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艺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独特艺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独特艺术论文

篇1

(1)哲学意识的渗透。有些编辑注重了对电影的情感体验,在编辑的解说词中融进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而使剪辑变得比较深邃,增强艺术的厚度。如电影《我们俩》中这样一段解说词:“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在走过的驿站里我们也许都是匆匆的过客,那一页很快就会翻过去。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但是有一个驿站的帷幕从拉开到谢幕,始终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那段生活虽然只经历了冬、夏、春、秋一年的短暂时光,却留下了我的眷恋和遗憾。”这段解说词中就充分融入了编辑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2)诗意的流泻。有些影片追求诗意化、写意抒情的风格,这正触碰着有些编辑审美“灵犀”。他们用优美、舒缓又富有韵律的散文诗来抒发自己的主题意识,这不仅使听众听懂了电影内容,还可以欣赏到语言和美的解说辞、领略到编辑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

(3)当代意识的凸显。有的电影用当代意识写意历史、审视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当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电影转换成听觉艺术为主的电影录音剪辑时,编辑不只是简单地复述编导的思想观念,完成叙述故事的任务,他们也融进了自己当代的意识。

(4)整体意识的出现。编辑的主题意识恰到好处镶嵌在电影的总体结构中,从而使电影录音剪辑有艺术整体感,闪烁出艺术的光彩。从语言的把握、音响的调动、声音素材的剪裁等方面,都能体现出编辑日趋成熟的艺术手法,使电影剪辑具有主体意识的审美价值。

二、解说词这种特殊的语言体现了编辑取长补短的语言功力

解说词,文无定法,因“影片”而定调,随“影片”而下笔,灵活多样,千姿百态。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写到:“要避免单一,见出生命和情感的复杂多样;避免机械呆板,见出生命和情感活动的流动和曲折;避免平铺直叙,见出生命和情感的起伏和节奏;避免陈词滥调,见出新奇。”在电影剪辑解说词中,有常见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夹叙夹议等诸多形式,“见出生命和情感活动的流动”和“见出新奇”,这是体现编辑取长补短的功力所在。

(1)肖像描写中补短。在电影中有“肖像构图”,这是借用绘画术语。肖像构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肖像描写则直接影响电影剪辑中声音形象的塑造。所以,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人物面容、风度、神态、体态、衣着等外貌和主要表现部位描写出来。只要把人物点染“活”了,解说词就成功了。电影剪辑中的肖像描写,手法多样,可以静态描写,也可以动态描绘;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一次亮相即止,也可以反复点染;可以工笔细描,穷形尽相,也提倡突出特征、简笔勾勒,寥寥数语,形显骨立、神情毕现。肖像描绘多采取白描手法,老舍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抓住“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一个单独的性格,不可泛泛地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肖像描写要用“画眼睛”的手法,选择最佳角度,从个性特征下笔,三言两语,避繁就简,切忌面面俱到。

(2)心理描写中的补短。人心不同,各如其画,洞察心灵、探微索幽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度问题。电影剪辑中体现了编辑本人的审美评价和主观色彩,强化了影片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出自编辑笔下的解说词,由外向内,精心刻画人物心理,描法也是摇曳多姿:或直抒胸臆,或曲笔传情;或现在、过去、未来交错叠现,在闪前、闪回、梦幻镜头中透视心灵;或触景生情,缘情而发,独自式的真情流露;或旁白代言,剖析影片人物的内心奥秘。人心沟通,情感呼应,是最佳审美效果,这正是编辑的审美追求。

篇2

冰 凉桃 花

李轻松(2007年)

一种流逝啊! 一颗微暗的心

一个精美的漩涡在行走

被风卷起的花瓣,瞬间散向无边

春天里总有一种冰凉的开放

一种彻骨的冷。鸟儿的骨头带一丝

倦意

一声哀鸣,落花无声

春天的桃园总有人在葬花

春天的街头总有人在歌唱

使我想起一些遗忘的事物

像那些美丽的桃花在我的唇边

可是我却无法摘下 、无法说出

梦游般的声音被折射在水上

不能逃避。一团桃花的哀愁

像罩在我命运上的钟声

我追赶着它的脚步,却总是在远方

一些腐烂的银斑正闪出光芒

一些陈年的桃子,正透出悲剧的红来

一辆时光的马车带着爱情走远

我回想起一些词语 :流水、风声

和消逝

我回忆起桃花的凉

那些看不见的伤痛,转瞬变得刺骨

我说 :明年的桃林将不再是这片桃林

这片桃林将变成鸟的羽毛

在我的头顶纷纷掠过

古往今来,有关桃花的诗词不胜枚举。《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写了桃花的灿烂美丽和生机勃勃,给人一种火热、亮丽的感觉。唐代吴融有“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诗句,浓烈香艳的桃花如火如荼,千枝万枝竞相开放,呈现出的是一幅繁华热闹的图景。桃花盛开时本来是炫丽灿烂、火热明艳的,但在这首诗中,李轻松却在桃花的前面冠以“冰凉”二字,形成了一种语言的张力,这也是作者诗歌的一大特色,她的诗歌中总是充满了悖论,她总是运用一种充满了张力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

李轻松有过一段在卫校学习的经历,这段经历对李轻松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卫校解剖、尸体、骨头等使得她感到非常恐惧,作者在首师大的一次讲座中说到:“因为它把我以前建立起来的美学观念,对人的认识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对生死的概念,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打碎。”“这个对我的影响,就是对我美学观念的一个冲破的东西,完全颠覆的,我一直非常迷恋的就是刀尖上的爱,非常对峙,完全不搭界的东西,极端化的,它们组合在一起,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我努力找到两个极端的东西,不仅是对立,还有它们的融合,它们相互的依存。”“我非常忌讳死的东西。但恰恰是死的东西,死亡的感觉带给我创作的源泉是源源不断的。”⑴所以在李轻松的诗歌里常常存在着一种悖论,比如她写到春天就一定会写到灰,或者灰色的意象;写到热烈就一定会写到冰凉,写到开放就一定会写到凋零论文范文。这样我们就初步了解了为什么灿烂美丽的桃花在作者看来却是冰凉的。

第一节:一种流逝啊!一颗微暗的心/一个精美的漩涡在行走/被风卷起的花瓣,瞬间散向无边“流逝”指时光的流逝,“漩涡”的形状让我们想到年轮,也用来指代时间,所以“行走”再一次强调了时光的流逝。“被风卷起的花瓣,瞬间散向无边”随着时间的流逝,春残花落,红颜老死,瞬时间灰飞烟灭。第一节点明了主题,花开是美丽的、绚烂的,但这种热烈的美却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零落成泥碾作尘,花是美丽的,但美中透露的却是冰凉是毁灭,是一种破碎的美。这种“破碎美学”也是诗人的一贯主张。李轻松从卫校毕业后又进入了精神病院工作,她恐惧那些扭曲、残缺的灵魂,但同时又迷恋着癫狂者的思维方式,在这两段特殊的经历上,诗人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破碎美学”主张。她说:“过早地洞察生死的秘密,使我以极端对立的美学构建,颠覆了以往我早已确立的美学观念,形成了属于我自己的破碎美学,从黑暗向光明、从残酷向美、从死向生、从残肢断臂向灿烂辉煌,亦或反过来寻找,这些组合酷似‘与刀’,暗合了东方诡异的美学。”⑵“破碎美学”是李轻松对当代诗坛的独特贡献,她让我们在生活的破碎中看到了美。

第二节:春天里总有一种冰凉的开放/一种彻骨的冷。鸟儿的骨头带一丝/倦意/一声哀鸣,落花无声 春天本来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可以联想到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本来春天是热闹的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但作者却说是一种冰凉的开放,这种悖论式的语言照应作者悖论式的题目“冰凉桃花”,起到切题的效果。“一种彻骨的冷。鸟儿的骨头带一丝倦意”,春天本来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但是由于花在冰凉的开放,所以鸟作为一种信使,它感觉到了花的冷,“杜鹃啼血正黄昏”鸟便失去了往日的轻盈,带有了一丝倦意。又一重悖论。“一声哀鸣,落花无声”不管花开的时候多么热烈,多么香艳,但短暂的灿烂过后,都要在鸟的声声哀鸣中片片凋零,无声无息。这一句可以说是对前面作者提出“冰凉开放”的解释。霍俊明曾以“悖论修辞”界说李轻松的创作,它既指向语言,更指向其思维的运作方式。李轻松说过:“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我们身在其中,被其逼迫也被其解救。至少我一直被这个悖论所左右。”⑶“我觉得这样一种强大的悖论在我的人生,在我的诗歌里面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我写到春天,我肯定会写到灰,我写到火焰,那我也要写到火焰燃烧到鼎盛时期和灰烬差不远了。”⑷所以,在这种悖论的指引下,绚烂的桃花可以是冰凉的,轻快的鸟儿也可以是疲倦的。

第三节:春天的桃园总有人在葬花/春天的街头总有人在歌唱/使我想起一些遗忘的事物 “春天的桃园总有人在葬花/春天的街头总有人在歌唱”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黛玉葬花和她吟唱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人从凋谢的花看到了自己的命运,灿烂的背后是瞬间,鲜艳的背后是悲凉,绽放的蓓蕾中却孕育着零落的无奈与哀伤,“春残花落”象征“红颜老死”,生命原来是如此脆弱。“一些遗忘的事物”可以是看到花开时的浓烈所遗忘的花落时的悲凉,也可以是古来女子如花般的命运论文范文。在李轻松的笔下,桃花美地触目惊心,又开得冰凉彻骨,“香气与血构成了桃花的凉气”(《杜撰桃花》)她把桃花写得惊人地美,但美丽的背后却是有朝一日冰凉的凋残,是最终的毁灭,是破碎的惋惜,这是她对桃花的真实抒写,也是对生命的真实感受。

第四节:像那些美丽的桃花在我的唇边∕可是我却无法摘下、无法说出∕梦游般的声音被折射在水上 那些美丽就在唇边,可是诗人却无法说出,因为诗人震惊于它的美丽,更震惊于它的瞬间,所以无法说出。既然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说出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那么诗人便借助幻想、借助梦境去言说。上一节诗人已经提到“想起一些遗忘的事物”,那么想起了什么呢?“梦游般的声音被折射到水上”思维自然也随着声音被折射到水上“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这是徐兰修于西湖“慕才亭”上悼念苏小小的楹联。一代名妓苏小小风华绝代、才情卓绝,但最终也难以逃脱被阮郁抛弃的命运,“男女之情,薄似云烟,短似朝露”年仅19岁的她便在满腔悲愤中香消玉殒。花似人,人终非花,人的生命有时比花还要脆弱,风来了,花开了,风去了,花谢了。在凄冷的风雨中,在迷蒙的尘世里,花落人亡,沉寂无声,留下的只是耐人寻味的叹息。在这里,桃花象征着如花开般美丽热烈的爱情,也象征着女子如花般的命运,极其美丽却又极易流逝。正如诗人在《远山的事情》中写到“花的飞行注定要在某个时刻成为花的遗骸”。

第五节:不能逃避。一团桃花的哀愁∕像罩在我命运上的钟声∕我追赶着它的脚步,却总是在远方紧接着上一节,如果桃花象征着女子的命运,那么它便是一种冰凉的宿命,永远都无处逃遁。在《桃花为什么这样红》中诗人写到“红色是我的宿命”女子的命运是如桃花般的血色,是一曲凄冷的悲剧。如果桃花象征着爱情,那么我努力去追赶它,但它“却总是在远方”,可望而不可及,很美好但永远都不可把握,只能任其在短暂的灿烂后最终流逝。在诗人的早期诗作《桃花三月》中她这样写到“……一些风在桃林中一闪而过春天是短暂的事情∕一个女人的面庞一闪而过 美是瞬间的事情”春天是短暂的,美是瞬间的,面对这一切,我们永远都无能为力。“人面桃花”是最美丽的,也是最短暂的,这是人类永远无法避免的悲剧。美好曼妙的青春与花相似,容易飘逝,花易落,人命短,炫目的美丽与转瞬的毁灭,这种快速的转换与情感的落差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悲剧效果,让人有一种揪心般的痛。

第六节:这一节,诗人由想象回到了现实,回到现实之后她看到的是什么呢?——一些腐烂的银斑正闪出光芒∕一些陈年的桃子,正透出悲剧的红来∕一辆时光的马车带着爱情走远“腐烂”的斑点本是灰暗的,但作者却说它“闪出光芒”,而且还是银色的光芒。在这里,作者把两种既不可能的现象放在一起,这种充满张力的语言又构成了一种悖论。“桃子”是桃树的果实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看起来它的命运要比零落的桃花好一点,因为它已经结了果,但是作者却说它“透出悲剧的红来”,为什么有了结果反而是一种悲剧呢?因为“一辆时光的马车带着爱情走远”,虽然有了结果,却丢了爱情,那种生命中最美最幸福的体验——爱情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渐至无穷。没有了爱情的果实只能渐渐腐烂。这一节与第一节相照应,第一节的流逝还只停留在时光的层面,这一节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意思,时光的流逝导致了爱情的流逝,美丽的青春年华带着美好的爱情一同流逝,只留下一堆腐烂的果实。既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解释,又是对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桃花象征了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时光、青春、爱情……它们是美丽绚烂的,但同时又是短暂易逝的,转瞬间时光流逝、青春难再、爱情远去,炫目的美丽与转瞬的毁灭造成了巨大的情感落差,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剧效果。

第七节:我回想起一些词语:流水、风声∕和消逝∕我回忆起桃花的凉∕那些看不见的伤痛,转瞬变得刺骨 既然现实中的果实是一种“悲剧的红”,是一种没有爱情的腐烂,那么作者想要寻找业已走远的爱情就只能借助想象,“回想”、“回忆”表明诗人的思绪再一次远离现实,回到想象。而记忆中却只有“流水”、“风声”、“消逝”、“桃花的凉”,只有任凭美丽流逝而无可奈何的痛,所以那些曾经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和叹息又一次被诗人提起,“转瞬间变得刺骨”论文范文。“流水”、“风声”、“消逝”、“桃花的凉”这些意象都在前面的几节出现过,在这一节随着作者的回忆再次出现,既是对前面的回顾和总结,又是作者情感的进一步深入,由前面的“一颗微暗的心”,“一种彻骨的冷”直到本节的彻骨之痛,作者的情感更进一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李轻松的作品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它不在是撕心裂肺、刀光剑影、玉石俱焚式的,而是渐渐趋向于宁静、舒缓。不在是一剑封喉、时光飞溅的破碎与消亡,而是“希望能够在平静之中看到我的幽野心空,能够从我隐秘的地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⑸ 诗人“到了40岁这样的年龄,不能在像以前一样刀刀见血了。应该像茶一样能够沉到水底,她的清香、她的底蕴才能够释放出来”。⑹所以在这首诗的结尾,诗人不再是一味的写凋零与灰暗,而是写到了依稀可见的希望。第八节:我说:明年的桃林将不再是这片桃林∕这片桃林将变成鸟的羽毛∕在我的头顶纷纷掠过 “不再”二字表明了诗人认为的未来应该与现在有所不同,这片桃林不会永远都在这种冰凉的开放中年复一年地持续,那么,它会怎样呢?化作鸟羽,掠过我头顶的天空,是去追寻流逝的时光,是去寻找已逝的爱情,还是去追赶命运的钟声……作者没有明确说明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而是设置了一个开放型的结尾,留给了读者一大片自由想象的空间。在这里,我们依稀看到了一种希望,对整篇诗歌的色调有一种提亮的作用,这也是作者近年来不断对地探索生命的意义、不断地追问生命意义的结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桃花既是一种绚丽的美,是生命的激情,是青春的美丽,是爱情的热烈;但又是一种“人面桃花”的悲剧美, 表现生命的凋残,青春的消逝,爱情的不在。桃花是灿烂的,可它的生命却如此短暂。生命也是如此,最美好的东西却最容易在瞬间失去。李轻松在过许多诗歌中都写到了桃花,如《杜撰桃花》、《桃花三月》、《一场发烧》、《桃花为什么这样红》等,她说:“很久以来,我对桃花陷入一种不可名状的迷恋之中。我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像桃花那样,把所有的美与凋谢、灿烂与飘零、瞬间与永恒、甚至青春与死亡、与羞耻表达地那样淋漓尽致”⑺(辽河文学倾吧《与李轻松一起舞蹈》)所以在她的诗歌中,她把桃花写得惊人的美,但美中透露的却是冰凉,是毁灭,是一种无奈的破碎与凋零。但作者又没有把这种冰凉的格调一以贯之,在诗歌的最后,她又给了我们一丝依稀可见的光明,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一份对来年的期待之情,这里,凝结着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体悟。

参考文献:

⑴、⑷:李轻松:《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讲座(一)》blog.sina.com.cn/lqs1964

⑵:霍俊明:《爱上打铁这门手艺——李轻松访谈录(一)》blog.sina.com.cn/lqs1964

⑶:霍俊明:《悖论修辞与减速写作——李轻松诗歌论》blog.sina.com.cn/lqs1964

⑸:李轻松:《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讲座(二)》blog.sina.com.cn/lqs1964

⑹:李轻松:《每一首诗都是一条命》诗潮,2007年第六期。

篇3

一、冲突——永恒的主题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 他的整个人生阶段都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并且他的这个特性也吸引着当时和他逝世后一百多年里的批评家和评论家不断的解析和重读。在《奥斯卡·王尔德的悖论》一书中,伍德科克(George Woodock)认为王尔德“他既是一个美学小丑,又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他既是一个‘社会批判者’,有是一个 ‘势利眼’”① 王尔德的传记作家赫斯基思·皮尔逊(Hecketh Pearson)曾指出,“王尔德可以在下午的演出中扮演哈姆雷特的角色,而在晚上的演出中文学艺术论文,他同样可以令人信服地扮演福斯塔夫。”②王尔德本人也不从来不否认自己的矛盾性。他常常有意识地使自己陷于自相矛盾,这正像他的格言所说:有教养的人同别人矛盾,而智者同自己矛盾。在他的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当中,矛盾和冲突更是贯穿始终。作为唯美主义的重要代表,他高扬“为艺术而艺术” 的旗帜,提出了独到的、惊世骇俗的观点——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在《谎言的衰落》一文中,他将艺术与现实的分离推向极端,认为“作为一种手法,现实主义是全盘失败的”③通过对王尔德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雷丁监狱之歌》的矛盾性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王尔德在人生最后阶段现实生活中的唯美因素的追寻及唯美追寻中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矛盾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这种唯美与现实的冲突中,将体会到的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二、现实主题与唯美形式的张力

“1878年王尔德以一首长诗‘拉凡纳’获牛津大学‘牛迪迦’奖,从而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20年后,作为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作家,他匿名发表了长诗《雷丁监狱之歌》,为其创作生涯画上了句号。”④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艺术论文,又以其为结束,足以见诗歌在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王尔德在狱中给道格拉斯写的信中提到“我的生命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我父亲把我送进牛津大学,一是社会把我送进监狱。”⑤牛津大学培养了他的唯美的人生观,艺术观,监狱则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因王尔德与道格拉斯不正常的关系,引起道格拉斯的父亲与他的矛盾,并且对质公堂。最终这场判决以王尔德“有伤风化罪”被判处两年的苦役结束,从此王尔德的生活由快乐的极顶一跌而至地狱,由“快乐王子”一跌而成为“悲哀王子”。监狱生活使他认识到监狱只是诗人被生活完全抛弃的见证,原先的叛逆者如今变成了在悲哀的泥沼中挣扎的绝望者。狱中的生活给他的艺术至上主义一次严重的打击,他所提倡的“艺术不是人生的镜子,而人生却是艺术的镜子”的观点也转变成了人生即艺术,艺术即人生了。《雷丁监狱之歌》是王尔德刑满释放后于1987年在法国创作的。它以1896年因醉酒而杀死自己妻子的Charles Thomas Wooldridge被执以绞刑为创作原型,以“我”的所看、所感表现出当时监狱中人们的凄惨的生活状况、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文学艺术论文,真实地再现了在狱中的生活。诗中王尔德对资产阶级的冷酷法律和不人道的做法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他不再认为人生都是快乐、美好的,而得出了痛苦是生活的永恒规律的悲观结论。有人认为此时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已荡然无存”⑥,然而笔者通过细读诗歌发现此时的王尔德虽然描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主题,然而他采取的形式却处处展现着唯美之美。

这首诗由五个部分109节组成,共计654行。整首诗形式整齐、韵律自然、意象鲜明,处处体现着王尔德所坚持的艺术原则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艺术只有一条最高的法则,即形式的或者和谐的法则。”⑦。因此,他追求完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整首诗654行严格的遵循着六行一节,偶行押韵的形式,使它的结构精巧缜密、文笔流畅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浑然一体。从这完美的形式中,读者能够自然地体会着诗人思想的变化。形式是整体,语言是载体。王尔德在语言上达到的精确、诙谐、悖论程度,在文学历史上几乎无人能比。以诗的第一节为例:

他没穿他那件猩红上衣; / He did not wear hisscarlet coat,

因为红的是血和酒文学艺术论文,/ For blood and wine and red,

而发现他和死者的时候, / And blood and winewere on his hands

血和酒染着他双手—— /When they found him with the dead,

那可怜的死者是他的情人, / The poor dead woman whom he loved,

当时被杀死在床头。/ And murdered in her bed.

诗的开头即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他”杀死了他的情人。六行诗,一个事实的描述,即将形式美、韵律美充分体现。诗中二、四、六行抑扬三步,短促有力;“red”“dead”“bed”押韵整齐,“wear”“wine”“were”“when”“with”“woman”行内韵将六行融为一体。在诗中,“橡树和榆树春天里爆芽,长出的叶子很蓬勃;”春意昂然、生机蓬勃的景象将人们带入春天的遐想之中。然而后句“但树样的绞架看着可憎——,它的根被毒蛇咬过——”将人们的思绪又拉向残酷的现实。有谁会将绞架和春天里吐出新芽的绿枝相比;由谁会将绞架台和“光荣体面的高位”相提并论;由谁会将受刑人在空中挣扎的双腿看作“在空中舞”,和“随提琴跳舞”“接着笛子、诗琴的节拍跳”联想在一起。王尔德在语汇选择和韵律安排上,使得作品残酷的现实性描写和完美的形式表现形成了强大的张力。

三、爱与死的对抗

爱与死是文学中的永恒话题。在诗歌中对这个两个主题的探讨

更是比比皆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王尔德在《雷丁监狱之歌》中,在对残酷的绞刑的描述的过程中,仍然不忘他的唯美主义的爱的阐释。诗歌中“他”因杀死自己的情人而被处以绞刑。在诗的开头已把这个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那可怜的死者是他的情人/当时被杀死在床头。”一个冷酷的事实文学艺术论文,带来了“他”被处以绞刑的命运,“这人杀了他心爱的人儿/所以说他难逃一死”。然而王尔德在诗中采取了独特的悖论式解释,将爱与死这个人生话题带回到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境界。在诗歌的第一部分:

但人人都杀死心爱的人儿——

愿这话人人能听见——

有人用的是难看的脸色,

有人用谜语和甜言,

怯懦的胆小鬼是用亲吻,

勇敢的才是用刀剑。

杀自己爱人时有人年轻,

而有人却已经年老;

有的人用的是欲的手掐,

有的人用金银钱钞;

最最仁慈的就是用一把刀——

让死者很快就冷掉。

诗歌中首尾呼应,“人人都杀死心爱的人儿——/愿这话人人能听见—”将诗中杀死情人的“他”的爱情观上升到所有人身上。爱他就要杀死他,而且要用“最仁慈”的方式,就是拿一把刀。这样的论述是否将我们的思绪拉到了王尔德独幕剧《莎乐美》中,那端着乔卡南人头的美丽女子的表现,一边频频吻乔卡南血淋淋的嘴唇,一边热烈地表达着对他的爱。由此可见,在王尔德的笔下文学艺术论文,美好的爱情往往由死亡的悲剧来阐释。

四、肉体与精神的对抗

《雷丁监狱之歌》中灵魂与肉体的对立正是唯美与现实的冲突的重要体现。“我们蹲得每一间小牢房,/是厕所又暗又难闻;/虽生犹死而发出的奇臭,/把铁窗都堵的憋闷。”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生活,使诗人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经受着体力折磨的王尔德,在孤独、饥饿、黑暗、痛苦、抛弃、羞辱中度日如年的他说到:“我们被遗忘、萎靡又憔悴——/灵魂和肉体在毁去。”“有东西在我们心中死亡,/死亡的东西是希望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然而通读全诗我们即可发现,在如此残酷的面前我们仍能感觉到诗人在自由之魂在徘徊。在诗的第一部分,在对“他”的描述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

用那种依恋的双眼

望着犯人叫做天的地方——

那只是一小片蔚蓝,

望着每一朵飘过的云彩——

都张着银色的风帆。

透过对绞刑犯“他”的这一细腻举止描写,将他的灵魂的自由,心灵的不受约束,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诗中在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都出现了“那种依恋的双眼,望着叫做天的地方”。身体的束缚和灵魂的自由,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文学艺术论文,是诗人现实主义与唯美思想的完美体现。

五、结语

通过对《雷丁监狱之歌》中主题与形式、爱情与死亡、精神与肉体的矛盾性分析,我们看王尔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里,面对生活的磨难,现实的残酷,他的作品的现实性在逐渐增强,然而,他对唯美的追求并没有放弃。套用一个王尔德式的表述:“在美的作品中发现丑恶含义的人是堕落的……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的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⑦那么在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中看到现实的痕迹的人是细腻的,在他的现实主义中看处唯美的人是犀利的。《雷丁监狱之歌》,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从唯美主义大师的作品中找出它的唯美与现实的冲突之处,是诗人的无奈,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参考文献

①George Woodock The Paradox ofOscar Wilde, London and New York T V Boardman, 1949

篇4

(一)文化本土化、道路民族化

1.立足本土文化

古语云“只有本土的才是世界的”,因为以小观大,世界文明是由各具特色的本土文明组成的;但还应该懂得“只有世界的才是本土的”,因为以大观小,没有跨文明的全球意识,就不能筛选、优化、提升本土文明。所以当今的本土文明应该是“全球背景的新‘再本土’”。[1]艺术本土化要建立在了解世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意识之上结合积累在个体身上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创造出来。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水彩当从世界的角度来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他绝对不是水彩相貌的“中国画”,而是独有中国气派的、开放的、贯通中西当代文化的产物。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文化中讲变化,在变化中求创造。要把主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主导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观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

2.体现民族性特征

民族性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民族性,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化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中国当代水彩画只有具备了民族性,才能从世界性范围内的水彩行列中获得一席地位。水彩画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要强调民族文化的发扬、发挥语言特色的。水彩的魅力在于它既有象油画一样的色彩表现力又具备中国水墨画的自然韵味。这是任何画种都无法取代的。

(二)语言创新化、风格多样化

风格越是独特,艺术观点也就越是显得明确。水彩画的语言包含了情感的交融、松动的用笔、把主观的意念融入到客观的思想中。各种不同薄厚的水彩纸所产生的变幻的效果有所不同,带有创新性的水彩作品使水彩画语言带来生动美,节奏美文学艺术论文,流动美。画面中诸多因素都要综合起来应用,有造型、气韵、力度和情感等。应去尝试新的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梵高就是利用他的艺术天赋,运用轻快的色彩语言,抒发着灵魂最深处的伤痛感情,由此引起共鸣震撼人心。他自己曾经表明“‘画画不是画物体的原状……而是根据画家对事物的感受来画论文提纲格式。’又说:‘是的’,‘不真实’但比死板的事实更加真实。”

(三)观念更新化、题材变革化

重复自己不经意,否定自己不容易。观念更新化的水彩绝不是中国画式的水彩,是构成,是取舍,是绘画的型与型的关系。要画出别人所没有见过和超越大众的普通视觉和手法。观念更新化的水彩是表现基本的显著的特征,比实物所表现的更完全更清楚。[2]中国当代水彩破茧而出需要观念的变化来进行推动。现代艺术是革新美学,当代艺术是革新思想观念。只有各式不同形态的风格能体现不同的思想观念带来的不同社会反映。水彩的题材选择十分广泛,最至关重要的乃是功力和眼力不够。像王肇民老先生说过:“我认为创作有三个起码的标准:(1)在内容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在形式上有时代气息和自己的风格;(3)画得比现实更高、更美、更有社会意义。[3]

(四)理论体系化、思维时代化

1.理论体系化

当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实践从自然地状态逐渐走向自觉的状态时,就到了立论的时候了,这就必须要有相应支持的理论作为支撑,历史上很多文艺高峰期总是有正确先进的理论为之做奠基。

“宗白华看来,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其所具有的客观存在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主观动机或目的为转移的;审美活动的主体绝不可能仅只在自己心里去寻找这个‘美’的对象‘事实’,因为‘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着美,人们做梦也不想研究美学,国家也不能提倡美育,设立美术馆。”,[4]艺术家所持有的美的感受和美的取向不单来自于本身主观意识,也来自于理论的支撑和导航,当代水彩画之所以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停滞不前,理论体系不够健全是重要原因。

2.思维时代化

一位具有时代思维的艺术家,除了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以及独特的艺术语言外,也必定能通过某种过人的艺术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语言和个性表达之间的深刻而微妙的关系。杜威认为“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与反映世界的能力,它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获得的。从艺术形成学角度来看文学艺术论文,劳动既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艺术。”[5]

结论

小境界只能娱人耳目,大境界能够震撼心灵。虽然中国水彩画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独有的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灵感和空间。需要我们去粗取精,西画中用,站在时代语境下,发挥我们长处和创造潜能,创造出符合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多元化的艺术佳作。

[1] 翟墨著,《融创时代·当代艺术手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第1页。

[2]《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7页[3]王肇民著,《画语拾零》,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第6页

[4] 葛路、克地《中国艺术神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8

篇5

一、“画眼睛”法刻画人物形象

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1】这里所说的“画眼睛”就是要传神,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2】。鲁迅笔下的许多经典人物就是通过这种“画眼睛的方法”完成的。《孔乙己》故事的展开是以“我”小伙计的视角完成的,对文中出现的人物语言、情态描摹的极其简练,但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却是十分的深刻和丰富。文中对孔乙己的直接描写有:“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文学艺术论文,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3】“身材很高大”说明孔乙己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青白脸色”说明他没有经历过艰辛的风吹日晒的劳动。“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的长指甲又一次说明他没有干比较粗笨的体力活。“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方面说明孔乙己没有参加直接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也说明孔乙己为了表现自己与短衣帮不同的读书人身份,自诩为穿长衫的读书人,这可以看出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点。作者紧紧抓住孔乙己身上最明显的身份特征和真实心理意图来表现出一个不从事粗活的读书人孔乙己的形象:迂腐、好要面子。“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与后文出现的“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相对应,前面的事例在暗示着他后者的行为,这个细节的相互对比表现含蓄,但蕴含着作者谨慎的写作态度,他们都是在指向孔乙己仅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才放下自己清高的读书人身份去偷窃的。这就更加揭示出没有进学的读书人孔乙己的落魄,自认为读书人身份的清高的心理满足和实际的边缘尴尬地位的反差,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人害和摧残有多么的巨大。

但身心备受摧残的孔乙己并没有变的人性冷漠,相反在自己落魄、失意的时候仍然是慈祥的,当孩子们赶热闹围住孔乙己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4】弯腰下去一个简单的弯腰动作蕴含了孔乙己作为长者面对小孩的怜爱和慈祥。虽然孔乙己自诩高人一等的读书人,但面对天真的小孩子并没有蛮恨的态度而以亲切、慈爱的老人面目出现,这就看出孔乙己不完全是一个迂腐、清高的读书人,他不是一个冷漠的人,他也有人性温情的一面,他同样也渴望与人平等、友善的交流。当孔乙己考“我”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时,孔乙己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这里的孔乙己分明就是一个体贴、爱护晚辈的慈祥老人形象,他也并非单纯地卖弄自己的学问,他也同时善良地想到“我”光明的未来,教给对“我”以后有帮助的一点点知识。他并没有看轻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酒店伙计。单单从这几句异常简洁的话中就可以窥见最简单的人物性格和情态。可见孔乙己本性是善良地,他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性的人物,我们从表现中看到几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侵害了多少像孔乙己这样本性善良的人,当只有很少一小部分的幸运儿体会着金榜题名的扬眉吐气和喜悦时,喜悦的背后却有着更多像孔乙己这样潦倒、破落失意者。孔乙己的命运可悲、可叹!

文中出现的短衣帮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孔乙己和短衣帮一样是站着喝酒的人,唯一的区别是孔乙己穿着长衫。孔乙己是“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的读书人”文学艺术论文,本质上也是没有任何优越地位的人。短衣帮是做工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和孔乙己是平等的,都是底层人物。但在小说中,高明的作者正是通过短衣帮与孔乙己的对话和较量烘托出双方的性格特征和内涵。短衣帮是以取笑孔乙己为乐的,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5】其中“有的叫道”一般平等的人们在谈话时心平气和的,不会用“叫”这个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词,其一是蕴含着众人故意让别人听到的意思,其二这个词表明叫的人是和孔乙己不是统一战线的人。“故意的高声嚷道”“故意”二字表明了众人的别有用心,“高声嚷道”潜藏着众人有意调侃孔乙己,以此引来笑料。从几个简短却处处有意为难孔乙己的问话中,短衣帮们是把孔乙己排除在他们社会阶层之外的,他们是没有因为孔乙己未进学而穷困潦倒而同情他,反而用看似平和实则恶毒的话嘲讽他,他们?钥滓壹菏抢淠模鼋霭阉弊鼍坪笮菹⒌奶缸屎托α隙眩挥幸桓鋈四苷嬲楹屠斫馑挥幸桓鋈四苡萌八档奈屡窗参靠滓壹河馗创嗳酢⒚舾械男牧椤U夤倘缓涂滓壹罕旧砗煤壤磷觯级耐登圆涣夹形泄叵担闹械乃腥硕钥滓壹憾际浅胺淼模饫锿怀龅谋硐至丝滓壹核κ贝牡撞忝裰诙钥滓壹赫庋娜耸抢淠模淙蛔髡叩谋实魇贾帐腔郝胶偷模挥屑ち业恼常杪睿庹亲髡叩母呙髦Γ尤粘W钇匠5乃祷爸锌湃擞肴酥涞恼媸倒叵怠W髡呓鼋鐾ü父龆曰俺【埃谌绱思蛄返挠镅灾校驮毯巳绱朔岷竦娜鲜都壑岛透星椋馐窍嗟备叱男鹗乱帐酢?

文中的掌柜是精明的商人,作者对他的着墨并不多。“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6】掌柜和短衣帮的嘲笑是不一样的,他是为了引人发笑文学艺术论文,为了调节自己酒店的活泼热闹气氛而故意调侃孔乙己,这就让人更感人情冷漠和阴毒。掌柜对孔乙己的念念不忘也仅仅是“十九个钱”。当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时,掌柜一见面,没有对孔乙己惨状发出任何同情注意,而是急着追回那“十九个钱”,或者说掌柜即使看到了也是视而不见的,因为他们早知道孔乙己是被打断腿了的。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仍然同平常一样,掌柜急着要自己应该得的欠款,还有合理的地方,但面对只能用手走着来酒店的弱小者孔乙己,掌柜没有一丝的同情和不忍,仍然有意揭发孔乙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愉悦自己和麻木的众人,这就是掌柜对孔乙己的极度冷漠。这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掌柜的精神世界:冷漠、势利,精明。这也是构成孔乙己所处时代的世态炎凉的一部分。

作者能用如此简练语言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是因为抓住了人物最典型的特征,用最能突出人物精神且符合人物逻辑的语言来表现他们。

二、以笑写悲的氛围渲染

小说篇幅短小,不足三千字,“笑”字出现了12次。笑字是一个表情动词,形容人内心愉悦,但因为人类有其复杂的社会性,这个简单的表情动词并非只具有她本来的含义,如小说中出现的“哄笑”“取笑”,众人以揭穿孔乙己的伤疤而故意侮辱,取笑他,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这是极其不道德和残忍的行为,但作者正是通过“笑”,通过众人笑孔乙己的画面揭发孔乙己的迂腐和众人对孔乙己的冷漠,从笑中总结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从笑中阐发众人对弱者的冷漠和麻木,从笑中窥视中国旧时代社会的世情和人情的冷漠。“笑”是小说的整体气氛,我们读者也会被文章一开始的快活气氛所感染,“我”一个百无聊赖的酒店小伙计,就因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7】 就因为众人故意揭孔乙己的缺点、伤疤而引起孔乙己紧张焦虑、可笑无力的辩驳而引人发笑的场面,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是孤立无援的文学艺术论文,可怜的窘迫和众人的哄笑、欺凌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文中出现两次“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些做工的短衣帮在辛苦的体力劳动后,在热热地喝了酒休息中,需要一个供人玩笑的东西,来慰藉疲惫的精神,通过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在看似快活、轻松、愉快的空气中,孔乙己没有笑,“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他紧张着,争辩着,“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他凄惨着。孔乙己在快活的空气中是焦虑的,不安的。作者就通过孔乙己的几个面部表情的变化就揭示了孔乙己可怜的处境和众人不顾孔乙己感受肆意凌辱他的残忍和冷漠。“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是一句叙事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话,饱含作者浓浓的同情,一句话揭穿了孔乙己对于众人的作用,仅仅是众人调笑的精神工具而已。这句话相当的简洁,但背后蕴含的意义相当的丰富,用文章下来的故事发展来证明着这个真实的存在。即使面对折了腿的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的惨状,所有人向往常一样没有一点恻隐之心,最后孔乙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众人一直鉴赏着孔乙己的悲惨和弱小,不管孔乙己处境多么艰难,众人对他是从始至终的麻木和冷漠。孔乙己从“笑”中出场,也从“笑”中离开。作者就是通过“笑”来反衬孔乙己的悲,这样更加强烈地揭发了小说的悲剧主题,通过十二个“笑”简洁地勾勒了孔乙己的“惨”和众人的“快活”,从笑和惨的巨大反差中烘托作品的悲痛、沉郁的沧桑感。“《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薄凉”【8】正是此小说的主题,这深深地触动了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主题的阐发也正是通过作者异常丰富的言简义丰的叙事艺术完成的。

三、四个画面链接的叙事结构

《孔乙己》有13个自然段,文章的叙事结构异常简短,分别选取了孔乙己被嘲笑,孔乙己教伙计“茴”字,孔乙己给孩子散吃茴香豆,孔乙己折退后来酒店喝酒四个画面,作者就是通过这四个轻描淡写的画面,却刻画了有鲜明特征而真实的人物,也表达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宰钌俚氖吕袒丝滓壹憾潦槲粗芯俚谋乙簧涂杀商镜谋缧愿瘛?

文中前三个自然段叙述了咸亨酒店的经营情况和“我”的经历文学艺术论文,为叙述孔乙己做好了背景铺垫。接下来叙述了孔乙己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面,孔乙己一道酒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在这个世界里是被排挤的,没有真正溶入短衣帮的世界。短衣帮们故意戏谑着他的伤疤和痛苦。我们都知道文中的“我”小伙计是小说的叙述者作者正是通过“我”的叙述来完成故事的展开,但“我”是一个学识不高,地位低下的人,他的叙述却有条有理,有着强烈地读者意识,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有着很强的作者意识的,虽然本质上所有的小说的人物都是作家的一手创造。“我”选取的事例无疑是最能表现孔乙己性格和命运的。不但如此,甚至“我”的叙述顺序安排也异常的精巧,有着明显的精心安排痕迹。在孔乙己被嘲笑的画面中,前部分(第四段)写众人嘲笑孔乙己的偷窃行为,在众人嘲笑孔乙己的后半部分中是众人质疑孔乙己的读书能力,中间却插入一段孔乙己的背景描述,这是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而设置的,一般读者在读到孔乙己被嘲笑的场面时,会产生好奇心理,这个孔乙己为什么要偷书而不承认偷,被众人群起而攻之,所以作者就在这个大的场景中插入这一段,正好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而且这样安排也不会有突兀的不适感觉。不仅如此,也为读者能容易理解下文中众人嘲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原因。

参考文献:

【1】鲁迅杂文精编,《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张秀枫选编,—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5,第182页

【2】《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鲁迅杂文全集,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第173页

篇6

作为非裔美国黑人作家的代表,莫里森深受黑人传统文化及欧美文化的双重影响。她曾多次谈论音乐的力量以及音乐对她作品的影响,并认为音乐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形式。无论从叙述手段或是思想内容而言,莫里森的不朽巨作《宠儿》处处渗透着她对爵士乐的自如运用和发展。

当黑人从非洲大陆被带到美洲的那一刻起,贫困奴役的生活长期压迫着背井离乡的黑人们。1865年,虽然黑奴获得自由,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贫困潦倒,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故土带来的音乐,他们自娱自乐,吟唱自己的劳动号子、赞美诗、圣歌。黑人民间音乐遇上欧洲古典音乐,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创造出爵士乐的雏形。

19世纪末,拉格泰姆(Ragtime)盛行。拉格泰姆,称为散拍乐,其主旋律数量不固定,演奏略带即兴。贫苦的生活使的拉格泰姆演奏者没有机会学习到正统专业的乐理知识,但通过对欧洲音乐的效法,他们又严格按照音符节拍进行演奏。循规蹈矩又即兴的演奏给聆听者以节奏起伏的震撼,蕴含其中的挣扎表露无遗。正如法国爵士乐研究专家吕西安·马尔松所述:“好像在欧洲,一些为养老院家庭舞会或者茶舞会的老小姐,苦于找不到顽皮的表达方法”(吕西安·马尔松, 2005:33)

布鲁斯(Blues)由人声叙述,配以乐器伴奏,使演奏者与听众间形成微妙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文学艺术论文,其旋律忧伤缠绵,包含对世事的感伤和内心的痛苦,对生活与爱的向往和摆脱束缚的渴求。

“爵士音乐直接来源于布鲁斯,它的特征也与布鲁斯有联系。爵士乐演奏者用乐器模拟演唱者的歌喉,风格和悲伤的情调…鼓励演奏者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演奏者同时又是作曲家…便需要掺入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方式”(艾琳·索森,1983:420)爵士乐的曲谱仅有个轮廓,演奏者依据轮廓自由发挥。切分自由,演奏灵活,富于变化,激发了爵士乐自由开放的曲风。

一 格拉泰姆式的挣扎

1.爱而弑之

奴隶制下,奴隶及其子女都被归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黑人女奴更被视为可再生产的一种工具。奴隶主往往已扭曲甚至丧失人性,将女奴当成是泄欲和繁殖新奴隶的工具。他们掌握奴隶的生杀大权,可以将奴隶买卖出租,储存典当。在了无人性的奴隶制下孕育出的浓烈畸形的母爱成为小说《宠儿》的中心线,贯穿故事始终。奴隶制畸变原本伟大的母爱,使母亲不得不用杀死孩子的极端行为来保护子女免遭奴隶制的侵害。塞丝对奴隶制充满仇恨,但根深蒂固的奴隶制使她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使孩子不被奴役,她唯一的办法是杀掉自己的孩子,将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上帝那儿。

杀死自己的婴孩有悖人伦,杀婴源于母爱更有悖常理。但发生在塞丝身上却可以理解。塞丝她深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孩子她就“无法呼吸”,她可以承受虐待毒打,却不能原谅学校老师的侄子抢走她的奶水。奶水是唯一能给孩子的爱,“除了我自己的孩子,谁也不能再得到我的奶水。”她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就是母爱将她逼入两难的境地,没有孩子她“无法呼吸”,若孩子继续留在身边,他们又将经历她曾经的痛苦。她的“爱太浓烈”,她宁愿自己“无法呼吸”也要把孩子送往安全的地方。

2. 丹芙的矛盾情感

在塞丝逃跑途中,丹芙出生了。虽然过程惊险波折,但丹芙最终顺利活下并健康成长。但塞丝的弑婴行为使整个124号处于社会群体甚至是黑人群体的鄙视排斥中。外人的疏远加上塞丝的过度保护,使丹芙完全与外界隔离,“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没有人来。男孩子不喜欢我,女孩子也不喜欢我”。在家中,怨恨的鬼魂吓跑了两个哥哥。自从哥哥逃跑后,祖母整天沉迷于色彩研究,母亲沉浸于对死去女儿的忏悔中。丹芙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衣食无忧,但在精神层面上,她却从未被真正的关怀。她被家人忽略,被外界孤立。无穷的孤独感使她将长期以来骚扰124号的鬼魂当作自己的唯一伙伴。这段一厢情愿的友谊看似诡异,但对于长期处在寂寞中的丹芙而言,那是唯一心灵的依靠。但是保罗·D来了,赶走了作乱的鬼魂,也赶跑了她孤独世界中唯一的伙伴文学艺术论文,他甚至将唯一还在乎她的母亲的注意力也转移了。被孤立的感觉使她将女孩宠儿当作另一精神寄托,她想要彻底得到宠儿所有的注意力。生平第一次,丹芙有了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她将宠儿当作另一个自我。当她发现宠儿回归的唯一目标是塞丝,面对越来越虚弱的母亲,丹芙开始担心宠儿会杀死母亲。为了拯救母亲,她走出124号,向社区人求救,最终赶走宠儿。

塞丝畸变的母爱及丹芙和宠儿间矛盾的皈依,矛盾又成其自然,向读者展示了拉格泰姆式矛盾挣扎的风格。

二 布鲁斯的忧伤

1. 西克索的悲剧

西克索是《宠儿》中不甚起眼的人物,但他却是“甜蜜之家”男黑奴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莫里森在《宠儿》中塑造的一个完美黑人的形象。莫里森形容他“靛青色的西克索长着火红的舌头”。靛青色是一种稳重沉静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广阔深邃,但又不失孩童的天真。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西克索实在恰当不过,西克索知道料理食物;知道作为人类追求爱的权利,他历经千辛万苦,只为见他那“三十里地女人”一面,“为了让他的血统后继有人”,“西克索是唯一不因渴望塞丝而瘫痪的人”。

西克索曾是温柔沉静的,而且说英语。在其他黑奴都甘于生活在“甜蜜之家”服从加纳先生的统治时,西克索已经预知他们的未来不会美满,现在的生活只是五彩泡沫。西克索深思熟虑、知识丰富。他们的逃亡是由西克索设计的,因为在每次和“十三里地女人”的约会中,他清楚记下了“甜蜜之家”以外的地形路线。只有西克索敢于质疑并反驳“学校老师”“定义属于定义者,而不是被定义者”的观点,他无疑是一个善于雄辩、逻辑清晰的智者。

西克索的舌头是火红的。红色是《宠儿》中大量运用的一个色彩意向。红色之于不同人物拥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宠儿,红色是死亡、暴力和奴隶制的残酷、人性的血腥;对于保罗·D,是自由与勇气的想往;对于爱弥尔是希望与光明。对于西克索,火红的舌头包含了正负面的所有情感。早期的西克索,对未来充满渴望,他火红的舌头代表对自由的向往。逃亡失败被抓时,他放任自己疯狂,用火红的舌头唱歌大笑,西克索从不笑,“他平生只大笑过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克索没有坚持到最后,他最终仍被奴隶制摧毁。他不再说英语,这是对未来的绝望,亦是对英语这种白人语言的反抗。最终,他在大笑中被活活烧死。西克索微笑着迎接死亡,给人心酸悲伤的感觉。才为他自己乃至所有反抗非人性待遇的黑人保有了生的尊严。

2.贝比·萨格丝的含恨而终

贝比·萨格丝一共有八个儿子,虽然其他的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下落不明,但她还有最小的儿子黑尔陪伴在身边。相比其他女奴,贝比·萨格丝无疑是幸运的。加纳统治时代的奴隶们拥有相对稍宽裕的生活,甚至令黑尔可以出卖劳动力为贝比赎回自由身。

长期被奴役后突然获得自由,贝比被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震撼了。获得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掉自己的名字。对于她来说,这是自由意识的实际象征。不仅自己拥有自由的意识,她还想要将这种意识传递给社区的其他人。她成为一个不入教的传道师。她在“林间空地”布道文学艺术论文,号召黑人热爱自己,热爱自己的身体。

然而,亲眼目睹社区人的背叛与嫉妒,看着赛丝被迫杀死自己的女儿被警察带走而她却束手无策,贝比心中刚建立起的信念彻底崩溃。最终她选择封闭自己,玩味无法对她造成任何伤害的色彩打发时间。终其死去,贝比也没能摆脱心中的恨意,找回迷失的自我。

西克索从未笑过,唯一一次大笑,却是在死亡之时;贝比·萨格丝拥有自由与自我信念的权利,却被推进虚幻的色彩世界,含恨而终。对西克索和贝比而言,死亡不是结束而是解脱,是新的开始,但就是这样不正常的死亡,现实而悲哀,传承了布鲁斯哀伤的风格。

三 爵士乐的开放

1.开放的结局

小说最后一字虽已完结,但情节却似乎没有完结。作者留给读者一个全然开放的结局, 一个想象的空间:宠儿是否真的是塞丝的女儿;黑尔是否真的死去;塞丝最后是生是死,与保罗的发展又是如何。

宠儿的到来和离去都充满神秘感,她没有交代她从何而来,只说她从水里来,她的脖子“周长不足一个茶碟”,她的名字和塞丝为死去女儿墓碑上刻的名字一模一样。种种迹象显示她就是塞丝的女儿。推断是如此,但小说却又暗示她好像只是一个逃跑的女奴。关于黑尔,我们只知道他疯了,失踪了,脸上涂满牛油和酸酪,自己在嘴上勒着铁嚼子。我们甚至难以确定他是怎么疯的,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还是因为意识到自己作为奴隶的悲哀。他是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是已孤独的死去。

对塞丝和保罗·D,小说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贝比萨格斯的病床上,塞丝在等死,保罗·D努力劝说,希望她回到过去。保罗走出自己迷失的内心,编织着未来属于他们的美梦。但最终塞丝是否从宠儿离开的痛苦和杀死女儿的悔恨中走出来,并与保罗幸福的生活,都仍是未知数。

小说虽已完结,故事仍可持续,读者可以在反复阅读中寻找想要的答案。开放的结局,不同的读者心中自有不同的诠释。这就是爵士乐开放自由的体现。

2.最后的解放

贝比·萨格斯,塞丝,丹芙是美国黑人女性在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塑造自我旅程上的三代标志性形象。贝比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并期望通过传教的形式向其他黑人传递这一想法,但最终却在深受打击后崩溃文学艺术论文,预示了第一代黑人女性寻求自我意识的失败。

塞丝是个极富自尊的黑人女性。这或许可成为推动她寻求自我意识的内在特质。杀死宠儿后,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中,当宠儿到来之后,塞丝将已蠢蠢欲动的自我意识建立在宠儿身上。这是种危险的行为--自我意识怎能建立在她人身上。因此,当宠儿消失后,她好不容易才刚建立起的自我意识消失殆尽,第二代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寻求也以失败告终。

丹芙从未受过奴隶制的摧残,虽然孤独的环境造压抑了她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但长期的寂寞锻造了这个孤独小姑娘勇敢坚强的内在。因此,为了保护母亲,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她的自我意识逐步累积。成功赶走宠儿,保护了母亲,她甚至还将去念大学,这昭示着第三代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追求之路终于成功。

这种思想解放与开放的结局,体现了爵士乐自由开放的音乐特性。在成功地寻求自我意识变为可能之时,就是黑人女性甚至是整个黑人种族的民族意识得到解放之时。

爵士乐在非裔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崇高无可替代的。在深受爵士音乐特性的影响下,莫里森小说贯彻爵士乐发展三部曲的步调,从拉格泰姆挣扎矛盾性,到布鲁斯的悲伤基调,直至爵士乐的自由曲风,在《宠儿》小说中处处有所体现。《宠儿》的思想内容与黑人爵士乐发展历史的契合这一音乐特性,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黑人历史的缅怀,也让读者体会黑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莫里森正是通过爵士乐的特点,向族人呼吁热爱自己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的。

参考文献:

[1]MUSIC - Mendi + Keith Obadike[DB/OL]./blacknetart.com/Morrison.html,

[2]吕西安·马尔松.严璐,冯寿农译.《爵士乐简明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4:33.

[3]艾琳·索森.袁华清译.《美国黑人音乐史》[M]. 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83.3:420.

[4]腾金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宠儿>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网络艺术 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发展带给人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当电影叩响艺术大门的时候,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将成为21世纪所有人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久远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艺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的艺术领域,使艺术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来源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图里发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他肯定了现代建筑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贡献,但指出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来满足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求。[1]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最早在设计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著作。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在他的《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所谓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侧面,并非抛弃现代主义,建筑要重返‘正常的’途径在于探索一条比现代主义运动先驱者们所倡导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径。”[2]

罗伯特文图里、查尔斯詹克斯和罗伯特斯特恩这三位大师的学说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

受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趋势的带动,后现代主义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组合。对传统的题材采用各种非传统的工具、技巧进行非传统的重新组合。二,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三,历史主义。对传统的要素实行“戏弄之”的原则。四,俚俗化倾向。通常表达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和市井文化。例如将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作为建筑立面的浮雕。五,接受美学的特征。艺术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著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3 网络艺术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网络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样态和传播手段,呈现出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3.1 无限重复创造性

网络艺术作品的题材往往都来源于传统的题材,但是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构思,通过网络传播后,具备了被无限次重复创造的可能性,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结合”特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被永久的固定下来了。但是在网络艺术中,艺术作品被人们进行各种重新创造,得出一些异于原始作品的新作品。例如,艺术大师杜尚在蒙娜丽莎的脸画上两撇胡子,这幅新的作品被命名为《LHOOQ》。

3.2 嬉戏性

网络艺术的“嬉戏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对被奉为经典题材的戏弄,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特点。在网络上,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随心所欲地涂抹和删改。例如《CEO李煜的悲惨世界》、今何在的《悟空传》,众多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文学中被改写和戏弄。约翰杜卡斯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说:“有些美的东西并非是艺术品,而有些东西是艺术品但却不美。依此看来,无论美与艺术这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多么密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的关系。”[3] 可见在网络艺术,不美的艺术品越来越多,显示出当代人的审美范围不断扩大的倾向。

3.3 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中,精英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平台,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畅所欲言。网络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一元话语霸权被解构。

网络艺术的大众化特点使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创造者,同时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俚俗化倾向。创造者考虑到作品要面向大众,网络艺术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例如在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大小网站遍布足球的“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出现戏仿任贤齐经典歌曲《心太软》的球评:“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3.4 互动性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交互共享的网络艺术。在作者、作品和欣赏者这个三角形中,欣赏者不再是被动的,是形成作品的又一股力量。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4]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是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网民。

这种互动性同时还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特点。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作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创作者通过作品与欣赏者建立起对话关系。网络艺术的互动性引起读者的接受审美,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网络艺术所独特的无限重复创造性、嬉戏性、大众化和互动性,都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说,在上述的这些特征中,网络艺术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延伸。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看待网络艺术,更加有利于认识和分析网络艺术。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文图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篇8

2001年在大型河北梆子剧目《忒拜城》中,出演男一号克瑞翁。该剧赴希腊参加德尔菲国际戏剧节受到欧洲戏剧专家与希腊观众热烈欢迎;在第九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开幕式上的演出获得中韩日戏剧专家好评。

2005年在新编历史剧《窦娥冤》中,团里决定让他扮演张驴,这对一向在舞台上塑造正面英雄和清正廉明、惩恶扬善的包公形象的金民合是一个自我挑战。他仔细揣摩刻苦钻研,凭着多年的舞台经验和身体条件实力,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横行霸道、贪财好色的泼皮无赖张驴的形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同。

2006年,随剧团参加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的“拉丁美洲国际戏剧节”。饰演《忒拜城》中克瑞翁一角。他是此次出演的主要演员中唯一没有B组的演员,在高原条件下他演满6场,获得了观众的强烈好评。

王洪玲: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王洪玲,国家一级演员,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978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师从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兰先生,主工青衣。19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2004年调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她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现为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生。

篇9

作为非裔美国黑人作家的代表,莫里森深受黑人传统文化及欧美文化的双重影响。她曾多次谈论音乐的力量以及音乐对她作品的影响,并认为音乐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形式。无论从叙述手段或是思想内容而言,莫里森的不朽巨作《宠儿》处处渗透着她对爵士乐的自如运用和发展。

当黑人从非洲大陆被带到美洲的那一刻起,贫困奴役的生活长期压迫着背井离乡的黑人们。1865年,虽然黑奴获得自由,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贫困潦倒,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故土带来的音乐,他们自娱自乐,吟唱自己的劳动号子、赞美诗、圣歌。黑人民间音乐遇上欧洲古典音乐,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创造出爵士乐的雏形。

19世纪末,拉格泰姆(Ragtime)盛行。拉格泰姆,称为散拍乐,其主旋律数量不固定,演奏略带即兴。贫苦的生活使的拉格泰姆演奏者没有机会学习到正统专业的乐理知识,但通过对欧洲音乐的效法,他们又严格按照音符节拍进行演奏。循规蹈矩又即兴的演奏给聆听者以节奏起伏的震撼,蕴含其中的挣扎表露无遗。

布鲁斯(Blues)由人声叙述,配以乐器伴奏,使演奏者与听众间形成微妙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其旋律忧伤缠绵,包含对世事的感伤和内心的痛苦,对生活与爱的向往和摆脱束缚的渴求。

“爵士音乐直接来源于布鲁斯,它的特征也与布鲁斯有联系。爵士乐演奏者用乐器模拟演唱者的歌喉,风格和悲伤的情调…鼓励演奏者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演奏者同时又是作曲家…便需要掺入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方式”(艾琳?索森,1983:420)爵士乐的曲谱仅有个轮廓,演奏者依据轮廓自由发挥。切分自由,演奏灵活,富于变化文学艺术论文,激发了爵士乐自由开放的曲风。

一、格拉泰姆式的挣扎

1.爱而弑之

奴隶制下,奴隶及其子女都被归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黑人女奴更被视为可再生产的一种工具。奴隶主往往已扭曲甚至丧失人性,将女奴当成是泄欲和繁殖新奴隶的工具。他们掌握奴隶的生杀大权,可以将奴隶买卖出租,储存典当。在了无人性的奴隶制下孕育出的浓烈畸形的母爱成为小说《宠儿》的中心线,贯穿故事始终。奴隶制畸变原本伟大的母爱,使母亲不得不用杀死孩子的极端行为来保护子女免遭奴隶制的侵害。塞丝对奴隶制充满仇恨,但根深蒂固的奴隶制使她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使孩子不被奴役,她唯一的办法是杀掉自己的孩子,将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上帝那儿。

杀死自己的婴孩有悖人伦,杀婴源于母爱更有悖常理。但发生在塞丝身上却可以理解。塞丝她深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孩子她就“无法呼吸”,她可以承受虐待毒打,却不能原谅学校老师的侄子抢走她的奶水。奶水是唯一能给孩子的爱,“除了我自己的孩子,谁也不能再得到我的奶水。”她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就是母爱将她逼入两难的境地,没有孩子她“无法呼吸”,若孩子继续留在身边,他们又将经历她曾经的痛苦。她的“爱太浓烈”,她宁愿自己“无法呼吸”也要把孩子送往安全的地方。

2. 丹芙的矛盾情感

在塞丝逃跑途中,丹芙出生了。虽然过程惊险波折,但丹芙最终顺利活下并健康成长。但塞丝的弑婴行为使整个124号处于社会群体甚至是黑人群体的鄙视排斥中。外人的疏远加上塞丝的过度保护,使丹芙完全与外界隔离,“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没有人来。男孩子不喜欢我,女孩子也不喜欢我”。在家中,怨恨的鬼魂吓跑了两个哥哥。自从哥哥逃跑后,祖母整天沉迷于色彩研究,母亲沉浸于对死去女儿的忏悔中。丹芙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衣食无忧,但在精神层面上,她却从未被真正的关怀。她被家人忽略,被外界孤立。无穷的孤独感使她将长期以来骚扰124号的鬼魂当作自己的唯一伙伴。这段一厢情愿的友谊看似诡异,但对于长期处在寂寞中的丹芙而言,那是唯一心灵的依靠。但是保罗?D来了,赶走了作乱的鬼魂,也赶跑了她孤独世界中唯一的伙伴,他甚至将唯一还在乎她的母亲的注意力也转移了。被孤立的感觉使她将女孩宠儿当作另一精神寄托,她想要彻底得到宠儿所有的注意力。生平第一次,丹芙有了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她将宠儿当作另一个自我。当她发现宠儿回归的唯一目标是塞丝,面对越来越虚弱的母亲,丹芙开始担心宠儿会杀死母亲。为了拯救母亲,她走出124号,向社区人求救,最终赶走宠儿。

塞丝畸变的母爱及丹芙和宠儿间矛盾的皈依,矛盾又成其自然,向读者展示了拉格泰姆式矛盾挣扎的风格。

二、布鲁斯的忧伤

1. 西克索的悲剧

西克索是《宠儿》中不甚起眼的人物,但他却是“甜蜜之家”男黑奴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莫里森在《宠儿》中塑造的一个完美黑人的形象。莫里森形容他“靛青色的西克索长着火红的舌头”。靛青色是一种稳重沉静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广阔深邃,但又不失孩童的天真。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西克索实在恰当不过,西克索知道料理食物;知道作为人类追求爱的权利,他历经千辛万苦,只为见他那“三十里地女人”一面,“为了让他的血统后继有人”,“西克索是唯一不因渴望塞丝而瘫痪的人”。

西克索曾是温柔沉静的,而且说英语。在其他黑奴都甘于生活在“甜蜜之家”服从加纳先生的统治时,西克索已经预知他们的未来不会美满,现在的生活只是五彩泡沫。西克索深思熟虑、知识丰富。他们的逃亡是由西克索设计的,因为在每次和“十三里地女人”的约会中,他清楚记下了“甜蜜之家”以外的地形路线。只有西克索敢于质疑并反驳“学校老师” “定义属于定义者,而不是被定义者”的观点文学艺术论文,他无疑是一个善于雄辩、逻辑清晰的智者。

西克索的舌头是火红的。红色是《宠儿》中大量运用的一个色彩意向。红色之于不同人物拥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宠儿,红色是死亡、暴力和奴隶制的残酷、人性的血腥;对于保罗?D,是自由与勇气的想往;对于爱弥尔是希望与光明。对于西克索,火红的舌头包含了正负面的所有情感。早期的西克索,对未来充满渴望,他火红的舌头代表对自由的向往。逃亡失败被抓时,他放任自己疯狂,用火红的舌头唱歌大笑,西克索从不笑,“他平生只大笑过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克索没有坚持到最后,他最终仍被奴隶制摧毁。他不再说英语,这是对未来的绝望,亦是对英语这种白人语言的反抗。最终,他在大笑中被活活烧死。西克索微笑着迎接死亡,给人心酸悲伤的感觉。才为他自己乃至所有反抗非人性待遇的黑人保有了生的尊严。

2.贝比?萨格丝的含恨而终

贝比?萨格丝一共有八个儿子,虽然其他的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下落不明,但她还有最小的儿子黑尔陪伴在身边。相比其他女奴,贝比?萨格丝无疑是幸运的。加纳统治时代的奴隶们拥有相对稍宽裕的生活,甚至令黑尔可以出卖劳动力为贝比赎回自由身。

长期被奴役后突然获得自由,贝比被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震撼了。获得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掉自己的名字。对于她来说,这是自由意识的实际象征。不仅自己拥有自由的意识,她还想要将这种意识传递给社区的其他人。她成为一个不入教的传道师。她在“林间空地”布道,号召黑人热爱自己,热爱自己的身体。

然而,亲眼目睹社区人的背叛与嫉妒,看着赛丝被迫杀死自己的女儿被警察带走而她却束手无策,贝比心中刚建立起的信念彻底崩溃。最终她选择封闭自己,玩味无法对她造成任何伤害的色彩打发时间。终其死去,贝比也没能摆脱心中的恨意,找回迷失的自我。

西克索从未笑过,唯一一次大笑,却是在死亡之时;贝比?萨格丝拥有自由与自我信念的权利,却被推进虚幻的色彩世界,含恨而终。对西克索和贝比而言,死亡不是结束而是解脱,是新的开始,但就是这样不正常的死亡,现实而悲哀,传承了布鲁斯哀伤的风格。

三、爵士乐的开放

1.开放的结局

小说最后一字虽已完结,但情节却似乎没有完结。作者留给读者一个全然开放的结局, 一个想象的空间:宠儿是否真的是塞丝的女儿;黑尔是否真的死去;塞丝最后是生是死,与保罗的发展又是如何。

宠儿的到来和离去都充满神秘感,她没有交代她从何而来,只说她从水里来,她的脖子“周长不足一个茶碟”,她的名字和塞丝为死去女儿墓碑上刻的名字一模一样。种种迹象显示她就是塞丝的女儿。推断是如此,但小说却又暗示她好像只是一个逃跑的女奴。关于黑尔,我们只知道他疯了,失踪了,脸上涂满牛油和酸酪,自己在嘴上勒着铁嚼子。我们甚至难以确定他是怎么疯的,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还是因为意识到自己作为奴隶的悲哀。他是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是已孤独的死去。

对塞丝和保罗?D,小说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贝比萨格斯的病床上,塞丝在等死,保罗?D努力劝说,希望她回到过去。保罗走出自己迷失的内心,编织着未来属于他们的美梦。但最终塞丝是否从宠儿离开的痛苦和杀死女儿的悔恨中走出来,并与保罗幸福的生活,都仍是未知数。

小说虽已完结,故事仍可持续文学艺术论文,读者可以在反复阅读中寻找想要的答案。开放的结局,不同的读者心中自有不同的诠释。这就是爵士乐开放自由的体现。

2.最后的解放

贝比?萨格斯,塞丝,丹芙是美国黑人女性在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塑造自我旅程上的三代标志性形象。贝比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并期望通过传教的形式向其他黑人传递这一想法,但最终却在深受打击后崩溃,预示了第一代黑人女性寻求自我意识的失败。

塞丝是个极富自尊的黑人女性。这或许可成为推动她寻求自我意识的内在特质。杀死宠儿后,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中,当宠儿到来之后,塞丝将已蠢蠢欲动的自我意识建立在宠儿身上。这是种危险的行为——自我意识怎能建立在她人身上。因此,当宠儿消失后,她好不容易才刚建立起的自我意识消失殆尽,第二代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寻求也以失败告终。

丹芙从未受过奴隶制的摧残,虽然孤独的环境造压抑了她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但长期的寂寞锻造了这个孤独小姑娘勇敢坚强的内在。因此,为了保护母亲,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她的自我意识逐步累积。成功赶走宠儿,保护了母亲,她甚至还将去念大学,这昭示着第三代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追求之路终于成功。

这种思想解放与开放的结局,体现了爵士乐自由开放的音乐特性。在成功地寻求自我意识变为可能之时,就是黑人女性甚至是整个黑人种族的民族意识得到解放之时。

爵士乐在非裔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崇高无可替代的。在深受爵士音乐特性的影响下,莫里森小说贯彻爵士乐发展三部曲的步调,从拉格泰姆挣扎矛盾性,到布鲁斯的悲伤基调,直至爵士乐的自由曲风,在《宠儿》小说中处处有所体现。《宠儿》的思想内容与黑人爵士乐发展历史的契合这一音乐特性,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黑人历史的缅怀,也让读者体会黑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莫里森正是通过爵士乐的特点,向族人呼吁热爱自己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的。

[参考文献]

[1]吕西安?马尔松.严璐,冯寿农,译.爵士乐简明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艾琳?索森.袁华清,译.美国黑人音乐史[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腾金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宠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篇10

系统环境意识是目前最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是当今城市设计中最科学 的设计途径,是解决设计中不和谐因素的最有效方法。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建设与城市形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中有城市街心花园、景观大道、步行街、小区休闲广场等,在每项内容中都会出现一个和重要的设计内容――公共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品系统设计是把握人、环境、街道家具三者之间的关系,把街道家具系统中各组成要素整合在统一的设计思想之下,进行秩序化设计,从而使街道空间成为人类户外生活质量最优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环境艺术系统设计,公共艺术品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城市文化载体。

2. 城市环境艺术系统设计

“环境艺术系统设计”是环境、艺术和设计三个不同概念的集合,系统环境意识是是打破传统的单体性,从整体性出发,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把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专业进行统一的科学性的系统整合,注重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精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把握系统,达到整体优化。

3. 连云港海连路公共艺术品设计

连云港市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是重要的经济枢纽,是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新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对城市的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连云港海连路的环境艺术系统设计主要解决城市景观、环境设施、标志、绿化等专业之间的环境系统矛盾。解决连云港市城市环境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整体优化连云港城市环境。

3.1 以地理特征为公共艺术品设计的基点

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隅,海洲湾南岸,东临黄海。是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港口城市,是连接南北东通东西的“融汇之地”,连云港海连路位于连云港中心城区――新浦区老城区,沿途分布着连云港主要生活街区、商业中心街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以及城市的重要空间节点――陇河广场,小部分途径工业街区。同时东通新海城区与东部城区联系性主干道――港城大道。

3.2 以历史文化为公共艺术品设计的灵魂

如果将形态喻为肌肤,那文化则可谓之灵魂。连云港自古即为我国最早的“煮海为盐”地区之一,东海尹湾出土的简牍中有关“盐官”的记事,表明西汉时期这一地区已有盐业机构的设置。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之利,以盐、茶为大。”

“盐铁之树”(图1),元素取自于古代制盐工具――盐v。为了融入西盐河的景观环境中,把艺术品的设计以树的形式表象,树有生长,扩展的生命力,符合连云港的城市发展观。中间六边形为海燕结晶的放大体,按制盐业特点以及周围环境使用了红灰色相间的工业色彩,九个叶片两边只用不同材料制作配重,以至于可以在风里作用下各自缓慢独立旋转。是提炼出来的文化灵魂贯穿于“功能系统、标识系统、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人文系统、形态系统、景观系统”等所有子系统,形成独特的公共艺术品系统设计。

3.3 以技术融合为公共艺术品设计的时代精神

如果仅将现有的历史和文化直程,并用传统的材料建造,根本不是我们今天思考并力求达到的艺术品艺术。公共艺术品的特性就是表现科技含量的艺术,若不能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同步,仅是体现历史文化,就会失去时代的魅力。因此,新时代的公共艺术品要将文化以技术为载体,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充分展示城市的精神以及时代的精神。

连云港是城市海洋文化的代表,“鱼吻”(图2)取材于鱼的造型,通过大小、色彩的对比,一对活灵活现的鱼展现在人们面前,营造出缱绻相惜的意境,将其置于草地上,放佛他们在绿色的海洋中快乐的游弋、嬉戏,给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除了海洋文化,连云港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中一组公共艺术品的创意来源于海洋生物形态,但材料采用工业原材料,如钢管、钉子、链条、弹簧、齿轮、扳手、船锚等等,无处不体现着工业文明者一主题。

4. 结语

连云港海连路公共艺术品设计是以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作为主体意境,以“多效、和谐、整体”作为设计原则,以环境艺术系统设计作为设计方法,立足创新思维、张扬独特个性、融入历史文脉、整体和谐美观,打破传统设计习惯思维,融合特征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现代性。城市公共艺术品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新时期的公共艺术品设计强调整体,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必须以环境艺术系统设计作为指导方法,而公共艺术品设计的系统环境意识仍亟待提高,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与实践。我们相信,在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的理念指导下,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鲍诗度,王淮梁,李学义. 中国盐通高速公路如皋服务区环境系统设计系列

篇11

一、爱与成长的“沟通性”主题

纵观世界各国的青春电影,都相似的表达主人公在青春期对爱情的萌动和心理成长的过程,但又各不相同。比如,日本青春电影会更突出青春的迷惘与不安,美国好莱坞式的青春电影则会表现性萌动和开放式情感,都是各国电影具有的标志性特色,泰国青春电影也不例外。

《爱在暹罗》因其同性恋题材而引发关注,而通观整部影片,笔者认为其主题还是落在少年青春期经历的爱与成长、以及家人间的沟通这个着眼点上。

Tong与Mew的同性情感发展这条线被导演处理成单纯自然的初恋,而Tong姐姐失踪后家人间的关系这条线则是贯穿影片始终,并最终影响到Tong和Mew之间关系的变化。如果说前者的重点在“爱情”,那么后者的重点就是“成长”。在爱情这条线上,导演的镜头大多表现了Mew和Tong因为爱情而呈现出的欣喜甜蜜的表情和身体反映,尤为集中的体现在Mew为Tong演唱自己亲自创作的情歌那场戏中。但当Tong的妈妈发现了儿子的性取向之后,剧情开始朝着“成长”的主题发展。导演通过Tong的母亲看到儿子和Mew接吻后失手摔碎杯子的镜头,表现了她内心的震惊。但之后的情节发展却没有走向一种母亲强烈干预孩子人生的方向,而是突出表现了母亲的宽容和理解。影片中Tong的母亲和Mew谈判的情节,Tong的母亲所说的话和身体语言,都表现出一种相互间的尊重和平等的沟通,家长在这里只是起到一种引导、推动少年成长的作用,故事的重心始终放在青春期的少年身上。最后,Tong还是在爱情和亲情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和Mew分手的那场戏处理的伤感而又成熟,充分地将主题升华到了“成长”高度。随后,结尾镜头Mew对着Tong送他的完整的木偶伤心的哭泣,继续达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

同样沟通性的处理方式也体现在《小情人》《初三大四我爱你》《初恋这件小事》《亲爱的伽利略》等影片中。而这种对于“爱”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恋人间爱情,也包含家人间的亲情,以及朋友间的友情。例如,《亲爱的伽利略》中的“爱”就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角女孩之间的友情上。而爱与成长的主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而青春期的少年则因为刚开始学着去理解爱、去面对成长,更容易吸引观众的关注。

二、纯情内敛的情感表达和细致入微的细节表现

青春电影的主角不同于,他们都是一群还不成熟却又渴望成熟的孩子,在情感表达方式上也就具有了纯情内敛的青春特色。

例如,在《小情人》中,阿捷和奈娜原本是一对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可是由于班上的孩子分成了男女阵营且势不两立,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阿捷只能选择欺负奈娜。之后阿捷碍于自己赌气和面子上的考虑,迟迟没有向奈娜说出道歉。直到最后,奈娜一家要搬走,阿捷才在小伙伴的帮助下,追逐载着奈娜一家的汽车,但最终还是没有追上。

这样的情节设定由于其具有属于孩子的特质,放在青春电影中就非常能令人信服乃至产生共鸣。同样的例子也存在于《荷尔蒙》《初恋这件小事》《O型血》中,青春期萌动的初恋往往伴随着暗恋的形式,明明心中在意,却也无法开口坦率表达。甚至还会因为不想破坏朋友间的友情,选择默默放弃。这些具有青春特质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可以说是具有亚洲文化特色的处理方式,极容易在亚洲文化圈内引发共鸣。

在这一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基调下,细致入微的细节表现就成为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的关键。例如,《初恋这件小事》中,女主角因为没有预料到暗恋的男生会接电话,自己一时不知所措,放下电话冲到院子里大叫,等她再回来接电话的时候,对方已经挂断了。这段细节刻画就极具童趣,也凸显了女主角在暗恋中面对惊喜时的慌张失措。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赋予了泰国的青春电影打动人心的魅力。

三、类型多样的故事构架和影片风格

泰国的青春电影近年来数量繁多,主题围绕爱与成长,但类型却并不单一乏味,而是呈现出丰富多样化的局面。

例如,《爱在暹罗》《想爱就爱》涉及的是同性之爱的话题;《小情人》《初恋这件小事》《爱久弥新》涉及的是由暗恋展开的故事情节;《荷尔蒙》《爱4狂潮》是由看似独立的几个小故事组成,多方面探讨青春期的懵懂与成长;《初三大四我爱你》《曼谷轻轨恋曲》则在叙述剧情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泰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美丽风光;《友谊我和你》是伴随着怀旧伤感基调的青春伤痕;《想听到说相爱》选择的是独到的男配角视角等等。

导演表现的是相似的主题,却选择了不同的形式,影片的风格也随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比如,影片《我的情人节》选择以女主角发生一次交通意外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结果,描述了每一种不同结果下女主角和因为交通意外认识的男主角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这一富于创意天马行空的情节设定,伴随着轻喜剧的基调,加上导演幽默的镜头语言,让整部影片充满现实与幻想的重叠,欢乐之余又略具哲学意味。而《泰国派》这部影片正如它的译名,充满了《美国派》式的性喜剧元素,但在表现手法上又不像西方式的奔放,导演仅仅选择了“暧昧”这一含蓄却包含蠢蠢欲动情愫的关系作为叙述重点,表现了男孩们在青春期的不安分与纯情的本质。影片中分镜画面的运用以及无厘头式的搞笑方式,都独到的增添了影片的轻松气氛。

泰国青春电影的青春元素其实是体现在影片的各个方面的,例如多彩活泼的镜头语言,极具青春标志性的道具运用,青春靓丽的演员选择等等,本文也仅是列出了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而正是因为这些青春元素的运用,泰国的青春电影在勾起观众向往、怀旧情绪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及商业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泰国电影会凭借青春电影这一优势,逐渐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成为亚洲有别于日本、中国、韩国、伊朗等国家的又一后起之秀。

参考文献:

[1]万传法.《论泰国青春电影的艺术魅力》.上海戏剧学院

篇12

将画面套上“经营”二字,难免给人以投机取巧之感,似乎在玩弄技巧、欺骗观众。恐怕不少业内人士对此也不以为然。诚然,影视作品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内容。设想在9?11事件中一段用手机拍摄的极其业余、画质粗糙的现场视频,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影视作品内容思想之重要,和画面经营之关键,并不矛盾。突发事件及重大事件的一手珍贵资料自不必细究其布局、构图、主次,信息稀有决定了它的价值;然而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属于有计划的创作,内容的谋篇布局和形式的谋篇布局都需要付出同等的心血。经营画面,是为了让内容以更讨好市场、更触动受众的形式亮相,先声夺人;让有意境、有氛围、有思想和内容的作品更容易被观众认可。当下影视作品的市场营销已经是一门成熟的专业化很强的工作,良好的市场营销能让影视作品有事半功倍的市场效果,谁也不会质疑它的必要性。画面经营相当于在前期阶段、在内容制作阶段就提前让产品营销提前介入,主动性会更强。

二、影视画面经营的基本原则

画面经营是一种电视艺术创作,但它不应该只是大师手中的绝艺;只有大多数影视工作者都掌握其基本原则和方法,画面经营才能发扬光大,成为我们创作时的下意识动作、成为习惯;也只有这样,电视作品的整体水准才会提高。画面经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以下几点。1、把画面最好的、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我们的顾客——观众。犹如去水果店买水果,我们看到面上的几个总是最大最好的,这会让你产生心理暗示:所有的水果都很好,在这里买没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这方面是佼佼者,不论是照片还是纪录片,他们的画面总是给人美轮美奂的冲击力,以至于全世界的观众几乎形成了一个心理定势:想看唯美得震撼心灵的画面,就看国家地理。这得益于长期以来他们对画面美感的极致追求,如果稍有瑕疵,那一定不会呈现给观众;2、努力放大画面卖点。哪怕它是臭名远扬的,也要臭到让人侧目;就好比卖臭豆腐的伙计更喜欢挑在风头上摆卖,借助风力将那份“臭”传得更远更广。例如香港电影自吴宇森式的慢镜头暴力美学后,对黑帮、警匪片的塑造似乎已经到头了,但杜琪峰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杜氏风格”成为新的瞩目焦点。尽管有人批评杜琪峰对画面的迷恋导致了电影情节的薄弱,但画面卖点正是他的作品吸引人之处。风格化的画面构图、沉稳的镜头运用、独特的氛围营造、拉伸的镜头、昏暗的音乐,灰暗但不乏亮色、悲哀却不失希望。杜琪峰把画面特点放大,也就完成了作品的成功经营。3、突出重点。坚决摈弃一切不利或影响卖点的东西,哪怕它是优美的、优秀的;会让观众分散注意力的一律从画面中剔除。这样的例子在影视创作中大量存在,前期可能拍摄了几千小时的镜头,但通过最终要剪辑只剩下几分钟。这几分钟里留下的必然都是最能吸引观众、最能表达主题的精华画面,让观众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画面上,以传达创作意图。如果创作者认为要做到以上三点还是存在难度,那还有一条简单易行的画面经营法则:排序。无论是摄影、摄像还是电脑编辑制作,首先把所有画面按照自己认可的重要性给标上序号,如1、2、3、4、5、6、7,或者A、B、C、D、E、F、G等;然后看它们在画面上所处的位置和它们的重要性是否相称:最突出为1、后者为2、再后为3,如有不一致马上调整,包括调整相机或摄像机的位置、焦距、景深,条件允许的话还可调整画面上东西的位置,包括人、物等,或者试着调整画面的光线,增减灯光的只数,直到它们的主次合乎你上面的顺序;最后,再审视画面,做减法,是否有些画面是不必要、可有可没有的,特别是重要性排名靠后的画面,设法将它们减去。排序法实际是上面三个法则的综合运用,较为简单易行,对创作者个人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要求没有那么高。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专家,但只要他具备一般水准的画面意识,就能运用排序法经营画面,而且效果能保证不低于70%。

篇13

作为声乐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声唱法最初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声乐艺术,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声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声乐艺术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美声唱法的传入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认识,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界对民族音乐的反思,因此,对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影响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

1美声唱法在中国的起源、发展

美声唱法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公派国外留学生及国外声乐教师引进传入我国。在美声唱法传入初期,国人对该艺术相对陌生,在声乐教师及各类文化交流教育工作的支持下,美声唱法艺术模式在我国初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著名美声歌唱家到我国进行了示范性教学,主要对美声发声方法、发声练习方法以及发声技巧等进行讲解,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强调关闭唱法,引发了国人学习美声的热潮,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著名歌剧大师、男中音歌唱家到我国进行讲学,传授了美声的歌唱技能、技巧,涉及到声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声乐训练的整体水平。90年代后,世界著名歌唱家阿米玲到我国讲学授课,除了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讲述外,还对部分作品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阐释与指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所能接受的美声强调的是声情并茂,要求在确保美声声音优美的同时,能够传达情感,这也是美声唱法在我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

2美声唱法与中国声乐艺术的异同

2.1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共性

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共性首先表现为呼吸位置的共同性。我国民族声乐及美声唱法都强调呼吸的顺畅性,其不仅是发声的原动力,更是歌唱的重要基础,在歌唱中要确保声音连贯、流畅,做到吐字清晰,并能够实现对音量强弱的有效控制,呈现出完美的演绎效果。其次,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在高位置声音安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我国民族声乐主要借鉴的是京剧唱腔,美声唱法则更多借鉴了西洋歌剧唱法,这一技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声音的内在感染力。另外,我国民族声乐强调歌唱声音要上下贯通、流畅自如,而不是挤塞喉咙;美声唱法也明确强调歌唱要打开喉咙,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2.2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差异

首先,表现为共鸣器官运用的差异。美声唱法强调的是头腔、喉咽腔、口腔、鼻腔等所有共鸣腔体的整体共鸣,尽可能确保同时并用,体现各腔体的共鸣优势,增强艺术感染力。在发音技巧方面,多采用的是上下垂直柱状共鸣通道发声。而中国声乐艺术的共鸣则相对单一、清淡,主要包括口腔共鸣、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燕子、润腔的不同造成的。另外表现为演唱艺术追求的差异。美声唱法关注声音的美感,强调技巧性突破,在确保歌唱技巧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音质的清纯、饱满,实现对气息的持久控制,呈现出宽阔、柔韧的演唱风格。而我国民族唱法则更多保留了传统的美德,呈现出清灵、委婉、飘逸的嗓音特色。

3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依托于不断的交流与相互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及中外音乐艺术的交流融合,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艺术中不断渗透,对我国声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对中国声乐学派发展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主要为戏曲,其在具体的演唱中多采用本音,且音域较窄,注重自行腔圆、悠扬绵长,以描述故事与情感为主,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与世界声乐文化融合相对困难。而作为中西方声乐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入也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我国声乐艺术中,对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的戏曲艺术中不乏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以戏曲的结合成为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框架,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完善,歌唱形式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并诞生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艺术歌唱家,使我国的声乐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2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美声唱法的引入是我国对西方声乐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中西方声乐文化做出了对比分析。老一辈声乐艺术家针对美声唱法传入的现象,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声乐艺术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20世纪30年代,我国声乐艺术家将美声唱法特点融入到艺术歌曲创作中,出现了大批以美声唱法为核心的优秀抗战歌曲。20世纪50年代,美声唱法技巧与中国声乐艺术实现了更进一步融合,使我国的艺术歌曲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著名的有《草原之歌》、《我站在铁索桥上》等。

4结束语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影响更加凸显。尽管美声唱法与中国声乐艺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在文化艺术交流、碰撞过程中,两者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基于当前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必须注重对美声唱法的合理引入,在借鉴的同时扬长避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促进我国声乐艺术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