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文化心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文化心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文化心理

篇1

一、“羡慕嫉妒恨”的起源、词义分析

(一)起源

1.关于“羡慕嫉妒恨”在网络上的引用可以追溯到CUCN201[最近网络上人气爆棚的网配组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6级语言传播系的201宿舍的四个男生组成]在《搞笑漫画日和》之动画第一季的第十话西游记。在旅程的终点,唐僧所说一了句:“这才是为师的完全体,羡慕嫉妒恨的话,你们也去买呀”。

2.“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在2009年。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接近7千万,很多地方都出现排队购票的场面。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也很惨,有说低俗、像二人转、像小品、就是不像电影的,也有说美术风格陈旧、全靠摔跟头博取笑声的。当年12月13日,新浪娱乐独家连线张伟平,他对这此一一回应:“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

3.然而,在大陆地区这个词语的最新流行应该是出自于2010年综艺类节目的收视冠军——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武潇,主持人孟非以及点评嘉宾乐嘉老师都多次使用了这个词语,由于《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使“羡慕嫉妒恨”也在大陆地区开始广泛地流行开来,在2009年热播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男主角余味说过“羡慕嫉妒恨”。2009年热播电影《夜店》中,徐峥扮演的何三水也说过“羡慕嫉妒恨”。此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于是这个词语真正成了又一个词语新秀。

(二)词义分析

1.“羡慕嫉妒恨”是一种特殊的由三个动词组成的形容词,是一种修辞形式。这个词用的很精妙,羡慕-嫉妒-恨,层层递进,形象地展现出人类某种特定情感的发展轨迹,从善意到恶意,没有停顿、无须过度、一气呵成。而且,“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即嫉妒,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现代汉语中还没有直接表达这一语义内涵的词语,是一种语言表达系统的缺位现象[1],“羡慕嫉妒恨”的创造使这一语义空位得以填补。

2.动词的基本用法是作谓语,当然也有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然而,在“羡慕嫉妒恨”出现以后,我们发现,几个动词的连用也可以作定语。例如,“亚马逊电子书作者可拿到相当于销售额70%的版税,而大出版商向作者支付的电子图书版税仅为17.5%。对此,国内一大批作者似乎只能发出“羡慕嫉妒恨”的感慨。[2]”从这个例句中可以看出,“羡慕嫉妒恨”被当成了形容词来修饰“感慨”。则可以证实此词有作定语的功能。与此相似的形容词也有一些,例如:“空虚寂寞冷”、“无聊孤独闷”等。

3.“羡慕嫉妒恨”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现如今,这三个动词连用组成的形容词或动词生动灵活地表达出人们的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修辞手法在传情达意是的巨大作用。也就是,修辞的实质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3]。

4.根据对该词的调查,我认为,这三个动词的连用增进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换言之,几个动词的连用可以增强句式语气,起到强调的作用。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这个词分开,不要写成“羡慕、嫉妒、恨”或者“羡慕·嫉妒·恨”,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至使之韵味尽失。

二、由“羡慕嫉妒恨”的产生窥探出的社会文化心理

许多学者在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时候,必然会顺理成章地迈上研究该语言背后或是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文化心理的道路。同样,当我探索“羡慕嫉妒恨”时,也发现,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及社会的某一方面的心理和特性。“羡慕”、“嫉妒”、“恨”这三个词原本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只是一个中性词(“羡慕”带有褒义之意)。然而,在把这三个词连用之后,其褒、贬之义立即分明。从“羡慕”生“嫉妒”,再由“嫉妒”生“恨”,这样一个词义、情感层层递进的词汇反应出当今社会人们心理的最重要的特征——嫉妒。正因为如今社会压力加大、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挑战从四面八方扑来,才使得一部分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或是冒失冲动,或是焦躁不安,亦或是畸形变态,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人们的日常表达之中。而更多的人们注重社会中的财富、物质和名声,才促使“羡慕嫉妒恨“的产生,用以表达深层次的“嫉妒”之意。人们用其中的某一个词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因无法得到某些华丽的身外之物而产生的“酸葡萄”心理,更不能充分发泄出自己“由爱生恨”的内心情绪,所以才下意识地从口中迸出“羡慕嫉妒恨”一词,以展现层层递进的内心“热火”。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语言演变中,出现了“葛氏定律”这一名词,也叫做“劣义驱逐良义定律”[4]。也就是说,当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同时兼有褒义或中性和贬义时,那么在该词的发展过程中,表贬义的部分一定会吞并另一部分,从而占领上峰位置。其表示褒义或中性的部分或是渐渐消失,或是被应用于其他语言形式中。然而,对于“羡慕嫉妒恨”一词,我认为,它并不符合“葛氏定律”。尽管这个词也同时具有良义和劣义,但从其流行之初,其贬义之意就自动占据上峰,成为名人和普通人表达因嫉妒而产生的内心愤恨情绪。相反,该词中的褒义意(“羡慕”)从一开始就几乎未出现过,至今更是消失殆尽。这是由这个词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即三个动词连用,层层递进,表强调。

“羡慕嫉妒恨”以其独特的语言内涵及语用价值为大众所喜爱,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用语。而它所反映出的语言现象和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样值得我们继续探索,这也必定会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威.“羡慕嫉妒恨”的流行.语文建设.2011年第5期

篇2

1医学英语术语汉译策略及方法

1.1音译

音译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借词法(黎昌抱,2001)。音译利用读音与英语发音近似的汉字进行直接地转译,汉译文字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语音,并失去汉字自身的意义。在原英语术语没有对应中文或人们对新事物颇为陌生的情况下,许多译者往往采用音译的策略对外来英文术语直接借用,从而有利于新事物的快速传播。

1.2意译

意译指将构成英语术语的词素用对应的汉语词素进行翻译。意译强调事物的本质、用途、特点等等,让读者能够快速、直接地理解把握术语的含义。同时避免了音译术语冗长难读、读者容易产生错误联想等不足之处。意译而来的医学术语占外来术语的大部分。

1.3音意结合

音译结合意译的策略一方面保留了英文原词的风格及读音,另一方面也让读者能更清楚把握词意。医学术语汉译音译结合多应用于翻译包含有特殊地名、人名冠名的术语。医学英语术语特点之一是冠名词的大量使用。对这些特定冠名词进行汉译时,首先需要了解术语的词源及原文真正的含义,再根据术语的构成,多数情况下对人名、地名进行音译,对术语中表示词性及类别的词素进行意译。例如TetralogyofFallot(法洛四联症)、Parkinson’ssyndrome(帕金森氏综合征)、Meniere'sdisease(美尼尔氏综合症)、Cushing’ssyndrome(库欣综合症)等。这些例子都通过音意结合,保留了原词的音和形,同时兼顾其词意。当英语术语的词源对译词的影响较小,为了让读者更准确、更直接地把握术语含义,译者会选择意译来直观表达。如loopofHenle(髓袢)、Bowman’sCapsule(肾小囊)、fallopiantube(输卵管)等。这些词例的汉译都省略了对英文原词定名词的转译,而采取直接完全意译的策略表达术语含义。

1.4形译与借用

所谓形译,即在汉译过程中借助英语原文,或通过汉语加工,选择形象生动的词素转译原词中对事物形状、形态特点的描述。如spiralfracture(螺旋形骨折)、T-bandage(丁字带)、U-shapedplastercast(U形石膏托)。这些英语术语中均具有对事物形状的描述。通过形译,译词最大限度保留对形状的一致地、形象地描述。另外,医学英语术语中具有大量的首字母缩写词,这些缩写词具有特殊、固定的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译者采用字母直接借用的方法进行翻译,或借用字母与汉语词素搭配,从而更能简明地表达词义(黎昌抱,2001)。

2汉民族社会文化心理对医学英语术语汉译的影响

篇3

一.“词语模”的应用,方便构词。“词语模”的概念是由李宇明提出的,李宇明曾指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 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这为我们分析“晒××”新词语的产生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照。即以“晒××”为“模标”,形成“晒×× ”的词语模,通过对模槽空位“××”的替换,迅速产生了一大批“晒”族新词语。正如新词“的”的高度汉化、语素化一样,“晒”的迅速汉化、语素化也是“晒”族网络新词语快速滋生并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晒”构词的位置、构词的能产性、语义的类化程度和语法功能这些最重要的特点来看,音译词“晒”已具有了较高程度的汉化和语素化,很快就形成了“晒~”的词语模,为“晒”族新词语的快速滋生和流行准备了语言条件。

二.语义丰富,便于表达。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晒”的释义是:(1)太阳把热照射到物体上:烈日晒得人头昏眼花。(2)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晒粮食|让孩子们多晒太阳。(3)<方>比喻置之不理;慢待:把他给晒在那儿了。[1]第三个释义应该是受南方部分地区方言词的影响。然而,在流行词“晒××”中“晒”不仅仅只有这些语义,正如“秀”一词是从英文“Show”音译过来一样,晒是英文“Share”的音译词,也带有英语“分享”的意思。同时,“晒”进入汉语后迅速语素化,并通过各种当前社会文化心理联想结合,构成了语义丰富的“晒××”流行词。

1.“炫耀、夸耀、显摆”之“晒义”。“晒××”流行词之所以有这个语义,和“晒”字的语源有关。一种是“晒”字是粤方言,粤方言中有“晒命”的说法,在粤语里“晒命”指的就是把自己值得炫耀的东西放在嘴边, 或者迫不及待地讲给人家听,有贬义的意味,不过现在更趋向于中性词[2]。晒的“炫耀、显摆”义,可能谐音借用于“比赛”之“赛”,同时又能与“赛富、赛才华”典故关联。目前我国南方一些方言中“赛”仍有“炫耀、显摆”义,语源上可追溯到民间的晒衣、晒书习俗。古代晒衣的风俗流传至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夸耀财富提供了机会。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此典既是对富豪们本无真才实学却借“晒书”来炫耀、显摆财富行为的一种蔑视,又记写了郝隆夸耀自己满腹才学的文士风流。[3]除了和“晒”字的语源有关外,还和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炫耀成功和财富的社会心理有关。

(1)“何炅、马丽元宵晒幸福“金牌搭档”激情四射”[4]。

2.“与人分享”之义。于英文“Share”的意思一样,晒“可晒之物”。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大部分网民在微博,QQ空间上晒出自己想“晒”的一切。不同于“秀”,只极限于好的方面,这里的“晒”侧重于分享,与人分享不仅是限于好的方面,也可以是不好的方面。“美团网”上,网友会在美团评价页面上晒出自己消费的商品和写下在消费后的体会,一方面是网友渴望与人分享的动机,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有利于作为其他想去消费的网友的参考。

3.“公开、公布、展示”之义。该义可能受“Show”秀的影响或者是《现代汉语字典》对“晒”的一种释义的感染。把能“见阳光”作为想象的基准点。“晒工资”,原来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匿名把自己的收入公布出来。此种做法不称之为“亮工资”、“说工资”,而是称之为“晒”,确实是比较准确、形象。“晒” 本身就是在阳光下进行,具有公开性,这与当今流行的“阳光操作”、“阳光工程”等词语的比喻意义吻合。

4.“计划、谋略、机智”之义。有的网友通过网络平台“晒旅行计划”、“晒装修”等,网友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行为是否可行。这与当前网络互动交流文化有关,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人们之间交流的共同话题。

5.“发泄,晒霉运”之义。该语义应该是受到原本“晒”字语义的同化的结果。我国南方地区四、五月份梅雨盛行,因此有“晒霉”的传统。而现在的许多“晒××”例子中有“发泄,晒霉运”之义。网友们通常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烦心事,倒霉的事“晒”在网上,通过此作为发泄。这种通过“晒”来发泄的方式,其实是和当前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的“快”文化有关,人们在这种重压之下,渴望寻求一丝慰藉的心理。

6.“流行、时尚、潮流标杆”之义。这种语义多数发生在娱乐界、时尚界之间明星和时尚达人们之中。例如“晒服装”、“晒打扮”等等。这与人们追求时尚、“臭美”的心理有关。

三.以“晒”语素为核心的“晒××”构词能力强,能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晒账单”、“晒婚礼”、“晒装修”等。是以“晒”为述语中心后加双音节名词或类名词构成的述宾结构。与“晒”的字典原意要求宾语为具体事物不同,这里的“晒”的宾语多是符号化了的,述语“晒”也不再必须有阳光的照射或烘烤条件,变成了一种分享、炫耀行为,主要做谓语、定语。

四.与当前社会文化心理有关。上述提过早在2006年“晒××”就早已经成为了网络流行词,但是我们知道,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当代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词语不断更新,许多新词不断涌现,不断流行,但是多数都是盛行一时,之后就成为“过往云烟”,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记忆之中。然而“晒××”一词经过这么多年,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不仅仅因为上述的“词语模”。最重要的还是和社会文化心理有关。

1.社会的“大开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日趋开放。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的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 张扬自我,凸显个性,已成为现代人新的社会追求。特别是在这个以尽可能地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为特征的眼球经济时代。社会的这种“大开放”氛围为新词“晒××”的流行提供了根本条件。

2.“晒工资”这种让收入“见阳光”的语义,特别是针对国家机关人员的收入,符合现在国家主导的“公开,透明”的思想。

3.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是一个自由、多元、包容、共享的文化,网友们在网上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畅所欲言。同时,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让“晒”宝贝的网友们不在有后顾之忧。在没有互联网之前,由于受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人的家中自珍之物、带有隐秘性的一些事物, 若要拿出来与人分享,往往会受到诸如安全性、隐私性等诸多不便因素的影响。互联网出现后, 在网络上将自己的所爱所好的收藏挂上去晒晒,既能得到与他人分享沟通的乐趣,又可以借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身份, 较好地免除了无为的泄密之忧。这给以与他人分享为主要目的的“晒客”们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晒”智的机遇与土壤。

篇4

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大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上网聊天,是想感受网聊的趣味性,享受放松带来的愉悦。同时,为使自己的言谈更具吸引力,说话者需要选择更别致的方式。采用生动新颖的表达形式、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气氛,既展现了年轻人富有活力的特点,也是现代人追求轻松、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的自然体现。

二、求新求变

“求新”就是赶时髦,追求新颖别致。多数网民都很年轻,不喜欢遵循传统,不爱用“老套”的表达方式,总想求新求变,而网络媒体给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追求时尚、反对传统、求新求异的表现舞台。正如周日安所说:“为了与众不同有意创造新词张扬自我,充分展示个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6]

某些网络词语的形成是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影响追求新潮、时尚的结果。网络用户大部分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都市青年人,他们容易受到港台或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得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很多新奇另类的词语,比如,用“养眼”来表示“好看、漂亮”,用“粉丝”来指称“崇拜者、歌迷、影迷”,用“吐血”来形容“心情郁闷”,用“抓狂”表示“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用“顶”来表示“支持”,用“闪”表示“离开”;还有,表示性状程度高也抛弃了“很”、“非常”等字眼,而代之以“粉”、“超”、“巨”等新鲜字词。这些都说明,追求时尚、赶时髦这股风气不仅盛行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当中,它也充斥于网络世界,体现在网络词语的使用上。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赶着的现代人早已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求不拘陈规,追求新鲜刺激,青年人趋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在英语中,动词加后缀ing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行为,英语的进行体已经融入了网络语言的语法,表示正在做某事也用ing,比如“这次考试挂科,郁闷ing”、“终于赢了一次,得意ing”;原本正常的字被分离开来表示原义,如“超强”变成了“走召弓虽”; i love you=爱老虎油;还有,“强、狂、严重”在句子中可以做状语,如“狂晕、严重同意、严重喜欢”,“超、巨、呆、毙”等粘着语素都作为自由语素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如“偶gf超靓(巨美)”[7]。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的:吃不叫吃,叫“撮”;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倒霉不叫倒霉,叫“衰”;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这些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新异、鲜活,充满形象感、表现力。

三、从众与模仿

社会心理学[8]认为,从众是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比如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吃饭,而我们对那里的饭店又不了解,在有几家饭店让我们挑选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选择人多的饭店吃饭,这就是最普遍的从众行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年轻人,尤其是20岁以下的学生,模仿心理和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习惯于模仿老师、家长、同学的行为方式。在网络交流上,他们会模仿使用别人的新颖有趣的表达形式,比如,当看到有人用“偶”来称呼“我”、用“虾米”来替代“什么”、用“稀饭”表示“喜欢”,有些网友觉得这样卡通化的表达很有个性,从而模仿体验。网络交流中一些特别句式使用较多,如“……的说”、“……死掉了”,也是网民模仿的结果,“我要回家的说” 中“……的说”没有实际意义,“我高兴死掉了”中“死掉了”也只是起加强语气作用,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体现了网民追求新奇、喜欢从众的心理。

网络新词一旦受到网民们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仿制出更多的词语,如“粉丝”一词源于英语fans,意思是崇拜者、追星族,由于网民大都略懂英语,追求时尚,于是“粉丝”就成为一个强势的成功模因,[9]得到复制和传播,甚至某超女的“粉丝”被称为“凉粉”。这些是典型的从众心理的体现。这种从众行为的实施,一方面因为网络语言新颖别致,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缘自网民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网民群体的需要。

四、调侃戏谑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和相对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在这个大众传播媒介多样化、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过去神秘的东西已不再神秘,传统的权威和价值也逐渐褪掉神圣的外衣。这样,伴随着人们对崇高、庄严的推崇渐减,又加上当前通俗文化的盛行,追求轻松有趣、调侃传统的社会心理已经演化为一种潮流。再者,有些网民精神生活贫乏,百无聊赖,他们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以恶作剧的方式对其他的人或事物进行调侃、贬抑。比如,“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却有网友借“太平公主”之名来戏称“胸部平坦的女性”,而人们喜欢的“偶像”也被调侃成了“呕吐的对象”;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利用的也恰恰是网民的各种心理,比如“芙蓉姐姐”的成名就是利用了大众的戏谑心理,她的存在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合法地吐口水的情境,反而促使自己“蹿红”。语言中许多词语被网友以调侃的态度进行曲解,赋予新的“意义”,如“特困生”本义指特别贫困的学生,这里指的是上课特别容易犯困、爱打瞌睡的学生;“蛋白质”表示“笨蛋+白痴+神经质”;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后起之秀”指的是最后一个起床的。如此曲解词义,一方面是由于追求刺激、新奇、好玩、调侃,还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即对传统“崇高”、“美”的一定程度的淡化、怀疑和抑制,体现了平民精神唱主角的一种趋势。

五、追求自由与宣泄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生存压力,这时人们就需要适当地宣泄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烦躁、压抑、郁闷的情绪。宣泄情绪的渠道很多,如与人倾诉、心理咨询等,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而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它宣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交际的语境是匿名性的,它隐去了人们的姓名、性别、职业、职务等身份标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发帖、留言等无所顾忌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压抑,而不必考虑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作为交际工具,网络语言折射出了人们宣泄压力的心理需求。具体来说,网络语言中大量地存在一些粗话、脏话,例如:tmd(他妈的)、nnd(奶奶的)、sb(傻逼)、sjb(神经病)等,“狗屁”、“败类”、“王八蛋”、“bt”(变态)等字眼也屡见不鲜,用下流的帖子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污辱、嘲弄的比比皆是。过度宣泄甚至滥用詈语只会导致网络交际的混乱和无序,甚至会对交际参与者的身心构成伤害,因此,我们提倡应当把网络语言的宣泄作用控制在合理、和谐的范围内。

以上所讨论的各种社会心理,追求简捷和新鲜有趣是最主要的,这既是由网络交际的特点决定的,也体现了时代特色。如果网络语言不简洁,很难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如果交际的语言平淡无奇,所述内容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而时尚、充满趣味的网络语言,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去追崇、模仿。人们能在网络世界调侃戏谑和自由宣泄,这是建立在网络隐蔽性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1]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6):58-60.

[2]李频华.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j].宁德师专学报,2004,(4):38-41.

[3]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77-80.

[4]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刘钦明.“网络语汇”的组合理据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72-77.

[6]周日安.简论网络语言[j].语言科学,2003,(4):95-100.

篇5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loan words; socio-culturalpsychology

一、前言

外来借词又叫外来词。现代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语,丰富了自身。而英语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大量涌入和广泛流行构成了现代汉语最庞大的外来词阵容。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其蕴涵着的社会文化心理意义,已经成为语言现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内学者对外来借词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对外来借词的分类及其发展的研究见多,如张锦文从英汉借词对比的角度[1]、谢晓虹从其引入的翻译的方法探讨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莫秀兰[2]、黎昌友[3]、习强毅[4]等均对汉语中的外来借词的发展趋势做了有益的探索。英语外来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是特定时代大众文化心理的体现。本文将就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借词的特点探讨分析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将会持续上升。

二、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既有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类,也有生活娱乐、饮食穿着、艺术体育类,呈现出词汇的多方位渗透多层次引进的态势。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这类词汇呈现出流行与发展的趋势。从当前流行的词汇来看,当前英语外来词呈现出如下特点:

1.音译形式和外文缩写形式大量增多,在各种形式的外来词中占优势

现代汉语的英语外来词中,音译词量出现了增大的趋势。董秀梅认为,人们对音译词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已逐渐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因而引起音译词的数量剧增[5]。除了人名、地名、国名外,其他词也用音译的形式,如基因(gene)、伊妹儿(E-mail)、纳米(nanometer)等等。不但新产生的词多用音译的方式,已经意译的词有的又变成了音译。如:carton,早期曾被音译为“卡通”,后代之以意译的“动画片”,一直流行了几十年,而近年来,却又以“卡通”一词取而代之。又如:Taxi一词,最初传入我国时,其音译为“的士”,后人们根据其用途及性质译为“出租车”,总想把前者打入不规范之列,结果“的士”一词不但没有隐逸,反而在口语中十分流行,还衍生出了与之相关的“打的”、“货的”、“面的”、“轿的”、“摩的”、“板的”、“的票”等说法。

为了使语言简练而对词语加以简化、缩略成了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之一。将一个词缩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普遍构词现象,其简缩的途径是把各种词语的关键性词素抽取出来简缩而成,如音乐电视MTV(Music Television);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碟片CD(Compact Disc)、托福TOEF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CT(CellTherapy)、VCD(VideoCompactDisc)等。

汉语外来词的缩写形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大致保留原有的信息,而且出现频率越高,简缩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流行方式愈烈。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高科技走入千家万户普及之际,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等已成人们的日常话题。在科技信息发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形式简单而表意丰富的字母化外来词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尤其是以缩略词方式引进的字母化外来词极显其表意之能,应积极合理地加以运用。从目前的趋势看,音译形式有可能成为汉语大量、便捷地吸收外来词的主要形式,而缩写形式将会长期存在。

2.外来词的吸收和引进不再限于科技等专业领域,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增长的态势,许多是商品名称和商标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语是一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为了更直接、更快捷地进行交流,科技领域里有大量的外来词,如CPU(计算机中央处理器)、DNA(脱氧核糖核酸)、ISO(国际标准化组织)、ABS(汽车刹车防抱死装置)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关计算机的词汇产生速度之快,让我们根本无暇统一译法,于是干脆直接借用,例如Windows95/98/Me/2000/XP、Excel、Word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新外来词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

如娱乐休闲方面有:卡拉OK、KTV包房、保龄球(Bowling)、迪斯科(Disco)、蹦极(Bungee)、舍宾(Shaping)、粉丝(Fans)、 瑜伽(Yoga)、热狗(Hotdog)、桑拿(Sauna)等。

生活方面有:丁克(DINK)家庭、AA制, PC (个人电脑),ATM(自动取款机),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DIY(自己动手制作的)等。

商品、商标方面有:比萨饼(Pizza)、苹果派(Applepie)、汉堡包(Hamburger)、布丁(Pudding)、XO、耐克(Nike)、雪碧(Sprite)、飘柔(Rejoice)、奔驰(Benz)等一大批外国商品名称。

3.外来词的派生和组合能力都很强,呈现词素化、口语化的趋势

英语外来词一旦被人们接受,便迅速流行开来,并被用于派生或组合其他词语。如:由E-mail派生出E时代、我的E家等;由Talk show派生出服装show、我型我show、汽车show、婚纱show等。

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本来是纯粹的音译词,不含任何意,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音译词中的某个音译字逐渐取得了独立性,不表意的成分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或单独使用或派生组成新词,成为一个音义结合的汉语语素。如:

由bar(酒吧)产生“吧”,派生出吧女、吧台、吧柜、吧椅等“吧”;“吧”现在有广泛使用的趋势,语义也发展了,例如琴吧、陶吧、瓷吧、画吧、布吧、网吧、氧吧,甚至于出现了书吧、迪吧、水吧。

由beer(啤酒)派生出生啤、熟啤、冰啤、黑啤、扎啤等。

由bus(巴士)派生出空中巴士、巴姐、豪华巴士、旅游巴士、巴士公司、巴士专线、大巴、小巴、快巴等。

由pie(派)派生出蛋黄派、草莓派、蓝莓派等。

三、 现代汉语英语借词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心理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和心理现象。它们的广泛传播与流行,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和深层的大众心理因素。一些词语之所以流行,在于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含义,即人们对所指现象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趣味以及怀有的某种心理偏见等。它们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是特定时代大众心理条件的特殊体现。

转贴于

1. 音译形式和缩写形式的大量流行是当前汉民族文化在英语借词的选用中求新尚简的语用心理的体现

当今社会是个开放性社会,高效率是时代的特点与要求,对语言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用最简洁明快易懂的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英语音译形式和缩写形式的大量出现,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经济、省力、高效率的产物,也体现了在语言选用上的一种求简的原则,也与今天的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活有关。如APEC这一缩略词被直接运用到汉语中就经历了一段步步简化的过程。APEC的汉语全称是“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在该组织成立的十多年里,我国媒体都使用其汉语简称“亚太经合组织”,直到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各媒体才开始使用该组织的英语缩略形式APEC来报道。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每年各大媒体都会报道亚太经合组织的年会,所以前提条件是人们对这个组织已经非常熟悉,这就为APEC的这一英语缩略形式的借入创造了条件。该组织的名称在我国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汉语全称——汉语简称——英语缩略语,相比之下,APEC要比汉语简称更简单。

当然,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缩略词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直接进入了汉语的使用。如2005年随着超女大赛的火爆,“PK” 频繁进入人们视线。这个词源自英语短语“Play Killer”,本来是足球赛中表示罚点球的术语,后来又被网络游戏和媒体广泛使用。现在的“PK”,综合了“淘汰、胜利、打擂、竞争、二选一”等含义。“PK”被收入200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言之一。这再次印证了:在并存的语言形式中,人们往往习惯于选择音节简短的表达。

2. 现代汉语中外来借词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增长的态势体现了人们在语言运用中追求个性、求新求异的心理

语言心理和其他文化心理一样,有追求时髦的倾向[6]。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物质文明成果的过程中,代表着西方文明的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城市人群,特别是知识青年对西方文化普遍抱有好感,多持认同和崇尚的态度。而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也就自然引起人们的兴趣,得到很多人的喜爱。现代汉语外来借词流行的人群,多数为年轻人。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他们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扬个性,引人注意。如粉丝(fans),这是一个正在流行的音译英语借词,它是“fans”的戏谑音译,意思是崇拜或崇拜者。我们平时所说的“迷”,如歌迷、球迷等等都可以称为“粉丝”。粉丝这种食品是和其他菜类一起煮食的,和什么菜煮在一起,就会有什么菜的味道。用“粉丝”来戏谑那些疯狂的歌迷、球迷等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偶像面前丧失自我的状态。另外,“粉丝”的使用也体现了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求新求异的心理。青年一代对歌迷、追星族、发烧友等词语已经司空见惯,对英语的fans也不以为奇,于是用音译造出粉丝一词,试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使用为文章或娱乐节目、新闻报道增添了戏谑效果,因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个高频使用的英语借词。

再如,构词词素bar(吧)最初指西餐馆或旅馆中卖酒的地方,即酒吧,而后在相关行业领域中就延伸出了吧台、泡吧等词;后来语义进一步发展引申出网吧、氧吧、书吧等,用以标榜自己的经营场所具有较高品味或休闲意味,都可以冠以“吧”的名号。

3.外来英语借词词素化、口语化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自信、包容的社会文化心理

汉语言及其文化在引进外来词的时候,经过不断地融合与调整,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而且迅速地普及。其词素化与口语化的态势说明:现在的中国已不再是过去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中国。中国人越来越能够坦然地面对外来的新鲜事物,变得越来越自信,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对新思想、新概念的巨大的包容性、创新精神和对外来文化的融汇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代表着西方国家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新产品的新词汇大量进入现代汉语。来源于英语的借词将越来越多地为大众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英语外来借词的发展是中国同国际交往的结果,它们已经渗透到我国城乡的每一角落,人们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地球村的意识,积极吸收与接受这些新词汇。如今的时代对外语学习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外语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外语日益熟悉和了解。这为英语外来借词的流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四、结语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的发展都需要从别的语言吸取营养来取长补短。从一种语言中的外来词,我们往往可以看出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情况,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借词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志。英语借词给当前的汉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异域的文化风情和科技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功能。当前在外来词的引进中确实存在滥用外文、盲目洋化等倾向,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不过从整体上看,外来词大量引进,积极作用要大于消极影响。当然,由于汉语自身的筛选机制,我们相信,吸收外来词和否定传统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吸收消化外来新词。汉语外来词已渗透到汉语的各层面,成为汉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数量将会持续上升。

[参考文献]

[1] 张锦文.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辞书研究,2003,(3) :69-75.

[2] 莫秀兰. 汉语外来借词的新趋势[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S1):49-50.

[3] 黎昌友. 新时期新词的来源及发展趋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22):74-76.

篇6

自媒体时代,网络自拍体现的是一种“秀”文化。由于自媒体时代媒介技术门槛降低,人人都拥有智能终端设备,只要能连上网络,用户就能随时随地自拍,并将自拍照上传至自媒体平台与朋友分享。网络用户如此热衷于在自媒体平台自拍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展示自我,二是为了分享互动。前者自拍照为的是在虚拟空间展示自我,拥有自己的观众和粉丝;后者主要是在虚拟空间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并与他人互动,以此赚取好朋友或者陌生人的转发、评论、点赞。不论是展示自我还是分享互动,网络自拍体现了现代社会个人意识的觉醒。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现代社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个性得到了极大释放。而网络自媒体恰好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网络自拍也自然而然地落地生根并不断发展。网络自媒体平台几乎都设置了个人主页,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主动在个人主页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网络自拍体现了用户信息的主体性,从网络自拍现象的流行也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个人意识的逐渐觉醒。

(二)获得认同——虚拟满足的追求

网络自拍盛行的心理动机是用户获得他人认同以追求网络世界的虚拟心理满足。人作为社群动物,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生存,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自媒体平台具有匿名性,用户的行为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桎梏,可以无所顾忌地自拍并上传,尽情进行自我展示。同时,其他用户也可以无所顾忌地直接发表看法,这种虚拟身份的评价更加真实可靠。用户在自媒体平台主动获取的社会认同更有利于形成自我认证。网络自拍也是用户追寻虚拟满足形成心理归属所驱动的。网络自拍用户往往会在自媒体平台形成一个群体,群体中集结的用户都对自拍感兴趣,他们因志趣相投、生活风格相近而结识,相互之间通过自拍进行交流互动,相互之间欣赏赞美对方,使用户在网络平台获得虚拟满足。这样的群体也有利于用户实现其心理上的归属感,减少用户的孤独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三)社会交往——趣缘社区的形成

网络自拍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手段,其建立在基于趣缘的虚拟社区之中。自媒体时代,平台的作用不仅止于展示自我,参与分享,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为社会交往提供技术支撑。网络用户在个人主页自拍照,展示了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其他用户通过网络自拍照了解“主页君”的相关情况,以此来判断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是否与“主页君”一致,这是网络用户相互之间进行交往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自拍促成了网络自媒体平台上一个个以趣缘为基础的虚拟社区的形成。在虚拟社区中,网络自拍还制造了话题,吸引具有相同爱好的用户积极参与。在这些社区中,网民讨论的话题有相当部分是由网络自拍所引发的,一般是相对活跃的用户首先上传自己与社区兴趣爱好相关的自拍照,然后吸引其他用户围观并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各自发表看法,甚至也上传自拍照作为对发起人的积极回应。在百度贴吧中,有不少用户在首次进入相关讨论区发帖时上传一张自拍照,以此吸引其他用户的浏览、跟帖、评论,达到“新人混个脸熟”和向其他用户介绍自己的目的。

二、网络自拍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解构

(一)草根文化挑战精英文化

自媒体时代,网络自拍所代表的草根文化使得传统媒体时代的精英文化受到极大挑战。传统媒体时代,只有数量占少数的社会精英享有媒介接近权,他们掌握着社会各个领域的话语权,精英阶层代表着权威、正统。而社会普通民众很难参与到媒介运作过程当中,在信息传播格局中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对精英阶层所传达的信息绝对信任服从。精英文化也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支配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中,精英阶层引领着社会整体审美情趣、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责任的进步。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草根文化的形成和盛行。网络自拍现象的流行是草根文化盛行的典型代表,对传统的精英文化形成极大冲击。网络自拍不仅实现了用户在自媒体平台自由信息的权利,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用户的信息是积极主动的,传递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当普通大众拥有媒介使用权,他们既可以自由传播信息,也可以主动获取信息,打破了精英阶层的话语权垄断。网络自拍代表的草根文化也促使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精英文化不再占据绝对优势;草根文化催生的价值观念更加大众化,有的甚至与传统主流价值观相悖;民众不再对精英文化绝对服从,有时甚至产生怀疑。

(二)私人领域入侵公共领域

自媒体时代网络自拍一般呈现在用户的个人主页,从用户的主体性方面看是用户的私人领域。同时,用户上传自拍照是面向所有网络用户,从网络的互动共享性来看,网络自拍的呈现平台又是一个公共领域。但网络自拍的终极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用户上传自拍照是想通过其他用户的“目光”来获得自我的认同和评判,这种自我审视过程是且只能是在公共领域内完成。由此,导致了网络自拍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入侵,阻碍公共领域功能的正常发挥。网络公共空间在良性发展的理想状态下,本应该为公众参与公共事件提供一个平台,保障公众自由发表与公共事件相关的言论,并最大可能促使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形成意见的自由市场。网络自拍由于其展示自我的特性,注定了与公共议题绝缘。一般而言,那些“面容姣好,身材火辣”的女性自拍照在网络中容易受到男性网友的垂青,用户的个人内涵和修养则不被关注。因此,网络自拍在进入公共领域后,带来的不是民众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和参与,相反的,网络自拍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使得公共事件民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降低。

篇7

青少年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他们在校受到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从书本上学到的和实际看到的往往大相径庭,因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属的境地,使他们思想混乱、观点动摇、情绪波动、意志消沉,容易形成相互冲突、矛盾的双重或多重人格,给他们带来难以理解的困惑和不安,形成许多心理问题。

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缺陷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下,中国人早期社会化进程中,大多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训练:依赖、求同、自抑、忍让。这些训练内容与人们存在着心理障碍最为突出的四种症状即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及社交恐怖症的形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1)依赖训练。在中国家庭中,代际关系在辈份尊卑上有明显的划分,但在人格和自我上却缺乏界限。在我国,作为父母十分关注下一代的发展,他们为了帮助子女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发展为代价,常常把子女一代的成功,当作自己的自我实现,孩子们肩负着实现父母期待的重任。因此,他们获取成功总是以父母满意而不是以自己满意为目的,这就使子女一代缺少独立发展的机会。在这种强烈依附的代际关系下所进行的依赖训练,使许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淡漠,独立性差,适应能力低,缺乏足够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一旦面临无以依附的境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焦虑、恐慌、退缩等神经症倾向。

(2)求同训练。“从众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突出的特点之一,由此产生求同训练。求同即是墨守成规 、抑制自我。求同训练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比比皆是,青少年学生在求同训练中形成刻意追随众人的趋向,人云亦云,随大流,而且不断地束缚自我。求同训练的实质是非个性化,其结果必然导致刻板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容易在青少年中产生强迫性观念和强迫。

(3)自抑训练。是由中国文化的自制性所要求的,自抑的内容主要是那些被文化价值体系所贬斥的个人欲望和希求,如对个人思想情绪的自我表现,对个人生存利益的公开追求等。自抑训练必然导致过度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是强迫性的。自抑训练抑制了本能欲望的正常表达,使人的原始驱动力达不到必要的升华或宣泄,从而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等神经症倾向。

(4)忍让训练。是由中国文化的自谦性决定的,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称得上是社会生活里最重要的内容,每个人的大部分心理能量都是被消耗在人际关系的调和处理之中。

在文化缺陷下,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在环境适应、社会交往、独立意识、自主能力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训练,但实际生活又对青少年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难免使青少年产生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以至发展为社会恐怖症或产生其他心理问题。

2.人格弱点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患形成的诸多因素中,人格因素的影响最为直接。具有人格缺陷或人格弱点的人最易出现精神方面的病症。老成稳重是中国人普遍欣赏的性格。老成稳重包含有知足、忍耐、不好冲动、不轻易违背长辈或上级的要求、言语不多、办事踏实、责任感强等成分。这种中国人普遍欣赏的性格具有内倾性。而内向型性格与精神疾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3.传统社会化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心理承受力脆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原因之一是我国传统的个体社会化方式还存在着某些缺陷。例如从社会化方式来看,孩子早期社会化多数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对孩子,抚养重于教育、关心重于训练,结果塑造的青少年依赖心理严重,自主性差。而社会化内容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都忽视个性教育和特长培养,其结果使孩子缺乏个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当过重的心理压力施加在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孩子身上时,极易导致心理扭曲、失衡和各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变态。

参考文献:

[1] 张白茹.青少年德育环境因素的功能耦合[M].学术界.2005-5

篇8

一、“达人”在古汉语中的词义

“达”字在《说文解字》中叔u部:“达:行不相遇也。”“达”这个语素是原有道路通畅的意思。

“达人”最早出现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别人;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就要先帮助别人。但此处“达人”是一个动宾结构,而“达人”真正作为词汇出现是在《左传・昭公七年》的“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根据《说文解字》中“通畅”的意思,我们有理由判断此处的“达人”是指的是通达事理的人,可作为“达人”的本义。

而后类似的,在古代汉语中,又有了从这一本义引出的其他相似的义项,如《鹏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中指豁达豪放的人。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昔正考父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中指显贵的人,显达的人。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中指达观知命的人,也就是说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能够审时度势。二、“达人”在现代日语中的意义及用法

日语中“达人”写作“达人”(日语汉字在多年的发展中已区别于中文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片假名为“たつじん”(罗马文:tatsujin),语音也仍与汉语本音相近。但达人这个词被日语吸收后,意义有所扩大,《废辞苑》(1998)在的词条中分了两项:①学术まは技芸に通达した人。[の~];②冥物事の道理た通じた人。人生を达Qした人。可见,第二项释义“通达事理的人”与中国古汉语是一致的,日本在保留这个义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学问、技艺、武艺等精通的人”的义项。通过在日本最大的搜索引擎雅虎网(Yahoo!Japan)对“达人”一词的搜索用例,选取部分如下:

(1)毛の道の达人を绍介していく。

(2)日本の食卓と煌长冉】丹蚴丐胗悚文坷言[鲜~の达人]のサイトです。

除了以上例子,同时还可以找到类似于散步の达人、金鱼の达人、太鼓の达人等词组。无一例外,“达人”在日语中作为词组的使用多以“xxの达人”为主,与现代汉语不同。

日本的媒体和广告业十分发达,达人最早被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广泛运用,比如料理制作、生存挑战之类。而后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台湾和香港率先使用了这个新词“达人”,通过杂志和综艺节目,“达人”又逐渐影响了中国内陆。

三、“达人”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

重新吸收日语借词后的“达人”在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日本人赋予的新义项:对学问、技艺精通的人,多为形容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的俚语。一般用法为"XX达人”这样的偏正结构名词性四字短语,与“XXの达人”在日语中的格式有差异,但意义相同,原因大体上是由于汉语两字一拍的节奏感的问题,如“太鼓の达人”在国内被称为“太鼓达人”,都是指打鼓很厉害的人。此词褒义为主,无贬义,并且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四、日语的逆输入现象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文化心理

从“达人”来看,日语逆输入的流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这样几个部分:语源:《左传》(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一输入日本语一输入近代台湾一逆输入到现代汉语

语言借用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中国与日本语言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从日本方面而言,这个国家虽然地域狭小,整个国家的面积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份,但日本人在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上不会像中国那么保守,没有闭关白守,一味儿地排斥外来文化,不论是对汉语文字的吸收,还是说近代明治维新都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学习精神。借词的输入,与本国的文化心理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而大量的日语借词逆输入,与中国的文化心理有关。

篇9

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因此,社会化的内涵当然也就寓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之中。所谓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以社会影响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传递为主要媒介,接受社会教化、学习社会文化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社会的过程”;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期待的引导下、在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相统一的过程。这一含义体现了大学生实现和外化自身社会属性的特殊性,被赋予了明确的自我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从近期的“复旦投毒案”等多起校园凶杀案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心理上以及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加之当下全球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矛盾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愈发突出。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表示心理出现困扰。具体看来,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消极

自我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包含的两个主要成分――自尊心与自信心对个人行为发生重大影响。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中,犯罪者林某在某种程度上因其农村家庭背景,有一种较为不正常的自尊心和不自信,从而在自我认知上发生偏差。同时,自我意识具有矛盾性、形象性及独特性。就林某来看,其在自我意识上表现为自我矛盾型:内心的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统一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从而难以产生积极的自我,使得自我调节也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同样,自我形象伴随着自我情绪体验,如林某在想象他人关于自己的外貌、行为、性格时就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

(二)人际关系矛盾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联系,也是情感上的关系。它反应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以及个人幸福,紧张地人际关系不仅为人增添烦恼也不利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与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进一步基础。在这起投毒案中,毫无疑问,林某与黄某的关系是不和谐的。这构成林某实施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

(三)社会动机不足或者是过度

社会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它是由需要所激发的。社会动机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的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多数学生渴望通过大学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成就动机感强烈,但是有一些同学的社会动机表现的反而过于强烈,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同样也有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庸碌无为,成就动机不足。如此下去,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

(四)社会态度出现偏差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因素所构成的心理结构,使人们对人、事、己的一种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并在他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态度对行为发生动力与调节作用。当前多元的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极大的冲击的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情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出现偏差。

三、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内因决定外因,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不够端正、人际关系不和谐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等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在大学生社会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偏差,其次是在教育方法上的不当。这两个方面导致很多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欠佳,并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三)学校原因

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未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足。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首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社会化造成了障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些社会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其次,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度降低,进而使他们对社会化产生距离感和恐惧心理;再次,大众媒介以及新媒体的负面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大众媒介和新媒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另一方面媒体信誉度、传播品质的下降以及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也不可避免的对大学生社会化造成了冲击。

四、优化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路径探析

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尤其如此,在校时有学业压力、社交压力,临近毕业会有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等,若不能处理好这些压力,大学生就无法成功的进行社会化。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路径进行探析。

(一)从个人方面来说

1. 大学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积极地自我意识

从复旦投毒案以及近年来多起校园凶杀案来看,犯罪嫌疑人多数都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矛盾型人格体现得较为明显。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我们个体自身要学会确立统一的自我、积极的自我,使自我调节形成稳定性和确定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形成积极地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态度,加强自我控制,以巩固我们的自我意识。

2. 积极进行人际沟通,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万千宠爱,进入大学的集体生活以后,由于生活方式、个性差异等等,极易引起人际关系矛盾。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进行良好的、积极地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与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进一步基础。拥有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我们大学生进行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 树立正确的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

当前正处于全球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加之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权力意识、功利意识泛滥,因此,许多大学生并未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动机,不少大学生也认为权力压倒一切、金钱压倒一切,不以丑为丑。因此,成功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必须敦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

(二)从外部环境来说

1.发挥家庭教育的支持性作用

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尽管大学生走入大学以后,家庭在时间、广度上的影响力相对衰弱,但是家庭环境、父母亲人依然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情感支持以及人生指导作用。

2.发挥学校的教化功能,使其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主阵地

篇10

中国重社会发展内容,西方重社会发展形式。中国社会更为看重社会发展内容,而西方社会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形式,使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中国人更多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赋予社会生活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西方人却着力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社会生活分外单一和有条不紊,赋予社会生活更为纯粹的形式,使之一目了然。此种对社会发展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十分丰富的形象思维,西方人简单明了的抽象思维。中国社会对形象思维的推崇,引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充分发展,而西方社会对抽象思维的推崇,引致西方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中国社会以“形而上”之器为要义,西方社会以“形而下”之物为要义,因之中国人强调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悟,而西方人更为具体,讲究实用。

中国重社会发展情感,西方重社会发展效率。由上可知,中国社会倾向于辩证思维,此种辩证思维使得中国社会更多地强调悟性、道义,即侧重社会发展情感,而西方社会更多地强调理性、功效,即侧重社会发展效率。西方社会对理性的侧重,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自16世纪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即把社会发展的中心由天堂转移至人间,开启了西方社会追求理性的征程,无论是马克斯•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抑或穆勒的利己主义,无不闪现着理性的光芒,英国的经验主义思潮和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亦是西方社会侧重社会发展效率的显著体现。西方社会此种对社会发展效率的尊崇,对于个体而言,即是视集体利益为个体利益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追求集体利益,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利益。而中国社会则强调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约个人利益。对于社会生活而言,西方社会片面地过度依赖法律制度来解决争端,高度信守以法律来制约个人行为之准则。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显著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基于追求社会发展情感的立场与定位,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亲情、伦理、血缘、家庭等观念,而仁、义、礼、智、信仍然在依凭惯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社会生活,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被视为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子女终其一生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职责,此种观念依然代代延续,相对稳定。西方社会对于抚养与赡养,却显得较为松散和独立。西方社会中子女成年后,父母往往会中断对他们的抚养,而子女独立后,亦减少对父母的赡养。此种社会发展旨趣的不同侧重更为微观地体现于中西的具体生活习惯中。以饮食为例,西方社会擅用刀叉,与刀叉相伴的则是家庭生活中的分食制,进而衍生为独立的生活习惯和相对脱离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的情感性低而效率性高;中国社会擅用筷子,与筷子相伴的只能是家庭生活中的共食制,共食制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关系和群体意识,进而衍生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生活习惯和相对亲密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富含情感。

中西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中西方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并非各行其道,它们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特定的文化心理引致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进而强化了此种文化心理。中西方文化心理均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文化心理一经形成,即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与中国历史发展相适应,使中国社会发展速度慢动力足。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强调集体,侧重情感,使得整个民族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扶助,信奉集体利益至上,使得社会得以举全体之力而建构个人所无法完成之大业,因而社会发展动力充足,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侧重情感,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彼此尊重并谦虚忍让,因而独立观念不强、竞争意识薄弱,使得整个民族的创新力不足,积极性不够,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曾经辉煌的灿烂成果,无不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获致。

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与西方历史发展相适应,使西方社会发展速度快效益高。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强调个体,侧重理性,使得整个民族形散而神聚。当整体民族利益不受威胁时,社会成员往往各行其道,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整体民族而言,全体社会成员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则相应地形成了整体性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西方社会在短短几百年间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是对此的现实体现。而当整体民族利益遭受损害时,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从自身立场出发,基于保全个人利益的目的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使得民族国家获得空前团结。此外,由于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侧重理性,更多地讲究实用和立竿见影的现实运用,使得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高度发达,整体社会发展凸显出显著的高度效益性特征。

篇11

从表面上看,逻辑非常清晰,角色定位及暗示影响移情能力,然后移情能力影响外籍人士在中国异质文化中所遇到的跨文化冲突及障碍的强弱。但事实上,这之中,还有一个知觉和认知上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冲突关系中,由于角色定位的偏差,使得移情难以发生。移情的缺失使得当事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无法很好地理解对方,同时,也更难校正在跨文化冲突中容易发生的错误知觉和认知偏差,从而加大了冲突的强度。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世界上的事物虽然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根据逻辑和历史经验进行推理而产生的认识使人们的认知结构趋于相符或平衡。如果有些认识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中,而且行为体确有理由相信他所觉知的环境存在相符的事实,人们在接收新的信息之前总是下意识地使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信息保持一致。这就是所谓知觉恒常性或认知相符现象”(王振民,2004:31)。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倾向于保持认知的平衡,否则就会有紧张感。当出现认知不平衡时,为了消除它,人们在接触新信息时,会自动选择那些与自己原来认知一致的信息,而自动过滤那些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信息(Klopf,1991:20-31)。在跨文化冲突中,冲突方总是对来自异质文化里的友善的信息视而不见,或者无法理解异质文化里友善的行为,那么也很难避免错误觉知的发生,这对跨文化冲突的调整与解决是不利的(文卫平,2002:13-16)。

篇12

二、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关系

社会信任是一种人群之间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基础而建立的一种信任,包含着人际间的信任和制度信任两个层面的内容,从人际的角度讲,信任就是沟通及心理上的认可及对所得到的结果的肯定,而涉及到制度信任就建立在社会制度、规则、秩序等方面,使得信任的参与者建立起规定中的一种框架中的活动。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倡导而来的中国式的社会信任是一种以道德内在制度为基础,以人的善性本质及人行为上的自主性具有高度自觉、充满人性的社会信任。

从社会信任的角度,群众文化互动交流这种民间的文化交流方式是非常有益的,群众文化不但丰富了国民的业余生活,也有效的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文化道德素质,从这个层面讲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信任的加深和提高。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从国内目前的群众文化发展较缓的状态来看,在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群众文化在社会信任层面上的缺失,而在群众文化的培养上,对应具备教育实力的人数没有进行到参与的范畴中也是社会信任层面的一种有待提高的状态。综合看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强增进社会信任,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群众文化的品质和意识,两者又具备互相促进的性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提高自身觉悟的同时加强对两方面的建设,从工作重心的角度建议在群众文化开展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从而对社会信任的建立起到培养的效果。

三、关于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和企业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

政府和企业需要认识到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并给予大力的支持,因为作为企业和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带动企业的员工及相应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互动中来,一方面增强体质和精神文明素质,另一方面塑造了社会成员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氛围,而这也就要求政府能够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专业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企业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群众文化提供相应的融资渠道,在政府和企业对群众文化的完善和努力的过程中也增进了社会信任的效果。从而为群众文化的推进带来了积极作用

篇13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

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

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J].浙江社会科学,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