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外贸竞争力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篇2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篇3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篇4
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如图1所示,1995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为139.18亿美元,到2008年出口额迅速扩大为653.61亿美元,几乎为1995年的5倍。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回落到598.21亿美元,仍然高出1995年4倍多。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攀升。如图2所示,中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由1995年的9.14%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28.34%,比1995年高了3倍。
(二)中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
2009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前10位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阿联酋及俄罗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出口额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向俄罗斯的出口额下降幅度最大,同比减少43.5%。如表1所示,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这3个地区占据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前3位,分别为26.41亿美元、21.34亿美元及13.9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15.81%、12.96%、8.35%。
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占纺织品出口总量的40%以上。由于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受这几个主要市场的需求和贸易政策影响较大,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争端。而且随着配额制的取消,为了抑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很多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设立各种贸易壁垒,并出台各种贸易政策,贸易保护主义之风盛行,这些无疑都增加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难度和风险。此外,由于日本、美国和欧盟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已经趋于成熟,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所以发达国家纺织品进口量的提升空间较小。配额制度被终止之后,纺织品的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纺织企业应顺应这一潮流,丰富产业的产品结构和种类,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如东南亚、非洲及拉美市场等,合理利用贸易规则,规避市场风险,以此保持中国纺织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
2009年,中国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增长速度较快,已经成为纺织经济新的增长点。如表2所示,2009年,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额134.33亿美元,工业用纺织品出口额39.65亿美元。说明在发展传统的纺织品出口的基础上,中国正逐渐加大发展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力度,以求形成高档次、系列化的产品,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四)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方式
2009年,中国纺织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仍然占主导地位。如图3所示,2009年,中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品447.9亿美元,占同期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74.62%。此外,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112.88亿美元。从出口贸易方式的角度看,中国纺织品出口由加工贸易逐渐转向一般贸易,说明纺织产业整体实力有一定的提升。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一国出口整体竞争实力的高低,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该指标值越高,表明该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此外,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国某出口产业整体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动,但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并不等同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下降;有时其表示的是一国出口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其计算公式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每年都在上升,从2000年的10.25%上升到2009年的28.34%,增加了将近两倍。由此可见,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占据着国际市场并取得了领先位置,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表3的数据表明,从2000年~2009年,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高于其他3个国家,排名第一。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巨大规模和带动作用。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选取这一指标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是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之比而产生的相对值,贸易竞争力指数能剔除由于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外在经济因素波动而产生的影响,无论净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值都在-1~1之间。其公式为:
表4为2000年~2009年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中国的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0年的0.114上升到2009年的0.600,增长速度很快,说明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一直在提高。通过这4个国家的对比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最高,其竞争力指数一直在0.8以上,其竞争力最强;印度也高于中国,其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保持在0.6~0.8之间;土耳其最低,其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在0.2左右,与其他3个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1965年率先用于测算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时的一种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该指标也是一个相对量,其优点是能剔除国家经济总量波动而产生的影响,能相对真实地反映了一国某一种商品的出口水平是否高于世界该产品的平均出口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如表5所示,从2000年~2009年,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大于3,说明中国纺织业极具竞争力。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发现,2009年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的的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高于中国,巴基斯坦的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高达22.04;同时印度、土耳其的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高于中国,表明在纺织品出口市场的竞争中,中国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挑战。
(四)出口贸易增长优势指数
出口贸易增长优势指数是指某产品出口增长率与总的贸易增长率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6所示,2000年~2009年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增长优势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时高时低,但总的来说有效带动了中国出口总量的扩大。同时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增长优势波动也比较剧烈,有正有负,而中国在该指数上一直表现为正数,说明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一直在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扩大而增长,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五)小结
历年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且从国际比较来看,2000年~2009年中国在该指标上都排名第一,这是国内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重要表现之一;从2000年~2007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增长率一直表现为正数,说明纺织品出口一直在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扩大而增长,2008年和2009年变为负数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其他国家的该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其他国家的增长情况不稳定。
2000年~2009年之间,印度、巴基斯坦的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高于中国,其中,巴基斯坦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大于20,且呈上升趋势,印度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却在逐年下降,2009年巴基斯坦、印度、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22.041、3.276、2.954。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中国纺织品具有强竞争力。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巴基斯坦的纺织业贸易竞争力最强,印度的这一指数也超过中国;此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说明国内纺织品出口极具竞争力,但是巴基斯坦、印度和土耳其都比中国高,说明国内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存在着下降的隐患。
三、提高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创立自有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
目前,中国纺织品的自由品牌占有率很低。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品生产国,但赚取的只有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产品附加值很低。因此,中国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培养企业的品牌开发和推广能力。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说,一方面,可在国外适宜地点设厂,打造全球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另一方面,可尝试介入国外营销网络,开发自有品牌,获取仅靠加工贸易无法获得的批发、零售等环节利润和品牌利润。中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这些国家和地区会利用设置贸易壁垒等方法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入,所以这些地区同时也是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高发地区。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建厂,在消费国生产和销售纺织品,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绕开这些壁垒,规避贸易风险,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来,提高企业实力,进而带动纺织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篇5
(1)显性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是把一个国家农产品出口放在世界总的商品贸易的框架下,来考察农业部门的出口潜力。国家j生产的s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方法是:(略)。
(2)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净贸易指数,可以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净进口或净出口规模,通常用来衡量某国某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
(3)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某产业的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该产业产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4)进出口价格比Px/Pm。指某种产品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比值,可以间接反映出一国产品的质量(附加价值)的差别。通过价格比这个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与国外商品的质量进行比较。
(5)贸易条件。在进出口商品国际交换的贸易利益(或经济福利)衡量方面,常用的指标是“贸易条件”,包括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其中,价格贸易条件:NBTT=Px/Pm(式中Px、Pm分别是出口、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收入贸易条件:ITT=(Px/Pm)*Qx=(Px*Qx)/Pm=Vx/Pm(式中Qx为出口商品的数量指数,Vx为出口商品价值指数)。
2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测算与分析
如表3所示,2000-2011年,中国棉花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相对于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而言,棉花出口不具备显示性优势;从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值来看,其值接近最低值,表明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劣势明显;从中国棉花出口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棉花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不足1%,难以对国际棉花供给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考虑到近年来中国棉花出口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中国既是产棉大国,又是主要的棉花消费国,国内旺盛的棉花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棉花出口动机。从进出口价格比上看,2000-2011年间,有6个年份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有3个年份出口价格略低于进口价格,有3个年份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的幅度超过20%。总体而言,中国棉花在进出口价格上具有较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棉花出口强国如美国相比,中国棉花在质量、品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2000年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得出2001年以来中国棉花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从表3可知,中国棉花的价格贸易条件始终高于100%,2009年其值最高达到238.98%,表明同时期内我国棉花出口价格远高于进口价格,通过棉花进出口贸易交换,增加了我国经济福利;从收入贸易条件来看,我国棉花贸易条件逐年恶化,其主要原因是棉花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甚至抵消了价格贸易条件上升的效果。综上可知,从进出口价格水平分析,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增加了本国经济福利,但从产业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份额等角度考察,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水平呈下降趋势。
提升我国棉花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1调整棉花贸易供求布局
近年来,由于国际棉花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棉花需求转向进口[5],棉花贸易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棉花出口依存度逐年降低。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我国棉花主要进口来源国,韩国、印尼、中国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棉花主要出口目的地。进出口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过于集中,将导致国内棉花产业对其过多依赖:一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调整会对国内棉花供销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对外棉依赖程度增长导致国产棉的定价能力下降,削弱国内棉花出口竞争优势。建议可以利用进出口配额,合理调整、平衡我国棉花贸易进出口布局。进口布局可以按美国、中亚地区、非洲地区和其他地区按比例分配进口额,重视与埃及、贝宁、马里等非洲国家的棉花贸易;出口布局可以按东南亚、中亚、非洲地区和其他地区按比例争取扩大出口。同时,立足于提高国产棉自给率,减少对进口棉的依赖,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加大优质棉的生产,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争取出口,提高棉花经济效益转化率。
2加强优质棉花品种培育
从棉花贸易国(地区)进出口价格上看,棉花贸易强国(地区)在售棉质量和价格上优势明显,而支持棉花质量和价格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优质棉花品种选育。从目前国内育种进展看,育种资源过于集中在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上。应适当调配国内育种资源,加大对优质棉花育种的支持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优化棉花品种,从品种资源着手提升我国棉花的产量和总体品质。
3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篇6
一、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目前来看,好多省份为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发展与变化相适应,往往采用价格取胜的外贸模式,但是这种价格取胜的外贸模式由于过于粗放,对于海南省来说,已然不适应。要想使得海南省向外贸强省进行转变,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外贸体制改革,从而提升海南省的外贸竞争力。为此,海南省不仅仅要发挥市场在外贸改革中的重大作用,而且还要加快政府角色职能转变,增强政府对海南省外贸的引导与指导。近几年来,各个省份的外贸竞争力越来越强,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海南省要想提高外贸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的外贸体制改革中,应该尽量从如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入手。总体来讲,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利用利率、税率以及资金供求关系,对市场经济进行隐形调控。第二,加强海南省产业政策调整,向外贸产业进行倾斜,尤其要在生产、科研等环节加强扶植力度。第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外贸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海南省外贸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力度。
二、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实现科技带动战略
海南省发展对外贸易,需要在外贸环境方面下功夫,这是做好海南外贸的前提和基础。外贸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海南省外贸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海南省外贸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必要途径。为此,海南省除了要进行外贸环境创新之外,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发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加强对外贸产品品牌的包装,树立自己的外贸品牌,从而增强海南省外贸核心竞争力,使得海南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为此,海南省可以实行科技兴贸的战略政策,加强自主品牌的出口力度。近年来,海南省不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植力度,尤其是对电路、光电、生物、石化以及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支持力度,甚至将这些行业作为海南省外贸发展的重点。这些行业与产业的扶持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企业以及行业本身也应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制定,尤其是要在专利与知识产权、研究设计以及技术产品改造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海南省外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外贸产业结构调整
加工贸易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海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以2012年来讲,加工贸易出口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加工贸易进口则占到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比例。尽管海南省加工外贸在海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加工贸易增长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在抵抗风险能力方面,加工外贸企业能力明显不足。为此,海南省应该正确认识本省加工贸易的现状,对于对外贸易增长模式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从而促进海南本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促进海南省对外贸易由数量向质量方面进行转变。海南省应鼓励本省企业在实际的科技研发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尽量向国际规范品质要求靠拢,将外贸产业优化与外贸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从而塑造具有优势的外贸型产业。
四、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加强外贸扶持力度
根据国内外企业外贸发展实际经验来看,外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是外贸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坚强后盾。为此,海南省政府需要根据海南省的实际外贸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税收、保险、财政以及金融政策,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扶植。第一,利用财政杠杆,创新财政资金的利用新模式,努力发展外贸资源,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财政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倾斜。第二,鼓励中、小外贸企业充分利用担保融资的支持政策,加强与大型担保机构合作,全力做好银企对接活动,政府积极帮助中、小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第三,大力支持行业商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壁垒、增强议价能力、规范贸易秩序、防范贸易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海南省外贸竞争力已成为海南省面临的极为紧迫的课题。海南省在提高外贸竞争力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外贸竞争力还不是很高。为此,深入研究自身外贸优、劣势,创新外贸策略,提升外贸竞争力,是今后海南省外贸方面的重要目标与课题。
参考文献:
[1]徐梁,焦微玲.江苏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1;31
篇7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3日
一、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包含核心竞争力辐射所产生的核心能力的核心产品可以让客户用更低的价格接受产品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能享受到更多的客户需要的价值。而企业通过为顾客提品和服务,使顾客的需要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
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的培育,产业环境、公司使命、企业文化和各种资源条件的不同使不同的企业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3、不可模仿性。实际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者之间常常互相模仿产品、营销策略、管理模式等等。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壁垒特性,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专利保护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关键技术不被模仿,而像企业文化这样的软性要素则更是不容易模仿的。
4、不可替代性。寻找替代品和替代路径是竞争者在模仿对手不成功时的另一种尝试。也正是这种方法使许多行业打破了垄断,如通信行业的GSM和CDMA就代替了传统的模拟信号方式。而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最强有力的武器。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更必要的是拥有持久的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营销网络,将会对后来者形成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超额的利润。后来者只有花费大量的投入与先入者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的争夺战,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管理能力至少在高管理层次上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他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
二、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一国之所以取得经济繁荣与发展,是由于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有竞争优势,而企业和市场是实现这种优势的载体。与比较优势不同,竞争优势并不源于要素相对价格差异,而源于核心竞争能力。我国外贸企业对外贸易在总体上整体素质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暂时的比较优势会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其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内申请专利的企业仅占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我国50.9%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自有品牌产品的收入所占比重不足50%,其中33.6%的企业产品无品牌。此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整体水平较低,企业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管理队伍能力较弱,流失现象仍较普遍。
核心技术的欠缺使我国外贸企业处于纵的被动地位,且处于产品价值链中最低值的一环,这样在全球化竞争中,就很难赶超发达国家,也很容易被身后的国家赶超,并且低端产品使得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只能获取较低的利润,而通过产品或服务贸易的很大一部分利润则由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企业所获得。
(二)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
1、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股份公司,由于改制不彻底,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非常集中,主要被国家各级政府所控制,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为44.9%,股权过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问题严重。
2、“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是指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控制权。他们的利益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理人员常常是通过与工人共谋而这样做的。“内部人控制”是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的必然产物。
3、缺乏对董事、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公司制改革之前,国有企业实行的是厂长负责制,厂长集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业务执行权、生产指挥权和对外代表权于一身。公司制改革以后,意图用股东大会、董事会来分散、削弱经理的权力。然而实践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公司经理多由原有的厂长担任或由国家主管机关直接任命,没有严格遵守“由董事会聘任经理”的规定。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导致经理人员不能激励相容,我国部分外贸企业尤其是国有外贸企业,所有者的缺位和管理者的越位导致了经营管理者角色定位不清楚,从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对外贸易竞争力下降。
(三)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首先,从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产品结构看,主要是一些纺织品、中低档服装等。由于我国的外贸企业产品与韩国、泰国、东盟国家的外贸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同构性,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劳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顿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显萎缩。由中国财经网的数据,2013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金额为:俄罗斯892.1亿美元,巴西920.8亿美元,澳大利亚1,363.4亿美元,台湾1,972.8亿美元,韩国2,742.5亿美元,日本3,125.5亿美元,中国香港4,010.1亿美元,东盟4,436.1亿美元,美国5,210亿美元,欧盟5,590.6亿美元;其次,美国等大国都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将使主要依赖于价格优势的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从我国外贸企业的贸易对象看,我国企业产品对美国、港澳、日本及欧洲外贸比率占70%以上,而对亚洲各国和其他地区外贸较少。近年来,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慢,致使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更加恶化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外贸局面。
三、提高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市场,在国内的经济增长因素中,不断改善不利资源,管理和解决国内市场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培育核心竞争力,应对国外投资环境的压力,在国际市场开拓企业的天地。
(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企业核心技术实力的体现,因此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的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必须要追踪社会发展的新技术,用开放的视野对未来市场潜在的商机进行分析预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企业在业界保持长期的领先地位,使企业拥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以人为本,尊重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源泉,同时要实现知识资本化,让知识的价值得到体现。此外,外贸企业还应当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将产权意识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发展战略当中。
(二)建立完备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我国外贸企业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先进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优良的企业制度,规范的生产销售流程是提高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优秀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应具备产权明确、责权明晰的特征。企业制度应从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部门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独特制度体系。此外,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让机制系统中的各个成员清楚风险与利益的分配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市场激励手段和组织激励手段,促进各环节之间的协作,使企业能够高效运作,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国际化战略联盟,建立合理的产业供需链条。外贸企业在与国际化接轨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构建战略联盟。构建国际化的战略联盟不仅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减少融资开发的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削弱了竞争对手的实力,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贸企业与联盟伙伴之间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互相学习和借鉴,利用资源优势互补,有利的占领技术核心,巩固自己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企业的价值链和供需链。企业的价值链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理论之一。它将生产和销售的各部门分离,然后优化整合,使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企业的供需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构建了产品从采购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供需网络,高效的将产品投放市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给企业和客户提供了更高的价值。因此,合理设计企业的价值链和供需产业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巩固外贸渠道,控制营销网络。掌握终端市场对于一个国家和企业竞争地位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外贸企业要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控制国内外的进出口销售网络。拥有可靠、通畅、高效的海内外营销网络以及不断开拓这一营销网络的能力,是外贸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托,也是外贸企业生存发展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有资源。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既要抓住新的机遇,又要迎接新的挑战,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积极培育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势导向向竞争优势导向转变,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组织结构,以适应本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要求,力争使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外贸企业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较为脆弱,只有以企业竞争优势为突破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不断地培育核心技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才能够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培育出坚实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为以后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世锦,杨建龙.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新概念[J].中国工业经济,1999.2.
[2]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件学,2005.9.
[3].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管理科学报,2000.3.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篇8
1.1港口物流是实现对外贸易的根本保障
在对外贸易中,国与国之间的货物往来是通过转移商品的所有权来实现,进口方获得大量的商品和资源,出口方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整个交易在各取所需的前提下,贸易双方实现利益共赢。由于对外贸易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对外贸易要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依赖于完善和健全的物流体系,作为承载对外贸易的核心运输手段,海运在整个对外贸易的运输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实现我国国际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才能够保障我国对外贸易货物的有效运输,因此港口物流是实现对外贸易的根本保障。
1.2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对外贸易成本
成本是进行任何贸易活动所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口方若能实现出口成本的有效降低则会大大增加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与进口方的角度来看,较低的成本控制更能够帮助进口方在贸易活动过程中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同。港口物流通过技术的管理和革新能够有效降低贸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率,对降低整体贸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1.3对外贸易外展推动港口物流技术进步
经年累月的贸易运输会给港口物流提供更高的发展契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港口物流无论在运输工艺上还是设备更新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个港口物流在管理和技术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技术发展的支撑下,港口物流的运输枢纽作用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2基于对外贸易下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1腹地区域经济
腹地区域经济与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具有同步的相互关系,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本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影响。作为为港口提供后方供给的主体,腹地区域是否拥有开放程度的运营模式,是否具备完善的产业结构,是否能够实现集疏运一体化的调动程度,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2.2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在港口物流的基础建设中,仓库、闸口、码头、航道、运输设备、装卸器械以及泊位等都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港口物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将港口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集结是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2.3集疏运能力
集疏运能力主要通过物流调配节点上的运输效率进行体现。对外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核心参考因素即为物流环节,物流环节的集疏运能力直接反映了一个港口物流的根本能力,也关系到整个港口的生产效益。因此,一个港口物流的集疏运能力直接影射出了其市场竞争力。
3在对外贸易视角下,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3.1优化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强港口码头的基础建设。应对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从泊位等级入手,强化港口物流的20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并加强生产用泊位以及港口码头岸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建设带动港口对外贸易能力的提升;其次,加强港口物流的设备改造和执行程序的更新。各个执行有效环节的更新能够帮助港口物流实现工作质量的完善,进而实现现有资源收益的边际效益最大化,而设备的优化能够帮助港口物流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是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大幅提升。
3.2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59-02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可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种分化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可以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有了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赢得了竞争优势。正因为这样,近几年,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关注。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加大,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外贸企业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就外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不同的学者和企业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最早是由帕拉哈德和哈默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个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独具的,能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竞争优势,并能使企业在长时间内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影响着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外贸企业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向顾客提供价值的过程中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就越大,企业的竞争也就越显著。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
2.领先性。本企业的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具有较大的领先性,这种领先性体现在3个方面:独特性、不易模仿性、满足顾客需求的超前性。
3.整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一个有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强市场敏感力的组织系统,要具有整合这些关键性要素的能力。
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即具有能够为自身所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发展良好时,把这种核心竞争力应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领域。
5.持久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仿效、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本文所述竞争力的持久性,并不是企业和核心竞争力是永久不变的,而是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开发、维护已有的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专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外贸行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普遍缺乏能为企业带来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而是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对核心竞争力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原来的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才是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2.无核心产品,随波逐流。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随波逐流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国际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许多企业便争相模仿。经常出现重复引进生产线,造成社会资源不合理配置,产品积压等现象,又走上价格竞争的路子,最后亏损倒闭,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如果从长远战略考虑,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开发自己的核心产品,集中力量,提高资产质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能使企业竞争成本最小化,又能获取超额利润, 在竞争中就能确立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
3.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下进行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建立起满足企业生产力要求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外贸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扶持,还仍旧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部分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部分即便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4.企业创新能力差。在我国,大多数的科研开发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但是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于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获得的资金较少,特别是外贸企业所能够得到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又加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自身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对技术研发投入较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投入。
5.企业管理混乱。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多数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来管理企业,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知识,大多依靠主观意识进行管理决策,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树立管理新观念。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新挑战需要新的观念。管理观念对企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触及企业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现代企业管理,一定要突破旧的管理观念,使管理更务实、更有效、更具现代化气息。为此,培养现代化意识十分重要。
2.培养核心技术,建立研发体系。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关键要形成企业特殊优势。而要保持这种优势主要依靠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在这种条件下,核心技术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创新,不断形成专利性技术,从而建立高技术壁垒,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3.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很早便建立了进出口信息工程,实现了相关领域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但是,我国外贸企业进行网上电子商务时,必须正确认识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流程再造。外贸企业只有进行深层次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利用好企业贸易的信息化,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外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体系是一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有机系统。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外贸企业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自身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原有建立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基地,跟踪国内外新技术,重视自主创新,争取核心技术上突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其次,进一步通过密切与大学、研究所共建技术开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技术合作,发挥为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为市场创造需求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开发即适销对路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力争每年推出新品,不断增加规格与品种,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外贸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型组织,务实基础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其次,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起内部稳定、规范的权力与决策机制,摆脱过去的“一言堂”管理和原始的亲情管理,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一切与市场经济相悖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一体化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领头兵的外贸企业要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运用到我国外贸企业中,推进和完善企业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童利忠,丁胜利.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49-04
引言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可供贸易的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都对外贸竞争力进行了论述。我国对外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中既有对产品、企业、产业等不同层面的外贸竞争力研究,也有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外贸竞争力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无论是外贸规模还是外贸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外贸大省。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全面发展,浙江省外贸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浙江省要从外贸大省发展成为外贸强省还需一定的距离。本文主要从区域层面出发,对浙江省外贸竞争力进行测度,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寻浙江省外贸水平升级的突破口,以促使浙江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一、浙江省外贸发展状况分析
(一)外贸增长速度快、规模大、顺差大
近年来,浙江省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1年浙江外贸总额为327.99亿美元,2011年突破3000亿美元,达到3093.78亿美元,入世10年,外贸总额增长了8.43倍,年均增长速度为31.58%,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年均增长速度8.95个百分点。另外,贸易顺差大是浙江外贸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2001年,浙江省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的比重为58.33%,2002年为55.42%,2003年为85.52%,2004年达到96.85%,基本上相当于全国全年的贸易顺差。此后,贸易顺差占比虽有下降,但仍占1/3多。2011年浙江省贸易顺差1233.21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79.51%。
(二)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2011年浙江省工业制成品出口2074.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88%,比2001年提升4.29个百分点;初级产品出口153.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2%,比2001年下降4.29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出口924.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42.72%,比2001年提升11.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3.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7.09%,比2001年提升2.96个百分点。显然,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但是,浙江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主要以轻纺、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出口虽有较大增长,但仍未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中的占比也不高。
(三)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
浙江省一般贸易的发展远远超过加工贸易,这是浙江外贸的一大特色。2011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764.84亿美元,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为81.57%;一般贸易进口额为653.43亿美元,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为70.24%。同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9171亿美元,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为48.31%;一般贸易进口额为10075亿美元,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为57.79%。近年来。一般贸易在浙江省出口中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80%左右,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60%左右。显然,浙江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
(四)民营企业地位日益上升,国营企业地位下降,外资企业基本不变
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国营企业的地位日益下降,外资企业地位基本不变。2001年至2011年,浙江民营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4.01%上升到60.05%,在进口所占比重从15.04%上升到43.02%;而国有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45.09%锐减到9.77%,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从36.38%锐减到11.15%。外资企业在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2001年外资企业出口占比30.89%,2011年为30.18%;外资企业在进口中的占比2001年为48.59%,2011年为45.83%。民营企业在外贸中表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从外贸生力军发展成为外贸主力军,占据了浙江外贸的半壁江山。
(五)贸易市场趋于多元化,但集中度仍偏高
浙江省贸易市场集中度偏高,出口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2011年浙江省对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四大出口市场的出口额为1187.7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90%;来源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四大进口市场的进口额为424.5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5.64%。但近年来,主要贸易伙伴国在浙江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说明浙江省与非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有了较大发展,贸易市场趋于多元化。
二、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测度
(一)指标构建
1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arative Index,简称TC指数),反映一国(或地区)特定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强弱。其计算公式为:TC=(Xi-Mi)÷(Xi+Mi),其中,TC为贸易竞争力指数,Xi为一国(或地区)i种商品的出口额,Mi为一国(或地区)i种商品的进口额。其值在-1至1之间,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商品的贸易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反映一国(或地区)哪类商品的出口相对较多。其计算公式为:RCA=(Xi/Xt)÷(Yi/Yt),其中,Xi表示某地区i种商品的出口额,Xt表示某地区总出口额;Yi表示全国i种商品的出口额,Yt表示全国总出口额。该指数大于1,表示该地区该类商品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对的出口优势;小于1表示该地区该类商品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对的出口劣势:等于1表示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Export Commodities Structure Convemion Ratio),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指标。该指标可以用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或高新技术产品或机电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来表示。该指标值越高表示商品出口竞争力发展趋势越强。
(二)测度与分析
1 不同贸易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对2001-2008年浙江省和全国全部商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不同类别商品贸易竞争力(TC)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年,浙江省全部商品TC指数在0.35~0.46间,初级产品TC指数分别为-0.03、-0.05、-0.13、-0.23、-0.22、-0.28、-0.36、-0.45,工业制成品TC指数在0.4~0.56间:而全国全部商品TC指数在0.03~0.12,初级产品TC指数分别为-0.27、-0.27、-0.35、-0.49、-0.50、-0.56、-0.60、-0.65,工业制成品TC指数在0.09~0.27间。可见,浙江省全部商品和工业制成品的TC指数都为正且高于全国,说明浙江省的整体外贸竞争力、工业制成品外贸竞争力强于全国。而初级产品无论对全国还是浙江省来说,TC指数都为负,说明我国和浙江省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劣势明显。
2 不同贸易方式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对2001-2008年浙江省和全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不同贸易方式贸易竞争力(TC)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年,浙江省一般贸易TC指数分别为0.48、0.48、0.43、0.47、0.53、0.57、0.55、0.56,加工贸易TC指数分别为0.10、0.02、0.03、0.05、0.16、0.17、0.2、0.19;而全国一般贸易TC指数分别为-0.007、0.03、-0.02、-0.01、0.06、0.11、0.12、0.07,加工贸易TC指数分别为0.22、0.19、0.2、0.19、0.21、0.23、0.25、0.28。可见,浙江省一般贸易的TC指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加工贸易的TC指数低于全国水平。这意味浙江省一般贸易整体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加工贸易整体比较优势不明显,远远低于一般贸易。
3 不同贸易主体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对2001-2008年浙江省和全国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同贸易主体贸易竞争力(TC)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年,浙江省国有企业TC指数在0.36~0.48间,外资企业TC指数在0.19~0.33间,集体企业TC指数在0.43~0.53间,私营企业TC指数在0.58~0.75间;而全国国有企业TC指数在-0.18~0.05间,外资企业TC指数在0.02~0.12间,集体企业TC指数在0.28~0.35间,私营企业TC指数在0.18~0.42间。可见,不论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浙江省TC指数都明显高于全国。浙江省和全国的国有企业出口优势在减弱,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优势在增强。浙江私营企业的TC指数远远高于其他贸易主体,说明浙江私营企业出口优势明显。
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对2001-2008年浙江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不同类别商品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年,浙江省初级产品RCA指数在0.66~0.85间,工业制成品RCA指数在1.01~1.02间,机电产品RCA指数在0.66~0.77间,高新技术产品RCA指数在0.18~0.30间。可见,浙江省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大于1,而初级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RCA指数小于1,说明浙江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与全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初级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与全国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5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对2001-2008年浙江省和全国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进行测度,分别用工业制成品占总出口(R1)比重、机电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R2)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R3)比重表示,结果为:2001-2008年,浙江省R1比重在0.92~0.96间,R2比重在0.34~0.46间,R3比重分别为0.04~0.1间:而全国R1比重在0.9~0.95间,R2比重在0.5~0.61间,R3比重在0.19~0.31。可以发现,浙江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高于全国,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低于全国。说明浙江省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流通和研发环节处于劣势,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方面与贸易强国差距较大。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与全国比较,浙江省整体外贸竞争力较强:一般贸易是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来源;民营企业是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但初级产品出口劣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三、提升浙江省外贸竞争力建议
(一)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
浙江省大量的贸易顺差不仅使浙江省面临来自伙伴国尤其是顺差来源国的种种为难,增加了贸易摩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外贸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浙江省是资源小省,随着浙江省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更需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物品。因此,有关部门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充分发挥进、出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总的来说,浙江省出口结构日益合理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在浙江省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代表技术发展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在浙江省出口中所占比重也在上升。但是,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档次低,附加值低。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和较快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加快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加大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扶植力度,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打造具有特色的外贸产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增长转变。
(三)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浙江省一般贸易位居全国第一,这与浙江经济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自身资源条件的“内源式”发展模式有关。但是,在过分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条件下,企业规模难以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进步缓慢,这些都制约了浙江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巩固浙江省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应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利用加工贸易突破贸易壁垒、促进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活跃的省份。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民营经济依靠其先发优势和体制优势,通过专业化产业区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为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作用,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应多方位采取措施为民营企业及其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民营企业自身应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与协调来促进自身对外贸易的发展。
(五)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篇11
一、影响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一)没有成熟的政策及服务支撑
在当前阶段,我国外贸电子商务的立法并没有得到完善,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整个电子商务运作的合约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我国在2005年出台了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是因为缺乏具体可执行的措施,使得法律法规成为一种虚设,相关部门对法律执行没有明确的职责,整个电子商务的管理变得十分混乱。对整个外贸行业来说,国际互联网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接入与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昂的费用,商品代码的标准化程度并不高,电子结算的程序也不顺畅,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的外贸企业不能有效地进行电子商务运作。
(二)国际贸易多部门的合作,影响电子商务的实施
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了很多的部门,且电子商务的运作伴随着大批的发票以及文件。想要将这些数据做到清晰明了的运行,必须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合作,每个部门都应当积极的为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而努力。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目前想要做好这部分的工作,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联网还有很大的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对企业的运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旦企业中贸易环节的电子化水平比较落后,将会拉低整个企业的贸易进程。
二、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措施
(一)完善相应的基础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想要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公共基础,就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服务,不断加强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西方发达的外贸经验的分析,政府出台的相应税收优惠、对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子商务的运行发展。在电子商务的立法方面,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法律法规,与自身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应法律政策,全面提高服务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升电子商务运作的软环境和与安全性。
(二)积极与国际贸易市场接轨
我国的贸易行业应当积极地与国际贸易市场相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与我国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有机结合,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运作模式,全面提升我国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国际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力。除此之外,还应当竭力与国际贸易组织联系合作,与各国之间共同商讨电子商务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关税问题、仲裁问题以及国际的贸易标准问题等,并有效进行改善和解决。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全面推动我国贸易中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
(三)长远规划电子商务进程
外贸企业应当积极对自身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一个科学、有效的长远规划,参与到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中去,与自身实际的运作和发展情况相结合,为自身电子商务运作制定一个近期目标,分步骤的落实实施。首先,要建立静态的产品信息网站;接着,要建立交互式的客户服务功能,以及相应的数据查询功能;再者,要建立面向外界的网上交易系统和平台,有效地确保网上支付的功能;最后,要建立完整的国际供应链,确保整个终端之间共同协作。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断加强国际网络营销的策略,将有效地提升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实现了更深的联系,贸易中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不够成熟稳定,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得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市场中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本文论述了影响我国外贸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全面促进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宏晶.外贸企业凭借跨境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7,02:26-27.
篇12
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辽宁省猪肉产量218.8万吨,农村人口人均猪肉生产量在全国排第1位,是名副其实的养猪业大省。2008年辽宁省冷冻猪肉出口额6.1万美元,占全国冷冻猪肉出口总额的0.0221%,进口额502.5万美元,占全国冷冻猪肉进口总额的0.9599%。生猪产业是否可以成为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呢?为此,我们对辽宁省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本文以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冷冻猪肉的19个省份,2005-2008年冷冻猪肉进出口额、农产品进出口额以及我国的冷冻猪肉进出口总额等为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畜牧业年鉴》以及一些畜牧统计网站。使用Spss17.0进行分析。
(一)外贸指标的选取
对进出口冷冻猪肉省份的外贸竞争力进行研究,本文从衡量外贸竞争力强度的角度选取指标,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指标的量化性以及在一个动态过程中研究问题,选取的指标如下:
外贸规模型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X1
外贸质量型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X2、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3、出口贡献率X4
外贸进度型指标:出口增长率X5、进口份额X6
(二)样本的描述
对全国19个进出口冷冻猪肉的省份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得到2005-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冷冻猪肉进出口金额、全国冷冻猪肉进出口总额、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指标计算出各个省份连续四年的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并将各省份四年数据取平均值。
(三)因子分析
使用因子分析法之前,首先运用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对样本的可信度进行检验。如果通过检验,要选取原始数据,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标准化原始数据矩阵。其次,计算相关矩阵R,然后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根λi,即为公因子Fi的方差,根据特征值原则(一般为特征值大于1)或累积贡献率原则(一般大于85%)以及实际需要问题确定公因子个数。为了使因子意义更明显,需要对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最后,计算各主因子得分,构造综合因子得分模型,计算综合得分。
将样本数据平均值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如表1、表2、表3所示。
首先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为125.733,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88,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及其检验。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中以后三列组成一组,每组中数据项的含义依次是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第一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初始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为3.586,解释了原有6个变量总方差的59.767%。第二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两个因子共同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77.436%。总体上,两个因子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第三组数据项描述了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可见,因子旋转后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和累积方差都发生了变化,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
表2是因子得分矩阵,这是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根据该表可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F1=0.354X1+0.051X2+0.321X3+
0.318X4-0.094X5+0.22X6
F2=0.182X1-0.421X2+0.076X3+
0.066X4+0.118X5+0.774X6
其中,以贸易数据计算的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公式为:
ΣF=0.60F1+0.18F2
由上式可知,用出口数据评价的冷冻猪肉外贸竞争力大小主要由F1决定,其次为F2。根据该公式,计算的各样本冷冻猪肉竞争力数值,如表3所示。
三、研究结论
冷冻猪肉产品的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从综合竞争力得分的情况来看,外贸竞争力的强弱主要由第一个因子决定,而分析第一的因子影响因素负荷由强到弱依次为:国际市场占有率、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贡献率、进口份额、进口增长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且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国际市场占有率、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贡献率这三个因素所占影响的份额较大。
从外贸规模指标的影响因素看,辽宁省冷冻猪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0.1289%,位列出口省份的18名,处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位置。从外贸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看,辽宁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是-0.834,说明辽宁省冷冻猪肉的竞争力水平较低,可以将辽宁省化定为进口导向型省份;辽宁省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值是0.0156,充分说明辽宁省猪肉贸易不具有竞争优势;就全国而言,畜产品的出口贡献率普遍较低,只有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对猪肉的出口贡献率达到1%以上,辽宁省省猪肉出口贡献率只有0.0153117%;辽宁省的出口增长率是183.24%,较全国的平均值106.50%要高出很多,排在19个省份的第4位,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辽宁省出口势头很好。从外贸进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来看,近年来,辽宁省猪肉出口市场极其活跃,猪肉的出口增长率排名从2006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2007年的全国3位,目前仅次于上海和江苏两省;进口份额达到了6.98%,这个数值说明辽宁省每年需要进口较多的冷冻猪肉产品。
综合上述分析,如果辽宁省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这样必将推动辽宁省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在辽宁省的畜产品机构调整过程中,将一部分农业资源由种植业转向养殖和加工业得同时,发展产业化生产。其次努力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水平,较大程度增加猪肉的附加值,尤其是猪肉加工和猪肉香肠等产品有较高的附加值,辽宁省猪肉出口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尽量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链条,使产品增加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冰.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3).
2、李作稳.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
篇13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正当我国外贸高速发展之际,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呈现减速发展趋势。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下降5%-6%。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是“入世”7年来首次低于2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减速明显。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4388家,比2007年下降49%,全年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35家行业协会、10个沿海省市和4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初步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下行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速可能较2008年大幅度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比2007年回落4.5个百分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速回落至7年来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严峻挑战。
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面对恶化的外部贸易环境,应详尽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以期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文拟选取能较好衡量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