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教育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教育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教育管理

篇1

 

学校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小学教育来讲,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管理意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用教学质量衡量教学管理的水平。

 

1目前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如课程的理念、发展的理念、评价的理念、校本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但由于多年的定式思维影响,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被真正内化成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使得前瞻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抵达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心灵,使得“课堂生成”“师生平等对话”“课程整合”等只是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笔下的一个名词。

 

②忽视课程评价的重要性,脱离课程评价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课程的评价往往只是结果的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未对课程评价进行系统的规划,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其二过度关注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轻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锻炼;其三评价的主体限于同行、专家、领导等,忽略了教学本身最重要的角色——学生,其实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同度和课堂知识的感受度才是课程评价的意义所在。

 

③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而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学历相对其他教育阶段较低,并且相互交流、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更新,仍坚持“成绩决定一切”的错误观念,批评学生多、鼓励学生少,在学生面前树立的不是和蔼可亲而是敬畏的形象,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和扭曲的心理。

 

2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对策

 

①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评价制度。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是造成教师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学生缺乏学习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直接原因。

 

②以实施课程评价为主要手段,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实施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质量监控和教师行为引导的有效手段。小学实施课程评价应至少体现如下理念:其一以学校为单位,系统规划课程评价机制,使课程评价贯穿于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反馈等各个主要环节。

 

其二在规划课程评价机制时,不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应作为关注的重点;其三确立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作为评价判断的主体,侧重检查教师是否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是否能被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学习到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四评价不应完全标准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教师个性的发挥,支持教师课程创新,使“个性”与“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策是重视教师的发展。学校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成长,让教师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要积极而又创造性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首先学校应通过管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增加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和自豪感。在激励制度方面,体现按劳分配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待遇与德、能、勤、绩挂钩,强化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作贡献。其次加强教师职后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学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拓宽视野,强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须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良好的教学管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即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成为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利用手中的技能推动社会进步。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所以,学校必须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从这个方面出发去进行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如何,拥有哪些资源,正确评价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找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

 

有了这些管理思想,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其次先进的管理办法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去进行管理。

 

篇2

2.教育者出现管理问题

“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但是,当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没有弃掉以往的形式性管理、统一学习指导等教育方式,不重视学生个性方面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发,一味注重知识的强制灌输,不注重学生能否接受,更加不注重寻找适合小学生学习发展的模式等等。教师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不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二、新课程下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

1.改善教育者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要求教师要不断在之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学生身体上和心理上发展的方式,注重小学生思想的变化,细心地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制定适应每个学生自身的教学计划,从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够正常发展的力度。学校也应结合时展现状,及时调整管理机制,定期邀请思想先进人物到学校对教师进行提升教育,使教师及时看到自身不足,汲取经验知识。

2.从小学生自身出发,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教育应该从小学生的本身出发,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他们在处理事情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升小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防止一味模仿其他同学,缺乏自己的主见,盲目追随的现象的出现。然后也要尊重学生本身的特征和特点的形成,由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转变,并激励学生增加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3.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不同,学生的习性、性格、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个性特点,个体差异性由此表现,小学生也是一样。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小学生因材施教,并在教育教学中渐渐改善、逐步完成对小学生管理体制的建立。同时,增加施展个性、创新思维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互相交流的学习平台,并以正确的思想行为对他们作出引导,促其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此外,通过加设思想道德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他们自主学习锻炼等方面的能力。

篇3

坚持“以人文本”的创新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合理的管理模式则是小学教育管理的核心思想。现阶段我国的校园管理中,仍存在统一式和权威式的教育模式,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相违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喜好和个性。小学生是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管理者要充分的做到“以人文本”,发挥小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自我发展,不要被传统的教育观念所束缚,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去培养性格和习惯。因此,教育管理者要做到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从精神上进行鼓励,本着学校的发展以教师为基础,教师的发展以学生为基础的原则。首先,要给教育管理者一个公平和自由的发展平台,这就要求管理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学生的利益为先,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要充分的与教师相结合,以教师为主体,共同的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管理环境;其次,要优化教师的队伍,只有做到先育己,才能做好再育人,教师的自我修养得到了提升,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方面,还体现在对教师队伍的提升上面,这就要求管理者和教师队伍共同的努力,做到教育理念和管理环境相适应、相融合。

三、和谐的校园环境

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校园的环境从无形中也会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因此,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是小学教育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项目。校园的环境包括教师队伍的风气、班级的风气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这些环境会影响小学生的心态及性格。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校园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学校的管理者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校园氛围的和谐。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学生的生存与时代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环境要与社会整体的发展相结合,这就要求无论从学校的管理层面还是教师队伍都要创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

篇4

 

因此,强化小学教育工作,促使其有效发展则成为基础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就必须在小学教育中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探究:

 

一、摒弃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冲击着每一所中小学校,它将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与发展,但是,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的最大弊端则是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育者都以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学生整体素质高低的标准,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丧失了教学中的创新性,还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因素也都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理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不断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对校长、小学管理教育模式的评价标准,要主动摒弃传统的以分数、升学率高低为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一所学校好坏、教师水平高低时,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全体师生的素质作为考察依据,把基础教育理念贯彻是否到位等划入到考核范围之内,以此为指导,开展教育,小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提升自身的德、智、体、美、劳等的发展。

 

二、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小学教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管理好小学教育对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至关重要。小学教育也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小学教育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庭过于注重经济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的交流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这一疏忽也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有甚者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

 

基于此,这就需要小学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把小学教育管理和其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还要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小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当中,为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各方面的发育尚未成熟,但是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正确的心理指导与教学能让学生们正确地对待学习,认识人生,将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与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出来。

 

三、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具有人情味的校园才能洋溢出更浓的人情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促使学校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需要管理者给予教育者们充足的关怀和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生活方面与物质方面的帮助照顾,最重要的是要为教师的工作营造一个较为宽松、愉悦且关怀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让在校的教师都具备强烈的归属感,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比如,像《怎样激励员工》中所表达的意思:“经理们要认识到,自己员工的生活不只是由工作组成的,他们还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一旦给予认可,他们将会感到非常高兴。”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真心诚意地去关注教师的生活,支持全体教师的发展。

 

此外,现代教育管理者也要注重提升全校教师的业务能力,也要意识到并关注到教师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以及精神状态。因为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大环境,要想教师都能真心实意地为学生付出,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就需要管理者也同样要意识到自己是否也能为教师创造出一个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当教师们在校期间的心情是愉悦的,才能输出自己更多的教育热情与爱的体验,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师爱,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四、增强家长与学校间的信息沟通

 

家校合育主要是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掌握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各种表现。因为家长也是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开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由此,学校也要充分重视家长的参与,要积极建立一个实时的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便于学校、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在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只要教师用心,家长用爱,就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也会更加畅通。结合学生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及时帮助、也要及时与之取得沟通,将学校的管理与家庭的潜意识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有很多的人都在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的生活的,这样,孩子们也会更用心地学习,更热爱生活了。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抓好小学教育对发展基层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相关的教育者在保证优质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全体师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为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旋律。

 

篇5

还有几点需要提醒中国学生和家长,澳洲学校不接受插读12年级的学生;澳洲学生签证,对留学11年级以前的学生,不需要TOFEL或IETLS成绩;高三学生申请留学澳洲,一般都被拒签;澳洲位于南半球,大中小学的学年一般从2月份开始,到11月结束。

在澳大利亚进修英语。

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制度中的一环,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及有关服务。全澳总共有100多所注册认可的ELICOS学院。每年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赴澳就读ELICOS课程。从签证角度出发,中国学生不能只在澳洲学英文,ELICOS课程必须作为一个正式课程的预备课程。

ELICOS学院设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英语课程。全日制课程通常为期4至8周;全日制或兼读制的考察课程通常为期1至6周。课程分不同程度设置,以适应初学者乃至高等程度学生的需求。

ELICOS种类包括使用英语、学术英语(为准备升学而设计)、中学预备班、公开考试预备班(如剑桥公开测试、IELTS及托福测试等)、专业英语课程(如商业英语、计算机学应用英语等),以及考察学习课程。国家ELICOS评审计划署(NationalELICOSAc-creditationScheme,NEAS)为全国学院确定评核制度,NEAS评审学院的管理、员工、最低师资要求、设施、服务、校舍,以及课程等。

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于1850年创立。时至今日,全澳大利亚共有40多所大学,另外,还有提供职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TAFE)。修读高等教育的全日制,业余及海外学生达57万多人,其中有超过一半属走读性质的全日制课程学生。现在就读于高等教育学院的海外学生约有5万人。澳大利亚的大学在英国及美国的院校中享有盛名,而且在计算机及科技水平方面也遥遥领先。

很多大学现在正提倡学术研究国际化,积极鼓励员工及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计划,并与其他海外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发展新课程。

篇6

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明确的教育管理目标和内容,是指导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结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小学教育管理目标及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小学教育管理应将提高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其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为基础教学提供良好的管理支撑,使小学各科教学能够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有效进行,满足小学教学需要。基于小学教学实际,教育管理是规范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只有明确教育管理的目标,才能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取得实效。

2.2小学教育管理应将优化教学流程作为主要目标:在小学教学中,课程的设置及课程的排布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教育管理手段的运用,小学课程设置将会更加合理,并且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将优化教学流程作为主要目标,才能使小学教育管理找准着力点,进而满足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2.3小学教育管理应覆盖教学全过程:在小学教学中,教育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手段,对小学教育有着良好的促进。基于小学教育管理的实际作用及地位,只有在小学教学全过程中覆盖教育管理,才能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进而满足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

3小学教育管理应积极更新管理理念

结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既有利于推动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同时也能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基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积极更新管理理念,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实效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小学教育管理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目前小学教育管理中,我们不但要对当前的教育管理内容有所侧重,还要认真总结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成熟的管理方法,探索高效的管理方式,并注重分析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为未来的教育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撑,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小学教学环境发展。

3.2小学教育管理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理论的贯彻,而是需要在成熟理论指导下的多种实践行为的集合。基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只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使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适合小学教学需要。因此,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管理的关键。

3.3小学教育管理应把握正确的管理原则:在小学教育管理更新管理理念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管理原则是重点。结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只有把握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才能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进而满足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把握正确的管理原则很重要。

4小学教育管理应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方法

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完善的教育管理方法是保证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关键。基于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了解,我们应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满足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创新教育管理方法中,应将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作为重点。结合小学教育管理实际,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应成为指导教育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根据小学教育管理现状以及小学教学的现实需求,建立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并提高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是教育管理方法创新的关键。

4.2健全教育管理流程: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覆盖教学全过程。基于教育管理流程长、教育管理内容多等特点,只有健全教育管理流程,并加强对教育管理过程的指导和控制,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应将健全教育管理流程作为小学教育管理方法创新的关键。

4.3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教育管理是保证小学教学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手段,同时,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也比较强,基于教育管理的特点以及小学教学的现实需要,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应成为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教育管理方法创新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篇7

1.改善教育者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要求教师要不断在之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学生身体上和心理上发展的方式,注重小学生思想的变化,细心地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制定适应每个学生自身的教学计划,从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够正常发展的力度。学校也应结合时展现状,及时调整管理机制,定期邀请思想先进人物到学校对教师进行提升教育,使教师及时看到自身不足,汲取经验知识。

2.从小学生自身出发,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教育应该从小学生的本身出发,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他们在处理事情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升小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防止一味模仿其他同学,缺乏自己的主见,盲目追随的现象的出现。然后也要尊重学生本身的特征和特点的形成,由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转变,并激励学生增加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3.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不同,学生的习性、性格、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个性特点,个体差异性由此表现,小学生也是一样。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小学生因材施教,并在教育教学中渐渐改善、逐步完成对小学生管理体制的建立。同时,增加施展个性、创新思维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互相交流的学习平台,并以正确的思想行为对他们作出引导,促其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此外,通过加设思想道德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他们自主学习锻炼等方面的能力。

篇8

二、现阶段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孩子们的知识储备量十分有限,教学过程中如果讲解过快,就会导致部分同学不理解,久而久之影响班级学习成绩不一,差生也由此产生;小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很容易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就要求老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效率;很多小学都是位于山区,教学环境差、设备不全、教师工资低等因素导致很多高学历的教师不愿意去小学教学,师资力量得不到及时补充;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教师由于能力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基本课程的教学,忽视了对音体美等课程的教学,有时会在学期末的时候,强行霸占这些课程的课堂时间用来复习。这些都是现阶段小学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小学教育管理效能的提升策略

1.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不管是学校管理者或教学工作人员,都应该改变管理思想,拒绝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与学生共谋学校发展。其次学校的所有教学工作人员,大到学校校长,小到学校的后勤人员,都要时刻把学校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绝任何损害学校名誉的行为,全体人员团结一致,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人员配置合理有效。学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平台,选拔适合学校发展,自身实力强大的教师资源,保证这些教师有足够的工作经验、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为他们在录用后更加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更好的为学校做贡献。学校在分配教学任务时不可以教师为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3.制定教学评价标准。要想使学校得到更好地发展,领导者要以学校的长期发展计划为指导,进而确定近期发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对于定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其质量一定要做出严格的规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向目标靠近,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学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篇9

管理意识是管理者素质的具体体现。现代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能自觉灵活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者的这种独特能力和智慧被称为管理意识。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拥有自觉管理的欲望和冲动,才能将自身的管理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学校不是企业,但是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样离不开拥有管理意识的管理人。在现代教学管理中,教师往往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的,但他们其实是开展教学管理最重要的管理者。对于小学教育来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承担着备课、讲课、组织检查和测验学生学习水平等一系列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管理者,他们还直接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承担着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等管理职责。所以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自觉的管理意识,充分认清自己作为教授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上的作用。对于整个学校来讲,要想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地加强和创新教学管理,只有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因素,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管理积极性,才能将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体现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上来。

二、要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教学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且仅靠管理者来进行教学管理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必须依靠全体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各方的力量来共同实现。充分动员学校全体成员、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有关成员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是现代教学管理所推崇的理念。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管理工作来讲,谈及教学管理一般认为是学校机关领导和各教研组长的职责,而忽视了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不仅使教学管理失去了后备盾力量和前进动力,而且还大大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由此看来,必须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学校领导一定要树立起全局管理的意识,不仅要调动校内各方积极参与管理,而且还要将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力量吸收到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将各方力量纳入到教学监督工作中来,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与建议。

三、要充分发挥教学环境在教学管理上的作用

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教学环境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现代教学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处于良好状态之中,才能将教学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教学管理中要想建立美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集中管理力量,为教育教学吸收充足的物质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舒适的环境,使他们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受外界干扰。其次要提供运行良好的现代教学设备。教学设备是从事教育活动、增强教学效果的必备工具,教学管理者应根据办学水平和教学实际需求适时增设教学设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设备不仅包括现代的硬件教学设施,还包括现代的软件辅助产品。此外还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班级环境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要进行良好有序的教室布置、保持严格完善的课堂纪律、营造紧张活泼的班级风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健康成长。

四、要不断用教学质量检验教学管理的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整个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衡量指标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备课,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备课制度,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的教学内容,更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方法。要将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中备课,让他们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地研究教学方式和策略。其次要抓好上课这个中心环节。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学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管理。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应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把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到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再次是要抓好课外辅导。课外辅导虽然在重要性上不及课堂教学重要,但是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差异以及整体认识水平的浅显,他们不可能完全领会到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时就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课外辅导。课外辅导要讲求一定的方式,以免引起小学生的厌倦。另外要建立健全考试考查制度,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查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根据结果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

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接支撑着初中和高中教育。所以小学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中最关键的。而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小学教育水平,对如何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教育

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他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超越性统一。它强调教育必须从抽象的规定走向现实的操作,从培育书生转变为培育真正的现代化人,从理解、执行型变为智能、创新型的劳动者的培养。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在教育的主旋律,并且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要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效需要先进的教育管理办法这种有效的手段,先进的管理办法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进行的重要保证。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应时代需要,是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迫切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全面发展型的人才。社会越进步、越发达,这种需求就越强烈。

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是良好的教学管理。优质的教学管理,才是创办特色小学学校的需要。学校特色是在办学主体有目的的追求下,学校工作的某一个方面十分优秀,特别是有比其他学校更优质的工作。学校的管理者,应当从时代的高度出发,着眼于未来,深入分析本校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所拥有的师资力量,正确评估本校的实际水平,建立合适的价值取向,确立一个有前景的发展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

二、施行革新理念,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就是施行革新理念。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潮流逐渐发展成为校本管理。“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着学校自身的发展,很多小学学校在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上存在着真空带,校本管理制度化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导致了小学学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应立足我国小学学校的现实基础,同时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促进我国小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

从改革开放到至今,学校管理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小学学校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体现在教育体制从过去的宏观体制,到如今的“多级权责共享”,而且还具体体现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上的不断革新。校长负责制是一种以“校长责权”为中心内容,并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紧密联系的权责制度,开发校本课程是开发以学校为基础课程的一种延伸,因此,小学学校的办学自在校长负责制的提出与实施的前提下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且为校本管理的推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校本课程的推行不但对校本管理的提出了相关的制度要求,而且为校本管理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社区教育对学校的生存以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者在社区教育中得到了锻炼自身的校本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了主动参与校本管理的意识。教学管理革新的新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理性创新,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理性创新体现了小学教育管理上学校管理层的集体智慧,也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所以说小学教育管理必须加强理性的创新。学校管理者要带头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带领和培养出一个积极学习的教育管理团队。小学教育管理者应当通过地不断学习和加强理性创新,逐渐改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

小学教育管理者要以理性创新为工作思路,分析与解决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情绪。管理者应该拥有理性创新的思想,处事科学合理。教学管理与时代潮流是否相符合;教学管理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学管理是否切实可行。理性考虑这三方面是否合理,情理交融,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就是常规谈心,要经常性找各岗位各类型增进感情,谈心交流。谈心的面要广,周期要短,频率要频繁。谈心的内容面要广,这样能让教师放松情绪。谈心的过程中,应与对方置于同等的地位,双方平等交流。谈心的方式要灵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变通语言表达方式,多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作深入交谈。常规谈心是一种情感投资,得到的将是情感与智慧双重回报。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竞争的加剧,更多的人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这就给学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只有从学校管理上抓好本职工作,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不久的将来,会对小学教育管理做出更好的阐释。

参考文献

篇11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在教育初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富有宽容心和爱心,师生的交流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现在小学生的个性比较张扬,在课堂上比较难管,会经常出现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以至于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进一步的学习。对此,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但不应该疾言厉色,将学生逐出课堂,而应宽容对待学生,用师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这样,学生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环境

学校在创办一个以人为本且具有开放特点、专业性、服务性的管理模式时,应把管理看作文化来展开。把校园中人的想法作为根本,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环境。在教师方面,学校经营者应加大教师在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方式上的力度,对其提出的看法慎重考虑,积极采纳,以打造一个可畅所欲言的校园氛围;在学生方面,教师应有宽厚的胸襟、和蔼的态度,能够接纳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并能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

四、对学生展开人文教育管理

在小学初级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全面,对于人生、社会、价值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性。以在校学生为对象,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做好创新发展教育事业,学校经营者应对学生的特点、个性有深入的了解,结合学生实际,同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求知性,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其人文关怀,从而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发展。

篇12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管理概念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每个学生负责。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是囊括了教育改革信念,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更好地推动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在此过程中,汲取更好的教学管理经验,通过深入的教学历练,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优秀人才。

二、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管理模式片面、教学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资源匮乏等。只有将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理念改善,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

(一)教学管理模式片面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通常教师会将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以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的心态在授课,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理念。教师的教学模式完全是规范化的,较为单一、片面,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必须全力完成学校的教学成绩要求,并且必须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具备一定的规模化,这些教学管理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还是有部分的教师无法适应,从而在教学的日常管理中,无法将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教育工作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影响到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广泛运用。

(三)教学管理资源的匮乏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模式较为庞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了教学模式的资源发展有限,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创新。随着近年来教育模式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教学管理资源更加的匮乏,再加上区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同,生源导向也更偏向发展较好的地区,这种情况下更加重了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平衡。并且,教育人员的水平各有不同,导致教育的专业培训不完善,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模式分析

在新课改广泛实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深入了解新课改的实质和内涵,明确小学教育理念。了解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学人员所存在的不足,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一)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改善教育管理模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培养,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育思想,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延续或发展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吸收创新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丢掉老旧教学思维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加强学生知识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多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性培养。以此培养创新型优质人才,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从而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吸收优质教学管理资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看得越来越重,从而促使人们对小学教育管理者的教学素质以及校方的教学设施、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因素使得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既要具备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改善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时代需求为目的,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育人员走上管理岗位,统一规划教学管理模式。增加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频率,有效综合各方力量来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人员的素质水平,改善教育管理理念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提高素质教育,如何将素质教育运用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运用出来,是当下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要想充分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当提升整个教育体系和整个体系中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接受更前卫的教学思想,改变老旧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热情,主动对教育的创新进行探索,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使得小学教学管理得到充分提高。

总之,多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行,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较大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对于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应对当下更高要求的教学管理工作。

作者:武晋挽 单位:山西省襄垣县王村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刘昱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篇13

一、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出击

受一些观念的束缚以及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管理无论是校长层面、还是教师等层面,普遍存在被动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被动应对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大家习以为然的一种说法,那就是“互联网+教育”。我们必须要提出一种新的提法:“教育+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是把教育放在从属的地位,教育成为信息传播技术的附庸,最终必将泯灭了教育本身。反之,“教育+互联网”,这不仅是一个提法问题,其本质是一种凸显教育主体地位的本位回归。互联网是服务于教育的;教育本身决定着该让信息传播技术做什么,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因此,“教育+互联网”,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那种说法。这样,对于信息传播技术,我们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就始终牢牢把握教育的主动权。从理想的角度,“教育+互联网”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要这样付诸实施。小学校长应当是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小学要有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通常由校长来领衔、小学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小学也要形成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要逐步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小学建设,让“互联网+”等新技术服务于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消极应对的做法,终将为时代所不容。如今,小学校长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主动占领“教育+互联网”这个制高点。就实践而言,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技术服务教育事业,在国家层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从2011年起国家精品课程发展到现在的MOOC(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其中,教育部自2014年开始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并且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强调以学习空间为核心的资源推送”[1],这是一个“教育+互联网”的成功做法,值得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与效法。MOOC、一师一优课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见贤思齐,应该是目前最好的策略。其实,从操作层面来说,MOOC、一师一优课总是一个团队在运作,而不是一个教师本身的单兵作战。如果大家总觉得MOOC等遥不可及,或者总是心存顾虑,那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去实践一下。一个MOOC或者网络课程做下来,大家最终会感受到其实这也不是十分为难的事情。

二、由能力不足转为能力提升

友情链接