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设疑自探
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鸟的天堂”。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鸟)
提出问题:两次对比你有什么疑问?(两次去为什么所见不同?“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在的天堂”?)
二、重点感悟。
体会大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1、大榕树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指生读,其他同学思考
①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句子: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指生读,其他同学思考:“又”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根?(体会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句子: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体会“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
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非常茂盛)
师:面对如此茂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鸟
①播放课件录像:“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②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③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④学生汇报
⑤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挥想象)
⑥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看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
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解疑合探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呢?小组讨论
2.小结:倍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
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口溜
1.学生分头准备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课后作业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第8自然段。
远:茂盛
第一次:大榕树
干
(静态描写)
支
近
根
叶
鸟的天堂
多
篇2
二、直观形象,巧用资源上好课。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主要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悟文本,每节课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而农村学校的教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突破时大多是采取“死记硬背”、“多讲”、“多读”等方式让学生强化记忆、理解,很少由学生自己直接主动探究感受体会的,那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死板,不能灵活运用。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巧用资源,把对课堂教学有利的资源引进课堂,那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教学效果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文章的难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单纯地让他们读,不借助媒体的辅助,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在教学这部分时,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我除了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出示了事先从资源上下载的课件:翠绿的大榕树和配有这句话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再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与伙伴交流交流,最后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课件直观形象的课件的辅助,思维活跃: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阳光的照射,有的说是藏在树叶下小鸟在动……学生畅谈自己理解后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就能把大榕树的美、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激情感言,巧用资源拓展课。
篇3
二、教学中设计好学生进行创新的设计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有诸多的观察机会赋予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艺术创新的敏感性,是一个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过程。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创新的大门
篇4
几次备课下来,我发现《使用手册》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助我正确解读文本。年轻教师没有经验,对于教材的理解总是过于琐碎,每一点都想抓,每一点都抓不实,许多时候理解甚至还会出现偏颇,而这本《使用手册》将每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设计,让我知道每篇课文可以教什么,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哪些语言现象上。这样,备课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会走偏甚至迷失方向,课堂教学各大板块简洁明确,操作思路也因此而显得清晰。感触最深的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设计过程:
一开始备这一课时,我就认真阅读了这则设计,想着这个练笔的内容本身很简单,学生容易完成,因此草率地认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意义,决定弃之不用。在第一稿教案中,我用常用的填空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然后再选择重点语段展开教学,品读语言。
教研员老师看了教案后问我:与其他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让学生掌握这种文章体裁上的特点?我愣住了,心想:演讲辞不就是表达一个观点,再对听众进行号召吗?可这算什么特点呢?再次翻开《使用手册》,反复阅读这则练笔设计,心里思量着该怎样完成这道题,最后终于有所醒悟:作为演讲辞,本文和其他课文在写作上有很大不同,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演讲稿――围绕观点用事例加以证明。回环反复是本文强调观点的手段,但抒情性的文字让人一时间弄不清楚文章到底在写什么,因此引导学生先读懂作者究竟要说什么显得极为必要,而这则设计就能很好地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这样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简单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在梳理全文后让学生明白每个自然段其实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再来完成这个练笔。这一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轻松地把握了作者的诉求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演说辞的特点,还让学生明白了阅读这种体裁的文章,并不能只将内容加以梳理概括,更要明了作者反复表达的诉求。
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教与学就在“随文练笔”的推动下展开。对于我来说,一堂课目标明确,结构清晰,步骤简洁,上课时不用时不时去看教案了,倒是能多花心思关注学生的反应并及时作出调整,心中有了底气,真正感受到作为教师的主导性。而学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与课文对话,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赏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文字,沉入流动的语言中展开思考,进行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真正属于他们。在练笔的推动下,学生的思维活动真实有效,语言的迁移和内化就很轻松,学生和教师都很有成就感。
在长期的使用中,我不断地认识到,有了高质量的练笔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案就已初步成形,且围绕练笔设计展开的课堂教学操作起来十分轻松。我开始越来越自觉地用随文练笔来构建我的阅读课堂教学。
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我执教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课。课文中的怀特森先生有意编造了有关“猫猬兽”的诸多知识,让“认真学习”的学生在随堂测验中全都得了零分,以此提醒学生要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课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一事一议的手法,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出发,阐明了一个道理。在教研员老师的指导下,我针对“事”和“理”采用了两个练笔设计来构建课堂。
练笔设计1:
练笔设计2:
篇5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虽然提高了,但是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为了追逐教学的新潮流而采取了一些新形式,但是再新的形式也应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相适宜。接下来笔者就着重分析一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超载”现象。
“超载”现象一:学习方式复杂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有的教师却没能准确的把握这一学习概念,在教学中虽然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等学习方式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习方式竟然成了提高教学效益的负担。
举例分析:
在讲《梅花魂》的时候,一位上展示课的教师是这样上课的:
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问题1: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问题2: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
问题3: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问题布置完以后,教师就让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一眼就能看出问题,问题1和问题2都没有讨论的必要,学生在课上虽然热热闹闹讨论,但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品读感悟文本的能力根本没就没有被激发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毫无效益的,所以只能是教学的负担。
对策分析:
要想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效就必须整合与优化。因为课堂需要,我们在一堂课中可能会用到几种教学方式,像自主探究的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都是经常用到的,但是这些方式如果不整合就会毫无头绪,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降低。要想发挥教学方式的作用,教师要把启发式教学和有意义的讲授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益。
“超载”现象二:教学激励频繁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也提高了,一直强调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但是在课堂的教学中过渡的评价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甚至一些过渡的评价会适得其反。
举例分析:
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做了一次课堂观察,观察的维度就是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次数,在统计中笔者发现,这名教师一节课说了10次你真聪明,说了6次你真了不起,说了4次你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孩子,说了2次做的很棒。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没有问题,但是“糖吃多了也会腻”,学生也不例外,类似的评价听多了也会觉得麻木,如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响应的指引和纠正学生也就没有进步,所以我们不能让频繁的教学评价束缚我们的教学脚步。
对策分析:
教师的评价必须有,但是我们的评价不能是盲目的,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他们在教师的评价中分辨是非,如果一堂课都是激励性的评价,效果反而会为其所累。要想避免激励的频繁性,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我们的教师就要将激励与批评有效结合。学生在上课中表现好,理应激励,这样的激励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课上的行为不规范时,就应该有相应的批评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不为过渡的、频繁的激励所累。
“超载”现象三:课堂提问繁琐
课堂提问是一门极强的教学艺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才是启发式。于是课堂上到处都是问题,最后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也没有自己的思考余地,只是机械的在回答每个老师的问题。还有的教师,自己根本没有设计出合理的问题,在逻辑上都是混乱的,所以当学生听到问题后也都是一头雾水。
举例分析:
比如,在讲授《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的基础上一连串提出了三个问题:
1、孩子们我们试着回忆一下并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这“难忘的一课”到底是什么内容,以至于作者终身难忘?
3、这句话在课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各在什么地方?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的基础上就提出了三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初读课文的学生来讲根本就是一个困难,所以说教师的问题过于繁多。
对策分析:
教师的问题要适度,尤其是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一节课可以是被主要问题串联起来的,但是不能一堂课都是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设计精而简的问题。比如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一些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毕竟挑一挑摘到桃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过多的问题只是负累。
“超载”现象四:教学内容冗长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对于一些课文内容我们只要把精华的部分让学生掌握了就行,没必要无休止的去拓展和延伸,这样只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长文短教”、“长文精教”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举例分析:
一位教师在讲授《鸟的天堂》时在导课的时候就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展示了很多和榕树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茂密的树木,在讲这些时又把“鸟的天堂”进行了解释,然后才让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的。当教师讲到第三部分,也就是10到13自然段的时候,又用到了多媒体,那就是让学生们观看《鸟的天堂》视频,体会鸟的天堂的情景。这时候学生们一看视频出现了,就都比较兴奋了,当教师再布置阅读和思考的任务后,学生们很难再静下心去思考了。
整堂课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把教学内容设置的过于冗长了,尤其是多媒体的不当使用,更加剧了内容冗长的时间,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策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减少一些辅助设备的使用,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只追求实实在在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我们的教师将教材吃透,才能为学生们展现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
篇6
在学生畅谈读文体会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比如,当小男孩听保罗说自己的新车是哥哥赠送的时候,惊叹地说:“哇!我希望……”我们本以为小男孩是希望也有一个能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他的哥哥,却没有想到小男孩是“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石破天惊,不可思议。从小男孩对这辆新车羡慕的神情、轻轻抚摸的动作,我们也许会认为,他会和我们想象中的其他男孩一样,希望得到一辆这样的新车。可是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正是这样,才让我们看到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德,使我们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
当小男孩在兜风的过程中提出“把车开到我家门口”的请求时,我们猜想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却没有料到小男孩从家里背出了腿有残疾的弟弟,让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从这些最自然、朴实的话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男孩纯洁无瑕、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性格。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课堂上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真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效果。
二、关键之处让孩子探究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内容。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囿于狭小的天地里,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用好手中的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材”呢?
首先,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转变其呈现方式,使学生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感悟,获得新知识,提高新认识;要注重探究知识过程的美,而不能把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教《颐和园》一文时,生:“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我认为句子中的“滑”字用错了,游船、画舫在水中行走应用“划船”的“划”字。师:你很爱动脑筋,请大家结合下文读一读,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了一会儿,陆续举手发言。)生1:我也觉得用错了,这个“滑”字应用在光滑的地上或冰上。如“滑冰”,船在水上行走,应该用立刀旁的“划”字。生2:其实书上的“滑”字没有错,因为湖面及其周围的景色太美了,所以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给人的感觉不是在水上行驶,倒像在冰上慢慢滑动似的。只有这样,游人才能尽情地欣赏。生3:如果用立刀旁的“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上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划船”的“划”好得多,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太巧妙了。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当中的亮点,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探究,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符合“以学定教”的评价方式。
三、必要之处让孩子拓展
新《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基于这一思想,教学仅仅囿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内引外延,努力拓宽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爱学、愿学,学得轻松,学有所成。如: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在课堂上特意安排了这么一个环节:师:鸟的天堂多美啊!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欢之情。好吗?生1:我喜欢唱歌,我写了一首歌,并用我的歌声来表达我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生2:我来做几个鸟儿飞翔的动作来表达我的喜爱之情。(上台表演)生3:我想做一幅画来表达我的感情。(生板画、贴画)生4:我要用我的诗歌赞美鸟的天堂。生5:我来为这一旅游景点做导游……这样的课堂,完全避免了以往传统说教方式“老师辛苦,学生痛苦”的尴尬局面,扭转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新教材不配备老师用的教辅书,也没有准确的答案,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纵观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我们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旧的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把那些本来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得沉闷、单调、乏味,学生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或教参上的例子,而不会做出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课堂也将变成一潭死水。
篇7
一、朗读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1、教师范读。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中落实、渗透思想教育、传授美感的关键环节,深清并茂的示范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与美的熏陶,有时还可以代替精讲解疑。因为,许多语言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凭反复的导读示范使学生获得语感去“破译”。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范读得好,学生自然会加以品位、体验、模仿,故而教师必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语气和情感,让学生受到熏陶,久而久之,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渐的转化为学生的自身能力。如教学《秋天的图画》时,我先范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学生也觉得这篇文章特别美,激发了学生想读的欲望,学习中通过感悟、模仿继而读得有声有色。当然,教师范读只是引路,学生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读出情感和体验。
2、表演式朗读。表演式朗读有两种:一是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带着不同的人物情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让他们走进文本,走进角色,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努力做到文本情景再现。如教学《去年的树》时,可以五人一组,分别演鸟儿、树、树根、门、小女孩,先让他们进入角色,反复练习,在上台表演,既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又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中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情境体验。二是动作表演式朗读。即让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如《难忘的一天》一文中邓爷爷两次和“我”握手的情景。第一次是高兴得紧紧握手,第二次是赞许的握手。为了加深理解,我让两个同学一组,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加深感悟、理解,特别是对“赞许”一词的理解。
3、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我就利用课外的时间开朗读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内容不限,可以是古诗、童话、景物描写等,并让全班学生当评委打分,评出优胜者,并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这种朗读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请愿意读的学生站起来读,如果有人挑战就再站起来读,最后没人站起来挑战剩下的一个就是优胜者。
二、边朗读边想象,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想象和朗读是密不可分的,朗读能让课文内容与学生想象的意象达成一致,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在含义。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朗读中激起学生对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里映过,并产生合理的想象。这样,学生对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对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更加深刻,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更加明白。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读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想象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样子。读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想象榕树周围千鸟竟飞,百鸟齐鸣,穿梭嬉戏于林间的景象,让学生不但感受到南国的美丽风光,还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祖国山河的的秀美,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起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学生的想象与朗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正是这种情感的认同,在教学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学得很投入,读得很有趣。他们的情感世界随着文本逐渐丰富,而良好的语感也在学生的一次次感情朗读中逐步形成。
三、点拨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8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首先面临的是主题选择的问题。主题选择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不是信手即可拈来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和提炼。寻找和提炼主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拓展教学问题
课堂具有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适时地捕捉住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一隐性资源,并以此为契机,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如《母鸡》一文中,平时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母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为了一只伟大的母亲。学生们被这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鸡母亲形象震撼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母亲都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辞劳苦呢?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动物王国的母爱”这一活动主题。
二、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成功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抓住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广东的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征集广告词、导游词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先出示了小鸟天堂景区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启示: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形象,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现向社会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真诚希望您能踊跃参与,为小鸟天堂的发出一份力。――江门市新会小鸟天堂有限公司。然后老师带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进入“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网站,点击“景区概况”“百年古榕”“百鸟归巢”“鸟声欣赏”“鸟博物馆”等栏目。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欣赏图片、音乐并收集文字资料。学生被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文字资料所吸引,不住地发出赞叹声:“哇,真不愧是鸟的天堂。”教师接下来组织学生编写导游词或广告词,并力求新颖。展示成果后把优秀的导游词和广告词用E-mail发往“小鸟天堂旅游有限公司”。
三、紧扣单元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训练重点,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每个单元中的文章在体裁和写作特点方面都是相同或类似的,因此,教师要准确、熟练地把握单元内容,并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让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都成为单元知识序列的再造、拓展和升华。
例如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学完《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一组内容后,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样子,这位老师顺势布置了“搜集秋的足迹”的活动。孩子们搜集了各种秋的足迹:叶子、枯花、树根、小种子等,在搜集中孩子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一番仔细观察,再加上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诞生了。随后,老师又组织学生进行“品秋”――品析描写秋的文章;在课堂上“展示秋”――孩子们的课桌上摆满了各种“收获”:图片、文章、花卉、树叶、果子、自办的小报等琳琅满目。在展示时,学生们有的将叶子拼成了一座花园房子,并讲述了一个关于花园房子的故事;有的用一棵棵果子在大纸上粘成一个“秋”字;有的朗诵一首秋天的长诗;有的讲述一片叶子的神奇经历等学生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秋。
篇9
二、努力探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造和谐环境,使学生敢问。
我们不难发现,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到高年级,学生似乎变的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学生不敢提问题,一是时间不允许,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二是怕提出的问题没价值或太简单而受到同学的嘲笑。
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然后指名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学生回答错了可能还会遭到批评。久而久之,连会回答的问题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出问题呢?
1.创设自由民主的提问环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关键。
用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代替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地位上的距离,是创设自由民主的提问环境的根本。从老师自身,就要加强“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大胆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在师生之间相互提问、作答时,一定要做到态度和蔼,表情专注,应尽量多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的问题或答案,都要发掘其中可取的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要严格禁止在言行上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一次,我在教学“钓”这个生字,把“钓”写成“钩”,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信心倍增,在后来的学习中很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预定的圈子里,求得统一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课前我十分注意和学生谈天,一起谈学习,谈动画片,谈他们想谈的话题,一起做游戏,努力形成一种亲近感,拉近感情的距离;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课后与他们交流上完课后的体会。这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
(二)激发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如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的,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拓展提问空间,使学生会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1.看题目,提问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凝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围绕题目提问,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教学《田忌赛马》,让学生看了课题质疑,有的问:“田忌和谁赛马?”有的问:“田忌赛了几次马?”还有的问:“田忌赛马的结果怎么样?”提出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自己解答问题。
2.找重点,要问题。
每篇文章,都有重点词、重点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围绕重点词、重点句来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田忌赛马》一文中:“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围绕重点词“转败为胜”让学生提出问题。经过启发引导,学生提了很多的问题:“什么叫转败为胜?从转败为胜这词中可以看出孙膑这个人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取代教师对事件的分析,而且使学生明白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筋,才可以出现转败为胜的新局面。像这种方法,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
3.看标题,思问题。
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往往不够重视,如果教学设计在学生不经意的标点符号做文章,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从省略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的使用方面发问,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比较注意这方面的引导,所以学生很会提这方面的问题。
篇10
如一次我上《鸟的天堂》一课,有一句“我仿佛听到了鸟扑翅膀的声音,注意看时,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我原本只想让学生由“仿佛”明白:对于鸟扑翅膀的声音“我”可能听到了,也可能没有听到。可阅读中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课文写‘我’仿佛听到了鸟扑翅膀的声音,注意看时,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那么到底有没有听到呢?如果听到了,怎么会一只鸟的影儿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听到,又为什么要说仿佛听到呢?”这一问让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有学生说:“我认为当时没有鸟在扑翅膀,只是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急切想见到鸟,以至于耳边好像传来了鸟扑翅膀的声音。”也有学生附和:“是呀,是作者的幻觉。”可有的说:“可能是当时真有鸟在扑翅膀,然而当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有看到,所以才用‘仿佛’。”一时间,教室里乱成一团。
这一问真的让我始料不及,我脑子飞速地转着:如果此时我说些诸如“下课后再讨论”之类的话,必将使学生的探究欲受挫,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消沉;若尊重学生的独特发现,顺势而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激发。于是我抛开预先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这一问题上来,对提问的学生夸奖道:“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有一双慧眼!”然后又说:“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相关段落,由‘仿佛’想象开去……”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书,认真思考。之后再交流碰撞时,一个学生满有信心地说:“一种可能是当时真的有鸟在扑翅膀,但当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有看到,不敢确定是否真有鸟在扑翅膀;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鸟都在巢里栖息,作者听朋友介绍后渴望见到鸟,以至于耳边传来鸟扑翅膀的声音……”对上述说法,我没有分辨其对还是不对,而是这样引导:“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原因,恐怕只有作者才真正明白。但是有一点大家清楚地看到了,就是作者用一个‘仿佛’,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大榕树下,使我们也产生了作者那样的感觉,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意境,令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此外,我们还感受到了巴金爷爷用词的准确。”
这样合理点化、模糊处理,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神奇魅力和作者语言的无穷魅力。 案例中我始终抓住“仿佛”这个似有还无的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层层深入探究,自我寻求答案,使鸟的天堂的形象和精妙的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渐趋丰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装“痴”卖“傻”
装“痴”卖“傻”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生成时,教师有时不急于彰显“智者”的魅力,而是尽可能“傻”一点,来句“我就不懂了”、“我也不知道 ”、“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等,故意向学生示“困惑”,以此打破学生的依赖感,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如一位教师执教《惊弓之鸟》一课时问学生:“更羸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了下来,你佩服不佩服更羸?”本想赢得学生对更羸的佩服声,谁知一位学生大声嚷道:“这有什么稀奇的,如果当时我在魏王身边,我也照样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佩服更羸的学生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如果默认他们的话,无疑会降低更羸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如果否认他们,故意岔开话题,那学生今后质疑问难的信心就会受挫伤。于是,那位教师装傻说:“哎,照这样说来,大家都有可能成为魏国的名射箭能手喽,不过只是生不逢时啊!”这么一说,学生们都咯咯咯地笑起来。教师趁热打铁继续问:“更羸的本领真的就在于他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来吗?”这个问题,把大家的注意力再次引到课本之中,大家又默默地读起书来。几分钟后,教室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以为更羸的本领显示在他能仔细观察,从一只在常人看来极普通的大雁身上看出它飞得慢,叫声很悲惨。”有的说:“更羸的本事还显示在他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经过严密的推测,最终得知这不仅是一只受过箭伤、伤口尚未愈合的大雁,而且是一只离开同伴、孤单失群的大雁。”还有的说:“更羸的本领更显示在他熟知大雁的心理,知道它听到弦响定会十分害怕,会拼命往高处飞。这样一用力,伤口被拉开,便从高空掉了下来。”
课上到这里,教师便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自由朗读了几分钟后,教师顺势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你们现在还佩服不佩服更羸?”沉默片刻,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佩服更羸,佩服他仔细观察的能力。我平时就缺少这种能力,对一些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发现不了新的东西,所以写文章写出的东西很平淡。以后我要向更羸学习。”有的说:“我佩服更羸,佩服他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有规律的东西,并进行科学推测。如果是我,即使看到了这只大雁,也不能知道它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有的说:“我佩服更羸,佩服他的谦虚与实事求是。如文中的‘我可以试一下’、‘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这些地方都反映出更羸很谦虚,并不把自己吹得十分地神奇或了不起。”……
本案例中,教师正是巧妙地运用“装痴卖傻”之计,才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绝处逢生”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要有坦然面对生成的勇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让课堂成为“生长”学生个性的最好土壤。
3. 补偏救弊
课堂生成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是游离目标,这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探究,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有时甚至可以果断地放弃课前的预设,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创造性地生成。如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时,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首先要经过主人同意,而故事中是诸葛亮设计了一个‘局’,从曹操那里骗来了箭,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为‘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这样想。”“老师,我不同意。”教室里热闹起来。此时,教师没有敷衍了事,也没有按预设强行施教,而是顺水推舟:“究竟是‘借’准确,还是‘骗’准确,我们先把课文仔细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呆会我们来个现场辩论。”整堂课,教师将所有的问题进行整合,以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经过激烈的辩论,明白了诸葛亮在之后的作战中又把这些箭如数“奉还”给曹操,有借有还,所以用了“借”。
篇11
一、语文课堂呼唤真挚的情感
一次语文竞赛课,老师在执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为了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整地体现课文内容与情境而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把这些小船、榕树、房屋、鸟儿、游客等塑料图片都贴到黑板上来吧。”几位学生迅速地走上讲台,将小船等塑料图片贴到了黑板上。之后,这样教师又兴致勃勃地让学生读了《鸟的天堂》中第12和第13自然段,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然后,问学生:这样的生态环境“美不美”、“需要不需要保护”、“如何保护”等。下课了,学生眼巴巴地望着那些鸟儿等塑料图片,满心期待着老师会将之送给他们。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教师因为这节竞赛课的教学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学生也已经圆满地完成了配合老师上竞赛课的使命,这位教师又要准备下一轮比赛的备课了,所以,看也没有看学生一眼,就将那些贴在黑板上的鸟儿等塑料图片通通收到塑料袋中带走了。学生的眼里顿时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这位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竞赛课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漠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且还欺骗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课后一旦明白这位教师根本没有将鸟儿等塑料图片送给他们的意思,而教师的提问“美不美”、“需要不需要保护”、“如何保护”等,只不过是这位教师在竞赛课中展示给评委的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表面上似乎非常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却成了这位教师表演的道具,心里该有多么的懊恼与失望啊。这位教师如果将那些鸟儿等塑料图片送给学生,也许我们的学生会终身难忘这节课、这位老师和哪些美丽的鸟儿等图片,终身难忘在这节课中感受到的真挚情感。这么美好的事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语文课堂呼唤真实的语言
笔者在一次视导检查中发现这样一个语言失真的课例。教师在教学完了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之后,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与江南美景相关的内容。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幅一位古代的官员躺在床上梦见江南的青山绿水的图画,当然,其梦境画面是用一个箭头从官员的脑袋中指示出来的。(估计是教师事先安排的)这位教师问道:“请你说说,你画的这幅画的意思,好吗”学生说:“我给这幅画题名为《梦江南》。”这位教师很有兴趣地继续问道:“请说说命名为《梦江南》的原因。”学生说:“白居易以前在江南某地做过官,后来离开了江南。白居易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到江南欣赏那里的美景,所以连做梦都离不开江南的美景。”教师称赞道:“这位同学说的真好。同学们鼓励他。”于是全班学生一齐热烈鼓掌。那个学生高兴的坐了下来。
课后,我问班里的其他学生:“那位同学说的话好在哪里”有几位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道:“不知道。反正老师说好,我们就赞扬他了。这是老师给我们做的课堂规定。”我认为,这样的写景古典诗词,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浅吟低唱感受词的节奏美与意境美,讲讲江南美景的具体表现,画画有关江南美景的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高尚情趣就可以了,没必要刻意追求不真实的拔高,应该要让教室里充满着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
篇1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完善,寻求新颖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育。
1.改变观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的改革,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如今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
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3.课堂二重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3.1 "精致"──巧妙简约,细致入微被誉为诗意语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王崧舟老师曾经在《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一文中细述了此课他的创作历程。或许有人说王崧舟的《长相思》的成功是偶然,而我说这实属必然。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学是否有教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通过巧妙设计,达到细致入微的效益。
3.2 "扎实"── 返朴归真,学有所得一堂好课,难在文、课、人的统一,难在真实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而有效地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一堂好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筑的匠心独运,或如品茶,含蓄优雅恬淡;或欣赏音乐,回味舒缓悠长,还必须如"清茶淡饭"──不求浮华,只求一份从容恬淡、实实在在,真正让学生品其文、悟其道、领其神。
篇13
多媒体能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将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境,展示现象、虚拟现实等手段,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认知体验,产生情感,诱发探究动机,构建了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系统。如教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中的画面、音乐、语言等创设情境。真切动人的画面、富于感染力的音乐勾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课件创设的情境中感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体会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淡薄无情;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与同学间要相互关爱、树立大局意识;让他们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让学生渴望和平的激情发挥到极致。
三、利用多媒体使语文的课堂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