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教育“比”的第一个作用:同类量的比。
①请第一组同学(男生7人,女生5人)起立,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a男生和女生共有几人?
b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c男生、女生分别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d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探讨模式不断被各校推广。他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比较课堂教学进程,观察课堂问题生成,反馈教学效率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教学参考案例。下面笔者就高中区域地理《中国西北地区》一节为例,谈一谈在这次城区教研活动中的教学观察、比较和反思。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师共有5位,其中课堂效果表现比较突出的有3位教师。他们都是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都具备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底,对课堂也都有着很好的把控能力。为了体现课堂生成过程的真实性,本次活动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进行。参与班级均是本校高二年级平行班。
首先登台的是杨老师,杨老师以学生分组探究的模式贯穿整节课堂。在简短的导入之后,开门见山的在课件上提出四个问题:1.你如何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怎么样?3.这里有着怎么样的人文地理特点?4.前三个问题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学生在课堂上分为8组进行合作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书写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由杨老师随机抽取4组选派发言人上台演讲和答疑,其余4组根据发言情况进行提问和评分。教师最后作总结性评分和发言。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讲到河西走廊的时候有学生提问“河西走廊名字的由来?”,讲到水文水系特点的时候,又有学生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河流几乎以内流形式为主?这里有外流河吗?”等等。待学生就老师提出的4个基本问题探讨清楚以后,杨老师又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梳理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必然关系。整堂课研究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很高。有的学生即使基础不是很好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提问中来。学生在快乐主动的学,教师乐在其中。
李老师则以“国庆七天游”来串联始终,用图片展示“西北大漠”“风蚀雅丹”“天山雪域”“草原牧场”吸引学生注意,而后提问:“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都出自哪里”,“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独特的风光?”。通过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思考,并围绕着两个问题把课堂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确定旅游地位置。2.观自然风光。3.赏人文风景。4.谈旅游注意事项。由4组学生分别完成一个部分,然后上台汇报。其他小组提问点评。这节课上下来,让人觉得教学设计格外的新颖,并且思路流畅。学生的参与度也很强,师生互动效果良好,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课表要求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更加通过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讲解,还让学生开拓了新视野,了解了西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
第三位教师,李老师(女)准备了一瓶产自新疆的番茄汁让学生上来品尝,通过这个互动环节来设计相关问题:1.这里的番茄汁很甜,他为什么这么甜?与当地的气候有关吗?2.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与其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3.这里的地域特点你还了解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通过三个系列问题来设计教学探究过程。并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又穿插设计一些新的线索过渡到后一个问题中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整堂课形成了一个丰富有机的探究链,由浅入深、层层相扣。课堂中充分利用了启发、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语态亲和,学生身在其中如浴春风。
通过以上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以及之后的评课活动,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同课异构”这个平台进行即时的交流和反思。极大的增强了教学交流的实用性,也很好的让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研究案例。可以说“同课异构”既是教师展示自身风采机会,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升华。笔者通过本次听评课活动认为:“同课异构”课堂虽然各家“各领”,但也呈现出一定的比较标准来衡量一堂课的高效程度。具体反思如下:
一、构思是否新颖,突出教学设计创新亮点
“独具匠心”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也是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课堂有效性判定时,比较课堂的创新亮点是评价课堂的重要一环。首先,导入应具备独创性。本次活动中李老师通过“国庆七天游”把西北独特的自然景向对学生进行展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猎奇思维,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区探索和发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而李老师(女)请学生品尝番茄汁的设计也很好的展示了自己的亲和力,为后面学生合作探究环节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其次,教学资源的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资源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最为便捷的前提。如何选取新颖的教学资源,是一节课是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并把兴趣贯彻到底的关键。李老师的“旅游”课堂设计图文并茂,问题与问题环环相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旅游意愿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与西北旅游有关的常见问题。
篇3
2013年5月中旬,我校举行了一学期一度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此次活动历史组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的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形式是由本校的陈老师与外校来的林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这节课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和表现;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了解胡佛反危机政策的特点及效果。在教材的处理和重难点的预设上,两位老师都有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在重难点的预设策略上也基本一致,但突破的方法不同。其重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难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影响和“自由放任”政策。从教学模式来看,陈老师的课属于目前我们学校正“流行”的“三环自主”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的前15分钟学生同组交流、完善学案,课中15分钟教师精讲,课尾15分钟合作讨论、课堂检测),而林老师的课则是相对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次“现代”与“传统”的较量。下面主要从两位老师对“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和爆发的原因”的教学处理来讲讲。
一、关于经济危机的表现
陈老师在事先学生预习的导学案中已有预设的思考题,此环节主要是由同组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引导学生从金融、工业、农业和外贸方面来回答。这是“三环自主”教学模式中第一环的表现之一。而林老师则通过视频《大国崛起》片段、四张照片(《苹果一斤5美分》《农场主将积压的牛奶导入大海》《无家可归的人》《等待救济的人们》)、数据材料(危机间的美国:股票价格下跌了87.4%;银行破产了共10500家,占银行总数的49%;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46.2%;企业倒闭数在13万家以上;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场破产了100多万家;国民收入减少了54.69%;进出口贸易下降了70%)、表格(《同1929年相比,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源自教参)将危机的表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感触很深,印象也很深。“历史”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亦可让人深思,而那些视频、照片、数据等就是最好的“催化剂”。例如,在林老师展示四张照片时,学生就问了一个问题:既然牛奶都积压了,为什么农场主们不把它们分给贫苦的人?这一问,可以说是切入到这节课的一个概念问题――“经济危机”,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经济危机?笔者认为只要再加上别的设问不失为一道很好的合作探究题,同时也说明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照片等资料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发问的能力。相比陈老师的这个教学环节,通过预设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却略显得“硬邦邦”。
二、关于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两位老师的设计是“异中有同”,“异”是指陈老师通过展示插图和文字资料(美国民谣、1929年~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关税战)来达成目标,而林老师是直接告诉学生该从哪些方面去回答并通过讨论来解决;“同”是二者都从时间、程度、范围和影响方面引导学生来回答经济危机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国际和国内、政治和经济等角度来引导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些都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思路。笔者认为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各有千秋”,但都应注意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认知能力。
三、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两位老师是“各显神通”。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给学生材料,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果得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但是,资本主义多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空前严重,仅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究其根源,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在20世纪20年代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应这一重大变化,采取措施在其他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整,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而是延续“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
――杨宁一《历史新视野》
(2)据材料三,分析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给材料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学生不难找出两对原因:一是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二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如何?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解决(关于“生产社会化”的概念,陈老师在导学案中有解释),因此该合作环节不够放开。
观察林老师的课堂教学,关于这一内容其叙述表现出“详”与“略”的结合:主要从直接原因着手,略讲根本原因,并结合表格和板书突破此重难点。在这些教学环节里,两位老师所采取的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纵观两节课,“知识检测”所花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似乎有点美中不足。“知识检测”一般会被放在一个知识点讲完后,或教学过程最后一个环节。其实,“知识检测”也可以在我们讲解某一知识点之前进行,尤其是对解决重难点知识很有必要。因为高中历史中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只是记不清了,所以适时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亦利于深化知识。
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虽相同,但教学风格不同,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深感受益匪浅,对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现代”与“传统”不能一刀切,“传统课堂”还是有其精辟、可取之处,不能一棍子打死,例如,这节课林老师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未完成,但其生动的、有情有感的、有血有肉的历史课堂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课堂”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教师也要注意恰当的引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老师的课堂教学不能采用一种固定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机动地构建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包训国.2009年高考文综专项训练.历史学习,2009.
篇4
一、为什么要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
顺应着基础教育的这一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将小学、初中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这是一大进步。数学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颁布为我们研究和践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提供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多方面的支撑和保障。我们应该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有关的讨论。
其实,解方程的依据,严格说来,应该是方程的同解定理。但由于中小学数学的理论要求不高,再说在陈述等式的第一条性质时,只要指出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就可以作为同解定理来使用。所以,多年以来,即使是中学数学教材,也大多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这样处理可以避开“同解方程”等概念,减少教学的麻烦。
过去,在小学教学解方程,依据的是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如“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等等。由于这些关系小学生在学习加减法、乘除法时,早就不断有所感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所以到小学中高年级再加以概括就显得水到渠成,运用这些关系解未知数只出现在等式一边的简易方程也比较自然。
但是,这种“算术”的解方程思路毕竟走不了多远,一到中学就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而且小学依据四则运算关系解方程教得越多,练得越巩同,初中方程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入门障碍就越大。当然,负迁移的程度也取决于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但在整体上存在负迁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意味着四则运算法则就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呢?其实不然,下面我们来综合比较一下等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法则和移项法这三种简易方程解法的优劣。
二、移项法PK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如方程5x+2=7x-8,为了使方程化为ax=b的形式,我们就要把同类项合并,但它们又不在等号的同侧,如何合并?不妨我们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2,然后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7x,这样就得到:5x-7x=-8-2,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就可以了.这里的2就改变符号移到了方程的右边,7x就改变符号移到了方程的左边,这种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移项中常犯的错误是忘记变号,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等号同一边的项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些项不变号,因为改变某一项在多项式中的排列顺序,是以加法交换律与给合律为根据的一种变形,但如果把某些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这些项都要变号。例如5x=4x+8,如果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学生只知道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学生就会认为只能加已知数,很难想到两边可以同时减去4x,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如果移项的话就容易理解了,4x左移加号变减号,5x-4x=8,解方程就很容易了。这种情况下,移项法占一定优势。又例如20-8=4x,如果采用移项法把未知数左移变成-4x=-20+8,反而把简易方程复杂化了。但如果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天平平衡原理,左右交换变成4x= 20-8就容易多了。这种情况下,等式的基本性质占优势,综合比较,各占千秋。
三、四则运算法则PK等式的基本性质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内容由原教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改成天平平衡原理(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然而,在学生的学习中,都用这种方法解决的话,有些方程不太容易解,大部分学生老是学不会。怎么办呢?
篇5
传统的书信写作教学,学生机械地学习书信的一般写作,也许能掌握它的基本格式,但写作兴趣不浓,往往不愿意写,即使写了,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尽如人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结合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尝试,对此有了一些思考,下面以专用书信中的贺信为例,将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进行比较,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贺信教学内容分析
“专用书信”是我院“应用文写作”职业能力训练模块中的相关任务。该模块紧接经管类专业工作岗位,通过训练,有效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职场发展打下基础。贺信是专用书信中常见的一种。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贺信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2.了解贺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地写作贺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写作专用书信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开拓思维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所规划。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为掌握贺信的写作。
2.难点为贺信写作技巧和格式的把握。
二、贺信传统教学组织模式
传统的贺信写作课常常按照书信常识介绍――贺信概念及种类――贺信格式与写法――讲解例文――学生写作这样的模式进行。
这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讲授型教学,也称接受式教学,目前在高职写作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惯用这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教材、“粉笔+黑板”等工具辅助教学,即使有多媒体,也只是简单地展示知识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
三、贺信信息化教学组织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微信群组给学生学习任务单和相关微课视频。
(二)课堂学习。
1.导入
首先播放一小段视频歌曲:安雯的《月满西楼》,提问学生:歌词“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中的“锦书”是什么意思?由此引出“鸿雁传书”的典故,通过故事导入专用书信的写作。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典故的讲解则有利于学生体会到书信的作用,更能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2.写作实施
(1)写作任务。2015年的写作课堂上,我的是我校一英语教师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案例,要求学生向老师祝贺,不少学生刚好是这位英语老师的学生,很有真实感;2016年,我选取的写作任务是我校三名大二学生在刚结束的2016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并获得高教社杯,要求学生向这三位学生祝贺,学生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这个新闻报道,大喊佩服。这两个案例,我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喜闻乐见并且熟知的,所以在写作上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
(2)分析任务。学生看完网上的新闻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由关键词“获奖”、“祝贺”引出贺信这一文种。上述两个案例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教师,属于上级,后者是学生,属于平级,所以在分析任务时要引а生注意语气、用词及贺信内容的写法。
(3)小组完成任务。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写作,要求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结合课前自学,交出一份贺信,写完后上传至微信群中。
(4)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学生在微信群中查阅其他组的成果,指出优缺点。教师在点评中穿插讲解贺信的知识点,并结合《祝贺北京申办冬奥成功》、《中国足协祝贺广州恒大夺冠》两则新闻中的贺信内容,让学生总结贺信的构成部分。
(5)最后小组修改习作,教师一旁指导。
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对比分析
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学生的直接对话,教师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适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自己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很大的魅力,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讲解生动形象,否则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时很难长时间地专注,加上高职学生的写作基础差,对应用文写作提不起兴趣,常常到最后玩手机、打瞌睡现象严重,真正成了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
在“贺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改变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先给出任务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掌握贺信的一般结构,在思考、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比老师的灌输效果更好。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
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要求以“学生为主”,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学习,促使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在建构中完成知识的获得。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情境更生动形象。
在写作课上,学生常常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头疼,教材上一般的写作素材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没有写作欲望。信息化的手段集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形式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在多媒体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既丰富教学资源,又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考核评价更科学。
传统的写作教学更注重终极评价,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解写作知识,而将写作放在课后,对于学生是否掌握只能凭作业和最后的考试,至于学生的作业是抄袭还是原创很少了解。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内完成写作,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从而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更能客观地从学生的写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反思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的方向是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师应主动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这样才不会被轻易淘汰。信息化教学对教师及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转变角色,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要主动转变身份,由“主体”变“主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能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做好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信息素养,树立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信息时代的各种技能。
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容易在学习上养成惰性,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化时代,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成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品质,主动反省、评价和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使W习良性循环,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张岩.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2).
[2]郭晓功,徐鲁宁.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差别对比[J].信息通信,2014(06).
篇6
一、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下的“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以前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有时甚至是一种做秀。“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合作小组进行任务分工。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合作分工作出必要的调整,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三、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收益。
篇7
校本教学活动评比是指学校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校本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评比。像每隔一定周期举行的校级教学能手评比和科研型教师的评定等,不仅要对其常规教学执行的标准进行评定,还要通过说课比赛、多种课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评定、教学反思评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等若干个内容构成一个评价单元。校本化的教学评比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次活动,通过评比旨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明确的定向,并将评比演变成校本研修的学习行为,以此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目标的认同度,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反思求解期”教师的特征
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经过两至三个教学循环的实践,加深了教学准备性知识的体验,对学科知识已经开始从教学智慧的角度进行诊释,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表现丰富的教学机智。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的指导,对自我和同伴的课堂有了更高的认识。教学的形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日臻成熟,初步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成为教材整合与课程的开发者,但还无法从课程的视角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与重组,哪些知识点该精讲,哪些知识点是承载学科方法发展的逻辑点还不明确,教学只是局限在专业知识的熟练上,还没有内化成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就注定了这部分教师的课堂生活缺少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气息,无法掌控教和学的平衡,很多时候顾此失彼,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力度。教学常规的执行只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还没有熟练成教师专业行为的习惯,也谈不上教育实践的创新,此时的教师还处于学习借鉴期,是一群待塑造的未定型教师。
“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他们的社会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对自我的评价,较少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发展的兴奋点,随外界的评判而不断发生改变。基于自我岗位要求,提高教学预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我认知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掌握班级管理,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出色完成教育任务,赢得同伴、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信任与尊重,这是教师心理需求趋向社会化的突出特征。通过校本化的教学技能评比,创设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以评比推进培训的发展,采取多层次的表彰实施激励,对提高这一群体的职业认同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本教学评比:搭建专业研修的平台
以教学评比的方式推进以校为本的研修,用评价的方式推动求解行为的跟进,是目前创新学校研修管理的主要方式。各学校基础发展力不同,教学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阶段性的校本管理目标和为实现目标实践的管理策略存在着差别,这也就导致校本教学评比的方式、内容和目标存在着差异。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多数学校停留在“以活动促改进、以评优树先带动大多数”的管理策略,这对于推动教学改良活动的发展是有效的。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评比的校本性、评价的目的性、评价标准的多维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再加上学校缺乏对自我教育文化价值的追求,往往趋外界的评价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舍弃自我的价值定位。体现在校级教学评比中,学校关注更多的是评价内容和制订的标准是否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忽略了学校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的需求,即在没有弄清教学评比目的的前提下就开展了评优树先,往往有活动的形式而缺乏文化积淀的内涵,为活动而活动,往往成为这类学校真实的写照。
【案例】某县高中在三年一次的校级教学能手的评比中,改变以往“综合素养+课堂教学评比”的单一模式,实践了“综合素养+过程评定”,即由多项教学活动评定组成过程评价来遴选校级教学能手。降低综合素养评比的分值,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这有效弱化了按资排辈的习惯做法,降低了“荣誉叠加荣誉”压制青年教师发展的不良传统。同时限定已取得校级以上教学能手的教师不在参评范围,从而提高了参评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素养从教学绩效、教研绩效和科研绩效三个角度进行积分统计,并限定为近三年来的成就,破除参评教师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保证参赛教师基本上都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得到评价。
在注意事项中,对各级别的奖励和科研数量都进行了不同积分分类,保证公平与合理。过程性评价占90%,分为五项内容,其中教学设计评比占10%、说课评比20%、课堂教学评比占40%、教学反思评比占10%、教学案例研究评比占10%。
上述案例体现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采取分层次推进,以评代管,淡化基础差异,强化过程性指导,把静态的遴选变成过程研修,以此实现专业提高的发展过程。学校通过评价的调控,把外控管理演变成文化的引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定向,无限趋近校本管理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评比中,以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主导,也可以依据课型和教师自身的特长,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必须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必须突出有效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基于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反思求解期”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学校规范实施的模式要求,但如何推动这批教师的跟进行为有新的发展,该校期望在“第三届校级教学能手评选”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广大教师的发展。
该校经过调研提出了“课前预习与课前教学诊断”环节的强化,期望通过这一环节,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状态。“有设定的预习提纲,能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教学反馈。”这是针对教学预设中是否关注该环节的设计而对教学预设进行的评价。“有效地利用预习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前预设,落实以学定教。”这是判断教师是否依据课前预习的诊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教学关注生成,通过教学诊断在课堂上再进行二次备课,根据学情来确定施教的内容,真正实践“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引导教师从重视教开始关注学,努力改观目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增强教学实践智慧的积累。
在教学案的编写中重点突出“预习提纲”的设计,突出教学案一侧旁注的二次备课检查,将课堂教学引导到学习环节的指导上来。在互评课的内容上,突出对“预习提纲”的检查和教学诊断环节的评价,看教师是否进行二次备课,实施以学定教。
通过教学设计、说课和课堂教学评比,强化了参赛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研修,通过评比提高了对学校规范的执行力。为提高“反思求解期”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学校将“教学反思评比”规定在课堂教学评比后,参赛教师组织听课人员评议,并听取部分学生的意见,结合自我的预设和课堂实际取得的效果撰写反思研究报告。提高了教师对同伴互助的理解,感受到同伴互助和教学相长带来的力量。
选派资深型教师、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人员、青年教师代表和未能人选却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为评委,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同时实现了大面积研修的目的,把教学评比变成了对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培训过程。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有利于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把评价过程变成互动研修的发展过程,使优秀的实践案例成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
三、对校本教学评比的几点思考
基于校本的教学评比,弱化或舍弃已取得成绩的比较、,强调对设定的诸教学环节的评定,是一种典型的以评促训,以评促研,将“相马”变成了“赛马”的管理行为。在“赛”的过程中发现人才,这对于当前的静态式评价无疑是一种创新,它对于推动“反思求解期”这一没有资历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但通过对该项活动的调研,以及对评比工作后的反思性总结,笔者对几个问题产生思考:
1.评比的目的有待于理清
校本教学评比为谁服务?为教师,还是为学校的管理目标?评价内容由什么来确定?制订的校本评价标准是否科学?这是校本教学评比价值定位的问题。
依据学校阶段性的发展目标选择评比的内容,依据学校不同的发展层次制订合适的评价标准,这是校本管理的原则。如果一味突出校本特征,是否会偏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愿?是否所有的学校都能从师本的角度审视校本管理的行为?我们是否以校本的名义陷人主观主义而偏离了科学的命题,我们是否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演变成约束专业个性的手段?
对评比的过程,我们要审视:是否所有的参评对象都对该项活动投入真实的心力?评价过程是否唤醒教师内心的沉睡意识?学校的期待是否成为教师参评的原动力?评选过后教师能否继续以这种发展的心态对待将来的工作?评比对于教师的教学习惯能有多大的改良?同样,校本评比对于学校管理者,我们是否对每一次的校本评价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有过真正的思考?
2.奖励的方式有待于发展
既然校本教学评比的价值是发展人与成就人,具体到评价结果的管理上,就应当尊重教师专业基础发展力的差异,实施差异性评价。既然每一位教师都不遗余力地参加评比,既然参赛的过程实现了对学校管理目标的无线趋近,我们就应当本着“人人受奖,差异性奖励”的方式对待参评的教师。像基于学科教研组人数的不同发放不等数额的初选指标。诸如确定校级教学能手占初选指标的30%;二等奖占35%,可赋予他们校级优质课一等奖;剩余的35%可设定为教学单项奖。这种方式有效保证了评比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研修的质量。
3.评比的过程期待人文
既然把评比变成引导教师专业研修的过程,就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增强过程指导的人文性,使参赛教师始终处于兴奋和对学校管理认可的状态。在实践这一设想时,强化评价目标的导引就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学校研制评比规范,将教学评比诸环节的评价指标印发给参赛教师,学校在进入该项评比之前,组织参赛教师和评委学习,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准。要强调评价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要突出研修过程重于评比过程的认识,这是举办校本教学评比的重要落脚点。
参赛过程中要及时公示各项成绩,在提前告知教师序号的同时,要隐去教师的姓名。及时公示的目的不仅体现评比的公正与透明,而是要告诉教师你哪一项存在劣势,与学校的管理目标有一定的差异,你应当在今后环节的评比中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这也是缓解教师精神压力的重要方式,不失为科学与人文的并重。
4.评比后反思的行为要跟进
篇8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设计这样一道题:“某绿化队去年植杨树、柳树、松树共2400棵,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柳树占植树总数的40%,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按常规解题思路,教学预设为:先求杨树和松树各几棵?杨树:2400×45%=1080(棵)松树:2400×15%=360(棵)再求相差数1080-360=720(棵),最后求出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720÷360=200%,课堂施教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列式解答:45%-15%=30%。这是意料之中的生成。教师请一位这样做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解释说: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减去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就求得相差的百分数。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幡然醒悟:“45%-15%不对,这时相差的百分数的单位‘1’是植树总数,而问题的单位‘1’却是松树呀。”他在叙述自己的想法时反思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发现了错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单位“1”的意义,促进了知识的构建。教师抓住时机发问:“是不是就不能用45%-15%列式求解呢?”继而组织学生分小组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打破“常规思路”的解答方法:(45%-15%)÷15%或45%÷15%-1等有创意的解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预设为基础,发挥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在陈述自我解答方法的过程中“顿悟”,发现错误,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小组活动中,巧妙地将这一“错误”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动的生成即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上也就少了亮点和令人怦然心动之处,因此,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发展与升华。
二、巧用错误资源,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将及时捕捉这些“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如,在“化简比”练习中,一位学生在化简■∶■时,直接写出答案:■∶■=7∶15。讲评时,老师请这位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到黑板上。才一写完,就引起全班学生的非议。教师亲切地对这位学生说:“你能说说这样做是怎样想的吗?”学生阐述:“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所以比就是前项和后项分母这两个数的比。”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化简后的比与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关系?”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们发现■∶■应将前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成15∶7,就是■∶■的最简整数比了。”生2:“对,我还可举出几个例子,如■∶■=4∶5,■∶■=13∶9。”生3:“我发现凡是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最简比就是分母调换位置的那个比。”教师称赞:“真是太妙了。同学们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化简的简便方法,真了不起。”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虽然打乱了教师的预设,也似乎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没有把预设外的资源武断搁置,而是及时调整思维角度,将“错误”当做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学生自我阐述,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从“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三、发挥教学机智,促进精彩生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最大的技巧是教师要善于因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生成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它需要“以学生为本”的预设,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去调节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难免会出现错误、疑问和其他特殊情况,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教学“意外”隐含的教育价值,将这些“意外”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引领学生从中悟出真知。
如,在“比的意义”教学中,当学生归纳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时,一位学生提问:“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决赛,西班牙与荷兰比赛的结果是‘1∶0’这是不是比?”这是教师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是学生对“比的意义”还不理解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中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结果“1∶0”是比,一种认为足球比赛结果“1∶0”不是比。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1∶0”是比的规定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规定为反方,进行辩论。正方:我们认为“1∶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方:一场足球比赛“1∶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正方:不是相除关系。反方:那是两个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正方:(点点头)对。反方:再说假如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足球比赛“1∶0”不是比。正方心服口服。新知在课堂意外生成的辨析之中得以深化。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回避学生的问题,也未固守原先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促进了知识的生成,既“红了樱花”又“绿了芭蕉”。
篇9
【预案1】
1.复习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2.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创设情境,造成认知冲突,提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该如何计算。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实验(割补法),然后引导归纳面积计算公式。
4.简单运用。
5.巩固练习。
【预案2】
1.创设情境,引出学习主题 在学生表达各自的原创思维后,将其归为三类:(1)像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一样,用摆小方片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邻边相乘的积;(3)依据拼七巧板的经验或课本的预习,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后拼成长方形就可以了。
2.分组探究 按“原创思维”的分类随机组成学习小组。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情况介入讨论或给予引导。
3.组织交流、引导辨析 注重把学生探究中的思维过程以及初步得出的结果进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和对不同结果解释的科学性进行辨析。
4.反思修正 指导学生经历“原创思维”、验证操作、讨论辨析的反思过程,丰富和修正自己的思维。
5.得出公式,简单应用与巩固深化 很明显,预案2的设计更突显了儿童本位的理念。教师正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多种设想后,将相同方法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学生的每个设想都得到尊重和认可,小组成员“志同道合”,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中:理解儿童言行,用教学机智促进儿童的有效学习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开放性,老师们有时听不懂学生的表达思路,有时则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一片茫然。这时,需要我们敏锐捕捉学生信息、思维和灵活反应的能力,有时可以让学生表述一下自己的思维,有时则可以请其他学生解读一下该生的想法,这些处理都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有个学生提问:“上周兵乓球比赛,周洋以3:0胜了刘昆,比赛结果3:0是不是比?”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说:“应该是吧!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经一番讨论后,学生中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乒乓球比赛结果3:0是比,一种认为乒乓球比赛结果3:0不是比。看到这两种情况,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3:0是比的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为反方,进行辩论比赛。
正方:我们认为3: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
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
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反方:一场乒乓球比赛3: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
正方:不是相除关系。
反方:那是两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
正方:(点点头)对。
反方:再说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乒乓球比赛3:0不是比。
正方心服口服,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喊了起来:“老师,你误导!”老师和全班同学报以会意的笑容。老师机智、科学、善意的“导误”,把这一宝贵的错误资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一步步引向冲突的尽头,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后: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升自己理解儿童思维的能力
篇10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40页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不断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自主学习掌握比
例各部分名称。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学习本科知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国旗图片和学生课前量出不同大小国旗的长与宽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
案
导
案
群备修改
二次修改
课前三分钟
自
学
指
导
1、学生独立完成。[来源:Zxxk.Com]
2、学生举例子,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2、如何求比值
启
智
探
究
1.(1)这几幅图中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不同之处是这几面国旗的长、宽各不相等。
(2)这三幅图中国旗长
和宽的比都是3∶2。国旗不是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3)学生写出长和宽的比,发现比都是3∶2。
2.师生共同研讨,发现其中的规律。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3.学生认真听教师谈话,进入新课学习。
(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学生在纸上试写。
(3)学生写出其他的比例。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4)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这两个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它们比值相等。
1.出示教材第40页的三幅国旗图片。
(1)提出问题:这几幅国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这三幅国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
(3)提出探究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写一写,算一算,看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
2.组织研讨: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4∶1.6=
60∶40=
5∶=
师:这些比中任意两个比,我们都可以用等号连接。(课件展示:“2.4∶1.6”和“60∶40”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后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你知道像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
(1)师: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2.4∶1.6=60∶40
(2)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那么,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例?
教师指名板演。
(3)结合黑板上的比,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比例吗?
汇报交流学生所写的比例。
(4))探究比和比例的区别。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来源:学|科|网Z|X|X|K]
反馈矫正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第1题。
拓展运用
学生认真审题后做题,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比例的两个外项是6和0.3,两个内项是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
):(
)=(
):(
)
[来源:学科网]
作业布置
教材第43页1、2、3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2.4:1.6=3:2
60:40=3:2
篇11
比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提供了三个层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第一条信息,让学生感到在水资源这个问题上,我们只看总量不能解决问题,还要看人均数,从而体会平均数的价值。第二条信息,儿童乘车免票问题。这一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再次经历求平均数体验价值,还渗透抽样的思想。第三条信息,该走哪条路。学生根据车辆通过的大致情况,帮助教师选择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平均既可作为重要依据,也说明它反映的只是一般情况,并不排除特殊情况。学生体会意义的同时也明白了数据的随机性。教学将数学活动“数学化”,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实现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二、经历数学活动的反思过程,及时提升、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对于提升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参与的数学活动进行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是怎臃⑾钟虢饩鑫侍獾模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从中提升并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奇妙的剪纸。在介绍了正方形纸的多种折法后追问:“不管哪种折法,只要保证什么条件,剪出来的就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在实践活动的结尾阶段,让学生回顾自己最满意的一幅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提升实践操作的经验,同时也希望学生能提升类似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三、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
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不断的思维积累也能逐渐积淀出一种经验,而这种经验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较多且喜欢反思的学生,其数学思维也必然会随着个人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增强。
举个例子,在讲授《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材中给出了小冬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相关记录,然后进行体积和质量的比值填写,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等式,因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有了相关认识,从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较为容易。有的学生对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等概念可能不太了解,基于之前学生学习的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学生会有一种直觉,就是在新知识“比”的课程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相关性质。那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一个不为O的相同数字,其比值不变。这个结论学生便可以依据之前的经验得出。
四、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与实践结合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以此来培养出小学生利用数学所学的知识进行观察、解释和表示存在于现实中事物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养成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打开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在现实中使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篇12
教学 “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是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具体与相对的关系,而这恰恰是分数教学的本质所在。那么,课堂中怎样才能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下面笔者就观摩“分数的意义”一课,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直观导入,看似无心,实则有意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容易又非常难的问题,1加1等于多少?
生:1+1=2。
师:等于2?错了。你们看(师左右手各拿一块橡皮泥),这是两块橡皮泥,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块橡皮泥,所以说1+1=1。不仅1+1等于1,2加3、3加5、7加5都等于1,你们相信吗?
生:相信。
师:相信?那你说说3加5怎样等于1的?
生1:把3块橡皮泥和5块橡皮泥合在一起,不就是3加5等于1了吗?
师:你倒是聪明,会活学活用。从不同的视角看“1”,它也有不同的意义。老师在每遇到一个新问题时,总爱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哪些我还不明白”等问题,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挺管用的,你们想不想试试?
[反思:从上述教学中可以看出,在单位“1”的处理上,教师巧妙地借助橡皮泥的直观演示,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问题,获得不同的结论。这样教学,师生之间的谈话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蕴含深意,为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单位1”的轮廓奠定了基础。]
二、扶放自如,渗透学法,彰显思想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你们知道什么?
生1: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师:好,那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 / 2。
师:很好。那么,关于分数,你还知道什么?
生2:我还知道分数的大小,比如2 / 3>1 / 3。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学,学完以后说说自己又知道了什么及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生3:我知道了什么叫分数。
生4:我知道了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然后进行平均分。
生5:我不明白什么是“单位1”。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6:“单位1”就是可以把所有物体看成一个单位。
[反思:上述教学,教师立足于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学能掌握的知识少讲或不讲,对于学生通过自学仍不明白的问题,采取共同交流探讨的方法解决。这样教学,收放结合,既渗透了学法,又彰显了人文思想,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深入体验,抽象概括,水到渠成
师: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支?(3支)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支?(4支)如果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1/2)为什么不说几支铅笔了?
生1:因为不知道一盒有多少支铅笔,所以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然后把它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很好!那么,如果平均分成的份数不确定,我们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若干份。
师:那么,学习这一课后,对于分数,你又有了哪些深刻的认识?
生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篇13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课前准备了教学多媒体;采用了尝试教学法、练习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二、说教学过程
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2.做练习六第8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