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问题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问题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问题管理论文

篇1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经过历时半年,对7家二———五星级酒店的个案调研,我们发现: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制度化管理本身已过时,而是这些酒店的管理制度设计没有针对酒店业务中最重要的问题环节,而所有成功酒店的现场管理所体现的共同的核心特征就是问题管理模式。因此,现代高效率的酒店管理制度设计必须建立一种基于问题管理的机制,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把酒店经营环节中最典型的问题提出来,在制度设计中加以系统解决。

问题管理使管理层次扁平化

问题管理就是运用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问题管理其实一直存在于酒店现场化管理实践之中,只不过在理论上尚未得到系统的总结。

问题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

旨在拓展全体员工的思维深度,激活员工对工作现状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把原本由管理人员执行的管理变成了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管理,将管理延伸到了办公、服务、营销、后勤等各个层次;倡导一种危机意识,即员工不仅要完成自己岗位职责,而且要对自身岗位提出问题,还可以对整个酒店所有经营管理与服务提出问题;将发现问题变成酒店管理工作中经常性的制度内容;将管理工作建立在问题解决核心上,而不是原来的仅仅依靠组织体系传达,从而使管理的层次扁平化。目前一些酒店正在推行的体制创新,使原有的五级管理精简为三级管理;问题管理强化了所有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权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人们常常为自身的学识与见识所局限,为思维定势所左右、为体能惰性所牵制,问题管理则促使员工不断发现问题超越自我,给组织带来活力。

问题管理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

目前一些酒店推出的“员工创新”活动,其核心就是让每位员工提出各自工作中的问题,再由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这种做法就是把解决问题做到了系统化和日常化。另外,酒店调动起员工提问题的积极性后,要注意辅导,教会员工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酒店在引进问题管理后,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参与问题解决,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员工很能提出问题,而且提的许多都是重要的和敏感的问题,当然这一方面说明员工的素质较高,反过来说,这样的员工很难管理,他们要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会很强烈。如果酒店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员工就会感到当初得到的承诺不能兑现,自然会对企业产生不信任和失望。

由此可见,整个组织及时解决问题并让员工学会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

问题管理更要注重细节

现在酒店业流行“服务在细节”的说法,问题管理更强调了细节管理。成都锦江宾馆为了“细节”一词,动足了脑筋。在这家宾馆的客房里有一个别的酒店看不到的擦鞋篮,内有不同色彩的鞋油和鞋刷,专供不同的客人使用。另外,篮里还有一份说明:客人如果没空,需要服务员擦鞋的话,关照一下便可。这份说明书是酒店客房部在开展“入住锦江,温馨安康”活动中抓住细节服务管理的一个举措。

锦江饭店每一楼层服务台不仅备有市内电话簿、留言卡等物,还备有吹风机、剪刀、纸等小物品,客人在这里真正感到“家外之家”的温暖。

篇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险垄断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也愈加明显,打破这种市场垄断经营模式已具有客观必然性。1985年,我国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这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保险市场应采取多元化模式,否定了垄断经营模式,从而掀开了我国保险业的新篇章。从理论上说,制定这一法规的基本目的在于确立我国保险市场竞争体制,推进保险经济发展;制定这一法规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具有提高经济活力、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保险一按照市场机制要求运行和发展时,保险是否应被监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什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在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为:保险经营对象的特殊性、保险销售过程的特殊性、保险经营对象的负债性、保险基金的返还性、保险业务的分散性、保险影响的广泛性等。事实上,上述经营特殊性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并非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并不足以说明保险监管的必要性。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上每一公司的要价(边际收入)会等于边际费用,在这一点上社会利益达到最大化,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但是,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弱点和平共处足。当市场信息能够在完全竞争方式下运罢,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1)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就付也代价便可行到处自外部经济的女处。(2)市场竞争失灵。例如,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往导致垄断,而垄断的存在会产生进入市场的障碍,从而破坏市场机制,排斥竞争,导致效率的损失。(3)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微观决策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4)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当买者和卖者间出现这种情况时,产品价格总是等于所有销售产品的平均价值。这样在同一价格条件下,销售更有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将会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那些低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则会利用这种机会占据市场,结果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市场逆选择,导致市场失灵。此外,竞争者会以另一方的信息减少为代价取胜,发生扼止对方信息来源的道德风险。

从我国保险实践看,同样存在着上述“市场失灵”的情况。如:有的保险公司依靠行政手段、采取强制的展业方式;有的保险公司违规经营,无序竞争,并形成垄断势力;由于保险经营特殊性,保险公司对市场调节信号缺乏敏感性,人个寿险市场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保险人相比,被保险人的信息相对不足,被保险人的经济福利不能最大化,有时还会由于虚假的信息提供和不公正交易使被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损失。此外,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利用信息对称进行逆选择。因此,为了弥补保险市场运行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为了减和或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及其影响,保险监管无疑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我国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和性质

“保险监管应当干什么?”,也就是说,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首先,应明确保险监管中监管的含义与管理和监督、管理经济计划中的含义不同。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规范保险市场行为;二是调控保险业发展。保险监管的性质是国家干预保险经济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具有干预经济的基本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得,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具体而方,政府执行的主要经济职能是:(1)确立法律体制;(2)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3)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4)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就某一行业而方,国家的干预职能同样表现为规范和调控。就调控而言,国家对行业的调控主要表现为制定产业政策。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1)直接干预。具体手段有直接投资、强制性的行政管制等。(2)经济手段。采用有差异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工资政策等,来改变其产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3)立法措施。通过立法,干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形成。(4)指引和协调。主要是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号提供信息服务。

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同样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消除“市场失灵”情况的同时,应制定保险产业政策,调控保险业的发展并同样应采用上述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需要指出,在我国由于保险市场经程度较低,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也较低,更需要政府行使部分配置保险资源的职能,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在我国保险监客实践中,应当注意把保险监管的这两部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监管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在保险监管中,也应防止出现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干预的范围超越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职能,妨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过份强调政府的调职能,忽视了完善市场机制的任务。也就是说,应防止国家监管变成经济计划管理的情况发生。

还需指出,在履行调控保险业发展这一保险监管职能时其中重要一点是如何使用权保险业发展能满足企业、家庭和个人处理风险的要求,对于这一监管任务,可以视了保险监管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保险理论和实践往往将保险监管的伤

和目的简单地限定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方面。虽然,这一监管任务并没有错,但是这种看法和做法往往限制了保险监管者的视野,忽视了社会上非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保险业所承担的风险,因顾及公司自身利益始终限于传统的风险种类而没有发展时,那么保险监管者与保险经营者事实上处于同一地位。

三、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

保险监管运行的基本问题:一是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即谁来管;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即管理什么,及通过监定活动应达到什么预期的结果;三是有明确的监管手段,即如何管。因此,监管目标是监管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管活动的基础。

监管目的可分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一般来说,总目标往往是一种理论概念和一种总体性认识,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因为,总目标没有解决在一定时期内监管者具体的监管内容和任务的问题。例如,企业管理的总目标是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交并取得最大利润。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应确定一定时期更专一的目标,以及所必各部门的若辅助目标,否则,企业的总目标就难以实现,也无任何意义。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通常还提出保险监管的目标。从内涵上看,监管目标也就是通过监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但是,监管目的与监管目标还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监管目的更具有内在规定性。类似于监管总目标,而监管目标则具有阶段性,可操作性。因此,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保险监管目的应当是明确的,相对缺乏理论研究意义和价值,而保险监管目标则因各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和环境不同具有一定差异性,存在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就我国保险市场监管而言,保险监管的总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一般而言,保险监管总目标的确立与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内在联系,其主要内容是保证保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保险的经济保障作用。对此,我国《保险法》在第1条也作了相应规定保险法律监管是“为了规范保险活动,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险监管应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仅益,但我们并不能认为,保险公司的破产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失败,政府监管的责任。政府监管的总目标是保障保险事业的安全运行,而不是保证保险事业中的保险公司不破产。

就保险监管目标而言,问题主要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如何确立一定时期的具有操作性的保险监管目标,这也是保险监管基本职能的具体要求。此外,保险监管总目标身躯也存在过于原则性和缺乏可操作性的特点。例如“保护保险当事人利益”,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矛盾,保险公司的发展意味着保险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险利润不断增加,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则表示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不能丧失,同时应使用权被保险人交纳尽可能和的保费,得到尽可能大的保障。因此,根据保险业务阶段的自身特点和环境的不同,如何在保险人世间被保险人发中作出最适当的抉择和取舍,也是保险监管者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各国保险实践看,在保险业发展初期,监管者倾向于重视保险业的成长,培育保险市场,而在保险业相应成熟时期,则更多地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保险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三到五年内)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培育保险市场,增加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形式多样、地区分布鞋合理、市场要素完善的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其理由是:

目前我国保险业总体水平还偏低,与国外保险业相比较,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业的作用无论在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保险业供需失衡,从总本上看,这种失衡表现为保险供给小于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已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经营主体不足,缺乏有效竞争机制,缺乏市场创新,保险需求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满足。保险市场的垄断性依然非常明显。此外,各地区保险产业分布鞋极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滞后性。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步入最佳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保险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市场蛋糕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的。此外,经过前一段时期对保险市场的治理整顿,强化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已明显趋于规范化。经过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对保险业的冲击,保险公司经营者也更加成熟。

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比以前更加完善。无论在保险监管方法、监管手段,还是监管的法律依据都比以前有明显的加强和完善。加之目前中国保险监和委员会的成立,不能再以监管力量不足为理由而推迟保险市场主体培育的步伐。

篇3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教学的学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教学非改不可!”

当前语文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不够”。

一是语文学科理论研究不够,不同主张之间互相交换意见不够。

从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到编写语文教材和进行语文教学,都需要以正确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1963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语文教学大纲里确认语文具有工具性的学科理论。经过30多年教学实践迄今工具性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工具性应怎样体现在语文教学任务中、怎样体现在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中,以及怎样体现在语文水平测试中,都还是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先后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任务有不同提法,多次改编和修订的语文教材内容有不同安排,每位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同掌握,乃至大大小小语文能力测试也各有侧重点,这说明怎样从工具性出发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明确。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对语文的性质重新作了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两个“最重要的”讲的都是工具性,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包含在“交际工具”里;而交际工具的内涵扩展为“文化载体”,这表明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但语文学科又应怎样体现文化载体的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不够明确。此外,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可作为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语文学科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学界各家主张不尽相同,但长时间以来很少开展泛讨论研究。因此,应当提倡互相交换意见,包括对现行各套语文教材和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评议,以逐渐求得共识。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已经积累了50年的经验。深感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却缺少应有的科学总结。前20年,主要有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1956年强调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实行文学与汉语分科教学,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和汉语教学大纲,在中学阶段创立了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分编为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但试行不到两年,只编出大部分课本,分科教学就被取消。另一次是1963年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制订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建立了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编写了新的语文课本。但试用也不到两年,课本只编出小部分,编辑方针又被改变。两次改革都未取得完整的经验,也未作出一定的科学总结。中国“十年”期间,整个教育工作遭受破坏,语文教学也处于混乱状态。后20年,从“拨乱反正”开始,语文教学在恢复一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改革试验,直至提出“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实现多样化”的方针。在这段时间内,新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又经过多次修订,全国通用语文教材也随着几经改编,各地涌现的语文实验教材也边试用边修改。但仍然很少见到一些有比较科学的总结性经验公开发表或者展开讨论。总起来说,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科学总结。不对过去的改革工作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总结,就难以对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高认识,也就不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

再就历次新编语文课本的试验和修改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例如试验新编课本,往往不明确试验要求,不订立切实可行的试验计划,不安排对比试验,不研究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不做试验记录和各类统计,不随时征求对试验课本的修改意见,以及不认真做好阶段评估和试验总结。这样就把课本试验工作等同于一般教学工作,缺少试验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修改课本也往往局限于编者主观上所能接受的或者工作难度不大的,做一些修修补补,不解决试验中所反映的重要问题,不要求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像这样的试验和修改无疑都是容易走过场的,不可能为教材改革孕育出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就以50年代新编的文学课本来说,试用时都一片叫好声,说是选材精当,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编排新颖,教师有教头,学生有学头,似乎这次改革已经成功。但全国正式使用以后,各地反映的问题就多起来,甚至提得越来越严重,很快变成一片反对声。这就说明这套新编课本未能从实际出发认真试验,也未能及时从试验中发现问题认真修改。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人教社编写的,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试验的高中语文新教材,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20多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方法也作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注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近来也有把电脑搬进课堂的。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例如,主要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三多一少”的现象仍然存在,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具体内容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表现方法多了,而相反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教学少了。又如,作文前缺少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批改作文忽视语言通顺不通顺,未能教给学生怎样把不通的改通,怎样从写通到写好。如此等等,问题很多。至于有些教师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朗诵,不会写通顺文章,乃至不会使用电脑,那就更增加了教法改革的困难。总之,一般语文教师多习惯于老一套教法,缺少改革和创新。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可以说教得呆板,教得空泛,教了不管用;学得枯燥,学得厌烦,学了不会用。这就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到中考、会考,语文水平测试问题比较突出。就读写听说四项来说,听和说未列入测试范围,一向是被忽视的;读的测试最成问题的是,增加了似是而非的选择题,似乎是在与学生为难;写的测试尽管变换作文方式,终因缺少合理的评分标准,分数高低往往可以随意而定。总的情况是试题的量越来越大,所命的题越来越别出心裁,学生考得头昏脑胀,交卷后甚至估计不出自己的成绩是好是坏。

命题是个大问题,测试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命的题是否合理。现在各地中考和会考,都是临时请几位教师集中在一起命题,几个人一商量,匆忙中题目就出来了,只要试卷上不出差错,分数拉得开,命题工作就算顺利完成。至于考后的试卷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一阵也就过去了。这说明命题工作缺少科学研究,也不广泛征求意见,最明显的是尚未建立起科学题库作为一定的依据,因此迄今仍存在着严重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针对上述四方面“不够”,以下谈谈我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和主张。

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_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包括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和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文化知识)的任务。总起来说,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是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根确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的关系,明确性质与任务的关系,明确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的理论认识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总结了建国以来在处理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历史上的语文教学长时间强调思想性,有时强调文学性,有时只提工具性,有时还并提知识性,但处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条件下,这些强调各有所偏,或多或少地影响当时的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现在总结出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只要坚持以工具性为基本性质,以语言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就有可能避免各种偏向,把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引上方向明确的轨道。其二,全面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其他任务,也就是在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对生活的爱美心态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些也正是中学阶段语文学科需要进行的素质教育,全面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两种“基本”和三种“关系”是语文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其三,对编写语文教材和进行教学起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教材必须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并从语言教学出发兼顾其他方面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也必须以语言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讲解课文应当从语言文字出发,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科学文化知识),再回到语言文字。这样就能构筑成合理的教材机制和正确的教学路子,导向真正的素质教育。

第二,迫切需要研讨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两个思想认识问题。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体现一定的世界气息和时代精神,也就是身教时代所当教,学时代所当学,能为时代所用。这里提出两个迫切需要研讨的问题:(一)语文教学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待这个问题应当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例如在语文课本里,选编一定数量反映20年来社会变革的并可作为语言教学范例的名篇,让学生从中认识时代并学习能反映时代新貌的语言。又如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以《广告法》为依据学习写广告语言,以《合同法》为依据学习写合同语言。总起来说,就是语文教材内容必须与当前的改革开放和实际应用适当地结合起来。(二)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当前整个社会生活信息化的需要。现在已处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和工作,开发和创业,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语文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课本里写的是书面信息,教师讲授是传递信息。学生学习是接受信息。无论写的、讲的或者学的,都要求有一定的新意或者有助于提高素质的,才能成为有益的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有关语文信息积累、掌握和系统化的过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现在有些语文教材已经编入电脑阅读、电脑作文,教学中也有试行网上听课的。因此,我们还必须把语文教学信息化问题列为当前迫切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

第三,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比较切合实际的语文教学体系。

按照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的理论认识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组成能体现这些“基本”和“关系”的系统教学内容。初步设想,从初一到高三,应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线索.作出有序的安排。初一着重学习系统的基础语言(字、词、句、段、篇),初二着重学习各种表达方式文章的语言(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初三着重学习比较浅近的文学语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初中三个年级,从学文字、学文章到学文学,也就是从语言的打好基础、语言的广泛应用到语言的初步提高。与这些语言内容相配合,学习一些实用的语法、逻辑和修辞知识。此外,还要学习一些文言词语。高一着重训练语感、思维和语言表达,高二着重学习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和古代汉语知识,高三着重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以及中外名文(非文学作品)的语言。高中三个年级,逐步提高语言的领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教学线索在各个年级里还要把不同内容和程度的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带动起来,并组织系统的应用训练和初高中毕业班学生语文读写听说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实验、论证、修改,才能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切合语文教学实际。

第四,语文课教学方法力求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前语文课教法改革的重点应是,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在语言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里以举例性质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l.不要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而应从班级学生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应当让学生着重学些什么,怎样才容易学,怎样才学得有兴趣,怎样才学了有用,以及怎样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增强信息观念,不作脱离语言文字的架空分析,不重复介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向学生提出不费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不把语文课教成毫无信息价值或者“炒冷饭”的“泡沫课”。

3.教学生朗读,不要一律采用“吃大锅饭式”的齐读方式,而应当多作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提出意见。这样能使读与听说相结合,也便于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对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作不同的理解和解答。应该把这些看作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可喜现象,也是课堂教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5.每节课都应有一些读写或听说的练习,没有练习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在练习中让学生多动手,多获得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

6.学生作文中有独到见解、灵巧构思或者生动语言的,应大加表扬并评上高分。作文能力有显著进步的,乃至某一次有进步的,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适当加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往往成为学生热爱写作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篇4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再者,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有兴趣,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满腔热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兴趣,而兴趣的动因却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三、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

当然,让课堂充满问题并非意味着一堂课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如果过去那种启发式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以问题为线索,但问题应有主次与轻重之分,科学与庸俗之别,难易与适度之标。一句话,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科特点。

问题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课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课文后习题上的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标,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教师设疑可安排在课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使问题起到纲举目张、高屋建瓴的作用;也可在课之中,当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时,教师的设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会荡出层层涟漪;也可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时已尽而意无穷,拓展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学生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要使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这样才会逐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往往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提问题。造成这种沉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学生则养成了以静听代学习的习惯,“好学而无疑”成为普遍现象。

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之始,曾作了一次“问题意识”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60%左右的学生认为,上学就是跟老师学,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学会就行;因为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我们不需要提什么问题,也没时间提问题。大约10%的学生是受传统教法影响养成思维的惰性,只愿听老师讲,懒于动脑去思考;20%的学生是课堂上有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愿提出问题或不敢提问题,因为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喜欢上课专心致志听讲的学生,有问题也只好等待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解决;只有10%的学生认为:我们喜欢提问题,与老师交流问题,课堂应给我们提问、讨论的机会,但有的老师允许,有的老师不喜欢这样做。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虽然已被批判了半个世纪,但是陈旧的教育思想还笼罩在一些教师心头。所以,为了贯彻新纲要精神,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学生也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学法,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篇5

(一)会计机构设置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机构是改进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环节。一个高质量的会计机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目标一致,在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围绕企业主要经营目标设置会计机构,避免因为工作目标的差异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第二,机构内各部门之间步骤协调,实现总体效率最高。第三,机构内部各个环节职责明确,实现业务分工在范围上的周延性和在操作步骤上的独立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需要保证会计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引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包含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将上述内部控制方法和程序恰当地设置在会计组织机构中,会计核算报告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中,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使会计管理制度真正成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三)会计人员管理

1.会计业务和会计理论的继续教育

从目前情况看,会计人员的职称考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并且成为企业聘任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要依据。因此,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应该将重点放在考试后的继续教育上。要通过有关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使会计人员感受到增强业务能力的紧迫性,同时又为其创造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

2.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完善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会计工作中带有规律性和共性的东西,是各行业会计所公认和遵守的。由于职业道德大多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自觉履行来体现,而很少靠强制规范来实现,所以为了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发扬和推广,应该在设置会计管理制度时,特别鼓励和提倡会计职业道德,并辅之以必要的奖励措施。

二、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会计信息流程等几个要素的设置和这几个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

所谓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确定通常决定于企业所在行业的惯例以及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影响经营业务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的估计。会计信息指标体系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的一整套数据,其中包括说明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指标,也可以包括反映企业现行状态和预计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一般地说,企业的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越多,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中包含的信息种类和数量就越多。会计信息质量指标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性。这些规定都是定性标准,而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将其加以量化,以便于执行和操作。会计信息流程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分类、汇总、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编制的步骤和方法。这个流程就是按照会计信息指标体系将原始会计信息分类拖入会计信息系统,按照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按照会计信息质量指标的要求进行报告的全过程。因此,信息流程的设置,实际上是将上述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指标融会贯通,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设置会计信息系统时必须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在设置会计信息指标体系时,需要了解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相应地需要设置什么会计指标。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应该根据确定的会计指标体系来选择会计方法。例如,为了提供有关资产耗损情况的信息,需要提供按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信息;为了提供有关商品定价决策的信息,应该采用公允价格计量的成本信息。在确定会计信息质量指标时,需要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要根据主要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价值取向来确定衡量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

三、会计监督机制

篇6

1.在产、寿险分业的基础上,将投资这一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实施专业化经营,对于改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并因此改善保险业的监管环境。

2.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对投资风险的严格控制。保险公司作为从事风险经营的企业,面临资产风险、产品定价风险、利率风险及其它政治、法律、技术等各类风险,不同风险的特点和管控模式各不相同,成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有利于从法人治理、内控机制等方面对于资产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保险投资的过度风险。

3.成立专业公司,建立起不同法人之间的资金防火墙,有利于加强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

4.专业资产管理公司,除了接受母公司保险资金的委托管理之外,还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接受社会保障基金、慈善福利基金等机构和个人的资产委托管理,从而大大增强保险集团的资金实力,对于提升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地位,提高偿付能力有深远的意义。国际上大型保险集团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都相当大,如AXA保险集团2001年拥有保险资产4000亿欧元,其受托管理资产达到5096亿欧元。

5.从长远看,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拓宽投资渠道,有利于尽快提高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保险资金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美国资本市场,保险资金占总资金量的20%以上,日本则占到40%以上。

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门槛和业务范围

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形式宜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主要股东为相关保险公司,还可以吸收1~2家内资或外资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提供相关技术保障。

关于资本规范,最低门槛宜设10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以受托管理资产为主要业务的法人实体,由于受托管理的保险资产规模都相当大,因此,对其自有资本应有较高要求。设置这一门槛意味着自有资本在20亿元以下的保险公司就不具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条件,有利于从源头加强监控,规范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关于业务范围,现行《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限制仍然很严格,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现有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事以下几类业务:

1.资产业务。除现有保险公司可以从事的投资业务之外,还应逐步放开实业投资及其它金融投资业务。

(1)直接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放开股票投资,可以充分发挥巨额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上的“定海神针”的作用,监管机构对股票投资总额及单个股票投资比例进行限制,防止过度风险。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和重组,对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本身是一种重大支持,同时也使保险资产享受重组带来的增值收益。

(2)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伴随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道路交通、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活跃,这些项目具有回报稳定、收益期限长、投资风险小的特点,保险资金投入这些项目,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有效解决负债和资产期限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3)金融租赁业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购置不动产和汽车等大件商品日益成为消费主流,公司完全可以凭借保险业务所掌握的大量客户资源,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从事这类融资租赁业务。

(4)收购及处理金融业不良资产。保险业由于历史原因也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受托管理资产中也包含此类不良资产,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各种手段处理不良资产,积累一定经验后,还可以主动去收购和处置银行、证券等行业的不良资产,提供增值服务。

(5)外汇交易和境外投资。大型保险公司都有一定数量外汇,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动荡,汇率风险随之增大,应允许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锁定汇率风险;允许购买高信用等级的外国政府债券;随着我国人世之后与国外保险市场对等开放,还应允许有实力的公司打人国际保险市场,甚至到国外资本市场购并国外同业。

2.负债(信托)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业务逐步放开之后,公司运作人资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将会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增强,应允许公司面向社会接受资产委托管理,可以接受社会保障基金、慈善福利基金及其他机构的委托资产管理。另外,还应允许公司根据需要发行金融债券,扩展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

3.中间业务。利用公司所掌握的强大的投资信息网络和人才优势,广泛开展中介业务,如开展投资、财务及法律咨询、项目融资、资产及项目评估。

对以上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应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采取初步放开的方式。随着我国保险资产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必将快速提高保险资产在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

保险公司是专业经营风险的企业,保险资产是公司应对各种赔付和给付的资金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如何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法人治理、内控制度和资产负债管理等三个方面加强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1.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机制。一是股权结构优化,以保险公司为主,吸收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的证券或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有利于吸收它们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高起点打造公司资产管理能力。二是加强董事会治理,设计合理的董事会结构,即优化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以保证充分行使董事会的职能,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及监控的有效性。从专业结构上看,要有一定数量的精算专家、财务审计专家、投资管理专家。三是完善董事会的工作机制,如建立重大决策委员会制度、引入董事违章追溯制度等,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四是建立完善的经理层薪酬激励和制约机制。薪酬激励机制要长短期结合,在一般年薪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股权或股票期权激励,使经理人注重公司的发展的连续性,避免短期行为;同时,还要建立经理层的硬性约束机制,要设定一个解聘经理人员的明确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经理人员要毫不留情的予以免职。

2.投资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保险资金的运用面临着许多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操作失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资金运用的各种风险,建立安全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

保险投资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投资的前后台分开。为了有效的防范风险,前台投资操作部门应该与后台投资绩效评估与风险监控部门严格独立开来。前后台的分工,在风险控制上应该体现在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上。事先预防是指前后台部门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共订投资规则;事中监控就是后台对前台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动态掌握情况;事后监督要求后台监控部门组织定期检查,以防止违反投资政策的行为发生。

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主要体现在:(1)资金要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下属部门按核定限额留足周转金后备,其余资金应全部上划到公司,做到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减少风险产生的环节,实现资金的专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严格授权、顺序递进、权责统一。在投资管理过程中,严格按额度大小,明确决策和使用权限。决策要自上而下、计划和执行应自下而上,权责清晰、责任明确,每一层级都要对权限内的决策和使用结果负责。(3)分工配合、互相制约。业务部门和岗位设置应权责分明、互相牵制,并通过切实可行的互相制衡措施来消除内部控制中的盲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制度的缺位必然带来许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进而滋生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如资金划拨管理制度、集中交易管理制度、账户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等等,使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

篇7

1.2物业管理公司收取费用不合理引发的纠纷

物业管理公司收费项目不合理引起业主不满也会产生纠纷,其中主要物业装修费、垃圾清运费、电梯使用费等收费标准不统一且不公开化,导致业主不满进而发生纠纷。

2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物业管理法规不够完善

当前现行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迄今为止,一套完整的《物权法》还未成形,这套法律对物业管理纠纷有十分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在处理物业纠纷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因此不能有效的解决纠纷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致使物权划分不清,管理权及经营权进而分不清,必然导致纠纷和矛盾的产生。

2.2物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都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子公司,本身存在裙带关系,遇到任何问题,物业管理公司都会以开发商及自身利益为前提,不会做积极处理。业主反映的很多问题多是开发商遗留下的,例如绿地培植,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及道路铺设等问题,并不属于物业公司管理范畴,但是业主认为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开发商的售后服务和维护人,理应为业主解决一切问题。发生在业主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纠纷大部分来自开发商遗留的问题,而谁开发谁管理的管理体制是发生纠纷的根本原因。

2.3部分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小区业主越来越关注物业管理中的服务质量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以此来衡量物业管理的水平。通常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构成来看,大部分来自转制、转岗、转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都无法满足业主对物业管理水平的要求。从业人员的自身素养关系到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水平,而当前物业公司雇佣的多是不专业,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的工作人员,加之缺乏有效管理,引起业主和物业人员产生矛盾及投诉。

3解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对策

解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涉及各方应共同努力、同心协力采取各种对策来解决纠纷、消除矛盾。总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快物业管理体制改革,解决物业开发遗留问题

相关政府及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完善物业管理体制,解决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监督开发商解决开发遗留问题。新物业接手小区过程中,重视与开发商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可以给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作为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纽带的物业公司,为双方沟通做好铺垫工作,面对纠纷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时处理问题,避免事态发展严重。

3.2多渠道提高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物业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日常生活中服务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贴近人们生活的物业管理市场,对其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要求甚高。当前房价、户型及交通环境是业主选择房产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也在考虑之中。因此物业公司必须拥有专业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才能获得业主的认可,进而在物业管理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技能培训中增加项目,如智能化设备的维修及维护,提高服务质量,及时高效的解决业主的生活问题。针对物业从业人员设定考核标准。以标准为依据实现从业人员的自我提升。通过从业人员日常工作能力的表现可以辨别其职业素养高低,因此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其服务质量及业务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考察可以激发其工作动力及创新能力,进而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使得物业管理水平上升一个台阶。物业管理公司还应加强与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沟通。物业管理纠纷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除国家法律法规要不断完善外,物业管理各方面应在协商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和减少物业管理纠纷。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对业主资料的登记,了解每位业主的年龄、个性、职业、家庭状况、收入水平等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将业主分成几类。另外,物业管理公司应增加管理服务的透明度,通过宣传栏、座谈会、集体活动等方式,让业主了解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常识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的运作程序和规则,并使业主参与到服务过程中来,从而改善服务质量。

3.3明晰住宅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

首先,物业管理公司依据合同实施物业管理,其管理权来源于业主,业主才是物业管理的主体,物业管理公司实际上是其雇员。业主委员会根据多数业主的意志,有权选择不同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提供服务性管理。其次,物业管理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与业主委员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是受委托人与委托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平等关系,没有行政隶属关系。

篇8

由于国内生产能力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供应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同期农产品价格萎靡,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对氮肥的需求明显趋软,氮肥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初步呈现。因此,自1996年以后,化肥积压滞销严重,化肥价格持续疲软。在1996年,尿素零售价每吨一般在2200元到2400元,而到1998年则跌低到1800元/吨。至于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则跌得更低,有的企业每吨尿素出厂价仅为1300元左右,已经降至成本线以下。1997年以后,价格下跌趋势虽已明显减缓,但由于化肥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消费商品,其销售也理所当然地呈现出淡季、旺季交替非常明显的态势,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在淡季和旺季之间差别很大,有时1吨尿素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要相差几百元,价格极其不稳定,波动很大。

3.氮肥库存积压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大量进口和国内生产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相对疲软,氮肥市场已呈现买方市场态势,市场销售极其不景气。因此,全国总的氮肥库存量在不断增加,1997年以后,其库存量虽呈相对波动型减少趋势,但总体库存水平仍然不低,约占氮肥产量的10%~15%;而且,这种情况还是在大量小氮肥企业关闭、停产、限产的情况下才暂时出现的。因此,库存形势不容乐观。

4.企业数目不断减少,开工状况极不理想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大量小氮肥企业难以为继,小氮肥企业数目急剧减少,至1998年底仅剩834个。而且在现存的企业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开工不足,一些企业仍处于半停产状态。从1997年1月到1999年3月这段时间内,不仅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而且还在不断走低,开工状况很不理想,到1999年1月,开工率达到历史最低,仅为57.88%。

5.效益状况极不稳定

1992年以后,由于氮肥销售市场的逐渐放开和氮肥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有不少企业被迫退出竞争,因此市场供给和价格波动更加频繁。而与此同时成本却高居不下,所以就整个行业而言,不仅效益不甚理想,而且非常不稳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并且波动幅度还非常大。

6.企业规模大小,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小氮肥企业起步是从年产200吨合成氨开始的,经过40余年的发展,虽然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有了很大幅度的扩展,但企业总体规模还是太小,到1997年平均合成氨产量也不过2.08万吨/年。据统计,1998年全国小氮肥企业共有828家,其中合成氨生产能力大于4.0~4.5万吨/年的厂家有200个;生产能力大于2.0~2.5万吨/年的厂家约有350个;生产能力小于2.0万吨/年的仍然为数不少。虽然有250个左右企业进入了大中型企业的行列,但从全行业来看,规模小的企业还是占多数,即使是进入了大中型企业行列的企业,其规模也还是偏小。

7.装备条件差,能耗高,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

我国小氮肥企业多数以煤为原料,小规模的煤气化技术,国际国内无可借鉴,能耗高,装备条件、技术水平较差,尿素装置虽投产较晚,由于原材料、技术全部国产化,在当时来讲,虽建设成本低、见效快,但绝大多数仍是使用国际上早已淘汰了的水溶液全循环工艺,不仅污染严重,而且效率极低,所以我国小氮肥行业普遍能耗水平过高。小型氮肥企业主要以煤为原料,能耗均高于66.88百万千焦,高出国外先进水平1倍多。以天然气、成品油和煤炭为原料的尿素装置能耗比国外分别高20%、25%、75%。另外,小氮肥企业在扩大生产能力时,由于地方劳动力比较便宜,忽视了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

8.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小氮肥行业虽然其氮肥生产量已占整个氮肥生产的半壁江山,总体规模已非常可观。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产品品种结构很不合理,具体来讲,一是高浓度尿素产量比重低,低浓度碳铵产量比重高;二是肥料成分单一,复混或复合肥、专用肥产量低;三是产品功能单一,仅局限于增加土壤肥力,没能将除草、杀虫等多种功能结合起来。

9.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篇9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投资,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5)收入保险计划;(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10)农业环境保护补贴;(11)地区援助补贴。

另一种是狭义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一般称“黄箱政策”。属于“黄箱政策”范围的农业支持与补贴,叫“黄箱政策”补贴。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规定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1)农业投资补贴;(2)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3)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一般称此为“发展箱”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情况与分析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水平显然不高,财政实际补贴的比率大约是2%―3%,总量补贴根本达不到8.5%。之所以在入关时关于农业谈判中仍然坚持争取较高补贴率,是因为这个补贴会自动成为每一种农产品进行“黄箱补贴”的上限,这样对于我国很多大宗品种的出口影响甚大。所以,这个补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虽然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水平较低,但按照《农业协定》也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符合所谓的绿箱政策的,如我国1996-1998年平均支出为1514.2亿元人民币(182亿美元)。主要对农业提供了“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人民币(95亿美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46.4亿美元),占25%;以及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我国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二是符合所谓的黄箱政策的。我国在1996-1998年期间实施的“黄箱政策”主要有两种,1、对粮食、棉花的政府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98年后政府逐渐缩小了粮食收购补贴范围,如一些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已经退出保护价范围。2、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如八十年代对农膜的补贴。三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箱政策,如国家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资补贴等。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特点表现在:(1)补贴范围的普遍性。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补贴,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补贴面较广,补贴很分散,补贴的作用难以集中发挥,补贴的效果较差。(2)以价格补贴为主,贴息贷款为辅。大多数补贴用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这些补贴占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比重较大。1991年至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于粮棉油在流通环节的补贴达1866亿元,占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从中间接获得补贴利益。(3)补贴方式的隐蔽性。长期以来,财政对农业补贴方式多采劝暗补”的方式,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这种方式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带有一种补质。但这种“补助”并不为大多数生产者所知晓,对生产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且容易流失。

第三部分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及主要构成

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不妨先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主要构成,因为河南、河北、山东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我们以这些省的农业生产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东北地区因为土地面积较大,情况有所不同,这里的分析不适合东北地区)当前在河南省,农业生产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山东、河北类似),一是土地使用税和各种提留与统筹;(可以简单表示为A两费一税,平均每人每年八十元;B提留和统筹平均每人每年四十多元,总的费用大约平均每亩为三十元,注:各地区情况略有不同);二是土地耕作费用,平均15元/亩/次;三是种子费;四是化肥和农药费用,平均大约八十元/亩;五是收割或脱粒费用15元/亩;六是运输费和人工费。那么我们可以简单计算这些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生产成本。

以此计算这些地区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5元/亩/次(耕作费)+10公斤*1.6元/公斤/亩+23元/50公斤碳铵/亩、18元/50公斤磷肥/亩和40元/50公斤钾肥或农药+15元/亩收割脱粒费用+50个人工+每年每亩的两费一税和统筹提留费用30元/亩。按照河南、河北、山东的平均经济水平我们初步估计每个人工价值为5元。则可以看出现阶段小麦的生产成本大约每亩总计为157元+250元=407元/亩(因为人工费用国家没有统一标准,成本计算不一定准确,仅有参考意义)以河南省各主要粮食产地当前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其它几省情况类似),平均每亩的产量为400公斤,而且还需要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样可以粗略计算一下上述几省的小麦生产成本大约每吨1017.5元,即123美元/吨。

对比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印度中等小麦为85美元/吨(FOB美湾),美国软红冬2号114元/吨(FOB美湾),硬红冬2号126元/吨(FOB美湾),法国小麦106美元/吨(FOB里昂)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的小麦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样可以计算上述这些地区其它作物的生产成本,如玉米的生产成本是825元/吨,大豆的生产成本是1480元/吨,也没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但是,河南、山东等地的花生和芝麻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竞争力。因为不是主要作物,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第四部分我国进行农业补贴的必要性

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还不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差距都相当大。比如说我国玉米的出口,需要提供40%的出口补贴,才能达到国际市场价格。可以说,入世后我国受到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农业。如何在入世后保护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是稳定我国粮食生产,保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和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这一切都要求对农业采取补贴和保护措施,以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对国内农业保护的手段之一,从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第五部分对我国农业补贴的建议政策措施

入世后,对农业的一切政策都要以《农业协定》中规定的农业补贴不超过8.5%为限度。那么,在农业协定的允许的条件下,从哪方面进行补贴最为有效果呢?

从我国过去的做法看,最主要的补贴进行价格支持,采用保护价格收购措施,相当于对流通环节进行了补贴。但是,价格支持是需要削减的黄箱政策,而且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同时按照WTO《农业协定》要求,政府提供的价格支持应针对农产品生产者,而不应该是流通部门。因此,尽管今后价格支持在总量上有一定调控空间,但在支持结构及补贴目标上则需作较大的改革。应通过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目标、支持重点,深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篇10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11

一、我国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时存在的问题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总体应用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财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的600万会计人员中,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18.2%。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普及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而且我国企业现有的中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由于年龄偏大且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很难将现代管理科学应用于实践。

2、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对企业环境要求较高

目前,国外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国内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财务会计水平,更谈不上参与企业决策并在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会计师培训制度,我国要参与国际竞争也必须逐步建立并完善管理会计师培训制度。如今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已经登陆中国,并由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和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管理会计国际论坛”,为各领域的财务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3、企业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

尽管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块,但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在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国内企业现在仍然习惯将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向财务会计工作,而把管理会计只看作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导致战略管理的实施工作很难展开。

4、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十分缺乏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和专业教育不足。现有的1300万会计人员中,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仅有6万人,受过大中专以上教育的不到10%,70%的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专业水平不高以及知识结构陈旧。随着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出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

二、我国企业推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对策

1、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

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建立应当密切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理论体系的重新评价,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不要仅仅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不要生搬硬套抽象的名词、概念与方法,而应该加强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大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其它经济管理专业大部分都没有开设,这也是有待改进的。在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也必须加入战略管理会计的知识,争取使所有会计人员都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了解。当然,这些措施都必须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建立、创新以及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2、营造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

要营造一个适合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就必须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体制和会计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深入运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取消企业领导享受的行政级别待遇,也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为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由市场产生并磨练出真正的企业家。其次,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自由和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在这种环境中进行优胜劣汰。所以,要促使企业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应用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虽然几十年来我国管理会计成绩斐然,但要想使管理会计得到推广应用,仍需加大对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的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促进管理会计的研究与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一直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会计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知识经济下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会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学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财政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的考核,两者均合格才能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广大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应积极支持、关心并投入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努力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4、建立管理会计师组织,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首先,在中国会计学会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这样的学术或职业组织内设置单独的委员会、研究会或小组,承担关于管理会计的有关事宜。其次,待条件成熟时,可由广大管理会计工作者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学术和职业组织,以推动管理会计更大的发展。最后,专门的管理会计组织成立之后,除抽象的有关领导和规划之外,更为具体和必要的是先规范会计名词术语,制定管理会计准则。条件具备时,我国有必要推行管理会计师证书考试制度。这种制度将会成为会计人员检验管理会计学习水平的标准,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聘用职务的依据,并将大大提高全社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5、在实践中积极推行战略管理会计

很多企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青岛啤酒集团极力推行战略管理会计,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国际化大公司,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领导者和超级明星,谱写新的百年辉煌篇章。享誉世界的青岛啤酒,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面实施“大名牌战略”,确立并实施了“新鲜度管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以及“市场网络建设”等战略决策,以“名牌带动”式的资产重组,率先在全国掀起了购并浪潮。对购并企业,青岛啤酒推行“系统整合、机制创新”的独特管理模式和远大的战略目光,用青岛啤酒企业文化来整合子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青岛啤酒集团近期与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签订协议,就双方结成战略关系进行排他性商讨。这将使公司在中国啤酒行业中保持增长和领先地位,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应该对企业运用战略会计的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和重要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以帮助一些企业少走弯路,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6、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战略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但受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相关资料不能及时取得,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大打折扣。此外,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工作,内部网络信息也仅限于一般的管理通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并没有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造成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企业应在平时收集并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为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和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战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师则应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战略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及时提供给决策当局,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春兰、李俊林:对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4).

[2]白晨曦:战略管理会计刍议[J].金融经济,2006(6).

篇12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

1.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

2.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3.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及途径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对中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

(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

(3)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4)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2]教育文摘周报.2003.

[3]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3

在我国保险业短短的发展历史上,有较长的一段时期实施的是保险模式和政策。应当指出,这种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垄断经营模式在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保险不属于商品的经济范畴,保险经营行为本质上是政府行为,保险监管也失去了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险垄断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也愈加明显,打破这种市场垄断经营模式已具有客观必然性。1985年,我国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这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保险市场应采取多元化模式,否定了垄断经营模式,从而掀开了我国保险业的新篇章。从理论上说,制定这一法规的基本目的在于确立我国保险市场竞争体制,推进保险经济发展;制定这一法规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具有提高经济活力、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保险一按照市场机制要求运行和发展时,保险是否应被监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什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在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为:保险经营对象的特殊性、保险销售过程的特殊性、保险经营对象的负债性、保险基金的返还性、保险业务的分散性、保险影响的广泛性等。事实上,上述经营特殊性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并非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并不足以说明保险监管的必要性。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上每一公司的要价(边际收入)会等于边际费用,在这一点上社会利益达到最大化,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但是,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弱点和平共处足。当市场信息能够在完全竞争方式下运罢,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1)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就付也代价便可行到处自外部经济的女处。(2)市场竞争失灵。例如,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往导致垄断,而垄断的存在会产生进入市场的障碍,从而破坏市场机制,排斥竞争,导致效率的损失。(3)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微观决策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4)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当买者和卖者间出现这种情况时,产品价格总是等于所有销售产品的平均价值。这样在同一价格条件下,销售更有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将会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那些低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则会利用这种机会占据市场,结果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市场逆选择,导致市场失灵。此外,竞争者会以另一方的信息减少为代价取胜,发生扼止对方信息来源的道德风险。

从我国保险实践看,同样存在着上述“市场失灵”的情况。如:有的保险公司依靠行政手段、采取强制的展业方式;有的保险公司违规经营,无序竞争,并形成垄断势力;由于保险经营特殊性,保险公司对市场调节信号缺乏敏感性,人个寿险市场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保险人相比,被保险人的信息相对不足,被保险人的经济福利不能最大化,有时还会由于虚假的信息提供和不公正交易使被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损失。此外,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利用信息对称进行逆选择。因此,为了弥补保险市场运行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为了减和或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及其影响,保险监管无疑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我国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和性质

“保险监管应当干什么?”,也就是说,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首先,应明确保险监管中监管的含义与管理和监督、管理经济计划中的含义不同。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规范保险市场行为;二是调控保险业发展。保险监管的性质是国家干预保险经济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具有干预经济的基本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得,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具体而方,政府执行的主要经济职能是:(1)确立法律体制;(2)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3)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4)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就某一行业而方,国家的干预职能同样表现为规范和调控。就调控而言,国家对行业的调控主要表现为制定产业政策。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1)直接干预。具体手段有直接投资、强制性的行政管制等。(2)经济手段。采用有差异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工资政策等,来改变其产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3)立法措施。通过立法,干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形成。(4)指引和协调。主要是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号提供信息服务。

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同样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消除“市场失灵”情况的同时,应制定保险产业政策,调控保险业的发展并同样应采用上述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需要指出,在我国由于保险市场经程度较低,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也较低,更需要政府行使部分配置保险资源的职能,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在我国保险监客实践中,应当注意把保险监管的这两部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监管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在保险监管中,也应防止出现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干预的范围超越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职能,妨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过份强调政府的调职能,忽视了完善市场机制的任务。也就是说,应防止国家监管变成经济计划管理的情况发生。

还需指出,在履行调控保险业发展这一保险监管职能时其中重要一点是如何使用权保险业发展能满足企业、家庭和个人处理风险的要求,对于这一监管任务,可以视了保险监管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保险理论和实践往往将保险监管的伤

和目的简单地限定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方面。虽然,这一监管任务并没有错,但是这种看法和做法往往限制了保险监管者的视野,忽视了社会上非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保险业所承担的风险,因顾及公司自身利益始终限于传统的风险种类而没有发展时,那么保险监管者与保险经营者事实上处于同一地位。

三、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

保险监管运行的基本问题:一是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即谁来管;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即管理什么,及通过监定活动应达到什么预期的结果;三是有明确的监管手段,即如何管。因此,监管目标是监管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管活动的基础。

监管目的可分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一般来说,总目标往往是一种理论概念和一种总体性认识,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因为,总目标没有解决在一定时期内监管者具体的监管内容和任务的问题。例如,企业管理的总目标是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交并取得最大利润。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应确定一定时期更专一的目标,以及所必各部门的若辅助目标,否则,企业的总目标就难以实现,也无任何意义。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通常还提出保险监管的目标。从内涵上看,监管目标也就是通过监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但是,监管目的与监管目标还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监管目的更具有内在规定性。类似于监管总目标,而监管目标则具有阶段性,可操作性。因此,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保险监管目的应当是明确的,相对缺乏理论研究意义和价值,而保险监管目标则因各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和环境不同具有一定差异性,存在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就我国保险市场监管而言,保险监管的总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一般而言,保险监管总目标的确立与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内在联系,其主要内容是保证保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保险的经济保障作用。对此,我国《保险法》在第1条也作了相应规定保险法律监管是“为了规范保险活动,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险监管应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仅益,但我们并不能认为,保险公司的破产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失败,政府监管的责任。政府监管的总目标是保障保险事业的安全运行,而不是保证保险事业中的保险公司不破产。

就保险监管目标而言,问题主要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如何确立一定时期的具有操作性的保险监管目标,这也是保险监管基本职能的具体要求。此外,保险监管总目标身躯也存在过于原则性和缺乏可操作性的特点。例如“保护保险当事人利益”,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矛盾,保险公司的发展意味着保险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险利润不断增加,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则表示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不能丧失,同时应使用权被保险人交纳尽可能和的保费,得到尽可能大的保障。因此,根据保险业务阶段的自身特点和环境的不同,如何在保险人世间被保险人发中作出最适当的抉择和取舍,也是保险监管者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各国保险实践看,在保险业发展初期,监管者倾向于重视保险业的成长,培育保险市场,而在保险业相应成熟时期,则更多地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保险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三到五年内)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培育保险市场,增加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形式多样、地区分布鞋合理、市场要素完善的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其理由是:

目前我国保险业总体水平还偏低,与国外保险业相比较,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业的作用无论在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保险业供需失衡,从总本上看,这种失衡表现为保险供给小于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已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经营主体不足,缺乏有效竞争机制,缺乏市场创新,保险需求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满足。保险市场的垄断性依然非常明显。此外,各地区保险产业分布鞋极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滞后性。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步入最佳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保险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市场蛋糕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的。此外,经过前一段时期对保险市场的治理整顿,强化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已明显趋于规范化。经过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对保险业的冲击,保险公司经营者也更加成熟。

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比以前更加完善。无论在保险监管方法、监管手段,还是监管的法律依据都比以前有明显的加强和完善。加之目前中国保险监和委员会的成立,不能再以监管力量不足为理由而推迟保险市场主体培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