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循环经济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循环经济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循环经济理论

篇1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

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25-02

1 循环经济模型的构建

1.1 模型的结构及假设

发展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是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一方面,环境系统向经济系统提供所需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进入经济系统中,经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处理等环节之后又将废弃物排向环境系统。为了分析方便起见,我们假设循环经济系统中只存在三种经济主体,即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废弃物处理中心。环境系统向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源价格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逐步上涨的。企业能够供给的产品由两部分构成:利用资源生产的产品和回收再利用的旧产品,二者在满足消费需求方面是没有差别的,并且产品市场总是出清状态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是直接排向周围的环境,而是首先进入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次以资源的形式返回到企业之中,加以重复利用,其中不能资源化的部分经过无害化处理之后才能排向环境。消费者在购入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虽然也会产生废弃物,但是这种废弃物的量相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可以将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忽略不计。

1.2 模型的主要经济参数及其关系

为了表示资源价格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上涨这一趋势,假定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线性关系:

Pr=a=bQr其中:Pr为单位资源价格;Qr为资源使用量;a为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准价格,并且有a0;b是资源价格对资源使用量的敏感系数,当某种资源稀缺,那么b的取值就会越大,并且有b0。企业能够供给的产品总量为Q。生产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为qr,并且会产生qw的废弃物。单位废弃物进废弃物处理中心的处理成本为cw,而废弃物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转化为资源的比例即资源化率为α(α≥0)。产品经过消费之后,以旧产品的形式进入废弃物处理中心,旧产品回收率为β(β≥0)。旧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实际上包括两部分的成本:一是回收成本,二是加工处理成本,为方便起见,这里假设单位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为cr。

2 循环经济模型的分析

2.1 模型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

本节主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对循环经济系统效益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循环经济系统效益的关键要素。由于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与区别在效益、成本方面表现为:首先,循环经济除了具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如企业的利润,消费者消费产品获得的效用等)之外,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还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循环经济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准确衡量,而且我们的分析框架限定在循环经济这一系统之中,因此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只考虑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效益。其次,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额外的成本,如废弃物处理成本、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等。如果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所有效益和成本(包括一般的经济效益、成本与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特殊的经济效益、成本),那么就会使得分析过程显得的十分繁杂,但实际上这样做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运用“边际分析”的思想方法,只考虑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和成本,并对其加以分析。接下来的模型分析主要就是遵循“边际分析”这一思想展开的。

2.2 模型分析

(1)基本数量关系。从以上的模型构建中可以看出,企业产品的供给量Q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回收利用的旧产品,其值为βQ,二是利用资源生产出的产品,其值为(1-β)Q。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量为:qw(1-β)Q。由于废弃物资源化率为α,因此废弃物资源化的资源量为:αqw(1-β)Q。生产产品(1-β)Q需要的资源总量为qr(1-β)Q。从而新投入生产的资源量为:qr(1-β)Q-αqw(1-β)Q=(qr-αqw)(1-β)Q.

(2)循环经济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新投入资源成本、企业废弃物处理成本以及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

新投入资源成本为:a(qr-αqw)(1-β)Q=b(qr-αqw)2(1-β)2Q2

企业废弃物处理成本为:cwqw(1-β)Q

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为:crβQ

废弃物资源化效益为:aαqw(1-β)Q+bα2q2w(1-β)2Q2

旧产品回收效益为:aqrβQ+bβ2Q2qr2

循环经济净效益=废弃物资源化效益+旧产品回收效益-新投入资源成本-企业废弃物处理成本-旧产品回收处理成本,将以上各式代入、整理得循环经济净效益R为:

R=(2aαqw-cwqw-aqr)(1-β)Q+(aqr-cr)βQ

+2bαqrqw(1-β)2Q2-bqr2(1-β)Q2(1)

在接下来的表述中,如没有特别说明,文中循环经济效益均指“循环经济净效益R”。

2.3 循环经济效益与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2.3.1 循环经济效益R与资源化率α的关系

求R对α的一阶导数并令其大于零,同时求R对α的二阶导数,通过此数学分析看出,循环经济效益R与资源化率α之间的关系并不受废弃物处理成本cw的影响,这一点与我们的直观判断似乎有所出入。事实上,在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中,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并不是直接排向环境的,也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再处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与传统的线性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废弃物处理这一环节,主要表现为资源化率为α(α≥0)。因而,废弃物处理成本cw,并不影响循环经济效益R与资源化率α之间的关系。

2.3.2 循环经济效益R与旧产品回收率β的关系

求R对β的一阶导数并令其大于零,得出β大于某一确定的数值假定为β0,同时求R对β的二阶导数,得出其结果大于零。通过此数学分析表明:当旧产品回收率β满足β等于β0的条件时,那么旧产品回收率β的提高是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R的增加;反之,则使循环经济效益R减少。同时依据R对β的二阶导数大于零的结果可以看出,当R等于β的条件成立时,循环经济效益R不仅随着旧产品回收率β的提高而增加,并且这种增加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显著。

2.3.3 循环经济效益R与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的关系

求R对qr的一阶导数并令其小于零,得出qr大于某一确定的数值假定为q0,同时求R对qr的二阶导数,得出其结果小于零。通过此数学分析表明,当qr小于q0时,则有循环经济效益R对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的一阶导数大于零,即循环经济效益R与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之间是同向变动关系。这意味着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循环经济效益R就必须提高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直到qr提高到与q0相等时为止。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任何产品的生产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即使科技再发达也有一个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的下限,实际生产中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只能是在这个下限以上,而不可能低于这个下限。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的降低是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R的增加的。

3 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在模型中表现为降低单位产品消耗资源量qr;二是尽可能的对旧产品加以回收利用,在模型中表现为提高旧产品回收率β;三是尽可能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以资源化、重复利用,在模型中表现为提高资源化率α。由此可见,以上所构建的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及其分析结论正好证明了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意义及其具体实施所应采取的对策。

篇3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众多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论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企业层面的降耗、减污减排,区域层次的废弃物交换和传递,社会层次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从企业层次来看,最典型的循环经济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制造法。从区域层次来看,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最为典型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走在世界前列,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最全面的国家,已经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一系列具体法律;美国没有全国性循环经济法规,但半数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

针对不同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方面,Sujit Das(1995),Hirohiso Kishin(1998),YasuoKondol(2001),JohnE.Tilton(2002),S.Spatari(2002),StuartKoss(2003)分别对电冰箱、汽车、塑料包装材料、废金属、纸张等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物质减量化及物质减量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方面,Cleveland和Ruth指出,特定企业或工业的原材料使用范围、运行机制、使用模式、物质减量化等对经济层面产生的影响以及物质替代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问题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HondF,2000);在原料与能量流动(工业代谢)的研究方面,Ayres等人(2002)对经济运行中原料与能量流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研究方面,多年来LCA理论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产品生态设计的研究方面,Allenby B.R.(1991a;199lb)对有关企业产品为环境而设计(DfE)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生态工业园与工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Frosch和Gallopulos(1989)对工业生态学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在技术变革和环境的研究方面,S.Erkman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环境系统分析是技术研究方法的基础,并诠释了工业生态技术;在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手段、立法等研究方面,Wulf-Peter Schmit(2001)提出了推行生态型经济。

纵观国外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侧重于具体领域循环经济的应用和实现手段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且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实际情况进行的。(2)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原始资源到家用电器无所不包;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手段的研究比较多,如经济手段、命令控制手段等。对于工业代谢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概念层次,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上仍有待深入。

二、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状况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循环经济的概念在国际上已经逐步传播,九十年代后期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并很快得到国内的重视。近几年,循环经济在国内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1、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特征等基础理论的探讨。段宁(2005)、吴季松(2005)、曲格平(2001)、解振华(2003)、钱易(2005)、汤天兹(2005)、冯之浚(2004)、恒(2005)、齐建国(2005)、徐崇龄(2004)等对循环经济内涵展开了讨论,归纳为三种:(1)段宁等从循环经济的特殊属性考虑所给的理解;(2)吴季松等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或是科技、经济和社会三者整合的经济;(3)徐崇龄等认为循环经济是以循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季昆森(2004)、王钦敏(2003)等在“3R”原则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的原则作了一些扩展,提出了“4R”原则。后来,又相继提出了“5R”和“6R”原则。解振华(2003)、吴季松(2003)、曲格平(2001)、陆钟武(2003)等对循环经济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2、关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研究。诸大建(1998)就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诸大建(2004)、马凯(2004)、冯之浚(2003)、牛文元(2003,2004)、王成新(2003)、李金恺(2005)等研究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提出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汤慧兰(2003)等对工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山鹰(2003)等提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集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吴伟等(2002)探讨了工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机制。王兆华等(2002)运用经济学交易理论分析了工业生态系统,揭示了系统共生的机理。耿勇(2000)、陈定江(2002)、刘力(2001)等学者在实践基础上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此同时,肖松文(2001)、吴云波(2003)、王灵梅(2004)等探索了生态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规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3、对发展循环经济措施和建议的研究。曲格平(2001)、陈之泉(2001)、冯之浚(2003)、解振华(2003)、马凯(2004,2005)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指导思想,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三、评述

从国外循环经济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第一,思想要转变。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二,法律要先行。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用法律来明确和规范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国民的社会责任和相应的义务;第三,政府要主导。政府甚至可以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等行为,来影响、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内部改进工艺和生产流程,企业间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实践主体功能;第五,建立相关社会机构。建立相关的非政府社会机构,发挥其协调作用,打造社会静脉产业链;第六,舆论支持、全民参与。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工作,提高国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提高国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有关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和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实现手段的系统研究。

综合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状况可以看出,在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国内清洁生产、垃圾处理、环境无害化、生态经济等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应用循环经济基本思想解决煤炭企业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未形成规模,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在我国更少见。我们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篇4

1小循环

小循环也即微观层面,一是指在企业内部,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将单位产品的水资源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做到零排放或无害排放,如火电厂冷却用水经过降温后再次循环使用,造纸、煤化工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循环使用;二是在家庭生活用水和洗浴用水等方面,使用节水器具,尽可能做到一水多用,如洗菜之水用于浇花,洗衣之水用于冲厕等,降低耗用水量。

2中循环

中循环也即中观层面,主要是指在同一区域的工业生态园区内,不同企业或产业间的水资源再生循环利用,降低耗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如利用技术手段开展水资源梯级循环利用,把上游企业产生的废水转化为下游企业的用水,或把一种产业的废水变为另一种产业的用水,实现水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或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内以二次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3大循环

大循环也即宏观层面,是以整个社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着眼点,构筑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尽可能做到水资源利用的低消耗和废水排放的低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如工业和城镇生活等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灌溉或生态环境用水;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节约的灌溉用水可用作工业和生活用水;丰水期的水量可留蓄到枯水期使用;某一区域的多余水资源可以调配到其他水资源匮乏地区使用。中循环包含小循环,大循环包含中循环和小循环。水资源循环经济是3种尺度(3个层面)水资源利用的有机结合和集成,此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利用模式

1废污水资源化

2010年,全国城镇供水总量为713.9亿m3[11],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17.3亿t[12],废污水排放量约占城市供水量的85%左右,但废污水处理率仅为76.9%[13],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士、荷兰等)的90%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废污水具有稳定的来源,也有稳定的再利用市场,如按不同标准处理后的中水可代替新水用于道路清洁、生态环境、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因此,废污水是城市潜在的第二大水源,必须循环利用。

2雨水资源化

雨水资源化是人类将大气降水高效利用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它对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利用方面,一般采取就地拦蓄入渗、覆盖抑制蒸发和雨水富集叠加等方式;在城市雨水收集方面,一般采取屋顶雨水集流、地面雨水集流、路面雨水集流和岩石雨水集流等方式[1]。

3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脱盐技术生产淡水,是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之一,多用于沿海(岛屿)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和反渗透法。目前,全球海水淡化量约3500万m3/d,其中80%作为饮用水;我国已建海水淡化规模达80万m3/d,其中河北曹妃甸5万m3/d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为国内最大。目前,海水淡化成本还比较高,长期饮用对身体健康可能还有一定的影响,且对生态环境也存在不利的影响,故今后应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使其成为我国沿海(岛屿)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4节约用水

2010年,全国农业用水消耗量2342.0亿m3,约占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182.2亿m3的73.6%[14];2011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与发达国家的0.70~0.80相比,差距很大,可见我国农业灌溉方面节水潜力相当可观。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5m3[13],是发达国家的2倍多,亦仍具有一定的节水空间。生活用水方面,通过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更换改造老化的给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等各种软硬件措施,减低生活用水的人为浪费和漏水损失,充分挖掘节水的潜力。

5清洁生产

篇5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五大问题。尽管国内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在片面追求增长率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也未能避免上述五大问题的出现,情况甚至更为严重。

中国人大常委会审阅(第三次)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并将其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表明该法的通过将指日可待,这无疑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并追求经济循环持续发展途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同时这也只是起步,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基于安全和立法角度的严谨思考依旧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安全性的挑战

(一)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封闭流程,必将导致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安全发展模式。

(二)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

1、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力求社会安全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它只重视经济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的社会利益、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安全问题基本不予考虑,这就在理论上助长了经济当事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程中的不可持续行为,对全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循环经济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它要求经济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耗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模式,谋求资源的安全耗用。资源配置模式的传统代表是“帕累托最优”,它寻求在给定资源配置条件下既能让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福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福利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在现实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自然生态资源在以循环利用为标准进行配置时,“帕累托最优”理论受到了致命限制,可以通过分析传统经济的物料流动模式(如图1)来解释这种局限的致命性。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和部门之间物质供应是一个线性开放系统,他们的食物链条呈线性非封闭状态。在这种模式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一的“下流式”的,没有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其结果必然是资源致命地不断减少和废物致命地不断增加。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策略,其物料流动模式(如图2)中引入了“分解者”(即对“废物”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的企业,如废物回收公司、资源再生公司等),这样一来废物会明显减少。对于系统内成员分解不了的废物,则由更大的循环系统的其他成员利用作为资源,并生产出系统内其他企业的原料,就可以维持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还可以实现物质循环的封闭,避免传统经济先天不足导致的发展失衡,从而为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3、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的“效用”和“效率”理论,寻求生态安全。传统经济学的精髓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的途径,但往往忽略甚至极大地损害了生态效益,二者关键在于取得合理的平衡,可以借用图3来进行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会使得F移向F″,生态效益降低;如果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将使得F移向F′,经济效益降低。由此可见,任何单一目标的抉择均会引起对应目标的负效应,从而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循环经济效益,必然导致严重失衡。传统经济往往过分强调个体、短期或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而导致整体,长期或全局的低效率。而这种整体和全局在长期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的失去,最终也将导致个体的终结低效。与此相反,循环经济在局部或短期内不一定能确保最优,但却为长期或整体的高效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是高效率的,其高效率带来高安全性。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看,还是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

三、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必要性

从国外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德国走的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工业实践到法制巩固推广的发展之路;日本是从整体到具体、从目标法制化到实践部门化的发展之路。二者都充分利用了法律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考虑,中国循环经济正处于由倡导、理论探讨向实践全面推进的时期,参照国际经验,中国现阶段十分需要从国家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循环经济所面临的理论发展和法制建设问题。

(一)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行为己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承认,是进行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果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形式提升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执行力度,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循环经济成功模式。只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不断巩固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循环经济模式的阻力。

(二)循坏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其自身法律体系的结构要求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呈现出社会性的产业理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其对社会的调整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因此更需要对这种结构体系之间进行明确的法律线条区分。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情况来看,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法律是作为整个社会得以遵从和坚持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等同于部门基本法,但又具有跨部门法的特征,表现为依据宪法性文本与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链条”,起到指导多个部门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循环经济立法有其自身价值与必要性

德、日两国不同的循环经济建设方式均表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原则提供指导性原则的作用,又为具体部门法律法规改革提供了指导,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基本法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在法律的强力作用下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据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环境要素资本来支撑和推动的,这必然加大了经济增长的投入成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

四、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经济学破解

国际国内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只处于萌芽阶段,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的规定零散而可操作性弱。因此,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吸纳经济学和安全发展理念,制定一个整体的框架和规划,确立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规,完善各项配套立法。

(一)以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济理念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循环型社会要求保证环境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防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要求国家调节环境社会关系的活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并具有普遍效力。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应计划和推进循环社会政策的实施时以此为目标。再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企业和公众都有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参与意识,并自觉地循环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和相互监督。

(二)以安全的发展观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安全的发展观,其重大创新就在于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涵,解决了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改变了过去单纯只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集体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内外相统筹为手段,实现安全稳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出路。因此,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必须以安全发展观的理论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以法律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以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应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地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原则,建立以循环社会为目的的、以区域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为保障的社会激励体系。

五、结论

总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更需要在遵循循环经济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Oughton C. The regional paradox: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王炜.循环经济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4-02-10.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可持续发展又是建立在生态、社会及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也要求了循环经济必须从生态、社会及经济这三个方面来提供理论基础。

1.1生态规模的选择。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这也就是说循环经济的根本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工业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不再短缺,相对而言,自然资源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这样经济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较大,循环经济则是研究如何在自然资源影响下的经济增长。生态规模具体是指人均可使用的资源数乘积度量。它主要是说人均财富在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时能保证最小化的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就是说可持续的人均资源消耗及排放必须要小于国家的生态承载能力。而生态规模有最佳规模与最大规模两种,最佳规模则是评价生态规模的第一原则。

1.2经济效率的选择。经济的发展受技术及资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人类的需求必须在满足技术及资源的条件下才能考虑到经济效率。在工业化时代,为了发展经济,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来降低劳动力成本,进而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技术创新并没有节约自然成本,导致自然生产率其实没有多少实质的提高。循环经济的指标还包括了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率可以体现出经济增长的价值量与资源环境消耗量的比值。生态效率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1.2.1提高生态效率能够使单位经济产出的物质强度降低;1.2.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及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效率的指标由输入端及输出端来进行划分。输入端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输出端则是指环境生产效率,主要是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效率的计算就能获得我们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时的生态效率情况。

1.3生态规模下的社会分布。经济效率主要是对资源的配置进行考虑,考虑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时如何进行分配。但是社会工作则是考虑的产品如何进行社会分配,如何在不同的人群中间来分配。

2.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将经济活动组成成一个自然资源到产品,然后从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一个过程,它能够将物质及资源能在经济循环的工程中形成最合理的利用,把经济发展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循环经济主要是要进行资源资产以及污染管理,它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以最小的输入获得最大的利用,并且要产生最小的污染。循环经济主要有以下的三种模式:

2.1起步模式;它是指从末端的治理到废物循环,通过技术手段将生产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2.2深化模式;它是指废物循环到产品循环的一个过程,我们将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物质的消耗,实现了规模控制。

2.3目标模式;它是指从产品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将工业化的形式向服务经济时展。

3.市场经济下的循环经济

我们国家实施循环经济,必须要有配套的战略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体制创新,这也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的发达国家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

3.1战略创新。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这也要求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站在减物质化的战略发展,这是与我们国情相符合的发展方向。我们国家在2020年要实现小康社会,这也要求国家的必须要满足供应规模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技术更新来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主要是对生产环节进行调整,同时要进行结构强化来实现。而提高资源的技术生产率需要下面的四个阶段来实现:3.2.1过程创新;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更加合理。3.2.2产品创新;通过几刷更新来降低生产成本。3.2.3替代产品;通过不同种类的产品来为人民提供相同用途的服务。3.2.4系统创新;它主要是指通过结构的变革来实现产品经济转换为功能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更好的调节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3制度选择。我国的循环经济的实施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忽视了制度的作用。政府制定的循环经济规划很难被市场经济来接受,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单一政府主体的形式,通过市场、政府及企业等联合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实施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措施:3.3.1制定法规标准来改进以为的政府管理形式;3.3.2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环境管理;3.3.3推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过程中来。总结我们国家的循环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启发,但是我们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循环经济也必将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赫尔曼.E.戴利等编,马杰等译.《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篇7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时间均较短,目前仅有几十年时间,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统一的理论体系。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及目标在认识上尚未统一,而从其理论渊源来看,则最早来自马克思对于生产过程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相关分析。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为德国,其1996年颁布的相关法律在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情况下使得循环经济得到有效推广。

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在2005年由国务院通过相关政策,将循环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对于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和环境友好目标进行了很好的兼顾与平衡[1]。循环经济关注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资源能源消耗,并通过回收处理再生产等方式,达到环保和经济的双目标。

二、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面对的约束条件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贯彻循环经济理论,就必然要面对过去生产方式以及未来生产方式的矛盾碰撞。在循环经济理论下,需要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实现产生生产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量的最大限度降低,并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减少污染。对于企业而言,当前的经济生产方式多为粗放型,在废弃物排放上缺乏科学处置办法,且资源使用过程浪费问题严重,对于产品价值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不强。企业要想在循环经济理论下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就必要直面相应的约束条件。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需确立新的理念

面对诸多的约束条件,企业应当不断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体系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首先,企业应当确立新的经济观,将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作为重要科学理论来指导实际生产活动。其次,需要树立新的消费观,对于企业运营当中的各种消费损耗进行重新规划,以保健、环保消费模式为指导,通过多次性、耐用性消费,进一步减少一次性消费和破坏性消费,建立循环消费观念[2]。此外,还应确立新的价值观,将经济和环保作为双重目标,在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强调生态环保的重要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实施绿色采购生产,建立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在确立新的生产发展理念基础上,要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就应首先重视循环经济管理机制的建立,实施绿色化的采购模式和生产模式。在采购方面,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不单纯考虑其质量和价格,还应兼顾其是否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考虑其耗竭的后续影响。同时,在生产方面,应注重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系统的管理流程机制,实现采购和生产全过程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实施高效化的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起系统而全面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立科学的统计分析制度,对于企业从采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情况进行严密统计,通过相应的考核标准判定是否符合规范,进而以分析通报制度,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进行通报处罚[3]。此外,还应建立起科学的表彰制度,对于发展理念先进、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通过高效化的制度管理,让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有条不紊,避免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不彻底,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三)加强生态科技研发,优化资源再生和治污

篇8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篇9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利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并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经济系统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运用循环经济中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之处:它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是一种循环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从源头减少资源的使用,达到节约的目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物质一次性的浪费利用,资源使用后的废物变废为宝,达到再投入生产使用的效果。简单地说,循环经济就是使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发展,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状态。

以上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在循环经济理论上构建的企业价值链是一种新的价值链构建模式,同时又是企业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这种企业价值链既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可以提升企业在现代能源紧缺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二者的关系可概括为:循环经济的基本任务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方向建立生态的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借以不断改进企业各种创造价值的方式使其生态化,其核心可归结为企业价值链的生态化。

二、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的必要性

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从事设计、供应、生产、营销、定货及对生产经营起辅助作用的价值集合。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价值的活动,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分别是: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9项。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又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制造商的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最终消费者(下游价值)手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中间环节都在影响企业内部价值链。作为一个企业若想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

企业特别是电力能源型企业构建新型企业价值链是提升火力发电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这反映了其各自利用的能源、特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途径等方面的特色;受国家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发电企业受到煤炭、水等资源和运输能力的极大制约,构建新型企业价值链刻不容缓;企业构建环保型企业价值链符合企业伦理的要求,能够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模式

(一)电力企业一般的企业价值链分析

发电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由发电“煤-水-汽-电”的工艺流程构成,这被视为电厂管理系统上的价值链,对价值链上所有业务环节,如基建、采购、库存、计划、设备、质量、运行、检修、财务、人事等进行有效管理,整个价值链强调能够动态调整生产技术经营和经营状况,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有关信息。内部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看出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可分为许多单元小价值链,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计算成本和创造的新价值。通过对作业成本与利润的分析,进行取舍,以调整小价值链在企业整体内部价值链中的关系,实现降低整条价值链创造价值中的成本,建立成本优势。

在分析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时,可以发现,发电企业既是燃料、水和发电设备的购买者又是电力产品的生产者,属于整个电力能源行业价值链中的一段。对企业内部价值链来说,燃料费、水费占了发电成本的很大比例,而企业每年对设备进行维修改造所花费的修理费、机器折旧费、检修工人的薪酬及征收的排污费等费用也很多。发电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加强燃料、机器设备管理或加强节能措施的实施来降低企业创造电力产品价值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通过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来达到对生产流程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和反馈信息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人员进行减员增效降低人工成本;对最主要的燃料费,可以用其他替代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对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使发电效率提高来解决。如果把发电企业置身于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就要从外购输入的价值链和出售输出的价值链入手,通过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联合经营或进行循环再利用取得发电企业中游价值链的成本优势,进而取得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新型电力企业的企业价值链模型构建分析

1、内部后勤。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可采用煤粉和秸秆混烧的发电方式降低成本。加强煤炭燃料接收和储存管理,制定严格的煤炭燃料质量检验标准;大力宣传储存秸秆知识,降低秸秆湿度,提高燃烧量;对秸秆燃料建立专门的储运中心和秸秆调运公司,通过加强燃料物流管理有效地降低采购燃料的费用。

2、生产经营。发电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电,同时产生其他副产品,秸秆、煤炭混烧后产生的煤粉经加工可被水泥厂和制砖厂利用,以实现煤灰零排放;企业锅炉冷却用水和生活废水,经回收处理后可补入发电生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后排出的水又可用于锅炉的冲灰冲渣,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对电力企业内部家属区进行供暖和热水管道实行改造,实现余热供暖和热带鱼养殖,既服务社区居民又增加企业的额外收入,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充分体现出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

3、外部后勤。电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特点是不能大量储存,要求每时每刻发、输、配、售、用绝对平衡,因此企业要有一套机构健全,信息通畅的部门系统,除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输配分开,成立调度中心、交易中心、电力管理机构外,还要做好有关用户侧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

4、市场营销。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市场;体现循环化的电力市场经营,以快捷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发电供电的可靠性,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电能;与同行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上网电价电量,建立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于多产产品的营销,发电企业要设立下属企业并发挥下属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发电机组的除灰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可靠性,回收加工的粉煤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下属企业要充分利用厂内低电价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5、服务。电力行业要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用户的真诚信赖,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

6、采购。企业要积极拓宽进煤渠道,优化煤质结构,在确保发电用煤的前提下,严把关,加强检斤、检质、取样、化验4个环节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减少超时产生的卸煤费等;成立秸秆仓储基地,建立污水处理站,以节约购水开支。对于大修理期间需要购置的新设备,企业与供货企业进行协商,签订长期了供货合同,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7、技术开发。企业可在秸秆燃烧和燃料脱硫,污水废气处理方面进行科技攻关。自主创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在经验借鉴中研发产品设备,减少成本。

8、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强化职工“知其责、尽其责、尽到责”的工作理念,完善薪酬分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选拔竞争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强调员工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9、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基础设施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会、法律、政治事务和质量管理等。企业财务部肩负着加强资产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加强能耗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职责,信息部要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信息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生产、设备、财务、物资等部门的联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新型电力企业的价值链可以用更细致的流程图表示(见图2):

四、新型电厂构建企业价值链的效益分析

当环保生产进入正常阶段后,原来只占小部分发电份额的秸秆发电成为主力。发展环保发电机组虽然投资成本很大,但带来的环境效益却不可估量。同时,秸秆在炉内燃烧过程中燃烧较为充分,污染小。若电厂周围建有村庄,如果企业的秸秆发电项目投产,当地农民的收入可大大增加。秸秆烧完的炉灰可作为钾肥,被化肥厂收购投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一般电力企业每年均要产生大量的燃烧废弃粉煤灰,需要为储存煤灰垃圾支付巨额征地费、筑坝费和维护费等。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后,企业可进行技术研发并将粉煤灰加工成不同品种,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五、构建环保企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完善

虽然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由于企业在采购活动中采用传统方式储存燃料造成的,致使秸秆规格与设计要求差距较大,项目规划和容量与实际可能存在差距;国内秸秆发电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专业维修人员缺乏维修新设备的经验,导致维修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需要在以下方面改进和完善:

加强人力资源优势。建立严明的验收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的秸秆验收化验流程,对秸秆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加强对质检员的监督管理。

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的节能管理。企业要重点开展企业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各种能源的节约管理,通过加强内部二级经济核算和燃料消耗统计,根据不同能源购入指标,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内部价格。

通过行业价值链中其他企业进行技术联合,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或者寻求国家政策扶持来提高秸秆利用率。

成立专门的维修班组负责设备维修和实施环境测评。企业可设立专业的维修组负责设备的维护,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企业还应进行必需的相关的环评、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压覆矿产、地震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土地预申请、社会影响等评价。

参考文献:

篇10

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最早是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型的城市模式。它是以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物质资源、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为原则而建立的,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居住区;同时,它具备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并且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得到加速发展。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和谐性

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其一,是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其二,生态城市既能营造人与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自然环境,又能营造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关心人进步的社会环境。

持续性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当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协调地发展。

循环性

生态城市须改变现行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运行模式,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利用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高效、循环利用,使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整体性

生态城市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整个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的根本特征是既拥有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被称为“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已是当代人类活动的主旋律。但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严重的工业化污染阻碍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的工厂和工业都主要集中在城市,建国以来,城市的工业化程度日益加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严重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西北地区尤为严重,部分城市长年缺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与此同时,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使大量城市淡水资源严重污染。有些城市(如敦煌、西安等)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城市地面下陷。

各种城市垃圾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难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迅速增加。而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低下,到2001年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只有30%。并且绝大部分城市垃圾都是露天堆放,或以自然填沟等原始方式处理,对资源、大气、土壤等造成极大危害。

噪音、电磁污染日益加剧影响城市环境改善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加快,房地产开发热火朝天,这些机械化作业带来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城市车辆集中,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及私家机动车数量猛增,致使交通拥挤,既造成空气污染,也带来噪音污染,城市面貌大受影响。另外,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电脑、手机等各种通讯设备的运用引起的电磁污染也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此外,城区的高强度开发挤占了生态系统的支柱―森林和绿地。由于工业开发的需要,城市绿地面积愈来愈少,以及因缺少植被覆盖和大量热能释放而造成的热岛效应等问题,都成为当今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城市污染与生态危机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最终将制约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如何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营造美好的人类聚居地,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建设生态城市立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的理论核心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它以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Reduce,Reuse,Recycl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倡导经济与环境相协调,要求把经济活动建立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做到物尽其用。

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是建立在发展性、生态性、协调性和经济性基础上的多种理论有机整合。首先,建立在发展性基础上的理论,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极限性角度出发,指出如果人们持续地以不合理的方式开发资源并不断地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极限,其结果必然是人类社会突然地、不可控制地瓦解,因此必须建立能重复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循环有序地发展。其次,建立在生态性基础上的生态控制论强调社会应该像生物系统一样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其三,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必须建立在协调性基础上,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才能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其间的正确联系。最后,建立在经济性基础上的生态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生态市场经济是一种既利于生态环保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形式,是一种环境合理性与经济高效性在本质上统一的21世纪主流经济,它绝非狭义指环保产业、生态农业,表达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

上述四种理论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必须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作为现代生产、现代生活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性理论,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非常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循环经济的发展运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资源耗损量大,经济增长的成本比国际水平高很多,是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与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高达8%以上,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引起资源枯竭,社会将难以持续发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恢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强化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循环经济的物质清洁闭环流动模式理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生态开发模式,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要素城市生态资源短缺问题。

倡导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矛盾的最佳途径,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由于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所以它使所有物质、能量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续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之内,并把废弃物排放量压缩在自然环境的消化接受能力之内,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建设环境优美、经济高效、生活舒适、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循环经济为我国城市工业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即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城市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高,是既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又与外界紧密相关的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整体,循环经济理论为我国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化道路,寻求新型工业化之路指明了方向。生态工业正是运用了循环经济理论而发展的一种符合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型工业组合和发展形态,其最高目标就是使所有物质都能循环利用,而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极小,甚至为“零排放”。城市工业的生态化发展既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又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从而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为进一步带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城市建设开辟广阔的天地。

此外,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的规划、居民的生活消费模式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创建一个环境优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真正的生态型城市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生态城市的战略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安全生产与舒适生活的需要。其核心是遵循城市生态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地有效利用。因此,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必须立足于循环经济,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具体措施如下: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所在。在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家园”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教育应从幼儿阶段开始,并运用多种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高尚的社会公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变化带来的好处,树立起“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观念,建立起“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的理想模式,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不利环境保护的行为。

制定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机制。以循环型社会为发展目标,制定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促进污染源治理,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注重培养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加强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逐步改善整个环境质量。另外,在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和区域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以生态规划为基本运作方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的依据和龙头。城建中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调查,全面分析生态资产和生态特征、生态过程及生态问题、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评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如运用生态设计手段对城市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论证资源、环境与生产、消费之间的均衡点,以化解人口增长、生产发展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等。在城市规划中还应坚持:超前性,即在时间跨度上要大,在空间上地域要广,既要考虑近期建设,更要考虑长远目标;预见性,即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协调性,即既要强调个性,又不能影响总体风格;前瞻性,即吸取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先进经验,集思广益,避免急功近利和城建中“地不分南北,城市不分大小,面貌大体相同”的“特色危机”,结合自己的市情、地方特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分步实施,确保规划的最终实现。

开发和推广生态技术,制定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政府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及相关领域专家探讨、研究,发展多学科、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建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编制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鼓励研究机构积极开发生态技术,加快建设生态小区和生态住宅,推广生态产业,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开发生态型产品,保证城市的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的理想模式。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环保和污染治理做得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奖励。

推进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而特别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城市自身的繁荣,还应确保该城区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区的利益。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建立城与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公平伙伴关系,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群系统,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

总之,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社会公众的全方位支撑体系,并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有效地推进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篇11

一、循环经济探讨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简言之是指资源投入的循环利用,即资源投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化成资源――资源再投入,形成物质流动的闭合环,不产生有害排放、环境污染的负作用。

当前,循环经济正处于研究和实践的初级阶段,其研究核心是以物资的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为基础,实现物资自然生态循环,以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实现路径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矿产资源为例,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附加值极低,产品生产主要是矿藏的开采和初加工,生产成本高、对环境的影响大,而获得的利润少,且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一些国家“关税壁垒”政策的实施,我国矿产资源的投入和生产效益更是面临严峻的危机。因此,只有寻找新的途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一席之地,才能使资源投入和产品效益成正比。

第二类,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循环经济实现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科技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改革传统的填埋式、焚烧式垃圾处理方法,变废为宝,利用垃圾进行发电,实现资源的创新开发,这一类型的资源利用必须以强大的科技作为支持。

第三类,无害排放。人类在现代化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后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此类认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较晚,更要重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科技共存的大环境中实现物质协调、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流动型经济。

二、嫩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过去几十年里,全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回环、艰难的发展之路,虽环境污染受到一定关注,但破坏及污染环境的产业发展模式还是大范围存在。嫩江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地区,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各类资源分布概况、资源开发的产业构成情况来看,在合理开发多类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资源分布的具体情况对该地区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不仅有利于扩大该地区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嫩江流域农业产业仍沿用传统生产模式,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大量的农药、化肥的应用对当地水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工业方面,“工业学大庆”的口号至今还很响亮,一方面说明嫩江流域工业发展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使人看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局势下,大庆等工业老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大油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地区面临的严峻发展形势,给传统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我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需要重视环境保护、需要开发资源利用的更大潜力。

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科学发展、主动作为,大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着力构建‘龙江丝路带’,扎实推进十大重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要求,发挥嫩江流域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带动整个东北经济区发展,这无疑是使东北地区经济彰显生机与活力的最优举措之一。

当前,嫩江流域产业结构存在的普遍问题大致如下:第一,产业较为分散,难以实现统一管理,综合运营效率低,大市场中综合竞争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不强。例如嫩江县的大豆产业,其发展虽然有了不小的成绩,但产业的综合发展规划滞后,产业品牌意识落后,在全国市场竞争中还没有取得绝对的优势,在世界市场环境中更是显示出其发展的不足和巨大的进步空间。第二,产业链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产品的附加值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传统的行政区划对产业综合发展影响较大,不同省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重复,发展模式缺少创新,产业发展中缺少合作、共赢。第四,产业发展的文化支撑不够,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滞后,区域内特有的文化元素难以融入产业发展当中。

三、循环经济理论对嫩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与启示

循环经济理论使世界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结合嫩江流域所在的三省(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本文构建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认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在循环经济理论支持下对嫩江流域的产业进行科学整合,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如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对产业基础建设的限制,不同地区可相互合作、扶持寻找共同发展之路,避免产业链初级设施的重复建设,将产业链发展到更高形态,不断地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重复利用性。

第二,积极地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生态园区的投资和建设。例如,嫩江流域有耕地面积近七十万公顷,2007年底统计嫩江流域农林牧渔总产值为89.24亿元,而2015年,嫩江流域的耕地面积并无太大变化,但农林牧渔的总a值却翻了一番。可见,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科技对于资源开发的程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嫩江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要看清形势、抓住机遇,延长产业链,发挥当地优势,使当地产业得到稳定、持续发展。

第三,在嫩江流域经济发展中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产业结构要有特色,能够体现地方文化和地方特色,如农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将地域文化融入产品品牌和包装中,既是宣传产品,也是弘扬地域文化,使产业发展依托文化元素走得更远。另一方面,注重产业品牌建设和宣传,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拓展产品市场,使企业发展走出地区、面向世界。正确定位嫩江区域产业发展方法,优化产品的营销策略,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企业产品能够在大市场站稳脚跟。

第四,地方政府政策需加强协作与整合。嫩江流域是一个以经济联系、社会文化联系以及生态联系为核心的一体化区域,由于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地域单元,因此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还需进行跨地区、跨地方的政府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对已经被行政体系“碎片化”了的市场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对相互冲突、相互内耗的政策体系、分散制度进行重新协调与整合,提高制度安排的一体化水平和效率,促进嫩江流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

嫩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无害使用为指导,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实现该地域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上升。同时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类型、人文特色等,建立综合开发、发展观念,树立民族产业品牌意识,使当地的经济走向持续、稳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伍国勇,段豫川.论超循环经济――兼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异同[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1):5-10

篇12

循环经济要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禀赋优势,把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产业价值链则以跨组织视角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延伸,深刻挖掘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描述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1]。笔者认为,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是在考虑资源稀缺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前提下强调产业价值链运行过程中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益增加的过程,是从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共同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增值过程。面对能源紧缺现状和环境压力,探索循环经济的产业价值链发展模式对目前“三多”(生产、消费、废弃)的火力发电行业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电力产业价值链发展概况

电力产业价值链以发电企业为核心,由发电、输配电等价值增值环节共同组成的价值链,链上企业都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通过协同效应共同获利。它以产业内部分工为前提,以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企业间协调运作实现价值的增值。另外,我国煤电为主体的发展模式,急需大量煤源,而煤价频繁上涨,给发电企业带来了严重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输配网络设施老化,无形电能损耗,也在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国内发电企业正在探求新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与产业价值链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二、电力产业价值链分析

电力产业价值链即以电力产品为对象的价值链和增值链。企业通过对电力产品的持续生产,传输,配送,维护等各个工作环节价值重新评估和整合,致力于提供终端用户满意,质高价优的电力产品,最终实现电力产品的价值与增值。增值过程更多体现在各个链节区内资源配置合理程度和链接点处“原材料”、“中间产品”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流畅与集约程度。下面就针对电力产业价值链发电、输配电等环节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措施。

1、发电环节。火力发电多依赖于煤炭等化石能源,需求量大,处理程序复杂,污染较严重,是进行价值链优化的重点环节。火力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一般按由“煤―水―汽―电”的工艺流程构成,流程中存在众多的价值增值环节,更多体现的是由于有效管理所获得的资源充分利用和成本节约所实现的价值增值。各个环节价值创造和成本花费都会影响到整体发电环节价值链价值增值程度,甚至会影响到垂直下游企业的价值链运行情况。因此,实现发电环节及其细小环节的优化,对企业实现减本增效效果十分明显。下面主要从生产经营方面深入分析发电环节价值增值过程。

生产经营是发电企业价值链的主体环节也是最为复杂的环节。电能在生产过程(尤其火力发电)中会产生大量“三废”污染物。传统生产模式下,对污染物的处理失当,回收模式单一,再利用不高,导致污染处理成了产业价值链上的赘疣,巨大环境成本和污处成本是企业沉重负担,影响电力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必须强化电力生产过程废物处理这一薄弱环节,“变废为利”、循环利用。借鉴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广泛推广生物质燃料发电技术,同时尝试围绕厂区设立化肥厂、粉煤灰加工厂、脱硫石膏加工厂等高关联度的众多共生联营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以价值增值和转移为基础形成各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4],形成以发电产业为核心多产业经营的生态产业园。

通过建立循环路径,可以实现发电企业“三废”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收集农村富足的生物质燃料与煤炭共同送入发电企业发电,提高燃烧率,剩余煤灰进入煤灰加工厂和建材厂等加工成煤品和建材,生物质灰则送入化肥厂制造化肥,实现“灰渣零排放”;企业废水全部经过回收后重新补入循环冷却水系统再利用于发电生产,处理后排出的水再用于锅炉冲灰冲渣,实现“污水零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经过装置脱硫,所得硫化石膏送建材加工厂,实现“废气低排放”;同时,加强金融、政府和运输等公务服务机构为整个生态产业园的顺畅运行提供资金、政策和物流支持也是必要的。

2、输配电环节。从循环经济和产业价值链角度分析,输电企业的盈利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成本和电能损耗为代价的。产业价值链上,输配电是连接发电和终端用户的枢纽环节,一方面承载者发电企业电力传输的重任,另一方面电网企业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因此,此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产品单一和零库存决定了电网企业需将价值增值重点放在信誉和服务方面,通过差异化和低成本竞争创造优势来稳定价值增值的连续性。目前“电老大”的帽子仍未脱去,服务至上和信誉良好只在个别区域存在;厂网虽分但专门的电力交易中心职责不明晰,传统调度中心信息化落后,交易延时低效带来电能无形损耗和额外成本增加。再者,电网广阔密集,分布架构不尽合理,网点设施老化等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影响还导致电网输送质量下降,间接增大煤耗量,加速机器折旧,这些是产业价值链上可以避免的价值损失。电网企业应遵循节能输电的调度规则和节能、环保、经济的经营标准,优先调度可再生发电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此外,还需注重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加强分时分段电力输送,保障电力需求又避免浪费。

配电是电力产业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从发电到用电所需配电层级多,设备多,损耗占配电网整体损耗比例也最大。因此要想在配电环节实现价值链的循环经济优化,首先,要先降低变电设备损耗,大力推广节能变压器;其次,配电网的损耗来源于线路损耗,必须对配电网中的所有线路进行优化;再者,不少地区用户与公司远离配电中心,配送距离过长,线路损耗很大,因此合理布局配送电网络结构也是降低配电网损耗要考虑的因素;最后,配电网应该选择灵活的配电方式同时加强智能配电网络建设,根据电能需求种类和高低峰用电时段自动调整负荷运行,达到降低配电损耗,节约能源,间接增收的目的。

3、循环电力产业价值链优化模式。通过对发电、输配电产业价值链环节的深入分析,了解到各个环节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优化过程的可行性。为电力产业更能体现循环发展和价值增值,对发电企业实施的循环经济模式的价值链进行调整、补充和拓展,得出了新的电力产业价值链循环发展的模式。

结论:电力产业价值链优化仅要强调资源与资本节约和价值链节前后协调创益,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战略性优化和升级,这样才能更能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和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效用[5]。因此,在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煤电一体、热电联产、产业协同、路港配套、新能源替代”的发展道路的同时,还需从更高的循环经济角度优化产业价值链,以发电企业为核心的建立众多共生联营产业集群,发挥循环经济和产业价值链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韩士元,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J].财会月刊(理论).2007(9):83-85.

[2]Paul Hawken,The ecology of commerce[M].1993.

篇13

一、循环经济与水能资源开发

1.能源的循环经济,亟待水能资源的开发

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传统能源开发采取的是“能源资源――能源产品――能源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依赖的是储藏地下及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增加能源消耗谋求经济发展的线形经济,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纳入到能源开发中。而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节约煤炭等有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能源的循环经济要求。

2.水能资源的开发,亟待循环经济模式

水能资源的开发将给开发地周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下,忽视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充分吸收循环经济理念,把各项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库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积极发展水电能源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体系,鼓励水能资源的开发

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到“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目前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而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在水能资源开发中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制定统一的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引导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和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从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将“优先发展水电”政策落实到实处,转变能源的生产方式,使能源开发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

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水能资源开发中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成本并没有得到相应完整的体现。因此,应该改革企业和政府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将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从而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使水能资源开发更能体现出其真实成本和真实效益,从而有利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

3.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开发体系,促进水能资源的有效开发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能资源开发体系,就是要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能源的循环经济。

(1)健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而且持久。因此,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首先必须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肃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其次应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源头预防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问题,从而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大多是从宏观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在微观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纳入到经济评价的更少。这样不仅忽视了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而且间接地扩大了项目的效益。因此,应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项目。

(3)优化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据统计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因此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决策,在保证项目价值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尽可能选择对周围动植物友好的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4)采取积极的移民安置政策。大型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将带来大量的移民及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水能资源的顺利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移民及安置问题,除了采取传统的政府安置政策、库区后期扶持政策等之外,还可以研究采取“投资型”政策,让移民参与水能资源开发投资,使他们能长期分享水能资源开发的效益,并促使移民和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水能资源项目的顺利开发。

4.加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管理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期比较长,一般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运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加强大坝安全管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新建大坝的设计、技术、建造等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历史上原有大坝的安全问题以及大坝的管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应尽快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权衡,对病险水库大坝进行综合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病险水库大坝加以解决。另外,大坝的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今全球恐怖活动频繁,国内也存在恐怖力量,比如种族冲突、历史遗留的移民问题等都有可能激化成社会矛盾,对大坝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2)加强电站的运行管理。首先,要根据项目用电、用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协调项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制定电站优化运行方案,确保水电站和大坝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减轻水电站运行对水库水生环境的影响,确保下游必要的生态流量和鱼类等的基本生存要求,满足下游航运的基本要求等。其次,要协调项目的效益和运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关注运行安全问题,重视对项目的技改更新,防止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第三,要建立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四,加强水电站防洪管理,包括加强水电站防洪预案的编制,健全水电站安全度汛监管机制等。

5.加强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当前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并没有太多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大坝退役的问题。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水电站退役是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加强对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1)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经济分析。在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应该事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考虑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项目后期的发展方向。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后期运行管理和大坝退役提供指导。在项目计算期结束时,应该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如果使用新的投资来延长使用寿命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在经济上不可行,则需要考虑水电站退役问题。

(2)加强水电站退役后的技术经济评价。根据水电站拆除程度不同,水电站退役分为部分退役和完全退役两种。对于完全退役,除了要考虑大坝和辅助设施全部拆除的费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大坝拆除后淤沙及水的下泄给下游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大坝拆除后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部分退役,则需要考虑大坝的安全问题和维护保养成本等。对究竟采取哪种方式退役,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目的是使水电站的退役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而且水电站的退役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

三、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有效消解由于水能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水能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