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水利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全市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建工城建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的资历一律计算到2013年12月底,在此期限内已到达退休年龄的,除按规定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者外,不列入申报范围。
二、评审条件
(一)建工城建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按《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人社发〔2011〕27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按)、《浙江省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人社发〔2009〕187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求。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须获得4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计算机免试按浙人专〔2006〕351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职称外语要求。职称外语要求按甬人专〔2007〕36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考核要求。近3年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五)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参照甬政办发〔2002〕150号文件规定执行,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管理,在一个继续教育周期内不少于90学时。
(六)公示要求。所有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均须公示,具体要求按甬人专〔2004〕32号文件执行。
三、面试、笔试有关事项
申报高级人员须参加面试答辩或专业知识笔试。其中申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造价、风景园林专业的须参加专业知识笔试,笔试的内容分别为建筑施工技术、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建筑预算、园林工程施工;水利专业按浙水办人〔2009〕3号文件要求,需提供《浙江省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业务考试成绩合格证》;申报其它专业的参加论文答辩和专业知识面试。面试、笔试成绩作为评委会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材料报送及要求
为确保评审推荐工作顺利进行,送审的材料必须真实规范,材料中的论文、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应提供原件,材料中的证书提供复印件时,须由单位人事干部负责验证后,在复印件上签名,加盖单位公章,县(市)、区申报的材料需经当地人社部门审核盖章,市属单位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对在申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参加评审取得资格的取消其评审结果。送审材料具体要求是:
(一)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业务档案(包括任期内年度考核材料1套);
(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审表》(需贴照片),一式3份,另需电子版的免冠白底二寸彩色照片1张,要求用jpg格式,身份证号做文件名,尺寸不大于300×420,不小于200×280像素,文件大小在50k以内。
(三)《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A3纸打印)一式30份,并须加盖公章;
(四)《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学术论文基本情况登记表》(A4纸打印)一式30份;
(五)《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对象名册》1份,另报电子文档;
(六)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总结1份;
(七)任现职以来能够反映本人专业水平的业绩材料;
(八)任现职以来撰写的论文;
(九)破格申报人员,需填报《破格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3份,同时,需说明符合哪几条破格申报条件,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十)以下材料请按顺序装订成册:
1.学历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外语考试合格证(或外语免试审核表)、计算机合格证(或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审核表)、继续教育证书、本人身份证,近1年劳动合同(企业及事业编外人员提供),近1年(按申报材料截止月往上推1年算)在甬工作养老保险缴纳证明(企业及事业编外人员提供,多人申报的单位可统一出具)等原件,同时再附上述所有证书的复印件各1份;
2.宁波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公示确认表1份;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1份。
篇2
自2003年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建立“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以来,得到全国各界工程地质(含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相关专业)行业高科技人员的积极响应,已经收到420余份反馈回来的专家登记表,均已录入数据库。“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已初具规模,从针对服务的行业来说,包括水利电力、铁路交通、矿山和工业民用建筑等;从专业领域来说,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地质灾害研究等;从遍及的单位来说,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部委直属勘测设计院和公司等一百多家;从职称分布来说,包括工程院院士、勘察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从工作职务来说,包括院长、副院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经理、校长、系主任等。
入库的单位及其人数情况: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14人;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11人;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12人;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43人;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15人;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39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11人;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1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7人;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39人(这里只列出了10人以上的单位)。
2 软件功能
2.1 基本功能
① 显示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专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工作职务、工作单位、单位性质、联系方式。 ② 显示专家专业特长,工作领域。 ③ 打印专家表。 ④ 按照入库序号、姓名和工作单位排序,方便检索。 ⑤ 可随时登记入库。
2.2 查询
按照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单位性质、技术职称、专业特长、工作领域等单个字段查询,查询的结果可显示专家基本信息、专业特长和工作领域,打印专家表。
2.3 高级查询
多个字段的组合条件查询,查询结果可制作报表。
2.4 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管理员能够轻松完成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工作,如添加、删除、查询等。
专家库可用于人事档案管理、查找工程咨询专家、聘请工程项目评审专家、查找稿件评阅人、聘任学位论文审阅人等。
3 系统界面及功能模块
3.1 主界面
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系统主界面如图1所示。界面包括菜单区、查询区、信息管理区和信息显示区。菜单包括记录、查询、管理员和帮助等项。查询区包括单个字段的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按钮。信息管理区由基本资料、专业特长、工作领域、备注、全表浏览、打印、退出按钮组成,点选不同的按钮,信息显示区将显示不同的信息。
3.2 高级查询界面
点击主界面窗口中查询区的高级查询按钮会弹出高级查询窗口,如图2所示。通过该窗口可生成查询条件、选择结果中要显示的字段、选择排序字段、选择组合查询条件,并执行查询。查询结果由查询结果窗口(图3)显示出来。
3.3 查询结果窗口
点击高级查询窗口中的开始查询按钮就可弹出查询结果窗口。查询结果窗口左上部分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右上部分是打印全部结果按钮和打印选中结果按钮。下部是选中专家的详细信息,当点选左上部的不同专家,其详细信息会改变。
3.4 查询结果报表打印窗口
点击查询结果窗口中的打印全部结果按钮将弹出查询结果报表打印窗口,如图4所示。上部是打印按钮、导出按钮和缩放比例下拉列表框,中间是报表显示区,下部是页码显示和翻页按钮。
3.5 选中结果报表打印窗口
点击主界面信息管理区打印按钮和查询结果窗口中的打印选中结果按钮将弹出选中专家资料报表打印窗口,如图5所示。
3.6 数据库管理员界面
点击主界面管理员菜单下的管理员登陆菜单项后,弹出管理员登陆对话框(图6),输入帐号和密码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数据库管理员界面(图7)。
数据库管理员界面由菜单、工具按钮、专家信息编辑区和全表数据浏览和编辑区组成。工具按钮包括移动记录、添加、删除等按钮组成,专家信息编辑区用来编辑专家信息,全表数据浏览、编辑区浏览和编辑数据库记录。
4 工程地质专家库系统开发
4.1 数据库
(1)信息来源
通过学术会议、信件和网上下载(见/xwdt-040106.htm)等途径分发“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专家登记表”,收集反馈回来的原始登记表,录入数据库中。
(2)创建数据库
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中建立专家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的字段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技术职称、工作职务、专家特长、工作领域、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等,基本涵盖了专家的基本信息、特长、工作领域和联系方式。
(3)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方式有两种方式: ① 在access中录入; ② 数据维护方式,即在数据库管理员界面中输入数据。
所有专家的信息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位专家的信息在数据表中表现为一条记录。
4.2 系统功能的代码实现
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运用其集成开发环境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技术,根据软件的功能模块分别创建程序界面和窗口(图1-图7)。开发过程中使用了ado data控件、datagrid控件、dataenviornment设计器、data report设计器等。
下面着重叙述高级查询的实现。在高级查询窗口中,用户填写的查询条件包括查询结果中显示的字段、where子句查询条件、字段排序子句,用字符串连接生成sql查询语句。然后在专家数据表中查找符合查询条件的专家记录并在查询结果窗口中显示给用户。完成高级查询功能的程序片段如下:
private sub cmdquery_click()
dim strkey as string
dim strsql as string, strsqlall as string
dim strordersql as string
dim strorder as string
dim intlenkey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查询结果至少要显示一个字段
if lstkey.selcount = 0 then
msgbox "查询结果中至少要显示一个字段!", vbmsgboxsetforeground, "缺少字段"
exit sub
end if
if txtcondition.text = vbnullstring then
msgbox "请加入查询条件!",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xit sub
end if
'查询结果中显示的字段
strkey = vbnullstring
strkeys = vbnullstring
for i = 0 to lstkey.listcount - 1
if lstkey.selected(i) = true then
strkey = strkey & lstkey.list(i) & ","
end if
strkeys = strkeys & lstkey.list(i) & ","
next
strkey = mid(strkey, 1, len(strkey) - 1)
strkeys = mid(strkeys, 1, len(strkeys) - 1)
'where子句查询条件
strwhere = vbnullstring
if len(trim(strquerysql)) > 0 then
strwhere = " where " & trim(strquerysql)
else
strwhere = vbnullstring
end if
'字段排序字句
if lstorderkey.listcount > 0 then
mstrordersqls = ""
intlenkey = 0
for j = 0 to lstorderkey.listcount - 1
strordersql = lstorderkey.list(j)
if optorder(0).value = true then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升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asc"
else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降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desc"
end if
if intlenkey > 0 then
strordersql = mid(strordersql, 1, intlenkey - 1)
if mstrordersqls <> "" then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
end if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strordersql & strorder
end if
next j
mstrordersqls = " order by " & mstrordersqls
else
mstrordersqls = ""
end if
'字符串连接生成sql查询语句
strsql = "select " & strkey & " from " & " 专家库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strsqlall = "select " & strkeys & " from " & " 专家库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all
if err then
msgbox err.number & vbcrlf & err.description & err.source, vbcritical, "sql语句错误"
err.clear
exit sub
end if
set recresult = new adodb.recordset
set reckeyword = new adodb.recordset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all
reckeyword.open strsql, adoconnection, adopenstatic, adlockoptimistic
recresult.open strsqlall, adoconnectio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if reckeyword.recordcount <= 0 then
msgbox "没有您要查找的记录!",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找不到记录"
exit sub
end if
'查询结果显示
篇3
近期,“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在广西南宁市全面展开,作为“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一部分的“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和“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由广西南宁市委、市政府分别在邕举办。9月26日,“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南宁市启动。该届年会由南宁市委、市政府主办,南宁市科协和南宁市气象局承办。广西科协副主席方芳、南宁市政府副市长眭国华出席了开幕式。广西南宁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气象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等单位领导以及市属各学会、协会会员,教师,科研院所科技人员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广西南宁市政府副市长眭国华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人才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学术交流是重要环节,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组织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努力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她希望,能以本次年会的召开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科技资源,广交科技英才,把促进学科繁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实力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使更多先进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南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的胜利召开。
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开幕式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的东盟工程科技院院士黄汉腾、温国亮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苗世光,广西区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苏志等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成功经验,交流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本次学术年会分设5个分会场,共有1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经南宁市论文评审领导小组审核,择优推荐到各分会场参加交流的学术论文共38篇,论文分别围绕学科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城市气象与水利”、“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城市气象与人体健康”、“气象科技创新与综合风险管理”、“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论文集中关注当前社会环境保护和人类身体健康,以及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前沿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宁市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创新热情。
广西南宁市科协在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还汇集出版了《气候变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论文集,邀请了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工程师协会的理事会成员来邕相互探讨创新科技知识和国际学术交流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4
3.建立吸纳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3年来,我院共接受大学本科毕业生18人,其中地质学6人、环境工程3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2人、地质矿产勘查1人、测绘工程2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2人、勘察技术与工程l人、构造地质学1人。从外单位调人或引进物探、采矿等紧缺专业人才9人。其中,3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4人具有工程师职称,1人具有硕士学位。
4.采取多种形式,吸纳各方有识之士。除了允许和鼓励我院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兼职等形式挖掘工作潜力以外,同时采用返聘、借调、外聘及临时雇用等多种形式,积极吸纳高水平人士支持我院工作。2002年全年聘用在3个月以上的人员(包括返聘9人、外聘16人及临时聘用20人)共有45人,其中16人具备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7人具有工程师职称资格。
5.组建我院技术专家系统。我院大力揽括人才,外聘包括离退休教授、专家在内的各类高级人才,帮助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品牌和知名度。3年来,常年聘用的10位技术专家在关键岗位上指导,并通过定期召开年会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6.坚持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工作。我院加强以“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3年来,共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内部培训及外送等各类形式的技术培训班。7.实行人才倾斜政策,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人力度。对引进的外来高层次人才实行一次性奖励等优惠措施。据此政策,2001年对引进我院的2位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了2万元和6万元的奖励。8.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发放工资分离的制度,制定重点向骨干及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岗位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9.开展全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工作。从2002年起,面向全院,凡45周岁以下、具有工程师职称以上、担任项目负责及相当岗位的,并通过各种形式为我院作出一定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选拔要求:本人所负责的项目在近3年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被评为优秀的,并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名额控制在10名以内,每两年进行一次。
10.鼓励在职职工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技术,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取得关系我院生存和发展的各类执业资格证书(如矿业权评估师、岩土注册工程师等)的职工,实行奖励政策。2002年对取得矿业权评估师的一位职工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
二、开发人力资源使我院步入良性循环世界上人是第一个最可宝贵的资源,只要有了人才,在我们走向市场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3年来,我院在不断增强人才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加强管理,使全院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先后制定了“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中长远发展规划”和“十五计划”,确定了“国家和省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两个支柱及商业性地质一个重要补充”的经营模式,提出了“一年小变、三年中变、五年大变,十年建成全国一流地调院”的战略目标,及时把地质工作的重点向环境地质工作转移,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方面加大投人力度,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3年来,通过全院职工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全院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变,业务技术水平整体上了新的台阶,职工经济收人大幅度增加,职工精神振奋,凝聚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调院步人了良性发展轨道。3年的实践使我们初步认识到,是开发人力资源使我院充满了活力,灿烂的人力资源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下列五个方面就是我院的一个掠影。
(一)生产经营形势喜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简称“三性”)地质工作成绩显著。3年来,我院承担“三性”地质调查项目共25项。其中:基础地质调查5项;环境地质调查研究5项;战略性矿产勘查7项;物探方法应用示范1项。经专家评审,所有项目的各阶段成果合格率100%,共获得设计优秀8项(占47%),野外验收优秀4项(占50%)、最终成果优秀3项(占50%)。农业地质步上一个新台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项目部人员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率的工作、以优秀的设计和优良的成果,获得同行的赞赏和肯定,在全国同类地质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初步树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地质工作品牌。商业性地质工作快速发展。院下属浙江国土工程勘察公司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开拓业务为重点,不断拓宽经营领域—由承接单一的工民建、交通和传统测绘项目向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房产测绘、土地勘查、地质灾害勘查与施工等诸多领域延伸与扩展。经过3年的努力,公司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现已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营收人由1999年的496万元提高到2002年的1500万元,2002年人均收人达4万元。
(二)行政管理的技术支撑功能不断增强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承担全省矿产资源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地质灾害整治工作,以及参与矿产资源管理的有关专项调查研究,一支新的专业队伍正在健康成长。
(三)经济运行状况令人欢欣鼓舞3年来,浙江省地调院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质量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总量迅速增加。1999年总资产1443万元(包括不良资产97万元)2002年末达2750万元。二是总收人不断提高。1999年总收人1494万元,2002年末达到3727.1万元。三是经济质量显著提高。全院国有资产迅速增值。1999年净资产590万元,2002年末达到827万元。
(四)精神文明建设喜获丰收连续3年被评为杭州市萧山区治安安全单位。
篇5
目前国内外对边坡稳定性的定量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
本文基于大型 ANSYS 有限元软件,采用D-P屈服准则,将岩质边坡概化为均质的岩土体,通过对岩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局部折减,研究了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分析应力应变规律,直到满足节点位移突变和迭代步数突变的失稳判据,从而得到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
1 边坡工程概况
本文中所研究区域为某露天矿西北帮F3断层区。西北帮岩体内存在的构造结构面有两种:断层和节理,它们对边坡的岩体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F3断层为一级构造结构面,对边坡稳定造成重大危害,其它均为次一级别的构造结构面。
2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2.1 剖面的选取
对于像边坡这样纵向很长的实体,计算模型可以转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假定边坡所承受的外力不随Z轴变化,位移和应变都发生在自身平面内。两侧边界水平位移为零,下侧边界竖向位移为零。
针对露天矿斜交断层边坡,分别选取4600线剖面边坡和4800线剖面边坡,建立计算模型如图1、图2所示,表1为实验获得的岩体物理力学指标。
2.3 4600线剖面边坡稳定性计算
通过ANSYS数值模拟,得到模型4600的应力、应变图。
图3为模型4600的最大位移图可以看出,坡肩处岩土体表现的位移最大,且以沉降为主,断层上盘岩体明显比下盘岩移量大,都向煤层与断层交界部位移动,致使F3断层和2煤交界处易产生应力集中。
同时,模型4600的边坡应力变化弹塑性区域分布如图4所示,由于在坡脚和断层与2煤交界处应力集中,塑性区域主要分布在F3断层整层及坡脚附近,断层已经完全破坏,但塑性区并没有贯通,说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可以看出,总移,均是在坡体上部,即坡肩处岩土体表现的位移最大;可以看出滑体的潜在移动方向和滑动面,滑体有明显的沿断层-1煤顶板弱层向坡外移动趋势。
模型4800的边坡应力变化塑性区域分布如图6所示,塑性区域分布在F3断层及坡脚附近,已经从坡底贯通到坡顶,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其破坏模式为沿F3断层和1煤顶板弱层以剪切形式发生滑移,形成塑性流变区域,即边坡破坏面。
通过对西北帮边坡数值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4800剖面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发生边坡失稳现象。其破坏形式为:沿F3断层和1煤顶板弱层以剪切形式发生滑移。
3 结论
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应用ANSYS软件对露天矿西北帮F3断层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位置(4600剖面和4800剖面)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位移分布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滑坡机理。小结如下:
(1) 按照ANSYS计算边坡的失稳判据,4600剖面边坡在断层附近表现出塑形变形,但未贯通,处于稳定状态;4800剖面边坡发生了贯通性的塑性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其破坏形式为沿F3断层和1煤顶板弱层以剪切形式发生滑移。
(2) 位移场表明,4600剖面和4800剖面边坡断层上盘岩体和下盘岩体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对错对,但4800剖面尤为明显,且其位移主要面向采空区域,而4600剖面断层上盘的位移主要指向断层和弱层相交处。
参考文献
[1] 尧红.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J].山西建筑, 2012, 38(7): 58-59.
[2] 马艳.不同屈服条件下边坡应力变形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硕士论文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3] 王熙忠.宝日希勒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ANSYS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 27(3): 343-344.
[4] 陈祖煜.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篇6
结合下游沿河群众的灌溉经验,考虑管道占压的影响,复垦淤区距离黄河主槽临河堤脚200m以内或距离背河引黄干渠300m以内的,在黄河主槽或引黄干渠边设取水口,采用自吸式潜水泵从黄河主槽(包括支流天然文岩渠)或引黄干渠引水;其余复垦淤区在满足黄河河道管理条例及工程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在黄河大堤背河堤脚外打井引水。
2、机井及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参数的确定
2.1 单井控制面积及井距
2.1.1 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机井的规划布局主要根据单井出水量和灌溉制度确定单井控制面积。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要求,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可按下式计算确定:[3]
式中:A0为计算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亩);Q为单井出水量(m3/h),根据地勘成果确定, ;t为灌溉期机井每天开机时间(h/d),本次取16 h/d;T2为每次灌水期天数(d),根据各主要农作物灌水延续时间,本次T2取8d;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本次取0.8;η1为干扰抽水的水量消减系数,要求不大于0.2,本次取0.2;m为综合平均灌水定额(m3/亩),本次取45m3/亩。经计算,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为36亩~59亩。
2.1.2 井距确定
根据计算所得单井控制面积和复垦宽度确定井距:
式中:L0为计算井距(m);B为复垦段落平均宽度(m)。经计算,井距介于300m~1000m之间,各淤区段井距。
2.2 灌溉设计流量
灌溉设计流量根据设计灌水定额、灌溉面积、灌水周期和每天的工作时间计算,见下式:
式中:Q 为管道系统的灌溉设计流量(m3/h);A为机井控制的灌溉面积(亩);其它参数同前。经计算,水泵设计流量为20 m3/h~40 m3/h。
2.3 灌溉工作制度
井灌淤区每眼井为一个灌溉系统,管道布置为“T”字型,管线自井口至淤区坡脚,然后沿坡脚顺堤线方向上下游铺设管道。沿堤线管道上每隔50m~150m设一个给水栓,由塑料软管连接给水拴引水至淤区进行田间灌溉。
2.4 管网设计
2.4.1 管网布置
根据有关研究,采用输水管道特别是低压管道输水,与渠灌相比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输水效率提高,能耗减少,与喷灌和微灌相比,一次性投资较低,以管代渠,可以减少输水渠道占地,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且具有管理方便、输水速度快、省工省时、便于机耕和养护,易于掌握,特别适合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深受北方平原井灌区广大农民的欢迎。
2.4.2 管材
目前井灌区低压输水管道所用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预制素混凝土管以及现场连续浇筑混凝土管等。塑料管具有性能质量稳定、重量轻、易搬运、内壁光滑、耐腐蚀、能适应一定的不均匀沉陷、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埋在地下寿命至少20年以上,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管材。
2.4.3 管径计算
管径采用经济流速法计算确定,其公式如下:
式中:Q为管道设计流量(m3/s);υ为管道内水的经济流速,PVC管取1.4m/s,涂塑软管取1.2m/s。经计算,各段PVC管道计算管径为80mm~90mm。考虑到管道前部压力较大,因此自井出口至淤区堤脚的主管选择管径为Ф125,沿堤线方向支管选择管径为Ф110。各段涂塑软管计算管径为86mm~97mm,选择管径为Ф100。
2.5 水泵设计扬程
水泵设计扬程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H净为净扬程,表示管道系统进出口水位差;hf为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hj为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f为摩阻系数,取0.948-E05;L为管道长度(m);Q为流量;m为流量指数,取1.77;d为管道内径(mm);b为管径指数,取4.77;hj为管道局部阻水头损失(m);ξ为管道局部阻力系数;V为管道流速(m/s);g为重力加速度(m/s2)。经计算,水泵设计扬程为20m~47m。
2.6 水泵选型
选型原则:
a.选用水泵的流量应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且不大于机井出水量;扬程应根据灌溉系统设计扬程合理选定。b. 便于运行调度、维修和管理。c. 按照选用的机组,建设投资和设备功率较小。
参照黄河下游两岸井灌经验,结合市场调研,本次采用QJ型深井潜水电泵。该潜水泵是电机与水泵直连一体潜入水中工作,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原山区的人畜用水。
2.7 附属设施
除机井、水泵、管道外,灌溉设施还应有井台、镇墩、井房以及电力线路等。
2.7.1 井台
机井井口由井房和井台保护。井台采用C20现浇砼,结构型式为正六边形,边长0.6m,厚度0.3m。井台中心预留?500圆孔,井盖为?600、厚0.15m的C20钢筋砼结构。
2.7.2 退水装置
为防止管道积水影响维修和过冬,在管道首部设退水回井,用阀门控制把管道和机井连接起来,需退水时,打开退水阀门,管道系统的水自动退回机井中。
2.7.3 给水栓
采用固定式给水栓,圆筒型C20预制混凝土保护罩内径300mm,壁厚50mm,深700mm。
2.7.4 镇墩
水平管道与竖管连接处设镇墩,采用预制C20混凝土,镇墩尺寸长0.5m、宽0.5m、厚0.5m;
2.7.5 井房
一眼井设一座井房,井房尺寸3.0m(长)×3.0m(宽),单座建筑面积10.5m2,砖混结构。
2.7.6 电力线路
淤区复垦后,井灌用电就近利用农田电网。利用就近高压线引至机井处,原则上3眼井设一个变压器,淤区段落较短处可2眼井或1眼井设一台变压器。每眼机井均配备低压线路,低压线路主要连接变压器至机井配电盘,采用地埋电缆线,根据所选深井潜水泵型号,配备相应规格的电缆。每眼机井平均按500m地埋电缆考虑,电缆沟深1.1m,底宽0.5m,下设0.2m厚砂垫层,电缆线埋深0.8m。
3、结束语
黄河流域是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自然、文化、社会因素构成了黄河淤背区经济区域,黄河淤背区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开发利用好黄河淤背区的资源优势,使淤背区成为黄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已是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治黄事业也与时俱进,对黄河区域各种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淤区作为治黄工程的一部分,灌溉时间、频次、灌溉水量、灌溉完成亩数等作为基础数据为治黄工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淤区灌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贻华,王海英,管兴菊.浅谈黄河淤背区的开发利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13,(3):36-39.
[2]张芳.论中国灌溉水利起源于南方原始水田区[J].中国农史,2005,(2):52-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1999.
篇7
一、引 言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有着多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前有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控制工程等17个工程领域。学校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行业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人员不脱产攻读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学位教育仅培养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各项指导意见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经验,从2009年开始我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层次的研讨和深入的思考。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学习期限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等影响培养质量的不利因素,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细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应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专业学位培养的实际,还要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特别是要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1]我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指导精神并结合多年来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该方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设置课程与学分要求、必修环节要求、学位论文要求、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1.培养目标和定位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有其自身的特色,因为它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部在2009年[1]号文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根据这一定位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日制工程硕士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担负工程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我校规定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所设方向应属于本学科领域,且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并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2.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过去工程硕士多是在职培养,学生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的是学校组织短期的培训班,学生在学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或者学校在校外教学点组织学生学习。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一样采取的都是学生在校全日制学习的培养方式,由学校集中进行管理。因此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我校规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三部分内容可以相互交叉。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在0.75学年内修完全部课程学分;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课程学习是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课程的设置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背景上,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可以按照职业需求自成体系,同时授课内容还要不断加入该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使之更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参照了学术型硕士的设置框架,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在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压缩了理论课的学分,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分。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7学分,实践环节5学分。每门课一般为1~3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每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原则上不超过8门,专业选修课原则上不超过12门。
在授课方式上,要求学位课一般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选修课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选修课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辅导研究生进行研讨或实践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要突出应用性,因此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较好理论水平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课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它贯穿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我校的专业实践要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实习、实践形式可做多种安排,每个学科要制定出专业实践指导方案(大纲),供学生选择。学生撰写实习、实践报告,考核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实践教学可按下列方式实施:①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实验课或以实验为主的专题课;②与学科应用技术相关的硬件、软件设计或机构设计;③在本学科实践教学基地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教学。
4.论文要求及学位授予
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的特点不同于学术型学位论文,它主要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论文可以是研究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或实际管理课题,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高水平的案例分析报告。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能够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学位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核:①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论文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展;③论文中工艺、技术和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④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导师的课题情况,在校或者企事业单位或学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应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中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或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
学生满足相应的学分要求、完成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撰写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以授予相应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三、质量监督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我校在招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导师遴选、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
1.生源组织与选拔
生源质量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由于社会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度还较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质量整体不高。针对这一状况,我校重点在复试上下功夫。坚持注重能力,把考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复试采取理论基础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较高理论水平的教授来进行命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设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考生选。既保证了生源质量,也为今后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是缺乏具有相当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3]为了确保优良的课程教学质量,我校要求各专业学院选择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授课质量高的教师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除部分基础课外,其他课程均由具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担任。为了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水平,我校同时还挑选一批综合素质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强、培养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引入相应学科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校聘请了一批在企事业单位中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授课教师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学生授课,同时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和完成论文研究期间的合作指导工作;并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教育,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而最终形成本校授课教师、企业授课专家、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多方位、高水平师资团队。
3.校内外导师遴选与职责
导师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把握培养质量的主体。我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很多研究生导师承担着纵、横向科研课题,具备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良好条件。全日制工程硕士采用的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负责制,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分工各有不同。校内导师为主导师,我校要求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且在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内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已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具有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应从与我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工程实践单位选聘,具有高级职称并与我校相关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有科研合作经历。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在研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能提供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学期间的科研费用和学校规定的生活补助。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期间,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食宿条件和一定的科研补助。在校内有明确且较固定的合作导师。
校内导师的职责是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订,负责拟定所指导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确定课题方向,组织并审查学生的论文选题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工作计划,指导科研论文工作,定期检查,严格保证培养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部分的指导等。他们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指导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建立校院二级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专门化三个主要特征。
系统性是指有系统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机构,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网络,并且贯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管理、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针对性是指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殊规律,目的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服务;专门化是指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由专门的机构与专职的人员负责,建立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校研究生学院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学位授予等环节的实施与质量监控。各专业学院具体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的配备、工程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校研究生学院的培养办公室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各项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专业学院主管院长负责,重要的问题由各专业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批准。
学校设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学院成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协助相关部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实施全方位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5.学位论文阶段
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是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前者属于共性要求,后者注重个性培养。在论文标准上,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要有自己的规格、特点,不能照搬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标准。[4]为了加强论文质量的考核和评价,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由同行专家组成开题评审小组从论文选题的意义、工作量、技术难度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把关,强调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实际工程价值,力争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改造、产品提升等实际问题,从而保证选题的质量。在完成学位论文后,研究生学院对学位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对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在论文答辩阶段,聘请2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而且至少要有1名来自企业的同行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审议,通过后方能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6.实习基地建设
工程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如果工程实践环节缺失,工程硕士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如果工程实践没有有效落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人才。[5]由于我校多年来坚持“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杰出的校友走上了领导岗位。学校通过校友办公室与全国各地的校友密切联系,通过校友的大力协助,学校与东方电气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培养基地。企业在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管理模式及部分专业课教师的选聘等方面提供帮助;学校则为企业提供参与项目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
四、结束语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现改变了长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其内在的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各个培养环节,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虞翔.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高职研究,2011(05):200~201
2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篇8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方向)是安徽理工大学最早开办的专业方向之一,迄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矿山建设领域人才。矿山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强势学科之一,1984年获批矿山建设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被遴选为原煤炭工业部重点学科,2001年以矿山建设工程学科为基础的岩土工程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10年招收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为适应人才培养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转变,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方向)培养方案需重新制订。本文根据“卓越计划”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多年来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办学基础,对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探索。
二、培养目标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工程方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面向未来矿山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矿山建设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强,能胜任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具备从事交通、铁道、水利和市政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三、培养模式
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采取“3+1”本科工程型培养模式,是指在大学本科4年中,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累计3年,累计1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由本专业教师(校内导师)和合作企业的工程师(校外导师)联合指导和培养,即实行双导师制,从而使学生紧密结合矿山建设工程实际,深入煤矿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整个建设工程环节中,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
四、课程模块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含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等课程,共计72个学分,1336个学时。公共选修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但要求本科毕业时获得的公共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6个学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测试技术、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基础工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数值计算方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土木工程建设法规等课程,共计53个学分,856个学时。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由学校指定,对于矿山建设工程专业,该课程模板包含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这2门课程,共计4个学分,64个学时。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含岩石力学、爆破工程、井巷特殊施工、矿山建设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这5门课程,共计10个学分,160个学时。专业任选课程模块:由学生自行选择,但要求至少修满6个学分,对于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建议优选课程为开拓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隧道工程和矿井提升运输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矿山建设工程课程设计、井巷特殊施工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矿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实训等课程,共43学分,均采用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形式。素质拓展模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根据学校所制定的明细素质拓展教育学分表,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修满4个学分。按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所培养的本科生,要求修读所有必修课程和参与所有实践环节,要求满足各类选修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各类课程学分,总学分至少达到19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50学分,企业实践环节40学分,方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一)校企联合培养内容与形式
校企联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新增教学环节,是培养矿山建设人才的新模式。土木工程(矿山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完成,在企业学习、实践的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校企联合培养主要包括两大环节:实习与设计。实习主要包括本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实践和毕业实习;设计主要包括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校企联合培养内容与形式见表1所示。
(二)考核内容与方式
考核内容及权值分别为:创新能力(0.15)、工作态度(0.1)、团队协作精神(0.1)、专业实践成果及答辩(0.35)、实际操作能力(0.3)。考核方式采用专业实践汇报、书面总结(实习报告、设计或论文等)材料及质量评定和答辩、素质的评价和综合能力等。根据考核内容的加权平均分将考核结果分成5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并列入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三)联合培养方案实现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成立了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学校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均签有长期、稳定性的全面合作协议。上述各企业均有职工培训教室和宿舍等设施,每年合计能接纳100多名土木工程(矿山建设)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与设计工作(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专业每年招生学生平均人数为80人)。校企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并有一定实际工程经历的专业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知识体系的高级技术职称专家担任。上述各企业的多名优秀正高级工程师已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能满足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校外指导教师的要求。学校可每年定期邀请校外导师来学校一起商讨和修订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共同做好现场教学、实习、设计以及实训等实践教学工作。
六、结语
我国目前设置有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的高校还不是很多,仅限于原煤炭部直属的几所高校。“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企业的高度参与教学,而由于煤炭行业的高危性,使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系列困难,但相信在学校和企业深入合作教学的情况下,不断修订和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可确保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进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矿山建设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蔡海兵 荣传新 郑腾龙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篇9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国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同时,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职业转换能力和软技能培养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社会需要实践能力过硬的学生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就需要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2013年6月,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已经毕业两届。毕业研究生也走进社会的各行各业,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要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和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偏低,缺乏了解。目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生本身对专业学位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教育部在2009年[1]号文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但现今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力不强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培养模式上找答案。
2.双导师制度在实行时脱节,学生实践经验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绝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制定了双导师制度,即作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同时有两位导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这样可以将学校导师强大的理论基础和企业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互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任务重、技术保密等多种原因,学生进入企业后与企业导师沟通较少,加之动手能力低,多数是在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这样的实践并不能给予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
3.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缺乏经验,适合的实践基地较少。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时间只是短短几年,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经验,课程体系虽然做了一定修改以体现专业学位的特色和优势,但教学过程中仍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现场分析能力。因此,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从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和举措
几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实践环节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善,并结合西安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提出解决的思路与举措。
1.在对社会宣传度及加大认可度的层面上,我校近年来积极配合媒体,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前面对的市场经济体制、买方市场格局下研究生进行自主择业求职的局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我们的各项工作措施也紧紧围绕就业竞争力展开,树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突出学校的特色优势,确立社会实践的主导模式,培养将来能够成就自我,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根据这一定位,我校在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担负工程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我校规定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所设方向需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并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确立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贯通,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2.在导师的遴选方面,我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仍采用的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负责制,但对于导师的要求更严格。校内导师为主导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且在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内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已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具有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应从与我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工程实践单位选聘,具有高级职称并与我校相关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有科研合作经历。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在研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能提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科研费用和学校规定的生活补助。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期间,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食宿条件和一定的科研补助。在校内有明确且较固定的合作导师。我校聘请的校外导师都是在企事业单位中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他们同时也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授课教师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学生授课,同时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和完成论文研究期间的合作指导工作;并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教育,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而最终形成本校授课教师、企业授课专家、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多方位、高水平师资团队。另一方面,我校积极加强本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009年,我校出台《西安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赴大型企业锻炼实施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旨在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水平,是我校进行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办法中涉及的企业多达24家,包括了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制造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迄今为止,已先后有96名综合素质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强、培养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了该计划。教师们通过在企业的实践,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了动手能力,更新了知识结构,认识到企业对大学人才能力培养的取向;同时青年教师赴大型企业锻炼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的平台,建立了进一步和企业进行合作的纽带,通过锻炼,开阔了专业工程视野,为以后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3.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经验匮乏的问题,我校从课程设置阶段开始就重视对学生实践性的培养,在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压缩了理论课的学分,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分,规定实践环节不少于5学分,并且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学校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教学实践实验室建设,每个领域学校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目前设有23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7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这些实验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在校外,学校也主动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学院和导师三管齐下,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渠道。学校通过校友办公室与全国各地的校友密切联系,通过校友的大力协助,与东方气等知名企业、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经济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开展长期协作。学校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各学院联合企业共同开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针对每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基地,学校将以不少于每年3万元的支持力度,用于基地管理与运行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我校的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先后与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除了固定的实践基地外,学校还倡导导师充分利用面向应用的科研项目自主开发实践资源,与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这些实践基地均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接下来,学校计划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联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取长补短,以期使学校研究生教学能增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校的实践基地能更适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从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协调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握专业学位教育这种特殊类型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破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难题。文章分析了现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但在认识程度上还存在缺陷,理论和现实分析上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2]马静,赵桂荣;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J].中外教育研究,2011,(10).
篇10
1.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副总经理等,他们是决定物业管理企业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的主导力量,也是建立新的管理体系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不仅要有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还要具备实际管理经验。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能力,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的能力,经营决策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
2.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包括综合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种。综合管理人员指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总监、项目经理、物业经理等综合管理或监督物业项目的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指企划、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副总工程师,电气、机械、暖通、电梯、给排水工程师,安保、清洁、绿化、客服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应具有管理学、法律、经济财会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和部门规章制度的能力,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尤其是物业服务的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应具有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制定业务操作标准和质量检查标准的能力,推动业务落实到位的能力等。
3.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包括工程、安保、清洁、绿化、客服主管和管理员等,是单一管理物业项目的工程、安保、清洁、绿化、客服的管理人员,是基层操作人员的直属上级。他们是落实业务的最重要的环节,其素质决定着物业服务项目成功与否。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将服务标准贯彻落实到基层员工的能力;指导、培训基层员工掌握业务技能的能力;基层员工团队凝聚力形成的能力;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能力等。
4.基层一线人员。基层一线人员是指电工、保安、保洁员、绿化工、客服人员等在一线提供物业服务的员工。他们是直接为业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层一线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服务理念的领会和运用的能力;理解、掌握和执行业务标准的能力;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的能力等。
二、物业管理行业人才供给和开发的现状
1.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尤其是一线员工。物业公司目前流失人员有三种:一线人员,主要是保安和电工;中层管理人员和学历较高的员工。一线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薪酬待遇,存在哪里待遇高就去哪里工作的现象。以‘州’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每个月保安的人员流失率都高达30%以上。中层管理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薪酬待遇和企业自身环境等原因,想通过跳槽迈向更好的职业发展阶梯。学历高的人一般很少留在物业行业,主要与物业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有关。人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业主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
2.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论文格式目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状况,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1,‘州1,’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2010年该公司员工的学历构成情况为中专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60%,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25%,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硕士以上的人才各只有4人,寥寥无儿。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仅影响到物业管理的质量水平,而且事关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对于物业管理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来说,好的从业人员就是企业的旗帜。未来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中,高质量服务的品牌是企业竞争实力的象征,而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是企业高质量服务品牌的保证。
3.企业内部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开发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企业能够确定未来各类人才的供需状况,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制订招聘、录用以及培训和开发等环节的具体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很大的价值,但笔者实习的1,‘州1,’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忽视了这一环节,因而没有形成系统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采用实用主义,缺什么人才就马上补什么人才,也造成招聘工作经常要完成紧缺性职位的任务。另外,大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忽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许多培训工作只流于形式。员工的培训工作通常是与人力资源部门分离的,一般都由各物业项目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角度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规划。
4.社会人才供应渠道狭窄,导致人才供求失衡。目前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其他企事业等部门单位转制而来的管理人员和工程人员,例如从事保安工作的退伍军人,以及城市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例如经过简单培训后从事保洁、绿化的一线人员。这些物业从业人员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缺乏物业行业服务意识、创新意识,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不少物业管理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大中专院校,还有一些高校也先后设立了物业管理专业。但由于行业发展过快,相对于全国2_50多万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LunWenData.Com]
三、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开发策略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75-02
随着我国加入WTO,FIDIC合同条款的广泛应用,建筑市场投标竞争的日趋激烈,工程低价中标将越来越多。施工企业通过投标获得工程项目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项目的施工及管理来获得利润,以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怎样以低价中标工程项目,怎样在项目的组织机构、经营合同、生产技术以及项目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管理,怎样保证项目获取最大的赢利都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从一些建筑单位近年来低价中标的大中型工程中看,只要项目施工管理规范,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补偿或索赔亦可取的较好施工效益;相反如果项目管理混乱,低价中标项目则会产生严重的亏损。
一、项目的组织机构
项目的组织机构必须按工程项目的性质来设置,本着精干高效、快速反应的原则来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新要求。
1.项目班子。组织的项目班子必须与项目合同目标相一致,在专业特长上要相互补充,年龄上要年富力强,作风上要勤政廉洁。在项目的决策层以“一长四师”(项目经理兼党委书记、管理经理、生产经理、总工程师、副书记兼工会主席)的五人决策机构为宜。这样的机构给称职的人选限定了严格的专业条件,可以对项目管理过程出现的技术经济问题作出快速反应,并且要具备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历。如生产经理,必须熟练施工技术并具备生产指挥的能力;管理经理,必须熟练经营管理并具备施工预算索赔等综合能力,熟练财务管理并成本核算等综合能力;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联系群众的作风及综合能力。
2.项目管理层。项目管理层的设置,以职责明确的直线管理制为宜,做到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要满足现场施工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工单位各部门的归口管理。对办公室的人员宜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人员的量化管理,并根据其职能效益进行收入分配。
3.项目作业层。由于工程施工作业的特殊性,按专业来设置施工作业队的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益,随着施工技术及施工机械设备的提高,作业层实行动态管理的内部承包经营管理,大力推行一专多能、一技多能;并且作业层一般以50%以上的松散的联合体(分包队伍)为宜。
二、项目的合同管理
合同是项目管理的准绳,它像一根红线贯穿项目管理的始终。项目的合同管理既包含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投资三大控制管理,同时也包含项目的分包合同管理、项目内部承包合同的管理。实行项目合同管理的目的,是追求项目的利润最大化。作为低价中标项目的合同管理,必须是慎之再慎,尽可能地分包工程,转移风险;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加强索赔力度,提高企业利润。
1.分包工程,转移风险,获胜利润。分包工程是企业由施工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变的必由之路。工程跨地区、跨国界的施工越来越多,是一项投资大、施工设备要求高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全部自营施工已将成为历史。工程分包,一方面可以转移风险,把一些施工工序相对比较简单或工艺单一的项目,分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来施工,比自营施工成本要低的多;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施工资源不足,以确保合同的目标实现。
2.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施工成本。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管理层是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控制中心,制定目标成本;而项目作业层,是实现目标成本的直接责任者。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有三条:一是优化施工措施,创造科技效益;二是采取内部承包制,向管理要效益;三是制定内部施工定额,节约工机料的投入。
3.施工索赔,弥补低价中标。必须树立全员索赔索赔意识,正当的索赔,是承包人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属合同有序管理的正常范畴,是弥补低价中标最佳方法。索赔时机选择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索赔的效益。随着工程的进展、时间的推移、现场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变化、工程质量与设计的变更、计量方式的改变、双方履行其合同义务程度的不同等都已充分暴露出来。因此,选择恰当的索赔时机必须根据工程的性质、发包方的心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如大江截流之前、水库下闸蓄水之前、度汛目标达到之前以及单项或单位工程验收移交下道工序施工之前等均是索赔的最佳时机。索赔操作具有较高的技巧性与艺术性,操作是否妥贴到位,直接关系索赔的成败。在索赔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摸清发包人的心理趋势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根据其心态制定索赔操作的具体方法;二要分析工程概算价、标价及调概情况,分析索赔值可能上升的最大空间;三要根据索赔事件情况证据掌握程度,研究制定发包方及监理工程师均能接受的索赔目标;四要慎重选择证明索赔事件造成损失的最佳计算方法,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做到既合情又合理,避免发包人及工程师产生反感情绪,影响索赔的顺利进行;五要与各方保持友好往来的宽松工作环境,在索赔额度控制上,宏观上把握总体目标,微观上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三、技术生产的管理
由于投标竞争等诸因素,在编制投标措施时,采用的往往是最佳技术经济方案,以降低投标报价。因此在工程实施阶段,技术工作必须有超前意识,详细研究施工图纸,寻求最佳的施工方案,不断改进施工工艺,优化施工工序,在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同时,在技术措施上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技术工作人员还必须具有敏感的索赔意识,为施工索赔提供技术变更资料。
生产工作是管理层和作业层的纽带,怎样把管理层的目标成本贯彻到作业层,落实到到工程中去,这是生产工作的重点。设计篮图通过生产工作付之于实现,索赔事件通过生产工作的实施予以体现,因此现场生产工作还必须重视索赔资料的现场签证工作,这是实现索赔的基础工作。同时现场生产的统一调度和协调,不仅是本单位队伍的之间的协调,还必须与各分包单位、其他承包单位之间的协调,使整个工程生产指挥如同一盘棋。
四、项目的人财物管理
管理以人为本。低价中标项目的人事管理,不是少发工资少发奖金,相反要通过实行岗位工资,向技术、管理人员倾斜,向现场“险、累、难”的员工倾斜等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成本核算亏赢明析。低价中标项目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每月与经营人员进行核对,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并且通过成本核算还可以发现索赔资料。
物资在工程中约占50%以上,物资材料管理在低价中标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中,价格体系尚不完善,物资供销必须有一套监督制约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竞价制度,利用计算机网络公开采购,降低原材料的价格。同时经营部门要与物资部门相互沟通,根据价格的变化提出索赔。
五、结语
企业投资的宗旨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符合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成本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确保不出现亏损且能获取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 岳立轩.低价中标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2(5)
[2] 高林章,吴平安.对水电工程索赔的实践与思考.水利水电工程造价,1999
篇12
在数字化测图中,全站仪的应用已相当的普遍,是数字测图变得简易可行。但是,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时,需要对测区进行控制后才进行碎部点采集,并且全站仪设站次数多,测图到计算需要较长时间。GPS RTK技术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及其应用日臻完善、成熟、广泛,由于具有全天候、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等优点,使得GPS技术应用于数字测图,提高生产效率。
2.RTK技术
常规的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测量方法,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较高级的精度,而GPS RTK技术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Time Kinematic)方法,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地籍测绘等各种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中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了野外生产效率。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 (RTDGPS)测量技术。系统主要由基准站、流动站(一个或多个)及数据三个部分组成。基准站设在具有已知点坐标的高级控制点上,连续接受所有可视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点坐标、天线高、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参考信息通过数据链发送给流动站,而流动站在跟踪GPS 卫星信号的同时接受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差分处理解算与基准站之间的三维坐标增量X、Y、Z ,由此计算流动站的坐标。
当流动站离基准站较近(不超过15Km)时,上述假设一般均能较好地成立,此时利用一个或数个历元的观测资料即可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结果。为消除卫星钟和接收钟的钟差,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电离层延迟误差和对流层延迟误差的影响,在RTK中都采用双观测值。然而随着流动站和基准站间间距的增加,误差相关性将变得越来越差。轨道偏差、电离层延迟的残余误差和对流层延迟的残余误差项都将迅速增加,从而导致难以正确确定整周模糊度,无法获得固定解。
3.RTK定位精度指标
由于RTK定位的数据处理过程是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基线向量即坐标增量的过程,不存在网平差处理,因此,精度评定一般使用俩个技术指标:载波相位的是否固定和均方根RMS值。整周模糊度决定流动站点的坐标值是固定解还是浮动解,在RTK的有效范围内,浮动解的精度在分米级到米之间,只有固定解才能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均方根确定了定位精度大小,值愈小精度越高。
4.影响RTK作业精度的因素分析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求解起始的整周模糊度(初始化);二是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三是合适的坐标转换参数。在实际作业中,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RTK的作业精度,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4.1 整周模糊度确定
RTK确定整周模糊度,目前应用最多的是OTF算法。OTF算法已经能在几秒时间内实现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求解,较好地解决了GPS信号失锁后的快速重新初始化。要确定整周模糊度,必须要有适合的PDOP值。在实际作业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基准站和流动站能同时跟踪同时能跟踪4颗以上的卫星,无线电接受良好,但初始化时间长。原因是有的卫星高度角低,且极不稳定,容易失锁,这样就造成了卫星数目虽多,但PDOP值很大,且信噪比低。PDOP值越小,解算模糊度的速度越快、越可靠。一般RTK测量中PDOP值应不大于6。另外,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距离越近,求的的固定解月稳定,精度也越高。
4.2 数据链通信传输
RTK采用超短波进行差分数据传送,这个波段主要是超高频UHF波和甚高频VHF波,UHF波长为0.1~1米,VHF波长为1~10米。UHF波长短,因此UHF的天线长度比VHF天线更短,发射机天线更便于安装,小巧的天线便于野外作业,所以当前的RTK通信主要采用UHF波。
因此RTK作业时,数据传输的传播条件比较复杂,这是由在运动中进行无线通讯这一方式本身决定的。要在这样的传播条件下保持可以接收的传输质量,必须采用各种措施来抵消引起UHF波衰减的不利影响。为了增强通信能力,主要采取下列措施:⑴把RTK的基准站布设在RTK有效测区中央最高的控制点上;⑵提高基准站和流动站天线的假设高度;⑶使用高增益天线及高灵敏度接收机;⑷尽量缩短测点到基准站点间的距离,使其能满足“电磁波通视”;⑸在隐蔽区域段,增设中继站。
4.3坐标转换参数求定
WGS-84 坐标系到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参数问题是RTK流动站实现实时提供坐标成果的一个主要环节,坐标转换参数的确定误差是RTK作业的一个主要环节,选测合适的坐标转换模型,求得高精度的转换参数至关重要。
求解转换参数,常用七参数法,而坐标转换的精度取决于已知参考点和待测点的几何关系。七参数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GPS 测量的计算精度,只要地方坐标足够精密,公共点的分布合理,不管区域的大小都能适用。
分析转换模型可以看出,3个旋转参数、3个平移参数和尺度参数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这会导致个参数之间不易分离,作用相互转换。一般应根据测区大小决定是采用三参数(只考虑坐标平移)还是七参数模型。七参数模型需要不少于3个已知公共点,三参数模型只需一个已知公共点,当条件不够时,可以采用三参数求解。由于地球动力学的原因,受ITRF制约的WGS-84 坐标系是不断变化的,工作时期不同,同一测区的转换参数也要根据最新的坐标成果求解。
通过上述分析,求坐标转换参数时必须顾及:⑴一直公共点最好选在测区四周及中心,均匀分布,能有效地控制测区内的测量精度;⑵坐标转换参数的精度与选用的已知公共点的坐标精度密切相关,所以已知点的WGS-84 坐标和地方坐标都需要有较高的精度;⑶为校验转换参数的精度和正确性,还应选择几个已知点不参与计算,用于检核。
4.4基准站精度和作业环境
由RTK的工作原理可知,如果基准站的坐标精度较低,流动站得到的三维坐标都会带有系统偏差。因此,基准站坐标具有较高的精度非常重要。第一次设置基准站,应联测一个已知点进行检核,联测的已知点尽量采用已建成的国家高等级GPS点、三角点或在一个控制网内经过统一平差的GPS点。如果没有已知点可联测,基准站必须先进行单点定位,测定WGS-84 坐标坐标一般取10分钟以上的观测数据。
选择基准站时,应考虑影响GPS测量的环境因素,避免多路径效应影响,基准站的选择要合适:⑴周围没有明显的障碍物;⑵要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变电站、飞机场、高压线等无线电干扰源,以避免对GPS 信号的干扰影响;⑶远离大面积水域和有平整表面的高大建筑物,防止GPS 信号的干扰影响。
4.5 电离层因素
电离层就是由太阳放射的高能辐射(主要是紫外线)使地球上空的空气电离而形成的。电离层受太阳、昼夜和四级变化影响很大,尤其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电离层活动直接取决于太阳黑子的数量,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GPS测量的电离层误差在太阳黑子爆发时,其影响大50ppm,所以在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最好不要进行RTK测量。
4.6 人为因素
测量员作业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RTK的作业精度。测量作业时,如果屏幕显示不是固定固定解就记录数据,会使流动站的精度很低,甚至出现错误;如果接收机天线未保持垂直,测设的结果就不可取,人为地降低了流动站坐标精度;如果电瓶电量不足,也会降低流动站测设的坐标的精度和可靠性。因此,测量人员必须严格按作业程序操作。
5.隐蔽区域数据采集
在山区狭长峡谷和森林茂盛区域,GPS 信号很弱,极不稳定,还有在山坡体较陡的区域,即便有GPS 信号,人工无法采点。此时要放弃RTK采集数据,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在山坡体较陡的区域,采用交会法施测地形点。
6.应注意的问题
与常规测量相比,RTK测量需要的测量人员少,作业时间短,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施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工作进度,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⑴ 当测区较大时,需分组作业,各作业小组要注意分工合作,不能漏测,也不要重测造成浪费。在RTK测量困难地区(如GPS 信号较弱的隐蔽区域、山坡较陡人员不能攀行的区域),应利用全站仪、交会法(或其他方法)采集数据。
⑵ 选择基准站时要考虑数据链能否正常工作,因为电台的功率一般比较低,又是“近直线”方式传播,所以要考虑距离和“视场”。一般基准站选择在靠近测区中央、位置较高的地方。
⑶ RTK测量之前,一定要联测已知点,评定测量精度。
⑷ 在不“失锁”的情况下,获得待定点的固定解只需1~2s的时间,否则要8~15s的时间。如果周围存在高大建筑物、山体、强电流或反射性强的大面积水域等反射物,有时会出现解算时间较长甚至无法获取固定双差解的情况。
⑸ 个别地物或特征点无法直接测量时,可通过其他手段或方法(如几何法)解决。
7.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GPS RTK测量技术以及RTK作业精度的影响因素和减弱措施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⑴ 基于RTK测量技术,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影响RTK作业精度的各种因素,并讨论用相应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⑵ RTK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在控制测量、数字地形测图、工程放样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⑶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测量工作变得简单、轻松,拓展了GPS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周忠谟,易杰军.GPS卫星测量与原理【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2]李引生,周朝义,王海滨. GPS RTK定位的几项关键技术问题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05,(2).
作者简介:
篇13
现代企业管理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相关论著颇丰,但系统论述荣誉管理内容的论著尚未看到,这对企业管理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事实证明,荣誉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基于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试图建立企业荣誉管理的概念并对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阐述,供企业开展荣誉管理时参考。也算是对企业管理学内容的补充,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参与荣誉管理的讨论与实践。
2、荣誉及其基本特征
荣誉即光荣的名誉。由各级政府、政党、组织授予集体或个人。授予形式包括召开表彰大会、庆功会,表彰决定、嘉奖令等多种形式。表彰公文、证书、奖状、奖牌、奖章、勋章、奖杯、奖旗等均是荣誉的代表符号,也是荣誉实物。荣誉的本质是各级政府、政党、组织对集体或个人价值、贡献的一种认定。它具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评价,而不是一般的社会评价。第二,荣誉是一种积极的评价,而不包括消极的评价。第三,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正式评价,而不是随意的评价。
3、荣誉管理的概念
根据工作实践,笔者对荣誉管理做出如下定义:所谓荣誉管理,是指主动策划和开发组织和员工的荣誉并对各种荣誉信息和实物进行收集、分类、保存、展示和利用的过程。如果这个组织是一个企业,那么上述管理过程就叫企业荣誉管理。企业荣誉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形象,增加企业的品牌价值,把荣誉优势转化为竞争或经济优势。
4、开展荣誉管理的必要性
开展荣誉管理是企业品牌塑造的需要。品牌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逐步积累过程。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大量的荣誉积累、适当的广告宣传都是塑造品牌必不可少的条件。
开展荣誉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于垄断性行业的企业来说,竞争压力较小。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使得更多企业面临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要战胜竞争对手获取订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而企业获得的荣誉特别是重要荣誉就可能成为优势之一,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开展荣誉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需要。荣誉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荣誉获得者的鞭策。企业应通过管理,把企业荣誉和员工荣誉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提升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放大荣誉的激励作用。同时,规范的荣誉管理,有利于荣誉的开发与重复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据了解,目前很多企业对荣誉的管理是不规范、不系统的。实际操作与本文提出的荣誉管理的概念相差甚远,存在诸多问题。如:注重集体荣誉管理,忽略员工个人荣誉管理;存在荣誉实物破损和丢失现象;荣誉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效率低下等。
因此,企业开展荣誉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5、荣誉管理的具体内容
(1)荣誉信息和实物的收集管理
荣誉信息收集管理是指将各种荣誉信息收集、整理的过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荣誉申报信息的收集,二是对已获得荣誉信息的收集。荣誉申报信息主要通过各类媒体、荣誉授予部门或组织发来的书面申报文件途径获取,重点跟踪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关联度较高的网站。及时收集荣誉申报信息可为下一步策划荣誉申报奠定基础。对已获得荣誉信息的收集,重点考虑如何把企业内部各单位或部门的荣誉信息汇集在一起。可建立荣誉信息定期上报和备案制度,保证荣誉信息的收集能够及时、全面。
荣誉实物的收集管理是指将荣誉表彰公文、证书、奖状、奖牌、奖章、勋章、奖杯、奖旗等荣誉实物集中在一起的过程。荣誉实物需要扫描或拍照,形成实物数码图片,便于长期保存、展示,以及开发利用。并不是所有荣誉实物要集中在一个地方,可实行分级收集、分级保存。
(2)荣誉归类管理
荣誉归类管理是指对各种荣誉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方式对荣誉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分类的目的是便于保存,调阅和开发利用。
企业荣誉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集体荣誉和员工个人荣誉,部分个人荣誉具有集体荣誉属性。纳入企业荣誉管理的集体荣誉包含企业层级和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层级的所有荣誉,而员工个人荣誉仅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荣誉,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大师、省部级以上劳模等。
按照荣誉授予的主体可分为:各级政府部门授予的荣誉、各党派所属各级机关授予的荣誉、各种组织(如: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授予的荣誉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可按行业、级别等类别进行细分,比如,各党派所属各级机关授予的荣誉可分为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等;各级政府部门授予的荣誉可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总之,结合企业实际并便于管理是分类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荣誉保存管理
荣誉保存是荣誉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荣誉信息保存和荣誉实物保存。
荣誉信息保存的要求:
企业应建立荣誉管理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企业层级,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层级以及企业员工的荣誉信息。
荣誉实物保存可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企业层级的荣誉实物集中保管。企业应明确一个部门负责保存,以保证该层级的荣誉实物全部、及时、完整集中在一起;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层级的荣誉实物,建议由各单位、各部门指定专人保存,并编制详细的荣誉汇总清单;企业员工的荣誉实物由本人保存。企业有关活动需要员工个人的荣誉实物时,应按要求提供使用。
(4)荣誉展示管理
荣誉展示的目的是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升集体荣誉感,提升企业的形象。荣誉展示是一种导向,表示企业对荣誉的重视与肯定,进而调动更多员工努力向上、取得更大成绩、争取更多荣誉的积极性。
荣誉展示应形成制度,要求作为岗位工作内容去完成。对于企业荣誉或员工个人获得的但对企业声誉有重要影响的荣誉,均应作为展示的对象。可采取如下几种展示形式:在本企业显著位置进行实物展示,或用照片办宣传板报、展板;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在有关媒体宣传获得的荣誉;建立企业实物荣誉室,长期或定期展示荣誉实物或照片;建立企业网上荣誉室,长期展示荣誉照片或其他荣誉信息。
(5)荣誉开发管理
荣誉开发指采取主动态度为企业和员工争取更多荣誉的过程。目前各种荣誉取得的方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分配型。具体方式是将荣誉数量指标直接分配给企业,企业按要求上报即可获得相应荣誉。第二种是机会均等型。具体方式是设定授予荣誉的条件,授予数量不限,企业自愿申报,按程序评审后全部或部分企业可获得该荣誉。第三种是自由竞争型。具体方式是设定授奖条件,授予数量有限,企业自愿申报,按程序评审优中选优后,部分企业可获得该荣誉。
企业应注重荣誉申报信息的收集,积极主动参与荣誉的申报,特别是第二种、第三种荣誉的申报。一般来讲,第二、三种荣誉对企业的影响更大些。
荣誉具有累积效应。在已获得荣誉基础上,可获得更多荣誉、更大荣誉或重要荣誉。企业应注重累计荣誉的申报工作。
(6)荣誉利用管理
荣誉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每一次荣誉的申报,都是对企业的一次宣传;每一个荣誉的获得,都是对企业形象的再次塑造和提升。因此,荣誉的申报和获得,具有广告效应。也就是说,荣誉的申报过程,就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效果类似于社会上各种炒作产生的宣传效果,但仅为正面效果。
利用荣誉获取资质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企业要合法经营,需要取得各种资质。目前很多种资质需要各种荣誉做支撑才能够取得,特别是资质的升级更是如此。
利用荣誉获得订单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具备某些荣誉,获得客户青睐,可直接获取订单。在很多项目招标中,某些荣誉是作为投标资格限制或评标加分项,因此,没有这些荣誉,就没有资格投标或参加投标以失败告终。
利用荣誉优化职能管理也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荣誉管理规范后,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在开展干部选拔、人才选拔、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均可利用荣誉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弄虚作假,体现公平、公正,使管理职能更有效发挥。
6、几点建议
(1)提高对荣誉管理的认识
企业必须对荣誉及其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荣誉的支持;其次,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荣誉和个人荣誉需要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充分利用;第三,荣誉的申报应变被动为主动,有选择、有计划。
(2)开展系统化的荣誉管理
建立企业荣誉管理信息系统。把企业及其所属单位获得的所有荣誉、企业员工获得的重要荣誉(注:各企业可自己定义何谓重要荣誉)纳入管理系统,荣誉信息统一管理,荣誉实物分类管理和保管。
(3)有计划地进行荣誉开发
企业应注重荣誉申报信息的收集,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荣誉的申报。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进行荣誉开发。比如本企业缺大师,应按照大师评审标准中对荣誉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育和申报;缺某个资质,应按照该资质评审标准中对荣誉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育和申报。总之,就是缺什么荣誉,有计划地补什么荣誉,增强荣誉申报的计划性和超前性。
(4)设置荣誉管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