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供货商考察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7月18日,沃尔玛购物广场哈尔滨店开业,这是在中国第20家分店。
9月19日,总投资1800万美元、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沃尔玛昆明集大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昆明的第三家店,也是在中国开设的第21家分店。
9月下旬,沃尔玛购物广场深圳园岭分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2家店。
12月12日,沃尔玛长春山姆会员店正式开业,,这是在中国的第23家分店。
12月19日,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家社区店深圳南山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深圳的第9家店,也是在中国的第24家店
12月25日,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5家店长春银座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长春的第二家店,距第一家店开业时间只有10多天。
在今年新开的7家店中,社区店是沃尔玛在中国的首次尝试,另外有四家是购物广场,一家是山姆会员店。至此,到2002年底,沃尔玛已在中国开设了25家分店,在25家店中,其中19家是购物广场(深圳6家、东莞1家、昆明2家、大连2家、汕头1家、福州2家、厦门2家、沈阳1家、哈尔滨1家,长春1家)、4家山姆会员店(深圳、福州、昆明、长春)、2家社区店(深圳2家)。沃尔玛的扩张其实一直显得比较低调,以致笔者在沃尔玛中国网站上竟然无法查找到沃尔玛中国各分店正确的开业时间,有关沃尔玛的新闻也只有十余条。
虽然沃尔玛在今年开店数量只有五家,但传出将开业或在建的或有意向的店却遍及全国各大重点城市,更重要的是携手大连万达,宣称要入驻万达在各地兴建的万达商业广场。沃尔玛高层官员也透露,2003年底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要达到44家,也就是说在一年内要开20家左右店,相当于自19696年进入中国后过去六年的开店数量。
以下是传出将开业的或在建的或有意向的店:
天津:选址初定,拟开两家
长春:银座店将开业,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在建。
南京:沃尔玛已经和万达签订了相关协议。根据总体规划,南京万达购物广场总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二、三层就是沃尔玛的大型零售店。
北京:石景山山姆会员店明年春季开业,据悉还将再开3家购物广场
常州:沃尔玛商场已在市中心破土动工
上海:10月9日,沃尔玛中国公司与中信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合资组建“华东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同时宣布并成立全球采办上海分部,大连万达在上海的万达商业广场也已动工,但沃尔玛在上海的选址及开店计划却一直扑朔迷离, 据上海市商委一位官员透露,沃尔玛可能在上海会开5家店。,
沈阳:10月30日,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开工,沃尔玛、大洋百货等将入驻。
海口:11月初传来消息,沃尔玛在中国的第31家分店将选择在海口的秀英港开设。
广州:沃尔玛意欲进驻万博中心,预计明年初万博中心将会试营业。
贵阳:7月中旬,沃尔玛实地考察了贵阳,已经正式向总部递交了实地考察报告。
南昌:7月8日,投资3亿元的南昌沃尔玛-万达购物广场正式破土动工。
武汉:据武汉官员证实,全球500强老大“沃尔玛”,已正式签约“武汉万达商业广场”,入驻经营该广场一家8层高的主体店。
长沙:7月27日,长沙万达商业广场举动开工仪式,也传出沃尔玛要入驻。
成都:7月,沃尔玛中国副总裁李成杰考察成都时表示“拟在成都发展两个项目”。
青岛:6月29日,青岛万达购物广场举行奠基仪式,沃尔玛将入驻。
重庆:据重庆媒体报道,沃尔玛将于今年9月在九龙广场开建“山姆会员店”(但到现在为止还没开),另计划在渝中区、九龙坡、沙坪坝开办三家大卖场,明年将陆续开业
济南:万达商业广场在建设中,据称沃尔玛也将入驻。
新疆:4月传出,沃尔玛将与新疆天地集团联合在乌鲁木齐打造“七一超市”。
杭州:也传出沃尔玛要杀入。
另外据悉,沃尔玛还对西安、南宁等西部城市进行了考察和选址。
综合以上消息,沃尔玛在中国将开业或有意向的店达到30多家,沃尔玛开店的区域也已突破以深圳、厦门、福州、东莞等城市为核心的华南市场,以昆明为核心的西南市场逐步扩大到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以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东北区初具规模,随着北京、天津、武汉、上海等城市的相继布点,华北、华中市场也初显雏形。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已全面展开,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2003年将是沃尔玛这头巨狮真正“发威”的时候。
除了开店外,沃尔玛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据悉,2001沃尔玛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在中国采购超过100亿美元的商品并出口,预计今年沃尔玛在华采购额将超过12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沃尔玛每年会采购250亿到300亿美元。巨大的采购蛋糕也诱惑着各地政府,各地政府都极力邀请沃尔玛去开店,希望通过沃尔玛这个渠道能带动当地产品的销售,并因此给予种种优惠政策和条件承诺,“与政府的亲密关系”对沃尔玛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而与此相反,另一大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却不断遭遇“被整改”,继去年开店违规外,今后又被迫转让30%股权,更因收取进场费不断被媒体暴光。
二、与供货商的亲密合作关系,供应链体系的日益完善。在今年,沃尔玛将全球采购办从香港迁到了深圳,10月又在上海成立采购分部,在武汉也传出将建物流中心。同时由于它宣称不收“进场费”,更是在供货商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对于供货商来说,希望能挤进沃尔玛卖场,不仅因为是它不收进场费,也不仅是因为它能带动自身产品的销售,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因为沃尔玛能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分享沃尔玛的信息系统等。鉴于沃尔玛和供货商的良好合作关系,有专家提醒:“国内企业需要引起重视的不是沃尔玛在哪里开店,开设多少门店,来自沃尔玛的最大威胁会出现在供应链上”。搞好与供货商的关系,对于增强沃尔玛的竞争力和其今后进一步发展都奠定了基础。
篇2
Key words: tender bidding case;bidding control points
中图分类号:F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174-02
0 引言
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单位(下称项目单位)拟对该工程中甲方采购供应的材料部分(含塑钢窗供货安装工程)拟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自行组织招标,初始意向为塑钢窗供货安装、入户门制作安装、卫生洁具采购安装工程三项综合采购招标,拟选择一家中标单位。
经对招标文件初审,因三项因产品类型性质不同,且因塑钢窗工程供货安装工程涉及到施工资质及成活要求,同时能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的投标人较少,故建议拆分成三个分项,通过一次招标采购活动办理。该项目单位经过修改招标文件有关要求,本项综合采购招标更改为仅塑钢窗供货安装招标。
该招标文件中对塑钢窗的材质采购要求标准及报价要求为“塑钢窗为蓝灰色塑钢框料,明框,玻璃型号为低辐射中空玻璃窗5+9A+5,门窗产品要求(海螺)品牌。塑钢为88系列。门窗拦标价均为307元/m2(含制作、安装、运输、成品货到达工地、含配件、锁具等成活价)”,择日开标,经百分制综合评审,某报价306元/m2的投标人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1 案例分析
经调查研究,该招标案例工程存在以下缺陷或弊端:
1.1 招标前期策划不合理。综合采购选中一家中标的意向不合理,没有考虑资质资格要求的匹配性,主要是混淆专业分包工程的性质和材料采购的性质,不确定选择的是供货商还是专业承包队伍。
1.2 招标工作安排整体计划性欠缺。没有根据整体工程施工计划节点要求提前准备,导致本次招标活动时间安排紧迫(工程在等待),自报审时间至开标时间仅3日,且从发标到开标时间没有严格遵守招投标法相关不少于20天规定,有关标的技术标准和价格标准没有匹配性复审。
1.3 采用的是邀请招标非公开招标,没有在指定媒体上公开公告,消息的广度不够,投标单位数量太少不具有竞争性。项目单位称本项目曾邀请过有关单位,但投标人因价格低,不愿参加,本次为调整价格后第二次邀请。
1.4 招标文件审核中米组价未经专业人员比较测算审定。招标控制价依据为上报的考察价格报告中批复的内部预算综合平米控制价,而非相关预算编制依据和规定做完整预算结合市场考察分项报价资料综合测算确定的。
1.5 对投标文件报表格式没有设置固定表格样式,造成投标结果以综合平米单价的形式报的模糊,无详细的相应分项报价。将对后期施工过程中的退换或尾留单项核价、质保零星物件价格参考确定等工作带来不利。
1.6 招标图纸表达的技术标准没有事先复核。中标后,招标图纸中对塑钢窗玻璃的标准两处表达不一致,经复审关键材料标准“玻璃型号为低辐射中空玻璃窗5+9A+5”为设计错误项。此时投标人认为如做低辐射中空玻璃窗5+9A+5需要增加相关的镀膜费用大约40-70元/平米,否则不能应标,招标人陷入被动。
1.7 考察行为计划完备性欠佳和目标实施有偏差。一般情况下招标人对投标人应做详细调查了解,对其生产、供货等履约能力及同期业绩参考价格等情况调查了解后方可进行邀请。但本次对投标三家均未进行考察,曾经提供的考察报告仅为对塑钢窗专营实体店面考察确定307元/平米控制价的报批报告。在对塑钢窗专营实体店面进行考察材料之前,缺少完整详细计划和考察调研格式书面文件。店面零星工程制安和批量工程采购没有体现报价优势区别。
2 对策和建议
以上案例虽然具有个例特点,但招标运作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故建议企业自行招标中,应重视以下管控要点:
2.1 招标前期策划。应充分考虑资质资格要求的匹配性,不应混淆专业分包工程的性质和材料采购的性质,明确选择的是供货商还是专业承包队伍。策划中应根据标的所需资质资格要求不同,合理拟定和构想中标单位个数结果,是否能够兼投兼中等问题。
2.2 招标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有序进行。主要根据总体工程施工计划节点要求提前准备,避免招标活动时间安排紧迫(工程在等待),适当放宽报审复核准备时间,有关标的技术标准和价格标准对应匹配性复审,从发标到开标时间应严格遵守招投标法相关不少于20天规定。避免中标后有异议和发生变更。
2.3 采用公开招标,在指定媒体上公告,增加竞争性。如公开公告后,投标人参与愿望低,不够3家时,可考虑延长一次报名时间,仍缺少投标人参加的,凭有关信息报名资料登记情况报请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调价或变更材料标准,进行第二次招标活动。但前提是有关书面来往答复的相关资料能证明曾做过类似邀请。企业自行招标有关管理实施细则中应予以明确要求规定竞标力不足时须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或信息平台来往资料证明。
2.4 招标文件审核中米控制价须经专业人员比较测算审定。不能将综合测算的内部预算价,作为招标控制价格。招标控制价应按照相关预算编制依据和规定做完整预算结合市场考察分项报价资料综合测算确定,才可。
2.5 对投标文件报表格式应设置固定投标表格样式,引导投标结果详细的相应分项报价。方便将对后期施工过程中的退换或尾留单项核价、质保零星物件价格参考确定等工作管理使用。
2.6 招标图纸表达的技术标准应先复核,准确表达,以免造成招标结果因标准变化大产生纠纷,招标人陷入被动。
2.7 考察应制定完备的计划,设定固定的表格格式,对不同材料标准有不同的表列明示区别,并对数量大的工程材料采购安装区别零星材料采购安装应有价格优势与否做出表格让考察对象给予填报,并注意被考察对象的签章。无论对塑钢窗专营实体店面进行考察还是对参加的投标单位考察,都需要形成有考察人签字的报告材料,供评标参考。
2.8 企业(公司)层面应明确不同类别招标管理部门或设立招标委员会,配备相应专业管理人员。建议“有关部门或招标委员会”应该明确。为避免招标委员会形同虚设,应有相应的运作流程和审批细则要求。避免报审无门。
2.9 企业制定的招标细则,对不同类型如工程施工类、服务咨询类、设备材料采购类,应做到分工合理,标准明确,分合有致。即对一个建设项目应设有统一汇总登记管理的单位或部门台账,自项目之初至项目结束,及时登记管理各类招标项目,关注项目投资预算分项招标工作执行情况。
2.10 加强对招标采购人员进行培训,并注意对多种招标方式研讨和运用。比如竞争性谈判方式在招标中的应用。即不集中投标人到场开标,而采用一对一逐家进行谈判,另一家不知道上家的谈判报价让利幅度和原则。此种方式建议应适用于国家有关采购要求规定。非国有资金独资或控股的招标人可采用。但应注意谈判前事先进行详细的调研测算和了解市场行情的底限和高限,熟知合理的幅度区间,并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参加谈判组成员专业性高,并有一定的谈判技巧,对商议确定的原则性的要求心中有数。
3 结语
经过对某工程项目自行招标组织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弊端分析,不断总结并提出相应解决的策略和办法,对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对国有投资项目的运作更应注意合法合规性,并同时招标能真正的满足项目需要,带来积极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志生,付冬云.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M].(ISBN:9787111316466).
[2]郝永池,刘健娜.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M].(ISBN:9787564050016).
篇3
“对标就是对照目标‘量尺子’、认清差距,自上而下传递压力;就是对照标杆‘照镜子’、查找问题,由点及面汇聚力量。”张胜健说,“公司党组要求我们瞄准行业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打造‘南烟制造’品牌,并提出了16项具体的对标指标。”
围绕这一目标,卷烟厂确立了“创建以‘南烟制造’为特色的优秀卷烟工厂”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争创行业同类企业先进水平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以制造力为核心,着力提升品牌制造能力;以组织力和执行力为保障,不断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创新力和文化力为动力,实现持续的管理创新,营造和谐共赢的文化氛围。
在此基础上,卷烟厂进一步分解二级、三级、四级指标,构建了系统的对标管理指标体系。对照每一项指标,他们认真分析指标差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学习、借鉴、改善等活动。
“在成本控制对标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管理在效率、规范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对项目管理进行了集中管理,由项目办组织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和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实行委员责任制,分别审核所负责的项目实施环节,然后再集中会签。”该厂项目办主任王为民介绍说,“一年下来,成效明显。集中监管模式减少了审批环节和时间,提高了效率;集中资源也使我们的还价能力明显提升,供货商的选择余地更大了。”
善用“他山之石”
随着对标氛围的日渐浓厚,卷烟厂干部职工都利用工作交流、外出学习的机会,主动寻找标杆,加强对标学习。现在,每位外出学习、交流的员工回厂后,都会提交一份考察报告,内容就是“所去单位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班组管理是我们加强基层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去年,我们与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示范班组----江铃集团的‘袁政海班组’进行对标,他们的高素质的背后,是‘做事先做人,敬业先精业’的浓厚氛围。这一点,我们每位班组长都深有感触。”人力资源科科长赵长军谈起班组建设感慨地说。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卷包车间电工班班长付赣文说,“这是当前我们班组中很多职工都缺乏的。”
在与一些班组管理先进单位对标后,该厂在班组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启动“车间管理效能年”活动,提升车间、班组的自主管理能力;成立班委会,提高班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成立班组长协会,定期进行班组管理交流;开展“师带徒”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班组整体素质;完善班前会标准,搭建班组管理的沟通平台;开展创建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班组”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在注重外部对标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内部对标。”6s管理推行办主任付曲鹏说,“去年我们举办了班前会竞赛,并组织现场观摩,引导各班组向全厂标杆----制丝车间班组对标。”
此外,设备科的“看板管理”、物资管理科的“科室二次分配”等卓有成效的做法,也成为其他部门对标学习的内容。
赋予工作新内涵
“对标管理不是简单模仿、照搬照抄。”张胜健多次在对标例会上强调,“它为我们有效解决问题提供了新思维,为提高工作水平提供了新手段,赋予了工作新的内涵。借助对标管理,我们要重新思考以往忽视的问题,确立更高的目标,找到新的突破方向。”
“过去我们材料消耗是月底汇总统计,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是每月分析,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处理。”卷包车间主任殷和文告诉笔者,“现在我们要求原料每批次消耗、辅料消耗和设备故障每周进行分析,对质量问题采取每日分析,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下一步,我们还要将成本分析细化到每天,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以前我们开展培训是‘大锅炒菜’,针对性不强。去年开始,我们启动了知识案例管理工作,有奖征集职工的管理心得、经验等,通过共享和传承,使职工的个人的隐形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显性资源,也获得了丰富的内训教材。”人力资源科科长赵长军对开展知识案例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感到很高兴。
篇4
一、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现状
工序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符合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预防次品的发生。
(一)人员
熔铸厂现有固定员工1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120多人。在熔铸厂,各生产工序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员为近三五年新进厂的年轻转业军人和工厂技校生,总体素质偏低,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走上工作岗位,责任心不强,加上多年以来抢产量抢分意识作祟,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富有经验的老师傅、老工人有的走上管理岗位,有的退休,特别是工厂内高级技师的匮乏使得熔铸厂在技术层面上面临断档的危险。
(二)工装设备
从产品制造过程看,主要的设备有:熔炼炉、静止炉、铸造机、均热炉、天车、铣床、刨床、测氢仪、光电光谱仪等。自投产以来,其熔炼铸造设备一直采用前苏联和国产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近几年经过改造翻新,炉子、铸造机等状况有明显好转,但依然不能满足高合金化、超负荷生产需求。
(三)原辅材料
熔铸厂生产所用原辅材料品种复杂、规格众多。原材料主要有原铝锭,铜、镁、锰、锌、钛、镍、铬等各种纯金属,Al-Zr、Al-V、Al-Si、Al-Fe等中间合金,铁、锰、铬等添加剂以及氟硼酸钾等;辅助材料主要有覆盖剂、熔剂、二氧化钛等。但原辅材料采购中对供方资格选择未进行严格的控制;原料管理部门内部废料管理不严,废料检查不彻底,保管时铸锭标识不清,混料严重。
(四)工艺技术和方法
熔铸厂工艺规程由技术质量部门严密控制。技术部门与各生产车间之间沟通乏力,文件没有及时转化为可供车间操作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在分管工艺的技术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在操作时往往无法准确控制各种合金的技术参数,只凭经验办事。
(五)测量
熔铸厂主要的检测控制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个熔炼铸造过程中各项工序质量控制参数(铸造温度、铸造速度、铸造水压、氢含量等)的在线检测以及铸锭表面质量检验,该部分工作由检查站负责;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铸锭化学成分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分析测试,该部分工作由化验车间和技术中心负责。但工艺技术人员、检查人员仅仅是走走过场,填填数据,先进的统计技术未能与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信息反馈不及时,产品质量不能得到及时改进。
(六)环境
熔铸厂环境要素的控制主要包括原料车间生产现场、熔铸车间的生产现场和成品现场的控制。在原料场,物料堆放杂乱、合金标识不清,一级、二级、三级废料未实行挂牌管理和分合金管理;在熔铸现场,铝渣与金属堆放一处,流盘、流槽、漏斗、铲子、渣刀随意摆放;成品料场,不同合金铸锭随意叠放。
通过现状分析发现熔铸厂在工序过程控制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进料把关不严;设备老化,铸造工艺参数控制不准;SPC技术未有效利用;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二、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改进措施
本部分将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各个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稳步提高熔铸厂产品质量。
(一)严把原料关,提高铸锭配料一次合格率
1.建立供货商资质档案,对原辅材料的采购进行控制
(1)对供方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对其质保能力进行一次复评,根据其供货产品质量、供货条件、交货及时性、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的好坏,由采购部门、技术质量部门、使用部门组成评审组,按绩效评定标准,评出优秀供方,提供《供方考察报告》,建立供应商资质档案[1]。
(2)货比三家。每项采购,尽可能的要求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信誉好的供货商,以期将因原料质量波动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2.建立完善的原辅料检验、保管制度
(1)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进入工厂时必须有供方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或复验合格证书,经工厂专职收料员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建立《金属材料进车间记录》台帐。
(2)在保管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出入库制度。中间合金、复化料实行“挂牌”和“标记”管理,并注明合金名称、炉号、熔次号等,严禁混料。
3.提高配料一次合格率
(1)配料计算员必须准确掌握现场各种原辅材料库存情况,以便合理选择炉料,进行配料计算,并作到配料计算所选用的炉料与现场相符,大小块炉料搭配使用。
(2)配料计算必须坚持互检制,认真审查熔炼铸造生产随行卡片。每一个熔次的炉料备齐到炉台后,配料班长必须到炉台按卡片内容逐一核查所备炉料,确认无误后在卡片上签字。
(二)加大设备改造力度,提高铸造工艺参数准确性
1.加大工装、设备改造力度
熔铸厂工装、设备老化成为制约工厂发展的一道屏障已是不争的事实。工厂领导应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各条生产线设备的大力改造,增强熔铸生产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合金材料。
(1)进行供流系统的改造。熔体流盘逐步采用进口流盘,特殊制品采用探伤专用漏斗,加强熔体在线保护,采用双级过滤装置和进口过滤板,设计制作新型结晶器等。
(2)进行在线装置的改造。改进现有除气装置石墨转子和保护管的材质,增大DDF、DFU除气率,提高熔体净化效果。
(3)优化铸造机系统。对3台铸造机进行智能化改造,增设2台自动液位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人机合一,实现对各种熔炼铸造参数的有效控制。
2.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确保工序控制过程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熔铸厂产品包括圆锭、方锭、管材等几百种不同规格的铸锭,而几乎每种规格、每种合金在熔炼铸造时都有着不同的操作规程、不同的工艺参数。这就需要参与每道工序的工人及技术人员熟悉每道工序的流程和参数,确保制造产品过程中每道工序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首先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办事,精心准备、精心操作。同时,技术及管理人员必须每天深入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各项工艺规程的执行情况,评价其质量效果。
3.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确保生产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在熔炼铸造过程中,应该运用传感技术和在线测量技术采集质量数据和过程控制信息,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工序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3]。
(三)生产现场推行“5S”管理
企业领导应当把“5S”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组织工艺、质管、检验、计量、设备、能源、生产、环境等有关部门有机配合,保证生产现场的物流和信息流畅通,最终实现工序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四)设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关键工序和工序能力
1.确定关键工序,设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熔铸厂主要的生产工序包括:配料-熔炼-铸造-热处理-机加工-成品检验等工序,而最为关键的工序在于熔炼、铸造过程,承担着工厂80%以上的产品质量责任。应根据熔铸厂生产实际,设置出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和控制内容,并通过控制图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达到要求。
2.确定关键工序的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反映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工序能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质量措施[4]。铸造工序是影响熔铸厂产品质量问题的一道关键工序,而铸造工装设备的好坏尤其是结晶器内壁水孔的平整度、光洁度将直接影响到铸锭的拉裂和夹渣等冶金质量缺陷。因此,设计并了解结晶器的工序能力指数显得非常必要。
(五)引进和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或方法
1.分析阶段的SPC技术应用
熔铸厂铸锭生产过程从原料投入、熔炼、在线处理、成分检测、铸造、均热、机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过多道复杂工序,质量控制难度很大。应当根据每种合金的工艺流程、各个阶段的监控指标,制定相应的统计控制图表,并将统计技术与生产监控切实联系起来,使每道工序处于统计状态,及时反应出过程数据和相关质量信息,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2.监控阶段的SPC技术应用
为了判断工序控制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需要分析和掌握影响产品的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查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实际精度,从而为制订工艺目标和规格界限确立可靠的基础,使得工序的成本和质量成为可预测的,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此时,控制图、相关图等SPC技术和方法的使用是最理想的选择[5]。
三、改进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2009年下半年至今,熔铸厂针对工序过程控制方面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从“机”的角度加大了工装、设备能力的改造力度,并进行了各项课题攻关工作,其他质量改进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之中。
(一)工厂内部产品质量逐渐提高
1.铸锭夹渣问题
2009年7-12月,工厂质量工作处于低迷期,铸锭夹渣多,轧机单辊通过率低,仅达到6.87%。熔铸厂加大对工装、设备的改造力度,并率先在扁熔生产线实施标准化操作,推行质量责任追溯制。2010年初开始,夹渣数量逐月下降,轧机单辊通过率逐渐上升,铸锭质量状况明显好转。2010年1-6月,投入458个卷,仅26个卷夹渣粘伤,单辊通过率达到23.45%。
2.铸锭裂纹问题
随着工序过程控制措施的落实,铸锭裂纹问题得到大幅度改善。2009年7-12月共78块裂纹铸锭,报废约624吨;2010年1-6月裂纹铸锭仅25块,为工厂节约616万余元。
3.铸锭探伤问题
熔铸厂铸锭的探伤合格率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铸造机系统的在线装置改造,探伤合格率由原来的81.25%上升为98.43%,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一系列工序过程控制措施的改进,熔铸厂铸锭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为突出的铸锭裂纹和夹渣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废品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值都比2009年下半年大幅下降。
(二)工厂外部环境好转,顾客满意度提高
2010年上半年随着熔铸厂产品质量地逐步提高,工厂外部环境不断好转,顾客满意度大幅提高。突出表现为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由原来的87.23%提高到98.51%;退货降价损失减少225万余元。
参考文献:
[1]商晓艳.供应商管理新模式.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06):66-67.
[2]许琳等.图像测量技术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电子测量技术.2008.31(01):137-141.
篇5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又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其中粮、棉、油、果、菜、肉、水产等多种农 产品产量都居世界首位。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连续七年实现了 丰产增收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发展现代农业,核心是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以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经 营理念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 协调、各环节相衔接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在这个产业体系中,建立与 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销售上存在 “菜农卖菜难,群众买菜贵”的困境,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是导致出现上述问 题的主要原因。最近,国内蔬菜主产地连续发生了蔬菜滞销、菜价跳水的事件,这除了跟今 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天气利好带来丰产、南北蔬菜同时上市“撞车”等多重因素导致的供 过于求有关外,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不畅、运销体系不健全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问 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运销的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加快农产品运销模 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加快农产品运销模式的创新,就是要实现农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 场和产销一体化组织等流通组织的规模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优化,引进现代运销方式和交 易手段,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农产品运销体系。
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同具有人口多、农地资源稀缺的情况。在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 台湾地区通过积极发展农业专业组织、农地规模化经营和现代运销方式,并颁布实施了一系 列法律法规,有力推动了台湾农业快速发展,也对台湾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大陆地区正处于台湾曾经经历过的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通过分析台 湾地区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现状,借鉴其在农产品运销制度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改进大陆 地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破解运销难题、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和现实意义。
台湾地区农产品运销体系的发展现状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素有“海上粮仓”的美称。粮食作 物 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烟草、薄荷等,其中以甘蔗和茶叶所占比重最大,盛 产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誉海内外;水果种类繁多,主要有香蕉、菠萝、木瓜、莲雾、椰子、槟 榔等,堪称“水果王国”。台湾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主打优势特色农产品, 不断扩大出口。2002年,台湾农产品出口额达31.49亿美元,其中出口到日本、香港和美国 的就达21.6亿美元。 [注:郑风田.农业“软实力”提升的战略政策――我国台湾打造国际知名农业品牌的经 验及启示.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2)]2004年,台湾农产品出口35.5亿美元。2007年,中国大陆就成为台湾地区 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金额从1997年的1456万美元,逐步增加至20 09年的3.64亿美元,占台湾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3.6%,增长了近25倍。[注:两岸农产 品贸易不会冲击台湾市场.人民网,2010]
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实行委托运销制和公营机构与农民组织联合的运 销制度。20世纪50年代,是台湾农业的恢复阶段,台湾当局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 业带动农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期间,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农业产值从1953年的10 3.9亿新台币增至1968年的488.8亿新台币,稻米产量从164.2万吨增到251.8万吨。台湾 当局 及其支持下的“农复会”在各地投资兴建稻谷示范仓库,建立城乡果菜上市联运,资助农户 购买农产品加工设备和保管设施。就当时的农产品出口而言,台湾非常重视农产品国际品牌 建设,主打产品主要包括稻米、香蕉、茶叶、凤梨、罐头和糖等,约占1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 总值的70%。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发展较低,农产品还只是停留在初级加工上。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台湾实行批发市场的传统运销方式,主要采取共同运 销、合作运销等运销方式。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经济结构开始转型,逐渐由以农业为主的 经济形态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变,农业开始走向衰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城 市和工商业,耕地废耕现象日趋明显,传统出口农产品因工资成本上涨逐渐失去海外市场。 70年代初,台湾农业逐渐进入停滞阶段。到了80年代,台湾当局意识到农业对于国民经济的 重要性,重新调整农业发展方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的格局 ,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更上一个台阶。为了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升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台 湾农业开始以高科技带动产品的升级,以多样化的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农产品为主打产品,并 开始采取新的运销模式,如共同运销、合作运销等来加大出口,主要包括猪肉及其产品、水 产品及其加工品、花卉、种苗和调理食品等产品。农民合作组织办理共同运销,农民不用进 城,就能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将产品卖出去。同时,台湾还大力兴办了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 如今台湾的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那个时期建起来的。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由于城市统一连锁店、超级市场的不断出现,新的 零售方式开始带动现代化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如农产品直销方式和农产品促销展示园区等。 20世纪90年代,台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台湾提出“农业零成长”口号,农 业 发展重点转向发展新的优良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如开发和推广优质米、高价值水果等 。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虽有所下降,但农业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专业农户比例上升,农业逐 渐向生产企业化、自动化和科技化方向转变,不断向森林、海洋游乐和休闲农业转化。上世 纪90年代末,台湾当局投资10亿元新台币在台北地区建立农产品配销中心,逐步着手组建了 一个集产地、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三级运销系统。同时,随着直销方式和超市业的发展,通 过合作社或产销班组织起来的农民方便地实现了批量直接销售。通过直销保证了产品质量, 也大大增加了社员所得。此外,台湾大力开发了农产品运销信息服务(批发市场交易自动化 、市场交易行情和报导信息)、农业组织e化(建构农业信息社群网络、农业产销班信息服务 网)、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台湾农产品贸易网、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查询系统)、农业营销商务e 化(农业资产交易网、农产品网络商城、真情食品馆、农会超市联采、花卉电子市集等电子 商务应用)等信息系统,以信息科技健全产销信息服务及整合农业资源,透过精确的产销信 息的分析,提升农产品产销效率。 [注:严志业.台湾农业信息化的经验及其启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006年,台湾又提出了建设“新农业运动”,农产品开 始由出口型转为“四生”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和生物技术农业,逐渐实现了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目前,台湾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包括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市场信息系统和配套 设施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
台湾地区农产品运销体系的主要形式
目前,台湾的农产品运销体系主要有批发市场、农民团体的共同运销、直销体系和产业策略 联盟体系等形式。
1.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在台湾的农产品流通中占主要地位,对保障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价格具有重要 作用。为充分发挥市场的特有功能,台湾明确规定了设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条件,充分 考虑30―50年之后城市发展需求,以及周围地区人口、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科学的规划促 进了台湾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台湾已有果菜、肉品、渔货和花卉等各类农产 品批发市场200多处,其中蔬菜、肉品和花卉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分别占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 。同时,这些批发市场已全部实行电脑化拍卖制度,如台湾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台北 市滨江路果菜批发市场和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 界上较为先进的花卉全电脑系统控制交易市场,该市场有三大特点:一是市场电脑拍卖交易 软件的系统容量、更新速度、协同咨询堪称全球同行业第一。市场拍卖室有拍卖钟四座,每 天4点开始交易,交易采取会员制,现代的电子拍卖方式,每位交易者的电脑都与交易中心 联网,看样、报价、竞拍、签约、付款、提货,流水作业,交易快捷,秩序井然,买卖双方 从不欠账,供求双方信誉很好。市场的花卉年交易量占全岛花卉市场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年 交易额达数十亿台币,带动了30万花农的生产销售。二是市场公办民营、滚动发展。批发市 场的硬件由政府投入,建好后由民营股份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法人进行经营运作,服务产销 双方,其他部门和机构不得入场干预,避免了多头管理。市场土地通常由“政府”低价租让 给 批发商场的经营者,并给予财政补贴。财政对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比例在50%左右。市场不 收税,只向买卖双方收取1.5%的管理费,其中1/10交市政当局,其余由市场积累。市场对 货 物进行整理、分级、包装,执行严格的上市准入制度,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深得用 户信赖。因此,花卉都由其竞拍批发后进入消费市场。三是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除对 入市的产品有一套完备的质量分级标准外,对供、产双方亦有具体入场规则。供货商实行会 员制,会员是花农、产销班或农会团体,每个会员必须有0.5公顷的生产基地,同时每月必 须进场供货3天以上。对承销商分类要求,切花交易承销商必须每周进场交易3天以上,每月 交易额不低于20万台币。这些规则有利于促成双方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
2.共同运销
共同运销通常是由农会、农业产销合作社和合作农场承办,在产地集货后运到批发市场批售 的一种运销形式。这一方式有利于降低运销成本,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制衡市场的新力量 ,显著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决策规定:凡属于共同运销的,在批发市场 要优先办理,集货场地视为农业用地,优惠房屋税;出售的农产品免征印花税和营业税。台 湾还采取多种方式来扶助共同营销,例如补助运输工具或包装材料、发放共同营销奖励金, 对办理共同营销的产品实行保证价格。从整体看,共同运销在台湾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性不 断体现,特别适合传统大宗农产品的销售。台湾从1950年开始办理生猪共同运销,70年 展了果蔬共同运销,目前已逐渐推广到其他农产品上,共同运销的蔬菜市场占有率为58%, 水果为50%。并且,农业策略联盟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
3.产品直销
传统的批发市场运销方式中间环节过多,中间层次费用过高,农民所得较少。为了减少中间 流通费用,使农民增收、消费者受惠,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开始探索直接销售模式。 即产地生产者将货品直接供应零售业或消费大户,通常是农民团体投资建立小包装处理中心 或配送中心,将生产的农产品包装处理后直接运销供应消费地零售业者、超级市场或连锁零 售业包装配送中心及消费大户(如机关团体、学校、部队等集体伙食单位),跳过批发市场 阶段,达到减少运销层次和所有不必要的中间费用,缩减运销差价,使生产者能直接从零售 价格中取得合理利润。据调查,农民销售果蔬采用直接运销方式的运销费用较之传统运销方 式减少23.8%,利润增加了31.3%。[注:台湾的蔬菜水果市场体系建设 .中国农网,20 07]显然,农民联合组织起来进行产品直销,可以减少中间 盘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随着城市超市的大规模扩张,台湾农产品直销量与日俱增 ,已占市场份额的30%以上。如彰化县的绿纯有机农业试验场,是“绿纯牌”有机果蔬专业 生产区,拥有自己的包装场、冷藏库等场区设备,产品统一包装后直接送超市和消费团体, 品牌形象极佳,产品供不应求。还有汉光果菜合作社,开展了宅机配送业务,即采用会员制 的行销方式,将新鲜的蔬菜经过调配营养后直接配送到会员家中,让消费者不出门就能享受 到高品质的新鲜有机农产品。
4.产销策略联盟
产销策略联盟是台湾在加强整合农民产销班、提高产销效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产 销机制,该机制以产销班等基层农民组织为核心,辅以农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渠道 ,通过农业同行业内和不同行业间组织力量的整合,加强产销班的资讯、产品标准、产期调 节、批量生产的资源整合,从而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实现有规模的企业化经营,从而 提 高生产、运销效率。目前,台湾运作较为成功的产销策略联盟有西螺美蔬菜产销班牵头成立 的台湾大宗蔬菜联盟和花东地区的稻米产销策略联盟。花东稻米产销策略联盟的成员系由花 莲、台东两县的5个乡镇优质米栽培区内的农会及粮食加工企业、销售商行共22家单位组成 ,涵盖了近3万农户,种植面积约1.4万公顷。该联盟通过不同行业间的垂直整合和水平扩 张 ,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及农产品加工开发,结合相关资源发展农业产销体系,建成 完善的稻米行销网络。联盟内五个乡镇农会及米商集中收购当地全部优质稻米,统一生产包 装,使用共同品牌“丛谷好米”,统一行销市场,并将利润回馈农民,从而提升了该地区优 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台湾地区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
1.农产品运销体系制度建设功能完善
通常,农产品具有需求弹性小、生产周期长、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特点,使得其自然风险与 社会风险并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不断改进农产品运销制度,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运 销措施,实行了批发市场运销、共同运销、合作运销和产销基金会等形式,来降低农产品的 生产和运销风险,缩小批发与零售的差价及季节性价格变动,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组织体系 、管理体系、市场信息系统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农产品运销体系。目前,台湾的批发市场管理 水平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批发市场已成为台湾农产品营销的主力。农会、运销合作社、渔 会等农民团体经营着台湾约一半的农渔产品批发市场。农会与合作社之间保持良性的有序竞 争。农会除承担农技推广外,还是产销公共设施的管理者,负责办理批发市场业务和政府委 托的业务经营,鼓励大宗农产品进入市场运销。农业合作社主要承担果菜共同运销、果菜直 销、水果外销、畜禽产销以及军队蔬菜副食供应等业务。如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是由不同 地区的211个社员参股组成的,社内实行育苗、栽培、收获、包装直至进入超市零售一条龙 的企业化经营。 [注:何丽双.美国•韩国及台湾农业现代化对我们的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 )]
同时,台湾于2004 年开始实施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这是一种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的农产品安全资讯保障制度,到目前已有75 种农产品纳入该制度管理。为进一步完善该制 度,2006年8月出台了《农产品产销履历验证管理作业要点》及《产销履历委托实施要点 》,计划3 年内在全岛量贩店及连锁超市全面贩售具有产销履历验证的安全农产品。通过确 定适用的农产品范围、验证农产品的产销履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同时,还委托台湾认 证基金会负责农产品产销履历认证工作,以确保认验证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引入EAN128 国际条码资讯系统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全球行销布局。
2.农产品产销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功能先进
台湾重视农业产销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实用环节的农业信息服务,提高农产品经营竞争 力。台湾农委委托资策会建置了产销班信息服务网,提供市场行情、生产与销售之价量资料 、农业资材与农产贸易等产销情报信息。1991年,台湾建置了农业产销数据仓储系统,整合 “市场情报服务查询系统及数据库”、“农产品交易行情系统及数据库”、“农产品物价查 报系统”等五个系统的电子数据库,后来又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系统”、“稻米生 产量及面积调查”、“畜产市场交易及进出口数据”等系统,在线实时整合不同信息,为决 策单位快速提供行之有效的农业产销政策。台湾还开发了“产销班经营管理系统”,与政府 、科研院所、高校的“农业信息网站”建立农业信息高速公路,以精准实时地搜集机制,汇 集生产相关讯息,并以精准的信息建立完整的农业生产调查、市场交易、农产贸易等数据库 ,并建立产销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农业经营者改善营运绩效指标,进而发展产销预警机 制,降低产销失衡风险。还有,批发市场的计算机拍卖数据也已转入网络数据库,除向供应 者提供查询出货价格外,还可供民众查询各批发市场行情信息。目前,台湾的农业产销资讯 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农情报道,主要汇集有关生产、供应、存量及市场需求等信息并加 以预测,属中长期信息,按月通过《农情专讯》进行。另一类是市场行情信息,主要以 报道批发市场行情为主,每日进行汇集。主要报道蔬菜、水果、鱼货、家禽、家畜及花 卉六大类的信息内容,行情报道系统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此外,台湾还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如汉光果菜合作社积极推行 的网络购物向消费者提供适时的果品蔬菜信息,并通过网络订购,使购物更方便及时。再如 ,台北农产公司为台湾农产运销业务的龙头,现有的主要业务包括批发市场及超市经营为主 的配销业务,前者在农产品供应体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人脉,是建构农产品电子化供应体系 的最佳资源,后者超市营业兼顾消费(超市)及整合消费的能力(配销中心),超市店铺在农产 品的销售上涵盖果蔬鱼肉及农特产品,具备多样性消费的特质,可以有足够消费的量与样 来构成电子化的需求链。2000年,台湾的农产品网络商城共拥有8000多会员,以119个产销 班、合作农场与农会为供货单位,为消费者提供2000种农产品的选择,月营业额达182万元 台币。因此,目前台湾农业已基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产、市场、政策和科技的信息化运销 支持体系,为指导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3.农产品运销体系的政策法规保障有力
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体系具有明显的公用事业特征,但其资产都是以民资为主,运行都是 民营性质。 [注: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赴台湾现代农业考察代表团.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考察报告.中 国农垦信息网,2006]这种公办民营的性质为运销体系提供了充足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又不脱离政府 监督,同时民营经济运作形式灵活,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目前,台湾关于农产品运销 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为了确立农产品的运销秩序,调节供需,促进公平交易, 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台湾在1973年建立批发市场体制初期,就制订颁发了《农产品 批发市场交易法》、《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之后又先后出台了《农产品运销改进方 案》、《农业发展条例》、《农民团体共同运销辅导奖励监督办法》、《农产品贩运商辅导 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分级包装标准与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改进农产品运销方式 ,为农产品运销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注:许佳妮.台湾农业政策 体系的效应及其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台湾当局对农产品的运销组织 体系十分重视,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从规划、建设、运作、资金、税费等各方面都 给予大力扶持和鼓励。因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运行 规范、高效,完全实现了货畅其流的目的,农业生产者无市场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力推动了 农业快速发展。
4.严格规范管理农产品市场来确保交易公正公平
台湾的农产品市场管理具体而细致,对供货商有统一的编码,有完备的资料,能够清 楚供货商的基本情况,并确切地知道商品的来源;对承销人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要求承销 人有良好的信用、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强的经营能力。台湾的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专 业市场为主,不盲目求大、求全。在台北市分别有花卉、果菜、水产品的专业市场,台北第 一果菜市场与台北水产品市场虽仅一墙之隔,却是两个独立的市场。市场经营形式依不同农 产品运销、交易的不同特点和产销规律决定,便于市场实行专业化运作和现代化管理。目前 ,台湾的花卉、果菜、生猪、水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已经采取拍卖的交易方式。拍卖交易能够 更好地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是市场成熟规范的重要标志。不仅如此,台湾的 农产品拍卖交易还普遍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特别是电脑化拍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行 霸”操控市场的可能,克服了管理者与交易者“暗箱操作”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维护市场 秩 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台北花卉市场拍卖时平均一个小时能成交2200件商品,台北农产运销 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个果菜批发市场,每日交易75%的蔬菜和50%的水果实现了电脑化竞价拍卖 。经营的产品不同,拍卖设施也不一样,花卉、生猪是场馆式的,货动人不动;果菜是移动 式的,人动货不动,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农产品的交易特性。
5.高效的农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农产品快速流通销售
台湾农民组织形式多样,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且都能够得到政府各种各样 的补贴。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农会,广泛吸收农民参加,具有社区性和综合性特点。合作社是 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合作建立的经济组织,而产销班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 愿联合建立的以共同营销为主要目的的小规模合作组织。这些农民组织在台湾农产品市场体 系中扮演着带小生产者进入大市场的重要角色。
台湾的农会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民团体,组织体系在台湾最为完整和普遍,涉及生产 加工、流通运输、储藏、技术推广服务、信用保险等等多个方面。农会下设多个职能部门, 其中有四个主要的部门:信用部、产销部、技术服务推广部、保险部。农会的产销部一般不 直接与单个农户对接,而是与产销班对接。产销部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减小给农民生产及销售 提供服务的交易成本。产销班农会种植的农产品经过农会集中进入到台湾的大型果菜批发市 场,在这个过程中,农会仅仅只是起着组织的作用,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的利益主体。
合作社是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以共同经营谋求社员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目前,台湾登记 注册成立的农业合作社有451家,其中合作社236家,合作农场207家,联合社8家。农业合作 社还分为专业和兼业两种类型。专业合作社一般只经营一种业务,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加 强市场竞争力;兼业合作社以合作农场为代表。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有:(1)果菜共同运销 业务,合作社的水果和蔬菜的共同运销量已经占农民团体的一半以上;(2)果菜直销业务 ,供应对象主要是超市、学校、机关;(3)畜禽生产和运销,资料显示合作社的肉鸡和鸡 蛋营销网络遍布岛内,而毛猪的共同运销则已经超过农会。 [注:缪建平.两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比较研究的启示.首届“两岸乡村座谈”活动 ,2009]像鸡鸭的产销工作,由家禽合 作社、产销团体以及养鸡协会、养鸭协会调查产销信息,办理共同运销,视市场供需情形机 动调整出货。为健全肉牛产销制度,提升农户主导报价的能力,县级肉牛合作社依区域和销 售对象,分别办理活牛运销、温体牛肉、冷藏牛肉和加工肉品的直接运销作业。
产销班是台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一大特色。产销班是指利益相关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 的非正规、松散型的农民微型组织,目的是为减小农民生产及销售所需提供服务的交易成本 。每个产销班一般由区域内10―20个骨干农户牵头,以合伙或股份形式组建而成,每户至少 要拥有3亩土地,生产资料和设备共同采购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共同运销,甚至建立自 己的品牌。产销班虽然属于农民组织的一种,但不具法人地位,都是附属在各地方基层农会 或农业合作社(场),由这些基层农民团体协助辅导运作。主要工作除提供技术培训外,还 开展蔬菜的销售、办理小包装的产销一元化直销,辅导产品展示促销、开拓市场。产销班的 领头人很多是市场营销的能人,头脑活,门路多,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班内共同运销的货品 ,包装物上都有明确的标识,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以迅速准确地判定货品生产者,追 溯源头,并追究全班的“连带”责任。台湾于1992年11月制订颁布了《农业产销经营组织整 合 实施要点》,规范了产销班的组织和活动范围,明确由农会等组织进行辅导,通过宣传、教 育和完善公共服务设备等工作,对产销班进行帮助和引导。近年来,台湾大力推动农业产销 班的设立,目前已有花卉、蔬菜、水果、特种作物、畜禽和渔业等农产品的产销班7000多 个,参加农民达14万人。产销班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品质管理,班员生产的产品必须在集货场 经过农药残留检验和分级包装后共同运销。经过农药残留检验、分级包装管制和建立可行的 标准化生产作业流程,以及在生产环节实行的统一品种、科学管理、控制肥料和农药等手段 ,缩小班员间产品品质的差异性,从而达到产品品质均一、建立品牌、提高产品价格,增加 农民所得的目的。比如,嘉义县的莲雾销售门市、高山茶展销中心,展销的优质黑珍珠莲雾 、高山乌龙茶,就是在产销班联合销售基础上进行展销的。产品都有品牌,多种式样精美的 包装,上面还印有“货物追踪查询网址”,可以进行质量追溯。
6.农产品的品牌化和高安全品质确保出口海内外市场
台湾非常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了提升国际农产品品牌建设,台湾于2003年专门出台品 牌建设的相关方案,对整个农产品国际品牌建设进行综合整体规划,并拔出专款进行全方位 建设。台湾注重改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卫生和分级包装等方面问题,以适应市场化运 作要求。通过制定《农产品分级包装标准与实施办法》,成立了农产品包装处理中心,对包 括蔬菜、水果、畜产品和水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目前,台湾的果菜已开始建立 分级包装,根据产品不同的类型、品质,都有不同的分级标准。台湾把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 作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关键环节,并落实农产品安全责任制度。1990年,颁布了 《农药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田间农作物或集货场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允许量。为鼓励农民生 产符合安全标准的蔬菜、水果,1993年全岛推行了GAP标志认证,即经优良农业操作所生产 的优良农产品。标志所代表的,不只是农药残留符合安全标准,同时也是对农民的一种肯定 。2002年,约有700多个产销班申请了GAP标志。目前,在果蔬方面已经推行了GAP、CAS认证 ,在畜牧方面推行了ISO、HACCP和GMP认证。通过质量认证,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树 立了品牌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同时,还健全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加强研发检验检疫处理 技术,完善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相关设施,建立卫生检验与检疫措施的咨询查询系统。
为扩大农产品出口,台湾还选定出口潜力大、生产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产品,制定了“旗 舰计划” [注:旗舰计划:即选定具有高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强推动农产品的出口,解决农产品从 生产、制成、运销配送以及检验检疫等层面的各种问题,推动品质认证、品牌营销和品牌形 象等的“三品”农业(2003)。], 建立由产地到国外消费者的供应链体系。针对日本、香港、新加坡、大陆、美 国及加拿大等海内外地区,台湾还设置了精品海外展售中心及发货仓库,通过品尝促销活动 ,进行广告宣传。还建立营销专区及出口集货场,提高专业出口的生产效率,提升作业效率 ,维持品质。为保护农民、贸易商与海外业者进行贸易,台湾与银行合作,办理农产品出口 保险。在此过程中,台湾政府与进口国积极进行谈判协商,签订了相关协议,大大减少了农 产品品牌国际化的障碍。
总之,台湾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农业物资安全、生产管理,到农产品卫生,进 行全面严格把关,为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 成了“统一”、“康师傅”、“旺旺”等众多知名农产品品牌,不但在大陆占有重要市场份额,在国际市 场上也有较高知名度。
台湾地区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由上可见,台湾已基本了一个集生产、市场、政策和科技为一体的信息化运销支持体系,该 运销体系功能完善、高效运作,为指导台湾现代农业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发挥了积极 而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品牌化、网络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台湾的这种高效农 产品运销体系对下一步大陆地区如何改进农产品的运销、提高运销效率和破解蔬菜的“最后 一公里”难题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1.大力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农产品市场运销观念
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基层政府应该做好农产品现代市场运销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要 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把农产品的流通、销售放到重要位置,像重视农业生产那样重视农产品 市场运销,让更多的农民学会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运销,重视流通、销售在农产品生产和 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农民自身也要培养现代运销意识,逐步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即“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并比竞争对手提供 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目前,国内一些蔬菜主产地发生了大规模蔬菜滞销、菜价跳水的 事件就跟蔬菜种植户没有形成现代运销观念、盲目跟风种植有关。
2.培养农产品运销主体,建立健全高效的市场化经营组织
农产品的营销主体应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个人或组织,具有市场信息获得和营销控制 能力。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农户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生产经营模式分散 ,在经营中竞争地位不高,不能成为真正市场营销主体,也就不能从农产品的市场交易中获 取更大利益。只有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户才能够在市场售卖中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因此, 农户要改变原有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合作,通过成立相应的合作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 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在生产上,可以将土地和生产工具集中,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 、生产资料的采购和使用。而在流通上,也要交给对市场比较熟悉、具有一定市场眼光和谈 判经验的人专门运作,这样既能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售卖价格 ,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
目前,我国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十万个,但普遍存在组织网络不健全、政府扶持 不够、服务功能不完善、运行欠缺规范等问题,尤其是缺少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为农民提 供全方位服务的组织机构。因此,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从加大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完善服 务功能、连接和带动农民上下功夫,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要鼓励发 展流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农产品市场营销主体。要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引 导农民经纪人从单纯的农副产品转手买卖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 变。同时,政府部门要重视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拟订健全、规范农产品市场体 系的法规、规章,组织实施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预测并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还要加 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协助落实相关政策,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 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3.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通过产销对接、包装标识、品牌上市、质量溯源,培育优质农产品市场,倡导健康消费理念 ,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构建现代营销机制,发展现代流通业态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一是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农产品连锁店、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卖店等新型、高效的 农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立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支持有 条件的地方建设跨区域的大型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优质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 送的能力,主攻高端消费群体和团购。三是探索发展农产品拍卖、电子交易、期货等交易方 式,降低成本,引导生产。四是积极开展“农超对接”试点。探索“超市+基地”、“超市 +农 村流通合作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生产基地+农户”等营销方式,提高农 产品 流通效率。引导超市、专卖店等连锁企业发展一批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与农民或农民经济 合作组织建立产销联盟,推动和扩大订单生产,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 超市的经营规模,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五是构建农产品产销衔接平台。要积极 参 加或承办各类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等,展示精品,扩大成果,树立农 产品良好形象。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优质农产品展销展示中心,促进农产品营销。还 要充分发挥各级农产品营销协会及专业协会功能,实现产销对接,加强行业自律,应对贸易 纠纷,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
4.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
在市场化经营中信息是主导,缺乏信息就会使农户承担低价和产品滞销的风险。要解决农产 品产销体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必须推动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要在政府推动下,建立农产品需求信息的收集制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 把各地的需求信息及时向农户传播,供农户进行种植品种选择的参考。同时,要及时、准确 把自己所在地区的农产品信息到网络上,供国内外不同需求者浏览。其次,要成立专门 的农产品信息中介组织,这个组织专门从事农村农副产品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信息分析 预测工作,适时向农民准确、实用信息。从长远角度看,农村信息化还要逐步过渡到在 交易结算、客户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还有,就是要建立健全一个覆盖全 国、统一的农产品产销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农产品产销地交易价格信息,强化对农产品生产 、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引导生产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增强应对和预警市 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