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造型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造型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造型设计论文

篇1

(2)调研过程

本调研的路线如图1所示,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调查框架。具体的调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备访谈。它为正式访谈做准备,对正式访谈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模拟,发现问题,从而完善访谈提纲,使正式访谈能够顺利地进行。第二阶段为正式访谈。电话预约访谈人员,确定访谈时间(90-120分钟)和地点,并将访谈提纲提前发给受访者,使之提前做好准备,提高访谈效率;访谈时全程录音并做笔记。第三阶段为参与机床造型设计方案讨论会。其目的是通过参与设计师、工程师、管理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深入分析影响机床造型设计方案可行性的主要原因。

(3)访谈提纲

本调研的访谈提纲有两种,分别是针对设计师和工程师拟定的,如表一、二为访谈提纲的主要问题。

(4)调研结果

在对设计师的访谈中,他们提到在设计机床造型方案时,一般不考虑机床的结构,他们认为成本足够,结构都能实现。但企业从经济性上考虑,会限制生产成本,从而改变机床的结构或造型去实现设计方案。最终样机与设计方案不同点主要是结构上不能完成的部分。在对工程师的访谈和参与设计方案讨论会中,了解到他们与设计师在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进行交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当遇到难以完成的结构时,设计师在讨论会后对方案进行修改。工程师认为设计师的方案都很美观、新颖,但结构上难以实现,为了考虑成本,只能放弃。他们认为最终样机与最初方案差别不大,因为他们会去用其他工艺替代不能完成的工艺,尽可能实现最初设计方案。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机床造型设计方案讨论会,获得机床造型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了解到影响可行性的主要因素是造型、结构和成本。

(1)造型的美感因素

当今时代,人们非常重视产品带来的感觉体验。具有良好美学品质的产品,在使用中可以让用户心情愉悦,在展览会上可以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对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很有帮助。企业引进工业设计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美学品质。因此,机床造型设计方案在美学品质上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是一定不会被采纳的。图2是设计师为某机床企业设计的磨床造型方案。该方案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笨拙、缺少美感,且体现不出磨床的特点,在方案初步评审中遭到淘汰。因此,造型的美感是决定设计方案是否可行的首要因素。

(2)造型的结构因素

机床的造型不能脱离结构而存在。结构是造型的基础,造型是结构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结构布局会影响产品外观的形式表现。造型的实现必须要以结构作为支撑,合理的结构能提高机床造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机床造型时必须考虑它在结构、工艺、装配上是如何实现的,不能效果图美观,而缺少可加工性,这样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如图3所示,该机床的造型设计方案底边切角成菱形,这种造型的内部结构很难实现,钣金折弯或焊接工艺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尽管该方案的美学品质受到肯定,但最终还是被放弃。

(3)造型的成本因素

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生产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师在设计机床造型方案时不能盲目地追求时尚、高端,而要在生产成本限制内,展开设计创意,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图4门把手的中间设计了一条蓝色彩带,给人以精致的感觉,加工工艺也是可行的,但提高了造价。在设计方案评审后,将把手更换成市场上价格较低的标准把手。

篇2

(二)素描的发展现状

素描现在已作为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开设的一门绘画基础课程,素描深度研究也被放在造型基础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扩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达到从基础教学到设计教学转变的目的。

二、素描造型设计的研究方法

(一)二维体现画面感

二维也就是属于平面空间。在创作中,画面中物体的立体感只能利用二维平面中虚构出来的三维假象来体现。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大、小、虚、实、明、暗关系在二维平面空间中的表现来制造物体的现象、体积和空间的假象,从而加强物体的真实感。

(二)三维体现立体感

素描造型设计中的三维立体感是以二维平面为基础的,是一种虚拟的视错原理。绘画空间的平面体验与现实中的真实体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绘画中的立体感只是通过视觉错觉虚拟出来的,例如,对比关系、透视原理等的运用。对比关系是指素描造型设计中通过大、小、黑、白、灰的强烈区分来体现物体的真实感。空间的透视原理是体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表现方法则是利用视错原理在二维平面上虚构出三维的空间感。另外,物体的虚实关系也是我们分清前后、主次关系的表现。虚实的对比关系是画面更好地表现真实感的重要手段。

三、素描造型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构图

在确定画面构图时,我们必须选定构图的方法,例如,中心构图。要安排好主体物和其他物体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画面做到既完整又要透气。主体物不能太大,应保证视觉效果的舒适感。整体关系要明确。

(二)形

大体的构图出来之后,应考虑物体的形状特征,进行细节的刻画,造型要精准,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否则会破坏画面效果,例如,石膏头像,它的立体感特别强,只要有点问题就显得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在绘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物体的形状,加强自己对造型的把握能力。

(三)立方体意识

物体的形状与画面自身存在的状态,我们都应该注意不能画成平面的,要具有立方体意识,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四)黑白灰控制

在绘画中,画面物体效果不能简单,因为它能够体现整个画面的完整与否,应延续黑白灰的主色调,以精准的造型、完美的细节,营造出物体的体积感觉,强调画面的空间关系。

(五)画面整体效果以及深入刻画的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话时常出现在耳边,即细节决定成功。绘画也是同样的,少了细节的刻画,整幅作品就称不上完美之作。所以,我们在绘画时应反复观赏自己的画,没有感觉的时候,可远距离地观看画面效果,做到精益求精。

(六)表现手法

笔者认为在现代绘画上应该摆脱一切手法和技法,还有概念,完全地把自己的原始情感激发出来,无控制地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

篇3

机床设计、美术设计与机床造型设计三者性质和着重点不同,但有着密切的关系。机床设计着重机床的性能,合理布置各部件位置,以满足用户对机床的性能要求为首要目的。美术设计着重于艺术性美感的体现,重要通过外形结构、色彩和材料等来体现。而机床造型设计需要应用艺术表现法则和美术设计技能,来为机床服务,将机床设计的部分与美术设计部分相结合,在保证机床性能的基础上合理的解决产品造型的有关技术问题。现代机床要求在机床结构设计时就要对造型设计有一定的考虑,因此技术设计与造型设计时同步配合进行的创造性工作,贯穿于机床设计制造的全过程。

三、现代机床造型设计的原则

经过对国内外机床造型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一些造型设计的原则如下。

3.1全局设计机床是一个由若干个复杂的系统构成的集合体,为使造型设计的优势最大化,在设计之初就要对机床的机械结构、界面要求、零部件材质及布局、人机构成等设计部分做到全面的了解。并与机床设计阶段提出全局化的设计规划。以保证机床经过造型设计后具有独特品格和特征。

3.2功能第一机床的根本功能是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其最主要的性能指标为加工精度。造型设计中重要采用艺术的形式体现机床的科技感并且结合使用环境调节操作者的精神和心理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不能以造型需求而对机床的性能造成影响。

3.3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作为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产品批量生产时的品质与成本。因此在造型设计时要考虑到工业工程性,应对部件进行工艺性的审查,所涉及的部件应具有易于加工和一致性的特点,同时要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型和标准化程度。以适合批量生产的要求。

3.4以人为本机床造型设计不仅要对已操作性和思考习惯性还应心理、生理、工效和安全健康方面有所考虑。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环保性,机床视窗应采用安全玻璃等不易碎材质制成。

3.5精神功能人在零部件加工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现代机床造型设计还需要特别重视产品对人的精神功能。研究显示人的心理和生理会对色彩产生相应的反应,通过认识和掌握色彩规律,利用机床造型设计中色彩的微妙变化来调节操作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助于提供操作者的效率。

3.6简约原则现代机床造型设计要符合简约的原则,不应使用过多的装饰性部件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以实用、美观、经济的设计方案,达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的目的。

3.7绿色环保造型设计所应选用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的材料,兼顾节能降耗的要求。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篇4

兽形熏炉在宋代最为常见和典型的造型即是狻猊(即狮子)。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墓出土一件瓷质狻猊出香,高32cm,炉身是附有底座的莲花,炉盖为莲花中间的莲蓬,盖顶坐有一只戏球的狮子,侧头并张口,用以出香。狻猊出香在诗词古文中十分常见: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曰“故都紫霞殿有二金狻猊,盖香兽也”;南宋范成大《揽辔录》记金中都宫殿曰“两楹间各有大出香金狮蛮”;南宋周麟之《破虏凯歌二十四首》中云“七宝为床坐殿衙,金猊双立喷飞霞”,并自注:“其御榻以七宝为饰,夹坐有金狻猊二,高丈余,飞香纷郁”。

(二)香鸭

香鸭即鸭形熏炉,它与出香类似,但尺寸要小一些,功能也不尽相同。芝加哥美术馆藏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香鸭是其中的一件精品:熏炉通高18.8cm,下有承盘,承盘之上为一朵盛开莲花,中间莲蓬处托举一只张口小鸭,鸭口出烟,莲蓬台处设有小孔用以进气。南宋周端臣《青铜香鸭诗》:“谁把功夫巧铸成,铜青依约绿毛轻。自归骚客文房后,无复王孙金弹惊。沙觜莫追芦苇暖,灰心聊吐蕙兰清。回头却笑江湖伴,多少遭烹为不鸣。”宋代的香鸭多用于帐中,用以熏衣熏被,其功能如同当时的薰球,北宋秦观《木兰花》云“红袖时笼金鸭暖”即是。

(三)莲花熏炉

宋代以植物为造型的香炉基本见于莲花形制,其来源于唐代的莲花式香炉。唐代莲花炉原是装饰莲花的炉盖与多足炉的合身,炉盖上镂空着若干个花式的出烟孔,如出土于浙江的唐天复元年的越窑五足炉;又见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件银鎏金香炉,在盖顶装饰有可以出烟的莲花。宋代沿袭唐代式样,并无太多改变。

(四)香球

两宋时期有一种球体的小巧香炉,被宋人称作“香球”。香球一般由银等金属制成,外壳为镂空的雕有花鸟等图案的球体,可打开,内里设有数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圆环,圆环大小相互嵌套着支撑一个盛装香料的小香碗,通过两个圆环轴的彼此制约以及小香碗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小香碗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平衡,香料不倾洒。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有云:“香囊者,烧香圆器也,巧智机关,转而不倾,令内常平。”又有:“香囊者,烧香器物也,以铜铁金银昤昽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这种香球因为内部球体如何转动,里面的香灰或火星都不会洒落出去,所以常被置于卧帐之中,即《西京杂记》中所称的“卧褥香炉”。

二、香炉造型

无盖的敞开式香炉在宋代大致分为两种造型,高足杯式和仿古式,而仿古式则又有鱼耳炉、鬲式炉、奁式炉几种造型。

(一)高足杯式香炉

北宋时期,北方最为常见的瓷质香炉是高足杯式样,敞开无盖。炉通高常在10cm以下,上有宽平的边缘,下接直筒炉身,也见斜壁的正梯形炉身,底座大致呈椎体,有白釉、青釉、黑釉的,炉上有些也有刻花,常见莲花。此类香炉成型完成于唐代。陕西黄堡窑址出土一些高足杯式香炉,按照器型整理排序,可由初唐至中晚唐,下顺五代,直到宋金耀州窑,可见宋代的高足杯式炉是由初唐起一脉相承不断发展而得到的。

(二)仿古式香炉

仿古式样的小型香炉可以说是南宋最具特色的香炉,最初很可能是直接取用了诸如秦汉的铜鼎、铜鬲、铜簋等容器,用以焚香。可见,好古是这一类香炉出现的时代背景。宋郑刚中《焚香》:“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古鼎即是。又有范成大《古鼎作香炉》:“云雷萦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南宋舒岳祥在《古铜炉》诗中曰:“殷彜周鼎几千年,土蚀苔封洗涤全。且与道人烧柏子,不须公子爇龙涎。”两宋名窑所出的仿古香炉尺寸一般较小,通高约10cm左右,宋人多将此类型的小型香炉作日常焚香使用。其形制有鱼耳炉、鬲式炉、奁式炉几种。

1.鱼耳炉鱼耳炉造型仿自古铜簋,根据器铭宋人将其称作“敦”或“彝”。铜簋本是厚重有分量的器物,传承其曲线简洁的造型特点并将材质改变为瓷以后,使得鱼耳炉变幻出一种优雅的气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南宋哥窑鱼耳炉,通高8cm,即是其中常见的式样。

篇5

造型设计不同于工程问题,很多情况下是靠设计师自身的经验积累及不断尝试获得的灵感。“产品造型领域,设计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知识与工程设计等其它领域相比,缺乏明确的知识界定和内涵。”基于案例的研究是一种对设计问题求解的有效方法,对机驾驶舱设计而言,案例是前人大量经验积累的成果,对成熟案例进行研究可帮助设计师迅速找准设计切入点、明确造型设计的方向定位。对驾驶舱而言,成熟的设计案例均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对新兴制造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可供研究的现役飞机机型数量较大,而源自同一家公司或同一系列的机型,本身即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巴航工业的莱格赛系列飞机,其驾驶舱造型的相似性很高,可以作为一类进行造型研究,只需要挑选出代表机型即可。本文中采用相似性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的方法,用以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样本,这些样本可以代表绝大多数机型的造型特征。

2.1驾驶舱造型相似性调研

在此调研阶段,首先通过网络搜集了国际上12家商用飞机制造商的66款机型的驾驶舱图片,并对图片进行处理,去除多余的视觉干扰因素,使图像尽量保持相似的角度及色彩,并借助小样本调研进行了66款驾驶舱的造型相似性判断聚类分析。选取了对造型设计或驾驶舱有一定了解的人员共30名作为被试者。设计类及航空类专业研究生、飞机内饰设计师、退役空乘等三类人群参与本次调研。调研采用两分法进行聚类,考虑到机型数量等因素,本次调研中的66款驾驶舱机型设定分为8组。调研过程采用的是本研究团队制作的、一款基于Flash软件开发的造型相似性判断工具。被试者通过完成分组任务来展现他们对驾驶舱造型的相似性判断。

2.2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

本文将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综合起来,帮助选取造型上具有代表性的驾驶舱。在一个被试者完成其分组任务时,上述造型相似性判断工具能自动生成关于66款驾驶舱造型的相似性矩阵结果。对30名被试者的判断结果取平均值后,导入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66款驾驶舱分为14组。从14组样本中,根据每个案例分值,挑出了14款具有代表性的机型,这些机型均可以被认为是彼此之间最不相似,即最有特点的案例。但是,有特点并不代表先进,比如有的案例被挑选更多可能是因为其密密麻麻的旧式仪表。虽然其造型与众不同十分有特点,但明显不是本次调研希望进行深入研究的理想机型。因此需要借助多维尺度分析,进一步对代表性案例进行判断与筛选。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是将不同机型的相似性数值转化为了二维空间的距离,直观地展现了案例间的相似性分布情况:距离越近,相似性越高;距离越远,相似性越低。

2.3代表性驾驶舱将聚类分析

结果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并兼顾品牌及设计特点多样性,最终挑选出10款代表性驾驶舱,用于后续的特征线描绘与提取。

3驾驶舱造型设计特征线的提取

3.1驾驶舱特征线的定义

Jingjing等提出了用特征线总结飞机驾驶舱设计特征的研究方法。根据造型特征线位置和功能的不同,把飞机驾驶舱内饰造型的基本形态和造型结构分为顶控板(Overheadpanel)、遮光罩(Glareshieldpanel)、仪表板(Instrumentpanel)、中央控制台(Centrecontrolstand)和侧操纵台(Sidewallcontrolpanel)5个部分。因操纵杆对驾驶舱的总体造型有重要影响,在此将操纵杆(ControlStick)单独列出,把驾驶舱总体造型进一步划分为6个主要部分。

3.2特征线提取的步骤

在进行驾驶舱特征线的提取时,首先是对原始图片进行描摹,用线条图来表现出驾驶舱空间。然后对全部线型进行重要程度排序,把从属线型删减,强化重要造型特征线的表达,修正透视角度,从而简练地概括出核心设计特征。3.310款代表机型驾驶舱造型特征线的提取特征线提取是把复杂的驾驶舱造型归纳为符号化特征,用以总结不同机型的核心造型差异。在提取过程中对通用性的部件(例如面板按钮等)进行简化处理,重点提取以遮光罩为物理中心与视觉中心的6个部分的大轮廓特征,如图9所示。

4驾驶舱造型设计的差异分析

根据提取的特征并结合不同品牌的多种机型进行判断,驾驶舱设计呈现较强的“大布局趋同,分部件差异”的特点。大布局趋同:从10款代表性机型驾驶舱来看,绝大部分案例服从6个组成部分的划分方式,且每个部分的使用功能类似,说明驾驶舱的功能布局已经趋同化,目前还没有机型采用颠覆性的创新布局。但空客等公司申请的专利显示,各个航空巨头已致力于开创新一代操控布局,并开始布设造型设计专利壁垒。分部件差异:从代表案例每个组成部件的造型对比来看,则部件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仅从单个部件的造型特征就基本可以分辨出不同机型的驾驶舱,说明各个厂商均较为注重驾驶舱内部部件造型设计的独创性。当然过分的独创性会带来标准化的问题:飞机操作的通用性降低,使得飞行执照不能像汽车驾驶证一样广泛通用,执飞不同公司的飞机需要重新考取执照。这对新兴制造商的启示是:需要考虑系列机型驾驶舱之间造型的通用性,这会大大提高机组培训、操作手册编写等客户服务工作的效率。巴航工业作为最大的支线客机制造商,至少有三种不同造型风格的驾驶舱。庞巴迪也有两种以上驾驶舱风格。湾流、达索、赛斯纳等公司主要生产公务机,驾驶舱风格呈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空客各机型的驾驶舱造型多用简练的几何形与直线条。系列飞机保持了高度的通用性,具有基本相同的驾驶舱布局,宽体飞机和单通道飞机可以由同一群飞行员驾驶,降低了航空公司的人员培训成本。空客驾驶舱设计特征可以归纳为:简洁的几何形设计、高度的通用性和“后发优势”的应用。波音机型的驾驶舱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很多细小的体块,整体造型更偏有机形态。波音飞机相对风格多样,新机型会更新造型设计,并应用最新的设计形态语言。如波音787的驾驶舱,大量采用曲线、弧面等流线型设计语言。波音驾驶舱设计特征可以归纳为:有机形态与流线风格、前瞻的设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侧杆操控起源于空客,目前巴航工业莱格赛(Legacy)500、达索猎鹰(Falcon)7X、中国商飞C919、俄罗斯正在研发的MC-21等均采用侧杆操控。其优点是可以增加飞行员腿部的活动空间,不会阻挡视线,手臂的可达性更好。从特征提取图来看,采用侧杆操控的机型,驾驶舱整体空间更加简洁,视觉负担明显降低。目前多数机型仍然在使用中央操纵杆,中央操纵杆的优点是更符合驾驶操控认知习惯,并且正、副驾驶可以随时知道对方的操作从而避免误判。但是从造型上来看,中央操纵杆把驾驶舱空间进行了无序分割,破坏了视觉连续性,增加了认知负担。部分厂商对操纵杆形态进行了改进,如赛斯纳的奖状野马(CitationMustang)、巴航工业的飞鸿(Phenom)-300只保留了与中央操纵杆相似的操控方式,但取消了底座增加腿部空间。类似的改进至少从空间划分的角度来看更加合理。

篇6

褶裥常被连在一起说,其实无论在视觉造型还是在工艺处理上都不尽相同,所以实际上应该分开说。褶是指符合人体形态、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缝缩而形成的自然褶皱,它由省道转变而来,但比省道形式自由、宽松、灵活,可以看做是很多小的褶裥组合,褶可以用于服装的特定位置以水平、垂直的形式运用。按照表现特征可分为叠褶、波浪褶、抽褶、垂坠褶和堆褶等形式;按变化形式可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而服装产生褶量的多少,区域部位以及控制的尺寸量,由服装特定造型和面料特性决定。褶的形式很自由多变,没有固定的数据和定量计算,因此可以产生变化多样的美感造型,设计者在立体裁剪过程中可以根据审美和造型需求自行定义和创新。裥是适合体型及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折叠之后熨烫而成,由裥面和裥底组成,它既满足了省道功能,也达到了艺术审美效果。它的基本构成元素是衣裥的方向、位置以及衣裥的个数及大小。裥按形态线条类型可分为直线裥、曲线裥、斜线裥;按形态可分为顺裥、箱型裥、阴裥、风琴裥等。相较于褶,裥更为规律工整;相较于裥,褶更加自由灵活。而褶裥是围绕人体突面形成的,将省转化为褶裥的形式,有强烈的塑形作用。而与省相比,又不像省那样完全与突面贴合,它在指向突出点的时候不固定,因为突面会有松量。除了余量这一部分,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加量可以形成宽松效果,有扩张造型的作用。

3波浪

波浪指利用面料本身的特性在服装上营造和打造出的立体起伏状态,形态与海面上的波浪相似,所以称为波浪式造型效果。它根据位置、大小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而可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在面料选择上,如果用较软的、悬垂性好的面料,它就会展现出飘逸、轻盈、宽松随意的感觉,可以制造出若隐若现的别致效果,能突出女性优美的曲线;如果使用较硬的或是挺括的面料,会形成夸张曲线度强烈的线条,造型感突出,所以在表现大效果的服装中也常常被使用,例如婚纱、尼龙大衣上,可以充分地展现设计师所追求的不同廓形,因此广泛应用于现代服装中。波浪裙可以增加人体活动松量,腰省这时全部转化为波浪量存在,省道就消失了,使服装线条更连贯,整体效果更佳,同时装饰作用很强。波浪细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波浪,是指从一端向另一端发散而形成的造型效果,宽窄的变化在这样的衣身上效果变化明显;另一类称为垂荡,是指波浪两端固定住,中间自由散开,形成一种特殊的垂荡效果,一般常用于领口处。这样的造型自然和谐,由于形态流畅具有动感,在一些优雅端庄的现代晚礼服中常被运用,表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气质。它的变化体现在量的大小及位置,常见的两种是与衣身相连的和与衣身拼合的垂荡造型。如果放在衣身前部,造型会更为巧妙;假使放在衣身后部,则造型能力更强,视觉冲击力更大。两者各有优势,被用于不同风格的服装中。

篇7

消费者消费某种产品,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其次才会考虑产品的造型。由此可见,产品的造型形式是服从于产品的功能的。不管款式、色彩如何“流行”,造型决不能阻碍产品功能的发挥,这是产品设计的总原则。例如:灯饰发展到今天,造型已经是千变万化,它不光被用来照明,同时还因其美观的造型被人类当做艺术品来欣赏,然而设计师在设计灯饰时,首先考虑到的依然是它的照明作用,它的各种造型都不能阻碍它的照明功能,同时还要使灯光更加柔和以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国产零零漆》中有一片段是零零漆不断拿出各种造型的剃须刀,有大哥大外形的,吹风机外形的,皮鞋外形的,我们看到这个片段时都会忍不住发笑。这个片段之所以让人发笑就是因为这些剃须刀的造型违背了它的功能。剃须刀的功能就决定了它的外形必须是便于手握的。如果造型过度违背功能,那么它就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产品的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如果产品失去了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消费者因为需要某种确定的功能而去市场上选购产品,这些产品中能夺取消费者眼光的造型才是成功的造型。产品的功能制约着产品的造型,如何在这种制约中找出一个平衡点是每个产品设计师都在努力的方向。

3制约中的平衡-功能美

造型与功能的发展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过程。在生产能力低下的手工业时代,产品的生产者就是产品的造型师,这一时期产品的造型与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一时期的产品有着丰富的个性和特征。造型首次脱离功能是因为贵族为了奢华的生活而垄断了一些优秀的手工艺者,这使得贵族用品多华而不实,而平民产品则是粗制滥造。到19世纪初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大批的艺术家加入到家具、建筑、日用品等方面的设计活动中,使得这一时期的产品造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一种是繁复华丽的装饰纹样的登峰造极-洛可可及古典浪漫主义等;另一种是机器生产的廉价的大批量的以几何形态为主的产品。产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功能与造型已经完全融合,随着人类需求的扩展,造型不仅服务于功能还能成全功能使产品满足人类精神层次的需求,这就是现代设计师提倡的“功能美设计”。

篇8

2嫁接法。嫁接法是指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将人物与动物、人物与其它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或与其它物相互组合在一起而创作出来的一个全新的形象。这种方法是在动画造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迪斯尼中的动画作品中的“米老鼠”“高飞狗”以及“怪物史莱克”等很多形象都是采用嫁接法进行设计的。这种通过把不同物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总能创作出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形象和效果。

3偶然形态法。偶然形态法是利用动画创新、夸张的特点,造型设计时往往可以利用设计师的“瞬间灵感”将随手的涂鸦等草稿中寻找出一个新的形态,再加以整理、修饰创作出来的造型。这样的方法都是不经意间创作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因此在造型设计中不受造型结构的限制,因此设计及出来的造型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我们平时随手而画的草图可能中间就蕴藏着一个经典的形象。

篇9

2.1选择系统首先Maya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主要是将骨骼作为系统支架,每个由骨骼组成的骨架,最终都形成了一个个网格,按照顺序排列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画人物系统,我们在设计人物时,都是通过网络动画平台根据先关的动画帧定义来确定每个网格的具置,例如,如果一个手的模型是由一百个帧组成的,就有两百个顶点,那么动画则只有五帧,内存则要占用两百个位置,对颜色和组成信息都要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和描绘,每个骨骼都跟顶点有关系,这样在移动骨架的过程中对相应顶点的感应也是动画的一个优点,其次,在塑造角色框架时,应该与我们水平的地面保持一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更能突出动画外部形象的视觉效果。

2.2设置动画参数

动画在播放之前都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对播放和制作参数进行调整,并根据不同的展示平台,转换不同的动画格式以保证播放的流畅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2.3材质

为了增加动画的任务真实感,给用户一种人物形象的情感共鸣,在动画人物的皮肤材质选择方面通常都是运用图片的方式,其中主要用人类的皮肤材质图案,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图片逼真的效果,应该建立一个Maya球,并用Maya球建立一个材质模式,在颜色属性平台中点击后面的文件夹,并将已经做好的动画人物材质图片放入其中,赋予Maya动画人物形象。

2.4提取轮廓

在提取动画任务轮廓的过程中,在最快的速度下尽量减少图片的失真程度,并根据具体的实物轮廓建立模型,从中获取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数据,同时将原始图像具有针对性的入进Maya工作区域内,开始作业。

2.5绑定骨骼

为了提高人物造型设计的真实感,应该根据人体真实的骨架来构建模型,拉近真实物体与Maya骨骼活动的距离,并分为先后顺序制作头骨,四肢和胸骨等,在建立好大体支架后,添加骨骼,尽量方便角色可以随着骨骼的移动而改变动作,还要进行蒙皮操作,让骨骼不用特地的进行动作设定,也能方便设备对动画角色进行灵活的控制。

2.6调节权重

通过以上的步骤操作后,应该将动画骨骼模型进行适度的调节,对不合理的部分通过刷全冲的途径进行调节,避免因为骨骼过大问题,出现与模型不符合的情况,影响动画人物外形的美观和动作的连贯性。

2.7设置动作

在设置动画人物动作的过程中,应该对人物模型关键帧进行统一设置,并将同一时间段表现的任务参数,进行准确的记录,即使在动画设置完成后,也要根据变色的参数,随之记录关键帧的变化。

2.8动画渲出

动画渲出是完成Maya动画任务设计的最后一步,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关键的一步,完成以上步骤之后,通过渲染将动画制作成完整的视频,可能是我们在观看动画电影中的某一个镜头片段,在后期的视频软件制作过程中,将分段的视频进行合成,并进行剪辑和配音,完成整体的动画人物设计制作。

篇10

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产品比例、材料、质感、产品色彩、产品结构是产品造型设计的主要关键设计要素,这些要素的表达,无疑是设计深入阶段的表达重点,表达比例更准确的方式是辅助工具(标尺、网格、参考线)的应用及相关参数设置。例如在做鼠标设计效果图时,先打开标尺,定义和文件一致的设计单位,打开网格及其设置,单位也调到一致,子网格调校为整数,可以借助辅助线找准中心、边界及出血位置,这样做好辅助设置后再打开吸附参考线、网格功能,可以开始精准绘图。工业设计的五大材料分别是金属、木材、陶瓷、玻璃、塑料。以金属为例,在表现的时候,常规方法就是添加杂色和动感模糊配合使用,具体数值要根据文件及材料粗糙程度而定,也需一定实践经验。同时,质感区别于材料,是人为赋予产品的表面肌理感觉,例如铝合金材料就可以有喷砂(哑光珍珠银面)、抛光(形成镜面)、拉丝(形成类似缎面效果)、电镀(覆盖一层其他金属)、喷涂(覆盖其他非金属涂层)等不同的肌理。每种不同肌理的表现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要靠平时经验积累,但基本方法是离不开各种滤镜的使用,包括内置和外挂滤镜,例如其中的拉丝肌理可以用杂色加动感模糊完成,喷砂可以白像素上填充杂色再光照通道再模糊。产品色彩可以通过拾色器赋给。最后还有结构设计方面,因为是三视图的效果图,涉及到结构问题可以参考产品造型设计初期效果图表现内容。

篇11

(2)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设计是工业造型设计的新课题当今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领域,使产品的物理结构产生了使人不曾料想的变化。作为以研究与协调人与产品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造型设计,必将重新考虑在高科技时代、微电子时代及未来的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问题。未来产品造型设计不仅仅是为使用者提供方便舒适的功能,更要设法使产品成为使用者所希望的有意义的事物。人机界面自我明示产品的功能,使用者能在尝试中学会操作,并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人机交流,甚至自行决定物品的长相,增加额外的使用内容。有的学者从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工业造型设计的“界面说”,即认为工业造型设计就是产生人-机(人)界面的创造性活动,一语道出了信息时代工业造型设计的内涵。

篇12

2.1立领的层次与肌理设计

常规性的立领造型是简单的衬衫领座形状,如旗袍和学生装的立领,其造型变化的弧度非常小,以至于在造型上领宽、领高等因素几乎被固化,形成人们印象中固有的立领印象[8],而在造型设计的层面上,“立领”应被定义为“立着的领片造型”,在符号人体穿着功能性前提下,不应对领宽、领高、领片数量及领片形状有任何限制.立领案例Ⅰ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a)~(d)4款服装的领部均属于立领造型,(a)款的领部是常规性立领造型,领宽和领高进行扩大的设计,中间扣位的设计增加了立领的不均衡美感,整体的领片造型类似于户外运动装中的挡风片,领部造型在显得端庄的同时又增加了冬装保暖的功能性;(a)款是常规性立领在造型手法上的细微变化,而(b)款则是在(a)款的基础上递进了一步,(b)款的领部属于双层式立领造型,内层的立领接近于常规的立领造型,在功能性上接近于常规性立领对颈部的抱合程度,其外层的立领造型属于装饰性领片,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其整体的领部造型更有层次感;(c)款领部造型的基本形态亦属于常规性的立领造型,但其由整圈的肌理形成的领片使领部显得非常厚重,其造型属于非常隆重的装饰风格,由于领部造型线条的密集感,使得领部成为整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同时,其性能上的作用与(a)款相似,且更为增加了冬装保暖的作用;(d)款以领部造型的领片属于常规性立领造型的变形设计,仅在领宽与领高上有变化,而其主要的造型特点是前领中部位的肌理设计,即平面领片与立体领片的结合,在造型设计手法上更为丰富,虽然,其领部所占的面积较小,但因其在肌理搭配上形成的造型效果更富有层次感,使得领部的设计厚重且精致.在立领的造型设计中,丰富立领的造型和提高形式美感的递进方法分别是:扩大领面面积、增加领片的层次、以肌理代替领面以及片状领面和肌理的结合,这四种方法的应用,视领部在服装整体造型中视觉比例的重要程度而定,当服装整体造型越复杂时,领部的造型应趋向于更为简单的设计方式,而当服装整体造型越简单时,领部的造型则应趋向于更为复杂的设计方式.

2.2立领的视觉区域模糊化设计

图2的设计案例主要针对在颈部区域的立领设计,另外,可以应用立领的基本形态,在造型设计上对颈部、肩部和胸部的视觉区域进行模糊化设计,使立领造型风格有更加多样化的视觉趣味.立领案例Ⅱ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a)~(c)三款的领部都属于立领造型,但它们都不同于常规性的立领形态,皆没有形成完全向颈部抱合的结构特点,而是不同程度地向颈部的周边区域扩张,(a)款的立领与肩部朝下的装饰性翻领形成一个特殊的领部造型,由于其两部分领片造型的弯曲方向,使得领部区域的造型将视觉重心引向胸部中间,这种设计手法起到了模糊领部与胸部视觉区域的作用;(b)款的立领造型使得肩部的区域被压缩,领片向两肩方向的延伸产生了肩宽缩小的视错觉,服装的整体造型因领部的设计显得精致与秀气;(c)款立领的领片造型虽然简单,且周围并无密集性造型相映衬,但其领片所处的位置相当微妙,颈部附近接近常规性的立领,而领片的下方位于胸上围的位置,同时,领片的造型将肩部割裂成较小的面积,使得领片形成了类似小坎肩的视错觉,而将颈部、肩部和胸部的视觉中心汇集在一起,因此,可利用模糊视觉区域的设计手法来提高立领造型设计的灵活度,当立领与其它区域形成视觉上的高度关联性时,可利用立领造型的延伸感,形成缩小肩宽和扩部的视错觉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领部和服装整体造型美感的目的.

3翻领造型案例

3.1翻领的装饰性与功能性设计

翻领指的是领片可以翻折的领子[9],常规性的翻领造型通常根据其翻折领面的面积大小来命名[10],如在面积上接近衬衫领型的翻领称为小翻领,在面积上接近翻驳领的翻领称为大翻领,正是由于这种较为简单的命名方式使得翻领造型的设计思维过于僵化,缺乏创意,常规性翻领造型的另一特点是对称式关门领结构,领部的前中线处大都以纽扣和拉链作闭合造型,因此,欲提高翻领的造型设计灵活度,须先改变翻领基本的结构形式美感.翻领案例Ⅰ如图4所示,(a)~(c)3款均是翻领造型,但它们的领部闭合形式皆与常规性翻领造型有所区别,(a)款的领片造型与基本的翻领相似,但其领片没有闭合的结构,闭合点在门襟的顶端,使得领片的装饰功能更为突显;(b)款领片的特点在于与上领围部位的间距,使领片在视觉上与闭合区域明显隔开,与(a)款的领部造型相比,装饰感更为突出;(c)款的领部有明显的闭合功能,但其闭合处的不对称性及营造的特殊门襟造型,使得领部为服装整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同时,领部的闭合造型使服装的整体造型效果显得端庄.在翻领的造型设计中,领片在领部造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以装饰为主,还是以功能为主,这取决于领片是否具有承受拉力的闭合点,以及与门襟闭合点的距离大小,当领片上没有闭合点时,领片与门襟的距离越远,领部的装饰性越明显;当以领片为闭合支点时,可应用肩部和衣身上的装饰线来辅助领部的造型,用来平衡领部作为闭合支点而产生的不均衡感.

3.2翻领的翻折形式设计

图4的案例主要针对翻领的闭合形式进行的造型分析,而翻领的翻折形式亦是涉及的重点.翻领案例Ⅱ如图5所示,图5(a),(b)两款的翻领造型与常规性的翻领在整体造型效果上有较大的差异,具有更高的创意和形式美感.对颈部抱合度较高的翻领在领面面积越大时,领面与领座之间的间距越大,越容易使领面产生不平整的褶皱,因此对颈部抱合度较高的大翻领较难形成结构上的可行性,而(a)款的领部造型恰是利用大领面形成的不平整的褶皱与纸样的放褶量相结合,形成装饰性的褶皱,使其领片翻折后产生的特殊规整状态成为领部的造型特点,领片的轮廓下方边缘线形成类似于领围分割线的视错觉;另外,以肌理设计代替翻折后的领面,可使领部的整体造型更趋于向颈部抱合的状态,并且可利用领面的外轮廓造型做各种视错觉设计;(b)款领部造型的特点是领片的多层翻折状态,领面的平面宽度是领座高度的6倍,若没有特殊的领面造型处理,如此大的领面宽度不具备领部结构的可行性,而(b)款的领部共作了3层翻折处理,大的领面与领座为1层翻折,然后又将大领面做2层翻折,形成翻领与垂领相结合的造型;与常规翻领造型相比,(b)款领片虽是对称形式,但领片的造型属于相对不规则形状,领片的前下领围脱离了衣片上的领围线,使翻领的视觉区域扩大了,因造型密集和面积较大而成为服装整体造型的视觉中心.

4驳领造型案例

4.1驳领造型面积设计

驳领主要指西装的领子,在结构上一般由上领和下领两部分组成,由同一条翻折线形成穿着时的领部转折面[11].现今驳领的造型主要应用于职业装的设计中,因职业装穿着场所强调的严肃感使得驳领的造型变化幅度非常小.近年来由于国际时尚趋势的影响,职业装的造型出现了休闲化风格,其穿着的场合亦不限于单一的工作场所,许多时尚职业装同时适用于工作与休闲场合,在体现端庄和干练的同时亦强调优雅时尚的气质[12],在职业装造型的时尚化中,领部的造型是至关重要的.驳领从与门襟的结构关系上可分为连襟式驳领和脱襟式驳领.连襟式驳领即领片与门襟在衣片结构上是相连的状态,领口大都呈“V”字形,脱襟式驳领即领片与门襟在衣片结构上是分离的状况,领口大都呈“U”字形,如图6所示,图6(a)款属于脱襟式驳领,(b)款与(c)款属于连襟式驳领,(a)款领片造型与“青果领”相似,此类较为简单的领片造型可通过外轮廓的线形变化,达到提高领部整体造型和时尚感的设计目的,如(b)款的领片是由(a)款领片外轮廓基础上的曲线形状变化而成,虽然造型变化所占的面积不大,但领片造型的不均衡美感大大提高,(c)款的领片是(b)款领片的缩小版,在造型效果更为精致的同时亦增加了胸部区域设计的灵活度.脱襟式驳领由于领口面积较大,极易形成向外翻口的状态,为平衡整体的造型美感,领面的外轮廓适宜较规整的造型,以使领面和胸部造型处于较平整的状态;由于连襟式驳领的领口线条较为挺拔,领口造型与脱襟式相比较为生硬,因此,领面的外轮廓线条适宜作局部的不规则设计,平衡领部的整体美感.

4.2驳领的层次设计

图7是在常规性驳领基础上进行的层次设计案例,常规性的驳领造型较为严肃和庄重,而在职业装休闲化的风潮中,通过增加领部造型的层次感来达到装饰目的设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时尚职业女性所青睐.图7中的(a)款领部是一常规性的枪驳领,(b)款和(c)款是在(a)款领部基础上作的层次设计.(b)款是在(a)款基础上的上领层次叠加,由于上领的造型面积较小,其叠加的层次效果对枪驳领整体造型风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仅是增加了较小的装饰效果;(c)款是在(a)款基础上的下领层次叠加,由于下领的造型面积较大,其领片的外轮廓线长度明显大于上领在正面的外轮廓线长度,叠加后的整体领部装饰效果也明显优于(b)款,领部的造型风格亦更趋向于休闲化的风格;(d)款是在对于(a)款下领进行叠加的同时,对外层下领的造型作了微小程度的变化设计,由于双层下领轮廓线的差异,使得(d)款的领部造型风格与(a)款产生很大的差异,领部在服装整体造型中的面积扩大,使得造型更为密集和富有变化,而成为明显的视觉中心.因此,在驳领造型中增加层次的设计方式极易达到改变领部整体造型效果的目的,造型效果的改变程度则取决于叠加的层次面积大小和叠加后轮廓线的差异程度.

篇13

课程学习的目标是明确的。但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够理想的状态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课程练习过程中作业应付。每次进行训练时,为了能使学生多动手做练习,都会有一个数量上的要求,如某次练习要完成十个方案。学生都能完成要求,如数交来十个方案,但是大多数学生早已习惯只关心交作业的数量,做完这个数量就算完成今天的任务,只有少数同学在认真地练习。有些同学甚至随便找几个造型,或者到网上抄两个造型,交上来完成作业任务,也没认真地画好。从来不关心这个作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做这个作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训练目的。

2)学生练习中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学生在练习时,不去多方面思考与分析,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的态度。如在做仿生设计的练习时,大多数同学都不去思考如何简化仿生的对象,抽象仿生的对象,找出仿生对象的主要特征,最后再来设计等问题,缺乏这个思考过程,而是直接去仿表面形态,这样导致仿生设计停留在表面,未抓住对象的主要气质特征,最终出来的形态也是形似而非神似。

3)忽略理论知识。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些忽略,不重视。每次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就是抱着“听听而已”的态度,没几个同学主动去作笔记、作记录、整理上课知识的。这似乎是所有艺术生易犯的“毛病”。实际上,学习理论,可以使我们掌握整个课程的学习目标,明确每次练习所要达到的练习目的和练习意义,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练习,可以使练习找到一条通往到达练习目的地的捷径。在练习的过程中,将熟悉、理解透彻了的理论知识与练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练习的目的,提高设计的能力。

3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老师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态度,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本课程学习的能力。具体有下列几点建议:

1)对于作业应付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此种学习恶习。老师在收取作业时,应严格把关,对于“应付式的作业”,应返回让其重新修改,再次不认真则再次返回,直到认真完成作业为止。

2)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应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让其积极思考。每次作业练习前,设置些小的思维训练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或者分解每次练习的任务,如在做仿生设计的训练时,可以给定学生一种生物,先让学生简化这个生物,抽象出此生物的主要气质特征,然后才让学生把抽象出来的特征应用到产品设计当中去。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最终养成一个好的设计习惯。3)对于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应多强调其重要性。并且,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多增加点趣味性的东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与记忆。同时,在指导学生做对应的练习过程中,要多提到理论知识在其设计中的应用,练习中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理论中已经提过的问题,多从理论上去指点学生,这样来回反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解透彻,从而更好地让理论指导练习,指导设计,做到真正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