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

篇1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

“以真假难辨的事实,行道德判断之高标,聚匿名不负责之群众,曝普通人之隐私”,是为“人肉搜索”或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最初的成因是网民道德意见的表达。网民群体意见的逻辑是,从具体(但匿名)的人和事件上升到抽象的道德的层次,在道德上谴责当事者及其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隐藏其中的一些主观或客观的问题却使得本应占领道德高点的搜索演变成一场名副其实而亟待规制的“暴力”。

首先,是搜索请求理由真实性审查机制的缺失。人肉搜索必须激发出足够的情绪才能开始运作,但并不是所有的搜索请求都是正当的。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个体网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约束。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间接的性质,在这种互相遮蔽的情况下,传统的权力和舆论监督并不能透过虚拟性有效监控个体及其行为。而网民在失去了现实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时,很容易导致责任感消失。

第三,介入现实使得“搜索”转化为“暴力”。当愤怒的群情突破了公众利益和公共道德的领域,以道德高地之优势扑向私人空间和现实生活。“人肉搜索”已演变成为网络世界的一种暴力消费,网民在消费了暴力的同时,也被暴力所消费。

第四,网民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的现象导致暴力的扩大化。个体出于被群体边缘化和排斥的焦虑,常常怀疑自己而产生从众心理,形成群体极化。而群体中成员在整个群体的影响及成员相互间不断的观念强化下愈加认定自己行为的正义性,同时进一步强化网民因身处群体中而产生的力量感和责任分散心理,从而导致暴力不断的持续和扩大化。

二、网络暴力的法律控制与监管

在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以及现实生活中愈来愈多的当事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如何对网络暴力进行控制以及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了整个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对个人数据信息进行保护,这是控制网络暴力的前提,也是其他相应措施的一个基础。我国应尽快出台网络隐私权法,建立具体的保护制度,应该明确以下内容:(1)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主体应当享有对其个人数据资料的知情权、更正权、公开权。(2)个人数据的收集和持有。个人数据的收集必须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同时个人数据的收集方式必须是合法的。(3)个人数据的使用。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在特定范围内使用个人数据,使用他人数据时不得任意篡改数据内容。(4)个人数据的披露。未经数据主体同意,任何人不得披露和公开他人的个人资料。(5)侵权救济。一方面由行政机关通过民事或行政处罚的方式来对公民实施救济,另一方面通过司法途径进行救济,即为公民提供要求损害赔偿的独立诉因。

其次,应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遏制网络暴力需要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尤其是营利性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对于网络事件最终演化成网络暴力而言,网站是最可能控制这一局面的,且由其对自己网站上的所有信息进行监督并及时屏蔽或删除可能的侵权信息也是遏制网络暴力成本最低的方式,因此在相关的立法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和加强网站的法律责任,要求营利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承担无过错责任,以督促其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信息审核。要求网站经营者制定详细的信息审核规则报监管机关备案;对已经发表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违法之虞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升级;权利人主张侵权时应及时删除并保存相关证据以供查处。明确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可以敦促其自觉建立法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加强审核与内部监管。

第三,借助道德的规制和行业自律的辅助。

在面对各种新兴的网络问题时,道德、行业自律等应当予以支持。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网络伦理,应由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伦理规范,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同时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另外要加强行业自律,在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并不完备、甚至并没有对隐私保护政策加以规定的情况下,参考国际惯例,加强行业自律将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良性的推动作用。

当前,网络社会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法律要想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根植于社会之中,以现实之需为产生之据。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网络法律体系,应当在根据网络的发展进行相关变革的同时,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循序渐进,稳妥前行。

参考文献:

[1]赖俊,刘光亮."人肉搜索"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1.

[2]王政韬.社会网络力量运用的错位.法制与社会.2009.5.

[3]卢春伶,谭有模.网络"人肉搜索"集群现象浅析.中国集体经济.2008.3.

[4]穆建刚,刘立红.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之成因分析.理论参考.2009.8.

[5]华.网络时代的隐私权.河北法学.2008.6.

篇2

1 社群和数字不平等的基本概念及表现

社群是指社会中拥有共同利益、共同的经历或历史、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认同和共同期望的个体,通过血缘、地缘、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或特定社会组织所形成的集合体。常见的社群包括亲友、地理社区、政治社群、社交圈子、宗教群体等。本论文关注的社群主要是在中国信息化社会中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上的社群,如所谓的“弱势群体”,包括农村居民群体、下岗职工群体、老年人群、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等。

社群划分标准是:①个体之间是否有地理邻近关系;②个体是否具有一定的群体归属感;③是否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传统;④是否以公益和互益精神来维护所属群体其他成员的切实利益。

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内涵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组织、社群和个人在数字化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接入和使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信息差距。数字不平等反映的核心问题是多阶层的信息社会及其背后隐藏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数字不平等现象存在于多个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应用ICT和开发利用信息内容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水平,形成多层次的不平等状况;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应用ICT和信息内容的能力也存在多元化特征;在科学出版领域,不同的出版商、数据库商和经销商等供方以及不同的读者或用户在获取和利用数字化科学信息内容、科技软件等方面也有不对称以及分层的现象;甚至在一个家庭中,不同家庭成员对ICT和信息内容的应用能力和实际状况也有着较大差异。本论文的研究焦点是不同社群间接入和使用ICT的心理、素养和行为获取和利用信息内容的行为、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字化凝聚力等维度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数字不平等现象具体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国家或地区层面的ICT市场发达状况、ICT社会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信息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国民或公民的信息素养平均水平;机构或组织层面信息通讯技术的拥有状况、利用情况和创新性地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信息资源储备量、序化整理能力以及开发利用状况;个人层面接人和使用电脑以及互联网等ICT的动机、欲望、需求、素质以及实际行为,接人ICT的渠道,使用ICT的行为习惯、功能应用领域,获取、利用和创造数字化信息内容的能力和状况等。

2 社群数字不平等模型的构建

社群数字不平等模型(根据社会分层理论也可称之为描述社群数字不平等的社会分层模型,即数字化社会分层模型)的构建原则是:①数字化社会应该是分化为多个层次的,至少比传统数字鸿沟对社会的两极化认识――即“数字贫困”(the digital poor)与“数字富裕”(the digital rich)要丰富一些。依据后者和韦伯主义的思想,在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应该存在中间“社会阶层”。②每个社会层次的数字化主体应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典型的数字化差异。这些差异应该能够体现信息通讯技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也能体现人类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程度对其传统的财富、地位和威望等的切实改变。目前对人类信息行为和现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ICT应用功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中论坛、博客及微博等草根形式的信息创造行为。③对数字化社会进行分层的目的是识别不同特征的数字化社群,尤其是数字贫困社群,并针对他们的数字化特征采用适当的政策干预手段来建设相对平等的信息社会,切实帮助他们摆脱数字贫困状态及其背后的经济贫困、文化贫困和社会资源贫困等深层次的状态。所以模型的构建过程特别重视对数字贫困社群的细分。④划分不同社群的数字化地位的关键行为特征要具备现实性和可观察性。不仅这些划分标准和关键数字化行为特征在社会主体的ICT利用过程中是存在的,可以被任何研究者观察到,并且能够被描述出来。

数字化条件下社会主体的划分标准不是采用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荣誉、公民权、个人等单一维度或单纯的整合维度,而是采用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数字化维度。根据数字不平等的理论成果,这种“数字化维度”主要包括数字化意识、信息通讯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信息内容的获取、利用和创造、数字化信息素质、数字化凝聚力等。由此产生的核心研究模型或假设是数字化社会分层模型,如表1所示:

根据社会分层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社群主义理论以及数字不平等的表现维度,将数字化时代的社群及其成员划分为5个层次:数字精英、数字富裕、数字中产、数字贫困和数字赤贫等社群。

数字化凝聚力是指社群成员利用ICT和数字化信息内容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团结程度,表现为网络利益诉求能力、网络舆论导向能力、影响实践中各类决策的能力;可以用“团结”和“分裂”概念来描述凝聚力的两种极端情况:“团结”代表着具备数字化凝聚力,而“分裂”被定义为缺乏数字化凝聚力。在本研究中,只有数字精英社群是团结的,是具备数字化凝聚力的,而其他4个信息社会阶层均被认为是“分裂”的数字化阶层。

根据社群及其成员是否在网络空间中创造信息内容的事实,将他们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网络利用方式。“主动者”是指通过创作并上传、公开数字化内容作品,来达到信息富裕的人,是数字富裕群体的特征;“被动者”是指靠获取和利用互联网服务机构和其他网民创造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自己主动创作数字化信息内容来利用网络的人。数字中产群体则是指拥有基本的信息通讯设备,拥有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以及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等设施的动机和欲望,并且通过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被动地获取网络信息内容的人群,他们不一定利用这些网络信息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字贫困的划分则考虑了ICT和信息内容方面的物质贫困、意识贫困或者素养贫困中的任一种或双重组合。数字赤贫则是三种数字贫困现象叠加起来之后的结果。

上述5个数字化社会层次之间的界限如下:数字中产者与数字贫困者之间的界限是社群成员是否使用了ICT;数字贫困者与数字赤贫者之问的界限则是社群成员是否同时遭受数字化的心理缺失(如缺少动机、愿望、兴趣或态度等)、接入ICT的物质条件匮乏以及数字化信息素养的缺位三种贫困现象;数字富裕者与数字中产者的区分标准是接入并使用ICT,是否获取并利用了数字化信息内容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现实困难和问题,或者是否创作并上传、公开数字化内

容作品;数字精英和数字富裕者的区分标准是社群成员是否具备数字化凝聚力。

3 中国情境下的数字社会分层现象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已经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知识化特征,信息社会雏形逐步显现,社会分层现象也开始打上数字化的烙印。根据电脑的拥有状况,最初形成了有电脑的群体和没有电脑的群体两个层次;随着网络应用功能的出现及其大幅度拓展,社会层次不断增多。

在拥有电脑的社会群体中,至少存在能够上网和不能上网两类人群;在能够上网的群体中,又可以划分为白费上网、公费上网以及两种上网方式兼备、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等群体;根据网络应用功能使用情况的不同,可以将上网群体划分为主动上网(被实际需求和兴趣所驱动)、被动上网(为了赶时髦)、信息获取、信息创造、网络娱乐、网络社交、商务贸易等群体。在非网民或没有上网设备的群体中,由于原因存在较大差异,又可以划分为不愿意上网(缺乏动机和兴趣)、不能上网(缺乏物质条件)和不会上网(缺少ICT技能)等群体。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口仍处于本研究所定义的“数字贫困”,即没有物质条件、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使用电脑或上网的人。以2009年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为分析样本,2009年全国人口总数量为13.3474亿,而网民数量为3.84亿,即非网民数量多达9.5074亿,比例为71.23%。尽管CNNIC历年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2年尤其是2006年至2009年间互联网发展和大众化普及的速度很快,也是数字贫困人口比例降低幅度最大的时期,但考虑到该机构在2007年7月份报告中将“网民”范围从“每周上网不少于一个小时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扩大到“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上述的变化幅度能否反映实际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无论如何,中国网民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非网民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基本呈现下降态势――1997年为99.95%,2009年为71.23%,12年间降低了28.72%;在这段时间内,中国人口增加9848万,而非网民人口则减少2,849亿,数字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说明有更多的人实现了从数字化社会底层向中、高层群体的社会移动,是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如图1和图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NBS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97-2011年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其中,2010年的人口总数来自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数字贫困群体不仅在全国人口中占大多数,而且在发达地区也是如此。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通过搜集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的历时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变迁。其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最发达地区使用电脑上网的成人(1819人)仅占到6093位成人受访者的29.85%,使用电脑的少儿(226人)仅占到所有1119位青少年受访者的20.2%。换言之,只有28.36%的京沪粤社区居民使用电脑上网,而不使用电脑上网的居民达到7212位,占受访者的71.64%。这三个发达地区的比例稍低于2008年的全国水平(77.56%),但优势并不明显。可以推测,全国不使用电脑上网的数字贫困群体规模在70%-80%之间,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比例可能还要高于80%。

网民规模代表着中国信息社会中达到数字中产水平以上的人口总体状况(包括数字中产者、数字富裕者和数字精英者等),其历年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数字中产以上群体不断壮大,从最初的0.05%到2009年的28.77%,比重增加值达到28.72%,数量增多了3.8338亿,目前该群体的规模相当于1997年的619倍,可以用“迅速壮大”来形容。伴随信息通讯技术购买和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性价比的提高,未来可以预期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数字中产水平以上的群体还会继续壮大,直到超过数字贫困人口,形成合理的信息社会结构。

中国信息社会多年发展的历程中客观存在着网民分层现象。CNNIC于2009年1月份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2.98亿网民中识别出了4个重点群体,即中小学生、大学生、办公室职员以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占到总网民数量的74%。他们在网络媒体、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方面呈现出不同特点,总体来说,大学生在网上最为活跃,除网络炒股外,各类应用功能的普及率最高;其次是办公室职员,网络炒股率最高;最不活跃的群体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各种网络功能普及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该报告还根据网民的网络应用行为将大部分网民划分为轻度用户(网络浅尝群、非主流网游群和自我展示群)、中度用户(基础应用群)以及重度用户(网络依赖群、网络商务群和网络社交群)三大群体7个层次,其中轻度用户的比例最高,为48.7%,重度用户为29.9%,中度用户为21.5%,总体分布状况呈“沙漏”型。

根据本研究对数字中产群体、数字富裕群体和数字精英群体的界定,CNNIC报告中所指的“网络浅尝群”和“非主流网游群”属于数字中产,其特点是利用ICT技术获取所需信息,而“自我展示群”、“基础应用群”与重度用户至少都属于数字富裕,他们不仅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信息,还创造表达自己声音的网络信息;网络社交群与网络依赖群中的一小部分网民属于数字精英,他们通过有组织地主动创造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网络信息,形成一种通过制造并引导网络舆论,从而对现实社会产生实际影响的合力。另外,该报告中的大学生群体和办公室职员属于数字富裕群体或数字精英群体;上网的中小学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属于数字中产阶层。

另外,笔者通过北京、天津和山西的三地城乡田野调研,发现了支撑社群数字不平等理论模型中位于数字贫困阶层的典型社群:农村社群、下岗职工社群和老年人社群等。

篇3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结果与分析

3.1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为主。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篇4

1、物质条件富足

“90后”成长于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时代,良好的物质生活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都不是追求或憧憬的目标,而是一种现实的、甚至是习惯性的存在状态。

2、社会氛围开放

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国际交流的广度与频度逐渐增加,开放性、交互性的社会环境渐渐成型,人们的思想空间日益宽松,思想内容渐趋活跃,社会发展呈现出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特点。由于社会的自由开放而产生的离婚率增加等问题也是“90后”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3、网络盛行

网络的资源对“90后”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时,网络在中国社会中已经普及,这使得他们身上的“网络色彩”非常明显,对网络的依赖甚至达到了“没有网络的生活无法想象”的程度。网络生活的接受方式和表达特点充分渗透进“90后”的言行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也面临更多的诱惑

4、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生活里成长

消费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五点:一是以自我为核心,千方百计追求满足自我需要,不顾后果;二是崇物主义,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三是享乐主义,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四是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的商品被当做象征意义的符号,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肆意显示等级分化;五是社会普遍的消费思潮,“节约,节俭,节制”的观念被忽视。

二、90后消费者消费特点

1、追逐消费时尚。他们对消费时尚是敏感的。今天在社会流行一种打扮,一款手机,一台电脑,很快就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它们的影子,而且很快就会流行于校园。

2、消费攀比。不少大学生购买名牌的动机是“其他同学有,我也要有”。而且认为,“名牌可以显现自己,体现出与别人的差距”,因此,一些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名牌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

3、品牌符号消费。一些90后大学生已经将当下的消费演变成了虚拟化的品牌符号消费,对于自己要消费的商品必须具有显著的品牌符号,他们能将国内与国际的品牌符号详细区分。

4、网络消费比例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网上消费,随之产生了一种新的消费行为。网络中的时尚、前卫和新鲜的事物时时能吸引我们90后大学生的眼球,网络上的快速消费及其他的种种方便,都使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日趋网络化,他们每天会在网上拍下一些商品,这也让物流和快递服务成为校园里的一种必需。

5、合理消费是主流。尽管存在非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但是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多数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行为还是与其自身家庭的经济能力相适应的,大部分大学生认可勤俭节约消费观,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理性消费的现象。

6、享受型消费比重大。从消费结构上看,“90后”大学生在支付正常的生活开支和学习资料费用之外,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享受型消费逐渐增多。

7、缺少规划。“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经济上依靠父母,上大学多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开始独立生活,生活上自理与自控能力才开始在摸索中形成,多数大学生还没有理财的观念,在消费行为中很难做到理性消费,乱花钱或盲目消费比较严重,缺乏消费规划,很多大学生属于“月光族”。

8、人情消费增多。由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频次增多,而且逐渐染上了成人化的色彩,人情消费支出在“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逐渐增加。同学过生日、评奖学金等等,都成了大学生人情消费中的名目。恋爱消费更是恋爱男生的重要支出项目。

9、淡化了“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多因素影响,使大学生淡化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并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

10、消费结构多样化。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当代大学生奠定了多样化消费的基础,使大学生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11、消费两极化。大学生消费差距拉大,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学生超高消费,豪华奢侈,但也有一些学生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四处奔波,勤工俭学,甚至依靠贷款来维持学业。进而出现了消费的“贫富两极分化”,贫富学生的消费差距也越来越大。

12、维权意识明显。当今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虽然他们的消费有时候很盲目,缺少明确的消费计划,但是90后普遍表现出了很高的维权意识,一旦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其他问题,他们基本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权。

三、定向营销策略

对于90后这一群体的营销策略有很多,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1、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当今世界网络十分发达,对于90后这一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种多媒体在各种地方随时上网。这也就意味着网络购物必将成为90后这一群体所偏爱的消费模式。作为企业,必须能够适应90后的消费模式,并根据他们的消费模式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针对90后偏爱网购这一特点,企业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渠道宣传其产品或者服务。

2、体验式营销。90后选择产品或者服务的准则不是“好”或者“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而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感性态度。为了让90后消费者能够产生“喜欢”这一感性态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可以分为功能的体验和品牌理念的娱乐体验。功能体验: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和认知。品牌理念的娱乐体验:企业可以将其品牌理念融入到娱乐节目之中,让消费者在娱乐中体验品牌理念。比如加多宝赞助中国好声音。

3、重视产品品牌的创建。90后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把当下的消费演变成了虚拟化的品牌符号消费,对于自己要消费的商品必须具有显著的品牌符号。90后这一消费特点也为企业提供了营销方向,同时也为企业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一个品牌的形成并非是短时间所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不能只看重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这些短期指标,要将眼光放在品牌的建设与经营上面。只有当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才能是企业长时间的存活下去。

4、将产品打造成一种时尚。90后对于时尚十分敏感,而且更加喜欢追求时尚。当一种产品或者服务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的追随者争相购买。

5、注重产品的享受功能,而非实用功能。90后的消费中明显存在很大的享受成分,他们已经开始从关注产品的基本使用属性向关注产品或者服务的享乐属性转变。商家便可利用90后消费者这一特点进行营销,以宣传产品或者服务的享乐功能为主,实用功能为辅。

6、稀缺营销。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时尚、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来说,得到一种稀缺产品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吸引。为了营造这种稀缺“气氛”。企业可以用限量的方法。例如推出一款限量版的球鞋或者衣服等。

参考文献:

[1]秦小冬,张丹鹤.“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2012年1月刊,总第326期.

[2]王为其.“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教育引导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5月,第33卷第2期.

[3]邓然,尹启华,邹唐喜,田泽霞.“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

[4]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以南京部分高校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

[5]阳翼,关昱.“80后”与“90后”消费者行为的比较研究[J].营销传播论坛.

篇5

1.电子治理的概念厘清

电子治理(e—governance)与电子政府(e—government)内涵不同。电子政府强调的是应用电子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主要目标是提高办事效率,不突出体制和机制的变化。而电子治理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公民广泛参与、行政公开透明、政府与公民互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等,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新的治理模式。电子治理的发展将改变行政组织结构、行政方式和行政程序。行政组织将由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科层制,逐步发展为透明的网络状结构,能及时为公民全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在对象、范围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说电子政务是主要集中于政府、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范围内的虚拟政府形式及其活动的话,那么,电子治理就是更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社会群体相互间关系领域的虚拟政治一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方式了,这种结构在不同的情况、条件和应用中,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电子治理涉及到公众如何影响政府、立法机关以及公共管理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而电子治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的运作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电子治理的本质是对政务流程的再造,即选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它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实施电子治理也是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引起的管理方式的变革来改变久已习惯的政府管理环境,以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境界。

2.发展电子治理的意义

(1)实施电子政务战略是“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需要。电子政府是新事物、新趋势,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业务流程,重构一个电子化的政府是先进生产力应用于现代政府的体现;通过实施电子政府战略推动中国五千年文明融入全球化浪潮是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体现;通过电子政府实现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行电子政务”的战略方针,以建设电子政府带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实施电子政务战略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发展电子政务不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不能简单地将现有政务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在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的框架下,建设现代政府体制,通过电子政府的建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的透明度,最终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3)实施电子政务战略是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的需要。经过近30年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我国政府部门建立了大量的网络系统、业务系统、数据库等,但这些系统绝大多数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网络利用率低,数据共享率低,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国家电子政府建设规划统一指导下,在建立统一标准和统一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已有网络资源、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电子治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

(一)有利于建立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应具有的特征:(1)公民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而不用耗费太多精力;(2)公民在某一政府机关办事,不需太多花费时间而可以得到答案或办事结果;公民应获得政府机关全程服务;(3)公民无需进入政府机关,即可得到各种服务等。未来政府服务将朝“单一窗口”、“跨机关”、“24小时”、“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而电子政府的发展,为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建立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电子政府要求政府创新其服务的方式,使政府服务更为快捷、更为方便、更为畅通、更为直接、更为公平,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电子政府时代,政府管理的各项公共服务通过网络进行,人们只要打开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方式;在网上,可以了解政府及各部门的组成、职责、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地点等基本情况;可以阅览政府许可的各种电子公文和电子资料库;可以查阅各种电子法规和电子新闻;进行税务处理、福利支付、电子邮件、电子保健、户籍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标;随时了解政府对某项管理或服务的计划及其实施的进展情况;可以参加各式各样的讨论,各专门网站可以满足你的特殊需要;了解政府掌握的宏观经济数据、专家分析和经济预测等信息;可以询问天气预报、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列车和飞机的时刻表等生活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网络得到免费的咨询和服务。总之,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社会信息、生活信息、服务信息,可以缩小地域差别、城乡差别。电子政府的特质就在于它是服务型政府,其实质目的是服务公众,方便公众。l3电子政府的创建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

目前,美国的政府网站,在首页头版位置设有网上服务栏目,用于为民众提供各种信息查询、申请、交费、注册、申请许可等服务。例如,洛杉矶市政府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为市民提供环境信息查询,市民只需键人自己的基廷地址,即可在地图上清楚地了解到周围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等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种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由于这些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将分属政府各部门的业务集中在一起,并于相应的网上支付系统配套使用,因而具有了“单一窗口”、“一站式”、“24小时”、“自助式”等特点,体现了电子政府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办事。

(二)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参与

治理的实质就是政府、企业、私人、第三部门及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与传统的电子政府从属于政务系统,政务系统则从属于政治系统。电子政府处于民主发展潮流和公共行政走向的背景下,它们相互联系。当代世界民主发展的走向,一方面表现为民主的全球化扩张民主参与在信息时代获取了新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地域制约的瓶颈,提供了便捷和廉价的工具。传统治理模式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缺乏政府与社会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而当今政府治理的目标是要达到善治,善治就是国家权力回归社会。善治的过程就是还政于民的过程。信息技术更强调新型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关系。公民在政治参与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政府政治决策和行为的活动。首先,电子政府为政治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政府掌握着最大量的公共信息资源,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传统政府的运作和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对普通公民保密,进行“暗箱操作”,这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网络的建立大大推动了信息的产生、提供、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和速度。同时也减少了信息的失真性。从而可以使公众随时掌握政府信息,有利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判断非理。其次,电子政府技术为公民公共参与提供了便捷渠道。传统的公共参与方式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往往制约了公民的参与积极性,而通过政府上网尤其是电子社区的建立,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通过各种电子渠道和网络平台连接起来,极大地方便了公民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同时,这种互动性的网络技术增强了公共参与的实效性。

三、电子治理视角下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

实现电子治理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网络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信息网络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智能化、联结性和超时空等。信息网络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采取和利用。信息网络把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地域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网络聚合和扩散的双向作用,使信息的沟通方式、资源的配置途径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网络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信息资源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到世界各地。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政务的各种社会效应和政府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篇6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 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外围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 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 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外围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外围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 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贴于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 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篇7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篇8

项目编号:201610378051

项目名称:高铁经济效应对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

1引言

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一张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的高速铁路网正在全面铺开,全国各地加速挺进“高铁时代”。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其速度快、舒适性强、运输量大等特点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益。从长远看,高铁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史官清和张先平认为,高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通道效应、互补效应和网络化效应四个方面。李想、杨英法认为,高铁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正面效应,也具有负面效应,需要正确利用,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而将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本文认为,“高铁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高铁经济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2高铁经济效应的表现

“高铁经济”泛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沿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影响

短期来看,高铁的开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从长期来看,其对于区域整体的交通建设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高铁为辐射点的交通网络格局正在形成,正在实现其与公路、航空运输的紧密对接,因而要坚持功能创新与功能疏解有机结合,做好各运输线路规划、站点设置,完善连接高铁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资金保障、安全保障、技术保障和环境氛围打造,进一步提高高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运行通畅”交通网的步伐。

(二)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高铁经济无疑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一方面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各区域之间的距离,促进生产要素流通的同时,也加快推动了各区域合作与开放升级;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为出发点,在客运站周边建设新城区,使新城区与中心城区尽快对接融合,从而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同时,高铁对于开拓旅游市场空间,加快培育旅游经济也有显著优势,其不仅降低了游客的交通成本,增加旅游出行规模和频率,而且改善了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因此,要充分依托当地的生态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管理与服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对餐饮购物、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业需求,促进消费型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尤其要突出打好红色文化、绿色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王牌,以高铁站点为中心,以旅游大巴、汽车租赁、公共交通为载体,迅速实现旅游目的地与高铁站之间的快速衔接转换。

(三)对沿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影响

高铁能极大改善沿线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沿线生产和消费要素流动的同时提高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功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使区域资源得到系统有效的利用和开发。通过识别与发挥区域优势职能,带动地区职能的分工,推动区域系统职能组合。各城市优先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然后以高铁为纽带促进非优势产业互相流通,同时以产业分工为具体导向,加快区域生产的分工协作,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同时也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为保障区域合作的开展,需要有配套的制度予以保障,因此要结合沿线区域具体情况,适时制定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互联互通、产业对接互补和生态共建共享,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往、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高铁经济效应呈现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主,通过各类要素的流动,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部门的优化发展。如果区域间资源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对强化区域发展的协作关系有重要意义。长期来看,区域各主要城市的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高铁经济效应在京沪高铁定远站上的实例研究

位于滁州市定远县池河镇青岗村境内的定远站是京沪高铁的一个车站,是京沪高铁安徽境内四个客运站之一,同时也是安徽境内唯一停靠的县级站,于2011年7月1日伴随京沪高铁的开通正式开站运营。高铁通车后,从上海到这里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周围城市蚌埠18分钟就能到达,同r合定连高铁项目的规划,为将极大的拓展定远的交通通达度,方便定远及周边县市人民的出行。为配套高铁建设,定远县总投资约2.7亿建设了双向六车道公路连接县城与高铁,从县城到高铁站2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为旅客实现“零换乘”,同时为了拓展高铁定远站的辐射范围,定远县积极与邻近兄弟县市进行磋商。

高铁新区的建设也正在紧张的进行。高铁带给定远的是长远的发展,为了提高新区的建设档次,定远县委托上海市发改委的一个专家组对高铁新区进行规划,希望设计出一套与定远现有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吻合的方案。定远依靠靠近南京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南京都市圈已将定远纳入经济发展范围,积极引进南京、上海等的项目,为定远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同时依托高铁经济效应,定远正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和观光旅游经济。定远一直是农业大县,基于自有的农业优势以及国家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将给定远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在观光旅游方面,定远正在积极开发金山滴水寺和中九华寺等历史古迹,同时保持与周边县市的紧密交流,借助它们的优势产业吸引更多人才与企业,进一步促进自身和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4应对高铁经济效应的建议

为更好的利用高铁所带来的机遇,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要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同时制定合理具体的制度予以保障。

(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修建高铁对于建立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十分显著的突出效果,城市自身的知名度与城市形象将得到提升与发展的机遇。因此要把握机遇,建立城市的影响力,创造一个崭新的城市形象。在积极有活力的城市形象的基础上,要更好的利用黄金期发展旅游业。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从而更好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增加了客流运输量,所以要积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以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扩大了旅游业的辐射面,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更好的利用客流运输量的增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

要更好的融入周边经济圈。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到周边城市的时间,因此要加强同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以及技术、经济、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形成了同城效应,加强分工协作,合理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集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的形成。虽然在现阶段,高铁建设可能会有一定的“虹吸效应”出现,但是随着区域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相对发达的区域可以利用积累起来的品牌优势做强总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先期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营造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发展后来居上,打造新的增长极点。同时主动抓住高铁带来的区域发展机遇,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利于区域间分工和协作,还有利于形成比较好的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效益。

(三)政策保障

为充分保障高铁经济的落实与发展,政府应该将高铁经济带纳入相关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沿线区域高铁经济带的发展,同时促进高铁沿线城市之间以及沿线城市与其它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及支持沿线城市完善高铁沿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项目的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增强人才吸引力,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优化经济建设的软环境。同时要统筹考虑高铁沿线城市的人口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和开放合作,加快出台支持高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何白女.武广高铁对郴州经济的效应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2]卢燕,余斌,韩勇.基于客流结构的高铁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1)

[3]曾光.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以江西为例[J].城市经济,2015(8)

[4]张座铭,付书科,易明.湖北高F经济效应综合评价及政策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8)

[5]汪建丰,翟帅.高铁经济效应对区域发展机制转型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11)

篇9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书和育人并未有机结合起来

据调查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考级、升硕、出国的功利性需要,过于重视通过纸笔作答能够体现出来的考试成绩,而对于怎样通过教学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并不十分在意。表面上这是对学生负责,实则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得不到应有的提升,遇到学习和生活压力时不知道如何排解,甚至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此这般,势必反过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纲为本的本本主义

目前,大学生普遍为了功利性目的而学习,譬如为了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为了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等等,而较少有人是出于对英语本身的热爱老老实实做学问。很多教师一边抱怨大学生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抱怨高校里学风沉沦、校风失范,一边沿袭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惜和学生一起沦为应考的机器!大英教学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落实因材施教原则,那就不会是以人为本,而必然是以纲为本的本本主义。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习惯了被主导,被动学习的现象愈演愈烈。

(三)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从阅读与写作角度来说,当下已是跟帖与接龙的时代;从口语交际来说,当下已是一对多、多对多地进行视频通话的时代。随时随地可以进入虚拟课堂,将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进行整合并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这是时代的要求。不少教师虽有教学改革意识和种种新思想,却只是把改革意识和新思想写在计划和总结里,或是写进学术论文中,而日常教学活动中依然是照本宣科,甚至还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对多数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由于课堂上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厌学、逃课等现象成为大学课堂的顽疾。

(四)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据观察,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有的学生成为“特困生”——上课就打瞌睡;有的学生一上课就说闲话;有的学生进出教室很随便,如入无人之境;更有甚者,“跷课”(旷课)成为家常便饭。究其原因,概因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建设网络资源库以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大学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建设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以丰富课本知识,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尤其要贯彻“因需设课”的原则,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学的趣味性一旦加强,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引起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或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心情。例如,大学教师在教学资源中引入一些新颖有趣的例子,与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相联系的事例,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等,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和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和认知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以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教学态度来面对每一个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健康而热烈的教学气氛中去听、想、说,从中体会求知的乐趣,增强求知欲。

(二)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交往教学论认为,学生获得的自由不应当是教师施舍给学生的那种自由,而是学生应得的自由,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这体现对学生自的尊重。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对话教学”,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表达与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自主摄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英语技能。譬如,借助博客、QQ或微信等途径,通过和学生的积极互动,激发其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同时,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对话教学”,尽量听取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还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知识、习得技能;教学语言还要以情感人,贴近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基于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学技术,以其直观、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引发了一场教学方法手段的革命。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可以大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很多课程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已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说,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课件中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画、录像以及文图并茂的特点是传统的板书所不及的。网络环境下,通过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库,可以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选择性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自主摄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其主动进行表达与交流,从而全面提升英语技能。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教学艺术体现出来,不断捕捉教学中创造的有效信息,从而挖掘知识内容的新见解和新思维。

综上,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尽可能利用网络技术改进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将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平台,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智慧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要怀着惊喜的心态,期待、培养、发掘课堂交流,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提出和研究问题。课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可以相互启迪智慧,开发群体智能,发展彼此的学识,在不断澄清模糊认识的同时催生新的思想。同时要根据教学目的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采用自主发言、探究研讨、小组辩论及师生换位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对话,以培养他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一)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理,均为社会意识结构层次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态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1](P.44-45,29)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心智状态,展现了群体精神并在群体中广泛流行。[2]

但是,通过厘清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既然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上升为社会意识,那么,某种程度上,张二芳笔下的社会心态仍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部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丁水木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社会心理,而这种群体的心理反应受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杨宜音则将社会心态同社会心理区分开来,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单位或分析水平,[4](P.14)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5]

马广海关注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同重大社会变迁的过程紧密相连。[6]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转型社会一种宏观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认为社会心态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模板,是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特点与行为模式。[7](P.25)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文化学将社会心态归为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层次。李静认为社会心态应当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8]李鑫生在《人类学辞典》中,将心态界定为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认为社会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成为这一文化的最基本层次。[9](P.187)余勇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视角,将文化心态等同于社会心态。[10]

姚维把宗教心态归为民族地区社会心态。[11]马进以日常交往为切入点,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心态、法制心态。

"社会心态的概念研究是组成其判断论证的基础。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界定,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社会心理学方面则显得更丰富。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强调了社会变迁或者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社会心态与个人心态做了区分,强调社会心态的整体性;同时,部分学者刻意将社会心态从社会心理中剥离出来,寻求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独立性。但是,不难看出,社会心态虽然被普遍使用,却在一定学科层面上并未达成共识,成为理解广泛,随意性较大的词汇。也有学者融合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态加以界定,力求在不同学科层面达成共识,却也不过是三个学科的分而述之。

二、关于社会心态内容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由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构成。[2]程家明强调,心理取向、社会理智与精神支柱及其包含的各要素均属于社会心态内容。[12]

虽然两位学者观点不甚相同,但就其对组成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阐释上来看,心理取向和心理要素都包含了民族精神和社会性格;社会理智和文化要素均包含了社会理性;精神支柱和思想要素也都包含了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内容涵义是一致的,均蕴含着社会心态的稳定性。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系统是心态内蕴和心态表象的有机统一体。[1](P.58)两者均属于稳定性成分。其中心态表象是心态内蕴的外化和对象化表现,既然心态表象所包括的话语系统、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社会风气等属于较稳定性成分,那么,心态内蕴也自然如此。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基础上,陈午晴将社会心态分为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两种。[13]受"知情意"影响,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5]马广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即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6]

受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结构由内到外从超稳定到变动性,其依次对应的内容为国民性、社会价值观、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及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等。[7](P.34)由此可知,王俊秀的社会心态内容依然受"知情意行"影响。

(三)十报告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

十报告从"良好社会心态"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心态内容,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部分学者围绕十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邓朦以中国传统儒学阐释了"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强调理性平和是社会心态的根本。

王洪春从社会心态个体到全体的形成路径论述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 总体来说,不同学科站在各自理论角度,都对社会心态所蕴含的稳定性内容(特别是国民性、社会价值等)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社会心态的内容,各学科之间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对十提出的社会心态的内容,学界也重视不够,研究严重不足,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关于社会心态作用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哲学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这一论断,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李静从社会心态的抗变性角度,认为落后的社会心态对转型期社会有滞后影响;同时,基于社会心态的相对独立性,认为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而社会心态的引导作用在于社会行为的选择受其引导。[8]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直接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1](P.56)

二是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基于社会心态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地位,程家明指出,社会心态具有中介过滤作用,因为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要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通道同化为社会意识,最终由这一部分社会意识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16]李静提出,社会心态将具有各种思想内容、目的的活动连接起来,构成整体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关系,起着社会组织和凝结作用。[8]

三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重影响。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作为心智状态,不仅可以认识改造社会存在,也对社会意识产生能动作用,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方的发展与变迁都发挥作用。[16]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态自身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心理进而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心态内部的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心态具有预测作用。学者们强调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的意义。马广海认为,探讨社会心态的意义就在于其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6]丁水木认为,社会心态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迅速发挥预警作用。[3]

二是社会心态具有汇聚、从众、群体极化、群体参照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杨宜音从社会心态的传播过程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认为汇聚效应指的是拥有某一观点或态度的个体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汇聚共识,最终成为超越个体的集体力量;从众效应也称为"多数人效应",指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时,往往比个体更容易走向极端;群体参照效应是指人们易选择与自身相同特质的人加以比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指预期会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期待的后果。[4](P.56-58)

三是社会心态具有推动、支配和控制作用。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心态也是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推动者。同时,他将社会心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心态各结构内容之间也发挥着支配和控制作用。[7](P.32)

四、关于影响社会心态主要因素的研究

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十分复杂,学界主要围绕社会心态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社会主体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

(一)社会心态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孙伟平认为,作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心态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杜秀清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18]

2.社会因素。邵道生认为,社会剧烈变化是影响中国国民心态变化、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19]李有发则强调,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

3.社会组织结构因素。黄相怀认为,随着改革深化,基层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21]龙书芹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不同。[22]

(二)社会心态内部因素

1.文化道德因素。刘东超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心态演变过程,指出中国文化变迁带来了社会心态的变迁。[23]邵道生强调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和"榜样"力量的丧失,处于"无道德心态",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19]

2.核心价值观因素。夏学銮认为社会心态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24]王俊秀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文化传统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属于稳定的社会心态,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其它层次和行为。[7](P.32)

(三)社会主体自身因素

孙伟平认为,包括生理、知识经验、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社会主体自身因素,对社会心态起着制约作用。[17]孙德梅基于调查数据得出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25]

五、关于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研究

(一)从国家发展大局角度

1.加大发展力度。胡红生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引导调节社会心态的物质保障,也决定着社会心态发展的性质和水平。[1](P.293)杜秀清认为,要通过加快发展,在稳定中做大做强社会财富,并加以合理分配,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打下良好基础。[18]

2.加强制度建设。温淑春提出,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26]王俊秀强调建立制度层面的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27]冯国芳提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教育机制。[28]

3.优化社会环境。王雅君认为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刘武俊则认为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30]李霓站在执政党角度,强调将社会心态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目标。[31]闻学良强调要优化媒体,认为必须始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方向,引导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32]

(二)从完善社会心态内容的角度

1.坚持的指导地位。叶国平提出,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统领与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33]

2.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刘扬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优化现代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发挥一元主导作用。赵静强调,发挥核心价值引领力,助推社会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的认同。[35]

3.注重文化道德建设。陈虹提出,用中国精神铸造良好品格,改变社会认知和疏导社会情绪,激发斗志,培育自尊自信的良好社会心态。[36]李霓认为,要做到用文化传播引领公众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0]马向真认为,正是因为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之间的同向互动关系,道德价值的建构就必然随之带来良好社会心态。[37]

(三)从社会心态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

1.增强社会认同形成共识。沈建波强调,增强社会心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38]刘艳萍认为,建构和谐社会心态是指在社会各阶层社会心理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认同。[39]

2.加强调节疏导营造和谐氛围。杨玉娟提出,构建社会心态自身的调试机制,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援助体系、监管体系、分配体制和社会心态研究系统,加强调节,多元化多渠道地培育良好社会心态。[40]马广海则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对于社会心态的监测,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进行及时的疏导。[41]

篇11

key wor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tudent management Instructor

作者简介:石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辅导员,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430070。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必须分清当代大学生所出现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做好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深化的历史时期.新旧体制转轨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来看,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对大是大非问题也有较强的鉴别力。但是,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变革也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相对淡漠而经济意识逐渐增强。由于经济形式的转变和社会形态的变革,到处都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将大学生推到了变革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适者生存.强者生存”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这就使得 “思想高尚不如知识过硬”“少论国家主义,多想自己前途”的偏激思想和淡漠政治倾向在一部分大学生头脑中渐渐形成。

2、 群体观念相对淡漠而唯我独尊意识增强。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从小就受着父母的呵护和宠爱,享受着“小皇帝”般的待遇。因此,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识里,“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非常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了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膨胀。他们不懂得“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的道理,反而形成了“不合群、独往独来,缺乏群体意识”的观念。

3、 社会公德和奉献意识相对淡漠而个人功利意识增强。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和利益最大化已越来越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迷茫和混乱,尤其是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强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形势.使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越来越趋向务实,促使他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个人的发展和生存状况,越来越淡漠国家的利益和无私奉献精神及应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注重崇尚实惠,追求私利,越来越淡漠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继承者所应有的崇高理想和信仰。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综观近几年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效果却比我们预期的差得多,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表现的问题有:

1、缺乏专业化队伍。

目前许多高校的辅导员的出路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学历的提升转入专任教师系列,从事专业课教学;二是通过优异的表现转入高校行政部门。“工作没什么前途,岗位也只是个暂时的”是很多人在辅导员岗位上干久了之后都不免产生这样的念头。长期的思维习惯造成了许多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期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历提高中去,难以真正投身到学生管理和教育中,失去服务学生成才、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热情和动力,还有部分院校党政领导对辅导员生活关心不够,导致他们在学校的地位较低,难以发挥他们作为学生健康成才“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长期以来难以形成稳定的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

2、部分辅导员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素质,职业道德素养需要加强。“乐教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原则,要求辅导员“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当前有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不太和谐,学生在辅导员的满意度不高,而主要原因是有的辅导员缺乏足够的“乐教敬业”,辅导员的权威性和信任度日趋下降。部分辅导员缺乏工作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只是疲于工作的应付与学生琐事的处理;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缺乏稳定心理状态,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个人情绪化色彩较浓,没有冷静的应对能力。

3、政策保障力度不够。

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强调辅导员要有奉献精神、强调队伍的稳定性,而不是真正地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高校要切实做到“两个一样”,即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一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像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成长一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如下:

1、大力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从总体上来讲,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近年来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大学教师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在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社会地位却相对较低,绝大多数辅导员常有“二等公民”的感觉。因此,高校应切实关注辅导员社会地位的逐步提升,同时给予必要的和更为实际的关爱,以激励一大批优秀、年轻的知识分子长期从事这项重要的工作。

2、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自身素质体系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之一,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引路人,必须了解现代社会的总体环境,了解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一是培训。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不仅可以直接丰富知识、增强素质、提高技能,还可以通过培训发现个人的发展潜质,要制定辅导员培训计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适时安排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选拔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学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是走专业化道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标志.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从而增强理解大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发展的综合水平。这对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观,通过长期的思索、学习、总结和提高,来满足现代教育所需的素质要求,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

三是制定科学的工作考评体系。辅导员的素质是高校教育效率的关键因素,必须有规律地考评,考核优秀的可提前晋升,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逐步建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3、积极创建服务机制,搭建辅导员锐意进取的有力平台。

辅导员工作要永葆生机和活力,离不开高校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所创建的各项服务机制,如可以通过开创品牌项目、开通网络渠道、开辟工作论坛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辅导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进取的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想法、好做法、新途径。一是开创品牌项目,引导辅导员工作的灵感,在当前高校可以通过创建特色学生工作和品牌学生活动,积极引导辅导员投身品牌与特色学生教育活动的创建,可以很好地调动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创品牌项目,能够发掘一批具有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品牌学生活动和特色学生工作。二是开通网络渠道,拓展辅导员工作的载体网络具有提供方便、快捷、实效的资源共享形式的优势,是实现辅导员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充分依托校园网络,因地制宜地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力争使该系统涵盖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方面,同时力争能够通过该系统实现文件下发、通知下达、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毕业生就业签约、学生活动场地申请等功能。同时,基于网络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也能够给辅导员们共享教育信息、教育资源提供良好的平台,使之成为高校每一位辅导员开展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三是开辟工作论坛,促进辅导员工作的研究开辟辅导员工作论坛,是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切磋,为推动辅导员工作的不断发展搭建的重要平台。高校应该积极开辟辅导员工作论坛,定期与不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的交流与研讨。学校辅导员工作论坛,力争做到每月一题,年度总结。这些活动的组织实施,能有效地促进辅导员理论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探索,必将成为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传统优势,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长效机制之一。学校应该明确要求每位辅导员每年都要有两篇以上论文并纳入年终考核,学校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学生工作优秀案例的汇编,作为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成果。

4、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营造辅导员安心工作的优良环境辅导员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辅导员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辅导员安心工作提供提供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机制。所谓“后勤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路,二是待遇,也包括落实辅导员思想政治建设、学习提高、福利待遇、职称职务、发展等方面。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建立辅导员职称专业技术委员会,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评聘思想政治教育或其他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主要考察辅导员的工作业绩、科研成果和理论水平;要从细节人手,关心年轻辅导员的生活;要保证辅导员的收入与同年进校的专业教师收入相当;要给辅导员转轨提供出路,根据工作表现和学校发展规划可转入专业教师.可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可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要及时树立一批辅导员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等。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高校管理工作者要针对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辅导员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支持和配合辅导员的工作,以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一、交往实践与的交往实践观

    “交往实践是指多元主体间为改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物质交往关系的物质活动。”实践概念是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它包含着人对自然界以及人对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即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实践本质上就是具有交往性的实践。

    “交往实践观,就是将交往实践作为理解世界历史即全球化的本性、基础和一以贯之的主线的哲学观念,其本质是一种世界历史观。”的交往实践观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交往实践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传统的实践理论是建立在“主体——客体”框架或单一主体观的基础上,这种框架中的单一主体观忽视了“人生活在社会中”这一前提,忽视了“他人”,排斥社会主体间的差别,忽视了主体间关系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容易导致“个人中心论”。后现代实践观以“主体——主体”的框架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乌托邦的色彩,撇开了客体中介,消解了主客体关系,在这种交往模式上,主体际关系实际上难以直接建立,容易走向虚无主义。交往实践观是传统实践观和后现代实践观的统一。交往实践观认为,“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和相关律决不是相互脱离、相互冲突的双元过程,它们是以实践客体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诸主体模式,在交往实践中,任何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都不过是“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断和环节,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同时就承载、实现着“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另外,客体既不是脱离主体关系的孤立存在物,而是诸主体间物质交往活动的中介,“主体——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建立与实现,必需借助于客体中介才能完成。

    (二)交往实践是一个双向建构、双重整合的过程。交往实践一方面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现实过程,发生“主客体关系”,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中建立和改变“主体际关系”。交往实践不但发生主客体双向变换过程,而且还在主体间运转,发生双重整合过程。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表面是看来是主体客体化、对象化过程,实际上不过是通过客体的中介而实现的主体际交往过程,是通过中介客体的联结而打入社会化普遍交往网络的过程。

    (三)交往实践具有诸主体性或主体际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和历史是多元主体间交往实践的关联体系,它反对单一主体中心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存在意义。同时,交往实践是发生在各个主体之间的行为和活动,在现实的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

    (四)交往实践具有差异性和互动性。交往实践中的主体是多元主体,是人或人群的结合体,因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个个体或群体在空间上具有分离性的特点,主体间在文化和价值观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体现出差异性。在交往实践中,交往的每一个主体都通过交往向对方施加影响,同时又作为客体接受对方的反作用,形成多极主体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交流活动过程。

    二、交往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交往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交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指导性教育、教育科学实验还是自我教育,归根到底都是交往实践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三、交往实践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视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主体——客体”二分的思维范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者看成是教育主体,学生看成教育客体,强调教育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运动,学生的价值观主体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和排斥,容易走向单向的“输出——接受”的灌输式教育,容易变成被动的“刺激——反应”教育关系。而交往实践“主体——客体——主体”的思维范式,强调多极主体的存在意义,不再是单一主体与客体之间两极摆动过程的抽象化。它将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教育的主体,而社会生活、教育内容等是教育中的客体,它强调在教育关系中教师不再是控制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服从者和接受者,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有平等的地位,通过与互相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平等对话,达到理性的共识。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得知识,教师也应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快慢,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二)重视多元主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交往实践在肯定交往主体的多极化的同时,还强调主体间的差异,差异是交往的基础。首先,要承认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认识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在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等各方面都暂时优于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之间在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各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往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斥差异,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珍视差异。

    (三)要重视客体的作用,对教育客体进行创新和改革

    现代实践观由于夸大单一主体性而走向了极端,而后现代实践观在全面否定前者的同时又抛弃了客体依托、主客体关系等合理成分。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不能只是纯乌托邦式的思想、精神交流,需有客体作为中介。就即便是思想、精神交流,也在现实世界中有其物质基础,脱离了客体底板的支持,交往观将不可避免的滑向虚无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以教育内容为中介客体,双方共同作用于教育内容构成完整的教育活动,它需要教育主体在创造性活动中将教育内容这一对象观念化,通过自身的知、情、信、义、行的思想政治品德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格。

    (四)重视生活情境,强调全程化教育

篇1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维立体式;大学生

基金项目: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社会网络与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szh201401)。

作者简介:尚雪梅(1979—),女,满族,吉林通化人,博士研究生,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理论探讨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有机融合的理论探讨在学界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陈德明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导、价值主导和趋势主导是职业生涯辅导顺利开展与正确发展的有力保障。[1]王晓红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2]彭娟等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人本性、层次性特征的启发,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以社会目标为主导,致力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有层次、分阶段的目标体系。[3]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内在基础和现实需要探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统领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操作性。

1.1 内在基础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两者无论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对象的同一性、教育内容的相通性、教育功能的互补性、还是教育过程的实践性等方面都具有相互融合的基础。但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因此,要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贯穿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的始终。一方面,职业生涯教育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始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加强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主观发展目标和社会客观需求目标的紧密结合,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融合;一方面,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生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培养从基层做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2 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自身成长,这就需要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身发展目标相互结合;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而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教育部2007年7号文件精神指示,本文提出的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生迫切希望接受专业化、科学化职业生涯教育的现实需要。

2 实践探索

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的工作目标与思路、实施方法与过程、工作成效与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2.1 工作目标与思路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经过十余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一套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三维立体式”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1)纵向维度:分段阶梯渐进式。学院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一直到毕业教育,始终贯穿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阶梯式逐级渐进的教育方式。

(2)横向维度:核心辐射网络式。学院从培养人才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将以课堂为主的“显性教育”过程与课外的“隐性教育”过程有机结合,从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内化需求向外辐射,利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形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网络覆盖式培养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就业综合竞争力的外化过程。

(3)个体维度:生涯规划成长式。学院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形成以“辅导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指导服务为保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长教育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生涯认知、生涯探索和生涯发展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辅导工作。

2.2 实施方法与过程

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学院利用多种教育手段,从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过程,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如下:

(1)分段阶梯渐进式教育过程。马克思讲:“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的人的本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但是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学院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有侧重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做到分阶段、有重点、阶梯上升,使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始终贯穿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①大一阶段——职业生涯之适应期教育

针对高中到大学生活的转变使许多大一新生从入学就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学院开展以“适应大学环境、把握大学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由点及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全体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形成“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教师——心理协会”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开展班级的“团体适应性培训”、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学习自控力较弱、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等特点,开展养成教育——对大一新生实行一年的半军事化管理(早操、晚自习和寝室内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职业生涯的导入教育。

②大二阶段——职业生涯之探索期教育。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进入探索阶段。学院在这一时期侧重对职业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职业理想、职业方向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创新性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整合使自己的“职业锚”逐渐清晰。一方面,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举办多样的职业探索活动,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经管专业的学生开展的“赢在校园”实战营销大赛、“未来之星”导游大赛,广播电视专业的自拍DV作品展,车辆专业的车模设计大赛等;另一方面,开展以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③大三阶段——职业生涯之尝试期教育。根据学院的“2+2”课程设置,进入大三阶段,各个专业的学生进入实习阶段,这一阶段通过专业的实习训练使学生对职业的认知由感性向理性过渡,深入思考职业实践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一方面,学院依托燕山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优秀的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学院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余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其中多项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学院联合燕山大学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建立“里仁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孵化秦皇岛建龙自卸装置研究所等三家学生创业公司, 2013年成功注册第一家学生公司。学院设立的“里仁味道”休闲吧是一个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的创业模拟实践基地,锻炼了20余支学生创业团队。

④大四阶段——职业生涯过渡期教育。针对大四学生即将面临从“校园”向“职场”的过渡,学院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学院加大力度开展各种就业政策、就业法规的宣传工作,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帮助学生做好毕业前的心理调适工作。

(2)核心辐射网络式教育过程。我们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上提出了“三贴近”原则,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深入三本学生的实际需要——渴望良好的教育、渴望成长成才,而职业生涯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学院从培养人才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通过核心辐射网络式的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使里仁学院的学生拥有较强的就业综合竞争力,成功走向社会。

①职业生涯之“显性教育”。一方面,学院为保证教学质量,依托燕山大学优质的师资,为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结构奠定坚实基础;学院设立教学质量与评估部,成立督导团,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估;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另一方面,学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技巧、求职心理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另外,学院开设了“电子精英班”、专业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②职业生涯之“隐性教育”。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领下通过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展职业生涯的“隐性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一方面,学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纳入必修课程,每年暑期在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中开展关注民生热点、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要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开学后进行答辩,通过才能取得相应学分,优秀作品汇总成论文集,在学院网站开通“启明星网”,将优秀作品(论文、图片、视频)进行网络分享。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学生社团这个载体来开展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服务意识。

专业文化素质。大学生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等能力。一方面,学院大力支持学科竞赛的开展,配备专业带队教师组织参赛,每年都有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比赛中取得名次。另一方面,学院积极鼓励学生组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学生申报获批的课外科研立项达百余份,学生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屡获殊荣。近五年学院学生累计获批45项国家专利,发表期刊论文39篇。

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学院要把学生塑造成人格健全、拥有健康身心的人才,因此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学院已经打造出一系列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里仁杯”足球、篮球赛、辩论赛等;“里仁之星”风采大赛;院刊——《华年》;院报——《里仁为美》;周末音乐会已经举办百余期;学生代表队连续几年在国际大学生健美操精英赛中摘银夺金。

(3)生涯规划成长式教育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十报告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人文关怀视阈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尊重个体差异,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个体特点进行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成长。

①职业生涯教育之辅导员引导。学院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需求,使辅导员经过培训都拥有了职业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在入学初指导每名学生填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手册》,让学生通过探索大学目标、职业目标进而思考人生目标,通过学业生涯管理进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准备,使学生从自发走向自觉,在辅导员的引领下开启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大门。

②职业生涯教育之就业指导服务。学院的就业指导咨询中心积极推进“四三二一”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即“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体制;采用“三见面”方法,分别与单位主管、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全员全方位参与就业格局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教务系统密切协作,实现“二配合”,强化就业引导手段;构建“一平台”工程,有效利用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畅通就业渠道。

2.3 工作成效及思考

(1)工作成效

学院近几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20%左右;初次就业率均在90%左右;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技能,使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在由中国校友会网等媒体联合推出的“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上连续多年名列前茅。201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开展的实名调查活动中,学院进入“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行列。

(2)工作思考

人文环境营造。营造一个适宜的人文环境,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至关重要。而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也只有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精神、民主自由氛围、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学识,还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行作为学生现实的榜样,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辅导员还要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不断在新的知识领域中学习并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为解决新形势、新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而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陈德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生涯辅导中的主导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5(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