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子工艺课程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子工艺课程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子工艺课程总结

篇1

Wang Wei, Tian Li, Fu Qi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eaching mode for the course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this course, the teaching mode, the content,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 were adjusted. The teaching modes were improv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With this new teaching mode, the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ing course/experiment/production practices were offered for the undergraduat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udents and other leading teachers under the same course group held th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is new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result is “A+”.

Key words: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ing; improved teaching mode; production practice

20世纪80年代初,J. M. 德克特勒首次提出了“最终的整合目标”这一概念,它成为整合学业理论的基础[1]。最初,这一理论被应用在欧洲大学为适应教学大纲的学业整合方面。整合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2],它力图通过整合来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某一情境中调动所学知识、技能,以及其他资源来完成目标。近年来,整合教学受到普遍关注,整合教学法已被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实践,在国内高校中也开始出现应用整合教学法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报道[3,4]。

“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生产实习”是微电子课程群中教学内容相近,教学形式不同的3门专业课程,我校对其进行了整合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编写了涵盖这3种形式教学内容的教材,设计了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实施及评价。

1 微电子工艺课程分析

1.1 原课程安排

“微电子工艺”是当前高校电子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微电子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而“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是与“微电子工艺”课程内容关联性很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微电子系列实验”是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硅芯片关键工艺的实验、检测技术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生产实习”则是通过组织学生到现代化企业参观学习,在工艺线上直接参与生产实践[5],使之了解微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行业发展动态,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本质上,这3门课程是教学形式不同,但教学内容相近的一个课程模块。在当前的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程都是独立开设的,通常在大三上学期分别开出40学时的工艺课、20学时的系列实验和4周的生产实习。因此,“微电子工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的较为松散,总学时数也偏多。

1.2 教学现状分析

“微电子工艺”具有涉及知识面宽,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若只采取课堂教学,对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课程涉及的技术性内容繁杂,知识点多且分散,全面理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大。在为2009级学生开出本课程之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工艺课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一问题,在58张答卷中只有1人选择“能全部理解”,约60%的学生选择“大部分理解”(如图1所示)。

在对微电子课程群中其他相关,如“微电子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主讲教师进行的调研中,普遍认为若将各自独立开设的“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作为一个课程模块进行整合教学,穿插授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 课程整合研究

2.1 课程整合

首先在培养计划上将“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整合为课堂/实验/实习一个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为:培养熟知国内外先进微电子关键工艺,并具有一定工艺设计、分析,以及解决实际工艺问题能力的人才。

通过对原课程内容分析,将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中3部分内容都进行了优化(如图2所示)。该课程模块由一个课程组在大三上学期连续穿插教学,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因此,可以在不压缩教学内容、不降低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将授课学时数定为:讲课40学时/实验16学时/生产实习3周,与原课时数相比有了较大缩减。

课程组在原微电子工艺课程讲义基础上,结合微电子工艺学发展现状,编写了涵盖3种教学形式、内容的教材:《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该教材已于2010年9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基于此教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2.2教学模式的整合

课程组设计了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的整合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

课堂教学采取讲课为主,自学讨论为辅的形式,课后穿插参观微电子生产线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教材各单元、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设置问答等少量的“教”“学”互动形式。其他内容采取: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为避免出现只有部分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现象,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课堂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参观微电子生产工艺线,让他们在实际生产情景中理解课堂讲授的相关内容。

课堂教学之后进入实验和晶体管制作实践教学阶段。实验项目是针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测试,以及有关芯片性能测量设置的实验,因此将其穿插在晶体管芯片制作过程中进行。

3 整合教学的初步实施及评价

受原教学计划限制,在2011年秋季学期末,主要开出了整合后的微电子工艺课程模块课堂教学部分,其他内容在2012年春季学期初开出。

3.1 对教材的评价

采用新编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新编教材和课件的满意度较高(如图4所示)。

另外,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统计结果来看,尽管该教材是受众面很小的专业课教材,但自2010年9月出版至今,已售出4 000余册,被国内数十家高校选作微电子工艺或集成电路工艺基础等课程的教材使用。由此可以说该教材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可。

3.2 课堂教学方法及评价

在以整合教学模式进行的“微电子工艺”课堂教学实践中,每次课的前几分钟都进行了提问,以便督促学生在课后复习,并引出本次课教学内容;课堂上讲授了基本单项工艺的原理、模型、物理基础,以及基本方法等重要内容;而对于大量工艺技术与设备等内容,先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自学后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发言都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记录。在课堂教学期间,组织学生参观了哈工大微电子平面工艺线,以利于他们对基本工艺方法与设备等内容的理解。

从课程结束后所作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所采用的授课方式大体一致(如图5所示)。学生对本课程的评教结果为“A+”。而且,微电子课程群后续课程主讲教师也反映:这届学生的微电子工艺基础知识较扎实。

3.3 实践教学及评价

微电子工艺的实验和实习是在我校微电子实验室进行的。首先开设了“高纯水制备”“微电子清洗”两个讲座;然后学生自制了晶体管,进行了工艺实验;最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哈尔滨晶体管有限公司的器件生产工艺线。

在图2中,把晶体管制作划分为了6个关键工序。因此,学生自制晶体管也分为6个组,要求每个组负责一个关键工序:确定工艺条件、进行工艺操作、解决出现的问题、记录工艺现象、条件、参数等。这样尽管学生人数较多(全系64人),也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自制晶体管和相关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来。另外,鼓励学生在完成自己组工作之外参与其他组的工作。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综合能力。

从学生递交的总结报告来看,这次微电子工艺实践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普遍认为: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较大帮助。

4 结束语

我校对“微电子工艺”“微电子系列实验”和“生产实习”这3门教学形式不同,内容相近课程进行的教学整合研究表明: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为一个专业课程模块,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编写涵盖理论与实践2方面内容的教材,由一个课程组进行连续穿插授课,这种整合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又减少了授课学时数。

参考文献

[1] 张瑞,姚凌江,吴向文.运用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77-81

[2] 汪凌.整合教学法:为了学生素质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3-7.

[3] 张园.整合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1.10(下):58-59.

篇2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目前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由于传统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通常采用试错法进行确定,设计者要凭借经验及理论知识确定较合理的方案、选用铸造工艺参数,故往往需要反复选择方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且传统的设计模式不能直观地通过改变设计参数进行方案比较进行设计性训练,这造成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较低。

(2)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绘图能力。但由于目前工程制图学时的缩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致使学生在三周的课程设计时间里有一周的时间是用来识图的,这严重影响了课程设计的进度。

(3)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需要学生对型板、砂箱、芯盒等工装进行设计,学生对这些工装的认识往往通过书本得来,即便学生在实习时见过部分工装,但由于条件限制,这些工装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均未搞清楚。而且课程设计工作量很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别很大,因此部分学生只是机械的照猫画虎,从而无法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我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般集中安排在秋季学期第18~20周,由于此时学生面临着期末考试、考研等,加之师资不足,造成师生及时沟通存在困难,一般在教师集中将任务书发给学生后,有一部分学生就很少到设计室了,当课程设计快要结束时才开始设计,其中不乏抄袭现象,使课程设计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5)传统的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题目都已沿用了很多年,很少与现在的工厂有关,使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脱离了衔接。

3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针对课程设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对课程设计流程、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使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作为“三维一体”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流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内容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为了达到培养目的,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习建立对工艺及装备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抛弃传统的设计题目,选择多个工厂里实际生产的典型零件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实现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衔接。为了防止抄袭现象,学生4~5人一组做同样的零件,但每个学生的设计参数不同。为了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对传统的铸造课程设计流程进行了改革。新的课程设计流程中增加了AutoCAD、三维绘图、计算机模拟等,通过改变设计参数进行方案比较的设计性训练能够直观地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2为大学生采用Pro/E软件完成的铸件三维设计。

(2)课程设计与大学生竞赛相结合,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大学实践教学的根本真谛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研究、探索活动的一种思维品质和习惯[3-4]。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整个竞赛从组织队员开始,就是学生的主动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甚至是“梦想”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多年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组合与判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实验基本技能、发挥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学科竞赛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成为了学业的一部分。兰州理工大学在实践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例如创新学分实施办法中规定每位学生必须获得1个创新学分;参加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的同学可以获得创新学分,竞赛作品可以替代课程设计等。在一系列制度的支持下,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竞赛,通过校内竞赛选拔推荐参加国家级竞赛的人员。通过参加铸造工艺大赛,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2009-2014年,我校学生连续六年参加了“永冠杯”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8项。同时通过竞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动手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虽然参加全国铸造工艺大赛的是学生,但同时比的是创意以及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许多企业工程师、研究人员作为竞赛评委,这些都增加了高校教师的压力,促使教师对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规范化管理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将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在课程管理方面,我们通过任务书明确了以下时间点:开题,中期检查,课程设计答辩,提交设计报告。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各个阶段的内容,并能合理安排时间。开题时要让学生知道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及意义。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纸质及电子资源,积累大量的原始资料,并充分了解铸件的结构特点;中期检查主要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课程设计答辩环节是对整个铸造工艺设计进行的总结。通过答辩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根据课程设计的流程,在开题、中期检查以及课程设计答辩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考核。开题占整个课程设计考核的10%;中期检查占70%,包括以下内容:合理选定铸造工艺参数,占15%;浇冒口等的设计,占25%;工艺图、型板图、合箱图的绘制,占30%;课程设计答辩占20%。

篇3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关键工艺技能,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工艺流程及各流程环节的工艺技术和工艺规范,能够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构成的要素,将制造产品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工艺要素分割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包括焊接工艺、检测工艺、安装工艺、调试工艺等。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对“能力”进行分解,分解了一层又一层,分解到几百个“点”,以为只要掌握了每一层里的每一个能力“点”,然后加起来,学生就什么都会了。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没有整体把握“做事”的过程,学生掌握的内容有限。从学习的整体性出发,从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出发,学习过程由整体来把握局部,不是做“加法”,而是做集成、做积分、做一体,即通过一个“整体”结构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很可能更有效。因此,我们对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下面就改革的方法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加以探讨。

一、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

1.基于生产流程以项目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具体做法是:以现代电子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为主线,选取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以此为例,按生产流程划分项目(项目的划分以与职业岗位能力对应为原则),用几个项目囊括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汇在项目中。

2.构建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将《电子设备装接》、《无线电调试》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内容,增加电子设备装接、无线电调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这一项目;与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同步,纳入新兴表面贴装工艺技术和无铅技术,并引入国际通用的电子行业IPC-A-610D电子组装可接受性标准。

3.注重人文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就业,并能使学生适应岗位的迁移,从制度和精神文化上建设实验室的职业文化氛围,建立基于工程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考核方法。

二、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为解决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院、系部和教师都做了各方面的努力,下面就我们的做法和大家做探讨。

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及精湛的职业技能。我们的主讲教师均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教师,缺乏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经历与经验,因此,在进行课程知识点重构及课程载体项目的选择编排过程中,在如何合理安排有意义的知识点和实际训练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院给予大力支持让缺乏实战经验的教师脱产到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搜集一线的教学案例与资料,使教师熟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电子工艺技术、设备、工具、工艺规程、工艺规范甚至工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参与课程的设计,以现代电子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为主线,选取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以此为例,按生产流程划分项目(项目的划分以与职业岗位能力对应为原则),用几个项目囊括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会在项目中,同时聘用一定比例的企业生产技术专家担任电子生产工艺的实践教学实施嵌入式教学。

2.缺乏现成的教材。现有教材中老教材的内容以学科体系分布,不适合项目化教学,新的项目化教材均是按照各校的实际情况编写,与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情况不符。我们从校企合作的企业选取了企业部分常用生产性技术文件,供学生熟悉文件格式,了解这些技术文件在生产中的作用;为了配合开展项目教学,设计了一部分工作任务书,任务书仅给出了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计划由学生课前准备,如“工艺标准”、“技术指标”、“安装要求”、“识读方法”、“测量方法”等,供学生学习并归纳相关知识后填写,“实施计划”供学生填写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事先设计的步骤、方案等,教师再根据教学要求相应地选取,同时利用企业的实际案例编写校企合作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3.实践教学设备不足。我院实验室现有设备只能完成传统手工工艺的电子产品制作,课程设计中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只能完成一部分,且实验室环境和教学改革要求的模拟生产环境有一定的差距。先进的现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掌握无法在现有的实验室掌握。为弥补教学设备不足,在完善现有实验室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学院建立了“校中厂”,即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此外,校内的实训企业也只能满足一部分教学内容。我们还建有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和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让学生到企业了解一些先进的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熟悉生产工艺,进行现场操作实践,感受企业文化。另外,我们也从教学资源上进行了扩充,制作了电子工艺的教学资源库,搜集了大量的动画资源和视频资源,扩充了学生对于先进电子生产设备及工艺的认识和理解。

4.考核方法单一。电子工艺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务处规定的考试课,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然而仅利用理论笔试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进行考核。所以,在学院规定的期终考试占40%的基础上,对其余的60%的考核内容做了调整和改革,以期内最大限度地测试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我们更加侧重于完成项目的过程考核,60%中我们将30%用于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成本意识、5S意识及出勤率,30%用于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效率、产品性能工艺效果、实训报告、汇报PPT撰写及答辨等。

三、改革成效

经过两个学期四个教学班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改革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也能发现这次的改革起到了如下效果:

1.学生的责任心、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增强。在以往的实训中,学生浪费耗材及实验拖沓的情况十分严重,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从生产角度进行产品的生产制作,将成本、质量、工时等都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2.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对教学改革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同学对教学改革的措施表示赞同,并且表示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每完成一件产品成就感大大提高,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明确了就业的方向。

3.毕业生岗位能力、就业竞争力提高。从电子09级,10级顶岗实习及就业情况分析,通过教学改革培养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实习期间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已经走出流水线,开始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技术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提高了就业质量。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产品工艺技术人员(PE)、测试技术人员(TE)、设备技术人员(FE)及生产、质量管理等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改革的道路任重道远,作为地方院校的高职教师,我们会不断探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现代电子制造业培养掌握了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做出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新疆职业教育研究[J].漫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2010,(1).

[2]詹新生,张江伟.教育与职业[J].高职“电子工艺”课程教学探讨,2012,(12).

篇4

51b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双重教育属性,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系列,同时又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总是着眼于职业的载体——行业人才素质的构成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是基于“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的校企合作关系。

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机构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专业建设较系统的、富含职业教育技术的资料样本尚不多见。

我国高职院校和跨国公司企业员工培训机构在组织制度、行为方式、能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联合办学首项技术要略就是以特定企业专业岗位人才素质要求为背景,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为平台,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适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机电产业生产技术标准与多数跨国公司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存在着差异,这种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是需要在联合办学的工作基面上攻关解决的难题。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签约联合办学,日立电梯广州制造基地挂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技术学院”。我们持有“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技术发展理念,面对已经开始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工作现实,不可回避这种联合办学机制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亟须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研究。

日立公司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世界500强企业。日立企业历史悠久,生产管理机制和生产技术标准自成体系。

据调研资料:日立公司在华企业与国内其他职业院校的联合办学均未达到“挂牌日立梯技术学院,实行2年学院专业取向性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技术层次。联合办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特定企业岗位人才素质”为基面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具有“普适性”价值的“联合办学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既符合“创制办学特色”的职业教育技术方针指向,又应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在技术进步与创新”理念导引下的发展趋势。我们确信:这个工作项目的过程将会是充满创新机会、历练团队的过程。勤奋踏实地工作和钻研,则丰硕成果可期。

二、课题工作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因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是一种综合结构,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现代机电主流技术的运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形成具有地区机电企业专业人才特色的高职高专综合课程,有着极其现实的职业教育技术进步与创新意义。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化各侧向高级技术工艺(如新材料应用技术、先进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功率电子技术、传感与信号处理技术、维修与调校工艺)为一体的现代化机电设备,其职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必然富含高专业技术含量的、极具教学技术创新意义的项目设计类研究子课题。

以联合办学双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取职业知识与技能要素——嵌合性研究为起点,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通识性机电工艺知识与企业岗位专门技能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

日立电梯产品集拥多项先进工业技术,如能量再生技术、永磁同步技术、无机房技术、扶梯一体化设计等,将这些高端的制造技术工艺理论编撰到相关专业教材或项目化实训指导书之中,则特色专业将从联合办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创制。

解决“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难题,课题成果可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优质标树。

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工作过程资料将能够展现出实证性强、系统性佳、普适性优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

形成系列教学标准文件——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电梯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标准、联合办学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标准、课题项目总结报告书与自评报告书等。

三、技术要略

1.地域工业技术经济发展的现实性认识和前瞻性意识

兼具完善性和创新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重构着眼于广东“十二五”规划关于机电行业职业人才素质特征及需求情况描述;着眼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机电行业规模与技术工艺整合、进步的水平预期;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教学实施项目体系的结构。

人才服务区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类别划分:产品制造、设备应用维护或改造、市场营销服务。服务区调整的灵活性设计并体现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的各类型专业实践(教、学)项目之中。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体现在:学生在接受高职专业教育过程中可自主选择并趋近有利于尚扬天赋、激励专业进取的面向行业技术工艺岗位的四个就业和发展取向——通用机械或金属加工机床设备传动结构改进和工艺维护工程实施、机电设备的微机控制技术运用、机电设备功率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运用、机电产品技术文档设计与编撰或行业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相应地,专业技能课程板块是机械工程工艺、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先进加工技术与技能、微机控制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

2.企业文化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规定采取实行“2+1”的模式,即“2年学院专业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2年学院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包括丰富的企业文化元素(课程)和以现代电梯设备技术工艺为衬托的通识型机电基础课程。1年企业岗位培养是在日立企业培训机构管理下的、以电梯设备制造过程工艺和产品技术服务过程技能为核心元素的培训系统工程实施。日立企业借此造就成批的“忠于职业、技能适用于产品体系”的企业骨干员工。

联合办学是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企业文化课程或专用技术工艺课程就要和谐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企业文化课程要素有些是要形成单列课程;如企业经营历史与发展概况、企业技术工艺体系特征、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学说、企业员工职业环境和生活节律情况、企业福利制度、特殊工种操作技能等。

3.企业专有先进技术或工艺的基础理论平台构建

有些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课程要素应该细致地研究如何有取舍地融入高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中,如电梯设备装配与调试、数控加工专用程序、电路测试等。

现代机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技能的培训内容是;

(1)通识通用类课程内容——适用性好、结构精化、带有标准索引。

(2)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企业专门技术课程要素。

(3)系统工艺意识的形成方法。

机电设备工程是综合的支向技术工艺实施过程体系。实施工程的过程包括制作、调试、检测、记录、评价、改进等阶段。我们理解“岗位高端人才”必须具备机电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在项目任务型技能训练课程中设计有指标有比例的电气技术工艺、传动技术工艺、编程技术工艺、调测技术工艺、专业文档编整工艺的交互训导。

4.逆向工程工艺基础

专业软实力的培养方法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研究的重项,专业智能水平是职业适应状况的决定性要素。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等,在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综合性课程中加入“工艺培养”项目。开设“机电设备控制系统高级工艺实训”课程,以培养技术工艺素质人才为目标,实施工艺能力培养。机电设备传动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规范技术文档编撰、技术文献或技师项目论文品阅评价等项目化的训导和实践科目活动为课程主要内容,课程项目实施采用逆向工程方式。先修课程理论引领理解实践任务的技术工艺内涵,实践活动充实原理理解并且在专业思维空间树立柔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工艺意识。经过此课程的项目化工作训练,学生应胜任一般机电行业企业电气技术工程岗位工作——达到电气工艺师(或电工技师)业务水平。

5.校企合作课程设计

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基于工学结合实践课目工作过程的机电支向技能课程的交互训导模式。这种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有三维研究:

(1)横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机械传动构件课目、电气控制课目、微机编程解析课目、大功率驱动器课目、专业文档编整课目、特种工种操作技能培训与考证)的内容分布。

(2)纵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序、工步、工时的分配。

(3)立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作评价(工艺水平、适用性)指标、改进要略、安全措施、客观动态适应等方面的机制“软件库资料”的形成。

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改造现行教学理论与实践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进行的时空结构,将实验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境氛围教学平台,为进行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提供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

[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标准(人才培养计划书)[R].2011.12.

[2]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书.

[3]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培训部《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企业培训计划书)》[R].2011.9.

篇5

电子工艺技术作为电子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它本身就植根于大量的生产实际,所以《电子工艺》课程教学应立足于面向生产,强化与电子产品主要生产工序相关的操作、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管理以及质量问题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从容应对,顺利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与实际工作相近的教学环境,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教学,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的课程开发势在必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上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即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教学方式以情景教学为典型、教学环境以真实职业环境为代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外,更加注重学生组织、合作、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电子工艺》这门骨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2)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3)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体系编排,不利于学生应用。(4)课程培养缺少社会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工艺》课程培养目标,将企业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改革的导向,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我们在对该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后,依据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与开发。

1. 岗位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介入,尤其是手机、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生产迅速发展。社会上很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电子技术专业人才,例如,电子产品装配工、电子产品调试工、质检员和工艺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虽然近几年电子制造业向高端不断延伸,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依旧以加工生产为主。多年来,掌握电子产品工艺知识和质量控制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直是供不应求,而且,这种供需矛盾呈越演越烈的趋势。

《电子工艺》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打下重要基础的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充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归纳职业岗位行动领域。

我校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包括: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调试工、质检员和工艺员,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员是学生就业后继续发展的重要岗位。通过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深入调研,在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与确立以上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分拣与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装配电子产品、检验电子产品质量等。结合工作能力整合典型任务,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电子产品生产操作工、质检员和工艺员等职业岗位行动领域。

3. 学习情境的设计。

我们在行业企业调查和分析所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来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并经过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形成了学习领域的7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基本反映了电子产品生产、检验、维修等职业岗位上电子工艺知识的应用状况,涵盖了这些职业岗位电子工艺技术的应用技能,符合企业需要,满足相关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1)教学组织: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分大班为若干个“班组”(如图2),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成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教师既是 “车间主任”又是 “技术主管”,负责生产组织管理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2)教学实施:利用实训教学车间(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按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明确任务、熟悉工艺文件学生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按计划实施师生共同检查师生共同评价途径组织教学。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为以学生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在任务实施环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工作计划表中的内容在生产流水线上模拟实际生产程序(包括生产组织、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物料管理)进行电路的装配与检验,完成电子产品的生产任务,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过程考核。

四、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案例

下面以“声控LED闪光灯电路的装配与检验”这一项目为例,说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1.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完成声控LED闪光灯电路装配与检验的任务,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掌握简单电路的手工装配方法与技能。

2.教学组织。

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3人/组(分别扮演插件工、焊接工和调试工的角色)。

3.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训练准备:课前准备好实训所需的元器件及工具仪表,并根据班级人数、学生个人能力、性格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实训分组。

(2)任务告知:教师通过展示成品板的实物和功能演示,引导学生阅读任务书,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即模拟车间生产流程完成声控闪光灯电路的装配、检验任务。

(3)制定计划:学生通过阅读工艺文件、分析工作过程,对任务进行分解(元器件分拣与检测、引线成型与插装、电路焊接、电路调试等工艺过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各自的工作任务,分别扮演检测工、插件工、焊接工和调试工的角色。并按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制定。

(4)项目实施:由教师提供生产作业指导书,学生仿照操作,围绕工作过程,按以下4道工序进行(如表2)。

(5)考核评价:项目完成后,各小组根据过程评价标准,对产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和学生代表对各组产品进行总评。

(6)项目总结:项目总结是项目训练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总结技能、提示不足,避免学生重复犯错,有效巩固本项目的主要内容。

以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将复杂、分散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隐含在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学生在“工作任务”驱动下展开活动,从而掌握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实施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内化,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就业能力。

五、实践体会

从课改后的效果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更适用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和个体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把学习要素与工作要素相互渗透,学生通过职业角色的扮演,能较快地积累职业经验,从而有效地促使了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缩短了“学用”差距。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载体和“教学做”的平台,并直接采用职业岗位任务作为训练项目,从而有效地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融合。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竞争性有了充分发挥的时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拓展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都能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当然,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工艺课程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微电子工艺原理》这门课主要讲述以硅为基础的集成电路制造的工艺原理及工艺种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了解技术前沿,能够设计工艺流程,分析并解决工艺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1]。这一目标的实现直接取决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本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2],主要有:内容繁杂,教师难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困难;工艺设备昂贵,学生实验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创新能力较弱;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等。因此,更新教学理念和进行多元化教学改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教学内容安排

1.优选最新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国外电子与通讯教材系列中美国Michael Quirk与Julian Serda合著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中文翻译本[3]。该书有三个优点:一是内容丰富。既讲述关键工艺技术、设备及可靠性,又介绍半导体制造相关的基础技术信息和集成电路装配与封装的后道工艺概况。二是直观形象。书中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图表和具体翔实的数据。三是便于学习。书中概念描述清晰,内容简洁有序,每章都有重点内容小结、关键术语和大量复习题,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就半导体制造相关的基础技术,如第2、5和8章主要介绍半导体制造中的化学品,可拣少量重点内容课堂讲解,其余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对关键工艺的原理,如第10章硅氧化后杂质的再分布和四类电荷的可靠性,以及第17章中的掺杂扩散工艺,教材中缺少这些重要内容或介绍过于简单,需做必要的补充。

3.合理安排讲课次序

次序整体遵循微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即半导体基础技术(第1、2、4~8章)、器件及工艺模型概况(第3、9章)、各单项工艺(第10~18章)和后道检测与封装工艺(第19、20章)。其中,单项工艺按照加工特点,即氧化(第10章)与掺杂(第17章)、光刻(第13~15章)与刻蚀(第16章)、淀积(第11章)与金属化(第12章)、化学机械平坦化(第18章)的顺序讲解。

(二)课堂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4],实现教学思路由“知识点讲解型”到“以问题为导向型”的转变,考虑如何突出问题和情景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新课的内容进行探究,使他们体会到知识创造过程中所需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具体讲解时先从整体上介绍课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然后尽量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类比与对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新内容。如讲解CVD(第11章淀积)工艺原理时,可与中学阶段所学液相化学反应比较,从原料、反应条件、反应过程、反应结果及工艺设备等几方面进行设问,让学生探索、归纳和总结,从而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物理原理简单化,实现知识建构。再者,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要介绍各方观点,诱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除第九章CMOS反相器加工流程的案例外,各单项工艺均安排了一些典型案例,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操作、技能等融入实例中,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演示、学生练习及总结等环节,加深学生对概念、工艺原理和设备的理解,使知识融会贯通。如讲解溅射和蒸发镀膜(第12章金属化)时,假如平整硅片表面覆盖一层致密排列的直径约几微米的氧化硅球,采用两种工艺对该衬底镀膜并去掉氧化硅球的结果会怎样呢?课堂情况表明,由于所选案例典型有趣,学生兴致高昂,讨论热烈,说出了多种可能性。结果是溅射镀膜为低真空,分子平均自由程小,分子呈不规则运动,在小球表面都能沉积,最终将得到球壳阵列。蒸发镀膜一般为高真空,分子平均自由程大,呈直线运动,将得到类三角阵列(在球阵列缝隙内形成)。经过讨论,学生理解了两种常用PVD工艺的原理与设备差异,加深了记忆。

3.多媒体教学法

现有教材中只用简图描述工艺原理、步骤和设备等,缺乏可视化教学资源,不免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融图形、文字、动画、视频等为一体,图文并茂,视听结合,令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富有吸引力。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介,那么可使课堂变得轻松、生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如在讲授第四章硅片制备步骤时,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美国硅谷的音乐视频短片,先从头到尾播放一遍,然后依次定格动画片段,分别展开讲述。

4.项目教学法

松绑教育理论认为[5],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而不是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育。为此,笔者拿出3~5学时(本门共48理论课时)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所选项目为各章节内容的开放性思考题或者工艺技术前沿相关的小课题。活动方式是,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拟定备课主题并分工协作,上网收集资料准备课件,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授,展开讨论互动,总结评比。这样的方式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独立学习和调研资料能力。此外,很多学生从大二开始跟随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做科创项目,期间接触到了各种微电子工艺设备,比如干法/湿法清洗仪、退火炉、各种CVD和PVD镀膜机、光刻机等,可安排他们介绍实验设备操作经验及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同学之间的交流往往会引起共鸣,令教学效果更佳。

(三)考核方式

采用多环节综合评判,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讨论情况等)、专题报告和期末考试等,以考核促进教学。其中,期末考试是学生复习指挥棒,占比重应当较高。为避免试卷出现题型不丰富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削弱评价效果,笔者加强了试题库建设,推行教考分离。为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试卷适当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考题。

综上,针对本课程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笔者进行了多元化教学改进,其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如表1所示。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效果反应良好,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经过多年实践,在《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教学中,笔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进,突破了传统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和现代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改进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推进的过程,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课程的教学将日趋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金婵,孟庆端,张晓红,田葳.半导体制造技术教学方法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38-139.

[2]赵建勋,侯建华.集成电路原理与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改进.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3-64.

[3]MichaelQuirk,JulianSerda,著.韩郑生,等译.《半导体制造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

篇7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是让中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中高职衔接”作为架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溧水中专”)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海院”)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衔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3+3”项目,通过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原因,提出解决策略。

二、存在问题分析

溧水中专与江苏海院的衔接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于2014年批准试点立项,两校经过多次交流对接,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衔接问题。1.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应由受教对象来制定培养目标。中专校招生的初中毕业后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其目标是培养实用的初级技术性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出现重操作、轻文化现象,只要求学生会操作就可以,而不去溯本求源。而高职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生源主要来自普高,其培养目标自然较高,要求既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这两种状态,使得在衔接过程中往往出现高职的培养目标用于中职毕业学生理论偏多、难度偏高,导致学生进入高职后无法适应,出现厌学倦学的情绪。2.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和抓手,其优劣从客观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内涵建设的核心。当前,中高职衔接出现的种种问题皆由于课程衔接体系不完善而至。常见的问题是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课程重复或断层现象严重等,学生经常出现跟不上高职教学进度、对已学过的内容懈怠等,进而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最终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以提升,毕业学生难以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江苏海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溧水中专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1)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课时为120课时;在高职阶段,也开设本课程,学时为52课时,这里面势必出现大量的重复现象。(2)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在中职阶段,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开设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20课时)、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186课时)、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0课时)等课程;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路分析与测量技术(65课时)、低频电子线路(72课时)、数字逻辑电路分析(64课时)、电子工艺课程设计(56学时)。课程知识出现大量的重复交叉现象。(3)电子产品生产技能模块。在中职阶段,本模块开设有SMT设备操作与维护(90课时)、电子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84课时)、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84课时)、电工仪表与测量(30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子产品测量实训(56课时)、电子设备维修技术(64课时)、维修实训(84课时)等课程。本模块交叉重复度不高,但衔接度不够。(4)电子产品开发设计模块。在中职阶段,开设有单片机技术应用(90课时)、电子制图(60课时)、传感器及应用(84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C语言程序设计(68课时)、C51程序设计(75课时)、C51课程设计(58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75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28课时)、电子制图(75课时)。本模块部分出现了电子制图、单片机技术的知识重复,中职阶段没有开始程序设计课程,开设有难度较高的传感器及应用课程。高职与中职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衔接程度不够,各自目标不清楚,出现了中职对高职的需求不够,高职对中职的要求不清晰等问题。

三、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1.机制与制度保障。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学制的衔接,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问题不是教师自己个人行为可以解决的,因此需要在校级层面建立一种宏观管控的机制,来确保衔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有计划、有要求、有制度等。譬如机制约定衔接双方必须要定期举行互访、相互听课、人员互派、课程共建等,这样有利于衔接双方信息的及时交互,有利于培养目标的统一制定、课程方案的科学安排等。2.成立课程衔接工作小组。课程是衔接的核心,关乎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两校应在机制和制度的要求下,建立专业共建小组,由两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同时也要邀请具有典型性的企业参与。该小组可以通过研讨、调研,制定六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划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而共同协商中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高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特别是强调能在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全部由中职院校开设,这样高职阶段就能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来培养人才。高职院校也要帮助中职院校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经常安排专业教师到中职院校开展讲座,有助于开拓中职院校教师的视野,也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篇8

Key words: task driven;Mo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189-02

0 引言

《模具制造工艺》是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模具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以及现代模具加工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本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 、专业性强 、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是一门综合性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模具专业教学虽然是“学训交替,工学结合”,但是与本课程的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面对结构各异的模具零件,学生无从下手。课程考核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占80%,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临近考试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理想。

2 教学改革

2.1 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任务驱动体系

针对《模具制造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典型模具制造工艺为主线,整合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综合实践性与应用性,课程设计5个学习项目,16个典型任务,旨在培养学生模具制造工艺技术及模具安装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1.1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要求。依据岗位能力需求,重构课程内容,以来源于工作过程的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及典型模具零件加工为主线,构建学习领域。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将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入“任务”中,实现理论与技能教学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内容安排上,按照模具加工基础理论、模具的机械加工方法、模具的特种加工方法、典型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光整加工、模具装配工艺的思路组织教学。整个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知识递进的思路来进行,各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工艺技术的全面知识与技能。

2.1.2 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

2.2 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线,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考核要求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个人综合表现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大部分组成。

最终考核成绩:Z=P×30%+(G×50%+Q×50%)×70%

个人综合表现成绩(P):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纪律、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职业道德、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等方面,结合学习任务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后进行综合评价给定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过程性考核成绩(G):是在模具制造工艺实践操作项目中,依据各小组的项目实施过程的综合表现,教师和学生给出的小组分数。教师评价80%,小组互评10%,自评10%。占总成绩的35%。

期末考核成绩(Q):期末的理论考试,按学院统一要求组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占总成绩的35%。

3 教学组织

选择塑料模及冷冲模导柱、导套、固定板、型芯、型腔等典型零件分别作为《模具制造工艺》教学环节中的工作任务。下发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指导单,使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实际生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思路,进行任务分析,收集资料,制定工艺方案,完成任务,效果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将《模具制造工艺》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模具制造工艺过程有机结合,实现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4 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11、12、13级模具专业的教学实践,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加强;能正确地选择加工方法,优化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篇9

1理论体系突出专业性

《高炉炼铁生产》的理论部分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高炉炼铁及铁矿粉造块两方面。第一,高炉炼铁重难点在于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热工基础、高炉炼铁流程、生产设备等内容,而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有基础数学理论、机械制图技能、力学、电子技术、计算机实操等做辅助,在实际的理论体系构建中要将这些与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而且要突出其专业性和实际应用性,为学生今后岗位操作做铺垫。第二,以铁矿粉造块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模块,除了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冶金炉热理论外,更需要注重对炼铁原料、烧结所需设备的教学,并突出矿岩专业优势,为冶金专业做好专业服务,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提升其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主次分明,比如《耐火材料》《铸造工艺》《冶金炼铁环保》,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彰显冶金专业特色。另外,该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为学生的实践打基础,因此,理论知识一定要“够用”,但是要杜绝内容交叉过度和内容不完善这两种极端。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阅读相关的专业课程书籍或者期刊文献,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课外知识的填充让自身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首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逐步增加实践课程课时,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如某高校在对《高炉炼铁生产》课程进行改革后,将原有的实践课增加了一半,使得实践教学课程总量达到该专业课程教学比例的40%,符合我国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对实践课兴趣更浓了,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实践教学环节的增加有助于学生深化现有的专业知识,在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环境下,其综合素质水平和岗位操作水平更强,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提升岗位实践所需的基础性技能操作训练度。对于冶金专业学生来讲,基础技能应当涉及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数学建模、实验技能、金属加工、机械设计与制图等。每一个基础操作技能对于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课程设置时应当确保各类课程设置均衡、协调、统一,能够将相关的知识与《高炉炼铁生产》教学联系在一起。最后是对冶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改革。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通过搜索相关文献,过分借鉴甚至抄袭而做出来的,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不高。一些高校也会让学生选择将高炉炼铁相关工艺模拟作为论文设计思路,结果造成了学生毕业设计同质化,没有创新和特点。笔者认为,毕业设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对烧结团的毕业设计与最后的毕业设计大论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高炉炼铁生产》课程两个核心部分都做出总结和提炼,加上自己的设计思路,做出符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有助于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3依托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

一方面,各高校应当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高校领导应当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多次实地走访和考察,并选出专业对口、环境安全、与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相符的优质合作企业,并循序渐进地通过岗位参观、见习、顶岗实习或工学结合等方式,给冶金类专业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学习环境,并积极融入相关的岗位教学课程,通过情景教学、师傅带徒弟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较为合适的工程训练环境。比如某大专院校已经与当地钢铁公司开展了多年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而且仍在不断开发更优质的企业来作为卫生产学结合的实习基地,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将校外实习作为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与企业相关工程师共同研发专业教材,制定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实现了冶金专业的应用性改革,拓宽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思路。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邀请经验丰富的实习基地工程师来校通过讲座或者培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分享,尤其是给学生们讲解实际高炉钢铁生产过程中宝贵的生产经验,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使学生不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主动思考,再结合在实习期间所遇到的问题,提升自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应当在每一个学期选派优秀教师到钢铁公司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和学习,并总结企业中的问题和经验,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使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时能够更具针对性,而且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和服务一线的意识,并为其今后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4结语

《高炉炼铁生产》教学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需要教师和学校,甚至社会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工作的第一线,从中获取具有实践性、指导性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将其纳入到课程改革方案中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制订出具有实用性的课程教改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玉柱,邢宏伟,郝素菊,等.炼铁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9-71.

[2]曹季林,韩阳.炼铁工艺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3(3):47-48.

[3]袁晓丽,万新,张明远,等.仿真技术在冶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冶金卓越工程师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94-196.

篇10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指学习的真实环境,从基于工作过程角度讲,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情境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有两种情况。

真实的工作环境对于工艺类专业来讲,就是要有生产车间、化工单元实训装置,以及化工产品生产模拟实训装置。理想的状态是有具体产品,既可解决学生实训问题,又可以创造价值。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是具备一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外操”、“内操”岗位知识及技能。从实训装置来讲,至少应该有DCS控制系统(“内操”训练)及常见的反应设备: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各类泵、二次仪表等(“外操”训练)。通过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环境适合于项目化教学,可以某个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为学习项目进行学习。目前,国内有多家生产实训装置的企业,有两个方向:一是具有真实生产过程装置的,有的与实际生产一致,能让学生体会真实的生产过程,有的是同比缩小,真实性不强;另一种是称为仿真工厂的装置,生产过程通过模拟信号完成,安全性较大,但真实性不够,各种数据都是系统自动计算出来的,仿真工厂的造价相对高些。我们认为,建设一套既具有真实生产情境,又具备培训功能的装置是最理想的。国内有关装置如乙酸乙酯生产等装置,均能满足实训要求,实训装置具有模拟工厂情境、故障模拟、DCS控制等特点,与现代化工产品生产基本一致,能达到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除具有真实的生产车间外,小型实验装置也属真实生产环境模拟范畴。作为工艺类专业,进行小型装置实训也是十分必要的,虽然过程与实际生产有较大差距,但通过某产品合成过程,可以掌握产品生产的基本程序及生产原理。

模拟工作环境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毒性大等特点,生产现场实习受到诸多限制,不会有企业允许学生在现场进行真实的操作训练。即使是岗前培训的企业员工,也是在师傅带领下跟着观察,只能看不能动,逐步在师傅指导下进行操作。因此,在学院内进行虚拟生产训练显得十分必要。这种模拟与仿真工厂的区别是没有真实的设备,完全是虚拟的,是通过电脑程序模拟生产过程,但在模拟过程中可以引入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运行模式及安全环保要求等企业元素,模拟生产情境进行教学。

工艺类课程实施步骤

学生要掌握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这两个目标要从多个角度实现。

课前准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与以往授课有较大的不同,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应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指导者。因此,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以往增大了几倍。首先,教师要进行课程的各种设计:职业技能目标设计、职业知识目标设计、素质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师生行为设计、教学单元设计、学习任务分解设计等。其次,教师要准备教学素材,包括课件、学习材料、教案、参考资料、使用网站、样本等;再次,教师要有职业能力积累过程,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及相关能力,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及组织能力,具有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掌握岗位操作法,具有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控制与维护能力,具有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践经验。教师只有在课下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才能保证课堂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才能保证授课质量。

课堂教学工艺类课程授课主要是针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从基于工作过程来讲就是要完成化工产品生产中岗位工作任务。如前所述,工艺类课程适合于项目教学,即针对某个化工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教学。把某个产品生产过程细化成多项工作任务,围绕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学习。以醋酸生产工艺过程为例。针对“醋酸产品认识与合成路线的选择”这一任务,虚拟某设计公司接到一份关于在国内建设年产30万吨醋酸生产装置的设计合同,合同要求设计出醋酸生产的工艺,包括合成路线选择、设备选择、工艺流程确定等,公司董事会成员(上课教师)经过会议研究决定接受这份合同,完成设计任务。本次课的能力目标是:能正确认识醋酸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能利用各种资源查阅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能分析醋酸的国内外生产情况;能正确分析评价各生产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醋酸合成路线。授课步骤是:利用网络资源查阅醋酸生产的相关文献;学生独立加工整理查阅的资料;小组讨论分析生产醋酸各种工艺路线;小组汇报查阅结果,并形成方案;教师总结;学生修改方案;学生、教师进行评价;学生、教师归纳总结,在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应知应会知识系统化。每次授课前要下发任务单及学习材料,本次课结束后教师要布置下一次课的任务。

模拟操作化工生产的特殊性,使学生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受到限制,特别是一些现场难以观察和实际操作的工艺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呢?引入化工仿真模拟操作,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为在化工仿真操作中,可以实现对装置的开车、故障处理和停车操作,真实地再现生产过程,并且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而这是在真实生产中不可能实现的。另外,在仿真操作过程中,学生置身于职业环境中,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操作过程也是学生遵守职业纪律和操作规范、提高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另外,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也有完善的考核标准,可以通过授权方式屏蔽操作指导,使学生独立完成操作,还可以增加考核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无论学院实训条件好坏,模拟操作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必不可少的。因此,开发仿真软件十分重要。应该面向地方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发,这样也能为现场教学提供条件。前面提到的醋酸生产的工艺已经有了仿真软件,因而,在授课时,仿真操作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过程,学生成绩也好评定。

现场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大多时间应该在生产现场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化工生产的特殊性使得这一点难以实现。学校有某个化工产品生产车间当然好,可以实施现场教学。但一个产品工艺局限性大,无法包容常规生产工艺的所有特征。通常情况下,工艺类专业需选择几个典型产品工艺进行教学,而一个学校不可能为此建设大量的生产车间。因此,选择当地现有的产品进行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也符合工学结合的方针。可以到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2~4次现场教学。当然,这种教学的缺陷是无法进行真实操作,只能针对现场设备进行讲解。

考核过程工艺类专业不同于机械及电子类专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个设计及制备出相应产品,即使有化工产品生产车间,也不能让每个学生单独操作合成出产品,至少需要3~5人合作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样,考核基准就很难把握。通常情况下是以小组考核的方式进行,在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以组内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基准,然后优秀学生上浮,较差学生下浮。

“教学做”一体化是基于工作过程所倡导的,有“教学做”一体化实训装置,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自然会快些。但作为工艺类专业,如果一味地追求真实的生产环境下教学,对大多院校来说,都是不大现实的,甚至会把工艺课程实施推向死路。这里所说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既包含真实情境下的教学过程,也包含虚拟情境下的教学,二者应该有效结合,即使有“教学做”一体化场地,也不可能所有时间都在现场学习。因此,设计好教学单元,把工作任务分解好,把化工生产过程模拟好,再结合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也是基于工作过程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11

2、看懂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3、学会调试收音机,能够清晰的收到电台。

4、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动手绘制电路图。

二:焊接的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2、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3、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4、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三:收音机的原理

本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为535千赫1065千赫的中段。

1、具体原理如下原理图所示:

2、安装工艺要求:

动手焊接前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四个线头对应的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进,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脚在焊锡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协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联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脚,实习报告《电子电路实习报告》。耳机插座的安装:先将插座靠尾部下面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上,然后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如图),焊接时速度要快一点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要弯曲后,直接插在电路板上焊接。喇叭安放挪位后再用电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喇叭松动。

3、调试过程:

测量电流,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注意正负级)用万用表的50mA档,表笔跨接

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表笔接开关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的数字在规定(参考电路原理图)的参考植左右即可用烙铁将这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音量开到最大,用双联拨盘即可收到电台。在安装电路板时注意把喇叭及电池引线埋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不要影响调谐拨盘的旋转和避开螺丝桩子,电路板挪位后再上螺丝固定。当测量不在规定值左右时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无装错,中周是否装错位置以及虚假错焊等,若哪一极不正常则说明哪一极有问题。

四、用protel制作电路图

使用protel99SE制作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五、体会和感想

通过本次实习学习了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了焊接的具体操作;了解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了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而且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还进一步学习了电子技术以及电子安装工艺和测量调试技术;在用protel制图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本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实习时,犯过不少错误,比如焊接时的漏锡、虚焊、焊锡无光泽;组装收音机时的杂音等等,好在有老师的及时教导和自己的细心研究,问题都顺利的解决了。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自己对科学和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电路实习报告总结二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个月的时光就这样匆匆从指间流逝。从开始接触电工电子实习,到自己制作网球状音响,一个月来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这些日子以来的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音响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在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我熟悉了手工焊锡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了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并且熟悉了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此外,在电工方面我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系统地学习了:①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②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 ③万用表的使用等等。

实习起初,我们先是听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各器件的用途与实习中用到的工具的使用,以及焊接技术的要领,及安全知识教育。之后我们便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的练习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而电子电路主要是基于电路板的,元器件的连接都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我们谨小慎微、认真练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实习中最关键的就是焊接。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这一次的实习没有多少东西要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去做,一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做它,就不会懂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我这次的实习就是要我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实习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的表贴电路的焊接。培养和锻炼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终于体会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这句话的含义了,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有提高。

总之,实习使我获得了表贴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其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一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在实习过成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

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在最后终于听到自己所做的表贴收音机成功播放出动人的声音,真的很高兴,总算觉得自己的努力还没有白费!

篇12

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亲自动手做。而且技能一旦形成,不易忘记。实训课教学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关键作用,重要性自不必多说。那么如何提高实训课教学效果呢?结合电子专业实训课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一是要给学讲明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中的地位、重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对准学生一个或几个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紧密相联。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结合所教课程内容,给学生讲明白掌握训练内容后的就业前景。例如制冷空调课程在实训教学时讲到空调的安装,简单故障的排除,从当前空调安装维修工的收入上,一月挣多少钱;讲到电热电动课程,通过学习掌握技能后,学生在当地相关电子销售企业售后服务部门工作,一月挣多少钱;讲到电工课程,学生在工厂做电工,工资待遇如何,讲到电路设计DXP2004工资待遇又是如何等等。要让学生明白学好当前实训课程,如何有利于我们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获得很好的经济待遇、得到体面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等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是课程实训内容要和生活接合紧密。

实训课程的内容要和生活衔接紧密,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例如电子装配工艺课程,除了学校提供的部分基础耗材外,告知学生家长,在家长的配合下,购置一些实用的电子装配套件,例如LED台灯,电子摇遥棒,电子陀螺、收音机等,每次装配完后,进行评比和展览;作品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得到家长的表扬,学生也增强学习的信心。恰当的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荣誉意识、竞争意识。在电热电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冰箱空调维修中设置一些简单故障,例如电饭锅米饭煮不熟换磁钢、老式CRT电视机出现彩斑换消磁电阻、洗衣机定时器更换等。出现这些故障如何排除,鼓励学生动手,以自己及邻居损坏的电子产品为实验,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排除这些简单故障,在维修完成后,得到家长及邻居的赞扬,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学以致用,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三是课程难度适当,采取分组及个人独立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

我们所招的学生大家都了解,学生我们不能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的重点班级在正月初三就上学,内容上的飞快,学生能够接受,我们的学生不能这样教,针对学生的情况,首先要选择难度适当、易操作、易懂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复杂的理论少讲,由难到易,由简单到复杂,一旦听不懂,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例如电视机维修,屏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讲这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效果,学生只要掌握贴片焊接,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故障的维修。至于说需要掌握多么高深的电子技术知识,不一定。

对简单易学必须要学会的技能训练课程,可以采取个人独立学习就电子专业而言,万用表的使用,电烙铁焊接等技能,只有教师示范后,个人加强练习。对一般故障的排除,难一些的内容,我们相当一部分掌握不了。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优生和差生分一组,小组合作学习,成员分工,水平高的学生进行电路分析等,差学生在优秀的指导下做些测量、资料查找等跑腿的事,小组总结发言。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没有长时间的做小动作、打瞌睡,就达到目的。可能差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必将得到了提升,对各层次的学生实现了针对性的培养。还可以采用不同训练内容分组实训的方法,可以节约实训设备的投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进行实训。

篇13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及改革

(一)教学目的

《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各种半导体的性能、电子电路的组成、功能及应用的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技术》课程在新形势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能适应岗位需要的l~2项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技能,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作为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人员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各类创新竞赛、毕业设计乃至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改革

目前高职教育中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这需要既要考虑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又要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结果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分析与研究高职教育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认清教育必须面向电子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生产岗位的需要,对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及高职毕业生的岗位(群)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广泛吸取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意见,制定如下所示的职业能力分析(DACUM)表,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该表系统、全面地体现了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地反映了各单项能力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联系,确定了以下关键能力:电子仪器的使用能力,电子产品的分析和制作能力,电子线路的设计能力和EDA技术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分析(DACUM)表还给学生提出了职业能力和考核测试的要求,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导向性,这样,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做到了心中有数,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改革后的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基础、实验实训、课程设计、EDA仿真技术、技能培训等。这些课程往往在内容上有重复,在能力培养上有断层,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及综合实训与电子工艺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有重复。又如基本实验后随即进行对实用电路的分析制作,中间能力的培养存在断层等。因此,节省教学课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弥补能力培养的不足就成为重要的问题。

从“理论+实践”到“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创新

(一)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的创新

针对当前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界线逐渐模糊的特点,应当把《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当作整体来考虑。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对现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需要培养的能力等教学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对现有课程进行大胆整合,把传统的以“理论+实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知识+技能”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模糊学科体系及学科之间的界线,强调教学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具体的做法是:

(1)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对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理论偏深的内容和陈旧的知识要大胆进行删减,而对所需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及新器件则应进行补充,例如让学生了解特种放大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EDA技术等。

(2)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增设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增加综合的集中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确定原理图,装接好电路并进行各种参数的测定与分析,写出相应报告。

(3)依托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努力实现车间、教室合一。课堂即实验实训室,车间就是学场;学生、学徒合一,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合格产品的生产者。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要服务企业发展,吸引企业参与,跟踪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探索和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真正实现“订单式”教育,推进高职院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二)软硬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传统的“粉笔+书本”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EDA、EWB等软件、课程设计、制作和实验实训等硬件教学资源和工具,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一般是让学生先自行设计电路,再在实验室搭线,进行电路调试。由于受到经费和数量品种的限制,在调试过程中,不仅不能及时提供全部所需器件来调整电器元件参数,而且存在仪器和元件的损坏问题。随着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EDA已经成为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电子系统的设计已越来越依赖于EDA软件工具的支持。因此,改革传统课程设计教学结构和模式,把EDA教学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结合起来既是适应了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为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还应采用EWB软件进行辅助教学。EWB被誉为“计算机里的电子实验室”,它采用仿真方法在计算机上虚拟出测试仪器。学生通过学习EWB软件,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学或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和练习。比如可以对放大器进行静态和动态技术指标的检测,可以观察电路中某些参数变化的情况等,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各类验证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

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虚代实”、“以软代硬”的教学方法是当今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它在大幅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把以理论为主的考试改革为以考核学生对单元电路的分析测试等综合技能为主,考核方式也从笔试为主改革为平时实际动手操作与笔试相结合(如期末笔试占40%,实践操作占40%,平时占20%),强化平时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重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为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应在教学计划中专门设置技能训练环节,通过实际训练使学生拿到相应的等级工证书。

高职《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

(一)师资建设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从业教师应该是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是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应当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认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提高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理论教师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采用下企业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定期派理论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科技信息。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使教师得到实践锻炼,实现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转变。

(二)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基本上按照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编写教材,区别仅在于降低了理论要求,增加了一些实践内容,而高职教学需要的却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编写的教材。因此,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要以应用性为依托,把握好“专业基础性与专业性并举”的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紧密联系实际,体现实用,注重实践,讲究实效,摒弃实用价值不高及偏难、偏深的内容,增加各部分知识点相应的应用知识。要配以实践、实训环节,并使之与实际紧密结合,还要在编排上反映出最新的科技成果。

教材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运作方式要尽量淡化纯理论性知识,恰到好处地应用这些知识;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把理论、实验、设计、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实验中减少验证型实验内容,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型实验;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进行选题、设计、购件和制作,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硬件应用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精神等。在平时的授课中,对一些与竞赛相关的设计题目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开始学习课程时就对竞赛有所了解;在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等过程中引入竞赛模式,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选件和制作,最终做出实物,写出论文,完成答辩。

高职教育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学校必须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统一和协调就业、教育、生源三方面的现状,促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时代和企业的需求,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使大多数学生具有初步的设计、制作、调试、分析及综合总结的能力。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全面考虑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逐步建立综合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春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2]侯长城.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