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篇1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为全面实现项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2010年全县产妇总数为1444人,活产数145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1174人,系统管理率80.52%,无孕产妇死亡数;全县7以下儿童11462人,保健管理10575人, 保健管理率92.26%;3岁以下儿童5267人,系统管理4999人,系统管理率94.91%;新生儿死亡4例,死亡率2.74‰;婴儿死亡7例,死亡率4.8‰,母乳喂养率90.6%。

 2011年上半年全县产妇808人,活产81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716人,系统管理率87.96%,无孕产妇死亡;全县7以下儿童11089人,保健管理10247人, 保健管理率92.41%;3岁以下儿童5261人,系统管理4964人,系统管理率94.35%;无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2例,死亡率2.46‰;母乳喂养率91.26%。

 1、孕产妇系统管理是妇幼保健的重点工作,而高危妊娠管理是孕产妇管理的核心。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为此,全县在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保证孕期监测质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高危妊娠管理上,严格抓好高危妊娠的筛查、随访、追踪、转诊和上报等工作,对重症高危妊娠实行首诊医生报告制和严密的随访跟踪。2010年共筛查出高危孕产妇54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管理率均为100%,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积极开展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儿童保健工作水平。按要求配备了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所需的房屋、设施、设备等,落实了儿童保健人员,能够较规范地开展儿童保健各项工作。在抓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体弱儿童的筛选、随访工作。

    三、认真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切实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1、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

根据《四川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县和卫生院妇保人员参加市妇幼增补叶酸项目培训,同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暨培训会。主要工作通过19个乡镇卫生院和51个村卫生室筛查、发放叶酸药片。截止目前我县已为2070名妇女发放叶酸2070份,随访2744人次,知晓率为86.62%。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1)县政府以及县卫生局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作,实行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积极组织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息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各单位内醒目位置处张贴《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收费标准》及各种具体要求,动员农村孕产妇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并在孕妇保健建卡时,明确告知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2)2009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启动以来,加强对助产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使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采取定期督查与日常监管、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督促助产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广大孕产妇生命安全。规范高危孕产妇筛查、转诊和救治流程,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按“降消”项目方案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生命**”,急救电话(24小时)畅通,为做好全县急危重孕产妇的快速转诊和紧急救治,提供最佳的抢救时机。

(3)我县2009年住院分娩1020人、发放补助29.22万元,2010年住院分娩1110人、发放补助44.4万元,2011年至今住院分娩353人、发放补助14.12万元。

3、“降消”项目

(1)根据《四川省“降消”项目实施要求》要求在省市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于2005年正式启动实施“降消”项目。

(2)领导重视,责任到位,县妇儿工委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与各个乡镇府及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签订了项目承诺书、责任书;卫生主管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县项目办制定了《 “降消”项目实施办法》、《贫困孕产妇救助方案》、《“降消”项目乡镇卫生院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实施方案及技术要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领导小组、死亡评审小组,安排具体信息统计人员,各类机构工作运行状况良好。

(3)每年均安排县乡“三基”培训3次以上,参训人员达到600人次;县乡产科人员脱产进修学习60多次;每年各乡镇对村级妇幼人员“三基”培训考核达3—4次,参训人员共计3325人次,有力提高我县县、乡、村三级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我县降消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2005年至今“降消”项目共贫困救助1038人,贫困救助资金30.88万元,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673人,补助资金33.83万元。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1)根据《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2011年度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了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工作,要求各类医疗单位认真落实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并于2011年1月4日召开了该项目启动会暨技术培训会。

   (2)2011年1月至4月对全县20个医疗机构单位发放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600份,已经检测353份;发放梅毒螺旋抗体诊断试剂1200份,已经检测205份;检测乙肝234份,未检到筛查阳性孕产妇和婴儿。

5、孕产妇急救绿色**通畅

我县地势偏远,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部分村组离乡镇所在地远并且不通公路,同时部分乡镇暂时不能开展产科接生,因此,怎样才能使孕产妇尤其是偏远山村的孕产妇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入院分娩就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这些措施:

(1)在不通公路的村组成立担架队、护送队,人员主要由村、组干部、村卫生员等组成,负责从妊娠开始到入院待产期间的健康教育、督促产前检查、临产时的入院陪护等工作。

(2)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分、地域、交通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暂时不能开展产科接生的乡镇卫生院,其区域内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由临近的能开展产科接生的乡镇医院负责,其他工作仍由属地卫生院负责。

(3)通过电视、标语、传单、短信息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公布孕产妇急救电话,并24小时安排专人值班。

(4)急救车辆、产包、急救药品、人员都到位。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每一例孕产妇由村组到乡镇、必要时到县、到省市的医疗救护都全程护送,使每个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适宜的救助。

四、存在问题

1、我县属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县,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且受传统习惯影响,农村妇女保健意识不够强。

2、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采取切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和方法使健康教育工作长期化。

2、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认真为群众讲解住院分娩和增补叶酸的好处及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争取完成任务。

 3、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相结合,两者相互带动。

 近年来,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妇幼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产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缺乏创新;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滞后等。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产科安全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完善信息管理,提升妇幼保健业务和管理水平,为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篇2

开展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措施。上级各部门制定实施了相应政策和发展规划,多层次、多角度地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妇幼卫生服务条件有了重大改善,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现将工作实践过程和体会报告如下:

1 思 路

为了更好的在我县开展及实施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自2009年项目开始,根据文件精神要求,多次与周边地市各兄弟单位以及全县的各医疗机构、相关部门进行走访、交流、沟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合我们自己的项目实施方案、工作流程、领导小组、技术考核小组以及考核、评估、督导方案等。通过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县民政、计划生育、妇联等相关部门、全县各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使得我县的重大及基本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现已初见成效。

2 做 法

2.1 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 我县根据鲁卫社发【2009】24号通知要求,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展此项目。启动之前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海报等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先期补发了(2009――2010.5.1)之前的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资金,让符合条件的人员持相应证件到县妇幼保健领取。之后全县所有符合项目条件的孕妇,持相应证件到县妇幼保健站办理住院分娩补助卡,并且早孕建册,做完相应产科检查的孕妇持卡无论在全县那家具备产科资质的医疗机构分娩都可以在出院时享受省、市、县配套的500元农村住院分娩补助资金,符合条件的农村产妇在县以外具备产科资质的医疗机构分娩的持相应证件到县妇幼保健站领取。这样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孕产妇的需求,简化了工作流程,方便了群众。2010年发放住院分娩补助5878人,2011年发放住院分娩补助5033人,2012年发放住院分娩补助5209人,三年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发放100%。

2.2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开始采取了各种措施,开发宣传载体并利用中标商提供的宣传光盘等资料,强化对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意义,切实提高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和叶酸服用率。最初与县计划生育部门合作,利用育龄妇女办理准生证的同时发放叶酸,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容易出现漏发和重复发放的情况并且发放、服用、随访等信息登记不及时不完善。通过多方调研论证与县民政部门合作在领取结婚证的同时进行叶酸发放并且把相关信息与乡镇、社区共由他们及乡医负责做好进一步发放、服用、随访等信息登记工作。2010年叶酸服用人数6211人,2011年叶酸服用人数5442人,2012年叶酸服用人数6106人,符合条件叶酸发放率100%。

2.3 35-59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自2009年5月1开始至2010年10月结束,由县妇幼保健站负责,通过妇联、乡镇政府部门召开全体干部项目动员大会,讲解项目要求及开展的相关意义,并且发放了大量的宣传资料,让所有适龄农村妇女做到知情同意。在计划生育部门及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的大力配合下,为全县852个村89900名适龄农村妇女通过走村入户以及计划生育集中查体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共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51例,检出率为56.73,/10万,乳腺癌46例,检出率51.17/10万。大大提高了我县农村妇女对“两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两癌”的早诊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两项基本公共妇幼卫生项目我县于2011年1月开始实施。由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承担。我县有8家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服务中心,具备产科资质的只有2家乡镇卫生院,对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致使产前随访工作和产后42天查体工作滞后。通过给县卫生行政部门汇报与各医疗机构沟通协调后,加强了全县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严格《母婴保健技术许可证》的准入条件,各基层医疗机构充实了相关工作人员。于2011年下半年全部开展了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相关服务规范。但是由于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大部分单位都是由乡医承担,相继出现了访视质量低,相关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为此对各单位加强了师资培训,并定期对乡医培训、督导、检查使工作慢慢步入正轨。0-6岁儿童健康管理。0-3岁儿童结合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途径系统管理率一直在90%以上。但4-6岁儿童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多方与教育部门沟通,在辖区内幼儿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使得在园儿童查体率达到95%,并且指导家长对小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儿童保健指导。

3 效 果

通过三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开展重大及基本妇幼卫生公共项目的

效果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3.1 通过对广大群众的健康教育,充实了人们的妇幼保健方面的医疗知识,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

3.2 提升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及乡医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降低了我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

篇3

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合格镇的创建,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工作机制,落实公共卫生工作措施,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质量,为实现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力争2016年年底通过县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镇检查验收,达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精细、服务规范、质量达标、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居民受益”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落实政策与创新机制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并在项目管理、指导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绩效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本院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建立完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分工协作机制,加强本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一条龙”服务,突出方便群众、医防结合、重在预防的特色。

  (三)坚持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认真按照各项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保证服务数量、服务频次的基础上,重点在做好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价上下功夫,让广大群众真切体会到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实惠,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惠民工程”。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1、镇级:学习借鉴“茨沟”模式,进一步完善“责任医师团队包抓公共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按要求做到管理规范、机制健全、运行良好。

    2、村级:进一步夯实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努力创建2个(宏大村卫生室和展望村卫生室)优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村”,要求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责明确,设施、设备齐全,制度健全,资料完整。

   (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1、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方案。根据各项目管理或实施方案规定和要求,制定各项目管理精细化方案,明确项目作用、项目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方法、资料收集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将任务细化到本院各科室、各村,做到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层层有职责、有任务。

   2、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各种项目检查指导、质量控制、质量考核、信息报告等制度,落实项目培训例会、绩效考核、工资发放和使用公式等制度,规范和公示“责任医师团队”职责及任务,项目服务内容及工作流程等信息。

   3、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奖惩制度。强化镇村级绩效工资考核,根据工作数量和质量,兑现服务补助经费。

(三)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

强化经费用途和管理。严格执行上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专账专户管理,明晰每一笔项目资金数额及用途,规范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合理分配镇村级公共卫生经费比例,2016年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不少于48%。

(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1、规范提供醒目服务。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中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标准、时间、频次、数量等开展相应的服务,做到服务规范、质量可靠、群众受益,项目资料做到不缺项、不漏项,真实可靠。

2、创新改进服务方式。把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融入镇卫生院日常工作之中,坚持防治结合。将医生、护士、中医药等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队伍,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医师团队,结合常见面、多联系,根据辖区服务范围、科学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分片包村,责任到人。探索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巡诊服务、预约服务、签约服务等形式,定期深入村组,同村医一道,为广大村民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提高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效果。健康档案更新及时,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加强老年人慢病筛查和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和孕产妇、儿童的健康管理率,规范随访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加强全人群健康教育、规范开展预防接种、中医药服务和传染病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处理服务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确保服务效果。

  (五)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和满意度。

   1、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开展公共卫生“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使广大城镇居民了解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政策、服务内容及重大意义,提高对各种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2、提高群众满意程度。本院和各村卫生室要充分利用送医下村、上门服务、主动服务的时机,提供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知晓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享受到规定的免费服务。将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之一,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

篇4

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是近期省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实施九项基本、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改善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保证公共卫生平安,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认识,掌握内涵。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第一。充分认识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启动1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立足点就是服务于第一要务、服务于发展,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把这件事情办好了抓到位了就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生动、最具体的实践。

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二。保证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行动。卫生和健康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保证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健康。目前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还非常明显,医疗保证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还较突出,城乡之间居民健康状况差别还较大。实施1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既可有效免除或缓解人民群众疾病,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注民意的执政理念,标明了各级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发展效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态度和决心。所以把这件事情做好了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让最困难的群众、最需要帮助的群众真正受益,得到实惠。

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三。有利于医改重点工作整体推进。人民群众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十分关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标志着医改工作在贯彻落实上取得又一重要进展。启动这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到各级政府在切实履行许诺、扎实推进改革工作,有助于提振群众对医改的信心,从而理解医改、支持医改、参与医改;也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全面推进医改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明更好的条件。

二、切实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统筹兼顾。

今年我省确定要重点实施白内障复明、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重大妇幼卫生、农村改水改厕等6大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依照省卫生厅要求。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污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以及先天残疾等特殊人群,群众受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相关单位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狠抓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努力让群众早得益、早受惠。一是细化工作方案上下功夫。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单位要结合实际,把1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细化,确保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二是健全经费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卫生局要设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公室,积极争取人均15元公共卫生经费,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平安、规范、有效。三是加强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对项目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和抽查,不时提升项目运行质量。

三、找准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切入点,破解难题。

篇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

实施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每个地方政府都必须正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公共卫生项目事关国家民生大计,当前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建设水平,我国卫生部联合财政部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此加以规范,并且财政部也拨出转款用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建设。自2011年起,我国卫生的人均补助已经提高至25元。目前,如何运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制度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建设,成为了基层医疗机构最为重视的问题。

一、补助资金的具体内涵

1、项目支出纳入基本支出管理

国家所实行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补助,在业务管理上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支出管理要纳入到基本的支出管理当中,并且和与之相关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支出规范均被纳入到支出管理的范畴中。我国的财政补助已经非常明显地反映了这一资金支出管理,从财政补助的收治明细表就可以看出这一思路,另外,通过观察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职能,也能够很快确认这一思路。基本支出是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正常运转并维持的最基本资金,任何机构的运行都需要资金支持,最基层的卫生站也不例外。基本支出包含了日常办公费用和人员费用两个主要方面,直接支出只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间接支出,例如分摊的公用支出等。项目支出则是为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完成特定的发展目标而划拨的资金,作为基本支出之外使用,必须专款专用,并单独核算和结报,不能用作分摊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范围与资金保障的服务内容匹配

根据我国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管理规定,补助资金必须用于基层的医疗卫生建设,以及为居民提供统一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使用。也就是说,此项资金必须只能用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上,绝不可以用于其它任何领域。

3、项目补助资金不保障服务利润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资金在发放前必须核准此单位的服务规模、服务质量和人员成本等,服务项目资金必须以满足机构的日常运作为前提,只是为服务成本而提供,不能保障此机构服务的利润以及此机构的未来发展需要。这种资金不同于政府购买的服务,政府购买的服务是要考虑长期利润和机构发展的,而这笔资金只能提供服务机构最基本的资金要求。

4、项目补助标准遵循平均成本的规律

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均服务成本有两大类: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这两项成本均符合平均成本的经济学规律。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一般要服务大量的常住人口,而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配备上却存在缺陷:对于服务常住人口较少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来说,它们的服务数量很少,但为了保证人员在数量和配置上的最低要求,不得不付出相对较高的成本;但对于服务常住人口较多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来说,情况则完全相反。根据我国的相关管理办法,在制定成本补偿的标准时,要适当考虑人均服务成本的因素。

二、明确补助资金的支出途径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分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负起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职责,而其医疗结构在业务支出上分为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在这之中,公共卫生支出由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和重大公共卫生支出两方面组成。目前,我国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纳入到了基本支出管理的范畴,将重大公共卫生支出纳入到了项目支出管理的范畴,如此一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就包含了直接和间接支出。业务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直接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间接支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直接支出。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直接支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资金保障范畴在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在除去了那些其它款项的服务项目和地方政府另增的服务项目后,剩下的就是公共卫生服务的直接支出。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以及其机构的业务支出都应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的直接支出中:主要职员的工资及相关器械的支出为直接支出;兼职或外聘职员要根据其在机构内所承担的工作量占比来确定相应支出。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间接支出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日常运行及维持过程中,往往难以对公共卫生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的间接费用加以区分,这些费用包括了机构后勤工作人员、行政人员的人员支出,还包括了水、电、煤、物业、邮、印刷等办公运行费用。正确的做法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每月底将这些费用全部归纳到待分摊支出费用这一类别,然后再按照职工数及办公面积等进行合理的费用分摊,最终将其计算并分摊至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中。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际支出水平计算

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真实支出标准,应作为当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补助标准依据,当地在进行资金补助时,应补齐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支出。以浙江杭州余杭区为例,为方便计算,该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其记账系统中增添了项目管理的内容,将其划分为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两方面。但凡需要记录,只要选择相应的部分即可,而最后的分摊比例也会自动结转为待分摊支出。以某县为例,该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项目分配如表1所示。

三、结语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是关系到我国社会民生的重要项目,完善对它的补助资金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国民的健康,也不会使国家因此而白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伊金磊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宝云街道卫生院

参考文献

[1]蒋日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4,(10):94-95.

[2]王永新,郑凤春,刘妍苏等.规范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管理行为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9):76-78.

[3]张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3):89-90.

[4]刘加英,隋宏勋,张琪等.日照市东港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与核算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3):19-20.

[5]窦国琴.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专项核算[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30-131.

[6]丁炜华.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5,(5):24-25.

[7]徐桂春.关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0):151-152.

篇6

二、深化医改,稳步推进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规范儿童、孕产妇保健服务券发放和管理工作,实现县区之间服务券的流通使用和兑付结算;妇幼保健服务券发放面向全市常住人口,确保对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全覆盖;推进妇幼保健适宜技术进社区,2012年底实现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服务。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继续开展市级筹资的妇女“两癌”检查和0-6岁儿童“先心病”免费检查工作,完成35-59岁农村妇女和城市低保妇女22000人宫颈癌和11000人乳腺癌免费检查,0-6岁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检查9500名。

三、加强危重孕产妇和体弱儿管理,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在开展孕产妇死亡病例讨论的基础上,建立危重孕产妇报告和评审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危孕产妇的甄别和管理,提高其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危重孕产妇绿色通道管理。对体弱儿扩大专案管理范围,进一步规范体弱儿管理。

四、加强“产前筛查”管理,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积极推进产前筛查工作,加强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产前筛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逐步完善工作机制。

五、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加快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

2012年按照《省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开展县区(市)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评审,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推进妇幼卫生政策保障措施出台和完善,全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六、着力提高市、县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68-02

>>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及建议 迪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核算的现状及思考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与体会 浅谈上海市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与体会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探讨 深刻认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 分析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及体会 探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展 建阳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问题探讨 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浅析基层医疗机构关于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 宾阳县边远山区群众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产后访视的探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浅析加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务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 7-10;http:///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2]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Z】.2009.1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http:///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3] 《全科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材料,主编,杨秉辉。

篇8

对象:3例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病程分期标准。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24(女)、39、55岁,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101.2、34.2、41.7)×1012/L,根据病史,结合骨髓像,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糖检测:3例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晨7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八点半送至检验科检测。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

血糖复查:多次采空腹静脉血,同时测末梢血糖。

结 果

3例患者复查血清葡萄糖仍低于正常,而血糖仪检测的指端全血葡萄糖正常。考虑为假性低血糖,临床医生未行特殊处理。白细胞基本正常后再次复查血糖,空腹血清葡萄糖及末梢葡萄糖均在正常范围。见表1。

表1 3例在院期间各次血糖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讨 论

Kagawa[2]等将白血病假性低血糖定义为白血病患者外周静脉血糖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20-223.

2 Kagawa D,Ando S,Ueda T,et a1.A case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pseudohypoglycemia:correlation between leukocyte counts and blood glucoselevelsl[J].RinshoKetsueki,1987,28(10):1790-1794.

3 张秀明,李健斋,魏明竟,等.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5:75l-752.

4 孙国林,周昭勤,朱联生.两种主要还原性药物对血糖测定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7,6(1):238.

5 王涓冬,潘祥林,陈春燕,张琦,尹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假性低血糖7例报告附文献复习.白血病・淋巴瘤,2004,13(2):112-113.

推进公卫工作要有机遇意识忧患意识

篇9

县人民政府将“农村妇女健康行动与子宫颈癌筛查项目”纳入十大惠民工程之一。扎实做好“农村妇女健康行动、子宫颈癌筛查项目”工作,提高我镇育龄妇女健康水平,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子宫颈癌患病率和死亡率,保护育龄妇女健康,是全镇广大妇女健康的福音。

二、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动员

一是准确摸清、掌握各村已育龄妇女人口基数。

二是确定全镇育龄妇女健康行动与子宫颈癌筛查活动工作日程,对参检对象入户发放重大公共卫生农村妇女子宫颈癌检查服务卡(简称“服务卡”)。

三是安排时间顺序,育龄妇女持“服务卡”、身份证到指定地点参加免费检查。各村妇女主任负责组织工作。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任务

扎实开展好农村育龄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活动,摸清掌握我镇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分布状况、人群结构的第一手调查数据,为下阶段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好妇科病、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各村要切实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协调村组干部做好入户发放“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服务卡”。服务卡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住址)由村委会填写,电话号码与身份证号填写在服务卡左侧下面空白处。卡号(ID)不填写,由项目组人员现场排序。

篇10

为履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赵铱民在震中、震后先后访问调查了震区和震区外的62位市、县级卫生行政管理干部。他痛心地发现,他们竟无一人接受过系统的关于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培训。而医疗系统能在各次重大救灾中有出色的表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过了系统、规范的应急处置培训。

“虽然我们可以原谅和理解这些失误和不足,因为这样的大灾害毕竟罕见,但是,这些教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赵铱民说,“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地震、洪灾、泥石流等频发的多灾国家,此外还可能经常面对重大疫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

为了在未来的灾难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能更高效地组织实施救治,减少损失,赵铱民建议,国家卫生部门应重点建立市、县两级的卫生行政管理干部进行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的履职能力。同时,他就此问题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篇11

一是健全组织。通过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及妇幼保健机构、乡(镇)、村四级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二是强化培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达到沉边盖底;三是注重考核。建立健全以公益性质为导向、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逐级考核新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公卫资金补助、人员待遇相结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突出体系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抢抓公卫工作。

一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不断加快全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同时,注重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二是抓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高效落实落实,组织开展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防治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完善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健全地方性氟中毒等5种地方性疾病的防治机制。做好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控、癌症早诊早治、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四是全面提升妇幼卫生工作水平。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和育龄妇女补服叶酸的实施,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

三、坚持真抓实干,推进能力建设,创新工作局面。

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着眼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不断丰富内涵、提升能力。

一是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加快基本建设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年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通过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规范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效果,保证服务质量,抓好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强化绩效考核,促进提高服务的均等化;三是突出抓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通过规范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推进综合改革,从服务态度的改善、服务环境的美化、服务流程的优化着手,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是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设。

篇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效率、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为基础,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为核心,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动力,以加强医学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的改革重点,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到年末,初步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医药科技创新和卫生人才队伍水平明显提升,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免费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管等。

制定实施并适时充实调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免疫规划、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水平。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1所由政府举办的全民事业性质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村卫生室具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诊治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降低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比例。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全部执行市级统一网上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公立医院按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龙头医疗机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改革公立医院以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运行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建立以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一般诊疗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一般诊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积极推动非公立医院发展,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六)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七)逐步建立全县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创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药品监督四大信息体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八)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根据人员编制、补助标准、服务任务和服务绩效考核情况全额预算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取得的服务收入按照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县财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足额补助,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确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签订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等方式,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渠道给予补偿。县政府按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补助。

四、工作要求

篇13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末,初步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医药科技创新和卫生人才队伍水平明显提升,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免费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管等。

制定实施并适时充实调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免疫规划、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水平。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1所由政府举办的全民事业性质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村卫生室具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诊治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降低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比例。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全部执行市级统一网上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公立医院按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龙头医疗机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改革公立医院以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运行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建立以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一般诊疗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一般诊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积极推动非公立医院发展,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六)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七)逐步建立全县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创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药品监督四大信息体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八)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根据人员编制、补助标准、服务任务和服务绩效考核情况全额预算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取得的服务收入按照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县财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足额补助,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确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签订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等方式,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渠道给予补偿。县政府按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补助。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