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与自然的和谐

篇1

篇2

一、拂面怡人的春风

《春》的开篇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虽然简单,包蕴却并不简单。首先它道出了一个自然现象:当尖厉的西北风悄悄转为轻柔的东风,严寒渐去,草木复苏,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所以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东风”的第一条解释就是“春风”。那么,为什么是“东风”而不是南风、西风呢?这可以用周汝昌先生解释宋代词人宋祁《木兰花》的首句“东城渐觉风光好”来作注解。周先生说:“且道词人何以一上来便说东城?……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故东城得气为先,――正如写梅花,必曰‘南枝’,亦正因它南枝向阳,得气早开;此皆词人诗客,细心敏感,体察物情、含味心境,而后有此诗心诗笔,……古代春游,踏青寻胜,必出东郊,民族的传统认识,从来如此也。”(《唐宋词鉴赏辞典》)故历来写春天多有写“东风”者,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秦观《满庭芳》写春天的景致是“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辛弃疾著名的《青玉案》第一句说“东风夜放花千树”,用东风催百花来比喻元宵灯会的火树银花,从另一个侧面表示发东风与繁花似锦的春天的关系。所以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说“东风来了”,后面衔接“春天的脚步近了”,既是北半球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常识,又表现了作者体物之细的敏感。两个“盼望着”的重复,显示了诗人内心对春的渴盼的急切,而春天似乎也知道诗人急迫的心情,体贴而慰藉地先遣温和的东风来报个信,东风和春天似乎是作者盼来的,呼唤来的。所以“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充满了渴盼之后的欣喜之情,有一种温暖的人情味,仿佛作者真的听见了春天越走越近的脚步声,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稚嫩可人的春草

当春天真的已经到来,又该向何处去寻找它的踪迹呢?作者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春天的草。小草得地气之先,最早从冬之枯萎中复苏过来,露出纤纤绿色,因此最能体现早春的景致。唐诗中写早春常写到草,大诗人韩愈有两首写早春的诗都是这样,《春雪》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云:“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后一句尤其为人所称道,可见以写草来写早春完全符合春天随时序一步步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可看作是一种文人传统。朱自清先生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正是草色遥看的情景,仿佛漫山遍野都是一片新绿。而当人与草近距离接触,在上面“坐着,躺着”时,原先眼中大片的绿反而不突出了,人的触觉感受上升了,所以此时说“草软绵绵的”。同样的,这里既是真实的早春图景,又是作者感受到的早春印象。

三、芬芳诱人的春花

紧接着,春天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了。百花齐放的景观当然是对春天最绚烂的注解,即使最不留心的人也可以看到百花争艳的热闹,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韩愈,《寒食》)。所以文中下一段就开始写春花绽放的情景。桃李争春、红杏闹春是最常见的春花景象,就像石榴花之于初夏、腊梅之于严冬一样,是自然的造化,也造就了这样堪称经典的搭配。古诗有云:“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王维,《桃源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木兰花》)朱自清先生也很自然地写到桃花、杏花、梨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般从正常的视觉效果而言,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花儿竞放的热闹场面,所以先写整体印象是“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再仔细分辨每一种花的不同,于是有色彩上的分别,“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但作者并没有停留于视觉感受,紧接着又调动其他感官去体验,说“花里带着甜味儿”,这里的“甜味儿”既是嗅觉上的香甜,又是由此而引发的味觉上的刺激,并激发了作者的想象,由花开时的情景联想到果实满枝情景,从而反过来又衬托了这些花给人的美感。这些正面描写之后,再用蜜蜂和蝴蝶的飞舞来侧面烘托花的美,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描写。

当看惯了开得如火如荼的桃、杏、梨之后,人们的视线开始转移,去寻找别有一番情趣的野花,所以先从不同角度写桃花、杏花、梨花,再写不为人注意的野花,完全符合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虽然简单易懂,包含的信息量却多,从各个角度写野花的不同情态。“像眼睛”写个体的野花,是凝神观照;“像星星”写群体的野花,散在大片广阔的草地上,就像星星散布在广袤的宇宙中;“还眨呀眨的”既承接前一句“像眼睛”,又承接后一句“像星星”,颇得古诗真髓,而且以动态的“眨呀眨”写静态野花,赋予了野花一种灵动的风韵。杜甫《秋兴八首》之一有诗句云:“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开”既修饰前面的“菊”,有开放之意,又修饰后面的“泪”,有泪花滚滚、珠泪盈盈之意。“系”既修饰前面的“孤舟”,有系住一叶扁舟之意,又修饰后面的“心”,将思念故园的心系住。这种用法历来为诗家和评论家所称道。

四、春催人勤,人春相融

当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都循着步骤一一到来后,已经春满大地,人们蜷缩了一个冬天的筋骨和精气神儿也开始活动和复苏起来了,所以紧接着就开始写人的活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在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最后,用热烈的语言赞美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第一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新兴气象,具有无限的生机;第二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美好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三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力量,鼓舞人们精神抖擞地生活。三个比喻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即以人来比拟春天,而且时序上也丝毫不乱,第一句用充满生命力的娃娃来象征春天的新,这种新既是初春的新喜,又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生;第二句用小姑娘美丽的容颜和勃发的活力来象征春天的繁盛,既是百花盛开、花枝招展的真实图景,又是春天不断向前推进的象征说法,同时一反以花喻人的惯例,以人喻花喻春天,平添一份“反其道而用之”的新奇;第三句用英武健壮的青年来象征春天对人的心灵影响的力量,春天不仅有催生万物的力量,而且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滋润人们干涸了一个冬天的心灵,使人们生活充满健康的希望。三句之间暗含春天的自然发展阶段,在象征物的选择上也遵循人的自然生长规律,分别写娃娃、小姑娘和青年,看似普通的比喻句,其实也包含着作者一丝不苟的精心锻造。而这种以人喻春天的写法可以说正是客观对象主观化的非常明显的例子。

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写春天,是完全遵循着自然规律的一步步发展变化而一一写来的,从草到花,从风到雨,最后写人,同时这种规律又融合在作者一颗细腻体味自然的心灵之中。朱自清的《春》,景、情、理三者交融,让我们读起来字字动人心魄、句句韵味无穷。可以说,《春》既是朱自清先生精心描写的自然之春,又是经过他的心灵投影后折射出的心灵之春,是一曲歌颂人与自然的精美华章。

参考文献:

[1]洪宗礼主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

[2]杨春时.审美意识系统.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篇3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两重性”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对象,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改造索取的对象,人类在自然面前居于主动的地位,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负有责任。

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从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为人类直接提供生活资料。人和动植物一样,其一切活动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和支配,所以人要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恣意妄为。

总之,人类要依赖自然,又要不断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就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使人与自然达到完全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地球能源、资源及生物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人类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高速去求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减少人类可用的自然资源,使物质和能源达到极限;如果人类贪婪的欲望无限,则会造成生态资源和人类需求的失衡,这样注定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将会日益显著。

(二)人类的物质欲望无止境,对利益的无限追求。随着人类征服自然力度的加强,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污染,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结果使得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等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于是,自然界开始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洪水肆虐、沙尘风暴、土地严重干旱等,这都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掠夺而遭到的报应。也是人类对利益的过分追求,不顾后果而去破坏自然,这就把人类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而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却认识不足,这就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耗竭,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如果人类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违反自然规律,势必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一) 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尊重自然的观念。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且要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加大环保舆论监督力度。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突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正确把握人的行为准则,通过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高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三)政府应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政府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重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加大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地方法规执法力度,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赔付责任;在消费上,要树立生态消费意识,提倡节俭,引导合理消费。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这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面对出现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进行反思,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生存危机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等观念和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茵.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篇4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3.2身心协调原则。养生,从整体上来说,即撮养身心以保健延年的思想和方法。体育的终极追求也就是通过科学的身体运动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达到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绿色养生坚持身心协调原则,特别是在当前强调“健康第一”的大环境和背景中,富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如果增进健康只侧重于运动而偏废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包括心理状态的调整等),或者忽视运动而过于强调其它方面的调节,则势必会造成整体健康的不协调、身心发展的分离,也会导致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丢失。、

3.3动静结合原则。动静结合是现代健康活动的基本特色,足绿色养生应该坚持的核心原则。动,指运动形体,i骂过身体活动完成;静,指清静心神,经由静养实现。动是生命的特征.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动式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武术、舞蹈、慢跑、散步等,对形体锻炼大有裨益。静可以安定心神,调节精神.各种器官生理活动和谐。有利于祛病、健身和延年。相对于身体的运动来说,养生可谓是以静为主的健康活动,其中导引、吐纳虽是运动.但也是绵缓轻柔之运动动静结合且有度协调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

篇5

卢英守出生于1949年。1998年,她作为家乡韩国蔚山的《每日新闻》撰稿人从事文笔活动,当年就获得月刊《兰与生活》的“读者栏目奖”。之后,她一发不可收地步入诗歌创作领域,先后获得了韩国多个文学奖项。2002年,诗人获得了中国沈阳市朝鲜族文学会《辽东文学》杂志“优秀作家奖”,随后又陆续获得了《延边文学》杂志“尹东柱文学奖海外特别奖”和《长白山》杂志社“梦都美文学奖”。

卢英守在韩国被人们称为“自然环境诗人”,译成中文应该是“亲和自然环境的诗人”。“亲和自然环境的诗人”这一称呼,从另一个角度浓缩和概括了诗人诗歌世界的内涵,围绕这一特点去考察诗人的作品,无疑会更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篇6

中国传统的造园术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空间艺术,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解欣赏方式和创造构筑程式,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对当今的住宅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风景开合、空间对比、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园林艺术手法是我们在当前住宅景观设计中可以大加借鉴的宝贵遗产。其倡导的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意境可以大大提升住宅景观的空间意韵,让居者真正在自然中得到精神的贻养。中国传统园林,其造园手法在遵循“中和”,追求意境的大法则前提下, 从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中获取启迪,充分发挥传统的“有法无式”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感性与理性、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建造技巧,巧妙地将空间创造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构筑与观念体系,在当今特别是在南方城市的住宅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

二、布局的合理

任何一个设计都应有全局的观念,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相结合,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环境以及实际环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加以适当的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对构成小区景观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衔接,既考虑到主景区、活动区、休闲区、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区分,又充分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通过造景、借景等手法使整个设计突出主体,分别主次,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的统一体。

三、元素的组合

纵观中西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水、绿化、雕塑等环境元素自古就是构筑环境,提升意境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中国传统的园林理水艺术就是研究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和水在造景中的作用。《古兰经》中用十字形水渠表现天堂的梦境,这一思想曾对西方造园的理水思想产生过深远影响。

1. 水景

水是生态景观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有水才会有生命。人类自古择水而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依赖水、爱水甚至崇拜水。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现代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真正高品质的生活在于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正如著名建筑设计师陈跃中所言:未来的居住条件,特别是高档居住条件将趋于清新与质朴。水景住宅以其独有的慑人魅力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亲近自然的向往。风水之法、得水为尚,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符合自然规律,水在起到美化作用的同时,其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净化空气、改善住宅区的小气候。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把水的精神做出来,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达到丰富变幻的效果。

静水有着比较良好的倒影效果,给人诗意、轻盈、浮游和幻象的视觉感受。在现代建筑环境中这种手法运用较多,通过挖湖堆山,布置江河湖沼,辟径筑路,形成住宅小区大面积的水面,给人以宁静至美的风景,可以取得丰富环境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静水设计切忌空而无物,松散无神韵,应注重曲折婉转,方显灵气。

动水设计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曲水流觞”风俗,最初用以招魂,镇鬼,驱散病疫。后经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以“流觞曲水”赋诗取饮,挥就《兰亭序》而得名,成为日后众人造景生意的仿效手法。他们或是堆砌巨石断崖,引水倾泻而下,造瀑布景,给人以生动跳跃的美感;或以涓涓细流,任水自由地流淌于汀步、卵石之间;或是通过借景的方式,将住宅小区外的湖景、江景尽收眼底;或是设计人造喷泉等人工水景,让水在宁静、柔美与欢愉、激动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心情。

2. 绿化

众所周知绿化具有调节光、温度、湿度,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尤其是在当前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呼声日益高涨,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更应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化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空间与设施融合在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的公共空间。通过与周围环境的色彩、质感等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同时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以植物造景为主题,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注重配置组合,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尽量选用叶面积系数大,释放有益离子强的植物 ,构成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松柏林、银杏林、槐树林等;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合欢丛林等;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海棠林、松柏林等。

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主题化的景观原则:从主题上体现出园林景观中系列植物主题及时分、气象系统所显现的“时景美”,从而为整个园区营造幽雅、宜人、舒适的组团景观。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要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要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相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休憩场所,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善于运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提倡“林荫型”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应。

3.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设计是环境的进一步细化设计,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它为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方便人的行动,调节人、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包含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内容。

硬件设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基础设施,包含五个系统:信息交流系统(如小区示意图、公共标识、留言板、阅报栏、街头钟等)、交通安全系统(照明灯具、交通信号、停车场、消防栓等),休闲娱乐系统(饮水装置、公共厕所、垃圾箱、健身设施、游乐设施、景观小品等),商品服务系统(售货亭、自动售货机、银行自动存取点等),无障碍系统(建筑、交通、通讯系统中供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有关设施或工具)。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为了使硬件设施能够协调工作,为社区居民更好的服务而与之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如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可视对讲、出入口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抄收与管理、公共设备监控、紧急广播、背景音乐等),信息网络系统(电话与闭路电视、宽带数据网及宽带光纤接入网等)。

任何环境设施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安全、舒适、识别、和谐、文化是住宅环境设施的共性。但由于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的不同,环境设施的设计更应体现多样化的个性,例如,不同地域之间气候的差异性也会影响环境设施的设计。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环境设施在造型上不宜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加亲切感,另外北方常年下雪,考虑到一年中很长时间的灰白背景,设施不宜采用浅色,而应该多采用色彩较鲜艳的玻璃钢材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但阳光充足,这为环境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条件。此外,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地方资源,比如竹子一类的传统材料运用到现代环境设施中,而不是一味只追求材料的科技含量。又如,江南、岭南、西南地区充足的水资源,各地不同的风力、地热等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合理利用,成为环境设施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

指示系统要统一于视觉识别,每一个规划的小区都有自己的识别标志,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企业VI的一致性;产品尺度上的呼应性。设计中还应考虑景观设计的风格理念,分析设计中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对指示系统的影响,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产生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在公共座椅的设计上,应考虑以方便使用者长久停留的舒适型座椅为主,同时兼顾老人、小孩的需求,设计适宜不同人群休息使用的座椅类型。座椅的设置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一般应面向视线好,人的活动区域,同时兼顾光线、风向等因素,也可与其它设施如花坛,水池等结合进行整体设计(见图8)。在座椅的造型设计上,住宅区的座椅应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的座椅,应体现出住宅区的生活气息。(见图9),琴键式的钢质座椅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住宅区浓郁的文化氛围,(见图10),卧地式的花岗岩石凳,简洁之余透露出随意便捷的生活理念。

自行车存放架在设计上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性达到景观化效果,充分利用向心式、岛式(对放式)、靠墙式等车辆存放形式合理利用空间,规范车辆的停放。不锈钢材质的弹簧式存放架采用一次性浇铸工艺,线条流畅,结实耐用。分段式的设计可供不同场地的需求酌情增减,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工艺粗糙易生锈的钢筋焊接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存放架的设计除了考虑自行车的存放外,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在尺寸上的要求也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见图11)。

垃圾箱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着力体现人文特色,通过细微的差异性设计来提升小区的独特品味,要考虑与社区整体风格相一致,从中找出那些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着的因素,运用到设施的设计中去。诸如,作为产品形态很重要一部分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与表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爱忌是不同的。就我国而言:东北地区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对比大的色彩;西北地区偏好色彩浓艳、强烈,体现西北人豪迈而纯朴的民风;东南沿海地区偏好色彩淡雅、别致。在设计垃圾箱时,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不同地区人们对色彩的爱恶特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利用色彩来体现各地区住宅设施的个性特点,而不是如今这般全国到处一个样,南方、北方一个步调的现象。在材质的运用上,应尽量运用当地较为常用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如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玻璃、荧光漆、PVC特殊材料的运用;实木、竹子、藤的运用。设计中还要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易行,提高人的可操作性,在功能上达到方便人们丢弃废物,提高资源回收率的作用,如烟蒂与可燃废弃物的分别收纳,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分别收纳等,在布局上,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设置在一块儿,避免间隔一定距离间断投放的现象,并应尽可能设置在公共座椅的附近,提高人的可接近性与分类投放废弃物品的自觉性,以达到真正保护环境的功能(见图12)。

观赏设施作为美化环境,营造环境氛围的主要手段更易于形成住宅景观的主体。观赏水体、雕塑小品等可以调节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性情,体现时代主题,反映当代生活,使小区充满艺术气息,尤其是当前各种以生活化题材为主题的抽象、具象雕塑的出现更为提升住宅景观质量,营造景园意境,反映当代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例如用彩色玻璃钢制成的小型抽象雕塑;以铜为材质,地域民情故事或当地人生活情景为题材的情景雕塑,用废弃制成的以环保为题材的小型主题雕塑等来反映居民区的精神风貌,创造民俗、现代、富有个性的小区环境(见图13)。

总之,住宅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设计艺术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

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空间艺术,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环境,不断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设计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身居其中的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转自:《风景园林》

参考书目:

1、《景观艺术设计》刘蔓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广场设计》郑宏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现代建筑环境小品设计精选》高祥生、丁金华、郁建忠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主题化的景观原则:从主题上体现出园林景观中系列植物主题及时分、气象系统所显现的“时景美”,从而为整个园区营造幽雅、宜人、舒适的组团景观。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要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要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相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休憩场所,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善于运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提倡“林荫型”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应。

3.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设计是环境的进一步细化设计,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它为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方便人的行动,调节人、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包含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内容。

硬件设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基础设施,包含五个系统:信息交流系统(如小区示意图、公共标识、留言板、阅报栏、街头钟等)、交通安全系统(照明灯具、交通信号、停车场、消防栓等),休闲娱乐系统(饮水装置、公共厕所、垃圾箱、健身设施、游乐设施、景观小品等),商品服务系统(售货亭、自动售货机、银行自动存取点等),无障碍系统(建筑、交通、通讯系统中供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有关设施或工具)。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为了使硬件设施能够协调工作,为社区居民更好的服务而与之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如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可视对讲、出入口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抄收与管理、公共设备监控、紧急广播、背景音乐等),信息网络系统(电话与闭路电视、宽带数据网及宽带光纤接入网等)。

任何环境设施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安全、舒适、识别、和谐、文化是住宅环境设施的共性。但由于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的不同,环境设施的设计更应体现多样化的个性,例如,不同地域之间气候的差异性也会影响环境设施的设计。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环境设施在造型上不宜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加亲切感,另外北方常年下雪,考虑到一年中很长时间的灰白背景,设施不宜采用浅色,而应该多采用色彩较鲜艳的玻璃钢材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但阳光充足,这为环境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条件。此外,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地方资源,比如竹子一类的传统材料运用到现代环境设施中,而不是一味只追求材料的科技含量。又如,江南、岭南、西南地区充足的水资源,各地不同的风力、地热等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合理利用,成为环境设施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

指示系统要统一于视觉识别,每一个规划的小区都有自己的识别标志,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企业VI的一致性;产品尺度上的呼应性。设计中还应考虑景观设计的风格理念,分析设计中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对指示系统的影响,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产生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在公共座椅的设计上,应考虑以方便使用者长久停留的舒适型座椅为主,同时兼顾老人、小孩的需求,设计适宜不同人群休息使用的座椅类型。座椅的设置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一般应面向视线好,人的活动区域,同时兼顾光线、风向等因素,也可与其它设施如花坛,水池等结合进行整体设计(见图8)。在座椅的造型设计上,住宅区的座椅应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的座椅,应体现出住宅区的生活气息。(见图9),琴键式的钢质座椅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住宅区浓郁的文化氛围,(见图10),卧地式的花岗岩石凳,简洁之余透露出随意便捷的生活理念。

自行车存放架在设计上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性达到景观化效果,充分利用向心式、岛式(对放式)、靠墙式等车辆存放形式合理利用空间,规范车辆的停放。不锈钢材质的弹簧式存放架采用一次性浇铸工艺,线条流畅,结实耐用。分段式的设计可供不同场地的需求酌情增减,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工艺粗糙易生锈的钢筋焊接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存放架的设计除了考虑自行车的存放外,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在尺寸上的要求也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见图11)。

垃圾箱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着力体现人文特色,通过细微的差异性设计来提升小区的独特品味,要考虑与社区整体风格相一致,从中找出那些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着的因素,运用到设施的设计中去。诸如,作为产品形态很重要一部分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与表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爱忌是不同的。就我国而言:东北地区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对比大的色彩;西北地区偏好色彩浓艳、强烈,体现西北人豪迈而纯朴的民风;东南沿海地区偏好色彩淡雅、别致。在设计垃圾箱时,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不同地区人们对色彩的爱恶特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利用色彩来体现各地区住宅设施的个性特点,而不是如今这般全国到处一个样,南方、北方一个步调的现象。在材质的运用上,应尽量运用当地较为常用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如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玻璃、荧光漆、PVC特殊材料的运用;实木、竹子、藤的运用。设计中还要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易行,提高人的可操作性,在功能上达到方便人们丢弃废物,提高资源回收率的作用,如烟蒂与可燃废弃物的分别收纳,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分别收纳等,在布局上,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设置在一块儿,避免间隔一定距离间断投放的现象,并应尽可能设置在公共座椅的附近,提高人的可接近性与分类投放废弃物品的自觉性,以达到真正保护环境的功能(见图12)。

观赏设施作为美化环境,营造环境氛围的主要手段更易于形成住宅景观的主体。观赏水体、雕塑小品等可以调节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性情,体现时代主题,反映当代生活,使小区充满艺术气息,尤其是当前各种以生活化题材为主题的抽象、具象雕塑的出现更为提升住宅景观质量,营造景园意境,反映当代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例如用彩色玻璃钢制成的小型抽象雕塑;以铜为材质,地域民情故事或当地人生活情景为题材的情景雕塑,用废弃制成的以环保为题材的小型主题雕塑等来反映居民区的精神风貌,创造民俗、现代、富有个性的小区环境(见图13)。

总之,住宅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设计艺术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

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空间艺术,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环境,不断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设计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身居其中的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转自:《风景园林》

参考书目:

篇7

《白鲸》被誉为美国海洋小说的先驱。作品以19世纪捕鲸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亚哈船长遭逢一头绰号“莫比・迪克”的凶猛白鲸时被咬掉了一条腿,从此性情大变,认定它是自己一生为之追逐的仇敌。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亚哈不顾大自然的一次次警告和船员们的反对,搜遍了全球最蛮荒的海域,终于和他的宿敌劈面相逢,最后同归于尽。

有别于宗教、哲学、种族以及伦理道德等不同角度,生态批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英美文学思潮,通过文学文本考察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要解救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大自然,而且还要还人性以自然,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它的终极关怀是重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白鲸》表现了麦尔维尔对生态问题的前瞻性眼光,对海洋与海洋生物的无限关怀,以及对人类种种行为的反思。这对解决当今情势下的生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必须在深刻反省中寻找解决之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共生的伟大目标。

二、亚哈的人类中心主义

亚哈船长刚毅勇敢,他不是神却近乎神,让人敬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又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极度膨胀的人,拥有狂热的偏执的征服欲。他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全然不顾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存在的意义。在一次与莫比・迪克的正面冲突中,亚哈惨败并为此失去了一条腿,至此走上了不可挽救的复仇之路。“他被自己消灭白鲸的意念迷住了,他的头脑里满是疯狂的报复念头,几乎成了病态。”[2]141在他看来至高无上的人类被自然界其他生物伤害是莫大的侮辱,只有战胜莫比・迪克才是亚哈剩余生命的意义。

然而他忘了一切祸端的开始是他妄想捕捉莫比・迪克开始的,任何矛盾的产生都需要契机。可以想象,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莫比・迪克高高的雪白无比的背峰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在浪里隐现,耀眼地闪着,鼻孔不时向天空发射着喷泉,一切是那样惬意且无害。只有当亚哈的标枪扎向它时,它才变得凶残而暴躁,这是生物在面临危险时一种下意识的攻击。人类害怕大鲸的血盆大口,同样对大鲸来说,人类也是陌生的侵入者。可是亚哈已经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甚至为他个人的仇恨拖上了无辜者的性命。在追逐莫比・迪克的过程中,亚哈不断丢弃毁坏船上的物品,难以抑制内心的狂躁,甚至无情地拒绝了同乡人“拉吉号”船长的乞求。这时的亚哈已经丢掉了心中残存的一点与人情有关的东西,他的生活只剩下了与莫比・迪克的决战。这样穷凶极恶的举动是亚哈一切悲剧的导火索。

亚哈和莫比・迪克之间的矛盾即为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抗争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亚哈的执迷不悟招致的是与莫比・迪克的同归于尽。从生态批评视角看,暴君般的亚哈一味的索取、盲目的报复映射了人类野蛮的开发与掠夺。在不断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看似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却忽视了对生态整体性的统筹,忽略了对自然开发的宏观分析。

三、以实玛利的自然和谐主义

以实玛利既是全文的叙述者,又是麦尔维尔的代言人。我们从以实玛利的视角,目睹了大海的波澜壮阔,目睹了“裴廓德号”起航到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剧,目睹了以实玛利作为生态探索者的成长轨迹。

初遇魁魁格,以实玛利主观地认为这是一个恐怖的奇怪的食人土著,是一个“卖人头的紫色怪物”。但是在相处过程中,以实玛利看到了魁魁格质朴的灵魂、崇高的人格,“像是一位野化了的华盛顿”。以实玛利愿意了解魁魁格的,愿意在魁魁格挂鲸鱼时为他分担危险。魁魁格可以说是具象化的自然,他单纯未开化,却以包容的姿态接纳善待他的人。以实玛利与魁魁格的和谐共处,暗含了麦尔维尔希望人与自然相互依靠、紧密联系的美好愿望。

文中以实玛利详细介绍了鲸鱼的种类、构造和生理特征。以实玛利说“鲸身上的谜是无尽的,每一个谜都是一个奇迹。”“在赞美鲸的同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人类的渺小。我越来越发觉自己和大鲸相比,竟是那么孱弱和无能。可无能的人类正在残杀着伟大的鲸类。”[3] 259-230以实玛利作为一位年轻的生态探索者,他的思想已然发生改变。他发现大肆捕杀大鲸这样可爱的生灵是愚蠢的行为。大鲸有超越人类的本领,即一个多钟头不呼吸,这得益于它体内一种杰出的装置或者说构造。如果人类能加以利用,解决吸氧的问题,人类就可以向许多不能涉足的领域挑战了。从海洋生态的角度看,大鲸的锐减必然引起海洋生态的失衡,打破生物存在的内在目的性。当然最终的恶果也必然会反噬到人类身上。

以实玛利初登捕鲸船,满怀期待,无所畏惧。但是经过三年的航海生活,他清楚地知道海洋本性阴险,人类的慢怠无疑是对它的挑衅。“海洋是个六亲不认的家伙,除了它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什么可以控制和支配它,所有这种思想的人都会是它的手下败将”[4] 204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的改变,所以以实玛利始终对海洋保持虔诚的心。在最后人鲸大战的时候,以实玛利得以最终幸存下来。

从生态批评视角看,以实玛利通过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之道与亚哈盲目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凸显了后者狭隘的不成熟的生态观。麦尔维尔希望通过讲述以实玛利的改变,警醒人类不要再破坏性地开发自然。其实人类要想摆脱生态困境,就要关注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生途

麦尔维尔早在19世纪便察觉到人类肆无忌惮的掠夺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并由此引发了担忧。麦尔维尔借用以实玛利的嘴巴向人们传达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隐含了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途径。

小说第87章中写到“裴廓德号”在捕鲸过程中遇到了一群老弱病残的鲸,并惊奇地看到了母鲸哺育幼鲸的情景。“这些小家伙儿,一边是吸收着母体的滋润,一边享受着天伦般的温情。”[5] 298这样温暖的情景抚慰了这群被利益驱使的捕鲸工,使得他们的心也变得柔软了。“魁魁格指着不远处问:‘谁一下子拴住了两条鲸呀,一大一小。’‘是呀,这是谁干的?’斯巴达克也叫了起来。”[6] 299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斯巴达克等捕鲸工以其内在的人性放过了这些幼小的生命。麦尔维尔多么远见卓识,他早早地为人类的未来指出了正确的道路。这与我们当今奉行的禁渔期、休渔期有异曲同工之妙。试问,如果人类连幼小的生命都不放过,不给予海洋生物休养生息的机会,资源何在?我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必定不能忘了保护自然。这既是自然长存的生途,也是人类得以继续发展的生途。

麦尔维尔除了关注生物的生存问题,还注意到了环境保护对生态的重要影响。由于捕鲸者将鲸脂带会岸上进行炼油,污浊了空气,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最初,捕鲸业的名声确实不是太好。但是,“现在,所有的捕鲸船都是现捕现炼,从不拖延。”[7] 321在割解完大鲸后,捕鲸工还会为大鲸送葬,将它送回海洋。暂且不论这是否为人类的惺惺作态,单从生态批评视角看,这种自然分解的方式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一旦受到人类的外力作用,必然会影响其自然规律,而人类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人们必须开始寻求应对之策,减缓生态恶化的脚步。比如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意识;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实行绿色经济,提倡绿色消费。

五、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扎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认知问题。当今社会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关系问题。纵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即斗争与依附并存。要想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帮助人类走出困境,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阿尔・戈尔说:“我忍受不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将把一个破烂的地球和一个令人沮气的未来留给我们的孩子。”[8]要想改变当前面临的生态窘境,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树立平等的生态观。若是把自然比喻为爱人,人与自然相识、相知直至相爱才应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轨迹。所谓“天人合一”,正当如是。之所以反复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因为其他生物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法国学者史怀泽是第一个提出生物中心论的人。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9]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不是为了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而是以超凡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其他生物,这样才不失为一个道德的人。任何独立的生命意志都值得被爱护。残杀其他生物来满足人类丑恶的私欲不该再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既有对生态破坏的怜悯,又有对人类野蛮掠夺的反思,因而拥有被重新解读的价值。要想小说中的悲剧不再发生,人类必须经历思想上的转变,将思想转变为行动。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也已经意识到和谐自然的重要性。诚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人类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人类正在积极弥补从前所犯的错误,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注释

① 该论文指导老师为何盈.

参考文献

[1] 迟宝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思想的矛盾性[J].山花(下半月),2014.

[2] 姬旭升.白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141,289-290,204,298,299,321.

[3] 李双梅.人与自然,谁为胜者――从生态批评视角看《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和谐 [J].海外英语.2014.

[4] 苏远芸.大海上的一抹白色――从生态视角解读《白鲸》[J].时代文学,2011(19):143-144.

[5] 吴迪.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篇8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内隐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当代人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即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胜利都进行疯狂的报复。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诅咒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在世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苦难,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甚至是一种最高的善;相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其隐喻或象征着毁灭,所以它是一种恶,甚至是一种大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价值指向。消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键是确认产生这种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以便能够为人类找到拯救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尽管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人们有种种猜测和分析,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和论道,但笔者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本源性原因,正是在人性方面人与自然发生本质的对立,才在实践行为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上的紧张和分裂,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人之为人的人性与自然世界之为自然世界的本性在古人那里总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千万不要僭越最伟大灵魂为人类安排的这一必然秩序的行为规范。然而,古人的这种存在维度和意义维度却被现代人所遗忘,西方近生的启蒙运动彻底颠覆了古代人的有机论自然观,自然世界由此变成了一台既没有灵魂、也没有生气,完全由力学支配,进行机械运动的机器。自然概念的含义也由古希腊的“生长”、“涌现”、事物发生的“内在根据”,变为了现代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的总和。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沦落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界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的实体,他们之间互不依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儿的二元对立说,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两个属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们互不产生、互不限制。结果斯宾诺莎在建立实体一元论的同时,又在事实上造成了一种属性二元论。斯宾诺莎以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人也力图克服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消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但他们却走向了与古希腊哲人相反的道路,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如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黑格尔则把自然世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主—奴关系”,即人是主人,自然是奴隶。经过现代形而上学的努力,人从自然宇宙中彻底脱落出来并成为与其对立的存在,人与自然从此分别归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自然存在物属于仅具有广延特征的物质世界和客体世界,人类则属于能够思维的心灵世界和主体世界,“目的王国”和“自然王国”之间从此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道德鸿沟。

    现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样,以自然宇宙为背景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同一性,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同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这意味着,启蒙之后人从本质方面与自然发生了彻底的断裂,或者说从人的本质方面与自然世界划清了界限。人不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存在,而是收缩到以自身为参照系统并仅仅向自身认同的独立存在。如仅仅向自身的认识能力认同,从而认为人是理性存在物;仅仅向自己的类特征认同,从而认为人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启蒙运动将人从自然宇宙一体中独立出来,似乎解放了人类,争取了人的尊严,但事实证明,近现代人的这种自我启蒙和自我解放在给人类带来自由和享乐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和自然环境制造了灾难性后果。首先,近现代人解构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同一性,从而造成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使人类无法准确确认自己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误把对自然界的宣战、掠夺和奴役视为人之为人的象征。其次,人不再向自然认同,而成为仅仅向自身认同的存在物,这势必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强势运行。如现代人类完全扭曲了生物进化的意义,把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理性,以及生物进化最为辉煌的一幕——人类的诞生,理解为人优越于自然界和自然物的固有资本。人拥有理性,自在地就具有绝对价值,自在地就是目的,所有自然存在物仅仅是服务于人之目的的工具,成为现代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引发人类对自然的促逼和宰制,并直接造成人与自然的现实不和谐。所以,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是人与自然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分裂和对立,这种断裂直接规定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并为人类占有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合理而正当的理由。作为人与自然现实不和谐标志的生态危机,正是这种本质断裂的直接逻辑后果。

   

篇9

生态哲学认为,自然界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对规避自然灾害、保护自然环境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当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时期,要努力防止出现归罪于大自然的社会心理,积极引导人们重视认识自然规律,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一、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是主动者,而自然是对象;或者说,人是最终目的,自然是工具。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人是目的,自然是手段

目的与手段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认为,人是宇宙中惟一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事物,是主体作用和客体价值的统一体。相对于物,人是目的本身;相对于人自身、他人和社会,人是目的与手段的具体的、历史的和有机的统一。生态哲学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更重要、更根本,人是目的,物是手段;人首先作为一个“类”同自然物、动物相区别;人作为万物之灵,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扮演主体的角色。强调人是目的,意味着不能把人当作物或仅仅当作手段来利用,而要尊重人之为人的尊严,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物欲的满足转向追求自身发展。[1]

2.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

从哲学价值论的层面看,人是劳动的产物,是自己所建构起来的价值世界的中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而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和实践的客体对象。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就是对自然界的改造。自从人类产生后,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无论是涉及自然环境还是拓展到自然环境以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人类总是根据自己特有的视角、方式和需要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且认识范围和实践范围是以人类为中心向四周不断延伸的。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就像马克思所说,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动的存在物。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物,使自然物加以社会历史的范畴,变成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成为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3.从价值关系来看,人和社会是主体,自然界处于客体地位

生态哲学认为,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主体的人是价值的中心,是能动的主导方面,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处于被改造的从属地位,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客体,是人改造、利用的对象。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的人的身体。其次,自然界是人类思维和意识的反映对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寄托物,是自然科学和意识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再次,人是自然价值的主体,并且这种价值主体的目标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这是由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所决定的。不论是从个人、群体、地区、国家、民族以及全世界乃至整个人类,都有不同层次的利益链条与自然相连结。复次,人与自然的劳动实践关系论说明了,在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社会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人化自然日益成为人类生存的直接基础,社会化大生产使自然力从属于生产过程,成为社会劳动因素,自然界日益成为人类学的自然界。同时,自然与社会相互影响,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但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发挥着主导作用。最后,既肯定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也承认自然的价值。人类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不在于人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于人类是评价价值的主体。所谓自然价值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自然价值的源泉。

4.人的主体地位并非意味着人类在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

为了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必须尊重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先在基础地位,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第一,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辩证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有自身独特的、至今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更无法进行改造的矛盾,也包含合作,这是工业社会中人征服自然力引起自然对人的报复所得出的必然结论;第二,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子系统,要通过劳动生产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换,因此,必须受制于自然的物质循环和能力转换关系,必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生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克服短视的掠夺自然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5.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然环境同社会环境一样,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价值功能。人除了正常的社会需求外,还有强烈的生态需求,这是人作为生命有机体的必备需求。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进步,有利于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同时,它也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生态需求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良好的自然环境正是满足人类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它为人们审美提供了客观的对象,给人营造了美的氛围,同时,也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从而使人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6.人的能动性决定了人是自然整体价值的保护者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这样的阐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167-168。这表明,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既是能动者又是受动者。人作为能动者,是惟一的单方面的沟通者,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而人作为受动者,其实践和认识活动是受自然规律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人类不能为了单纯满足自身利益而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完全不顾生态平衡去改造自然,以损害自然环境为巨大代价换取短暂的经济增长,盲目而过度地劫掠自然。因此,人类的主体性不仅包含人作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对客观的主动、主导、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正负效应的自省、自责和责任。所以,人类要善待自然,因为这同样是善待人类自身,而毁坏自然就是自我毁灭。人不但是自然整体价值的开发者、受益者,更应该是自然整体价值的保护者。

二、树立深刻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意识

面对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人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人类需要深刻反思在利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有恃无恐、任意作为,需要反思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尊重和侵害大自然的观念和行为,深化认识自然规律,努力适应自然规律。

第一,尽管有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支撑,人定胜天仍远未实现,人类要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根据生态哲学中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同时能动的人类也受自然的制约和限制的论断,可以判定,“人定胜天”只具有相对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基础作用和规律性约束。“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以及人类的历史和人类意识的进步史中,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始终是一个能动的伙伴。由人类自身所推动的自然界的变化,反过来会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界限。森林的持续性、土壤形成的周期、特定种类人口的增长模式以及气候的变化,都是自然界之‘弱规律性’,或者说自然界的无规律性、相对性和绝对自主性的明显例子。”[3]而且不论生产力有多么发达,生产方式多么先进,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有多高,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客观规律约束的基本关系都是存在的。当前,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仍然无法掩盖自然对于人的第一位关系,也没有改变自然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支撑或制约作用,却反证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可或缺。人类永远生活在大自然的母体中,人与自然应该是统一协调的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关系,人类一时一刻都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生存,更不必说可持续发展。对于自然界,人类最明智的选择是保持适度的敬畏之心。我们必须纠正妄图征服自然的反人性心理,树立与自然界同存在、同发展的理念,深入认识自然,主动适应自然,自觉与自然界和谐。

第二,尽管自然科学发展迅速,但自然规律奥妙无穷,人类要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谦虚之意。尽管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自然科学具有发展的无限性,但自然界具有按照自身规律、以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方式而辩证发展的特点,仍使得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方面任重道远。自然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不是暂时的,而是历史的;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这是我们对自然界应有的正确意象。当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自然界面前,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却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科学认识,仅仅是致千里中的跬步,还有无数的规律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尤其在天文、地理、地质、生命科学等方面,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面对大自然博大精深的规律系统,人类需要保持谦虚态度,需要进一步深化通过科学发展认识自然的共识,要充分挖掘利用自然科学在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方面的价值。

第三,尽管自然界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源泉,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足够的回报,人类对大自然要有感恩之心。根据自然观,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的形成是从猿到人的转变、人类逐步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过程;人的肉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思维和意识归根到底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在理论领域,自然存在作为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精神食粮;在实践中,自然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另一方面,劳动加上自然界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表现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是人劳动生产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的要素基础,自然的生产力――自然条件影响劳动生产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类应该承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和贡献。

但是,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的主体地位和眼光的短视性与局限性,人的需要、欲望、主体地位、发展条件得到过分的强调和尊崇,人的能动性得到过于张扬的展示,而大自然没有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却受到人类社会的统治和侵害;自然界的规律、客观性、发展需要没有得到人类应有的补偿和反馈,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并未能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同步,相反,却愈加萎缩。到头来,当自然系统承受不了人类发展的重负的时候,又会把恶果反馈给人类自己。忽视生态文明发展的人类社会文明的成就,最终却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大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永远是人类的母亲。面对大自然的养育之恩,人类应该永远保持感恩之心,而不应像淘气的孩子那样对母亲任意索取而不思回报。

三、坚持自然伦理和环境价值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音符,也是人与自然的非常态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和谐相处。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掌握着人与自然相处的主动权,要自觉促进人与自然的共荣。

首先,从自然伦理角度看,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不能仅仅表现为单纯的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物质严重匮乏,自然条件极端恶劣,人类对大自然非常敬畏,认为自然现象的背后有神灵在支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克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们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4]到了近代社会,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理”不仅使自然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人类从中取利,而且使机械联结为互相连贯的系统,不停地为人类社会的需要而运转。在短短的时间内,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业产品,使人类的财富倏忽之间增加了许多倍。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成就使得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了对抗和分离。在这种对抗和分离下,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面临着枯竭的趋势,自然生态平衡严重破坏,地球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人的异化导致大自然异化,反过来,又深化了人的异化。

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我们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着眼长远,才能实现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提出要“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反对“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5]。人类要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忽视,抛弃传统工业社会那种人类与自然对立斗争的哲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关系,充分预料到以人为中心发展道路的风险性,矫正强势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导致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的做法,借鉴弱势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观点,警惕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的人类发展趋势,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同时,尊重大自然的存在理由,增强人与自然的友谊。

其次,从自然价值角度看,要克服忽视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日渐疏远自然的倾向,树立自然环境价值观,保持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强调劳动对于人类形成、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无法替代的基础作用――“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础。人在生产中只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6]但是从近代以来,“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7]。从此,人化自然代替真正自然成为人类最亲密的生存发展伙伴。对此,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2]128-129但是,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通过劳动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需要的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人的能力和人的需要作用,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由于科学发展与生产技术进步,人类掌握了大量自然物种的再生产规律,甚至能够改变物种的基因,从而越来越能够摆脱自然环境约束,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进行人工生产,比如大量的人工种植、人工养殖、良种培育、转基因食品,等等。由此,造成了人类不依赖自然而通过人化自然实现自身生活需要的满足,也造成了越来越脱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这就阻隔了人与真实自然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还是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层面上看,人类都有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的趋势,这是极为短视和危险的。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都离不开环境在物质和资源方面的赐予。在安然享用自然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应该还自然一个公道,给予大自然的付出以价值确认和应有的尊重。

最后,从社会发展模式看,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努力规避自然风险。大工业生产的道路,只着眼于社会生产系统内通过劳动把自然资源转换成为人类所需物品的效率,而没有考虑到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而且,大工业社会生产的硬性切入使得自然界这个循环系统被阻断,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危机。这种忽视自然界系统循环发展规律的生产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人类要自觉调整这种发展方向,就需要承认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和地位作用,调整社会生产运行方式,对于自然界的物质付出给予物质形态和能量转化上的补偿,也就是,排放给自然界能够吸收接纳的合格的人类废弃物。

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的国情特点看,一方面,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任务,并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不可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就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转换和平衡的基本原则,把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价值实现的规律扩展到人与自然界的循环中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界循环再生之间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树立自然理念和生态意识,树立整体、系统和联系的观念,建构新的自然资源观,形成新的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和人与生态共存意识,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存量的有限性、分布的地域性、结构的有机性和利用的非逆性等特点,树立新型的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同时,要高度重视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重大生产建设的战略部署中,重视预测和分析大自然的影响,借鉴世界各国建立先进的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制度,努力建立规避自然风险的实现机制,在尊重大自然规律的框架之下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翠华.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J].教学与研究,2007(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35.

篇10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篇11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__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__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12

(一)首先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概念。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它们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事实上是以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为前提的,否则和谐也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类的生存就与它们是充满矛盾的。人要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人类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谐中既有服从又有”斗争”,和谐是以人类的科技、文化进步作为核心内容的。

二、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方面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篇13

以下是对相关课文进行的教学解说:

1 《山中访友》——【从赛读入手】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行“找朋友,选朋友”朗读比赛,让学生选择作者拜访的——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朋友。在有感情地朗读比赛读中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课外练笔】让学生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选一大自然中的事物写《——我的朋友》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正因为选准了“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一读写结合点,才使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在文本中闪耀,在课堂上闪耀,也在学生心中闪耀。

2 《听雨》——【从想象入手】一场雨,在作家赵丽宏笔下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遐想中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慨大自然的奇妙。让学生想象:我是山中的___,当山雨来临时我会发出___的声音。雨中的我怎么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岩石——“滴答滴答”

绿叶——“沙啦”

…… 多么美妙的音符,这些音符组成了一首首优美的曲子。让学生在想像中听朗读,感受文字的美妙,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课外积累】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课外分类收集更多的描写大自然的像声词(如水的声音——哗啦、咕噜、汩汩地、滴答、淙淙、潺潺、咕嘟、潺潺……鸟声、虫声、禽声、兽声、风声雨声、雷声……)

3 《草虫的村落》——【从观察入手】作者在一片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这一次奇异的游历。让学生们追随作者跟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去观察: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街道”“小巷”,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观察中感受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拓展练习】寻找大自然中的小生灵,写观察日记——《可爱的小精灵》。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4 《索溪峪的野》——【从对比入手】紧扣一个“野“字,让学生感受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

桂林山奇,峨眉山秀,庐山俊,泰山尊,黄山贵——它们都已经“家”化了。用这种人工的美与索溪峪的山天然的美,野性的美作对比。突出索溪峪山的野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