏层次性、综合性。另外,学校与校外各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足,没有建立长期的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基地,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因此,会计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无法在毕业时具备充分的实践操作经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二、我国会计专业校外实践的意义

    会计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且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教学计划,加大学生实践。就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而言,加强会计校外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会计专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会计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比别的专业更加充分的实践学习环节,才能做到教学与实践不脱节,毕业与就业不脱节,使得社会对应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未来发展重塑信心,从而为毕业生的就业铺平道路。

篇11

1.提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地位要提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提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提高院校管理者、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中职院校教育的定位为就业教育、市场为导向的教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社会培养务实人才是中职院校的第一要务。因此中职院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的教学占据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实践教学时间偏少,造成了理论过多,学生难以吃透,知识积压的现状。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努力建设更符合市场需要的实践教学课程,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2]。如让学生认识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和企业会计工作的要点、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企业经营运作中,企业会计人员通过预算、核算及分析报表等形式向企业管理者汇报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供企业高层管理者管理和决策。如果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报表反映的企业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就难以准确和科学,甚至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准确的财务数据,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规范的会计工作流程来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在科学的监管和合理的制度下进行。2.在中职会计专业实施会计信息化教学为了使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中职会计专业实施会计信息化教学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会计行业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企业的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在网络信息环境下,颠覆了传统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与理念,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未来,成为二十一世纪会计行业工作的主流工具。会计电算化从财会数据统计到财会数据查询以及审核功能都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的效率更高,依托计算机技术研发的专业财会软件不仅能够快速统计企业和用户的财务数据,自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财会计算与分析,并可以根据使用单位的需要定制财务数据分析功能,还能有效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全面性。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会计的影响从会计工作方式、核算方式和内部控制流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从会计内部控制上来看,影响十分深远[3]。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必然要面对会计电算化的现实问题,如果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手工阶段,势必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现实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3.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通常情况下,中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前都应当进入实习期,在此期间,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践为主,学生最佳实习方式是完全参与企业生产岗位,使学生能够在企业真正的经营活动环节体会会计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过于单一,企业对于培养实习生的兴趣不高。此外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许多企业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视,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和实际生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不愿意接受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即使有一定的实习岗位,通常也都沦为办公室无关紧要的杂工,并不能使实习学生获得真正的岗位技能。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06年11月下发了《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改革问题的通知》,但由于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发展水平不高,企业规范化程度不一,参与"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企业大多数难以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所要求的条件,使该优惠措施流于形式[4]。因此,要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由国家尽快针对中职院校等的实习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指导校企合作,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职业院校实习生。

篇12

学期末,我去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这次实习经历让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总结:

1.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必须要有极高的素质要求。

篇13

学期末,我去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这次实习经历让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总结:

1。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必须要有极高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