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摄影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摄影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摄影学习计划

篇1

从学科角度来看,学习风格理论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对研究对象学习风格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将有效地提升教育活动的现实效用,进而确保教育活动信度与效度的实现。学术界对学习风格给出了不同的内涵解读。如研究者谭顶良认为,所谓的学习风格是指主体借由其在以往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同时,此种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能够在主体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导向性效用。此外,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学习风格方面亦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对于主体学习风格形成的影响性因素包括主体所处的学习环境、周边人群对其的影响、主体从事学习的内在动因以及主体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等。

二、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风格特征分析

1.感知偏好

先前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属于动手操作型,大部分教师的教具是黑板及练习讲义,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听讲、记笔记和做讲义。而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多数情况下,学生是通过视觉、听觉或视听混合的渠道获取信息。与纸质教材和传统的课堂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图画,清晰的表格,视频、音频、影像等形式的输入。

2.人格特质

当今大学生反应迅速,喜好从交流中获取信息,并通过团队合作与竞争习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家人甚至陌生人保持联系。他们更能包容差异并善于分享。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可能。

3.思维方式

科技加速了生活节奏,信息瞬息万变。因此,与前辈相比,大学生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数采用直觉型信息加工方式以及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喜欢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多数学生采用闭合型信息接收方式,这虽然说明他们“勤奋、好学”,但是这一特点是我国应试教育传统的结果,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这种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基于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微n或者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利用慕课开展英语教学,这些教学条件为视觉型学习风格、听觉型学习风格和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创新信息加工的方式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生良好学习风格的养成同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到: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讲解投入度不高,而当教师赋予其实践操作的学习契机时,其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这部分学生习惯于通过反复演练习题帮助自身实现知识的巩固;而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则希望在课上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学生表现出的学习风格,是源自其外部信息感知和内在信息加工,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便使学生感知到教师所传递的正向信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

3.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时代,教师有了更多、更全面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例如,对于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可以更多地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这部分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或倾听来实现知识的内化。现在大学生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等设备,教师可以将英语资料通过网络传送给学生,让学生保存下来反复听,从而使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能够加深印象,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时代已变迁,一场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在校大学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的学习风格必将会呈现特点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应尊重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情况,为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随信息化技术发展,国内不少高校均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教改尝试和探索,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部分院校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对象较泛,针对性不强,研究范围也多局限于教学模式的研究上,较少有高职院校针对某一特色专业的英语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二、高职酒店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是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学生学好和运用好英语这一对外交流工具,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摆在高职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的酒店英语教学,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教师虽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语言环境,但总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酒店专业学生就业后在岗位中经常遭遇的麻烦以及阻碍学生进入涉外酒店管理阶层的就是运用英语处理相关业务问题的能力。如:用英语进行订房、接待、解释客房服务、处理外籍客人投诉、餐厅订位与服务、入住与结账,甚至推广促销等各项语言运用技能。酒店业属服务性行业,除基本的岗位业务流程外,真实岗位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用英语处理不同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不容忽视。传统英语课堂的讲授式教学,先学后练等教学模式缺乏较为真实的语境,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一有利资源整合教学,改革教学,做出符合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专业特色与实际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让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能充分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也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真实的语言与工作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酒店专业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英语处理酒店行业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酒店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建议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教学改革大势所趋,但如何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将高职酒店英语教学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值得认真探讨,笔者对高职酒店英语教学设计有如下建议:

(一)利用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酒店工作情境与语境

任杨,何高大(2014)认为:“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组织内部因素,也取决于教学环境、技术和管理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协调性”。[1]因酒店业属服务性行业,酒店英语除涉及到相关业务流程外,也涉及到商务礼仪及与人沟通技巧。因此,酒店英语教学设计不仅应以语言知识点为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职场业务流程、沟通与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创设真实的酒店工作语境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根据酒店业务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在课堂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听说强化训练,组织课堂讨论,用英语进行酒店工作汇报,进行英语辩论等活动。还可在课后引导学生观摩视频,组织以职场环境为背景的英语角色扮演并制作表演录像,如用英语进行订房、前台接待、餐厅订座、处理客人投诉等。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能面向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强调个性化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进程,有利于帮助学生缩短认知过程。[2]高职酒店英语教师应具备翻转课堂意识,更新教学理念,逐步改变传统课堂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教学模式,可通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制作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先自行学习相关微课,也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MOOC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并补充教学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此外,学生也可利用微课资源进行课后复习与巩固。微课,MOOC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得教学时间更为灵活,既有助于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强教学互动

师生能否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布置学习任务,网上跟踪监测学生学习进度,并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资料与反馈情况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此外,教师也可建立班级微信群,通过微信推送等功能定期学习资源与信息,学生可以在相应板块留言分享讨论学习心得,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互动的目的。

结语

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海量教学资源,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高职酒店英语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创设更加真实的以职场为背景的教学模式,符合职业英语的教学要求,可以对酒店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教育信息技术并非是一根魔杖,技术对教学的有效性仍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实践。[3]

参考文献:

篇3

不同系统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大部分的供液系统有相同基本的要求:

(1)操作安全性,能耐腐蚀、耐压力、防爆等;

(2)化学液零污染,要求系统中与化学液接触部分完全与化学液兼容,不会产生反应或者溶解;

(3)微粒子控制,药液因为温度压力可能会产生微粒,需要用过滤器循环过滤;

(4)流量要求,各个机台需要的流量不同,整个供液系统需要满足最高的流量要求;

(5)泄露报警,如果系统中有泄露的地方,需要立即发出警报,在界面中显示出泄露大概区域,并且暂停这一部分的供液功能,关闭相关部分的阀门和动力系统,使得故障能迅速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把信息结果汇入故障诊断系统;

(6)取样分析,各段供应的化学液需要进行自动取样分析,根据需要分析系统和管路中带入的粒子以及金属离子。把结果汇入故障诊断系统;

(7)自动控制运转,系统和各个机台的交互运行能够进行自动控制,提供运行监控界面,显示实时系统状态,其中包括泵、过滤系统、压力容器等的各种参数,如果一旦有参数超出正常范围,进行自动调节之后将进行报警,将信息汇入故障诊断系统;

(8)自动的维护保养系统功能,能够在系统闲时,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对系统管路进行保养维护以及清洁,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9)化学液用量的统计,能根据人为控制或者自动结算监控,及时调整药液供应时间和频率,使得药液供应能及时补充生产,不成为整个生产的瓶颈;

(10)系统自动故障诊断,根据前面提及的各个控制系统汇总的故障信息,自动诊断故障点或者可能发生故障点的相关度,最大化的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1.2系统设备使用材料

系统中设备容器及管路使用的材料。

1.3中央集中供药液方式

首先根据药液使用量的大小选择药液的供应容器,如果使用量很大,比如在多个清洗步骤中都会使用到的强氧化剂H2O2以及强酸浓硫酸H2SO4,就使用槽车供应先到化学液充填站,再使用氮气加压输送至大于10m3的存储罐中。使用量中等或者少量的化学液例如HF以及显影液等,则使用便携式可移动的容器来输送到主管路。经过过滤系统的化学液则通过N2或者泵分别输入各个三通阀箱。化学液的驱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泵传输,另一种是使用N2产生压力输送。其中常用于半导体中央供药液的泵也有很多种类,其中因为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气动泵、电动泵和磁力泵等,其中气动泵成本经济,并且可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输送一些酸性药液。磁力泵密封性很好,可以做到完全不泄露,动力输入和输出可以完全零摩擦,降低能耗。电机驱动的泵可以做到很精确的闭环控制,已达到最终的高精度输出。而N2压力输送,常用在一些药液黏度大,用量精度高、挥发性强以及燃点低的情况下。

1.4化学液集中供应系统控制流程

是中央集中供液的总体流程示意图。药液会根据使用量的大小采取不同的供应容器,通过化学液过滤系统CDU过滤不符合要求的微粒子,再通过三通阀箱TeeBox阀箱以及分支阀箱VMB供应到各个机台,其中在各段不同点需要有化学液采样分析盒SamplingBox,最终的分析信息需要汇总到总控制台的故障诊断系统。为单路多反馈控制流程图。具体到单路的控制流程里,主管路将溶液供应到CDU过滤系统,当化学液中的微粒尺寸和数量满足要求之后,会将电信号反馈给OCP即运算处理器。当机台发出需求信号时,OCP判断CDU信号,如果满足要求OCP将控制信号通过HUB放大信号之后发送给VMB分支阀箱,这时过滤好的药液就会通过三通阀箱以及分支阀箱供应给机台。如果机台、阀箱以及过滤系统有漏液、堵塞以及完成等状态,信号会被反馈给OCP,OCP将处理当前状态,关闭执行单元,并且将信号通过HUB发送到系统数据监控和采集系统SCADASystem,相应发出警示或者警报。在一些清洗或者刻蚀工艺中,有些机台使用的是不同化学液的混合物,需要根据一定的体积或者质量比例进行配液。机台可能会在工艺槽中直接配液,或者有配液槽进行提前配液以及其它的预备功能,比如加热、搅拌反应或者冷却降温等。现在通常使用的都是将质量比例换算成体积比例进行配比。精度要求不高的,并且混合后体积不会有很大变化的混液过程,可以通过混液槽里使用液位传感器进行体积控制。精度要求高的使用流量传感器来测量流过的液体体积。为了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传感器则需要安装在距离配液容器进口处。

1.5化学液集中供应安全防护系统

化学液输送系统需要以下安全装置:

(1)设置溢出流量阀或者开关(ExcessValve/Switch)以及相应排放管道,用于在系统中由于某些故障造成的输送无法停止、泄露以及腐蚀等等紧急情况下,化学液的排放溢出。

(2)泄露相关安全保护,其中包括检测化学液泄露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有耐腐蚀性,能够保证长时间的检测寿命。可根据具体化学液的性质进行类型选择,如果有导电性,可选择导线式传感器,可根据不同点之间电阻值得变化检测到泄露以及泄露位置。如果无导电性,可选择光电式传感器,可避免化学液接触导致的腐蚀。除了选择检测传感器,还需要有泄露二次围堵和排放功能,以免泄露造成污染腐蚀等引起的二次危险与损失。

(3)各段化学液供应源处安装手动开关,在遇有紧急情况时可切断化学液供应或者分流,以保证需要保护的装备切断或者减少化学液进入。

(4)化学液桶、槽和柜进行填充时,需要有液位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化学液液位及压力,如果超过一定值时供应必须自动停止。

(5)易燃易爆化学液输送系统应该配有灭火装置,使用火焰、温度或者烟雾传感器监测,一旦发生险情,必须能进行有效的灭火并且有声光报警,以及远程报警信号传输。

篇4

近年来,国内高校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英语学习系统和数字化语言实验中心应运而生。笔者调查了国内几十所高校,发现国内高校正在使用的英语学习系统基本分为两类:技术外包型和教材配套型。目前国内高校自主开发的成熟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还是空白,绝大多数是将需求进行技术外包,即向教育技术软件公司购买学习系统。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各大高校外语学院没有自己的网站系统开发力量来自主研发,特别是系统的维护等,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但是外包型学习系统基本是快餐式制作,系统开发的模式已经有统一模板,根据各个学校的需求进行细节调整,不能体现出各个学校的教学特点和风格。而且外包型学习系统的开发、建设、维护都由外包公司完成,系统内部产生的任何软件、硬件冲突问题,都要等待外包公司的解决方案,长远看来,必将影响学习系统的使用效率。外包型学习系统目前的价格都很昂贵,由教育软件服务公司提供的基本自主学习系统售价为10万元起(不包括后续的维修和升级费用)。

国内高校使用最多的另外一种英语学习系统,基本是教材配套的自主学习系统,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提供的教材配套自主学习系统等。使用教材附带型学习系统,用户只能无条件接受系统提供的设计方案和配套内容,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材配套免费学习系统,对于全国范围内所有使用该教材的高校开放,学习者基点数量惊人,系统的承受能力有限,系统经常出现瘫痪状态。再者,教材配套系统多适用于校园网络,当学生置身于校园之外时,例如寒暑假期间,就不能登录系统开展英语学习。

笔者所在学校为全国37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软、硬件资源来量体开发适合教学实践的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网站。网站开发者集网站建设者和使用者为一身,从系统需求分析、定位分析、市场调查、技术整合等各个环节都参与讨论和方案的不断修正。

二、一体化网站设计理念

“进入20世纪,应用语言学逐渐从各种语言理论,经验性研究中冷静下来,开始重视语言数据研究工作,重视频数效应。”。[1]而在此期间,语料库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为此贡献巨大。语料库语言学通过借助检索软件对大规模存储于计算机里的语料库进行语言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我国的语料库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成果突出。特别是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目标语研究成果尤其丰富, 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2]我国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学习者语料库,但是由于采样和录入的困难,语料库语言学仍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例如,严格来说,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是书面语语料库。目前CLEC中的数据仅适合做同类语料的比较,不适合做纵向的比较,即不能用来说明中国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过程[3]。如何克服语料收集费事费力等局限性,体现学习者语言发展动态特征,是语料库面临的困难。另外,由于现有语料库中数据和不同学习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在教学中不易引起学习者共鸣,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考虑可以将学生在线作业系统和语料库建设形成同步,通过系统将学生的作业直接提交到语料库中,合二为一,既满足了语料库的动态需求,同时克服了建库费时费力的困难。这是我们设计本网站的初衷。

数据驱动学习法是一种新的基于语料库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指引学生观察、概括、比较语言现象,自我发现语言规则及语用特征。数据驱动学习法挑战了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4]。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互动交际和利用传统的纸和笔写作这两种写作模式都不同程度促进二语学习者写作能力,但是电子邮件写作训练提供了更真实语境,可以让写作者更加关注写作过程[5]。“自主学习”概念19世纪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学家开始倡导自主学习,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探寻适应我国外语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本研究语料库及英语自主学习系统一体化网站建设就是以数据驱动学习法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以培养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为目标。

三、一体化网站的建设

学习者语料库及自主学习系统一体化网站主要包括语料中心、作业中心、考试中心、互动管理中心四大板块。

1. 语料中心

语料中心是学习者语料库及自主学习系统一体化网站的最大特色,它包括大学生笔语语料库、口语语料库、课外资源库三个子板块。现在国内其他英语学习系统虽然都设计了课外资源库,但是能够内嵌本校学生笔语、口语语料库的自主学习系统尚无先例。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学生写作和口语资料。如果能够开展基于学生口笔语语料的数据分析,总结学生外语学习的特点,分析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然会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语料中心包括:(1)笔语语料库:例如大学入学考试作文、四级模拟作文、六级模拟作文、网络课堂作文、学生自由写作等。(2)口语语料库:我们坚持期末口语考试制度,由电脑随机从学生的年级名单中抽取来自不同班级的三名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英语口语考试。严格按照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流程进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实战能力。学生期末考试口语资料上传到系统内,实现音频资料系统内共享,学生可以收听自己的考试录音,也可以收听其他年级同学的录音。我们将学生英语笔语、口语语料库作为资源中心的一个子板块嵌在学习系统内,为学生课外写作实践和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搭建理想的平台,使之能够方便教学,服务教师、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文和口语资料、搜索优秀作品、开展同伴互评学习等。我们会不断补充学生的各类写作习作、口语资料,保持语料库的动态和开放,同时扩大其规模。(3)课外资源库:包括文字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等。除了提供经典的英语演讲、广播、动画电影等资源,我们会紧密结合软件学院的专业特点,开发与建设专业英语资源库。例如软件、硬件、网络、数字媒体、金融专业词汇表,国内外IT行业内新闻浏览、技术鸟瞰、人物介绍,金融财经英语写作与听力训练等小板块等。凸显专业特点、兴趣为主、就业受益、开阔视野。

2. 作业中心

考试作业中心是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核心部分。在适度缩减英语教学课时要求下,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最大限度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外教学管理、监控、督导。自主学习系统中考试作业中心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及时检验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作业中心承担语料库和自主学习系统之间桥梁作用。学生作业被实时存储、保存于语料库中,是实现语料库和自主学习中心的一体化功能的关键。考试作业中心分为:(1)写作任务区:又分为考试作文、自由写作、影评等小板块。教师根据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托福考试等不同考试的写作需求,定期布置学生作文题目,开展备考作文写作练习。教师每学期布置学生观看5部电影,然后学生提交英文影评。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布置自由写作题目,就新闻事件、校园生活等日常话题要求学生开展自由写作。教师将及时反馈意见,打出分数,给出评语。 优秀作品系统会自动上传达“优秀作品区”供全院师生学习。(2)口语任务区:又分为讨论作业区、复读作业区两块。教师将在讨论作业区布置讨论话题,学习小组成员按期提交讨论作业。复读作业区部分教师将定期上传经典英语演讲、新闻、电影片段等,要求学生上传复读作业。教师将会及时评分,给以快速反馈。

3. 考试中心

这一板块为学生提供在线考试服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参加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托福考试等在线模拟测试。学生在完成考试后,即时获悉自己的分数,并和教师交流,总结不足,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4. 互动管理中心

互动中心包括作品展、讨论区、留言板三个子板块。(1)作品展:主要展示本院学生优秀的写作作品、口语作业等,为本院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环境。作品展为学生提供了同伴学习、榜样力量、外部刺激学习环境。既实现了交流的目的,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热情。(2)讨论区和留言板:这一功能可以实现全院师生信息公布、浏览、班级内部信息交流、教师间交流经验、探讨教学问题、教师和学生交流、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等。通过新闻公告、虚拟聊天室、留言板、论坛等,学生可以交流学习经验、心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克服和教师面对面谈话的心理包袱。即实现了一对一交流,也可以一对多交流,大大提高效率。

管理中心分为教师管理区、学生管理区、管理员专区。。学生可以浏览和提交作业。教师可以班级管理、学习小组管理、布置作业、评分、成绩统计、上传作品等。管理员可以数据维护、资源导入、密码管理、教师群、学生群管理、权限审核、资源中心整理等。

四、一体化网站的特色及应用绩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鼓励采用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突破传统教育的“掣肘”,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不断探索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突破口,本学习系统网站的建立就是抓住了这个机遇,致力探索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新模式。

本一体化网站的开发者同时集网站建设者和使用者角色为一身,他们参与了网站建设,增加网站凝聚力,直接关系网站访问量和影响力。本网站建设队伍的学生从系统需求分析、定位分析、市场调查、技术整合等各个环节都参与讨论和方案的不断修正。在网站开发、建设、维护过程中,不仅自身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带动了大批学生积极参与网站活动,吸引和更多同学的参与。既发挥了学生的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网站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本一体化网站不仅为英语自主学习系统,更是英语教师开展科研平台。系统内大量的学生笔语、口语语料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真实数据分析材料。教师可以开展基于真实语料的实证分析。例如可以分析学生作文和口语的词汇、语法特点,作文文体特点、复杂度、口语流利度、准确度等。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必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学习者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工作。自主学习系统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协作学习平台、情境支持,更为教师提供了管理和辅助课堂管理的平台。教师可以进行考勤、评分、交流、记录成绩、作业提交日期和其他教学干预等管理活动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不可及的即时管理功能。

学习者语料库及自主学习系统一体化网站的开发与尝试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加促使学生提高语言学习的自主性。笔者对其一年来的实际使用效果展开了调研工作。结果表明,本网站对学习者外语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效果良好。 在大学英语教学“减时保效”的改革目标下,学习者语料库及自主学习系统一体化网站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时效性,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促进了网络外语学习平台“立体化”,彰显了外语教育思潮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了科研与教学二者的无缝链接,是实现新形势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 我国外语教学的新思考[J]. 外国语,2004(4).

[2] 李艳,李潇潇. 新时期国内英语语料库研究状况评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

[3] 吴菲. 国内外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述评[J]. 山东外语教学,2007(6).

篇5

一、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不断融合,对于英语的运用日益频繁,信息时代,对于高职英语的学习就必须要加强。高职英语的学习,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这个学习环境下,英语的学习现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信息获取及时且丰富。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网路,可以及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移动学习本来就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虽然学生能够及时或许信息,但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有效性学习,就显得比较落后。这需要学生对信息获取的时候,有针对性地选择,从这些信息中整合出自己需要的,剔除那些不需要,而且不适合自己的信息,在进一步的整合加工作用下,从而制作出适合自己需求的,进而促进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2.学生自身英语专业知识有限。网络时代,信息的共享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方便,形式呈现多样化。在学校这个环境下,老师传授知识的时间有限,为了获得更加有利于自己学习的英语知识,适应社会所匹配的人才需要,就要根据自己专业的需求,习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由于学生自身的英语专业能力有限,在知识的获得中,没有辨别那些是自己所需的知识的能力,这就束缚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在时间观念上,英语的学习在移动环境下显得更加充分。由于高职英语的教育本身具有专业性,学生在移动环境的学习情况下就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从而浪费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时间。

二、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英语的优化设计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以高职英语的学科专业知识为核心,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下可以进行运用,同时还要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英语语言的展示,在说的同时,还要会进行读写。在读写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并且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其不同的特色。主题内容的选择,考虑要适用学生的专业要求,又要符合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的学科知识有更好的认知能力。

2.教学方法。移动学习环境下,对高职英语的读写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有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一堂课的演讲,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互动,回答问题的结果,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英语的教学,多采用情境教学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学生之间的互动,口语的有效利用,达到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目的。

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采用,需要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实施。教学手段呈现三点:第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通过视觉的传达调动学生对读写的兴趣。第二,创设学习环境的模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交流场地,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第三,利用通讯设备实现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语言的读写。

4.教学评估。早期的教学评估方式,多采用试卷的考核模式,显然如今这种模式已经不符合对学生的全面性评估。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于读写教学的设计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为导向,对内容的依托,建立适应学生特点的全新考核机制。这种机制形式要多样化,评定要有过程,内容要具有综合性。学生的教学评估可以通过口语测试和书面作业的形式来完成考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移动环境下高职英语的教学设计,在读写教学设计上面,依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达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对高职英语而言,顺应社会发展的移动学习环境,学生获取知识方便及时的同时,对专业知识的加强尤为重要。针对高职学生对英语的读写,不但是简单的认知,而是更专业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本课题是新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的单元复习课,本章内容包括:1. 化学反应与能量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初中化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是有快慢和限度的,是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必不可少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点散乱甚至有缺漏。

【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认识锌和硫酸的反应并形成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初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角度分析锌和硫酸反应,形成知识网络图;2.能对化学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学会自我总结,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量观。

【教学方法】

引导 、小组讨论、 归纳、 整合。

【设计理念】

以锌和硫酸这个学生很熟悉的反应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本章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总结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熟悉本章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体会理论研究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指导实际应用,感受到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教师做“锌与硫酸反应”实验,设问:“请大家对该反应从能量变化、反应本质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2.板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小组讨论、展示成果。这样安排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复习本章知识。3.教师提问:①该反应是否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若可以,请画出装置图,标出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电子流动的方向,写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②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后,反应速率有什么变化?若要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若2分钟内,硫酸的浓度由2mol/L变为1mol/L,则用硫酸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③该反应是否存在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果你是制氨厂的总工程师,你如何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环节:开展活动探究、交流研讨。1.教师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归纳对锌和硫酸不同视角的整体认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图,继而引导学生:可用框图、图表等方式尽量创造性设计不同体现格式。2.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讨论、整理并形成文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环节:成果展示师生互动。1.教师要做好如下三步工作:①请小组代表上台通过投影仪展示分组讨论结果;②教师引导点评学生展示的研究成果;③展示教师示范的框图、图表。2.学生讨论结果。3.师生共同点评。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由参与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第四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1.教师在知识网络图基础上总结考点,并布置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练。2. 学生认真练习、总结、反思。这环节的意图是“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第五环节:知识的拓展应用。1.教师引导,布置思考题。2.学生思考。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查阅复习效益或成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文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新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单元复习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以锌和硫酸的反应作为主线,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能量变化、反应快慢及限度等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并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了复习课中“炒旧饭”的尴尬,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充分认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士官院校教学双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以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过程信息化为特点的信息化教学模式[1],提高教员对教学各环节中的教学资源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士官学员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员、学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及时补充、更新信息化知识技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扩大教学信息交流的途径与范围,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为学员学习提供的便捷条件;努力构建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平台、以提高学员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为目的的信息化学习模式,强化学员的探索式学习。

2 做好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员学习方式、教员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发展变化,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员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也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的成败。在教学设计中,要全面分析教学要素,包括单元学习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环境、学习效果评价以及教员教学风格等,目的是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2.1 学习目标分析 目的是通过对整门课程各教学单元的目标分析,确定每次课堂教学的学习主题。按新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并要求目标的描述要用可测量的行为动词表达。

2.2 教学对象分析 即说明本课题对学员的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以及学员是否已具备了本课题学习的要求。尤其是针对现阶段士官学员实际,要分析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结构;分析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意志和性格。目的是设计适合学员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设计适合学员学习的情景与学习资源,设计适合学员个性特征的帮助与指导。

2.3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分为纸质、网络和媒体类型。信息化资源设计包括教学资源的编辑、选取及如何利用,是信息化教学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多的方面。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员实践技能培养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要注意通过评估甄别,从种类繁多的信息资源中选择和收集适宜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根据学员的基础和学习需求,对这些信息化资源作进一步的整理加工,制成网络课件、构成网络课程,通过电子教案将各教学资源链接起来;要丰富辅学习资源,满足教学需求。

2.4 学习情景设计 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和教学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员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强调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增强仿真效果,使学习在贴近实战和岗位实践的情景下进行,让学员产生“身临其境”感觉,以减少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避免将不同媒体教学资源简单机械地叠加利用。

2.5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学员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构建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其中知识的内容特征、学员特征和教员的教学风格是决定教学活动过程选择的关键因素。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员认知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课程教学的导入、展开、总结评价三个环节。如设计以问题、案例或演练等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导入课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设计要求可操作性强,讲授、示教、实验、模拟、练习、自学等方法选用要合理。鼓励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6 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 即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对学员学习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的设计。要采用多元评价,重点围绕学员学习目标达成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3 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融合,确保信息化教学的落实

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的融合[2]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员教学的融合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教员要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并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学员学习的融合是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也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落脚点;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融合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保证,可以促进教学信息化的开展。因此,要随着士官岗位任职要求、培养对象不同和学科专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信息资源;加强教员、学员和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培养;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开放电子阅览室、信息检索室,为学员信息查询、学习提供便利;要扩充网络空间,延伸网络终端到学员宿舍、教员宿舍,便于教学双方在线交流,使学习资源向学习需求的流向畅通,使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员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篇8

1.信息化教学设计(IID)的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又称IID,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学习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卓有成效的自我成长者。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E-learning[1]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学习内容是交叉学科专题,所主张运用的教学模式是研究型、资源型、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是以星期甚至学期为单位,教学评价是学生的电子作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适应信息时代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是:以学为中心,丰富的资源,强调任务驱动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协作学习,重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但“信息技术的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表面特征,它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更为根本的特征: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关注学习过程。这两大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

2.信息化教学设计(IID)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比较

在我们周围,有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很确定的,可以直接套用计算法则或公式,称为结构良好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s)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却常常没有这样的规则和确定性,不能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有时甚至问题都没有成型,不但答案是开放的,解决手段也是多样的,这就是结构不良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s)(或劣构领域)的问题[2]。我们认为:结构良好领域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问题的讲授应该依据相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所属学习性质。不同类的问题,其传授特点总结如下表:

任何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出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需要博采众长,综合利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中国的国情,传统教学设计还有它的生命力。我们现在提倡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是要否定或者取代面向“知识传递”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设计),而是为了补充高级学习的、“意义建构”教学系统(环境)设计的不足,给教育一场温和的革命。

从教学的历史发展看,发现式学习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接受式学习也并非弊端累累,而是二者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永恒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3]。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勇博士曾经指出:“东方人主要是接受式学习,因此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比较系统,但是比较死板,缺乏创造性;而西方人主要是发现式学习,因此很有创造性,但是基础知识不够。东西方教育改革都希望能走到太平洋的中间,寻求东西方的最佳结合。”

3.应用策略探索

要在经济文化不发达、升学压力很大、教育水平不高的内地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无异于“南花北植”,如果盲目地大面积推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冒风险太大,也可能得不到行政领导的支持。我曾经与黎加厚老师一起探讨过绵阳与上海基础教育的主要差距,认为:经济文化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更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差距、教师信息素养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始水平各地都差不多,出成果的空间较大;三是绵阳一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具备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水平;三是教育人事制度的推行,教育市场的竞争和教师能力的竞争加剧,有利于课题项目的实施。所以,在本市内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要的是信息化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我市城市、县城以上中小学都正常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中学生及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部分学生具有电子灯片和网页制作能力和网上浏览技能,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学生,其信息意识和水平优于教师。

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还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无疑这是对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法规性支持。但就现有中小学学科分类及知识体系而言,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4],事实上是很困难的。所以,选准切入点,适时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多地表现为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型学习,与现实的课堂集体授课教学形式有较大差别。但是,三种教学形式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集体授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示范,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学生的数量。但集体授课无法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来说,个别化学习能弥补集体授课[5]的不足。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将影响学习效率。并且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理解和高级的认知技能,个别化学习不如小组学习有效。所以,我们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组合使用,使三种教学形式优势与缺点互补,既要让天才学生得到极致发挥,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在协作化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黎加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电子报告,2001.

篇9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无论是汉字还是英语书写越来越差,因此,汉字书写大赛应运而生,英语的书写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书面课外练习便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完成课外练习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由于活动类练习、实践性练习学生比较喜欢,教师应该侧重这方面的练习。比如四年级英语下册,学完Module 4 Unit 1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一课后,我设计的课外练习是这样的:布置学生课下做一个in pair的游戏,要求学生做出一些动作的短语卡片,把本课所学内容一人充当机器人,另一人拿着卡片让机器人做动作,并充当解说员,学生做的相当积极,效果很好。

二、精心编写课外练习

要使英语课外练习升值,精心设计是关键。教师设计的课外练习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做并乐此不疲,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富有情感色彩的成分,是激发学生喜欢课外练习、主动完成课外练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外练习要有明确而合适的练习目的,目的是否达成是衡量课外练习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志。在学习六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5 Unit 1 Daming i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一课后,我是这样设计课外练习的:要求同学们找一找最近生日的同学是谁,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为他举办一个生日宴会,要用英语来做,尽量模仿课本内容。此时,同学们做的都很踊跃,有力的延伸了课堂教学,达到了升华所学内容的效果。

三、丰富课外练习内容

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如果英语仅仅局限于课堂,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与他们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下接受语言和使用语言。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课外练习,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为此我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地设计了各种课外练习来配合课堂教学,尽量多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练习,经常要求学生在看电视、看课外书籍、报纸时,见到有趣的英语都需要记下来备用,或平时常见的广告,家电等上面都可随时注意学习,高兴的,好玩的,就多学点,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促进学生的口语向纵深方向发展,激发并引导学生的情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达到玩中学,乐中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

四、师生共同设计课外练习

小学生好奇性强,富有挑战性,但持久性短,他们反感机械单一的课外练习,产生消极应付的心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练习的设计要灵活多样。课外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和个别差异,这直接导致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层次差异。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自由选择课外练习,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例如让孩子每周都学一个自己拿手的题,条件是必须是自己会的,而且要能准确、清晰地说出它。然后在“每日一词”这个活动课中,指导学生轮流从“我自己的课外练习”中选出一题考考老师和同学,然后交流。一开始,只有少数尖子生能大胆来做,对这些学生的每一次精彩练习以多种形式予以肯定。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及时评价,让成功感及时地渗入学生心灵,让学生都能充满兴趣地、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大增强了学生挑战新知识的热情,甚至一到下课几个小脑袋就主动凑在一起探讨问题,从而使班上形成一种积极的探究式学习氛围。再比如六年级英语下册,学完了Module 7 Unit 1 Shenzhou V flew into space.一课后,我是这样设计课外练习的:这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课外练习,全班内容不统一,各英语学习小组内容要一致。最终效果相当不错,有表演课本剧的,有做单词、短语卡片的,有向家长汇报的,还有很多形式,学生们做得都很积极。

篇10

(一)内容分析

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校规划教材《英语》第二册,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内容是该书第八单元的阅读部分,共2课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名称及相关语言点,本课通过语言阅读、自由谈论让学生了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顺利逃生,并转化成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式。

(2)掌握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升学生在地震中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意识。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互相交流促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与地震自救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主要信息,能自如谈论与地震自救相关的措施,并形成文字。

2.教学难点

(1)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提供语境中进行对话和交流。

(四)教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五)学情简析

本案的授课对象是我校旅游班的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爱表现;但他们的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差,且词汇量有限,知识面狭窄;因此,在教学中应侧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分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指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人人参与活动,掌握表达地震中自救措施的教学目标。

(六)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竞争法。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视听教室、多媒体课件、资源库。

三、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将地震自救资源库、课件和学案,通过网络到学生的邮箱或QQ上,学生可以网上下载,同时上网搜集有关地震自救方面的资料,根据基础,自主预习,遇到疑问可与老师在线交流。

(二)课堂教学

下面将具体说明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及其设计思想:

步骤一:Pre-task(Pre-reading activities)

贯彻兴趣策略,采用直观教学法,引入话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思路]

1.先播放有关2011年日本海啸地震的可怕视频画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Whatkind of damage can an earthquake cause?”,结合直观可感的地震图片,分组讨论,学生很容易说出地震的灾难性后果。

2.接着呈现图片引入本课主题,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What will you do when the earthquake strikes?”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散思维,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步骤二:Task-cycle(While-reading activities)

利用限时略读,寻读比赛,掌握课文主要信息,解决本课重点之一。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突破难点。

[设计思路]

1.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利用略读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把握文章大意,及时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侧重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理解和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这样,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大意——地震自救。

2.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学生听读课文,理清篇章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3.精读各段,侧重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和猜测生词的能力。

[任务分解]依据本文重点是掌握地震自救措施,设计了三个小任务:(1)判断正误;(2)改错;(3)填写缺失信息。

学生查读找出相关信息,尤其是任务三重点考查获取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相关情景和再现重点词汇,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加深理解,达到掌握文中主要信息的目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任务,再用1分钟,小组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促进,得出更全面的信息,基础较差学生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励。

[拓展讨论]利用拓展讨论How to get ready for the first-aid kit?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拓展知识。

师:(适时点拨、指导)在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知道自我保护和避险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呈现这些物品,同时也就拓宽了学生的词汇量。

[Language points]通过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词汇情境,来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完成四个小任务,对易混易错词汇及重要语言点进行学习突破,解决本课重点之二。

篇11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员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员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员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关注课堂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1.合理开展语音教学,提高学员的听说能力。“听不懂,开口难”历来是学员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听不懂”主要是因为学员听得不多,语音知识不扎实,而“开口难”这种现象则是学员过多地自我抑制、自信心不足所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安排时间让学员听,同时尽量多地为学员提供开口的机会,运用多种形式让学员开口,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英语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主题班会和展览等。

2.掌握单词和语法,练好基本功。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将记单词的质和量相结合,学的词汇越多,搭配使用就越广,联系性、系统性也会随之而加强,巩固和熟练程度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在授课过程中要侧重讲解记忆词汇的技巧而不是单词本身,比如构词记忆法、形音联系记忆、联想记忆等。

3.在语法教学中,根据不同语法现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语法规则采用句型或句式套用的方式比单纯讲练效果要好,而且节约时间,比如强调句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等。在列句式之前要引导学员观察和分析例句,并讲清各部分的语法功能及意义。学员理解后,再进行套用,并进一步在教员设计的情境中练习,熟练以后,模式就牢牢地在学员的头脑中定型了。有的语法规则用英语叙述很难使学员准确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事例、简图、表演等手段使其形象化,把语法还原成实践。而对一些简单零乱又不好记忆的项目,用图表概括就会一目了然。比如人称代词的格和物主代词,用图表展示会给视觉以强烈的刺激,使学员更容易记忆。在讲解可数名词变复数时,可把语法规则编成口诀,这样学员背起来就朗朗上口。

4.不断培训学员的阅读技巧,提高理解和写作能力。除了听、说之外,学员在英语学习中的另外两大难关就是阅读和写作。为了快速提高学员的阅读能力,在充分利用课文讲解阅读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印发给学员,鼓励学员课后阅读,不断扩大词汇量,一定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此外,要想提高学员的写作水平,除了在课堂上对写作技巧及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进行认真讲解外,还要举例示范,让学员仿写,以加深印象,提高写作水平。

三、作业设计

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验教学成果和学员学习情况的途径”。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应在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力求新颖、合理,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作业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适量、适度、适时。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作业可分为书面作业、口语及听力作业两部分。在我校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适时对作业进行设计,通过改、编、演教材中的对话,一方面可以使学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给学员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比如在进行《边防英语》教学中,我要求学员根据课本内容,将对话改编成小剧本,让学员扮演inspector(检查员)和passenger(旅客)两个角色,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种新型的作业方式给学员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表演展示,学员不仅掌握了各种情境中应使用的语言,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而且在相互的合作过程中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四、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课外学习软环境的开发,为学员搭建合理可行的课外学习平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1.发挥军校管理优势,渗透英语学习策略。军校学员实行统一管理,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减少,课外学习常与军事训练或其他的勤务发生冲突,因此要尝试将军事英语与学员的日常军事训练相结合,在训练间隙让学员练习英语口令,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学员的生活。此外,在学员中尝试“课外互助法”,即发挥“学习三互小组”的作用,将学员按成绩好坏分为若干小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注重情感策略,增强学员学习信心。在情感策略中,调动情感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情绪,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形成友好信赖的师生关系。通过了解,我发现学员普遍存在这样的偏见:在处理涉外事务时,大活动有外交人员,小场合有随队翻译,加上英语学习在短期内很难看出效果,因而英语学习好坏不重要。这种模糊的学习目的直接影响了学员学习英语的信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员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员必须用心用情地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员,走到学员中间,缩短和学员的距离。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的积极性。

3.依托认知策略,提高操作技能。首先从学习资源上将课堂教材按模块科学分类,将一部分内容有计划地延伸到课外,并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易于操练的辅助内容。比如,让学员使用电子有声词典或mp3等电子设备进行听力练习。课外选取英汉双字幕或汉语字幕的经典影片,让学员边看边记笔记,以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发音。通过“积累知识—培养毅力—养成习惯—取得成效—提升自信心—升华学习素质”六个过程,最终可达到建构完整的语言体系和提升人格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传统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创设相关有具体意义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与完成任务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的发展。[1]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真正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因此,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担负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协同作业、自主探索的方式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任务不是以演示的形式来呈现信息以达到控制学习的目的,而是考虑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得出结论,研究什么样的情景有利于他们充分展开讨论,认知水平能够得到升华。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应当与学生的主题任务相关,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任务驱动”要求“任务”有明确的目标性和适宜的教学情境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则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2]

4.强调“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在信息化教学中, 教师按照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工有序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小组间对不同的见解互相探讨,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课堂教学评价便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措施,评价要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体现评价的价值。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协作学习的力量。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基本上可以遵循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8个步骤。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对于各步骤的分析和操作通常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的,但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策略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选择要有策略

并不是所有学科的所有内容都适合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教学设计所选内容需是利用传统教学难以或不能清楚表达的内容,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了解学生心理,才能做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所选内容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突出体验的教学模式。设计环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创设,使课堂教学接近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去消化、吸收学到的新知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 一般有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创设协作情境、创设信息情景等创设方法,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创设情境。[3]

3.信息化教学设计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开发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仅拥有更多的知识,还应该具备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主题的要求,教师要设计出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技术工具,以便在教学活动中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源和技术工具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现有信息化条件,有机利用传统教学资源与技术条件,并明确各类技术工具的学习作用,尤其是信息化认知工具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要求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仅仅通过理论学习与探讨并不能体现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要广大教育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为教和学的研究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各个学科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才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才能使教育获得真正的变革。

参考文献

篇13

二、建立民主公平的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学生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没有准则。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建立大家都能认同的公约,才能使班集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公开竞选班干部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对班干部考核。在多元多向的竞争中,给每位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他们在积极进取中更有活力了。

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竞争

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并予以班内表扬,购买奖品给予奖励。奖励是按照公平、公开、全面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惟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表现。每当领奖的学生庄严、珍惜地拿过奖品,其它学生积极地鼓掌,班级的正气以及和谐的班级氛围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奖励的同时,也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加以强制性纠正,即当学生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时,可以用不同方法来解决,比如写表态书(或保证书)、或通过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等,但一定要避免体罚与变相体罚。班级奖惩制度注重人性化,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学生真正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开展各种常规的评比

各种常规分为: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这些常规工作也是大家共同讨论出来的,完全交给学生去做,公开评比结果。常规管理要保持连贯性,要常抓不懈。例如,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内要佩带胸卡、对仪容仪表和跑操、体育活动等都有应有的规范,不能抓一时、放一阵,时紧时宽,不能仅仅靠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的突击检查来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常规教育,靠常规管理的连贯性来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