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落实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在复习中做到突出重点,把知识串成线,结成一张张小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做到扎实有效,避免做无用功。 1.通过单元区块专题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二、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先分单元专题复习,再综合练习; 2.单元专题复习方法:先做单元试卷,然后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再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练习:教师及时认真批改,讲评时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并且给以巩固训练。
三、方法和措施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期末复习从17号开始,根据历年期末调研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编写到复习讲学稿中,前面三章花3天的时间复习结束,最后两章虽然是刚学的内容准备加强复习。 12月17复次根式 12月18日复习一元二次方程 12月19日复习旋转 12月20、21日复习圆 12月22日复习概率初步 1月23、24日综合练习实际操作:一节课复习,一节课检测。一课时讲解。第二阶段:综合训练(模拟练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做法是:从市调研试卷、其他县市调研试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
四.在复习阶段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1)课内与课外,讲与练的关系。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切忌以讲代学,以练代学,顾高不顾低。课外练习要精心设计、精心造题,以有理于消化所学的知识、方法,要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练习中提高对知识和方法的领会和掌握。练习量要兼顾减轻学生的负担,量要适中。 (2)阶段复习与总体提高的关系。复习分二阶段完成,但每一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总体的一个环节。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对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要尽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应用性和时代性,有利于减轻学生复习的压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过程中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的突破,以提高总体成绩。 总之,在数学期末复习中,我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争取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书【二】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较多,而下学期开学时间又在三月初,离中考时间已经很近了,因此本学期不仅要完成九年级(上)数学学习任务,有必要对九年级(下)二次函数一章进行教学,导致本学期复习时间较短,最多只有两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1)第21章22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习,加入适当的练习,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重要题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课堂上要逐一对这些题型归纳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2)第23章是几何部分。这章的重点是旋转的性质及其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应用是重点。要学会生活中的旋转是随时都可以转化成数学问题,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旋转题要多练多总结。
(3)第24章主要是圆的教学,对这章的考试题型中实际问题背景学生可能不一定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题型为主,要熟记圆的垂径定理,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直角三角形与垂径定理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圆与多种几何图形结合的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
(二)复习方法
(1)强化训练
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二次函数,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我校各班级有针对性的选择资料,要求学生能完成,教师要批改。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
通过近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同时要配合班主任和家长搞好对学生的家庭辅导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次复习共1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时间:12月13-15
第二部分:转和概率初步
复习时间:12月16-20
篇2
二.认真解读考试标准和研究数学中考指导丛书.
首先认真解读2010年中考考试标准,认真研究中考指导丛书,对照09年的中考指导丛书,熟知标准的异同。理清知识点,把握准各个章节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
复习目的: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等。(3)过基本技能关。如,学生找到用什么办法解决一个题,即解这个题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一般为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的,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篇3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初三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要有着这样的信心才行,九年级数学能够学好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学生们的态度,态度端正才能做好事情。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学习数学的时候就要本着良好的心态,不仅要接受新知识,更应该做好复习工作。那么,如何在初三的数学学科取胜,做好中考数学的收官之战,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努力才行。
一、预习、练习与复习,“三习”结合
教师应该统筹学生们在课程上的时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计划。数学学习非常重视“三习”,所谓“三习”就是预习、练习和复习。预习可以让学生们做到课前良好的准备工作,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是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提前用彩笔划出来,然后在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就能够有重点与目的性的去听讲。这样能够提高课堂上的效率,更适合时间比较紧张的初三学生们。有了充足的预习工作,接下来在教师授课结束,能够有重点地去练习相关知识点的习题,尽量能够达到80%以上的通过率。这样就能够达到避免学习不扎实的现象,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地练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于九年级数学而言,避免了残留太多的知识需要复习。当然,复习更是至关重要的。复习是九年级数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面临中考,让九年级数学的复习成为了主旋律。复习要本着分段复习的方式,首先是复习当天学习的新知识;然后再不断地将以前的知识点复习一遍,这样温故知新的进行学习,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即节省了时间,又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学习,效果极佳。
二、课堂上记笔记与认真思考相结合
进行了预习的工作,接下来就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听讲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听预习中不懂的地方,必要的时候记笔记,进行标注,以便在练习与复习的时候加以巩固。其次,要懂得认真思考。思考对于数学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对于定理以及概念,一定要认真思考,懂得其中的真正含义,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与练习相结合的学科,光靠着死记硬背是绝对学不好数学的。对于九年级数学而言,就更应该勤思考,多动脑。让学过的知识点在心中都能够条理清晰,做到运用自如才行。此外,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充足的练习才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让自己的数学能力得以提高。
三、重视数学作业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初中生对于作业而言,并不是十分的欢迎,总觉得这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其实不然,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重视数学作业的作用是明智的选择。作业的目的,是集复习与思考与一体的学习方式。作业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可以让学生们又自己的思考空间,练习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作业中涉及到的典型试题,要更多地去探索其解题的方法,并进行联想与发散思考。数学的解题是需要多种思想的,通过作业的方式逐步的确立自己的数学思想。例如解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在作业中养成了属于自己的数学思想,收获自然良多。此外,对于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定更要重视。每个学生应该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集,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试题记载下来,并在业余时间查看,然后逐步去除自己做题中的易错点,这在中考前夕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在中考中,尤其是数学考试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不会,而是由于马虎或者平时的习惯性错误而导致丢分,这样就十分的可惜。但是,如果能够重视在作业出现的错误,并进行积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就为中考数学的胜利添加了筹码。
四、九年级数学学习的特殊性分析以及应对
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就要认真的去实施与实践。那么,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九年级数学的特殊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九年级数学不同于初一和初二数学的学习,九年级数学的知识量大增,并且还要求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上要有质的飞跃,不能够像从前一样稀里糊涂的进行学习。过去在遇到不会的知识的时候,有时候会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然后等待老师进行讲解。但是到了初三的时候,就应该遇到问题,马上解决问题。因为中考确实是需要学生们抓紧时间,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予学生们去反复的强调。所以,学生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要尽快解决。同时,还要做到复习为重点的学习方式。复习要有方法、有策略、有目的性。不能整天把自己埋在试题中,也不能总是纠结在一些概念定义上,复习要有效而实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们一起制订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科学的复习计划。这样,在面对中考的时候就不会慌乱。
在我国,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通过各种审核性的考试。对于学生们而言,最大的喜悦莫过于能够顺利的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这圆梦的途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阻隔。对于初中生而言,学好每课都十分重要。而对于九年级数学而言,其特殊性与重要性应该能够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学好九年级数学,不仅是能够让自己掌握好一门重要的文化课,更是让学生们在面临中考的时候,能够泰然应对。关于如何学好九年级数学,是每个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的事情。在中考的大背景下,初三学生,要懂得此时学习与学好的重要性。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踏实地进行学习,顺利的完成初中数学的学习课程,如愿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
参考文献:
[1]薛秋萍.例谈九年级数学章节复习课[J].考试周刊,2011,(68):82-83.
[2]刘伟.对九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J].大观周刊,2011,(30):158.
[3]管大桦.九年级数学总复习“魔方”攻略[J].师道:教研,2011,(9):83.
篇4
二、 研讨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明确了考试的范围、题型、试题难易程度、考试时间、分值等,认真研讨考试说明,在复习时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不至于出现偏、漏、超。
三、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在认真、仔细研读了考试说明,明确了考试目标之后,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有条理的、具有实效性的复习计划,切忌走过场,敷衍了事。每个月、每个星期,甚至是每一天要复习的内容,要达到的目的,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采取怎样的复习方法等都要落实。
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不慌不乱。当然,这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 认真分析所在考区近几年中考试题
有经验的九年级数学教师,大多会做同一件事情:分析近五年所在考区的中考试题。通过分析了解这几年中考题中哪些知识点考得最多,哪类题出现频率最高,难度题主要表现在哪些知识点上,考点、题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考的最新走向是什么等等,这样,在复习中就更有针对性,也就更能做到轻松应对。
五、 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延伸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凭借,教学内容的载体,其作用是任何复习资料都不可替代的。万变不离其中,教师在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识记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当然,要想在升考中取得好成绩,仅仅能完成教材上的一些基础题还远远不够,老师还得进行拓展延伸,加大题的难度,变换题的类型。
六、注重课堂上的讲练结合
九年级下半期,复习内容多,复习时间紧,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要讲的东西太多,因而往往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滔滔不绝地讲解,作业放在课后,让学生自行处理。其实这样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九年级下半期各科都进入了复习最后阶段,每科老师都抓得特别紧,课后学生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数学练习,于是便可能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究竟掌握了没?掌握了多少?能正确答题否?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老师在课中能做到精讲,精心设计适量练习,让学生在课中完成,并进行评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儿要提醒一点的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可能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定期定时的测试十分必要
有老师认为,考试多了会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会让学生淡化考试成绩,其实不然。因为是测试,时间限制了,学生就会集中精力,不会像平时那样漫不经心地边商量边做,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测试也让学生对考试题型的把握度更高;通过测试后的试卷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问题会越来越少,成绩会越来越好。
在九年级数学后期复习中要充分做到:
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篇5
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预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中有意识地去挑选一些典型的方法(包括错误的或繁琐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解方程:(x+4)2=2(x+4)
讨论三种解题方法:
(1)两边同时除以(x+4),
可得x+4=2,即x=-2
(2)移项,(x+4)2-2(x+4)=0
提公因式,(x+4)(x+4-2)=0
解得,x1=-4,x2=-2
(3)展开,x2+8x+16=2x+8
整理得,x2+6x+8=0
因式分解,(x+4)(x+2)=0
解得,x1=-4,x2=-2
上面三种方法是学生中最典型的,教师有必要拿出在课堂上讨论,而且要做到在讨论中理解,在理解中强化,特别是对于解法(1)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从等式的性质方面加以引导,两边同时除以(x+4)时,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是(x+4)不为0,否则不能做除法运算。
又如:小红准备在广州天河买一套房子,已知了解到该地区2014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25000元,2016年平均房价升到每平方米30250元。
(1)求2014年至2016年该地区房价的年平均增长率;
(2)根据(1)所得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2017年该地区平均房价为多少?
解:(1)设2014年至2016年该地区房价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学生很快列式
25000(1+x)2=30250
讨论两种解题方法:
①25000(1+2x+x2)=30250
25000 x2+50000x+25000=30250
25000 x2+50000x-5250=0
100 x2+200x-21=0
根据求根公式可得:x1=0.1, x2=-2.1(舍去)
②(1+x)2=1.21
根据直接开方法可得:1+x=±1.1
x1=0.1, x2=-2.1(舍去)
所以,增长率为0.1=10%
答:2014年至2016年该地区房价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
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加以选择,同时又能加深对直接开平方法的特征认识。
三、重视学生间的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学生之间进行学业沟通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拜托固有思维的束缚,具有极强的学习的自主性。
如例題:面积为2的ABC,一边长为x,这边上的高为y,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草图。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利用变形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画草图,再与同桌交流结果,让学生发现自己思考的漏洞。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会把问题中的单曲线画成双曲线,是常见错误
(2)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是否足够,能否从实际生活中运用抽象思维抽离出两个变量并建立函数曲线模型。
(3)对于分类讨论题,要学生把每一种情况考虑在内,掌握分类讨论的方法
学生讨论而得出的答案远远比教师告知的答案含金量要高得多。通过与同桌的对比,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印象,并改正。同时,还要做到复习为重点的学习方式。复习要有方法、有策略、有目的性。不能整天把自己埋在试题中,也不能总是纠结在一些概念定义上,复习要有效而实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们一起制订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科学的复习计划。这样,在面对中考的时候就不会慌乱。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九年级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更便于理解。不仅如此,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个生活化的学科,学好数学能够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由于其自身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固定模式的死循环中,但是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会让同学们的思想“冲破牢笼”,有更强大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6
一、系统零散知识,明了复习方向
有效地将零散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在以往的复习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教师采取的都是教师整理,学生抄写、背诵的活动,学生不参与整理,也不参与找寻知识与知识间的异同,事实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将知识系统化,但并不利于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在落实“以生为本”的数学复习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零散知识进行整理,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来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灵活地应用知识。
例如:找相近的知识,并进行整理。如: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腰梯形的判定”这几部分的知识进行整理,自主对“性质”“判定定理”两方面进行整理,并找出判定定理之间的关系。比如: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将这两个定理进行结合,可以归纳为: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再次将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判定结合在一起,可以归纳为: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
在这样的系统整理下,不仅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形成,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除了这一方法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以某章节为单元来制作,将相关的知识点比较完整地展现出来,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整理中提高复习质量。
二、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复习效率
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了数学的精髓,在复习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解题能力的锻炼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九年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进
而使学生在思想的指导下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例如:以换元法为例,这种方法在初中代数中也是常用的,比如:
这道题是换元法的有效练习题,是两阶的换元,也是渗透化归转化思想的主要类型的练习题。但是,在以往不论是授课还是复习,我们常常强调的都是换元,导致很多学生一直在纠结应该替换哪些,替换之后是否简单等,这是不利于学生解题效率的提高的。所以,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明确换元法,还要明确地渗透化归、转化思想,进而使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锻炼数学学习能力,进而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三、小组互相讲评,锻炼复习能力
试卷讲评是复习的重要环节,是明确学生改进方向,了解自己薄弱环节的主要内容,也是影响复习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复习中的试卷讲评环节,我们可以借助小组合作讲评活动来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并确保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目的就是要实现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效果。所以,对于复习讲评中的一些基础性试题,比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3a=0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ta的值是 等难度系数较低的题目,则由小组内的优等生来进行讲解,这样也能实现一对一的效果。而对于一些中等难度的练习题,如:在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E、F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DE=DF,图略,请选择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1)你选择的是: ≌
(2)证明:
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题,首先,组织学生根据题意进行画图,然后,自主提出可能是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并自主进行证明。随后,在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
系,当然,也有助于讲评能力的提高。
综上可见,有效的复习活动不仅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在巩固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使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也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篇7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这些新题型在中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如果想在综合题以及应用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中获得好成绩,那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总复习阶段,必须牢牢抓住基础不放,对一些常见题解题中的通性通法须掌握。
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清,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2)解题时自己画几何图形不会画或有偏差,从而给解题带来障碍;
(3)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4)几何依然对部分同学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几何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差。
二、结合毕业班特点,安排教学与复习
1.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工作,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特别是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理与心理健康,使其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坦然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能正确对待中考。
2.做好导优辅差工作。对于优秀生,鼓励他们多钻研提高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抓好基础知识。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
3.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效率,做到精讲多练,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
三.具体采取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探索、启发式教学。
2.注意教科书的系统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
3.注意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加强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5.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四、具体复习安排
1、第一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3月15日—4月30日
复习宗旨:重双基训练,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复习内容: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圆、图形的变换、视图与投影、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以配套练习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二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5月1日—31日
复习宗旨: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重点进行专题复习及综合题的训练。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必须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以此指导我们的升学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教给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
复习内容: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 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题复习,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3、第三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6月1日—6月25日
复习宗旨: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复习内容: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附:具体复习内容安排
第5周.数与式
第6周.方程和不等式
第7周.函数
第8周.图形的证明和计算
第 9周. 图形的证明和计算
第10周. 基本作图
第11周.统计与概率
第12周.专题复习1
第13周.专题复习2
第14周.专题复习3
第15周.专题复习4
篇8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x班的数学教学,本班现有--名同学,对于数学这一科来说,优等生很少,只有三两个,大部分被学生底子薄,学生相对其他班级稍活跃,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学习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本班学生基础差,有部分学生问题严重。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题的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此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张。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划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地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归纳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认真研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对待单元检测,也教会学生认真对待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学习课堂。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了,享受学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真态度和良好习惯。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课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本章的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作好准备.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在本章得到进一步渗透和巩固。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12课时)
本章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利润、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第二十三章旋转(9课时)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第二十四章圆(16课时)
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12课时)
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注意从知识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向(原发性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或不断地修正,丰富个人的直接经验,它将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持系统。背景经验越丰富,知识的解释力也越强,适用范围也更广,有利于灵活的支配和运用,利于广泛迁移。
四、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教学背景: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常规,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完成初中最后一学期的数学教学,使之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成绩较为一般。查漏补缺,特别是多关心、鼓励他们,让这些基础过差的学生能努力掌握一部分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学习队伍,让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新课标要求:
初三数学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学科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本册书的4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的内容,其中“二次函数”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都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然而,它们又分别与抛物线和直角三角形有密切关系,即这两章内容既涉及数量关系问题,又涉及图形问题,能够很好地反映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似”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其内容以相似三角形为核心,此外还包括了“位似”变换。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进行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的问题。
“投影与视图”也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章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它从“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两个方面,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对于培养空间想象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除在各章的正文和习题部分注意安排适当内容之外,还采用了“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编排方式加强对数学应用的体现。本册书的第29章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来落实与本册内容关系密切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要求。
五、四个单元章节:
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相似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和位似变换等。此前学习的全等是图形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本章学习的相似是比全等更具一般性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的相似(相似比为1),对于全等的认识是学习相似的重要基础。
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是自变量为锐角时的三角函数,即缩小了定义域的后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勾股定理等内容也是解直角三角形时经常使用的数学结论,因此本章与第18章“勾股定理”和“相似”有密切关系。
投影与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和视图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全章分为三节。
六、阶段性测试或检查方式及辅导措施: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4)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辅导。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重点、难点。同时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收效,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针对我班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够好,学习积极性不高,其中女生居多:--等。部分男生学习习惯不太好,家长也不够重视,如:--等。由于平时学习不够认真和扎实,我非常担心这些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的课本内容只剩下投影和视图这一章,因此在一周内把课本最后一章结束,接下来就是整体初中内容的有计划复习,复习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成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六大版块即:“实数与统计”、“方程与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圆”是学业考试考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这些新题型在中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如果想在综合题以及应用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中获得好成绩,那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总复习阶段,必须牢牢抓住基础不放,对一些常见题解题中的通性通法须掌握。
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清,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2)解题时自己画几何图形不会画或有偏差,从而给解题带来障碍;
(3)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4)几何依然对部分同学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几何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差。
三、教学计划措施
1、认真研读学习课标,紧抓中考方向,了解中考的有关的政策,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同时研读《中考说明》,看清范围,研究评分的标准,牢记每一个得分点。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中考仍以基础的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型或改造,后面的大题是教材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所以,在做题时注意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3、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关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把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地归纳。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几年来,初中的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试卷始终。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以便适应这类题型。
4、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同时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篇9
一、计算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计算、乐于学习。首先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次,应讲究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可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计算教学应重视算理和算法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演练”就能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不必再费心思去理解算理。殊不知,理解算理和抽象算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大量简单模仿和机械套用后就能算出正确的结果,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干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因而,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立“运算”意识,主动发现计算法则,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三、计算教学应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的优化不可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淡化笔算、强调估算、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要真正落实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理念,首先必须消除对算法多样化的片面理解。在多样化的算法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有些方法并不十分有效甚至是不太合理的,这就需要进行“算法的优化”。算法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算法优化则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算法多样化只是从量的角度发展学生思维,优化则可以从质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各种算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质疑、辩论、反思,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对后继学习有帮助的基本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优化的过程。我们要把优化的权力交给学生们,让他们在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下自觉地进行优化,并且这种优化是每个个体的优化,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而应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来促成。
四、计算教学应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强调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因为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张爱玲对计算教学的再思考.基础教育课程M.2008.(01)
[3]刘霞芬.谈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思考小学教学参考M.2008.(06)
初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田德华
摘要:做好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此目的,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复习;编制计划;基础知识;系统整理;集中练习
做好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初三数学总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2)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此目的,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本人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我对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几点见解。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学困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3)圆的性质;(4)直线与圆;(5)圆与圆;(6)角与圆;(7)三角形与圆;(8)四边形与圆。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篇10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对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本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和技巧、掌握数学基本方法、系统了解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指导思想,大致有以下特点:知识考查基础化,题材选择生活化,能力要求层次化,思维模式开放化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工作,切实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一、明确数学复习的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掌握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明确复习思路,制定详细计划
教学大纲、课本和《中考说明》是指导我们复习工作的纲要,复习前备课组要认真讨论,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我校数学复习通常分四个阶段进行:
1. 第一轮复习(三月底――五月初)全面复习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此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体系,这是总复习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复习策略是:
首先,以原有课本为参考资料,以手上订的复习资料《面对面》为研究对象,提前阅读课本并弄懂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的原理、方法,并把资料上的考点一一搞清楚,形成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及时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初中的29章内容可以归纳成数与式,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四边形、圆、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共8个部分的复习。在复习中,教师先提出每个单元的复习提纲,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指导学生按“提纲”复习,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方法或掌握情况,边复习边把知识进行分类,加深理解和记忆。当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弄清楚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在每一个知识板块中,适当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题,动态探索题或创新题,以满足基础好的学生,这样也能减轻第二轮的复习负担和难度。
其次,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对初中数学课本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应用。例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二次函数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这都是中考要考查的内容,复习时要从整体上理解这些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它们进行转化,解决这些问题方法都是利用图像,找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也可以转化为用方程来解决,方法相同。中考对数学解题方法也有考查,比如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复习时,对于每一种方法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的地步。
最后,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数学思想是数学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初中数学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抽象概括、分类讨论等思想,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对于每一种思想所涉及的题型做一个常规的归纳,掌握其解题步骤、方法等。
2. 第二轮复习(5月初――5月中旬)专题讲座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侧重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轮复习的巩固、延伸和提高。这一轮采取专题讲座、综合训练等形式。这个阶段的策略是: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其核心是通过“观察,思考,猜想,交流推理”等思维活动,对说呈现的问题能够只有探索,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并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个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例题和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而且一定是学生可以接受,但又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到达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迎难而上的学习欲望,又能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实力,对于那些见到难题就知难而退的学生也是一个激励,增强进步的信心。如果说第一轮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于双基训练,那么这一阶段的复习就是对第一阶段的检验,延伸和提高,应该侧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初中数学复习的内容比较多,复习时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把知识归类,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复习形式要与新课程改革结合,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选题要新颖,要与时俱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纵观陕西省三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主要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纯数学问题;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使得中考数学试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在复习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①对于同一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打破思维定势。
②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一方面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认识知识本质,达到审题的目的。
③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锻炼学生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问题。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圆”、“直线”一直都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方程”、“函数”贯穿中考试题的始终,所以进行专题讲座意义非凡。一般情况下,专题主要包括规律探索型,图表信息型,方案设计型,开放探索性,运动变化性问题等,这类题在平时的月考中也会出现,但是比较片面、孤立。在总复习中,力求把陕西省近三年这类试题归纳、汇总,一种类型一种类型的训练,要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技巧。
(4)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已经掌握,但是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个别知识点掌握不牢,某种题型解题方法错误,解题思路不正确等现象,这都是难免的,因此要抓住有利时机,把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掉,使学生从根本上弄懂每类题的解法。
3. 第三轮复习(五月中旬――六月上旬):集中训练、综合模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训练解题策略,提高应变能力。我们用的是陕西省试题中心的调研试题集中进行训练,一周一次考试,和平时月考一样,单人单桌,教师要在两天内改完试卷,及时下发,并重点讲解,以便把学生的最佳状态带进考场。
4. 第四轮复习(中考前一周):回味反思,迎接中考
在中考前一周,教师指导学生回到课本复习,对于在第三阶段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编成回味练习,达到巩固知识要点、提升实战能力的目的。
三、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整个复习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复习时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推进,提高整体成绩;还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要有所区分。
篇11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重点、难点。同时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收效,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针对我班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够好,学习积极性不高,其中女生居多:--等。部分男生学习习惯不太好,家长也不够重视,如:--等。由于平时学习不够认真和扎实,我非常担心这些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的课本内容只剩下投影和视图这一章,因此在一周内把课本最后一章结束,接下来就是整体初中内容的有计划复习,复习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成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六大版块即:“实数与统计”、“方程与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圆”是学业考试考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这些新题型在中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如果想在综合题以及应用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中获得好成绩,那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总复习阶段,必须牢牢抓住基础不放,对一些常见题解题中的通性通法须掌握。
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清,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2)解题时自己画几何图形不会画或有偏差,从而给解题带来障碍;
(3)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4)几何依然对部分同学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几何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差。
三、教学计划措施
1、认真研读学习课标,紧抓中考方向,了解中考的有关的政策,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同时研读《中考说明》,看清范围,研究评分的标准,牢记每一个得分点。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中考仍以基础的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型或改造,后面的大题是教材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所以,在做题时注意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3、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关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把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地归纳。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几年来,初中的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试卷始终。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以便适应这类题型。
4、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同时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课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本章的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作好准备.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在本章得到进一步渗透和巩固。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12课时)
本章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利润、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第二十三章旋转(9课时)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第二十四章圆(16课时)
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12课时)
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注意从知识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向(原发性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或不断地修正,丰富个人的直接经验,它将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持系统。背景经验越丰富,知识的解释力也越强,适用范围也更广,有利于灵活的支配和运用,利于广泛迁移。
四、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班的数学教学,本班现有--名同学,对于数学这一科来说,优等生很少,只有三两个,大部分被学生底子薄,学生相对其他班级稍活跃,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学习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本班学生基础差,有部分学生问题严重。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题的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此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张。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划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地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归纳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认真研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对待单元检测,也教会学生认真对待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学习课堂。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了,享受学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真态度和良好习惯。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一、教学背景: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常规,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完成初中最后一学期的数学教学,使之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成绩较为一般。查漏补缺,特别是多关心、鼓励他们,让这些基础过差的学生能努力掌握一部分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学习队伍,让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新课标要求:
初三数学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学科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本册书的4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的内容,其中“二次函数”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都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然而,它们又分别与抛物线和直角三角形有密切关系,即这两章内容既涉及数量关系问题,又涉及图形问题,能够很好地反映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似”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其内容以相似三角形为核心,此外还包括了“位似”变换。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进行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的问题。
“投影与视图”也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章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它从“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两个方面,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对于培养空间想象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除在各章的正文和习题部分注意安排适当内容之外,还采用了“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编排方式加强对数学应用的体现。本册书的第29章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来落实与本册内容关系密切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要求。
五、四个单元章节:
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相似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和位似变换等。此前学习的全等是图形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本章学习的相似是比全等更具一般性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的相似(相似比为1),对于全等的认识是学习相似的重要基础。
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是自变量为锐角时的三角函数,即缩小了定义域的后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勾股定理等内容也是解直角三角形时经常使用的数学结论,因此本章与第18章“勾股定理”和“相似”有密切关系。
投影与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和视图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全章分为三节。
六、阶段性测试或检查方式及辅导措施: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4)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篇12
一、忌用错误的“题海战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传统的题海战术可以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和速度,但是让学生打疲劳战,学生苦不堪言。为了能进入一所理想的高中,学生整天疲惫不堪,学习效率非常低下而又容易忘记,导致事倍功半。其实做题并非做得越多越好,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地做,要善于总结规律、加强题后反思,切忌让学生进入“题海战术”的漩涡,或让学生只顾做题而忽视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深入理解。尤其在最后复习阶段,最忌讳的就是抠难题、怪题,以及盲目撒网搞“题海战术”。即使这样可能会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也提高不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样提高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所以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学生应回归课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精练基本知识并能灵活变通,从而利用基础知识解决经典题、吃透常考题、突破难考题,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避免了不知从何做起的问题。
二、加强课本与实际的联系
只有将课本与实际相结合,把数学放在实际中应用,才能真正学活数学。例如:在复习圆的概念或函数图像时,教师可引入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由于运动速度和状态不同,它们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圆、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教授概率时,可让学生向上抛硬币,猜向上的面是正面还是反面等。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在课堂上欣赏海上日出的图片,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现象。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从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考虑。教师也可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例如:在复习到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让学生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过程,从中总结和归纳知识,同时理解了数学的价值所在,从而在实际问题感悟中对数学相关知识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
三、牢固树立课标意识,依据课标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
基于现在一标多本的特点,《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成为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中考复习中必须遵循的总精神,只有明确这些,复习才能有正确的指导方针。所以,教师不能只凭对教材的熟悉,而忽视对课标和考试说明的深入理解。解读《中考考纲》变化,明确中考考点分布范围,紧抓历年“必考点”,揣摩考点适应题型,让考生清楚了解考试方向。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课标和考纲,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做到:(1)低起点,高要求。即课标中要求知道的内容,如整式的计算不必深究,但必须要懂。(2)适度挖掘教材知识内容之外的隐形知识。即课标要求理解的知识,教材没有讲到的,教师要补充。但对隐性知识的补充和挖掘重在对重点、热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加强联系,不能盲目扩大知识范围。(3)概念必须理解性记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中考动态,将课标和教科书结合起来学习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偏差,再反思、再认识后加强备课,及时调整教学角度,做到周密设计,科学复习。学生在数学复习中既要注重概念、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归类,领悟其中的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以便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
四、复习步骤
1.第一阶段单元复习(主题统领教材)
目的: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
主要任务:查漏补缺。
中考数学每年涉及到的知识点不会减少,因此,学生不能心存侥幸,忽略自己较弱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把不爱学的知识点也变成自己的强项。首先是对每一课的概念进行整理分析,进而理解性记忆;其次是整理单元线索,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题知识结构。因此,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炼出每节课的主要内容,要逻辑性强、主题突出、板书条例清晰,如采用提纲法、图示法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各单元之间不要间断,要比较联系、合纵连横、拓展知识,适当补充完善知识。例如:前一课正比例函数为下一课的反比例函数奠定基础。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复习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复习完正比例的图像及其性质,第二节课复习反比例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反比例来类比正比例的图像与性质,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目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
主要任务:打破教材编写体制的限制,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重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专题。
学生学的知识都是零零碎碎的,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教师必须有效引导学生整理知识,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加深他们对相同知识的理解。例如:应用题需要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仅仅用到一个知识点。2012年中考数学热点有代数式的变形与代数式的求值、分类讨论(很容易漏掉)、图形相似,分值大的题有综合计算、概率(送分题)、一次函数、简单的几何证明以及较难的几何证明和二次函数,简单的全等三角形、圆中的切线证明以及圆中计算和证明,动手操作或者几何变通思维能力题目,代数几何综合题目,几何综合压轴题。这些数学题,都是由一些基础知识点整合而成,尤其是后面的几道综合题。而这些题目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中考数学分数的高与低。所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每节课中的基础知识的整合,把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弄清楚,把每一个定理和定理的证明方法弄明白,从而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上课时要勤做笔记,记住每一个闪光的思路;注重归纳,把自己在课本辅导书上做到的相关的题型总结在一起;经常回顾,同时标记重要题型;并且确保熟练添加四边形、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特别是几何三大变换、旋转、平移、轴对称要熟练于胸,对这类型的题目可进行适当的专题训练。
五、综合运用,触类旁通
篇13
一、针对性的设计、选配习题
选配习题时,要以发展思维和提高能力为出发点,习题要兼具典型性、概念性、综合性、启发性、创造性.对于常见的数学习题可整理成以下几类:①成套题.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设计和选用互相独立又彼此联系的题型,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②多解题.通过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同一道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求异思维.③多题同一解法.运用同一思路和方法去解答多种数学题,寻找不同形式问题中的相同点,锻炼学生的求同思维.④变式题.通过对原问题的条件、形式等加以变形,得到全新的问题,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认识和理解问题.⑤改错题.集合以往总结的易错题、典型错题,让学生归纳、整理出错的原因,强化错题印象,防止同类题型再次出错,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通过针对性地设计、选配习题,可以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习题训练,让学生每做一道题都有所收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夯实基础,引导学生注重概念理解
基础概念掌握不牢,解题能力也无从谈起,只有将基础的概念、定义、公式及法则融会贯通,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 若最简二次根式 4x-1 与 x+5 能够合并为一项,则x= .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二次根式的合并条件――同类二次根式,由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得知:4x-1=x+5,解得x=2.
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概念过于基础,不应将宝贵的复习时间浪费在概念理解上,实则不然.有时学生觉得自己吃透了概念,其实只是掌握了皮毛,在真正的解题过程中,不能将所学概念联想和应用进去,解题很可能陷入僵局或误区.例如,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各种算术平方根公式的运用条件,就会出现类似下面的错误: (x-4)2 - (2-x)2 =(x-4)-(2-x)=2x-6.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许多学生在反复的解题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题目一到手就第一时间找出了其中最显眼的几个条件,然后不再深读,只是循着惯性思维解答下去,忽略了其他条件和限制,导致违背题目要求、看错数据符号、画错图形等,最终造成解题的错误.在复习过程中,要刻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避免因马虎大意而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数学问题通常包括已知和结论两个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明确其中蕴含的概念、术语及符号的真实含义,要将题目中各种已知、未知、隐含的条件一一挖掘出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同时联系所学过的数学模型和思想,寻找题目中的突破点.在遇到较为复杂的综合类题型时,应引导学生把握题目的数形特点,将复杂问题拆解、转变为易于求解或有经典解题思路可循的问题.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就是锻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转化未知条件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习惯
在解题之后,再对解题过程进行一遍系统性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巩固学生的解题技巧.但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由于复习时间比较紧张,通常不太重视反思环节,导致学生错过了提升自我的最佳时机.解题的目的不在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数学思考能力.该目的可在回顾反思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因而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反思环节,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解题的思路、方法以及解题中遇到的障碍,来总结和概括解题中运用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一次的深化和体验.与此同时,在反思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在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不能刻意编造各种繁、难、怪题,或是总结各种解题的死套路,要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对号入座”的解题习惯,以防造成学生的思维固化,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结 论
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算尽所有的题目,因此想用题海战术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是不现实的.在数学复习过程中,我们须认识到,数学题目虽多,但解题中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因此,要针对性地设计、选配习题,夯实学生的概念基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解题反思习惯,使学生掌握系统性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