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个人数学学习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 教学工作,一丝不苟
(一)搞好备课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抓好教学过程
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习书本知识阶段,由于学生一周一节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差大,我通过对比总结,把原来在教室内上一节理论课,再从微机房上一至两节实践课,改为全部在微机室上课,四十五分钟时间,基本按“讲—练—讲—练—总结”这个模式,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教师主机边讲边操作演示,把每一个知识点视难易程度,进行一至二遍讲解和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15分钟左右,接着教师利用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重点进行第二次讲解,之后学生再练习10至15分钟,最后5分钟时间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把所学知识点系统起来。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安排。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三、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四、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个学期来,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学生的努力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如今年在山东省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评比中,我校学生作品分获省二、三等奖。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在课外,学生很少能接触电脑,很难发现、培养尖子学生;其次是信息技术课正处在改革阶段,信息技术等级考与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如何衔接?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很快都能得到解决。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2012年信息技术教学个人总结】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公路交通部门工作个人总结
三下乡服务队优秀个人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之个人总结
2012年公司员工工作个人总结
大四学生申请奖学金个人总结
2012年城建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篇2
篇3
在卡单最紧张的一天是第一次坐到前台正式接待客户,登帐、填单子、收费每一步都要认真细致,但是当天客户来的非常多,对还不熟练的我来说,简直有点力不从心,虽然很认真的去做,还是出了好多错误,幸亏有师傅帮忙善后,才不致于有太大损失, 这一天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业务熟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稳重的重要性从这里开始发掘!
每一天都在接触着形形的客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热情而且宽容的,但是也有一些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客户,他们要求特别苛刻,一不小心就把他们的得罪了,这些人真是让人疲于应付,但是你还是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继续为他们耐心服务,这种情况还是为我们上了实实在在的一堂余人交流课!交流真的是一门艺术,幸亏自己明白的不是太晚!
篇4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
1.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
2.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3.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
4.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5.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6.书写实习报告。
三、具体如下
1.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2.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3.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4.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5.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6.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
1、对连接自动控制电路实习的感受。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连接电路。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门新的学问,既是一种挑战,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这个实习是我最感兴趣的实习,因为从小我就喜欢组装和拆卸。总结这个实习,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十分的粗心。刚开始检测电器元件的时候,由于粗心,竟然将已损坏的元件误检测成为正常元件,结果导致我又重新连接线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连接元件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计划好元件之间的连接,导致接线在电路板上长距离绕行,既浪费了材料,又使电路板面显得凌乱。但值得欣慰的是,我连接的线路的接线头达到了老师讲解时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标准。在这个实习环节中,我明白了细心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十分的不足,缺乏锻炼,在这种情形下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努力的将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着重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面对以后的工作时有一定的底气与信心。
2、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3、对中间继电器的认识。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器(即开关)。它上面是常闭触点,下面是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后,利用电磁力使上面常闭触点分开,下面常开触点闭合。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五、实践总结
1、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控制电路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元件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把连接好的接线又弄断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最后,特别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2、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连接和组装,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的电工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3、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4、对电工技术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控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连接电器元件的技巧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工技术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六、实践建议
篇5
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院领导的安排,要我在会上作一个发言,这是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可我感到心中有愧的是,工作做的还不够,距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有一定距离,我也没有什么成绩好说的,更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我就谈点个人体会和感受,权当抛砖引玉:
一、加强业务学习。我于2002年10月正式作为一名书记员进入法院工作,到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在我刚进入法院工作时,对书记员工作不是很了解,通过院里的培训、老书记员带领及自己的努力学习下让我很快了解到这份工作的性质及内容。书记员工作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法定诉讼程序,完成审判任务,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等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书记员职责履行得好坏,对能否如实反映整个审判活动的情况,对案件能否准确、合法、及时地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书记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审判工作。同时,书记员工作也很琐碎,比较繁杂,正是基于对此的认识,我在工作中格外注意细节方面的问题,因为我知道在书记员的工作内容中一方面主要处理程序法上面的事务,任何一个案件的审理,无论在实体法上审判员处理的如何好,只要诉讼程序出了错,那就会被发回重审,而之前所做的大量工作就会白费。所以平时我比较注重对诉讼法的学习,工作中尽量做到认真、仔细,特别是对当事人的送达、期间等方面比较关注,就2005而言,由我担任书记员的案件共件,目前没有一个案件在程序上出错。而另一方面,书记员的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开庭时的记录工作,就我个人的工作习惯而言,每次开庭记录的前一天,我会到审判员处翻阅案件卷宗材料,这不仅是为了再次检查诉讼材料送达的情况,确认庭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也是为了熟悉案情,了解当事双方争议的问题,让自己能在开庭记录时做到快速总结、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快、准、精的记录庭审情况。
二、提高自身修养。书记员的工作职责中第一条就是办理庭前准备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而案件开庭前事务性工作会与许多当事人接触。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感受到法院在很多群众眼里是个神圣的地方,他们对法院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在法院得到解决,同时也了解到很多群众对法律程序了解不多,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有时会遇到不是很了解法律的程序或是对立情绪很重的当事人,此时,我就会耐心的给他们解释民事诉讼中相应的法律程序,热情的接待他们,告知他们享有的权利、义务。虽然我不是法官,但我作为法院的一名书记员、一名党员在工作时、在面对当事人时,我代表的是青羊区法院,我的所言所行也影响到当事人对我们法院的印象,因此我认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工作时应以较好的修养、热情的态度来面对当事人,我希望能让他们在与我们的接触中感受到法院是个能让群众信任的地方。
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较高的工作效率。在今年7月中下旬院里一批老书记员离开后,庭里领导安排我跟着三名审判员进行工作,当时每天一上班就要开庭,根本没有时间处理新收案件的送达等各种事务性工作,为了保证每个案件不违反程序法,那时我常常加班处理案件,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各种法律文书。同时在院里1至3季度的工作考核中我均达到了院里的要求,案件的归档工作也完成的较好,前三季度的案件均按时送到档案室且无不合要求的卷宗退回。我认为书记员的工作多而繁琐,从案件的庭前准备、庭审记录到卷宗的归档均是书记员来完成,如果没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效率就很容易出错,而一旦出错就会是违法的行为。我作为法院的工作人员更应依法办事。
我只是法院书记员中普通的一名,比我优秀的书记员也有很多,今天很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说说自己的工作体会,在过去三年的书记员工作中我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赢得鲜花和掌声,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自己的工作,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篇6
篇7
这学期主要的工作主要包括在三个方面:一是担任九年级共4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二是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运用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工作,三是学校相关文件资料的打印及各项数据的录入、核算等。
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继续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小组长,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各班每个组在上课时都能相互配合,共同遵守微机室的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除及时认真地做收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刻录外,配合教务处为教师运用资源做好配套服务,如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调试、接收设备的维护、资源的浏览和整理等,同时认真做好各项记载。
在设备维护方面,本学期本人对学校的微机进行了检修、保养,力求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业务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为此,我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及信息技术教学等资料,学习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争取机会听评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使自己向一名科研型教师看齐。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本人在大量收集别人优秀设计、优秀架构,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有限的时间建成学校网站和个人教学博客,以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方便学生与我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积累和总结,本学期我被评为优秀教师。
篇8
一、利用回顾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回顾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课堂总结方法,利用回顾法引导学生反观课堂所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总结过程中查漏补缺。
首先,利用知识回顾法实施课堂总结。知识回顾,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小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归纳与概括新知识,梳理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明确数学课堂的学习重点,促进学生巩固记忆,强化理解。在知识回顾活动中,教师一般会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节课都学了什么知识?”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快速回顾知识点。
如在讲解“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总结中说一说自己对于“倍”这个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小学阶段,教师会利用多种实例帮助小学生简化数学概念,在总结环节,有学生说:“在课堂中,老师掌握了两根胡萝卜和三组两根水萝卜的图片,水萝卜的概数就是胡萝卜概数的两倍。”m然小学生没能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总结知识点,但这样的回顾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同时也证明学生真正理解了“倍”的数学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总结环节一起尝试用抽象语言去回顾数学知识,促进小学生逐渐养成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利用过程回顾法优化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在课堂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中新知的探究过程,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结束关头理清个人思路,检验个人数学学习成果。重视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鼓励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利用鼓励法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总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学习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与概念具有抽象性,很多小学生会产生负面学习情绪,甚至产生厌学与弃学思想。要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保持下去,教师要利用课堂总结的机会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学习情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一位学生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尽相同的困难。利用鼓励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在于让教师在学生心理脆弱时给予其必要的鼓励与支撑,燃起学生的斗志,促进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
如讲解“小数乘法”知识时,一些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越学越烦躁。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要利用鼓励式的方法与鼓励式的语言,组织大家一起解决难题。让已经理解的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思路,以学生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课堂总结,有益于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当有小学生说:“我是这样记的,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点去掉,按整数乘法算。两位乘数的小数点后共有几位数,就在乘积从右向左数几位,将小数点放在那个位置就可以。”小学生说出的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有利于小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难题。在总结环节,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说出疑问,发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升。
三、利用游戏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游戏活动对小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利用游戏活动优化课堂总结环节,不仅能够唤醒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还能让小学生对未来的数学课堂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游戏回顾所学知识点,也可以利用游戏帮助学生消化重难点知识,将寓教于乐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与传统的总结方法相比,游戏总结法的趣味性更强,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在讲解“百分数”时,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是本部分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环节,先与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方法,再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综合实力平均的竞赛小组,每一个小组轮流派出代表参赛。在参赛前,小组内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各小组同参赛者一起到黑板上完成教师预设的题目,每人三道题。教师要为学生规定时间,三道题最多用时一分钟。哪一个小组所用题目正确率最高,哪一个小组取得胜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有效方法,而应用则是检验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利用游戏活动,给小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总结兴趣,还能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发现个人漏洞,为了在游戏中取胜快速弥补,于小组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篇9
我们常把数学比作“思维体操”,有效的数学课堂必然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体操房”.学生卓越的思维品质也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所以,一堂优质的数学课,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经历深刻思维活动后的愉悦和经验的成长.但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要素不是数学本身的定理和法则,而是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数学课堂要融入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一定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由此不仅能体验由此及彼的、由浅入深的数学推演的过程.同时也能增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内容,当然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最好时机.这时,教师注重引入数学建模的意识,这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日后的素养提升无疑是会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教学设计
江苏省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简称“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应用方程解决问题”有这样一道例题: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比计划多了9个;如果每人做4个,那么比计划少了15个.问:小组成员共有多少名?他们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
在讲解这道例题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同伴讨论,发现实际共做“中国结”数量A与每个学生所做“中国结”个数B、小组人数C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用代数式及其变形式来表示三者关系.即实际所做个数A=每人所做个数B×小组人数C;小组人数C= 实际共做个数A 每个人所做个数B
.接下来按照下面四个步骤解决问题.
第一步,引导学生审题并提问该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分析数据.
第二步,提问学生应该设什么未知量为未知数.学生回答:“设小组人数为x”.
第三步,完善表格.
第四步,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学生在片刻的思考后发现两种情况下计划所做中国结数量不变,于是不难列出方程5x-9=4x+15,并顺利解答.
基于学生已经获得的经验,师生小结后,换个情境,给出“邮票”问题:“某班举行了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张数比每人4张多14张,比每人5张少26张,问:(1)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展出的邮票共有多少张?”
解题前还是让学生找邮票总张数A与每人分得邮票数B、人数C之间的关系.即人数C= 邮票总张数A 每人分得邮票数B .设班级人数为x人,抓住邮票数量不变列出方程顺利解答.
在此基础上,再换情境.一是某汽车对运送一批货物,每辆汽车装4吨还剩下8吨未装,每辆汽车装4.5吨就恰好装完,该车队运送货物的汽车共有多少辆?二是某班同学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六人,这样比原来增加了2组,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三是一个邮递员骑自行车在规定时间内把特快专递送到单位.他每小时行15千米,可以早到24分钟,如果每小时行12千米,就要迟到15分钟.原定的时间是多少?他去的单位有多远?
通过改变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学生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逐步发现解决这类问题,就是找A、B、C所对应的项目,而A、B、C三者关系不会因问题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举一反三的总结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再为复杂的问题情境,学生也就知道用什么方式去思考问题.
当学生如获至宝心情愉悦时,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我们用现在方法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回到“中国结”问题上来,引导学生设计划中国结数量为y个,根据变形公式:小组人数C= 实际共做个数A 每个人所做个数B ,也能抓住小组人数不变这个量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接着让学生把刚才讨论过的不同情境的问题,用现在的新方法也重新做做,全面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二、教学反思
初一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太强,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经验出发,积极诱导学生思维活动,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落到实处,融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问题设置要基于学生经验
学生进入课堂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反应在数学学习中就是一些“前概念”.正确的前概念,有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错误的前概念会干扰当前的学习.教学的起点就是利用可能存在的前概念设计问题,问题来自学生的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互助,寻求到解决方法,产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问题质量高低.高质量的问题一是要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符,设问要有一定的难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不能在思维上跳跃太大,以免造成学生作答跟不上思维的“节奏”.不能只面向个别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本课的教学方案设计,一方面引入学生熟悉的多种生活场景,作为问题生成的背景.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熟练掌握一种较为简洁的方法,当学生觉得能够比较轻松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二种有一定思维难度的解法,显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思维训练要有深度
数学课堂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课堂思维的训练切记“碎片化”.本课教案的设计,首先,通过一种方法解决不同场景的实际问题,在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刻性的同时,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培养.其次,再从一种方法过渡到另一种解决同类问题,思维的广阔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思维品质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数学被称作“思维体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这对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品质有积极的意义.做这样的设计,虽然学习内容没有增加,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更加复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这也是优化这堂课的根本目的所在.
3.课堂学习要有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初中数学学习,难度、要求与小学学习比较,明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只靠教师的循循善诱是不够的,关键还得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与获取成功后的欣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在本课的设计方案中,先是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场景的同一类问题.一些学习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能体会到“一把钥匙开几扇门”的快乐.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可以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发现一些规律性的方法,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一句话,教师的重要工作就要有意识地通过搭建数学建模这一平台,帮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训练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果.
篇10
一、文科生学习的现状
高中的数学课对于文科生来说是非常难熬的,因为他们大多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加之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使得他们课下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和复习,致使上数学课犹如听天书一般。因为听不懂,又不看书复习,所以很多文科生在数学课上就容易干一些与数学学习无关的事,特别是在数学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但是这样学习的效率特别低,不仅使得其他的科目没有什么提高,而且使得他们的数学更加的差。因为数学成绩差,有些文科学生就会产生放弃学习数学的想法。有的干脆不再学习数学,只学习其它的科目,妄想在高考中通过其他科目的成绩上的优势来弥补数学的成绩上的不足。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因为在高中的学习中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在数学学习上遇到的一点困难就产生放弃数学学习的想法。
二、文科生数学兴趣缺失的原因
在文科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致使文科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缺失有很多原因。
首先,文科生从心里上就对数学的学习有抵触的心里。在他们看来,由于自己学的是文科,与理科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把文科学好,理科学的好不好并不重要。再加上,由于文科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使得文科生在数学学习上力不从心,致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畏惧甚至厌恶。
其次,由于在高中,大家的学习氛围比较紧张,课业繁重,特别是文科生,他们有太多的书要背,有太多的题要做,有太多的知识点要掌握,根本就不敢分给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学习的多一点的时间,导致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消化掌握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自己越来没信心学好数学。
另外,由于一些数学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一会儿在讲这个定理,一会儿又讲到另外一个定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都还没弄懂,就讲到下一题了,搞得学生一头雾水。文科生本来要记的知识就多,这样不经归纳总结的知识点会使他们越学越迷糊,越来越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学习当然也提不起兴趣了。
三、提高文科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如何提高文科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多方面着手来改善这一不良的局面。
(一)树立文科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
由于文科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我们应当从心理上开始着手改变,要增强文科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对于文科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足,老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对于文科生给予相应的鼓励。不要让他们以为是因为自己头脑不好使,才使得数学学不好,只要能进入高中学习就说明你智力并不差,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自己的数学学不好只是一时的,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要勇敢面对,不要一见难题就退缩。打消在数学学习中的消极心理,树立数学学习中的信心才更为重要。
(二)积极的引导文科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
由于文科生的感情较为细腻,因此,老师在于文科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对文科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不懂就问,在数学的学习上对他们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对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同时,应当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进行沟通和鼓励,对于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要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文科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刻苦转研,不要轻易说放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而且要培养他们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课后进行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他们增加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总之,要认识到文科生学习的现状,并积极的进行转换,提高文科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大部分的文科生最头痛的一门学科,而且数学还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文科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文科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要坚决的抵制,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迎难而上,而不是一味的回避困难,只有自己树立不畏艰难困苦的决心才能使数学的学习更加的容易,才能培养自己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要对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课下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正对每个人的特点,对于学习方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进行改善。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文科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只要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会使他们变得积极开朗,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数学方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11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扩大参与面,通过抽象的知识理论与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来激活思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主动建构。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单位“1”,不但让学生折“小船”和“小羊”,还开展了“课堂活动”的教学。①放4颗玻璃球,(甲拿走一份)师:你拿走了几颗?一份是这堆玻璃球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这堆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②一堆玻璃球有8颗们、16颗呢?
2、挖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小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挖掘出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学生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可以引导去商场购物,购买几种商品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在购物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3、全面引入数学开放题,实施个性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引入开放题,不但能兼顾“慢生”和“优秀生”,更能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个性,优化解题策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形成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进入数学王国的“钥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会大大增强,他们就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交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关键。
1、教会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2、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把学习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出示这样一道补充应用题:“五年级有女生9人,男生18人。”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思考之后提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好几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3、重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操作、实践中发现新知
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动手操作为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动手操作实践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转一转,移一移,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等形式的操作实践活动,从活动中获取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弃伪存真地辩论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指导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而推出其公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好的学习习惯不但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 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为此,我从学习的整个过程入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课前要预习,划出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带着问题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做题时要细心、认真;课后要复习、总结。
篇12
一、培养多元化思维,强调一题多解
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社会失去数学将会无法前行。数学锻炼的是人们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培养的是多元化的思维,让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遇到的一切事情,促进人们的综合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每一个人都有开发的空间,而数学教学正是开发学生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数学的特点,通过多元化、多角度的思考,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解题,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数学学习中,探索出学习的奥秘与乐趣,充分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例如,某水泥厂,去年生产的水泥达到30000吨,今年一月到五月的总产量等于去年一年的产量,以此计算,水泥厂今年比去年多增产多少,以百分比表示?
第一种解法:预计今年产水泥量大约为:30000÷5×12=72000,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增产量:(72000-30000)÷30000=140%。
第二种解法:设去年每月的产水量为1,去年的总产量为12,那么今年1~5月的水泥产量应当为12,所以今年的水泥产量就是12÷5×12,因此增加比值就是(12÷5×12-12)÷12=140%。
此题的解法不仅如此,这里只提这两种。一题多解的思维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考领域与思维空间。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还能够揭示相关的规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智力、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目的。
二、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发现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总结与发现,提高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时,需要讲解相关的公式,让学生知道表面积是由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构成的,此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想圆面积计算公式和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讨论与实践操作得出结果,一个圆如果平均分成若干部分,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应当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而宽就是底面圆半径。由此就能够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与比较
小学的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与多元化解题方向,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利用不同的思维进行解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在某一领域,针对某一个问题,利用类比的思想作为解题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例如,利用类比性思维进行解题,“某工厂,男性工人的实际人数比女性工人的实际人数多四分之一”,需要学生依据此句子进行联想,改变此句的叙述方式,但是不改变句子内容,最终形成新的数量关系句。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与分析,得出很多种不同的说法:1.男性工人的人数是女性工人人数的四分之五;2.男性工人的人数女性工人的人数之间能够形成5∶4的比例关系;3.某工厂,女工人数与男工人数之间的比值是4∶5;4.某工厂,女工实际人数是男工实际人数的五分之四;5.某工厂,男工的实际人数占全场实际总人数的九分之五;6.某工厂,女工实际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九分之四;7.某工厂,女工实际人数比男工实际人数少了五分之一。类似于这样表述还有很多,由此能够锻炼学生的类比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表达同一种思想,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通过典型的数学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当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树立开拓进取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发展,实现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
篇13
用数学学习档案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数学过程,可以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学生在收集学习数学记录的过程中,会看到自己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知识,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怎样就是好的,怎样就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久而久之,这种对优劣的判断能力会指导孩子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自我充实、自我完善,逐渐树立自信心。
在建立数学学习档案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了一方自我展示区域,供学生办个人数学学习记录展览,如开办“×××个人数学学习成长足迹展”,或“×××学习档案展”等。任何一名同学只要提前向老师提出申请,都可运用那块区域,所展出的学习记录可由自己或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之下设计完成。
2.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二次评价或延迟判断是保护学生学习信心和热情的有效手段。
二、过程评价的“五个关注”
关注过程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过程评价应从第一学期开始,关注全面,关注全程。过程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