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像检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透视: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通过透视看是否是肠穿孔或是肠梗阻;定位取异物;骨折手法复位等等,都离不开透视。透视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出结论,而且费用低。当然,X线透视也有缺点,透视时X线的辐射量较大,尤其对于儿童及孕妇,所以应当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透视检查。
超声:B超是我们最熟悉的另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它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安全无辐射,可以动态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目前在腹部、盆腔,已成了首选方法。用于体检、妊娠过程观察时,更能体现它的优势。还有彩超,除观察疾病的形态学改变外,还可以观察病变内部的血管生长、血流供应情况,对于定性诊断帮助很大。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如先天性心脏病,彩超是常规和必备检查。当然,超声检查也有一定的限度,它的分辨率不高,对病变的识别上不如CT、MRI等其它检查。
X线拍片: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之一。外伤时怀疑骨折,可拍X线片,确定有无骨折及部位,并作为骨折治疗后,观察有无骨痂形成,前后对比,看对位对线以及生长情况。X线平片几乎可以用来观察全身的骨骼系统情况,另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发展过程的观察有较突出的优势。现在医院里的CR、DR是数字化X线拍片的名称。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在颅脑具有独特价值,如对出血、梗塞、颅内肿瘤、脓肿、脑外伤的诊断及治疗后复查,为病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已成为颅脑病变的首选方法。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上,作为X线片的补充,可以明确肺内有无实质性病灶,纵隔有无淋巴结或是肿瘤转移灶。在腹部、盆腔疾病方面,作为B超检查后的一种进一步检查手段,可以观察肝、胆、胰、脾、肾、妇科、盆腔、男性前列腺等的肿瘤、炎症及外伤情况。螺旋CT检查速度快,尤其多排螺旋CT扫描,克服了以往检查的,如用于心脏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与心血管造影效果接近,已成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另一方面,一次扫描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可做三维重建,从而以一种立体的方式显示病变,观察细节,更易为临床医师或病人所理解和接受。
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明显优于CT,不论是颅脑还是脊柱都能提供近乎解剖图谱的清晰图像。在临床上,它可以在病人无任何创伤的情况下,无需病人特殊的配合,清晰地显示血管,诊断血管病变及其它病变与血管的关系。在腹部,其优势是水成像,包括胰胆管成像、尿路成像,可不使用造影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图像,现在已基本取代了原来的胰胆管造影像检查。然而,带有心脏起搏器的人,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此项检查。
介入放射学:是一种新兴的检查并可治疗的方法,它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诊断或治疗。对于肿瘤,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肿瘤缩小,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后复发。恶性肿瘤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者,介入治疗是一种满意的选择,可以进行肿瘤栓塞、化疗,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对于血管性病变,如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胃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肿瘤出血、动脉瘤等,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已成为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介入治疗术已成为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立的第三种治疗方法,其禁忌症是相对的,如凝血功能障碍,全身衰竭、年龄过大、心肺肝功能不良、甲亢及造影剂过敏等。
篇2
情景一
郑老先生突患重病住院,诊断却一直不明。医生先后安排郑老先生做了几次X线检查。儿女们对此很担心,X线对身体有损害已是众所周知,如果需要反复做X线检查,那么有没有一个身体耐受的安全上限呢?比如一年内最多做几次X线检查?
自从伦琴1895年发现X线起, 100多年来,X线设备从最简单的X线装置,发展到数字化计算机化设备(CR、DR、CT等),但其基本原理相同。随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X线电离辐射危害也成为医生和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家对放射辐射危害的认识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过度恐惧,另一种是满不在乎。
X线检查对人体的损害到底有多大?这要视其照射剂量而定。据有关专家测定,胸部正位摄片时,肺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仅为造成人体损伤的单次最大剂量的1/20000。另外,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推算,一次X线摄片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为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有一点值得注意,胸部透视检查的射线剂量是胸部摄片的几十倍,因此应尽量用摄片替代透视。
CT辐射剂量是X线100倍
情景二
王女士因病住院,先做了X线检查,后来医生又为其安排了CT检查。王女士想,既然要做CT,那么能不能直接做CT,而免受X线伤害呢?
CT成像的X线剂量大约是普通X线成像剂量的100倍,但越来越多的CT设备增加了辐射剂量控制措施和低剂量扫描方式,来降低辐射。随着设备的更新,临床诊断率逐步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因重复检查受到的辐射。尽管如此,与摄片相比,CT的辐射剂量还是很高的。合理检查是减少辐射损害的唯一途径,因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检查。
X线摄片检查和CT检查,对于身体不同部位各有优缺点。X线摄片可更好地显示宏观表现,CT则能更好地显示内部细节。有一点可以肯定,CT不能完全代替X线检查,因为两者是互补关系。
准确篇
CT排数越高越好?
情景三
张先生因颈椎不适到医院做了CT检查,拿到结果后发现,自己做的是32排CT。同事告诉他,CT排数越高,检查越准确。张先生认为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够准确,计划着到另一家医院再做一个64排的CT检查。
排数代表CT内部安装探测器的数量,排数越高,接受射线信号的效能越高,可以加快扫描速度,提高图像质量,缩短患者受辐射的时间。多排(层)螺旋CT与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相结合,能使人体内的器官以立体的、高分辨率的形式显现出来,更真实、清晰地显示病变。但是,设备只是医生使用的诊断工具,一些基本的常规检查并不需要使用高新设备,也能达到诊断要求。此外,再先进的设备也要合理使用,同时结合影像医生丰富的经验,才能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
MRI与CT孰优孰劣
情景四
祁先生在驾驶车辆时发生交通事故,医生怀疑其有颈椎外伤,因此给他同时安排了CT检查和MRI检查。祁先生心里琢磨,两个检查做一个不就行了吗?有必要同时都做吗?
各种检查方法都各有其适应证,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有时要一起使用才能准确地对疾病作出鉴别诊断。CT和MRI也是各有特点,比如CT有辐射,而MRI没有;CT成像快,MRI却成像慢,因此CT更适合于急诊检查;CT空间分辨率高,能更好地显示细小的结构;MRI的组织分辨率好,更适合软组织的检查;CT对骨质和钙化的显像更好,而MRI对骨质和钙化则显像不清晰。
在颈椎外伤的检查中,CT更好地显示复杂骨折的骨质情况,MRI更好地显示脊髓的损伤情况,二者结合则可完成全面诊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医生会在诊断过程中给患者更合理的建议。
CT适用急诊检查
情景五
赵女士的母亲因突然出现侧肢瘫痪,被救护车紧急送到了医院。医生简单检查后,安排其尽快做CT检查。赵女士认为,医生抢救过于敷衍,只会乱开检查单,因此心生不满。
CT检查简便易行,安全、无创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各种急症的急诊检查,对包括中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各种急腹症和全身外伤都有极佳的诊断效果。虽然CT是一种有射线辐射危害的技术,但正是CT的应用,使无数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逐步普及到县以下医院,CT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降低生活质量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根据病因不同,该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由于二者的治疗方法截然相反,一旦误诊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在CT问世之前,临床医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率仅为67%左右,而CT的应用将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提升到接近100%。对中风患者进行CT检查,虽然患者会受到一定量的射线辐射,但是其生命却能得到挽救,所以CT检查十分必要。
PET检查肿瘤最敏感
情景六
魏女士的两名同事近期都被检查出患了癌症。魏女士因此终日担心,她怀疑自己身体是不是也有问题。听朋友说,有一种检查叫PET,做一次就能查出全身的肿瘤。魏女士也想尽快去医院做一次。
PET是目前最昂贵的影像学技术,也属于有射线辐射技术,其一次检查费用在万元左右,我国现行医保不予报销。但是PET能在活体显示代谢情况,而且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在肿瘤的良恶性分级、肿瘤分期和发现恶性肿瘤的全身转移病灶方面有价值。
由于PET的空间分辨能力不足,显示组织器官的清晰度还不够,近年又有将PET和CT集成一体化设备的PET-CT问世。该设备既能敏感地显示肿瘤等病变的异常代谢改变,又能利用CT的高清晰度把病灶准确定位,受到临床的欢迎,尤其在肺周围性孤立性结节评价方面有较高价值。
提示篇
检查前准备很重要
做各种检查都有相应的一些注意事项。既要保护患者,又要保证影像质量,这都需要医患的密切配合。这里只简要提出几点常识性注意事项。
做X线摄片时,患者应按医师要求做好检查准备工作,如除去项链、胸罩、发辫、膏药等可能造成伪影的东西。
篇3
TCD:是一种无创性检测颅底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诊断技术,检测异常率在60%以上。由于 ①TCD无创性穿透颅骨,直接获得颅内动脉包括will's环的血流动态信息。②对VB2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作出诊断评价。③由于颈内动脉系统缺血也可产生类似VB2的表现,因此可鉴别诊断。VB2在TCD中有如下表现:①平均血流速度减慢。②搏动指数增加(p2):p2是反映周围血管阻力的指标,p2高于正常值上限时,表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③供血指数(SB2)降低:因TCD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因此可对VB2进行随访观察,但无法检查其小分支的血流情况,并受颅骨厚度、颅内动脉走行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仍需参考其他检查。
CT脑血管造影:CTA具有无创性、检查方便、易于推广普及的优点,具有灵活方便的三维后处理功能,既可单独显示血管,又可同时显示血管邻近结构,可作为VB2的重要检查手段,但其应用未得到DSA证实。Brund等于CTA及TCD在急性基底A缺血的患者紧急评价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CTA在可行性和确诊性方面更优于TCD,尤其对基底动脉近端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高。CTA诊断椎动脉夹层分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8%、98.5%、95%和100%。证明CTA是诊断椎动脉夹层分离的一项敏感和精确的检测技术,因此可将CTA作为VB2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MRA:是近年来影像学快速发展而形成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分辨率高,适合二级以上血管病变的检查,对VB2的诊断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登记处对MRA及DSA进行比较后发现:MRA在检测基底动脉的狭窄敏感性高于椎动脉;另外MRA具有无创性,无需注入造影剂,操作简单安全,因此MRA是后循环的可行性检查,但MRA反应的血管解剖结构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可将重度狭窄报告为闭塞,空间分辨率低于DSA,存在假阳性,因此MRA评价VB2应进一步完善。
DSA: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直观表现血管走行和血流状态,准确测量血管内径,指导治疗,优于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造影为金指标,为具有高危因素的单纯性眩晕患者的评价及干预治疗提供有利的证据,但DSA存在有创性,因此不作为VB2的首选检查方法。
放射性核素成像:目前只有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能够测定CBF和客观反映脑组织代谢情况,因此可作为诊断VB2的金标准,但价格昂贵,极难普遍开展。有人研究70例VB2患者,行99mTc-ECDSPECT脑血管灌注显象,并于CT及MR2对照,结果SPECT诊断阳性率为90%,CT88.2%,可探测缺血后存活的脑组织。
CDFI:经颅CDFI是评价颅内动脉血流的一种重要的非创伤性方法,诊断颅内后支椎动脉狭窄的敏感性高达90%,特异性达75%,具有以下特点:①较好的显示血管内径,判断椎动脉有无狭窄。②可显示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③检测血管内血流情况。④迅速了解血管的组织结构。走行和血流动力学信息为诊断VB2提供可靠的依据。
小 结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从不同角度反应VB2病理生理学变化,结合症状,合理应用各种检查方法,可提高临床确诊率,对VB2的诊断、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
篇4
物理学的很多新理论都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带来了革新,X射线、激光、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技术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借助于某种能量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篇5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MRI 检查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60岁,平均26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半年。肿瘤生长部位:生长局限于桥脑8例,延髓3例,中脑2例。弥漫生长的有2个部位者17例,其中桥脑、延髓9例,桥脑、中脑6例,桥脑、小脑1例,中脑、丘脑1例。
1.2 方法
检查设备临床研究使用VISART 1.5T扫描仪,利用头部扫描线圈,FOV为22mm,扫描层厚为6mm,矩阵为256×192,进行常规冠位、矢位和轴位扫描。
2 结果
MRI上颅内肿瘤常出现密度和信号的异常改变,这种异常改变是与正常脑组织密度相比较而言的。MRI检查时,同样,肿瘤信号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较,亦可分为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和混合信号四种。MRI虽有一定的数值来代表其信号强度,但由于该数值常受机器场强、机器型号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病例各种机器所测数值也不一致,因此一般诊断时都不测此数值,而只依靠目测做一相对的比较。颅内肿瘤的密度和信号的改变,可反映肿瘤组织本身情况以及继发的坏死、囊变、出血、钙化等,根据这些改变常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肿瘤的性质。如在生长较快的肿瘤(如III、IV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转移瘤)中心常出现坏死、囊变。肿瘤出血多与肿瘤侵蚀血管和肿瘤内血管形成不良有关。某些肿瘤特别好发出血,如黑色素瘤、绒癌、转移癌等。肿瘤钙化常出现在少突胶质瘤、颅咽管瘤、星形胶质细胞瘤、脉络丛状瘤等肿瘤中,尤以少突胶质瘤钙化最为明显。此外,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及边缘情况,在肿瘤定性诊断中亦有重要意义,如转移瘤常为多发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常呈不规则状且边界不清。
颅内肿瘤MRI造影检查,是显示肿瘤特征的另一重要手段,有时可起决定作用。现常用的CT造影剂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碘剂水溶液;常用的MRI造影剂为GdDTPA。这些造影剂对肿瘤组织的增强原理,CT和MRI相仿,主要取决于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血脑屏障情况,多数恶性或偏恶性肿瘤均有血脑屏障的受损,如果该肿瘤血供丰富,则在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大量造影剂经受损的血脑屏障外溢,而使肿瘤增强[2]。因此,肿瘤越是恶性,其血脑屏障受损越重,增强越明显,这种情况如III、IV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转移瘤等。但有时肿瘤尽管有明显血脑屏障受损,但血供不丰富或无(如肿瘤中心坏死、囊变区),则可不出现增强。有些良性或偏良性肿瘤,尽管无血脑屏障损害,但其血供非常丰富,而且肿瘤内血流缓慢,因此,单位体积内血流量增加,注射造影剂后,肿瘤组织的造影剂含量亦增高,故出现增强。此时肿瘤的增强程度与恶性程度不呈正比,这种情况见于脑膜瘤、神经鞘瘤等。正常垂体本身无血脑屏障,因此在注射造影剂后的即刻扫描,正常的垂体组织往往会出现明显增强,而这时腺瘤组织相对增强不明显,显示为相对低密度或低信号区。
3 讨论
颅内肿瘤无论大小,一般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占位征象,而引起颅内正常结构的移位。在MRI检查时,这种正常结构的移位往往是定位,乃至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造成这种移位的主要原因有:①肿瘤本身的体积;②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③肿瘤周围胶质增生;④肿瘤引起的脑积水。前两者是主要原因,尤其是脑水肿,有时病灶较小,而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因此正常结构的移位也很明显[3]。
颅内肿瘤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因此正常结构的移位随肿瘤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分述如下:额区肿瘤包括额叶脑实质、矢状窦旁、前颅窝底等处脑内、外肿瘤。常影响到侧脑室额部及体前部。当肿瘤较小,而且位于额底、额极等处,由于远离侧脑室,可不出现侧脑室改变,当肿瘤较大,而且位于额叶中、后部或位于额叶深部时,侧脑室改变较为明显,在MRI图像上表现为患侧侧脑室额角及体部受压变形、狭窄,向内、向后方移位,严重时可引起侧脑室前部闭塞;肿瘤对侧侧脑室常可因室间孔受影响而扩大;第三脑室变窄和向对侧移位。顶区肿瘤包括大脑顶叶脑实质、矢状窦旁、顶叶凸面的脑内、外肿瘤。常引起侧脑室体后部和三角区的改变。在MRI图像上表现为患侧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受压变形和向对侧移位,病灶较大时第三脑室常同时受压而变窄和向对侧移位。但顶叶肿瘤常涉及附近地区,即顶额、顶枕或顶颞区,顶额区肿瘤多影响侧脑室体前部和额角,而三角区可扩大;顶枕区肿瘤则首先影响侧室三角区,使三角区变狭、缩小,侧室内的脉络丛钙化斑或注射造影剂后的增强影常向内、向后移位,两侧不对称;顶颞区肿瘤常使患侧侧脑室体部上抬,颞角下移和扩大。枕区肿瘤包括枕叶脑实质、天幕、横窦和大脑镰后部肿瘤,常引起患侧侧脑室后角、三角区以及脉络丛的改变。在和MRI图像上表现为病侧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狭窄或闭塞,有时可发生前移;患侧侧脑室内的脉络丛影(钙化或增强影)亦随之移位,两侧不对称。患侧侧脑室下角常因后部向前倾斜而缩短或因脑脊液通路受阻而扩大。第三脑室后部可轻度受压和稍向前移。颞区肿瘤包括颞叶脑实质、蝶骨嵴、中颅窝等处的脑内、外肿瘤,常影响到第三脑室、侧脑室体后部、侧裂池和侧裂动脉等解剖结构。在MRI图像上表现为第三脑室受压变窄和对侧移位;侧脑室下角向上和向内移位,并发生狭窄变形或闭塞。当肿瘤位于颞后时可见侧室下角后部受压变窄,而其前部反而扩大。颞叶内肿瘤常引起同侧侧裂池变窄,失去正常形态,甚者可完全闭塞。在增强后行MRI检查时,有时可见大脑中动脉的侧裂主干向内、向前移位。颞深部肿瘤常可造成对侧侧脑室扩大。鞍区肿瘤包括鞍内、鞍旁、鞍上及第三脑室周围的脑内、外肿瘤。常影响到鞍上池、脚间池、第三脑室、侧脑室、侧裂池和脑干等结构。在MRI图像上可见,当鞍内肿瘤向鞍上发展时,首先突入鞍上池,使之变小,部分或完全填塞;肿瘤继续增大可引起第三脑室前下部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受压变钝和缩短,第三脑室变形或闭塞;严重者可压迫室间孔,造成单侧或两侧侧脑室扩大。鞍上肿瘤如颅咽管瘤、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等均可造成上述改变,只是对鞍内影响较小,而鞍上影响更大。鞍区肿瘤向后发展时,常造成脚间池填塞,脑干及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受压移位;有时肿瘤可沿斜坡向后发展,而造成桥前池填塞。
【参考文献】
篇7
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存在一定价值。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探测器进行接收X线管发射出的X线束,实现所选人体层面多方向扫描及X线量的测定,再经转换器转换,最后在显示器上得到CT图像。乳腺癌的CT表现按照病理分型呈现不同的影像表现,即肿块型和浸润型。肿块型主要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肿块,病灶的边缘清楚或模糊均可见,病灶位置多以外上象限常见,且大多数呈分叶或毛刺状。平扫密度与正常腺体组织相似或稍高,增强扫描时呈明显强化,主要是由于乳腺癌组织血供丰富,表现为“快进快出”型曲线。CT增强扫描的应用,可以直接显示乳腺癌的肿块、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以较好地显示周围淋巴结,扫描的同时还可发现肺部及胸壁的转移病灶,对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检测术后复发也有其优势。有专家提出,当增强扫描前后CT值变化超过50Hu时即有恶性病变诊断价值[12-13]。浸润型的乳腺癌表现为乳腺内无明确的肿块影,局限性片状稍高致密影,边界不清,且可见蟹足样改变,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导致皮肤受到牵拉、内陷。近年来随着CT薄层扫描及乳腺CT三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CT薄层扫描可以检出直径<0.2cm的病灶,同时可以评价腋下及胸骨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三维重建显示病灶立体空间形态结构,从而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CT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可发现致密型乳腺中的病灶,能有效鉴别实性、囊性、脂肪及肿块,并且准确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及部位[14-15]。临床影像检查中,由于CT检查的辐射剂量较大,易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无法发现早期微小钙化灶,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16]。
3乳腺MR检查
随着MR检查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R检查是乳腺癌综合诊断的必要手段之一,特别是高场、超高场设备的快速普及和乳腺专用线圈、快速成像序列的应用,使乳腺癌MR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MR检查的原理是通过磁与无线电波的转换,实现人体不同平面的视图。常用乳腺MR成像技术有除脂抑制序列的T1WI、T2WI、动态增强MR、弥散加权成像。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波谱分析(MRS)、MRI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7-19]。乳腺癌MRI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的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状,可见“蟹足”或“星芒”状改变,毛刺征常作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形态学征象,其灵敏度可达80%。从MR信号上分析,T1WI上无论乳腺良、恶性病变均呈现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等或略低信号。这是由于组织含水量不同导致,当含量较高时,T2WI呈高信号,低时为低信号。当病灶内出现囊变、液化、坏死、合并出血或纤维化时,表现为混杂信号[20]。乳腺癌MRI动态增强表现:肿块型乳腺癌肿块内部呈现不均匀强化,常提示恶性病变,肿瘤的边缘和分隔不规则强化常倾向为恶性。非肿块型乳腺癌呈现指向的不连续或不规则线样伴有分支状强化,常提示此种早期乳腺癌起源于乳管(70%~80%)。三角形或锥形强化灶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在MR动态增强中,病灶形态特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定、扩散加权成像(DWI)等结合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TIC的快进快出型多提示恶性。DWI是观察活体水分子微观扩散运动的成像方法,通过ADC值进行量化分析,判定病变的良恶性。Furman-Haran等通过研究证明,良性病变时ADC值较高,恶性肿瘤由于血供丰富,较良性肿瘤血管含量高,因而ADC值降低。ADC值的大小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正常组织,但良恶性病变ADC值有重叠。TIC与ADC值两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有效诊断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21-22],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MRS主要是根据体内胆碱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进行波谱分析来诊断乳腺癌。由于恶性肿瘤组织内细胞代谢旺盛、增殖迅速快、细胞膜的合成及转运增加,导致乳腺MRS检查呈现异常升高的胆碱复合峰。对浸润性导管癌有更高的灵敏度,明显优于CT、钼靶的影像学检查[23]。磁共振弹性成像(MRE)与超声弹性成像判定相似,是定量测量组织力学特性的新型非创性的成像方法,MRE是利用机械波定量测量组织硬度[24]。乳腺癌患者的病变组织硬度较良性病变或正常的乳腺组织高[25]。MRE可作为DCE-MRI的重要补充检查,对可疑病变区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26]。乳腺MR检查优势明显,具有高分辨率,检查安全、无电离辐射,肿瘤检出率高,对发生在致密型乳腺和置入假体后的乳腺肿瘤,双侧乳腺可以同时成像,且在任意方向成像,不受患者体型和病灶位置的影响,近年多序列的应用使乳腺癌的诊断提升到一个新高度。MR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如良、恶性病变的表现上有一定重叠性;MR检查对钙化不敏感,而微小钙化恰恰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力依据。相信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乳腺MR在乳腺癌的诊断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4乳腺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目前乳腺疾病诊断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具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无创的优点。近年超声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乳腺疾病尤其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射设备将超声波射入体内,再经过人体组织对其产生不同声阻抗的反射和衰减,接收强弱不等回声,反映出人体的断面超声图像。多普勒效应是利用移动的超声波信号产生频移或差频,探测人体的血流信号[27-29]。乳腺癌的声像图具有以下特点:肿块型乳腺癌肿块内可见微小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多呈实性衰减暗区,导管内有簇状的细点状强回声,多不伴有声影;浸润型乳腺癌的病变组织以不规则浸润性和伴有反应性增生的周围组织为特点,肿块呈低回声,其形态多不规则,边缘呈毛刺状,在肿块后方有回声的衰减。有学者研究表明,病灶的“形态不规则”是乳腺癌最为常见的表现,其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可达89.9%,被认为是诊断乳腺癌敏感度最高的超声征象[30]。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应用不仅能够准确地判定乳腺癌的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而且结合彩色多普勒提供信息判断乳腺肿块的血管分布情况和获取血液动力学指标来判断病情。根据乳腺超声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标准对乳腺肿瘤超声表现进行描述,进而作出相应评估分类。未完成评估者为0类,尚需其他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完成评估者分类:1~3类考虑良性可能,4类及以上为可疑恶性,类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6类为活检证实的恶性。肿瘤多发患者其评分以最高评分为准[31-3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准确率,而且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近年来超声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三维超声成像通过三维空间成像和数字减影技术,进而充分、直观地显示肿块血管数目、形态及分布情况,为指导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弹性成像技术根据不同组织间弹性系数不同,用图像色彩的不同客观地反映组织的硬度,以此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有研究数据表明,乳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还有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其能获取病变组织细胞学及病理学信息,为临床做出更明确的诊断[34]。超声检查具有经济、简便、无痛苦、无损伤的特点,可通过的超声检查,显示内部层次及细微结构,对致密乳腺具有X线检查不能辨别的优势,帮助排除肿瘤的可能。其不能使微钙化点显像,而微细钙的沉积是乳腺癌的第一指征。因此还须联合钼靶、MRI、穿刺活检病理等其他检查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篇8
X线影像诊断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和广泛的临床诊断手段,对X线产生的危害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据英国一学者经过30多年的研究,指出人类自身各种行为活动中,危害最大的是吸烟,第二是CT检查,第四是X线透视,因此X线对人体造成的巨大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我国医疗临床来看,由于人们对X线照射的危害性重视不足,因此存在着过度照射的现象,有研究表明:通过对26170例普通X线受检者受照部位进行分析,筛选出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照射的部位。有5495例受检部位为重复照射,占21%;有4710例受检部位为不需照射,占18%[1]。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X线检查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1 X线过度影像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对人体的危害
1.1 X线透视过度检查 X线透视检查在我国应用的非常普遍,直到今天还在大批使用,包括一些大医院,入学、招工、参军、常规胸部体检仍在大规模使用。普通体检中X线胸片和胸透等常规检查成为体检的“保留节目”。过频、过度检查对健康无益,尤其对于怀孕初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来说,这种放射线体检对胎儿产生致畸影响。即便对正常人来说,这种伤害虽非短期所能显现,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已很低,那么作为肺结核等肺部疾病主要诊断手段的X线胸片,在正常体检中已不重要,没必要让那些健康的员工在享受体检福利待遇的同时,每年都被放射性X线照射一次。一次胃肠X线检查接受剂量又要比普通X线透视要大的多,而每年一次的的胃肠体检就会接受到更多的X线剂量,对身体更加有害。
1.2 乳腺X线过度检查 乳腺肿瘤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乳癌已成为妇女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许多单位出于对女职工的关爱,与X线透视一样每年都进行一次乳腺X线体检。与自我检查、医生触检和活组织切片检查相比,X线照射确实能更早发现乳部肿瘤,但很少有人知道乳腺X线照射的放射危害。在美国,接受X线照射的女性人数越来越多,每年有3000万到4000万妇女接受乳腺X线照射,但美国每年有3000到5000名妇女罹患放射线导致的乳癌,引起美国公众的焦虑和担心。不少专家指出,X线照射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被低估了,一些医生已建议普通的健康妇女在做常规乳房检查时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乳腺X线照射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一大问题。为保护妇女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做出规定:对妇女乳房的X线照射放射总量每次不得超过300毫雷姆,而此前这一数字为360毫雷姆。每吸收一千毫雷姆放射线,患乳癌的概率就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健康妇女而言,接受乳腺X线检查得不偿失。因此在接受乳腺X线检查之前最好“三思而后照”。而对年轻女士来讲,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更快,对放射物的照射更加敏感,何况年轻女士罹患乳癌的可能性不大。
1.3 CT过度检查 CT的检查越来越普遍,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快捷、成本相对便宜,而且不会令患者感到痛苦,其生成的三维图像清晰度很高,对医生迅速诊断肿瘤、出血、梗塞、血管和其他病症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许多大医院已把它作为一种常规检查。CT检查归根到底也是一种X线检查,对人体有极强的辐射性。一次对胸部的CT扫描,辐射量就达到10~15毫西弗特,相比之下,一次常规的X线胸透辐射量为0.01~0.15毫西弗特,乳房X线照射的辐射量为3毫西弗特,牙齿X线照射只有0.005毫西弗特。 辐射量因机器和人而异,过去是单层CT,现在是多层CT,目前还有320层,速度越来越快,理论上来说患者接受的剂量应该越来越小,但医生为了方便诊断经常进行大范围扫描,接受的剂量反而比以前更多。胖人比瘦人需要更强的辐射--而辐射造成的危害能够不断累积,贯穿人的一生。一份最新的美国研究报告警告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于CT扫描技术的滥用导致两千多万美国人特别是儿童,遭受不必要的X线的辐射,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有高达2%的癌症病例可能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造成的,虽然一次CT扫描就导致一个人患上癌症的风险不大,但长期累积下来给公众健康带来的危害就很大。统计数据显示,自从1980年以来,美国人接受放射性扫描(其中大部分是CT扫描)的平均数字增加了一倍,此前有研究指出,三分之一的CT扫描是不必要的,医学界严重关注CT扫描技术的应用,也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个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议题的关注。
2 降低X线影像诊断在临床中对人体的危害的对策探讨
可以看出,由于检查的种类和频繁度不断提高,接受X线、CT检查次数和总的辐射剂量的不断增加,对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现在人类遭受的辐射,其中一半来自医学辐射,但这个比例过去只有六分之一,当时首要辐射源来自自然环境。因此为了更好的防护患者和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对于因过度照射引发的疾病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①国家立法,规范X线、CT检查:特别是一些健康体检项目,2006年卫生部已明确禁止X线透视作为一种常规体检项目,这将对以往每年都进行X线透视体检的人群起到积极有效的防护作用,因此,严格遵照卫生部的规定,成为每一个临床医生的应尽的义务。②先进技术替代:由于X射线对人体造成的巨大危害,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能不用X线进行体检的尽量不用,影像诊断技术飞速发展,从降低辐射危害上来说,用超声波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体检,可有效的降低辐射危害,因为这两项检查相对来说更安全,不会对人造成辐射,像乳腺的核磁共振成像完全能代替X线检查,只不过价格高了一点,有些患者不太容易接受,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成本必然降低。③降低照射频率:目前,X线影像诊断还是比较重要的手段之一,由于X射线的危害在人体中可以富集的,危害也是长期的,因此,除临床中确实要进行X线、CT检查的,也要在种类和时间上进行严格控制,不要过于频繁,特别是健康体检每年一次,可以改成两或三年一次,再辅助以其他的诊断方式以降低辐射的危害。④做好辐射防护:辐射防护能有效的降低X射线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卫生部2002年1月3日的《国家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用放射线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定,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临近照野(近似于照射范围)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就是说在X线线检查时,医生应主动向患者提供防护服,同时对陪护人员也应有必要的射线防护措施。医院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应提供人性化关怀,医生也不要怕麻烦,该对患者保护的部位一定要保护,同时对陪护人员也一样要保护。在CT检查时以检出疾病为主要目的,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大范围扫描。⑤建立X射线检查档案:X射线的检查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的,不易过于频繁,目前情况下也不能全部替代,因此,建立个体化的X射线检查的档案,有助于全面了解个体的射线照射情况,降低过度X照射造成的危害。
3 讨论
篇9
1.2方法
所选的10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实施CT检查,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的6h内实施CT检查。在本院CT室内,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全颅脑扫描(层厚为10mm、层距为10mm),当扫描区域发现有异常影像学改变时,对异常区域实施增加5mm的薄层扫描。所选的100例患者均在发病24~48h后,重新进行全脑的CT扫描复查,并和入院时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100例患者CT全脑CT扫描结果显示:提示为脑左侧病变患者55例、提示为脑右侧区域病变患者26例、基底节区域病变患者15例、小脑区域病变患者3例、桥脑病变患者1例,上述患者均为病变所在区域的脑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缺氧相关症状和体征。在本组100例患者中,68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影像学异常(所占比例为68.0%),其余32例患者CT检查结果提示为阴性,没有影像学异常特征。CT检查影像学异常主要表现为灰白质的分界模糊,患者的脑沟出现轻度狭窄,脑回出现不对称表现,脑室可因为被挤压而出现变形征象。本组100例患者中,脑部出现3种以上的影像学异常特征患者共64例(所占比例为64.0%)。
3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对脑梗死的诊断手段较多,特别是影像学方面的检测设备较多,如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DSA)等,上述检查手段均可不同程度的获取脑梗死区域方面的影像学改变征象,但核磁共振、DSA等设备操作较为复杂,且检查成本较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而CT影像学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成本患者尚可接受等优点。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而脑梗死是脑部血管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当脑组织缺血1h后,细胞因为缺氧而出现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内钠离子水平改变而导致脑细胞水肿,当脑部缺血6h后,脑部可出现血管源性的水肿,脑组织中的水会增多而导致肿胀程度提高。在本组100例脑梗死患者中,68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影像学异常,占68.0%,其余32例患者CT检查结果提示为阴性,没有影像学异常特征,占32.0%。所以在脑梗死发生的早期,对此类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大部分患者能够在脑梗死早期发现脑部影像学改变,但要注意其影像学改变特点,如脑中的灰白质的分界模糊不清,患者的脑沟出现轻度狭窄,脑回出现不对称表现,脑室可因为被挤压而出现变形征象等,这些是影像学异常特征。在对患者进行早期脑梗死诊断中要注意上述特征。
篇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21-01
1颞颌关节及颞颌关节疾病(TMD)
颞颌关节(TMJ)又称颅颌关节。位居颅底,与中外耳及乳突毗邻,与牙颌系统续连。由颞骨的关节面、下颌骨的髁状突、关节盘、滑膜、关节囊构成,结构精细,运动复杂,是人体唯一具有转动和滑动双侧联动关节。在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沿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TMD发病率很高,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三方面: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关节弹响及杂音。影像学检查是为了准确了解关节盘、关节盘及关节囊的变化,特别是关节盘与髁状突的关系,以方便临床清晰的了解病变情况及正确的治疗。
2TMD影像学检查
检查包括颞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片)、矫正颞颌关节侧斜位片、髁状突经咽侧位片、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矫正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曲面体层摄影片、普通颞颌关节造影检查、关节造影后动态X线录像检查技术、数字减影颞颌关节造影检查、颞颌关节CT扫描、颞颌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
2.1普通X线检查:由于髁状突水平角和垂直角个体之间差异较大,采用标准颞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此投照方法检查受限。矫正颞颌关节侧斜位片,检查之前须先拍摄颅底位及头颅后前位片,或双侧关节正位体层片,以测量出髁状突的水平角和垂直角,髁状突经咽侧位片,为英国关节病专家TollerPA[2]首先提出,此投照方法可以避免髁状突与颅骨影像重叠。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及矫正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在显示关节间隙和关节窝、髁状突形态更进一步。曲面体层摄影片显示髁状突也更为满意。有些学者采用X线胃肠机改良颞颌关节摄片法,可获得较好的图像。孟娟红[3]等对350例TMD的病人用曲面体层片、许勒位片、经咽侧位片这三种常规X检查,认为许勒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62%、96.64%和86.97%。
2.2颞颌关节造影术:1944年Norgaard首先报告颞颌关节造影术并于1974年发表专著以来,颞颌关节造影术得到了较广泛推广和应用。颞颌关节造影按造影部位分为关节上腔造影和关节下腔造影两种,普通关节造影只能拍摄静止的造影图像,而采用造影后动态X线录像,则可作连续的动态观察。对关节盘穿孔、关节盘移位及旋转移位的改变,显示更加清楚。
2.3数字减影颞颌关节造影:是将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常规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方法。将与造影图像无关的其它影像均予消除,使造影图像更为清楚。特别是对于普通关节造影怀疑有关节盘穿孔而不能明确诊断时,更为适用。如能结合动态X线透视观察或动态X线录像观察,则对关节盘移位等可以作出更为可靠的诊断。
2.4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关节骨性结构的病变,如行关节造影后,再进行关节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检查,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用多排螺旋CT扫描(MSCT),在多层面后重建(MPR)图像上对TMJ骨性形态、关节盘的厚度、关节间隙进行测量。测量髁状突左右径、垂直倾斜角、水平倾斜角,关节窝前、后斜面倾斜角,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内外径、前后径、深度,关节窝顶骨至厚度。三维C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立体成像技术,采取仰卧横轴位及俯卧冠状位两种扫描方式,扫描机无倾斜对颅面部病变区采用3mm层厚连续扫描。经3D软件处理,获得三维CT照片,重建层厚1mm。三维CT更加直观详细的了解髁状突和关节窝的空间位置关系。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CBCT),使用CBCT进行颞颌关节检查,对扫描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颞颌关节开、闭口多层面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依据CBCT图像上存在髁状突磨平、硬化、骨质增生、破坏、囊样变等表现,观察更为清晰。
2.5MR检查:80年代中期,国外MR检查已成为研究和诊断TMJ疾病,特别是TMJID的首选方法。我国目前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2WI和T1WI、梯度回波FLASH2DH和质子加权扫描,认为以质子加权扫描、3mm层厚影像最为清晰,可以较好地显示关节盘位置、形态、功能和运动方式的改变、关节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关节硬组织和骨髓的改变、关节渗液的改变等,为首选的最佳方法[4]。
篇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影像学检查在疾病诊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合理选择针对某一位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检查方法,一方面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疾病,尽早解除患者身心方面的痛苦,另一方面能够尽量减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尽可能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遭受的痛苦与伤害。
2 合理选择针对某一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为正确诊断疾病选择针对某一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虽然是必要的,然而较为详细的病史询问以及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及重要部位的体格检查,才能对患者的疾病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从而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上少走弯路,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减少检查设备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与伤害。
为合理选择针对某一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我们有必要对常用的一些检查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应症与禁忌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常用的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普通X线检查、CT、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等。
首先说普通X线检查(包括普通X线透视和摄片以及造影检查),普通X线检查,它是利用X线的穿透性、荧光特性及感光特性,实现在荧光屏和胶片等成像媒介上实现成像的一种检查手段,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一种检查方法,而且检查方法简单,检查结果出来的也较迅速,基本上能够满足一般常见疾病的诊断需要,如一般的骨折,肺部的炎症、肺结核等。它的缺点是图像质量欠佳,密度分辨率低,属于二维平面成像,对一些疾病检出的阳性率低,检查的特异性也不高,而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较大,还有X线辐射会对患者及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损害,当然这些可以通过加强防护、提高成像介质的敏感度加以改善,目前逐步广泛使用的CR、DR成像技术,使普通X线的这一缺点得到大大改观。
CT,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人类在使用X线成像用于临床诊断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了X线使用效率,它也是利用X线成像,且明显优于普通X线成像,它是利用计算机控制下的X线横断体层摄影,避免了人体前后、左右重叠对图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图像质量,尤其是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对细微疾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在计算机上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的黑化度、对比度进行后处理,可以获得比原始图像更为清晰、对比度更高的图像。利用CT值的测量,量化分析,在病灶的性质鉴别方面可以获得比较有价值的信息,如鉴别一个颅内高密度病灶是新鲜的出血还是钙化等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三维图像重建,获得多部位、多平面、多层次的图像,使病灶的显示更为清晰、直观。这些都是普通X线成像无法实现的。它的缺点是空间分辨率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专业人员对横断解剖比较熟悉,而且价格相对较高,并且也存在X线对患者及工作人员的辐射损害。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软组织器官特别是颅脑、肝、肾、胰等实质性脏器的肿瘤有特殊的诊断价值,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也有一定的价值。
磁共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并普及较快的一项影像学检查手段,是继CT之后影像学的又一次突破,它与CT相比又有独特的优点如成像参数多(质子密度、T1、T2弛豫时间、流空效应等),软组织分辨率高于CT,图像无骨质伪影,安全可靠等。
它缺点是价格昂贵、检查需要时间长,不适于急症患者的检查如急性颅脑外伤等一些需要尽快出结果的患者,而且对骨病及一些含钙病灶的敏感度不及CT,另外它还有一些潜在的危险,如大的静磁场引起的铁磁性物质损伤,带有起搏器的患者是禁用的,带有铁磁性假体安装者慎用,还有静磁场有可能带来的生物效应等等。
篇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different imaging examinations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PE). Methods Sixty three patients suspected to PE were examined respectively by different imaging examination such as chest X-ray, cardiac ultrasonograph, CTPA, and pulmonary V/P scintigraphy, some of which were also examined with MRPA and PGA.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different imaging examinations for PE diagnosi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chest X-ray, cardiac ultrasonograph, pulmonary V/P scintigraphy and CTPA, as well as MRPA and PGA were 43.48%, 54.35%, 95.65%, 95.45%, 87.10% and 97.50%, respectively. While the specificity of them were 35.29%, 76.47%, 94.12%, 93.75%, 92.31% and 100.00%,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ulmonary V/P scintigraphy, CTPA and PGA(χ2=2.13, 3.36,P>0.05).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est X-ray, cardiac ultrasonograph, and PGA(χ2=19.87, 26.73, P
Key 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is; radiology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国内外重要的常见病,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但PE病人极易被漏诊和误诊[1],欧洲1971~1995年总结资料报道其漏诊、误诊率为70%,国内据报道则高达80%~90%。未经治疗的PE患者死亡率为30%,经过充分抗凝和(或)溶栓治疗的PE患者死亡率可降低到2%~8%[2],因此,PE的早期正确诊断显得极为重要。虽然临床采用的辅助检查多种多样,但只有影像学检查才是诊断PE的主要手段。为了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尽量争取治疗时间,本次研究对X线胸片、心脏超声检查、核素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 V/P)显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磁共振肺动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pulmonary artery image, MRPA)和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rteriography, PGA)等做了比较分析,供临床医生参考,以选择正确的诊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在邵逸夫医院进行核素V/P显像的临床疑诊为PE患者6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3.53±10.57)岁。病程12h~20d,平均 (5.22±3.41)d。
1.2 研究方法 根据2001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3],按照本单位肺栓塞诊疗路径依次或同时进行以下各影像学检查,所有检查均于1周内完成。
1.2.1 X线胸片 常规行胸部正侧位片。
1.2.2 心脏超声检查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点观察右心大小、肺动脉内径、室间隔及右室壁运动情况,观察下腔静脉、右房、右室、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主干和左右肺动脉分叉处是否有血栓。
1.2.3 核素V/P显像 ①肺通气显像:患者吸入锝气体后,置于探头下,视野包括双肺,采集计数250K/;②肺灌注显像:静脉注射99mTc标记人血清白蛋白微粒后,患者置于探头下,视野包括双肺,采集计数500K/。
1.2.4 CTPA 患者取仰卧位,先平扫,然后增强扫描(螺旋CT肺动脉造影)。造影剂用碘海醇注射液或碘必乐注射液,剂量100~120ml。扫描完成后数据进行1mm重建,获得二维或三维图像,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分支。
1.2.5 MRPA 患者仰卧位,用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扫描条件:TE 1.2ms,TR 6ms,反转角45°,采集时间19~32s。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0.2~0.3mmol/kg,在开始注射造影剂后延迟6s即开始图像采集。当首次采集完成后,嘱患者换气数次,然后再次进行图像采集。
1.2.6 PGA 采用经股静脉途径,将5~7F导管分别送入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必乐或碘海醇),每个总量约30ml,行主肺动脉及左右左右肺动脉造影,分别测量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
1.3 临床确诊标准 参考2001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3]:①PGA阳性(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外周肺动脉弯曲变细,缺支或截断征象及肺实质期呈楔型灌注缺损等);②核素V/P显像示高度可能性[5];③CTPA直接征象(肺动脉内发现血栓)。符合以上条件之一者即确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统计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计算其真阳性、真阴性,分析其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对各种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配对χ2检验。设P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最终临床确诊为PE的为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为5例、冠心病3例、其他9例,并由治疗经过和随访所证实。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各参数见表1。
由表1可见,核素V/P显像、CTPA与PGA诊断肺栓塞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13、3.36, P均>0.05),而X线胸片、心超与PGA诊断肺栓塞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9.87、26.73,P均
3 讨论
PE发病率很高,但其症状、体征与许多其他心肺疾病类似,同时缺乏可靠方便的诊断方法,临床PE诊断比较困难,极易误诊,造成PE成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PE的早期诊断对尽早进行抗凝和(或)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临床影像学检查中X线胸片、心脏超声、核素V/P显像、CTPA、MRPA、PGA等均符合肺栓塞的诊断标准。但本次研究表明,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低,分别为43.48%、35.29%和54.35%、76.47%,只能作为可疑病例的筛选检查方法。另外心脏超声可同时对其它原因引起的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循环衰竭有排除价值,因此,床旁超声检查在急诊情况下仍为最重要、最实用的诊断和协助进行治疗决策的工具[4]。
PG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PE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或除外PE的“金标准”,本次研究显示其敏感性为97.50%,特异性为100.00%,但其发生致命性或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分别为0.1%和1.5%,而核素V/P显像、CTPA和MRPA等均属于无创检查,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国外研究表明核素V/P显像敏感度95%,特异性93%,认为其对PE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仅次于PGA[5~8]。有文献报道CTPA对急症PE检查非常有价值,可以替代常规PGA[9]。甚至认为MRPA将逐步成为PE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MRPA+CTPA将共同取代PGA而成为PE的“金标准”[10,11]。本次研究显示核素V/P显像、CTPA与PG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
然而各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当核素V/P显像获得正常或PE高度可能性结果时,可作为临床是否采取抗凝或溶栓治疗的依据,但它不能直接显示栓塞的具体部位, 无法满足急救治疗的需要,且对组织结构重叠区域诊断较难,因此不能把它作为APE的急诊检查的首选方法[12]。CTPA可以直接显示肺血管,准确地显示近端血栓和急性右心室扩张,甚至能检出肺动脉2~4级分支内的血栓,对中心型PE的检出率高,但它对于亚肺段性栓塞常常不能检出,而核素V/P显像对亚肺段栓塞的诊断优于CTPA已被以往研究所证实[13]。MRPA诊断PE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虽然不是很高,但它对肾脏的损害很小,造影剂过敏率极低,无射线辐射危害,可作为其他影像学的补充检查。
综上所述,要提高PE诊断率,降低死亡率必须强化PE诊断意识,制定规范的临床诊疗路径,合理应用相应的检查手段。对于怀疑PE的病人,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D二聚体和X线胸片是首选方法,其次选超声检查(心脏超声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而核素V/P显像和/或CTPA只有在超声检查正常而D二聚体异常时才是必要的,核素V/P显像结果高度可能性的患者应直接给予治疗,如果患者有治疗的危险或禁忌证,就可以行螺旋CT或PGA;核素V/P显像结果呈低度可能性,检查可以终止。至于PGA只能作为万不得已的选择,在非侵入性检查无明确结果或溶栓抗凝治疗有禁忌证的患者,以明确诊断或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时,仅作为急诊后的补充检查[3,14]。
【参考文献】
1 薛忠献, 高乾琴, 陈恩国, 等. 急性肺栓塞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7例临床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 4(6): 514-515.
2 郭丹杰, 胡大一, 周伟荣, 等. 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探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1):49-5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S].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5): 259-264.
4 赵博文, 应可净, 陈丽英,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急性 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 15(4):342-344.
5 Miniati M, Pistolesi M, Marini C et al. Value of perfusion lung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results of the Prospective Investigative Study of Acute Pulmonary Em- bolism Diagnosis(PISAPED)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6, 154(5):1387-1393.
6 The PIOPED investigators.Value of the ventilation/perfusion scan in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Result of the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is[J]. JAMA, 1990, 263(20):2753-2759.
7 刘秀杰, 马寄晓. 临床心肺核医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301-308.
8 谭天秩. 临床核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601-607.
9 Paterson DI, Schwartzman K. Strategies Incorporating Spiral CT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Chest, 2001, 119(6):1791-1800.
10 Kluge A, Muller C, Hansel J, et al. Real-Time MR with true FISP for the detection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J]. Eur Radiol, 2004, 14(4):709-718.
11 Fink C, Ley S, Puderbach M, et al. 3D pulmonary perfusionMRI and MR angiography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pigs after a single injection of a blood pool MR contrast agent[J].Eur Radiol, 2004, 14(7):1291-1296.
篇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膈疝,男9例,女5例。年龄出生后1周~85岁,平均45岁。其中食管裂孔疝10例,胸腹膜裂孔疝2例,胸骨旁裂孔疝2例,创伤性膈疝4例。14例中12例摄胸部正侧位片;12例钡餐检查;1例做钡剂灌肠检查;7例做胸部CT,其中2例扫描前口服2%~5%复方泛影葡胺溶液500ml;3例做超声。7例经手术治疗,3例做胃镜检查。
1.2检查方法采用万东数字X光机做胸部摄片;岛津胃肠机做钡餐及钡剂灌肠检查;使用prospeedFIGE型CT机作胸腹部扫描,扫描条件为150MA,120kV,矩阵512×512,层厚10mm,从肺尖部扫描到上腹部;使用GE生产LogIQ500超声诊断仪,频率为3.5MHz探头做超声检查。
2结果
本组14例中,治愈13例,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胸腔积液2例,真菌感染1例,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
3讨论
3.1膈疝的影像学特征
3.1.1膈疝分为三种类型食管裂孔疝、Bochdalek氏孔疝(胸腹膜裂孔疝)、胸骨旁裂孔疝(Morgagni氏疝)。食管裂孔疝是最常见的膈疝,有3型。滑动型是食管裂孔疝中最常见的,另外还有食管旁型、短食管型。
3.1.2食管裂孔疝当胸部正侧位片提示左侧膈,先天性胸腹膜裂孔疝,胃底抬高入胸腔
肌抬高,膈上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钡餐显示为短食管,下接一个扩大的膈上疝囊,疝囊内如果是胃肠道时,胃腔扩大且有液平;小肠呈多发不规则蜂窝状影;结肠则呈囊腔偏大数目较小。疝入胸腔的含气囊腔影随着胃肠蠕动不同时间检查有不同移动和变化,阴影的这种可移动性和可变化性对膈疝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T则表现为疝入纵隔的胃、小肠推挤两侧膈肌向外移位,在较下层面可见食管入胃,结合临床患者年龄比较大,有反酸、嗳气及弯腰驼背者则高度怀疑有食管裂孔疝的存在。
3.1.3胸腹膜裂孔疝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偶见于老年人,X线征象为左侧胸腔内蜂窝状含气囊腔影,且囊腔与腹部肠腔气体连续,小儿胸片上此征象是胸腹膜裂孔疝的特征性表现;钡餐显示胃及部分小肠疝入左侧胸腔内;CT表现为膈肌大小不一的缺损,有网膜及腹部脏器,特别是脾脏移位入胸内。
3.1.4胸骨旁裂孔疝的特征为右侧心膈角处见含气体的肿块影或密度不均匀的片状阴影,病灶与膈肌的关系密切,钡餐或钡灌显示结肠疝入右侧胸腔,疝囊颈部肠管互相靠拢,呈“束腰”征。
3.1.5创伤性膈疝当一侧膈肌膈面消失,同侧胸腔内见到含气液平面的囊腔影,钡餐或者胸部CT显示部分胃腔或者小肠疝入胸腔,而且结合患者下胸部或者上腹部有外伤史,即可诊断创伤性膈疝。
3.2膈疝的检查方法的选择
3.2.1胸部平片结合胸部透视14例均发现异常,7例显示胸腔内囊状积气与腹腔相应积气肠道影相连续,动态观察疝入胸腔的含气囊腔阴影有移动和变化,另外5例仅仅发现膈面模糊,不规则,胸片或者胸透是诊断膈疝简便、常用的方法,也是提供进一步检查的依据,但是不能确诊。
3.2.2钡餐或者钡灌检查本组12例中钡餐12例及1例钡灌肠均显示有部分胃、小肠或结肠疝入胸腔内,钡餐和钡灌阳性率为100%,由此可见,当膈疝内容物为消化道空腔脏器时,钡餐或者钡灌检查为最佳的选择方法,不但可以明确疝入的器官是胃、小肠或者结肠,还可以确定膈肌缺损的部位、范围及梗阻等并发症。
3.2.3胸部CT扫描本组7例阳性4例,如膈疝的内容物为胃肠道时,扫描前口服泛影葡胺等阳性造影剂一般都能明确诊断,如疝入物是大网膜、肝脏、脾脏等脏器时须做增强扫描,而且此方法优于钡餐检查。
3.2.4超声检查本组3例,阳性2例,能探及左侧胸腔内无回声暗区,提示胸腔内有积液存在,另外超声对创伤性膈疝合并有其他肝脾损伤能够提前发现,而且比较敏感。
4鉴别诊断
4.1气胸:肺外缘受压向肺门区聚拢,压缩肺外缘及外带无肺纹理区。而膈疝见肺下缘受压上移、肺外缘无受压内移透光度不如气胸高。
4.2一侧横膈麻痹:呼有矛盾运动,吸气时正常侧横膈下降,麻痹侧横膈升高,呼气时止常侧横膈上升麻痹侧横膈反向下降。
4.3先天性膈膨升:先天性膈肌发育不全、局部薄弱而膨出出现症状,多见于右侧横膈中央部呈一半圆形膨隆、基底位于横膈向肺野隆起,随呼吸与膈同时移动,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侧位此膨隆影位于中央的后方,肺野无异常,胃泡影及肠道气影均位于膈下,必要时沣入气体,可见横膈膨升或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