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职业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涉及教学技能和方法,也包含教师对教学实践和职业发展的认识、价值观念等内容。首先,教师的人格、认知和教学实践要以社会文化行为为准绳,同时也受国家和各类不同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由于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巨大差异,中西方关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认识及其学习方法的理解差异较大,如西方人赞成“用逻辑和理性主导管理学的学习”,而中国人则奉行“经验和情感化的管理学教学”。此外,中西方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理解、教师本质、师生的角色与责任、教学策略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分歧。其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制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依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规律,兼顾该专业教师发展的特点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发展的措施,其教师职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就能基本上得到解决;反之,不良的生活与教学工作环境是教师发展的最大障碍。如若教育主管部门不顾事实,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则由于不同学科内在规律和对从事该领域的教师要求不同,教师较容易产生受挫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科研与教学产生应付心理,最终导致教学和教师的职业发展受到严重打击。此外,如果缺乏教师继续教育的时间与相关政策、学习资源和奖励机制严重滞后、教师的决策权严重受限,则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发展的主动性与期待心理就会严重受阻。
2.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教育遵循儒家思想,尊重圣人和权威,唯权威是从,导致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理性精神。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凸显理性科学的一门学科,这一点可以从标志现代管理学诞生的两大经典著作中看出:泰勒(F.W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但在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及应用在要兼顾管理学的理性精神之外,从我国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水平。纵观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从知识论到现象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彰显人的理智、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等的主体性哲学和理性精神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精髓。如果忽略了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和理性精神等文化精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就会本末倒置。简言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根本在于专业教师的主体认知和创造力。作为教师都不能盲目随从国外的或是中国的教育权威,而必须从实际国情、校情等出发,秉持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反思教学活动,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勇于创新。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面临这样一种实际情况:教师必须依据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大纲,抓纲扣本、以此为据。老师所学习到的一切学科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皆出于大纲,大纲就是一切,由于教师时间、精力方面的问题,超纲既没有必要又难以做到。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造性,教学技能、方法、知识就会平庸保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能做如集体听课、短期培训等表面文章。使用同样的大纲、课本、技能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接近,教学效果悬殊较大原因的关键在于教师不同。学科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但优秀教师的能力和创新是不可复制的。教师的信仰和自由创造力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重点必须转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
3.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教学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教师的实践活动就是个人实践知识的社会构建。教师的思维和信仰是课堂活动向纵深拓展的基础,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课堂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展现教师人格,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探究各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实现中西文化以及课内、课外管理与教学的协调。教师的课堂思维有效地融入自我经验和社会文化经验,具体表现为不断的反思、想象、判断和创造。教师的社会文化经验包括中西文化知识、国家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教育管理体制、课程规划、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学习资源等,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社会文化经验的中心点是教师的课堂实践活动,而教师的主体经验和创造性是高效课堂活动的核心。这与教师的个人经验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个人经验包括教师已有的知识总量、认知能力、人格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态度和信心,与社会文化经验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如果缺失个人经验,教师道德、职业规范、人际关系甚至职业发展就会自然丧失;另外,如果匮乏社会文化经验,教师的个人经验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教师的个人经验不仅与个人的已有知识、教学活动、学生有关,而且与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高效管理课堂活动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中西文化、教学活动、自我人格发展的准确把握,同时又要兼顾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认知能力和创造性。因此,个人经验是个体与环境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两种经验时而协调统一、时而相互冲突,老师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个人经验建立在社会经验基础上,在教育教学方面,只有前者适应后者,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4.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限于学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学术讲座,其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结果没有统一标准。继续教育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的认知与创新。实际上,关于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本身的发展问题并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继续教育只能使教师的学历、学术水平、业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并不能完全决定教师的职业发展。然而,有相当数量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却一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认知和信仰。调查数据显示,高学历和高职称的老师不一定受学生欢迎,而那些忠诚于教育事业、精力充沛、富有创新精神、积极向上的教师却深受学生欢迎。优秀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的动机、兴趣、知识基础、年龄等,学科知识和教学基本功深厚,把个人经验与社会文化经验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传授型教学变为探究性教学,敢于面对挑战、善于破解难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自学和培训不但要重视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还要把对教师人格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和的各种文件、行政命令、规章制度对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正确的政令和管理无疑对教师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消极的管理会损害教师的利益、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阻碍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
1.改革教育体制。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改革教育管理机制,把教师及教师职业发展放在政策定位及教育改革的优先位置。首先,积极规划创新型教师培训,改进常规性培训。同时,学校教育管理者应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软件和硬件方面为教师创造条件,如实验室、专业图书资料等。其次,改变仅仅依靠教师数量和学生成绩评价的教师评估机制,建立多类别、多层次的评估体系。最后,各个学校、不同学校教师、本校同事、教师与社会团体之间应建立定期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机制,取长补短、弥补差距。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应积极为教师继续教育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篇2
实践环节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前在各高校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都有课程设计、各类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具体内容上由于专业定位和学校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实验过于侧重验证性实验
在开设的课程实验中,多数仍然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比较低,各门课程的课内实验,仅依附于课程内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从实验中开拓创新。
2.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课内实验和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均采用统一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方案,按步骤进行,缺乏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所设计的方案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3实验设施不够完备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在工业工程本科教育中,对于实验室建设方面明显投入不足,仅能够保证基本的专业实验。对于强调实践性的工业工程专业,因实验设施设备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4实践、教学分散不成体系
以我校为例,仅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3门核心课程的课内实验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人因工程2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部分需要课内实验的核心课程,例如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等,都没有开设课内实验。虽然开设了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但由于实习单位生产情况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实习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不能很好地参与生产实践。对于定位于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院校,还存在毕业论文过多的情况,经常出现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进行写作,缺乏实际背景的现象。这些缺乏联系,过于分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更缺乏综合实践的课程,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3基于职业发展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必然是在企业中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高技能,又具备能为整个职业生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的职业素质。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构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目标的达成。我们通过梳理核心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按照从“课堂案例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综合实训-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的路径,辅以课外活动竞赛等构建三部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工程技术实践部分,由于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在强调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工程技术实践。我们设置机械电子与控制和土建施工两部分工程技术。实践部分分别包括机电控制PLC课内实验和土建施工电子制图课内实验,设置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以及金工实习。专业核心实践部分,在理论课堂增加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梳理,重新规划建设了实验室,开设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14学时,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12学时,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验16学时,质量管理工程课程实验6学时,精益生产课程实验4学时,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24学时,并且在课程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开设开放性实验,由学生利用实验设备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在开设课内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设施规划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同时,开设工业工程综合实训。此外,我们把生产实习放在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之后进行,以便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更具针对性。我们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仅允许极少部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绝大多数学生要求采用毕业生设计形式完成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以毕业实习了解的实际企业背景,寻找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的方式进行解决,或者模拟进行产品的组装线设计或生产系统设计。经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16周的强化应用训练,可以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便于提高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需要,为职业发展树立良好的开端。考虑到部分中青年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工程背景不足,我们聘请了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实践指导教师。通过他们的指导,可以拉近教学实践过程和企业实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培养的工业工程毕业生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课外实践部分,我们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结合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竞赛对科学素质的锻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以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应用大赛,使学生真正感受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对于大四学生,鼓励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第三方评价。
篇3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理学科相互渗透。目前,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影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篇4
作者:张涛
职业教育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5]观念对人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育人是教育的主要功能所在,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更是承担着此项重任。职业教育在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工作所需的技能之外,也培养了学习者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自给自足和故土难离的观念根深蒂固,缺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竞争意识。而面向农民大众的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转变农民的这些传统观念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农民的自我经营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剩余劳动力切实有效的转移。2. 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村科技水平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训练中工人所获得的技能能力,使其工作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根据此理论可知,经过教育提高个人的生产率主要是因为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写道 :“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6]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过 4 年初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的粮食产量高 8. 7% - 9. 3%”。[7]据闵维方对我国汽车工厂的实证研究表明,“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的生产率要比仅受过一般教育的工人高 6%- 11% 。”[7]可见,教育和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直接正相关关系。农民加大自身的职业教育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起到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有利于促进科技积累和传承,使科技促进劳动生产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因此,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时,所获得的生产能力提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升,即加大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提高生产率———提升农村科技水平。3. 有利于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适应力,提升职业稳定性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和就业最为密切,普通教育侧重于增加受教育者的知识存量,而职业教育的直接结果则是能够增加人力资源的技能存量。[8]在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地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提高职业技能,最终有利于农民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适应性。根据 2009 年 3 月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调查统计,在返乡农民工人群中,文化程度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分别占 2. 4%、14. 8%、65. 8%、11. 1%、4% 和 2%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就占到82. 9% 。[9]这说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低,转移后的农民工越容易回流,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的较少,由此可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有利于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劳动力转移的实训基地和设备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缺失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或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配备辅助教学的实训基地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实训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立法保障性有待加强。[10]职业教育难以针对劳动力转移配备相应的实训基地和设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缺失,导致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适应。针对农村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手段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仍固守单向的程式化讲授与训练。据有关职业学校的调查,有 55. 4% 的学生表示“没有去过实训基地”,有 33. 73%的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实习过”,有 10. 82% 的学生回答“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实习过”。[11]与此同时,企业一般也不愿意接受学生的短期实习,或者附属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和设备的缺乏,必将无法满足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要求,更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他们要求的职业教育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种种因素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2.“双师型”教师配备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职业院校教师总量上不足,在质量上,学历达标率低,而理想的专任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合格学历,而且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据教育部职成司统计,职业高中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占 46. 71%和 2. 7%,兼职教师比例只占 3. 4%,远远低于国家 15% 的标准。[12]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他们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 2006 年的一项调查,在回答“您在企业或单位从事过与现专业有关的工作多少年”时,有62. 9% 的教师回答“没有”,有 19. 3% 的教师回答“5 年以下”,只有 17. 8% 的教师回答“5 年以上”[13]。可见,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岗位需要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对学生相应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难以完成,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致使职校学生社会认可度低,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3. 经费投入不足,受教育机会减少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缓慢,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从 2001—2008 年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平均年增长 32. 58%,增长最为缓慢的就是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年平均增长 15. 65%,[4]767远远低于其他教育类别的年增长率。从图 1 也可以看出,2004 - 2008 年这 5 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性经费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支出总量在所有教育门类中最少。据调查统计,县一级政府平均对全社会的教育开支中城市使用了 77%,农村仅使用 23%。[14]许多地方政府把城市教育当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事”,对农村教育重视度不够,更不用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 2. 6 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15]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需要更大的财政经费投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限制了外来投资的利益选择,社会不同主体的参与度很低,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减少,最终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动。
篇5
作者:臧玉 娄自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职业教育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保障经费来源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其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面对职业教育深化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职业教育引入集团化发展的理念,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把职业教育推向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力,提高自身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市场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从我国职业教育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创新,是实现职业教育“第二次飞跃”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离不开宏观环境支撑,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职业教育集团自身的积极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的借鉴和吸收。从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考察,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实践探索和经验借鉴等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逐步走向成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在一国经济崛起,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德国为例,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仅为20%,有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甚至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其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总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凸显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位置。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对职业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层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9年年初,原教育部长周济在海口主持召开了“2009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重点研究和部署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会上发表了题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讲话,明确指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效益”。随后,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职教集团建设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此外,教育部年内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出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扶持细则。创造有利政策条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必将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起到有力助推作用。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积极实践与探索,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的理论总结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集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有资料显示,巴西的大型私立学校连锁机构Objec-tive/UNIP成立于60年代中期;Pitagoras学校集团诞生于1966年;津巴布韦的Speciss前身NCA建立于1965年;美国的阿波罗教育集团创始于1973年;巴基斯坦的私立教育网络Beaconhous学校系统创建于1975年。这一时期的教育集团数量不多,且多为私立学校连锁网络,也局限于一个国家和教育系统内部。进入60年代以后,早期建立的教育集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集团的数量急剧增多。如,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公司、阿波罗集团;德国的双元制、跨企业培训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鹿特丹航运中心(STC.Group)等等。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而宏观环境的支持、政策的导向、职教集团的实践探索以及对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可以说,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客观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的辩证统一。
篇6
1.办学规模未得到充分落实,办学条件较差
现阶段,国内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相较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而言仍然较低,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经过调查可以发现,部分职业院校特别是处于县(市)的职业院校,均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落后等情况[1]。
2.专业设置缺乏办学特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的功能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以此来满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当地的用工需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工电子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比较普遍,与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相匹配的专业则相对较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办学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与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相背离。
3.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师资队伍主要是由一些年龄较大、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的中学教师组成的,这些过去任职中学教师岗位的教师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的职业化需求,同时,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因待遇条件等很少会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职,导致“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致使师资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4.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发挥优势
现阶段,国内教育、劳动、财政、工商、卫生等多个行业部门都设立了职业院校,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也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这些职业院校互不隶属,教育资源较为分散,难以获得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另外,这种情况也导致职业教育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进而产生为争生源、扩招而支付大额招生介绍费的违规现象。
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1.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条件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资金投入,担负起发展地方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的责任,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投资机制,以此为职业院校基础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投入,提高办学条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2.设置体现办学特色的专业
山东济南地区的农业、旅游文化业、装备制造业等均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因此,当地职业院校应当在设立计算机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工电子专业、财务会计专业等普通类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加设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形势相匹配的专业,如,农业相关专业、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等。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借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计划、有意识的引进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高的年轻专业型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在校教职工的培训教育,促使师资队伍学历、专业等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使师资队伍整体在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将其培养成为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育人才[2]。
4.集中建设院校,发挥资源集中优势
篇7
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点,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一方面需要自身升级,一方面也需要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产业调整和升级需要有支撑产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劳动者转变为劳动力资源的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这些都有赖于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作支撑。笔者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变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期望找到变革和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办学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距离培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提出,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在这个大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从学校的教学条件还是招生规模,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起点较低的现实决定了这些发展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很薄弱,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职业教育泛高中化的倾向。
职业化教育理念还很淡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大量植根于传统的职业学校或农业学校,这类学校的职业教育历史较短,满足职业教育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较弱,特别是实习、实训设施较差,缺少必要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这些都造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打上了深深的普通教育烙印,反过来也形成了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突现职业化理念,选择职业教育往往成为学生初中升高中落选时的无奈选择。
职业教育依然处于低水平的数量扩展模式阶段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种措施的效应逐渐显现,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稳中有升,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扩张。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1999年在校生只有340人,2010年已达到3000人。在校生规模的扩张,必然要求学校加大办学投入,而有限的经费投入造成了职业教育仍然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老路上徘徊,培养的毕业生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职业技能,往往是与农民工、初中毕业生一起就业,无法凸显职业教育的成效和优势。
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依然是挑战大于机遇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职校生越来越受到用人企业的青睐,再加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高考并非成才和就业的唯一路径,职业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在这个意义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社会对一线工人的工资报酬和认可度还有待改善,这种状况传导性地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积极选择职业教育的热情。地方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实际上的职业教育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投入教育类型的客观要求,这些客观上形成了对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挑战。
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还很陈旧,无法体现特色和保证质量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黄炎培先生创办的我国近现代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建国后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高校扩招,严重挤压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导致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没有在延续中得到升华,依然在普通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下自发地发展,没有形成适合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专业结构等必备要素,因此无法体现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特色,造成了自身无法被社会和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认可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依然滞后于企业需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和环境要与企业接轨,现实情况却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机制,学校无法准确地将企业文化要素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还停留在普通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企业也无法灵敏地把自身要求传导给学校,这种状况导致了职教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氛围,甚至造成了毕业生因对企业环境不适应而频繁换岗,也使得企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不满意,也直接形成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负面评价,这又在客观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性要求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没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仅仅是从《教师法》的角度规定了学历要求,没有符合职业教育的准入考核内容。同时,我国也没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而是延续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甚至直接从普通高校引入毕业生担任教师。再加上进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人员专业化发展也很滞后,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机制。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无法保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政府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财政和其他方面的投入不足我国职业院校属地方院校,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前提下,地方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地方政府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政府相对来说更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东部发达地区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到位,他们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发展,以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对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致使将财力、物力、人力用于见效快的短期经济建设上,忽视了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未能形成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薄弱,无法形成与企业、产业的无缝对接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不发达,大中型企业较少,多是一些小型厂矿企业,效益平平,校企合作松散,基础薄弱,企业支持、资助职业教育力不从心,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较差。没有企业的支持,职业学校只能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发展速度慢,教学质量不高。近几年,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和东部及发达地区企业的所谓“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学校为企业组织招工,企业和学校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合作,更没有资金支持。
篇8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合理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进行生态文明的伦理教育,应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前提和逻辑起点,它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1.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生态伦理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现实的生态困境和“生态危机”对人们的教育,因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获得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念。进而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行动;另一个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习得生态文明的观念。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准备,而学校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见,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科学的生态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以尊重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伦理成为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时,才能克服那些危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观念上的、深层次的文化痼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同进化。
2.与现有社会文明的其他规范相比,生态伦理具有独特优势
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一方面是社会的法律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各种社会习俗等外部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些会使人感受到其主体性受到抑制,因而常常伴随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的规范,它使人内心有了德性的引导,从而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时能感受到自由、尊严和幸福。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尤其是这样,既要有法律的规范,更应该作为一种德性进入人们的心灵之中。加上生态环境本来就与人们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一旦进入人们的德性世界,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就会彰显出不可小视也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通常情况下,某种伦理原则和规范一旦形成,就必须借助于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的存在和社会进化的观念体系、实践路径、实施方法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生态伦理教育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3.探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伦理教育的依赖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依赖大批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人的有效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弄清在目前的中国,要培养这样的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的人如何入手?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生态伦理教育又如何保障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中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借助有效科学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可以较好地认识和有序地解决这些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形成中作用独特优势明显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动机系统、心理过程系统、观念系统。在这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又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及观念系统的构建。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意识中居于首要的支配的地位。同时政治思想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伦理观念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站在时代前列,以加强现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帮助人们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体系为己任,努力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任务。
其次,从学科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实现了学科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正在迈向精细化研究的新台阶,一大批研究专著的问世表明,这个学科不仅研究方式多样化,还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态势。从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该学科已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建功立业的实践表明,这个专业优势明显,风格独特。在此基础上介入和开展生态文明伦理观念教育优势十分明显。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可行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新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做出过深刻的反思。1972 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动了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理论方面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自20 世纪中 期以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学者们将关于生态环境的理论思考推向了广阔的领域。西方的生态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等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探索。这些无疑对我们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以及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近年集中于对生态文明的特征的研究,国内以姜春云、张云飞、刘湘荣、廖福霖、李锦、陈寿明、吴凤章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特征都有深刻研究。这些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巩英洲对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深刻的哲学审视和理性描绘;杨通进、高予远对现代社会生态转向和生态文明的构建这一正在展开的历史过程的描绘;薛晓源、李惠斌的《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对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进展做了很好的概括;[2]姬振海在对生态文明问题研究中,将文明分为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四种的学理创新;[3](P35-37)苗启明在提出制度文明之后,进一步将社会生态文明区分为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五层双质结构,以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深层思维方式:熵理思维方式;[4](P51-55)特别是最近张云飞先生关于生态文明历史方位的分析等,都极具启发意义。[5](P5-11)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然而,许多研究者只是借用“生态文明观”这个概念,借用国外生态学理论、工业化发展的得失经验来阐述今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什么是生态文明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应该和可以坚持怎样的生态文明观、怎样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等类似问题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也不多见,研究成果相对稀少。就实践层面来看,仅有局部的、少量的诸如兴办“绿色学校”、提倡“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城市”、“生态村镇”的类似实践。对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参与机制。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进行理论整合,探索其实践路径、应对策略的基础研究则几乎为零……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同时,该研究的有效展开,还必须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中就如何突破难点、选准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环节上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
文明观伦理形塑的价值和意义1.理论价值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生态危机的强烈影响,使得全人类不得不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又由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克服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人们应该选择和坚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倡导和弘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成为必须及时展开科学研究的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研究成果相对稀少、专著也未曾见到,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系统研究,既能体现生态文明观的时代精神,又能建立一整套进行实际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体系,填补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
2.实际运用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虽然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但在现实中人们究竟会把生态文明摆到何等地位,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文明趋势,“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尚任重道远。伟大的事业,急需大批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应该依赖自身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顺应时代呼唤,在办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基础上再立新功,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途径与方法,推进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和寻求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论证,增强实践操作效果。此外,还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时代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并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增强其运用性。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
有效开展生态伦理形塑教育1.确立可行的研究目标
首先,要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我国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领域和方法,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称得上中国特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献计献策。其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践转化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用之才而努力。第三,努力论证以下观点:(1)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特殊性;(2)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密切;(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生态伦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4)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离不开社会意识形态的良性控制;(5)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的倡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通过这些研究,努力在可行性方面打开道路。
2.构建科学的研究内容
篇9
1.关于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设计及分析
1.1调查情况说明
1.调查时间:2012年9月——2013年2月
2.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随机调查浙江省10个地级市(舟山市没有调查)小学教师
1.2取样的方式与途径
1.利用浙江省各地小学教师在本人所在工作单位参加各类培训项目的机会进行调查
2.专程调查与访谈小学教师及相关的管理人员
1.3问卷设计
本论文的调查研究的问卷表分为两个形式,第一种调查问卷主要是以口头访谈的形式,根据研究内容罗列一组访谈提纲,旨在对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第二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设计的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两部分问卷主要都是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领导者管理风格因素、个人个性特征因素、年龄因素、家庭因素、学历因素以及性别因素等8个方面来调查。
1.4问卷实施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26份,回收了117份,其中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108份,那么有效回收率是85.7%。问卷涉及到浙江10个地区(除舟山外)。
1.5调查结果
1.5.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根据问卷中的个人背景资料情况,将相关的信息做一个汇总分析。具体如下:
1.5.2教师所在学校的类别
本研究抽取的样本当中城镇小学教师和农村小学教师比例分别为69.2%和30.8%,这和浙江省教育厅统计的比例63.1%和36.9%偏差不大,在合理的范围内。
1.5.3教师的年龄状况
在接受调查的140名教师中,35岁以下的有66.5%,比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统计的35岁以下占59.1%略高一些。35—45岁的占21.4%,45岁以上的占12.1%。这些数据表明我省小学教师队伍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
1.5.4教师的学历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140名教师中,中师学历的占5.7%;大专学历的占25.7%;本科学历的占67.1%;研究生的占1.4%。
1.5.5教师的职称情况
在被调查的140名小学教师中,职称是小学二级以下的占15.6%;小教一级的占47.1%;小教高级的占37.1%;特级的很少。数据表明我省小学教师队伍的高、中级职称比例偏低、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小学和薄弱学校缺少高级教师岗位。
2.对调查的结果进行问题阐述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个人个性特征、组织因素、领导者管理风格在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影响比较明显,作用比较大。其次是家庭因素和学历因素的影响层面。而年龄因素、社会因素和性别因素在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影响程度相对比较低。结合访谈的结果来看,浙江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和特点:
2.1来自个体个性特征的影响因素
个体个性特征决定了个人对职业的选择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具备耐心、勤奋、认真、创新的态度。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于小学教师职业,也不是所有小学教师都能取得职业的成功。这点上更多的具有先天的倾向性。
一是许多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观念淡薄,对自身职业发展认识还不够,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和内驱力。也有很多教师在工作初期有很多想法,但是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出现“机械化”操作,职业发展的意识逐渐模糊。
二是对自身的要求还不够高。这里的要求包括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上有一种得过且过得的意识,并没有在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大力气,花大功夫。
三是对自身对职业生发展中遇到的压力和矛盾缺乏正确认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心理准备方面尚不充分,遇到困难后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自身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较差。
2.2来自学校组织的影响因素
作为影响教师职业发展中观的学校内部组织系统,通过学校文化、工作氛围等对教师职业发展产生作用。
一是当前大多数小学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够重视,尚未建立符合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职业发展指导和管理制度。对与大多数小学来说,针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方面的管理还很欠缺,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
二是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规划上,还有不足之处。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下,大部分小学的人事管理是由上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操作的,小学由于缺乏独立的人事权,无法对学校内部的师资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许多小学普遍存在师生比例失调的问题。
三是很多学校在理念上还未摆脱以组织需要为本的功利性取向。如在教师培养内容方面,学校较多考虑的是以提高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学历层次为主,往往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理想的追求,忽视对教师内在整体素质生成性发展与提高;同时,在培训模式上基本以短期为主,重视时效性而忽视长效性。在管理模式上仍是学校本位,未转向以教师自主和学校管理激励两者相结合的自主成长范式。学校还未建立起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自主和管理自主的环境条件和有效机制。
2.3来自小学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
当前校长负责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下,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校长对学校的发展思路的自由控制度较大,如很多特色发展学校很大程度上就是校长管理理念的体现。在访谈的对象中,76%的样本都认为校长的管理风格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状态。而事实小学教师在学校中的身份是独特的,既是员工又是管理者,这就决定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像对一般企业员工一样。所以如果学校管理者能营造一种信任与支持的氛围,并给予小学教师更多的职业支持,那么则会给教师追求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2.4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所指的家庭因素主要是指教师自己组建的家庭。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小学女教师在择偶方面比较受欢迎,有80%的调查样本都是已婚。在这些样本中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女性教师认为家庭因素在职业发展中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诸如配偶的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孩子的出生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都会对教师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既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阻碍教师的职业发展。由于小学教师闲暇时间相对比较多,工作的边界与家庭生活间的相互影响较一般职业更为强烈,也更容易产生矛盾。而要使教师在心理上建立起家庭的平衡、合理的工作,来自家庭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及和谐的家庭生活,对于小学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是比较重要的。
2.5来自社会或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
从研究的来看,社会因素主要是对整个小学教师整体队伍群体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小学教师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虽然没有上述诸多因素直接,但毕竟社会层面是个宏观的外在因素,也不容小觑。
其一,社会的期望对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由于当前小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4—2—1”类型的为主,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良的教育资源。因此,社会对小学教师的期望比较高,教师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等所要构成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无形中对小学教师造成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教师疲于应付。
其二,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还表现在对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方面。当前,我国在对教师培训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地区—县(市)—校”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中心网络,并且还有统一培训规程要求,也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
参考文献:
[1]卢真金.试论学者型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1-36
篇10
一、高职教师普遍存在问题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院校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就要求学校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践、操作、应用技能的培养,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要具有“双师素质”能力,即除了要具有系统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而这正是在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校某系为例,38名专业教师中直接来源于大学毕业生的教师33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6.8%,只有13.2%的教师来源于企业,而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这显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职校教师职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内涵
由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决定,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也明确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应当从“双师素质”角度出发,既要包括学科技能专业性,又要包括教育教学专业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思想品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完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和人格,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执著的事业心、顽强的工作精神、科学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协作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科技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更新。教师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及人文教育知识,走综合发展的道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全面发展的教育者。
3.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使教师除了传授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外,更重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教师要向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训练操作的“双师型”方向发展。
三、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生涯是与教师本人在学校教书育人等一系列活动相关联的职业经历的模式,它包含两重含义:
一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教师本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它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
二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组织从本组织成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出发,有意识地将之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和规划相联系、相协调、相匹配,为成员职业上提供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帮助、支持成员职业生涯发展所实施的各种政策措施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现成员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课题组曾对江苏省33所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3所学校中75.8%的学校曾经要求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仅有9.1%的学校对一些关键性的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职业发展规划方案。同时通过对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的130名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118张有效卷中认为学校提供关于教师职业发展信息的占37.3%;学校对青年教师有一套有效的指导措施的占33.1%;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机会的占31.3%。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校均对教师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但是能够根据高职校发展和学校人才需求制订相应职业发展规划,并对教师进行倾向性引导培训的并不占多数。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他对“双师素质”教师的需求,如果仅凭教师一己之力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摸爬滚打,势必造成教师对职业规划的盲目性和所取得职业目标满意度的低水平。因此高职校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在学校中制订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引导教师主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使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组织生涯规划管理和谐发展,将会更有效地推进学校师资培养的建设,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教师既面临着一般教师的专业成长任务,又有着特殊的专业成长轨迹,从高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进行高职校职业发展规划,应当在职校教师的教育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三方面出发进行规划。
(一)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教育教学能力包含教师的基本素养、学科知识背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认知、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学科教学的各项能力等五项内容。在教师发展初级阶段,尤其对青年教师要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目的是让年轻教师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念、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岗前培训机制,使青年教师有培训渠道;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有压力、有动力,以激励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自觉性。
我校从2008年开始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尤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培养和考核管理办法,使青年教师在相关机制的引导下很快地完成从职业准备期到职业适应期的转变。
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职业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一个职业,教师在学习传统的教育方法理论的同时也要进行《职业教学论》和《职业科学》两门职业教育关键学科的学习。学校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时要将这两门学科的学习纳入教师职业生涯学习内容进行培训。
(二)职业能力发展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职业教育对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职教师资的职业能力培养对职教教师的成长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包括教师对职业活动的了解,对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学校在进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划时应突出培养教师职业技术科学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由于我国对职教师资培养的制度的暂时不够完善,我们无法完全借鉴德国职教教师的定期企业顶岗制度,以全面获取本专业范围内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内部问题和社会状况。但是学校在进行师资培养时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关系,重视对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对行业的指导作用,建立职教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将企业顶岗制度化。
我校在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师的企业顶岗制度,近几年一直采取“请近来,走出去”的教师培养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职责和需求等进行培训,同时将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岗位顶岗,与企业亲密接触,采用“培训归来话感受”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分享所获取的企业文化、实践知识等内容。通过这些对教师的培训培养方法让职教教师逐步向“双师素质”转换。
(三)终身学习发展规划
对教师终身学习发展规划的制定也是对教师学术性的培养,职教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观念,才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广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科基础、基于实践的科研能力是一名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基础,终身学习发展规划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校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
五、结语
师资培养是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校师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激励教师潜在的寻求发展欲望,使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依托,有助于推进学校人力资源层次提升,加强高职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做到“职得其人,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蒋旋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职教论坛,2006,VOL20.
篇11
关键词 :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56-02
基金项目:该文为西安邮电大学工运课题“现阶段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和创新活力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阶段性成果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多为70后、80后生人,90后的教师队伍也正在走向高校的教师工作岗位。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包容性强、知识结构更新快;他们学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工作积极肯干、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他们创新能力强,善于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同时,他们在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过程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未成熟期,因此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思想波动较大。作为青年教师,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知识储备量不足;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成就感不高,产生职业倦怠;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职业自由度较大,有些青年教师不能合理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高校的扩招,给教师带来了空前的工作压力。给高校教师职业的发展带来了制约,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的速度远远大于教师的增长幅度,所以许多的青年教师被迫承担了大量的上课任务,疲于上课,很少有时间去搞科学研究,更谈不上创新了。现阶段,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44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高校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因此,高校对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职业发展,是学校用来帮助教师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规划。是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通过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活动,使自己成为最好的业内专家。
高校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既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关,又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每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学校都有义务为其教师指明职业发展方向,设计职业发展通道,使教师看见自己职业发展的希望,实现人才队伍的长期稳定性。每一个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个人,都会把握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抱负。
现阶段高校的现状是:有些青年教师是博士、硕士刚刚毕业就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没有经过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普遍需要得到提高;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些骨干教师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不够等等。
因此,现阶段研究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2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已引起业内专业人士的担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青年教师入职门槛较低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在引进人才、招聘专业教师时,都将具有博士学位列为首要条件,就是辅导员的招聘也要求是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表面上看好像是条件很高,层次很高,但细分析并非如此,因为在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还不是很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把具有博士学位作为第一条件,必然会忽视教师职业发展的任职条件,认为只要具有专业知识,就能从事教师职业,就能胜任教师工作。殊不知:“学者未必是良师,良师未必是学者”。如有些地方院校的会计专业为了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在现阶段拥有会计博士学位的人才奇缺或没有会计博士学位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引进非会计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试想,这样的人才引进后,其职业如何发展?而且对于青年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也是不利的。从最近几年引进的博士观察,出现教学事故的往往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主要表现在试题出现错误较多、不认真备课、上课不在状态、不遵守劳动纪律、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监考、缺乏敬业精神等等。
2.2 教师职业神圣感与现实之间存在反差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最崇高的职业之一,他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智能的开发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为教师职责作了一个清楚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不仅因为它的光荣与重要,还在于它的无私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默默牺牲的高尚品德。老师通过自己勤勤恳恳的工作,播撒着知识、文明的种子,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主要表现为长期的心理负重和人格冲突、工作量过大、学生难于管理、学校提供的支持匮乏,教师不仅身心疲惫,也很容易感到职业厌倦。
2.3 量化规约等评价体系不利于职业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普遍实行绩效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科研业绩、教学业绩、教材或专著编写、、教学工作量、获奖级别和数量等,并且把科研、论文及科研经费等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甚至可以拿科研业绩折换教学工作量,如果有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甚至可以不用上课。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只关心科研和论文的完成情况,对教学工作不热心、不投入,敷衍了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项目申报、、成果申报上,正是在这种看似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考核机制下,产生了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态,严重地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3 促进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通过调查,发现有92%的被调查者认为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与单位的激励机制有关。可见激励机制的优劣对调动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有很大的作用。激励机制包括奖赏激励机制、情感激励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三种。激励机制如果制定的好,则对于调动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有正向作用,如果制定的激励机制不科学,则会起到负向作用。建议高校应组织有关的教学部门、科研部门、人事部门、工会部门制定有关绩效考核的有效措施,改变青年教师报酬过于单一,个人收入不与教学效果优秀挂钩的现状,实行绩效考核多元化,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实行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分配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时,适度向青年教师倾斜,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资激励,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2 提高教师的薪酬和福利
2013年,本课题组的成员在调查“影响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因素”时发现,有56%的教师认为,薪酬和福利水平的高低,对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和薪酬满意感对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稳定教师队伍和吸引人才也有着隐性影响。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教师需求到底是什么?”时,简要而中肯地回答:“待遇与前途”。不可否认,丰厚的薪水,突出贡献的巨额奖金,能够激励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晋升、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亦是教师希望的激励;上司的信任、指导、鼓励,亦是无言的激励。能否满足教师的需要,就是教师能否被激励的原因。所以,学校在开源节流方面应该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在提高教职工的薪酬之时,也要注重搞好职工的福利建设。一方面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投入,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从内部挖潜,做好结构上的调整,整合学校的各项资源,为广大教职工谋福利,真正稳定教师队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发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创新活力。
3.3 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心青年教师,为他们创造条件优越、人际良好、氛围融洽、心情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激发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优越的自豪感。体谅青年教师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主张,支持他们放手开展工作,肯定他们的工作和成绩。支持青年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于青年教师中的好思想、好建议、好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在全校总结、表扬、推广,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尊重人才的氛围。
3.4 工会要积极发挥服务职能
工会组织要积极关注关心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减轻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帮助和协调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生育子女问题、小孩入托和上学问题、交通问题、待遇问题、福利问题、社会工作问题等等。协助科技处和教务处建立科技立项和劳动竞赛活动等,不断吸引青年教师参与到有关职业发展的各项活动中,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才。
3.5 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青年教师刚走向讲台,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手段还不是得心应手,科研方向还未明确。高校应该针对青年教师的这些特点,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教学名师,配备教授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传授、科研项目申请辅导,做好传、帮、带工作。高校也应该给这些指导老师一定的酬金或减免工作量,提高他们做好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4 结论
随着高校教师地位的日益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教师行列。他们将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成为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应该根据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有利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也应该理解、关心和尊重青年教师,关注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加强组织关怀,营造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的人文氛围,积极提供有利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环境,使青年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投入到科研创新的工作中,为中国高校的科研创新和整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04-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战略意义凸现。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要确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改变当前高校教师的狭窄职业通道,设计多渠道的职业通道构想即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与高校教师职业通道的内涵
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始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Edgar H.Schein于1978年发表的《career Dynanmics》,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指组织和员工对组织及食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的综合过程。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意味着―个人在高校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就是根据高校教师的个体情况和高校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由组织和个人共同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进行综合动态管理的过程。
职业通道是组织为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高校教师职业通道的设计是为教师指明在高校内部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帮助教师结合个性、需要、能力,确立不同的职业目标,实施职业计划,从而推动组织与员工双赢。更具体地说,高校职业通道是高校中教师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的路线,是高校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增强工作满意度,达到职业目标的路径。
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和高校教师职业通道概念的梳理,可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通道的设计与规划是广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方式,也是高校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传统高校教师职业通道的局限性及负面影响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担负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高校组织特性决定了教师的多重身份,高校教师兼任教学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管理者。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教师群体集中在非兼任管理者的基层一线教师队伍,职业通道的设计与构想都以此为研究对象。传统的高校教师职业通道指高校教师按照“助教―讲师一副教授―教授”的职业发展阶梯,笔者认为这种职业通道具有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狭窄性。职业通道的路径单一,未考虑教师的分类管理。第二,同质性。高校教师职业通道的设计同质化倾向突出,未考虑高校定位差异。第三,科研绩效导向性。在高校教师的职业晋升和发展过程中,科研成果成为最具权重的绩效评价指标,唯科研成果论的教师评价模式,使得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投入难以维系。
在实践中,这种基于教师常规工作行为而形成的传统高校教师职业通道为高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不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准确定位
目前,我国高校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在目标定位上、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全国600多所高校中,2/3以上的高校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当高校教师的职业通道只有一种规划时,教师的绩效评价只重点考量科研成果时,本质上忽略了高校的定位差异,使大量高校的发展和目标都呈现同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既削弱了高校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又不利于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未考虑高校教师个人需要和专业特长,激励不足
Edgar H.Schein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就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专业特长背景下,评估职业目标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教师的职业通道也处于持续自我探索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传统的高校教师职业通道未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个人需要和专业特长,仅提供狭窄的职业通道,难于发挥对教师的激励功能、自我引导功能。
(三)导致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
2007年开始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要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基于传统的职业通道设计,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科研成果,并以此作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主要标准,势必导致教师工作重心倾向于科研,对教学工作轻视并减少投入。有学者指出,“当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取向成为教师评价的最有效的价值导向时,它不仅会形成对学术道德的冲击,而且会误导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成果,而对教师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多少、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以及教书育人工作做得如何不予重视。”对于一线的教师想要获取职称晋升和职业成功,只能选择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在科研项目中。这种“重研轻教”的价值取向在教师队伍中的蔓延和传递,最后真正损害的是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四)容易引发学术不端行为,制约科技创新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普遍推行以、获批科研项目数量等量化指标为要素的学术成果考评体系,并因此开发了各类指标的量化体系。这种功利主义的导向使高校内部学术风气日益浮躁,滋生大量学术腐败现象0。在单一的狭窄的职业通道背景下,教师为职业晋升,学术论文的发表呈现短期化、同质化,整合性论文居多,原创论文数量少,某种程度上是制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高校教师为申报职称,学术成果显现短期非延续性特点。科学精神的初衷是鼓励创新,传统的高校教师职业通道设计已经成为制约着中国发展为科技创新大国的战略目标的因素之一。
三、基于“金字塔”形状的高校教师多通道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多重职业通道的设计既能帮助高校教师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职业路径的选择,满足自身需要;又能提高教师的职业胜任能力,使教师的职业目标和计划有利地实现学校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学校与教师之间交互探索的动态管理过程,从管理策略的内容分析
包括两个层面:学校管理策略和教师个人管理策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多重的职业通道的规划应该从以下两个层面构想:
(一)多重职业通道的组织管理策略
1.根据学校不同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高校区分的三种基本类型,即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不同高校的定位差异,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方面迥异。例如研究型大学,建立以科研成果为主导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指标以定量为主。教学型大学,教师工作行为以教学为主,而教学结果具有隐性、滞后性和难以量化的特征,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除了传统的教学成果外,加入教师教学态度等行为指标的考评。对于界于两者之间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根据教师岗位不同。设立相应的教学科研组合指标,教师绩效考评兼顾教学和科研成果。
2.学校内部规划“金字塔”形状的多通道的职业路径。在高校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规划出“金字塔”形状的多通道的职业路径,如图1所示。
现实中,即使是研究型大学内部,由于所属的教学单位和专业属性的差别,也存在着教学型教师。国内学者陈惠雄和胡孝德的研究也曾经指出高校存在着三类不同的教师人力资源,并分析其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特征。因此教师类别同样可以区分为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和教学科研型教师,其职业发展途径见表1高校教师三种职业发展通道简表所示(教学管理型教师不在本文的研讨中。因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高校教师类别的区分并非绝对,除了教师所在高校定位的差异,就教师个体而言,时间精力的资源配置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方向。以教学研究型教师为例,这种类别的老师在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大量存在,是教师队伍的主体。教学研究型教师从其时间精力的资源配置上,又可以细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科研为主教学为辅、教学科研均衡发展三种类型。对于教学型教师的职业终端设计为副教授,主要是考虑相比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教师,前者的知识结构属“后顾型”,后者的知识结构具有“前瞻性”,对社会的价值贡献超出前者,所以职业发展的峰点不同。
3.学校在教师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完善激励机制。2010年高校全面推行绩效管理的改革,学校应根据三类不同的高校教师职岗差异,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使教师在不同的职业路径选择下,都能够取得相近的职业成功。国内学者曹爱华、王处辉曾经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调研探析教师职业成就的评价指标,发现“学术同行认可度、职称、学生认可度、收入水平、职业满意度”这五项指标排序最靠前。另外,学校在绩效改革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与教师分类管理相匹配的薪酬管理,才能体现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性,有效地激励高校教师,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双赢。
(二)多重职业通道的教师个人管理策略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离不开教师自我管理,在多职业通道的背景下,教师的个人管理策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识别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教师在个性、能力、专业特长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性差异,按照霍兰德的SDS人职匹配模型观点,个性特征与职业类型匹配才能发挥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势。教师的职业通道选择要在教师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判断个人职业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每种类别的职业发展通道成功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进而选择教学型、科研型或教学科研型的职业发展途径。例如,性格外倾向、擅长语言表达、知识系统全面的教师更适合选择教学型或教学科研型职业通道。
篇13
近年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教师的素养日益成为影响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的教师研究在教育领域内展开,研究思想、视域、方法囿于传统教育研究,虽然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从宏观和微观进行了探索,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教师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特定人群,教育文化与教师的成长究竟呈现出何种关系仍是需要解开的谜团。
一、研究背景
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课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因此,系统和深化的教师研究是教育改革之需、人才培养之需、社会发展之需。2000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投资不断加大,同时也对教师培训的效果加大了评估和监控的力度,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又重新进入“原有状态”,陷入传统教学的窠臼,教师培训效果不明显。这种现象已经导致教师培训出现“费时低效”的状态。据此,发现诱因和提出应对策略已是当务之急。
二、教师研究概述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存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20世纪70、80年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亦称职业化过程)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在欧美诸国繁荣。根据方娇等的研究,教师职业研究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教师专业化内涵研究;(2)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研究;(3)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4)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研究;(5)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6)教师专业化评价研究。
目前,教师研究在以上六个方面均有涉及,而且在一些方面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研究的分布却很不平衡。从1994~2011年在CNKI发表的有关教师教育研究文章来看,该类共计19,864篇。其中关注前四个方面的论文达到16,805篇,占总数的84.6%;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论文共计2,463篇,占总数的12.4%;然而,在所有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只有34篇是从文化角度探索教师专业化影响因素的,占总数的0.17%;其数量之少可见一斑。
在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教师教育、培训领域内教师专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或者课程评价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如赵苗苗,刘杰,吴捷等人的研究便是如此;另一个角度是从教师角度(教师信念、教师知识结构、教师职业动机等)开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杨翠蓉,林崇德等人的研究便属于此类。
在探讨教育文化对教师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中,高建林提出了构建学校文化的策略;宋改敏等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文化影响的可能性,主张关注学校文化的建设;张润锁分析了高职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然而纵观这些研究,在方法上趋向于思辨,即从理论层面探讨文化影响教师发展的合理性;在对象上趋向于高等学校教师;在研究的深入程度上,仅限于论证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合法性,或者探讨文化环境构建的策略,或者宏观地描述文化对教师职业发展影响的方式。概言之,目前的教师专业化的文化研究视域不够宽阔,方法不够多元,研究问题不够深入,对教师发展实践很难形成有效的指导。
回到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观察,各种教师教育和培训活动定然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走出教育、培训环境的教师必定要回归真实的生活,那么教师的生存环境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教师所处的教育文化环境是否允许教师将所学所想进行真实的行为转化?教育文化环境如何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等课题却少有人问津。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个教师教育理想和教师教育实践、教师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对接的问题,教师所学不能用,教师所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都不利于教师专业化进程,更不利于教师的职业成长。现实中,教师充满理想地入职,但在各种实践因素的匡束下无法实施或者无法有效实施教学理念,他们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羁绊的冲突和矛盾,他们期望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这种环境究竟具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构建都是亟待研究之问题,然而首要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研究者应该明确目前的教育文化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种文化环境在以何种方式影响着教师的信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唯如此,我们才能明确教育文化对教师发展的制约,而后才可以构建良好的学校教育文化,为教师创造有利的生存际遇。
三、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概述
从研究对象上看,中学英语教师是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施的核心力量,担负着为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基本外语知识的人才,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外语能力和外语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有一定国际视域的建设者的重要使命。然而,中学英语教师却面临着复杂的教育环境,他们已经成为生活在夹缝中的“教师群体”,他们既要适应改革的需求、更新理念、发展职业能力,同时又不得不为高升学率而教学,其对于传统抑或现代教学理念、方法的选择源于教育理想与教学现实的张力,这种张力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存际遇。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以及基于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调研,研究者发现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和能力,以及教师职业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1)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欠缺,尤其是学科专业能力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如教师语言知识和能力薄弱,非专业教师代课现象严重等)、课程知识(如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材评价和课程评价等)、学生知识(学生学习规律、语言习得规律、学生学习风格、学生智力发展知识等)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知识;(2)教师学科专业能力薄弱,突出表现在教师对于中学英语课程地位了解不够深刻,对现代英语课程的“个性发展、多元需求、过程体验”等课程理念的教学实施能力与课程要求不符,导致教学实施与课程要求脱节;(3)教师对中学英语课程目标没有正确的认识,传统的知识测试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导致课堂教学功利化取向明显;(4)教师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理念,缺乏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生成教育思想的意识和动机;(5)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上仅处于理解层面,没有高度认同和完全内化,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成断裂之势。这些问题的出现和长期存在必定与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动机等有密切关系,但教育文化环境对其发挥的作用是定然不可小视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缘由的,中学英语教师的生存际遇也是一般。作为教师教育者,我们期望探索他们的生存究竟面临什么困境;他们的职业发展究竟有何需求;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究竟如何选择等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之道,教育领域内的研究固然是一条途径,但是孤立终究会导致偏颇和独断。因此,基于文化视域进行教师研究已经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研究者根据目前教师研究的现状,即基于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过多,而对教师所处教育文化研究的忽视已经导致教师研究出现视角缺失,为教师职业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埋下隐患,所以研究者提出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转向应该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趋势。
鉴于上述各种缘由,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影响人群的行为,人群体行为亦会再造文化。教育文化会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文化对人群的职业信念、价值体系、情感、行为等既规定又制约的双重作用。因此,基于教育文化视域探索教育文化对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是改善教育文化,最终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金忠明.教师教育的历史、理论和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方娇等.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2012(5).
[3]杨苗苗等.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