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书画发言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大家好!
在这秋色宜人的九月,由江苏苏龙纺织科技集团主办的吴剑华个人画展在我镇正式拉开帷幕了。在此,我代表震泽镇人民政府、主办方以及吴剑华老师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雅雅情怀,淡淡文意,缕缕墨香,吴剑华老师的作品像一壶老酒,散发着浓烈的艺术芳香。所以此次书画展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艺术展览,更是为我镇人民献上了一份书法艺术的盛宴。
书法与国画艺术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书,心画也,古人云:如其人;国画,以笔墨为核心,以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一副好的书法、绘画作品,不但拥有很好的艺术价值,还极具视觉观赏性。而吴剑华老师或写实或会意,或浓墨重彩或写意挥洒的作品,恰好体现了“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然,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令人心旷神怡。
其实吴剑华老师跟我们震泽有着很深的渊源,她1958年参加学校教育工作,1991年在震泽二中退休,9月她自筹资金,为震泽退休教师举办了个人画展,丰富了教师的文化生活。
而今天再次在我镇举办展览,不仅是为了把其好的书画艺术品展示出来,活跃我镇的文化生活氛围,更在于给我镇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引导我镇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书画艺术,培养青少年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兴趣。
所以在此我要代表震泽人民向吴剑华老师以及主办方江苏苏龙纺织科技集团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我镇的文化艺术所作出的贡献。
今天我们还特意邀请了我镇的大学生村官前来参观,希望你们通过参观,学习吴剑华老师那种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愿本次书画展圆满成功!
谢谢!
书画演讲发言稿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在场汇集了本地最优秀的书画名家,让我在这里发言,说实话,我很有些惶恐。 因为,书法国画艺术博大精深,而我,只是个只有半年多学龄的初学者,半年的时间初学皮毛,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要说,只有我的心情可以和大家分享,学书画以来我的心情是:第一是享受、第二是感谢、第三是感悟。
先说享受,学书画以后感觉这件事很好玩,我想喜欢书法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毛笔在纸上划过的感觉是迷人的。以前一直以为在这方面很有成就的的人一定特别刻苦勤奋,现在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勤奋与意志力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有了兴趣,你是欲罢不能的,兴趣会促使你去写去画,是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力的。可以说是书法的魅力吸引我去用功、去投入地花精力一遍遍地临摹、练习,乐趣无穷。
第二说感谢,本来应该先说感谢的,现在把感谢的话放在享受的后面,就更能表达这份感谢的真情实意,在此要感谢指导我们书法和国画的10位老师,他们每周不辞辛苦给我们上课,耐心指导、认真示范,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包括我)是没基础的初学者,老师们都很耐心没有一点敷衍和应付,而且经常不断的鼓励使我们慢慢树立起信心。在此特别要感谢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学习机会的政协王主席,这样一个有规模的、长期的成人书画班据我所知是本市首次创办,这样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条件、这样的教学师资,作为首批学员我们是幸运的,在此我建议,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感各位老师和主办者王主席。
最后说感悟。学书法之后的感悟就是,当你喜欢一件事就不要问“这有什么用”,因为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愉快与享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如果只有有用的事才肯去做,那我们就会错失很多真正的精神享受,因为像书法像国画一样,这些美好事情本身的趣味与美感是无法取代的。
书法与国画是千百年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当你接触它就像走进了一扇门,这边风景独好。传说元朝赵子昂日书万,的确书法是靠练出来的,而练过程中如果心存在一点杂念,可能就会影响到书法作品的流畅与气韵。鲁建平同学曾说,她画山水画时候感觉“人在画中游”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入画”了,现代社会十分浮躁,诱惑也多,可以做的的事情很多,学习书法、爱上书法之后让我体会到心境更宽松了,心态更乐观豁达了,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惠顾,它修炼品性提升人格,而这些修养也会在人生的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书画演讲发言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文化金水湾”庆祝建国65周年暨向道德模范致敬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的喜庆日子,这一活动紧扣十以来中央发表的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提高国民文化道德素质,更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张,此举成为企业与艺术家联合打造新的企业文化面貌的新尝试,也使薛城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在山东枣庄成为一个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企业文化的典范。在此,我要向今天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由衷感谢你们对于发展文化事业的支持并给予崇高的敬意。
薛城是一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很深的宝地。薛城城建积极打造宜居的人文环境,开发的金水湾楼盘广受社会赞誉。我们一行来到金水湾,将为薛城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和薛城人民留下我们的书画精品,希望薛城的朋友欢迎我们,也希望本次活动,为枣庄的文化艺术事业起到推动作用。最后,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多多收藏画!
书画演讲发言稿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大师、朋友们、同志们:
值此62周年之际,张桥工作站与华阳诗书画研修中心在这里举办,以“热爱党热爱祖国,歌颂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书画展,经过认真筹备,带着成熟的果实和大家见面了。在此,我谨代表社区党政工对书画展的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为办好书画展付出辛勤劳动的书画爱好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参观书画展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张桥社区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追赶跨越”的要求,坚持发展至上、改革为先、投资为本,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区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激发了他们无尽的艺术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华阳诗书画研修中心落户我们社区,为各位艺术大师进行文化交流、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创造良好的条件。华阳诗书画研修中心是藏龙卧虎、人才聚集的地方,是来自社会各界酷爱文化艺术的精英,许多人品如他的艺术作品一样,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味,是我们社区的骄傲。
纵观华夏,我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绘画技艺源远流长。书画艺术不仅感发人心,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的素质居功甚伟。此次参展的书法作品,有浑然古朴的篆隶,有工整隽秀的楷书,有挥洒自如的行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绘画作品内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笔墨淋漓,色彩斑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作品中的一笔一划,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物,都饱含着书画家们对祖国文化的眷恋之情,浸润着对生活积极向上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着对书画艺术的酷爱,对艺术孜孜的追求。
我相信,这次书画展的成功举办,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我们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新实践,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扩大张桥的影响力,展示地区的良好形象,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时代呼唤优秀的文化作品,广大群众企盼更美好的精神乐园,事业呼唤更多的优秀创作者。我们衷心的祝愿华阳诗书画研修中心在今后书画创作中,继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为张桥文化美好的明天引航高歌。
书画演讲发言稿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值此全国人民喜迎祖国60华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25个教师节师生书画展的隆重开幕,在此,我代表全县所有的参展作者向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所有同行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今天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又一次能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向各位领导、师友同道们展示我的作品,汇报一年来耕耘在艺术的天地里的点滴收获。从1997年我第一次参加教师节书画展开始,每年一度的这种聚会就已经成为我学习交流、切磋展示的良好平台!可以说是教职工书画展不断地给我信心,不断地给我力量,同时也不断地给鞭策。我怎么也不会忘记每年暑假里为准备一件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而挥汗如雨的情景,怎么也不会忘记展厅里老师们的真诚点评和热情鼓励,怎么也不会忘记领导一次又一次给予的开阔眼界的机会……可以说,是教职工书画展激励着我和一批又一批爱好书画的师生们如痴如醉的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爱好书画,学习书画,研究书画,不仅是美术教师的事,更是提高全体教师素质,陶冶教师情操的重要方式。有了这种修养,可以有效的杜绝一些封建陋习现象的产生。我也真诚的向广大教师发出倡议:就让我们的一起努力,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师手中得以传承!
篇2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地纷纷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但存在着如下不足:长期以来, 我国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分工协调而造成整体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收藏等一系列问题。
(1)馆藏书籍陈旧,并且方式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图书馆馆藏书籍的缺点日益显现。许多高校图书馆大量书籍为多年前购置的过时书籍,在知识更新很快的信息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2)思想观念落后。一是重藏轻用。图书馆的藏书以保存为主, 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二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各图书馆条块分割式和自给自足式的狭隘服务观念导致各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的割裂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三是缺乏主动服务思想。我国的图书馆一直是足不出户地坐等读者办理借阅。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员不但需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 而且要懂得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知识、管理知识, 以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1.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并成立全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协调管理机构
经费保障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的前提和基础,数字图书馆经费支出主要由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和运营经费组成。各高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现有的图书馆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纸质文献资料的现状,应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2.建设高校学术信息中心,整合高校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工程的实施和校园信息网建设的发展,使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两者的整合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图书馆网络化功能的不断加强和计算机中心资源服务导向的强化,通过合并可以提高它们作为高校学术信息中心的地位,共同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美国有很多大学已将图书馆与电子计算机中心合并。也有的大学由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来统管大学图书馆及计算机中心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服务。
3.大学图书馆员角色转换后的应对措施
数字时代的读者可以不通过图书馆员的协助,直接取得所需信息。因此,图书馆员由中介人变成了间接的信息协助者,应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信息管理者和知识领航员。作为知识领航员的数字图书馆员在知识网络结构中,将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协助信息用户在知识中心检索信息;另一种是协助使用者从整个知识网络中查找各种知识信息,再将合适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4.图书馆自身业务功能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采访、分类编目、文献收藏与资源建设以及参考服务等方面均要相应做出积极调整与变革:在采购方面,文献类型由印刷型向电子型等多元媒体方向发展,订购方式也将由主动采购变成读者需求导向型的网上订购。在分类编目方面,传统的分类法、编目规则、机读编目格式等是处理图书馆资料的主要依据。在文献收藏和资源建设方面,在目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还不可能囊括社会上的一切信息,要把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并存的文献资源体系是现实的选择。
5.采用规范化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维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未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收集、传播和利用将以网络化为主。因此,采用标准化的信息体系非常必要,这其中包括电子信息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及应用硬件与软件的兼容化。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图书馆涉及的专利技术和版权问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6.建设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大学图书馆馆舍和配置相应的设备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筑应当是一座高校的智能大厦,在其内部构成上则应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大厦的智能化应包括:通讯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CAS);数字图书馆信息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即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简称OAS);数字图书馆大楼自控系统,即智能大厦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BAS)。此外还要考虑到它与大学办公室、实验室和宿舍之间的信息联网与服务信息的系统互联。
7.大力开展数字图书馆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配合学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造素质、信息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将引入全新的管理、服务机制,高校图书馆虽然继续存在着物理形态的文献收藏和馆舍设备,但其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却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围墙”及在其中的活动而成为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我们应当及时把握由此带来的变革机遇,把高校图书馆推向信息数字化新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3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指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等。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面对全球信息化冲击,数字化信息的日益扩大和不断变化,用户需要更准确、更及时、更详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大小和馆藏资源的多少已不再是自身优势的全部,而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才是各个图书馆的优势所在,由此促使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进行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管理中的资料编辑、数据查询以及信息资料流通方式等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分段管理,系统虽全,但协调不灵,信息传递渠道无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看,都不畅通,导致信息传递速度迟缓,系统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从横向上来看,部门设置过多,按流程虽然是照章办事,将工作完成好,但实际上对于存在价值不大的部门来说,工作完成得越好,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就越大。从纵向上来看,层层设置的组织结构,使得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缺乏应变能力,出现问题层层上报,使得图书馆无法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外部环境。在很多大图书馆中,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资源使用率和服务水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以提供集成、开放、共享、合作的数据资源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Library Integrated System,ILS)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也是当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研发工作的重点。
1 美国自动化系统专家 Marshall Breeding(美国田纳西州万德比大学图书馆创新科技及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当前,对来自不同系统、不同格式的多类型资源的揭示、集成和整合成为图书馆核心任务之一,这也是未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Marshall Breeding指出,解决之道在于重新定义『图书馆目录、重新思考图书馆目录的传统概念、提供更好的信息传递工具、提供更强大而有力的检索能力以及更user-friendly的呈现方式。他指出,现今每间图书馆因采用同一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而呈现完全一样的WebPAC接口,并没有发展有特色且有效率的检索接口。检索与查询的新典范应该是让使用者在已经缩小范围的检索结果中再往下查询、重视各个层面的浏览、运用可视化的搜寻工具以及呈现查询时其它附加服务的各个层面。这些诉求包括:加强查询功能以及结果呈现;使内容更加具体且活泼的呈现;个人的客制化内容以及单一登入接口;后诠释数据检索时代的运用(post-metadata search era);提供完整且正确无误的搜寻结果。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目标是:整合图书馆用于管理纸本、电子和数字资源的各种系统,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并将功能扩展至保存、传播和服务,形成一套资源整体解决方案。以Ex Libris公司的Alma系统为例,它将完成原自动化系统Aleph、电子资源管理系统Verde、资源链接系统SFX、跨库检索系统Metalib、数字资源管理系统Digitool、数字保存系统 Rosetta的全部功能,并在系统前端利用资源发现系统Primo为用户提供发现和传递服务。
2 关联数据
关联数据(Linked Data)是互联网发展中对网上资源进行编目和规范控制的基础技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另一趋势将是对关联数据的支持。关联数据的概念最早由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其本质是通过网络把以前没有关联的相关数据连接起来。国际互联网协会(W3C)推荐关联数据(Linked Data),用于和联接各类数据、信息和知识,使任何人都能够借助互联网的计算设施和运算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准确、高效、可靠地查找、分享、利用这些相互关联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若想大规模地应用关联数据技术,需要依靠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供应商做出相应的规划。支持关联数据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将帮助图书馆进一步实现资源发现服务,实现数据融合与语义检索服务,实现跨机构的关联数据开放与复用,以及分布异构系统的关联访问。
3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供应商、数据库供应商逐渐融合与软件自由(Open Source)共存
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长,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也不断地扩展和延伸,传统的产品或数据库产品很难全面满足图书馆不断变化的需求,图书馆自动化供应商和数据库供应商的界限日渐模糊,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同时软件自由(Open Source)也是全球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另一种新趋势。对于图书馆来说,Open Source的运用仍然是一种比较冒险的策略。虽然如此,Open Source可以给想更换系统但又资源不足的图书馆另一种选择的方案。在未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S)的产业中,传统经由授权的ILS与Open Source ILS应该会是两者共存的局面。目前图书馆方面的Open Source Software有Koha、Evergreen、OPALS以及NextGenLib。提供Open Source的公司包括:Index Data、LibLime、Equinox、Care Affiliates以及MediaFlex。
4 移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2年6月公布的数据,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移动图书馆是专门为各图书馆制作的专业阅读平台,拥有大量的电子图书,海量报纸文章以及中外文献元数据,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服务。现在移动的图书馆一般有以下特点:(1)与OPAC系统的集成实现纸质馆藏文献的移动检索与自助服务。(2)与数字图书馆门户集成实现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与全文移动阅读。(3)与全国共享云服务体系集成实现馆外资源联合检索与文献传递服务。(4)构建读者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公告信息与读者个性化服务定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将整合更多的移动服务,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的用户交互方式,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图书馆整合资源、改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平台,为用户使用和参与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为图书馆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契机。关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和发展趋势,能促使我们满足在技术环境下的用户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广大的用户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姚小乐,刘炜译.Ed Summers,Antoine Isaac,Clay Redding,Dan Krech.LCSH,SKOS和关联数据[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3):8-14.
[2]Marshall Breeding.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EB/OL].http:///council/c0601/breedig.ppt.
[3]白海燕,朱礼军.关联数据的自动关联构建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26(2):44-49.
[4]魏大威.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系统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03):12-17,32.
[5]李书宁,王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热点与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6):66-75.
篇4
当前,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信息化浪潮不断高涨,正在演变为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分析信息化发展指数入手,研究如何提高丽水信息化发展指数,进而提高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1 丽水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
根据《2013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丽水、衢州两市属信息化发展指数第三类地区,即信息化发展较低水平地区。这类地区2012年信息化发展指数低于0.740,平均达到0.725,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4.1%和第一类地区的74.5%。
1.1 全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和“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智慧政务”试点项目,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扎实开展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服务年活动,深入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全市信息化水平和信息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经测算,2012年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为0.731,比2011年提高0.045(见表1),其中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五项分类指数分别达到0.663、0.914、0.702、0.866和0.493,比2011年分别提高0.022、0.029、0.074、0.007和0.098。
表1 丽水市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与分类指数比较
基础设施指数 产业技术指数 应用消费指数 知识支撑指数 发展效果指数 总指数
2011年 0.641 0.885 0.628 0.859 0.395 0.686
2012年 0.663 0.914 0.702 0.866 0.493 0.731
1.2 全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1)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支撑作用增强。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产业的宏观环境及技术层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2012年产业技术指数达0.885,在五个分类指数中最高;(2)信息发展效果良好,应用消费日趋广泛。随着全市经济的稳步发展,互联网用户数快速增加,电子政务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用于信息消费的支出不断增加;(3)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随着三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已建成了广播电视并重,农村城市并举,无线、有线、卫星、微波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体系,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2012年,全市基础设施指数达到0.663;(4)民生项目加快建设,群众体验渠道增多。近年来,丽水各家通信运营商紧紧围绕丽水市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了网络的宽带化、光纤化和智能化,形成覆盖全市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的立体型、智慧型通信网络。
2 当前信息化指数显示的问题
2.1 全市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2012年,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龙泉市。测度结果显示,我市整体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发展仍不均衡,各地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
2.2 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从信息化综合评价看,目前还存在部分县(市、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过低,县(市、区)之间差距过大,部分县(市、区)信息化水平排名比上年有所下降等问题。2012年,9个县(市、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62。
2.3 信息化“短板”值得重视
通过对2012年信息化五个分类指数进行县(市、区)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信息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从五个分类指数来看,发展效果指数差距最大。2012年最低发展效果指数仅相当于该分类指数最高值的39.8%,其次为应用消费指数,最低应用消费指数相当于最高值的74.2%.
2.4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较弱
从统计路径分析,目前大部分信息化统计原始资料来自电信、移动、联通等主要信息化运营商。各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所属的信息化队伍普遍偏弱,部分县尚未完善组织机构的建立,缺乏更加可靠和全面、综合的统计分析队伍。
2.5 信息化统计范畴未全覆盖
近年来,丽水网络和电子产品、移动互联网终端逐渐成为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生活用品的技术与信息含量越来越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终端。互联网普及率、数字有线电视普及率、手机普及率、宽带普及率、家用电脑普及率、“市民公交卡”覆盖率等指标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生活工具数字化的实现程度。
3 提高丽水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对策和建议
3.1 以“全省指数”为标杆,提高各类信息化指数
浙江省的信息化发展指数计算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标准化计算;再采用简单线性加权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各个分类指数;最后通过各个分类指数加权计算出总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DI为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数值。
n为信息化发展指数分类的个数。
m表示信息化应用水平第i类指数的指标个数。
Wi为第i类指数在总指数中的权重,且 。
Pij为第i类的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Wij为第j个指标在第i类指数中的权重,且 。
我省指标体系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相关信息化发展指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引导各地不仅要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重视信息化应用和效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加速融合。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信息化发展指数的统计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短板”问题;
3.2 以“智慧政务”为抓手,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加快“智慧政务”试点建设,着力完善和优化政务云平台建设,做好“智慧政务”推广和应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向公众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推动政府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智慧型,提高政府工作的精准度、敏捷度。加快“云”迁移力度,全面推进项目建设。2003-2007年是丽水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高峰期,按照信息化建设系统应用周期测算,今后几年内,各部门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将需要更新换代。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要加快“云”迁移的力度,实现部署在“政务云”平台上的项目数量有明显增加。强化“政务云”优先、公共服务优先理念,重点支持涉及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社会公共服务等公共领域的“政务云”优先发展。推出智慧丽水微信、科技项目申报、教育资源共享等一批“智慧政务”体验项目,依托“智慧微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智慧政务”服务的优越性;
3.3 以“无线城市”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部署新一代宽带网络,全面开通市区182个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站点。推进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不断完善网络布点,建设宽带应用网络设施。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4G的推广应用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加大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信息化水平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3.4 以“两化融合”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化社会普及水平分别从电信、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三个方面选择代表性指标。“两化融合”基础上的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新型工业化,更多的体现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高技术含量、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推进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加快重点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大力发展智能生产工具,推进生产装备数字化,推动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等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提高生产制造全过程工作效能,加快推动我市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3.5 以“农业信息”为抓手,提高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大农村信息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服务手段,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和信息自由流动、有序对接,从而有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协调发展。要面向广大农民和农村,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搞活农产品流通两个方面,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让农民充分享受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惠。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根据农业发展的地方特色,建立地方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渠道,让地方的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和地方的文化建设形成互动的局面。让农民在信息化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和收获急需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经信委,2013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R].
[2]张瑜.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CSSCI来源期刊),2011(08).
[3]张新红,于凤霞,刘厉兵.信息化城市发展水平测评[J].电子政务,2012(Z1).
篇5
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断、定理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易于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他用“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四周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深入探讨中.
二、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塞罗说:“任何事情开始前都要有个充分的准备.”雨果说:“有些人每天早上预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成功有效的学习也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计划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同学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只有在思想、学习和身心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才符合教育方针的要求.因此,平时不仅要规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且要安排锻炼身体、娱乐休息、为班集体服务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
其次,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但却有主次之分,学习是主要矛盾,其他方面为次要矛盾.而在学习中,主科、较弱科目为主要矛盾.既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发现主次间的差异,这才是科学合理的计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定计划,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
第四,要张弛有度,留有余地.计划只是一种设想,并不等于现实.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面对突如其来的偶然事件,制定计划要留有适度灵活机动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当你有了计划之后,你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例如,你明天要学习复数的内容,如果你提前预习了,那么你就对它不陌生了,当教师写出4+2i来向大家提问它的虚部时,你就能够说出它的虚部是2i了,所以说制定好学习数学的计划是很重要的,它能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正确对待重复演练与变式教学,平时一般的程式化解决问题仅仅是满足于通过某种方法求得具体的解而不去进一步追求相应的解释,也不去思考是否存在不同的思路,以及从中能对所获得的结果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处的问题既是指纯粹的数学题,也包括以非数学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很多情况下,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同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
篇6
一、评价的总体要求
1.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在课堂对话中,新课程改革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好,或不全面时,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耐心地聆听,适当的时候做一些引导。关心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民主氛围,达到师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积极肯定,及时表扬
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肩,一个善意的点头,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要寻找学生发言中的亮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尊重事实,客观真诚
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知识,客观地进行点评。不能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和成绩,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产生定式。以往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发言不一定不好,有可能非常精彩,同样,成绩好的学生的发言不一定正确,教师在对学生发言评价时,一定要去除对学生的“偏爱”,尊重学生的发言内容,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
4.着眼未来,启发思维
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层面,更应该重视思维层面。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在思想方法、数学思维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让评价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1.利用多个主体,形成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评价或相互评价。通过对自己发言的评价,促进自我反思,自我发展;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加强沟通,消除分歧,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形成互助氛围。
例如,在讲授《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对于练习中的一道题:方程ax2+3x+4a=0的根都小于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该问题?
生1:可以用求根公式将方程的根用a表示,再根据题意列出关于a的两个不等式,解不等式组。
以上学生发言后,我没有直接给出点评,而是充分调动班级其他学生,让他们发表看法。
生2:生1没有考虑方程的判别式,应该在原不等式组中加上?驻>0。
生3:生1、生2的思路很流畅,但工作量很大。可以把方程的根与函数的图象结合起来分析这个问题。方程ax2+3x+4a=0的根都小于1,等价于函数y=ax2+3x+4a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都小于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不等式组?驻=9-16a2≥0-■0
生4:y=ax2+3x+4a可能是二次函数,也可能是一次函数,所以要对二次项系数a分类讨论。当a=0时,x=0,符合题意;当a≠0时,按照生3的方法解答。
通过上述多名学生的相互评价,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区间根问题与对应的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
2.注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特别是学生发言不成熟时,不能给学生直接下结论,应该沿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启发正确的方向,增强学生的信心。
例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介绍了高斯求1+2+…+100的值的方法后,我提出了如下问题:如何求1+2+3+…+51?
生:1到51共有奇数个数相加,不能用高斯的两两配对的方法解答。
我没有对学生全面否定,而是抓住学生的疑难适当地引导。
师:可以把奇数个数转化为偶数个数,先去掉一个数,然后加回来。
生:我知道了,先去掉中间的数(想了一会儿),26,即原式=(1+2+…25+27+…51)+26=25(1+51)+26
师:中间的数有时候较难找到,能不能去掉一个较明显的数?
生:去掉最后一个数吧。即原式=(1+2+…50)+51=50(1+50)+51。
师:能不能再大胆一点,我们知道,任何数的两倍都是偶数。
生:可以全部加两次,然后除以2,即原式=■=■
师:不管n是什么正整数,如何求1+2+…+n的和。
生:原式■=■
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经历了由特殊项数到一般项数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的探究过程,领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体会了化归思想,增强了信心。
3.挖掘多个角度,关注全面发展
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组成部分。不仅要评价学生发言的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而且要评价学生发言中体现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态度习惯等。
例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一节中,在讲解用图解法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步骤后,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已知x,y满足x+2y≤8x≤4y≤3x≥0y≥0,求z=-2x+3y的最大值?
■
生:通过刚才图解法的学习,我们知道目标函数的最值在边界的某个端点处取到,所以,要求z=-2x+3y的最大值,只需验证z=-2x+3y在点O,A,B,C,D的值,取其中最大的即可。
另外,目标函数可化为y=■x-■,通过平移直线,发现直线经过点D,直线最上方,z最大。
这位学生发言的结论虽然错误,但分析的过程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运用特殊与一般思想,考虑端点的值,通过平移直线,利用图象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掌握了图解法求解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但目标函数截距与直线极限位置没有理解透彻,需给予纠正。
师:这位同学通过比较边界的值,求得z=-2x+3y的最大值,把无限个点的问题转化为有限个点的问题,很好。另外,这位同学对图解法的步骤掌握得不错,但是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没有分析直线截距与z的大小关系,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截距越大,z越大,要观察目标函数化为斜截式后z的系数,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通过教师的点评,学生发现并更正了错误,但更多的是得到了鼓励,因此评价学生的发言要全面,要挖掘学生发言中的亮点。
4.应用多种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评价。除了运用常规的口头评价,还要综合运用各种肢体语言,例如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一次表扬的掌声、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对学生积极的评价。
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节中,在一起学习了概率的概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并提问了一位学生。
生:频率是变化的,概率是稳定的。(然后用不自信的表情看着我)
我没有发言,而是微笑地点了点头,示意学生继续回答。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增强了信心。
生: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概率上;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在我无声的评价下,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
篇7
篇8
反观台湾,当前局势复杂多变。的上台执政以来,台湾政局和岛内局势极不稳定,经济景气度急剧下挫,政党争斗激烈,政策摇摆不定,社会人心动荡。在台湾当局支持纵容下,岛内“”势力猖獗,还大搞“多边外交”、“金钱外交”,鼓吹“一边一国论”,为“两个中国”制造舆论。这种颠倒历史、视骨肉分离于不顾的行径,充分暴露了他顽固坚持“”立场的真面目,违背了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必将被历史和人民唾弃。超级秘书网
篇9
近年来,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生产调度、网络交通、集成电路设计、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数据库和芯片设计、核能和机械设计等众多领域。随着研究问题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优化目标的个数也不仅仅局限于2到3个,有时往往会达到4个或者甚至更多[1]。一般意义上,当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优化目标个数达到3个以上时,我们将此类多目标优化问题称为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2](Many-Objective Optimization,简称MAP)。
进化算法作为一种基于种群的智能搜索方法,目前已经能够成功地求解具有2、3个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然而,当遇到目标数目增至4个或4个以上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基于Pareto支配排序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在搜索能力、计算成本和可视化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进化算法研究成为进化算法领域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
由于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对于此类问题的算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分析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存在的困难,然后对当前所提出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分类概述,接下来重点总结了可降维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几类目标缩减进化算法,最后给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1 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定义1 (多目标优化问题和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
通常,对于单目标优化问题,其全局最优解就是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解,但是对于多目标优化问题来说,往往这些目标f1(x),…fm(x)的最优函数值之间会相互冲突,不能同时达到最优值。这里,为了平衡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采用Pareto最优解来定义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定义2 (可行解与可行域)
多目标优化问题通常有非常多或者无穷多个Pareto最优解,但是要找到所有的Pareto最优解往往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希望找到尽可能多的Pareto最优解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利用进化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过程中,进化算法使用适应度函数引导群体向Pareto最优前沿收敛,在设计算法时需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一是算法的收敛性,即希望算法的求解过程是一个不断逼近Pareto最优解集的过程;二是算法的分布性,即要求所求出的Pareto最优解集中的非支配解尽可能均匀且宽广的分布在目标函数空间中。
2 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难点
Hughes通过实验表明基于Pareto排序多目标进化算法(如NSGAII,SPEA2等) 在具有较少目标(2个或3个)时非常有效,但是,随着多目标优化问题目标数目的不断增多,目前经典的求解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搜索性能将大大下降,从而导致求出的近似Pareto最优解集的收敛性能急剧下降。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难点在于:
1)经典的多目标进化算法通常利用传统的Pareto支配关系对个体进行适应度赋值,但是随着目标个数的不断增多,非支配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迅速上升,甚至种群中大部分个体都变为非支配解,因此,基于Pareto支配的个体排序策略会使种群中的大部分个体具有相同的排序值而导致选择操作无法挑选出优良个体,从而使得进化算法搜索能力下降。
2)随着目标数目的不断增多,覆盖Pareto Front最优解的数量随着目标个数呈指数级增长,这将导致无法求出完整的PF前沿[4-5]。
3)对于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来说,当Pareto前沿面的维数多于3个时,我们就无法在空间中将其表示出来,这给决策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可视化也是高维多目标优化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研究者们相继提出了用决策图、测地线图、并行坐标图等方法来可视化问题的Pareto前沿面。
3 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分类
目前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按照Pareto前沿的实际维数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问题是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真正的Pareto前沿所含的目标个数要小于目标空间的个数,也就是说,存在着原始目标集合的一个子集能生成与原始目标集合相同的Pareto前沿,具有该性质的原始目标集合的最小元素子集称为非冗余目标集,而原始目标集合中去掉非冗余目标集的剩余目标称为冗余目标,此类问题称为含有冗余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目标缩减技术删除这些冗余目标,从而确定构造Pareto 最优前沿所需的最少目标数目,以此来达到使问题得到简化的目标。与此类问题相对的是一类不含冗余目标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其分类结构图如1所示。
对于不含冗余目标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来说,非支配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随着目标个数的增加迅速上升,利用传统的Pareto支配关系大大削弱了算法进行排序与选择的效果,导致进化算法搜索能力下降。所以,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采用松驰的Pareto排序方式对传统的Pareto排序方式进行修改,从而增强算法对非支配个体的排序和选择能力,进一步改善算法的收敛性能;二是采用聚合或分解的方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整合成单目标优化问题求解。三是基于评价指标的方法:基于评价指标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Indicator-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简称IBEA)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评价非支配解集优劣的某些指标作为评价个体优劣的度量方式并进行适应度赋值,从而将原始的高维多目标问题转化为以优化该指标为目标的单目标优化问题。直接应用一些评价指标代替Pareto 支配关系以指导进化算法的搜索过程。
4 含有冗余目标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目标缩减算法
求解含有冗余目标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目标缩减技术寻找并删除冗余目标,从而确定构造Pareto 最优前沿所需的最少目标数目。处理含有冗余目标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目标缩减方法,另一种是基于保持个体间Pareto支配关系的目标缩减方法。下面介绍两类算法的基本思想。
(1)基于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目标缩减方法
此方法首先利用多目标进化算法获得的非支配解集合作为样本数据来分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分析目标间相关性的强弱来寻找冗余目标。2005年,Deb等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维多目标问题的目标缩减方法(PCA-NSGAII)。该算法将进化算法NSGAII和删除冗余目标的过程相结合,目标间的相关性是通过分析非支配集的相关系数来得到的,并由此生成目标集合中两两目标间的相互关系矩阵,然后通过分析相互关系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提取互不相关冲突目标来表示原始目标集合,从而达到目标缩减的目的。Jaimes等提出了基于无监督特征选择技术的目标缩减方法来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在该方法中,原始目标集按照目标间的相互关系矩阵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的分区。算法将目标间的冲突关系类比于点之间的距离,两个目标间的冲突性越强,则它们在目标空间中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远。算法要寻找的冗余目标是在联系最紧密的分区中寻找的。
(2)基于保持个体间Pareto支配关系的目标缩减方法
Brockhoff等研究了一种基于Pareto支配关系的目标缩减方法,该方法认为如果某个目标的存在与否对非支配解集中个体之间的Pareto支配关系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则可以将其视为冗余目标删除。他们在其文献中定义了目标集合间相互冲突的定义,并提出了两种目标缩减算法δ-MOSS和k-MOSS,使得在一定误差允许下保留非支配解集中个体间的非支配关系。
另外,HK Singh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areto支配关系的目标缩减方法,(Pareto Corner Search Evolutionary Algorithm and Objective Reduction 简称PCSEA),该算法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处于边界区域的非支配解作为辨识冗余目标的样本点集,并通过逐个删除每个目标能否保持样本集中解的非支配性来辨识冗余目标。
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亦是目前进化算法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由于问题求解复杂,当前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今后,对于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引入新的非支配个体的评价机制。在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中,基于Pareto支配关系的个体排序策略由于缺乏选择压力而无法将位于不同区域的非支配个体区分开来,所以如何设计新的非支配个体的评价机制对这些个体进行比较和排序,既能保证搜索能力不受目标个数增加的影响,又能得到Pareto最优解。
2)探索新的目标缩减算法。为了减轻高维目标所带来的高额的计算成本,目标缩减技术仍然是当前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3)多种策略融合。在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将基于分解的技术和新的个体适应度赋值策略相结合,既能有效的增加个体在选择操作中的选择压力,又能在进化过程中更好地维持种群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一、微课选题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中关于选题价值中提到: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选题尽量“小而精”[4],鼓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精挑细选有价值的内容,通常是重要的知识点、技能点或情感点,选取学科核心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点,此种选题才有精耕细作的价值。对于团队合作项目,还应结合团队教师的个人优势,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选择对教学有利的内容作为选题。遵循选题时应选择能够由浅入深进行完整精彩表现的主题,高等数学微课选题主要涉及如下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5]。
(一)数学概念
高等数学中的核心概念有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这些数学概念在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函数思想、极限思想、微分思想、定积分思想、微元法思想等。一个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可以制作一个微课,通过实例分析数形结合方法,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几何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定理公式法则
高等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众多,其严密的推理论证过程是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而高职院校限于课时安排基本要求只说明不证明。为了尽量克服知其源不知其所以源,可以把必要的直观图、条件结论、简化证明、易错点、易混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预习观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解惑,推动翻转课堂的实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典型题
教师在讲解例题,巩固练习,答疑习题过程中,不应采用题海疲劳战。教师精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制作成微课,学生可反复利用视频素材揣摩解题过程,理解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课上难过、课下放过。教师归纳整理解题的方法,制作知识点小结式微课,如计算函数极限方法小结、计算导数与微分方法小结、计算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方法小结,使学生解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运算求解能力。
(四)应用
教师将章节知识体系通过微课小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于知识回顾、章节复习、思维拓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本质与联系,并能用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本专业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二、微课设计
微课的整体设计包括:微课选题、教学设计、素材制作、微课合成[6],而本文微课设计是指教学设计,设计微课的教学内容与组织编排。教学设计反映的是微课制作的缘由(为什么)、意图(是什么)、策略(怎么办),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选取和教学内容编排等方面[4-5]。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选题分析和学情分析,即备教材、备学生。教师要分析微课选题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和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找出重难点和关键,建立课程知识体系。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所以微课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潜心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动手能力,以设计出科学而实用的微课。结合以往学生经验和现任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动机、课程认识、学习策略等个性特点,换位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定位
微课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求定位明确,宜少而精,能有效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是知识目标定位为基础、简单易学。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圆)教学,数形结合(图像)方法,承前(割线)启后(切线),由浅(斜率)入深(变化率),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导数)的品质。二是能力目标定位为基本、轻松易做。通过图形动态演示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导数)的形成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实践、计算、推理、抽象等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定位为朴素、通俗易懂。为学生设置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小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选取
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展现的是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其教学思路可概括为四个环节:开端发现问题、发展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结局推广应用。各环节的知识内容及逻辑层次能区分难易度,使其可操作、易测量、有梯度。其次,能根据教学需求选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深入浅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发展。微课选题来源于教学环节中的知识节点、专题研讨、实验活动,具有知识性、重要性、实用性原则。教学方法适合用直观演示、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引导发现、启发探究、协作互动等,创设再发现的学习情景,重构再融合的知识体系。最后,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正确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教材的局限,选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投影仪等教学电子设备,微课视频上传、存储、下载资源的共享平台可选用云课堂小程序或微信、QQ互动社交平台,实施现代信息化网络教学活动,提高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组织设计
微课的短小精悍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考虑学生投入的精力与产出的效益,筛选好看、好记、好用的材料为知识技能情感点的载体,制作出有营养、好吸收的“自助餐”。教学方案设计围绕一个主题(麦克劳林公式),突出重难点(公式意义),注重有的放矢(以指数函数为例),教学目标明确(越逼越近),教学思路清晰(确定系数与估计误差),方法直截了当(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图像比较),深入浅出(多项式次数n从0开始增加),能理论联系实际(近似计算)。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看问题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考虑各环节的主次及过渡的连贯性、逻辑性。需根据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设计微课解说词,表达应清晰无歧义。语音语速设计要求发音标准,语速均匀,情感到位,视频中可使用轻音乐或不要音乐,以不干扰解说为原则。微课时长=解说词字数/语速,原则上控制在15分钟之内。课件文案设计应突出重点,注意留白,从学生的角度看画面应清晰、干净、美观。统筹编写教学方案设计word文档、镜头画面脚本、微课解说词等相关文本并保存,教学方案是微课制作质量的前提保障,有利于微课教学团队的沟通和协调。微课设计书面材料应全面规范,后期结合微课制作、教学总结与课后反馈,还需进行优化完善,这也是建设微课资源库的直接材料。
三、素材制作
数学教师微课制作有五种常用方法:一是手机录像,纸上书写作图,可用于解答类讲解式微课;二是电脑录屏,可用于教授知识点小结类PPT微课,使用较广,若配备手写板效果更佳;三是专业摄像,多设备多人协作,可用于活动类专题研讨情景微课;四是动画创作,可用于实验类数学概念导入微课;五是录屏摄像动画混合,这种方式投入大、效果好,可用于探究类数学中重难点问题解析,打造精品课。制作素材是微课视频合成所需的各种文件,也可借鉴网络资源,包括图片、文字、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可利用网络资源(Pickfree)搜集图文音视素材;使用作图软件desmos、geogebra、matlab绘制图形;讲解相关原理设计动画软件flash、videoscribe;制作课件可用办公软件office、Focusky;自行录制解说词或使用配音效果;课件自带或用EV软件录音录屏,各种素材质量需严格把关,为后期微课视频的合成编辑提供支撑材料。
四、微课合成
解题类、答疑类的微课若边解边说,音画同步,视频后期制作的步骤则较少,可适当添加字幕或音效提示。总体来说,微课多采取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撰写解说词、制作课件PPT、录解说词音频、听音频同步录课件演示视频、音画合成与后期,故微课合成需要用到视频编辑软件剪映、Premiere等进行加工。将解说词、录音、配音、背景音等音频素材,课件、图片、字幕、动画等视频素材导入轨道,调整好次序位置,规划好时间节点,检查视频图像清晰度及稳定性,使构图合理、声音清楚、音画同步、衔接自然流畅。然后添加片头、片尾,剪辑合成MP4视频文件,还可使用格式工厂进行格式转换,使其符合上传大小格式要求。
五、试点改进
在实践教学中,形式主义或一知半解时有发生,教师需正确认识微课教学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喧宾夺主则过犹不及。教师应加强课堂板书讲授的作用,尽量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对于具体重难点再安排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和网络互动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开展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听课评课研讨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力求建设精品微课。师生应努力协作学习,形成一定的微课教学团队,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相长氛围,实干出真知的治学理念才能吸引学生想学、乐学。
六、结语
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紧随时代趋势,努力探索掌握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课程教研支持、教学设计赛事为教师提供了项目研究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肩负着打造优质范例课和精品素材库的使命,其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还原中小学微课本质[N].中国教育报,2014-11-05(006).
[2]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4-6.
[3]杨雯靖.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18-119.
[4]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平台.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EB/OL].
篇11
引 言
在我国,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大约占销售收入的8%~10%,其中软件类的高新技术企业比率更大,甚至可能达到30%~50%。研发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普遍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年报中进行披露,通过该比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出该企业的发展潜力,帮助企业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能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人员及利益相关者。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模式
(一)现行发达国家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购入或者经法律程序获得的无形资产可以直接资本化,但是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必须将其整个研发过程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分别对这两个阶段进行会计处理。在研究阶段,研发所需的支出必须进行费用化处理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在开发阶段,满足特定条件的研发支出则可以直接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美国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大相径庭,它规定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论是研究阶段的支出还是开发阶段的支出都应作费用化处理,但计算机软件行业除外。
荷兰、巴西、瑞士等国家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把当期发生的研发费用在账面上进行归集,等研发项目结束后,进行全部资本化处理,并将作资本化处理的前期研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并按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将其在后续的会计期间内进行摊销。
(二)现行各种会计处理方式的对比总结
1.全部费用化处理方式
美国会计准则选择研发支出费用化的主要原因是:(1)研发支出可否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不能被确定的,研发活动的高风险性造成了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高度不确定性;(2)研发支出并不能归属于企业资产,因为它与资产的定义是不符的;(3)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及后期分摊违背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4)研发支出费用化相比于资本化更能向投资者和信贷机构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这种处理方式比较单一,免去了会计确认、计量及后续分摊等工作,易于被企业财务人员掌握,可操作性较强,而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能抵减当期应税所得,减少当期的税款,所以这种方法很受欢迎。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它并不完全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研发费用于产生当期即作费用化处理,导致当期的费用与当期收益无法对应起来,但当研发成功之后,研究成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流入时,已无法找到与其相对应的费用,容易造成当期利润的虚减和未来期间利润的虚增,因此不符合真实性原则。其次,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容易造成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低估,企业账面资产计量与隐形资产计量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会使正在为企业所用的通过研发所获得的无形资产没有办法从账面上体现出来,从而造成了企业账面资产价值的降低。
2.全部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
全部资本化处理方式主要是考虑到项目研发成功之后企业获取的诸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研发成果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遵循了权责发生原则和配比原则,将企业的资产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管理层为了追求当期利润而导致的短期行为。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研发失败或研发成功的项目所存在的市场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时,将所有项目的研发费用都进行资本化处理容易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和资产的虚增,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缺乏真实性,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逐渐加快,未来的收益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是个未知数,这意味着全部资本化其实是对企业未来利润进行透支的一种方式。
3.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
此会计处理方式要求企业须将每个研发项目的研发过程都划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因为研究阶段的研发费用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其可以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所以研究阶段的研发费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须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冲减当期利润;开发阶段的研发活动由于已经经过研究阶段的验证,其研发成果转化成资产的可能性已经大大提高,所以在该阶段,只要能满足特定的条件就可以将该阶段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进行摊销。
有条件资本化折中了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产化的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陷,更符合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尽管如此,有条件资本化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为对下列内容都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指引:两个阶段的划分标准、企业管理层对盈余的操纵、未来的摊销期限和办法等。目前,世界上采用该种处理方式的国家都没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和细则来指引本国企业如何解决以上缺陷,使企业容易带有主观色彩地去执行该种处理方式,从而导致行业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三)我国新会计准则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合理性
我国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更符合当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研发费用资本化能更客观地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发支出资本化的相关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核心力和发展潜力,将其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更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
2.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更加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投入大、收益高、周期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但是如果按照2001年旧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会大幅降低企业当期的利润,而且一旦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以后被市场认证,即使收入能及时得到确认但却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成本,违背了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新准则中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将当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在未来收益期间进行摊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配比问题。
3.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更加符合真实性原则。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大,如果将当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会大幅度冲减当期的利润,投资者无法了解到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违背了会计原则中的真实性原则。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使得满足五项条件的无形资产被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研发支出和研发项目情况也在会计报告中有所披露,因而更好地遵循了真实性原则。
4.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更加符合一致性原则。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自行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必须全部费用化,但是如果是购入的科研成果或者专利权等,可按购入价对其进行资本化处理,即按购入价将这些科研成果或者专利权计入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进行摊销,同是无形资产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明显与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原则相违背,而会计准则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将开发阶段的费用进行有条件资本化完全符合了一致性原则。
5.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更加符合相关性原则。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投入是其累积财富的核心资源,因此对其有条件资本化并进行充分披露能让投资者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创新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6.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我国将新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趋同,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7.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积极推动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投入金额较大,如果对当期的研发支出实行全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势必会大幅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管理层的考核成绩。因此,企业管理层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的研发活动会持消极态度,不愿意对研发项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资源,从而导致了企业虽然短时期内的利润平稳,但是从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的长远利益势必会因为管理层的消极态度和做法而受到损害。开发阶段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可以消除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促使管理者为了企业长远利益对研发活动进行积极投资。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选取
G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业务主要涵盖智能电网领域、轨道交通控制及工业控制领域、新能源控制领域、节能环保领域,专业从事电网调控技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变电技术、配电技术等的研发应用以及各专业全方位解决方案和产品设备的提供。近年来G公司致力于应用型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自主研发、项目实践和引进吸收,创新出了一系列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科研成果,赢得了良好口碑与客户赞同,在业界树立了优秀企业形象。在三届中国“央视财经50指数十佳回报公司”评比中,G公司均位列第一,并入选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百强和资本品牌溢价百强榜、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榜、市值管理绩效百佳榜、金牛上市公司百强榜,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方面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赞誉。
G公司在获得多项殊荣的同时,其软件产品“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更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入选了“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从G公司2011―2014年年报中的研发支出数据不难看出,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研发支出对其营业收入的贡献程度很大(相关数据见表1)。因此,将G公司选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公司是非常合理的。
(二)“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概述
本文选取G公司自主研发的“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自主创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它运用国产安全操作系统和国产安全关系数据库等基础软件,采用国内外成熟安全的系统软件技术,设计和开发了满足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的企业服务和实时动态消息总线以及满足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
“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是G公司从2011年初就开始策划的重点研发项目,经过早期的预研,证实初步可行,于2011年10月成功立项,自此开始了长达18个月的集中开发、测试,并在2014年12月份成功通过了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和四类应用整体验收,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该项目前后共历经3年多时间,共投入研发费用3 000余万元,其中公司对2 700万元进行了资本化,最终转入无形资产,剩余约380万元则费用化,转入当期损益。
(三)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研发费用处理过程
1.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依据
为了更准确地将公司的研发费用实现有条件的资本化,G公司根据我国相关财务法律法规、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支出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研发项目特点和实际研况,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存在以上缺陷制定了《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并通过在公司实际研发工作的应用,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完善。
G公司《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主要是由总则和具体实施细则组成,其中细则又可具体分为以下五小部分:细则一――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细则二――研究开发阶段的划分依据、细则三――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核算方法、细则四――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条件、细则五――项目研发失败后研发费用的处理办法。“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G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其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来执行。
2.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过程
G公司《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细则二――研究开发结算的划分依据”明确指出,研发项目的过程可依据研发的定义和特征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本文依照上述细则中的规定,将对如何划分本文研究对象――G公司“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介绍。2011年初,市场销售部敏锐地了解到了市场的需求,通过详细、谨慎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编写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立项建议书》,并向产品规划部门递交了该建议书,要求公司研发部门尽快组织协调安排对这一系统进行研发,以便能抢先占领国内市场。G公司产品规划部收到建议书后,立即联合研发部门组织开展对这份建议书中关于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的分析测评,经过两个部门大量的分析测评,判断出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成功可行性相当大。2011年10月15日,两个部门联合向公司项目评审委员会提交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立项申请,经公司项目评审委员会审批同意之后,“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正式立项,并由项目评审委员会编制《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立项报告》。这份立项报告的诞生标志着“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开始正式启动,并进入了研究阶段。
在研究阶段中,公司研发部门组织相关科研人员组建成“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研发小组,主要负责完成“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这阶段研发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分析“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可行性、调研“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潜力、分析“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会有哪些技术创新点、编写“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产品规划书等。在完成以上这一系列的研究和调研工作后,研发项目小组负责人会根据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详细需求分析及项目概要设计,并将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成果上报项目评审委员会,并通过项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至此,第一个研究阶段已经结束,从立项到现在,共花费了一年时间。2012年11月5日起,G公司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华北、华中这两个测试小系统中“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实际工程运行环境的测试。这项测试共有40人参加,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负责规范和完善“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华北、华中测试小系统中的运行,并对“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两个月后,“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了所有测试,基本完成了项目实现过程,并通过了项目评审委员对这一阶段研究成果的评审,这意味着该项目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该项目的技术风险已被大大降低,形成无形资产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因此,该项目可以进入下一步实质性开发阶段。
2013年3月1日,项目评审委员会依据这一阶段评审结果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评审报告》,这份报告的标志着“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开始进入开发阶段。在报告的同时,项目评审委员也给研发部门重新安排了项目开发人员,在开发阶段,研发项目组的开发成员完成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现场开发、全面测试和实时运行。自2014年2月起,在实时数据环境下,依托华北、华中两个试点工程,研发项目组的开发成员分别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测试大纲修改和全面测试,并于2014年12月份成功通过了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和四类应用整体验收,达到了可向公司客户全面推广“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状态。
3.开发阶段资本化过程
G公司《研究开发项目核算办法》明确规定:公司研发项目在研究阶段时的费用必须计入当期损益中,即进行费用化处理;公司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时的费用,在同时满足下列几项条件之后,方可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进行资本化处理,否则必须计入当期损益中,这些条件为:
(1)有充分证据可以表明该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能获得预期的研发成果;(2)在开发阶段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能满足外部使用者的管理需求;(3)依据该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的进一步跟踪预测的报告,尤其是市场调研报告,确保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在市场上有实际的需求;(4)有强大的技术后盾确保该研发项目的研发活动在开发阶段能顺利地进行,直至最终完成;(5)在开发阶段该研发项目所需的资金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直至该研发项目研发活动最终完成;(6)该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结束之后,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能取得知识产权;(7)形成无形资产后的研发成果,其对应的开发阶段的研发费用也必须能被清晰可靠地计量;(8)该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能被明确核算出归属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
G公司项目评审委员针对开发阶段的“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进行了四次阶段性评审,并编制了相应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四次评审测试中都含有对该项目在各个阶段的需求评审和功能测试。G公司的财务人员参照上述几项资本化条件,对开发阶段的支出作出职业判断,将符合上述几项资本化条件的各类研发费用直接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科目,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各类研发费用直接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明细科目”科目,并在期末计入当期损益。2014年12月26日,研发项目组顺利完成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并配合项目评审委员会对该项目实施验收评审工作。在顺利通过这次验收评审之后,项目评审委员会编制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结项报告》,通过该报告全面总结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研发过程,同时阐述了试点客户对“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评价和反馈,表明“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已达到可市场化的状态。该结项报告的出具宣告了“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开发阶段全部结束。因“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的研发项目组成员都是由项目评审委员会统一安排,而且这些成员在该项目研发期间并没有参与公司其他项目的研发活动,虽然研发人员的人工费在该项目的研发费用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其核算却较为清晰,加上无法明确分配的费用相对较少,因而“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最终资本化的费用占了绝大多数份额,只有小部分支出被进行了费用化处理。
4.研发费用处理流程图(图1)
三、G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案例启示
(一)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关键点
1.对划分研究与开发阶段时点的确认
G公司对“TT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阶段划分主要依据项目评审委员会出具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项目评审报告》获得了审批通过。该报告的编制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第一步,研发部门组织对项目在研发活动中已进行的研究成果开展技术测评;第二步,测评小组依据公司的测评流程进行严格测评,并在每一项测评完成后编写相关测评报告;第三步,研发部门负责人和测评小组成员共同签字,联合撰写评审报告的全部内容。此外,G公司的财务部门也将这份报告备案,做到对该项目的财务核算能有据可查,使财务部门研究活动阶段划分工作更简单易操作。G公司的这种方式既能满足企业分权制和责任联签制的管理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较规范且易操作,因此完全可为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所借鉴。
2.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的理解和把握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对本企业的一些主要研发项目的共同特征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其内部使用的资本化条件评价体系,并通过之后的实际工作对其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该体系建成后,新项目的研发都可以参照该体系的参数或标准执行,针对新项目的特殊之处对体系中的参数或标准进行适当修改。下面本文就将针对新准则中的五项资本化条件来提出适当的建议:
(1)完成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没有明确指出可行性的范围、标准。通常判断企业无形资产的研发在技术上有无可行性,以当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提供相关材料来证明企业已经具备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和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因素。为实现这一目标,研发项目组成员可在项目开发阶段进行多次阶段性测试,并根据每次的测试结果编制项目跟踪报告,而且必须依据项目的特点来进行阶段性测试的设计和项目完工情况标准的制定,这样项目在开发阶段的中期跟踪报告能显示其权威性。若是项目投入金额庞大,且其涉及企业重大核心技术,为提高判断依据的准确性,企业需聘请外部权威专家对项目情况进行评定。财务部门则可根据跟踪报告中的项目完成情况及阶段性测试结果判断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时点。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管理层应当在研究开发活动进行设计时,提前明确表明其完成拟开发某无形资产之后的意图,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因此可以在评审委员会制定的《立项报告》中明确列出项目的研发意图,但是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可抗力,导致研发活动不能继续进行,无法形成无形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了企业管理层中高层领导的讨论和授权,最初的项目研发意图才能被修改。采取这种做法可以规范财务人员和项目相关负责人的行为,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两者合谋进行利润调节。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新产品和研究成果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时需重点调查以下三个问题:目标市场对新产品的购买欲望、预期价格以及效果预期。同时在进行调查时,对项目预期能达到的各项功能要作出详尽的分析说明。财务部门根据市场调查所得的分析说明来判断该项目形成的研究成果能否形成资产,并在通过检验之后出具相关报告或者公告告知公司相关部门。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G公司在这方面的管理较为规范,它对正在开展的每个研发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募集资金计划表,上面详细罗列出了每个项目所需的资金总投入、资金来源及每一阶段预计投入资金金额,值得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借鉴。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研发人员的薪资、消耗的材料费、购买的专利费等研发活动支出都必须单独进行核算,详尽地对研发活动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行记录。对于同时开展多个研发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将同时用于支持多项研发活动的支出,按一定的标准在各项研发活动中进行合理分配,若是无法明确分配的,则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中,不可计入开发活动的成本中。
3.开发阶段资本化的时点与依据
依据上述的论述,本文认为满足五项资本化条件时的时点是可以被清晰确认的。以上五项基本条件中,满足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条件的时点可以根据项目重要报告、阶段性测试后所获得的测评结果以及相关部门出具的说明性文件来作出判断,但是管理层意图除外,因为管理层意图在研发项目立项之初就需要被阐明。
(二)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建议
1.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相关措施
结合前文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论述,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着手,对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严谨的报告制度。对研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标准都进行细分,若是在某个时间点完成了某项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出具相关测试跟踪报告,则企业经营层、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就能依据阶段测试报告判定出该研发项目的研发进度、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时点以及资本化的五项条件是否都已满足。
(2)组建规范化的测评体系。在项目研究和开发的全过程中对每一阶段的研究结果进行各种各样的技术测评和市场测评,这些测评结果直接决定了项目阶段的划分和对资本化时点的判断。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性的项目测评体系。首先,企业可以按照每个项目的特点对项目进行整理分类,然后根据每种类型的项目特点制定这一类型项目需要进行测评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标准,并且确定这一类型项目需要进行测评的时间点。测评体系的建立能促进项目研发的循序渐进,让财务部门的资本化工作思路更清晰,在操作上也更为简便。
(3)及时预测跟踪企业的研发项目。在研发项目立项前,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对项目建立合理的预算并对项目的进程进行合理的预测;在项目开发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对项目进行技术、市场测试,因为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调整,且技术开发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对此阶段的测试,需要考虑市场的因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避免市场风险评估不充分等问题的发生。
(4)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内部测评小组可以胜任资金额小、技术简单的研发项目。对于资金额大且涉及重大核心技术的项目,可以在适当时机引进外部评审机制,提升企业测评权威性和可信度。
(5)针对不同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在研发项目立项之时,企业管理层就从不同的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项目研发小组,等项目结束之后,管理层就会安排研发人员回归原来的部门,从事原来的工作。但是遇到以下两种情况时需要特别注意:第一种,调配重大项目的核心研发人员时,应尽量安排他们在一个阶段内只负责某一个项目,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归集人工成本,便于进行会计核算,也可有效防止出现多个项目间难以分配的局面;第二种,当非核心研发人员同时负责几个小项目时,管理层可以选择以人工工时作为人工成本核算的依据,同时为了能做到分项目进行累计计时,还可在公司的系统管理平台上添加工时计算功能,这种做法不仅规范了交叉项目研发人员的工时记录,同时也便于研发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各项目的工作时间进行更好的区分。
(6)提升财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研发项目的特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定期对财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及本企业研发项目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管理。
2.高新技术企业可向外部寻求的支持
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向企业外部寻求支持,充分利用外部科研资源,加强外部监管,提升创新能力。
(1)确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基本规范
现有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规定是针对我国除小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的研发活动而制定的,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但是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性,所以现有的不具有针对性的会计准则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反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时间越长限制越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制定出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相关准则。
①核算的规范。财政部可以积极组织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实现研发活动中两个阶段的成功划分以及资本化条件,并对高新技术企业中不同行业的标杆企业的成功核算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最终制定出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规范。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软件企业最具代表性,核算规范的研究可以先从软件企业开始。
②披露的规范。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企业无形资产及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普遍存在不充分、不完整、相关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在企业会计报表列报中,所有符合确认标准的无形资产必须被充分披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部分符合会计确认标准但可靠性仍不足的无形资产必须披露,可能形成无形资产的项目如有必要须对其进行特别说明;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不属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相关无形资产项目必须披露。
③指标体系建立。财政部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的真实、有效的研发信息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经典案例中的数据,对研发费用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一个用于行业间横向比较的指标体系,通过该体系财政部可以定期和更新具有借鉴意义的信息。该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行业间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交流切磋,实现共同进步。
(2)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容易接触和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信息这一优势,联合开发新产品或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以企业技术研发应用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人才交换培养、资源共享协作的联合开发平台。
(3)加强第三方的审计监管。注册会计师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年度报告进行审计时,将研发活动各阶段中出具或公布的各项备案文件与企业实际研发费用的处理情况进行比对,检查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况,判断出企业是否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不合规范、管理层利用研发费用进行利润操纵、会计人员带有强烈主观意识进行会计判断等诸多问题。
四、总结
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其研发活动特征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将国内外研发费用处理方式进行比较的同时也评价了我国新旧准则的优势与不完善之处,总结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宜采取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结论。本文通过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对新准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处理实务操作的建议:
第一,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多部门之间联合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项目研发活动的内部核算制度,以便企业在对研发费用进行有条件资本化时做到有据可依。设置一套严谨的项目测评体系,在体系中对每阶段的测评内容及预期能达到的效果进行明文规定。各部门间要紧密配合,及时完成对项目的前期预算、中期跟踪检测,使得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工作稳健、有序地开展。
第二,为了增强企业评审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在企业内部评审小组无法胜任项目测评时,可以引进外部评审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针对每个项目设立专门的小组,这样可以使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研发费用被清晰地进行会计处理。除了加强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技能,还需要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研发项目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财务人员日后在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上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第三,与财政部门积极配合,高新技术企业各行业内建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的核算及披露规范,以便为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好的借鉴。借助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和资源,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运用第三方即外部审计来强化监管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25-23.
[3]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137号)[M].王世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 王蕾.高新技术企业R&D支出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 薛云奎,王志台.R&D 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J].会计研究,2001(11):21-26.
[7] 赵文娟.对改进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的思考[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1):76-78.
[8] 鞠亚辉.现行准则研发费用资本化可操作性的探讨[J]. 会计之友,2010(6):81-82.
[9] 张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 DENNIS Roswell. The Determinants and value relevance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7(12):124.
[11] 彭启发,杨伟明,俞潇敏. 研发费用资本化国际比较[J].财会通讯,2011(11):144.
[12] 胡颖.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3] 张莉.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探究[J].商业会计,2013(5):16-18.
篇12
糖尿病(DM)患者大血管病变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1,2]。但单纯高血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单纯高血糖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高血糖是否能引起颈动脉脂纹、脂质斑块形成,以及其与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及果糖胺之关系,探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260 g ~ 280 g)50只(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中心), 40%脂肪的胰岛素抵抗诱导模型食料(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大鼠胰岛素(INS)酶联免疫试剂盒(美国Millipore 公司),全自动生化仪(日本HITACHI 7600120)。
1.2 方法
1.2.1 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 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12只)和糖尿病模型组(38只),均高脂饲料喂养,每只大鼠每天定量25 g,自由饮水,自然昼夜照明,相对湿度为50% ~ 70%,室温(22 ~ 24)℃。4周后,隔夜空腹12 h,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 )溶液3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0.1 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72 h后禁食8 h ~ 12 h大鼠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以血糖浓度>16.7 mmol/L以上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达到模型标准且未死亡的共30只。30只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1月组(DM1组),3月组(DM3组)和5月组(DM5组),每组10只大鼠。但实验终点由于糖尿病模型大鼠出现死亡,因此DM1组最后为9只,DM3组为10只,DM5组为8只。
1.2.2 大鼠体重 采用电子盘称每1周称体重1次。
1.2.3 大鼠血液样本采集 0月,1月,3月,5月空腹大鼠乙醚麻醉后内眦静脉取血,室温放置30 min 后3 000 r/min离心 15 min分离血清,-80℃保存。
1.2.4 空腹血糖测定 采用已糖激酶法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外周血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1.2.5 胰岛素测定 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实验程序进行,胰岛素含量根据试剂盒标准曲线测得。
1.2.6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 (HCY) 和果糖胺(FMN)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1.2.7 形态学观察 分别于采血后经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大鼠,开胸、开腹,夹闭腹主动脉,将连有输液器的针头插入左心室并剪开右心耳,先灌注150 mL 生理盐水,随后用4.0%多聚甲醛进行灌注。待灌注完成后取出左侧颈总动脉,将所得血管放入装有4.0%多聚甲醛的容器中固定4 h ~ 6 h ,包埋,石蜡切片厚4 μm ,切片脱蜡水化,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1.2.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LSD比较,方差不齐时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统计采用Person法。
2 结 果
2.1 各组动脉壁的病理改变 糖尿病组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层下基质层变厚,有核细胞增多,核变大,3月时可见血管壁局限增厚,可观察到少许泡沫细胞,5月时泡沫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增多,但较3月时多,尚未形成典型粥样斑块,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理改变。糖尿病组中膜层结构变疏松,弹性纤维减少,间距变大,许多平滑肌细胞核变大,变圆,细胞变短,由收缩型变为合成型,并出现了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而对照组动脉壁结构平整,内皮细胞光整,排列规则,动脉中膜平滑肌仍为收缩型,为正常大鼠血管。
2.2 各组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果糖胺水平比较 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FBG,TC,TG,LDLC,HCY,FMN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根据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本实验选用SD大鼠先喂以高脂饲料1月诱导胰岛素抵抗,然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低剂量STZ 35 mg/kg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产生高血糖。STZ注射后72 h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急剧增加至16.7 mmol/L以上,同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虽然随着实验进行,模型组血糖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至成模5月后仍高于正常水平,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且稳定。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前后均给高脂饲料喂养。
本研究中,用 HE 染色观察糖尿病大鼠动脉壁结构,发现该糖尿病动物模型动脉壁特点为:内皮细胞层下基质层变厚,有核细胞增多,核变大,变圆,细胞变短,向内皮迁移,内皮细胞聚集变形,形成纤维帽;血管壁局限增厚,可观察到泡沫细胞,至5月时已形成脂纹,此变化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早期改变[3],中膜层结构变疏松,弹性纤维增生,呈玻璃样变,许多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变为合成型,并出现了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而对照组大鼠动脉内膜层光滑,无脂质沉积,无泡沫细胞,中膜层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清晰。上述病理结果提示,糖尿病大鼠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显著特点是泡沫细胞和脂纹的形成,以及早期出现的平滑肌细胞的变形、迁移和增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脂质相关的慢性炎症免疫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血脂沉积于损伤的动脉内膜,脂肪沉积刺激动脉内壁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增生不断发展连成纤维斑块,大量炎症免疫细胞聚集在动脉粥样斑块中[4],从而造成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变发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LDLC 、高浓度的TG和TC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在本研究中,模型组各组的TC、TG、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脑梗死的发生:①通过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②LDL形成复合物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④增加血小板凝血烷的合成,破坏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⑤促进细胞凋亡;⑥其他如炎症反应等。通过上述机制过多、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腐蚀损害血管造成血栓的形成。在本研究中,模型组各组的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高血糖动物模型出现了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特征性表现,说明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糖尿病动物模型存在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果糖胺的升高;上述指标的增高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作用可能与内皮细胞受损,动脉壁局部炎症介质表达有关,但它们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orrish NJ,Wang SL,Stevens LK,et al.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in the WHO multinational study of 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1,44(suppl 2):s14s21.
[2]Jeerakathil T,Johnson JA,Simpson SH,et al.Shortterm risk for stroke is doubled in persons with newly treated type 2 diabetes compared with persons without diabetes:A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Stroke,2007,38:17391743.
[3]Peter Libby.Current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irculation,2001,104:365372.
[4]Ross R.Atherose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115126.
篇13
目前,我国现有高校学报5 000多种,其中大学学报共1 700种左右。高校学报在成果创新、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交流学术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高校学报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高校学报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对于高校学报来说,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报到了该转型发展的时候了。纵观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和其他类期刊相比,高校学报在数字化方面还是不占优势,只有部分名牌大学在数字化发展有所动作之外,其他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还相对滞后,但大多数高校已经具备了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高校学报一般都保持着传统的出版方式和风格,固定的版面,具有固定的校对、排版、印刷等程序,而且一般出版历经周期较长,部分高校出版力量单薄,发行范围有限,交流渠道相对不多,专门订阅单位较少,多数学报经费更是不足,再加上网络媒体的日益流行,其受到关注的程度日益降低,更加限制了此类学报的发展空间。
2.多数学报编辑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实施了网络查询和服务功能。目前大多数学报建有自己的网站或者在主办学校网站中建有学报的网页,有的还创办了网络期刊、电子期刊。目前大部分高校学报都已与知网、万方等合作进行网上出版,少数学报实现了优先数字出版,将审稿后待发表的稿件借助知网等数据库优先数字发表,以获得首发权,通过网络加快学报信息的传播,方便读者查询和检索,缩短发表周期。
3.高校学报数字化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在整体上还停留在传统期刊数字化阶段,在线出版的很少。学报独立创办的网站,格局上相仿,在信息的充实与更新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以致学术期刊信息资源匮乏,访问量小,而栏目多而杂,专业性不强,很难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阅读量受限。普通高校学报将学报定位在宣传上,只注重纸质出版,没有加强数字化出版,投放范围狭窄,与专业读者群失之交臂,没有发挥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报属性,制约了学报的整体发展,使学报的“窗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4.高校学报办刊理念需要更新,期刊需要准确定位。学报办刊理念是否能够创新、定位是否准确是学报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学报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持续地保持传统的学校思想,又要不断地调整办刊理念,发展创新,找准定位。重点大学学报因为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办刊经验丰富,部分已经是国际知名的期刊,学报可以走综合发展道路,而地方高校学报因起步晚、基础条件不好等原因,则需要依托地域和学科优势,以特色取胜,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5.未能有效利用网上采编系统。数字技术改变了高校学报的传统出版方式,如今,有条件的高校学报编辑部都实现了整个编辑流程的网络化程序,学报编辑部通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完成接稿、送审、退修,将编辑从烦琐的编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稿件的编校质量上,节约了出版成本,提高了出版工作效率。但还未普及,还要注意扩大应用范围。
二、制约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因素
1.办刊体制的限制。由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的问题,学报的管理范围不明确,学报编辑部自主权太少,没有决策权,只能按期出版,学报受行政干预太多,改革发展之路曲折漫长,从而使期刊难以实现集约化经营、不能形成规模发展,导致期刊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力变弱。是否规范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报的发展。
2.主办方和经营者办刊理念不明确,对数字化出版重视不够。当前,高校主办的很多高校学报定位不太准确,按部就班地办刊,缺乏特色,办刊视野狭窄,模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缺乏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有高校学报的功能主要为本校教职工评职称服务,降低了期刊的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不利于期刊的转型与发展。在科技不断进步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编校质量,快速出版,提升效率,对高校学报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3.编校制度不严格。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导致优秀稿源外流。有些高校学报由于没有建立严格的校对制度,编校不分家,使得校对质量不过关。还有一些编辑,知识结构不完善,专业基础不扎实,在审稿和校对时未能识别和去除文稿中的错误信息及不规范的地方,导致论文质量乃至期刊质量的下降。
4.交流范围有限。高校学报发行量偏小,影响了高校学报的传播效果。大多数高校学报每期印数均在1 000册左右,发行范围狭窄,发行量有限。这使得学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等,不利于学报发展。如果再没有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学报就名存实亡、流于形式了,被引频次不高,影响力不强,进而限制了学报的建设发展。
三、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策略
1.整体策划,准确定位。学术期刊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和国际学术出版的新趋势。“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将建立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平台,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的数字高校学报,建立多种高校学报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系统,鼓励传统高校学报与数字高校学报互动,推动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这给高校学报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学报办刊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加强交流,改变出版模式,增加名师、专业文章等以提升阅读点,提高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方式来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学报的定位不能盲目模仿,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评估,使期刊的栏目设置、学术内容等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特色鲜明。
2.高校领导层对学报的重视。从教育部评选的名刊、名栏涉及的大多数都是重点高校的学报就可以看出,学报的发展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学校重视学报,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支持,学报发展就快,凡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的,其学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报的影响力和学校的影响力成正比,一般来说,名牌重点高校由于有重点学科、重大项目、资源雄厚等因素,学报的影响力就高于普通高校。
3.高校数字化程度提高调查。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都在逐步数据化,要提高学报自身有效价值,就要提高提供数据的有效性[2]。高校学报主办方应加强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间找好契合点,促进学报转型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各技术服务商和高校学报出版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大部分高校学报建设完成了期刊的网上引擎查询功能[3]。
4.建设特色栏目,提升学报知名度。特色栏目的建设与创新,是学报生命力延续的重要成分,也是学报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作为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高校学术期刊应适应学校转型的需求,适应学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所以,作为高校,在学报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特色栏目的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争取体现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地区优势,彰显学报个性,提升学报的可读性和知名度。
5.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学术吸引力。就高校学报来说,分为一般期刊和核心期刊,许多地方性高校学报都是国内公开发行的一般期刊,在征集专业优质稿源上,动力不足。稿源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质量得到保证的第一要素,所以积极争取优秀稿件是学报学术品位提升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