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体育各方面内容的研究越来越多,体育公共管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社会领域逐渐分化成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在对体育事务的管理中,公共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远远超过了市场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体育公共管理的研究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研究的对象是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论文,隐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在所有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研究学位论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选题则是撰写硕士论文的第一环节,并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内容或研究领域,三是研究方法。选题的“三要素”构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也成为评价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尺度。
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笔者査到2002?2012年间710篇有关体育管理的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占总数的71.4%;涉及市场管理的203篇,占总数的28.6%。
在本文中,笔者对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性质和研究领域)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与分析,为体育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
从2002年到2010年的9年间,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了高峰。从主观上看,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学位论文数量也必然增加;二是体育公共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体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体育公共管理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体育公共管理为内容的研究领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竞技体育管理、大学生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5.9%、14.5%和13.1%。由此可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都是学生能看到、接触到的体育事务。研究国外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论文,只有寥寥数篇,而且这些论文的结论都是通过分析世锦赛、奥运会和其他大型比赛的数据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费较少,研究条件有限,很少接触到国外体育组织,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也很少能借鉴国外优秀科研成果。
在体育公共管理领域中,中小学体育管理、体育教学管理也是硕士学位论文常常关注的内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1%和6.6%,这说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学校教学环境。
目前,我国巳进人老龄化社会,但关于老年体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数的2.7%,这与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不相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体育行政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这方面论文只占论文总数的3.9%。文献综述类论文也很少涉及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加强。
3.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是研究体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⑴。因此,体育科研方法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论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发现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资料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德尔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这507篇学位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论文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这些学生重视研究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说明我国体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进步。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体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综合研究巳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更加全面、客观、深人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体育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强调对客观现象和事实进行理论性探索或实证性分析,检验理论依据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虽然基础性研究没有强烈的应用目的,但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以获取新思维和新知识的创造性研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并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的基石,应用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开发性研究之间的桥梁,开发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这三种研究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缺一不可。我们对这507篇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3.7%,基础性研究占的比例为19.2%,开发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1%。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拥有的资料和科研条件有限,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主观上忽视基础性研究,而直接进行研究性研究;三是应用性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不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
5.1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通过对这507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把这些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群众体育类研究、学校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关注的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管理现象及管理问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体育公共管理的重视和关注。
在2002—2010年的9年中,这三类论文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3%;2005年到2006年间,三类研究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从2005年开始,竞技体育类研究开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从2005年起,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异军突起,并开始占据首位。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是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而2006年以后,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学校体育类研究所占比例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稳定。
在学校体育类的研究中,中小学体育研究和高校体育研究为两大研究热点,也是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的重点也从竞技体育转向了群众体育。目前,对群众体育类的研究已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已开始关注群众体育。
5.2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农村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城市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城市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展健身锻炼的地域不同。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育观念、运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育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间,农村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体育研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达到87.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很多的“体育问题”和“体育现象”都发生在城市体育中,这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关注的热点;二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体育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体育热点“话题”要多于农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三是由于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学习、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体育研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研究的话题。
篇2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篇3
一、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数学课改革的目标
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数学课程改革其目的是在突出数学基础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素质、提升其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21世纪高等院校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一)建构一个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公共管理类数学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相关能力的要求,建构一个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公共管理类数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教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数学教学内容在选择上要根据专业进行相应地调整,关键在于提高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不必强调数学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二)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在大类培养中执行分类、分层指导的数学教学原则
学好大学数学关键在于学什么和怎么学。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性比较强,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二是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会数学思维。国外大学一般在大学本科一年级开设微积分作为通选课,二年级以后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经济数学、矩阵等课程,供不同专业要求的同学选择,国内人大、北大等综合性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工学色彩突出的学校也多为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单独开设6或8学分的微积分或大学数学,二年级以后同学们可结合自己发展需求选修数学相关课程。鉴于公共管理下设的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专业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必要的,而对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考研不要求数学的专业,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可考虑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应提出专业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引导学生科学选课,执行分类、分层指导。
二、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数学课改革的原则
1.有利于强化数学教学,夯实学生数学基础。
2.有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公共管理专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5.有利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人才。
三、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数学课改革的设想
1.调整数学教学内容,将数学素质培养与满足专业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为重要途径,恰当地将数学素质的培养与满足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相结合。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来讲授,讲透主要知识点的同时,重视数学知识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应用。在设置数学教学内容时,改变过去只注重书本知识、只注重解题技巧的现象,将数学原理与公共管理专业相结合,注重知识对社会现实的服务。在设置后续课程时,应强调数学在后续课程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公共管理类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建议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试成绩=作业与表现30%+月考10%×4个月+期末考试30%,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强化数学教学,夯实数学基础,实行微积分教学“3+1”模式。改革数学教学计划,在低年级数学基础阶段之上,增设高年级的数学提高阶段,构建全程数学教学的课程体系。数学基础阶段的学习为该生所从事的专业奠定数学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提高阶段应与专业和实际的问题相结合,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相应的数学软件和图形计算器的运用,为学生节省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习更多的数学内容,把学生从大量的做题技巧中解脱出来,并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到特有的作用。“3+1”是指在微积分Ⅰ和微积分Ⅱ的开设过程中,3个学分为数学知识点的学分,1个学分是实验学分。1个实验学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数学建模,使学生结合专业能独立完成数学模型建立和求解。二是进行社会调查分析,迫使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三是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自己设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以数学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微积分Ⅰ和微积分Ⅱ为必修课,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选修课。大一期间,微积分Ⅰ和微积分Ⅱ为必修课,4学分,采取“3+1”模式。在大类分流后,根据专业和学生毕业后的流向,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选修课,其中区域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三个专业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要求必选,未来需要考经济类研究生或本科需转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要求必选。其次,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以解决问题、考研、出国为导向,在符合以上目标的基础上,解决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理论、推导证明、解题技巧偏多的问题。在课时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删去一些纯粹为了考试而学、华而不实的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学时,增设与数学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课。最后,强调数学学习与专业应用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类分流后,结合学生的所选专业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应由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参与确定,协同授课,这既符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也符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标,对创新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开展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为主线的“三段式”教学。产生阶段:数学知识和数学定律的产生过程。讲解数学定律产生的过程和基于的社会现象,恢复并畅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血肉联系。形成阶段:讲解和阐释数学定律,让学生在脑海里对数学定律形成最本质的认识。在数学定律讲解部分,要突出体现数学的基本思想性和方法性。对于抽象的概念,我们应揭示数学朴素的本质,让学生领会数学精髓。应用阶段:强调数学定律的运用,实现数学在现实中的工具作用。建立专业中与数学有关的教学案例库或结合教师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尝试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标。
5.注重外国先进经验的借鉴,强化数学思想在公共管理专业中应用。国外高校在数学教学上,非常强调数学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国外数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人人需要数学;人人都应学有用的数学;不同专业的人应当学不同的数学。这些理念使得大学生对大学数学学习的认识从原来仅仅为了不挂科、为了考研而学数学,上升为数学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最终上升为数学的技术、文化的层面上。数学应用能力最终体现在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上。1985年美国的高等院校启动了微积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考虑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工具广泛使用对大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美国高校对数学教材、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87年启动了微积分改革计划,新的方案着重强调了对学生的概念性理解能力、解决问题技巧、分析与举一反三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同时,提出通过实行新方法减少冗长乏味的计算。1989年和1990年美国数学科学资金委员会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交了《振兴美国的数学:未来的关键资源》和《振兴美国的数学90年代的计划》,即两个“戴维报告”。该报告指出数学科学中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两个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强调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要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提出各类前瞻性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强调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也同时揭示了现代数学的基本特征——数学技术、数学理论、数学实验。美国的微积分改革非常富有成效,使得人们对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都市事务学院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课程设置,发现他们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数学难度不高,但他们非常强调应用。
四、基本结论与启示
总的来说,本文认为:第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还应强化数学教学、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关键在于学什么、怎么学,因此,调整数学教学内容,将数学素质培养与满足专业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成为此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二,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教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数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第三,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为主线的“三段式”教学注重外国先进经验的借鉴、强化数学思想、开设数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公共管理专业中应用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数学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第四,在教学工具上,教会学生使用一些辅的数学工具,包括图形计算器、相应的数学软件等,凡是能用机器、计算机完成的就用机器和计算机来解决,老师更多讲解数学的思想、方法,把学生从繁杂的计算和解题技巧的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明.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孟津.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曹殿立,等.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
[4]曾玖红.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5]夏小刚.国内外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5,(3).
篇4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髙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髙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髙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髙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命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人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髙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人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人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人手。在完善髙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
我国髙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髙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迤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人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対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
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髙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
篇5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下提出的,它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更强调全面提升城镇的内涵,要求城镇化由过去偏重人口、数量、规模的增加向更注重提升质量内涵的方向转变,即“数量型”转向“质量型”。要求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支撑、统筹兼顾为原则,促使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①,实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好现有的“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农村转移落户人口的就近城镇化乡主要是转移到就近乡镇中心场镇,这就给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和治理理念。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对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
乡镇政府公共管理是指以乡镇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从公共管理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居民的公共性需求②。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为城镇化提供了关键的制度和实践保障,明确了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同时新型城镇化要求把基本的政府公共管理纳入其内涵建设中,为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首先,新型城镇化要求乡镇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由于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共组织,具有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政府管理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乡镇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的“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主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特征是治理、善治、服务三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实现政府治理的全面转型,实现政府治理全面转型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本结构改革,即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第二、体制的变革,即从利益化的政府转向公共性的政府,从管制型转向服务优先的政府;第三、机制的变革,要求政府创新治理方式。
其次,新型城镇化要求乡镇政府转变管理理念。当前部分乡镇政府公共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长期以来,在做一个好的“老百姓父母官”的口号下,农村乃至更大范围的公共管理者以农民的恩人、主人自居,在这种定位的影响下,行为上表现为高高在上,藐视群众、脱离群众。新型城镇化要求公共管理者真正摆正与农民平等的位置,要求改变传统的行政官僚思想,要求树立引导和服务的理念。
再次,新型城镇化要求乡镇政府转变管理方式。要求把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同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义务,也是人民权利的表达。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管理存在供给总量的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共管理的方式落后。在新型城镇化之前,乡镇政府主要是管制型政府,管制型政府也就意味社会中的大部分资源、活动都必须由政府的调配,按照管理者的主观意志来设定框架体系。而当前新型城镇化要求乡镇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的管制型转向服务型,服务型政府也就意味着乡镇政府把经济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还给市场,乡镇政府做好监督工作。
最后,新型城镇化要求乡镇政府优化公共管理产品。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公共管理是通过提供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特殊产品来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公共管理的产品供给集中表现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目前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低效供给不平衡的现象,在政府部门的垄断性与公共企业的产权不明确共同作用的结果下,甚至出现了水霸、路霸、气霸等现象,同时还存在权力腐败和权力寻租的现象。新型城镇化要求乡镇政府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在公共物品生产供给方面的垄断地位,在相应的领域可让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私人投资来参与公共产品的投资以便丰富和优化公共产品的供给。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乡镇政府存在一定理念偏差。乡镇政府官员公共管理服务意识淡薄,对公共管理服务的供给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同时在传统行政理念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控制者、监督者。加之“官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公共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公共管理者利益争夺的工具,造成乡镇政府在实行管理时存在部门之间包庇,公共权力管理缺失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权责不明确等现象。另一方面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私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为实现自身的利益,公共管理者利用职权谋权造成公共利益私用,导致了公权力私用,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我国过去的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时终身制,造成国家公职人员没有创新服务意识,兼之没有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同时政府机构冗杂办事效率低下,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低下。乡镇政府重增长轻发展的绩效观。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一直是衡量各个乡镇政府的一个重要指标,乡镇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建设,这种重视增长忽视长期发展的绩效管显然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内涵不相符。
其次,公共管理物品和服务的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公共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及客观存在的“市场机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政府的财力有限,我国现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承担很少的责任,而大部分农村公共品由县乡政府和农民自己筹资,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供大量公共产品和服务,使得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表现为总量短缺、总体质量不高。在基础建设方面,农村和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体现的尤为明显。农村现代公共产品发展缓慢。城市现代化生活设施,如供气、供热、供水、农村广播系统及路灯等设施的发展在大部分农村尚未起步。另一方面是制度层面,供给机构不合理、层次和优化度及现代化水平低,总体功能效率低。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因农村工业化程度低、税收少,政府受财政的限制更愿意投资“硬”的公共产品如道路水利建设等这些可以看到业绩的投资。加之供给信息的不配对造成农民较少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如在有些在人口较少的农村修建超越农民需要或生产条件大力修建公共设施浪费大量钱财。
再次,公共管理的决策机制不健全。目前,乡镇政府公共管理的决策机制不健全,公共管理存在失位、越位、错位的现象,具体而言就是因为我国乡镇政府供给的决策机制难以形成、决策过程中缺失公众参与及缺乏有效的评估和论证。
一是失位;近几年来,一些乡镇地方经济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屡禁不止原因很多,但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监管职能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乡镇政府职能的“缺失”造成社会基层的失控。二是越位;如过多的审批、权力失控造成乡镇、政、府管理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如审批过多导致的机构膨胀、政府控制和分配的资源过多。加之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导致了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差距悬殊的现象。三是错位;乡镇政府管得太多但又管得不精,本来是民间的事却由政府做了,乡镇政府干涉太多经济事务影响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管理效益的举措
首先,树立引导和服务的管理理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转型首先是转向服务型政府,而政府服务理念具体体现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民政四个方面。这四个重点领域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新型城镇化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新型服务理念符合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立足长远的发展。乡镇政府应该抓住契机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人员管理方面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的价值观教育,意在不断提升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改革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了,让公务员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新型城镇化中形成良好互动。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当前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其中一个首要原因就是政府供给制度保障机制不完善,政府主体责任不明确导致乡镇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明确政府在公共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市场的辅助地位,制定确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明确供给主体责任。引入市场机制的最大好处是通过竞争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合理优化目标。通过市场机制的引进,使公共物品领域成为行政方式和竞争方式共同调节的领域。同时市场可以提供的可以让由市场来提供,政府只要做好制度性保障和监督管理。
再次,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一要多途径多方面增加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短缺问题。因此,要提升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要解决资金的投入不足问题,财政部门作为公共部门的一部分,在供给中承担最终责任。而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是目前乡镇政府应努力追求的目标。当前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是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镇政府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资金问题理顺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建设。乡镇政府首先要确保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随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确保资金充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二要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政府可以与私人签订生产合同,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借助于投标者把价格压到经济的合理水平,与民众需求最迫切的基本公共产品政府可以授权经营,如自来水、供电、报刊杂志、医疗卫生等。地方性的交通、通信设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娱乐设施、部分保障可以采取政府参股的形式来进行供给。三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多元化。在相关公共领域,只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制度的就可以让社会组织、公益组织或者私人投资来提供。乡镇政府可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估运用确实可行的方案鼓励非政府对公共领域的投资供给。
最后,完善管理决策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应该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乡镇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决策开展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收集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信息在决策时协调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做出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决策。二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多渠道集中民众的智慧,使乡镇政府的决策真正以科学、民主、法治为基础。同时根据事项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对专业性强的要邀请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民众的参与度。三要建立决策失误问责制。在决策时要充分体现“权为民所授”的思想,要求有权必有责,用权受制约。建立健全决策者及主体的责任,明确规定身为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使之对其决策行为负责任进行责任追究,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完善乡镇政府的管理决策能力,真正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供合理健全的决策机制。
指导老师:田华银
参考文献
[1] 黎民.公共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王晓晓.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
[3] 张紧根.乡镇政府管理的困境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
[4] 金太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
[5] 张旭东.关于新形势下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9.
[6] 许耀桐.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08.
篇6
旅游业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始终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将达到35亿人次,旅游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满足现代服务业标准的旅游高端人才异常稀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鲜明提出了人才开发要高端引领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教委设立了新的旅游类的专业硕士学历——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MTA的设立为中国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发展到了学院正规专业化培养的新阶段。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与MBA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均参加MBA联考,在报考时选择MTA。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由于MTA教育刚刚开始,各个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方向设置时,都是具有摸索的性质,所以,本人在此提出关于MTA研究方向设置的一些想法,以供方家商榷。
一、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比如,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另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
二、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开设MTA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比如,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实际需求。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
三、开设MTA的教育方向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MTA教育是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培养教育,因此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酒店、旅行社、景区和景点等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航空、铁路、游船等交通部门;商品零售、旅游购物等商业部门;会议、展览等会展部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文物、建筑、艺术装饰等建设部门;旅游策划、旅游广告宣传、管理咨询等旅游智业部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MTA教育应当可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将成为目前国内正求贤若渴的传统旅游企业的抢手人才。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制造业)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结构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将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地产作为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学生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可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与相关能力,毕业后将在旅游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级的旅游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规划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60项,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全国92个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8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也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其2011年MTA专业方向设置为以下几个方向:
1、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民族旅游研究方面较强,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2、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承担大量旅游规划项目,对景区尤其是新建景区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3、生态旅游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有较大优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4、国际酒店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批设立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
5、旅游公共管理
设置这一方向对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有较大意义。
6、旅行社与会展管理
主要面对旅行社与会展行业。
篇7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对策
一、引言
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竞争,即人才数量和人才素质。与人才数量相比,人才素质更为重要。在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人才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总之,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毋庸讳言,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撑,需要多方资金投入,更需要人才资源做保障。事实证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将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通俗地说,所谓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就是工作在农村基层中,从事公共管理事务的各类人才。实际上,农村公共管理类岗位总是存在于乡、村的各类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组织中,常见的如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组织、村委会、学校等,这些组织无不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从另一角度上分析,公共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也关系到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从宏观角度来看,公共管理人才应当熟练掌握法律、经济、政治等多种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这些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是衡量一个地区潜在发展力量的关键因素。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今天,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管理事业,就必须大批量培养和引进公共管理型人才。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村公共管理人员因处于基层使得其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并不足够大,但是其所担任的角色却是举足轻重的。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核心骨干,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帮助落实政府策略,并协调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整体方向。从某种意义上看,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影响到国家政策制度的落实程度。
二、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政府对三农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成绩突出,但人才资源匮乏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毋庸置疑,积极开发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引进较为困难
第一,农村物质待遇较差。近几年,尽管国家各级政府针对农村地区发展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交通、卫生、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物质基础始终较为薄弱,在引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难以提供与城市相当的待遇,导致不少人才根本不愿意到农村去。物质条件的低下从客观上影响到难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于是,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另外,农村的人际关系相对特殊,往往是基于亲朋好友形成的“关系网”,这种以“自己人”为主的交往理念对于新来的公共管理人员来说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排斥和抗拒,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其中,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第二,农村缺乏必要的成长机会。一方面是缺乏学习和培训机会。对于从事农村公共管理的人而言,因工作深入到基层,每天面临的工作量极为琐碎,这较大的工作量使得他们没有精力去自我提升,另外,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公共管理人员所在的岗位领导也很难会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与培训,导致业务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缺少晋升机会。农村公共管理类岗位职务范围较广,需要大批量的人员深入到走进基层,并扎根基层。在农村数量众多的公共管理人员中,往往仅有几个人能够获得职务晋升机会,实践中,不少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由于职位数量有限,使得他们即便符合既定条件也难以晋升。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在晋升制度方面的规定比较笼统,不够具体,让一些人钻了空子,这从客观上削减了从事公共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第一,物质性奖励缺乏吸引力。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付出与回报是严重失衡的。换言之,他们在大量的付出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后,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据对部分地区10个行业从业者收入状况的调查显示,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公共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位次比较靠后,尤其是工作于农村基层的“村官”,其工资待遇还不如外出打工的农民,很显然,这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来说,虽然会有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物质奖励措施,但与城镇地区相比毕竟数额有限,至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薪资待遇要低得多,更别说是物质激励了。近几年,政府的确出台相关政策,几次提升基层公共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但这种增长幅度与物价、房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未从根本上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第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考核机制相比,当前公务员考核制度有了质的进步,不论是考核内容,还是考核形式,亦或者考核的程序与标准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细化与规范。另外,考核机制与公务员日后的晋升等存在一定关系。尽管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先进,但短时间内始终难以摆脱传统人事考核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考核,大多流于形式,导致考核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客观地看,当前针对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考核内容太笼统,未能针对不同岗位特征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不可靠,过于重视定性考核而忽视了定量考核;考核范围不全面,主要针对内部考核,缺乏必要的外部评价等。
(三)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管理不科学
农村当前的人才配置机制缺乏合理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公共管理岗位有限,即便有人乐意走入基层,也常常因为专业不对口而产生人才资源浪费。以大学生村官为例,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知识带动农村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引进大学生,这一举措的确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基层公务员文化程度低的缺陷,但却导致“专业不对口”现象频频暴露。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地区涉及地域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状况不一,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唯有结合本地需求,才能在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促进农村发展,但是不少地区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往往只看学历不看专业,导致大量人才的隐形浪费。第二,农村公共管理岗位上人员流动性较差。毋庸置疑,岗位需求与对应薪酬之间的最佳平衡便是实现了人才最佳配置。对于农村公共管理岗位而言,随着社会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人才配置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此时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员调整,进而适应岗位的新要求。然而现阶段,因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流动制度有缺陷,未能形成有效机制,导致人才配置出现僵化。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混日子”的现象,大大削弱了公共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除了人才配置不科学之外,大多数农村地区都缺乏对本土人才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本土人才拥有与外地引进人才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从小生长在这里,对于当地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与当地群众关系也极为密切,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加上农村地区条件艰苦,难以吸引外地人才,而只有本土人才对于家乡的热爱往往会忽略掉那些物质条件限制。可以说,本土人才的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农村地区对于人才的认定往往局限于文凭、学历上,丝毫不考虑其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另外,一些人始终相信“外来和尚好念经”,盲目崇拜外来人才,殊不知本地也不乏“卧龙”的存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长期以来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开发极为缓慢,从另一角度上,也极大地伤害了本土人才的积极性。
三、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的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针对前面所指出的问题,接下来将分别从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一)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引入机制
在引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过程中,不应当局限于某一个群体,除了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之外,还应当重视军队转业干部、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以及在外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管理中去,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主体构成。同时,还应当遵循“宽入”、“严出”的基本原则。所谓宽入,既包括构成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有大专院校学生、军队转业干部、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等;还包括选拔形式的多样性,分为自荐与他荐。所谓严出,强调的是选拔程序及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公正性,严禁、任人唯亲等现象出现,最终的选拔结果要客观、公正,并通过社会媒体进行公示。针对人才错配现象,要在引入公共管理人才之前,结合岗位需求制定人员的数量以及专业要求,尽量避免专业不对口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在人尽其才的同时有效防止人员冗杂等多种弊端。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还应当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不可否认,要调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最为有效的措施便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针对不同的公共管理岗位,给予对应人才相匹配的薪酬,并就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成绩等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参考工作完成量、工作效率等多个指标,设置不同类别的绩效工资。除了物质方面,还应当重视人才的价值体现,针对优秀人才可以提供晋升机会,以此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要重视各种保障措施的积极作用,为给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提供更好地发展环境,各地区可以为其办理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等,其中,大部分费用由财政承担,如此一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另外,政府要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建设。举例来说,为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应当鼓励其接受各种教育培训课程,由此产生的费用可由政府承担,当然,必要的时候,受益人也应当承担一小部分。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资金投入,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拓展训练活动,以此来有效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
(二)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状况,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来鼓励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一切人才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事业中去。例如,大学生村官普遍面临着工资低、待遇差、无编制的问题,他们不仅为前途担忧,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勉强维持,针对这一状况,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在聘任期满后继续留任村干部、考取公务员等。除了政策支持之外,还应当积极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规范评价流程,将评价结果与晋升等挂钩,以此激发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当然,还应当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的引入。例如,针对志愿投入农村公共管理岗位的人才,其子女入学应当取消户口限制,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中考、高考时适当加分,其配偶应当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就业前等等。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导向原则,即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融入到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中,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客观要求,尽可能使该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贴近农村实际;职位分析原则,即结合不同岗位特征差异,来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系统动态原则,即不论是体系构建,还是人才考核,都应当视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当重视不同考核要素之间、不同考核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要优化考核内容。具体来说,要实行岗位问责制,针对农村公共管理岗位,要在明确具体职责的前提下,深入地进行职位分析,找出职责要点所在,并根据工作环境制作岗位职责书,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要借鉴现有的公务员考核体系,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尤其要重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集合每个具体岗位的差异来进行指标体系构建。
(三)科学管理使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针对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管理不到位问题,要积极做好人员配置工作。从宏观角度分析,作为重要资源,农村公共管理人才配置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还需要借助于政府职能作用,尽快改变以往人才市场由国家统管的局面,在缓解城市人才拥挤压力的同时,解决农村人才紧缺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现如今不少农村公共管理岗位出现人才的错配、乱配现象,有的甚至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引进高端人才,过分重视学历而忽略专业、能力,导致人才价值难以体现,造成大量人才的隐性浪费。基于此,在开发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财政政策、信息服务等功能。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本土人才开发。如前文所述,本土人才拥有与外地引进人才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对当地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与当地群众关系也极为密切,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本土人才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发挥职能作用,着重在政策体系上下功夫,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人才开发的总体目标、方案措施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联合教育、科技、农业等多个部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建立科学的培养管理机制。另外,考虑到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匮乏等现状,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和培训,帮助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相关政策,同时也要重视对本土主导产品或支柱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最后,应当熟悉并掌握农村公共管理岗位人才的综合状况,及时做好后期跟踪服务,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具体到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要遵循分层管理的基本原则,正确引导人才进行登记,最终构建完备的农村人才信息库。为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结合已有的农村人才信息,针对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人才进行评选活动,并对其先进事迹、成功经验等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进而营造尊重、爱护、激励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姚大川.浅谈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体系构建[J].科技风,2012(10).
[2]刘浩,肖湘雄.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3]杨军节.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方经济,2011(10).
篇8
1.1、外资银行招聘制度
外资商业银行的员工招聘需求数量完全由岗位决定的,杜绝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判断,人才选拔的方法和程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工作设计”来决定所需招聘人员数量,每个部门的招聘数量与领导意志力无关,完全按照工作设计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用人需求;二是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信息,下至一般的员工、中层经理,上至高级人才都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员工的来源非常广泛。
1.2、国有商业银行招聘制度
在招聘方式上,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分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方式,内部招聘相对来说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程度较低,目前应用还较少,其原因在于银行内部员工在某一职位工作多年之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基本上都成为了本部分的骨干员工,在本部门内部业务上具有比较优势,比同部门其他员工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自身觉得没有必要放弃现有岗位再去新部门从头学起,而所在部门的领导也不愿意自己部门的骨干员工流失,因而如果空缺的职位在薪酬待遇或工作性质上没有明显的提高,很难从银行内部其他部门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相对于内部招聘来说,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较多采用的是外部招聘。外部招聘又称社会招聘,主要有报刊广告招聘、人才交流会招聘、校园招聘、互联网网站招聘等方式。
1.3、股份制商业银行招聘制度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招聘工作中具有相当高程度的规范性,在招聘工作之前先提交科学合理的招聘需求,严格控制冗员的现象产生,其次是招聘的方式也具有较高的规范性,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科学和规范的招聘流程,同时还积极与各大就业中介机构合作,挖掘各类高端人才。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招聘制度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比如数量上要“适度从紧”,质量上要“适度超前”的这种动态优化和调整的人力资本配置策略。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人员的考察主要从行为特征、价值观和态度、以及专业技能这三方面着手,其中尤为重视应聘人员对企业文化是否认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看来,新近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员工的稳定性。
2、股份制银行人才招聘制度改善建议
2.1、战略出发,实现三个转向
要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银行人才队伍,创建国际化的一流商业银行,提高股份制银行的长远竞争优势,必须把对招聘人才的科学规范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从长计议,超前规划,分步实施,落到实处。对此,在加强、完善招聘人才管理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向:
首先,在人才招聘的观念上, 要从传统的围绕“事”为中心而展开,上升为从银行发展战略出发,以“人”为中心展开,由传统的缺岗填补,转为把“人”视为最重要的资源储备。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才的主要来源靠向校园与社会招聘,靠自己选拔培养,对人员的招聘和管理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第二,在对招聘人才的要求上,不能仅仅停留在使员工的素质基本胜任本职工作、满足于对一般操作人员的培养上,而且应该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特殊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提高,努力造就一批出类拔萃、在国内同行业有影响的优秀人才,造就一支能为股份制银行尽心服务的实干队伍。
第三,在培训人才的侧重点及内容和方式上,要从“短平快”、“补习型”的单一培训转向实用与超前相结合,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系统培训。要区别对象建立培训个人档案,实行跟踪考核,制订与银行发展规划相同步的培训计划,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2.2、规划完善,实现两个最大化
股份制银行要想吸引并留住人才,就必须抛开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从银行整体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出发,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规划和员工个人规划,解决银行人才储备以及员工发展的后顾之忧。
宏观上,实行多种战略结合的方式,将进攻型、差异型、改革型、平稳型战略进行相关组合。进攻型的人力资源战略,要依靠股份制人力资源内部优势,同时利用外部机会,将人力资源做大做强,积极与其他商业银行展开竞争,进行人才抢夺,侧重于“挖人”的强势手段,并将这些“挖”来的核心人才人尽其用,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差异型战略则要利用股份制银行人力资源的自身优势,回避外部威胁,通过人力资源差异化发展定位,对人力资源进行累积性投资,力图打造具有城商行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用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战略在抢夺人才中取胜。改革型人力资源战略,既要克服股份制银行人力资源自身劣势,又要利用好外部机会,瞄准自身人力资源优势方面,结合传统优势,发挥人力资源稳定优势,对人才实行稳定培养与挖掘方式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维持既有状况下进行平稳过渡的改革。
微观上,为员工设计合理的成长通道和管理方案,在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的同时让组织掌握员工的职业需求,从组织和部门的角度为员工提供和创造发展的条件,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对工作岗位和职位发展道路进行全面策划,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各阶段的目标对员工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进行持续开发。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达到银行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标,将共同发展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卢昭颖.深圳发展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
[3]翟玲君. 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储备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2009,11.
篇9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已经逐渐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趋势,这一专题在档案学界也引起了普遍关注与重视。笔者以主题=“档案”and“共享”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总库,检出2978条检索结果,近十年的检索结果就达到2707条,可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是借助了近十年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同时也借助了用户需求的改变和档案馆办馆理念的变化,从而使得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对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本文以近十年我国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为基础就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做一综述,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主要研究内容,归纳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主要明确的观点,并提出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
2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主要研究内容
2.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研究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研究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界定、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类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图情信息资源共享的对比研究等方面。
李亚东[1]认为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更侧重于从信息的可获取性与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的客体,将不再是传统的纸质文件,取而代之的是用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用不连续的数位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的手工查找转变成一种虚拟的交流与传递。谭琤培[2]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两大原则是“贡献原则”和“安全原则”,而档案监控权就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原则的集中体现。柯琳[3]认为档案学者更关注档案信息的控制、监控问题、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共享与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相结合的问题等。李亚东[4]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的包括系统规划与协调发展原则、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安全可靠原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包括馆内共享、政务共享、社会共享三种。胡杰和张照余[5]从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共享客体、共享主体、共享理念、资源建设、共享特点等七个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图情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
2.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技术研究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主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此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李亚东和张照余[6]探讨了虚拟专用网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前景。黄凤玉[7]等分析了文档库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黄凤玉[8]等探讨了元数据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孙琦[9]在其硕士论文中全面地提出了本单位的数字档案馆系统开发设计技术方案。吴华影[10]在其硕士论文中全面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技术问题。这些有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实现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从技术层面为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2.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重要因素,李萍和王桂芝[11]提出“集中型”、“水平型”和“网络型”三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李亚东[12]在其硕士论文中详细分析了“基于局域网的共享”、“基于政务网的共享”和“基于互联网的共享”三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刘娜[13]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全面调研我国省级档案馆网站,从资源平台、技术平台、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省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一般模式。
2.4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研究
网络环境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机制体系与运行程序。戴志强[14]提出要建立依法调控、互动多赢、科技保障与舆论导向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运作机制。谭必勇和王新才[15]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书目控制机制。吕秋培[16]分析了如何建立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张照余[17]从不同角度对档案共享网络的效益进行了剖析,梳理了档案网络共享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提出了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原则和主要手段。
3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主要明确的观点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为将来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研究成果主要明确了以下观点:
3.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研究已经基本成熟,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虽然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但基本明确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内涵。随着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共享实践的不断推进,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形式也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可见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日趋成熟。
3.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借鉴图书情报界信息资源共享的经验
虽然在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共享客体、共享主体、共享理念、资源建设、共享特点等方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图情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差异,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来看,图书情报界的信息资源共享都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成熟,档案学界的很多学者依然认为图书情报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是值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借鉴和学习的,只是在借鉴和学习时应充分考虑档案信息资源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
3.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必须以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技术保障
信息社会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才能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档案学界很多学者不断探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形态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领域的应用,可见信息技术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是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观点,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效果是今后有待进一步时深入研究的问题。
4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存在的问题
4.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有待深入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重点问题,而目前档案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较多的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目前仅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局部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未形成全国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也限制了档案学界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相比之下,图书情报领域对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研究就比较深入,针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动力、保障、监督激励、运行平台管理等机制,系统地建立健全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保证共享机制有效运行。因此,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并且有必要建立类似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全国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享平台。
4.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用户服务研究有待加强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正在由资源主导型向用户主导型转变,用户需求的日趋个性化,也迫使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体现个性化服务理念。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当充分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交互式信息服务等问题,而目前档案学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有待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进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4][12]李亚东.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2]谭琤培.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原则与档案监控权[J].浙江档案,2004(2):18-19.
[3]柯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06(1):28-30.
[5]胡杰,张照余.档案信息与图情资源网络共享的比较研究.2009(1):10-12.
[6]李亚东,张照余.虚拟专网技术在档案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前景[J].黑龙江档案,2006(8):5-6.
[7]黄凤玉,任月飞,马小艳,李淑华.文档库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湖北档案,2007(12):17-18.
[8]黄凤玉,马小艳,任月飞.探析元数据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湖北档案,2007(11):16-17.
[9]孙琦.数字档案馆的构建[D].长春:吉林大学,2011.
[10]吴华影.馆藏档案资源共享技术路径与建设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11]李萍,王桂芝.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8(2):9.
[13]刘娜.中国省级档案馆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4]戴志强.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的涵义及其运作机制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3(2):4-7.
[15]谭必勇,王新才.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控制机制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6(4):17-22.
篇10
一、广州流花服装商圈的发展概况
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各时期生产力水平的特点,流花服装市场不断发展创新,依次经历了形成、起步、发展及提升四个阶段。从2006年至今,流花专业市场处于高密度集聚、规模不断壮大及电子商务进驻流花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入了整合提升的调整阶段。其特征是“钱-物”面对面的市场交易量出现下降,服装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模式已悄然兴起。因为受到广州市市场格局调整的影响,流花专业市场现有的市场格局、功能也在逐步进行适应性调整,形成以服装产业链的高端领域主导,高端、中端、低端市场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
二、广州流花服装商圈面临的新挑战
流花商圈面对一次次来自各方面的现实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的挑战,都能凭借着富有活力的市场机制力量,快速地作出反应,在集成创新中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业态水平。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的再次改变,流花服装商圈看似繁荣依旧,但是很多专业市场的老商户都表示由于工厂劳动力的内迁造成区位优势的丧失;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模式的出现;商圈规模的扩大导致店铺数量增长带来了竞争的加剧,从而导致经营越来越困难。面临着这些新的挑战,广州流花服装商圈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探索新出路。
三、十八座服装商厦的对比分析
所选的十八座商厦中有白马服装市场、流花服装批发市场、天马大厦时装批发中心等约二十年历史的商厦,也有刚开业不久的广州世贸服装城、新大地服装城及壹马服装市场等,各有千秋,十分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比分析这十八座具有代表性商厦的经营业态、经营类型、空置情况及租金情况,有利于提炼出每一类型的服装批发市场存在的可借鉴之处,从而了解在新挑战下,广州流花商圈的发展方向。
(一)经营业态对比分析
经营业态是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营业形态。所以一个商场经营种类的构成与布局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商场的需求层次。本研究实地调研了流花商圈站前路、站南路周边的18个服装批发商场。调研发现:
第一,经营好的商场经营业态一般是服装综合体+餐饮+展贸写字楼。根据调查,18个服装商场中人流量较多,经营较好的商厦有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天马国际时装批发中心、红棉国际时装城、壹马服装市场、汇美国际和广州世贸服装城。这些商场一般是服装综合体,而且拥有展贸写字楼、餐饮和银行等。
第二,单一业态的商厦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广州流花商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从之前的单一业态为主渐渐转变成综合服装市场。因而批发销售人员为了方便会更加倾向于一栋商厦中有多种经营种类的商厦,这样可以在满足购物者多种需求的情况下提供拿货的方便。因此,现在依然是单一经营业态的商厦具有较大的市场压力,为了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会进行改造,比如广州康乐牛仔城。
第三,展贸写字楼和线上线下经营逐渐成为服装商厦的经营形态。随着室内服装市场的升级改造和互联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服装市场在商厦上面几层都是以展贸写字楼的形式呈现,因为现在很多都是网上订货,然后直接发货的形式,展贸写字楼能更加符合此种需求。
(二)空置情况对比分析
1.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商厦空置率低。从下图可见,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汇美国际服装城、天马国际时装批发中心、红棉国际服装城、壹马服装市场都是直接分布客运站以及地铁站旁,交通通达性高,人流从站点出来就可以抵达这几栋商厦,甚至出站就是商厦的首层,自然这几栋商厦的经营就好。在调研中调研组就发现这几栋商厦的低层的零售商铺较多,人流也很大。
图1 各商厦目前空置状况(实地调研时间2014.6)
注:康乐牛仔服装城由于正在整体升级改造中,所以不列入空置率的统计分析中。
2.具有客户群体优势的商厦空置率低。调查显示,流花服装批发市场、步步高皮具广场、新星服装城、锦都服装大厦、金详大厦内衣批发市场、富骊国际服装城和广安大厦,尽管不是分布在站点旁,交通区位优势不是很明显,人流相对于上述商厦没有那么大,但是由于其开业时间早,商铺多是专做批发业的,批发的客户基本都是熟客,客户群稳定,自然商铺的空置率也低。
3.新商厦开业时间晚但潜力大。广州世贸服装城、新大地服装城、壹马服装市场的开业时间相对于其他商厦较晚,三者目前还在招商中,所以空置率相对于高些。但是这三座商厦的配套设置、功能规划更加合理,对于打造流花时尚品牌运营区这一规划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未来的潜力也更大。
(三)租金对比分析
调研发现,首先,商厦有整栋出租,且只租不售的。如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和步步高皮具广场。白马在交通区位以及装修级别上都要比步步高好。通过现场询问招商人员得知,白马整栋租金为600元/平方米・月;步步高为400元/平方米・月。
其次,租售并举的商厦不同楼层的租金差异大,如金详大厦内衣批发市场和汇美国际服装城。汇美国际首层为5~6万元,而1楼的租金则2-3万元;不同楼层的租金差异大约在1.5~2倍之间。另调查发现汇美国际的交通区位比金详内衣要好,交通通达性高,人流量大;其次就是汇美国际的业态配置更加丰富合理,它有各色的批发以及零售,而且有配置餐饮,银行等,因而在租售价格上比金详内衣批发广场高。
最后,同一商厦同一楼层在不同的位置租金的差异大,如广州壹马服装批发市场:
表1 同一楼层不同铺位的租金差异
注:经过电话访问所得(调研时间2014.6)。
不同位置,不同面宽,不同开间进深,不同开面数等都会影响铺位租价的定价。
(四)各商厦运营管理分析对比
运营管理方面,提取消防措施、手扶电梯(观光梯)、升降电梯、安全电梯及保安管理这些要素来做简要对比。
消防措施方面,除了天富没有保安对讲系统,锦都没有禁止吸烟告示外,消防栓、灭火器、禁止吸烟告示、保安对讲系统是最基本的东西,每个商厦都有。与之区别开来的是,白马服、红棉国际、壹马、新大地、金详、汇美国际、广州世贸服装城这几个商厦都拥有自动喷淋系统,显示他们在消防方面更加用心。
手扶电梯(观光梯)方面,除明珠外贸服装城、广安大厦外,其他大厦均拥有手扶电梯,但是天富家居服内衣城仅第一层有,其他大厦一般到中间层。
升降电梯(货梯)和安全楼梯(消防楼梯)配置方面,白马拥有10个升降电梯、11个安全楼梯,长江国际拥有8个升降电梯、5个安全楼梯,红棉国际时装城拥有9个升降电梯、7个安全楼梯,壹马拥有12个升降电梯、7个安全楼梯,新大地拥有13个升降电梯、4个安全楼梯,广州世贸服装城拥有7个升降电梯、10个安全楼梯,他们给予了顾客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和更加小的安全顾虑,其他商厦均是三三两两分布。
在保安管理方面,步步高、明珠外贸服装城及壹马的管理人员态度有待提高,楼栋巡查较少。综上所述,白马、红棉国际、壹马、新大地和广州世贸服装城在这一片区内在商厦的运营管理方面做得更加到位。
(五)整体经营状况分析
综合看来在早期开业的商城中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汇美国际、天马国际时装批发中心、红棉国际服装城经营得最好。主要优势有:
1.地理位置优越:直接分布在火车站、客运站以及地铁站旁,直达性好,汇集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口,人流量大。
2.业态构成合理:以上商城都是服装综合体与展贸写字楼结合,并配有餐饮行业,一方面便于吸引人流,另一方面为入驻商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前来选购的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运营管理到位:以上商城消防措施完善,电梯配置合理,安保巡查严格,人性化、系统化的运营管理及服务给予顾客便捷的消费体验,减少了人流大带来的安全隐患。
新开业还在招商期的广州世贸服装城、新大地服装城、壹马服装市场经营状况也较为乐观,虽然暂时空置率相对较高,但其配套设置、功能规划合理,具有打造流花时尚品牌运营区的巨大潜力。流花服装批发市场、步步高皮具广场、新星服装城、锦都服装大厦、金详大厦内衣批发市场、富骊国际服装城、广安大厦经营状况较为一般,因其区位一般,部分商厦也在低层兼营零售来吸引人流。
相比之下,康乐牛仔城、长江国际服装城、明珠外贸服装城、天富家居内衣城空置率较高,在经营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地理位置相对处于劣势:由于流花商圈不同服装商厦的布局改变,以上商城离广州火车站、地铁站、客运站距离相对于其他服装商厦来说是比较远的,无法集中人流。
2.原始客户流失:康乐牛仔城和长江国际服装城位于旧广交会展馆对面,随着广交会迁琶洲,失去了紧邻广交会的优势,其面向的人民北路的繁华程度下降了许多,商城的原始客户流失惨重,此处的服装批发业务也受到了影响。
3.未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广交会迁至琶洲后,康乐牛仔城和长江国际服装城未能重新确立目标客户、改变经营策略,所以康乐牛仔城经营状况不佳,处于全面的升级改造中,而长江国际服装城也是遭到了铺主的撤租,四楼以上基本是全部空置。
4.竞争日益激烈:流花商圈服装商厦不断增加,商户们面对的竞争日趋激烈,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紧邻广州火车站的人民北路698号新开了越秀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友谊裤都,新型服装批发市场模式无疑给传统服装批发行业以重重一击。
四、广州流花服装商圈发展对策建议
(一)行业协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加强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
尽管90年代末,广州市政府通过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清退了绝大部分的占道经营,另外,市场管理方面也将整个商厦、商场内的业户作为一个整体行业进行管理,在批发行业内增加了一个专业管理机构,推动着流花市场不断升级改造。
但是现在火车站周边的流动摊贩还是很多,管理也很混乱,对整个流花商圈的市容市貌的影响不小。汽车尾气与流动食品的摊贩的污染,使得空气更加混浊;原本人流,车流密集的站前路,站南路更加拥挤,通行更加不顺畅,这些都将阻碍广州流花商圈的转型升级。积极配合政府的空间规划和管理工作,共同打造有序的商业环境,是流花商圈服装批发市场协会的必然选择。
(二)商厦经营者应及时调整并优化经营模式
社会商业模式变化,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必然也要转变经营模式,建议各商厦结合自身的特点优化经营模式,摒弃单一旧市场模式,开辟集商务办公、形象展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新市场模式。
(三)优化用户体验,加强运营管理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流花商圈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在规划设计时,应该注重细节,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如充足的消防措施,通畅的安全通道,便利的扶梯电梯,充裕的洗手间,方便的ATM取款机,干净卫生的餐饮等,给消费者惬意的购物体验,并保障相关设施设备的维护。
(四)利用网络,打造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现代物流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正成为主流趋势,流花商圈的国际定位要求其紧跟时代的步伐,迈向电子商务。流花服装商圈专业批发市场要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积极注册企业网站、开通电子商务功能。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借助物流、仓储,打造一个网上供货平台,与线下实体店有机契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着力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引导专业市场走线上线下融合,主动构造政府联网信息平台,是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突围之路。
五、总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经营模式的再次改变,广州流花商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时俱进地迅速调整定位,确定经营发展战略才可能有新的发展。据此,流花商圈服装批发市场应当加强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及时调整并优化经营模式;优化用户体验,加强运营管理;实施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毅.新挑战下专业市场发展原因探析――以广州流花商圈为例[J].时代金融,2014(2):31-32
[2]黄宗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应用)研究(硕士论文).广州市:广东财经大学,2014.
[3]潘丽,张海泉.网络经济下服装销售模式及主要问题分析.商业现代化,2007(2):107-108.
篇11
一、邻避冲突的涵义
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对邻避设施有所研究,而我国学者在21世纪对邻避冲突等问题开始关注。邻避设施称“NIMBY”(Not In My Back Yard),是指一些有污染威胁的公共设施。虽然这类公共设施可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发展当地经济,但是,对于公共设施所在地居民来说,环境和经济的成本均需要他们来承担,成本和效益并不是均衡的,会带来不公平。同时这些公共设施一般会给空气、水等带来污染,如核辐射项目、火葬场等。邻避设施带来负外部效应,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而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公共设施,如核辐射项目,不但对人体造成生命威胁,更是影响了设施周围地区,制约了社会和经济发展。茂名此次游行示威事件是对茂名政府拟建芳烃(PX)项目的抗议,芳烃(PX)项目则是属于邻避设施。
正是由于邻避设施本身的特点,居民往往会强烈反对邻避设施建造在自家附近。根据集体行动逻辑,承担负外部效应和成本的居民,会有较强的动机和组织能力来反对这项邻避设施,这促成了居民与地方政府抑或是投资建设方之间的冲突,即是“邻避冲突”。茂名反PX项目游行示威事件属于典型的邻避冲突,是以环境保护为主要诉求对象。
二、邻避冲突发生的原因
(一)公民参与决策和权利意识增强
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逐渐完善,公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与监督的渠道拓宽,公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意识增强。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公民参与社会决策提供载体,公众维护权益的愿望强烈。对于政府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政策,公民的关注度提高,而对于切实关系自身利益的项目,公民的参与度更高。茂名市PX项目的拟建对当地居民来说,关系到其居住环境和生命健康安全,其游行示威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众媒体、互联网迅速普及,越来越多公众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而当今社会的民主意识传播更是促进了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意愿。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可能会带来负外部效应的邻避设施,居民会感觉给自身可能带来极大的威胁,则会迫切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权益,聚集起来反对项目实行,给政府和投资建设方施以压力,以阻止邻避设施的建设。当地居民借助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以及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相结合,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对态度,说明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
(二)城市间邻避效应传递
在此次的茂名反PX项目游行示威事件中,不管是国内各大媒体网站进行迅速跟踪报道,连国外的媒体也迅速作出反应评论。而微博的普及则是为普通群众提供报道信息和议论的平台,一时间茂名反PX事件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而城市间邻避效应的传递在此次事件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厦门、大连、福建漳州的反PX事件对茂名此次游行示威事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茂名群众在有形无形中收到其他城市的邻避冲突事件的效应传递,在一定程度也促成此次事件的发生。
(三)居民心理影响
邻避设施利益相关居民对邻避设施的专业信息的了解度不深,他们会主观地认为此类设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并且还会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在此次邻避冲突中,茂名市的群众对PX的毒性其实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是人与亦云、先入为主地认为PX为剧毒。大部分利益相关居民都会认为邻避设施所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是由全社会所共享,而其带来的负外部效应却要由他们来承担,不满邻避设施建在他们家的后院而不是在别处。对于茂名市居民而言,他们面对的则是可能承担着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居住环境污染、身体健康威胁,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会让他们感受到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三、邻避冲突中的地方政府治理
(一)做好邻避设施评估
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引进一些工业设施和项目。但在项目的正式引进和建立前,当地政府应做好对项目的全面评估。对于项目的可操作性和邻避设施的选址,对周边环境以及对当地群众的影响,都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人员予以精确评估,做出具体的评估报告,并及时将该报告让群众知晓。特别是针对与环境有关的邻避设施,地方政府更应做好相应的环境评估。提高环境评估技术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优化评估机制,增强参评人员的素质。
茂名市政府在拟建芳烃(PX)项目之前,就应做好对该项目的评估,包括环境、选址等。而就茂名市而言,政府对PX项目应有具体的解释,对其毒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当地政府也可以充分展现PX项目的具体情况,表明该项目的优势及重要性。
(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知情权
地方政府应遵循“善治”的原则,使得公众承认其合法性及执行的有效性。在邻避设施正式建立前,地方政府首先应将拟建项目的计划向广大市民说明,通过新闻会、网络媒体等让当地群众知晓项目的具体情况,及时、全面公开,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消除民间的不信任情绪。
其次,让公众参与到邻避设施计划的讨论中去,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征集各方利益诉求。针对茂名反PX项目游行示威事件,政府在前期虽然将项目建立的信息向广大群众报道,但当地政府并未建立群众参与的平台和机制,没有使得广大群众参与讨论。茂名市政府忽视了公众的参与权,没有建立良好的平台和机制,听取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公众无法通过正确合法的渠道反应自己的利益诉求,只能进行示威游行。因此政府应建立公众参与的平台与机制,通过举办听证会、新闻会等,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如政府官方微博、网络论坛。使得当地群众公开讨论、理性协商,从而促进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意愿,维护公众的利益和诉求。
(三)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合法性
地方政府应加强公信力工程的建设,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使得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就近几年的邻避冲突来看,特别是反PX项目事件的频频发生,一个明显的原因便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缺失,无论什么项目公众都对其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一味地反对,从而引发邻避冲突。从茂名反PX项目游行示威事件可以看出,茂名市公众对PX极其敏感,对项目的建立尤为恐慌。在得知拟建项目的消息不久就进行示威游行。政府并未正式批准建立PX项目,只是在前期计划阶段,但群众对政府的行为不信任,又没有良好的反应和渠道,因此更加促发了此次冲突。地方政府为减少邻避冲突的发生,需要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引导民众的共识,让公众对政府的行为逐渐消除质疑,提高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
(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补偿机制
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健全有关邻避冲突的法律法规,用法来约束政府自身及企业行为,用法来保障公民的权益,保证他们不受侵害。明确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在面对时,就如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解决邻避冲突,有确切有效的解决蓝本,也避免了权责不明、公民难以维权的问题。其次,邻避设施的建立使得当地居民受其影响,权益受到侵害,承担一定的风险成本。地方政府应该完善相关补偿机制,对受到影响居民所承担的风险进行评估,听取当地居民和专家的意见建议,通过现金补偿或非现金补偿等多种方式进行补偿,以降低邻避设施周旁居民的损失,缓解其强烈的反抗心理,从而减少和避免邻避冲突的发生。
(五)厘清政府角色,完善决策机制
地方政府在引进邻避设施的过程中,应明确政府职能,厘清政府角色。政府在注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在项目引进前,需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邻避冲突建立应急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恶劣的影响。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政府可以建立专家咨询制度,通过专家的专业知识来完善决策,政府应给与专家充分的独立,发表意见的自由,以便更好地决策。同时,政府可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最终决策建言献策,这样的决策更符合民意,政府也可树立公信力和展现其合法性。只有合理科学的、听取公众众诉求和建议的决策才可能最大化地为公众所接受,从而减少邻避冲突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在面对邻避冲突时,地方政府应发挥好其职能,努力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做好邻避设施评估,注重公众参与,使得决策更加公开透明,更加科学民主。同时,公众也应主动参与,理性对待。邻避冲突的解决在目前的中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陶鹏,童星.邻避型及其治理[V].南京社会科学,2010(8).
[2]何艳玲.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V].公共管理研究,2006(4).
[3]管在高.邻避型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V].管理学刊,2010(6).
篇12
一、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1.责任的定义。
黑格尔认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他把责任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可这样理解,在责任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而责任又通过道德品质来体现。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责任”的定义是:一是份内应做的事;二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前者一般指应尽的职责,后者一般指应付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讲,责任与义务、职责等同。责任体现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应当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责任。
2.培养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内涵。
教师在培养高中生成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做人、处事、为社会尽责的能力和素养。高中生应形成的责任意识包括: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吃苦耐劳,积极准备为社会做贡献;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遵守规范;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对己负责;锻炼身体,提高修养,培养能力;诚实可靠,宽容待人,自控自律。
3.培养高中生责任意识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座右铭。当今社会,知识和信息的发展对人才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学生。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必备要素。
(1)责任意识的教育已成为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美国,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高中毕业典礼,以此作为孩子成人、走向社会的标志和起点。所以毕业典礼非常隆重,每个学生大约有十几位包括家长在内的亲友来参加毕业典礼,在学校的毕业典礼后,每个家庭还要组织家庭聚会来庆贺孩子高中毕业和长大成人,送有纪念意义的成人礼物。让孩子明白和记住:他成人了,要对自己完全负责了。
(2)提高高中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如前所述,道德和责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责任是道德的根基,责任意识是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塑造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公民,要推进道德的进步,就要牢牢抓住公民特别是高中生责任意识教育这一重要环节。
(3)责任不仅表现为社会责任感,而且表现为自律意识、义务意识。养成高中生责任意识不仅对国家、对个人同样重要:责任感是高中生求学阶段奋发努力、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他们走向社会努力攀登、贡献社会的重要保障。当今,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走上社会后才能适应需要,继续终身奋斗,拼搏进取,责任意识是伴随他们终生发展的素养。
二、高中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
1.高中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不可否认,高中生中普遍存在责任缺失的现象,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没有处理好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明学习是高中生应尽的责任,课堂走神、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拖拉,甚至不交的现象比比皆是;极少数人能够做到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自觉学习,大部分都是将时间白白浪费掉,或者沉迷于漫画、游戏、小说、上网等等。因为学业紧张,高中生在家很少做家务,很少关心父母,有的人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很少向父母表达感谢;即使有心孝敬父母,也缺少实际行动,比如记不住父母的生日,不会为父母做饭等。遇到困难不会从自身寻找原因,不懂得自我批评,不会担当,不会为别人考虑,经常把责任推给他人,容易对家长、老师产生不满情绪……在很多情况下,高中生对社会,对他人有正确的认识,但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担当。
2.高中生责任意识淡薄的成因剖析。
高中生责任意识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而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首先是追求成绩第一。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根深蒂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读书看作升官发财的直接途径。现在,许多家长把升大学作为子女的唯一出路,特别是高中生的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绩高就行,忽视子女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的教育。
其次是呵护过度。现在的孩子又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上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下至父母,孩子是家中至宝,是家庭的核心,在生活方面对子女百般呵护,唯恐不周,过度溺爱,没有原则地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对子女的缺点和毛病视而不见,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很多高中生养成了自大的心理,自私自利,只要享受,不懂得关心父母和他人,导致责任意识的缺乏。
(2)学校教育进退两难。学校是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意识的主要渠道。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洗涤下,教育体制更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当今高中教育过度重视应试教学,轻视道德情感的教育,在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方面显得有心而无力。而一旦学校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高中生极易形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很难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意识。另外,许多高中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书本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重说教,轻实践,使得高中生对责任的理解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上的感性认识,缺乏亲身体验的理性认识,责任意识就很难养成。
(3)社会环境的负效应。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义利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人产生了“重利轻义”的倾向,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在高中生中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了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重私利,轻责任的现象。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不仅污染社会环境,对价值观、人生观尚在形成之中的高中生侵害更大。
三、培养高中生责任意识的途径
1.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
有位少年在一次踢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窗玻璃打碎了,需要赔偿,他如实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借钱给他,一年后,他靠自己的辛勤努力把钱还给了爸爸。这个少年长大后当上了总统,他就是美国前总统里根。里根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责任意识之强显而易见。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家长会怎样做?孩子又会怎样做?当然是家长帮子女赔钱,根本不会想到要让子女还钱,子女也不可能要向家长借钱。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养方式,把高中生们丢失的责任意识找回来。
2.学校教育的有效促进。
责任意识是比知识和分数更重要的东西。作为高中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意识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课程改革来加强德育,通过榜样激励、感恩教育、学生自评、互评责任意识、参加献爱心、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和完善,让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加强集体观念,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进而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高尚情操。
3.社会环境的积极熏陶。
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需要社会环境的激励、熏陶。为此,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树立先进典型,打击社会不良风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关注未来,学会对自己、对国家和对未来负责。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关键时期,要想让他们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亟须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多途径进行引导和帮助,以提高高中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这样才能使之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057-02
一、入户调查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入户调查作为确定城市低保制度救助对象的一个较为直接的方法,是以财产或收入进行的目标确定。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收益目标群体定位于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对“三无”人员实行全额补贴,对非“三无”人员采取入户调查后差额补贴的方式。各地方政府在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中,对家庭收入核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制定出计入和不计入家庭收入的各种要素与条件。同时对入户调查过程中,居民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进行收入核查的机构都进行详细的规定。
其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资金构成,而财政收入的具体使用途径都有具体的规定,最终分到低保的使用资金其实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只能使一部分申请者得到救助,入户调查之后才可能更公平地使有限的最低生活保障得到合理、优化使用,真正起到社会救助的作用。入户调查是低保制度运行的必经阶段,没有经过调查就无法确定申请人是否具有低保资格。
最后,入户调查制度将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实现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终目标。入户调查制度的完善有赖于我国社会救助项目的构建与不断完善,而完善的社会救助体制将使家计调查制度的功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为全体社会成员构建牢固的安全网,为社会发展构筑有力的减震器;通过这种入户调查的方式基本可以确定能够进入低保制度救助范围的家庭。
从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入户调查是确定低保救助对象难以取代的一种方法,目前的问题应该在于如何进一步地改善这种入户调查的方式,使得这一方法在制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率和功能,真正地体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有效统一。家庭收入核查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在控制制度成本的同时,又能很好地进行家庭收入核查。
二、入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低保对象确定过程之中,入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社区工作者在确立申请救助者的资格时,需要对所有的申请者进行家庭经济调查,核算方式是以家庭成员的收入为主进行计算,只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有资格申请救助。
(一)入户调查项目少,难以落实
入户调查项目主要集中于家庭成员收入,对于其他项目的调查比较欠缺(银行存款,有无其他房产,其他固定资产)。而这些其他项目的审查核实,都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如需要工作单位提供可靠的收入证明记录,或者需要银行提供申请对象的储蓄情况等。另外,如果低保人员利用资产(如房子)获取投资收益,那么这部分收入就会因为资产调查的欠缺而被遗漏。实际操作中也难以完全获取到其家庭资产的准确数据。显然在基层的社区工作和街道办事处的日常工作之中,根本不具备这样的人力和物力,况且部门间合作也是一大难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之中,入户调查难操作,难落实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
(二)入户调查缺乏专业的调查人员
入户调查的主体是居委会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专业知识和调查方法的欠缺,对收入核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这就使得“人情保”的现象屡次出现,导致入户调查的准确性降低。入户调查的方法也大多数以低保申请人出示收入证明、邻里取证等形式为主,根本不可避免瞒报、少报或不报家庭实际收入的问题。
有些地方为了弥补家庭收入核查手段的不足,采取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的方法加强监督。虽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太关注他人的事情,监督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社区要严格审查,所要付出的是巨大的成本。
(三)对在职、失业、下岗劳动者的收入认定问题
一般情况下,低保家庭的家庭成员多存在有下岗职工、失业人群,这部分人群在找到新工作之前,多会采取临时就业的方法来保障家庭生活。而这类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渠道,工作状况极不稳定,而且收入时高时低,这给入户调查带来巨大的难度。
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在衔接过程之中有断裂,很多下岗职工根本无法按时领取全部的生活费。而在实际的收入核定操作过程之中,凡是下岗失业职工,都可以视同为按月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这样就会造成入户调查的家庭收入高于其实际收入,使得一些贫困家庭失去了申请救助的资格,或者获取的救助资金数变少。
三、改进入户调查的建议
入户调查的方法的改进方向,就是在控制执行落实的成本同时又能很好地进行家庭收入核查。而现行城市低保救助中家庭收入核查,问题是在于没有找到一个执行成本较低的办法。如果为了核查清楚申请救助家庭的收入情况,而付出巨大的制度成本,最后的结果也是得不偿失,因为入户调查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有限的福利资源的效率尽可能的最大化。为此,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入户调查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增加消费支出项目,保证调查主体专业性
确立基本的调查项目如家庭人口数、工作情况、财产数额、家庭用品等,用可以量化的调查方法,进行评价,但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调查项目。
对于某些退休金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适当保留“收入豁免”的余地。以上海为例,市政府对这部分困难群体实施“收入豁免”政策。先从该家庭有正常劳动收入人员的收入汇总,扣除等额于就业生活补贴的部分收入,剩余收入再计入家庭收入,若低于低保线标准,便可纳入低保。在调查项目的增减上具有一定灵活性。
提高家计调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家计调查是审核低保资格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提高家计调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对家计调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相关工作不仅仅要熟悉家计调查的相关程序,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而且必须要保证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客观,防止“人情保”现象出现。其次,尽量聘用社会保障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将低保申请受理工作移交到街道办事处事务指导中心办理,由各地基层街道办具体安排下属区域的低保申请、调查、审批工作。
(二)制度设计要做到统一性和一致性
各地政府为落实城市低保政策,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分别探索出一些低保对象确定的新方法,在制度的实际运行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造成多种制度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套衔接,影响了制度的效率和公平性。同时也可能增加制度的运行成本。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减少入户调查的执行成本,不需要设立专门的调查部门,但是一定要将调查的方法、项目、核查标准等细则进行统一的规定,甚至应该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这样才更加容易判断调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也更加容易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以劳动部门为例,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提供救助申请对象的劳动就业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提供申请对象的储蓄情况,有无金融产品投资收益等信息。根据各个部门综合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加合理、公平地确定城市低保救助对象。
(三)收入核定标准兼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在许多地方的收入核查标准中,出现了类似于“饲养宠物,出入某些消费场所的家庭不符合低保救助申请标准”的规定。显然这些标准并没有考虑到有尊严的生活的“基本需要”,会给受助者造成心理负担,而这些并不是社会救助的初衷。因此在标准的确定过程之中,应该将这些民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化,使用也不能过于死板固化,并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时的取消不切实际的旧标准,加入一些合理的新标准。
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受助家庭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问题,这类家庭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范围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导致了家庭在经济上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对于有医疗教育救助需求的家庭,对入户调查的收入核查标准可以另行专门进行规定,保障申请者可以获得应有的救助。
(四)加强法制化建设,对“骗保”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在家庭收人核查过程中一些群体,可能会存在一些瞒报、少报收入来骗取低保救助金的行为,但即使发现了这些行为,由于处罚的力度不大,现行制度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制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导致个别社会员的骗保行为屡禁不止,使得社会福利资源和救助资金极大的浪费。不仅仅是低保救助申请家庭,相关管理审核者也可能会由于惩罚力度较低,存在违纪行为。
要杜绝这类骗保行为的发生,必须走法制化的道路,出台相应的法律,例如可以配合《社会救助法》制定相应的细则,同时要具备可执行性,提高违法成本,使那些企图违反规定的个体,认识到其中的收益成本关系,从而放弃这类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制度的运行有了法制化的保障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四、小结
因为社会救助的资金来自于政府财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必须保证这项制度救助的都是真正“有需要的人”。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先对所有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进行调查,确认申请者的家庭人均收入确实低于社会救助标准,有时还要确认申请者拥有的家庭财产也符合相关的规定,然后才能向其提供保障最低生活水准的现金或实物。
入户调查的作用,就是在于合理、公平地确定真正应该被帮助的对象。虽然目前中国无法向其他国家那样做到,将个人和家庭的收支账户对于国家的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障机关完全开放。但是通过入户调查方法的改进,参照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来实现“应保尽保”。对一些接受入户收入核查后不符合生活援助条件但又存在特殊需要的群体,可以通过综合性的目标定位方式纳入相应的制度化的专项救助,而不是临时性的救济。
参考文献:
[1] 张时飞,唐钧.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专题报告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白维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贫困陷阱”研究――目标定位制下的负激励分析[J].西北人口,2010(2)
[3] 祝建华.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J].2008
[4] 徐月宾,张秀兰.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东岳论丛,2009(2)
[5]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一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2008
[6] 祝建华.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家计调查及方法改进.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 罗丹.我国低保制度中家计调查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
[8] 唐钧.社会救助莫忘家计调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9)
[9] 段美枝.关于社会救助制度中“家计调查”的思考.经济论坛,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