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1

2、激励学生能替他人着想,并在与人相互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

3、知道心胸开阔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狭隘等不良心里对自己的成长有害。

4、培养学生心胸开阔、宽容的品质,能替别人着想,体谅的难处

活动准备:

准备有关心胸开阔的名人名言、故事,准备小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你们听说过萧伯纳的故事吗?

2、播放《萧伯纳的故事》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4、解题板书课题:说声没关系、我能理解

二、交流明理:

(一)说声没关系

1、出示几个场景:上车拥挤时踩了别人;一男孩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一女孩身上;一女孩无意划坏了别人的本子;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别人又说了没关系,你会怎么想?

我们要主动大方的说对不起,给别人理解,也给了自己更宽的天空。

2、萧伯纳的故事让你受到什么启发?你能学学他,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解决一些不开心的事吗?

3、你能将这个情节邀好朋友表演以下吗?

4、场景表演:第10面四副画。

5、大家评议这些表演的故事情节。大家交流感受。

6、小结:当别人的错误影响到自己时,我们要能够原谅别人;当遭到别人的误解时,要能够心平气和地解释;当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时,我们要学着坦然面对,一笑置之。

7、阅读雨果语:

(二)我能理解

1、故事:扎针

自己阅读:发生在医院里地故事,你能说说感想吗?同座交流。

2、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什么?

“理解”和“宽容”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故事中地老人和小护士你怎样评价?学他们什么?

将自己比作他们,你会怎样做?

3、小结: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儿将心比心地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分尊重,对孩子多一分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4、活动:回忆别人帮助、理解自己地事;想办法帮身处困境地同学解决难题。

从这些活动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师:感悟理解与宽容地意义,学会推己及人,做到换位思考,体谅别人地难处。

篇2

前两个问题学生只要预习过或在课堂上迅速浏览过都能把主要内容答出来,关键是第三个问题,学生也能答出一些但不全面。而这个问题恰好是学习散文的重点: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所以重点在第三个问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的,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一部分中景物描写的段落,即3、5、7自然段。其次按照“本段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获得什么启发?”这种思维顺序来品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段落。在品读的过程中,如对相对抽象却蕴含哲理的“六譬如”的品位,给以学生适当的点拨、引导及点评,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的阅读分析中举一反三。同时,学生应该可以得到了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预设会出现不少有价值和闪光点的回答和讨论,也会刺激我的教学冲动,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而教学相长这一点是我在备课时一直孜孜以求的,我希望这部分设计能达到整堂课的。

结语部分我这样设计: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与地坛的关系,“我”在地坛中得到的启发,地坛由“我”的避难所――再生地――精神家园。而在第二部分中,却主要写了“我”与母亲的关系,这是不是偏题了呢?到底“我”、地坛、母亲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两个课时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表明课文两部分是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引发学生去思考,为下节课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篇3

导入部分:分段运用资源包中于丹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评述,导入新课,并对“是什么”加以解释。这是本节课的第一板块。

新课部分: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从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角度进行归纳。这是第二板块。

第三板块,也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点“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前面教材学过的内容,基于所在学校的相关活动,分别通过三组学生实践活动的汇报,归纳了五项品质,即尊重友善、明辨是非、换位思考、提升素养、勇于负责。

总结部分:梳理知识结构,并结合学校活动进行拓展训练,要求学生设计爱心义卖活动的方案。

下面,我将结合上述模拟课堂实例,阐述自己对教材解读的一些浅见。

一、教材解读:做什么?

我理解的教材解读,就是首先对教材进行解构,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点;明确着重培养的能力;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即对教材文本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等。下面,结合案例分析:

1.解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意义及其关键所在;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正确的是非观。

2.建构:在解构的基础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重点讨论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五个优秀品质入手,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增强责任感,做自觉守法的好公民。另外,通过学生课前实践、课上汇报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等等。

解构的过程是对教材进行分析、解剖的过程,将教材内容细化,梳理出线索;建构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整合,深入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观,并有所提升和引领。

二、教材解读:为什么?

1.科学合理的教材解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教材解读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备课的重要过程,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苏教版的教材对江苏地区的思品课教学具有普适性。然而,不同城市的学生不同,地方、学校的教学资源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同。这需要教师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进行教材解读,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法,开展富有特色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有吸引力,才会使学生感兴趣,能真正地参与其中,获得最高的效率。

案例中,我设计了三组学生实践活动的汇报。其中运用的情境、事例,均来自本校的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校本特色。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有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的课堂。

2.教材解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

教材解读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解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因此,提高教材解读能力是全面培养教师教学技能的重中之重。

案例中,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义的解读过于单薄,以至于讲解时不够透彻和全面。这也成为我这次基本功比赛结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而有的参赛选手是这样来解读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己所欲能否施于人呢?变换角度处理内容,不仅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而且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也显得更加丰满。

三、教材解读:怎么读?

1.基于课标

课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对教材的解读也不例外。有了标准,才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吃透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才能合理地提炼教材的深层次含义和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础,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2.以生为本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为学生服务。因此,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学情不可忽视。比如,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任教学校生源的情况,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解读教材、处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对这节模拟课的备课过程中,我从知识基础、成长需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和交流,对新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对自己的评价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依据……学生有了交往的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如何‘爱人’的讨论,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这样的分析使得教学设计更为生本化。

3.系统思维

教材解读需要系统思维。教材的每个章节不是独立存在的,编者对其顺序的编排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在解读教材时需要带着系统思维,将本课的内容放到整课、整个单元、整本书、一学年,甚至三年初中的教材中,去整体分析它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构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本实例中,我对教材的分析是:“本课内容为第二单元第二课的第一节,是第6课中心内容……的起始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第6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尊重了本课教材在本章节的地位,也为后面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注重了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4.彰显特色

教材相当于一个资源库,包含着丰富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但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学生主体不同、地方特色不同、学校文化不同,这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能对教材有独到的解读,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提取精当、适切的教学内容、合理地整合资源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并进行合理地开发,也是呈现优质课堂的一个重要抓手。如此一来,教材解读则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不同的教学风格。

案例中,我考虑到有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包的资源,并整合特色资源,才能有亮点。

第一,我分段使用了于丹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读视频,来处理“是什么”的环节,设计了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顺利推进课堂教学。

第二,“怎么做”环节中,我所选用的资料和活动,都是基于本校的校本资源。这样就使学生的参与过程与生活体验成为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校本化和实践性,有了亮点与特色。

这次模拟课堂,给了我重新审视课堂、剖析自我教学能力的机会和平台。解读教材是每位教师应该不懈打造的教学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本功,我将孜孜以求,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海蓉.深入解读教材:上好每一课的第一步.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6).

篇4

信息技术环境的出现和发展让数字化革命逐渐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物质技术基础,让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方式乃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深入到了作为教育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理念之中,使各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工具从根本上都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学习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要实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抓住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课前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课堂的学习上来。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心理愉快、积极探求知识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因素,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时,创设的情景才能称得上成功,在大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网络、微博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适时评价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中的重难点,找准切入点,培育生长点,激发创新点。同时教师要注重分析学情,注重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体心理状况的分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师提供的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应尊重教材,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学生根据创设的学习情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对师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小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解答辩论之中,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探索、体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切磋、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创造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创作设计,把软件应用融入到课件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较好地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到位而不越位。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参与,操作时让学生积极动手,讨论时让学生积极发言,练习时让学生积极动笔,同时培养学生上课充满热情,态度主动认真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有在情理之中而又在意料之外的精彩发言等。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各种具体问题情景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有时还可以课堂达标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对从中暴露出的缺陷和错误及时矫正。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及其它学科的问题。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合作、交流、探索、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四、归纳总结,提高升华

在归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两方面进行总结。在知识技能方面,将学生所得的结论在网上利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教师将发言学生的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并进行归纳小结,也可利用多媒体设计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内化。在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运用多媒体网络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策略进行点评,促进师生之间利用网络交流。教师在此环节依然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运用多媒体网络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策略进行点评。再归纳总结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课堂中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更好发挥媒体评价的激励功能。

实施素质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多种多样,信息化教学设计也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勤于反思课堂教学,大胆改进课堂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敢于面对疑难问题,善于解决疑难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5

1要创造一个“爱”和“美”的教育环境

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交流的最好方法是“以心交心、将心比心”,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赖,首先是将心交给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尊重他们,以此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对语文学科的爱,达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乐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仪表美、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氛围,以感染学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特别应注意自己的语言美,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有逻辑性和启发性,更要生动幽默,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同时,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情,并配合自己的表情、眼神和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课堂氛围里,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要创设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靠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是知识的主宰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使自己学习的内在兴趣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对他们的学习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在语文教学中,为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先要巧妙设问,以问促读,以问促思。从而在质疑、解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接着便飞出八岁的侄儿宏儿,人怎么“飞”出来呢?让学生讨论,从而体会到语言的准确行、生动性。通过老师的巧妙设问,逐步引导学生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路子上来,然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己释疑,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提问给老师提问题或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和老师来回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忽视,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有无兴趣,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学科的授课教师,取决于这一教师是否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仪表、语言、表情、手势、板书,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反感,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中的每一个问题,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板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始终要考虑现实是否有兴趣,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这一问题。上课时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课中,要巧恰如其分地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培养学生兴趣,课堂结束时,精心设计课后练习,设计结束语,让学生回味无穷。如在《白毛女》一课的教授时我先讲一个故事:据说在时期,在某处上演《白毛女》,演出过程中,一位战士拔枪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这个战士为什么会向演员开枪呢?是演员演的不好或是故事太感人?然后我放了“逼债”一段的录像,把学生带入剧中的情景,接着再让学生谈自己对剧中人物的理解,最后又让学生分角色饰演剧中人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节课结束时,我有设计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喜儿和杨白劳最终结局怎样?借《白毛女》剧本或录像看一下,和自己的想法做一比较,看哪一个更能揭示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可能顺利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也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6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师应从每一节课做起,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其理念,敢于在改善师生关系、处理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设计、应用教学策略等方面积极另辟蹊径、敢于独出心裁,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

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更生动全面地展示着教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中,都会看到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然而,不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使多媒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笔者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及听课学习中看到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1.1 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学习环境。多媒体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新颖,表现情节、细节生动,极富趣味性,而且以其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原来比较抽象枯燥的思想品德内容,学生学起来不再感到空洞乏味,变枯燥为趣味,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使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课时,首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展示赵本山、刘翔、姚明、刘洋等明星的照片和名字来导入新课,然后自然导出肖像和姓名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作用,进一步引出肖像权和姓名权。再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述关于侵害刘翔、姚明肖像权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地分析案例。因为学生对刘翔和姚明这两位体育明星特别感兴趣,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教师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兴趣盎然的多媒体学习情境,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了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拓展了思路、培养了能力,融入本课的学习之中。教师只要用妙手轻点鼠标,家事、国事、天下事皆现于屏幕之上,改善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环境,促进了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1]。

1.2 营造多媒体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枯燥的氛围生动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进修学校组织开展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致认为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不用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各种媒体信息的特征,确定对于某项知识使用何种媒体表达效果会更好。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作为要素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思想品德信息单元中,按课程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或案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如一位年轻的教师在上“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一节公开课时,要让学生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如下画面,然后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小红和小明是同桌,数学测试试卷发下来之后,小红一看自己考了61分,她急忙去问小明考了多少分,小明并没有告诉他。课间休息时,小红趁小明不在教室,偷看了小明的考试卷,原来小明只考了58分,比自己还少。上课铃声响了,小红骄傲地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数学测试不及格啊!”这时,前桌的小丽回头对小红说:“我考了96分,你们俩考的成绩差不多啊,你刚刚及格有什么资格骄傲啊!”

看完片段,教师问:假如你是小红,你会怎样想?又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相应解决的办法。最后,让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交流,全班评议。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维层面、思维的方式得以相互补充,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学的互动。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学生从实质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民主、和谐、宽松、开放、张扬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为善,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学会宽容、理解和欣赏他人。这样就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同时,让学生亲自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2]。

1.3 巧用多媒体网络,升华学生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学生有着浓厚兴趣的一种教学活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可更好地解决知识重难点。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跟时代的脉搏,进行体验式教学,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信度,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共鸣,赢得认识的提升, 升华学生情感。

如一位老教师教学“一国两制”一课,他用多媒体播放了祖国的视频剪辑,并配以歌曲《东方之珠》,为学生再现了的动人场景。感人的材料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运用网络手段,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为下一次教师创设视频教学情境提供资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又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升华学生的情感。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 内容华而不实,学生思维受限

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在做学术讲座,教师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只顾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引用大量信息。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只不过是将“人灌”变成了“机灌”,换汤不换药,使学生分散了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弱化了学生思维,影响了教学效果[3]。

2.2 重视课件制作,忽视能力培养

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而授课时间受到限制,板书不足,信息超量,抑制学生思维,忽视能力培养。

3 结语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更新教学理念,让多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教师始终是教育的主导,对于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不能过分依赖,人为物役。教师应在三尺讲坛上和学生一起用心品味、和谐共舞,让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篇7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聆听和应答的过程。积极、主动、有效地聆听,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可是,如果只是狭义地理解聆听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言语层面的传达和交流,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捕捉学生的各种想法,就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沟通,就是“被聆听”。

一、“被聆听”:课堂教学美丽的肥皂泡

(一)牵强附会式聆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学生展开对话,当听到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自己期盼的东西时,教师就会用自己对主题的看法影响学生的表达。很多时候,教师一边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一边担心学生的发言影响课堂教学的流畅。甚至,有些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只聆听那些自己看来有用的声音,能够有利于自己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声音。如果学生的声音与教师预设的轨道相异,则会被教师千方百计地阻挠。这样的聆听,是牵强附会的聆听。

(二)断章取义式聆听

很多时候,教师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在这个时候,教师会遇到这样尴尬的一幕:学生的发言不是不着边际,就是信马由缰,完全不是课堂想要的主题。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把学生的话语掐头去尾,取其中间,利用自己的教学权威,压制学生的想法,堵塞学生的思维。

断章取义式聆听,切断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关闭了聆听学生内心世界的大门,挫伤了学生认真倾诉的热情,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聆听”的地位。

(三)虚张声势式聆听

虚张声势式聆听,顾名思义是虚假聆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教师会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打开一只耳朵,做出认真聆听的样子,以接纳学生的心声,却又打开另一只耳朵,任凭这种声音毫无保留地流出,没有让学生的声音流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更谈不上仔细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有甚者,完全关闭了自己的耳朵,没有言语层面的交流,没有精神内心世界的沟通与接纳。

(四)漠不关心式聆听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很多学生都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失望的神情,有的甚至发出阵阵叹息声。这时,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或做小动作,或开小差,至于同学回答什么问题,什么内容,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就更谈不上认真聆听了。如果当这个同学答错时,他们又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有时表达的内容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这样的情况,每一位教师都不会陌生。可是,教师对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教师漠不关心地聆听,成为了学生不认真聆听的榜样。

二、走出“被聆听”现象的对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师生良好的互动交流中,通过积极、有效地聆听和应答,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聆听,是高效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运用“同理心”聆听

1.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学专业术语,通俗来说,就是将心比心。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把自己当作当事人,去感受当事人的心理。

2.“同理心”聆听。教师创设有利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者只是说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念。即使学生的观念表达有误,教者始终微笑以对,不加以阻止。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有了宽容与平等,有了理解与自由,学生倾诉的欲望得到增强。教师为自己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思想和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念后,有时无需老师多加言语,学生自己就能发现自己的观念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发现了错误的观念之后,并及时加以纠正。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吗?

(二)尊重学生,真心聆听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师生民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用心关爱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课堂上,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我们不能期望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也不要期望学生的发言能一语中的。既然让学生发言,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学生可能会说得比较凌乱,逻辑性不是很强,教师也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有时,学生的观点可能与教师不一致,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但这是学生的真实体验,是学生的真实想法,需要教师的尊重。

(三)掌握一定的聆听技巧

1.合理应用,态势作语。有时,教师简单的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种信任的眼神,都会向学生传达承认、关心和接纳的信息,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亲切感。学生感觉到教师在认真聆听自己了,在认真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地聆听教师。

2.边听边悟,捕捉信息。教师要一边听学生的发言,一边感悟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只字片语中捕捉学生的心理信息,为自己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篇8

二、更新教学观念,根据文本和学情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新课程实践中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一般有“四阶段”“六环节”“五步十环节”等模式。“四阶段”即探究的准备阶段、探究的实施阶段、反馈顿悟阶段、总结延伸阶段。“六环节”即寻求联系、找准切入――导入新课、设置目标――激发兴趣、自学质疑――探究质疑、合作释疑――反馈矫正、强化顿悟――拓展延伸、反省总结。“五步十环节”指交流预习(复习旧知、讲解重点)――互助探究(讲解例题、师友互评)――分层提高(课堂练习、分工合作)――总结归纳(总结知识、收获学法)――巩固反馈(考查过关、预习准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教材特色和学生实况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主体,把握教学深度,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模式。

三、设计开放性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探究能力

语文课堂中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在操作上要讲究科学性,注重整合和优化。例如,我在教学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父母的心》一文时,设计了如下探究问题:(1)本文一共写了几次换孩子过程,每次理由是什么?(2)既然要孩子,为什么当初要把孩子送出去?既然送出去,那么为什么结果又把孩子都要回来?如果你是这对父母,你会怎么做?(3)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4)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谈谈你对自己父母的理解。你打算怎样回报父母?

学生在认真探究文本之后回答:(1)这对父母“三送二换一要”孩子的“理由”其实是借口。“爱”才是真正的理由。(2)“送”是因为生活所迫;“换”是因为亲情难舍;“要”是因为生死难离。(3)生命比一切更重要,父母爱子就应该让子女活下去,爱与亲情大于一切。(4)我想对文中的父母说:“你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爱自己的子女。你们是好样儿的。爱与亲情大于一切,我永远支持你们。”我想对文中的孩子们:“你们并不贫穷。将心比心,以爱换爱。你们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

可见,探究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探究过程充满了创造。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四、单元教学应尝试实施互动探究性教学

互动探究性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及教师的重新定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前明确探究方向,教师起指导、组织作用;课中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主动探究、主动吸收知识;课后多做实践探究作业,放手扩展,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小说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兴趣式(认识性)阅读、探究式(分析性)阅读。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如分组、分角色、朗读接龙),熟悉课文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本课的几个探究主题,再分组研讨,一般是一个组一个内容,课后查资料、讨论、整理探究成果。第二课时,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小说的情节,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人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或组织同学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再讨论,教师根据情况再予以补充,这种互动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完全适用于常规课堂教学。第三课时,探究式阅读――布置任务,确立研讨课题。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可查阅资料)。第四课时,根据研究内容和拟定成果,每组设立发言者若干以供课堂上展开研究鉴赏,完成师生互动的鉴赏评价式阅读及比较式阅读。

五、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

篇9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换位体验”,语文课堂教学要较多地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笔者观察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少操作的误区,需要语文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

【课堂扫描】

笔者曾在一次教学竞赛中听到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媚好”的含义,教者在教学中运用了“换位体验”的教学方法,意图通过对文本人物的换位体验,深入体察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生成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但课堂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当老师询问“谁愿意扮演老公公和老婆婆,一边喝酒一边亲热地聊天”时,学生捂着嘴儿偷偷地笑。后来,老师喊一位男孩和一位女孩分别扮演“翁”和“媪”。此刻,下面的孩子笑得更欢了,表情有些诡异。当那两个孩子迫于无奈,开始根据老师的“指导”以老公、老婆相称时,课堂上爆发出一阵阵大笑,课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案例反思】

尽管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将“换位体验”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深度阅读的良好途径,但不可否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换位体验”的运用和操作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轻视学生的阅读起点。

时下,一些老师把换位体验作为一种时髦的教学方法,轻视学生的阅读起点,轻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轻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能力,一厢情愿地运用“换位体验”,结果往往南辕北辙。如一位老师执教《小露珠》,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模仿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蹦、爬、落的不同姿态,相继与小露珠打招呼。孩子们光顾着摆造型、演动作,全然忘记了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可爱模样,对小露珠的那份喜爱也随之烟消云散。

误区二: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

“换位体验”是一种学习过程有的心理体验过程,要求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角色或作者在情感上实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体验”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滥用,定会成为教学的一大败笔。上述案例中课堂上“翁媪”的角色体验不仅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文本意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三: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一味地按照教学设计,为了所谓的“出彩”,置学生的实际情感状态于度外,设计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换位体验”活动,使教学大煞风景。笔者曾听一位男老师执教《和他的大黑骡子》,在学习重点段落,品味了文本语言之后,孩子们纷纷被对大黑骡子的深情所感染,一股淡淡的忧伤在孩子们的心头萦绕。此时,教者置孩子们的真实情感体验不顾,让孩子们扮演,表演其摘下军帽、背过脸去、深情地看着、敬礼等一系列动作,试图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对大黑骡子那份特殊的爱。结果事与愿违,课堂上竟笑声一片,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和课文所营造的情感场在所谓的“换位体验”中荡然无存。

误区四:漠视学生的角色经验。

换位体验如果漠视学生的角色经验,乱用甚至是滥用,不仅难以达成得意习言的目的,有时还会画蛇添足。例如,有位老师执教明代诗人于谦写的古诗《石灰吟》,在初步理解了诗句含义之后,设计了“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那烈火中焚烧的石灰,此时此刻,你会说什么?此处,教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对体验角色的经验积累。缺少生活经验的支撑与感受,学生是很难真正触摸到石灰的内心世界。因此,学生的发言也就愈发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气。

【矫正策略】

针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换位体验”运用的操作误区以及存在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策略进行调整和修复。

策略一:深入解读教材,据文而用。

语文教学文本体裁的多样性、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换位体验”运用的选择性。教者应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和文体特点,尤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合理把握学生的阅读起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运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群鹅破冰”的场面时,并没有让学生直接体验天鹅的角色,而是让学生以文本作者的身份,去聆听天鹅们非同寻常的叫声,去感受叫声背后蕴藏的含义。这样的换位体验,既吻合了文本特点,又符合了学生实际。学生们在这样的体验中,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策略二:准确把握学情,因人而用。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情需要,根据教学现场需求,合理而准确地运用“换位体验”,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黄鹤楼送别》一课,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者喊上了两位男同学,要求他们通过朗读表现两人依依惜别的场景。两位男同学不仅读得声情并茂,而且加上了作揖、鞠躬、饮酒等一系列动作,赢得了其他学生和听课者的一片掌声。

策略三:激感体验,顺势而用。

篇10

以应用研究为主,一线教师的研究不是为了创新、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也不是为了建构新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应用已有的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微观研究为主,往往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和听课――自己讲课和别人讲课”是“最紧张、最富有生气、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必去刻意追求“前沿、热门、高端”,而是多一双眼睛看自己,多一张嘴表达自己,是多一次机会改变自己;以校本研究为主,往往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重心下移,阵地前移,从而做到顶天立地。

但是,一些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却误入歧途,看看这些题目:“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模式实践研究”“中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教育科研既可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法宝,也可能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障碍,关键在于教师从事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朱永新说:“关注一线的、关注最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教育科研,才是最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面对热闹不已的课堂,研究者会反思:热热闹闹、小手如林的课堂是否等于有效的课堂?面对屡次不交作业的学生,研究者是否会反思:什么样的作业更受孩子的欢迎?教师布置作业能否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所选择?

案例1:改变教学设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马鞍路小学晋瑛老师在上《可能性的大小用分数表示》这个内容时,感到学生对概率比较陌生,容易犯错,这次上课时她故意改变了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概率,她用红球代表男生,用黄球代表女生,让人和球一一对应,并且对每个球列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这是一个帅气的红球,代表某个男孩,再拿出一个勇敢的红球代表另外一个男孩。将7个红球5个黄球一个个放入盒子,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呢,学生再也没有说两种了,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真正是用研究的状态进行工作,就能让教师获得省思、发现和滋养自我的机会与能力,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创造优质教育。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让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范式。

二、微型课题的特点

与微型课题研究类似的名称:小课题研究、小专题研究、草根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田园)研究、质性研究……“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样式,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的反思、经验的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前置作业的设计与检测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活。即灵活,可以一个人承担,或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申报程序不做统一要求。

实。即实在,选题务实,研究过程踏实,研究结果真实。

短。周期短,可以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在常态中研究。

快。即见效快,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一线教师通过这些研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从而认识教育,完善工作,提升自我。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建议

从学校层面讲,微型课题研究应抓好选题、实施、成果表达、管理等关键环节。

首先是选题要科学合理。一是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问题是我们从事教育科研的原始冲动。教师日常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教育困惑,教育困惑可上升为教育的问题。某些教育问题可转化成为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师‘口头禅’现象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研究”“语文课教师语言适切性问题研究”。二是从具体的教育场境中捕捉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别的、突发性的矛盾冲突,对具体的教学场境下师生活动的处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反思等。三是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带给我们启迪。教师在阅读时,要注意把理论与个体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读了《从画苹果看中日美三国老师的课程文化差异》,我们肯定会对新课程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另外,从老师的相互交流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四是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让教育科研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案例2: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

我在给某班上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看哪位同学能回答。”我看到有位同学似乎想举手回答,但有些犹豫,我就请哪位姓张的同学起来回答,没想到全大部分同学很是惊讶,坐在前排的一个同学小声地对我说:“老师,你怎么请他哦?”我没想太多立即示意他坐下,让另一个同学回答了问题。下课后我曾想: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也许他知道呢?但课堂上大部分同学的表情让我很快打消了这个想法,看来大家都认为他很“笨”呀!后来,这个孩子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

后来在一次整理资料时,我发现该班同学留下的作业,其中就有那个张姓同学的作业。在所有的短文中他写得最好,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感情真挚,想象丰富。盯着这有些读发黄的作业本,我的内心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也许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当众朗读他的短文,全班同学会对他刮目相看,也许他能顺利毕业,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这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我错过了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这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永远的遗憾!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有些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也许一次机会就能改变他的人生,读了这位老师写的教育故事,我们就可以对课堂教学的“等待”现象进行持续关注,从而将“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方向确定后,应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往往决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来讲,课题名称由“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状态)+研究”这几个部分组成,但也可有变式。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比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其次是课题的实施,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经历“发现问题――寻找策略――探索试验――生成问题――反思提升――再定策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过程。

案例3:精彩其实可以预约

杭州一位姓王的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我的战友》,先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上,身上着火了,他双手扣进泥土,额头直冒汗,画面定格在此。老师问:“此刻,你有什么话对说?”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有说顽强的、有说伟大的。这时一位学生说:“,你是个傻瓜!”大厅里有上千听众,王老师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空气也似乎凝固了一般,他来不及过多思考,生气地说:“你才是傻瓜,坐下!”下半节课,王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稀里糊涂地上完的。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像这样上课,他感觉太失败了。下来后,他不停地反思,如果再碰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终于有一天,他想出来了应对的办法。他很盼望别人请他上《我的战友》,还盼望碰上那个“傻瓜”。两年后终于碰上了。课堂上,有位同学说:“,你是个笨蛋!”所有听课的老师都等待着。王老师故做沉思状,其实他已经胸有成竹了。等过了十几秒,他语调低沉,亲切地对那位同学说:“孩子,你是不是不希望死?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将心比心,我和你是一样的,我也不希望死。但不要忘了,什么身份?战士!如果他暴露了,后果怎样?”学生们随即议论开了,有的说全连要暴露;有的说任务不能完成……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精彩其实是可以预约的。面对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具有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寻到一种最佳的教学策略。

第三,关于成果表达。教师的研究成果应该建立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课例、教育叙事等为主的一种实践原生态的呈现,是基于“研究经历描述与解释”的研究报告的表达,是实践活动本身意义的呈现和多元解读,是作为教师“我”的所思所想,从而个性化地表达。在成果表达方面,讲故事是一种适合教师的重要经验总结策略,如果老师们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生成一些让人感动、惊讶、震撼的教育故事,其研究的感觉就找到了,就会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篇11

我首先谈一下教师的激励功能。以往教学中常常在研讨课乃至国家级研讨课上,听老师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谁还能比他更好。”先起来的同学需要有勇气才能站起来,压力很大。后起来的同学也必须有比前一位同学更好的本领和更大的勇气,才能站起来。试问:作为老师将心比心,你有前一位同学的勇气做底吗?这看似鼓励的做法,恰恰给予全盘否定。导致的结果是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朗读小能手”等的选拔,也恰恰反应了评价应避免的“选优”的要求。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只要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评价的时候,只评价哪个地方读得好,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但不盲从。然后有针对性地读出你的感悟。让人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每个同学的音质不同、理解不同,允许他们各有千秋。从而进行个性化教育。

二、评价教学中,仍需强调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1、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

教学设计要做到“虎头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达到课外延展的目的。也只有教师精心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去细读、精读,把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思想通过朗读、感悟,感悟后再美读,读后再谈收获。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让语文课堂学习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2、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也应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我课前让同学做充分的准备,把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展示出来利于教学时,我引导:你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从他们的回答中明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资料,不仅能获取更多、更前沿的信息,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收获远远大于所获得的知识。这也是新时代小学生必备的素质。

我还利用“日记”,发挥导向功能。我就把各方面写得好的同学的文章,让他们读给同学们听,包括具体描述、发表自己想法的、摘抄优美片段、警句、读后想法的。学生明白日记是把生活中有趣的、值得记录的用笔来表达自己心声的。从而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欣赏美。鼓励学生勤于写日记,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三、无批评的评价是不完整的评价。

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有的教师片面理解为一味表扬,不说一个不字,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并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只表扬的评价,不能很好的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响鼓还需重锤敲”。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响应的措施。如面对学困生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满怀激情。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降低要求。充分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信心从而转差。中等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中心发言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优等生在肯定成绩后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和他们比读,让他们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激励自己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四、研讨课的课堂教学重成果,不注重教学过程的展示。

有的研讨课教师按照预先做好的课件,设计好的思路上的很顺利。看似课堂容量大,效果好。实则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人。研讨课上成成果展示课,内容贪多,只展示教学成果,表演意味浓。又是分角色,又是表演,课上讲求热闹,但真正让学生领悟到什么?课堂教学应展示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堂好课总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碰出思想的火花,哪怕其它环节有不足之处。讲求一课一得,毋须面面俱到。还经常听到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再练等之类的话。因研讨课老师顾忌多,易束缚教师的手脚和头脑,往往精心准备却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应“以学定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质疑,看哪些是关键处、疑难处。在这些地方有重点地让学生充分思考、感悟、交流。

五、课堂评价过细、过碎,阻断教与学的过程。

如有的研讨课上,老师请小组长课内做记分员。哪个教学环节,谁得了多少分,都要记录。这样,不仅隔断了正常的教学思路,还严重影响了记录人员的学习。

六、教师的误会也会丧失大好时机。

篇12

素质教育是个人、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教兴国和与世界教育接轨的需要,是教育领域观念转变的结果。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才能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2.拥有当好小学数学教师的愿望

美好的愿望是事业成功的内因。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为小学数学教育奋斗终生,当一名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愿望。有了愿望,该教师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专业感兴趣,才会努力去挖掘教材、钻研教法、思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懂得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会学数学,学好数学。

3.树立正确的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新时期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要实现由旧的数学观向新的数学观的转变;要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质量观的转变;要实现由“学生是装知识的容器”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的转变;要实现由“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是人才”到“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是人才”的人才观的转变;要实现由“只教知识”到“使学生诸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观的转变。旧的数学教育思想是扶优弃劣,以分取人,满堂灌,搞“一刀切”,题海战术等,而忽视了因材施教和能力培养,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育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新世纪数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二、知识渊博,业务过硬

“打铁先得本身硬”,小学数学教师本身就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数学教学能力。

1.渊博的知识素养

(1)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对所教的专业知识必须扎实、精通,才能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清楚地认识数学,具备数学观念,对本专业文化知识应有系统、扎实的基础,至少达到数学专科以上水平。教师做学问,要像金字塔一样,既博大、又精尖。

(2)宽厚的基础文化知识。精通数学是必需的,但对做好教师工作来说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有广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只有知之甚多和会之甚多,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开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才能预见未来的需要。

(3)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教育理论素养。素质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教师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育人,就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教育理论,并把它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抵制旧观念的影响和束缚。

2.较强的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的能力。数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是备课艺术之中的精品,具有创造性,是教师能力的综合体现。

(2)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应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素质教育理论作指导,进行数学教法的改革和创新,采用一些新的教法,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变“苦”学为“乐”学,变“老师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从而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它可以把某种现象化小为大,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应广泛利用模型、投影、录像及电脑辅助教学,要学会制作模型、幻灯片,编辑教学影视片和编制教学软件,总结应用电教及其他直观教具的经验,努力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4)教学科研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要善于了解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致力于对实际问题作深入思考和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勇于实践,变“学经验”为“创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既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又能总结经验、扩大交流。

(5)语言表达能力。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要做好这些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切实做到口头语言、板书语言、体态语言最优化。

(6)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显然,它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法的研究,又要注重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使学生掌握自学的“钥匙”,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能力。

三、德才兼备,率先垂范

1.热爱教育事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的关键。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

2.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受学生欢迎是成功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善于鼓励学生,热爱、信任、尊重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教中有爱,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勇于上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篇13

语文学习信息是灵活的、丰富的,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采用“调、联、扩、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融合,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发展的载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如上网、看电视、读报刊等等。有了课前的积累,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厚”。

2.留下弹性空间

多元性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的主体,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3.撷取身边小事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珍视的。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敢改,有偏不能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能将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也不能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解读成薛宝钗。更何况,初中生阅历浅,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出现是非不分,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珍视学生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外,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巧妙引导,委婉纠正,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策略二、善于捕捉生成信息

1.挖掘感悟资源。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思维有时比教师更宽阔,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和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教师课前未重视的,也许恰恰就是学生最有感触的,是不可多得的课堂教学资源。

一位教师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有学生质疑:“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觉得‘万枝红杏出墙来’更能体现满园的春色!”教师听了,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可是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学生细细咀嚼,然后踊跃发言:“园子的墙那么高,不可能所有的红杏都伸出来。”有的说:“一枝红杏开放了,想必千枝万枝也已经开放了。”有的说:“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从一枝红杏联想到了春天争奇斗妍、百花盛开的美景。”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上这意外的声音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思考、发现、质疑的空间!有了这样一个空间,课堂才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们的讨论,源于文本,又跳出了文本,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深层的境界。教师虽没有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安排学生的学习,却取得了比原有预设更好的实效。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于是,有了各抒己见,有了讨论辨析,有了发现质疑……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2.善待错误资源。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沉。而当误解难以消除的时候,教师科学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常常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在有位教师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学生说:“我觉得那只镰刀头羊最愚蠢,它完全可以不站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因为它是领头羊,它应该继续活下来带领那些得以生存的斑羚群。再说,它舍生救下那些斑羚后,那些得以继续生存的同伴也不会感激它。”

教师说:“当你遇到危险时,你的爸爸妈妈不来救你,你怎么想呢?”

学生甲回答:“爸爸妈妈真狠,平时都说爱我,关键时候不来管我了!”

有学生乙说:“我可是希望爸爸妈妈来帮我一把的,有他们在我身边,我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学生丙说:“我认为老斑羚舍身救小斑羚是爱自己种族的行为,只要能够保留住自己的种族,死了也值得!”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置身其中,将心比心,从而感受到老斑羚这样做的勇气。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教师要有“大语文”的视角,巧妙地开发生成性的资源,把课内发生的意外枝叶,通过富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而又不失秩序。

3.慧抓偶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是装聋作哑,会挫伤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教师只能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应变能力,巧妙引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