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辨析近义词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成果颇多,但很多文章的共性是多从“词义”和“语法”角度来对近义词进行辨析。其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尤其要注意“语用”在辨析时所起的作用。在辨析近义词时关注“语用”,其关注点是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下正确理解或推断出说话人意思等方面,以下我们从六个方面来探讨“语用”在辨析近义词中的应用。
一、适用对象
所谓“适用对象”就是看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和哪些词搭配。在交际中,除特殊场合外,一般情况下中国人遣词用句是自然的输出,因为早已习得,而对于外国人,则需要学习。
1.1近义词动词
对于近义动词,可以从其本身的特点和与之相关联的成分的特点来进一步细化分析。
1.1.1动词是否及物
对近义动词进行辨析可以先看它们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例如,“旅游”和“游览”,我们可以说“我游览了哈尔滨”,但是不可以说“我旅游了哈尔滨”,这是因为“旅游”是不及物动词,而“游览”是及物动词。
1.1.2动词的时态
在辨析近义动词时要注意动词的时态是已然还是未然。例如,“祝”用于未然,而“祝贺”却用于已然。因此我们会在高考前说“祝你考上大学”,而在得知成绩后说“祝贺你考上大学”,反之则是不正确的。
1.1.3动词是否具有自主性
一组近义动作动词,可以从它们是自主动词还是非自主动词角度来进行辨析,也就是看它们的动作行为是否受人控制。例如,“降落”和“落”,二者都表示物体从高处向下运动,但“降落”是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而“落”除了表示人可以控制的行为之外,主要表示人不能控制的自然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伞兵慢慢从空中降落下来”,也可以说“伞兵慢慢从空中落下来”,但我们不会说“秋天树叶都降落了”,只能说“秋天树叶都落了”。
1.1.4动作行为主体是否一致
近义动词的差别还可能存在于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主体上,即动作的发出者是否相同上。例如,“侵犯”和“侵略”,“侵略”的动作主体只能是国家,而“侵犯”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团体或个人。因此,我们认为“侵犯我国领土或侵略我国领土”都是正确的说法,而“侵略了她的人权”是错误的句子,应该用“侵犯”。
1.1.5宾语特点
辨析近义的及物动词时,可以从其所带宾语的不同来进行辨析,这就要看所带宾语的类型是名词性宾语还是谓词性宾语;名词性宾语是指人还是指物,是指之间还是指处所;如果是人,是哪一类人,是上级对下级还是下级对上级;如果是物,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比如,“忍不住”和“受不了”,“忍不住”后面所接成分一般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受不了”后面一般是名词性或名词性结构;因此,可以说“她忍不住哭了起来”,而不说“她受不了哭了起来”。
“参观”和“访问”,可以说“我们参观了萧红故居”,而不能说“我们访问了萧红故居”,只能是“访问萧红”,而不是“参观萧红”,因为“参观”的宾语只能是物,而“访问”的宾语只能是人。
“抚养”和“赡养”,“抚养”的对象是晚辈,而“赡养”的对象是长辈,因此我们说“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报告”和“通知”。“报告”的对象是上级,“通知”的对象是下级,因此我们可以说“向首长报告最新战况”,而不可以说“向首长通知最新战况”。
“变化”和“变动”,变化的对象是自然或社会现象,而“变动”的对象只是社会现象,因此可以说“最近气温变化很大”,不用“变动”,而在“他的工作最近可能有变动”这个句子中可以用“变化”进行替换。
1.1.6状语或补语特点
动词前面适用什么类型的状语,后面有无补语及补语是何类型,都是对近义词进行辨析时应该考虑的。
对于状语在辨析近义词动词时的运用,主要是从音节的角度来考虑,如“加”和“加以”,“加”前面的状语只能是单音节的词,而“加以”前的状语只能是多音节的词。因此可以说“不加思考、认真加以研究、多加思索、努力加以解决。
“忍耐”和“忍受”。可以说“你先忍耐一下,马上就结束了”,而不能说“你先忍受一下,马上就结束了”。因为“忍耐”可以带动量补语,而“忍受”不可以带动量补语。
1.2近义形容词
对于近义形容词,在辨析时要看其能否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修饰;能否重叠及进入V不V的格式以及所修饰的中心语是否相同等。
例如“快”和“快速”,说“他跑得真快”、“他跑得不快”、“他跑得快不快”都是正确的句子,而不能说“他跑得真快速”、“他跑得不快速”、“他跑得快速不快速”,因为“快”可以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修饰,可以进入V不V的格式,而“快速”却不可以。
1.3近义名词
对于近义词来说,辨析时要看其是否可数、是否能被修饰。比如“车”和“车辆”,“车辆”是“车”的总称,是不可数名词,不受数量词修饰;“车”是可数名词,可以说“一辆车”,但说“一辆车辆”却是错误的。可以说“那是款红色的跑车”,不能说“那是款红色的跑车辆”。类似的还有“书”和“书籍”、“桥”和“桥梁”等等。
1.4近义副词
对于近义副词的辨析,应该考虑其所修饰的成分的特点。是单个词还是词组或句子等复杂形式,单个词是自主动词还是非自主动词;修饰的动作行为是已然的还是未然的……
例如,“一连”和“连连”。我们可以说“他一连玩了五个小时的游戏”,用“连连”不可;可以说“他很同意我的观点,连连点头”,用“一连”却不可;只有在“他很害怕,一连后退了几步”这样的句子中“一连”和“连连”才可以互相替换用,因为二者后面都必须接动宾结构,但“一连”后的动宾结构中间必须插入一个数量结构,而“连连”后面的动宾结构中可以没有数量结构,但也可以有数量结构,前提是这个数量结构的量必须是不确定的。
“逐渐”和“逐步”,二者都是副词,都可以作状语,但“逐渐”一般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修饰非自主动词,“逐步”就不受此限制,动词自主与否都可以用其修饰。可以说“他的汉语水品逐渐提高”,用“逐步”也可以,但不可以说“天逐步黑了”,因为在这个句子中只能用“逐渐”。
再如“立刻”和“顿时”,可以说“他的演讲刚结束,观众席上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用“顿时”也可以,但我们不能说“你到家后顿时给我回个电话”,这里只能用“立刻”,因为“顿时”只能修饰已然的动作行为,而“立刻”无此限制。
1.5近义介词
对于近义介词的辨析应该考虑其用于主语前还是主语后;后面的宾语是哪类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由它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可以和什么样的形式组合,如果是动词,要看是动作性动词还是非动作性动词或其他动词;同时要注意音节的搭配。
例如,“对于”和“关于”,“对于”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语后,而“关于”只可放在主语前。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对于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也可以说“对于这件事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我们不能说“我关于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只能说“关于这件事我没有任何意见”。
“往”和“朝”,“往”必须和表示方位、处所的词语组合,不能直接和指人或物的名词组合,“朝”却没有这个限制;所以,可以说“请往我这里看”或“请朝我这里看”,可以说“朝老师看过去”,但不可以说“往老师看过去”。
“向”和“朝”,“向”可与动作性强或弱的动词组合,而“朝”只与动作性强的动词组合。因此能说“向她深情地看了一眼”,用“朝”也可以,但不能说“朝他表示敬意”,只能说“向他表示敬意”。
“按”和“按照”,我们可以说“按期完工(按照期完工);按期限完工(按照期限完工)”,因为“按”不受音节限制,而“按照”只能和双音节词搭配。
二、适用句类
这里所说的句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一般所说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类,也包括这些句类下面再分的小类,譬如疑问句又可以再分为选择问、正反问、特指问、是非问等;还包括一般的句式,譬如主动句、被动句、比较句等。
在交际中,要想表达不同的意思,就要选用不同的句类。所以,可以通过近义词所使用的句类的不同来对其进行辨析。
例如“或者”和“还是”,“或者”可以用于陈述句或祈使句,而“还是”只用于疑问句。因此,可以说“你或者明天来,或者后天来”;“你或者小张,明天必须来一个”,这里不可以用“还是”。在“你明天来还是后天来?”这样的句子中可以用“或者”。
“还”和“再”,可以说“你明天还去注册吗?”和“你明天还去不去注册啊?”,但这两个句子中不可以用“再”,可以说“你能不能再唱一首啊?”而不可以说“你能不能还唱一首啊?”,只能是“你还能不能唱一首啊?”,因为“还”可以用于是非问,“再”不可以;“还”和“再”都可以用于正反问,但有条件限制,“还”用于V不V格式前,而“再”用于V不V格式后。
“千万”和“万万”,“千万”只可以用于祈使句,而“万万”还可以用于陈述句。所以,在“我万万没想到专业课考得这么差”这样的句子中不用“千万”,而在“你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这样的橘子中可以用“万万”;
再如,“惋惜”和“可惜”,“可惜”可用于感叹句,而“惋惜”不能这样用,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么多的菜都倒掉了,真可惜!”,不说“这么多的菜都倒掉了,真惋惜!”。
“笼罩”和“弥漫”,“笼罩”可以用于被动句,而“弥漫”却没有这种用法。所以,“清晨的102国道被一片大雾笼罩着”是正确的说法,而“清晨的102国道被一片大雾弥漫着”是错误的说法。
再有如“又”和“还”,说“他的成绩比你还高”和“他买的苹果又大又红”,而不说“他的成绩比你又高”和“他买的苹果还大还红”,因为“又”表程度时不能用于陈述的比较句,而“还”表程度时能用于陈述的比较句。
三、肯定与否定
这里所说的“肯定”,是说某个词在使用上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肯定形式,不能是否定形式;所说的“否定”,是说某个词在使用上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否定形式,不能跟一个肯定形式。利用对“肯定”和“否定”的要求不同,可以进行近义词的辨析。例如“万分”和“十分”,“万分”只能修饰肯定形式,而“十分”没有这个限制,因此说“万分痛苦”,不说“万分不痛苦”,说“十分满意”,也说“十分不满意”。类似的如“分外”和“格外”、“差不多”和“几乎”,“差不多”只能直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而“几乎”不受这种限制。
四、简单与复杂
这里所说的“简单”是指单个儿的一个词,“复杂”则是指一个句法结构,而非一个词。利用对“简单”和“复杂”的要求不同,可以进行近义词的辨析。比如,“常常”和“通常”,“常常”对“简单”和“复杂”没有要求,而“通常”只能修饰复杂结构,因此可以说“春秋季节,我们常常举办服装展览”,也可以说“春秋季节,我们通常举办服装展览”;可以说“春秋季节,这类服装展览我们常常举办”,而在这里不可以用“通常”。类似的还有“稍微”和“稍”,“稍微”所修饰的结构必须是复杂的,而“稍”没有这种限制。
五、语义侧重
近义词概括和反映的现象虽然基本一致,但强调的意义中心却不尽相同。因此,在表达不同的意思时就要注意所用词语的语义侧重,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得体。语义侧重包括这样两个部分,一个是表义的轻重不同;另一个是叙述的侧重点不同。
例如“违反”和“违背”,可以说“违反规定;违反法律;违背誓言;违背承诺”,因为“违反”的语义程度要高于“违背”。类似的近义词很多,如“绝望”和“失望”,“恳求”和“请求”,“竭力”和“努力”,“敬仰”和“敬重”。这一点是和从词义角度辨析近义词的方法有交叉的,只是在不同层面上理解而已。
“暗暗”和“偷偷”,“暗暗”侧重于表达心里活动,而“偷偷”则侧重于表达外在行动。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偷偷溜进房间”和“他暗暗下定决心”,而说“他暗暗溜进房间”和“他偷偷下定决心”都是不正确的。
六、语体色彩
从色彩方面辨析近义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感彩、语体色彩和地方色彩。很多著作中都对色彩有过很细致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色彩”不尽属于语用角度,因为它也是词义的体现,即“色彩义”,在这一点上辨析近义词,二者是有交叉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多数学者习惯上将之纳入语用辨析之列。
以上是我们从“语用”的角度来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的问题,其实“语用”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因为它所涵盖的领域还可以涉及到文化等层面,在近义词辨析中我们所谈“语用”只是整个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的一个缩影,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关注“语用”,不研究、运用“语用”就会导致整个教学环节的失败。近义词的辨析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于教师来说,想要驾轻就熟也并不容易,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曾经有过的诸如“中国人就这么说”之类的话是不负责任的。为了讲好近义词,就需要用各种方法去分析、比较近义词,从整体上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细致的辨析,尽量使之能够易讲、易记、易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2]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2004
篇2
本文对七大期刊进行了近义词辨析论文穷尽式的搜索。这七大期刊分别为《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语文》。并把所有已找到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按照词性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名词(84篇);动词(64篇);形容词(19篇);副词(80篇);代词(15篇);数量词(15篇);介词(6篇);连词(15篇);助词(16篇);语气词(3篇)以及还有可以归为套语(2篇)和格式(14篇)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
下面对近义词辨析的论文的时代特点进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括,使读者能对1979年以来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有一个总的了解,以便读者能够明确将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二十几年来近义词辨析论文的特点归纳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发展速度已非常惊人。但初期到现在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呈现出一系列是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
1.论文写作形式的特点
有的文章是以随感和杂记的形式出现,它们的篇幅往往很短小,特别是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研究初期更是这样,没有现在发表的论文那么规范正式,甚至连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都没有。当时的文章只是简单的对两个近义词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而且辨的也不是很透彻。如:龙启群198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启事”和“启示”》就是一个例子,主要从不同的词性角度对二者的基本意思加以区别。再如:金有景198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4期的《“恶梦”和“噩梦”》、金有景1986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糖坊”与“糖房”》等等。
但近几年,论文变得更加规范,辨析地更加深入,语料来源也明确起来,变得更加地规范,格式也变得更加完善,趋于完美。举个例子:莫彭龄200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主要从词汇、语法、修辞三个角度对“词”进行了考察。这是因为对外开放以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发展地更快了,有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它们对能够解释汉语近义词的书需求更大了。原来只是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的那些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近义词的需要了。原来汉族人认为没有问题的词汇,也不会想到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的词汇,因此也就不会说出不象话的汉语句子,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成了问题。比如:“被”、“被…所…”、“为…所…”之间的差别就是很多留学生困惑和出现偏误多的地方。再比如“重视”和“讲究”之间的区别也是留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汉语里的近义词,深化和细化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使留学生能更好地学好汉语的近义词。
2.研究对象:
词性多,基本覆盖了所有词性,覆盖面广。
1)由原来的单一语言内部词汇的比较转向多个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出现了汉外对比的论文,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例如:由章纪孝和水野义道两位先生1984年合写并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1期的《汉语“更”和日语“もっと”》主要从语法关系和意义上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异同。周时挺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的《and和而》主要从十大方面说明二者在语法关系上的相似之处。再如王钟华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的《汉语的“什么”和法语的“que”》以及元元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2期的《“”和“们”》都属于这一类汉外对比的论文。
2)除此之外,方言词汇对比分析比较的论文也渐渐多了起来,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例如:史秀菊2003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1期(总第86期)的《临猗方言的结构助词“奈”与“哩”》主要从临猗方言结构助词的分布、“奈”的语法功能、“哩”的语法功能、以及“奈”、“哩”成因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饶长溶1996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2期(总第59期)的《长汀方言助词“嚟”和“咧”》;以及陈茂山1995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3期(总第56期)的《定襄方言的“咾”和“唡”》均属此类。
3)另外也有普通话与方言词汇的对比研究。比如:沈怀兴2005年9月发表在《语言研究》第3期的《“知不道”和“不知道”》说明了两者不仅来历、结构均不相同,而且本义完全不同,引申义亦不尽相同。
4)当然也不乏普通话近义词词汇之间辨析的论文,而且这一类论文占的总数是最多的。简单举一例加以说明:周小兵199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的《“常常”和“通常”》主要考察了这两个词在语法分布上的区别并解释了它们在意思上的差别。再如周小兵与邓小宁200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一再”和“再三”的辨析》、张发明1984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一会儿”和“不一会儿”》均属于此类论文。
5)辨析论文从原来单纯辨析几个词的区别到研究几个近义词的功能应用。肖奚强2002年发表在《语言研究》第4期(总第49期)的《“正(在)”、“在”与“着”功能比较研究》,文章分析了“正(在)”、“在”及“着”之间的异同。认为“正、正在、在”是表态副词,都表示动作的进行,其态意义的核心是“进行”。但三者在语用功能上也互有异同。
6)最后,我们从各个词性角度分类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名词、副词和动词类的辨析论文的数量是最多的。相对地,虚词类的文章则相对较少。所以,虚词类方向的辨析论文应是今后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从原来单纯的辨析到现在综合运用综合、分析、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阐释词语之间不同的文章渐渐地多了起来。早期的文章只是单纯地说明词语间的不同,而没有运用数据统计等各种分析手段来辨析。如徐静茜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起”和“上”》以及金有景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4期的《“实验”和“试验”》都属于这一类的文章。而近几年的辨析论文的研究方法变得愈加地完备而科学。例如:莫彭龄200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
2)从原来的手工到现在利用高科技计算机手段来收集语料。收集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身有体会的。
篇3
教师对近义词的辨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能够有效帮助提高学生学生的语文水平。鉴于只有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后,才能更加准确、生动且有表现力地运用语言,而在折基础上,教师也才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向更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去发展,即引导学生向优美、深刻去努力。
在充分认知近义词辨析教学的作用及重要意义后,教师需要认真并深刻思考的是,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近义词辨析教学。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辨析的方法主要有词义分析法、义素分析法、词素分析法和语境分析法等。有学者将近义词辨析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预辨析的词;2.概括归纳其共同点;3.搜集语句进行词义对比,包括:(1)词义对比;(2)充当句子成分的对比;(3)词语组合辨析;4.明确词语区别,进行总结。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学语文老师通过其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归纳出一种传统经典的“万金油”教学模式,即按照“字面辨别――讲清意思――放在句子中进行区别辨析”的教学模式。此外还有学者通过思考钻研,将近义词辨析教学结合进课文内容以及作文教学中。种种这些方式可把控且操作性强,都是很不错值得实行的教学方式。尽管这些教学模式尤其亮点,值得试行,可总免不了落入教师占主导的常规教学弊端中,教师全程讲,学生被动听。在课堂,学生的自主活动依旧很少,主动性的发挥仍非常有限。此外,对于学生实际对词汇辨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也难以考查和把控。针对在课堂近义词辨析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受限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难以测量与评价等诸个问题。笔者认为,可是尝试在课堂中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改编采用一款综合集体游戏――《谁是卧底》,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近义词的辨析操练。
一、“谁是卧底”游戏介绍
“谁是卧底”是从捉鬼游戏演变而来,而后由国内某知名综艺节目对游戏进行改编而广受人知。游戏要求玩家对所持词语进行描述,并通过分析和对比他人对词语的描述与自己所持词语的相关性,揪出持有另一个相近词语的卧底。该游戏的魅力在于,游戏方式有趣,在人数适当的情况下易于施行与操作,而该游戏考验的是玩家的语言表述能力、思维宽度、知识面等多层面多维度的个人知识素养。游戏本身对玩家也是一种有趣的挑战。游戏中,玩家既要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更要能够清楚地分析辨别出两个词语的异同性,在语文教学中适用于近义词辨析的复习与巩固,以及对学生词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操练。
二、卧底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谁是卧底”在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的设计
1.“谁是卧底”游戏的开展方式
若将电视节目中的多人聚会游戏模式,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则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即参与游戏的玩家局限于小范围的几名同学,而更多的同学则是处于无任务的旁观状态。由于不参与其中,旁观的同学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开小差,处在“事不关己,任意由己”的状态,这样十分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要将此游戏恰当地搬进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考虑如何组织同学上台参与游戏,还要认真思索采用怎样的方式能让全班更多的同学能够投入其中,一同参与思索,共同进行知识的巩固操练。因此,在课堂中组织进行该游戏时,教师可以设置人数不等的平民和卧底,两组人数相差不要太大。请台上玩游戏的同学对所持词语进行描述,让台下同学根据同学所给出的描述进行思考和猜测。教师在旁进行纪律调控以及相应的引导。当同学经过一轮对所持词语阐述完毕后,请台下同学竞猜此轮的词语是什么?若台下同学最先猜出的答案是平民牌则平民获胜,而若最先猜出的是卧底牌则卧底获胜。对该游戏的游戏规则小做改动,能够更大范围地使授课班上的同学参与其中,还能达到激励、促进学生有效辨析和掌握近义词,进而扎实掌握语文知识的目的。
2.游戏中辨析词组的选择
开展此项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辨析汉语当中的近义词,而根据汉语中近义词属性的划分,主要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即词义层面;色彩层面和用法层面。各层面下还能够继续细分为几个不同维度。词义层面下,两组近义词或是词义范围有所不同,例如涵盖与囊括;或是词义轻重的差别,例如称道与称奇。在色彩层面下,还会有感彩的差异造成两个词语的区别,例如充溢与充斥;或语体的差别,譬如锋利与犀利。在用法的层面下,则会衍生出搭配对象的差别,比如约束与约制、流传和留传;以及句法功能的差别,例如突然与忽然、必然与必定、品位与品味。教师可以考量根据需要考察学生哪个层面和哪个维度的同义词词语辨析来进行词组的选择来开展游戏。
(二)游戏“谁是卧底”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评析与反思
1.游戏开展的意义以及适用范围
“谁是卧底”由于游戏本身的属性,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对词义的辨析,统整内化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中,以便后续游戏时藉以知识储备而更加灵活地应用。游戏最大的亮点是刺激学生当下立即统整,不给学生留有余地将刚刚接受的新知搁置一边,不去应用,而导致最终成为惰性知识,严重影响语文的教学效率。此外,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为某个词语匹配词语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某一对近义词的用法,而是为拓展母语学习者的词汇量。为此,近义词的教学不是关注近义词用得对与否的问题,而是用得好与否的问题;对于近义词的研究不局限近义词的基本用法及其差异,而是对近义词使用场合的识别及选用。[7]而游戏的开展则为学生创生了一个更深入理解、辨析词组意义及用法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扎实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2.实施游戏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1)注意帮助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由于游戏对学生知识的认知、辨析和储备有一定的要求,为此在进行游戏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或者可以布置成思考作业让学生自己先做个前期相关知识的准备,从而有助于游戏的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
(2)注意时间的把控
由于对词语的描述以及对信息的接收,是一个思维运动的过程,需要同学花费一定时间来思考,因此一轮游戏下来,常常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好时间的分配和安排,尽量选择时间宽裕的复习空档来开展游戏,以使得游戏能够顺利、完整地在课堂中进行。游戏过后,教师最好“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对不易掌握和学生理解容易出错的词语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梳理,相信收效会更佳。
参考文献:
[1]王晓羽.中学语文近义词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谭思敏.“谁是卧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科教导刊旬刊,2014,(26).
篇4
我们主要从使用对象,收词数量、范围及选词依据,编排体例,例句选取及释义语言难度等几方面对前文提到的五部近义词词典进行比较分析。(一)使用对象各部词典都设定了各自的使用对象。下面我们看一看作者们的介绍。《用法词典》“适合已学习三年以上汉语学习者所用。所习得简体字应在常用字一千五百字以上,并熟悉汉语拼音。”《对比例释》“主要使用对象是把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和研究生。它将现代汉语中一部分最常用的、意义相近的或有相似点的词语分组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意义上、色彩上、搭配上、使用上的异同,以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与使用,为教师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近义词词典》(马)“是一本为初、中级汉语学习者编写的工具书”。《近义词词典》(王)是“供外国留学生使用的汉语学习词典;也可供对外汉语教师作为教学参考书”。《用法对比》“是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编写的。只要是汉语水平达到中级以上者都可以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各部词典的使用对象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一种是对外汉语教师。《用法词典》《近义词词典》(马)的使用对象规定为汉语学习者;其余三部词典把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都作为使用对象,同时都把汉语学习者放在第一位。正是因为使用对象的不同,各部教材在例句选择、释义语言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二)收词数量、范围及选词依据各部词典对比分析词语的组数及涉及的词语数量各有不同。《用法词典》共收约700个词汇,分为252组。所选词语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为主。一个近义词群,也就是对比组,包括二、三或更多的近义词。《对比例释》共对比了254组词语,涉及词语630多个。《近义词词典》(马)共收近义词381组,1046条。《近义词词典》(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主要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8822个常用词,选定了420组近义词。”据笔者统计,共包括956个词语。《用法对比》“共收录词语1700多对(1718对),多数是同义词和近义词,少数是汉语学习者经常遇到并感到不解的、关系密切的词语。”为了保证适用,所选词条基本限制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范围之内。其中有80多个是三个词为一组的。比如“之间、之中、之内”。有的词分别和不同的词组成一组词,比如“最后、然后”“最后、终于”。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每部词典词语对比的组数都在250组以上,《用法对比》更高达1718组;各部词典涉及到的词语总数在630以上,两部《近义词词典》均在1000词左右,《用法对比》为2842个,远远超过其他词典。《近义词词典》(王)和《用法对比》明确提出选词依据是《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用法词典》未明确说明选词依据;《对比例释》选词为“现代汉语中一部分最常用的、意义相近的或有相似点的词语”;《近义词词典》(马)的出发点则与众不同,“从英语出发,特别选择那些英语相同但汉语表达不同的词语”。(二)编排体例《用法词典》“词条按拼音音序排列。先说明各词条意义,再比较该群近义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各词搭配的语境标出可用或不可用。最后列出其他相关词汇。”词条的意义不是用汉语解释,而是用英语解释;例句也有英文解释。作者在词典前言中强调,词典的着重点不在定义而在用法。《对比例释》“对比的角度不仅限于词义,还更多地注意结构、语用等方面;分析论述及例句的选择基本照顾到外国学生一般的接受水平,部分内容与例句还做了英语翻译,分析对比中为帮助学生具体理解意义和规则,还进行了正误用例的对照。”该词典对组内各词在词义、用法上的细微差别都详加解说,同时进行了正误对比。《近义词词典》(马)先把所选的每个词都罗列了十个左右相应的词组,以方便学习者参考使用。在例子之后还有简单的中英文对照的词义辨析和正误对照的句子。词、词组和句子都加了汉语拼音。《近义词词典》(王)在辨析各组近义词用法异同时,力求在词义、用法、搭配等方面描述清楚,在描述中辨析。注释部分和例句均有英文翻译。《用法对比》首先列出两个(或三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互关联的词语,标出词性,加注汉语拼音,然后从词义说明、词语搭配、用法对比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四)例句选取及释义语言难度《用法词典》“所选范句比较自然,主要依据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大学生的使用标准”。在列举范句时,各种不同的词性及语法语境尽量包括,使学习者可以清楚地认识每个词条的语法特点。《对比例释》“分析论述及例句的选择基本照顾到外国学生一般的接受水平”。《近义词词典》(马)例句简短,分析异、同的时候一般各有两个例子。《近义词词典》(王)例句较多,但是部分例句与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可能离得较远。比如“这些渔民从事近海捕捞业”,“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等等。释义语言难度也较高。比如对“家”和“家庭”词义的描述:这两个词都可以表示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血统”等词难度较高,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这样的描述肯定不好理解。《用法对比》中“用法对比”部分的例句全部是由编者编写的。编者编写这些例句,充分照顾到了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尽量过滤掉可能给学习者的理解造成障碍的某些文化和知识背景因素,句子的语境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尽量注意全书生词量的控制,努力降低读者使用的难度。
篇5
一、汉语本体关于“同义词”研究综述
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一方面它们丰富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使之更为精准多样;但另一方面,同义词其自身细微的差异和多面的复杂性,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用现象,尤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同义词的辨析和正确的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对外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是以汉语的本体研究为基础。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学界集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争议:第一,关于同义词内部的分合问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如吕叔湘(1952)、张永言(1982)、胡裕树(1995),这一观点普遍被许多教材所接受;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不应该包括近义词,应该分开,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词,如王理嘉、候学超(1963)、刘叔新(1980)、葛本仪(2002、2003)等。学界对此争议采取了综合的做法,将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第二,关于同义词判定标准的问题。学界对同义词的判定标准,一是意义标准,即“反映同一概念”(石安石,1961),“反映同一事物”(刘叔新,1980),“义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钱乃荣,1995)。一是意义形式标准,主要要有两种判定方法,其一,如果可以互相替代而不改变意义,就是同义词,意义上有共性,但不能互相替换的是同义词(王理嘉、侯学超,1963),这是替换法;还有同形结合法,确定不同词语所指对象是否同一,从而鉴定同义和近义词(刘叔新,1980)。可以看出,同义判定标准中,意义形式标准避免了意义标准主观性过强的弊端,较为客观。第三,关于词性不同是否为同义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词性不同就不能算作同义词,如周祖谟(1956)、孙汝建(1982)等,而如张世禄(1956)、吕叔湘(1979)、谢文庆(1982)、梅立崇(1987)等认为同义词的同义,是指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不一定要相同。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学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首先,从理性意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指称范围、词义的着重点、语义轻重的程度以及词义的抽象和具体方面的不同展开;其次,从色彩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感彩、语体色彩以及形象色彩的差异辨析中展开;再次,从用法方面进行辨析,对比词性、搭配对象、造句能力以及构词能力和构形变化。汉语本体在同义词辨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这也是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从本体同义词研究中汲取最多的部分,最大程度地保存着意义和用法辨析的基本框架。
汉语本体同义词的研究,虽然关于同义词界定的三个方面问题仍未有明确的结论,但对于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同义词的研究更加深入,视角更为深入和广泛,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更具有对外汉语教学自身的特色。
本文就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的探讨,以及同义词辨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评析,同时浅谈个人的观点,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较之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方面分歧不大。总体都是采取更为宽泛的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不能局限于同、近义词的辨析”(刘缙,1996)。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便沿着这条路走,在本体语言学广义的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展。
具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界定的看法,根据其界定范围的宽泛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大体上遵从本体研究对于同义词定义和范围的界定。例如陈杰(2005)所认为的同义词界定就采取了本体研究中广义同义词的定义,甚至还提到,“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大体相同或大部分重合的词,那些基本意义无共同点的不能算同义词,基本意义只有一小部分重合的也不能看作近义词。”还如吴琳(2008)认为,“同义词”至少在某个义项上存在着意义大同小异的关系,“大同”的基础是该义项的核心理性意义相同,“小异”存在于该义项的周边理性意义、附加意义、组合方式、聚合方式或者在其他义项的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的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姜雪(2008)、郭雪玫(2008)都持遵从本体研究的同义词的概念。
可以看出,这些学者都将核心的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的绝大部分相同作为同义词组的存在的基础,他们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本体研究中界定笼统模糊的广义同义词的概念,但这些学者由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关于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分合问题、同义词的标准问题以及是否为同一词性问题,这些在本体研究中有着强烈争议的问题,在这里都不再是讨论的对象,只要核心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相同,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要求。同义词、近义词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而且同义词不一定要求词性相同。正如姜雪(2008)所说,“不采用‘等义词’和‘近义词’的分类,而是采用‘完全同义词’和‘不完全同义词’”。以防留学生在这些术语的争议下困惑。
其二,很大程度拓宽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如赵新、李英(2001)认为,“有些意义相近的词(特别是单音节虚词)、惯用语、固定结构,虽然中国人不会弄错,但外国人却容易混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类词的辨析。”还如,刘晓梅(2004)提到,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标准和范围作了如下界定:“①以相同的意义成分为单位,而不只是以义项为单位;②部分语素相同的词;③不限音节数;④不限词性。”其他的如邹雪(2004)、周莉(2004)也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同义词界定方面的主流观点。他们的论述中“同义词”已完全跳出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框限,着眼于词义出发,只要意思上有联系,能引起留学生的混淆,就将其划定为同义词的范畴。这一范畴下的“同义词”,不再拘泥于指称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不再限于音节数的对等,不再囿于词性的同一,可以仅仅有相同的语素,意义上有一些联系。这些“同义词”,哪怕在母语是汉语的人眼里,差异十分大,但还是被纳入进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对象中,如刘晓梅(2004)论文中举出的例子“错开/错过”。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第二语言习得者认知的状况,提出了如此的同义词标准和范围。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宽泛的界定,突破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引发争议,使人们在概念理解上陷入混乱,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标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学界中就有学者提出另外的概念,来代替本体汉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称说,以免造成这些基本术语范畴性质的混乱。
其三,彻底走出本体“同义词”、“近义词”的界定,并改换称说。对外汉语教学界持此主张的代表是张博(2008),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他认为这些“易混淆词”不仅包括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而且音形方面易混淆的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内。为避免易混淆词与本体“同义词”、“近义词”在概念和范畴上的模糊,张博在其论文中分析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并非包含或并列的关系,进而说明“‘易混淆词’是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他将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的类型概括为七大类:①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②有相同语素的词。在汉语中,大量复合词因含有相同的语素,在意义和书写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最容易发生混淆;③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④字形相近的词;⑤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⑥母语汉字词与对应的汉语词;⑦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张博关于“易混淆词”的称说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共鸣,其他的学者如张蕾(2009)对此表示认可。
笔者认为,采用“易混淆词”的称说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辨析的对象是合适的。本体语言中关于“同义词”的定义笼统模糊,关于同义词的相关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外汉语教学界所涉及的辨析对象,又较本体语言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标准或范围宽泛,这样使原本有着较大争议的本体同义词界定问题的研究,更为混乱。再者,对外汉语教学界应该切实根据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中介语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词汇辨析的对象,然而这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是不为本体同义词范畴所收纳的词语,当然本体同义词范畴下的一些词语由于使用频率低或某种原因,没有对留学生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就不再作为辨析的对象。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认为,“易混淆词”的叫法,不论从称说方面,还是从它涵盖的范围来说,都是较为科学的。“易混淆词”的确定,对于今后学界的研究有了明晰的方向。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二十一世纪来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基本延续着本体语言研究的同义词辨析的传统。例如,赵新、李英(2001)提到同义词辨析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从语义特征、语法限制、语用选择各方面对同义词进行全面辨析。杨寄洲(2004)认为,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比两个词语意义的异同可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角度入手,对比两个词语用法的异同可从词性、搭配对象、造句功能、构词能力、构形变化、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学界中陈杰(2005)、郭雪玫(2008)、张蕾(2009)等都持相同或相似的观点,表示同义词的对比辨析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和教师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学者们对于怎样辨析这些留学生易混淆的词语,在传统辨析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学者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技巧上进行探索,有的学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1.从理论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的,例如,周莉(2004)从聚合和组合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从聚合角度,着重于近义词内部的对比分析,词义的范围、轻重、感彩、语体色彩、运用对象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方面对比;从组合角度,运用典型例句来理解同义的微妙关系。邹雪(2005)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词、采用不同方法辨析,即:语音相近和词义交叉的词组,如果学习者出现混淆的原因主要有单纯的语音干扰、义项干扰,教师就只需向学习者区分词的读音,明确词的意义就行了。至于同义词、近义词,首先可以根据词义的具体性和概念同一的标准,将意义相近的词分为同义词和近义词两种,再分别根据词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辨析。在聚合和组合的维度基础上,吴琳(2008)从同义词的“同”“异”内部构造出发,发现同义词之间的“异同”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上,并创新性地提出明晰同义词的操作流程:即通过静态的系统化实现动态的程序化,使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摆脱无序所导致的繁杂状态。可以看出,吴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同义词教学法也是基于前面学者的探索和总结,这种词汇辨析教学的系统观是不断发展的。
还有学者从相关领域借鉴理论来尝试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邹雪(2005)提出参考认知或者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来观察、定义、划分同义词。还如,张蕾(2009)认为借鉴“语块理论”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并未深入具体地谈到。
2.从技巧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进行探索的,例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提到,大量感性材料应用有助于同义词的辨析,配备形象生动的例句是有效的方法。此外还要不断反复地强化,包括课堂上有节奏的重复,也包括课下的作业和有意识的交谈。还如,许晓华(2007)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同义词的替换问题,她指出,“①同义组成员在习惯搭配上存在明显分工,则不能替换;②同义组成员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完全不同时,不能替换;③同义组成员的适用对象明显不同,不存在任何交叉,不能替换;④替换后语意发生明显改变的,不能相互替换。⑤同义组成员在色彩方面存在较大反差的,不能互相替换。”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往往是通过例句来探索语境模拟对词汇辨析的作用,然而究竟准备什么样典型的例句,怎样展示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仍需要继续的研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探讨易混淆词语辨析的,刘晓梅(2004)在论文中,就辨析内容、辨析语言、用例、辨析原则、方法等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用例中提到的“①小语境清晰、丰富,在小语境中要体现出足够的信息量,尽量保持语言的自然状态,有利于学生记忆;②对比句要有明显的对比度,强化对比点。把同义词放到非常相近的语境中,对比度强,学生易于掌握其异同;③句子的难易要有梯度;④提供错误用例。”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那些学者采用例句或替换技巧的一个原则上或方法上的指导性补充。在方法部分,她提到了“先列对比句,让学生依靠例句来体会差异,然后再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也可以先写出学生错误的句子,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暗示或提醒下改正,之后再归纳出每组对比词的异同。”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但笔者认为,错误例子的给出应该把握一定的“度”,以免混淆学生的理解,造成相反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界还有学者针对易混淆词中的特殊类别进行辨析论述。如程娟、徐晓华(2004)以HSK(汉语水平考试)单双音同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将同义动词的辨析角度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如,刘春梅(2006)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探寻了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再如,陈静(2009)针对名、动、形三种词的偏误原因,着重辨析语素意义、巧设语境,精讲多练,结合中国文化知识,采取了“考察词典释义,简化词义模式,分析归结异同”的辨析步骤。这些学者都是从对外汉语教学混淆词辨析的某个类别词入手,对留学生出现偏误的词语进行详细地描写分析,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学界词汇辨析研究的深入化、细节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个人观点简述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同义词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简要的评析,在此表达一些对此的个人观点。
第一,众所周知,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界输送了丰富的营养,不论是同义词的界定方面,还是同义词的辨析方面,上个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界都基本借鉴过来。然而我们发现,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自身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从9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界定,已经超越了本体语言中“同义词”的界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这一术语的范围和标准一再地拓展,从而出现了以新的称说代替了语言本体范畴下的“同义词”的标尺。从对这一称谓脱离了本体限制,到其标准、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这些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基于本体语言研究,又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和研究的对象,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尽管“易混淆词”的称谓在学界还未达成共识,其辨析的性质和范围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但较之以前与本体语言相同的“同义词”的称谓,是科学的。关于“易混淆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相当系统的探索,而这些,也恰恰说明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学界众多学者们的群策群力。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内容基本承袭本体语言的框架,在于对意义和用法两大方面进行辨析。对于如何辨析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及技巧方面的摸索。在理论方面,我们从上述内容中看到了发展相对完善的聚合和组合结合使用的系统辨析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看似系统性强,面面俱到,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验证。看似毫无疏漏的对比,会使学生加重记忆的负担,忽略对比差异的重点,对于其理解和实际的使用帮助不大。在技巧方面,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十分有效,但选取一些什么样的句例,应该根据留学生中介语库的资料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的偏误进行说明,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辨别能力方面才会有积极地作用。此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不管是在“同义词”、“近义词”还是“易混淆词”的辨析上,对于辨析的原则、语言、内容、方法等具体方面,缺乏系统理论的梳理,主要是基于经验式的论述,而且选取教学对象的层次局限,在普遍代表性上还不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今后需要加强致力的方面。
最后,笔者还想从引起留学生混淆词语的原因角度谈一点关于易混淆词语的教学。众所周知,留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缺乏对中国相关词语文化的了解,也是其将一些意义不怎么相关的词语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可以在进行对比辨析相关词语的时候,适当地导入中国文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词语背后深层的因素,抓住最核心的理性意义。当然如何在辨析易混淆词语的语言教学的同时导入相关文化因素,还需要学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 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理论界,2005.12
2 吴 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
3 张丽娟、李芳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台声•新视角,2005(11)
4 姜 雪.同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考试周刊,2008(12)
5 郭雪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1)
6 赵 新、李 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
7 刘晓梅.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同义词的范围与辨析[A].见: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43~454
8 邹 雪.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9 周 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理论观察,2004(1)
10 张 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11 张 蕾.浅析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J].语文教学(中旬刊),2009(4)
12 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篇6
《2013年江西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E级(表达应用)。所谓“表达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准确使用词语,具备理解和辨析词语的能力。纵观近年高考题型,可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②考点为同音词、近义词的意义、用法及色彩方面的辨析;③所选词语多是生活中常见但被广泛误用或易忽视的词语。这里主要谈谈高考同义词的选用技法,并由此提出一个实词教学的方法――义素分析法。
1 义素分析法的引入
现代汉语中,词汇非常丰富,词义上讲求精确,尤其是大量同义词的存在,为我们遣词造句,准确地描述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很广阔的选择空间。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广义上包括近义词和等义词。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的词,在运用上不可相互替换。而等义词,如衣服―衣裳,是指意义完全相同,在运用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词语。高考词语辨析题主要在近义词上设置考点,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细微差别的掌握,这最能考查出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传统的实词辨析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从词的词汇意义方面辨析,①词义的侧重点不同;②词义的轻重不同;③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第二,从词的色彩意义方面辨析,①感彩不同;②语体色彩不同。第三,从词的用法上辨析,①适用对象不同;②搭配对象不同;③词性和句法功能。可以说,利用传统的实词辨析方法有利于揭示共同语义范围之内词义的细微差别,这为词语辨析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传统辨析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缺乏系统性。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词语在语义范围上会有交集或联系,当它们构成一定集合时,传统辨析法只是辨析大同小异的具体词,从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二,词的完整性与辨析的缜密性之间存在矛盾。传统的词义辨析法是以词为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辨析,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词的完整性,但词多数不止一个语素,辨析无法做到缜密性。所以笔者在这里想引进一个新的方法――义素分析法。义素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这种方法有利于深入词义的微观层面,区别词义,从而精确使用词语。
2 义素分析法的运用
首先在对近义词进行义素分析法时,要划定一个适当范围的同义义场,也就是说选取的一组或几组近义词在意义上应该是有同有异,并且是大同小异的。范围确定之后,运用义素分析的法找出该同义义场内义位之间的区别特征,从而确定结构式,找出义位在意义上的差异,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例如“看”和“看见”,好像词义差不多,实际上除了都是凭借眼睛感知客观事物外,没有别的相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词进行义素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看[+凭借眼睛,+自主,-被动感知,+可控]
看见 [+凭借眼睛,-自主,+被动感知,-可控]
例如“生日”、“诞辰”、“寿辰”,都表示“人出生的日子”,细微差别可以通过义素分析法看出,
生日 [+人活着][+出生的日子][-庄重色彩]
诞辰 [-人活着][+出生的日子][+庄重色彩]
寿辰 [+人活着][+出生的日子][+庄重色彩]
这样分析虽然看起来比意思解释复杂,但通过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透彻分析,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些存在细微差别的同义词。而且我们面对的群体是高中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对平时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自主分析,这样学生不靠死记硬背就能准确地辨析运用这些词语。
3 义素分析法与传统辨析的融合
义素分析法也同样可作用于传统实词辨析方法上。
3.1 意义方面
①感彩不同
成果:+[收获]+[工作事业上的]+[好结果];后果:+[收获]+[工作事业上的]+[好结果]
②适应对象
爱护:+[对上级]+[很深的感情];爱戴:+[对上级]+[很深的感情]
③语意轻重不同
请求:+[向别人要求]+[希望得到某种满足]+[程度重]
恳求:+[向别人要求]+[希望得到某种满足]+[程度重]
3.2 词的用法方面
①搭配对象不同
侵占:+[非法占用]+[损害他人]+[接抽象事物]
侵犯:+[非法占用]+[损害他人]+[接抽象事物]
②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勇敢:+[不怕危险困难]+[有胆量]+[形容词];勇气:+[不怕危险困难]+[有胆量]+[名词]
3.3 语体风格不同
妈妈:+[亲属]+[第一层血缘关系]+[女性]+[口语]
母亲:+[亲属]+[第一层血缘关系]+[女性]+[书面语]
4 结语
将义素分析法引进同义词教学,特别在语义的细微差别上,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精确使用词汇。义素分析法遵循汉语自身规律,依靠汉语特点,所以不管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呈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引入义素分析法在同义词辨析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更应该多花精力,探寻出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陆红燕.用义素分析法辨析同义素词[J].
[2]朱明珠.义素分析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功用[J].常熟高专学报,2002,(5).
篇7
初中英语词汇较小学英语词汇有所增加,且不好掌握。这是因为在初中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同义词与近义词。如何进行同义词与近义词的辨析成为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一大难点。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所有的近义词罗列起来,一个个进行比较与区别。然而,近义词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用法上,都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区别。单靠词义的辨析是不足的,学生仍然会在近义词的使用上出现错误。所以,在当代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思维导图,将近义词与同义词进行联系和区分。思维导图在相近单词辨析中的利用,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单词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意义相近的单词该如何正确运用,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比如说,bright、clever、wise、intelligent、smart全都有“聪明”的意思。教师可以按照它们使用的范围与其表达程度的强弱对这些单词进行排序,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smart是最常用的单词;而bright偏重于口语,强调小孩子机灵;intelligent为正式用词,强调智力高于常人;clever强调有智谋,但也指小聪明;wise则是聪明程度最高的单词,形容有远见,有智慧。可见,聪明这一组单词可以按照以上顺序进行意义上的排序,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单词在细微处的差别。
篇8
一、图示法
用各种具体的图形直观地、一目了然地表现出词语间细微的差别和不同。例如:
(1)“持续、继续”都有某事、某状态进行下去,长久不变之义。但是,“持续”中间有停顿,“继续”中间可能有停顿也可能没有停顿,这样仅仅用语言表述起来显得有些抽象,用图示法表述起来会更直观:
持续:用“\”或“/”表示中间没有停顿。
如“美元持续下跌”或“美元持续上涨”。
继续:用“”或“”表示中间有停顿。
如“美元继续下跌”或“美元继续上涨”。
(2)“障碍、阻碍”都有使事物不能顺利发展或有起阻碍事物发展作用的事物之义。二者区别中的一方面是动态、静态的区别,图示法表现如下:
这样的表述直观、清晰,能让留学生很容易明白“持续”和“继续”之间有无停顿的细微差别及“阻碍”和“障碍”之间动态静态的微妙不同。
二、图表法
用框式图表的方法直接展示出同义词、近义词在各方面的不同之处,直观、一目了然。如研究、探索、探讨。
图表最大的优势就是,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框架模式,便于留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留学生使用汉语的准确率。
三、反义词区分法
反义词区分法的灵感来自黑龙江大学蒋可心教授《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一书词汇教学技巧中的对立法,利用反义语义场中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解释词义的方法。所谓反义词区分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同义词、近义词的反义词来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这种方法的使用要保证所使用到的反义词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的,绝不能画蛇添足。同时要求学生具有变相思维能力,适用于高年级学生或程度较高的学生。
如“简单”和“简陋”。
区别“简单”和“简陋”这组近义词语时可以使用反义词区分法,“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简陋”的反义词是“豪华”。如果学生学过“复杂”和“豪华”两词,并能运用变相思维能力弄懂什么是不“复杂”、不“豪华”,那么理解“简单”和“简陋”的区别也就不难了。
这种方法正处在研究探索阶段,我们希望在今后的词义辨析教学中能够得到很好地运用和发展,成为词义辨析的有效方法。
四、对应法
对应法是指在一个或一组句子中相对应出现要区分的一组词,结合具体语境区分词语的差别。
如“请教”和“指教”。
“请教”是下对上,一般用介词“向”引进对象或直接带宾语;
“指教”是上对下,一般直接带宾语。
“请教”和“指教”的动作发出者不同,在句子中对应出现。
如“学生请教老师,老师指教学生。”(“请教”的主语成分是“指教”的宾语成分,“请教”的宾语成分是“指教”的主语成分。)
五、去同存异法
去同存异法是先将词语的共同语素去掉,通过对异字进行组词或简易解释的方法区分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如“承载”和“装载”。
“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的共同语素就是“载”,我们在辨析的时候,先将共同语素“载”去掉,这叫“去同”,然后对异字(“承”和“装”)进行组词或简易解释。“承”字可组词为“承受(担)”,“装”字可组词为“装货物(东西)” ,这样两个词的区别就呼之欲出了。“承载”有承受物体重量的意思;“装载”有用运输工具装东西的意思。
要注意的是:给这类词进行组词的时候,所组之词要尽可能地将这两个近义词区分开来。
六、以词造句法
“去同存异”法可以分辨一些有共同语素的词语,但也有一些词语无法用“去同存异”法进行辨别,这时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以词造句”法。
如“志愿”和“自愿”。
“志愿”可以这样造句:高考的时候,学生要填写志愿;
“自愿”可以造句为:我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的这次活动。
从造句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这两个词的区别:“志愿”表示志向和愿望;“自愿”表示自己愿意。
如有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冤枉路,把先后(秩序、次序)颠倒了。“秩序”可以造句为:要维护进场秩序;“次序”可以造句为:按次序入场。由这两个所造句子大致可以推出这两个词的区别。“秩序”有“不混乱”的意思;“次序”有“时间上排列的先后”的意思。据此,原题应选“次序”。
以上所提到的6种方法,只是词义辨析方法中的“沧海之一粟”,但无论采用哪一种辨析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留学生正确使用汉语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掌握一定的辨析方法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靠使用者平时多读汉语书籍,多积累汉语词汇,并学会理解分析词的意思,长期坚持下来,一定会“功到自然成”的。
参考文献:
[1]朱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理解和词汇记忆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篇9
一.“不料”的语义分析
请看下面关于“不料”的例子:
(1)他出车回来,正在保养车子,不料在指挥助手倒车时车子后轮碰倒一根木杆,砸中他的头部,不幸牺牲。
(2)她与焦仲卿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的焦母却看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
(3)当他坐在芒果树下回忆童年往事时,两只熟透的芒果落在他的脚下,不料却被王爷诬蔑为盗贼。
“不料”是连接两个分句的连词,因为根据《汉语语法三百问》(邢福义著,商务印书馆2002)“不料”具有双向性,表明了前后两个语法单位的转折关系。我们将“不料”前的分句设为分句A, 将“不料”后的分句设定为分句B,其句子语意为:分句A是个现时态事件,分句B在语义上表示对分句A的逆反。从语义指向上看,连接词“不料”指向分句B所叙述的整个事件,如(1)中,“不料”语义指向“木杆砸中他的头部,不幸牺牲”这个事件。(2)(3)中分别指向“焦母却看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与“被王爷诬蔑为盗贼”的事实。而分句B是在某个正在发生的动态短语背景上发生的,也就是说,分句B的语义背景是分句A中的谓语动词。即分句B的语义背景指向为分句A中的谓语动词,如上例(1)分句B的语义背景是分句A中的动词短语“正在保养车子”。同样(2)(3)中的连词“不料”,其语义背景是分句A的叙述事件,分别为例(2)中的“互敬互爱,感情深挚”,(3)中的“落在他的脚下”。
二.“没想到”的语义分析
“没想到”是“想到”的否定式,“想到”是个二价动词,涉及到主语(谁想)和宾语(想到什么)两个对象。“没想到”用法当同“想到”,两个价分别是主语和宾语。如下例:
(6)成都的百姓做梦也没想到魏兵来得那么快,一听邓艾兵临城下,纷纷到山上树林里去避难。
(7)这次中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又连破多项世界纪录,这是我绝对没想到的,我来之前以为能破一两项纪录就不错了。
上面的例子中,“没想到”指向其后的事件,如(6)中“魏兵来得那么快”,(7)中“这次中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又连破多项世界纪录”,更确切地说,是指向紧跟其后的谓语。
“没想到”是动词性的,词意更强调主观意想,故主语非常重要,其语义指向后一分句的谓语,即现实中发生了出乎意料之事。
三.“没料到”的语义分析
首先,“没料到”具动词性,如下面的例子:
(11)a.这50多岁的汉子,做梦也没料到,大年根儿的,竟飞了趟香港……
(12)a.抢劫得手的歹徒没料到半路杀出一名威风凛凛的武警战士,掉头转进一条胡同。
(13)a.卢小波那夜没料到,居然是这件事将他的父亲击垮。
在以上几例中,“没料到”由主语引领出下句,如上例主语分别是:50多岁的汉子,歹徒,卢小波。其语义指向也是紧跟其后的动词事件,即(11)a中“飞了趟香港”,(12)a中“半路杀出一名威风凛凛的武警战士”,(13)a“是这件事将他的父亲击垮”。这里的“没料到”是一个动词短语,其用法和“没想到”是一样的。
如将“没料到”换成“没想到”:
(14)b当时的她大学毕业不到一年,谁也没想到这个栏目的前途。(应将“没想到”换成“没想过”)
(15)b她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这样的结局,脸上的表情不大自然。(应将“没想到”换成“没想过”)
这几例显然不成立(用?标出),这是因为“没想到”是指向分句B所说的事件的,简言之,也可以说是指向分句B的谓语动词的。而在例句(14)a中“前途”,(15)a中“结局”都是名词,显然这就不能用“没想到”(可以换成“没想过”)。
再看以下几例:
(16)a.展览室里,摄制组的女翻译寻机凑上前去说明来意,没料到特鲁多一听说要谈竟欣然应允。
(17)a.一九九四年,韩福焕种植了四百三十七亩水稻,没料到遇到了罕见的特大干旱。
(18)a.有一天,他写了一封言词热情的信给他心目中的女孩,没料到信未打动对方的芳心,还被贴在黑板上。
(19)a.从一九九三年底开工以来,这一工程没有出现任何险情,没料到在工程过半的时候,发生了这次事故。
这几例似乎和上面又不一样,“没料到”在这里是用来连接两个分句的,是个连词。我们试用连词“不料”来置换它:
(16)b.展览室里,摄制组的女翻译寻机凑上前去说明来意,不料特鲁多一听说要谈竟欣然应允。
(17)b.一九九四年,韩福焕种植了四百三十七亩水稻,不料(水稻)遇到了罕见的特大干旱。
(18)b.有一天,他写了一封言词热情的信给他心目中的女孩,不料信未打动对方的芳心,还被贴在黑板上。
(19)b.从一九九三年底开工以来,这一工程没有出现任何险情,不料在工程过半的时候,发生了这次事故。
可见,“没料到”用作连词,和“不料”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其语义指向发生的背景一为非谓语,一为谓语。
而只有当分句B的语义指向背景是分句A中的谓语,“没料到”可作连词,用如“不料”(这样的例子笔者尚未找到,但不否定理论上的存在)。
再将上例中“没料到”以“没想到”置换:
(16)c.展览室里,摄制组的女翻译(寻机凑上前去说明来意),没想到特鲁多一听说要谈竟欣然应允。
(17)c.一九九四年,韩福焕(种植了四百三十七亩水稻),没想到遇到了罕见的特大干旱。
(18)c.有一天,他(写了一封言词热情的信给他心目中的女孩),没想到信未打动对方的芳心,还被贴在黑板上。
(19)c.(从一九九三年底开工以来,这一工程没有出现任何险情),没想到在工程过半的时候,发生了这次事故。
在(16)c至(19)c例中,“没想到”指向分句B,但也指向分句A的主语。这样,(16)c至(18)c都可以看作一个连贯的共主语句。如将括号中内容省去就成了典型的动词用法。(19)c中“没想到”没有主语,应将它看作是个不准确的句子。
综上所述,“没料到”语义指向分句B中的谓语动词或指向名词短语,并且主语为单独主语时,“没料到”作动词,用法如“没想到”。而当“没料到”用在复句中,语义指向分句B时,应作连词,一般分句B的语义指向背景为分句A中的非谓语动词,只是当分句B的语义指向背景是分句A中的谓语动词时,“没料到”的用法如“不料”。
在语义指向和语义背景分析中,我们发现了这三个词语的差异,“不料”是连词,其语义指向后一分句,而这一分句的语义指向背景却在前面,而且是前一分句的谓词短语。“没想到”一般作动词,其语义指向也在后一分句,然而正因为它是动词,且其特殊的语义限制(“想到”是个意动词),故这一语义指向的分句必须有主语,且主语为人。“没料到”介于“不料”和“没想到”之间,它既有动词性,也有连词性。作动词时,用法如“没想到”,不过比“没想到”范围更广,不仅可连接动词短语,还可以连接名词短语。作连词时其语义指向后一分句,该分句的语义背景却在前分句的非谓语动词上。通过对这三个词语的语义指向辨析,我们对其使用范围就很清楚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是不一致的,因此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上发现其语义结构关系的差异,对于分析近义词的使用语境是有益的。词语是在使用中焕发其生命的。通过对其使用情况的分析来辨别其语义指向上的差异,这是从深层意义上去学习、了解词语。对于一些看起来很难辨别的近义词,通过语义指向和语义背景分析,进一步深究近义词间语义的内在区别,能较容易和准确地辨析其用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近义词辨析的途径。
附注:
①文中所有语料出自北大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2]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周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理论观察,第1期,2004.118-119.
[5]贺嫁姿、张洁,浅谈“不料”的词性[J].广西大学学报,2008第30卷147-148.
[6]肖治野,不料与竟然―兼谈二词的教学[J].语言与翻译,2003年第4期27-30.
篇10
语义韵律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界尤其是词汇语义学、词典学研究比较重视的一个新课题。语义韵律又叫语义协调,是英国学者Sinclair,Louw等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的语音学中借鉴来,运用到词汇语义学和词典编纂中的一个概念。语义韵律是一种特殊的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特征。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具有特定语义特征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形式和语义的结构式中。理解韵律结构的构成部分及其关系,对于把握语言词汇和结构的深层语义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弗斯的音位分析理论外,语义韵律的研究还得益于语境理论搭配研究的深入发展。语境研究和搭配研究是英国语言学家在语义研究方而取得的宝贵成果,与严格区分形式和语义的观点相对立。
英国语言学家重视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伦敦大学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对原始文化调查时认识到语言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需要重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他认为,词是工具,意义是工具的使用,语义与所指的物质特征没有关系,而与词的功能有关系。他还提出了“典型语言环境”的论说,提出在分析典型语言环境时要注意以下因素:篇章本身的内部关系、语言环境的内部关系与环境的特殊组成成分之间的分析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弗斯不像马林诺夫斯基那样只注重词语的功能和应用,他不仅分析了词的所指意义,而且说明了词语的搭配意义,词的一部分意义取决于搭配。将词语的搭配意义的分析提到研究视野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进步。
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描写语言的一种新方法。搭配研究语言单位与其左邻右舍的语言单位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类范围较小的语境,是语言系统范围内的语境,是一种对词语等语言单位的语用分析。
语义韵律是一种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色彩。这种语义色彩可能是积极的、令人愉快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让人否定的,但大多数的词语是中性的。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特定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结构模式中,合乎所说的“习语原则”或“熟语原则”(习语原则是语言中存在的处于近乎固定形式的组合,其中各构造成分具有单一选择性,但是它们又可以分析为不同的成分)。语义韵律研究通过语言单位间的组合关系来探讨语言单位之间语义的相互影响,从而可以为确定词汇语义和用法提供某种启发。语言单位是一个包括许多类别的概念,包括语素、构词词素、词、固定语甚至语句中的构造成分。共现并不仅仅指某一词语与其他某些词语或其他语言单位在文本中的习惯性出现,它还指该词语与具有某种语义特点的语言单位习惯性出现的情形。共现是一种搭配,搭配根于语义,搭配的双方是语言中已经组合在一起或能够组合在一起的不同的语言单位。
二、运用语义韵律理论辨析汉语近义词
语义韵律是一种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色
彩。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特定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结构模式中,也就是我们说的固定搭配。下面我们看看在这种所谓的“固定搭配”的支配下的近义词是如何搭配的,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固定”的搭配。
1.我希望老师每天不留作业。
离开故乡三十年了,爸爸渴望早点儿见到我的爷爷奶奶。
2.大家都在教室里说话,很不安静。
老王退休在家,过着清静的生活。
3.这次代表团的到来主要是为了考察工厂的生产条件。
对于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4.她怕家里的人知道这次考试的结果。
酒后驾车必然后造成不良后果。
5.对不起,我们不能采纳你的建议。
领导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这两个人分别对待。
上面五组十个句子,分别选取了五组近义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只可以选择甲词语而绝对不可以使用乙词语,除了词语本身的细微差别,我们从语义韵律学的角度分析下这些所谓的固定搭配。
“渴望”和“希望”都有“想要”的意思,但是意义的轻重有区别。“渴望”程度较高“十分迫切”语义较重,我们常用“渴望爱情”“渴望幸福”等,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三十年不见的父亲母亲,必然是一种十分迫切的态度,所以选择了“渴望”。“希望”则是一般的想法、意愿、要求,和渴望相比程度较低,我们常说“希望破灭”“充满希望”“饱含希望”等。可见,在连贯的语言环境中,语义的轻重对于近义词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
“清静”与“安静”都有形容词用法,但语义侧重不同。“清静”侧重于不嘈杂、无干扰,更多用于人为状况的描写,强调的是人整个身心的感受;“安静”侧重于没声音无吵闹,多用于自然环境的表述,如“考场、教室”等。前一句中“大家都在说话”已明确教室很吵闹,所以用“安静”,而后面一句退休以后的生活,是一种老王的追求,含有人为因素,所以选择“清静”。在这组固定搭配中,不同的语义侧重点在词语的选择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考察”与“调查”都表示“为了一定的目的,深入实地,仔细查看”。但“考察”适用于相对比较重大的事物,目的是探求事物的本质,带有科学研究的性质,使用范围较窄,像“科学考察”“资源考察”等均属“考察”之列;“调查”是以弄清事实,查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为目的,适用于各类事物和人,使用范围较大,比如“进展情况”“人口数量;“客观效果”等都要用“调查”。在连贯的语句中,由于近义词适用范围的不同造成了这两个近义词的不同搭配。
“结果”“后果”都有“事情发展的最终状况”的意思,但感彩不同:“结果”泛指最终状况时,可以指好的结果,也可以指不好的结果,是中性词,“考试”“比赛”“化验”“检查”等都用“结果”来表述。而“后果”在指事物发展的最终情况时,则侧重指事物发展的不好结局,多用于消极方面,如“事故”“战争”“饮酒”“谎言”等。语义色彩的不同在词语的搭配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语义色彩的不同完全符合语义韵律学的概念。
“采取”与“采纳”都有“选取”的意思,但二者的语境搭配不同。“采取”强调的是“取用和实施”搭配的对象常是“措施”“行动”“态度”“方法”“手段”等;“采纳”强调的是“接受”,搭配的对象常是“意见”“主张”“建议”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11
关键词:
共时与历时;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研究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为现代语言学理论系统的建构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撑。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体系中,共时与历时的观点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所谓“共时语言学”,是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所谓“历时语言学”,是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1]136。按照索绪尔的观点,一种语言现象总是处在共时和历时的交叉网络中。因此,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去观照存在的语言现象,语言研究和语言应用才有价值和意义。将共时与历时分析的方法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学习之目的。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拟从共时存在描写和历时演变分析两个维度,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近义词、多义词和成语等词汇教学的策略。
二、共时分析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共时性研究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外汉语共时性教学策略就必须涉及到对比分析、语义、语用和功能等方面的探讨。
(一)对比分析把握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对比分析,源于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是将目标语同母语的语言系统进行共时性对比研究,寻找相互之间的异同点,揭示各自的本质特征。目标语与母语的相似部分少干扰,易掌握;目标语与母语的相异部分多干扰,难掌握。教师将学生的目标语与母语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
1.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有利于对外汉语的教材编写和课堂设计
只有教师在深刻了解自己所教语言和学习者的母语之后,才能编出好的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有利于他们排除母语习惯的负迁移作用,发挥正迁移作用,从而达到正确运用外语的目的。[2]1”比如:汉语中有许多兼表“从事某职事”和“承任该职事的人”这两种意义的双音节词,例如:导演、指挥、看守、督查、编辑、翻译等。这些双音节动词能够较为自由地将动作转指为施动者,通常不需要在形式上作标记,这与较为能产的派生语言不同,如,英语中有大量的构词前、后缀,动词将动作转指为施动者时,通常要加“-er”或“-or”,因此汉语中许多兼表“从事某职事”和“承任该职事的人”的多义词对应英语中的两个词:翻译:interpret/interpreter;导演:direct/director;督察:inspect/inspector;看守:caretake/caretaker;指挥:conduct/conductor;编辑:edit/editor。许多学习者没能克服母语词汇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进行了错误的类推,按照母语派生词的结构特点仿造出了导演人、指挥人和编辑人,等等[3]。又比如:汉语中有些成语是和其他语言中的一些成语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的。如“熟能生巧”对应“practicemakesperfect”、“晴天霹雳”对应“aboltfromtheblue”、“趁热打铁”对应“strikewhiletheironishot”,像这些在英语中基本对应的成语,就可以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记忆。再如日语中有很多字形、语义和用法都与汉语基本相同的成语,如:一诺千金、一举两得、泰然自若、温故知新等,对于这类成语,教师应启发学生发挥其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同字形而不同语义的成语,如日语中用“落花流水”比喻男女之间的相爱相思;“一刀两断”表示迅速地采取果断措施,对于这类成语教师可以提供大量例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并理解成语,帮助他们排除母语的负迁移作用[4]。
2.对比分析的诊断功能有利于对外汉语的水平测试
语言测试通常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测试项目进行测试,一般集中在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困难的项目。这种困难主要来自外语本身的特殊性或母语与外语的差异点,从而确定测试的重点和难点[5]。比如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部分试题的设置就是依托对比分析的理论。对比分析不仅能完善语言学理论体系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还能更好地为外语词汇教学实践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教学理论模式,它的预测功能和诊断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从三个平面辨析近义词
所谓“三个平面理论”,是指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要区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而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又要将三者结合起来的思想。1981年,胡裕树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中率先提出这一理论,指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6]337尔后,文炼、胡附《句子分析漫谈》对此作了进一步阐发,认为“虚词的作用也有语义的、句法的、语用的区别”,并指出“必须区分一般主语(陈述对象)与话题主语(脱离句法控制的话语焦点)”,“独立成分”与“提示成分”都属于语用成分[7]。正式提出“三个平面”这一名称,并从理论上首次进行全面阐述的当推胡裕树、范晓合写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8]。三个平面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汉语语法理论上的一个杰出贡献,它在198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这一理论视角也用于汉语研究和应用的其他方面。汉语中的近义词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瓶颈问题,也是HSK汉语测试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选取汉语学习者在使用中容易出错的几组近义词,从语义、语用、功能三个平面进行共时辨析。
1.辨析语义细微差别
“科学地分别、准确地辨析近义词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引导外国留学生从本质上认清相关近义词语义各个方面的异同,是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正确使用近义词的必要前提。[9]”例如:
(1)“感受”和“感觉”:“感受”是内心的活动,“感觉”是除了内心的活动以外还有感觉器官的活动。如,我感觉(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感觉(感受×)有点儿冷。感觉(感受×)这个人怎么样?
(2)“检查”和“检察”:“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是检举核查,考察(犯罪的事实)。如,应该定期检查(检察×)身体。加强对大案要案的检察(检查×)工作。
(3)“欣赏”和“观赏”:“观赏”是以愉快的心情看,用的是视觉;“欣赏”以愉快的心情看或听,用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另外还有认为好,喜爱,表示肯定的意思。如,观赏(欣赏√)精彩的杂技表演。大家欣赏(观赏×)他的才华。他的休息方式是欣赏(观赏×)古典音乐。
2.深入语境,区分不同语用色彩
一些留学生因为不清楚词语的语用色彩(感彩、语体色彩)而出现近义词语用偏误,所以学会辨别语用色彩,对学生正确使用近义词会大有帮助。感彩主要分为褒义、中性、贬义。通常带有赞扬、喜爱、肯定等感彩的为褒义;带有憎恨、厌恶、否定等感彩的为贬义;不表褒贬的为中性。如“成果、后果、结果”这一组词,都有“结果、结局”的意思。不同的是,“结果”是指事情发展的最终状态,既可以指好的状态,也可以指坏的状态,为中性;“成果”是指取得的成就或成绩,带有褒义色彩;“后果”是指糟糕的结局、不好的结果,含有贬义色彩。还有,顽强—顽固;机智—狡猾;教诲—教唆;宠爱—溺爱;赞扬—吹捧;果断—武断;团结—勾结。语体色彩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例如,“恐惧”和“害怕”,“恐惧”常用于书面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表达“万分恐惧”、“恐惧不安”等;“害怕”多用于口语,“害怕天黑”、“害怕考试”。再如,高兴—愉快、长处—优点、小气—吝啬、还是—依然。
3.区分词性和搭配对象,通过组合关系认知语法功能
词性不同,词语在句中位置不同,语境搭配也就不同,因此,帮助学生区别近义词的句法功能是词汇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比如:
(1)“忽然”和“突然”:在动词前可以相互替换,“突然”是形容词,既能作定语,也能作补语;“忽然”是副词,就没有这种语法功能。如:突然(忽然√)下起雨来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忽然×)。
(2)“清楚”和“清晰”:“清楚”是动词也是形容词,且可以重叠;“清晰”只是形容词,不可重叠使用。如,耳机的声音很清楚(清晰√)。我清楚(清晰×)他的情况。风景看得清清楚楚(清清晰晰×)。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区分词性,还应抓住词语的搭配对象来指导学生辨析近义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规律性的词语组合,指出近义词在搭配上的不同特点,进而帮助学生确定近义词的语义范围,使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体会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近义词使用的准确性。例如[10]:
(1)“期望”的对象在未来;“希望”没有这个限制,且可以作“有/没有”的宾语。
(2)“从未”否定说话以前的动作和情况,常与“过”搭配使用;“从不”表示对意愿的否定,可以否定说话前和说话时的动作、情况。
(3)“消除”的对象为抽象的事物,“清除”的对象多为具体事物。
三、历时分析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历时性研究是关注同一语言要素或关系,在不同时间层面上的状态以及状态的演化。虽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现代汉语的词汇知识,但是由于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某些词汇特征源自有规律的历时演化,词语现代的含义与古代的含义之间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所以不论是词汇研究还是词汇教学,都应力求沟通古今,了解词义的演化过程。将词语的历时演化与共时特征联系起来,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词语。提高词汇习得质量,减少反复机械记忆的负担,许多因字面意思而引起的困惑也可以得到解决,真正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词汇能力。
(一)源流关系梳理强化对多义词语义理解
在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对词语现代使用情况作细致描写外,还要对词义的来源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旧词语的消亡,新词语的产生,词汇演化是历史必然。同时,作为新词语产生的一种方式——旧词赋予新义,也是汉语词汇历史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些词语常常由单义发展为多义,让词义内涵更加丰富,使语言可以更经济高效地运转。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应以一种发展的眼光,从历时的角度去探索词的意义,进行词源教学,寻觅具体词的来龙去脉。分析不同义项间的源流关系,才能拓宽词汇教学的思路,增加学生的词汇知识,加深他们对词义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在课堂上讲解词语的产生和词义的具体演变过程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词义演变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义项归类,从而强化对汉语多义词的理解性记忆。在词典中,多义词的若干义项逐个排列,但实际各个义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它们有的是词语最初的本义,有的是最常用的中心义,还有的是通过派生出来的引申义、转义或比喻义等。因而,在本义与派生义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词义的历时演化。以“老”为例,《说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我们可以认为,“老”字的本义为“年龄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老”共有17条义项[11]:①<形>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②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③<动>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了;④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⑤<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⑥同):~厂|~朋友|~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了;⑥<形>陈旧:~脑筋|~机器|这所房子太~了;⑦<形>原来的:~脾气|~地方;⑧<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⑨同):油菜太~了;⑨<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⑩(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剂;⑪<形>(某些颜色)深:~绿|~红;⑫<副>很久:老张近来很忙吧,~没见他了;⑬<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⑭<副>很;极:~早|~远|太阳已经~高了;⑮<形>排行在末了的:~儿子|~闺女|~妹子;⑯前缀,用于人称、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王|~三|~虎|~玉米;⑰(Lǎo)<名>姓。研究表明:辞书义项的排列基本上可以反映出词义演进的历史。下面我们就从“老”的本义出发,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列的这些义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词源与义项归类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17个义项进行归类分析。通过义项归类,学生会发现通过①能推出②,进而再推出③。这些义项的共同语义特征是“年龄大”,引申含义是“经历时间久的”。再以这一特征为联系点,可以推出⑤⑥⑦⑫,又因“经历时间久”,而导致“程度、状态发生变化”,从这一联系点上,又推出⑧⑨⑩三个义项。接着指出,“老”字作为形容词,经常与名词搭配,构成名词词组,天长日久,在词组凝固成词的过程中,前面的修饰部分“老”发生虚化,由一个词变成了一个语素,[12]词缀“老”(义项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然后,教师再补充对学生而言的新信息,如④⑪⑬⑭⑮,让学生自行归纳整理。[13]语言是一个开放、不断变化的系统。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人的思维不断精密化等,都会在汉语的词汇中留下痕迹。尤其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词汇教学不可能涵盖所有,包括一个词的所有意义。因而,指导学生运用词源与义项归类相结合的方法来自主学习多义词,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词语本义,构建一个动态发展的词义脉络,结合词源学习与义项归类,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更多的多义词。
(二)追根溯源识记成语
汉语成语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每一个成语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对成语进行追根溯源,不但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成语的意义,也能让他们在成语教学中学习中国文化[13]-[14]。在成语教学中,把成语的“源”介绍清楚了,其引申义、比喻义也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守株待兔、瞎子摸象、拔苗助长、掩耳盗铃、塞翁失马、愚公移山、黔驴技穷、精卫填海、狐假虎威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极强的故事性,采取播放短片或讲故事的方式来阐释成语的深层含义,可以帮助学生增进理解,加强记忆。例如“守株待兔”[16]218,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现象。通过探索和分析成语的来源,既可帮助学生掌握“守株待兔”的含义,也能助其明白“只有踏踏实实地付出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从而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此外,许多成语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模式化形式结构,“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语素,便可引入一系列同格式的成语。教学时可依据这些具有派生能力的格式,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成语。”[17]如在讲授“弦外之音”这一成语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助词“的”。相同结构的成语还有“莫逆之交”、“前车之鉴”、“惊弓之鸟”、“等闲之辈”、“用武之地”等,根据这一模式化形式结构,学生便可推导这些成语也都是定中式名词性成语,这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其准确应用相同结构的成语,又加深了他们对词义的理解,强化了记忆。
四、结语
在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共时和历时观点的指导下,通过对词语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追溯,加深了我们对词语特征和规律的认识,也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当然,在理解“共时”与“历时这两个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时,也不能机械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注意结合词语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在教学活动中,要认同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语义、语用和语法功能这三个平面入手展开近义词的共时辨析,有选择性地对多义词和成语进行追根溯源,帮助学生强化词汇的理解性记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博.汉语词义衍化规律的微观研究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9(3):355-368.
[4]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5]张利.浅析对比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7):76-77.
[6]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7]文炼,胡附.句子分析漫谈[J].中国语文,1982(3):161-167.
[8]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2):7-16.
[9]刘雅文.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辨析的若干对策[J].新西部,2012(12):159-166.
[10]杨寄洲,贾永芬.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郭作飞.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6):50-56.
[13]程天添.原型理论视野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老”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9):143-144.
[14]祝东.论诗词读诵吟唱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4):149-152.
[15]杨光.论土家族民间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与途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105-107.
篇12
一、“导”学生发展规律,运用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地重复出现,经常起作用。汉语文的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段、篇章以及修辞、逻辑等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汉语文教学也应按着这些规律去进行和指导语言实践。因此,在汉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使学生长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这就是“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比如,给学生讲近义词知识,指导学生找近义词训练时,不是叫学生盲目地去找近义词,而是“导”学生发现近义词内在的规律,然后使学生运用这一规律去找近义词。其具体做法如下。
(1)有目的的感知活动。首先,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感知材料。比如,“惊诧―惊愕―惊骇―惊慌―惊悸―惊恐―惊奇―惊吓―惊讶―惊异―惊疑”“严密―周密―精密―缜密”“敬仰―尊敬”等三组近义词。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组近义词的构成特点。结果,学生会发现这三组近义词的形式特点是:“AB―AC―AC―……”“AB―CB―DB―6”“AB―CA”。
(2)分析归纳,发现规律。在感知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感知活动中所得的材料,归纳感知材料的本质特征:这三组近义词,每组都有一个共同音节,或者在前或者在后,或者互相交错。接着,从中得出结论,发现相应的规律:部分双音节近义词,往往有一个音节相同,另一个音节不同,对于这类词,我们可以从那个不同音节所代表的词素上去看它们的区别。
(3)运用规律,用以指导。学生掌握部分双音节近义词的内在规律,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知从何下手,感到茫然,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一规律,自己找出双音节词的近义词,并且其数量和范围比以前大有增加。学生运用这一规律找近义词的做法是:找一个双音节的近义词时,先抓住其中的中心音节,用之组词,然后分析这个新组出来的词跟原来的词有没有意义相近之处;如果有意义相近之处,它们就是近义词。
“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自学习惯,学会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必须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能力,养成习惯。为此,教师为学生创造出发展自学能力的条件。
(1)创造情境促进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学,使他们形成自立精神,打下自学能力的心理基础和习惯基础。如,以前教师包办的生字、形近字、多音字、生词、近义词、组词、造句等教学内容,根据其难易程度,大部分都交给学生自己去学。
(2)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的奋斗目标。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基础的差异,帮助每个学生确定具体的奋斗目标。如,帮助识字基础差的学生确定拼音、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形声旁等方面的具体学习目标;帮助朗读能力差的学生确定文字的读音、词义的理解和语义的停顿等方面的具体训练目标;帮助语法基础差的学生确定单句句子成分、关联词语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等。
(3)给学生拟订预习提纲,及时检查预习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按照提纲自己预习,教学时按照提纲检查预习效果。预习提纲一定要具体,要切合实际,不要太虚、太难。太难太虚,学生就不给你做,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4)转移家庭作业的重心。家庭作业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家庭作业的内容,一是巩固,二是预习。巩固,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预习就是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进行准备。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家庭作业的重心放在巩固上,不太重视预习,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应把家庭作业的重心由巩固转移到预习上来。这不但能为教师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扫除障碍,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留家庭作业和检查作业,都应把重心由巩固转移到预习上来,当然不能偏废应有的巩固。
“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就能使学生“自学在前,听讲在后”,以利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目的。
三、“导”学生在练习中发展智力
练习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做好课本中现成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有事可做,比较紧张。同时,还要自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题供学生做,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以促进知识变为能力。现在,教学中供学生做的自编练习题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1)一元多式型。这就是围绕某一种基础知识编出的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其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基本功训练,巩固某一种基础知识,进而化之为能力。如,围绕近义词知识,编出找近义词、辨析词义并分别造句、选词填空、改正病句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围绕复句知识,编出分析层次、把几个单句联成复句、用关联词语造复句、改正有病复句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题。
篇13
“违反”与“违犯”
都有违背的意思。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纪律、制度、政策、法则、规程等),意义程度较轻。“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程度较前者重。如: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国家法律。
“退化”与“蜕化”
“退化”,指机能的减退甚至消失,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蜕化”则指本质上的变化,比喻腐化、堕落,程度较重。如:作为干部,随着官龄的增长,感官功能退化无可非议,但若思想蜕化变质,则为人们所不齿。
此外,像“审定”与“审订”、“篡改”与“窜改”等,都属此类的同音近义词。
二、看对象
“抚养”与“扶养”
都有养活、供养的意思。
“扶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而“抚养”则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如: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扶养父母的义务。
“起用”与“启用”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对象是人。如:要大胆起用老干部。而“启用”则指开始使用,多用于指设备、设施、印章等,陈述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如:学校启用新印章的通知已起草完毕。
“灌注”与“贯注”
“灌注”,表示浇进、流入,本用于指液态物质,引申为精神力量的输入。而“贯注”则指集中、投入,多用于精神、精力、注意力等方面或指(语意、语气)连贯、贯穿。如:父母把全部心血灌注到了子女的身上,使子女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了自己的事业中。
另外,“分辨”与“分辩”、“贯穿”与“贯串”、“树立”与“竖立”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三、观范围
“制定”与“制订”
“制定”的应用范围较广,且意义较重,往往用于涉及全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制定方针路线。而“制订”一般用于局部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合同、规章等。
“启事”与“启示”
“启示”,指启发,使人有所领悟,往往直接揭示道理。而“启事”则指一种公告性的应用文体,是为了声明某事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刊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出来的文字,使用范围较窄。如:由一则寻人启事受到的启示。
四、辨词性
“法制”与“法治”
“法制”,指法律、制度,是名词。而“法治”多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是动词。如:在当今法治社会,每个人都要增强法制观念。
“品位”与“品味”
“品位”,本指矿石中有用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引申为对文学作品或人的行为的评价,是名词。如: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就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而“品味”多用作动词,指品尝、欣赏、体会。(“品味”还有一个意思是品质风味,使用较少)如: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五、试搭配
“必须”与“必需”
“必须”,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一般用作状语,后面往往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副词。而“必需”意为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形容词,多用于名词前,作定语。如:我们必须坚定原则,而为了实现目标,我们也要有原则许可下的必需的灵活性。
“流传”与“留传”
“流传”,意为传下来或传播开,一般与之搭配的是神话传说、故事、消息等。如:精卫填海的神话至今流传。而“留传”则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一般是具体的物品,如土地、房产、秘方等。如:据说这是祖辈留传的秘方,相当灵验。
“以至”与“以致”
“以至”,所连接的因和果有由此及彼的延伸关系,可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长、加深、扩大或缩短、减轻、缩小等,含有一直到的意思;也可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句的程度和结果。如:我们制订规划,既要考虑今年,也要考虑明年,以至后年。
而“以致”,所连接的大多是不好的结果,有“从而导致”的意思。如:他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以致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六、审褒贬
“沟通”与“勾通”
“沟通”,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是中性词。如:沟通两国文化。而“勾通”则指暗中串通、勾结,是贬义词。如:分子与某些西方大国相勾通,破坏两岸的和平、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