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环境可持续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1

(二)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所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资源利用和环境使用的权利。这里指的人是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的,是具有绝对平等权利的。代内公平既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涉及了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一原则具体在一些国际公约中有所体现,这些公约承认了发展中国家资源利用的实际需要,设立了帮助落后国家的种种条款,充分体现了国与国的公平关系。代内公平在实现的过程中也有着诸多要求,首先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其次又要求全球都建立合作的关系。代内公平的实现保证现代人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任务。

(三)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相对于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可持续利用是在不使其枯竭的情况下,以低于其替代资源开发速度的速度进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对物种和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后代资源利用多样选择的保证。许多特殊生物的特别保护法的建立,正是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内容所指。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其再生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再生和利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每代人对可再生资源的公平使用权利。因此,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核心理念[3]。

(四)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环境与发展一体化指的是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环境与发展一体化并不只是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相互协调的发展,而是指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进行资源的利用来发展人类的经济。一方面是在考虑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把环境保护的目标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保证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可以保证生态的平衡,可持续的对资源进行利用,既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使人类经济的发展停滞,也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使环境恶劣。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而人民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差,正是由于没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化。而同样的,一些落后国家的环境较好,人民的经济却发展缓慢,也是没有做好环境与发展的一体化。所以,环境与发展一体化是发展我国经济和保互人民生活环境的共同原则。

二、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的实施

我国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注很早,但是真正重视起来是在1992年签署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21世纪议程》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是我国真正开始参与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标志。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在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上尚有很多不足。不过随着这些年国际环境法的设立,已经促使我国人民在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上有了新的认识,我国也在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上有了不断的突破。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的实施是通过两个方面的,那就是我国的政治的规划与法律的制定。

(一)政治上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我国在政治上从1992年开始就制定了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在1994年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规划。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设立了15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经过了20几年,我国已经从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过渡到了落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从政治角度上,完成了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

(二)法律上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随着近些年世界各国都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相关环境法律,我国现阶段虽然还没有将可持续发展明确的列在相关的环境法中,但是却处处体现着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环境法的制定原则上来看,原来的发展原则已经从“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相协调”改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就说明我国在法律上已经对环境与发展为一体的原则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从法律制度上来看,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在我国得以初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推动了我国环境法的改革,对我国的环境法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影响[4]。

篇2

主办单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288X

国内刊号:11-5337/X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3

一、环境会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源短缺,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提出,人类开始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发展行为,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它是21世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能力相协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为此要增强资源的再生能力,引导技术变革,使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成为可能,并运用经济手段和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限制非再生资源的利用,使其利用趋于合理化。

西方经济学中控制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大致有三种思路:一是新古典主义的“庇古税”思路,即环境污染可通过征收排污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二是产权管理思路,即通过产权明晰和协调各方的利益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三是国家干预思路,即政府为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直接干预。上述三种思路均具有意义,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结合。世界各国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共识,制定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并与国际组织协调一致。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直接来自企业,由企业承担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主要责任是顺理成章的。因此,针对国家整体环境活动和企业单位环境活动,就需要环境会计对其中产生的环境成本、环境收益进行反映、监督,以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会计的一般体系

环境会计是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环境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确认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分析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在传统会计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会计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一)环境会计的目标。如今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当企业投资者意识到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环境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之后,就有可能向企业经营者提出定期揭示或披露环境活动核算资料的要求。因此,环境会计的目标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其基本目标是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实现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具体目标是向政府环保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会计信息。通过环境会计报告,使人们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问题,树立超前的环保观念,重视生态环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遵循物质循环规律。

(二)环境会计的对象。随着各国立法机构和政府机关对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法律法规的迅速建立和强制执行,从微观上看,企业可能因为公害而引起高额赔付,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对环保企业进行倾斜,适当调整发展战略;企业还可能参与排污权的竞争,生产在商品市场上热销的绿色产品等。从宏观上看,各国政府需要进行环保行政与规划,自筹资金或引进外资开展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保护等环保项目,采取措施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等。国家与企业在环境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环保成本、环保费用、环保收益,形成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都要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统筹考虑,综合构成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

(三)环境会计的模式。首先按照核算对象不同,环境会计分为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宏观环境会计属于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以国家整体环境活动作为核算对象;微观环境会计是以企事业单位环境活动作为核算对象的微观层次的环境会计。其次按照作用不同,环境会计分为外部环境会计和内部环境会计。外部环境会计以提供外部报告为目的,向关注企业环境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利害关系者报告环境活动信息;内部环境会计为内部管理决策服务,收集整理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环境信息。

三、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的有机体上形成的一个新的会计分支,它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目前,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已具备了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条件。

篇4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园;即使一个地方的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们还可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生存。加之人们的知识非常有限,无法准确地预见其行为的遥远后果,所以,对遥远的后代的伦理关怀基本上没有进入古人的思维视野。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完全改变了人类的代际图景。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一方面,由于人口的爆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对地球的开发正在接近地球的承载极限;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增加,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见我们的行为对于后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因而,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的问题,便跃入了当代人的思维视野。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当代人(具体的正在活动的一代人)的努力。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个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关键。

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也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

篇5

一、前言

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会提到,在经济高速增长成绩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雾霾等空气污染现象突出,人们健康也受到很大的影响[1]。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

二、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必备的前提条件。湿地调节并净化水源,提供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保护水域,是多物种的栖息地;海洋负担着全球的水体循环系统运转,影响甚至决定了全球的气候变化,并丰富的生物资源;土地是我们赖以种植与生存的保障。良好的环境是资源的保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循环、地理循环和化学循环的重要部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不能无视环境的影响力。

过去,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资源环境的需求程度高,能源消耗大,资源使用率低,浪费明显。这种非同步发展的经济-资源-环境模式,形成诸多问题,例如严重的雾霾,土地、河流、湖泊污染加重,居民出现健康问题,生活质量下降等等。实际上,在粗放型经济模式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环境恶化明显,反之,治理环境又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治理速度低于环境恶化的速度,造成空气、水资源、土地持续恶化,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又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2]。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三者共存。从长期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而环境保护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客观地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能够相统一。

三、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大水系中地面水环境达不到标准一、二类超过60%,饮用水问题更加突出,适宜作饮用水的城市河流不足30%,超过一半的城市地下水已经收到严重污染。众多城市中,雾霾严重,大气质量难以达标。二氧化硫、酸雨更是逐年加重。这些都是工业化的后果。

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能同时考虑节约资源,环境监护,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追求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愈发被人们所重视。所以,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1.倡导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是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提倡低碳经济,可以发展新能源技术,降低资源消耗,通过新能源技术改善环境,推动技术的进步,促进新的绿色产业发展。绿色既是生态,也是产业。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要淘汰一批、改造一批。要将传统产业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模式[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各种资源应进行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以清洁生产,增产减污为目标[4]。应着力扶持高新科技发展,利用科技升级企业生产技术,降低能耗。

3.大力治理污染,对影响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治理

避免低水平重复项目,对新项目要加强环评,提高准入门槛。对于与民众切身利益,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集中治理,确保环境改善有实际成效。

4.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

宝贵的自然资源,包括树木植被等,生产周期很长。要坚持保护有主,开发为辅,不搞无谓的开发,同时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另外,还要大力建设生态工程,保护天然林和植被,对沙漠化不能漠视,要加强绿化建设。

5.加强科技转化力度,提高环保水平

对资源节约与环境问题,设置重点攻关项目,组织专家进行有计划开发。确保资源反复利用。土地与饮水安全、重金属及污水深度处理等方面要加强科研开发力度,通过新材料及高新生物技术,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保障经济的发展。

6.强化经济手段与环境法治建设和监测

污染环境的行为具有很大的负外部性[5],例如,一个企业,对空气、土地、河流的污染,其成本却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而破坏市场主体者所独享受所有的收益,不用承担污染的责任。实际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已有这方面的教训与经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和谐共存的。加强对废气废水的监测,随时监测结果,切实落实废气、废水等的回收处理环节。通过实施“污染者负担原则”来直接解决问题,如采取经济的手段来减少环境污染,如:对排污征收高额税收、提高排污标准等,对于破坏环境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等。

参考文献:

[1]文建东,花福秀.健康、环境、生产性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04:101-112.

[2]许妮娅,朱政凯.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6,01:109-111.

篇6

1 可持续发展概念来源简述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全球性环境危机。伴随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问题使人们逐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了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同时不断地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保证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应运产生。直到1980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以官方的形式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指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是自然的、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为世人所共知。

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内涵

自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世人所认可以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可以说是言人人殊。其中被学界和实践界所公认的当属于第15届环境署理事会于1989年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及1992年“地球宣言”(又称《里约宣言》)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界定:以满足目前的需求,同时它需要保护后代需求不受损害,不存在侵犯国家。而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可持续发展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

2.1 人与环境互利共生、和谐相处

人类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与自然界密不可犯的。人们应该注意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尽量地减少因人类进步而对环境造成的过度破坏,确保自然界能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最终达到人类与自然界能够和谐共处。

2.2 公平发展、利益均等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人们对公平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公平是公正精神、公平原则等伦理规范显现。公平的利用自然资源、公平的分配物质财富、公平的承担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达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可持续发展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不仅在当展有所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必须时刻被体现。可持续发展强调的不仅仅是机会均等,利益均等也是可持续发展所一直强调的内容。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绝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和发展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一定要保证世代的蓬勃发展。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是公平原则的具体的体现。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所不断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自然与人能共和平相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使公平与效率、当代人与后代人都能兼顾,在这基础之上来大力发展。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一直以来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是唯一的依靠。

3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伦理原则

3.1 人类实现利益的过程中体现“代际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生存多依赖的环境和发展。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根本利益能够达到公平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一理解是:以时间顺序划分人类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生存意义上理解的。人类的生命被看作整体生命,这是对个体局部生命意义的扩展。

实现同代与代际利益的公平分配不仅是评价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标准,同时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整体生存原则被放在了优先的地位,然而个体生存原则应该与整体生存原则相互协调。

在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时是确保一定不损害后人的生存权为前提。当代人应该承担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从原有的单纯的追求物质利益与个人享乐的观念中脱离出来,进而选择一种更为合理的人类生存方式。自然――人――社会动态协调与和谐发展,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3.2 在人类实现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代内公平”

如果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需求时,都强调分配公平、利益共享,同时,在获取自然资源利益时都认为需要付出合理的成本或代价,那么,保护环境资源就当然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既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是不断的缩小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益与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差距,如果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提供的不管是资金或技术上的帮助都被算是施舍或是恩赐时,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帮助只能算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支持。即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对他们所共同居住的同一个地球的保护而做出的合作与互助行为。

这些原则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渴望也是联合国的平等精神与公平精神的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正确的看待贫富差距问额,只是简单的将这种差距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发达国家眼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恶劣枯竭。这种荒缪的说法是西方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种辩解。

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对策

4.1 加强人类生态道德的培养

道德不仅在人与人关系中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存在道德,这种道德叫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人类行为规范在自然方面的延伸与扩展。它是人与自然界交往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不是只有人类才享有道德权和道德待遇,生物和自然界享有着同样的待遇。这种道德待遇是人类公正行为的延伸,也要求人类对待生物与自然界应是以公正的态度,像对待没有行使主体能力的主体一样,保证其正当权利的实现。

幸运的是,人类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为加强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作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不断深入理解的成果,人类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人类生态道德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最合理的方法论”取代了“最大化的方法”,并提出要用动态的、整体的、连贯的观点不断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达到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共生这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

4.2 提高人类整体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言下之意还需要人类懂得怎样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但由于人类的无知或是贪婪,以至于盲目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导致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迫害。要想化解人类人与自然间的矛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还是要不断提高人类的素质,实现理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君,明庆忠,李宏.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5):20-24.

[2]杨伟军.可持续发展伦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晋阳学刊,2008,3:44-46.

[3]何志伟.可持续发展环境理论观现状研究[J].圆桌论坛,2007,5:41-43.

[4]刘淑青.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涵义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7:357-358.

[5]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20周年[J].中国人口,2012,22(5):9-14.

[6]蔡岩.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J].科学发展观,2009,11:7-8.

篇7

环境哲学是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以哲学的观点来研究环境问题,通过哲学思想建立起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环境哲学思想来指导解决环境问题,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书中一段话令人深思,“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4]。这也说明哲学思想的重要性。环境哲学是为解决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门哲学思想,运用哲学思想解决环境问题,经过辩证的肯定与否定,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环境哲学思想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其实就是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环境哲学思想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它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唯物主义的阐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5]。告诫我们不能只坚持过去的传统的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有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哲学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环境问题的改善,加速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快速进行。

篇8

一、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矿区是指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行为引起的、具有共同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的经济地理区域,它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据统计,我国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于矿业。然而,与经济贡献相伴的是,矿区在进行资源开发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大量土地沉陷以及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这些固体废弃物占用了大量土地。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矿物资源需求的增加,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所以称矿区环境问题为特殊的环境形态,其意旨在于与自然环境本身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相对照。生态环境学者认为,在无人类作用力干扰下,生态系统本身可以自动调节,保持本系统的平衡状态,也即在无外力作用情况下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平衡,进而实现本系统的可持续性。矿区生产流程见(图1):

图中的废物包括矿区被污染了的大气资源和水资源、被污染或因开采导致沉陷的土地资源以及因矿产资源开采而产生的大量矸石。从图1可以看出,在矿区这个有人参与的由6种资源组成的系统中,除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得到补充实现闭环流动外,如果废物无进一步处置循环之用,显然这种生态环境系统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的。所以,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

二、矿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

矿区这个特殊的环境生态系统似乎要求人们在环境可持续与其重要的经济作用间做一个两难的选择。人们也正是在这种痛苦的选择和思索中,做出种种努力,试图减少二者的排斥性,从而使矿区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思维和理念经过多次演进,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关系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

1、清洁生产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头

这是人们为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初和最直接的思想,人们称之为源头控制模式。这种方式一改过去末端治理的传统思维模式,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式,从导致矿区环境不可持续的源头做起,改变人们在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被动局面。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模式是有积极作用的。以煤矿区为例,为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他们以清洁生产为向导,改进和优化了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通过改革巷道布置方式、优化采煤方法和工艺、采用减少对土地的破坏的采煤技术、从生产源头控制不可持续行为,通过洗选煤技术、型煤技术、煤的转化技术等深加工技术,提高煤炭本身的经济价值与附加值,减少煤炭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力,缓解矿区所面临的两难决策,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从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飞跃

应该说,清洁生产转变了矿区环境保护的理念,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对于促进矿区生产与矿区环境之间的协调共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清洁生产在矿区的推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矿区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实际上清洁生产只是在整个矿区经济网络的单个个体内部进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在矿区实践生态工业思想和形成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应该较其他工业领域更为容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矿区本身在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的同质性上。这种同质性不论从实践角度还是技术角度看,都比异质生态工业园区好协调得多。下面建立的一个简单的煤矿区生态工业图可以更为清楚的理解这种同质性的优势(图2):

同时,实施循环经济思想,作为中观层面的矿区应该如何协调微观的矿区生产活动才能与这种宏观思想真正的协调起来呢?此两问题就涉及到上面构建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的稳定性问题。就这两个问题,我们试图通过3个方面来分析。

(1)通过寻求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矿区由清洁生产转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变的驱动力来获得答案。

目前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生态工业园区形成驱动力学说,一是纯市场经济驱动力,另外一种是区域政府引导下的经济驱动力。从目前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来看,后一种驱动力在逐渐减弱,它是一种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的早期驱动力,而前一种驱动力正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生态工业园区都是在市场主导下进行,辅之以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我们认为这种驱动力的加强有利于保证这种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在追求量的增长的同时,寻求质的增长日益成为继续实现量的增长的重要保证。这就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环境破坏型向环境协调型转化。宏观的思想要得到体现,相应的就需要微观实践活动的支持。实际上,就我国矿区的现实状况来看实践循环经济思想已成为必然和必须的内容,目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四矿”问题,尽管近两年煤炭、钢材等价格上升,这些问题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没有摆脱矿区的不可持续问题。所以,矿区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依据矿区情况建立适合的生态工业园区,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积极延长产业链,增加矿区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矿区的不可持续问题。

(3)从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具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性和自我强化特征。矿区所选择的上述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模式本身就是要使矿区环境可持续运行处于高水平、高效率的状态,为实现这种状态,矿区本身不论在发展规划与战略还是在资金、技术等支持上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偏离这种路径,矿区要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所以这会使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方式具有路径依赖性。同时,从另外一方面看,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日益凸现和为人们所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大力倡导实施这种模式。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与技术选择一样具有自我强化机制。因此,模型中的路径依赖关系和自我强化机制成为保证这种模式稳定的重要基础之一。

三、结束语

矿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形态,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巨大,为实现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寻求实现手段上,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此过程构成了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这种实现结构模式本身具有稳定性,从许多矿区的实践情况看,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对于矿区可持续发展本身以及从目前我国矿区的发展状况看,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决定着矿区根本状况,所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审计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129.

篇9

一、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产生背景

环境教育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可持续发展于20实际九十年代产生。尽管诞生的时间不同,但是二者都是在全球环境遭受破坏,同时面临极大的资源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环境教育的问题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当前,环境教育已从生态和自然的领域逐渐扩展到生态、自然、经济、文化的综合领域,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涉及的范围宽广。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就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广泛的研讨,得出的观点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1.两者是等同的关系。这种观点把两者等同起来,环境教育先于可持续发展教育产生,所以没有再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2.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种新的手段;3.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相反;4.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相关独立的关系,但两者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5.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不应该是对立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环境教育更深刻、更广泛的概念。

二、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概念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对环境的定义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宽泛得多。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环境的的概念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自然环境拓展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换进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环境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地关系的教育,即是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及当地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从中获得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种关系的教育强调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人是一方,资源、环境是另一方。相比之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要宽泛得多,它包括了: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类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2.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3.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人们环境观的体现,还是人类简价值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的体现,决定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整体动向的科学性。

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首先,环境教育为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根植于环境教育中。环境教育不仅是一门教育课程,更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同时,可持续发展又为环境保护起来正确的引导作用,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环境教育的内容将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进行定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也大多源自于环境教育。

四、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中的作用

(一)环境教育概念演进

环境教育的概念最早于1970年提出,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接受。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使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全球环境保护的教育开始出现,环境教育也有了界定,人们开始关注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性。到了八十年代末,环境保护向更生层次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会议之前,人们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局限于自然环境,这次会议之后,环境教育更多的强调可持续发展性,即把环境教育与发展、人口教育结合,环境教育的概念范围扩展到兼顾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环境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演变

全球的环境危机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教育和保护,也赋予了“环境”一词新的含义。之前的环境教育仅仅局限于自然的教育,其内容强调自然生态,自然经验才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可持续发展仅仅局限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的环境问题已经被当作社会问题,这是人们的共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扩展,更多的强调人类生态,强调社区经验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关注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的需要是否平衡,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的范围之内,而是作为衡量各方面是否合理的标准,而且也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五、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功能区别

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受教育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可持续生活的手段,也是可持续生活的一部分。而传统的环境教育的范围狭隘,只是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根本目的,这一点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其次才是解决环境问题。

六、结束语

总之,环境教育只是基础,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则更加丰富,融合了全球教育、世界研究、发展教育等的理论和方法,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核心。

参考文献:

篇10

环境会计的定义及目标

环境会计是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及费用,分析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造成的影响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环境会计是环境问题与传统的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其目标也突破了传统会计的限制更多地关注到社会整体效益。环境会计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即在基本目标的制约下,进行环境会计的核算,为环境信息使用者(如政府环保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等)提供相关信息。环境会计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环境会计报告,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更加清楚其资源使用状况,促进企业自觉对自然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另一方面也使人们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重视生态坏境的保护。

环境会计产生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的之一。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倚重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之上,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成长期的GDP中,至少有18%依赖于此。过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本质是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牺牲的环境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生产成本核算中将废物的处置费用也包含在内,我们可以看出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环境会计使企业更加关注对废物的再利用,促进企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社会总效益的升高。与此同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使社会公众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行为。企业为了提升社会公众形象就必须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环境会计的实施为社会监督铺平了道路,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环境会计的对象

在传统会计中,人们把会计对象局限于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而环境会计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内容,将环境科学与会计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环境会计的对象将诸如企业的环境政策和目标,环境污染缴纳的罚款,经济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债也考虑在内,这就使企业能够重视环境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环境会计由于其特殊性,在具备传统会计的一般假设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特定的假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多元计量假设。由于环境会计对象在一些情况下很难用货币进行计量,多元计量假设旨在环境会计核算中,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辅以实物计量、百分数计量或指数计量等方式,在某些时候,还可以用图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解释说明。这种定性与定量将结合的计量方法,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情况,同时也能使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政策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便于有效进行监督,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传统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不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环境资源纳入到了会计核算体系之中,并将环境会计报告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手段。

针对环境会计对象的特点,环境会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用数据说话的同时,用定性的方式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这种披露方式不仅可以为政府、公众等报告外部使用者提供方便,而且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环境会计报告应对企业的资源、能源利用状况等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披露,对企业目前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这些影响不仅包括可能由于资源无法循环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成本增加而且包括由于环境问题造成的企业社会形象受损的情况。总之,环境会计的信息应做到完整、真实,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环境决策提供参考,从而发挥环境会计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会计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而且通过信息披露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晓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J].商业经济,2006(8)

[2]刘雨轩.浅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会计意义[J].时代经贸,2011(14)

[3]王黎.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5)

篇11

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就开始追求享乐和舒适的生活,可是人们并不考虑限制和约束,没有限制和约束的发展和使用,最终的结果便是不能持续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使用的后果是什么?人们在开始使用时往往并不考虑这些,只是注重发展得来的实效,得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当今人口发展和资源之间产生矛盾时,环境问题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人们才开始考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在现今的情况下,我们的科技是发展了,但这发展是以付出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温室效应、极端恶劣天气现象的增加、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警告,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人类,因此,人类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保护好环境。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做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使地球生态环境能和谐发展。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利用开发,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发达国家发展的这100年所消耗的资源要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多,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已经超出了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了。不过,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各国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使地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生态持续发展得到延续,将可持续发展进行下去。

二、环境危机的出现

人类的生存活动是离不开环境的,而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才使地球的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便利和依赖,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因而自然环境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但是自然环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这时,就会出现资源枯竭的危机。人类的新陈代谢和各种消费活动的副产品,都会由环境来消纳和吸收,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就象现在的雾霾天气增多的现象,就是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足的表现,实质上是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造成的危害的结果。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现象,我们称为环境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是指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例如,涸泽而渔、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现象;再有一种情况就是环境污染,如前面我讲过的日本的熊本县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于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对人或这个区域中的生物产生了危害,使这些生物不能正常生存,直接威胁着人类和这些生物的健康。环境危机的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生存也可能构成威胁。因此,一种文明的延续必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人类在活动中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控制环境污染,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持续性。环境危机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些什么?今天全球都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建设和谐的地球家园,让我们的地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不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留给我们的后人,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可是环境危机是在如今的高科技、高发展速度下产生的,现有的科技手段并不能完全遏制这种现象,因此,人们应该重新定位我们的发展,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作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规律恣意行事,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要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考虑协调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任何以发展为借口的破坏环境的发展思路和模式都是错误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的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要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12

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多重基本要素紧密相连的复杂系统。城市又是以人类的技术、艺术、社会行为作主导,生态代谢为经络,受自然生态系统供养的人工生态系统。从系统科学角度上讲,城市环境是城市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统一体,由自然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不相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当今城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人类再生产过程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受到了来自环境方面的制约,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因素为前提。因此探讨环境因素对掌握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环境因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城市的发展要以环境系统为基础,环境因素是衡量城市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决于自然再生产的条件。从环境系统来看,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持续的物质变换,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再生产持续地进行。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经济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必须以自然再生产过程为前提,包括从环境中获取生产资源,而自然再生产反过来又影响到经济再生产的进行,自然再生产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再生产的方式、结构和规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展开的,事物的量变在突破“度”的限制后就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一直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着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再生产过程,其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在环境资源充足的前提下,环境资源的获取量取决于经济再生产规模,但一旦经济再生产规模超出了环境资源的“度”,则反过来经济的再生产就受到环境资源的影响。因此,从辩证学的角度出发,人类的经济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干预自然环境后应顺应自然再生产,即城市发展应与自然再生产协调进行,才能使社会再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

3 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标是确定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指标体系有助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其指标体系应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物质系统和人工环境系统三方面来确定。每一个系统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如图1所示,这些环境因素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主导作用。

图1 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环境因素指标体系

4 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系统评价

4.1 评价方法

复杂性、非线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特点,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很多,以环境子系统来说,包括环境质量、水资源量、绿化率等,这些影响因素不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权重不同,并且各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灰箱”。对于可持续发展这样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系统来说,目前的研究水平还很难准确对各项影响因子进行定量描述并对它们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从而不能对系统的真实状态作出反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并行处理的功能,以世界可持续发展最佳城市的环境因素指标为依据组成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采用BP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可以较好地对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4.2 评价指标

4.2.1 评价标准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还没从传统的粗放型、资源浪费型转变过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影响较大,若以国内各城市的环境因子最佳值和平均值作为评估标准,评价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只反应出了评价对象在国内各城市中受影响的相对情况,不具有科学性,并不能真实反应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状况。因此,本文采用以世界先进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为依据,即认为目前达到全球最佳值的城市或地区处于可持续发展最好的状态,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而目前达到世界平均值的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为一般水平。

4.2.2指标标准化

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的量纲差异,因此必须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利用(1)式对所建立的11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各单项指标值落在[0,1]之间。为了便于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情况作出评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3个指标的评分值作如下规定以简化计算:

4.2.2.1地表水环境质量:按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为五级,当城市主要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五级标准时相应的指标值分别为1.0,0.75,0.5,0.25,0,即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超过IV级标准后的指标值均评为0;

4.2.2.2大气环境质量:采用API法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五级大气综合环境质量对应的指标值分别为1.0,0.75,0.5,0.25,0;

4.2.2.3人均水资源:在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1000m3/人时,该指标值即为0,大于1000m3/人的指标按公式(1)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

式中:Ci――为i城市的某指标的实际值;

Cmax――为该指标的最大值;

Cmin――为该指标的最小值。

4.3 网络构建

4.3.1计算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建立以权重描述变量与目标之间的特殊的线性关系的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神经元,神经元是一些相互连接可计算的元素,它是按层次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每层上的神经元以加权方式与其它层上的神经元连接,以构成神经网络。这种网络建立的神经网络为3层结构,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见图2。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包括了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正向传播时,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层加权处理传向输出层,经过转换函数运算后得到的输出值与目标值(期望值)进行比较,若有误差,则误差反向传播,即反馈到原连接通路,通过逐层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系数,减少误差,如此循环,直到输出满足允许误差时停止。

图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

在网络的计算处理时,每一神经元将其输入和连接强度累加起来,依据变换函数进行计算,并且将其送到下一层的所有神经元中,即处理神经元的输出由下式给出:

Oj=f(Σwjixi+θj)

其中,Oj:输出;wji:输入层i和隐蔽层神经元j之间的权重;xi:输入;θj:偏置;f:变换函数,采用Sigmoid函数,其非线性形式定义见(2)式,net是加权的输入之和。

(2)

在用计算机模拟进行神经网络模拟计算时,通常的步骤是:

①将网络初始状态的各节点权重初始化为(-1~1)之间的随机数;

②从各输入节点输入学习样本信号并得到期望输出;

③用变换函数计算f(net)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

E=1/2(dk-ok)2(3)

其中,E:误差;dk :期望输出向量;ok:网络的输出;

④计算隐蔽层和输出层的误差信号向量δo和δk

δok=1/2(dk-ok)(1-ok2) ok (4)

δhi=1/hi(1-hi)Σδokwki (5)

⑤调节输出和隐蔽层的权重:

其中,ε:学习步长;α:学习动量项。

⑥转回第三步进行迭代运算,直到输出值的误差E小于规定的误差水平则学习终止,得到最终的网络权值和阈值,就可以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实际计算。

4.3.2 计算结果

本次计算的输入层11个神经元分别代表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人均绿化率、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工业固废利用率、生活垃圾处理率,一个输出神经元代表综合评价的输出结果。

经过上机检验网络的收敛效果,最终确定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8个,网络学习步长为0.3,学习动量项为0.3。

利用表1中的S1、S2、S3三个样本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进行训练,经过学习数遍后,当均方误差R

5 实例研究

利用上述训练过的神经网络对上海、厦门、福州、泉州4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作出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表中各城市的指标值均为标准化处理过的数值,主要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城市环境公报及统计年鉴。从评价结果看,四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强弱顺序为:福州

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对国内各省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上海市环境支持系统能力指数为47.82,远低于其余系统的能力指数,上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指数为69.55,可见,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来自环境方面的影响,这与本文得出的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环境方面的一般影响的结论一致。对于福建省,环境因素目前尚不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与本文的结论也是基本一致的,本文以世界先进水平为依据,得出福州、厦门两城市受到环境因素的轻微影响,而环境因素对泉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为一般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受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系统中各要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类重要因素。

6.2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能自动获得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合理规则,利用神经网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

6.3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管理者应该树立辩证的发展观,统筹兼顾,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篇13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